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原住民族新聞學在台灣:原住民族電視台的生產與實作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原住民族新聞學在台灣:原住民族電視台的生產與實作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6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博士班 博士學位論文. 治 政 大 原住民族新聞學在台灣: 立. ‧ 國. 學. 原住民族電視台的生產與實作. Indigenous Journalism in Taiwan: The production and practice. ‧. of Taiwan Indigenous Television.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指導教授:馮建三 研究生:張鴻邦. 中華民國. i n U. v. 博士 撰. 一○七 年 七 月. DOI:10.6814/DIS.NCCU.PDC.002.2018.F05.

(2) 摘要 原住民族媒體肩負著原住民族參與公眾討論、存續族群文化的使命,近年逐 漸受到重視。2005 年開播的原住民電視台象徵落實原住民族傳播權利、彰顯族 群主體性,是族群語言與文化的存續手段之一。新聞是原視節目的代表,比例達 每月新製節目之八成,人力佔總員工數四成。這個特徵呼應了海外原住民族媒體 的發展趨勢,論者緣此提出原住民族新聞學理論,本文遂能藉以檢視原視每日新 聞與族語新聞,將其置放於原著民族媒體生態、組織發展歷程與結構配置之脈絡 中,探問原視新聞實作與價值之社會意義與理論內涵。 論文發現,側身台灣眾多電視新聞頻道的原視新聞,由於具有三個特徵而獨 具一格:就地配置記者以儘量讓不同族群得以發聲、鼓勵族人現身說法以呈顯原 住民觀點,積極運用新聞復振族群語言及展現族群文化。這些有限但值得肯定的 成績足以作為基礎,研究者可以進而探究原住民族新聞學內涵,一方面整合原住 民族媒體的多種特性並賦予實作的定向,另一方面原視的社會境況與組織現實, 以及原住民新聞工作者之實作經驗,也提供了豐富原住民族新聞學內涵不可或缺 的養分。.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關鍵字:原住民族媒體、原住民族新聞學、原住民族電視台、新聞文化、新聞社 會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DIS.NCCU.PDC.002.2018.F05.

(3) Abstract Indigenous media may be defined as media conceptualized, produced, and circulated by indigenous peoples with the purpose of political self-determination, public participation, language preservation, and cultural sovereignty. Especially, Indigenous news media have experienced significant growth worldwide in recent years. Although the indigenous journalism is playing an arguably important role in contributing to Indigenous politics and identities, they have received only limited attention in mainstream society,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community, thus is worthy of closer analysis, Following the research approach advocated by Folker Hanusch, this dissertation examined the news production and practice of Taiwan Indigenous Television(TITV), the most significant and influential indigenous media in Taiwan. Using multi-literal review, field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s, I attempt to show TITV spreads journalists in different tribes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 of every tribe to engage public discussion. In addition, TITV encourages tribe people to be the interviewee to represent indigenous perspectives that against the negative stereotype produced by the mainstream news organization. Furthermore, TITV also dedicates to product indigenous language news programme for language preservation and education. Similar practices could be found in other national indigenous television such as APTN in Canada and Maori Television in New Zealand, but the experiences of TITV are still unique because of the its special social context and news television environment in Taiwan. Therefore, the production and practice of TITV could enrich the research area of indigenous journalism..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i n U. v. Keywords: indigenous journalism, indigenous media, journalism culture, sociology of journalism, Taiwan Indigenous Television. engchi. DOI:10.6814/DIS.NCCU.PDC.002.2018.F05.

(4) 目次 第一章 原住民族新聞作為研究題旨........................................................................ 1 第一節 多層次的原住民族公共領域................................................................ 1 第二節 原住民族新聞為文化展現與存續手段................................................ 4 第三節 新聞產製研究之提醒............................................................................ 7 第四節 台灣過往原住民族新聞研究.............................................................. 11 第五節 原住民族新聞學作為統整概念.......................................................... 14 第六節 研究問題與設計.................................................................................. 16 第二章 原住民族新聞媒體地景.............................................................................. 19 第一節 自立自強的廣播電台.......................................................................... 19 第二節 帶動原運的平面刊物.......................................................................... 21 第三節 電視成為原住民族媒體重心.............................................................. 23 第四節 缺乏地方活力的原住民族媒體環境.................................................. 26 第三章 原視新聞及其組織脈絡.............................................................................. 29 第一節 台視籌備與東森初創時期的原視新聞.............................................. 29 第二節 公廣集團下茁壯的原視...................................................................... 33 第三節 政黨角力下建立的原文會.................................................................. 37 第四節 原文會以文化教育作為新聞精神...................................................... 43 第五節 幾經波折逐步自立之原視.................................................................. 51 第四章 社會期待的原視新聞.................................................................................. 56 第一節 新聞專業判斷下的原視新聞.............................................................. 56 第二節 收視報告中的各界期待...................................................................... 61 第三節 歷年原視新聞表現.............................................................................. 66 第四節 尚待建立的原視新聞檢視視角.......................................................... 81 第五章 原視新聞生產與實作.................................................................................. 84 第一節 每日新聞在新聞室.............................................................................. 84 第二節 每日新聞現況與挑戰.......................................................................... 91 第三節 自成一格的族語「新聞」.................................................................. 96 第四節 原視新聞產製特點............................................................................ 102 第六章 原視的原住民族新聞學意涵.................................................................... 104 第一節 賦權與部落參與................................................................................ 104 第二節 反論述與展演.................................................................................... 109 第三節 復振語言作為使命與現實挑戰........................................................ 111 第四節 文化慣習作為報導規範.................................................................... 114 第五節、新聞監督與外界干預........................................................................ 116 第七章 結語............................................................................................................ 118 第一節 再思考原住民族新聞學理論框架.................................................... 11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i. DOI:10.6814/DIS.NCCU.PDC.002.2018.F05.

(5) 第二節 再思考原住民族新聞在台灣............................................................ 120 第三節 待開拓之研究領域............................................................................ 126 參考文獻.................................................................................................................... 129 附錄一訪談題綱........................................................................................................ 145 附錄二收視質報告統整(2007-2017) .................................................................. 148 附錄三類目表說明.................................................................................................... 15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ii. DOI:10.6814/DIS.NCCU.PDC.002.2018.F05.

(6) 圖目次 圖 2-1:原視預算(2007-2016) .............................................................................. 25 圖 3-1:原民會規劃之原住民族電視頻道架構圖 ................................................... 30 圖 3-2:原視組織架構圖(2008) ........................................................................... 35 圖 3-4:原文會組織架構變革(2010-2018) .......................................................... 47 圖 3-5:原文會新聞部組織架構變動(2017-2018) .............................................. 48 圖 5-1:每日新聞組織架構 ....................................................................................... 84 圖 5-2:每日新聞新聞室空間配置 ........................................................................... 86. 表目次 表 3-1:原住民族電視頻道標案新聞節目規劃 ....................................................... 30 表 3-2:2006 年第一季新聞節目表 .......................................................................... 32 表 3-3:原視各部門人數(2008) ........................................................................... 35 表 3-4:原文會歷屆董事、監察人族群別與專長領域 ........................................... 43 表 3-5:原文會人原之性別與族群人數比較(2015 年) ...................................... 45 表 3-6: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組織編制表(2016) ....................... 46 表 3-7:原文會與原視歷任主管 ............................................................................... 50 表 3-8:原視歷年新製節目類型比例(2014-2018 第一季) ................................. 53 表 3-9:客視 2007 至 2016 年節目類型時數比例(前四類) ............................... 54 表 4-1:卓越與雲豹新聞獎原視得獎紀錄 (2007-2011) .................................... 56 表 4-2:雲豹新聞獎電視類入圍台別 ....................................................................... 61 表 4-3:原民收視研究之新聞問責座談會參與者基本資料(2007-2017) .......... 64 表 4-4:原視「每日新聞」抽樣天數與新聞則數(2011-2017 ) ........................ 66 表 4-5:「每日新聞」實際分析則數(2011-2017 ) ............................................ 68 表 4-6:「每日新聞」新聞事件發生地與製作類型(2011-2017 ) .................... 69 表 4-7:「每日新聞」長度(2011-2017 ) ............................................................ 69 表 4-8:「每日新聞」新聞中的受訪者人數比例(2011-2017 ) ........................ 70 表 4-9:「每日新聞」新聞主要報導族群(2011-2017) ...................................... 70 表 4-10:「每日新聞」新聞主要報導族群與族群人口數比例 ............................. 72 表 4-11:「每日新聞」台北與駐地記者的主要報導族群比較(2011-2017) .... 73 表 4-12:「每日新聞」新聞主題比例(2011-2017) ............................................ 74 表 4-13:「每日新聞」台北與駐地記者的新聞主題比較(2011-2017) ............ 75 表 4-14:整併後「每日新聞」新聞類型比例(2011-2017) ................................ 75 表 4-15:「每日新聞」受訪者身份別比例(2011-2017) .................................... 76 表 4-16:「每日新聞」受訪者族群比例(2011-2017) ........................................ 77 表 4-17:本研究與鐘嘉順研究之新聞地點比較 ..................................................... 7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iii. DOI:10.6814/DIS.NCCU.PDC.002.2018.F05.

