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生幽默感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恆毅力為中介變項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學生幽默感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恆毅力為中介變項"

Copied!
6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教國 育立 心臺 理灣 與師 輔範 導大 學學 月 系 碩 士 論 文. 大 學 生 幽 默 感 與 幸 福 感 之 相 關 研 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學志 博士. 大學生幽默感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恆毅力 為中介變項. —. 以 恆 毅 力 為 中 介 變 項. 李 岳 烜 撰 一 百 零 八 年 六. 研究生:李岳烜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六月 i.

(2) 致謝 此時的六月,空氣參雜梅雨的溼悶,回想在師大已過了四年的時間,上 課、報告、接案、工作與論文……看著已完成的論文,在某種時刻還是難以置 信自己即將完成碩士學位,此時提筆,千思萬緒從腦中浮現,得知於人者太 多,頓時之間不知該從何說起。身為一個學生,跟許多人相比,我從來都不是 個優秀的模範,頂多只能說是稱職吧!一直以來,我很幸運,也很珍惜在學生 的這條路上,碰到的人都在某種形式上支持與協助我。 首先感謝我的指導教授 陳學志老師,學志老師以豐富的學術涵養,將幽默 內化為日常的生活型態,在每次的 meeting 中,總能以正向且獨到的眼光鼓勵 我,協助我將論文變得更具獨創性。此外,也感謝張仁和老師、潘裕豐老師, 針對我的論文給予相當多實質的建議,讓此研究能夠更臻完善。 特別感謝在 lab 中的孟寧學長,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無論是研究架構的 設計、統計方法的操作,學長總能耐心且一針見血地給予建議,尤其在口試前 的幾天,孟寧學長有如定海神針般的彌平我焦慮的心情,讓我能順利完成口 試。 感謝 1J、育芳、咖華、小瑋在我撰寫論文的過程中給我建議與鼓勵,使我 產生能繼續完成論文的動力;感謝古嘎、蔡爸、ikea 與內湖鬼哥,在枯燥乏味 的論文時光裡,你們增添了我許多歡笑,更帶給我不同的人生觀。 更要感謝 cr5p7 aka 天母小砲台、小瀑李沒、皮奇、皮貓、皮狗、皮牛、 皮豬、皮帶大仔、敲李,無論發生什麼事情、在什麼時刻,都知道你在,有你 真好。 最後,我要感謝我的父母,在我追求學術的過程中,給了我無條件的支持 與接納,讓我無後顧之憂地完成學業。 我誠摯的感謝每一位在碩士路上幫助過我的人,我希望將這份身為學生的 最後一哩路、完成碩論的喜悅,分享給所有我愛的人。. 2019 夏初 岳烜 筆. i.

(3) 中文摘要 過去文獻曾指出幽默感與幸福感具有正相關,而個體若能將幽默感體現於堅持與 熱情的特質上,是否更有助於個體知覺到幸福感?本研究旨在探討幽默感與幸福 感之關係,並探討幽默感是否會透過恆毅力進而影響個體幸福感。研究方法採立 意取樣,以台灣之大學生做為研究對象,在網路平台發放問卷,最後共回收 468 份有效問卷。作答者共完成三份量表:「多向度幽默感量表」、「幸福感量表」以 及「恆毅力量表」。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幽默感之各向度(幽默理解、幽默 創造、社交情境中的幽默、幽默因應、對幽默的態度、笑的傾向)皆與幸福感之 生活滿意度、正向情意達顯著正相關;與負向情意皆達顯著負相關(2)恆毅力 與幸福感之生活滿意度、正向情意達顯著正相關、與負向情意相關性未達顯著(3) 恆毅力可部分中介幽默感對幸福感的影響,幽默因應透過恆毅力可間接影響幸福 感之生活滿意度、正負向情意,意即當個體具有較佳的幽默因應能力時,可以協 助其有效地面對困難,並對生活與目標展現恆毅力,進而使個體覺知到幸福感、 對生活感到滿意,且產生正向情緒經驗;對幽默的態度與笑的傾向透過恆毅力可 間接影響幸福感之正向情意,意即當個體對幽默的喜好較高,以及自身對幽默事 物發笑的傾向較高時,較能夠以幽默的態度看待遇到的挑戰,並可以透過恆毅力 的展現,使個體覺知到幸福感,並且產生正向情緒經驗。最後,本研究亦提出後 續相關研究與實務中作之建議,並針對本研究的限制與未來方向進一步討論,希 冀能對大學生幸福感有更深入的瞭解。 關鍵字:幸福感、恆毅力、幽默感. ii.

(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or and Well-Being: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Grits. Yue-Shuan Li Abstract Many related researches have linked the sense of humor with well-being, if the individual can insist and interest humor, will it make him happier?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or and Well-Being: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Grits. The target of the study focused on college students who are studying in Taiwan. Participants of this study, 468 Taiwan college students, filled in on-line questionnaires of “Multidimensional Sense of Humor Scale, MSHS”,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SWL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version of the Grit Scale, GS-TC” . Result of this research showed Humor (Humorous realizing, Humorous creating, Humor in social Situation, Humorous response, Attitude of humor, Laughing tendency) i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Well-Being. The study also found GS-TC is significantly related Positive affection and SWLS. To conclude, Grits can partially mediate the sense of Humor on Well-Being. Humorous response can indirectly effect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and positive affection through grits. It means that individual’s humorous response ability can make individuals feel well, satisfied with life, and experience positive emotional through grits. Attitude of humor and Laughing tendency can indirectly affect the positive affection through grits. It means that individual’s attitude of humor and laughing tendency can make individuals feel well, and experience positive emotional through grits. According to these findings, the study also provides further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nd practitioners. KEYWORDS: grits, humor, well-being iii.

(5) 目次 誌謝………….................................................................................................................i 摘要……………………………………………………………………………………ii 英文摘要……………………………………………………………………………...iii 目次…………………………………………………………………………………...iv 表次…………………………………………………………………………………...vi 圖次…………………………………………………………………………………..v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解釋..................................................................................................3 第二章 文獻探討..........................................................................................................5 第一節 幽默感的內涵及其相關研究..................................................................5 第二節 幸福感的內涵及其相關研究..................................................................8 第三節 恆毅力的內涵及其相關研究................................................................ 13 第四節 幽默感、幸福感與恆毅力之相關研究................................................17 第三章 研究方法........................................................................................................20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20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21 第三節 研究工具................................................................................................ 22 第四節 研究程序................................................................................................ 25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 26 第四章 研究結果........................................................................................................28 第一節 描述性統計分析.................................................................................... 28 第二節 各變項相關分析.................................................................................... 32 第三節 中介模型之驗證.................................................................................... 3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38 第一節 研究結論................................................................................................ 38 第二節 研究限制................................................................................................ 40 第三節 研究與輔導實務建議............................................................................41 參考文獻...................................................................................................................... 43 中文部分………………………………………………………………………..43 英文部分………………………………………………………………………..46 附錄.............................................................................................................................. 51 附錄一 量表授權同意書.................................................................................... 51 附錄二 基本資料表............................................................................................ 52 附錄三 恆毅力量表............................................................................................ 53 iv.

(6) 附錄四 多向度幽默感量表................................................................................54 附錄五 幸福感量表............................................................................................ 58. v.

(7) 表次 表 4-1-1 受試者背景變項次數分配……….…………………………….……....28 表 4-1-2 多向度幽默感各分量表資料分佈……………………………….…….29 表 4-1-3 不同性別之幽默感之 t 檢定摘要表…..................................................30 表 4-1-4 不同性別之幸福感之 t 檢定摘要表……………………………….….31 表 4-1-5 不同性別之恆毅力 t 檢定摘要表………………………………….….32 表 4-2-1 多向度幽默感、幸福與恆毅力的皮爾森相關係數矩陣表……….…34 表 4-3-1 多向度幽默感對幸福感之生活滿意度回歸分析……………….……35 表 4-3-2 多向度幽默感對幸福感之正向情意回歸分析………………….……36. vi.

(8) 圖次 圖 3-1-1 圖 4-3-1 圖 4-3-2 圖 4-3-3 圖 4-3-4. 研究架構圖…....……………………………………………………….....20 恆毅力在幽默因應與生活滿意度的中介效果.......................…………..36 恆毅力在幽默因應與正向情意的中介效果..….………………………..37 恆毅力在對幽默的態度與正向情意的中介效果…………………….…37 恆毅力在笑的傾向與正向情意的中介效果…………………………….37. vii.

