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功能自閉症兒童情緒語調之理解與表達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高功能自閉症兒童情緒語調之理解與表達"

Copied!
11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 高功能自閉症兒童情緒語調之理解與表達 Perception and Production of Emotional Intonation in Children with High-Functioning Autism. 指導教授:劉惠美 博士 研究生:游蟬蔓 撰. 中華民國一○二年七月.

(2) 謝誌. 受到大家的關愛所澆灌,論文終能結成果實,這一切請讓我深深表達謝意,如果感 謝的意念能像一道長河,希望就像各位的溫暖圍繞在我身旁般,蜿蜒在您們左右。 由衷感謝我的指導教授劉惠美教授,謝謝老師付出極大的耐心,在研究過程中循循 善誘,幫助我對研究主題層層的探索,引領我進入學術的領域,全力支持我的研究,從 經費支援到實驗細節的設計都給予我最大的幫助;感謝口試委員姜忠信教授提供我自閉 症專業的見解和在研究邏輯上給予正確的觀念;感謝口試委員曹峰銘教授在實驗設計的 可行性以及語音聲學領域專業的建議和提醒。感謝參與實驗的每一位受試者、家長、評 分者,提供了最真實的資料讓我得以一窺臨床現況,特別感謝台北市明湖國小廖唯婷老 師、河堤國小陳亭妤老師、吉林國小倪慧喜老師、張義娟老師與新北市新店區中正國小 郭舒文組長熱情協助招募受試者,加速了研究的時程。 謝謝林淑莉教授時時開導我,提供我堅強的心理後盾,謝謝華語所葉德明教授在課 堂上提供各種分析範例和實驗機會,擴充了我華語語音的知識和理論,謝謝洪儷瑜教授 曾給予我國科會計畫研究的工作經驗和指導,謝謝中研院大腦與語言研究所李佳穎教授 的開放大度讓我跟著實驗室成員一起學習,謝謝目前在老師實驗室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的 陳昱君學姊,清楚、有脈絡又不厭其煩的教導我 E-prime 的編寫和一致性的分析,謝謝 曾元貞老師,高中畢業多年,我們再見於台北,溫暖的交流仍能感受無比的親近。 謝謝我的同學與朋友們,思慧、思穎、詠齡、慧喜、詠欣、明媛、姿絹、笠如、家 齊、琬純、家兆還有漢岳,與你們的交流,是我取得學位過程中精采的收獲。謝謝思慧, 常花費寶貴的時間與我探討內在的自己,勉勵我做出理性的嘗試;謝謝思穎,讓我發現 自己的善與美,和我一起探索人與社會的本質,使我更勇敢和自信;謝謝詠齡鼓勵我, 每個角落都有妳支持的話語;謝謝慧喜,我們能盡情暢談女性、家庭議題,愜意又知性; 謝謝詠欣超然和成熟的想法,讓我跳脫既有的框架;謝謝明媛對我善良又包容;謝謝笠 如信任我,星期三的多益課,是我們小型的晚餐約會;謝謝姿絹,下課後的人生大小事 我們互相加油鼓勵;謝謝家兆和我隨時都能演出小劇場,釋放內心深藏的演藝靈魂;謝 謝漢岳,我們似乎一起經歷了些什麼,真正想回憶時卻又想不起什麼; 謝謝 229 研究室 的大家,我們曾經等待倒數讀秒的小綠人出現一同走過和平東路,在師大夜市逛街晚餐,.

(3) 給軒軒、蛋餅捲、寧記麻辣鴨血、大台北滷味和腋下流汗水煎包一個機會;我們曾經在 艷陽高照 35ºC 的透中晝,在永康街排隊買厝內、燒臘飯、店長語氣很 high 還翹小拇指 的五十嵐還有 always 熱情如火總是嚇到我的金雞園。謝謝學長姐的提點和支持,Annie 的親切率真、佳真學姐的理智開導、憶茹學姐真誠坦率毫不藏私的分享、紀恩學姐的親 和與善良、宣惠學姐的優秀典範與積極的態度以及崑志學長的條理分明和幽默感。謝謝 我在研究生宿舍的室友紋綾和意潔,有你們在的寢室是最舒適的。 我最親愛的家人,有你們真好! 感謝爸爸一路支持,從不懷疑我的決策,您是我 最佳的擁護者;感謝媽媽,敦促與寬容並濟,允許我有叛逆的空間;感謝姊姊,有你的 鼓勵,每一步我都能走得更穩健,生活有妳相助,衣食無虞之外心靈上更有依靠;感謝 弟弟,對我充滿信心,鼓勵我追求更大的夢想,讓我有機會掀開人生不同的一頁;還有 謝謝可愛的寵物們,唐諾、大小愛摩和喬治,每次我回家總是熱情地發出叫聲,包圍著 我。 從提計畫、實驗一直到畢業口試的過程,或許因為生活中的苦悶、憂傷和煩惱,難 以集中注意力,沒有辦法敲鍵盤寫下清楚的字句時,柳時和(2007)的詩稍能舒緩我的緊 張,與您分享: 「我的生活就是旅行,沿途就是一冊冊詩集和小說, 經過時空和風景印刷後,加上美好、喜悅和悲傷裝訂而成的書。我經常滿懷期待,想到 迎面而來的人生風景,就讓我興奮不已, 看似遙遠漫長的旅途,也許倏的轉個彎,終點就在眼前。 旅途中,經常讓自己跌跌撞撞的是自己, 但終究,又自己爬了起來。 在行旅中體會真正的孤獨和一無所有, 那一無所有,比任何時候更能清楚的看到自己。 雖然常猶豫著不知該往哪條路走, 但,這是一個走到哪裡都有的人生。」 蟬蔓 謹誌 2013‧07‧26 於博愛樓.

(4) 高功能自閉症兒童情緒語調之理解與表達 Perception and Production of Emotional Intonation in Children with High-Functioning Autism.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功能自閉症兒童的情緒語調理解與表達能力, 從正確率、反應時間和聲學特徵了解其能力。研究採取實驗組和對照組 差異比較的實驗設計,研究對象為大台北地區 7~11 歲之高功能自閉症 組兒童 21 位與生理年齡、性別與非語文智力分數配對之一般發展組兒 童 21 位。實驗內容包括情緒語調理解作業與情緒語調表達作業,理解 作業以 E-prime2.0 呈現對話情境,讓受試者按鍵反應判斷所聽到語句之 情緒類別,記錄其正確率與反應時間;表達作業由不熟悉的評分者對兩 組兒童表達之目標語句進行情緒類別的判斷與情緒表達清晰度的評分, 並以聲學分析軟體分析兩組兒童口語表達之情緒語調聲學參數。研究結 果顯示:一般發展組兒童對情緒語調的理解正確率,優於高功能自閉症 組兒童;高功能自閉症組所需的正確反應時間,多於一般發展組兒童。 兩組兒童的情緒語調表達正確率並沒有顯著差異;但一般發展組的情緒 語調表達清晰程度顯著優於高功能自閉症組。兩組兒童在情緒語調表達 之「時間長度」、「平均基本頻率」、「基本頻率範圍」、「平均振幅」 等聲學特性無顯著差異,但高功能自閉症組的「振幅範圍」顯著較一般 發展組小。綜合研究結果來看,高功能自閉症組兒童對他人情緒語調的 理解表現較同年齡兒童弱,在情緒語調的表達清晰程度上也較差,然而 因表達作業難度的因素,本研究並未發現兩組兒童在情緒語調的表達正 確率上有顯著差異。 關鍵字:高功能自閉症、語調、情緒語調理解、情緒語調表達、聲學分析 I.

(5) Perception and Production of Emotional Intonation in Children with High-Functioning Autism Abstract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examine the perception and production abilities of emotional intonation in children with High-Functioning Autism. Twenty-one Mandarin-peaking children with high-functiong Autism (HFA) between 7 and 11 years of age and 21 age and noverbal IQ-matched children with typical development (TD) participanted in ths study. Their performance on the perception and production of emotional intonation were compared. The perception of emotional intonation task used the psychology software E-prime2.0 to present the testing procedure and record the accuracy rate and reaction time when individual subjects were asked to identify the emotoiion type of each target utterance. The production of emotional intonation task collected individual subjects’ speech expression of target utterances, and then a group of naïve listeners were asked to identify the emotoiion type of each tarhget utterance they heard. In addition, acoustic analysis were employed to explore the acaoustic parameters of emotional intonation expressed by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between-group differences in perception and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emotional intonation, including the accuracy rate and reaction time of identification and the clarity of emotional production. However,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group differences in the accuracy rate of production of emotional intonation between two groups of children. The group difference has only shown in the aspect of intensity range, in which children seem to use smaller rage of intensity during the emotional expression. In summary, children with HFA performed poor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perception and production of emotional intonation. However, due to the high level of task difficulity in the production task, it is hard to conclude the extent of difficulties in the emotional intonation production in children with HFA. KEY WORDS: High-Functioning Autism, intonation, perception of emotional intonation, production of emotional intonation, speech acoustic analysis. II.

(6) 目次 摘要 ........................................................................................................I 目次 ..................................................................................................... III 表次 ...................................................................................................... V 圖次 ................................................................................................... V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8 第一節 自閉症兒童的特質 ............................................................. 8 第二節 自閉症兒童語言溝通能力的缺陷 ................................... 12 第三節 語調和情緒語調的意涵與重要性 ................................... 20 第四節 自閉症者情緒語調之理解與表達相關研究................... 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3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3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39 第四節 研究程序 ........................................................................... 45 第五節 統計方法 ........................................................................... 5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51 第一節 情緒語調理解之表現 ....................................................... 51 III.

