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親職化的影響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五節 親職化的影響

親職化角色的出現,意味著家庭界限的模糊,家庭結構不穩,對青少年的人 格成長與各方面的影響甚鉅,孩子若是提供與負擔過多的照顧責任,對兒童和青 少年的影響不僅是在提供照顧責任的期間,也會在其身上持續到成年之後。對於 青少年的影響可以分為適應與不適應,適應是指兒童或是青少年在過程中學習到 如何照顧他人的特質;不適應是指因為他們過度擔負照顧角色而影響其身心發 展。

Jurkovic 曾以失落的童年(lost children)描述兒童與青少年親職化的經 驗,親職化的孩子在家庭擔負家務、煮食、照顧手足的工作中,會逐漸地學會放 棄自己的需求,慢慢的學習到他自己就是家庭中的小幫手(little helper)、小 父母(little parent)或是超級手足(super-siblings)(引自 Lamorey,1999)。這 類的兒童或是青少年在長大的過程中缺乏「自我認同(identity formation)」, 因為他們經常是習慣於將他們自己視為照顧或是幫助其他人的角色,他們會去調 和其他人的感受和需求,而排除及忽視他們自己個人的需求,通常使得他們放棄 自我感受而失去童年,迫使他們在準備好之前就進入了成年(Byng-Hall,2002;

Burton ,2007 )。

許多相關實證研究著重於親職化經驗對子女的影響,學者在親職角色的承擔 上,短期的照顧責任是能夠適當的回應家庭的危機。然而,當親職化的兒童或是 青少年持續內化照顧父母實際的和情緒的需求,這些孩子會面臨重要他人與自我 的衝突,逐漸演變為低自我概念(Byng-Hall,2002 ;Earley and Cushway,2002 ; Wells and Jones,2000)。

就目前實證研究結果顯示親職化經驗會與一系列的心理困難和表現產生關 聯:包括沮喪、羞愧、焦慮、罪惡感和社會孤立(Jones and Wells,1996),較高 程度的沮喪和焦慮(Hetherington,1999:Jones and Wells,1996; Jones and Wells,2000),較差的友伴關係(Martin,1996; Peris,Goeke-Morey,Cummings and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Emery, 2008)),較差的學業表現(Chase,Deming and Wells,2000),表現自戀和 自虐的人格特質(Wells and Jones,1999),產生不佳的依附關係,影響往後與 他人的互動,甚至是自殺的念頭(Byng-Hall,2002 ;Jurkovic,1997)。對於青少 年而言,親職化會阻礙「正常的」發展關係的建立、影響人格的形成和其他關鍵 的發展階段,像是形成關係(forming relationship),從原生家庭獨立

(separating from the family of origin)、致力於學業的追求和自尊的發展皆 會受到影響(Chase,Deming and Wells,.2000;Hooper,2007 ;Jone and

Well,1996)。其他像是偏差行為和物質濫用也被證實與親職化經驗有相關。而當 這些親職化兒童長大成人,這樣兒童親職化的過程會引起恐懼生兒育女,擔心可 能會導致親職化在代間傳送(Valleau,1995)。

但親職化經驗並非全然為負向影響,學者曾從酗酒家庭的角色反轉上獲得證 據,認為親職可以促進個體化(individuation)的過程,與增加孩子的自尊,因 為孩子在不利的家庭因素中,提早學會了家庭事務的技能和具備自我照顧的能 力,進而發展出較佳的獨立感,適應力和較佳的自尊(Walker and Lee,1998),

增加處理事情的能力(Valleau,1995),且情緒處理適應能力較佳 (柴蘭芬,

2007)。以下針對親職化正向與負向的影響說明如下:

壹、親職化經驗的正向影響

在文化因素的考量下,在國內由於家庭觀念的影響台灣文化本土親子關係傾 向有較強的情感連結,親子界線較為不清,以及中國傳統的孝道文化觀點下,親 職化的經驗可能受到社會較多的支持與鼓勵。兒童或青少年提供父母和家庭成員 的照顧,這些經驗也許有助於促進在面對逆境的復原力(resiliency),導向積極 的處理方式或是健康的依附(Hooper,Marotta and Lanthier,2008)。學者曾從酗 酒家庭的角色反轉上獲得證據,認為親職可以促進個體化(individuation)的過 程,與增加孩子的自尊,因為孩子在不利的家庭因素中,提早學會了家庭事務的 技能和具備自我照顧的能力,進而發展出較佳的獨立感,適應力和較佳的自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Walker 和 Lee,1998),與過去親職化的觀點不同,整體而言,親職化的正向影 響包含:

一、人際行為佳

親職化經驗,可以讓青少年學習如何照顧他人,親職化的孩子,為了符合大 人的期待和要求,容易出現早熟及負責任的特性,在人群中展現溫暖、關懷、善 解人意、保護別人的人際行為(郭孟瑜,2003)。

二、成熟獨立

研究曾指出,在家庭中承擔成人的角色責任,藉由幫助家庭與父母,是有助 於親職化的孩子提升自信心,有助於提升自立(self-reliance)、責任、和促進 能力的發展(Weiss,1979,引自 Burton,2007)。在針對 HIV/AIDS 的家庭研究中,

發現早期的親職化經驗有助於增強孩子面對問題的因應策略,有助於增進孩子的 自信和自尊,能夠對事件有掌控感和增進對未來規劃的能力,且由於失功能的父 母無法依賴,親職化經驗會使他提早成熟,學習尋找資源照顧自己(引自陳慧姍,

