• 沒有找到結果。

對外漢字教學的傳統與科技:「硬筆手寫」與「電腦識打」對漢字習得之探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對外漢字教學的傳統與科技:「硬筆手寫」與「電腦識打」對漢字習得之探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7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碩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謝林德 博士.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對外漢字教學的傳統與科技:. ‧. 硬筆手寫與電腦識打對漢字習得之探究.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研究生:黃亦敏 中華民國 102 年 6 月. v.

(2) 摘要 手寫漢字向來被認為是教學的一大難點,隨著電腦科技的長足進步,與現 代人書寫習慣的改變,以「電腦識打」取代「硬筆手寫」的方式來教授漢字、 學習漢字的呼聲不斷升高。「硬筆手寫」的教與學已經行之有年,不但存於第二 語言的教學中,也存在第一語言的教學之中;「電腦識打」則是近年來興起的教、 學方式,尤其在對外漢字教學領域開始備受重視。 以上二種學習策略對於學生的認知心理、學習效能,以及應用實踐如何,. 政 治 大. 是本文欲探討的主題。本研究以文獻探討與內容分析兩種方式來探討此二種學. 立. 習策略之利弊。. ‧ 國. 學. 經探討,得知硬筆手寫的難度確實較高,但對字感的建立與細節的辨識卻. ‧. 有較好的效果,若欲永續維持漢字能力,硬筆手寫仍舊不可忽視。電腦識打可. sit. y. Nat. 以給予學習者大量接觸漢字的機會,增加識字練習,也可以延伸、拓展學習的. n. al. er. io. 可能性,除此之外,使用電腦輸入中文已為現代生活中一項重要能力,因此, 電腦識打的教學亦有其必要。. Ch. engchi. i n U. v. 根據本研究,硬筆手寫與電腦識打此二學習策略,並非相斥相拒的兩種學 習策略,為求最好的教、學品質,應視實際教學情況與需求,綜合交錯使用。. 關鍵字:手寫、打字、硬筆、電腦、對外漢字教學. I.

(3) Abstract People have regarded writing Chinese Characters with hands as a difficulty for a long time. Some suggested that computer might be the good solution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yping has already changed the way people write. Therefore many teachers and students started to consider that it might be a better way to type with computers than to write with our own hands while we are learning Chinese characters. However, writing with stiff pen is still a main teaching. 政 治 大. approach both in teaching native and second language. Therefore, we’d like to know. 立. which approach is better for learning Chinese characters.. ‧ 國. 學. The present study wants to do find 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 two learning strategies by literature review and content analysis.. sit. y. Nat. To conclude this research, to write with hands is truly harder than to type with. n. al. er. io. computers. However, writing with hands could help learners building better Chinese. i n U. v. character perception, and help learners having better consciousness of the details of. Ch. engchi. every single character. Moreover, if the learners want to maintain the literacy ability of Chinese, writing would be a better learning strategy to choose. While writing with hands has such advantages, learners still can get some benefit from typing with computers. Learners could contact with amount of Chinese characters or information by using computers or their digital products. It gives learners more practices and learning opportunities. Learners could easily extend their learning by using worldwide internet. In addition, typing ability is a necessary ability in modern life. Therefore learners should not ignore to know how to use computer to type Chinese characters. II.

(4) According to this research, both typing or handwriting has its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order to have a better learning effect, teachers should not refuse to use one of them. At the different situations and different levels, teachers could use different approaches.. Key Word: Handwriting, Typing, Computer, Stiff pen,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I. i n U. v.

(5)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 .....................................................................................................................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目的 ......................................................................................................... 7. 第二章 研究方法與研究過程 ................................................................ 13. 政 治 大 第二節 研究過程 ......................................................................................................................... 16 立. 第一節 研究方法 ......................................................................................................................... 13. ‧ 國. 學. 第三章 文獻探討 .................................................................................... 17 第一節 漢字的認知 ..................................................................................................................... 17. ‧. 第二節 漢字的認知歷程............................................................................................................. 25. sit. y. Nat. io. n. al. er. 第三節 對外漢字教學相關理論 ................................................................................................ 39. i n U. v. 第四節 電腦識打與硬筆手寫的學理依據 ............................................................................... 50. Ch. engchi. 第四章 電腦識打漢字教學策略之分析 ................................................ 57 第一節 電腦識打漢字教學案例選介 ................................................................................... 61 第二節 電腦識打,認知與記憶 ........................................................................................... 89 第三節 電腦識打的社會應用 ............................................................................................... 95 第四節 電腦識打與學習動機 ............................................................................................. 105 第五節 電腦識打中漢字輸出的偏誤分析 ......................................................................... 110 第六節 電腦識打與教學實境 ............................................................................................. 113 IV.

(6) 第五章 硬筆手寫漢字教學策略之分析 .............................................. 117 第一節 硬筆手寫在教材上的呈現 ................................................................................... 117 第二節 硬筆手寫常見的教學方法 ................................................................................... 127 第三節 硬筆手寫,認知與記憶 ....................................................................................... 129 第四節 硬筆手寫的應用與延伸 ........................................................................................ 13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143. 政 治 大. 第一節 結論 ....................................................................................................................... 143. 立.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 152. ‧ 國. 學. 參考書目................................................................................................. 155.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 i n U. v.

(7) 表次 表 1 四大教學法比較簡表 ..................................................................................... 43 表 2 四大教學原則比較簡表 ................................................................................. 48 表 3 輸入法語適用族群建議簡表 ......................................................................... 97 表 4「硬筆手寫」與「電腦識打」比較簡表 .................................................... 147.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 i n U. v.

(8) 圖次 圖 1 閱讀漢字時的腦活動分布圖(引自曾志朗,2003) ........................................ 22 圖 2 閱讀拼音文字時的腦活動分布圖(引自曾志朗,2003) ................................ 22 圖 3 雙路徑模式 (引自 Coltheart、Curtis、Atkins 與 Haller,1993) ................... 28 圖 4 平行分散模式中三種登錄碼的連結關係(引自 Jared & Seidenberg,1991) 29 圖 5 華語詞彙心理辭典表徵結構(引自周曉林,1997) ........................................ 33. 政 治 大. 圖 6 生字詞與短句「看──打」練習(GO100 第六課示例) ............................... 75. 立. 圖 7 句子「看──打」練習(GO100 第六課示例) ............................................... 75. ‧ 國. 學. 圖 8 句子「看──打」練習:打錯提醒(GO100 第六課示例) ........................... 76. ‧. 圖 9 句子「看──打」練習:字音提示示例(GO100 第六課示例) ................... 76. y. Nat. er. io. sit. 圖 10 打字報告示例(GO100 第三課示例).............................................................. 77 圖 11「生字遊戲」(Word Game) (GO100 第六課示例) ....................................... 77. n.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 12「句打測驗」(Sentence Quiz)(GO100 第六課示例) ................................... 78 圖 13「教師指定作業」(Teacher’s Assignment)(GO100 第六課示例) ............... 78 圖 14「句打測驗」(Sentence Quiz)的「聽、看──打」練習(GO100 第六課示 例) ............................................................................................................................... 78 圖 15「句打測驗」(Sentence Quiz)的「看──打」練習(GO100 第六課示例) ....................................................................................................................................... 79 圖 16「句打測驗」(Sentence Quiz)的「聽──打」練習(GO100 第六課示例). VII.

(9) ....................................................................................................................................... 79 圖 17.「句打測驗」(Sentence Quiz)「聽──打」練習的選字情形(GO100 第六 課示例) ....................................................................................................................... 80 圖 18 「句打測驗」(Sentence Quiz)「看──打」練習的選字情形(GO100 第六 課示例) ....................................................................................................................... 80 圖 19 注音符號與鍵盤示意圖 ...................................................................................... 99 圖 20《新版實用視聽華語》第一冊對漢字的教學內容 ......................................... 117. 治 政 大 .................................... 118 圖 21 《新版實用視聽華語》第二冊習作的漢字筆順展示 立 ‧ 國. 學. 圖 22《中文聽說讀寫》第一冊課本中的六書規則簡介示例 ................................. 118 圖 23《中文聽說讀寫》第一冊課本中的常見部首簡介示例 ................................. 119. ‧. 圖 24《中文聽說讀寫》第一冊課本中的基本筆畫簡介示例 ................................. 119. sit. y. Nat. io. n. al. er. 圖 25《中文聽說讀寫》第一冊課本中的基本筆順簡介示例 ................................. 119. i n U. v. 圖 26《中文聽說讀寫》第二冊習字簿示例 ............................................................. 120. Ch. engchi. 圖 27《新實用現代漢語課本》第一冊課本中的漢字形象簡介示例 ..................... 121 圖 28《新實用現代漢語課本》第一冊課本中的漢字基本筆畫簡介示例 ............. 121 圖 29《新實用現代漢語課本》第一冊課本中的複合筆畫簡介示例 ..................... 121 圖 30《新實用現代漢語課本》第一冊課本中的認寫基本漢字示例 ..................... 122 圖 31《新實用現代漢語課本》第一冊課本中的認寫課文中的漢字示例 ............. 122 圖 32《新實用現代漢語課本》第一冊課本中的六書規則簡介示例 ..................... 123 圖 33《新實用現代漢語課本》第一冊習作寫字練習第一種題型示例 ................. 123 VIII.