(9)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幽默感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恆毅力為中介變項之 情形,本章共分三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問題,第三節為 重要名詞解釋。.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幸福感是一種主觀感受,用來衡量一個人心理健康的指標,亦是構成美好生 活的主要因素(Diener, Lucas, & Oishi, 2002) ,而有研究調查指出,近年來有越來 越多大學生感到無望、憂鬱的比例逐漸攀升(黃政昌,2007),有學者針對台灣 大學生的幽憂鬱傾向研究發現,在 7,888 位大學生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具有 憂鬱、情緒低落的傾向;其中更有接近四分之一的大學生是需要專業的心理治療 或諮商輔導介入的(葉雅馨、林家興,2006),由此可知,了解與提升大學生之 幸福感是當今教育所需關注之焦點。然而,幸福感的提升並非一蹴可幾,Hettler (1984)提出幸福感是為追求了成功的自我存在感受,所進行的一種選擇,而當 個體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勢必會遭遇許多挑戰與困難,若個體在此過程中能夠 具有熱情與毅力,則會感知到幸福感。 在個體面對挫折與困境之時,難免會有心情低落、沮喪的情緒產生(莊惠伊, 2007),進而產生想放棄的想法,而具有恆毅力的個體則會在遇到挑戰與困難的 情境下依舊能努力不懈,即使遇到逆境也不畏挫折,仍然保持熱情,不斷的努力。 而當有負向之情緒出現時,每個人所採取的策略也會因人而異,然國內外已有研 究發現,幽默因應能力及幽默態度較好的個體較能夠忍受挫折,由此可推論,若 有較高的幽默感,也較能夠妥善地面對與因應此類負向情緒;幽默對於個人的心 理健康也十分有助益,我們可以利用幽默,提升對環境的感受力,讓個體縱使在 負向的事件中,也能擁有正向情緒。有研究結果發現,幽默感可成為個體在遇到 狀況時,擁有因應的能力,特別是面臨惡劣與困難的環境中,亦能增加個體之挫. 1.

(10) 折忍受力,研究結果更顯示了幽默可提升生活滿意度,並且有助於維持個體的幸 福感(Papousek, 2018)。 恆毅力(grits)一詞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博士 Angela Duckworth 與其團隊(2007) 所提出,是一種被定義對長期目標為擁有熱情與毅力之特質,Duckworth 等人形 容具有恆毅力的人在執行目標之時,願意不斷地投入精力,並且不輕易向逆境或 挑戰屈服,就如同一位參加馬拉松比賽的選手一樣,運用非凡的耐力完成達到終 點的目標。而相較於有高恆毅力者,恆毅力較低的人容易在遇到失敗或挫折時放 棄,並無法在長期的目標上持續地追求與努力。Duckworth 與 Yeager(2015)也 強調恆毅力之重要性,並認為可由內在心理及外在環境來培養恆毅力,即使在面 對挫折或逆境,也能持續保有毅力及熱情完成學業或工作。 近年來,已有許多學者發現恆毅力與幸福感的關係,Vainio 與 Daukantaitė (2016)以 196 名大學生以及 396 名非大學生為樣本的的研究中發現,恆毅力與 所有幸福感的因素皆呈現正相關,並且有某些程度地扮演部分中介與完全中介的 直接效果。在有關恆毅力的實務研究中,Duckworth(2007)發現,不少天才型 的學生缺乏意志力,無法貫徹初衷,最後無法達到自己的目標,這當中最重要的 關鍵並非智力測驗中的 IQ 分數,而是能否對於自己所設下的目標具有毅力與熱 情。Duckworth 在後續研究中,開始鑽研不同兒童與成人面對困難及挑戰時的表 現,與最終成果的關係,研究結果發現不少面對困境的人,例如接受各項嚴苛訓 練的西點軍校學員、全國拼字比賽的參賽者、在富有挑戰環境社區學校任教的新 老師、具有業績壓力的銷售員等等,結果顯示,無論在甚麼崗位,最終能夠達成 目標的人,必然是有恆毅力的人;然而在這世代當中,報章雜誌媒體以「吞世代」 來形容新一代的年輕人,吞世代一詞最早由丹麥籍作家 Martin Lindstrom 所撰寫 的「Brand Child」中所提出,原文為(Tweens),這個字由 teen 與 weens 組成, 前者是指青少年,後者得原字是「weenybopper」 ,形容穿著時髦、迷戀流行音樂 的小孩。吞世代為民國 80 年後出生的「八年級生」 ,這世代新勢力,對科技產品、 各式品牌、金錢、與虛擬貨幣的使用,遠超出想像,並且不斷地吞吃來自四面八 2.

(11) 方的資訊。對吞世代來說,電子媒體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追求的 是快速的互動模式,也正因為這種對於立即性的強烈渴求,「吞世代」被形容為 缺乏耐性的一個世代。據教育部(2016)統計,大學生的休學率正在逐年攀升, 2014 年大學生的休學率是 5.78%,2015 年上升至 5.95%,到了 2016 年則是 6.13%, 創下有史以來的新高,這統計數字也讓人開始思考,究竟是當代大學生的毅力與 耐力的不足,無法堅持著完成大學學業,抑或正是大學生開始找到了自己的熱情 與願意投入的領域及方向,並且勇於追求另一層次的需求? 大學為人生當中,準備走出校園、邁入社會的重要階段,若能在面臨困境與 挑戰之時,利用幽默解決問題與克服逆境,進而提高恆毅力,個體便能擁有較良 好的心理健康與擁有幸福感。.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一、研究目的 (一)了解幽默感與幸福感之關聯情形。 (二)了解恆毅力與幸福感之關聯情形。 (三)了解幽默感與恆毅力之關聯情形。 (四)探討恆毅力是否會中介幽默感對幸福感的關係。 二、研究問題 (一)幽默感與幸福感之關聯為何? (二)恆毅力與幸福感之關聯為何? (三)幽默感與恆毅力之關聯為何? (四)恆毅力是否為幽默感與幸福感之中介變項?. 第三節 名詞解釋 一、幽默 本研究之幽默感採用陳淑蓉與陳學志(2005)所編製之「多向度幽默感量 表」之定義,其共有六向度,分別為「幽默理解的能力」:辨識幽默或有趣事物 3.

(12) 的能力;「幽默創造的能力」:表達有趣事物或使他人發笑的能力;「社交情境中 使用幽默的能力」:係指個體使用幽默達到社交目的的能力;「幽默因應」:以幽 默為因應與機轉方法的能力;「對幽默的態度」:個體對幽默的喜好程度;「笑的 傾向」:指的是幽默所產生的外顯行為或反應,如「笑」或「微笑」。多向度幽 默感量表共計 57 題,以李克特式五點計分,各向度得分即為該向度幽默感分 數,分數越高則表示個體在該向度之幽默感越高。 二、幸福感 幸福感乃是結合了個體對於人、事、物的想法與認知所組成的一種概念性 名詞。關於幸福感的測量,可依照其定義大略分為兩個定義:(1)以個體所知覺 到的生活滿意度來了解其自身幸福感受,(2)以個體所知覺到快樂與否之正負向 情感出現的頻率,並加以測量與紀錄。因此本研究以曾文志( 2007 )翻譯 Diener、Emmons、Larsen 與 Griffin(1985)之幸福感量表作為研究工具,係根 據生活滿意度與正負向情感情緒感受來測量樣本的幸福感。此量表分為生活滿 意度分量表與情意分量表,生活滿意度量表得分越高代表對生活滿意度越高; 正向情意量表分數越高代表正向情意出現的頻率越高;負向情意量表分數越高 代表負向情意出現的頻率越高。 三、恆毅力 恆毅力之定義係以 Duckworth 等人(2007)所提出,意指個體對一個目標 就有長期的毅力與熱情,並能夠在面對困難與挑戰之時,仍不懼失敗且保持熱 情,恆毅力包含以下特質與條件:(一)努力的持續性、(二)興趣的穩定性。 本研究所採用之恆毅力量表為林雅芬(2019)所編譯之恆毅力量表中文 版,此量表包含努力的持續性分量表 6 題,以及興趣的穩定性分量表 5 題,共 計 11 題,以李克特式五點計分,經由平均後即是恆毅力分數,依據 Duckworth (2007)在研究中指出,可將二分量表分數合為單一恆毅力指標,分數越高則 表示個體之恆毅力越高。. 4.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將針對本研究之變項進行文獻探討,了解各變項之理論與內涵,最後 發展出本研究之研究假設。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說明幽默感內涵與相關研 究;第二節探討幸福感內涵與相關研究;第三節探討恆毅力內涵與相關研究; 第四節探討幽默感、幸福感與恆毅力三者變項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幽默的內涵及其相關研究 壹、幽默的理論與意涵 當代心理學對於幽默理論的類型,依不同時間與不同學派所重視的面向而有 所差異,而經由眾多學者研究, 「幽默感」是為一多向度之複雜心理特質,Svebak (1974)最早為了瞭解個體在一般幽默創造以及幽默欣賞上的差異情形,以人格 特質的分類與取向編製了幽默感量表(Sense of Humor Questionnaire,SHQ) 、此 量中共有三分量表,包含了:後設訊息敏感度分量表、幽默喜好程度分量表以及 情緒放任度分量表;而 Thorson 與 Powell(1993)更是拓展了幽默的向度,發展 出多向度幽默感量表(Multidimensional Sense of Humor Scale,簡稱 MSHS),其 中的向度有: 「幽默創造及在社交情境中使用幽默的能力」 、 「幽默欣賞的能力」 、 「對幽默的喜好程度」與「幽默因應的能力」。此外,也有許多學者提出了幽默 的各個向度,例如 Warnars-Kleverlaan、Oppenheimer 與 Sherman(1996)以及 Martin (2000)認為幽默感應具有認知面、情緒面、外在行為面、心理層面、生理層面 及社會人際面等各方面的概念;而在國內亦有學者翻譯國外之各向度幽默感量表, 劉佩雲(1990)以國內大學生為樣本,探討性別、創造力與自我檢校之關係;何 茉如(1998)針對 1039 名台北縣、市之國中生,以「幽默欣賞問卷、 「幽默創造 量表」 、 「情境幽默創造測驗」 、 「幽默因應量表」 、 「同儕互評表」為研究工具,探 討幽默感與國中生日常壓力的關聯。然上述國內幽默感量表皆由國外翻譯而成, 直到陳淑蓉與陳學志(2005)回顧過去文獻,並且編制一符合國內文化脈絡與國 情之多向度幽默感量表(Multidimensional Sense of Humor Scale,簡稱 MSHS)。 5.