(7) 表 4-18:本研究與鐘嘉順研究之新聞主題排序比較 ............................................. 78 表 4-19:本研究與鐘嘉順研究之新聞主要報導族群與受訪者族群排序 ............. 79 表 4-20:本研究與鐘嘉順研究之原視新聞受訪者身份類別前五多者 ................. 79 表 5-1:每日新聞人員台北總部性別與族群別 ....................................................... 85 表 5-2:每日新聞週間工作流程簡表 ....................................................................... 89 表 5-3:每日新聞撰稿過程之把關機制 ................................................................... 90 表 5-4:訪談受訪者基本資料 ................................................................................... 91 表 5-5:族語新聞時段(2018.04.23-29) ................................................................ 97 表 5-6:族語新聞歷年節目宗旨(2008-2017) .................................................... 10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iv. DOI:10.6814/DIS.NCCU.PDC.002.2018.F05.

(8) 第一章. 原住民族新聞作為研究題旨. 本論文將從不同層面檢視「台灣原住民族電視台」(以下簡稱原視)新聞的 產製經驗,舉凡原視的組織發展歷史及其資源配置、社會對原視的期待,以及原 視新聞工作者的實作經驗,均將逐次鋪陳。本章先行論說原視作為原民公共領域 的層次,繼而表明原視必然承擔政治責任而須為族群發聲,同時肩負復振語言與 文化的使命;作為代表原民的媒體,原視又以新聞節目最能凸顯前述政治與文化 任務,論文藉此探索與建構原住民新聞學的內涵。. 第一節 多層次的原住民族公共領域 從歷史來看,原住民族多處於傳播環境裡頭的不平等位置。舉例來說,過往 紐西蘭的廣電政策與大眾媒體忽視毛利族的語言與資訊需求,影響毛利語言之保 存(Browne, 1996);澳洲的主流媒體亦長期以來不實地報導原主民族,政府主 事者總是後知後覺,趕不上現實的需求與改變(Meadows & Molnar, 2002)。而 主流報紙媒體普遍犯上了以錯誤、負面、原始化、浪漫化形象呈現原住民族的謬 誤行為(Levo-Henriksson,2007;陳佩周,1998),甚至在有意無意之間,主流 媒體對原住民族造成傷害情形(Alia, 2010)。在聯合國原住民族問題工作小組 於 2001 年舉辦「原住民族傳媒工作坊─通過傳媒促進原住民族的權利和文化」 工作坊中,與會者紛紛提出在不同區域、不同原住民族群同樣係遭到主流媒體不 斷再現錯誤或浪漫化之形象、相關議題之刻意忽視、媒體近用機會與能力之闕如 (包含設備、技術、內容各層面)等不平等問題(OCHCR, 2001)。此番困境隨 著各國與國際原住民族運動之推展而逐漸改善。 國際原住民族運動持續至今,影響所及,促使原住民族事務得以在聯合國等 國際機制上予以體制化、法制化(Anaya, 1996)。另一方面,我們也仍然可見 發生在體制內外的大小原住民族運動,而一項尤其令人關注的,是原住民族媒體 的發聲運動:原住民族利用新舊傳播科技,或者是各式媒體,來增強自己的聲音 以及擴展自己的集體力量,向急速擴張的全球閱聽人散播資訊(Alia, 2003, 2009)。在 Manuel 提出原住民族組織進行國際性串聯概念時,一項企圖是「讓 世界聽到」(be heard by the world),如今,原住民族則是延續此種目標,積極 透過媒體把聲音訴說給世界的聽眾們(Alia, 2003, 2009, 2010)。這種持續展現 原住民族運動精神的全球性原住民族媒體現象,Alia(2003, 2009, 2010)稱之為 「新媒體民族」(New Media Nation):少數族群,尤其是原住民族,藉著創立 與運作他們的媒體與節目,並且保護他們的聲音能夠跨越文化、政治與地理疆界 所形成的國際性運動(Alia, & Bull, 2005)。在國家領域裡,政府逐漸意識與回 應原住民族權利,加以傳播通訊科技的進展(如衛星)與普及(設備之技術門檻 與價格兩項之下降),政府藉由透過修訂法規、提供經費補助、運用衛星或數位 科技等積極措施,來保障與促成原住民族媒體之建置與發展(David, 200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 DOI:10.6814/DIS.NCCU.PDC.002.2018.F05.

(9) Meadow, 1995; Roth, 2000)。藉由大眾媒體來發展原住民族之文化、塑造族群認 同、改善主流社會與原住民族彼此關係,是原住民族一項必要之權利(Graham, 2010)。尤其,原住民族藉由掌握媒體發聲權與管道,建構原住民族公共領域將 有助於原住民族之政治與社會參與,促成社會對話。 哈伯瑪斯(Habermas, 1990/曹衛東,2002)藉由分析了國家與經濟制度、 媒體制度,人民討論公共議題等面相,論證存在著「公共領域」:人民討論公眾 議題之社會空間,以及不同時期公共領域之結構特性與其轉型。當中,新聞媒體 提供了主要的公共議題與訊息、促成公眾討論、對話以至於協商政府政策或公眾 事務之共識,新聞界之良莠關係到公共領域之充分與否、社會民主之建全與否。 然而,現實乃是並時存在著多樣的政治群體與殊異、不平等的政治參與境況,哈 伯馬斯的「資產階級」觀公共領域雖提供一理念型, 卻無法充分解釋與應用於 現實。 於此,諸多學者試圖在哈伯馬斯之基礎上,提出或建構多元公共領域之必 要。Nancy Fraser(1990)從現實社會中存在多元公眾著手,在哈伯馬斯原有公 共領域概念下區分強公共領域與弱公共領域,一方面仍維護公共領域作為民主社 會政治參與論述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亦是確認了多元且多層公共領域之於民主社 會的必要性。Baker(2002/馮建三,2008,頁 174-184)以複合民主論稱之具有 上下層次、平行層次存在多元公共領域的政治參與現實,設想個人與群體將可 以、也必須擁有合適的領域與適當的傳媒機制,個人與群體在其領域內部互動協 商共同善之內涵,同時對外與其他群體共同參與政治協商整體社會之共同 善。1Garnham(1992)提醒到,公共領域作為一社會空間必然會受到政治與經濟之 影響,僅是認識到存在多樣的自主公共領域是不充份的,對此,我們仍需要一種.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er. io. sit. y. Nat. 1. 自 1990 年代以來,已有諸多研究倡議建置多層次的原住民族媒體環境,包含全國性到地方 性,也考量到族群需求。像是,張錦華(1997、1998)認為需從媒介的頻道、所有權、聘雇權、 以及內容表現等各層面來保障原住民族的媒體權益,政策策略包含成立中央級「原住民媒體委員 會」負責規劃與補助原住民族媒體、政府規劃族群公共頻道與要求有線頻道及廣播電台製播原住 民族節目、成立「社區媒體基金會」資助原住民族團體成立頻道及製作節目、擬定族群媒體工作 者配額保障與人才培育計畫等。劉幼琍(1997、1998)則從原住民廣電節目與電臺所有權,以及 原住民的廣電媒體使用與滿足觀點出發,指出原住民族人多希望成立原住民族媒體,政府除解 決廣電訊號普及與穩定問題外,亦應要求公營電台與有線電視公益頻道製播一定比例的原住民 節目,成立地方視聽中心來提供原住民拍攝器材自製節目等。 從事後觀點來看,政府先後透過廣播開放頻譜政策提供給原住民族廣播電台,2017 年收回 中廣全區頻道供作原住民族服務;平面刊物上,政府部門也出版了若干刊物,即使整體觀之多 偏向支持政策或是公部門訊息,但也提供了教育、語言與歷史等內容。另外,政府自 2004 年起 推動「縮減數位落差」政策,由教育部主導施行「創造偏鄉數位機會推動」計畫(計畫簡介可見 教育部專門網頁 https://itaiwan.moe.gov.tw/plan_info.php?id=1),1在各鄉鎮設置「數位機會中心」 (DOCs),其中有 37 個中心位於原住民族鄉鎮。自 2015 年起,原民會又推動「建構原住民族 地區無線寬頻環境計畫」,迄今已完成在 87 個原鄉部落建置愛部落(i-Tribe)戶外無線寬頻網路之 基礎設施。雖然當前政策資源仍過度偏重原視,整體觀察原住民族媒體之數量與類型,仍可說 在政府扶植下有了增長。我認為,如 Baker2002/馮建三,2008)期待,多元與多層次的公共領 域需要相應的政策配置與媒體建置,隨著不同層次與需求的原住民族媒體的出現,原住民族社 會將能夠展現多種聲音,這麼一來也將會影響本論文關注的原住民族新聞學之形構。於是,倡 議多元原住民族媒體仍然重要,但在此理想環境形成之前,以原視為主要參考對象來探討原住 民族新聞學之內涵仍有其現實的價值。. n. al. Ch. engchi. i n U. v. 2. DOI:10.6814/DIS.NCCU.PDC.002.2018.F05.

