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4 醫療器材產業暨相關文獻探討

2.4.3 醫療器材產業特性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4.3 醫療器材產業特性

醫療器材產業與傳統工業有很大的差異,了解醫療器材產業之特性,

才能配合業者自有本業之專長及經驗,進軍此一新興市場。根據孫德銓

(2000)、李隆生(1999 年)、張永立(1998 年)、李顯章(1999 年)等人 的研究,逐一探討此產業特性。

高利潤 (High Profit Margin)

對於一個成熟的醫療器材廠商及其產品,其毛利(Gross Margin)通常 在 60-80%左右,而完稅後之淨利則可達到 20%以上,這比起其他製造業(如 汽車廠淨利 0-5%,電腦製造商 3-10%)要高出許多。當然高利潤若能伴隨 高銷售量成長則最為理想,醫療器材中有些屬於此類,例如人工脊椎關節 及心血管支架等。

具備自訂價格之能力

醫療器材廠商在市場上的競爭,通常是以功能優越性及服務品質為 主,而較少削價競爭,有些獨創產品(無替代品)或競爭產商較少之醫療器 材,廠商可以自訂銷售價格。此時廠商考慮到的因素是消費者(包括保險 給付、醫院及病人)接受程度、市場開拓或取代舊技術之速度,及獲利力 與營業額之間的平衡等。這種高度自訂價格的能力,只有少數技術獨占之 產業才能享有;而一般商品之價格訂定,多半取決於其他競爭廠商現有之 價格,而主要考量點為市場競爭力。但綜觀醫院聯盟評選供應商的過程,

價格並非主要因素,而是取決於使用醫師及護士的推薦,品質保證及售後 服務等。

技術密集層次高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醫療器材產業所需要的生產技術,主要是其他產業成熟技術的運用,

包括化工、電子、機械、光學等。因此本產業的健全發展有賴於其他關連 產業的帶動與配合,而此產業的主要而關鍵的工作為產品設計與系統整 合,零組件製造則多數交由協力廠商去完成與供應。特別在精密醫療器材 方面,基礎醫學理論與其他尖端應用技術等多方面的配合更是需要。

嚴謹的法規管理

由於醫療器材的安全及效能攸關人命,各國政府無不訂立嚴謹的法規 加以管理。以台灣而言,醫療器材製造商設廠期間除了需要符合經濟部工 業局及環保署規定外,還須通過衛生署 GMP 認證通過,產品在行銷之前也 需向衛生署申請,獲得許可後才可銷售,產品的包裝、標籤及是否滅菌完 全等(草案即將公佈)也都有所規定。產品安全與性能所須之各種測試(包 括實驗室、動物及人體試驗等)也會增加營業成本;許多國內業者之所以 放棄歐美市場,便是因為通過上市許可的初期成本過高所致。

法律責任事件頻繁

醫療器材的另一項無形成本是法律責任及賠償。衛生主管機關的許可 證可以減少意外發生時廠商的賠償責任,但卻無法完全避免。 因為事件 的發生,可能是原材料供應商出問題,製造過程品管疏失,或使用不當,

這些都必需經由法律程序來決定。隨著台灣醫療糾紛事件升高,醫療廠商 應提高警覺,若有心開拓海外市場,則應提撥產品責任準備金,並尋求保 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顧客重視公司品牌信譽

購買一般商品,許多消費者都會選擇名牌,而醫療器材品牌與信譽之 重要性,則有過之而無不及。 醫院及醫生選用品牌產品,是為了病人福 祉著想,也可避免往後的醫療糾紛,病人寧可自掏腰包選用較昂貴產品(有 的超出健保給付),是為了早日康復及避免後遺症。 國內業者曾質疑健保 局提高進口醫療器材之給付(相對於國內類似產品)是否合理,但若了解品 牌與品質的相關性及其無形價值,便可就此點與健保局討論合理解決方案 (例如明定品質標準,而符合產品不論進口與否都得享同樣給付)。

研發是經營核心

如果競爭廠商開發出產品功能更優越的技術(不管是準確度、敏感度 或使用程序簡化),那現有的市場早晚會被取代,再好的製造技術,或以 價格競爭,恐怕都無法改變這個趨勢。一般商品的新舊技術取代,常接近 分配平衡,但醫療產品則只留下一個贏家。因此,因應之道就是不斷的研 發,制敵機先。

專利及商標保護

從概念研發到產品獲准上市期間,各廠商都會申請多重專利及商標,

以保護自己的技術及品牌。醫療器材廠商除了避免侵權外,如何保護自己 的智慧財產權,如何取得他人技術授權等,都是經營管理重要的一環。由 於有專利及商標的保護,產品的價格便可以依行銷策略自訂。

獲利期較長

從基礎研究起步到產品獲准上市過程極為繁複、冗長,但若是引進國 外技術或授權製造銷售,則期間可以大大縮短。即使如此,市場接受醫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新產品通常較一般商品緩慢,若要獲得健保給付,則更需額外時間,醫療 器材廠商初期資金必需充裕,以渡過無營收及虧損期。

使用者教育與宣導

使用者未購買前,宣導的目的是在強調此產品與其他類似產品之不同 處及優越點。等到使用者決定購買該產品時,醫療器材廠商或代理商必須 提供適當的教育與訓練,以避免操作不當或功能無法發揮。針對醫院所用 的醫療器材,常需指派專員臨場示範及指導使用程序,必要時得隨醫生及 護士進入手術房協助操作(但依規定不得與病人直接接觸)。精密儀器或人 工器材廠商經常舉辦訓練班,邀請醫生或護士參加,通常這些教育與宣導 都由廠商免費提供;如果是家居醫療器材,則除了產品說明書要詳細完整 外,廠商必需提供服務熱線,隨時解決困惑或處理意外事件。

產品行銷管道特殊,醫院為終端購買者

專業醫師的使用經驗、品牌偏好、醫療專業以及醫療單位的採購政策 的影響等。綜觀醫療器材產業之特性,不難了解此產業之進入障礙較其他 產業為高,但一旦經營成功,則可享受低競爭及高利潤。

另外 Michael Porter(1990)在國家競爭優勢一書中,曾對美國醫療 檢測儀器產業作深入的個案研究分析,指出美國之所以能成為醫療檢測儀 器產業誕生和成功發展的主要國家,主要原因有以下數點:

(一)市場成長快速,搶先反映精緻產品需求

由於美國政府對醫學研究和醫療服務的重視,帶動全美各醫學中心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先進醫療保健儀器的需求,美國因此成為全球需求量最大,要求標準也最 嚴苛的市場,促使產業提早發展成熟。

(二)強調創新與售後服務

美國醫師習慣於收集大量資訊作為診斷用,也勇於提出新的醫療方 法,這種創新的態度,實為醫療檢測儀器市場成長的最大動力,也使業者 不敢忽略產品的售後服務。

(三)國際化策略

美國醫學的進步,吸引不少外國人赴美學習醫療技術和方法,無形中 為醫療儀器與設備開拓出廣大的海外市場,更奠定美國醫療檢測儀器在國 際市場的龍頭地位。

(四)生產要素及關聯產業輔助配合

由於美國的醫療儀器設備相關產業,例如電子、電機、測試和計量器 材產業的優勢,使得技術移轉和專業人才供應無虞,更形成有助於新公司 成立的環境。

(五)國內產業競爭活潑

美國由於有挑剔的客戶、世界一流的上游產業、國內競爭對手嚴厲的 挑戰,以及在生產要素上的龐大投資(尤其是醫學知識與專業人才投入),

使得美國廠商幾乎擁有創新這個產業的所有條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三章 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