(7) 第二節 情緒語調表達之正確率與清晰程度............................... 56 第三節 情緒語調理解與表達的相關 ........................................... 63 第四節 情緒語調表達之聲學分析 ............................................... 65 第五節 綜合討論 ........................................................................... 7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83 第一節 結論 ................................................................................... 83 第二節 研究限制 ........................................................................... 86 第三節 建議 ................................................................................... 87 參考文獻 ............................................................................................. 88 附錄 ..................................................................................................... 96. IV.

(8) 表次 表 2-4-1 自閉症者對情緒語調理解、表達研究之受試者分析 .................... 27 表 2-4-2 自閉症者情緒語調理解、表達研究之實驗誘發方式 .................... 29 表 2-4-3 自閉症者情緒語調理解、表達研究之結果 .................................... 32 表 4-1-1 兩組兒童情緒語調理解之正確率..................................................... 52 表 4-1-2 兩組兒童情緒語調理解正確率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3 表 4-1-3 情緒語調理解反應時間(單位:毫秒/ms) ......................................... 54 表 4-1-4 兩組兒童情緒語調理解反應時間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5 表 4-2-1 情緒語調表達之正確率..................................................................... 57 表 4-2-2 兩組兒童情緒語調表達之正確率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8 表 4-2-3 情緒語調表達之清晰程度敘述統計摘要表 .................................... 59 表 4-2-4 兩組兒童情緒語調表達之清晰程度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60 表 4-2-5 兩組兒童情緒語調表達之清晰程度單純主要效果考驗 ................. 61 表 4-2-6 情緒語調表達之錯誤類型百分比..................................................... 62 表 4-3-1 兩組兒童情緒語調理解與表達的相關 ............................................ 63 表 4-3-2 高功能自閉症組兒童情緒語調理解與表達的相關 ......................... 64 表 4-3-3 一般發展組兒童情緒語調理解與表達表達的相關 ......................... 64 表 4-4-1 兩組兒童進行情緒語調表達之聲學特性摘要表 ............................. 66 表 4-4-2 兩組兒童情緒語調表達之時間長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67 表 4-4-3 兩組兒童情緒語調表達之平均基本頻率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68 表 4-4-4 兩組兒童情緒語調表達基本頻率範圍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69 表 4-4-5 兩組兒童情緒語調表達之平均振幅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70 表 4-4-6 兩組兒童情緒語調表達之平均振幅單純主要效果考驗 ................. 71 表 4-4-7 兩組兒童情緒語調表達之振幅範圍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72 表 4-4-8 兩組兒童表達關鍵字的聲調轉折時間點敘述統計摘要表 ............. 73 V.

(9) 表 4-4-9 兩組兒童不同情緒狀態下表達關鍵字的聲調轉折時間點 ............. 74 表 4-4-10 兩組兒童表達關鍵字的聲調轉折時間點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75 表 4-4-11 兩組兒童表達關鍵字的聲調轉折時間點之單純主要效果 ........... 76. VI.

(10) 圖次 圖 3-1-1 高功能自閉症兒童情緒語調理解與表達之研究架構圖 ................ 36. VII.

(1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 在探討身心障礙兒童的發展議題,記憶瞬間倒帶,想起過往接觸特殊 需求學生的點滴,自閉症孩童是研究者在短短的教學經驗中接觸最多的一 個類別,他們直接又明白地表達欲望和情緒,甚少迂迴和模糊,呈現了自 閉症世界的面貌,如此的活生生又各個不同,挑戰著研究者每一根應變的 神經,帶來實務上的直接衝擊,透過與這些孩子的互動,深深體認到自閉 症特質的獨特和個別差異。 多數的自閉症者在溝通的語用上會明顯表現出困難,即使是接受資源教 室方案服務,且具有較好認知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的高功能自閉症者 (High-functioning Autism)和亞斯伯格症者(Asperger Syndrome)也會出現程 度不同的語用困難。這樣的語言能力特質普遍會受到普通班教師和學校行 政人員的關注與質疑: 「這個孩子長得人模人樣,為什麼講話老是這麼傲慢, 怪不得人際關係不好」 ,或是在下課或是其他師生交流的時間,也常常聽到 同儕之間的抱怨:「你很討厭,我們不想跟你玩」。然而,自閉症的孩童, 卻經常還是不明就裡的保持一貫的社交互動行為或對話,因此讓人質疑他 們是否在判斷他人口語的語意、語調或情緒的能力存在著其獨特的判斷與 缺陷。一般正常發展兒童往往能透過他人說話時的語調線索如音調高低的 變化、聲音大小的不同和說話速度的快慢進行知覺的判斷,從而猜測、理 解他人說話的意圖,而自閉症兒童可能缺乏對上述線索感知的敏銳度,無 從透過說話韻律(prosody)的變化進行判斷,以致無法達成有效、有品質的 溝通。 韻律指的是說話時的音調(pitch)高低、音量(intensity)大小、速度、節奏 等特性,包含音高的變化即為基本頻率(fundamental frequency)、音量或稱 音強、持續時間(duration)、暫停或靜音、語調、速率、壓力和節奏。說話 1.

(12) 韻律的特質無法單獨存在,是附加於音段上的特徵,又稱為超音段 (suprasegmental),透過語調(intonation)的抑、揚、頓、挫等超音段特徵可以 改變說話者所要表達的溝通意圖和情緒(鄭靜宜,2011)。 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嬰兒在出生的前幾周到出生後幾個月之間就具有 語音區辨的能力,根據 Demuth (1996)所提出的韻律引導假說(prosodic bootstrapping hypothesis),對說話韻律覺察的能力是語言學習的重要前提, 嬰兒必須具備能力進而才能區辨一連串的語音。Kahana-Kalman 與 Walker-Andrews(2001)的也研究指出,嬰兒會透過說話者聲音裡的情緒線索 搭配表情變化,覺察出情緒的不同,當母親以愉快的聲音笑著並說話時, 嬰兒也會表現出快樂的情緒,而當母親轉以生氣或難過,嬰兒也會出現悲 傷的情緒。持續發展之後,到了兒童期對人的情緒辨別能力更敏銳,可以 透過覺察進一步調整自己的情緒。而若在生命的初期這些能力並未適當的 發展,例如無法察覺語調變化所產生的語意不同時,可能就會影響影響兒 童對者對這些語音線索區辨和理解能力,因而產生溝通的困難。 Bartolucci、Pierce、Streiner 與 Eppel (1976)就曾對身心障礙兒童進行 聲學的系統性分析,發現自閉症兒童在音素習得(phoneme acquisition)的能 力和智能障礙者都出現了遲緩的現象,不過在音素替代(phonemic substitutions)的作業上,兩組兒童則出現顯著差異,其中高功能自閉症組的 表現較佳,且高功能自閉症組在語音錯誤的頻率和整體語言發展水準之間 有高相關,顯示了自閉症者的整體語言發展水準和語音學習能力的雖然速 度較慢,但是並非全然的落後。透過自閉症兒童口語溝通的表現,能了解 其語言發展程度,有口語能力的自閉症兒童,在學前教育階段可能就會顯 現出語言發展遲緩現象,在語法、語意、語用和韻律等方面的理解和表達 可能會出現困難,另一方面,也可能呈現無口語狀態,這些無口語的自閉 症兒童,其中大約有 25%約在 1 歲到 1 歲半左右,喪失原來具有的口語的 2.

(13) 能力(Lord &Paul, 1997) 。自閉症兒童的發音能力通常和一般發展兒童大致 相同,有些甚至可能比較早熟(Kjelgaard & Tager-Flusberg, 2001),但是因為 個別間的差異極大,有不少研究運用標準化的語言評量工具去調查學齡自 閉症兒童溝通能力,結果發現自閉症兒童的語言困難是非常異質的,少部 分自閉症兒童的口語表達技能略優於接收的能力,大部分自閉症兒童這兩 種能力大致相當。然而,自閉症兒童在口語韻律的掌握技能上,包括理解 和表達整體上普遍呈現明顯的弱勢,而且相較於一般發展兒童皆有表現較 差的趨勢(Hubbard & Trauner, 2007; McCann, Peppé, Gibbon, O’Hare, & Rutherford, 2007)。 Peppé、McCann、Gibbon、O’Hare 與 Rutherford(2007)評量高功能自閉 症兒童對說話韻律的理解與表達能力,研究結果發現在以聽覺區辨方式去 理解的韻律形式的作業中比一般發展兒童的表現明顯較差,同時也發現韻 律理解的能力和口語心理年齡有顯著相關,韻律理解能力較差者的口語心 理年齡也較低。上述這些研究結果,大多將情緒的變項設定在快樂、難過、 生氣等幾種基本情緒,而 Golan、Baron-Cohen、Hill 與 Rutherford(2007)的 研究進一步探討對複雜情緒的辨識的能力,複雜情緒包括困惑、尷尬、害 羞和放棄等,需要受試者對圖卡上的人臉的情緒做出視覺的判斷,以及聽 取情緒短語後做出聽覺的判斷,結果發現高功能自閉症組和亞斯伯格症組 的表現相對於一般正常發展組來的弱,顯示在判斷複雜情緒需要更豐富的 背景脈絡與文化線索,而自閉症者在提取與運用這些線索時可能有其困難 之處。 關於使用華語的自閉症兒童,對他人口語訊息裡情緒語調線索的接收 和理解是否有困難呢?使用華語溝通的自閉症者進行情緒語調理解和表達 的研究並不多,李俊徹(2000)比較自閉症兒童和一般正常發展兒童,在情緒 韻律(emotional prosody)的聽覺區辨(discrimination)和理解表現並透過蒐集 3.

