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在最初構思本篇論文時,筆者只有一個單純的想法:為什麼人在工作時,不 能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呢?如果從事的不是自己喜歡的工作,那麼如此努力的工 作又有什麼意義?這就是筆者一開始的問題,而筆者把它以這樣的方式提問:如 果每個人做他們自己喜歡的工作,那這樣的社會可不可能存在?如果可能,它的 條件是什麼?於是筆者先看看身處的這個社會,即資本主義社會,每個人依興趣 就業可不可能?筆者發現有兩個因素使每個人依興趣就業不可能,一是僱傭勞動 或薪水勞動制度帶來的生存問題,僱傭勞動制度使資本家佔有利潤,使勞動者拿 到的薪水僅供生存所需,使貧富差距擴大,被雇者或勞動者即使想要追求理想的 工作,也不得不考慮自身的生存問題。如果當一個人進入社會從事自己喜歡的工 作,那是偶然的幸運,而不是常態的情況。

第二個因素是能力問題,一個人從事他喜歡的工作時,並不能保證他可以 一直從事下去,因為他們都要面臨其他人的競爭,資本家跟資本家為了要賣出自 己的商品或服務而競爭,勞動者跟勞動者為了要爭奪替資本家工作而競爭。而筆 者認為能力問題的根源在於私人勞動的對立,在自然資源有限的先決條件下,造 成私人間的競爭,最終結果是競爭的勝利者、能力強者能夠做自己喜歡的工作,

而在競爭中落敗的人無法繼續做自己喜歡的工作。

以上兩點只是非常粗略的分析,但至少使筆者確定一件事情:在資本主義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

會中,每個人都能以他們喜歡的工作為自己的工作,是不可能的事情。既然在現 實的社會不可能,筆者就只好去設想另一種理想的社會。筆者一開始認為只要能 夠解決生存問題和能力問題的社會,就是一個可以讓每個人都做他們喜歡的工作 的社會。可是當筆者思考越多,發現如果每個人都做自己喜歡的工作的社會,每 個人的意願都被正當的獨立開來,個人意願的滿足優先於社會整體需求的滿足,

最終會產生出筆者不願意見到的那種社會:現代的資本主義社會。

於是筆者捨棄了一開始的想法,不再強調每個人一定要做他們喜歡的工作,

而是每個人能夠自由勞動的社會前提條件是什麼,前者與後者不同的是,前者把 個人的意願滿足放在社會整體需求的滿足之上,結果是只有少數人滿足他們的意 願,而其他人的意願被犧牲掉了;而後者則正好顛倒過來,將社會整體需求的滿 足放在個人意願的滿足之上,社會整體需求的滿足確保社會中的個人需求的滿足,

它為每個人的自由勞動的滿足創造了必要的條件。而後,個人剩餘的時間就是能 夠從事自由勞動的時間。只有每個人都先受到一定的限制,自由才有可能,這不 只適用於政治領域,其實也適用於經濟領域。社會優先於個人的想法使筆者想去 研究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評,以及現實的僱傭勞動關係。筆者在本文試圖 以馬克思對僱傭勞動的理解和批判為出發點,去找出現實社會的問題根源,以及 研究馬克思談共產社會的理想和性質與資本主義社會有何不同。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筆者在本篇論文選擇僱傭勞動(Wage Labour)作為切入點,原因在於僱傭勞動 是資本主義社會最主要的勞動形式,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特徵,研究僱傭勞動能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

了解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各種現象,譬如階級對立、剝削和異化如何發生,以及了 解勞動者在生產時遇到的困境,而僱傭勞動關係是產生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筆 者在本篇論文想要達到幾點研究目的:一、對僱傭勞動進行仔細的分析,包括形 成僱傭勞動的條件、僱傭勞動呈現出的性質、以及其運作的結果;二、論述馬克 思批判僱傭勞動的各種概念及其意涵,呈現馬克思的思想發展和轉變;三、藉由 與其他思想家對僱傭勞動不同理解的比較,更加清晰的呈現馬克思如何論述和批 判僱傭勞動;四、論述馬克思的共產社會下的勞動,並將之與僱傭勞動作一比較。

第三節 研究意義及預期學術貢獻

本篇論文將重點放在分析馬克思論僱傭勞動,是國內研究馬克思主義學者較 少碰及的部分,就此點而言本篇論文應有其獨特之處。而批判僱傭勞動對於理解 現今社會貧富差距過大以及勞動者在工作時的艱難處境,有其現實上的意義。再 者,經由比較馬克思論僱傭勞動和共產社會下的勞動,應可使馬克思思想中較為 理想的那一面彰顯出來,以作為我們改革社會的重要參考,這是筆者主要預期的 兩個學術貢獻。另外本篇論文釐清與僱傭勞動相關的概念,譬如自我所有權和剝 削的概念,使僱傭勞動作為一社會現象而非個人間的行為被理解,這是筆者預期 的另一學術貢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