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身分的崩解?岸裡熟番遷徙、入信與人群邊界
第二節 舊身分新信仰:基督化的岸裡大社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8
第二節 舊身分新信仰:基督化的岸裡大社
本節主要說明岸裡社番人如何在「熟番」身分類屬下,於同治年間開始選擇 基督教信仰,並在所處的地方社會獲得新身分,創造出一種新的社會分類模式
──「信基督的熟番與非信基督的漢人」。
事實上,岸裡社在接受基督信仰之前,早在 18 世紀中葉以後因與鄰近的漢 人密切互動,其生活習慣、傳統信仰等層面皆因受漢人影響,產生巨大的改變。
據洪麗完研究潘敦家族的例子,指出早在潘敦家族就深受漢人生活習慣的影響,
無論從衣著或住宅、公館的格局,都無異於漢人社會的上層家族。在宗教祭儀方 面,也開始出現信奉民間信仰的趨向,例如在大社聚落裡建立岸興宮(土地公廟)
與鄰近萬興宮(媽祖廟),甚至在嘉慶 13 年(1808),岸裡社群也在道士的協 助下舉辦聯合建醮儀式。34
那麼,我們就必須追問的是接受「漢文化」的岸裡社,是否影響其對基督教 文化的接受?而轉成基督信仰的社人,對其當時部落文化產生何種衝擊?35 同 時比較大社與內社教會熟番受洗的情況,考察部落遷徙與信仰基督教之間的關聯 性。36
一、 入信的故事:岸裡社群的基督教傳佈
19 世紀中葉岸裡社作為行政社群,在本社之外,也包含已遷居蘭陽平原的 阿里史社群,遷往埔里盆地的樸子籬社群。同時,岸裡本社也分化成幾個小社,
甚至伴隨 19 世紀熟番遷居潮,開始往內山移動。依據光緒 19 年(1893)末任岸 裡總通事潘永安的記錄,說明當時社群的分布狀況:37
昔有蔴薯舊社、翁仔社、崎仔社、葫蘆墩社、岸東、岸西社、岸南、蔴 里蘭社、西勢尾等,即為岸裡九社。原配屯丁 256 名。又內山社寮角社、
大湳社、水底寮社、山凸凸社、大馬僯社等,即為樸仔籬五社,原配屯 丁 144 名,至道光年間移居埔里社最多矣。墾闢鯉魚潭內城者亦有之。
34 洪麗完,《臺灣中部平埔族:沙轆社與岸裡大社之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1997),頁 397-399;
《熟番社會網絡與集體意識:臺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1700-1900)》,頁 156-165。國立臺灣 博物館藏,《岸裡大社文書》,編號:AH2314-028 -030;AH2332-0 04-018。
35 這裡所指的部落文化,並不是岸裡社原有傳統文化,而是指 19 世紀中葉已雜揉漢文化的部落 文化。
36 岸裡社在本居地與移居地共有五個教會,若考量移居地的情況,在埔里的大湳教會與鯉魚潭 教會,因都面臨生番威脅,設教原因類似,似乎應該相互比較。但本文因為要探究遷徙與信仰基 督教的關係,是故選擇大社與內社進行比較,至於與岸裡社其他教會的比較,只能留待日後進一 步的探究。
37 轉引自洪麗完,《熟番社會網絡與集體意識:臺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1700-1900)》,頁 22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9
大致來說,岸裡社不僅分成九社,在道光年間也開啟兩個遷徙內山的路線,
