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太魯閣族之集體記憶與當代族群認同-以正名運動論述中的「太魯閣事件」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太魯閣族之集體記憶與當代族群認同-以正名運動論述中的「太魯閣事件」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4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碩士學位論文. 政 治 大. 太魯閣族之集體記憶與當代族群認同 立. ‧ 國. 學. -以正名運動論述中的「太魯閣事件」為例.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指導教授:張中復. v. 博士. 研究生:江妤. 中. 華. 民. 國. 一. ○. 九. 年. 一. 月. DOI:10.6814/NCCU202000337.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NCCU202000337.

(3) 謝誌 在即將要提交這本論文的當下,太多的回憶與感謝,好多複雜的情緒湧上心 頭,著實難以用隻字片語表達。 首先,要將最大的感謝獻給我敬愛的張中復老師,若沒有老師這幾年來不離 不棄的教誨與鼓勵,這本論文將無法完成。回憶起與老師每一次的碰面討論,還 有那些半夜進行艱困的通訊指導,從問題意識、寫作架構和內容鋪排與呈現,除 了無私悉心提供精闢的參考意見,更保留給我最大的空間進行發揮。不論是面對 學術研究工作的嚴謹,或是睿智而幽默的人生哲學,老師所展現的專業風範以及. 治 政 也感謝遠從花蓮、台東前來台北提供論文寫作建議的口試委員康培德老師與 大 立 林靖修老師,兩位老師在歷史學以及人類學上的研究成果皆有其獨到而令人敬佩 為人處世的態度,都將是我終身效仿的榜樣。. ‧ 國. 學. 的成果,本論文有幸可以接受兩位老師的指點,提供許多後續修改方向的珍貴意 見,深感受用,也希望此論文最後的修改可以不負兩位老師的期望。. ‧. 回首在民族學系求學的日子,從大學開始前前後後也有難以置信的十多年了。. sit. y. Nat. 在這裡求學的歲月中,除了有多元活潑的課程安排與豐厚的學術資源,更有用心、. io. er. 用力關懷學生的老師,貼心的助教以及優秀的同學先進們。何其有幸可以與大家 結識,衷心感謝民族學系陪伴我走過人生階段許多的許多。. al. n. v i n 特別感謝本論文撰寫過程中接受訪問,以及願意與我討論、分享的長輩朋友 Ch engchi U 們,無私地貢獻許多人生寶貴的經驗與想法,甚至大方提供相關資料,充實了本 文的內容。因為有你們的支持,也再次讓我意識到身為一個太魯閣族人,仍有很 多重要的事情要去完成。 還有我最親愛的家人,感謝這段時間以來一直陪我東奔西跑,包容我埋首寫 作時的不顧一切與沒日沒夜。以及我可愛的家族親友,因為有你們在前頭的努力, 跟隨著你們的腳步,我才有機會更多認識與關注自己的族群,Truku 因為有你們 而精彩。最後,感謝我的父母,你們所帶給我的生命經驗引領了這一趟認識自己 的研究之旅,謹以此論文獻給我最思念的,早在 Hakaw Utux 另一端的父親。 2020 年 2 月 20 日 於台北. DOI:10.6814/NCCU202000337.

(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NCCU202000337.

