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認同理論與意涵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研究主要探究當今馬來西亞華人身份認同之研究,從以往相關研究中,大 部分學者皆從「多元認同」(multiple identity)概念下詮釋東南亞族群認同、馬 來西亞華人認同以及歐美地區的華裔認同。簡言之,在不同情況下,華人則擁有 不同的認同。其包括了,文化框架下所形成的認同、政治上的認同、國家認同、

族群的認同等等。但是隨著時代改變,多元認同是否足以充分解釋當今馬來西亞 華人身份認同乃值得挑戰。吾人認為「協商式認同」(negotiating identity)較足 以詮釋當今馬來西亞華人身份認同,協商式認同係指個人的認同受到國家政策與 社會環境的影響進而產生的新的認同。因此於本章文獻回顧當中,主要可分成三 大大部分,分別是「認同理論與意涵」、「馬來西亞華人認同之研究」以及「馬來 西亞華人認同其他相關之研究」,其中認同的意涵也包含了本文研究之重點「多 元認同」、「協商式認同」、「國家認同」(national identity)與「族群認同」(ethnic identity)。然而馬來西亞華人認同的研究則從國家認同、族群認同以及文化認同 下去探討。

第一節 認同理論與意涵

「認同」(identity)最早為心理學家佛洛德(Freud)提出,表示個人在情

緒上與另一個人的聯繫。隨後,認同被社會科學界廣泛使用,無論是在政治認同、

政黨認同、國族認同、甚至是文化上的團體認同(謝劍 2010)。認同概念主要 著重在於「我」的形成,透過分析人與人的互動並塑造出自我認知,是個人對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己意識的理解,即:「我是誰」,「我立於何處」的意向表達(Taylor 1989)。

由此顯示,認同概念包含許多範疇,主要可包含國家認同、身份認同、文化認同 等面項。欲討論認同起源,原則上可從「原生論」(primordialism)、「建構論」

(constructivism)與「情境論」說明。「原生論」主要強調認同由地域、血緣、

種族、語言等因素的原生連繫,「建構論」則是強調不同處境的社會、政治及文 化資源,透過爭取大眾支持所建構的象徵,是一種菁英在某種情況下用以極大化 個人理性抉擇偏好的策略。「情境論」則是指由一個團體成員喚起的族群性,作 為自我意識認同的標準,因此會隨著時間而改變。因此,認同可視為一種群體據 以區分我群和他群體的「特徵」或「意識」(陳陸輝、陳映男與王信賢 2012;

賴佳楓 2008;鄭夙芬 2012)。由於本文研究主要探討當今馬來西亞華人的身份 認同,在回顧認同相關理論上,認同概念種類眾多,其中包含:「國族認同」、

「族群認同」、「文化認同」(cultural identity)、「種族認同」(racism identity)、

「多元認同」、「套疊認同」(nested identity)、「協商式認同」、「混合認同」

(hybrid identity)等。同時,不同類型的認同在不同國家以及不同民族皆有差異 性的引用,因此吾人選擇較符合本研究主題之認同理論與概念進行論述,以下將 說明多元認同、協商式認同、國族認同、族群認同等概念。

一、 多元認同相關研究

回顧探討東南亞華人、歐美國家華裔以及馬來西亞華人認同相關文獻中,主 要運用多元認同做為詮釋觀點。多元認同起源於早期歐洲移民情況,對於族群同 質性提出批判的觀點。族群同質性主張一個族群、等同於一個宗教、一個語言、

一個地區、一個政府,但在現實情況下往往並不存在。隨著一次大戰與二次大戰 發生,加上移民的情形,許多國家產生了少數民族,進而形成多元文化、多元族 群,更形成多元的認同(Spickard 2013)。換言之,多元認同通常被運用在一個 國家含有多元族群,且多元族群因不同環境因素與情況下而擁有不同類型認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

而不同族群之間亦存在不同的認同。此外,Ramarajan(2014)認為多元認同是 指個人受到家庭、職業、性別、宗教、族群、國家等因素所建構出來的多種性質 認同的行為。多元認同主要可分為四個途徑解釋,其中包含:社會心理學4、微 觀社會學、動態學5、批判理論6,本文選擇較符合本文研究的概念,即微觀社會 學者的定義。微觀社會學途徑主要以認同理論為主。在認同理論中視認同為個人 的角色與社會結構的鏈接,社會的角色產生個人的獨特認同的意涵。因此,此理 論將多元認同視為:1.個人角色與社會網絡關係互動的方式、2. 各種認同相互之 間具有互斥性或關聯性、3.多元認同會隨著時間而產生變化、4.個人的多種角色