(14) 聲學資料了解兩組兒童的口語表達能力。結果發現自閉症兒童在區辨的能 力上並無顯著的困難,但是在理解以及口語表達皆有顯著的困難,聽者也 難從其表達之語句判斷自閉症者所表達語句之情緒內涵。另外陳怡如與劉 惠美(2010)對高功能自閉症兒童和一般發展兒童的口語情緒語調語句的表 達能力進行探討,透過客觀的聲學測量分析聲學特徵和一般聽者對自閉症 所表達語句之語調進行情緒的知覺判斷,發現自閉症兒童在仿說和自發性 語言中的關於情緒與掉的抑揚頓挫變化較不明顯,說話音調較為低沉,聽 者也難從其表達之語句判斷所表達之情緒。 本研究擬探討高功能自閉症兒童和一般正常發展兒童對不同情緒狀態 下語調的理解和表達能力和一般發展組是否有所差異。. 4.

(15)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功能自閉症兒童和一般發展兒童對情緒語調的理解 能力和表達的能力,包括兩組兒童對「難過」 、 「中性」 、 「生氣」和「快樂」 等四種情緒語調之理解和表達的正確率是否有差異,並分析兩組受試兒童 情緒語調表達聲學特徵的差異。 根據上述的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研究問題如下: 一、. 高功能自閉症組兒童和一般發展組兒童對不同情緒語調的理解. 正確率和正確反應時間是否有差異? 1-1 兩組兒童情緒語調理解的正確率是否有差異? 1-2 兩組兒童情緒語調理解的正確反應時間是否有差異? 1-3 不同組別和不同情緒的語調理解正確率是否有交互作用? 1-4 不同組別和不同情緒的語調理解正確反應時間是否有交互作用? 二、 高功能自閉症組兒童和一般發展組兒童在快樂、生氣、難過 和中 性等不同情緒語調表達的正確率和清晰程度是否有差異? 2-1 兩組兒童情緒語調表達的表達正確率是否有差異? 2-2 兩組兒童情緒語調表達的清晰程度是否有差異? 2-3 不同組別和不同情緒語調表達的表達正確率是否有交互作 用? 2-4 不同組別和不同情緒語調表達的清晰程度是否有交互作 用? 三、. 高功能自閉症組兒童和一般發展組兒童在快樂、生氣、難過 和中. 性等不同情緒語調表達的聲學特徵是否有差異? 3-1 兩組兒童在情緒語調表達的聲學數據上是否有差異? 3-2 不同組別與不同情緒的聲學特徵是否有交互作用? 四、高功能自閉症組兒童和一般發展組兒童在語調理解與表達的表現是否 有相關? 5.

(1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的重要名詞與變項說明如下: 一、. 高功能自閉症. 美國精神醫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所出版的《精神 疾患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ourth edition, DSM-IV) (APA, 1994)和其修訂版本(DSM-IV-TR) (APA, 2000)指出自閉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出現在三歲前, 屬於廣泛性發展疾患的一種。其三項核心缺陷分別是:溝通、社會互動和 重複性的刻板行為。 本研究所指稱的高功能自閉症是在經過公私立醫院診斷或各縣市政府 的鑑定安置就學輔導委員會鑑定為自閉症者,鑑輔會對自閉症兒童的鑑定 過程需要經過三階段鑑定評量的程序,包含主要教學者對兒童的行為檢核、 與家長的訪談紀錄和觀察評量紀錄,而個案之智力須高於魏氏智力測驗第 四版平均數以下 2 個標準差(70 分含以上)。 二、. 情緒語調之理解能力. 情緒語調之理解能力是兒童在對話情境中,對口語語句之情緒語調的 理解程度。本研究所指的情緒語調之理解能力,是受試者在聽取對話之後, 對目標語句進行情緒語調辨識之正確率和反應時間,理解之正確率越高, 正確反應的時間越短代表理解能力越好。 三、. 情緒語調之表達能力. 情緒語調之表達能力是指兒童使用口語語調表達自身情緒的能力。本研 究所指的情緒語調表達能力,是受試者在情緒語調理解之後,根據對話之 脈絡,請受試者根據提示之情緒類別,說出目標語句,進一步由一般聽話 者對該語句之情緒內涵進行辨識,以聽話者評定之平均正確率和所評定之 清晰程度作為情緒語調之表達能力。 6.

(17) 四、 聲學測量 聲學測量使用 Praat 語音聲學分析軟體擷取受試者表達的目 標語句之波形圖(waveform)和頻譜圖(spectrogram)從中取得平均基本頻率 (Mean Fundamental Frequency, Mean F0)、基本頻率範圍(Fundamental frequency range, F0 range)、時間長度、平均振幅(Mean Amplitude)和振幅範 圍(Amplitude Range)等聲學參數。平均基本率是指說話時聲帶每秒鐘振動的 次數,本研究所指的平均基本率是利用 Praat 測量受試者口語表達之目標語 句的基本頻率;基本頻率範圍指的是口語語句中音調高低起伏。本研究所 指的基本頻率範圍是以聲學測量軟體 Praat 所測得之最高基本頻率和最低基 本頻率相減,此範圍即是基本頻率範圍;持續時間指的是說話時所使用的 時間。本研究所指的持續時間是以 Praat 擷取預測量的口語語句,扣除非目 標語句等發語詞,測量受試者以口語表達目標語句時,所使用之時間;平 均振是將口語語句測得之整句音量加以平均。本研究所指的平均振幅是以 Praat 所測得語句之平均振幅,所得之音量大小(dB)即是平均振幅;振幅範 圍指的是口語表達時音量大小震盪變化的範圍,本研究所指的振幅範圍是 以 Praat 所測得語句之最大振幅(maximum intensity)和最小振幅(minimum intensity)相減,所得之音量大小(dB)此範圍即是振幅範圍。. 7.

(1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最早對自閉閉症做出定義的 Leo Kanner 在 1943 年列出幾項自閉症者 的溝通行為特徵,如鸚鵡式語言(echolalia)、代名詞反轉(pronoun reversal)、 語用困難(pragmatic difficulties)和韻律表達異常(unusual expressive prosody ) 等,大部分的溝通問題在過去的研究都曾被加以探討,不過關於自閉症的 說話韻律研究相對較少,在少數研究自閉症說話韻律的研究中,也很少去 探討韻律和語言、溝通的關係。以下依序說明自閉症的特質、語言溝通能 力、韻律特質以及情緒語調的理解和表達能力的相關研究發現。. 第一節 自閉症兒童的特質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出版的《國際疾病和相 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第十版》(The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 d Health Problems 10th Revision, ICD-10)(WHO, 1992), 和美國精神醫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所出版的《精神疾 患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ourth edition, DSM-IV) (APA, 1994)和其修訂版本(DSM-IV-TR) (APA, 2000)指出自閉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出現在三歲前, 屬於廣泛性發展疾患的一種。其三項核心缺陷分別是:溝通、社會互動和 重複性的刻板行為(Wing & Gould,1994)。台灣現行之法條文獻針對這三項 核心缺陷的特質加以陳述,因溝通和社交互動有密切的相互影響關係,將 其合併敘述之。 一、. 溝通和社交互動的缺陷. 自閉症者幼兒的早期,大部分是在父母對照一般語言發展的順序之下, 才發現自家幼兒的異常特質,兒童認知能力發展和語言的正常發展有密切 的關係,多數認知功能較低的自閉症者可能出現口語發展遲緩或完全沒有 發展(Paul & Lord, 1997),部分口語正常發展的自閉症幼兒的發聲、發音準 8.

(19) 確性和一般正常發展幼兒相較之下大多並沒有異常,少部分自閉症幼兒的 發音甚至會更清楚。根據過去的研究和統計指出,約有 50%的自閉症者一 直到了成年期依舊是無口語能力(宋維村,2000;Lord & Paul, 1997)。部分 的自閉症兒童,在無口語溝通能力下,也沒有發展出其他可以溝通的方式 來代替或補償,例如手勢或身體姿態等(APA, 1994)。 自閉症孩童在學齡前階段的表達性語言能力,能有效用來預測日後的 溝通行為和社會互動能力,學齡、青少年自閉症者是否具備流暢和彈性的 表達性語言,可能是區分高功能自閉症和自閉症的重要訊息,而語言發展 的病史則是區分自閉症成人和其他精神疾患的關鍵依據。自閉症者的非語 言社會溝通和語言發展程度彼此存有的關聯,Watson,、Lord 與 Schopler(1989) 以及 Mundy、Sigman 與 Kasari(1994)的研究均指出,學齡前的自閉症兒童 若有較具彈性的非語言溝通的技巧,在接收性語言的理解則更具發展空間, 在其他障礙類別有溝通困難者也有類似的發現,以智能障礙者為例,重度 智能障礙者大部分口語能力偏低,在社會互動同樣也出現困難或缺陷,口 語是直接、可及性高的溝通方式,透過這個管道表達意念和訊息能與周遭 有最立即的互動,而受限於口語表達與理解能力的身心障礙者在所處環境 中難以具備有來有往彼此互動循環的溝通能力是,不過高功能自閉症者的 口語表達能力並非全面一致的低落,而是在運用口語技能去達成有效的溝 通此一環節上所需具備的技巧和能力出現了困難;社交互動的缺陷,是指 在社交情境中,不會適當使用注視、臉部表情、身體姿勢及手勢等肢體語 言,來調整互動或缺乏依據社交內容調節行為的能力。Rutter 在 1978 年曾 對自閉症兒童的社會發展功能缺損提出證據,強調這一項特徵並不是只和 心智功能的缺損有關係,應該是自閉症一個重要的核心症狀, 1980 年代後 也將此項特質納入 DSMIII 之自閉症者的診斷標準中,WHO 於 1993 年也跟 進採納在自閉症者在社會互動上缺陷的特質。依據自閉症兒童的主要照顧 9.