(10) 圖 34《新實用現代漢語課本》第一冊習作寫字練習第二種題型示例 ................. 124 圖 35《新實用現代漢語課本》第一冊習作寫字練習第三種題型示例 ................. 124 圖 36《新實用現代漢語課本》第一冊習作寫字練習第四種題型示例 ................. 124 圖 37《基礎華語(印尼文注釋本) 》每課漢字教學內容 ....................................... 124 圖 38 受試者需學習的兩組字(一組 10 個,共 20 個) ........................................ 13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X. i n U. v.

(1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在一次資料搜尋的過程中,恰巧讀到 Moser(1991)表示中文難學的一篇 文章。這篇文章就像是慣用拼音文字的外籍華語學習者對長年學習華語卻未達 滿意目標的學習自白,其中共列舉出九項華語之難,充分表達學習華語者的挫 折感與無力感。而在其所列舉的九項學習難點中,有關「漢字」的問題就佔了 四項1,就作者的學習觀點而言,漢字迥異於拼音文字的諸種特性以及漢字應用. 政 治 大. 上的諸多困難正是華語難學、難精熟、難形成顯而易見的成就感之主因。其觀. 立. 點可初分為三大問題:第一、漢字形音關係隱晦,不透明性高;二、拼音文字. ‧ 國. 學. 系統與漢字的表意文字系統相差過大,缺乏同源推知其相關知識的可能性;三、 學習漢字需要許多背景知識,不易自學。另外,再考量到:第四、漢字書寫不. 項問題或許正是漢字學習容易令人退卻之因。. Nat. sit. y. ‧. 易且比拼音文字較費時;第五、漢字字數多,無法於短時間內全面掌握。此五. io. er. 雖然這篇文章並不能代表所有華語學習者的意見與經驗,其中觀點也不全. al. 然正確,但仍點明諸多值得深思的問題,也代表了失敗的學習者或是許多尚未. n. v i n Ch 接觸過漢字的學習者對漢字所抱持著的刻板印象。尤其顯現出漢字在慣用拼音 engchi U 文字的學習者身上所造成的學習困擾與障礙。. 1. 作者(Moser)認為華語之所以難,主要的九項難點在於:一、華語的書寫系統「荒謬」,與. 拼音文字的認知概念完全不同;二、華語不能套用拼音文字的規律;三、漢字和它的讀音沒什 麼關係,語音形式與書寫形式並不對等;四、對西方學生來說,華語和西方的拼音文字並無同 源詞,故根本無法利用同源詞的概念來加速學習;五、由於漢字的形態與使用規則有別於拼音 文字,故查字典的方式非常複雜;六、文言文的語用、語法規則不同於白話文,猶如另一套系 統;七、漢字的多種羅馬化方案無助於學習;八、聲調語言對母語為非聲調語言的使用者來說 難以掌握;九、因為東西雙方在文化上仍有許多不同之處。其中,第一、二、三、五項與漢字 問題直接相關。. 1.

(12) 而這巨大的漢字學、用之難往往是慣用漢字的母語使用者在教學時容易忽 略的問題,那些母語人士認為理所當然的文字系統,在慣用拼音文字系統的學 習者眼裡,可能只是沒有意義的符號、圖像、線條,這一情況造成辨知、記憶 上的高度障礙。 華語的母語使用者常過度誇大漢字學習的簡易性與規則性。在某次課堂發 表中,曾受到來台修習華語教學課程的外籍研究生質疑,外籍研究生認為一般 母語者口中那些理所當然的「漢字規則」,根本就是天方夜譚,即便漢字的確存 在某些聲旁、形符等造字規則,但由於漢字的部件繁多,在歷史的演變中,又 出現許多不規則的變體,再加上不熟悉漢字這種文字型態……,種種因素使得. 治 政 索」。當華語教學者樂觀地看待漢字的同質性,並信誓旦旦地保證漢字有許多可 大 立 依循的識記規則時,慣用拼音文字的華語學習者們卻總是感受到更多的例外、 慣用拼音文字的學習者難以輕鬆尋得、運用母語人士口中那些顯而易見的「線. ‧ 國. 學. 感知到更深的障礙,若是學習長期缺乏成效,學習者便難以據以建立成就感, 成就感的低落又會連帶削減學習動機的強度,嚴重者可能使學習者終止學習。. ‧. 漢字學習包括「輸入」與「輸出」兩部分,學習者不但要能夠認讀漢字,. y. Nat. sit. 還要能夠利用漢字「輸出」自己的思考內容,以確達書面交際之目的。筆者曾. er. io. 在輔導一名母語為拼音文字的初級學習者時發現,其對大量的寫字作業感到不. al. n. v i n Ch 國生活的時間,最重要的是,該名學習者認為寫字作業對他記憶、辨識漢字的 engchi U 耐,同時認為大量而反覆的機械式抄寫佔去很多做其他作業,或是外出體驗異. 能力根本沒有幫助,耗時甚鉅,收效甚微,一段時間後便心生倦意,但似乎卻 又無可奈何。 有鑑於這次的教學經驗,筆者接下來在某華語夏令營中面對母語同為拼音 文字的初級學習者時,便改以打字代替寫字的方式,讓學習者透過漢語拼音來 輸入、完成書面作業。原以為對學習者來說,避免提筆寫字會使漢字學習更輕 鬆愉快,沒想到學習者仍然深感困擾,當時這些尚處初級學習階段的華語學習 反應在對字音及聲調不甚了解的情況下,無論是用拼音或是注音輸入,都難免 遇到極大的挫折;在對漢字的「字形」掌握不全的情況下,更是無從辨識正確 的漢字,從表單中選出所需漢字成了一大挑戰,尤其當電腦上所顯示的字型與. 2.

(13) 課本中所採用的字型不同時,根本無所適從。這些在打字時獲得挫敗經驗的學 習者甚至表示,與其用打字的方式,打半天仍然錯字一堆,還不如直接用寫的, 多一撇少一畫,補上就好,不必一直重複同樣的失敗打字、選字經驗。 龐大的字集與變化多端的組詞規律使得漢字難記、難學,除此之外,書寫 時要注意筆順、筆畫、間架、結構等細節,致使漢字再輸出、應用上亦不容易。 以上的經驗說明了漢字的確難記、難學、難用,更進一步促使思考:在必須接 觸、必須學習的前提下,如何學、用漢字,才能收到最佳的學習成效?尤其在 科技發展快速的今天,要是可以不要寫字,首先降低「難用」的困擾,以此為 基礎,進一步建立學習自信、深化學習內涵,或許亦為一個學習漢字的好辦法。. 治 政 習者而言,電腦打字和手寫漢字,哪一種學習歷程較有助於鞏固記憶、加強辨 大 立 識、降低學習難度,保持學習動機,且較快達到能輸入──能讀、能輸出── 因此,到底是否可以電腦打字代替手寫漢字達到學習、運用漢字的目的?對學. ‧ 國. 學. 能用2的效果呢?. ‧. n. er. io. sit. y. Nat. al. 2. Ch. engchi. i n U. v. 一般來說,「聽」、「說」、「讀」、「寫」被視為語言四大技能,其中與文字系統相關者為「讀」. 與「寫」 。「讀」是先行性技術,重在訊息的「輸入」 ,「寫」是創造性技能,重在訊息的「輸出」 (趙金銘,2009) ,但在科技昌明的今日,就算是母語人士也未必以親筆手書的方式輸出自己思 想,無論是報告、公文、企劃案……電腦打字輸出的機會越來越多,故在此以「能用」代替 「能寫」,表達比「寫」更全面、廣闊的文字輸出概念。. 3.

(14) 第二節 研究背景 文字在文明發展的進程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凡是有人生存的地方就 有語言,在所有這些地方,語言基本上是以聽說的形式存在(Siertsema, 1955, 引自 Ong, 1982)3,但並非所有的語言都具有與其相對應的文字系統,歷史上 數以萬計的語言根本就沒有文字,Edmonson(1971)指出在現存的三千種口語 語言裡,大約只有七十八種語言有書面文獻(引自 Ong, 1982)4,一文明是否 能夠源遠流長地傳承下去,「文字」還是個重要的因素。文字和語言同為思想的 載體,但隨後出現的文字還能夠進一步打破語言的侷限,藉著有形的物體,超 越時空保存內容,藉由文字,人類可以不斷記錄、留存前人有價值的思想,藉. 政 治 大. 以延續文明、持續發展;在過去,文字書寫與解讀的規則掌握在少數有權階級. 立. 的手裡,可以說極為珍貴,而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裡,文字業已成為日常的. ‧ 國. 學. 一部分,在我們的生活中深深紮根了,人們仰賴文字互相溝通、記錄事件、獲 取知識……,脫離了文字,便可能與人群、社會、知識、文明脫節,在我們學. ‧. 習、運用文字的同時,我們的思維模式與型態也大受文字的影響,如上所述, 文字不僅在文明發展史上地位顯著,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同樣不可或缺。. sit. y. Nat. io. er. 就連母語使用者也相當重視的識字能力,對外籍華語學習者而言自是語言 學習是不可割裂的重要能力,尤其掌握目標語的文字系統,便等於開啟獨立學. n. al. Ch. i n U. v. 習的大門,透過文字這項媒介,學習時便可掌握更多以目標語寫成的相關資訊,. engchi. 尤其是更為深刻的文化材料,這對語言學習,甚至深入目標語所屬文化皆極為 有利;此外,也可透過文字與更多使用目標語的母語人士溝通,這麼一來,不 但能繼續提昇語言的學習,更可達到語言最終的目標──交際。因此,對外籍 華語學習者來說,「漢字」是不可不學、不可不熟的重要能力。葉素玲(2009). 3. Siertsema, B.(1955). A Study of Glossematics: Critical Survey of itsFundamental Concepts.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4. Edmonson, Munro E. (1971) Lor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Folklore and Literature.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4.