(10) 單一公共領域此種大概念之存在,同時,我們也接受此單一公共領域是由一系列 次要公共領域構成,每一個次要公共領域依照其政治結構、媒體系統、以及概念 和利益所構成。在大公共領域中因此存在可能衝突、或是矛盾的對話,而非僅是 共識,這是不可避免的。 後期,哈伯馬斯亦強調多元公共領域應被理解成高度複雜的網絡,可能是在 地理空間區分成國際、國家、地區等多樣且重疊的領域,也依據不同的功能、議 題重點、政治領域等形成特定公共領域,又或是隨著人們在此些公共領域中互動 的密度、公共領域其組織的複雜度或是涉及的範圍,公共領域亦有不同層次,諸 如咖啡館或是街頭互動的「插曲性」公共領域,劇場演出或政黨大會等「有部署 的」公共領域,或是,全球性讀者與大眾媒體構成的抽象公共領域 2(Habermas, 1992/童世駿,2003,頁 460-461)。換言之,我們對於公共領域概念的理解應 該視其為既是多元亦是多層之社會空間。 當正確認識到多元公共領域乃是符合政治發聲與參與民主之理想時,之於主 流媒體而言有兩意涵:一是在大公共領域中,主流媒體不應忽略原住民族公眾意 見;二是,當存在原住民族自身公共領域時,這意味著原住民族能夠依其意願與 利益表達公共訴求,成為具挑戰性的抵抗論述,如此一來便要求一般社會或媒體 面對自身習以為常之主流論述與思維有所警覺,而與原住民族公共領域進行對話 或互動(Meadows, 2005)。 循著哈伯馬斯之見(Habermas, 1992/童世駿,2003),多元與多層特性同 樣也可用來理解原住民族公共領域內涵。 3如 Avision 與 Meadows(2000)指出 的,公共領域是原住民族人發現他們需要用以傳遞與其有關之資訊與資源的場 域,原住民族公共領域可能定義成多種樣態:如政治會議般的討論活動場所、新.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2. i n U. v. 以全球性作為視角,Curran(2002, pp.240-246)以哈伯馬斯公共領域概念為基礎,描繪了以媒體 類型為中心的多元民主媒體系統,此模型以公共服務電視為中心,社會市場部門、私人部門、 市民部門、專業部門圍繞其外。其中,社會市場部門指的是由政府支持但在一般商業市場中營 運的少數族群媒體,協助少數族群媒體之政策有三類型:一是增進少數族群製作者進入市場, 二是藉由提供育成資金鼓勵建制媒體,三是透過扶植性補貼維持少數族群媒體之營運(頁 243-244)。 3 保持多元與多層之認識視角理解台灣原住民族公共領域顯得重要。這是因為台灣原住民族乃 是蘊含不同文化慣習與政治制度之 16 族的集合群體,要求了兼顧泛原住民族與各別族群的原住 民族公共領域概念。需注意的是,當我們討論原住民族之政治參與及公共領域概念時,不應該 局限於族群或是部落範疇,因而排斥了其它群體或議題,例如勞工或原運女性。從歷史來看, 原住民族女性和勞工權益可以說是原運早期重要的抗爭與訴求議題,像是 1980 年代的雛妓社會 現象、1984 年海山煤礦爆炸與 1987 年的湯英伸事件帶出的原住民族勞工權益。只是,近來的原 住民族議題更加強調土地權與經濟開發等議題。阮俊達(2015,頁 72)統計 2000 年後的原住民 族抗爭主題之報導,以工作權為主題的是 10 件、婦女權則為零件。長期以來,原運女性無論是 在原運或是婦女運動中,經常是遭到忽略成為「無聲婦運」,然而,原運女性不等於不存在(謝 若蘭、拉娃‧布興,2014)。如楊翠、徐國明、李淑君(2015)提醒且透過不同部落的原運女性 所展現的,有意識的納入性別視角,不單是避免漠視女性為同質群體、甚或缺席的配角,原運 女性如何在部落運動實踐中發展出的多元運動路徑,其經驗更是豐富了且反省了過往原運的思 考模式與運動策略。Fraser(1992)已提醒到,對公共領域保持著多元且多層次的認識觀,便是要 突破布爾喬亞公共領域那種強調公/私而忽略性別以及其它從屬群體的盲點。我認為,這樣的 認識觀同樣也適用於原住民族公共領域。. Ch. engchi. 3. DOI:10.6814/DIS.NCCU.PDC.002.2018.F05.

(11) 聞產製、公共意見的過程、分析公共領域時的概念;原住民族公共領域也可被理 解成存在於多層地理尺度,如地方政府、區域、都市、國家以至於國際。更關鍵 的是,認識到哈伯馬斯公共領域乃是帶有歐洲歷史脈絡、以中產階級為對象的概 念時,要認識原住民族公共領域便不僅是從多元的空間或是政治旨趣為著眼,更 應當從原住民族政治模式或文化蘊底來理解。例如,在澳洲與加拿大原住民族社 會中,其公共領域概念傾向集中於小型、親屬為主的團體(Avision and Meadows, 2000),在紐西蘭毛利族中,則應從認識作為毛利族公眾討論具體空間、公共事 務討論模式、同時亦為規範概念的 marae 4作為開始(Stuart, 2002),理解毛利文 化與政治慣習乃深刻影響毛利新聞工作者之新聞產製與價值觀(Hanusch, 2013b, 2013c; Stuart, 2002)。 公共領域是一個關於內容、觀點、也就是意見的交往網絡(Habermas, 1992 /童世駿,2003,頁 445),它指涉的並不「只」是媒體,而是一個以媒體為中 介、彼此連結的公共意見論辯場域(盧安邦,2014.06.25)。然而,從當前社會 現實來看,媒體在公共領域中扮演的中介角色無疑是明顯,甚而是關鍵的。「公 共領域的基本結構的特徵是大眾通過電子傳媒相互交往遇到了越來越大的選擇 強制(Habermas, 1990/曹衛東,2002,頁 xlii-xliii)」。對此,咸認為,公共媒 體能夠具體展現公共領域,同時,公共領域亦經常作為公共媒體的論述基礎 (Garnham, 1992;Stevenson, 1995, pp.62-63;丘忠融,2015;林照真,2010)。 同具有公共媒體性質的台灣原視,也被理解成具體展現原住民族公共領域。其 中,提供公共事務資訊與促成討論的新聞節目,相較其他節目類型更能代表原住 民族公共領域概念。然而,這不是原視新聞的唯一面向。.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Ch. er. io. al. sit. y. Nat. 第二節 原住民族新聞為文化展現與存續手段. i n U. v. 原住民族媒體是政治發聲與公眾事務參與管道,更是文化媒體,這有兩種層 意涵。一是,原住民族媒體作為一種文化復振手段,這表現在透過媒體保存與推 展族群文化語言,也表現在透過媒體達成連結與促成共識,協助原住民族的文化 身份與認同事務(林文玲,2005a)。原住民媒體關係到的是原住民族文化延續、 發展、轉化,影響著原住民對於其身份、文化認同與否。這也就是我們看見澳洲 原住民族積極發展各式大眾媒體,尤其是建置起涵蓋地方、地區到全國的廣播分 享網絡,使得原住民族社區或部落之間、地方到全國之間得以分享原住民族節目 與資訊,形塑一種族群發聲網絡(Alia, 2010; Meadows & Molnar, 2002)。 北歐的薩米族群(Sami)藉著薩米廣電媒體,一方面復振薩米語,另一方面 則形塑跨國性的薩米認同,激發薩米族人對於保存文化、爭取政治權利的自我覺 醒(Pietikäinen, 2008)。此種族群認同多以族群認同為邊界,而非受限於國家認. engchi. 4. Marae,毛利語,動詞為表示友好,名詞為部落舉行迎賓儀式、接待賓客、與部落進行公共討 論 之 空 間 , 參 考 自 毛 利 字 典 http://maoridictionary.co.nz/search?idiom=&phrase=&proverb=&loan=&histLoanWords=&keywords= marae。 4. DOI:10.6814/DIS.NCCU.PDC.002.2018.F05.

