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回到電影法之前

第三節 轉:產業化改革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總結吉林、廣東、浙江的屬地審查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屬地審查,可見這省 應該是主要的試點地區。

上述這些變動在電影法正式發佈之前都曾深刻影響著中國電影行業。新條例 呈現出的是加強管理、擴大開放,但結合相關政策規定具體分析看來似乎卻是用 更嚴格的標準將國家電影事業置入市場經濟的競爭中。有學者認為,整體而言九 十年代的電影「生產的規劃性大於市場自身的調節性,政府行為的作用超過產業 行為」,國家用經濟手段扶持主旋律影片,用立法手段規範電影生產(尹鴻,2001,

頁27),這些非市場力量的政府介入最終卻被證明並不成功,九十年代的電影市 場日漸低迷,這也給好萊塢電影在中國的攻城掠地和電影產業化改革的深入埋下 了伏筆。且看政治、資本與電影藝術如何在新世紀繼續這一場角力。

第三節 轉:產業化改革

進入新世紀,修訂後的《電影管理條例》再度成為中國電影業的守門者,而 電影「文化產業」地位的確立,正式將中國電影產業化改革的進程徐徐鋪展開來。

為了應對加入WTO、適應市場經濟要求,2000 年廣電總局和文化部在「經 中央領導同志和中宣部同意」後發佈〈關於進一步深化電影業改革的若干意見〉,

據稱這一意見在起草過程中廣泛徵求了地方廣電、文化廳(局)長和電影製片、

發行、放映單位等各方面意見,十幾次易稿才最終發布,隨後電影局又推出兩個 實施細則以落實意見的要求(毛羽,2003)。

〈關於進一步深化電影業改革的若干意見〉提出改革的指導思想、原則、方 針以及具體措施,既要深化改革,完善電影市場體系,也要確保「電影業的社會 主義性質不變」,同時「深化電影改革必須加強黨的領導」。就電影市場而言,

該文提出的規範組建貫通製片發行放映的電影集團、試行股份制、積極推行院線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制、增加單拷貝銷售方式等措施都為未來一段時間的市場發展指出了基本方向。

好萊塢「狼來了」的陰雲愈加濃厚地縈繞在中國電影市場上空,〈關於進一步深 化電影業改革的若干意見〉要求貫徹條例規定的國產電影放映要佔三分之二以上 映演時間,加強對國產電影放映時間的考核,並以考核成績作為進口影片供應的 條件,以此鼓勵多發行放映國產電影,更直接要求「適當調整放映檔期,在重大 政治活動和重大節日期間,在全國集中宣傳發行放映優秀國產影片」。

改革的思路很明確,實際的操作卻困難重重。例如單拷貝銷售方式賦予基層 公司和電影院選擇權和購買權,突破以行政區域為主的發行壟斷,但很快就出現 有購片單位遭到發行公司停止供應影片特別是進口分帳影片制裁的情況,舊有的 單一市場格局又將電影票房拖入低谷,2000 年和 2001 年全國票房都只過 8 億人 民幣(毛羽,2003)。改革的突破口仍在舊有的市場體制上,而通過政策介入則 是中國政府最熟稔也最有實效的辦法。

2001 年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文化部發布〈關於改革電影發行放映機制 的實施細則(試行)〉(1519 號文),根據上級機關《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 辦公廳關於轉發〈中央宣傳部、國家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關於深化新聞出版 廣播影視業改革的若干意見〉的通知》制定電影發行放映機制改革的具體措施,

這一意見的重要性正在於其以明確的時間點要求全國建立起以院線為主的發行 放映體制,要求在2002 年 6 月 1 日之前除了特殊批准的地區,全國各地必須形 成各自的院線,否則將停止向其供應進口分帳影片。到截止日,全國23 個省(市)

的30 條院線正式掛牌營業,包括 11 條跨省院線和 19 條省內院線,之前按行政 區域分割為主的發行放映體制徹底被扭轉為全國統一的電影市場(劉藩,2010)。

據稱這一實施細則經過了近一年的反覆論證和修改才最終發佈,「院線制的方向 成了中國電影市場此次改革無法迴避的選擇」(毛羽,2003,頁 23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必須強調的是,1519 號文的主要目的在於「建立有利於優秀國產影片發行 放映、佔領市場的有效機制……」,因此院線制的促成根本上也是為了更好地打 通國內影片的通路,讓市場充分流通。正如以停止供應進口分帳影片為條件要求 各地建設院線,所謂的「以考核國產影片發行、放映為前提,調整進口影片的供 片機制」也是如此,都是為了活躍國內電影市場,以引進片帶動國產片。1519 號 文還提出建立兩家進口影片發行公司,也就是在原本的中影集團進口影片發行公 司之外,另設華夏電影發行公司,以兩家公司在上年度發行放映國產影片特別是 政府推薦影片的發行業績來決定當年各自能夠發行進口影片的數量,以形成一種 市場競爭機制。