(15) 便曾言:「在現代的社會中,失去閱讀能力幾乎就等同於失去與文明溝通的管 道。」 不過,不同的語言系統往往對應著不同的文字系統,而不同的文字系統可 能代表著不同的思維邏輯或書寫、閱讀慣性。因此當不少母語使用者肯定漢字 「書寫了中華民族的歷史,載負了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它具有超越方言分歧 的能量,長期承擔著數億人用書面語交流思想的任務」(王寧,1994)時,許多 站在華語教學第一線的教師卻艱辛地與漢字教學奮戰著,許多學習者也仍然持 續摸不著頭緒,過份誇大或樂觀地看待漢字深刻的文化意涵,反而加深了對外 漢字教學的難度,許多學習者還來不及瞭解漢字之美、文化之深,就已經望字. 治 政 可供交際應用或延伸學習的文字。不少學習者認為學寫漢字拖累了華語學習的 大 立 效率,拼音文字由數量有限的字母構成文字,只要學會基本的幾個字母,就能 興嘆,急著打退堂鼓了。事實上,學習者更需要的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學到更多. ‧ 國. 學. 組成所有「文字」,但以此為習者一旦遇到一個又一個陌生的漢字時,學習障礙 於焉產生,張悅(2005)以自身教學經驗表示因為學習到漢字而放棄學華語學. ‧. 生真的很多,尤有甚者,因為這個原因而放棄繼續學習的學習者往後也很難再. sit. y. Nat. 找回他們最初學習華語的熱情。華語聽說讀寫能力一向發展不均,跟學習拼音. io. er. 文字語言時的狀況不同。因此,新一代的教者與學者開始思考若能改變傳統漢 字學習的策略,改採電腦輸入拼音的方式來「變」出漢字或許能改變這個問題,. n. al. Ch. i n U. v. 並視之為漢字文化迷思、邏輯迷思之外更為實際的應變策略。. engchi. 隨著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近年來的漢字教學也融入了科技討論與分享。 及至呂叔湘先生仍曾發出「拼音文字能機械化,漢字不能機械化」、「方塊漢字 在電子計算機上遇到的困難,好像一個行將就木的衰老病人」、「歷史將證明: 電子計算機是方塊漢字的掘墓人,也是華語拼音文字的助產士」等言論,不到 百年的時間,各式中文輸入法蓬勃發展,漢字不但沒有消聲匿跡,反而因各式 中文輸入法的創造,在科技世界中「大行其道」。借助科技之力尋求教學新境是 科技勃發的今日在教學應用上的常態,對外華語教學自然也不例外,愈來愈多 的研究開始探討科技對教學的影響,或是探討如何有效開發數位教材,協助達 成更好的教學品質。傳統認為寫起來費時、費工的漢字在逐步解決計算機編碼 的問題後,已可利用鍵盤打字達到快速輸出的效果,甚至不少教學者提倡乾脆 5.

(16) 以電腦打字取代傳統漢字書寫,以此為漢字難學、難用的罪名尋求開脫之道, 也為廣大的外籍華語學習者尋求紓解漢字學習巨壓的管道。 中文輸入法的開發嘉惠了廣大的漢字使用者,隨著個人化電腦裝置的普及, 手寫漢字的比例已大幅下降。事實上,手寫比例下降的現象不只出現在漢字的 使用族群身上,這已是全球化的議題。過去美國學生從八年級起須開始學寫英 文連體字,但根據 2010 年 6 月公布的「共同核心課程標準計劃」(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Initiative)5,各州可以不必再教兒童寫字,僅須教基本的鍵 盤打字輸入技巧,教育官員表示,學生學會鍵盤打字輸入技巧,更能適應職場 6。 雖然沒有確切的研究統計,但以電腦輸打漢字的現象也是愈來愈普遍,手寫漢. 治 政 來愈高,不論是商業文件、教學資料、廣告文宣、出版印刷,甚至手機簡訊、 大 立 電子郵件等應用多半是仰賴電腦而完成的,手寫在母語人士的日常交際中,似 字的實踐用途日益縮減,以現代社會的情況而言,使用電腦打字輸出的比例愈. ‧ 國. 學. 乎日漸式微。且各國人士普遍都熟悉電腦的操作方式,職此之故,以電腦識打 代替傳統硬筆手寫來學習漢字、練習漢字的呼聲也就愈來愈高。. ‧. 儘管如此,在我國第一語言的教學現場,至今仍以硬筆手寫為主要的識字. y. Nat. sit. 教學方式,當然也有許多專家學者認為不可揚棄手寫教學,畢竟這是很重要的. er. io. 識字學習途徑,同時手寫本身具有其不可取代的實用性。傳統的手寫教學,不. al. n. v i n Ch 字跡的美醜影響了觀者對書者的印象與感知,而正確的筆順、筆畫與合理的結 engchi U 僅強調正確的筆順、筆畫,同時也強調一字的結構間架與筆畫安排,一般認為. 構間架與筆劃安排將「使漢字更像漢字」,即更貼近母語人士的認知,也更擴 大母語人士的認同與理解。因此,儘管在科技日新月異的進步下,傳統的硬筆 手寫在第一語言的習得中仍佔有一席之地。. 綜合上述,就教學的觀點看來,硬筆手寫是傳統的教學模式,電腦識打是. 5. 網路資料: English Language Arts Standards. 2011 年 11 月 17 日,取自:. http://www.corestandards.org/the-standards/english-language-arts-standards 6. 網路資料:Indiana latest US state to drop handwriting requirement. 2011 年 11 月 17 日,取自: http://www.bbc.co.uk/news/world-us-canada-14121541. 6.

(17) 新興的教學潮流,各有支持者與擁護者。就實用性的觀點而言,硬筆手寫的電 腦識打在日常生活中有著不同的應用時機。故本文打算以傳統的硬筆手寫教學 與新式的電腦識打教學相比較,探討傳統與科技在對外漢字教學上的作用與有 效性,藉以提出合理的教學參考。.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目的 本節將說明本研究的研究範圍與研究目的,並提出具體的研究問題,以為 後續研究撰寫之基礎。.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壹、 研究範圍與名詞釋義. 本研究以文獻與資料的蒐集為研究方式,故研究範圍除了受到研究本身欲. ‧. 探討問題之影響外,也受到文獻與資料的限制。本研究分別討論電腦識打與硬. Nat. sit. y. 筆手寫的學習策略對學習者會產生哪些影響,因此在文獻與資料的蒐集上,也. er. io. 涵蓋這兩個部分。在電腦識打的案例以及硬筆手寫的相關教材分析上,主要以. al. 筆者目前所能蒐集、接觸到的資料為主,此亦即本研究在範圍上的限制。在資. n. v i n Ch 料的選用上,盡量選擇對教學內容之介紹完整充分,對所分享之經驗具體實用 engchi U 者為研究、分析對象。. 本研究將透過名詞釋義的方式來界定本研究所欲探討之項目內涵與其範圍:. 一、 電腦識打: 本研究中的電腦運用範圍僅限於「識打」,即運用鍵盤打字、識字、選字之 過程。「電腦識打」這個名稱中雖然有「電腦」二字,但並非所有以電腦進行漢 字教學的方法都能涵括進這個概念之中,網頁設計教學、電腦圖示教學、電腦 動畫教學、平板電子設備手寫輸入、寫字板輸入等雖然亦皆為電腦輔助教學的 一支,但與本研究中所言之「電腦識打」概念並不一致,非本研究所欲探討之. 7.