(12) 同或疆域。例如,北歐的薩米族,便相當注意涉及到國家/國境的用字。他們鮮 少說「我們要去芬蘭」,而是說「我們要去交界處的芬蘭人那邊(Alia, 2009)。 即便薩米媒體從瑞典、挪威與芬蘭國家政府中獲得相當的補助(因薩米廣電媒體 分處於三國的公共媒體體系中),薩米媒體企圖建立的族群認同,不是單一國家 內的群體認同,而是跨越國界的薩米民族概念(Pietikäinen, 2008)。 我們亦看見紐西蘭的毛利族人長久以來藉著大眾媒體保存族群語言,在主流 傳播環境中爭取一席之地,參與整體社會發展(Browne, 1996);甚或是借由原 住民族觀點以挑戰以國家為範圍之共同體認同(Smith, 2011; Smith, J. and Abel, S., 2008)。原住民族媒體對於原住民族發展的積極意涵上,既是保存、發展族 群語言、形塑原住民族的群體認同、影響主流媒體處理議題與呈現方式,更重要 的,原住民族媒體之存在便是原住民族反對同化於主流社會的象徵意義(Riggins, 1992)。 也就是,原住民媒體不只是對族群內部進行傳播以凝聚彼此,亦同時對族群 外部傳播以促進與大社會的互動。原住民媒體展示自己的族群文化,是面對不同 文化的社會團體,亦同時面對相同文化中不同世代的團體;原住民媒體指出文化 不同為何,亦是敘說這些不同如何而來(林文玲,2005a、2005b)。原住民族廣 電媒體教育了社會大眾對原住民族的正面態度之外(Levo-Henriksson,2007), 若是原住民族社會內部、原住民族與大社會之間存在著衝突關係時,原住民族媒 體一方面起到調節彼此、解決衝突的功能(Alia, 2010),原住民族媒體有助於 避免文化或族群衝突情勢發生。綜觀而言,原住民媒體是一種文化媒體,是為了 傳遞文化而使用現代媒體技術,同時也為了政治與社會目的,推展不同文化知識 之間的溝通以克服偏見,或是再生產族群認同與政治凝聚力(林文玲,2005b)。 原住民族媒體作為文化媒體的另一層意涵是,原住民族媒體之內容與實踐是 原住民族知識或文化觀之具體展現。隨著原住民族人權獲得保障,以及原住民族 文化復興工作帶動下,原住民族知識的研究,逐漸獲得原住民族社會與學界的重 視(Russell, 2005, p.170)。原住民知識之於原住民族,是「每日生活的合理化」 般的存在,引導族人理解週遭環境(Semali, & Kincheloe, 1999, p.3)。然而,原 住民知識並非是一個具同質性的知識系統。如同世界各地的原住民族所呈現的殊 異與多樣(Daes, 1996),不同原住民群體擁有其特殊文化,更形成各自獨特的 原住民知識(Maurial, 1999; Semali, & Kincheloe, 1999)。並且,我們也不應將原 住民知識自限於「傳統知識」、「在地知識」等概念(張培倫,2009,頁 30)。 也就是說,我們需要理解原住民族本身便是知識所有的主體、是理解上的主體, 既然原住民族同時生活在族群文化與主流文化的雙體系中,原住民知識也應呈現 此種跨文化的特質(Castellano, 2000),我們無需也不應視原住民族為相對於「西 方知識」的某種知識,而要將原住民知識置放於原住民族的生活脈絡中來理解, 尤其是原住民族所面臨的那些政治、文化、社經與教育的權力關係(Agrawal, 2005; Andersen, 2009; Semali, & Kincheloe, 1999)。 關於原住民知識的基本概念,若干學者指出,原住民知識有項獨特性乃是其.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5. DOI:10.6814/DIS.NCCU.PDC.002.2018.F05.

(13) 「整體性」(Castellano, 2000; Couture, 2000; Maurial, 1999; Semali, & Kincheloe, 1999)。 5原住民族認識世界是先理解世界的整體意義,再認知各個部分的意義 (張培倫,2009)於是,原住民知識的整體性,意味著原住民族文化的全體性。 我們不是要將原住民知識比做西方學術制度般的進行分門別類,然後個別指認其 意涵。相反的,我們在進行原住民知識的研究時,是要理解原住民族文化的綜合 樣態,這包含了觀念與實做的相結合。當我們把要研究的事物置於與其相關連的 脈絡之中,這會持續影響我們對它的想法,因而轉換它的意涵與型態。 其次,當我們關注原住民知識的整體性特質時,不應忽視原住民知識所具有 的動態性。原住民知識並非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應著時空環境的變化;原住民族 人在此變化過程中,具有一定主體性地吸收消化外來新事物,轉而形成族群知識 以滿足群族發展所需(張培倫,2009)。例如,當阿美族人解釋阿美族狩獵文化 中的 malati’ay 時(某人因接近或接觸獵人或其器物而導致身體不適症狀,需由 該器物主人或獵人進行儀式獲得康復),有時會借助著(轉化)當代的知識系統 或說法(如八字)來予以表達,然其解釋方式最終仍將導向部落的某種精神和價 值,此展現出將地方的知識與當代普同的知識並存於日常實踐之中(藍姆路‧卡 造,2013)。或是,Smangus(司馬庫斯)族人以「Gaga na Tayal」(泰雅人的 知識)基礎,以及修正後的社會制度「Tnunan Smangus」(泰雅語),來面對、 並嘗試化解過去政府「不適當」保留地政策帶來的不當結果,嘗試再建構新的部 落文化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環境(拉互依‧倚岕(Lahuy Icyeh),2008)。 原住民族知識表現在傳播或說媒體領域,展現了蘊含著獨特的傳播展演的可 能性。舉例來說,Levo-Henriksson(2007, p.59)指出,北美的 Hopi 族群的對話 文化中,經常運用沉默作為某種表達,且族人不直視說話者,該表達方式是相當 不同於也不適合於當今的大眾媒體運作模式。這將使得我們在熟悉與習得這種文 化表達思維與行為之後,必須思考如何用著對族群而言是適當的呈現手法,在現 有媒體模式上進行傳播表現,而這可能促成我們開創出不同的傳播模式。例如一 些 Inuit 長輩曾批評那些有些非 Inuit 電視節目所呈現出的畫面中,Inuit 受訪者多 在談話,這使得 Inuit 人在節目中呈現出來的形象看起來只會說話而從來不做 事。長輩們的觀點影響到一名 Inuit 導演,在影片中使用大量的遠景畫面,來強 調影片人的行動而非談話,而這呈現出更多真實的、具有微妙差異的 Inuit 生活 再現(Hopkins, 2008),而展現出獨具一格的原住民族影片思維。 新聞雖有其特定形式,同樣可能受到文化之影響。在紐西蘭,毛利新聞工作 者不時依循著毛利文化與政治慣習,作為產製毛利新聞時的採訪策略,諸如毛利 語感之報導方式、以部落政治領袖與組織作為意見來源、報導特定部落事務時會.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5. 除了整體性之外,原住民知識還有其他特性,例如 Maurial(1999, p.63)指原住民知識還有在 地(local)、非文字(agrapha)的基本元素;Castellano(2000, pp.25-30)以加拿大原住民族經 驗為例,整理出原住民知識呈現個人式、口說傳佈、體驗式知識等特徵;Couture (2000, pp.160-161)則舉出進行北美原住民族研究(native study)時,除整體性之外,還另有幾項假設: 研究要尋求展現原住民族傳統命運(native heritage)的固有效力與有用性、世界事務皆使彼此直 接相關、原住民研究是北美原住民族傳統的新表達,以尋求接合原住民族對事實多層面的深層 與綜合的感知、原住民知識能夠在原住民與主流社會兩個文化中生存。 6. DOI:10.6814/DIS.NCCU.PDC.002.2018.F05.