(20) 者在臨床上的主述發現,家中幼兒「不理人」、「不看人」、「叫他沒反應」、 「我行我素」 、 「不合群」 、 「自己玩自己的」等行為(宋維村,2000)能逐步勾 勒出其缺乏社會情緒的互動,對別人情緒的反應有理解及回應上的困難或 異常,另外也欠缺對社交性、情緒性及溝通性行為的整合。 二、. 侷限重複的行為. 自閉症者侷限重複的行為是指表現出有限的行為、興趣、和活動(APA, 1994),在內容和強度上則有個別的差異,指的是執著於重複而有限的興趣、 強迫式的執著於不具功能特性的常規、出現儀式化且經常反複的動作,包 括拍手、絞手及轉動身體或是對遊戲物品的某部分或氣味、觸感、聲響和 震動的執著等(WHO, 2008)。 自閉症者的局限、重複行為可能出現生活的各個層面中,在飲食、日 常起居的某些細節要求以固定的方式進行,如:如睡覺的方向、蓋固定的 被子、用固定的餐具、某個時間點到了就必看某電視節目和外出有特定的 路線等。在語言、思考溝通方面也有固著現象,如,有些有重複的、固著 的問題,而且要父母用特定的方式回答,甚至考試時也受限於既有想法, 執著在某一題目,而拒絕回答考卷上原本來他會的問題(宋維村,2000)。 綜合上述二項核心缺陷能力而言,大部分的自閉症兒童都有程度不同 的語言發展上的遲緩和語言理解困難,口語能力上若缺乏溝通能力,隨之 而來的可能是非口語溝通能力薄弱,如眼神接觸、手勢和動作訊息的接收 等,在社交依附或社交互動上受到侷限。眼睛不只被動的接受視覺,更可 以透過眼神主動傳達和別人溝通的訊息,迴避和人的視線接觸是自閉症者 的另一特徵,主要是不會用視線來和人溝通 (宋維村,2000)。 隨著生理年齡漸增具有一些語言能力的自閉症兒童,在共享式注意力 (join attention)的能力上也因為缺乏與同發展年齡之兒童應有之能力導致同 儕關係並不緊密(Volkmar, Carter, Grossman, & Klin, 1997),分享、交流成了 10.

(21) 自閉症者在團體間的奢求,而每一個人都有情緒,自閉症兒童並不因為其 症狀而沒有情緒的存在,甚至更渴望友誼,只是常以其理解口語線索的程 度有限和特殊的表達方式或表達的強度不恰當,使得其他人難以了解其情 緒,因此常看到自閉症者缺乏情緒表達,或者莫名其妙的暴怒以至於影響 了整體的人際互動與社交關係。. 11.

(22) 第二節 自閉症兒童語言溝通能力的缺陷 溝通是訊息傳遞與情感交流,生活中無時無刻都在發生,而口語是多 數人類主要的溝通方式,語言則是用以溝通的重要工具,是一個社群中所 使用有意義可分享學習的符號系統。嬰兒從出生後約一個月就具備區辨音 素(phonemes)的能力,大約三個月大的時候會咕咕作聲,很快的會出現咿咿 呀呀由單音節組成的聲音,過了幾個月,咿呀語的音節逐漸變長,也開始 有音調變化,在這一段邁向說話之路的過程中,嬰幼兒開始理解周遭的聲 音和語音,多數的嬰幼兒在 1 歲左右開始說話,詞彙量很快的擴充,漸漸 能把詞彙組成句子,開始掌握簡單的文法規則,3 歲的孩子透過、聆聽和觀 察,已經能在溝通中輪替說話和提醒對方說話,學齡前階段已經發展到能 夠調整話語來配合聆聽者的需求(Kuder, 2003)。大約有 25%的自閉症兒童是 在 12 個月到 18 個月喪失了原本具有的口語的能力(Lord & Paul,1997),而 具有口語能力的自閉症者學齡前教育階段,逐漸能發現其語言發展遲緩現 象,其呈現樣貌可能是以無口語或是功能異常的狀態顯現,以下依照語法、 語意、語用和語音等面向分述自閉症在溝通上的特質。 一、. 語法特質(syntax). 詞彙按照一定的規則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句合理的語句,此種 規則就是語法。兒童在母語環境中沒有刻意的被教導,卻依舊能透過聽語 的輸入習得語法知識,以華語為母語的幼兒為例,約在 12~22 個月左右會 出現詞彙結合的能力,最集中的年齡在 17~18 個月左右,到了 2 歲,逐漸 能使用完整的語句與人溝通,學齡階段的語法複雜性更增,約 8 歲時可以 表達和解釋被動語句的意思(錡寶香,2009)。自閉症兒童在語法的表現上有 其獨特的發展和表達模式,不過大致上相對於其他語言面向並沒有比一般 正常發展兒童顯得遲緩,說話內容大都用來表達需求,而提問題、回答、 對話等能力都是日後逐漸出現的(宋維村,2000)。此外,在語法的發展和一 12.

(23) 般正常發展兒童成長的程序,並無太大的不同。在一項字彙和語法結構接 收與表達的標準化測驗中,也顯示了自閉症者比起非自閉症者在句法能力 的發展上沒有明顯的缺陷(Wilkinson, 1998)。然而,一部分的自閉症兒童有 些語法上明顯的錯誤被發現,是在有主動的語言表達之後,學習的詞彙漸 增,足夠表達出語句後,會出現代名詞反轉現象,意即「你」 、「我」代名 詞說反了,「你的」說成「我的」 ,「我要」說成「你要」,代名詞反轉或是 重複性語言,這類情況往往有可能會一直持續甚至到成年期(McCann et al., 2007)。Järvinen-Pasley、Peppé、King-Smith 與 Heaton(2008)試圖釐清自閉 症兒童是否能從句子的語調去理解語法的使用,該實驗作業透過語句上的 語調變化,要求兒童指認目標語句的句型,辨別語句為問句、肯定句或敘 事句,結果發現自閉症兒童和一般正常發展的兒童在這項能力的表現上能 力相當。不過在這一項作業當中只有對這兩種差異較大的語調類型做出判 斷,若進一步做出更複雜的語調判斷,也許會有不同的結果。 二、. 語意特質. 溝通主要目的在於交流彼此意念,透過語言、非語言的符號和動作將我 們的意念表達出去,收訊者和發話者若使用同一種符號系統就能接收訊息。 語言的主要內容就是語意,包含了整體的意義系統,小至詞彙的意義,大 至句子和句子之間的關係,甚至譬喻性語言所產生的弦外之音等意義皆包 含於語意中(引自錡寶香,2009)。 進行語言理解時,首先需要學會詞彙和表徵物件之間的配對和連結, 包括將抽象的詞彙概念具體化的歷程,如數字符號和具體數量的配對。並 且建立個體和周遭世界相關聯的概念,這些概念以語言符號表達,由於抽 象的概念和涵意較難以將其具體化,對上述概念產生意義出現困難,就不 易進入理解層次。一般兒童口語理解的發展與認知概念的發展有關,在社 會互動下將訊息的意義與概念同時連結在一起,具有口語能力的自閉症兒 13.

(24) 童在表達的過程會由簡單的仿說開始將所聽到的字、詞「複誦」出來,立 即將所聽到的話無意義的複誦,這稱為「立即仿說」而「延遲仿說」則是 指自閉症者無目的的一再反覆重述日前所學習過的話,通常是一種自我刺 激。在仿說的初期,其實不了解所說的意思,次數多了,才能將所說的話 和實際事物配合起來,字、詞仿說後,部分自閉症者可以進步到主動說簡 單的字和詞,甚至到句子的仿說(李秀真,2004;McEvory, Lavelang, & Landry, 1988)。除了字面(literal)上語意的理解,自閉症者對於隱喻式語言的理解困 難也有不同程度的差異,如明喻(simile)、隱喻(metaphor)及反諷(sarcasm)雖 然都是非字面(nonliteral)意義語言,但三者之間卻有難度的差異。自閉症者 理解譬喻的難度由高到低,應該是反諷的難度高於隱喻;隱喻的難度高於 明喻,這樣的層次關係是因為明喻比較偏向字面意義層級,有一定的語言 線索;而隱喻則需要了解部分的溝通意圖,所以必須通過初級錯誤信念 (first-order false beliefs)才得以理解;反諷則是需要歸納對方相關的想法, 所以需具備次級錯誤信念能力(second order false beliefs)(林迺超與張正芬, 2011;Happé, 1995)。 Mackey 與 Shaw(2004)認為 10 歲時,大部份的一般兒童可以理解反諷。 隨著年齡的增加,兒童逐漸會統整語境和語調等其他線索來推論說話者的 意圖,但是自閉症兒童在此項技巧上較難隨著生理年齡的增加而隨之成熟, 對於對話交談時的隱喻、比喻式等非字面意義語言(nonliteral language)的理 解困難,可能導致對於背後溝通意圖的解讀或推論錯誤(Norbury, 2005); Baron-Cohen、Leslie 與 Frith(1985)提出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或稱作猜心 的能力,由於心智發展的個別差異,自閉症者可能在初級錯誤信念的一層 次就產生困難,部分則能發展到次級錯誤信念之層次,其在不同層次新制 理論能力之發展,對於自閉症者的語意理解程度有不同的影響。. 14.