(18) 項目。一般而言,以鍵盤為基礎的中文輸入法主要可分為「字形解碼」 7、「內 碼輸入」 8 和「字音解碼」 9 三類(廖民德,1998;薛偉傑,2000;林明正, 2000)。其中,內碼輸入類的輸入法需記憶過多的字碼,並不符合使用效益。字 形解碼類的輸入法其輸入基礎建立在對「字形」的解碼上,除了慣說方言的母 語者以及專業打字員較適合使用字形解碼的輸入法外,對於一般人,尤其是外 籍學習者而言,以字形解碼的輸入法不夠實際(吳美惠,2005),記住字形已經 很困難了,還要能夠通透地了解字形的所有細件,並將英文鍵盤與其對應的關 係背起來,恐怕是難上加難。以內碼輸入法、以字形解碼的輸入法皆並不符合 教學中「以舊帶新」的原則,對於外籍學習者而言,恐怕都不是最容易學得並 應用的輸入法,故本文所欲討論的「電腦識打」指的是以語音為基礎,「字音解. 政 治 大 求聲調),之後於輸入軟體所提供的表單內選出所需的字。這個輸入過程讓外籍 立 碼」類的輸入法。這類的輸入法要求使用者輸入一字的聲母、韻母(有時也要. ‧ 國. ‧. 7. 學. 學習者知音即可輸入,同時不需要記憶過多的輸入規則,故本研究所討論的. 利用字形解碼來完成輸入目的的原理在於將中文字的筆畫經過系統性的分析,利用這些經分. sit. y. Nat. 析後得到的筆畫細件當作「字根」,把這些「字根」對應到鍵盤上相似的英文按鍵上,輸入中文 時,由字根組合成字,且一字對應一組字根,所以最大的優點就是選字率低,但缺點是需花較. io. n. al. er. 長的心思與時間去記憶「字根」與鍵盤對應的關係。屬於字形解碼類的輸入法如:倉頡、嘸蝦 米、大易、行列、三角、王碼、華象、說文等。 8. Ch. engchi. i n U. v. 內碼是最直接的輸入法,直接和電腦的編碼有關。只要有一個字,就必須對應一個「碼」的. 存在,而那一個碼就是所謂的「內碼」 。輸入一組固定的內碼,即產生該碼代表的文字,如:輸 入 C841,即出現「華」字,輸入 D55A,即出現「語」字。內碼輸入法的優點是重碼率幾乎為 零,不須選字,故可提高輸入的速度;缺點是使用者必須經過長期的訓練,以熟記數以千計的 中文字碼。一般大眾並常不使用這種輸入法。屬於內碼輸入法者,如:電信碼、五大碼(Big5) 等。 9. 字音解碼是利用限用的注音、拼音符號作為基本的組合元件。使用者只須輸入「音」(聲母、. 韻母,有的需要鍵入聲調)即可得到具備該音的文字選字單,使用者再從選字單中選出自己所 要的字即可。字音輸入法的缺點是需要知道該字的讀音才可輸入,且華語中的同音字繁多,選 字的過程,使打字的速度變慢。現在許多字音解碼型輸入法加入了「電腦自動選字」的功能, 內建辭庫,讓電腦自動選字。選字時,內建的常用字、詞會優先出現。這類的輸入法如:傳統 注音輸入法、自然輸入法、微軟新注音、拼音輸入法等。. 8.

(19) 「電腦識打」即為此種識打方式。不過,媒介不限於「電腦」而已,凡採上述 輸入過程,並利用數位產品完成輸入漢字者,皆屬於本研究所定義之「電腦識 打」。. 二、 硬筆手寫: 「硬筆」指的是所有硬性書寫工具的總稱,硬筆手寫則是強調以硬筆這類工 具(常見的如:原子筆、鋼筆、鉛筆、粉筆等),透過人手直接操作,產出書 面文字的過程,其重點在於學習寫字者實際上執筆操作、一筆一畫練習書寫。 在對外漢字教學上,為求完整的文化傳承,或為製造特殊的文化特色,教師偶 爾還是會帶入「毛筆書法」這類的課程,但這類的課程以表演、趣味活動或文. 政 治 大 主體,也是學生可於課後自行操作、演練的項目。事實上,要進一步表現出漢 立 化體驗的形式居多,若純以實際效能與應用之便利而言,硬筆手寫還是教學的. ‧ 國. 學. 字優美的書法特色,也不一定只能憑藉軟筆書法來達成,硬筆書法在中華文化 的脈絡中亦行之有年,並非現代新興的概念,早在遠古時期,先民以硬質器物. ‧. 為書寫工具,便開啟了硬筆書法之門,硬筆書法是中國書法的源頭和母體,硬 筆更是中國筆的源頭和始祖,從文字產生起至秦代,大約有三千年之久,中國. y. Nat. sit. 書法是硬筆書法的天下,古代硬筆的製作材料,皆取自竹、木、骨、角、土、. er. io. 石之類的天然質料(李正宇,2005),故硬筆手寫不但可應用在實際生活的手. al. v i n Ch 由此,本文探討的「手寫」是以實際效能與便利性皆強的「硬筆」為主,不去 engchi U n. 寫需求上,若須進一步培養、訓練以表現漢字的書法美感與特質,也是可行的。. 探討高度藝術化、在現今社會中文化價值重於應用價值的軟筆書法。. 三、 學習策略: 策略(strategy)一詞來自希臘字 strategia,原意指的是在戰爭時事先規劃 軍隊行動的一種藝術,是一種有系統,有計畫的決策活動,屬於目標導向的活 動,它必須利用內在的心理歷程,以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因此,策略的本質 就是系統性的,其主要目的就是解決既存問題。故凡是有助於提高學習質量、 學習效率的程序、規則、方法以及技巧都可以涵蓋進「學習策略」之範疇中。 學習策略常常是內隱的,一般來說學習者透過學習經驗的積累,認識到某. 9.

(20) 些方法是優良的學習策略,但往往難以清楚陳述,不過,儘管如此,學習策略 還是學習者有意為之的作為,並不是在學習的歷程中完全自動化的過程,當學 習者在運用一個學習策略時,他知道自己正在採取某些技巧或方法來學習,他 也可以從經驗法則中去汰選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 學習策略可以是由學習者自主發展起來的,也可以是教師通過有意識、有 系統的教學引薦給學習者知曉的,有的時候,教師也會訓練學習者使用某些教 師覺得優良的學習策略,這個時候,教師就是在教學習者如何學習(learning to learn)。由於透過合理、適當的學習策略,學習者可以有效地達成學習目標, 因此成功的教學除了將知識教給學生外,也應該訓練學生利用有效的學習策略. 政 治 大 既然是「策略」,那就與「教學原則」或「教學法」不同。所謂「教學原 立. 來提昇學習成效。. 則」指的是教學活動的指導方向,是教學的總指導;「教學法」是指教師用來. ‧ 國. 學. 教學的方法,這是從教師的立場出發而言的;「學習策略」則是學習者具體的 學習方式,雖然亦可透過教師的引介與訓練,來熟用一個學習策略,但所謂的. ‧. 學習策略還是從學習者的立場著眼應用的。在對外漢字教學裡,常見的教學原. Nat. sit. y. 則有:語文並進原則、先語後文原則、識寫分流原則、語文穿插原則以及聽說. er. io. 讀寫分別設課原則等,一旦選用了不同的原則,就會進一步採用不同的教學法. al. 來搭配、遂行這些教學理念;在對外漢字教學裡,常見的教學法則有:傳統筆. n. v i n Ch 畫筆順教學法、部首教學法、部件教學法、字源字理教學法等等;相比之下, engchi U 學習策略是具體的學習方法,沒有硬性的分類,只要是學習者覺得有效的小技 巧都可以算是學習策略。 就本研究而言,「電腦識打」和「硬筆手寫」都是在學習漢字時的一種 「學習策略」,學習者可以選擇透過電腦識打或硬筆手寫的方式來精熟漢字, 教師亦可利用這兩種策略來訓練學生。這兩種策略皆可再依不同的學習需求或 階段需求再分出一些子策略,如:電腦識打單一漢字、電腦識打短文、電腦識 打摘要等等,或硬筆重覆抄寫單一漢字、硬筆看──寫練習、硬筆聽──寫練 習、硬筆長篇寫作練習等等。. 10.

(21) 貳、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到底要堅守傳統的「硬筆手寫」學字,還是要讓新科技融入教學,採行 「電腦識打」的方式來學字?此二者到底誰優誰劣是很多教學者、學習者曾思 考、討論的問題。此二種學字策略不應該被當作截然對立的方法。相反地,由 於學生的程度及需求皆處於變動的狀態,因此更該考慮如何妥善利用這兩種方 式來幫助學生在不同的學習階段與需求中增進其漢字能力。本文的研究目的在 於透過現有的文獻與研究資料,了解學習者在初學階段、鞏固學習階段與實際 應用華語階段時,「電腦識打」與「硬筆手寫」這兩種學、用漢字的策略,對 學習者分別有何幫助。本研究探討的問題為以下幾項: 1.. 政 治 大. 「電腦識打」與「硬筆手寫」的漢字學習策略分別有何依據?. 立. 本研究期透過對理論依據的耙梳,瞭解電腦識打與硬筆手寫在學理上. ‧ 國. 學. 值得應用的依據,跳脫「直覺上覺得好用」或是「因為別人都這樣學、這 樣教,所以我也這樣學、這樣教」這樣人云亦云的觀念。. ‧. 「電腦識打」與「硬筆手寫」的漢字學習策略分別會對學習者產生哪些實. y. Nat. 質幫助?. sit. 2.. io. er. 本研究將進一步探討電腦識打與硬筆手寫這兩種學習策略在教、學上 正面的影響有哪些。. al. n. v i n Ch 「電腦識打」與「硬筆手寫」的訓練、應用過程分別可能對學習者造成哪 engchi U. 3.. 些負擔?. 本研究亦欲得知電腦識打與硬筆手寫這兩種學習策略在教、學上分別 會對學習者造成哪些反面影響。綜合上一點與這一點,作出合理建議,讓 教師能夠在訓練學生時,取長避短,讓學習者在自我鍛鍊時,少做白工, 以加快學習效率、增益學習成效。 4.. 「電腦識打」與「硬筆手寫」的技能分別適合應用在何種學習階段(初學 階段、鞏固學習階段與實際應用華語階段)的何種學用任務中? 要是電腦識打與硬筆手寫僅僅是學習策略而已,學習者一旦脫離了在 學階段,這些技能的重要性就會下降,事實上,電腦識打與硬筆手寫同時. 11.