(14) 兼顧聯盟部落之意見等(Hanusch, 2013b; Stuart, 2002)。文化知識也表現在新聞 媒體形式上,像是早期毛利報紙以鳥名作為報名、社論使用傳統「mihi」 作為 開頭、毛利電視台展現不同於西方新聞播報形式等(Hanusch,2014)。更具體來說, 新聞產製明顯受到組織特性與資源配置的影響。. 第三節 新聞產製研究之提醒 1950 年代,David Manning White(1950)與 Warren Breed(1955)開啟了 之後的新聞產製研究。White 循著 Kurt Lewin 提出的守門人觀點,檢視報社編輯 如何依循個人的經驗與偏好選擇、過濾新聞訊息或通訊,決定了報紙最終向閱聽 人顯示的新聞內容。Breed 則以記者為對象,探討記者們是如何透過多樣的管道 或方式以理解、進而內化組織(顯見)政策與(隱晦)慣習,以及,記者們熟稔 組織政策後,同時也曉得如何避開政策。此兩篇研究揭示了新聞產製過程中可能 會影響最終產品──也就是新聞──的因素,一定程度上將研究關注從媒體內容 與效果轉向新聞組織內部,可說是後續「新聞社會學」的根基(Reese & Ballinger, 2001)。 6 守門人研究與社會控制帶起了後續研究,但各自有其限制。守門人研究研究 偏重於個人的心理特徵及職業角色,但不足以涵蓋新聞組織內部層層「守門」過 程全貌(李金銓,1998,頁 27)。此種研究上採取個人論、關注個人層次的視 角,一定程度也反映在 Breed(1955)的新聞室社會控制研究中,雖然 Breed 注 意到了記者們的互動,指出了記者們關注的是(透過熟稔政策)取得同事間的敬 重,而非閱聽人需求此種宣稱。後續研究意識到以個人層次作為核心關注,限制 了綜觀新聞產製過程的動態與複雜度,逐漸擴展關注到新聞室的組織、 7甚至是 社會層面。像是,Shoemaker 與 Vos(2009)建議了守門人研究可以分從個人、 傳播常規、組織、社會制度、與社會系統等層面進行研究。雖然守門人研究開展 至今,研究者早已不侷限於個人層次之主觀因素,擴展到組織以至於社會層面, 然而其核心關注仍然不變,關心的仍然是守門人過程中得以進入與濾出的「資 訊」,或特定的說,可以被製成新聞的「事件」(Shoemaker & Vos, 2009, p.5)。 總的來說,守門人研究關注的是新聞選擇過程,其潛在假設在於新聞是否反映或 是破壞的社會現實,而此現實獨立存在於記者考量以及新聞產製過程之外。換句 話說,「新聞的選擇性」是否如實反映社會現實之立場(Fishman, 1980, p.13)。 在此種研究假設中,資訊被視為是脫離社會脈絡,忽略了新聞產製過程的複雜 性,新聞元素並非簡單的守門產物,是被建構出來的(Schudson, 1989, p.26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6. Reese 與 Ballinger(2001)雖稱 White 守門人研究與 Breed 社會控制研究是新聞社會學的根基,但 兩人從傳播理論觀點、歷史與研究者脈絡等層面解釋,White 與 Breed 具有新意之研究新意仍循 著傳播四大家(Harold Lasswell、Kurt Lewin、Carl Hovland 與 Paul Lazafeld)之思維框架。對於 其後 1970 年代以社會學視角探究新聞產製的研究者(如 Gans Tuchman、Gitlin Epstein、Shudson 等),沒有太大的影響。 7 雖說 Breed(1955)研究偏重記者個人與組織政策的互動,但 Breed 亦間接指出了新聞室中存 在了特定社會文化脈絡或說文化模式。 7. DOI:10.6814/DIS.NCCU.PDC.002.2018.F05.

(15) 不同於守門人研究之預設,Molotch 和 Lester(1974)認為新聞不反映既存 世界,而是擁有決定他人經驗之有力人士們依循各別意圖或是策略,彼此互動、 競奪實做下的產物。這讓研究者注意到參與新聞產製的相關人員,尤其是新聞實 做的特定場所,也就是新聞組織。Epstein(1973)直指新聞服務有賴於企業的組 織與集體運作,不是獨立新聞人的產物,若要理解新聞的組成,必須將其置放於 新聞組織的企業脈絡。也就是,新聞產製的研究取徑該著眼於組織如何選擇與型 塑新聞。Epstein 透過實際觀察全國電視網新聞室的運作,指出記者即便擁有關 於構成新聞的特定共享價值,仍必須面對甚至妥協組織的結構限制與邏輯。 Epstein 研究強調了要正確理解電視網新聞運作,必要的是看向組織內部中的組 織產製,且解釋新聞之所以被選擇、整合其他資訊、且轉譯成視覺圖像的動態過 程。此種從組織角度出發探究新聞產製的取徑,尤其展現在 1970 年代的新聞室 研究。 組織取徑研究新聞產製,強調新聞產製受到組織限制而非記者個人的意向, 新聞室是個特殊系統,新聞因此必然是社會建構下的產物(Schudson, 1989), 當中,新聞產製常規尤其充分顯現此種建構動態過程。新聞產製與其他工作相 同,需要產製常規,藉以確保新聞工作者能夠應付臨時或突發事件,經過不同層 級的遴選、協商、編輯後,新聞組織日復一日的產出新聞。新聞常規包含模式化 實做過程,以及形成於實作過程進而指導此過程的規範,但都配合組織結構而 來。著眼於新聞產製常規,將新聞研究關注轉向新聞工作者的實際工作時的技巧 與關注。新聞產製既然是項工作,相關研究首要會確認涉及新聞產製的組織資源 配置與科層設計,以及不同科層中職位的工作內容與責任,像是,新聞組織會依 據地理區位分配地方記者或是分佈,隨著組織特性(如電視新聞或是報社)配置 人力與安排職務、新聞資訊便是在這階層系統中被協商與建構(Tuchman, 1978) 。 新聞產製常規作為一套實作流程,可以被指認出不同階段的產製活動。 Fishman(1980, p.16)以報社為對象,將新聞產製過程分為四階段:(1)挖掘發生 事件;(2) 將其詮釋成具有義意的活動;(3) 調查事件的事實特點;(4) 組裝成故 事。Golding & Elliot(1979, pp.92-113)分析了奈及利亞、瑞典與愛爾蘭三國的 廣電新聞組織,梳理出新聞產製的四個根本元素:(1) 分就長期可預測之報導主 題,以及短期新聞而來的資源配置計畫;(2) 獲取新聞;(3) 選擇新聞元素:根 據事件相關人重要性來予以剃除,根據最後播送的選定數量來予以篩除。(4) 產 製:將選定的新聞集合以設計適當的表現方式,以及足以構成節目的新聞包裹順 序。此套流程隨著新聞組織的類型而在細節上有所不同,例如全國性電視網與地 方電視台因為地方範圍差異,造成新聞獲得在時間上的差異;又或是,即便是每 日出刊,電視新聞與報紙新聞的截稿時間、編輯程序存在差異。新聞室中的常規 流程雖有細節上的差異,但仍可在不同國家與媒體類型中看見結構相似度,其關 鍵在於透過此套常規得以預期新聞產製的結果(Schlesinger, 1978, p.79)。 雖然從局外人觀點,甚至也可見新聞組織內部的迷思,傾向認為新聞產製面 對的諸多臨時發生事件,新聞工作者匆亂地應付新聞資訊在有限的實間內轉製成.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8. DOI:10.6814/DIS.NCCU.PDC.002.2018.F05.

(16) 新聞。然而,藉由類型化新聞素材、設定新聞價值以確認事件的可報導性、固定 記者獲取新聞的管道(如行政部門),新聞常規之模式化與可重複減少了外在事 件的變動性,確保了新聞產製處於可預測的流程,新聞不再是非預期的事件,從 可預期的角度來看,多數新聞可說是「舊聞」,甚至是可以形容成不斷重複的意 外(Fishman, 1980; Golding & Elliot, 1979; Schlesinger, 1978; Tuchman, 1973, 1978)。 新聞產製常規另有若干元素有待釐清,它們與新聞局外人或圈內人的「宣 稱」,並不完全相同。 一項是時間,在「死線」(截稿時間)(deadline)內處理資訊成新聞的時 間壓力,可以說是新聞工作者產製新聞中首要的壓力與限制(Fishman, 1980; Golding & Elliot, 1979; Schlesinger, 1978; Tuchman, 1973, 1978) 。然而,Schlesinger (1978, pp.104-105)指出,新聞產製之所以強調速度乃在於新聞日的此種市場概 念,也就是新聞組織之產品是每日產品、逾期便失去其價值/價格,於是,新聞 人的時間觀與工作組織需求之間存在著系統性連結,新聞人強調即時性更像是回 應市場狀況。Schlesinger(p.105)認為時間追求已經成為某種拜物形式,新聞人 特地為自身而創造了時間且同時為此而困擾。追求即時新聞之壓力與經濟考量, 隨著現場直播(SNG)技術的普及與需求增加可說是有增無減,影響了新聞產製 流程與品質(唐士哲,2005a、2005b)。 新聞工作者不只是與時間競爭,也同時與新聞同業處在競爭關係,然而新聞 組織與工作者之間的競爭卻造成彼此的產品更為相似,而非因競爭而來的差異。 其中的癥結在於,新聞工作者彼此間雖然競奪獲取新聞事件或是元素上「時間」 與「獨門內容」,但也在競奪過程中培養了記者的新聞專業素養,同時確認了新 聞價值(Schlesinger, 1978, p.108-109; Schudson, 2003, p.109)。新聞工作者的專 業能力之一是獲取新聞訊息,也就是要熟稔時事與當前社會關注之事,於是,新 聞工作者便需要大量的、持續地看報紙、聽廣播、看電視以獲得訊息。進而透過 這麼做,新聞工作者逐漸了解何謂共享於新聞產業中的「默會」,亦即「新聞價 值」。正是因為如此在意其它新聞同業的行動與價值觀,促使新聞工作者們在行 為上與價值觀上更加相似。這進而否認了另一關於新聞的迷思,也就是新聞工作 者宣稱從事的是以閱聽人關注為優先的工作:「新聞人是自身的閱聽眾,他訴求 的專業主義僅在於他知道如何說他的故事(Schlesinger, 1978, p.134)」。 另一常見的新聞專業宣稱、甚而成為新聞業的規範性說法是「客觀性」,對 此,Tuchman(1972, 1978)明白的指出,明顯不同於哲學或是社會學上的討論, 新聞產業中的客觀性是新聞工作者產製新聞的策略儀式,是為了保護外界對於新 聞的不信任或是質疑,新聞客觀性偏向實作上的策略做法,例如透過引用受訪者 說法而非記者直接表達意見、偏好呈現來自專家或是行政部門之證據等。 8客觀.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8. 關於客觀性,Schudson(1978/何穎怡,1993)梳理美國報業史說明客觀性直到 1830 年代後, 尤其在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政治與社會氛圍之影影,才逐漸形成美國報業之新聞理念,但到了 1960 年代,客觀性概念與報導作法又因其較偏向維持既有社會不公、缺乏批判性視角,而遭到 挑戰。換句話說,不光是從新聞組織內部來看,擴展社會層面以至於報業史,客觀性概念持續 9. DOI:10.6814/DIS.NCCU.PDC.002.2018.F05.