(14) 多向度幽默感量表經由預試、項目分析之後,共含有六個不同向度,分別為(1) 幽默理解能力:個體對幽默訊息的理解或掌握笑話重點的能力。 (2)幽默創造的 能力:個體能否將原本不相干、無關係的人事物,用滑稽、逗趣的方式串聯起來, 並使他人發笑的能力。 (3)社交情境中的幽默能力:個體以幽默的方式應用在人 際社交層面中的能力。 (4)幽默因應的能力:個體在面臨困難與挑戰時,是否能 以認知或行為層面上表現幽默以因應當下問題的能力。 (5)對幽默的態度:個體 對於幽默事物或是好笑、有趣的態度與喜好程度。 (6)笑的傾向:個體在日常生 活情境中笑的頻率或傾向。 綜上所述,本研究以陳淑蓉與陳學志(2005)所編製之多向度幽默感量表為 研究工具,藉以測量大學生之各個幽默向度。 貳、幽默感的相關研究 一、. 幽默感與背景變項. 就年齡相關層面,張如鈞(1990)在其研究中發現年齡與幽默感的知覺感受、 因應呈正相關,意即年齡越大,幽默感的知覺感受及幽默感的因應能力越佳;在 性別層面之相關研究中發現男性大學生普遍認為自己比女性大學生還幽默(黃于 娟,1993)。對於幽默的喜好與創造方面而言,劉佩雲(1990)發現,國內大學 生之幽默感在性別上有部分差異:男性大學生較女性大學生喜歡幽默、且在日常 生活中主動創造幽默的頻率也較高。孫聖和(2000)發現高中職設計類科學生在 幽默因應層面有所不同:研究發現高職男性於幽默因應層面的表現高於高職女性; 高職女性在幽默欣賞、幽默理解及幽默創造的表現高於高職男性,但是在幽默感 總層面上則是沒有顯著達到差異。在往後研究中則發現性別差異是造成幽默理解、 幽默欣賞與幽默因應不同的原因。 二、. 幽默感與身心健康. 在相關醫學的研究中,「發笑」這個動作對於身體的影響與運動有些許的相 似之處,笑能夠促進身體中氧氣的交換率,也能夠促進肌肉的活動與心跳,藉此 讓肺部得到更多的氧氣,當血液中紅血球的涵氧濃度增加時,能夠有效的抑制體 6.

(15) 內細菌成長,降低支氣管與肺部的疾病(Fry, 1994) ,且能適度的刺激心臟中的血 管及交感神經系統,讓身體釋放出神經傳導物質「兒茶酚胺」(catecholamines) 和「氨多酚」 (endorphin) ,此類物質能夠提高人體對於痛覺忍受度的閾值,並增 強人體血液中白血球的強度,使得在面對於壓力事件時,人體的免疫系統得以正 常運作以維持身體機能(Martin & Dobbin , 1988)。在笑與生理疾病的相關研究 中,Dillon、Minchoff 與 Baker(1985)做了一系列的研究,研究發現受試者以幽 默因應壓力情境的程度,與身體唾液裡的免疫球蛋白數量呈現正相關;而與呼吸 道系統的病毒細菌感染比例呈現負相關,也就是說當幽默因應的程度愈高,身體 的免疫系統功能則會越顯良好;當幽默因應程度越低,個體感染病毒與細菌的比 例則會越高,亦有學者發現幽默與笑亦能幫助疾病康復,避免心臟、腦血管病變、 癌症、憂鬱症等疾病(Cousins, 1979)。 許多學者透過研究指出,個體可以使用幽默感來面對壓力事件,當壓力或挑 戰出現時,幽默便會成為一種防衛機轉,使個體降低焦慮,並減少此壓力對於心 理健康的影響(Freud, 1960; Lazarus & Folkman, 1984) 。Lefcourt 與 Martin(1986) 認為幽默感可以使人們面臨到壓力情境的威脅與自我保持適當距離,降低使人喪 失活動力的無助與焦慮,便能以全面性、多元的角度與觀點看待壓力情境。陳淑 蓉(2003)在研究中指出,幽默可調節個體的負面情緒,例如:憂鬱與焦慮等情 緒,Martin(2007)發現,幽默之所以能使心理健康,是因為其能增進正向的情 緒、並且抑制負向的情緒。就幽默與憂鬱情緒而言,幽默感越高的受試者,憂鬱 情形越少,而當面對困境越能使用幽默作為個體因應策略的大學生,憂鬱傾向也 越低(Deaner & McConatha, 1993;Thorson & Powell, 1993) ,Kuiper 與 Martin(1993) 認為幽默感包含了一種會使人產生愉悅性的情緒特質,而此特質有助調節個體感 知到的壓力反應。True(1990)提到,幽默亦可減輕生活壓力、增進社交與人際 關係、彌平緊張,並且提高生活品質。蘇靜如(2009)認為幽默感對於個體的身 心健康為有效的因應機制,個體在幽默與發笑中,會覺得比較快樂也充滿著活力, 較不易產生沮喪、煩躁、焦慮或緊張的情緒。 7.

(16) 第二節 幸福感內涵及其相關研究 壹、幸福感的理論與意涵 近年來,電視廣告不斷主打著「小確幸」,小確幸指的就是在生活中增添一 點幸福的感覺,然而,古今中外,人類一直在追求著快樂與幸福,「幸福」這個 字詞在我們的生活中層出不窮,有人吃到美食會覺得幸福;有人與朋友相聚會覺 得幸福;有人領到薪水就覺得幸福,由此可見,每個人對幸福的感受與定義也都 不盡相同。 幸福一詞的原文是 Eudemonia,所指的是「道德、德性」的意思,隨著古代 數位哲學家的思辨與討論敘述,進而開始探討人類的幸福意謂著什麼?蘇格拉底 主張,「人的本性是渴求得到幸福,方法為求知、修德與行善,最後是一位幸福 之人」 ;亞里斯多德則認為: 「人生的最終目的是求善求福,最高的善是「至善」 , 真正的幸福是理性的「精神幸福」 。 Argyle(1987)提出的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SWB)的定義包含了三種面向:1.正向的影響、2.負向的影響,以及 3. 對生活的整體滿意度。多數學者認為,幸福感是來自個體對周遭生活環境進行了 一連串的評估後所得到的感覺,但幸福感也會受到短期情緒的影響,因此,情緒 因素也是幸福感特質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Andrew 與 Withey(1976)對幸福 感整合了以下定義:幸福感是由對生活的滿意度及生活所感受的正負情緒強度所 評估而成。此定義並未忽略個體的認知功能對於幸福感之間的關係,也兼顧了情 緒對幸福感所造成的影響。Ryff(1989)認為傳統定義幸福感的方式過於模糊, 因此將過去所認定的幸福感重新予以更嚴謹的定義作為確認,Ryff 提出了「心理 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一詞,並將主觀幸福感重新定義成較為理性 與積極的(eudaimonic)層面。Ryff 認為幸福不能等同於快樂,認為心理幸福感 應該定義為“努力表現完美的真實的潛力。並且發展出六向度心理幸福感模型。 此六向度分別為: (1)自主性:自我決定、獨立;能夠克服社會壓力並有思考之 行為;能夠對個人的行為進行自我調整、且能夠依據自己的標準對自我加以判斷。 8.

