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馬來西亞高等教育階段華語課概況

第四章 教學概況與需求分析

第二節 馬來西亞高等教育階段華語課概況

馬來西亞高等教育階段可分成國立、私立兩者;私立高等教育又以雙 聯課程與華教體系為代表。根據馬來西亞高等教育局 (Ministry of Higher Education,簡稱MOHE),馬來西亞國立高等教育階段目前共有二十所國立 大學 (Public University)、二十二所工藝學院 (Polytechnics)、社區學院 (Community College) 三十七所、公立學院 (Public College) 一所以及師範學 院 (Teacher Education Institutes) 二十七所。46

馬 來 西 亞 國 立 大 學 其 中 又 分 成 四 所 研 究 型 大 學 (Research University) 、四所綜合性大學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以及十二所專業 大學 (Specialize University)。所有國立大學教學使用媒介語多為馬來語,部 份課程亦使用英語教學,且將華語課列入外國語言課來教授。這二十所國立 大學當中,有八所大學開授華語相關課程,如:馬來亞大學 (UM)、馬來西 亞博特拉大學 (UPM)、馬來西亞理科大學 (USM)、馬來西亞北方大學 (UUM)、馬來西亞砂勞越大學 (UNIMAS)、馬來西亞沙巴大學 (UMS)、馬

46 馬來西亞高等教育局,The Ministry of Higher Education,MOHE,網路資料:

http://www.portal.mohe.gov.my/portal/page/portal/ExtPortal/16/11/2009原文為:Type of Government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 Number of Institutes: (1) Public Universities, 20;

(2) Polytechnics, 22; (3) Community College, 37; (4) Public College, 1; (5) Teacher Education Institutes, 27; 由於政府陸續將部份學院升格成大學,此筆資料僅截至16/11/2009

來西亞國家大學 (UKM)、馬來西亞瑪拉科技大學 (UiTM)等。

由於馬來西亞政府不認可華文獨中統考文憑,全馬六十所獨中的學 生,絕大多數為華裔子弟,也就不能亦無法進入本地國立大學。政府將獨中 生排除在國家的教育體制外,為了升學,這些學生也只能轉向私立院校或海 外大學發展。不過,由於獨中學生的綜合素質高,國外大部份的學校都會依 學生實際的成績來篩選錄取。47 此外,國內三所華教體系的專院,南方學院、

新紀元學院以及韓江國際學院也是選項之一。此三所學院主要使用的教學媒 介語言為華語部份使用英語。華語課程主要為本科系,即中文系。華語文教 學視為母語教學或第二語言教學。三所院校所開設的課程主要如表四-6所 示。

表四-6 三所華教院校所開設的主要課程

南方學院

商學系-企業管理、市場行銷、國際貿易、會計、金 融分析專業文憑;電腦系-電腦科學專業文憑、資訊 科技專業文憑、 資訊系統工程學士文憑、電機與電子 專業文憑;馬來文系;英文系;中文系;新聞傳播系;

藝術與設計-工業設計專業文憑、廣告設計專業文憑

新紀元學院

商學系;資訊工藝系;媒體研究系;美術與設計系;

戲劇與影像系;中國語言文學系;輔導諮商心理學系;

教育系

韓江學院 商業管理系;傳播系;電子工程系;多媒體及電腦資 訊系;中文系;技職文憑課程

資料來源:各校相關網站(2009/12/10);表格整理:孫雪芹

馬 來 西 亞 高 等 教 育 階 段 最 特 殊 的 課 程 也 就 是 雙 聯 課 程 (Twinning Program)。此課程是馬來西亞政府於1998年開始實施的教育政策。此獨特的 教育方式主要是藉由引進外國國立大學課程與本地私立院校合作,讓學生獲

47 學生實際的成績即為獨中統考成績(Unified Examination Certificate, UEC);國外大學接受 獨中生以其獨中統考成績申請進入大學

得國際認可的文憑及學位。這也可喻為“歐美留學的跳板”,是吸引大批外 國學生到馬來西亞留學的主要原因之一;加上相對低廉的學費與高額的獎學 金,受到想取得國外文憑卻又受限於財力的留學生們的青睞。根據之前的資 料顯示(第二章第一節,馬來西亞高等教育階段),這些私立的學院所提供 的雙聯課程主要仍是以管理、經貿、電子科技、設計等為主流。教學使用語 言主要為英語和馬來語;華語文教學被視為外語教學,或是作為第三語言學 分課程。