(22) 也是書面輸出技能的展現,對語言學習而言,只要符合實際交際的需求, 就應該教、應該學,因此本研究也想要瞭解這兩種技能在現代社會中的應 用實況,以提出更具體合宜的教學建議。.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2. i n U. v.

(23) 第二章 研究方法與研究過程 第一節 研究方法 本論文以「內容分析法」為主,「內容分析法」又稱「資訊分析」或「文獻 分析」,主要透過資料的蒐集與分析來獲取研究所需資訊(王文科、王智弘, 2007) 。在許多領域的研究常需透過文獻獲得資料,因此內容分析研究者便有其 價值與採用的必要。故本論文綜採與研究問題相關之文獻與資料,予以歸納、 探討、分析、評述,藉以系統性地了解硬筆手寫與電腦識打漢字的學習策略有. 政 治 大. 何特色與利弊,並積極從文獻、資料中尋求因應之道,最後提出教學建議。. 立. 壹、資料蒐集與選擇:. ‧ 國. 學. 本論文所參考與分析之文獻與資料類別,包括下列各方面:. ‧. 一、 文獻資料:. sit. y. Nat. io. er. 本論文盡量以可蒐集、取得之文獻資料作為內容分析之核心資料。與 研究相關之專書、期刊論文、研討會論文以及目前已全文授權的碩博士論. n. al. Ch. 文均在引用、參考之列。. engchi. i n U. v. 由於電腦識打的漢字教學與硬筆手寫教學相比,仍屬較為新式的教學 方式,因此雖然撰文者眾,但呼籲教者、學者應多多運用科技,嘗試新法 這一類的文章居多,確實說明教學方式、教學觀、學習者各階段反應者甚 少,因此本論文在案例的選擇上有所刪汰,並非所有蒐集到的資料全部採 用,或全部予以分析、探述。主要還是以能夠表現教學過程、教學過程的 確涉及電腦識打歷程、且能夠說明學習者部分反應或提出學習者回饋這幾 項者為主要案例,並分析、探討之。此外,在案例選用上,也盡量選擇能 載明教學起迄時間、學習者背景、學習者人數、所應用到的中文輸入軟體 者。惟能同時兼具以上所列數項條件者甚少,因此在案例選用上,仍以是 否能說明教學過程、是否採用電腦識打之學習策略,以及表現學習者反應 13.

(24) 這幾個主項目為主。其他項目載明愈清楚完整者,愈優先考量成為分析案 例,最後共擇九個教學案例以為本論文第四章分析、探述時的主材料。此 九案例為(按發表年編列順序): 案例一:何文潮(2001) :教授初學者漢字的金鑰匙――電腦中文。 案例二:張悅(2005):中文軟體在中文教學中的作用與應用。 案例三:焦曉曉(2005) :藉助電腦教授漢字芻議。 案例四:謝天蔚(2005) :中文教學中拼音輸入錯誤分析。. 政 治 大. 案例五:吳美惠(2005) :美國大學生使用電腦寫作的實例分析和難題。. 立. 案例六:張幼屏(2005) :運用非共時的網上討論功能幫助學生讀寫漢. ‧ 國. 學. 字。. 案例七:陳姮良(2007):北美地區六所公立高中華語數位教材實驗計畫. ‧. 個案研究。. y. Nat. n. al. er. io. 實證研究。. sit. 案例八:吳惠萍、吳孟恬(2007):數位華語教材強化漢字認讀能力之. Ch. i n U. v. 案例九:黃龍翔、高萍、曾子敏、蔡敬新(2007):新加坡中學生對使用. engchi. 電腦進行華文作文的感知與挑戰。. 在硬筆手寫的教學內容分析方面,考量到所蒐集到的對外漢字教學資 料多僅提及手寫教學的大方向、大原則,或是漢字知識的講述方式,並未 真正提及「手寫歷程」之教學。儘管對母語學童所做的相關行動研究有之, 但考量到這些教學內容並非對外漢字教學之常態,故改採教材分析之方式 來探討硬筆手寫的教學。. 二、 華語教材: 主要以研究者可取得,且一般認為具有代表性的紙本教材與數位教材 為主。在華語教材方面,選擇了以下四套綜合性教材,選擇之教材與版本 14.

(25) 如下所列: 《新版實用視聽華語》(國立台灣師範大學,2013) 《中文聽說讀寫》(姚道中、劉月華,2005) 《新實用現代漢語課本》(劉珣,2002) 《基礎華語(印尼文注釋本)》(周健,2005) 此外,又另選兩本漢字教學的專門教材: 《張老師教漢字:漢字》(張惠芬,2006) 《漢字速成讀本》(柳燕梅,2001)。. 政 治 大 為綜合性華語課的一部分是其教學之常態,學習者對漢字接觸、認識與學 立 分析主要還是以綜合性教材為主,因為對外漢字教學鮮少獨立開課,. ‧ 國. 學. 習時,多半還是跟著綜合性教材的規劃進行的。另兩本專門教材之分析則 供對照之用。. ‧. 數位教材的部分,配合對電腦識打教學案例之分析,選用了 IQ Go 系. sit. y. Nat. 列的教材,於案例選介時有小部分的說明。. n. al. er. io. 三、 網路資源:. Ch. i n U. v. 藉著無遠弗屆的電腦網路,蒐集部分已公開之期刊、新聞或是具相關. engchi. 經驗者之相關評論。惟考量到網路資料之正確性與嚴謹度較受爭議,故本 論文盡量擇要引述,不過多置入這方面的資訊。. 貳、資料分析與探討: 本論文主要就「目前教學狀況」、「心理認知與記憶」、「教學環境」、「後續 延伸與應用」等四大層面對電腦識打與硬筆手寫識字這兩種學習策略進行分析 與探討。. 一、在「目前教學狀況」方面 電腦識打的部分以九個教學案例為核心資料,先摘要出其教學背景資 15.

(26) 料與教學內容,再檢視、評析其應用過程中所具備的優點或所出現的問題。 在硬筆手寫的部分則以教材的編纂狀況為主要分析對象,藉以了解目 前的對外漢字教學常態為何,並思考尚有哪些方向可供改進。. 二、在「心理認知與記憶」方面 主要以學習動機、學習偏誤與記憶效果等三部分的探討為主。. 三、在「教學環境」方面 以軟體內容、硬體設備與時空限制等三部分的探討為主。由於硬筆手. 政 治 大. 寫所需的工具並不複雜,也不特別難取得,故這方面的探討主要以電腦識. 立. 學. ‧ 國. 打為主。. 四、在「後續延伸與應用」方面. ‧. 後續延伸討論的是在語言學習、文化學習等方面,是否能夠透過這兩 種學習策略而有所延伸。後續應用所欲探討的是這藉由此二種學習策略所. y. Nat. er. io. sit. 養成的能力在社會實踐與應用方面是否實用、適用,又是否必須。. n. al. i n U. v. Ch 第二節 e n研究過程 gchi. 本論文以「內容分析法」為主,研究過程如下圖所示:. 資料初步蒐集與分類. 確定研究問題. 二次資料蒐集與分類. 就分析問題之不 撰寫論文. 足,再蒐集資料. 16. 資料整理與分析.

(27) 第三章 文獻探討 本章就與研究主題相關的四個部份:「漢字的認知」、「漢字的認知歷程」 「對外漢字教學之相關理論」以及「電腦識打與硬筆手寫習字的學理依據」等 議題進行文獻回顧及討論,藉由前人研究成果及初步調查釐清理論概念,以瞭 解目前對外漢字教學之概況,並從中探討電腦識打和硬筆手寫的理論依據所在。. 治 第一節 政漢字的認知 大. 立. ‧ 國. 學. 本節將就「漢字的特質」、「漢字與拼音文字之比較」,以及「漢字的認知歷 程」等三個項目來細談漢字認知這個議題,藉由從對基礎議題的認識與理解,. ‧. 奠定後續研究、分析的良好基礎。. sit. y. Nat. 壹、漢字的特質. er. io. 葉素玲(2009)曾提到「由於漢字不直接表音,口語和文字之間缺乏如拼. al. n. v i n Ch 圖畫或符號。事實上,漢字並不是「圖畫」 e n g c,為了解其特質,茲舉以下幾家看法 hi U 音系統般明顯的主從關係」,因此從未學過漢字的人常將漢字看成一幅幅神祕的. 討論之:. 一、呂叔湘(1950)直言就漢字的形體外貌而言,又可稱為「方塊字」,漢字是 形狀、聲音、意義三位一體的的組合物。 二、胡裕樹(1987)認為筆畫是現代漢字成形最對。部件由筆畫組合而成,它 是合體字的結構單位。 三、趙元任(1992)認為印歐系語言中「word」這一級單位在華語中沒有確切 的對應物,在大多數的場合裡,當說英語的人說到「word」時,說華語的 人會說「字」,但是「word」與「字」的意思又不相等。華語是以「字」為. 17.