(17) (2)環境駕馭:對複雜的環境和外部活動能夠加以控制、且夠有效地利用環境 所提供的各種資源,進而選擇與創造個人價值及適應條件。 (3)個人成長:具備 一種不斷發展的態度與意識、個體認為自我處於不斷成長之過、樂於嘗試新事物、 有自我實現的潛能;對於自我的自我成長有一定的期許與要求。 (4)積極的人際 關係:在與人的互動中呈現出融洽、和諧的人際互動。 (5)生活目的:在日常生 活中擁有目標和方向感,且能夠感受到過去與現在的生活意義,並對人生持有信 念。 (6)自我接納:對自我持有肯定的態度;承認和容忍自身在很多方面的優缺 點;對過去的生活持肯定的態度 對比於西方文化,中國古代並無“幸福”一説,但從現代人對於幸福的理解與 認知,幸福無非是生活中美好的體現,從此觀點切入分析,陸洛(1997)於其探 討的華人幸福感概念及幸福感測量等相關研究指出,有別於西方。融合了儒、道、 佛三家思想,儒家之中的孔孟學說採取了人性本善的看法,認為人皆具有向善之 特性,除了達成獨善其身、更進一步地力求兼善天下,因此傅佩榮(1993)在其 研究中,將幸福感涵括了儒家的哲學思想,認為個體的幸福來源,是朝向至善努 力的過程之中。道家是如何看待人的幸福的?怎樣的生活才算得上是美好的?楊 玉輝(2009)認為道家判斷生活是否幸福主要是從五個方面來進行的,這也就是 道家幸福觀的五個基本內容:(1)合道順道的生活性質(2)身心健全的身體狀 態(3)自然的生活滿足(4)虛靜逍遙的精神表現(5)自然超脫的價值追求。 楊慶豐(1991)認為幸福感即是一種內在的知足與自足,且可以感到安定與舒適。 佛家重視的為利他的行為,並且遠離慾望、捨棄與切除一己的私念,傾向不與他 人相互競爭、比較,達到追求心靈的安定與和諧(黃智慧,1991),綜上所述, 可將儒家的「人和」、道家的「無為」與佛家的「無慾」視為東方華人在尚未使 用「幸福」一詞時,對於幸福的定義與理解。而陸洛(1997)歸納出九個適用於 華人幸福感之研究基礎: (1)尊重需求的滿足(2)人際關係的和諧(3)物質需 求的滿足(4)工作的成就感(5)簡單生活(6)享受他人的付出(7)自我控制 感與自我實現感(8)樂趣與正面影響(9)健康。陸洛並發展出量測華人幸福感 9.

(18) 的量表,目前華人幸福感的量表(CHI)也廣泛應用在華人社會的各項研究中(Lu & Shih, 1997)。 邢占軍(2005)提到主觀幸福感測量研究興起於二十世紀的中後期,並整理 出三種意義上的主觀幸福感測量研究:生活質量、心理健康、心理發展。 (一)生活質量意義上的主觀幸福感 關於生活質量上的主觀幸福感中,西方經濟學家在二戰之後提出了「生活質 量」 (Quality of Life,簡稱 QOL)的概念(厲以寧,1984) ,是一種強調無形的精 神層面生活水平對於人類的生存及發展的意義;Neugarten 等人根據各體對於生 活的熱情、毅力以及身體、心理與社會方面的自我概念等維度,發展出的「生活 滿意感指數量表」(Life Satisfaction Index,簡稱 LSI)(Neugarten,Havighurst, & Tobin,1961) 。到了六零年代中期,Cantril 發展了「自我標定梯形量表」 (Selfanchoring Scale,簡稱 SAS) ,該量表為人們各自按照自己的評價標準,以自己當 前、五年前,與五年後的總體預期生活滿意程度做出等級性的評價(Cantril,1965) 。 Andrews 與 Withey 等人在七零年代對先前的研究做了進一步的編制,在生活質 量研究中還加入了多種形式的主觀幸福感量表,其中包括已一種非文字呈現形式 的主觀幸福感測驗,在人面測驗中,個體被要求根據若干不同表情的人面,對自 己總體生活的感覺進行評價(Andrews & Withey,1976)。 近代則是 Diener(1984)提出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這個詞語, 所謂的「主觀兩字,即是在強調幸福應該是來自個體自身的主觀感受,而不是來 自他人客觀的衡量或觀察。Diener、Emmons、Larsen 與 Griffin(1985)接著編 製了 5 題的生活滿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SWLS) ,將認知和情感 的成分納入考量,被視為是簡單且常用的主觀幸福感測量工具。 (二)心理健康上的主觀幸福感 Bradburn(1969)認為個體的主觀幸福感取決於正向積極情感和負向消極情 感的比較。如果個體是感覺正向積極的情感經驗多過於負向消極的情感經驗,則 可以推論此個體是幸福的,反之亦然。Bradburn 在 1963 年編製了情感平衡量表 10.

(19) (affect balance scale,簡稱 ABS)。此量表中包含了十個項目,其中五個項目測 量的是積極情感,另五個項目測量的是消極情感,比較受測者在這兩區域分數的 分布情況,便可以對其近期的心理健康之情感狀態作出判斷,進而了解其主觀幸 福感狀況。而隨著現代心理醫療的進步與興起,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將與健康有關的生活幸福質量定義為「不同文化與價值觀 體系中的個體對其目標、標準與所關注事件的生活狀況體驗」,根據此基準所編 制的生活質量量表(WorldHealth Organisation Quality of Life 100 items,簡稱 WHOQOL-100) 。該量表包含了 100 個項目,分別可以從生理、心理、個體獨立 性、個體與社會關係、環境、精神支持六個領域對病人和正常人的生活質量進行 評價。 (三)心理發展意義上的主觀幸福感 在 90 年代中期,世界各國經濟水準與生活品質不斷上升,但是國民的生活 滿意度卻沒有跟著提升,賓州大學心理學教授 Seligman 便開始呼籲心理學界, 不應僅僅侷限在關注著負向症狀的治療,在過去的數十年中,心理學家已花費了 許多時間與心力在幫助人們做心理診斷或心理治療,目的即是為了從負向狀態恢 復到正常,而忽略了大眾的心理健康,一個個體沒生病不代表快樂,從負向症狀 恢復到正常不代表心理興盛與健康。幸福不僅僅是獲得快樂,而且還包含了通過 充分發揮自身潛能而達到完美的體驗(Ryff, 1995) 。Ryff 與其團隊(1995)提出 了心理幸福感的多重測量向度,發展出了 Ryff 心理幸福感量表。此量表所包含 的向度共有六個,其中包括了:自主性(autonomy) 、環境的駕馭(environmental mastery)、個體的成長(personal growth)、積極正向的社交人際關係(positive relations with others) 、生活的目的(purposein life)及自我接受(self-acceptance) 。。 Deci 與 Ryan(2000)提出了個體三種基本需求的理論,分別為:個人的自主 (autonomy) 、個人能力(competence) 、關係(relatedness)方面的需求,便以此 理論發展了總體基本需求滿足量表(Basic Need Satisfaction in General,簡稱 BNSG) (Deci, 2000)。 11.

(20) 一、幸福感的相關研究 (一)性別 在國外的研究中,針對不同性別對於幸福感之差異有著不同的看法與觀點, Ryff與Keyes(1995)以25歲以上成年人為對象,在研究中發現女性在幸福感之與 他人正向關係、個人成長上的得分顯著高於男性,而Ryff與Heidrich(1997)擴大 研究樣本,以青少年、中年與老年人為對象,發現女性之幸福感在與他人正向關 係、個人成長獲得的分數高於男性。Diener與Ryan(2009)針對過去幾年之幸福 感研究進行文獻回顧,發現不同性別在幸福感的表現上並無顯著差異,Diener與 其團隊研究指出,女性在正向的情感感受上得分較男性高,程度與頻率也較強, 意即女性在表達情緒程度時,較傾向於反應出極度的狀況,例如:非常愉快或非 常不愉快,因此不同性別在幸福感的差異並非顯現在整體幸福感的得分上,而是 情緒感受程度的分佈中,女性的表現較男性極端(Diener, Suh, Lucas, & Smith, 1999)。Dhara與Jogsan(2013)以中老年人為研究對象,並指出女性的幸福感顯 著高於男性,Waghmare(2016)則是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發現不同性別之大學 生在幸福感並無顯著差異。 在國內研究中,對於性別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中也有許多不同的發現與見 解,巫雅青(2001)、饒家榮(2012)以國內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發現不同性 別的大學生之幸福感無顯著差異,國內多位研究者在研究中發現男性在幸福感 的感受得分高於女性(顏映馨,1999;楊明玉,2010;石佳音,2011;黃淑 君,2014),然而,國內亦有許多學者支持Diener之說法,認為女性在幸福感 層面的得分比男性高(曾文志,2007;翁若雲,2011;籃文彬,2012;邱文 君,2013)。 (二)年齡 在年齡與幸福感的相關研究層面,年齡對幸福感沒有特定的方向性影響,原 因可能是個體對生活的滿意隨年齡增加而上升,但是個體對於正、負向情感感受 會隨年齡上升而下降,意即年紀越大的人也較少出現極端的情緒感受 (Headey 12.

