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英語告示與華語告示構成特性之對比

2.4 言談導向 vs 句子導向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7

b.那個人i張三希望[李四可以看見 ei] c.那個人i張三知道[李四沒辦法說服 ei]

(Huang 1984:542,例 31-33) 例句(15)中的空代詞都受到話題「那個人」的約束,皆指涉「那個人」;

例(11d)也是屬於這種情況,差別在於例句(14)中的話題是明顯出現的,而(11d) 的話題並沒有出現在句子當中(但仍可由言談中推知)。21

Huang(1984)於文章中還更進一步論證:在受詞位置出現的空代詞,實際 上不是代名詞。基於篇幅和與本論文的相關性,在此不詳細討論。

與本文相關的重點為 Huang(1984)認為無論是像華語這樣的「冷語言」或 是像英語的「熱語言」在不允許「受詞位置的零代詞」的表現是一致的,差別 在於語言是否允許「空話題(zero topic)」約束替代變項(variable) 。

冷、熱語言間的差異,實際上是 Tsao(1977)提出的「言談導

向”discourse-oriented”」和「句子導向”sentence-oriented”」 兩個參數間的差異。

2.4 言談導向 vs 句子導向

「言談導向”discourse-oriented”」允許在言談中,跨句刪略話題,由前句 的話題可回推出後面句子的話題,形成一個「話題鏈(topic chain)」。

(16)[花蓮,空氣很清新][e,水質很清澈][e,氣候很清爽][e,土地很肥沃][e,

我們都很喜歡]。

例(16)即是經過 Tsao(1977)所謂「話題名詞短語刪略(Topic NP deletion)」

之後,形成的話題鏈。例(16)中,e 出現的位置,就是所謂的「空話題(zero topic)」。 我們或許可以假設屬於「言談導向」的華語,有一條語法規則為:空話題可以 和適宜的前行話題共同指涉。

21 Huang(1984)將(12d)表示為:[TOPei],[張三說[李四不認識 ei]]。(Huang 1984:542,例 3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8

另一個「言談導向」語言的重要特點是 Li and Thompson(1976)提出的「話 題顯著性(topic prominence)」。相較於「句子導向」的語言,「言談導向」的語 言話題較顯著(topic-prominent),因為話題是和言談比較相關的概念,而主詞則 是和句子較為相關的概念;英語必須符合 Chomsky(1982)提出的 Extended Projection Principle,每一個句子都必須有主詞,是主詞比較顯著

(subject-prominent)的語言。

Carnie(2013)舉了兩種特殊的謂語情形為例,解釋英語中 Extended

Projection Principle 的作用;第一種情形是「天氣動詞」(weather verbs) 。這類 的謂語不會指派任何的論旨角色(theta role),例如:”rain”和”snow”,這類動詞 進入句子的時候,必須說:

(17) a. It rained.

b. It snowed.

(Carne 2013:237,例 32)

這類加插進入句子的代名詞”It”,並沒有被指派論旨角色,但為了滿足英語 的語法,必須插入此類的”It”,稱為”expletive”或是”pleonastic pronouns”。

第二種情形如下例:

(18)[CP That Bill loves chocolate] is likely.

(Carne 2013:238,例 33) 謂語”is likely”能夠指派一個論旨角色,而[ ]中的 CP 成為它的論元;將此 句調換語序,則必須加插一個”expletive”:

(19)It is likely that Bill likes chocolate.

(Carne 2013:238,例 3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9

”expletive”通常出現在主詞位置,使沒有獲得論旨角色的 DP 或是 CP 得以存 在並符合英語的語法要求。Extended Projection Principle(EPP)就像一個語法檢查 機制關卡,確保每一個英語句子都必須有主詞。華語的句子「下雨了」,在英語 中就不會是一個合語法的句子。

此外,針對華語口語的特性研究,Tao(1996)的研究結果顯示華語的子句22

「語調單位(IU,intonation unit)」23之間,並沒有高度的對應性(correspondence),

主要顯示於三個方面:

(一)典型的完整子句形式(full clauses24),在口語材料中很少見。

(二)子句型(clausal IU)的「語調單位(IU)」,比非子句型(non-clausal)的「語調 單位(IU)」使用頻率還要更低。

(三)典型的非子句型(non-clausal) 語調單位(IU),如名詞性的語調單位 (nominal IU) (無論是否依附於動詞性謂語或獨立使用),在語料庫中相當普遍。

根據 Tao(1996)的研究顯示,華語口語中,實際上自然斷句的語調單位,其 形式並不如人們所認知的句子一般完整,四字告示的語法表現有類似的傾向。四 字告示的身分並未在本文中得到驗證,綜觀全文,它似乎兼有書面和口語的雙重 特質。由於其本身必須以文字的形式出現,四字告示具備了書面的特性,而書面 用語一般具有簡練的特性,但現已少見(如非請莫入)。四字告示遭省略的情形,

如「動賓式」,和非子句型(non-clausal)的語調單位性質相近,兩者都不是完整的 句子,而「偏正式」和「賓動式」則近似於名詞性的語調單位,換句話說,四字

22 Tao(1996:17)when I speak of clauses, I am in general referring to a non-modifying verbal expression(including copular expressions), with or without zero-marking arguments, but excluding single nominals.

23 關於言談中的自然單位(the natural unit of discourse),參考 Chafe(1987:22)的定義:An intonation unit is a sequence of words combined under a single, coherent intonation contour, usually preceded by a pause.

一個「以語調為單位」的單位,是指在單一、連貫的語調輪廓裡面,結合在一起的一串詞,此詞串的前面 通常有個停頓。(筆者翻譯)

24 A full clause is one which has overt arguments. 完整的子句帶有外顯的論元(括號標示處),及物動詞如「(我) 就穿這件(衣服)」;不及物動詞如「(你)沒去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0

告示的表現和需要依靠語境的口語言談用法近似,溝通雙方可以採用省略的方式 達到溝通上的經濟性。

小結上述各面向的討論:

華語的特點是:

一、傾向保留動詞。

二、以言談導向為主,傾向讓聽者自行補足訊息。

三、「話題」的作用較為顯著。

英語的特點則是:

一、 受到語法的限制作用較嚴格(如 EPP)。

二、 以句子為導向,不能隨意進行省略。

三、 訊息壓縮的程度較高。

比較了兩種語言的特性之後,我們將進一步的聚焦於華語本身的語言特性。

首先以影響華語的重要概念「話題」為出發點、接著由音韻角度分析四字格式為 何在告示當中是較為普遍的形式、再分別由句法層面與認知概念層面剖析現代漢 語四字告示的生成特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