(28) 單位的。 四、程祥徽、田小琳(1992)認為現行漢字是一種兼具表形成份、表音成分以 及表意成分的文字,屬於意音體制的系統。一個語素就與一個詞對應得宜, 很好地表現了華語的口語。就歷史的橫斷面來看,漢字解決了方言分歧的 問題,達到「書同文」的溝通便利;就歷史的縱斷面來看,漢字與其自身 發展的軌跡反映了先民構思方法、心理狀態、哲學信念,甚至一些經濟生 活、社會制度、審美觀念等,具有巨大的歷史價值。 五、徐通鏘(1994)認為漢語語意句法的結構單位不是西方語言學所說的語素, 而是「字」,而這個「字」的概念實際上是一種形、音、義三位一體的結構. 政 治 大 礎,故不能僅僅將其視為一種書寫單位而已。 立. 單位,是一種「一個音節關連著一個概念」的結構單位,是語法研究的基. ‧ 國. 學. 六、朱德熙(1999)認為漢字代表華語裡的語素,是一種語素文字。. ‧. 七、蘇新春(1996)認為漢字是漢族人民創造的,作為社會記錄和交往工具用 的,直接表達意義的,具有象徵作用和審美價值的,與華語結構相適應的. y. Nat. er. io. sit. 書寫符號系統。. 八、趙桂新(2009)認為漢字是以表意為主導而兼有表音因素的表意體系文字。. n. al. Ch. engchi. i n U. v. 九、徐彩華(2010)認為漢字簡潔精鍊,是記錄華語時具有形、音、義三要素 的最小自然結構單元,而其中漢字的表音是「間接表音」,與拼音文字的直 接表音是不同的。 十、郭可教、楊奇志(1995)認為漢字是複腦文字10。. 10. 其立論基礎在於:一、由於漢字兼是讀音單位、意義單位,以及書寫單位,且並存於同樣大. 小的一個方塊平面空間結構中,故在認知漢字時,容易形成視知覺的整體性,這與橫向掃描的 拼音文字不同,運用到的腦功能也不同。二、在文字認知中,字形、字音屬於低層次的處理項 目,字義屬於高層次的處理項目,但在漢字身上,形、音、義三者的辨識同時發生,故須同時 動用左、右腦。三、拼音文字認知中主要使用「分析──繼時性」的訊息處理方式,漢字認知. 18.

(29) 十一、. Fischer(2011)認為中文的字符是整體的單位,是多種構建的組. 合,是華語中的單詞──也就是單獨的單音節語素。中文雖然屬於主要是 音節書寫,但並不屬於音節書寫系統,因為大多數的字符都具有一個用以 表示意義範圍的的辨識符號──意符,所以漢字是「語素──音節」符號, 藉由音節複製語素,每一個字符都是二合一的。 說到漢字,以上幾項都是對漢字常見的看法,綜合上述內容與本研究欲探 討之主題,重新歸納整理出「漢字」的幾個特點如下: 一、就漢字本質而言:漢字是字,不是圖畫,因此,漢字的構造有其規範性, 書寫的方式亦有其規律,又漢字是記錄漢語的符號,因此就跟漢語的音節. 政 治 大 教、來學,無論是應用電腦識打或硬筆手寫的學習策略,都應該站在這樣 立 特性一樣,一個字就是一個音節。在教學上,應該把漢字當做一種文字來. ‧ 國. 學. 的基礎上來看待漢字。. 二、就漢字的書面表現形式而言:任何文字都有其書面表現形式,即字形。漢. ‧. 字的字形基礎是筆畫,這些筆畫按照特定的筆順(書寫的順序)及間架架. sit. y. Nat. 構組成的特定的部件或文字,有時這些部件還可再組裝成其他漢字。筆畫. io. er. 的多少、筆畫間的相對比例、結構的形式、各種書寫時約定俗成的習慣都 會影響漢字的書面表現。漢字最基礎的筆畫有六種:點、橫、豎、挑. n. al. Ch. i n U. v. (提)、撇、捺 11 ,這些筆畫會按照不同的空間結構延伸出不同的變化。. engchi. 歷程則兼用了「分析──繼時性」方式和「整體──同時性」方式,這牽涉到兩半球的同時運 作。大腦兩半球對抽象信息和形象信息的處理本來便有機能上的分工,所以對同時具備抽象信 息和形象信息的漢字而言,當然表現出兩腦均勢的狀況(郭可教、楊奇志,1995;姚淦銘, 2011) 。 11. 古人歸納出楷書的基本筆畫,將之稱為「永字八法」,即橫、豎、撇、點、捺、挑、勾、折,. 將之視為練習楷書時的基本功。不過,在教學上,原則應是愈簡愈好,如此才便於學習,因此 本研究將漢字的基礎筆畫認定為六種:點、橫、豎、挑、撇、捺,其中「挑」也有人說成「提」。 另將永字八法中的「勾」與「折」看作是書寫時的運筆效果。亦即在上述的六種基礎筆畫中, 還可以再分出許多細項,勾與折皆為運筆的形式,宜分到基礎筆畫所衍伸出來的細項中,如: 「橫」至少可再分為橫折、橫撇;「豎」至少可再分為豎勾、豎折、豎挑,其餘筆畫亦然。這麼. 19.

(30) 漢字有獨體和合體之別,獨體字僅可拆成筆畫,無法再拆解成其他部件, 合體字則由不同的部件組合而成,不同的部件常有不同的功能,如在形聲 字中,必有一聲旁、一義旁,這些不同的功能常可幫助學習者辨認、識別 一字。 三、就漢字的口頭形式而論:基本上一個字代表一個音節,這是漢字所具備的 窄義的拼音作用。但漢字與音節的關係,不是一種一對一的關係,有時候 不同的字形共享了某一相同的語音,如:「藍」、「蘭」都讀作 lán,而有些 破音字,在字形上明明是相同的,卻因為意思相異,而有了不同的讀音, 如:「方『便』」讀作 biàn,「『便』宜」讀作 pián,故可知音義關係是文字. 治 政 隸屬於形聲字的漢字就包含了一個表音符號與一個表意符號共同組字,這 大 立 時候表音符號也可以作為分別字形的功能。. 解碼的基礎作用,在語言應用時以文字符號配合語音符號來應用。此外,. ‧ 國. 學. 四、就漢字的字義而論:漢字常是華語中具備意義的最小單位,即語素,亦即. ‧. 在多數情況下,一個漢字就是一個語素。不過,漢字的字義也有非單一獨 立、一字就代表一語素的情況,如在翻譯外來語時,漢字字音的功能便大. y. Nat. sit. 於其字義的功能,如:「巧克力」三個字,缺一不可;另外,華語中還有許. n. al. er. io. 多連綿詞,這些連綿詞聯綴成義,要視為一個單純詞,如:葡萄、蝙蝠。. i n U. v. 因此在辨識漢字的字義時還是必須配合語用情況才能達到最好的解讀效果。. Ch. engchi. 五、就歷史與文化的層面而言:游國慶(2011)指出,漢字的「漢」本指漢人、 漢朝,嚴格意義上並不能涵蓋漢以前的夏商周秦文字,現行的漢字體系, 是源自古老中國(今河南、陜西一帶)的華夏民族,歷經約五千年演變逐 漸形成的文字體系,將「漢字」稱為「華夏文字」似乎是更為周全,也更 為恰當的說法,可是「漢字」 12 一詞通行已久,因此今天我們仍舊沿用 「漢字」這個詞來稱呼我們所使用的文字。漢字具有極強的超時空性,正. 一來,學習者不須在一開始就學習太多項目,可從最簡最基礎的幾種下手,熟悉之。 12. 華夏文字是華夏民族歷經三千五百年,一脈相承、而仍在使用的文字體系。或因漢代拓疆與. 外族接觸、遂以漢人所用文字而名曰「漢字」 ,沿用至今(游國慶,2011)。. 20.

