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四月望雨》與追求新時代音樂夢想的鄧雨賢

第一節 鄧雨賢生平與其所處的時代環境

鄧雨賢,臺灣省桃園縣龍潭鄉人,為客家子弟。生於日治時期明治三十九年(西 元一九○六年)七月二十一日,卒於日治時期昭和十九年(西元一九四四年)六月十一 日,享年三十九。為臺灣日治時期作曲家,畢生創作不輟,留有百餘首作品,其 中以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合稱「四月望雨」最廣為大眾所熟悉,

而鄧氏因大量創作富有臺灣特色的曲調,又被稱為「臺灣歌謠之父」、「臺灣歌謠 的奇葩」,並有「臺灣的福斯特」之稱。然而,關於鄧氏的生平與其所處的時代環 境,筆者依鄧氏的生命歷程,分為以下三期,作為探討:

一、出身背景與學習成長歷程

鄧父名為鄧旭東,鄧母名為鄧林信妹,鄧氏於家中的出生別為二男。出生於 書香世家,因家族祖父輩當中,有曾祖父鄧兆熊、祖父鄧逢熙、叔公鄧賡熙三人 考取秀才,而家族富有「一門三秀才」之美稱。100且鄧氏家族有流傳「不當官,

不行醫」的祖訓,因此鄧家人多以教育作為志向,而鄧父亦從事教職的工作,為 漢文私塾教師。此外,由於時代交迭,在異族的統治之下,鄧家亦有傳習漢學的 使命感存在。鄧父起初於龍潭鄉龍元宮公學校擔任教職工作,後被聘為臺灣總督 府國語學校的漢文教師,於是鄧氏三歲時,便隨著鄧父舉家北遷,據何義麟對其 家族的訪談得知:

遷居臺北後,鄧雨賢是在多語言的環境中成長,他在家庭中使用客語,鄰里間 是福佬話的環境,學校中則必須使用日語。101

鄧氏北遷後,在多重語言的環境中學習與成長,因此對於鄧氏日後投身創作歌謠

100 莊永明:《臺灣百人傳 2》,(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 年 5 月 22 日,初 版一刷),頁 128。

101 何義麟:〈鄧雨賢的求學歷程及其歌謠創作理念〉,《臺灣史學雜誌》第 19 期,2015 年 12 月,

頁 49。

產生影響。然而,鄧氏九歲入學前,在家所使用的母語為客語,就讀艋舺公學校 後,才在與同學的互動過程中逐漸學會臺語,102鄧氏集自家之母語,以及書香世 家的漢學薰陶,並在北遷的因緣際會中,增加接觸更多西方近代文明的機會與學 習臺語,使鄧氏累積了多重語言,並接受多元文化的洗禮,進而開啟鄧氏日後為 臺語歌謠譜曲的契機。

鄧氏在十五歲畢業後,即進入臺北師範學校就讀,謝艾潔描述:

就學期間音樂才華顯露,習得多種西洋樂器,……除了學會大、小提琴、曼陀 林之外,更擅長演奏鋼琴,練習之時常常獲得周遭同學讚嘆的眼光與熱烈的掌 聲,……。103

鄧氏於臺北師範學校就讀期間,即習得多種西洋樂器的演奏,尤以演奏鋼琴為其 擅長項目。而何義麟分析鄧氏就學期間,學籍簿資料中的音樂成績項目,認為:

鄧雨賢是在北師最後的兩年,才開始熱衷於音樂的學習,而且其音樂成績確實 是突飛猛進。104

蔣氏在北師就讀的後兩年,對音樂產生狂熱的興趣,而使成績突飛猛進。由謝艾 潔的描述與何義麟的分析可知,鄧氏於北師就學期間,便展現出熱愛音樂並學會 多樣樂器的一面,更為鄧氏學習音樂不可或缺的階段。而鄧氏二十歲畢業後,受 分發到臺北日新公學校擔任教職,仍在每月領薪後,購買音樂相關書籍,勉力自 修,105並在一九二九年二十四歲時,毅然決然地辭去教職,前往日本進修,朝著 音樂夢想前進。

二、成家立業期

鄧氏二十歲於北師畢業的隔年,便透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與鍾有妹結婚。

一九二七年,鄧氏二十二歲,長子鄧仁甫出生,在家庭責任與負擔增加後,仍無 法抹滅鄧氏對音樂的熱愛。因此,一九二九年,鄧氏即孤身赴日進修音樂,待到 學成歸臺後,正巧碰到經濟大蕭條的影響,而當時臺灣也遭受到波及,整體環境 背景並不適合發展音樂創作,返臺的鄧氏並未能立即一展抱負,僅能暫時至臺中 地方法院擔任通譯官。直至一九三二年中國無聲電影《桃花泣血記》來臺放映,

片商邀請於天馬茶房擔任辯士的詹天馬為《桃花泣血記》寫詞,並找來王雲峰譜

102 同註 136,頁 130。

103 謝艾潔:《鄧雨賢音樂與我》,(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7 年),頁 120。

104 同註 137,頁 56。

105 同註 137,頁 58。

曲,完成後便成為同名宣傳曲的臺語流行歌曲,然而,卻意外開啟了臺語流行歌 曲的風潮,使得音樂界極需人才寫詞、作曲,鄧氏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受到文 聲唱片公司的負責人江添壽先生所邀,初試啼聲地創作了〈大稻埕行進曲〉,106並 獲得古倫美亞(Columbia)唱片公司的青睞,於一九三三年由擔任第一任文藝部長的 陳君玉邀請,而加入古倫美亞唱片公司,專職作曲,更因作品受當時歡迎,而與 蘇桐、姚讚福、邱再福在一九三四年時,並稱為流行歌曲作曲家之「四大金剛」, 從此便開啟了鄧氏大量作曲的時期。

