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
立 政 治 大 學
‧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
第一章 緒論
19 世紀中葉著名的文人吳子光,因曾擔任岸裡社的社師,且社內文昌祠,
開館授徒,因此留下許多對於岸裡社的記載,其中一段描寫岸裡潘家家居飲食的 情況:
曩有潘君春文者,饒于財,慷慨好賓客,且精飲饌為海疆第一家。常招 飲席間,見尊壺者面其鼻。余曰:「嘻!此敬君禮也,古矣。」而出佳 釀有蔥白色與紅赤色者,即周禮所謂盎齊、緹齊也。...自起以後 如入護世城郇公廚,無美不備,真六經皆我註腳。1
潘春文是岸裡社通事潘敦之孫,為 19 世紀初期岸裡社重要頭人之一。這段文字 除了顯現岸裡潘家生活、飲食之奢華外,讓人直覺地感受到這群被稱為「熟番」
的頭人家庭,所展現出的生活文化與漢人官宦家庭,並無相異。令筆者好奇的不 是岸裡社傳統部落文化,在接受漢化、儒化影響後的轉變,而是即使熟番從外貌、
生活型態等面向,都與漢人群體十分相似時,為何時人卻依然能清楚識別誰是熟 番?誰是漢人?
現今典藏在日本天理大學岸裡潘士萬家庭圖,見圖 1-1-1,描繪當時岸裡社 頭人們的居家服飾、形體外貌。圖中所繪的主角是潘春文的伯父潘士萬,也是岸 裡社通事潘敦之子。從圖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他所居處所、身著服飾,甚至已經
「薙髮」的外貌,若非已知他是「熟番」的身分,我們很容易將其視為一般漢人 家庭的生活圖。有意思的是,潘士萬的血緣並非是番人,他是由潘敦抱養的粵東 漢人,但潘士萬始終都被官方或其他漢人視為代表岸裡「熟番」的頭人之一。若 是這樣,那麼究竟清代官方所指涉的「熟番」是何類的人群?為何沒有番人血緣,
甚至外貌、生活習慣與漢人無異的潘士萬能成為熟番頭人?何以熟番們擁有與一 般清帝國臣民相同的「薙髮」特徵?這些歷史現象共同指向一個問題:清廷如何 識別「熟番」群體與賦予相應的身分。
「熟番」一詞是清代臺灣官方用以指涉人群的符號標誌,日治時期的行政體 系,沿用清代的舊習,在戶籍簿上作為「種族」記錄的分類之一。20世紀初的人 類學者也開始以「科學式」種族分類概念,將清帝國稱為「熟」的人群,劃入「平 埔族」範疇。然而,對於清帝國而言,「熟」的意義為何?又如何識別「熟番」?
「熟」作為「生」的對應詞,反映著帝國以「文明視野」對統治下的異族,進行 文化位階的判定。生番被認為是野蠻和拒絕馴化;熟番則是順從、馴化。生、熟
1 吳子光,〈紀番社風俗〉《一肚皮集》卷十七,收錄《吳子光全集》(臺北:臺灣史蹟中心,1979),
無頁碼。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
番的歸屬,自然與帝國教化的概念緊密地聯繫起來。2 這種傳統王朝的分類觀,
雖然成為清帝國區分境內少數族群的統治意識,背後隱含的「文明演進觀」,就 台灣番社的例子看來,卻未必如此。
圖 1-1-1 潘士萬家庭圖
資料來源:天理大学附属天理参考館編,《臺湾、平埔族生活文化の記憶》(日本:天理大学附属 天理参考館,2012),頁 17。
清帝國對於臺灣熟番的治理政策,顯然是以「空間的民番隔離」、「身分的 差別管理」作為基本原則,歷經康、雍、乾三朝後形成「民、番(熟番)」有別 的雙元治理方針。3 清廷除了對漢莊、番社執行不同管理系統外,在雍正末年大 甲西社抗清事件後,嚴禁漢與非漢兩群人通婚,甚至於乾隆31年(1766)設立理 番同知,以專責處理涉及番社相關的行政、司法等事務。
若從帝國臣民角度細究地域空間群體的分類,至少可分為「民、番」兩種。
番人按照「生活領域」、「政治服從」為標準,又可分為化外「生番」與化內「熟 番」,及中間存在的「化番」三種類別。在此脈絡下,我們知道「熟番」一詞是 在清廷人群分類制度下享有保護措施的族群類屬,但是究竟清帝國制度性規範的
2 Frank Dikötter,The Discourse of Race in Modern China,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92,pp8-10。中譯本馮克著、楊立華譯,《近代中國之種族觀念》(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
頁 10-11。
3 詹素娟,〈從差異到混同──日治初期「帝國臣民」架構下的熟番社會〉,收錄於洪麗完編,《國 家與原住民──亞太地區族群歷史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9),頁 71-10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
「熟番」分類,呈現何種的特徵 ?又如何成為地方社會人群識別彼此的邊界?熟 番所指涉的人群,又何以在 20 世紀初期被人類學者以現代性的「種群」概念,
化約成「平埔族」。
我們無法輕易回答這些問題,顯然必須從清廷人群分類制度的形成、變遷著 手,探究王朝身分類別(categories)的人群劃分之關聯性,4 進而思考清朝官方 政策下所指稱「熟番」群體的內涵?分類標準?何種制度性規範,能反饋地域熟 番社群,形成歷經政權轉換仍不墜的群體邊界。這種邊界是否影響後來日人學者 對熟番的「種群」分類?
