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第二語言口語教學

本節為說明本第二語言口語教學中,針對口語課的本質、教學對象、

糾錯與訂正、教學法以及測驗與評量四者所扮演的角色及定位。

一、口語課的本質

呂必松(2005)表示,口語課是以訓練自我口語表達為教學目標的專 門語言課,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具備良好的發音和正確的句構等基本語言能 力。口語區別於書面語的最大特點在於它的即時性(施光亨、劉偉,1996)。

徐子亮和吳仁甫(2005)指出,口語課包含了獨白和會話兩類;“獨白有交 流作用而無交際性質,會話則既有交流作用又有交際性質”。一個人的會話 能力是語言能力、表達能力及交際能力的結合。

蔡整瑩(2009)指出,口語課的性質必須要明確的兩點:

(一) 口語課是語言技能課不是知識課;

(二) 目標為培養口頭交際能力及訓練口頭表達技能。

口語課的任務是教學習者怎麼“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在什麼場 合、對什麼對象應該說甚麼、怎麼說,即既要表達正確,還要表達得得體”

(蔡整瑩,2009; 2)。李曉琪等(2006)的研究發現,學習者並不是完全不 會表達或聽不懂,很多時候是他們不知道要如何開始或結束一個對話;他們 不確定在什麼場合說甚麼是適當的。根據他們的研究,他們將對話以框架的 形式呈現,筆者將其主要分為開頭與結尾。框架是根據在對話中所普遍使用 的形式歸類而成。然而,必須特別強調的是,並不是讓學習者於課堂中跟讀、

複誦就算得上是口語課。不同的語言技能課,在教學方法與上課方式上都會 有所不同的。

會話能力包括語言能力、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陳原(1983)曾提到,

語言不是人與人之間唯一的交際工具,但卻是人類社會中最重要的交際工 具。崔希亮(1992)將交際能力分為講、述、談、說四個層次;並根據這四 種語言行為和組織語言、語篇的難易程度,把“講”定為言語交際能力最高 層次,“述”次之,第三層次為“談”,第四為“說”。范開泰(1992)則 認為口語言語的交際能力應包含三方面:(1) 漢語文化適應能力,即學習者 在語言學習與交際使用過程中,能適應中國人的社會文化;(2) 漢語語言系 統能力,即學習者在使用語言時需符合漢語語法性和可接收性;(3) 漢語得 體表達能力,即學習者能根據不同的語境做出最恰當的表達方式。

圖 二-2 口語言語交際能力示意圖 資料來源:范開泰(1992);繪圖整理:孫雪芹

吳馥如(2008)根據 Nolasco & Arthur(1991)認為,會話是“自然語 境中,兩人以上、不必依序發言、帶有大量互動訊息、不需在發言後回頭修 飾用語的自然對話”,對話則“缺少互動性,兩人之間一來一往,甚至是問 答形式(Q&A)者”便可稱為對話。11吳馥如也強調會話課是以培養學生在 標的語言文化中得體應對為目標,重點在於培養學生不同的表達能力與應對 能力。

Cook (1996; 61) 一再強調重申,語言的功能從不會自動產生,而是在 一系列的對話話步中形成的。

“second languages are learnt under the pressure of conversation. Interacting with other people through a series of conversational moves is not just what the learners are aiming at: it is the actual means of learning.”

11 Nolasco& Arthur (1991:5) 對於“conversation”提出了具體解釋:

“ … ‘conversation’ refers to a time when two or more people have the right to talk or listen without having to follow a fixed schedule, such as an agenda. In conversation everyone can have something to say and anyone can speak at any time… we sometimes refer to conversation as ‘chat’… ”(Nalasco & Arthur, 1991, 5:16-22)

對漢語學習者來說,要達到理想的口語交際能力需具備一定的語言知

12 Cook (1996; 188) 在提及社會交際法時,如是說到-“Learning language means practicing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four walls of the classroom. You learn to talk to people by actually talking to them…dommunication as a dynamic process to stimulate communication in the classroom through task-based activities.” ; “ social communivative style emphasis on

加強學習者的口語能力,並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華語的基本演說技巧。演說 是一個人當面把心意用語言向大眾傳播的行為(國音學)。這也是面對面的、

直接的、無法重來的。口語訓練課程的目的在於訓練正確的發音和語調,也 藉此訓練學習者的口語表達能力,讓學習者對於不同領域的課題也能有所了 解與掌握。

語言教學必須透過實際的溝通練習以達到語言使用的目的。Yalden (1987) 強調發展學習者的溝通能力是第二語言教學的目的。學習者在進行 溝通時,不僅要掌握語言結構與使用規則,也需能根據不同的場合做出適當 的表達,並了解他人在特定語篇中話語的語意。

不同階段的口語課有不同的側重點,初級階段的口語課應以單項訓練 為主,由語音、詞句到語段循序漸進;語音為這一階段的重心,教學目標多 為達到基本交際,能說出簡單的基本句式、能聽懂簡單日常對話並做出適當 的回應等(楊惠元,1996、徐子亮和吳仁甫,2001、李曉琪,2006等)。徐 子亮(2002)也提出,初級口語教學重點是在於訓練學習者對於常用語句的 記憶、模仿與運用。學習者的學習策略讓語言教師有了很好的參考;教師可 以根據學習者的學習策略,針對性的教學,以有效提高學習效益。蔡整瑩