(5) 摘要 2004 太魯閣族正式成為第十二個被官方認定的台灣原住民族,紛擾多年的 太魯閣族正名運動似乎就畫下了完美句點。至今,我們仍然可以看到許多爭議與 反省,透露了太魯閣族正名運動的成功,留給族人社會許多尚待討論的課題。 在構築族群認同的要素中,除了血緣上的親近或是共同的起源傳說,一個共 享的歷史經驗可以促成一種集體記憶,進而影響人們的族群認同。以太魯閣族的 歷史為例,被喻為「二十世紀初台灣島上最大的戰爭」-1914 年的「太魯閣戰 役」即是其代表之一。此事件不僅被拿來在正名運動論述中,作為與西部族人重 要的區別,更是代表祖先拋頭顱灑熱血,後代莫忘先烈,喚醒族群使命感的一個. 政 治 大 的活動,傳統歲時祭儀的建構看似與正名運動沒有關聯,卻仍是揭露了整體太魯 立 閣族密切相關的歷史記憶遍在族人社會失憶、斷裂的現象。 重大歷史事件。約莫同一個時期,東部太魯閣族人也正進行一連串大型祭儀復振. ‧ 國. 學. 當時有許多族人菁英擔負書寫及宣告的工作,依據官方文獻並結合史地調查 與訪談採集工作,歸納與陳述出太魯閣族近代所發生的歷史。本文關心這些故事. ‧. 是如何被說?過去發生的事情,怎麼被用來詮釋現在?而這些過去,是怎麼造成. y. Nat. 了現在?. sit. 透過近期的觀察,我們會發現這些努力被建構的歷史,直到現在仍然依著時. al. er. io. 間而成熟、改變,處於活力而有機的狀態。正名的成功,給族人帶來了資源的挹. n. v i n Ch 而族稱仍持續被詮釋與討論時,在太魯閣族社會中產生什麼影響,也提供族內研 engchi U 究者對於當代太魯閣族認同的體察。. 注與信心,文化歷史復振的工作逐年成熟而豐富。本文期望呈現當記憶還在凝聚,. 關鍵字:太魯閣族、太魯閣事件、集體記憶、族群認同、文化復振. DOI:10.6814/NCCU202000337.

(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NCCU202000337.

(7)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理論及研究預期................................................. 5 第三節 文獻回顧 .................................................................................... 11. 第二章 建構記憶與認同的開端..................................................... 15 第一節 太魯閣族正名運動 ................................................................. 15 第二節 祖靈祭的復振 ........................................................................... 23. 政 治 大. 第三節 分歧的族名................................................................................ 29. 立. 第三章 太魯閣族歷史發展與當代書寫 .................................... 37. ‧ 國. 學. 第一節 東遷的族人及其認同演變 .................................................. 37 第二節 傳統信仰在當代的轉變 ....................................................... 45. ‧. 古老的認同 ............................................... 67. sit. Nat. 第四章 甦醒的記憶. y. 第三節 太魯閣事件的歷史呈現 ....................................................... 53. er. io. 第一節 歷史真相的呼喚 ...................................................................... 69. n. al 第二節 當感恩祭與傳統相遇 ............................................................ 79 iv. n U 第三節 認同的凝聚與分裂 87 e n g................................................................. chi. Ch. 第五章 認同與記憶的持續追尋..................................................... 95 第一節 不斷蛻變的歷史詮釋 ............................................................ 97 第二節 傳統信仰的韌性與轉化 ..................................................... 105 第三節 Truku 認同在當代的「再現」及其反思 ................... 113. 第六章 結論 ............................................................................................... 123 參考文獻 ...................................................................................................... 127. DOI:10.6814/NCCU202000337.

(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NCCU202000337.

(9) 表目錄 表一 成立太魯閣族的論證 ....................................................................... 21 表二 1991-2004 年花蓮地區文化祭儀活動列表............................ 28 表三 1914 年東賽德克族人口數............................................................ 40 表四 東部泰雅族之敵我關係................................................................... 41 表五 1917 年太魯閣地區部落人口數 .................................................. 44 表六 花蓮奇萊地區理蕃政策三階段 .................................................... 57.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NCCU202000337.

(1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NCCU202000337.