(25) 三、. 語用特質. 語用(pragmatics)指的是在社會情境語言使用的規則(錡寶香,2009),關 注的是在社會情境中語言的應用,包括傳達溝通意圖、進行會話、根據對 方談話內容彈性調整會話、敘事及瞭解語言的禮貌原則等溝通行為(Fujiki, & Brinton,2009) ,能視溝通對象、溝通情境、溝通目的進而使用合適的語言 與人溝通的能力就是語用能力。語用上的缺陷(pragmatic difficulties)是指沒 有顯著的語言遲緩和文法上的缺陷,但是在不同的情境之下,卻沒辦法依 照當下的語言情境使用適當的表達性語言進行溝通。不少研究都曾探討自 閉症在語用和社會語言方面的能力,幾乎所有的自閉症者在這些向度都會 有不同程度的困難(Peppé, McCann, Gibbon, O’Hare & Rutherford, 2006; Tager-Flusberg, 1996)。透過敘事(narrative)表達的過程,分析其語用能力得 以了解自閉症者是在語言、認知和社會哪一個面向有困難,並從中獲知其 是否具備問題解決能力、人際和社會知識等(陳冠杏、張正芬,2005;鄒啟 蓉、張顯達,2007)。自閉症者的語用困難,大致可分為以下三項: (一) 無法適當運用、調整溝通的功能 自閉症兒童常被認為缺乏自發性的語言及功能性的對話,即便有也是 以提出自身的需求為主要的溝通意圖,較少有主動地運用所學會的語言進 行社會性的溝通(黃金源,2006),如分享訊息、表達情感和與人對話等。 在人際關係方面的溝通用語和情境也是自閉症者經常面臨的困難,不 懂的對話的輪替、等待,話題的維持、轉換或插入;對別人的談話內容, 表示意見,進行回饋的意圖和能力也很少出現(錡寶香,2009)。 (二) 缺少溝通意圖(communication intent) 鮮少主動和人對話的現象,幾乎是大多數自閉症者之共同特徵,面對 別人的呼喚、鼓勵及支持,也較少有積極的回應,語用能力的缺陷讓自閉 症者即使有足夠的語言能力,例如已經學過數百個詞彙,但依然只會使用 15.

(26) 少數的語彙來與人溝通,而且不能與他人開始或維持一段交談,即使是具 有口語能力、認知能力和社會適應表現較好的高功能自閉症者,有許多人 的語言發展仍停留在喃喃自語、仿說的階段(陳冠杏與張正芬,2005)或是在 字句使用和表達的方式固定、刻板或重複(Lord, & Paul, 1997)。 (三) 缺少交談技巧 Weiss(2004)指出交談技能是語用知識最重要的部分,透過學習與社會 化,有能力能組織和進行對話。Grice(1975)也指出有效的口語溝通有三項 要素,首先是要輪流(turn taking)說話,輪流當說話者和聽者,再者是講話 的內容必須讓聆聽者清楚明瞭,最後,聆聽時要專注,並且適時的表示讓 說話者知道他的說話內容合不合理(引自 Kail & Cavanaugh, 2007)。以下是 歸納整理自閉症者在與人交談時普遍較為缺乏的能力: 1.輪替技能 交談的結構最初之發展通常是建立在一來一往的輪替過程,這樣的互 動歷程能說明輪替技巧的簡貌(錡寶香,2009),輪替技巧會隨著生理發展搭 配著眼神接觸、肢體動作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更加純熟(Dunham, Dunham, & Curwin, 1993)。 2.話題開啟與維持 訊息的傳遞和接收總是有一個主要傳達的話題或核心,一般正常發展 的嬰兒大約在一個約月時就會就有能力去使用非語言的方式引起注意,如 發出聲音、微笑等。學前兒童,在 2 歲半至 3 歲間,已能開啟自己感興趣 的話題,但對同一話題維持二輪以上的對話則有困難,到學前階段,則可 針對同一話題維持相當次數的對話,學齡兒童已經能在交談時介紹新的話 題、維持話題和轉換話題,甚至能將話題維持多個輪次才結束(錡寶香,2009; Owens, 2005)。 總而言之,自閉症者對於話題的輪替、維持和轉換的能力有困難,即 16.

(27) 便是高功能自閉症者,正常的認知能力和較佳的社會適應能力,卻仍有可 能依然陷於自說自話,無法和周遭人群溝通的困難。. 四、. 語音特質. 語音(speech sound)是透過發音器官(speech organs)的活動所產生的聲音, 包括舌頭、雙脣、顎及牙齒等,透過口腔與其他結構的運動能創造出許許 多多不同的聲音。在眾多的聲音中,不同語系選取聲音當中的幾十個,來 做為說話時的基本單位,這些聲音就是語音;相對於語音,如笑聲、呵欠 聲和喘氣聲等稱之為非語音。 (一) 語音知覺和語音區辨能力 一般正常發展的新生兒,有些在出生後的一個月內就能夠區辨不同的 子音和母音,子音和母音構成了音素,而音素正是語音最基本的單位,將 不同的語音結合成足以表達意義的字詞。嬰兒出生 1.5 個月~2 個月大時, 會利用自己的舌頭和嘴巴運動以產生聲音,屬於早期發聲時期,大約從 3、 4 個月開始嬰兒出現了接近語音的聲音,1 歲左右會出現的一個表達性的詞 彙,在 2~3 歲這個階段,幼兒說話的清晰度約只有 25%~50%的言語是清晰 可以理解的,一直要到 4~5 歲言語的清晰程度才漸趨成熟。能聽出個別音 素只是具有語音知覺的第一步,嬰幼兒在 7~8 個月大時便能辨識出在語句 中重複出現的語音組態 (Kail & Cavanaugh, 2007/2011),嬰幼兒從聽覺的接 收、知覺、區辨和分類建立語音表徵並且運用不同的發音類型練習肌肉的 動作協調,以順利的發出聲音。口語語音知覺對於學習字、詞彙是很重要 的一項能力,透過區辨語音的不同,重音或斷詞等差異能對詞彙建立正確 的意義,具備此項能力對開啟語言習得的歷程重要的功用。. 17.

(28) (二) 口語行為 語音是語言形式中的一個要素,它涉及了語言系統中的規則,包含了 語音的結合、發音規則等,由子音和母音組合成的語音通常被合稱為一個 音段(segment),而音段還能再組成音節(syllables),音節再組成更大的語言 單位如詞彙和句子。除了子音和母音所構成的音段,尚有其他語音要素是 附加於音段之上,如聲調(tone)、重音(stress)和語調等稱之為「超音段」 (謝 國平,1998)。 例如在華文裡,構成「夏天」這個詞彙所的音素為「ㄒㄧㄚ ㄊ一ㄢ」 , 構成「夏天」的子音和母音其排列組合有一定的音韻規則(phonology),所 以即便是同樣的音素,改變其音韻型態「一ㄚㄒ ㄢ一ㄊ」在華文中就沒有 辦法組成有意義的語音,進而也無法形成意義。當聽到使用不同語言的人 進行交談時,即便是不同文化社會所使用的語音不全然相同,我們也可以 知道對方正在說話,因為不同的語言系統選取不同的語音來做為表意之用 途,故聽者也能從中表達出熟識和不熟識的語音。 按照發展的里程,劉麗容(1998)引用了趙元任之研究第一位研究華語幼 兒聲調發展),學習華語的幼兒,幼兒大約在 12 個月時就會發展出一聲,四 聲在 14 個月時學會,18 個月大時二聲會穩定的出現,三聲則出現的最晚, 約在 20 個月時出現(引自錡寶香,2009)。具有口語能力的自閉症兒童,發 音能力通常和一般發展兒童無異,但是因為個別間的差異極大,有不少研 究使用標準化的語言評量調查學齡自閉症兒童溝通能力的結論是自閉症兒 童的語言障礙是非常異質性,但在韻律技能的部分卻普遍一致地呈現弱勢 (Kjelgaard, & Tager-Flusberg, 2001)。少部分孩子,表達技能略優於接收表現 技巧,但大部分孩子接受和表達兩種能力大致相當,都落後於同齡兒童。 早期的研究,Bartolucci 等人 (1976)在進行有系統的聲學分析時,發現自閉 症在音素習得(phoneme acquisition)的能力和智能障礙者同樣出現了遲緩的 18.