(21) & Wearing, 1989)。Lu & Argyle(1990)以青少年為研究對象,發現年齡增長, 幸福感會下降,國內亦有研究者改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發現年級與幸福感成反 比(林彥伶,2006),根據Keyes(1998)之研究,高中職生年級增加,其幸福感 上升,國大學者亦指出,大學生隨著年級增加,其幸福感也升高(顏映馨,1999) 。 然而,筆者整理眾多研究者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均指出幸福感與年齡並無顯著 差異(巫雅菁,2001;賴建志,2005;翁若雲,2011;饒家榮,2012)。 (三)家庭環境與社經地位 國內外研究均發現個人的社經地位與幸福感呈現正相關(施建彬,1994; 陳律盛,2011;Tong & Song, 2004;Meliha, 2006),亦即社經地位越高者,幸 福感也會越高,而社經地位含括範圍相當廣泛,例如:個人生活品質、社交人 際關係、生活壓力等,Meliha(2006)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家庭環境與 幸福感的關聯發現家中為中高經濟背景者有較高幸福感;家中雙親採用民主態 度教育模式者幸福感會高於採忽視或過度保護者 (四)人格特質因素 許多學者認為社會支持、神經質人格、價值觀的因素、和內控對幸福感有直 接或間接的影響(陸洛,1997;吳淑敏,2005;曾文志,2007;黃淑君,2014; Bradley,2014)。施建彬(1994)以成年人為對象,並透過問卷訪談法研究發現 高收入者、外向性人格傾向者、神經質低者、給予社會支持與參與社會活動較多 者、外在社會支持較高者之幸福感也越高。. 第三節 恆毅力的內涵及其相關研究 壹、恆毅力的理論與意涵 在恆毅力的研究尚未被發現與證實以前,各個研究學者往往是以智力、學業 成績等因素來預測個人成功,在過去研究也發現智力的確能有效預測個人未來成 就(Blackwell, Trzesniewski, & Dweck, 2007;Gottfredson, 1997)。研究中發現了 智力能預測個體的學業成績,更能夠進一步預測未來收入、未來生涯潛力與工作 13.

(22) 表現(Bridgeman, Jenkins, & Ervin, 2000;Fergusson, Horwood, & Ridder, 2005; Kuncel, Hezlett, & Ones, 2004)。縱然如此,研究者們仍然好奇,除了一般認知能 力之外,是否有其他項因素可預測個人成就,學者們發現,對於目標有足夠的企 圖心、對於事物有堅持的動力與努力、剛毅堅強的個人特質、與對自身能力的自 信心,都是能夠預測個人成就的非認知因素(Duckworth et al., 2007;Howe, 1999; Terman & Oden, 1947)。Howe(1999)發現在棋藝、體育表現、音樂成就與視覺 藝術等領域中,「天賦」(inborn ability)並不像人們普遍地覺得對成就具有決定 性的影響力,然而「堅持」 (perseverance)這個特質,更能指標性地代表及預測 一個人的成就。恆毅力(grit)是 Duckworth 所提出,Grit 原意是指砂礫的意思, 後來將其延伸成為有勇氣、毅力。這個字是從砂礫演變成將石頭研磨,變成砂礫, 有磨練、鍛鍊的味道在其中,接著才演變成今日所用的恆毅力的精神。「對於擁 有同樣天賦的個體,為何有些人能獲得更大的成就?」Duckworth 對此問題進行 了一系列的研究,從研究中發現,無論是天份或是努力,都不是能夠擁有高成就 的唯一條件,持久熱情、堅持毅力,才是人生成就更重要的致勝關鍵(Duckworth et al., 2007)。 「有潛力不等於發揮潛力」 。Duckworth 曾為中學的數學老師,在教學工作的 經驗中間發現,有些天賦較高、數學領悟力與資質好的學生,在學校月考中的表 現上並不如預期中的好,相反的,那些花了許多時間才搞懂數學原理的學生考得 比預期還要好,因此,Duckworth 發現了,天賦好、資質高並不保證會擁有高成 就。Duckworth 在 2004 年對美國西點軍校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目的是想要預 測哪些參加訓練的學員可以堅持並完成校內課程的訓練。參與研究的對象為西點 軍校的 1218 名學生,施測方式為邀請學員填答恆毅力問卷,結果發現恆毅力量 表的分數與入學時所測的候選分數(包括美國高考 SAT 分數的加權平均數、班 級排名、領導經驗與能力以及運動能力) 、學業成績(GPA) 、軍事表現分數(MPS) 毫無關聯,意即恆毅力與天資毫無關係。然而,Duckworth 發現在嚴格訓練後, 留下來與離開的學員在在校成績是沒有差異的,而恆毅力則成為了可以進一步預 14.

(23) 測學員是否能通過嚴厲訓練的可靠指標。之後 Duckworth 與其團隊研究及訪談來 自不同專業領域的高成就人員,研究團隊發現受訪談人員在訪談過程中,都提到 了一個相同而顯著的特質,即恆毅力。 Duckworth 等人(2007)提出了「恆毅力」的概念: 「個體在追求長期目標時, 即使面對困難與挫折,仍能對目標具有一致的興趣與熱情,並願意持續投入努力」 , 而 Duckworth 也提出恆毅力同時應具有兩個面向: (1)鍥而不捨的努力(perseverance of effort) :指在追求長期目標的過程中, 遇到挫折與失敗時仍能持續投入努力,是具有毅力的表現; (2)一致的興趣(consistency of interests):指追求長期目標時,個體能持 續不斷地對目標保有高度興趣,是具有熱情的表現。綜觀上述,恆毅力之內 涵可歸納出以下公式:恆毅力=熱情 x 毅力。 Duckworth 認 為 恆 毅 力 是 由 兩 個 部 分 所 組 成 : 熱 情 ( passion ) 與 毅 力 (perseverance) ,熱情指的是長期不變的投入,而非對目標的投入有多熱切,對 很多人來說,熱情和痴狂(infatuation)或著迷(obession)是同義詞,但 Duckworth 訪問了許多高成就者成功的關係時,他們的描述不盡相同,然而,他們一再提到 的是長期不變的投入(consistency over time) ,而非投入的熱切程度(intensity) 。 因此所謂的熱情可以定義為,不只是很在乎某件事情而已,而是持久地關注同樣 的目標,始終不渝。Duckworth 等人(Duckworth, 2013; Duckworth et al., 2007) 認為要達到成功的條件,除了熱情,努力也同樣重要,因此提出了兩個公式:一 個技能的習得是「技巧」與「努力」的乘積(Skill = Talent × Effort) ,而「成就」 則是「技巧」與「努力」的乘積(Achievement = Skill × Effort) 。天分很重要,但 努力在算式中更顯得加倍重要,由公式可見,努力出現了兩次,因此,上述公式 可統整成:成就=天分 x 努力 2(Achievement = Talent × Effort2)。Duckworth 也 近一步解釋,愈高的才能與愈多努力付出,愈能夠達到更高之成就。 恆毅力是因目標而產生的,Duckworth(2016)指出目標的建立應是有階層 的並依序達成,目標的設立分為底層、中層及頂層目標又或稱終極目標;底層的 15.

(24) 目標是最具體、明確的,相對的頂層目標就會越抽象、越全面與越重要。目標層 級越高,目標本身就越接近最後的目的,而頂層目標其實就是目的本身,它就像 羅盤般不只能指引方向,也賦予中層、底層各目標意義。Buffet(張淑芳譯,2008) 認為確認目標的優先順序是成功的秘訣,當個體能夠越聚焦自身所設的目標或在 數個目標中找出共同目的時,便能使個體的熱情更專注。當然在執行目標過程中 會遇到阻礙,所以在對於底層的目標可以保留一些彈性做修改、刪除或替換新的 目標。恆毅力高的人其中層目標與底層目標通常都與頂層目標相關,反之,缺乏 恆毅力者則是目標層級間的關係是不太連貫的。恆毅力高的個體在面對失敗時也 會感到失望、傷心,但他們卻都不會失落太久,他們又會找到另一個能達成頂層 目標的中層或底層目標。 目前國內外與恆毅力相關之量表為數不多,Duckworth 等人(2007)所編制 的「恆毅力量表」使用 12 個題目來驗證恆毅力特質,包含了興趣的穩定性 (Consistency of Interests)以及努力的持續性(Perseverance of Effort) ,該量表之 內部一致性係數(α = .85),為可靠之信度,興趣穩定性分量表為.84,努力持續 性分量表為.78。Duckworth 及 Quinn(2009)以 Duckworth 等人(2007)所編制 「恆毅力量表」為基礎,保留了 10 個為數較少的題目,並發展了「短版恆毅力 量表」,經由結構方程模式分析後亦有良好之信效度。 貳、恆毅力的相關研究 一、恆毅力與不同背景變項 就性別與恆毅力的相關研究, Duckworth 等人(2011)及 Bowman 等人 (2015)認為恆毅力與性別、年齡並無明顯關聯,然而,也有許多研究認為就性 別層面來看,女性的恆毅力是高於男性(Cross, 2014;Guerrero,Dudovitz, Chung, Dosanjh, & Wong, 2016) ;儘管如此,至今仍未有確切的理論與相關研究能夠解釋 此恆毅力在性別之間的差異。在年齡與恆毅的相關研究部分,有學者發現恆毅力 與年齡呈現正相關,意即當年紀增長,恆毅力也會增加,在恆毅力的理論中,證 實了恆毅力是可以經由培養與鍛鍊的,若在生活中的經驗增加,恆毅力也能提升, 16.

