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第二語言學習

根據統計,全世界擁有超過兩千個民族和三千多種語言。當中,除了 世界的語言-英語外,又以目前的華語最為熱門。大陸經濟的起飛,及其在 國際上地位的堀起,讓華語成為目前全世界最熱門的語言之一。各種類型的 華語課程和教材應運而生。

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體系可說是東南亞國家中,發展得最完整的。這 主要歸功於華社對於華文或母語教育的支持以及獨立中學、南方學院、新紀 元大學和韓江國際學院等的創辦,讓華文教育在馬來西亞得以傳承。近年 來,華語學習越來越普及,馬來西亞政府日前也將華語列入小學課程綱要 中,作為選修語言課,並鼓勵官兵學華語( 聯合早報:2009年9月17日)。

本研究的口語課程設計對象主要針對馬來語為母語的華語學習者。筆者將根 據所蒐集到的資料加以整理分析,以作為參考。

一、學習者母語背景

語言教學過程當中,學習者因受到母語的干擾,而常出現語音、語法 的失誤、中介語的產生、語言轉碼的問題等。眾多研究分析皆以對此課題做 深入的探討。學習者本身母語文化背景對語言學習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語言 學習與母語習得之間是不盡相同的,成人的語言學習,是不可能在不知情的 情形下發生的。

語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對學習者的語言背景有初步的了解,這也將 有利於協助學習者對標的語言的掌握。學習者可以經由教師的提示,對比母 語和標的語之間的異同。兩者間顯著差異的對比是有利於學習者對標的語的 掌握的。語言與文化是相互交融的,學習語言也就是學習一個新的文化。如 同Schumann (1978) 所提出的文化合流理論,第二語言習得是文化合流的一 個面向;將本身的文化與第二語言文化合流的多少決定了獲得第二語言的成 敗。7相對的,教授語言也是等同教授文化。對學習者母語文化的瞭解,能 夠協助教師在教學上更貼近學習者,協助學習者了解標的語與母語文化的異 同,以期能更有效的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果。

在蘇偉妮(1990)的一項研究中提到,馬來西亞華語為外語的學習者 群主要以馬來語為母語者佔多數,且是零起點的成年學習者。她透過華語與 馬來語語音的比較,分析出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較難掌握或揣摩的發音、學 習者學習上所產生的同化現象等。根據蘇金柳(1997),以馬來語為母語之 學習者在學習華語過程中所面對的母語干擾,往往因為母語的影響而產生了 類似馬來語結構的中文。語序是最明顯的差異;再者,學習者對於兩種語言 的使用多採取直接對譯的方式,這也導致語言使用上出現贅詞、贅字、過度 省略、量詞錯用等問題。此外,莊尚花(2004)也指出,由於學習者的母語 背景為無聲調的拉丁字母拼音語言,加上母語中缺少了華語的捲舌音,故學 習者並不能很好的掌握華語四聲音調和部份發音。

然而,也因為馬來語為拉丁拼音語言,母語為馬來語的學習者在認讀 拼音上則較佔優勢。根據何富騰、陳朝義(2007)針對馬來學習者進行的一 項測試,完全沒有學過漢語拼音的測試者能夠準確發出三分之二的漢語拼 音。他們的研究也指出學習者另一項顯著的問題是音準的問題,漢語為音調 語言,第一聲的音準為五,而受試者平均音準則為三點五;此外,他們也表 示,沒有受過華語訓練的測試者在自然發音的過程中,藉著本身母語的語音 系統,可以發現與華語聲調調值、發音接近、差異或缺乏等的部分。這對於 協助學習者瞭解並掌握正確的發音將有很大的幫助。教師可以提供學習者較 為熟悉或類似的發音與聲調作為參考依據,供學習者揣摩。

7 Schumann (1978; 34) 表示:“SLA is just one aspect of acculturation and the degree to which a learner acculturates to the target language will control the degree to which he acquires SLA.”

針對馬來大學生學習華語語音所面對的困境,庄興發、何富騰及何偉 智(2005)的研究發現馬來學習者在語音方面所面對的難點以聲調最為明 顯,再者為聲母、韻母;三者偏誤的比例分別為3.2:2.6:1。根據他們的研 究結果,韻母以ü、O的偏誤最為顯著,各占 41.5% 及 11.9%。聲調上最難 掌握的為第二聲(27.4%),再者為第三聲(20.5%),接著為第一聲(19%)

及第四聲(10.1%)。聲母方面,以塞擦音及塞音為明顯的偏誤,分別為 27.9%

以及 25.3%;此研究結果與蘇偉妮 (1990)、林水檺 (1990)等的研究結果相符 合。“馬來西亞語沒有類似華語的第二聲,因此馬來學習者最難掌握好這個 聲調”(蘇偉妮,1990;250)。

研究學者分析出偏誤的主要原因為母語中缺乏該發音或發聲結構,受 母語語音系統影響。“si”、“ri”、“yu”、“zai”、“nü”等是學習者 常犯的語音偏誤。馬來語的發音系統缺乏ü的發音,也為非聲調語言且無送 氣音,故在語言學習上出現了上述幾項難點(蘇偉妮,1990;林水檺,1990;

