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合?《電影產業促進法》

第三節 《電影產業促進法》之後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電影審查的專家從三位增加到了五位;第三十三條第二款發現攜帶非法物品進入 放映場所的,不僅要拒絕其進入,還增加「並向有關部門報告」。

至此,遠勝於十年磨一劍的《電影產業促進法》終於面世,從立法計劃剛有 眉目到2016 年正式通過,中國電影市場在製作、發行、放映上已經有了長足發 展,電影票房更是從數十億元人民幣增長到了超過四百億人民幣。《人民日報》

發表評論文章〈中國電影走入「法治時代」〉,將該法稱作是中國電影「發展的 春風」(任姍姍,2016.11.9),相關人士也都對此表達了歡迎,認為法律的出臺 有很積極的作用,將成為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的保障(林莉麗,2016.11.16; 張雪嬌,

2016.11.11)。

第三節 《電影產業促進法》之後

2017 年 1 月,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向全國各行政區域新聞出版廣電局及直屬 單位下發學習貫徹《電影產業促進法》的通知,並附上宣傳題綱,要求各地廣泛 地學習領會、宣傳引導、貫徹落實。2 月 17 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了宣傳 貫徹電影產業促進法座談會。3 月 1 日《電影產業促進法》正式實施,《中國電 影報》頭版刊發評論員文章,將該法稱作是中國文化立法領域的一次突破,是文 化體制改革的一座里程碑。同時將《電影產業促進法》的頒布實施與2010 年的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習近平的兩次講話

(2014 年 10 月 15 日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2016 年 11 月 30 日在中國文 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家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 話)視為是中國電影在法律制度、產業規劃和創作理念三個方面的頂層設計。

《中國電影報》還採訪了相關人士,電影劇作家、評論家趙葆華用「最關鍵,

最需要,最有利」來解讀該法,也就是在最關鍵、最需要的時候推出的最有利於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電影領域的法律,中國入世之後好萊塢電影氣勢洶洶,國產電影需要法律的扶持 和保障,保護國家文化安全,推動電影產業的發展;中影股份董事長喇培康表示,

中影股份作為國有文化企業,要學習並帶頭實踐《電影產業促進法》,他還就法 律的實施提出四個意見,應該盡快出臺相關實施細則,高度重視對優秀國產影片 創作生產的扶持,高度重視對電影高新技術的研發、推廣和使用,還要高度重視 對行業和市場的規範管理;上影集團董事長、總裁任仲倫認為該法導向鮮明、內 容豐富、體系完整,中國電影由此走上法治軌道,很多亂象都將得到規範和矯治;

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則稱法律實施的最大意義是對電影產業的改革實 踐的肯定,他認為《電影產業促進法》之所以成為文化產業第一法,是因為在十 多年產業化發展中,電影在各方面的基礎和實踐、市場化程度以及國際化程度都 是文化領域中最高的,而他也同時強調,中國電影、特別是中國電影市場仍舊處 於初級階段,新的結構性變化將帶來更多矛盾和問題,法律對於市場的保障和規 範顯得任重道遠。

一片叫好聲中,中國電影產業似乎就此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

2016 年卻是形勢複雜的一年,中國電影產業發展近十四年來首次大幅度增 速下降,甚至全年有七個月出現票房同比減少的現象,69%的上映影片票房不足 1000 萬元人民幣,一時間中國電影產業泡沫論、拐點論、危機論不絕於耳(尹 鴻、孫儼斌,2017)。儘管電影主管部門和學者多認為這樣的觀點並不足信,認 為2016 年只是產業發展膨脹後的「調整期」(劉漢文,2017;尹鴻、孫儼斌,

2017),但是供過於求(2016 年實際進入戲院放映的影片數量約佔生產影片數量 的40%)、「爛片」太多、「票補」減少確實是電影市場呈現出的表像(劉正山,

2016),如果不將 2016 年的增速大減視為電影產業泡沫的開始,而是將中國電 影產業理解為不論是在供給與消費、生產與市場還是產品與觀眾的關係之間都進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入所謂的調整期,那麼《電影產業促進法》是否能夠幫助電影產業走出這個調整 期進入穩定發展期實際上仍是一個未知數,有待時間檢驗。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 局電影局局長張宏森在回應「拐點論」時也承認,中國電影產業的高速增長中確 實隱藏很多問題,最主要的制約因素就是有競爭力的優秀電影作品太少,製片管 理特別是屬地審查管理尚不夠規範和標準化,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為主的公益放映 服務也有很大壓力,海外營銷能力不足,院線制改革亟待深化,電影科技能力不 足以支撐產業發展,電影輿論尚需要引導和調整等等(董陽、任姍姍,2017.3.14)。

電影法的出臺能夠帶來的新的變化嗎?

儘管很多相關人士呼籲的實施細則尚未有一絲眉目,但在《電影產業促進法》

保障和促進的框架下,2017 年出現了不少具體的措施。例如整頓電影市場,3 月 21 日全國電影市場專項治理辦公室宣佈,根據《電影產業促進法》第五十一條規 定,依法嚴厲處罰偷漏瞞報票房的326 家影院,懲罰力度和數量遠超從前,「票 房注水」、「幽靈場」等票房潛規則也成為重點監管對象;再如保護電影智慧財 產權、打擊盜版的行為逐漸常態化和規範化,僅2017 年 10 月大陸「國慶檔」就 有7 部影片進入反盜版重點監控(劉陽,2018.2.28)。此外,為了鼓勵國產電影 放映,2017 年 12 月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發佈《關於獎勵放映國 產影片成績突出影院的通知》,加大對放映國產影片成績突出的影院的獎勵力度。

依照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通知,各省也相應制定符合各地區實際情況的扶持政策,

例如重慶市出臺「重慶市電影扶持計劃」,福建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就著手制定了

《國產影片拍攝製作扶持辦法》,計劃每年從電影專項資金中安排1000 萬元人 民幣來重點扶持兩到三部電影項目(劉漢文、陸佳佳,2018)。這些措施在一定 程度上可以視為是《電影產業促進法》實施帶來的效應,是規範管理市場、保障 和促進電影產業發展等原則的細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電影產業促進法》實施滿一年時,《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發表文章談這 一年來的變化,當時中國已成為全世界銀幕數最多的國家,乘「春節檔」東風的 2 月票房超過 100 億人民幣(楊驍、孫海悅,2018.3.2)。該文採訪了多位人士,

包括電影管理機構官員、學界和業界人士,他們普遍表示該法的實施推動了中國 電影進入法治化時代,讓市場經濟能夠在法律的規範下穩定發展。該文認為電影 法實施一年來,在電影市場規範方面,智慧財產權保護、治理偷漏瞞報票房票房 現象等都有一定成效;對於國產影片的扶持政策也有明顯效果,出現一批優秀的 作品,文中喚作「為新時代鼓與呼的新主流電影」,其中包括《戰狼2》《建軍 大業》等。根據前文不勝其煩的分析,這類所謂「優秀的作品」究竟能在何種程 度和意義上代表中國電影和中國的時代精神,乃至《電影產業促進法》是否真的 能為中國電影喂下「定心丸」,我心頭的問號恐怕將長久存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