(29) 現象,在音素替換(phonemic substitutions)的作業上兩組則出現顯著差異, 其中高功能自閉症組的表現較佳,同時也發現高功能自閉症組在語音錯誤 的頻率和整體語言發展水準之間有高相關,顯示若在早期語音習得並未獲 得良好的發展,日後的語言發展會有較弱的趨勢。 Rapin 與 Dunn(1997)的 研究則發現自閉症兒童和特定型語言障礙(Specific Language Impaiirments, SLI)的語言問題有類似之處,學前的自閉症兒童的理解困難是普遍出現的現 象,然而 SLI 兒童通常在表達上出現語言障礙但理解能力卻是沒有問題的, 若同時有接收和表達語言障礙的最常出現的問題組合就是出現語法和韻律 障礙。與自閉症兒童相較之下,雖然 SLI 兒童傾向於沒有明顯的韻律障礙, 但是仍存在著些許的韻律問題(Gerken & McGregor, 1998; Boucher, Lewis, & Collis, 2000) ,由於其語音超語段能力上有質的缺陷,他們經常忽略非重 音的音節,可以看到韻律損傷(prosody impairment)和語言損傷(language impairment)關係的證據,這個部分的研究和 Weinert(1992)、Wells 與 Peppé (2003)的研究結果不一致,不過可以解釋的是,這三個研究的實驗作業、測 驗和對象並不相同,但提供了證據思考語音、韻律對語言習得的影響。大 部分的研究結果顯示,韻律對在語言發展正常的兒童的語言習得可以發揮 一定的作用。嬰兒在初生階段就會對韻律的變化產生敏感度,並且呈現出 對「兒童導向式語言」(child-directed speech)的語氣有偏好,顯示韻律在語 言習得中的重要性(Cooper & Aslin, 1990),並且具有能熟悉母語韻律模式的 能力(Mehler, 1988)。. 19.

(30) 第三節 語調和情緒語調的意涵與重要性 一、. 語調的意義與重要性. 韻律指的是說話時的音調高低、音量大小、速度、節奏等,這一類的 特質無法獨立存在,是附加於主語言音段上的特徵,又稱為超音段。透過 超音段裡語調的抑、揚、頓、挫等特徵的變化可以傳遞說話者表達的意圖 和情緒(鄭靜宜,2011)。韻律包含了超音段的各個面向,包括在音高的變化 即為基本頻率、音量或稱音強、持續時間、暫停或靜音、語調、速率、壓 力和節奏。自閉症者韻律表達的缺陷(Shriberg et al., 2001)所呈現的是過 於誇張、單調或是怪異的韻律型態(McCann & Peppe, 2003) 。就華語而言, 聲調和語調主要是音調高低變化所形成的特徵,聲調是附著在每一個音節 上的音高,聽者能從感官中察覺語音的音調的高低,當音調提高的同時, 聲音的頻率同時也增加了;語音共鳴時,不同的頻率區域振動能源受到增 強,形成了母音與母音之間的不同。語調(intonation)是由不同的語音基礎頻 率(F0)產生變化所形成的特徵(謝國平,1998)。聲帶振動的速率就是基礎頻 率,就知覺而言,基礎頻率就是一個人的音高,聲帶從一說話就開始振動, 基礎頻率就會持續的變化直到聲帶的振動減緩結束一個句子。語調賦予語 言意義,聲音強度也是影響聽者判斷語言內容差異的重要因素,聽者能從 聲音的特質區辨聲音與聲音之間的不同之外,還能從語調的上升、頓挫中 感受句子中說者帶有的情緒。 韻律在口語溝通中佔有一個特別的地位,不過有時候在談話中它並不 是非有不可的。例如,語意不明確的短語(lexically ambiguous phrases),如“巧 克力餅乾果醬“(是由三個簡單的名詞所組成或是由一個結合名詞和一個簡 單的名詞所組成)往往得透過由上下文的脈絡來釐清意思,而不是透過韻 律,所以可能會有兩種解讀”巧克力、餅乾和果醬” 或是 ”巧克力餅乾和果 醬 ” 的解釋。然而,另一方面,在較為複雜的情感功能諸如諷刺或冷嘲熱 20.

(31) 諷而言,韻律則可以比詞彙或語法內容更具有說服力,同樣一句”你表現的 真好啊”,語調的升降足以使聽話者有截然不同的感受。雖然溝通範圍不僅 限於口語,自閉症被認為在運用語用知識和非文字的溝通上會出現困難, 可能是因為說話的自然韻律線索是內引的(inexplicit nature of prosody),當韻 律是言談中意義的主要線索來源時,自閉症兒童則會顯現明顯的困難。此 外,由於在心智理論的缺陷,自閉症者較難適當的運用有助於聽者理解的 韻律線索來幫助對話、溝通擴充訊息的被理解的可能。Botinis、Granström 與 Möbius (2001)指出,語調對於文法、語意和語用方面,賦有區辨、分類、 統整和強調的功能。以下綜合語調的功能簡述之:. 二、 (一). 語調的功能 形式層次的意義. 語調具有對詞彙定義、區別的功用(lexical function),在這個層次裡, 利用韻律中的聲調去區別(tone distinction)詞彙,如華文裡四聲的變化;利用 重音區別(stress distinction)詞彙,如”a hot dog”和”a hot dog”,語調形式利用 許多韻律特徵(時長、強度與母音的音質)等在說明詞彙和構詞上有其功用。 Wells 與 Peppé (2003)使用兒童版的韻律元素分析 (Profiling Elements of Prosodic Systems–Children, PEPS-C)來評估特定型語言障礙兒童的韻律能力, 研究結果發現 SLI 兒童在 PEPS-C 分測驗和語言及韻律之間的相關很低,顯 示了 SLI 兒童的韻律能力之優劣和語言能力的缺陷不見得有相同的趨勢, 不過有可能是在這個評估的分測驗中涉及大量的短期記憶需求,而這正是 SLI 兒童最有困難的。Weinert(1992)的研究讓 SLI 兒童學習一個不存在 (made-up)的語言,並且和一般正常發展兒童比較,SLI 在學習新語言文法 的結果顯示,韻律的線索並沒有對這個新語言產生影響。以上對 SLI 兒童 所做的研究能清楚的看到韻律能力對學習語言並沒有產生正向的提升趨勢, 21.

(32) 不過這正是 SLI 兒童的特定之處,相較於自閉症在臨床上已被確知有韻律 表達的障礙,自閉症兒童說話韻律的缺陷較為明顯是可預期的,若嬰幼兒 早期韻律敏感度不高,可能會影響兒童日後的語言問題。 (二). 語意區辨功能. 聲調的高低變化在句子中形成了語調,足以使整句產生文意上的改變 (謝國平,1998)。語調具備形成短語和句子功能(phrase and sentence functions), 也就是說加入語調的變化之後,可以讓短語或句子更加完整。高低起伏的 語調變化中,一般使用「上升語調」(rising intonation)表達疑問的語氣(如, 「Did you say ‘yes’?」或「你答對了嗎?」)、使用「下降語調」(falling intonation) 表達為陳述句(如, 「The answer is ‘yes’.」或「你答對了。」)、 「降升調」(falling -rising intonation )則用來表示懷疑,(如,「I’m doubtful 」),相反的表達確 定「I’m sure.」語調則是「升降調」(rising-falling intonation)。 對話時,除了明確的音段線索之外,聽話者透過說話者的語調揚升或頓挫 型態,從中可以獲取更多語意與說話者意圖的線索,可以提供給一個對句 意完整的印象,即使同樣的一段話(包含相同的子音和母音之組合),經過語 調變化,意義也會有所不同。 (三). 傳達情緒和建立社會關係. 每個人都有體會情緒變化的經驗,不過我們能清楚而適當的表達自己的 情緒或是正確解讀他人的情緒嗎? Izard(1991)指出人類的基本情緒(basic emotions)包括:快樂、生氣和恐懼,是人類皆會有的經驗,這三種基本情 緒都是由主觀感受、生理變化和外顯行為所組成(引自 Kail, & Cavanaugh, 2007/2011)。Montague 與 Walker-Andrews(2001)的研究指出,嬰兒會透過聲 音的情緒搭配表情變化,覺察出情緒的不同,當母親以愉快的聲音笑著並 說話時,嬰兒也會表現出快樂的情緒,而當母親轉以生氣或難過,嬰兒也 會出現悲傷的情緒,持續發展之後,到了兒童期對人的情緒辨別能力更敏 22.