一為以麻里蘭社為主體,進入苗栗鯉魚潭地區建立「內社」,另一則是樸子離社 與岸裡社人,共同進入埔里盆地,分別建立新部落:烏牛欄社(烏牛欄社人,今 愛蘭里)、守成分社(山頂社人,今牛眠里)、大湳社(大湳社人,今大湳里)、 蜈蚣崙社(水底寮社人,今蜈蚣里)、大馬僯社(大馬僯社人,今愛蘭里)、牛臥 山社(又稱牛眠山,岸西、葫蘆墩、麻薯舊社、社寮角社人,今牛眠里)。38
同治 10 年(1871),基督教長老教會仰賴上述的番社網絡,先後在岸裡社群 的居住地建立 5 所熟番教會,也是中臺灣最初設立的教會,分別是:大社、鯉魚 潭、烏牛欄、牛眠山、大湳教會。細究教會與番社的關係,大社、鯉魚潭社、牛 臥山社皆是單一番社設置一教會。涵蓋複數番社的教會,番社間多有地緣關係。
例如,烏牛欄教會包含烏牛欄、大馬僯社;大湳教會則含蜈蚣崙、大湳、守成份 社。由此可推論,教會的設置可能與番社地緣遠近、人口數量有關,可參閱圖 6-2-1。
圖 6-2-1 岸裡社群教會分布圖(筆者自繪)
關於岸裡社群改信基督教的過程,目前文書記載皆指向熟番開山的事蹟。究 竟誰是開山?在甘為霖《臺灣佈教之成功》一書,描述開山是埔里本地的番人,
因在大社聽來自打狗的商務代表說,在臺灣府有一位外國醫生既能幹又熱心助人,
38 洪麗完,《熟番社會網絡與集體意識:臺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1700-1900)》,頁 302-30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0
於是前往臺南接受醫治。經過醫生牧師治療、佈道三個月後,他身體痊癒,且開 始接受新的信仰。至於如何將信仰傳至埔里的番社?甘為霖寫道:
一回到北部(埔社),開山馬上跟朋友鄰居談起新發現的寶貝,他拿出 上帝的話語,本身雖然不是讀書人,但其他的人幫他解釋困難的中文字,
翻譯一些福音小傳單,各式各樣的人,都把小傳單念了又念又談論,開 山也必須對讚美上帝加以解釋...在一個村莊內嘗試舉行一個禮拜一 次的基督教禮拜,就此開始了此項運動。39
《教會公報》〈教會的來歷—彰化縣〉一文,更加詳記開山的事蹟與福音傳佈過 程。同治 9 年(1870),英人必麒麟(William A. Pickering)於大甲設商館,認識 總通事潘國恩,雇用兩名岸裡社青年至府城當信差(其中一人是潘茅格);40 因 而傳信的社番有機會接觸基督教,並在返社時帶回「新約」散本及「養心神詩」。 同年 9 月,全名潘開山武干因打獵受傷,被扛至大社,居住在親家潘交根阿打歪 之處。41 後經介紹府城醫生高明,遂前往醫治,經過兩個多月身體痊癒且得到 上帝道理,返社後,他的所知所聞便由此傳開。42
福音在番社傳開的消息,後來傳至教會人員的耳中。該年 4 月傳教士馬雅各
(James Laidlaw Maxwell)決定派傳道師至埔社。可是由於入埔的道路艱難,所 以在必麒麟的建議下,先至大社要求總通事潘國恩,派番丁護送。4 月 10 日傳 道師李豹被派至大社,因當地番民熱情要求駐留該地,他只好返回府城,請示馬 雅各。後來,馬雅各就決定加派傳道師向寶派駐大社。5 月 8 日李豹抵達再次大 社,三日後在總通事派番丁二十餘人保護下,進入埔社。43
同年,9 月馬雅各與李庥牧師(Rev. Hugh Ritchie)進入大社。在甘為霖的 記錄中記載:在大社時,他們發現熟番在信教的層面,無論是深度或廣度,都已 在他們的預料之外。當時有 9 人受洗,也開始在內社建造乾淨且堅固的小禮拜堂。
本來馬雅各等人也希望入埔察看,但因連續大雨未能成行。9 月,馬雅各與李庥 牧師進入大社。同治 11 年(1872)3 月,李庥牧師、德馬太醫生和淡水加拿大 宣教會的馬偕牧師,再次探訪大社,並經引導進入內社傳播福音。44