(1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2004 太魯閣族正式成為第十二個被官方認定的台灣原住民族,紛擾多年的 太魯閣族正名運動似乎就畫下了完美句點。不過正名成功以繼,我們仍然可以看 到許多爭議與反省,透露了太魯閣族正名運動的成功,留給族人許多尚待討論的 課題。 1980 年代的台灣,因為社會風氣的改變,開始允許原住民族有機會進入主. 政 治 大. 流社會為自己發聲。1984 年「台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的成立」 ,正名運動、還. 立. 我姓氏、還我土地與原住民自治等等的運動,都在社會急遽動盪的年代開始引起. ‧ 國. 學. 大眾的注意,太魯閣族人也是這個潮流中的主角之一。亞洲水泥土地權以及太魯 閣國家公園的抗爭,透過動員以及地區空間上的共同感,因為被侵犯而油然生起. ‧. 的一種抵抗意識,也伴隨著民族符號上的「共享」更為清晰,於 1996 年開始產. Nat. sit. y. 生一系列正名為「太魯閣族」的行動。如此積極的行動並不是憑空冒出,太魯閣. n. al. er. io. 族躍上台灣正名舞台前的準備工程,早在 1960 年代,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太魯. i n U. v. 閣成立中會,翻譯了太魯閣族語聖經等,這個透過宣教傳佈信仰也同時傳播文化. Ch. engchi. 認同的工作,便默默的在部落當中進行。正名過程中因為長老教會對太魯閣人正 名成太魯閣族的支持,透過教會的組織系統運作,在正名運動中扮演十分重要的 推手。 由南投遷移至東部的「太魯閣人」,經過了將數百年的沈寂,首先由「台灣 基督教長老教會太魯閣中會」及「花蓮縣太魯閣建設協會」分別在 1996 年 7 月 與 10 月舉行「正名」研討會以建立共識。兩者欲藉由研討會凝聚在花蓮沒有共 識的族人,首先就為了正名的「族名」產生拉鋸戰。前者傾向支持「太魯閣族」 , 後者主張為「賽德克族」。日本政府依據人類學的分類,將東西部同樣紋面的民 族,依據其語言、傳統慣習等原則,曾有多種版本的分類與討論。大抵而言,普 1. DOI:10.6814/NCCU202000337.

(12) 遍被學界接受的分類為「泰雅族」 ,而依語言學分類可分為兩個亞群: 「泰雅爾亞 群」及「賽德克亞群」,其中「賽德克亞群」因地理分布又可分為「西賽德克」 及「東賽德克」。國民政府來台後,沿用了日本時代的族群分類概念。 而日本時代初期的東部地區,太魯閣族群與各族群有著多元與複雜的關係。 根據祖先的口傳歷史,距今約三百多年前因為原居地狹小及狩獵的關係,Truku 系統的族人由 Truku-Truman(今仁愛鄉靜觀部落西南方)、Toda 系統族人由 Tausa-Truman(今仁愛鄉平靜一帶山區) 、Tkdaya 系統(即木瓜蕃)由 TkdayaTruman(今仁愛鄉春陽村附近山區)遷移到花蓮北部。 (駱香林,1959:18)由 於 Truku 系統的族人不但是整個東賽德克群的多數成員,更是整個賽德克亞族. 政 治 大 人口最多的一群。又因其分布廣,其他各族群的族人已漸漸受影響;在花蓮縣境 立 內的 Tkdaya 與 Toda 群彼此長時間相處,漸漸的都稱呼自己為「Truku」,當今. ‧ 國. 學. 多分布於花蓮縣秀林鄉、萬榮鄉,及部分的卓溪鄉與吉安鄉。1. ‧. 因此,東部的族人在日常使用的語境中,「Truku」逐漸轉變為一個「我」、. y. Nat. 「我族」的意義,此語言狀況有別於西部南投的族人。如前文所述,經過數百年. er. io. sit. 的遷徙與移動,東、西部皆有稍前所提之三個系統的族人分布,其他二群(Tkdaya、 Toda)族人到了東部,因為人數較少且頻繁與 Truku 系統的族人通婚,認同逐漸. al. n. v i n 的向「Truku」靠攏;不過西部的族人,未有如同東部族人的歷史遭遇,其族群 Ch engchi U. 界線及部落較為分明而穩定,無法接受東部族人僅使用其中一系統的族名 Truku. 代表其他兩系統 Tkdaya、Toda,討論一直缺乏交集,各方堅持己見,討論遲遲 不見進展。 同樣在這個時期,花蓮地區的族人自 1990 年代開始大力推行大型傳統文化 祭儀的復振工作,嘗試在瞬息萬變的當代生活,展演與再現祖先的祭儀傳統。祭 儀名稱從「祖靈祭」到「感恩祭」 (Mgay Bari)的過程,看似與太魯閣族正名運. 1. 為統一本文族語書寫呈現,除文獻引用外,筆者將統一以 2005 年教育部與原住民族委員會頒 布之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進行撰寫。 2. DOI:10.6814/NCCU202000337.