繼 1993 年體制改革交出國產電影壟斷發行權後,中影集團28再度交出進口 影片的發行權,但這一次是將發行權一分為二,是一種限制在大型國有企業內部 的兩相競爭局面,並以發行國產電影的業績作為激勵機制。但是非國產影片的統 一進口權仍舊由中影集團掌握,組建中影集團影片進出口公司統一負責。除了中 影之外,新成立的進口影片發行公司也需要承擔補助責任,即兩家發行公司要從 每一部進口分帳影片總票房中提取7%上交中影集團進出口公司,主要用於扶持 農村電影、兒童電影和科教電影等(毛羽,2003)。

2002 年底的中共十六大以後,「文化產業」在中國漸漸普及為官民共用的詞 彙,電影也漸漸步入產業化發展的軌道,電影產量開始穩步提升(參見圖 四‑2),

越來越多的電影產業政策依循著上級機關更為廣泛的文化產業政策作出具體的 應對。2002 年也是中國式大片《英雄》問世的時間,甚至在後來的研究者眼中被

28 1998 年 12 月,經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關於組建中國電影集團公司的通知》批准,決定 組建中國電影集團公司(簡稱「中影集團」),由中國電影公司、北京電影製片廠、中國兒童電 影製片廠、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中國電影器材公司、北京電影洗印錄像技術廠、華韻影視 光盤有限責任公司七家企業和電影衛星頻道節目製作中心組成,為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直屬 企業。參見網路公開資料《2006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審計報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視作是「中國電影的一個轉折點」,從這裡開始,中國電影工業無論在資本運作 還是產業經營中都呈現出越來越明顯的商業化、國際化趨勢(陳旭光,2014,頁 11)。

2003 年初的全國電影工作會議上,中宣部副部長、國家廣電總局局長徐光 春與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趙實分別發表講話,「十六大精神」和「電影產業改革」

是最重要的主題詞。也正是在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指導原則下,2003 年中國電 影政府管理部門比任何時候都更加積極和主動地為電影產業化改革創造條件。

2003 年 9 月廣電總局同時發佈〈電影劇本(梗概)立項、電影片審查暫行規定〉

(第18 號)、〈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片管理規定〉(第 19 號)、〈電影製片、發 行、放映經營資格准入暫行規定〉(第20 號),並定於 2003 年 12 月 1 日開始 實施。

這三個規定在修訂後的《電影管理條例》的基礎上為電影產業的後續發展提 供了更多的政策性指導,分別針對電影製片發行放映經營的資格准入、外資進入 中國以及電影審查作出相關調整和規範。清華大學教授尹鴻(2004,頁 5-6)將 這三個規定的主要內容概括為七個方面,分別是:

1、在保護國有電影企業前提下,基本開放電影製作;

2、在堅持電影進口專營權的同時,開放電影出口權;

3、在限制外資的同時,面向國內開放電影發行;

4、基本開放放映;

5、放寬中外合拍影片的條件;

6、調整電影審批方式;

7、引入市場標準,改革電影評獎方式和電影專項資金發放方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總體而言,中國電影主管機關在條例最基本的限制內對原有體製作出了極大 的鬆動和嘗試,足見產業化需求之急迫和中國電影彼時迫切需要變革的現狀。但 也正如尹鴻(2004,頁 6)隨後評論的:

……中國電影仍然很難從輿論宣傳行業屬性完全轉向文化娛樂行業屬性,很難

從一種具有壟斷性的行業立即轉向對社會全面開放的領域,很難從一種自管自辦、國

營壟斷的狀態轉變為管辦分離、多種體制平等競爭的狀態,電影管理也很難從一種過

渡的行政管理立即轉向適度的法制管理,因而政府的電影產業政策、電影管理手段、

電影法規建設、電影體制改革以及電影管理觀念都難以完全到位。政府轉變電影管理

的觀念、職能、方式還需要一個與整個社會政治文明建設發展同步的過程……

上述引文文末頗為含蓄地將電影管理與社會政治文明建設聯繫起來,中國在 電影管理所呈現出的從直接管理和控制轉向間接指導和推動,與中國政府總體上 表現出的以法律手段和經濟手段取代過去直接的威權統治存在一致性,政府正在 試圖將各行業的市場化、產業化納入到官方軌道中去,但這仍舊無法化解國家政 治控制下電影市場化乃至媒介市場化的矛盾。聽黨的還是聽錢的?這中間的界限 根本就如霧裡看花一般。

從修訂後的《電影管理條例》開始,中國對民間資本和外國資本的開放度都

從修訂後的《電影管理條例》開始,中國對民間資本和外國資本的開放度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