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2 策略管理理論之探討

2.2.2 策略管理理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源以達成企業的長期基本目標及標的一種藍圖及步驟方法」。榮泰生

(1995)則將策略定義為:「是指如何完成其使命及目標的主要計畫」。由 上述文獻討論得知,學者有關策略的定義可能因定義範圍、觀點角度或研 究對象不同而有所差異,但基本上卻是大同小異。由於策略在企業上的運 用具有重要的影響力,它將導引組織與環境的互動關係,影響組織內部結 構和績效。尤其當外部經營環境充滿不確定性時,策略規劃可以協助組織 發堀環境之問題與機會,以增加組織的生存能力。

2.2.2 策略管理理論

依層級劃分

策略依層級可區分為「公司策略」、「事業策略」及「功能性策略」等 三個層級:

1. 公司策略(Corporate Strategy)

公司策略是多角化企業決定各事業單位之間如何做最適度的資源 分配、各事業單位間如何產生綜效,以及如何配合原有集團體質與策略 需要、選擇新事業等。

2. 事業策略(Business Strategy)

事業策略是指在單一產業經營企業求生存與發展的方法,主要強 調事業單位競爭優勢的建立,與決定事業單位發展方向。

3. 功能性策略(Functional Strategy)

功能性策略是指事業策略下的執行策略,包括行銷策略、製造策 略、人力資源策略、研發策略、財務策略等,其目的在於促使資源使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用的最佳化。

依內涵劃分

策略管理理論亦可依其內涵歸類為以下幾個取向(黃永松,2002 年 6 月)

1. 程序取向

程序取向之策略管理理論是以一連串的程序來做策略規劃,為最早出 現的策略管理理論學派,主要探討策略規劃的程序,以下列舉兩個代表性 理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Glueck(1976)

Glueck 將策略規劃視為一個連續的過程,他強調為了研究才劃分成若 干個步驟,事實上步驟之間是彼此相連接的,且可同時進行(圖 2.3)

圖 2.3 Glueck 策略規劃之架構

資料來源:William F. Glueck, “Business Policy:Strategy Formulation and Management Action”,2 ed, N.Y.:CmGraw-Hall, 1976,p87

企業策略制訂者 使命與目標

決定企業內在 優勢與劣勢 環境分析診斷 瞭解機會威脅

策略方案之 發展評估選擇

建立適當的計畫 資源分配

評估控制 策略性管理要素

回饋

策略形成

策略執行

Aaker(1984)

Aaker 之策略管理模式著重於投入產出的概念,即擬定策略時需要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Aaker 所定義的外在分析,係指分析企業本身的各項外在要項,包括 環境分析、產業分析、顧客分析,與競爭對手分析;內在分析為經營績效 分析、策略檢討分析、策略困擾分析、內部組織分析,以及優劣勢分析等。

在經過外在分析後,指出組織出現的機會和威脅,以及組織策略上的疑 問。另一方面,透過內在分析,可瞭解企業機構本身的優勢、弱點、所面 對的困擾、本身所受的限制和所見的疑問等。而完成內、外部分析後,即 可進行策略的認定及選擇。

2.策略類型取向

策略規劃亦可以從策略類型取向來歸類,以下針對幾位學者(Miles and Snow,1987;Poter,1980)的二種架構對策略類型的理論見解做一 歸納。

Miles and Snow(1978)

Miles and Snow 根據環境型態與解決策略問題的方式,將事業策略分 為四種類型:防禦者(Defenders)、擴張者(Prospectors)、分析者

(Analyzers)與反應者(Reactors)。

防禦者策略所適用的條件為穩定的環境、產品線少、市場狹窄的情 境,強調效率以降低成本,以及採行中央集權以減少錯誤。相反地,擴張 者策略是在多變的環境下,不斷開發新的產品/市場領域、追求創新、技 術上追求彈性的生產方式,避免大量資本投入,組織管理上傾向少控制。

所謂分析者策略,即視所處的產品/市場領域的環境狀況,而決定採行防 禦者或是擴張者策略。至於反應者策略,是遭受失敗的組織,此時企業必

(Defenders)

穩定的環境

(Analyzer)

視所處的產品/市場領域的環境狀況,而決定採行防禦者或是擴張 者的策略

反應者

(Reactor)

曾經遭受策略失敗的組織,其原因包括:管理當局沒有明確的策 略、沒有設計適當的組織以配合策略的執行、無視於環境變動所 帶來的影響。此時企業必須重新思考應如何解決三項策略問題。

資料來源:Miles, R.E. and C.C. Snow. Organizational Strategy, Structure, and Process, McGraw-Hills, 1978.

Porter(1980)

價值鍊(value chain)是 1985 年由 Porter 所提出,他認為企業提 供給顧客的產品或服務,其實是由一連串的活動組合所創造出來的。每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優勢的獲取(Porter & Millar,1985)。

Porter 強調策略的訂定與執行取決於產業的競爭程度,而策略型態可 按策略標的與策略優勢的構面分為三種競爭策略:全面成本領導策略、差 異化策略,與集中策略。(見表 2.2)

表 2.2 Porter 的一般性策略

策略優勢

獨特性 低成本 全產業

特定區隔

資料來源:M. E. Porter, “Competitive Strategy: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NY:Free Press,

1980

2.3 通路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