一、「熟番」研究脈絡 熟番政策
既然「熟番」作為帝國統治人群分類體系的一環,理應檢視目前對清代「熟番」
政策研究的幾種取向。直接相關的是將帝國對熟番管控,置於制度史層面的整理。
伊能嘉矩《臺灣番政志》可謂熟番政策研究的濫觴。該書清楚描繪清廷熟番政策 的輪廓,包含租稅制度、番界政策、社學教育、番屯制、隘制、理番同知等的設 立。5 戴炎輝以淡新檔案為史料,梳理番社組織與運作的型態。6 在此之後,後 進研究者更針對各別制度進行深化的討論,例如尹章義關注番社通事、程士毅注 意理番分府設置等研究。7
另一種研究取向則是將熟番政策置於帝國邊疆治理的脈絡下討論,最具代表 性的邵式柏(J. R.Shepherd)、施添福、柯志明,分別以帝國邊疆治理與熟番社會 為議題,提出具理論意義的研究。施添福以岸裡社為個案提出「國家剝削論」,
認為岸裡大社在十九世紀大量遷徙,是來自於國家重課、重役的攤派。8 此研究 取徑,也影響後人對於熟番遷徙動力的解釋,例如黃于玲亦認為 19 世紀噶瑪蘭
4 本文認為清廷具有兩種特質,一為作為明王朝的繼承者,沿襲傳統中國王朝的制度,例如賦稅 制度,另一則是亞洲帝國,其統治型態具有強烈非漢、非儒家化的特性。因此,我們重新思索清 帝國治理台灣番人的制度,可發現它是具有帝國雙重特性的展現。清廷所制定的番人分類體制,
強調番人身分特性,而無「化番為民」的思維。不過,卻同時沿用傳統王朝制度,作為識別番人 的辦法,如賦役、社學等。因此,本文仍視番人分類制度是王朝體制的一環,這也是本文題目為 何選用王朝體制,而非帝國體制的原因。不過,面對這樣的體制,我們仍不可忽略清廷作為多元 族群帝國,所展現統治多面性的影響。
5 伊能嘉矩著、溫吉編譯,《臺灣番政志》(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7)。
6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社,1979)。
7 尹章義,〈臺灣北部拓墾初期「通事」所扮演之角色與功能〉,收錄氏著,《臺灣開發史研究》
(臺北:聯經出版社,1989),頁 173-278。程士毅,〈理番分府與岸裡社(1766-1786)〉(新竹:
清華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8 施添福,〈區域地理的歷史研究途徑──以清代岸裡地域為例〉,收錄於黃應貴編,《空間、力與 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5),頁 39-73;〈清代臺灣岸裡地域的族群轉變〉, 收於潘英海、詹素娟編,《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
頁 301-33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人的遷移是來自於設廳後國家的剝削所致。9
邵式柏則從清廷消極、積極治臺的問題出發,採「政治經濟學」的角度,陳 述清廷的治理政策,是在維持族群現狀、財政與賦稅平衡的考量下,經過「理性 計算」原則所形成的決策,可謂是「國家理性說」的代表。10 柯志明《番頭家》
一書,就國家剝削論、理性國家論提出辯證,建立清代「族群政治」(族群三層 制)與熟番地權演變過程的模式,指出在「歷史制度」範疇下,熟番即使作為行 動者,也難以違逆外在的制度性安排,該書也成為理解番界、番漢族群關係的重 要著作。11 前述三項研究,除邵式柏涉及平埔社群文化、生活變遷的議題外,
基本上可視為站在「國家治理」角度來理解「理番政策」下的平埔社群。
這兩種研究取向,提醒我們注意「熟番」作為帝國族群政治與相應制度下的 生成特質。不過,由於熟番身分並非前述研究者論證的重心,因此既有研究多將
「熟番」視為不證自明且有穩固邊界的人群集稱,以說明帝國對該群體的統治政 策。也因如此,本文認為將熟番身分置入族群政治制度脈絡下的研究視角,仍有 諸多補白的空間。
熟番身分
關於清代熟番身分的討論,12 主要是將番人體系形成視為帝國統治「儒家 文化主義」作用使然,將「熟番」出現擺在自身研究脈絡,例如熟番意識、族群 政治等面向。最具代表性是鄧津華(Emma Jinhua Teng)的研究,鄧氏將學界常 用「政治服從、文明進化」為作為區別番人的判準,將「生、熟」番分類導向具 備文化交流、政治服從與地景詮釋等多重複雜概念,指出劃分的知識體系是受到
9 黃于玲,〈國家、族群與土地租佃制度──以清代噶瑪蘭廳對噶瑪蘭人的理番政策為例〉,《宜蘭 文獻雜誌》33(1998),頁 3-42。
10 John R. Shepherd, 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1600-1800), Stanfor: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中譯本邵式柏著,林偉盛等譯,《臺灣邊疆的治理與政治經濟
(1600-1800)》(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
11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0)。
12 目前對於熟番身分的討論,在日治、戰後初期的研究已有清楚圖像。詹素娟等人梳理日治時 期戶口制度、國勢調查,甚至戰後平埔族群人口登記等面向,闡述國家身分認定政策與族群認同
12 目前對於熟番身分的討論,在日治、戰後初期的研究已有清楚圖像。詹素娟等人梳理日治時 期戶口制度、國勢調查,甚至戰後平埔族群人口登記等面向,闡述國家身分認定政策與族群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