(33) 銳,可以透過覺察進一步調整自己的情緒。嬰兒大約在 2~3 個月大時會顯 現高興的情緒,社交式的微笑(social smile)大約也在此時出現嬰兒會將臉轉 向聲音來源、對聲源微笑等但是自閉症嬰兒在此階段應該發展出來的社會 互動不甚明顯,嬰幼兒在 4~6 個月大時已經具備分辨不同情緒相關的臉部 表情,5 個月開始的嬰兒已經能認得主要照顧者和陌生人,但是自閉症嬰兒 卻很在 2 歲前出現怕生、分離焦慮等情緒,8~9 個月大時,嬰兒已經能透過 臉部表情和其他外顯行為表現所有的基本情緒,自閉症嬰幼兒的反應較被 動或退縮。自閉症從 1940 年代被發現以來,在理解、運用非語言溝通與情 緒表達上的困難一直受到關注(李俊徹,2000)。然而,自閉症並非不懂得辨 認面部表情的情緒變化。Baron-Cohen(1991)指出,在配對快樂和難過的情 緒表達圖卡上,自閉症者是可以正確無誤的配對成功,足見辨認視覺圖片 所呈現的基本情緒對自閉症者而言可能是沒有困難的,但是許多和社會互 動有關的實驗作業或是缺乏提示線索的作業,對於自閉症者而言整體表現 上就不如單純視覺刺激管道對情緒間的配對、區辨來的容易。加上聽覺線 所能幫助聽話者,接收更明確的內容與確認說話的意圖和情緒,透過對語 調的覺察與認識,有助於聽者在對話與溝通上有更精確的理解。 在表達情緒的訊息中,人們透過,臉部表情、聲音、肢體動作還有口 語的線索,表達情緒不單純只是表示和傳達個人的情緒,還有更具技巧和 策略的一面,情緒的表達和社會關係的建立有著重要的關聯 (李俊徹,2000)。 自閉症者這在聽取這些語言訊息上的確不容易覺察,即使能分辨出聲調、 情緒語調之間的差異,如:一般、生氣、害怕、難過,但是有部分自閉症 者卻無法解讀各種情緒語調之間的意義(李俊徹,2000;陳怡如與劉惠美, 2010;Grossman, Bemis, Skwerer, &Tager-Flusberg, 2010; McCann et al., 2007)。. 23.

(34) (四). 華語語調的聲學特色. 每一個語言有其聲學的獨特表徵,語調的主要聲學特性包含了:平均 基本率、基本頻率範圍、持續時間和平均振幅。平均基本率是指說話時聲 帶每秒鐘振動的次數,聲帶動的次數越快,可以感受到較高的音調;基本 頻率範圍指的是口語語句中音調變化的範圍,當音調充滿高低起伏的變化 時,基本頻率範圍也會變大;持續時間指的是說話時所使用的時間,花費 時間越短代表說話者的說話速度越快,反之則是說話速度越慢;平均振幅 說明的則是的是平均音量的大小。華語的聲調具有辨意的功能,聲調成為 區分詞意的線索,抑揚頓挫的變化還能用以表達和滿足不同的語氣,傳遞 情緒、感覺和目的(鄭靜宜,2011)。 在華語的語音系統當中,單就詞彙的聲調(lexical tone)就可辨意,時間 的長度也傳遞部分聲調的訊息,三聲的聲調為最長,二聲、一聲次之,四 聲則最短(Xu, 1997;鄭靜宜,2011)而聲調本身的高低與變化造就了不同單 詞擁有不同語意的功能,故華語也稱為「聲調語言」(tonal language),因此 同樣的子音為ㄉ,母音為ㄚ,加上國語的四種聲調(一聲)、(二聲ˊ)、(三牲 ˇ)和(四聲ˋ),立刻可以找到好幾組不同的單字對應如:搭、達、打、大; 以語詞為例:子音為ㄊ,母音為ㄢ;子音為ㄑ,母音為一,賦予不同的聲 調,可以組合成「探奇」和「談起」等詞,上述皆為聲調語言的特色。 句子的聲調高低的變化稱為「語調」(intonation),語調是由許多的聲調 (tone)的特徵組合而成,在聽覺上所感受到的聲音的音調高低起伏即為語調, 其單位通常是片語或句子的獨立單位,所以透過語調產生變化時,所產生 的線索能更充分地表達說話者完整的意念。. 24.

(35) 第四節 自閉症者情緒語調之理解與表達相關研究 自閉症者的語調異常特質,是韻律表達的多種面向中最容易被立即發 現其與眾不同之處,即使是成人,透過電話的溝通,說話的音調和重音的 不尋常,是很容易被感知與一般人說話語調的差異。自閉症常見的韻律表 達異常(unusual expressive prosody ),主要包括音質、語調和重音等向度 (Cohen & Volkmar, 1997; Rutter, Mawhood, & Howlin, 1992)。一般正常發展 幼兒偏好聆聽「兒童導向式的語言」,但自閉症幼兒卻偏好聆聽機械合成 的無意義聲音,顯示自閉症幼兒的聽知覺偏好和一般幼兒有所不同(Kuhl、 Coffrey-Corina、Padden、Dawson, 2005)。 一、自閉症兒童的語調能力 Kanner(1943)曾對其十一名自閉症者進行臨床的觀察,發現這些個案在 韻律表達中有語調方面的缺陷,這些特徵是在研究的最初即觀察得到的特 徵。一般認為自閉症者的語調表達過於平板和單調,但是有不同的研究認 為自閉症者在不同的實驗作業之下反而有過於誇張的語調表達(Diehl, J.Watson, Bennetto, McDonough, & Gunlogson, 2009; Sharda, et al., 2010)。 McCann 等人(2007)指出過去有相當多的研究認為韻律對語言發展正常兒童 的語言習得和累積可以發揮一定的作用。Peppé、McCann、Gibbon、O’Hare 與 Rutherford(2007)評量高功能自閉症兒童的韻律理解與表達能力,使用兒 童版的韻律元素分析 (Profiling Elements of Prosodic Systems–Children, PEPS-C),包含有韻律的形式和功能的評估,結果發現自閉症兒童在 12 項 作業中有 11 項顯著低於一般正常發展兒童的表現,同時也發現韻律理解的 能力和口語心理年齡有顯著相關,韻律理解能力較差者,其口語心理年齡 也較低,Järvinen-Pasley 等人(2008)則透過相同的測驗(PEPS-C)想了解自閉 症兒童在韻律的接受理解能力中形式和功能兩個層面的關聯,研究結果發 現,高功能自閉症組兒童在字彙部分的形式和功能的表現並沒有缺陷,不 25.

(36) 過在句子部分的形式和功能的表現就明顯比控制組來的弱。再就自閉症兒 童在形式和功能的表現比較,形式層面呈現較好的表現,功能層面整體作 業的表現顯著的弱勢,顯示了語用的能力確實偏弱。 以下列綜合各項自閉症者語調理解或表達的研究,整理各項相關研究 的對象、實驗作業的設計及主要發現,做為本研究在研究設計上的參考依 據:表 2-4-1 針對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進行陳述;表 2-4-2 綜合各個研究, 歸納其實驗設計和程序;表 2-4-3 羅列研究結果,比較自閉症組和對照組之 差異。. 26.

(37) 表 2-4-1 自閉症者對情緒語調理解、表達研究之受試者分析 研究者. 高功能自閉症. 含男女 (男/女). 年齡 (平均年齡). 組. 跨學齡成人 階段. Hubbard 等人. 自閉症. 是 (15/3). 6-21(14.5). (2007). 亞斯伯格症. 是 ─ (─). 6-17(12.4). Grossman 等人. 高功能自閉症. 是. 是. (2010) Sharda 等人. 自閉症. 是 (14/1). 4-10 (6.25). 否. Paul 等人. 自閉症. 否(15/0). 12-18(14.5). 是. (2009). 亞斯伯格症. 否(15/0). 12-18(14.8). de Villies 等人. 高功能自閉症. ─ (─). 10-14(12.3). 否. (2007). 亞斯伯格症. Diehl 等人. 高功能自閉症. 是 (19/2). 10-18(13.6). 是. 是 (13/4). 6-14(8.8). 否. (2010). (2009) 李俊徹(2000). 自閉症. 是(4/2). 9-14(11). 否. 陳怡如與劉惠. 高功能自閉症. 否(18/0). 8-12(10.2). 否. 美(2010). 註:─ = 未提供相關訊息 二、自閉症者語調能力異常的可能推論 根據 kjelgaard 與 Tager-Flusberg(2001)的研究指出,韻律能力的劣勢並 非源於自閉症的症狀所導致的,研究的對象改為對象學齡前兒童,其韻律 處理很明顯的出現問題,但是到了學齡時期後,這些韻律的問題就隨著成 長和學習而減輕或消失,並非一定是與自閉症有對應關係(Rapin & Dunn, 27.

(38) 2003)。影響溝通,形成障礙的問題非常多元,自閉症兒童的溝通問題是非 常異質的,但韻律的理解和表達技能上卻普遍呈現弱勢,最常被注意的就 是情緒韻律的表達,音調的變化可能過度或是缺少應有的起伏,使在其社 會人際發展上,出現了某一程度上的困難(Paul, Orlovski, Marcinko, & Volkmar, 2009)。 許多文獻將焦點放在自閉症的情感韻律表達或在對話中觀察自閉症者 之語用情形,發現他們的表現往往是音調變化的能力弱,過度或缺少重音 (McCaleb, & Prizant, 1985;Baltaxe, & Guthrie, 1987)。相對的,少部分研 究(McCann & Peppe, 2003)探討自閉症對重音強弱對比的理解發現自閉症 對重音強弱的感知、重音強弱對比理解上是有困難的(McCann & Peppe, 2003)。Paul 等人(2005)對高功能自閉症組和亞斯伯格症進行韻律表達、溝 通和社交能力的評估,除了有標準化的測驗之外,也蒐集語言樣本進行分 析,結果發現這兩組受試者在韻律表達、溝通和社交三者之間的得分有著 強烈的關聯;另一項研究(Paul, Augustyn, Klin, & Volkmar, 2005),調查自閉 症青少年與成人韻律接收理解和表達的能力,試圖解釋自閉症者在口語表 達會有較弱的韻律能力之影響因素,結果顯示自閉症者的重音表現呈現弱 勢,語法和語用的接受和表達能力兩個方面都受到影響。Baron-Cohen (1989) 從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的觀點探索自閉症兒童,解釋了在推斷別人的心 理狀態的認知交維困難,和其情感韻律缺陷可能有關。Rutherford 等人(2002) 調查高功能自閉症和亞斯伯格症成人的口語表達能力,以一般成人為對照 組。為了確定心智理論的能力可以促進理解情感韻律的口語表達,作業以 聽覺刺激提供線索讓受試者進行判斷,用此結果來推論受試者的心智理論 能力,以確定是否心智理論是否能對情感韻律有解釋力。. 28.

