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本研究之資料處理包括問卷的計分方式、資料處理步驟,與統計分析 等部分,茲分述如下:

一、問卷計分方式

研究問卷分為四個部分:一、基本資料;二、藝術專業訓練;三、教 學認知與實踐;四、教學困難與因應,除了基本資料和藝術專業訓練為背 景變項,主量表「教學認知與實踐」包括「教學認知」和「教學實踐」二 列,分成五個分量表共65題,採Likert5點分量表,左列之教學認知從「非 常重要」、「重要」、「無意見」、「不重要」至「非常不重要」;右列教學實踐 則從表75%以上實行量的「總是如此」、50~75%實行量的「經常如此」、

25~50%實行量的「偶爾如此」、1~25%實行量的「很少如此」至「從未如 此」,分別給予5分、4分、3分、2分、1分。界定加總平均後的分數,認知 與實踐情形未滿3分為中低程度、3至未滿4分的知覺情形為中等程度、4分 以上為中高程度。

二、資料處理步驟

問卷回收後,按篩選問卷、登錄資料、檢核登錄資料、處理資料程序 完成研究資料之處理。首先將基本資料不完全、題目漏達及草率填答之問 卷予以剔除,以確保回收問卷之有效性。選問卷後,將回收問卷以三位數 字的代碼進行編碼,並利用Excel和SPSS for Windows 12.0版統計套裝軟體 輔助,將有效問卷的資料予以編碼登錄。在資料登錄完畢後,再次以次數 分配核對,藉以詳細檢核是否有資料遺漏、登錄錯誤之處,並進行更正,

以確保所登錄資料的正確性。待資料檢核無誤後,再以SPSS for Windows 12.0 與Amos 4.0統計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

100

三、統計分析

本研究資料以SPSS for Windows 12.0與Amos 4.0版統計套裝軟體進行 以下統計分析,以分別回答研究問題,茲分述如下:

(一)描述性統計

在問卷編製過程中,利用次數分配與百分比來分析有效樣本個人背景 和藝術相關背景變項的分佈狀況、填答者對問卷單選題與複選題之意見分 佈情形,亦採用平均數與標準差的統計,搭配圖表呈現以瞭解填答者對於 藝術治療理念融入美勞教學的認知,以及於美勞課程中實施的現況情形,

以回答研究問題一和研究問題二:教師藝術治療理念融入美勞課之教學認 知和實踐狀況為何?

(二)獨立樣本t-檢定(independent-sample test,以下簡稱為t-test)

採用t-test,以驗證不同性別和有無美術/教學經驗變項的啟智班教師,

在藝術治療融入休閒領域美勞教學認知和實踐各層面和整體的差異性,以 回答研究問題3-1。

(三)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 way ANOVA)

採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以驗證不同個人背景變項與藝術專業背景變項 的教師,在藝術治療融入之美勞教學認知和實踐量表中各層面的差異性,

以回答研究問題三。若差異達顯著水準,且符合變異數同質性假設,則先 以Scheffé法進行事後比較,因Scheffé法進行事後比較,是各種事後比較法 最嚴格的方式,有時會發生整體考驗F值達到顯著,事後比較均不顯著情 形。此時研究者才改以用最小顯著差異法(LSD法)事後比較補充Scheffé 法無法說明之部分,以便和整體考驗F值的顯著性相呼應。

(四)結構方程模式分析(structurnal equation modeling, SEM)

目前藝術治療於身心障礙兒童之研究越來越多發表出來,探討藝術治 療理念與實踐的廣泛性調查研究卻極少,而融入啟智班休閒領域美勞課程 的相關研究更是付之闕如。而本研究試圖就既有之理論基礎,使用模式發 展策略(model generating strategy)建構一個與實徵資料可契合的假設模

101

102

3. 模式修正

當模式進行參數估計後,如發現假設理論模式與觀察資料的適配度不 佳,便對模式進行適當的改變。使假設模式能朝更佳的適配或成為更簡約 的模式,並得到實質合理的解釋。

103

第六節 研究者角色與研究倫理

研究進行時,研究者於過程中雖居主導地位,然為使研究更臻完善和 客觀,研究者應扮演好適當的角色,並顧及研究對象的權益,以達到研究 目的和尊重研究對象之間的平衡與認同。以下針對本研究中研究者角色和 研究倫理的處理等兩部分進行論述。

一、研究者的角色

本研究主要以量化的問卷調查為主,問卷採結構式設計供填答者以自 陳的方式勾選,並以郵寄問卷的方式寄送,盡可能做到客觀的研究處理,

相較於純質性的研究,較能避免研究者主觀意識的引導介入研究中。

但研究者個人的經歷多少會不自覺的對研究的實施和分析有所影響,

特別是在問卷的設計以及資料的分析解讀。為避免問卷設計及資料分析時 涉入過多自身的經驗及主觀想法,研究者於解讀資料時均仔細反省個人因 素對研究所產生的影響,並邀請專家審查問卷內容的適用性,以降低因研 究者個人偏見可能造成的研究誤差。

二、研究倫理的處理

林重新(2001)表示研究倫理關切到研究歷程中所採用的研究方法、

道德兩難與價值觀衝突的議題,尤其對於什麼是應該的,什麼是不應該的 問題界定。特別在研究中討論研究倫理的課題,主要是希望能夠妥善處理 研究者以及研究對象,甚至是研究資料的關係,在本研究進行過程中,本 研究採取以下的方法解決研究倫理的問題:

(一)自願原則

本研究採用調查研究為主要研究方法,分為預試問卷寄發與正式問卷 寄發二部份進行問卷實施,在分層抽樣並決定抽樣對象後,透過網路、電 話,以及友人介紹等方式,先行與研究對象聯繫,特別是確認各校之接收 與寄回對象,如特教組長或啟智班教師,取得填答者的同意後才寄出,一

104

方面避免抽樣對象的困擾,提高有效問卷的回收率,將研究成本效能提高 到最高;另一方面使接受調查之教師有一定程度的心理準備。

(二)尊重隱私

為顧及研究對象隱私,問卷中並未調查個別資料,且問卷回收後皆採 用編號編碼進行統計分析,問卷內容中亦未提到關於研究對象之姓名及授 課班級等資料,因而不會針對學校、教師或學生進行個別的比較,以保護 研究對象隱私和使教師更願意如實填答。

(三)問卷填答的一致性

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方式收集資料,以分層抽樣方式抽取全國各區域共 600位國小啟智班教師,由於抽樣人數眾多,以致於不可能針對每一位研究 對象進行研究內涵與定義之說明。為達到填答者作答之一致性,在問卷填 答說明部分,先於問卷首頁闡明本研究目的和美勞教學的操作性定義解 釋,並定義問卷中的學生一詞指稱之範圍;接著在主量表「教師認知與實 踐」部分,針對實踐的實行量以%為單為,分別定義「總是如此」、「經常 如此」、「偶爾如此」、「很少如此」和、「從不如此」的比數,以提高研究對 象填答的信度。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