(31) 因為漢字經過長久的發展與演變,因此具有深刻的文化意涵,可作為考據 工具,或認識文化的媒介。 不過也正因為漢字歷時良久,變化已多,在教 學時,尤其是初學階段,不應過分強調漢字的象形規則或文字學方面的規 則,以免徒增學習者文化上的負擔。 六、就使用狀況而言,許多外籍華語學習者所使用的原生語言與所悉文字並非 漢字,目前存世的文字系統實可分為兩大體系,即「表意體系」和「拼音 體系」(盧國屏、黃立楷,2008;鍾榮富,2006),其中拼音體系的使用者 眾,使用範圍廣,而表意體系的使用者雖然也很多,但多半屬於同一民族, 即華語的母語使用者或隸屬於漢字文化圈的人。既不懂華語又不識漢字、. 治 政 難度極高。不過,就算是隸屬於漢字文化圈的外籍學習者要學習漢字也並 大 立 非極輕鬆之事,隸屬於漢字文化圈的國家如:日本、韓國、越南等。其中, 在語系和文字體系上和華語、漢字完全不同的學習者要適應漢字的形態,. ‧ 國. 學. 韓國與越南隨著廢除漢字,改行能配合該國族語的文字系統後,這些社會 對漢字的熟悉度也日漸下降,儘管韓國學生到中學時仍須學習約 1800 個常. ‧. 用漢字,但字音、字義都與華語中的情況不盡相同(曹潔、樸興洙,2011),. sit. y. Nat. 在學習上還是有適應的問題。目前仍較穩定使用漢字者當為日文使用者,. io. er. 但日語使用者也僅是瞭解漢字的思維邏輯,因日本所頒佈的《常用漢字》 , 在字數、字義上也與華語使用者所熟知的漢字訊息不完全相同,因此日藉. n. al. Ch. i n U. v. 學習者在書寫漢字時,仍可能受到日語漢字的影響,出現負遷移的現象,. engchi. 如將日語中的漢字當成華語中的漢字來寫,或是混淆二者,因此寫出了非 華非日的漢字(陳紱,2001)。對處於漢字文化圈的學習者而言,漢字的邏 輯並不難懂,在學習漢字方面,其具有顯著的先備優勢,不過其所接觸到 的漢字與華語情境中的漢字不完全相同的時候,也要留意原識漢字所帶來 的負面影響。根據吳門吉等人(2006),歐美學生在初學漢字書寫的階段明 顯處於弱勢之中、歐美與韓國籍的的學習者在字形的書寫方面常常犯錯, 日本的學習者則容易出現音近字的錯誤。因此,在對外漢字教學上,無論 哪一國籍的學習者都在書寫漢字時有著不同的困擾與錯誤。 儘管有的學者提出漢字是複腦文字的說法,來說明漢字的難以適應與難學 之因,不過,根據曾志朗(2003),漢字閱讀主要還是靠左腦半球來處理,其表 21.

(32) 示不同文字的表達形式雖然有別,但腦在閱讀認知活動上,將文字碼轉換成意 義碼的過程,還是有一定的普遍規律的,可從以下二圖(圖 113與圖 214)看出 來閱讀漢字與閱讀拼音文字的大腦作用區域基本上是大同小異的:. 政 治 大. 立. ‧. ‧ 國. 學. 圖 1 閱讀漢字時的腦活動分布圖(引自曾志朗,2003).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 2 閱讀拼音文字時的腦活動分布圖(引自曾志朗,2003). 圖 1 是閱讀漢字時的腦活動分布圖,圖 2 是閱讀拼音文字時的腦活動分布. 13. 台北榮總的腦造影醫療團對,搭配了陽明大學認知與神經科學的研究人員,對漢字閱讀的腦. 神經機制展開一系列的實驗。研究的方式是先讓正常的大學生默讀一串不相干的漢字,接著, 以功能性磁共振的顯影技術將讀者在閱讀時的腦活動登錄下來(曾志朗,2003) 。 14. 美國匹茲堡大學學習研究發展中心的飛茲(Fiez)以閱讀拼音文字者為研究對象所研究出來. 的腦活動分布圖(曾志朗,2003)。. 22.

(33) 圖,由此二圖可發現閱讀拼音文字與閱讀漢字時,大腦活動的分佈狀況是差不 多的,其中比較不一樣的地方是圖 1 左上方的大腦圖中特別圈出的區域,曾志 朗推論這可能在於對漢字來說,除了字形以外,筆畫空間方位也是漢字很重要 的特徵,圖中這個特別被圈出來的區域大概就是處理這種空間概念或筆畫動覺 的腦部區域。雖然漢字有其困難之處,但透過這些腦顯影的證據,我們知道無 論閱讀哪一種型態的文字,人類的大腦都是以差不多的方式來處理這些訊息, 因此不該理所當然地假設漢字使用者與非漢字使用者的大腦結構不同,非漢字 文化圈的學習者很難跨越大腦與神經運作的相異模式而永遠或極難把漢字學好, 相信只要用對方法,輔以足量的練習與鞏固,外籍學習者還是可以學好漢字的。 事實上,對非屬漢字文化圈的華語學習者而言,剛開始學習漢字的確不容易,. 政 治 大 在對外華語初階教學中,漢字的確不如拼音文字來得容易學習,這是因為學習 立. 但一旦開始學習、建立起字感,三個月左右,漢字學習就可以慢慢步上軌道,. ‧ 國. 學. 者必須同時理解、記憶和運用不同漢字的形音義,無法直接憑藉字音拼出字形, 但就長遠的學習而言,漢字的這項特質並非阻礙(楊惠雯,2011),因此,無論. ‧. 是教師或學習者都不需要將漢字奧祕化,只要學習者能夠有系統的建立起對漢 字的正確認知與字感,還是能將漢字學好的。. y. Nat. io. sit. 綜合上述,可知由於漢字並不透明、字集又龐大,其中包含太多複雜的背. n. al. er. 景知識,因此對於沒接觸過漢字的外籍學習者而言,初學華語、甫識漢字,就. i n U. v. 要能讀能書,其心理壓力可想而知,盡量減少外籍學習者的對漢字的不適應性. Ch. engchi. 與畏難心態,是教者與學者一致的心願,在數位環境日臻成熟的今日,不少人 開始把眼光放到數位的資源上,也許電腦識打就是個學習漢字、減緩壓力的好 辦法。. 貳、漢字與拼音文字之比較 漢字與拼音文字為屬於不同系統的兩種文字型態,以拼音文字為母語的使 用者在學習漢字時困難重重,很大的原因就在於必須適應另一種不同系統的文 字,故有必要瞭解漢字與拼音文字之異,從而瞭解漢字之難,到底難在哪裡? 簡單比較如下: 語言的內在認知能力表現於外在的形式,主要透過兩種不同的感官──. 23.

(34) 「聽覺」與「視覺」(葉素玲,2009),其中文字便屬於「視覺的語言」,漢字與 拼音文字顯然不同。 在意義上,漢字中「字」的概念和拼音文字中 word 的概念其實是不對等的。 在視覺上,每一個方塊的漢字都是一個平面空間的成像(肖崇好、黃希庭, 1998),也由於漢字的方塊結構,使得漢字可以適應直書、橫書兩種不同的書 寫習慣,採用橫書時,還可以適應由左往右寫,或是由右往左等不同的的書寫 方向,就書寫者而言,這樣自由排列的狀況是一種方便,但對於閱讀者而言, 這樣的隨意性卻會招致閱讀困擾。再者,書寫漢字時,字與字之間不留空,這 樣的書寫習慣有利於節省、節縮有限的紙面空間,但是對於閱讀來說,如何斷. 治 政 一漢字具有階層式的內在組織,例如:部件、筆畫等,可將漢字視為一種「字 大 立 中有字」的結構(葉素玲,2009)。 句便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姚淦銘,2001)。仔細剖析漢字這種視覺刺激,每. ‧ 國. 學. 在聽覺上,華語是「見字不知音」的,這和一般拼音文字「見字即知音」. ‧. 的特性大相逕庭。學習多數拼音文字的語言時,只要掌握基本的發音規則,便 能依據字母的組合發出大致的讀音來,但漢字這方面的線索卻極為不足,因此. y. Nat. sit. 被認定為正字法深度(orthographic depth)15極深的一種文字(江新,2001)。. er. io. 雖然漢字中存在大量的形聲字 16 ,且絕大部分的形聲結構字,其聲符是具有表. al. n. v i n Ch ,而有效表音(不論聲調,只論聲母和韻母)者也大約僅有四成左 engchi U. 音作用的,但能「完全表音」(即聲、韻、調三者完全相同)者大約僅佔二點 五成左右17. 15. 正字法深度(orthographic depth)指的是詞的形態結構與音位結構之間一致的程度,即見字知. 音的程度,愈是能夠透過構詞的型態,準確立即地判斷出字音,那麼該種文字的正字法深度便 愈淺;反之,愈是不能夠透過構詞的型態來判斷字音者,正字法深度便愈深。 16. 根據朱駿聲的《六書爻列》,可知《說文解字》中的形聲字佔所有字數的 82%;南宋鄭樵的. 《六書略》對所收漢字進行六書分類,其中形聲字就占了 90%(萬業馨,2005)在現代漢字的 行列中形聲字的數量,則普遍認為在 80 以上(引自蘇培成,2001)。 17. 丁西林《現代漢字及其改革的途徑》一文揭示了「聲旁準確表音率」的概念(引自萬業馨,. 2005),之後各家分別對形聲字的聲旁準確表音率做了統計,根據萬業馨的整理,能達到聲、韻、 調完全表音的形聲字僅佔所有形聲字的 26.3%。. 24.