(17) 性是新聞工作者對管理新聞工作常規之規則所貼上的標籤(Golding and Elliot, 1979, p.208)。尤其,不管是新聞價值或是客觀性等新聞專業說法,即便不同新 聞組織或工作者皆共享此些宣稱,但是不同的組織或是職務人員會賦予此些宣稱 不同的內涵,以滿足組織需求以及解決節目結構製作上的挑戰(Epstein, 1973, pp.29-30)。除了隨職務在新聞產製過程中不同需求而形塑新聞專業,新聞組織 也可能所處社會位置與被賦予的責任,形塑組織的新聞專業。例如,Schlesinger (1978)指出「公正性」(impartiality)之所以成為 BBC 新聞製作之規範概念, 也就是 BBC 需在英國社會衝突中達成機構的超然且獨立於各類利益,乃是因為 BBC 因為在(當時英國)媒體市場處於寡佔而擁有潛在龐大影響力,被國會以 至於社會要求應當達成中立性,公正性因而成為 BBC 新聞準則。Schlesinger 認 為也因為如此,BBC 播送內容傾向擁護既存社會秩序(pp. 163-165)。 從新聞組織的社會位置出發,布赫迪厄(1996/林志明譯,2016)建議以場 域為概念探究,層層分析新聞工作者的實作邏輯、節目錄影形式、組織內部結構、 組織與其他新聞組織組成的新聞場域,以至於新聞場域和政治、經濟場域之間的 相互影響關係。整體而言,新聞產製研究多採取社會建構論立場,認為個體參與 建構(創造)他們對世界的理解,意義以至於現實是個體參加與他人互動之共同 協調下建構而成(Berger & Luckmam, 1967)。這導引了研究者關注所處不同職 務的新聞工作者之間的互動,如何建構起新聞產業中的特定概念,例如新聞專業 主義或新聞價值,進而此些概念又是如何規範與影響新聞工作者的工作行為。 台灣新聞產製或以新聞工作者為研究主題,概略涵括了幾面:偏向組織管理 之研究,一般性介紹電視新聞室結構與流程(黃新生,1994),或是從節目品質、 組織規範、工作滿意度等面向評估新聞工作者工作效率或滿意度(李佩蓮,2011; 林宇玲,2015;羅苡瑄,2014)。從歷史面探究新聞工作作為特定職業與被賦予、 或說被期待之社會責任或影響力,像是報業記者的報人精神傳統(李金銓, 2013),以及文人辦報精神在市場與獲利考量下難以存續(黃順星,2013)。 若干研究循著新聞工作者之社會責任,關注記者如何堅持自主性與由之而來 的抵抗。抵抗場域有大有小,有些研究聚焦新聞室內部,如主管或是編輯部;稍 大一點,從組織文化、組織價值等討論新聞工作者的順從與抵抗,樣貌多樣性(張 文強,2002,2005,2008)。以社會脈絡為範圍,論者擔憂政治力或商業力量的 干涉,以新聞商品或是探究置入性行銷,如何介入組織以至於個人之新聞產製(牛 隆光,2005;林富美,2006;陳炳宏,2005;鍾起惠,1998)。另些研究偏重於 新聞工作者之技藝面,探討科技介入之影響,新聞工作者如何接納新技術於工作 常規(徐偉文,2013;劉蕙苓,2014)。有些研究則強調新聞工作者之勞動者身 份,探討其工時或待遇等勞動權益與條件,其主要理念認為完善工作條件是維護 記者主體性與妥善發揮社會影響力之基礎(吳育仁,2010,2011;劉昌德,2012; 蔡惠鈞,2009)。整體觀察,新聞產製研究主題漸趨多元,研究凸顯產製過程的 高度動態性,過程中諸多因素彼此間存在著互動消長的影響程度(鍾起惠,.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受到不同層面與參與者的建構與修改。 10. DOI:10.6814/DIS.NCCU.PDC.002.2018.F05.

(18) 1998)。 1970 年代興起的新聞室研究,或說新聞社會學研究取徑,突顯了新聞是一 系列複雜社會互動與組織形塑過程的產物。此種研究取徑鼓勵研究者著重新聞產 製之過程與資原,關注新聞媒體所處之社會脈絡與組織特性。前文討論至今,我 們可以理解到原住民族公共領域可被視為原視新聞的應然規範,族群文化與知識 既是原視新聞的使命同時也是其特性,而新聞產製研究提供了研究原視新聞的研 究取徑與設計,然而,台灣目前尚缺全盤式的原住民族新聞研究。. 第四節 台灣過往原住民族新聞研究 台灣的多種社會運動包括原住民與性別及階級認同、環境保育等等興起於 1980 年代後,相關的族群傳播研究月略起自 1990 年代,到了 1994 年,憲法增 修條文納入原住民權利、1998 年原民會成立,原住民族事務在 1990 年代快速獲 得法制化與行政化,原住民族議題取得一定社會與媒體關注。傳播領域在此時 期,也明顯增加原住民族相關研究(張鴻邦,2012),尤其關心主流媒體之原住 民族形象再現,援引多元文化論與原住民族傳播權等理論。9簡地來說,進入 1990 年代以後,媒體控制權成為非原住民族以原住民族為拍攝對象時必須面對之問題 (李道明,1994,頁 62),亦是原住民族積極爭取的媒體權益。可以說,在此 些社會脈絡與學術倡議下,促成了公視原住民族新聞節目之出現。 有了原住民族新聞節目之後,關注其內容或結構的研究成果開使出現。陳右 果 (2004)以公共電視《原住民族新聞雜誌》為對象, 10分析指出節目以原住 民族元素展現特殊性與差異性,但此種強調主體認同同時也表象化了原住民族與 漢人之間衝突、協商或混雜的動態權力互動關係,進而反省原住民族建構自我的 過程。陳又果認為原住民族新聞雜誌最大的功用在於藉單一節目形式不斷告訴觀 眾,台灣族群之間是可以融和、多元包容的。楊政霖(2005)則從閱聽人意見出 發關注原住民族新聞雜誌新聞品質指標, 11 族人認為振興母語、從部落發覺問 題、族群均衡報導、作為與政府間溝通橋樑、爭取原住民權益(提供資訊與服務) 、.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9. 關於原住民族傳播研究主題,主要研究取徑有二 (魏玓,2015),一是 1990 年代除主流媒體 再現外,第二是形成於 1990 時期的理論概念。當時,社會與學術圈也開始重視「多元文化」之 價值與理論。多元文化論興起後,可說是引導了台灣原住民族傳播研究,成為研究者經常運 用、最為依賴的理論概念之一,自 1990 年代影響至今。同時期,另一項原住民族傳播研究重要 概念則可回歸原運,原運現實中一定程度推動了社會逐漸改變對原住民族態度、願意關注原住 民族議題,也促使原住民族人權成為社會接受之權利類型,對於學術研究的影響則表現在運動 援引國外原住民族人權概念與法規,促成累積了許多原住民族各類人權相關研究,尤其表現在 土地權、政治代表權等面向。原住民族傳播研究則大約自千禧年後開始增加原住民族傳播學之 探討,此方面可參考陳楚治(2008)、林福岳、陳楚治(2008)、張錦華 (2008)統整之原住 民族傳播權內涵與類型。研究者更經常視多元文化與傳播權為彼此支持的理論概念,代表性研 究可見張錦華 (2014)之《多元文化主義與族群傳播權 : 以原住民族為例》。 10 採取論述分析法,分析 2002 年 12 月到 2003 年一月 8 集節目,其中共 94 則新聞議題。此外, 陳右果亦同時透過訪談法,訪問兩名原住民族新聞雜誌工作者,分別為製作人與記者。 11 楊政霖(2005)以全國原住民族為範圍,採取「比例分層隨機抽樣後再輔以立意抽樣」方式, 於 2005 年 1 至 5 月間進行調查,取得有效問卷共 650 份。 11. DOI:10.6814/DIS.NCCU.PDC.002.2018.F05.