同治 10 年(1871)岸裡熟番開始在內社(今苗栗縣鯉魚潭)分設聚會。漢 人李豹與李天才、李登炎等三人,則被分派至埔社傳道,並在同治 11 年分設大 湳及牛睏山(牛臥山)聚會所。45 至此,岸裡社的本居、移居地,都正式納入
39 甘為霖,《素描福爾摩沙》(臺北:前衛出版社,2009),頁 29-20。
40 趙令級,《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中部宣教 130 年史暨臺中中會設教 70 年特刊》(臺北:臺灣基 督教長老教會臺中分會,2003),頁 91。
41 阿打歪之子潘純熙之妻就是開山武干之女。
42 賴永祥,《教會史話第三輯》(臺南:人光出版社,1995),頁 5。
43 賴永祥,《教會史話第三輯》(臺南:人光出版社,1995),頁 5。
44 甘為霖,《素描福爾摩沙》(臺北:前衛出版社,2009),30-31。
45 賴永祥,《教會史話第三輯》,頁 6。
‧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2
播教義的橋段,而著重在「醫療」的事蹟。這與後來我們對於 19 世紀傳教士在 臺灣進行醫療傳道的印象,不謀而合。但長老教會的醫療傳道,真的是讓教會得 以在岸裡社群居住地成功建立的原因嗎?
王政文在研究第一代基督徒改宗受洗的原因時,認為潘開山武干的婚姻網絡 與親屬關係,是讓基督教在大社、內社、埔社等三個地區生根的原因。從大社的 受洗名單來看,同治 10 年(1871)9 月 24 日首批由李庥牧師施洗的大社熟番共 有 9 人。其中,受洗者大社潘交根阿打歪與妻潘阿瑪詩老,其子潘打七厘阿昌(後 改名潘純熙)娶潘開山武干之女潘加來雨開山為妻,兩人在光緒 7 年(1881)4 月 3 日由施大闢(David Smith)牧師領洗。另外,女兒潘阿抹交根,招贅夫潘打 必裏都蘭(潘益三),也是首批受洗者之一。48 也就是說,潘開山武干的故事所 以成為教會起源的緣由,主因是他的人際網絡關係促使第一代岸裡社基督徒的入 信,這也是烏牛欄與大社教會設立時間早於其他教會的原因。另方面,筆者認為 此亦反映熟番雖遷徙他鄉,卻仍與本社保有強力且穩固的網絡關係,傳教士才得 以運用治療潘開山的機會,將基督福音依循社群網絡展開。
在趙令級援引《教會公報》的統計中,1887 年各教會受洗的人數:烏牛欄 93 人、牛臥山 61 人、大湳 31 人、大社 116 人。49 由於我們缺乏當時番社部落 人口數的統計,無法追究番社受洗人數的比例,但顯然已有一定規模。然而,對 於熟番是否真的「集體受洗」、受洗的形式與原因、信仰實況為何?王政文所提 出的改宗者人際網絡或社群網絡,或可解釋教會在這些番社成立的原因。50 不 過,對於番社是否產生集體受洗現象的討論,筆者認為仍需藉由洗禮簿資料的量 化分析,方可知悉受洗的狀況。
二、熟番集體受洗?大社教會為例
同治 10 年(1871)10 月 25 日大社教會由英人馬雅各醫生正式成立,早在 教會成立前,岸裡社教友先在第一代受洗者潘交根阿打歪的住所成立臨時聚會所,
直至同治 10 年 11 月才建立土磚式的教堂。後來,在昭和 10 年(1935)又因臺 中大地震毀壞,經由通事潘永安奉獻土地,得以重建。51
關於熟番受洗的情況,最初李牧師施洗了 9 位熟番,之後在設教前三年陸續
關於熟番受洗的情況,最初李牧師施洗了 9 位熟番,之後在設教前三年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