(13) 動各自依照其脈絡進行,綜觀而論彼此仍是有著互動與交錯的影響,透過祭儀重 建過程中不斷的與信仰傳統對話,卻發現了與當代正名運動相似的軌跡。 2000 年開始,台灣政治史上經歷了第一次的政黨輪替,時任民進黨籍總統 陳水扁及其內閣,連續通過兩個民族正名案:邵族及噶瑪蘭族,此消息鼓舞了花 蓮的族人,更加積極進行正名為太魯閣族的工作。直到 2002 年秀林鄉、萬榮鄉 代表會分別通過正名為「太魯閣族」之決議案,當年 11 月推動小組開會通過正 名組織為:太魯閣族正名促進會,之後跨越教派與知識階層,以建構認同族名「太 魯閣族」為行動目標(李季順,2003a:16-17)。. 政 治 大 主、客觀條件上極大的差距以外,為了尋求其正名之正當性,在論述上有許多與 立 回顧正名過程裡主要建構太魯閣族正名理論的論述中,除了聲明與泰雅族在. 西部族人(已於 2008 年正名為賽德克族)歧異之處。為區隔與西部族人的差異,. ‧ 國. 學. 推動正名訴求提到東部族人所遭遇 1914 年之前的數件太魯閣族重大抗日事件,. ‧. 均為東部太魯閣族群與日本人間之戰役,西部族人未參與(李季順,2003a:11-. y. Nat. 12)。此論述於正名過程中所形成的認同混亂裡,提供了對抗外部紛擾與質疑的. er. io. sit. 說法。其中提到的威里事件、太魯閣戰役等,都是用來當作與西部的族人在歷史 經驗上的一種分野。依據筆者的觀察,我們可以發現這些近年來才被挖掘出來的. al. n. v i n 「歷史」,在正名運動之前,並沒有具體存在於當代大多數太魯閣族人心中,僅 Ch engchi U 流轉在推動正名運動菁英們的筆尖上。. 在構築認同的要素中,除了血緣上的親近或是共同祖先的想像外,共同的歷 史經驗可以達到一種共患難的情節,進而影響到當代的族人。以太魯閣族的歷史 為例,被喻為「二十世紀初台灣島上最大的戰爭」的太魯閣戰役即是代表。此事 件不僅被拿來在正名論述中,與西部族人做為重要的區別,更是代表祖先拋頭顱 灑熱血,後代莫忘先烈,喚醒族群使命感的一個重要歷史事件。另外也包括 1914 年太魯閣戰役之前,東部一連串與太魯閣族人有關的「蕃亂」,諸如新城事件、 威里事件等。 3. DOI:10.6814/NCCU202000337.

(14) 除此之外,大約同一個時期花蓮地區開始出現大型的傳統祭儀-祖靈祭,這 個從族人自南投東遷後就失傳的祭儀。為了將祖先的信仰與山居傳統重新再現於 族人眼前,當時有許多族人菁英擔負書寫的工作,努力將日文文獻、前人研究並 結合史地調查,歸納出太魯閣族近代所發生的歷史,包括遷移史及戰爭史甚至是 祭儀的歷史。而正名論述當中之威里事件及太魯閣戰役,即是其中凝聚當代認同 的重要事件,而如此專屬於太魯閣族的,絕不該被遺忘的過去,連同祖先的精神 與太魯閣族的認同,就這樣被正式建構起來。這群太魯閣族史的書寫者,背負著 文化傳承使命的族人菁英們,被視為這個啟動「歷史建構」工程的要角,故事如. 政 治 大 怎麼造成現在?透過近期的觀察,我們會發現,這個建構的歷史,直到現在仍然 立 何說?為什麼會被說?過去發生的事情,怎麼被用來詮釋現在?而這些過去,是. 在依著時間而成熟、改變,它仍是一個處於活力而有機的狀態。. ‧ 國. 學. 最後,筆者要回到近年來的觀察,重新省思這些歷史事件及祭儀的建構,對. ‧. 於實際生活在當代的族人而言之影響為何。正名的成功,給族人帶來了資源的投. y. Nat. 入,文化復振的工作逾年成熟豐富,也帶起許當代年輕人進而追尋與實踐。當記. er. io. sit. 憶還在凝聚,而名字仍持續被詮釋與討論時,發生在當代太魯閣族人身上的,還 可以是什麼?本文期待提出正名後對於族人社會的體察與發現。. n. al. Ch. engchi. i n U. v. 4. DOI:10.6814/NCCU202000337.