鄧氏對音樂的狂熱,除了求學期間的展現外,在日常生活中亦時常沉浸於曲 子節拍中,如:在家用餐時,以筷子敲打碗、邊如廁邊敲打節拍107的一面,皆為 鄧氏對於音樂狂熱的展現,此外,鄧氏在創作之餘,仍不忘採集傳統歌謠與戲曲,

做為日後創作的素材與養分。108且在一九三六年時,參加臺灣文藝聯盟所舉辦的 綜合藝術座談會中的發言,表達出自己的創作理念為使音樂能貼近大眾,並期許 自己未來能朝向自己的理念前進以及採集民間歌謠以待創作之用。

三、生命後期

在大時代背景的變化下,日本在西元一九三六年於臺灣推行皇民化運動,並 強制推行「新臺灣音樂」,規定臺灣的曲調皆需套用日語歌詞才能作為演唱,且一 九三七年於中國發動盧溝橋事變,以致日本需要更多臺灣百姓投入軍隊,而利用 當時耳熟能詳並且朗朗上口的曲子,重新填上日語歌詞,並且改變節奏,使原本 柔美的曲風轉為慷慨激昂的進行曲節奏,109用以宣傳鼓勵臺灣百姓從軍參與戰 爭,以及提振士氣之用,如:〈望春風〉被改為〈大地在召喚〉、〈雨夜花〉改為〈名 譽的軍夫〉、〈月夜愁〉改為〈軍夫之妻〉等,並在日本政府的壓迫下,鄧氏化名 為「唐崎夜雨」譜寫出〈鄉土部隊之勇士的來信〉、〈月昇鼓浪嶼〉、〈望鄉之歌〉、

〈南海的花嫁〉110等因應時局的時局歌,此皆為鄧氏所不願見到之情景,然而,

當時在日本政策施行下,廣播媒體被廣泛地運用於政令宣傳,唱片業者無法運用 媒體作為行銷,而導致唱片業嚴重衰退,臺灣流行歌的市場逐漸消失,鄧氏所屬 之唱片公司亦受其影響,以致鄧氏無法繼續創作自己理想的音樂,而在一九三九 年辭去古倫美亞唱片公司的工作,欲再度前往日本尋求發展的機會,卻因接獲女 兒不幸病故的消息而返臺,後因戰事轉為激烈,盟軍飛機頻繁轟炸臺灣,鄧氏於

106參考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月迎春四月望雨-紀念臺灣歌謠之父鄧雨賢」活動專頁,

http://archives.lib.ntnu.edu.tw/exhibitions/DengYuShian/creation_2.jsp(2017 年 5 月瀏覽)。

107 公共電視:《鄧雨賢之前世今生:鄧雨賢百年誕辰影像特輯》,(臺北: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 事業基金會 2004 年)。

108 同註 136,頁 134。

109 同註 139,頁 122。

110 參考自: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網:

http://web3.hakka.gov.tw/ct.asp?xItem=25619&ctNode=1838&mp=1828(2017 年 12 月瀏覽)。

一九四○年舉家遷居於新竹芎林,並與妻鍾有妹於芎林公學校任教職。

鄧氏於芎林公學校任教職期間,為鄧氏最為不得志的抑鬱時期。一方面失去 了能夠發揮創作的環境,另一方面則是被迫於日本所推行的「國語家庭」政策,

以「東田曉雨」來作為自己的日本名字,然而,鄧氏於芎林公學校任教時,對於 音樂教育的部分,可說是集認真、嚴肅、熱情於一身的教學,使受訪的鄧氏學生 憶起當時鄧氏的教學情景時,亦感到害怕不已。然而,鄧氏於教學上的嚴肅、認 真,卻於課後給予學生親切的印象,顯示出鄧氏對於音樂的熱愛與執著,並在校 務活動中,編寫童歌、組織樂隊以及策劃歌舞劇〈錦繡小布巾〉111等,皆為鄧氏 音樂才能的另個舞臺展現。後因為太平洋戰爭期間,鄧氏在物資匱乏、營養不良 以及藥物缺乏等種種因素的影響下,於一九四四年六月時,於朋友邀約赴宴歸途,

病情突發而送往竹東醫院急救,112數日後,因肺病與心臟病之併發症而病逝,而 芎林公學校,因感念鄧氏任教期間為學校及學生全心全意的付出,由校長帶領全 校師生列隊於校園,以近乎校葬的規格哀送鄧氏,並於芎林公墓立墓誌銘加以悼 念。

四、小結

鄧氏短暫的一生,為臺語流行歌譜寫出許多膾炙人口的曲目,流傳至今。然 而鄧氏於一九三○年璀璨的年代,展現出自己的音樂天分,並於進入古倫美亞唱 片公司的時刻,綻放出美麗的光彩,依照自己的理念創造出平易近人且富有臺灣 特色的作品,雖無推行強烈之運動或行為,僅屬於在自己的角落發光發熱,以音 樂來溫暖人心,使其作品流傳不輟。即使因時勢所迫,而至芎林公學校任教時,

仍能展現出生命中的另一個舞臺,並在生命的尾聲,仍經常被委任譜曲以及訓練 樂團等工作,在在顯示出鄧氏始終站在自己的音樂創作之路上,未曾離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