(39) 表 2-4-2 自閉症者情緒語調理解、表達研究之實驗誘發方式 研究者. 誘發方式 / 判斷類型. Hubbard 等人 (2007). 實驗程序 【實驗一】. 仿說. 目標語句為內容中立的短句,由預錄好的聲 音表現出快樂、難過和生氣三種的其中一 種,共有 15 個內容中立的短句 【實驗二】. 紀錄自發性語言紀錄. 由受試者讀故事,並扮演其中一個角色,並 根據指示完成故事. Grossman 等人. 語音刺激呈現. 【實驗一】. (2010). 多選題判斷計算正確率 6 個不同的目標語句以過濾後純韻律和未過 濾含語意韻律表現出快樂、難過和中立的情 緒。 【實驗二】 語音刺激呈現. 22 對詞彙,其中有 11 個必須從韻律去區分. 選圖判斷計算正確率. 詞彙可能有的同義解釋,另外 11 則是只有 唯一解釋的詞彙。. 詞彙韻律表達. 【實驗三】 受試者聽取 22 個短句,在目標詞彙以口語 表達說出該詞彙,詞彙以圖片呈現在筆記型 電腦中作為提示。其中有 11 個詞彙必須從 韻律去區分詞彙可能有的同義解釋。. Sharda 等人 (2010). 詞彙、語句韻律表達. 受試者回答圖片呈現物件之名稱後接著在 電腦螢幕中呈現相同的物件以開放式問句 提問 29.

(40) (續上表) Paul 等人. 訪問. 錄下受試者的訪問,內容由受過訓練的評分 者進行評等. (2009) PRS 語用量表 Diehl 等人. 影片誘發敘述. 看卡通影片(默片)誘發敘述 請受試者轉述給另一位沒看過這段影片的. (2009). 人 李俊徹(2000). 語句. 中性內容的目標語句以三種不同情緒(難 過、生氣、開心)和中性表達,請受試者進行 區辨. 圖片誘發敘述. 記錄看圖說故事、仿說的表達分析其平均基 礎頻率、基礎頻率範圍和說話時間長度. 陳怡如與劉惠. 仿說. 分析說話表達時之音高、平均基礎頻率、基. 美(2010). 圖片誘發敘述. 礎頻率範圍和說話時間長度. 三、自閉症者情緒語調表達的聲學分析 Chiat(2001)認為基礎的語音處理歷程,對隨後的詞彙和句法的發展有重 要的影響。自閉症兒童在句子語調表達上的抑、揚、頓、挫、說話速度和 音量大小等向度,與一般正常發展兒童有差異,通常表現得過於單調或誇 張。Shriberg、Paul、McSweeny、Klin、Cohen 與 Volkmar(2001)對自閉症 青少年和成人做了口語韻律特徵的研究,蒐集受試者表達的語言樣本,發 現高功能自閉症組和亞斯伯格症組不擅長掌握共鳴、重音和共振範圍的特 徵,比起一般控制組的表達有顯著的差異,在表達的能力的掌握大致呈現 較弱的趨勢。Hubbard 與 Trauner(2007)的研究指出,口語表達的時間長度 和情緒類別有強烈的相關,亞斯伯格症組和對照組在表達難過情緒需要最 30.

(41) 長的時間,快樂情緒次之,表達生氣情緒則最短,不過在高功能自閉症組 的數據上的則看不到這個相關性。 Paul 等人(2005)也做了影響韻律的研究,在實驗中觀察到了有趣的現象, 自閉症者在作業中都能夠判斷他人說話語氣的興奮或平靜,但他們似乎只 是根據說話頻率差異做出判斷而已。同樣的,自己在表達行為上,自閉症 者在說出“興奮”或“平靜”的語氣並沒有困難,但兩者之間的差別也僅止於說 話的頻率,這樣的結果顯示在區辨的層次上自閉症者是有能力做到的,仍 然有待更多研究的證實,例如針對各種情緒表達的語句作聲學分析,加以 確認是否自閉症者在韻律功能產出上有沒有困難,並且進一步從區辨的作 業往理解的作業進行,確認自閉症者的韻律接收能力是發展到何種層次。 Hubbard 與 Trauner(2007)所作語調和情緒的研究指出了高功能自閉症 組和亞斯伯格症組在仿說和自發性語言的表達,在仿說的作業上,和假設 有所不同的是基本頻率範圍較控制組小,但結果卻是基本頻率範圍卻比控 制組來得大,再進一步比較,透過聲學特徵的檢驗,兩組泛高功能自閉症 組的狀況都比預期來的更複雜,振幅、說話時長和音高的峰度(peak)並不如 預期呈現平板、單調,不過即便如此,在自發性語言表達的研判結果的表 現上,被辨識的程度都明顯較控制組低,而且進一步比較,發現泛高功能 自閉症組兒童和對照組兒童,基本頻率範圍和情緒並沒有強烈的相關,也 就表示了在這群受試者當中在基本頻率範圍和情緒之間的關係並非生氣的 基本頻率範圍最大,難過的基本頻率範圍最小,意味著受試者之間存在著 內在差異,基本頻率範圍的大小和情緒類別沒有顯著的相關。. 31.

(42) 表 2-4-3 自閉症者情緒語調理解、表達研究之結果 研究者. 作業類型. Hubbard 等人. 使用材料. 實驗結果與發現. 仿說. 【實驗一】 高功能自閉症組在音高範圍. (2007). (pitch range)的表現顯著比控制 組大和假設之預期不同 【實驗二】 紀錄自發性語言. 振幅、說話時間和音高的峰度比. 紀錄. 預期呈現的模式更為複雜,並不 如預期的單調或扁平 高功能自閉症組在自發性語言的 表達研判上表現比控制組差. Grossman 等. 理解. 多選題判斷. 【實驗一】. 人. 兩組在未過濾含語意韻律之理解. (2010). 表現符合預期的優於和過濾後純 韻律表現出快樂、難過和中立的 情緒。 【實驗二】 理解. 選圖判斷. 從韻律中的重音去區分詞彙之正 確意義兩組能力相當無顯著差異. 表達. 詞彙韻律. 【實驗三】 高功能自閉症組在聽取短句後在 目標詞彙以口語表達說出該詞 彙,和控制組相比出現顯著差異. Sharda 等人. 表達. 圖片念名回答、 32. 高功能自閉症組在表達有其特定.

(43) (續上表) (2010). Paul 等人. 同樣圖片在呈現. 的模式. 在螢幕上開放式. 在音高範圍(pitch range)和音高. 句子回答. 走勢(pitch excursion)較高. 訪問. 自閉症和亞斯伯格症兩者唯一出 現的顯著差別是亞斯伯格症者有. (2009). 更多的過於正式的語言 1/3 以上的項目高功能自閉症組. PRS. 和一般正常發展組有顯著的差異 Diehl 等人. 表達. 影帶. 韻律的聲學分析結果和自閉症認 定為特定的語言障礙的判斷有相. (2009). 關 李俊徹(2000). 理解與表達. 圖片. 在情緒語音的聽覺理解上和看圖 說故事、仿說的表達與控制組相 較下有顯著差異. 陳怡如、劉惠 表達. 圖片. 仿說時音調低沉較無抑揚頓挫的. 美(2010). 變化,說話時間長度並未和控制 組出現顯著差異;自發性語言之 分析說話表達時之音調變化範圍 小. 綜合以上文獻,主要研究對象多數為兒童與青少年,少數的研究有以 成人為對象,大部分為有對照組比較差異的實驗設計,在理解作業的作答 反應方式有指認或是按鍵選擇,表達作業主要有提供開放式問題請受試者 回答的訪談、仿說、讀出指定詞彙等。本研究亦選擇有對照組比較差異之 實驗設計,理解作業以按鍵選擇的方式提供受試者答題,表達作業則提供 33.

(44) 對話脈絡與情緒提示,請受試者表達出目標語句。. 3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grade of the children, education level of parents, the occupation of parents, and the number of times meals are cooked at home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a perception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find the factors of raising pets and to study whether the gender, age, identity, marital status, children status, educational level and

This study conducted DBR to the production scheduling system, and utilized eM-Plant to simulate the scheduling process.. While comparing the original scheduling process

This study collected consumer expectations and perception of medical tourism industry, with Neural Network Analysis and Mahalanobis Distance Analysis found the key to the

sentiment expressed by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systems, emotional robot, to interact with young children in learning language.Comb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human memory and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latest situation between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leading rol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use data mining method in semiconductor production to explore the relation of engineering data and wafer accept test.. In this paper, we use two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find the factors of affecting organizational climate and work stress, to study whether the gender, age, identity,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