(15) 第二節 研究方法、理論及研究預期 一、研究方法 (一) 歷史脈絡分析 本文關切的是歷史事件及傳統祭儀被「再現」的過程,及當代太魯閣人如何 透過正名的契機,重新檢視並建構了歷史。然而,確切發生的「歷史」,其脈絡 也真實影響了當代太魯閣族人的認同。本文將藉由不同脈絡的溯源,由不同的方 向去檢視與本文主題相關的部分,同時也包含: 1.. 歷時性(diachronic)分析. 政 治 大 變中對於社會環境、歷史文化、資源變化等影響。特別是正名論述中所提及的 「集 立. 與本文密切結合的部分即是形塑當代太魯閣族認同的過程、其脈絡與歷史演. ‧ 國. 學. 體記憶」,對當代的太魯閣族人來說造成的影響是什麼。是歷史必定的結果?還 是僅為說法上的連結?如此認同建構的過程都需要放在長時間歷史的脈絡下分. ‧. 析,歸納演繹。. 共時性(synchronic). sit. y. Nat. 2.. al. er. io. 有了時間的縱軸,進而要橫向的觀察與比對同個時空裡,針對不同的時間與. v. n. 不同的對象所有的對應。比如太魯閣事件中的「太魯閣戰役」 ,及其他的「事件」 ,. Ch. engchi. i n U. 對過去的太魯閣族人造成的影響,同時筆者也將嘗試透過自身之文化脈絡背景與 訪談紀錄嘗試推測當時的事件,其發生原因及脈絡;到了當代來說,同樣一件事 情對持有不同背景、立場的人們,他們的感受程度、理解方向又有甚麼不同。 (二) 參與觀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與深入訪談(in-depth interview) 由於本文關心的是當代的太魯閣族認同,也好奇正名論述的「集體記憶」在 族人們心中如何存在,這些透過當代角度觀察的現象,需要大量的訪談與生活現 況的觀察為背景。 筆者參與觀察及訪談主要於花蓮縣秀林鄉、萬榮鄉,以及居住旅北地區(台 5. DOI:10.6814/NCCU202000337.