根據馬來西亞教育部規定,外語學習需以三到四個學期為基本要求。

依所蒐集的資料顯示,大部分的教師是受聘於合約制的。由於課程綱要多由 各大學華文組編訂課綱,且每所大學皆不近相同,頗有各自為政的教學政 策。48因此,教師在教材的選用上,除了少數大學規定教材的選用外,也展 現了教師個人的教學風格。49

由於行政和師資不足等因素,再加上華語課被列為選修課,因此授課 方式大多也採取大班制教學。每一班級上課人數在三十人左右。是故,有些 教師也會因此避免進行課堂活動;也有教師採取傳統的教學法、翻譯法,部 份教師仍照本宣科,學習者也就默默的聽。教師仍是扮演著主導者的角色,

沒辦法立刻針對學習者的各別需求,給予相對的幫助。部分教師認為在課堂 中給予學習者任務或進行活動是很麻煩的事,尤其是大班制教學。三十幾個 人一起行動,教室場面可想而知。但筆者認為,若是教師活動設計周詳、指 示 (instructions) 清楚、場地安排適當,則仍是可行的,透過身體力行的教 學活動,學習者將獲益良多。

根據所蒐集到的資料顯示,馬來西亞華語學習者大致上可分成文憑生 及本科生。50兩者間的差別主要是前者以就讀華校畢業者為主要教學對象;

後者以零起點或華語非母語者為主要教學對象。(本研究設定後者為主要的 教學對象。)不難發現,在馬來西亞的教育制度下,華語被列為外語學習。

大部分學習者多是對華語有興趣者才會選修華語。然而,學習者的學習態度

48 大學的課程綱每一學期都會變動、更換

49 馬來西亞所教授的漢字為簡體字,是故所選用的教材多參考中國大陸的占多數;也有

選用本地大學華文組自編的教材;台灣的教材則相對的較少。

50 相關名詞解釋請參閱第一章第四節之名詞解釋第四和第五項

多較為被動、不夠積極。這也或許和大班教學及教師的教法有密切的關係。

學習者於課堂中,並沒有給予太多可以進行課堂活動的空間及相互溝通的機 會。

學習者將學習華語視為日後工作或求學的工具之一。根據所蒐集到的 資料顯示,學習者除了因為學分要求規定外,也是為了日後在工作領域中更 具有競爭力而選擇了華語。此結果與 Zubairi 和 Sarudin(2009)發表的研 究結果相同。華語學習者在學習語言的同時,受到了外在因素的影響,Tan 和 Ooi (2008) 的研究也指出學習者的學習動機主要有兩大類,即內隱學習

(Implicit Learning)以及工具型學習(Tools Learning)兩大動機。

教師所採用的教學方式較為傳統,部份也使用文法翻譯法。教學方式 仍多注重在語法掌握層面。也由於許多外在因素,如學生人數、行政考量等,

遏制了教師無限創意、限制了教師的發揮,取而代之的是較被接受的傳統教 學法。

截至目前,馬來西亞各國立大學均把華語課列為外國語言課程。授課 內容並沒有統一固定的課程綱要,多由該校的華文系(若有)或華語課程單 位自行安排規劃。大部分華語為外語教學主要視說話交際功能為課程目標;

主要以學習者能夠應對日常生活會話為教學目標。大部分的學校都採取自由 選課的方式,將華語課列入外語選修課程內;而部份學校則歸定學生需修得 為期兩個學期以上的外語學分方能畢業。授課內容目標各異,包括短篇文章 閱讀、漢字說寫認讀、專業相關語言能力訓練等;部份大學較強調學習者漢 字書寫的能力,部份則強調口語說話能力;部份大學不以教授漢字為主,而 以口語能力及漢語拼音認讀為主,學習者僅需認讀極少數日常生活中常見之 漢字,漢字書寫能力並不十分重要。

針對馬來西亞華語學習者設計的教材並不多,根據所蒐集到的資料顯 示,大部份大學使用中國大陸出版的教材,也有部分教師採用自編教材或是 本地大學編制的教材。課堂中所使用的教材並沒有統一。教師可自行選用教 材,或針對學習者的需要給予補充和加強。

課堂中教師可自行選用輔助教材,或針對學習者的需要給予補充和加 強。普遍上而言,教師偏好使用自己挑選的教材,但仍遵循所規劃統一的教 學方針。上課的重心多圍繞在文本。目前,僅有少數針對課程和學習者而編

制的本地教材為本地大學所採用。51雖然教材有限,教師對教材的開發和利 用是無限的(夏紀梅,2003)。部份大學已經將教材、作業慢慢朝向電子化 方面靠攏。學習者透過網路,可以直接取得大部分相關課程的作業練習,教 師不需要再批改紙本作業。

由於所得的樣本數有限,僅能將其統整略述,並不能以偏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