何富騰、陳朝義,2007;庄發興、何富騰、何偉智,2005等)。

根據楊惠元(1996)認為語音聲調不準之原因有一半屬於聽力的問題;

另一半則是受母語發音系統的干擾,導致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掌握得不好。

他也針對上述兩點提出了改善的方法。他建議將難音難調分組,多讓學習者 練習辨析,提高他們辨音辨調的能力,且要天天練習,反覆聽。此外,鼓勵 學習者多模仿,由慢到快,掌握並養成正確的發音部位和方法。

除了上述所提,陳原(1983)亦表示語言的變異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

這包括了時間、地域及社會因素等,而不同地域引起的語音或詞彙選擇差異 是不可忽視的。由於馬來西亞所教授的華語為拼音、簡體書寫,且詞彙等的 使用皆參照中國大陸為準。在台灣為人熟悉普遍的物名到了馬來西亞也可能 會有不同的稱呼,如:“公車”則為“巴士”;“數位相機”為“數碼相 機”;“筆記型電腦”為“手提電腦”等。楊貴宜(1990)表示,語文的用 詞往往帶有高度的區域局限性,且多為該區域典型事物的客觀反映;特殊性 的文字或用語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語文價值。筆者認為在詞彙選用上的差 異也是課堂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該考慮到詞彙區域 性的差異,不可視而不見或略過不提,以免造成學習者混淆;惟有適當的提 醒或比對才能協助學習者掌握。

二、學習者心理需求

針對不同的學習者應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不同年齡的學習者在學習 上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心理學家 Piaget(1896-1980)提出道德二期論,即 分為他律期(Heteronymous stage)及自律期(Autonomous stage)。在自律 期,也稱為道德合作期或彈性期,個體能夠根據自己內定的標準對道德行為 作判斷。與 Piaget 一樣採用認知發展取向研究人類道德判斷的心理學家 Kohlberg(1927-1987)將理論擴充為三個時期六個階段的道德發展理論

(詳見附錄三)。

根據 Erikson(1963)所提出的人格與社會發展理論,他假設人的一生 分成八個階段,且每個階段都有一個主要危機待解決。8此理論亦被稱為心 理社會論(Psychosocial Theory), 因為此理論與心理和社會發展原則有關。

大部分的人能滿意地解決每個心理社會危機,並面對新的挑戰,但有些人卻 不能;他們就得在他們的人生中繼續處理尚未完全解決的這些問題(Miller, 1983),例如青少年的統合危機;自我認同與角色混淆 (Identity vs. Role Confusion)。

這新的自我認同 (Ego identity) 不只是先前認同的總和,亦是個人將天 生才能(即解決先前危機)、機會(青少年及接近成年期的需求、技能、目 標和要求)的基本驅力(即本我;ego)加以重新集合或調整。對於學習者 身心理發展的瞭解讓教師在教學上會有很大幫助。

在教學上,俄羅斯心理學家 Lev S. Vygostsky(1896-1934)提出一個 重要的概念,即可能發展區域(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和鷹架作用 (Scaffolding);Wildman (2007) 也提出了相同於鷹架作用的課程觀念,將之 成為協助表現 (Assisted performance)。即是在教學上提供學習者難度稍高於 實際表現程度的教材,並適時的提供學習者需要的幫助(鷹架)。他指示,

教師所給予的幫助應隨著學習者能力的增加而減少;最後由學習者獨立解決 問題,就如同完成建築後拆除鷹架。

8 Erikson 將人格與社會發展理論分為八個階段,相關之發展理論請詳見附錄一

三、語言學習策略

Chamot (2005) 指出語言學習策略的兩大重要性;第一,透過檢測第二 語言學習者的學習策略,可以更瞭解語言學習過程中後設認知、認知、社會 及情感處理等的過程;其二,使語言學習者能夠藉由教授新的學習策略而改 善並協助他們成為更成功的語言學習者。她表示學習策略是有意識且是目標 導向的。雖然學習者不一定確實評述其學習策略的使用,但這仍是作為研究 發展學習者智能處理的主要來源。

隨著學習者漸漸對學習負起更多責任的同時,自我導向學習也慢慢增 加,產生更多的學習;學習者的自信心、對學習的投入以及能力等都會漸漸 隨之提高,教與學雙方都會感到更成功且更具有成就感。

學習策略是學生用來增進自身學習的方法步驟,使學生能夠主動及自我 導向涉入學習的工具,而主動與自我導向涉入學習對於學生發展溝通能 力來說又是極為必要的。適當的語言學習策略能夠幫助產生語言能力上 的進步與自信心的增加。(Oxford,1990;蘇旻洵譯,2007;頁2)

語言學習策略是學習的工具。蘇昱洵(2007)根據 Oxford (1990) 舉出 語言學習策略的特質,其包括:是問題導向的、以行動為基礎的、涉及超過 認知的層次、可直接或間接輔助學習、可觀察性、知覺層次、可教性、彈性

語言學習策略是學習的工具。蘇昱洵(2007)根據 Oxford (1990) 舉出 語言學習策略的特質,其包括:是問題導向的、以行動為基礎的、涉及超過 認知的層次、可直接或間接輔助學習、可觀察性、知覺層次、可教性、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