(16) 北、新北、桃園等地)的族人,包含不同工作領域(公務員、文化工作者、地方 協會組織等),欲提供一個廣泛而貼近的角度,除了原鄉地區的族人外,自年輕 離鄉至都市工作居住,而同樣與原鄉親人保持親密聯繫的族人們,他們的當代經 驗與認同,經過正名運動後,與原鄉比較是否有其普遍的現象,或有其不同。筆 者具有作為一個本族人的優勢。對於看待「認同」的轉變與內涵,筆者可以提供 社會內部的觀察與體察。 對於被研究者而言,訪問者的身分對其應答的態度也會有一定程度上的影響, 作為研究者,筆者對於本文所關切的一些議題可以得取的較容易且貼近真實生活;. 政 治 大 言上翻譯、轉換的過程的錯誤,書寫上也比較可以避免混淆或誤解。此外,本文 立. 作為本族人,倘若被訪問者提及族語的詞彙,對筆者來說較容易理解,避免了語. 關注太魯閣族正名運動前後所發生的有關花蓮太魯閣族集體記憶的建構過程,將. ‧ 國. 學. 大量使用曾參與正名運動,或參與太魯閣族群文化歷史、記憶回顧工作之族內菁. ‧. 英所書寫或被記錄下來的內容,作為探討文本。. y. Nat. 2014 年至 2015 年,花蓮縣秀林鄉公所辦理一系列「太魯閣族抗日戰爭紀. er. io. sit. 念系列活動」,包含座談會、尋根活動等,正是觀察太魯閣族正名十年後,透過 政府資源的挹注而仍持續的歷史建構過程。除了正式書寫與學術研討會中對於歷. al. n. v i n 史記憶的追溯,2015 年秀林鄉的族人面對歷年來政府對於族人前往國家公園狩 Ch engchi U. 獵行為的剝奪,也引發了族人一連串對於國家法律之陳情抗議行動,可說是自 2004 年正名運動後,少見廣為族人響應同時展現民族集體權之運動。剛好在 1914 年太魯閣戰役的百年過後,不同如以往各自守護部落與家族的動機,更是 太魯閣族人集體爭取族群傳統文化尊嚴之戰。 離鄉旅居都會區的族人,近幾年也同樣跟隨著原鄉的腳步,在相關文化復振 工作中嶄露生命力。2016 年台北市舉辦了第一次太魯閣族的感恩祭,筆者透過 活動籌辦之參與觀察到了離鄉的族人,在處理官方認定而普遍感到陌生大型傳統 祭儀,其應對與理解的多樣性,多元的實踐作為中展現了對於傳統信仰與文化的 6. DOI:10.6814/NCCU202000337.

(17) 堅持。藉由上述近年來發生於太魯閣族人當中的現象,觀察正名成功後的太魯閣 族人,仍持續在進行太魯閣族認同的凝聚工程,也在實踐、建構與追尋記憶的過 程中,各自展露出對於自我認同的肯認。筆者期望提供正名成功後,對於太魯閣 族當代社會第一線的觀察。 二、理論回顧 與本文主題有相關的研究裡,可窺探由不同角度切入討論「認同」與「記憶」 , 此工作是一種對於研究對象知識背景的捷徑,類似的議題會因為不同研究者的背 景而有不同的呈現。透過文獻之回顧與分析,了解現有的相關研究後進入本文關. 政 治 大. 注的主題,期待可基於現有的討論成果提供更多新的面向。. 立. 與本文主題相關之主題,如族群認同的理論回顧,學界多以根基論、工具論. ‧ 國. 學. 及邊界論為多。邊界論的部分尤以 Fredrick Barth 在 1969 年著的《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為典範,說明在不同族群的交界,族群的文化特徵會被突顯用. ‧. 來區隔我群與他群,對應到當代太魯閣族自三百年來一路自主東遷直到二十世紀. Nat. sit. y. 初非自主被迫集體移住,面臨到東部多元族群、多元文化的生存環境,以及近十. n. al. er. io. 年來彼此內部不同族群的接觸,認同的範圍產生了對外部甚至是對內部的一連串. i n U. v. 融合與分裂。本文將於第二章第三節透過太魯閣族正名運動中客觀被認定為同一. Ch. engchi. 族群的東部與西部族人內部之族群之爭議,了解族人在推動正名的過程後期,兩 方陣營如何定義我群/他群的內涵,其不同的認同邊界在什麼樣的概念中被設定, 及在一陣無法達到共識的結果下,分道揚鑣各自走向了不同的族群認同與發展。 王明珂的《華夏邊緣》 (1997)同屬邊界論在中國的理論映證,台灣作為一 個近代的移民國家,可謂是一個良好觀察其內部的認同變化與流動,對應當代太 魯閣族來自天生的,同樣也具有其權宜的選擇的認同取向。本文將在第三章第一 節藉由邊界理論的概念,呈現當代太魯閣族/Truku 認同的出現,與族人共同經 驗的遷徙與歷史經驗確實有很大的關聯,並且進一步在第四章第一節透過族人對 7. DOI:10.6814/NCCU202000337.