(35) 右18 。按理說,聲符應該盡可能精確表現形聲字的讀音,但由於受到詞意引申 和文字假借等種種來自非規則性因素之影響,許多聲符的表音效果不彰,從而 大大削弱了利用聲符來辨析漢字讀音的可能性(裘錫圭,1994),由上述內容 可知至少在現代漢字的行列中有一半以上的聲符已經不具準確的表音性了,對 於漢字的演變法則缺乏深入了解的學習者要透過聲符判斷一字的讀音實非易事, 趙元任在〈談談華語這個符號系統〉中談到:「在學了最初的一千漢字以後, 你可以猜測一個新字的讀音,而且有時會猜準。最初的一千字是最難的。」 (葉蜚聲,1985)可見在對漢字缺乏相當程度的認知基礎,且識字量未達一定 水平以前,要透過形聲字來判斷其他漢字的讀音是相當困難的。除此之外,華 語中的基本音節僅三、四百餘種 19 ,因此漢字的同音字多,在華語中,一個音. 政 治 大 ──形」的練習是「一對多」的配對(葉素玲,2009),就聽覺感知而言,這 立 平均要代表十個字左右(曾進興主編,1995),對於習字的歷程而言,「音. ‧ 國. 學. 種現象增加了辨別的難度。. 由此可知,對於拼音文字慣用者來說,漢字之難主要在其「書寫方式」、. ‧. 「結構方式」和「字音──字形關係隱晦且複雜」等條件上。. er. io. sit. y. Nat. n. al. i n U. v. C engchi 第二節 h漢字的認知歷程 18. 周有光在回答「在現代漢字中有多少聲旁能準確表音,有多少漢字能依靠聲旁準確表音」等. 問題時,統計了出能有效表音(不論聲調,僅論聲母與韻母)的形聲字數量,約佔總形聲字量 的 39%(引自萬業馨,2005)。 19. 漢字一字一音節,故語音變化較固定,在漢字形成的階段,常在原有字上加上意符成為新字,. 這種造字方式,創造出了大量的形聲字,卻也限定了音節的可能性。十七世紀來華的耶穌會教 士曾德昭便對華語音節數做出了統計:若不計聲調與吐氣的分別,華語的音節僅有 328 個,循 此思路,他認為漢语是一種很有限的語言;到衛國匡出版耶穌會的第一部關於華語語法的書籍 《中國文法》時,其中統計不計聲調的話,華語的音節不超過 318 個(姚小平,2010) 。及至近 代,對華語基本音節形式統計出最多者約為 432 個。. 25.

(36) 了解學習者內在認知的歷程有助於教學目標的訂定、教學活動的設計,以 及教學法的擇用,因此,已有不少學者致力於了解漢字的認知歷程,希望能夠 在科學的實驗研究下,了解漢字進入大腦,為大腦所辨知、記憶、提取應用的 秘密。 人類讓一個訊息進入大腦,從識別到記憶的過程是「注意──短期記憶 ──長期記憶」(彭聃齡,2000),即要先透過視覺「注意到特定漢字」,再通過 神經傳導至相應的大腦皮層區域中,「將特定漢字納入短期記憶」,在確實地結 合形、音、義,達到完整認知,並加強複述、鞏固記憶以後,漢字才「成為長 期記憶」,進入我們的心理字彙(Mental lexicon)中,心理字彙包括這個字或詞. 治 政 初從注意到短期記憶階段的「字形學習與分辨」、長期記憶階段的「心理辭典系 大 立 統之建立」,以及實際應用階段的「文字認知與辨識」三大部分(鄭昭明,. 的語音、在句子中的角色,以及該字詞的意義等。因此,「識字」其實涵蓋了最. ‧ 國. 學. 1993)。如果漢字這種字符型態與學習者原先的基模大相逕庭,那麼在未經強化 記憶處理下的漢字要進入長期記憶的難度就會提高,因此原先並未接觸到漢字. ‧. 這種文字形式的學習者在初學漢字時相當費力,要認得一個字、記住一個字,. sit. y. Nat. 絕對不是件輕鬆的事(劉鳴,1993)。. er. io. Perfetti, Bell & Delaney(1988)認為文字辨識(lexical access)是閱讀的基. al. n. v i n Ch 指出閱讀歷程中,首要工作就是「認字識義」 i U e n g c h,當學習者不再將漢字當作是一種. 礎,而文字辨識的歷程就是是一個解碼(decoding)任務;張春興(1988)亦. 圖畫,明白每一個漢字都是一種字符,其筆畫與結構所組成的固定形象會對應 到固定的音、義上,在書頁上遇到一個一個的漢字時,學習者可以從長期記憶. 中立即檢索出對應的意義,從過去的編碼中將該字解釋回來, 提取出其完整訊 息,學習者就算能夠閱讀漢字了;林清山、程炳林(1996)將「閱讀」歸納為 四個層次: 1. 將字解碼(decoding),並決定這些字在特定詞彙或句用中的意思。 2. 將某些個別的字、詞聯合起來,以真正瞭解整個句子的內容與意思。 3. 瞭解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關係,以及其中隱含而為言明的關係與內容。. 26.

(37) 4. 評價各種觀念,包括邏輯、證明、真實性與價值判斷等的問題。 在此四個層次中,前兩個層次代表基本的閱讀技能,其中還牽涉了認字的 基本功,後兩個層次則是閱讀理解的部分,由此亦可見得,要先能辨識文字, 才能進一步推理、理解,進行價值判斷。也許辨識文字並不是高階的思維,但 卻是必不可少的閱讀基石。一個人的認知資源容量有限,在閱讀的過程當中, 如果在識字任務上消耗掉太多資源,能夠處理閱讀理解的資源便相對減少,對 閱讀活動而言相當不利。此外,閱讀與識字量亦成良性循環,識字越多,閱讀 能力與理解能力也越佳,越能順利閱讀,越傾向多讀,多讀又可回過頭來增強 識字能力,反之,識字越少,閱讀過程越不順遂,閱讀動機也相對低落,最後. 政 治 大. 影響閱讀發展(許彩虹,2012),因此文字辨識在閱讀的歷程中看似初階工作, 其實影響甚鉅。. 立. ‧ 國. 學. 電腦識打與硬筆手寫在對漢字語音的處理上有所不同。使用電腦識打輸出 漢字時,學習者必須經歷輸入拼音或注音的歷程,以硬筆手寫來輸出漢字則不. ‧. 須經歷任何語音程序,因此本研究欲了解「大腦辨識漢字時,語音是否涉入文 字辨識的過程呢?」再者,採用電腦識打的方式來輸出漢字時,學習者的辨識. y. Nat. sit. 與記憶方式主要以整字為主,學習者不須一筆一畫建構出一個又一個的漢字,. er. io. 電腦內建的字單裡所存在的都是整字,沒有片斷的漢字訊息,但當學習者以硬. al. n. v i n Ch 習者必須自己從筆畫開始,依部件與間架的狀況來建築出一個漢字,因此本研 engchi U 筆手寫的方式輸出漢字時,就要面臨靠自己的記憶建構出一個漢字的歷程,學. 究欲了解「大腦辨識漢字時,漢字的整體和部件分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母語者在辨識漢字時,是直接辨識出整字,筆畫、部件的訊息完全不具意 義?還是優先解析出筆畫、部件的訊息,再慢慢拼構出對整字的認識呢?. 一、大腦辨識漢字時,語音是否涉入文字辨識的過程呢? 「文字辨識」是指看到文字符號時,我們從文字符號中抽取所需要的訊息, 藉以辨識出此符號為何的過程,當閱讀者看到一個文字符號時,會觸及心理字 彙,並進而產生字彙或字義辨識的歷程,心理學上稱之為「字彙觸接」(lexical access)(鄭昭明,1993)。在英文的文字辨識理論中,主要有兩種字彙觸接模式,. 27.

數據

圖 4 平行分散模式中三種登錄碼的連結關係(引自 Jared & Seidenberg,199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近年,各地政府都不斷提出相同問題:究竟資訊科技教育的投資能否真正 改善學生的學習成果?這個問題引發很多研究,嘗試評估資訊科技對學習成果 的影響,歐盟執行委員會聘請顧問撰寫的

搜集 / 分析 再作探究 資料.. 一起試教

教學流程 配合範疇 單元舉例 備註 第一步:你講我講大家講 讀、寫 水果圖片 字詞卡 字詞類別. 第二步:文章大電視 聽、讀

課次 課題名稱 學習重點 核心價值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級本配對活動 第1課 我的朋友 ‧認識與朋友的相處之道.

有關資料可參閱教城

閱讀前 先瀏覽課文《太陽》,在不明白的地 方做標記,然後查字典、詞典,或上 網搜尋資料,完成自學筆記。.

電機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EE ) 光電工程學研究所(GIPO) 電信工程學研究所(GICE) 電子工程學研究所(GIEE) 資訊工程學系暨研究所(CS IE )

• S4- 閱讀時眼睛看著文 字,細聲讀出來。學生 對文字的排列及一字一 音有鞏固的認識,能以 手指指著文字閱讀。識 字量一般,能認讀關鍵 詞語而大致理文字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