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落實大學社會責任

在文檔中 計畫中的自由教育 (頁 155-161)

2.〈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計畫〉

4. 落實大學社會責任

鼓 勵 大 學 思 索 應 承 擔 的 社 會 責 任 , 連 結 在 地議題,與當地社區建立關係,運用教學資源 及研究成果,適度引領學生進入社區,以理解 及協助解決社會問題及改善生活環境。

〈 公 民 素 養 陶 塑 計 畫 〉 延 續 《 通 識 中 綱 計 畫》,以學習者為中心,持續通識教育的深化,

亦著重加強通識教育的全校性參與,提升大學 課程的統整性及融貫性,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 及方向性。而相較於《通識中綱計畫》,〈公民 素養陶塑計畫〉在「注重大一」、「注重環境教

育、生活教育及潛在教育」方面有所創新。

A. 注重大一

〈 公 民 素 養 陶 塑 計 畫 〉 是 教 育 部 第 一 個 深 刻體認「大一是大學生核心能力培養的關鍵期」

的大型計畫,其發展項目「大一年」的主要對 象即是大一生。對大一生的重視,標誌著高等 教育的一個重要視野轉變,亦即從僅僅重視大 學 生 「 最 後 一 哩 」, 轉 變 到 同 時 重 視 其 「 第 一 哩 」, 意 謂 著 , 不 僅 重 視 學 生 的 就 業 力 , 也 同 時 注重學生的「作為人」的基礎能力和基本素 養。

發 展 項 目 「 大 一 年 」 鼓 勵 學 校 主 要 以 「 大 學入門」及「通識年」兩個方式推動。「大學入 門」透過正式課程或非正式課程,讓大學新生 對「大學的意義、理念與社會責任」、「學習如 何學習」及「移動自己的視野,與世界對話」

等主題有基礎性的理解,相關課程並能建立生 活與專業的連結,從學生的生活出發,與學生

的專業發展扣連,引導學生自主有效的學習。53

「通識年」嚴格來說是一個課程制度的名稱,

它指的其實就是「全校大一課程不分系」,嘗試 除了保留極少部分的專業基礎課程(上下學期 各 約 四 - 六 學 分 ), 其 餘 大 一 課 程 皆 為 通 識 課 程,藉以體現通識教育作為大學教育的核心、

專業教育的基礎之理念,同時也能具體反映大 一為學術奠基及生涯探索階段之精神。

B. 注重環境教育、生活教育及潛在教育 2003 年之前,臺灣的通識教育重視理念及 組織建構,從 2003 到 2010 年側重課程、制度、

社群與文化營造。然而,通識教育不僅包括組 織、制度與課程,還包括環境教育、生活教育 及潛在教育等稱之為非課程的教育部分,而臺 灣通識教育在 2011 年之後,亦即《公民核心能 力計畫》推動後,才正式的注重通識教育的非

53 在臺灣,大學入門課程實施最早且最全面的是輔仁大 學。

課程面向,主要透過「大一年」與「生活學習 圈 」, 對 通 識 教 育 的 非 課 程 面 向 進 行 探 索 與 經 營。(筆者是《公民核心能力計畫》的規劃者,

而筆者在環境教育、生活教育及潛在教育的規 劃哲學呈現在筆者〈對品德教育的三項建議〉

一 文 中 , 故 將 該 文 作 為 本 書 附 件 三 供 讀 者 參 考。)

學 界 及 大 學 之 所 以 在 相 對 晚 的 階 段 中 , 才 探索、經營通識教育的環境教育、生活教育及 潛在教育等面向,主要是因為這些面向不僅涉 及法規、師生、硬體及其他有形資源的建置、

分配工作,更涉及無形文化與價值等難以界定 的部分。但是,部分學者認為,無形的部分甚 至比有形的部分重要,文化、價值與生活世界 同為通識教育重要的部分,不應被忽略,由於 這是長期被忽視的地方,因此這方面的任何進

展對通識教育都是重要而有意義的新進展。54

54 注重生活教育、環境教育與潛在教育等面向,將大學 的教務與學務兩個系統更緊密的結合在一起。例如生 活學習圈所推動的住宿學習就必須涉及教務處的教 學資源中心、通識教育中心與學務處的住宿組。教與 學本是一體,教務支持系統與學務支持系統過去過於 二分,《公民核心能力計畫》便指出了一些這兩系統 可以合作統合之道。

‧151‧

第七章

在文檔中 計畫中的自由教育 (頁 15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