(25) 由此論點可推論恆毅力為何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而提升(Cross, 2014) ;Duckworth (2017)針對美國所做的研究結果顯示,在樣本中,六十五歲以上的成年人具有 最高的恆毅力,由此可見年齡越長,恆毅力也越高。 二、恆毅力與學業表現 在而在教育程度方面的研究中,Duckworth 等人(2007)以 1500 位 25 歲 以上的成年人作為研究對象,發現教育程度較高者,其恆毅力也較高;而在進一 步的研究中,學者排除年齡的干擾變項之後,亦發現相同的研究結果(Duckworth & Quinn, 2009),由此可推斷,具有高恆毅力者同時也具備較高的學業動機,並 願意付出努力與熱情,進而取得較高的教育程度 Duckworth(2006) 、Duckworth 等人(2007)及 Duckworth 與 Quinn (2009)的研究當中發現恆毅力對於不同 年齡層、年級的學生的學業成績平均點數(grade point average,GPA),具有正向 的預測力;在更深的探究後發現恆毅力與個人取得最高學歷有關(Duckworth et al., 2007) 。另外她也做了另一項研究,對象是芝加哥公立學校的學生,對於即將 畢業的學生進行預測,結果顯示能夠順利畢業的學生也擁有較高的恆毅力 (Duckworth,2016)。. 第四節 幽默感、幸福感與恆毅力之相關 壹、恆毅力與幽默感之關係 國內目前尚無關於「恆毅力」與「幽默感」之研究,不過在國外文獻可發 現幽默與自我調節、自我控制等相關研究,在這些研究中指出幽默是面對困 境、因應壓力的一項技巧,幽默能幫助個體降低對心靈的衝擊(Kuiper, Martin, & Olinger, 1993;Lefcourt, 2002;Martin, 2003)。Fredrickson(2001)在研究中 發現,當個體面對困難與挑戰時,幽默感可觸發心理之正向感受,並且對抗身 心所遭受到的影響。Kuiper、Martin 與 Olinger(1993)也認為,幽默是一種能 改變個體對於壓力情境的重新建構,使個體可用一種更加放鬆與客觀的角度來 面對當前的困難,此機制使個體避免過於深陷當前的焦慮與負向情緒中。恆毅 17.

(26) 力為個體專注於自身所熱情事物上的一種能力特質,Isen(2003)認為幽默所 引發的正向情緒,可協助個體過大自身的專注力與思考力,Abel(2002)以大 學生為研究對象,發現具有高幽默感的學生更能使用幽默的正向情緒作為因應 困境的策略,由此也可推測當個體遇到困境時,具有幽默感的個體更能面對困 境,因此更能表現出恆毅力。 貳、恆毅力與幸福感之關係 目前國內外對於恆毅力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為數不多,張菀琦(2017)以 國中籃球隊隊員為研究對象,發現恆毅力與幸福感達顯著正相關,而恆毅力亦 對於幸福感有顯著的預測力,然而此研究樣本的選取具有特殊性,可能會造成 結果的偏誤,例如:能參加籃球校隊的人本身就必須對於籃球有著熱情與持續 努力的毅力,亦即此樣本本身就有較高之恆毅力。在國外相關文獻部分,Vainio 與 Daukantaitė(2016)以 196 名大學生以及 396 名非大學生為樣本的的研究中 發現,恆毅力與所有幸福感的因素皆呈現正相關。然而在心理學辭典中對於意 志力的涵義與本研究中之恆毅力具有相似之處,意志力指的是個人為達成自我 預定之目標或克服面對之困難,而發自個人意願付出的努力,以及個人面對威 脅或利誘情境時,在心理和行動上所表現的抗拒力(張春興,2003)。由此可 知,意志力與恆毅力有幾個共同的內涵:(1)具有目標與方向、(2)願意付處 自身的努力與行動自願持續不斷地努力與付出行動;而恆毅力與意志力的不同 之處則在與恆毅力對於努力與熱情是同時強調的。由此故參考他篇以探討意志 力為主之研究,鄧甯心(2014)以在傳統產業之企業中不同部門員工為研究對 象,探討意志力、幸福感與工作壓力三者之關係,研究結果發現意志力與幸福 感成正比,意即意志力越高的員工,個體員工幸福感也愈高,特別是研發部門 員工較高的意志力可減緩工作壓力對幸福感的負向影響。綜觀國內外相關研 究,在探討恆毅力與幸福感的相關研究中,尚無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因此本 研究欲進一步了解大學生之恆毅力與幸福感之間的關係。 參、幽默感與幸福感之關係 18.

(27) 在國外研究部分,Papousek(2018)研究結果發現幽默感可成為個體在遇 到狀況時,擁有因應的能力,特別是面臨惡劣與困難的環境中,亦能增加個體 之挫折忍受力,研究結果更顯示了幽默可提升生活滿意度,並且有助於維持個 體的幸福感。在國內部分,蘇靜如(2009)以立意取樣選取國中生為研究對 象,探討幽默感對生活壓力與幸福感之調節作用,研究結果發現幽默創造能力 有助於抑制學校生活壓力對幸福感的負向效果,高幽默創造力較低幽默創造力 調節效果佳,而賴建志(2005)以國內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生活壓力、幽 默風格與幸福感之關聯,研究結果發現自我增強型幽默風格與主觀生活壓力之 交互作用則在生活滿意度以及正向情緒層面達顯著,亦即此幽默風格的展現有 助於幸福感之提升,該研究亦發現兩種正向型幽默風格(自我增強型幽默與產 生聯繫型幽默)都顯示出高正向幽默組的生活滿意程度比低正向幽默組高,且 正向情緒經驗較多,負向情緒經驗較低,然而,針對兩種負向型幽默風格(攻 擊型與自我攻擊型幽默),則發現高負向幽默者反而比低負向幽默者對生活滿意 程度較低。 綜言之,已有研究結果顯示當個體的幽默感越高,則其對於幸福的感知與 經驗也會相對的越多;另一方面,亦有研究證實當個體的對於自身設定的長遠 目標越能夠保持熱情,並且努力不懈地朝向目標前進,則越能感受到幸福感與 正向的情緒。然而,當個體面臨困境與挑戰之時,若個體擁有高幽默感,或許 較能以幽默解決問題與克服逆境,進而提高恆毅力,因此研究者認為實有必要 探討三者之關係。. 19.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為說明本研究之研究方法,共分五節。第一節為研究架構,第二節為 研究參與者之相關背景資訊,第三節為研究工具,第四節為本研究之程序,最 後第五節為說明問卷分析與處理方式,以下將分別詳述。.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 一、研究架構 本研究旨在探討幽默感、恆毅力與幸福感之關聯以及恆毅力之中介效果, 並以文獻探討為基礎,形成本研究之研究架構:.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本研究自變項為多向度幽默感,共分六向度:幽默理解、幽默創造、社交 情境中的幽默、幽默因應、對幽默的態度,以及笑的傾向;依變項為幸福感, 一共分為三向度:生活滿意度、正向情意、以及負向情意;中介變項為恆毅 力。 二、研究假設 依據上述之研究架構,詳列本研究之研究假設: 假設 1:不同背景變項之幽默感具有顯著差異。 H1-1:不同年齡者之幽默感具有顯著差異。 H1-2:不同性別者之幽默感具有顯著差異。 20.

(29) 假設 2:不同背景變項之幸福感具有顯著差異。 H2-1:不同年齡者之幸福感具有顯著差異。 H2-2:不同性別者之幸福感具有顯著差異。 假設 3:不同背景變項之恆毅力具有顯著差異。 H3-1:不同年齡者之恆毅力具有顯著差異。 H3-2:不同性別者之恆毅力具有顯著差異。 假設 4:多向度幽默感與幸福感具有顯著正相關。 H4-1:多向度幽默感與生活滿意度具有顯著正相關。 H4-2:多向度幽默感與正向情意具有顯著正相關。 H4-3:多向度幽默感與負向情意具有顯著負相關。 假設 5:多向度幽默感與恆毅力具有顯著正相關。 H5-1:多向度幽默感與恆毅力具有顯著正相關。 假設 6:幸福感與恆毅力具有顯著正相關。 H6-1:生活滿意度與恆毅力具有顯著正相關。 H6-2:正向情意與恆毅力具有顯著正相關。 H6-3:負向情意與恆毅力具有顯著負相關。 假設 7:恆毅力在幽默感與幸福感間具有中介效果。 H7-1:恆毅力在多向度幽默感與生活滿意度具有中介效果。 H7-2:恆毅力在多向度幽默感與正向情意具有中介效果。 H7-3:恆毅力在多向度幽默感與負向情意具有中介效果。.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根據本研究目的與動機,所關注之母群為台灣各地區公、私立大學之在校 生,因考量時間、經濟與便利性等成本,本研究藉由下列網路平台發放問卷: 臉書(facebook)、Line、Instrgam、Dcard 等大學生慣用社群軟體,以線上問卷 平台系統 survey cake 開放填寫並提供填寫獎勵以利招募有意願之研究參與者。 21.