(如:種族、性別、教育、年齡)皆會影響多元認同(如:勞工階級的認同、朋 友群體的認同),但在多元認同中的各種認同彼此之間未必擁有關聯性。因此,

多元認同可視為一種個人內在認同網絡的途徑,可透過社會環境影響而建構,同 時個人的社會背景亦會形成多元認同。

在多元認同中,不同國家擁有不同民族,構成多元認同。以法國為例,根據 2010 年歐洲移民人數統計,法國移民數佔國民 10.7%,其中包含葡萄牙裔、阿爾 及利亞裔、義大利裔、西班牙裔等,所以形成多元認同。基於本文研究主體為馬 來西亞華人身分認同,本文選擇多元認同中華裔的個案進行探討。Brown(1996)

雖然沒有明確說明東南亞族群認同上屬於多元認同,但在詮釋東南亞民族主義、

國族主義與民主文章中,卻間接描述東南亞國家多元認同的情形。Brown 指出東 南亞國家的族群在政治認同上樂意彼此融合,形成國族主義,但因為文化的差 異,如:語言、生活習性、歷史與家園,促使他們形成族群社群,進而產生民族 主義。由此顯示,東南亞國家族群在政治上擁有國族的認同,在文化上又有族群

4 社會心理學途徑主要以社會認同理論為主,社會認同理論想像個人在流動的階級結構中,因此 認同是鏈接社會組織,在寬鬆的階級結構中所建立。

5 動態學相似於社會心理學與微觀社會學途徑,但是動態學途徑較為著重多元認同的程度,既在 不同層次上所展現的程度。

6 批判理論途徑覺得認為多元認同是固有的,而且可能是片段的。批判學者認為並沒有單一的認 同,這些單一行為的認同都是被操作建構出來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的認同,因此屬於多元認同的類型。Lieber & Levy(2013)亦利用多元認同針對 瑞士的華裔做華人族群認同的研究,瑞士的華裔除了包含來自中國大陸的人民,

亦包含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等亞洲華人。Lieber & Levy 研究發現,這些華 裔原則上擁有特定的社會網絡,而這些社會網絡皆來自於他們擁有共同的語言。

簡單而言,瑞士的華裔,原則上他們的朋友大部分都是華裔,他們擁有共同的語 言,且形成一個社群進而強化華裔的認同。但是教育程度、社經地位以及世代差 異卻會減少他們華裔的認同。如華裔博士學生很少會與相同族群的學生聚在一 起。此外,隨著世代的差異,年輕一代的華裔不但討厭中文,甚至不強調自己是 華裔。但在別人眼中,基於黑頭髮、黃皮膚即是華裔。由此顯示,瑞士的華裔隨 著世代的差異愈來愈弱化華裔的認同,並強化了國族的認同,雖然會意識到自己 是華裔,但還是強調國族的認同。此外,美國出生的華裔亦是如此,他們認為英 文比中文重要,同時也強調自己是美國人(Spickard 2013)。此研究成果適用於 當今馬來西亞華人青年情勢,雖然社群主要以華人為主,會講中文,但是原則上 逐漸弱化華人的認同,進而強調國族認同,即是馬來西亞人認同。

雖然華人身份認同多數用於多元認同概念,但是在不同認同情況下,何者較 為重要?什麽因素強化國族認同,弱化族群認同?這是多元認同無法解決之問 題。雖然多元認同係指一個國家的一個族群擁有多重的認同,其中包括國族認 同、族群認同與文化認同,但是並無法解釋認同之間的流動性與優先排序性。例 如:國家或政府角色如何影響人民的認同?猶如歐美國家般透過政策影響人民的 認同,促使移民者形成他們的社群並產生認同。亦或者社會與環境如何影響人民 認同?隨著世代的改變以及出生於該國的華裔相對於移民的華裔在華人認同程 度上較為薄弱。換言之,多元認同只是描述一個國家的民族擁有多元認同以及形 成多元認同的原因。反之,協商式認同比較能處理認同之間的流動性與優先排序 性的問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

二、 協商式認同相關研究

協商式認同是一種建構式的認同,其概念元素包含國家與社會背景,早期適 用於法國、德國、美國。協商式認同一般上可分為兩種建構層次。第一種是由上 而下由國家建構形式,第二種是受環境與社會影響而建構形式。在國家建構形式 上, Kastoryano(2002)指出協商式認同主要強調國家角色在移民情形下主導 進而影響民眾的認同。像法國於 1980 年代透過政策同化的概念,以共和國思想 影響族群的鏈接,妨礙他們建構他們自己的社群。德國則是透過多元文化的社會 概念與民主社會建構少數族群國族與民族之間的認同。由此顯示,協商式認同主 要強調國家建構民族的國族認同。此概念突破傳統國族認同的概念,突顯在移民 的情況下,族群的認同改變,而研究的議題則涉及個人於政治、經濟、社會、文 化社群中的排斥性與融合性。此外,協商式認同也適用於國家與少數民族關係,

局限民眾認同上的認知。例如 19 世紀歐洲的混合文化、政治、認同概念的形成。

因此,協商式認同也可以是國家角色在單一的政治社群下建構民眾普遍與共同性

因此,協商式認同也可以是國家角色在單一的政治社群下建構民眾普遍與共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