2009)。

三、利社會行為表現

國內研究也發現在台灣親職化經驗與問題行為成負相關,親職化程度愈高,

發生問題行為愈低,就其原因在於文化因素及社會期許,兒童親職化為台灣社會 所稱許,因而反而不容易出現行為問題,使得其適應行為更良好,其正向行為的 表現程度就越高,而負向行為的表現則越低(張虹雯,1999;郭孟瑜,2003),且 研究有發現親職化現象與表現出更多利社會行為有相關(侯季吟,2007)。

四、家庭關係良好

而在家庭關係上,研究也發現親職化的程度愈高,其手足間的親密程度較 高,情緒適應也較佳(柴蘭芬,2007),孩子對父母所表現出來的子職實踐程度也 較高(蔡嫈娟,2005)。

總括而言,親職化經驗有助於覺察他人的情緒感受及需求,行為舉止更加 成熟獨立,展現出超齡的道德感與同情心,加強個人的責任感,加強自我肯定,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對自己的能力產生自信,調適良好的親職化子女,多數認同自己在家中所承擔的 角色,將這樣的經驗界定為努力從苦難經驗走中過的倖存者,而非犧牲者,這些 經驗讓他們更有力量,更成熟(Burton,2007; Jurkovic,1997;

Jurkovic,1998;Weiss,1979;Wallerstein ,Lewis and Blakeslee 著,張美惠 譯,2002)。

貳、親職化經驗的負向影響

以下就發展任務、外在行為表現,內在心理表現綜合學者觀點說明如下:

一、發展任務:

(一)影響自我發展

若是暫時性的親職角色,親職化的角色是能夠滿足孩子的發展需求,並且能 夠練習與他人的互動關係,也有益於孩子助人能力的發展。適當的親職化是能夠 讓表現孩子的能力,也對作為未來成人責任的前導。

Erikson(1959)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解釋了孩子在發展過程中會希望在他的 家庭關係中成為一個有用和有功能的人,尤其是在「積極主動 v.s 罪惡感」以及

「勤勉 v.s 自卑」的階段。若是暫時性的親職角色,親職化的角色是能夠滿足孩 子的發展需求,並且能夠練習與他人的互動關係,也有益於孩子助人能力的發 展。適當的親職化是能夠讓表現孩子的能力,也對作為未來成人責任的前導。

但親職化若是過度的,會使得孩子感覺自己無法達成父母的要求,而產生認 為自己不足的、罪惡感和自卑的感受,影響其自我的發展,依據 Erikson 的觀點 當孩子的自我的心理能量不足時,就無法完成發展的階段性任務,人格的發展將 產生危機,阻礙其進入下一個發展階段,而產生不良影響(Chase,1999;Earley &

Cushway,2002)。

就青少年發展階段而言,是處於自我辨識與自我認定的重要時期,此時期是 自我對自己的看法、角色任務的認定與社會地位形成的重要時期,若青少年無法 形成自我認定,則可能形成負向的自我認定(negative identity),而迷失自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或是逃避責任,不利於未來成人角色的發展(黃德祥,2004) (二)自我概念較低

親職化現象可能導致孩子的低自尊(Earley and Cushway,2002)。

Boszormenyi-Nagy 就指出,若父母對子女有過多的要求,或要求孩子擔負過多 的責任時,容易形成對父母的隱形忠實(invisible loyality),認為自己虧欠父 母,由於親職化兒童與青少年會犧牲他們自己的需求以滿足和照顧父母的需求。

在這樣的情形下,雖然這些孩子努力去發展一個獨立的自我感,然而有些則無法 真正的發展出一個自我能力的真正感受(Castro , Jone and Mirsalimi,2004)。

親職化的子女照顧他們自己的父母包含具體的、以及心理的面向,並且藉此 形塑他們自己的人格特質以滿足父母的期望從而增加父母的自尊,Karpel(1976) 曾經描述這類的兒少對於父母的需求和感受就像是發展出一個怪異的(uncanny) 敏感度,在某些時候孩子為了維持自我感(sense of self)甚至會誇大父母的需 求。因此親職化的過程也許會逐漸損害孩子「真我(true self)」的發展和性格 上的適應,而會促使孩子發展出一種「假我(false self)」以回應父母的需求,

其特性是以他人為取向的和過度服從的,目的是為維持與父母間情感的連結(引 自 Chase,1999; Castro,Jones and Mirsalimi,2004;Wells and Jones,1998)。

(三)中斷個體自我分化歷程

若是在父母適當且足夠的支持下的脈絡下,親職化本質上並不是病態的。但 是,若是在父母教養引導不足的情況下,孩子這份本質會被剝削與損害,親職化 將使得孩子安全和包容的環境被破壞了(Chase,1999;引自石芳萌 2007)。

Mahler, Pine 和 Bergman(1975)有系統地提出分離-個體化

(separation-individuation)過程的理論。心理分離-個體化的內在心理歷程會 影響個人一生的發展,而此歷程分成兩條明顯可見的發展軌道—一條是心理分 離,指建立清楚的自我心理表徵(psychic representation);另一條發展軌道 是個體化,屬於內在心理自主的演進、知覺、記憶、認知、考驗現實的軌道,等 於是自體的形成個人在經過心理分離-個體化的歷程後,就能區分自體表徵與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體表徵的不同,能夠察覺到「我存有」(I am),而有完整的自我認同(引自徐秋 央,2001)。個體必須經過這些歷程,個體才算是「心理上的誕生」(psychological birth),並成一個真正的人,建立自己與他人的穩固關係。心理分離-個體化是

體表徵的不同,能夠察覺到「我存有」(I am),而有完整的自我認同(引自徐秋 央,2001)。個體必須經過這些歷程,個體才算是「心理上的誕生」(psychological birth),並成一個真正的人,建立自己與他人的穩固關係。心理分離-個體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