(2009)也表示,初級階段教學也應該讓學習者接觸並了解日常生活所隱含 的文化內涵;讓學習者意識到母語文化和標的語文化的差異。中級階段則多 注重成段表達和交際訓練;表達方式也較為複雜,多著重語問題解決。高級 階段則重視個人口語能裡表達的流暢,著重於不同的語境下問題解決的能力 和交際溝通能力;中、高級階段學習者應更著重於語篇或篇章的理解。吳馥 如(2008)強調,“交際溝通能力無法單獨訓練,若無語法的基底,以及各 項能力的配合,是無法展現的”。

spontaneous production and comprehension in pursuit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表二-3 口語掌握能力 高級

High

表達能力、問題解決、交際溝通能力、語篇及篇章理 解;以綜合訓練為主,突出句群和語段的表達

中級 Intermediate

成段表達、交際訓練、語篇理解;將課堂的語言知識 跟實際需要應用結合

初級 Novice

以單項訓練為主;音、詞、句、段,順序漸進,做簡 單的交流;察覺母語文化與標的語文化的差異

資料來源:蔡整瑩(2009);表格整理:孫雪芹

根據 Brown (1995) 所提出的教學原則,溝通表達是口語教學的目標,

這不但涵蓋了語音、語調、用字等語言的控制掌握,更須要配合語言使用的 情境與對象。說話者往往要在相當有限的時間壓力下發揮各語文知識與技 巧,並說出適當的內容 ( Brown, 1995;Cook, 1996;呂必松,2005;李曉琪,

2006;楊惠元,1996等)。因此,口說訓練要從平時的各種活動中幫助學習 者克服心理障礙,培養勇於開口、樂於表達的習慣。口語的產生必須經過語 言計畫、口語結構建立以及語言計畫執行三個階段。楊惠元(1996)也指出,

加強思維能力與提高語聲表達的技巧是訓練的重點,思維能力由四個重要因 素構成:(一)要有說話的慾望;(二)從大腦記憶庫中提取言語信息;(三)把言 語信息排列組合成句子;(四)選擇合適的表達方法。口語訓練重點包含:(一) 高速組織語言內容的能力;(二)正確選詞造句、組句成段的能力;(三)恰當 選取表達方式的能力;(四)善於運用聲音技巧的能力。

圖 二-3 思維能力與表達技巧展示圖 資料來源:楊惠元(1996);繪圖整理:孫雪芹

在以交際功能為本的基礎上,根據徐子亮和吳仁甫(2005),口語教 學的內容概括三種話語:承接性話語、功能性話語及敘述性話語三方面的訓 練也就相序而生。

表二-4 口語教學內容的三種話語

承接性話語 接話、表態

功能性話語 表達、傳遞說話者的意圖 交際功能為本

敘述性話語 對事件的陳述 資料來源:徐子亮、吳仁甫(2005);表格整理:孫雪芹

承話性話語意在表態,先把對方的話接過來,再述說自己的想法;功 能性話語為表達傳遞說話者的期望、意圖,包括提問、警告、請求、命令等;

敘述性話語是說話者對事件的陳述,如解釋、說明、介紹等,內容大多比較 複雜深入,具靈活性、多變性協調性。而在實際的口語會話中,並不可能只

是單一的陳述、回答。教師也應該要訓練學習者提出話題、擴展話題以及結 束話題的能力(見下表)。教師掌握了口語表達的機制和特點,配合適當的 教學訓練,學習者的學習效果才會提高。

表二-5 提出、擴展與結束話題

疑問性提出 疑問或反問形式提出話題 敘述性提出 鎖定話題,再加以細述

承接性提出 說話人承接話題,如回答,應對 話題提出

插入性提出 加入/提出與話題相關的主題 列舉性擴展 展示話題

介紹性擴展 加深聽話人的印象 解釋性擴展 揭示話題意義 話題展開

說明性擴展 把話題提高至重要位置

下結論結束 作結論結束話題;畫龍點睛效果 溯原因結束 歸結原因結束話題;揭示問題實質 談效果結束 以談話效果結束;加強話題感染力 話題結束

轉換性結束 結束話題並開啟新話題;關連性轉 換、無關連性轉換

資料來源:徐子亮、吳仁甫(2005);表格整理:孫雪芹

夏紀梅(2003)表示,教學的三個基本成份為學生、教師及課程。她 強調在語言教學中,課程設計是針對計畫與期望的課程進行設計,必須考慮 並解決 who,what,why 和 how 的問題;認為教學成功與否,與課程設 計的嚴謹有關。他也表示,若將語言設定為符號系統,則教學目標將會是語 音、語法、語義等系統的掌握,以語言為中心;若將語言設定為工具,則教 學目標將會是語言的功能、語用情景、技能等的掌握,以溝通為目標。

三、四大類型學習者-4MAT

每個人對知識與訊息的接收與掌握過程皆都不同。在接收訊息同時,

學習者較自在的接收方式,可能是將訊息與具體經驗結合,或是將之與抽象 概念聯結;而在組織瞭解訊息的過程,有的學習者較偏向於思考理解,有的 則趨向以行動反應所學。McCarthy (1983) 所提出的 4MAT 學習系統將上 述學習者對訊息的接收與掌握過程以圖像表示。她將訊息接收設為縱向,理

學習者較自在的接收方式,可能是將訊息與具體經驗結合,或是將之與抽象 概念聯結;而在組織瞭解訊息的過程,有的學習者較偏向於思考理解,有的 則趨向以行動反應所學。McCarthy (1983) 所提出的 4MAT 學習系統將上 述學習者對訊息的接收與掌握過程以圖像表示。她將訊息接收設為縱向,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