(19) 傳遞原住民文化,以及回應原住民族需求是原住民族新聞節目應該負起之責任與 使命。 原視的誕生吸引了相對多量的研究者,相形之下,平面媒體或廣播與網路所 受青睞並沒有那麼突出。若干研究援引原住民族傳播權益,從原住民族廣電或國 家廣電政策視野來擘劃原視之相關法規與制度安排(徐仙蕙,2010;張鴻邦, 2010,2014;陳彥龍、劉幼琍,2006b;陳楚治,2008),若干則專注於原視組 織架構與營運策略(以撒克‧阿復,2009;李賢華,2009;洪清一,2011;洪清 一、賴彥如,2012;陳子渝,2011)。更為特定的,研究者選擇分析特定節目之 各類價值與製作面,如科學小原子(李瑛、黃惠萍,2011)。 特就新聞節目,鐘嘉順(2009,頁 101-104)分析每日新聞的報導內容後指 12 出: (1) 新聞報導重視部落在地聲音,關心原住民全體性事務。(2) 報導展現原 住民主體性;(3) 新聞取材偏重文化、經濟、行政、災難、國會之議題。(4) 原 視新聞報導力圖扭轉原住民形象。(5) 原住民報導重視大族群、菁英階級以及男 性社群之發言權與詮釋權。(6) 原視新聞報導仍有改進空間,包含少數新聞出現 主流媒體式的報導缺失;新聞取材明顯偏向特定類型,原住民周遭生活樣貌未獲 真實呈現;族群未獲均衡報導;面對主流媒體的競爭與挑戰。 「原住民觀點」可說是台灣原住民族新聞研究的主要議題。謝偉姝(1998, 頁 65、71-73)的研究中,公視原住民新聞雜誌的原住民記者們認為主流媒體的 原住民族新聞呈現:(1) 偏向祭典、嘉年華、歌舞式的報導,甚至將它當成一個 旅遊新聞,或是比較傾向於異文化的角度來看原住民;(2) 偏向社會類的新聞, 如雛妓、酗酒、犯罪對於原住民標記的突顯;(3) 缺乏較深層的內容,對原住民 的認識不夠、了解不深。與主流媒體報導之差異,原住民記者認為:一是方向性 的差異,原住民記者是從內發出、由內往外溝通;再者,原住民記者尤其關注匡 正主流媒體之錯誤刻板印象;以及,原住民族新聞不同於(一般)新聞專業強調 記者之客觀位置;然而,也有記者在製做新聞中需要面對如何調整「族群身份與 報導者」的自我辯證。 不侷限於單一媒體,張錦華(2012,頁 25-26) 13分析由原文會專為原住民 新聞舉辦的「雲豹新聞獎」,參賽的原住民記者認為原住民新聞應當:(1) 應反 映當地問題,進入部落訪問、呈現部落的聲音最為關鍵。(2) 應平衡報導及對話。 (3) 應具反歧視觀點:要為原住民發聲。(4) 賦權、正向的報導。(5) 具自我反思 的主體觀點。然而,原住民族觀點之新聞研究其研究取徑偏重原住民新聞工作者 的認知,或說態度,然而卻忽略了新聞工作者乃是在一個具體組織中從事特定工 作。新聞不單是記者個人實做的產物,而是由多樣行動者所推動,記者與下列事 物互動著:編輯、出版者、讀者或觀眾、機構的複雜佈置、以及構成記者所報導.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2. 鐘嘉順(2009,頁 13-14)抽象時間為 2008 年 7 月 1 日至同年 12 月 31 日止,抽取 46 天晚間 新聞、再從中挑選「國內原住民族新聞」,計 543 則。 13 張錦華(2012)研究訪談了 6 名入圍(包含獲獎)的記者,媒體類型涵蓋原住民族媒體、地 方媒體、另類媒體、文教特色媒體與全國媒體,但為說明受訪者之原住民身分比例。另外,張 錦華還訪談了兩名評審,一名為原住民,一為漢人。 12. DOI:10.6814/DIS.NCCU.PDC.002.2018.F05.

(20) 之社會與文化之推定(Schudson, 2003, pp.3-4)。近年,若干研究者已轉向從原 視新聞的組織結構與特性探究新聞產製。 章俊博(2013)以原視地方記者自身在莫拉克風災與重建議題之採訪經驗出 發,觀察到:原視記者重視族群權益而在新聞中毫無保留批判行政部門,強調原 住民族人需求重於一般新聞價值;不過,也因為地方記者直接面對族人之故,時 常需在族群情感與一般新聞報導之間游移、協商,族人期待與移情對原視記者有 時會影響記者之判斷,選擇「報好不報壞」,造成採訪上的盲點。 14章俊博比較 主流媒體與原視之報導,認為媒體文化會影響記者立場,15導致記者會配合組織 喜好改變報導形式(頁 86)。與原視總台的採訪價值與互動上,章俊博指出原 視新聞室的權力結構隨著原視成長而逐漸被強化,採訪主管不時會介入議題設 計、甚而傳達出某種政治意識,造成基層記者困擾、不利原視發展(頁 68)。16 從原視內部新聞產製為對象,尤其從族群文化視角著手之研究僅見孫嘉穗 (2014a)。她從文化翻譯的角度分析族語新聞播過程中, 17族語主播在播報中 如何轉譯語言和不同的文化,並接合不同的社會文化脈絡。研究設計上,孫嘉穗 訪談了各族族語主播與每日新聞的主管,但礙於文章篇幅與為了具體討論,選擇 以雅美/達悟主播與新聞為主要分析證據。孫嘉穗在研究中展現了族語主播面對 現代與傳統文化活動與內涵、科學與醫療知識與專有名詞、政治與機關用語等不 同新聞內容時,族語翻譯與文化呈現之選擇考量與製播心態。此外,孫嘉穗亦指 出,各族特定的文化習俗與禁忌也影響了新聞採訪與製播,像是非頭目階級的排 灣族主播採訪頭目時,因階級差距險些被拒絕採訪的經驗。孫嘉穗(2014a)研 究設計與內容提供了我後續研究可供參考之處,特別是族語新聞製播過程中具體 細節,其研究也提醒了族語新聞缺乏預算與人力的結構限制。章俊博(2013)與 孫嘉穗(2014a)從具體新聞實作研究出發,提醒了觀察原視新聞產製與常規在 本台與地方台之差異、節目特性與形式影響著族群文化如何轉成新聞元素。然 而,如先前的原住民族觀點研究,兩人之研究雖然較偏向原住民族新聞學的文化 觀面向,但其研究展示了原視新聞實作面乃是受到原視組織影響。即使如此,全 面性的從組織面探究原視新聞實作的研究目前仍然闕如。.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4. 基於對部落或族群之情感而從事新聞工作,或許可以說是原住民族新聞工作者的普遍動機, 不侷限於原視新聞工作者。洪貞玲(2013)以原視經營之 WATA 公民新聞平台(2010 年 7 月 1 日成立,正式運作僅約半年,現已停止運作)為研究,指出原住民族公民新聞工作者普遍表示報 導初衷形成於對部落之感情,想把部落訊息傳達給外界。 15 章俊博(2016,頁 195)訪談現任原視記者文傑‧格達德班(卑南族),其過去曾在主流媒體 擔任記者,文傑‧格達德班表示:「過去在主流媒體時對於原住民新聞處理方式,確實有不同, 在原視擔任記者之後發現媒體對部落族人的重要,如何反映部落的問題成了原視記者的首要工 作」,明確表現出組織文化之差異。 16 李凱婷(2013)訪談了 7 名不同職務的原視新聞工作者,請他/她們針對原視「內部行銷」、 「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三方面表達想法,結果不同職務工作者對此三方面的滿意度都偏 低。一項應當注意的是時間因素,章俊博(2013)與李凱婷(2013)之研究都是原視委由公視承 辦,但同時間,原文會已經運作、且不斷積極表達出爭取原視經營之公開意見,兩人研究皆表 現出原視新聞工作者對公視經營之不滿意,但交由原文會辦理是否會更好則表示不確定態度。 17 孫嘉穗(2014b)另一篇族語新聞研究從大學生與部落族人的角度出發,探討觀眾如何觀看與 接收族語新聞。 13. DOI:10.6814/DIS.NCCU.PDC.002.2018.F05.