(30) 本研究正式施測期間大約為二週,總計共 512 份線上問卷,剔除重複作答 與作答時間過短等共 44 份無效問卷後,本研究之有效問卷為 468 份,有效填答 率為 91.4%。研究參與者之年齡分布於 18 至 39 歲,平均年齡為 22.38,標準差 為 3.903。. 第三節 研究工具 一. 多向度幽默感量表 (一) 量表來源與內容 本 研 究 採 用 陳 淑 蓉 與 陳 學 志 ( 2005 ) 所 編 製 之 多 向 度 幽 默 感 量 表 (Multidimensional Sense of Humor Scale)簡稱 MSHS,來測量個人的多向度幽 默感。該量表共分六個分量表,各分量表之例題呈現如下所示: 1.. 幽默理解能力:在大多數的情境中,我大多可以發現滑稽或有趣的事 物。. 2.. 幽默創造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我時常可以找到很多快樂的點子。. 3.. 社交情境中的幽默能力:我的朋友認為我是一個有趣的人。. 4.. 幽默因應能力:在與人談話中,我通常會有些機智的反應。. 5.. 對幽默的態度:我覺得如果沒有幽默感,生活會變得平淡無味。. 6.. 笑的傾向:如果有人講笑話,我通常都是笑得最大聲的那一個。. (二) 作答與計分方式 多向度幽默感量表採用李克特氏點量表,作答者依照自評符合程度由低到 高(1 ~ 5 分)分別為:非常不符合、有點不符合、符合、有點符合、非常符 合,如該題為反向題則以反向計分,共六個分量表,題數分別為 4 題、8 題、 13 題、12 題、10 題、7 題以及重複題 3 題,全量表共計 57 題,將各個分量表 之分數加總後,則得該向度總分,若向度的總分得分愈高,則表參與者該向度 上的幽默感愈高。 (三) 信度與效度 22.

(31) 多向度幽默感量表之各分量表其內部一致性 Cronbach's α 分析係數,除了「幽 默理解的能力」為.58 之外,其他分量表皆介於 .75 至.92 之間,此量表之內部一 致性尚稱滿意。而本研究以 478 份樣本進行六分量表之信度分析,幽默理解能力、 幽默創造能力、社交情境中的幽默能力、幽默因應能力、對幽默的態度以及笑的 傾向,內部一致性 Cronbach's α 分別為.710、.890、.954、.910、.896、.801,六分 量表均有良好之內部一致性。 在效度方面,多向度幽默感量表以 199 位學生為受測者,並由「同儕互評 結果」與「教師評量結果」為效標,所得相關為.45,並達 p < .01 之顯著水準。 在建構效度之考驗中,以驗證性因素進行效度考驗,經檢測之後,大部分題項 之因素負荷量皆在理想範圍 0.5 至 0.95 之間,皆能達到 p < .05 之顯著水準,代 表此量表整體構念與適配度是可被接受的。 二. 幸福感量表 (一) 量表來源與內容 本研究採用曾文志(2007)所編譯之量表,該量表共分二分量表,分別為: 一、生活滿意度分量表、二、情意分量表,其中情意分量表又分正向情意與負向 情意分量表。生活滿意度量表為曾文志翻譯自 Diener、Emmons、Larsen 與 Griffin (1985)所發展之生活滿意度量表,此量表共五題,填答者由個人主觀知覺整體 生活滿意度所填答。情意分量表為曾文志翻譯自 Schinmmack(2003)所建構之 情意量表,填答者根據六個月所經驗到之情緒狀態作答,其中正向情意分量表題 數為 4 題;負向情意分量表題數為 4 題,共 8 題。 幸福感量表主要預測量個體自我主觀知覺幸福的程度,該量表例題如下: 1.. 我的生活狀況算是極好的了。。. 2.. 過去 6 個月以來,您有多常經歷到以下的情緒,0 為從未經歷,6 為總 是經歷,請在勾選於適當的空格。 - 熱衷的(Affectionate). 3.. 過去 6 個月以來,您有多常經歷到以下的情緒,0 為從未經歷,6 為總 是經歷,請在勾選於適當的空格。 - 內疚的(Guilty) 23.

(32) (二) 作答與計分方式 此量表之生活滿意度分量表採用 Likert 七點量表的方式填答與計分,0 分 代表「非常不同意」、6 分代表「非常同意」,總分介於 0 至 30 分,分數愈高則 表示個體之決生活滿意度越高,幸福感也越高。情意分量表採用 Likert 七點量 表的方式填答與計分,0 分代表「不曾經歷」、6 分代表「總是經歷」,正向情意 總分越高表示個體正向情意出現頻率越高,其幸福感也越高;反之,負向情意 總分越高表示個體負向情意出現頻率越高,其幸福感程度也越低。 (三) 信度與效度 本量表最初由 Diener 等人(1985)以大學生為樣本,簡易校標關聯效度,結 果顯示此量表與其他 11 相關量表達中等以上的相關程度,可解釋變異量為 66%, 由此可見分量表就有良好效度。曾文志(2007a)亦以國內大學生為研究對象, 所測得內部一致性 Cronbach's α 為.83,表示該量表具有良好內部一致性。 本研究以 468 份有效樣本進行三分量表之信度分析,生活滿意度、正向情 意與負向情意之 Cronbach's α 係數分別為 .889、.865、.758,表示具有良好之內 部一致性。 三. 恆毅力量表 (一) 量表來源與內容 本研究採用林雅芬(2019)所編譯之正體中文版「恆毅力量表」(Traditonal Chinese version of the Grit Scale,簡稱 GS-TC),該量表係翻譯自 Duckworth 等 人(2007)之原始英文版,並以質性訪談確認題意與文化差異後所發展之量 表。中文版恆毅力量表共包含二個分量表,分別為努力的持續性與興趣的穩定 性,每個分量表分別有 6 題,共計 12 題,該量表經由預試分析結果以及質性訪 談之後發現第二題之因素負荷量較低(.30),於是刪為 11 題,刪題後努力的持 續性分量表為 6 題,興趣的穩定性分量表為 5 題。此量表施測對象為國中生, 經由心理學專家認可後,可拓展其樣本範圍至成年人。. 24.

(33) (二) 作答與計分方式 此量表每題均採用 Likert 五點量表,1 分代表「非常不符合」,5 分代表 「非常符合」,受測者依照語句與自身相符合程度進行作答,作答後將各題分數 加總後之總分愈高,則代表受測者之恆毅力愈高。 (三) 信度與效度 在中文版恆毅力量表之努力持續性分量表內部一致性 Cronbach's α 為.78, 興趣穩定性分量表內部一致性 Cronbach's α 為.70,由結果可得知兩分量表皆具 有良好內部一致性。再測信度方面,努力持續性分量表之再測信度 r = .64,p < .001;興趣穩定性分量表之再測信度 r = .52,p < .001,此結果可得知兩分量 表在間隔時間測量之得分達顯著正相關,表示具有良好再測信度。而本研究以 468 份樣本進行信度分析,恆毅力總量表內部一致性 Cronbach's α 為.737,亦即 具有良好之內部一致性信度。 在校標關聯效度的檢驗中,努力持續性分量表與五因素人格特質之友善 性、嚴謹性、情緒穩定性與開放性皆達顯著正相關(ps < .05);興趣穩定性分 量表亦與嚴謹性、情緒穩定性、開放性呈顯著正相關(ps < .05),將此量表與 自我控制、努力自我調節為校標,測得結果亦達顯著正相關(ps < .05),綜上 所述,恆毅力量表與過往研究結果雷同,二分量表與校標關聯效度之五因素人 格、自我控制與努力自我調節皆呈正相關,具有良好校標關聯效度。 四. 背景資料問卷 本研究收集的背景資料有兩項:(1)性別:男、女;(2)年級,此部分之 資料收集目的在於了解上述變項與本研究相關變項之間的關聯,以利分析。. 第四節 研究程序 一. 編製線上問卷 研究者取得量表之授權同意後,經專家協助檢視問卷內容是否得宜,並以 線上問卷平台 SurveyCake 開始編製施測之量表。SurveyCake 為一線上問卷製作 25.