(21) 前面四節文獻梳理,從原住民族公共領域、原住民族媒體的文化特性、傳播 學門傳統的新聞產製、到台灣累積的原住民族新聞研究,提供了檢視原住民族新 聞時的不同切入面向。然而,這些著述並未處理到一個核心問題:什麼是原住民 族新聞,或,什麼是原住民族新聞學? 循著公共領域理論理解新聞媒體,論者在意的是媒體能否促成公共事務在社 會中的理性討論,較多文獻關注是媒體的性質,特別是強調商營媒體在獲利邏輯 下往往無法充分觀照公共事務,因而論者多期待公共媒體能夠促成公共領域。在 原住民族公共領域概念裡,雖強調了原住民族媒體的文化特性,但其核心關注仍 是媒體的公共責任與功能,並未觸及原住民族新聞的內涵。從文化觀理解原住民 族新聞,論者突顯了原住民族新聞工作者會受到族群文化與經歷之形塑,在新聞 形式或是產製(如寫作)呈顯原住民族文化與知識,例如以口說敘事架構安排新 聞架構。此些研究展現了原住民族新聞的特點,但關於什麼是原住民族新聞學的 新聞價值或說義理等深層概念,並未妥善討論。恰與文化觀研究相反,源自傳播 領域的新聞產製研究突顯了,新聞價質(如客觀化)乃是受到組織結構特性與組 織內部社會互動所形塑,新聞產製實作乃是長期累積而來的重複常規行為。新聞 產製研究描繪了一種共享於新聞工作者之間的新聞文化,只是,此種「文化」不 具有族群觀(甚至某種程度忽略了性別),並未意識到不同群體的新聞工作者除 了新聞專業義理外,是否受到自身族群或是群體文化的影響。而台灣累積至今的 原住民族新聞研究,探討了新聞作者的認知與實作經驗、分析了新聞節目的內容 與特點,只是,關於什麼台灣原住民族新聞學的內涵與特點的全盤討論仍嫌不 足。整體觀之,我們需要一套能夠妥適探討原住民族新聞學的理論或是研究框架。.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Ch. er. io. al. sit. y. Nat. 第五節 原住民族新聞學作為統整概念. i n U. v. 近年來,原住民族新聞成為學術與實務關注的主題。 18 從層次而言,原住 民族新聞之研究可以是原住民族新聞史,例如 Hanusch(2014)探討毛利歷史中 不同報紙、廣播之新聞組織歷史發展與其特點,追溯到 1842 年首份毛利語報紙 《Ko te Karere o NuiTireni》(The messenger of New Zealand)發行;而 Murphy (2010)指出 1830 年,在美國一份由印地安族人營運、談論印地安事務之 《Cherokee Pgoenix》報紙,內文分以英語及 Cherokee 語報導,其發行甚至遠至 倫敦。原住民族新聞學之討論也可以專就於原住民族新聞工作者的實作,像是. engchi. 18. 像是,位於挪威的薩米應用科學大學(Sami Univerity of Applied Sciences)提供薩米新聞學碩 士學位(http://samas.no/nb/node/146)。加拿大的英屬哥倫比亞大學(The Univeristy of Britich Columbia ) 新 聞 學 院 自 2012 年 起 開 設 「 創 新 性 」 的 原 住 民 新 聞 學 碩 士 課 程 (https://journalism.ubc.ca/ubc_launches_groundbreaking_aboriginal_journalism_course/)。加拿大 真相與和解委員會於 2017 年的報告中,也建議大專院校新聞課程需要增加原住民族報導課程 (http://rrj.ca/journalism-schools-introducing-indigenous-reporting-courses/)。加拿大新聞基金會與 加 拿 大 廣 電 協 會 合 作 提 供 原 住 民 族 新 聞 學 獎 學 金 (http://cjf-fjc.ca/awards/cjf-cbc-indigenous-journalism-fellowships),讓原住民族新聞工作者回到 學校進修。 14. DOI:10.6814/DIS.NCCU.PDC.002.2018.F05.

(22) Hanusch(2013b, 2013c)與 Stuart (2002, 2005)以紐西蘭毛利族新聞工作者為對 象,強調毛利文化如何成為毛利新聞工作者的世界觀、新聞觀與實作指導。 Pietikäinen(2008)的研究也展現 Sámi 新聞工作具有報主流媒體中少見的 Sámi 新聞,偏重於諸如與馴鹿和鮭魚有關之傳統生活、語言與手工藝術、族人故事等 題材,呈現出具 Sámi 風格之新聞。 同時,原住民族新聞也不限於以原住民族作為採訪主體之新聞,也涉及到以 原住民族為對象之新聞產製,這時候研究關注的是如何要求或規範非原住民族新 聞媒體適當,或說正確報導原住民族議題。對此,常見之一解方是增加主流新聞 媒體中的原住民族記者(黃葳威,1997;劉幼琍,1997、1998、1999),但此種 說法忽略了新聞組織對於記者產製新聞之影響(Fishman, 1980; Golding & Elliot, 1979; Schlesinger, 1978; Tuchman, 1973, 1978),簡化了記者新聞實做僅是個人行 為。同時,這將會過度將報導原住民族議題之責任推往原住民族記者,這要求原 住民族記者既要有符合主流新聞組織之新聞觀(製作非原住民族新聞時),且同 時要具備原住民族文化觀(製作原住民族新聞時),卻無視同一組織中非原住民 族記者也應具備雙重文化觀(Stusrt, 2002, p.52)。於是,Waller (2010)藉由參考 原住民研究倫理之概念與策略,倡議建制有利於原住民族之新聞採訪規範。 進而,Hanush(2013b)指出原住民族新聞也應當從理論視角來予以理解, 也就是,原住民族新聞是否、如何有別於傳統新聞而具有其特定內涵。關於什麼 是新聞,Schudsun(2003, p.11)將其界定為產製與散佈關於當前普遍公共利益 與重要事務之資訊的事業或實作。在此基礎上,Hanush 修改 Schudson 提出原住 民族新聞學定義:原住民族人依自身利益,同時兼顧非原住民族社群利益,產製 與散佈關於當前普遍公共利益與重要事務之資訊。Hanusch (2013a)透過梳理 諸多文獻,統整出五項構成原住民族新聞之面向:(1) 原住民族新聞的賦權、(2) 針對主流媒體報導提出另類敘事的能力、(3) 新聞在語言復振中的角色、(4) 透 過文化適當架構從事報導、(5) 原住民族新聞的守門人作用。Hanusch (2013a) 梳理文獻後統整出的賦權、另類敘事、語言復振、文化架構、與守門人等五項原 住民族新聞學面向,成為研究者探究原住民族新聞學時的起點。不過 Todoroca (2016, p.683)指出,Hanusch 此番論調將原住民族新聞學呈現出一種文化本質 主義,傾向根本上將原住民族公共領域與非原住民族公共領域視為兩分離的領 域,宛如原住民族新聞學只服務原住民族。關於此,Hanusch(2013a, p89)強調 本人並非本質主義論調,五面向來自於個人閱讀文獻後的詮釋。Hanusch(2013a, 2013b, p.14)認為此套原住民族新聞學框架是可以適用在不同國家的原住民族新 聞工作,但同時,Hanusch 提醒到,原住民族新聞內涵應當以影響原住民族概念 化與實作新聞產製的特定政治、經濟、歷史、社會、語言與文化脈絡作為研究背 景基礎,從事具體經驗性研究,以瞭解各別原住民族新聞媒體之實作與此五面向 之間的關聯,甚而是擴增既有面向。 從研究旨趣來看,當研究者冠上「某某新聞學」之名進行研究時,便預設了 對新聞內涵的再界定,或是揭露新聞產製真正支配結構的力量(林照真,2009,.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5. DOI:10.6814/DIS.NCCU.PDC.002.2018.F0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吳佳勳 助研究員 國立台灣大學農經博士 葉長城 助研究員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 吳玉瑩 助研究員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博士 陳逸潔 分析師 國立台灣大學農經系博士生 林長慶

(四)雇主申請僱用獎助前,未依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及原住民

產」五大社區發展面向,而產生出來的政策性名詞。居住在同一地理範圍內的居民,持續以

臺中市別名「文化城」。清朝之前,為平埔族群巴則海族

表演藝術:1.認識 世界傳統舞蹈類 型實際學習體驗 原民舞蹈與文化 2.實際體驗舞台 與劇場藝術魅 力。3.透過街頭 藝術、國際藝術 節的介紹,體驗

西屯區 國安國小 阿美族語/海岸阿美語 高月仙 3 西屯區 永安國小 阿美語/海岸阿美語 高月仙 1 南屯區 惠文國小 阿美族語/海岸阿美語 高月仙 1 豐原區 豐原國小 阿美族/海岸阿美族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設有文教法律碩士班及原住民文

 武術 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起源可追溯至五 千年前原始社會時期,起初是人類為求生存而進行獵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