(34) 平台,可依照使用者需求而自訂外觀、排版、答題型式與順序,問卷設計者可 依照該網站指示依序設定好問卷內容,待使用者設定完畢之後,便可開放填 答,在開放問卷填答的過程中,使用者可隨時進入網站後台觀看目前填答人 數、瀏覽人數、資料分佈情形以及個別填答狀況。本量表首先明確說明本研究 之研究對象與花費時間,並簡述論文屬性、研究目的、研究用途等資訊後,接 著確認研究參與者的填寫意願,若同意則開始作答;不同意則退出研究。在問 卷填寫的設計上,為避免作答者漏填,研究者將問卷設計為每個題目皆為必 填,全數填妥方能完成問卷。 二. 回收問卷 本研究以網路方式發放問卷,共耗時二週,回收總問卷 512 份,剔除無效 問卷 44 份,包含重複題差異分數大於 2 分、作答時間低於 5 分鐘與亂答者,實 際進行分析的問卷為 468 份,有效問卷回收率 91.4%。.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 本研究將線上所收集之研究問卷資料,進行有效問卷資料的篩選與整理, 並使用 SPSS23.0 版本統計軟體進行分析,以驗證各項假設。 一. 描述統計 本研究之描述統計共分為兩部分:(1)分析有效樣本之背景資料分佈情 形,包含:性別、年級。(2)計算本研究變項之統計數,如:平均數、標準差 等。 二. 差異檢定 本研究以獨立樣本 t 考驗與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大學 生,在「幽默感」、「幸福感」及「恆毅力」程度的差異情形。 三. 相關分析 本研究以皮爾森積差相關(Pearson’s correlation)探討有效樣本背景變項與 研究變項間的相關性,以及驗證各變項間是否有顯著的相關。 26.

(35) 四. 線性回歸 本研究以簡單線性迴歸來分析大學生在幽默感、幸福感得分上之變化情 形。並了解幽默感是否能有效預測幸福感。 五. 中介效果分析 本研究採用 Hayes(2013)所開發的 PROCESS 軟體,使用外掛模型中的 Model 4 進行拔靴法分析(Bootstrap)重複進行 5000 次抽樣分析,藉此進行中 介效果的檢驗。. 27.

(36) 第四章 研究結果 本研究將所搜集到之研究資料以 SPSS 統計軟體進行分析,驗證研究假設, 並於本章節討論研究結果。本章共分三節,第一節為量表之描述性統計分析,了 解研究受試者背景資料;第二節說明各變項間相關分析結果;最後,第三節以恆 毅力作為中介變項,進行中介模型驗證。. 第一節 描述性統計分析 壹、背景變項之描述性統計分析 研究者依據文獻探討以及了解受試者背景資料之內容,列出基本變項。類別 變項如性別、年級相關次數分配表如下表 4-1-1。 表 4-1-1 受試者背景變項次數分配表 項目 性別. 年級. 類別. 人數. 總人數. 男. 212. 女. 256. 大一. 81. 17.3%. 大二. 84. 17.9%. 大三 大四以上 碩士班. 59 115 125. 博士班. 4. 468. 468. 百分比 45.3% 57.4%. 12.6% 24.6% 26.7% 0.9%. 由表 4-1-1 可以得知,468 位受試者在性別部分,男性共 212 位,女性共 256 位。年級的部分,有 81 位大一、84 位大二、59 位大三、115 位大四以上、 125 位碩士生以及 4 位博士生。 貳、各量表得分之描述性統計分析 研究者依據本研究所關注之變項,包含多向度幽默感、恆毅力與幸福感三 者總分得分與分量表得分之平均數、標準差之描述性統計結果分析如下表: 一、多向度幽默感量表各分量表得分 參考表 4-1-2 所示,多向度幽默感量表各分量表平均得分數由六個分量表組 28.

(37) 成,平均分數介於 3.15 至 4.03 之間。 二、幸福感量表各分量表總分 幸福感量表包含三個分量表,其中平均分數與標準差如表 4-1-2 所示。 三、恆毅力量表得分總分與各分量表得分 恆毅力量表共包含二分量表,其中平均分數與標準差如表 4-1-2 所示。 表 4-1-2 多向度幽默感量表、幸福感量表與恆毅力量表資料描述統計(n = 468) 向度. 平均數. 標準差. 幽默理解. 3.87. 0.689. 幽默創造. 3.70. 0.732. 社交情境中的幽默. 3.43. 0.810. 幽默因應. 3.53. 0.669. 對幽默的態度. 4.03. 0.638. 笑的傾向. 3.15. 0.717. 生活滿意度. 4.47. 1.185. 正向情意. 4.90. 1.031. 負向情意. 3.64. 1.075. 努力的持續性. 3.63. 0.599. 興趣的穩定性. 2.99. 0.664. 恆毅力總分. 3.33. 0.427. 貳、不同背景變項之幽默感、幸福感與恆毅力分析 本節根據研究參與者在幽默感、幸福感與恆毅力上之得分作為結果變項, 進一步以獨立樣本 t 考驗性別、年級與結果變項的關係。. 一. 幽默感之分析 本段旨在檢驗背景變項之研究樣本在多向度幽默感上得分的差異,分析結果 29.

(38) 如下所示: 以獨立樣本 t 檢定考驗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在多向度幽默感量表上得分的差 異,摘要表如表 4-1-3 所示,不同性別在幽默創造的得分上呈現顯著差異(t (467) = 2.31, p < .05) ,男性(M = 3.78, SD = 0.75)顯著高於女性(M = 3.62, SD = 0.72) ; 在社交情境中的幽默得分上亦呈現顯著差異(t(467)= 2.70, p < .01) ,男性(M =3.53, SD = 0.80)顯著高女性(M = 3.33, SD = 0.82);在幽默因應的得分上亦呈 顯著差異(t(467) = 2.50, p < .05),男性(M = 3.61, SD = 0.73)顯著高於女性 (M = 3.45, SD = 0.63) ;在笑的傾向得分上亦呈顯著差異(t(467)= 2.14, p < .05) , 男性(M = 2.77, SD = 0.61)顯著高於女性(M = 2.64, SD = 0.6);而幽默理解(t = - 0.81)與對幽默的態度(t = - 0.75)則未達顯著差異,表示不同性別在幽默理 解與對幽默的態度上得分並無不同。 表 4-1-3 不同性別之幽默感之 t 檢定摘要表 男(n = 213) 變項. 女(n = 256). M. SD. M. SD. t值. 幽默理解. 3.84. .68. 3.37. .70. -0.81. 幽默創造 社交情境中的幽默 幽默因應 對幽默的態度 笑的傾向. 3.78 3.53 3.61 3.99 2.77. .75 .80 .73 .70 .61. 3.62 3.33 3.45 4.04 2.64. .72 .82 .63 .60 .64. 2.31* 2.70** 2.50* -0.75 2.14*. *. p < .05.. **. p < .01.. 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不同年級之大學生,結果發現不同年級之大學生 在多向度幽默感的得分上無顯著差異(F = 0.369, 0.511, 0.947, 0.324, .0.873, 0.287, ps > .01),表示不同年級之大學生並不影響多向度幽默感的得分。. 30.

(39) 二. 幸福感之分析 本段旨在檢驗背景變項之研究樣本在幸福感上得分的差異,分析結果如下 所示: 以獨立樣本 t 檢定考驗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在幸福感量表上得分的差異,摘 要表如表 4-1-4 所示,不同性別在生活滿意度的得分上則未達顯著差異(t(467) = - 0.95),表示不同性別在生活滿意度上得分並無不同。而不同性別在正向情意 的得分上呈顯著差異(t(467)= 2.21, p < .05) ,男性(M = 3.75, SD = 0.84)顯著 高於女性(M = 3.58, SD = 0.76) ;在負向情意得分上亦呈顯著差異( t(467) = -2.21, p < .05),女性(M =3.74, SD = 1.05)顯著高男性(M = 3.51, SD = 1.11)。 表 4-1-4 不同性別之幸福感 t 檢定摘要表 男(n = 213) 變項 生活滿意度 正向情意 負向情意 *. p < .05.. 女(n = 256). M. SD. M. SD. t值. 4.41 3.75 3.51. 1.22 0.84 1.11. 4.52 3.58 3.74. 1.17 0.76 1.05. - 0.95 2.21* - 2.37*. **. p < .01.. 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不同年級之大學生,在幸福感上得分的差異,結 果發現不同年級之大學生在幸福感的得分上無顯著差異(F = 0.789, 0.880, 1.441, ps > .01),表示不同年級之大學生並不影響幸福感的得分。 三、恆毅力之分析 本段旨在檢驗背景變項之研究樣本在恆毅力上得分的差異,分析結果如下 所示: 以獨立樣本 t 檢定考驗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在恆毅力上得分的差異,摘要 表如表 4-1-5 所示。根據上表,不同性別在恆毅力的得分上未達顯著差異(t = 0.31),表示不同性別在恆毅力上的得分並無不同。. - 31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the 2010/2011 academic year, the major concerns in respect of student support of about sixty percent of the primary schools are related to the themes of creating a caring

Family with marital couple owns sufficient economic resources, parents with healthy mental usually spend more time to accompany and take care of children, therefore the children'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who promote Gratitude Education by using Gratified Dream Savings Notebook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cognition and attitude of traffic safety education toward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in Taichung. Six aspects are analyzed within this research,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sign the bus- related lesson plans based on the need of the students of the 3 rd to 6 th grade of an elementary school in remote

Therefore,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utilize and manage the coastal lands in Tao-Zhu-Miao region, this study will intensively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and use and

Therefore, based on the related literary studies, this research conduct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ims at the change about perspective on finance management, money attitude,

This research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pplementary educ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chung City and investigate the learning factors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