(18) 於 1914 年太魯閣戰役中對於總督之死真相的討論,凸顯集體記憶與太魯閣族族 群認同之間的關聯。 Benedict Anderson《想像的共同體》 (1983)則期望將 1960-1980 年代全球 所興起民族主義提供一個理解途徑,他認為民族具有「想像」的元素,提供內部 的每個成員共享,民族與民族之間具有一定範圍的邊界,而且民族擁有追求自由 的主權。此概念相當程度回應了 1990 年代興起的太魯閣族正名運動,將在本文 第一章第一節進行回應,東部的族人認為族人擁有其一共同的領域,共同的歷史 記憶,正名運動背後的蘊含了主體的展現,在政治環境允許的情況下期望追求自 主的目標。. 立. 政 治 大. 同時,Eric Hobsbawm《被發明的傳統》 (1983) ,觀察 1870-1914 年歐洲地. ‧ 國. 學. 區大量被創造傳統,以歷史學的視角提出與民族有關的觀察,當代社會發生劇變 時,人們會期待新傳統的出現已穩定社會,在發明傳統的過程中舊的史料將會為. ‧. 了新的目的而有新的形態,歷史記憶地呈現將有其不同的選擇。本文將由第二章. y. Nat. sit. 第二節藉由花蓮地區族人自 1990 年開始復振的大型傳統祭儀「祖靈祭」開始,. n. al. er. io. 一直到第四章第二節太魯閣族正名成功後轉變為「感恩祭」的過程,透過祭儀復. i n U. v. 振運動在花蓮原鄉地區與旅北都會區的觀察,期望回應本文對於太魯閣族當代的. Ch. engchi. 許多的歷史重建、祭儀復振的過程進行檢討與反思。. 最後,有關族群的討論,Marcus Banks 也曾提出,討論族群的概念會因為研 究者的不同立場而有所不同,有三種情況:被研究者的 Ethnicity in the heart, 強調族群的原生性;Ethnicity in the head,族群對於被研究者在社會中具有選擇 性地的功能,最後是研究者的 Ethnicity in the analyst’s head,族群性對於研究者 而言可以說就是一種研究工具(Marcus Banks,1996:185-187) 。基於研究者立 場的不同,筆者期望在五章第三節以具有本族人身分研究者的立場,在不同的研 究立場概念中彼此進行反思及對話,提供讀者以另個角度看待當代太魯閣族認同。 8. DOI:10.6814/NCCU202000337.

(19) 三、研究預期 太魯閣族正名運動作為台灣頗具爭議的正名案例,也可謂引發後續 2008 年 賽德克族正名運動的要角。2004 年前後曾吸引多位研究者進入由多個角度進入 探討,近期則較少有提供正名後對於太魯閣社群內的觀察。本文期待提供近距離 在太魯閣族人社群中的觀察,及其在正名十數年後對於太魯閣族社群內部之影響。 筆者出身 1980 年代,雙親皆是成長於花蓮縣萬榮鄉萬榮村的太魯閣族人。 父母年輕時正是台灣經濟蓬勃發展的年代,跟當時的許多年輕人一樣,來到北部 求職、成家。筆者大多時候都在北部成長,求學,跟許多在都市原住民孩子一樣,. 政 治 大 家族有著難以言喻的差異,連說的語言都不一樣。太魯閣正名運動進行的期間筆 立. 自小做為一個「原住民」,知道自己跟周遭的不同,也發現自己的家族與朋友的. ‧ 國. 學. 者仍是懵懂的學生,年幼時依稀知道自己是「泰雅族」 ,但是家人曾經提醒: 「我 們與『他們』(泰雅族)不一樣。」這樣的說法在筆者心中種下了一個疑問。過. ‧. 了幾年,發現自己的族稱從泰雅族變成了太魯閣族,就此引起筆者的好奇。本研. sit. y. Nat. 究期望提供一個作為「本族人」的視角,除了提供深刻的當代經驗,也同時進行. al. er. io. 自我認同與省思的工作。不過,若牽涉到整體太魯閣族認同的議題,基於筆者本. v. n. 身的生長背景,參與觀察方面難以表述更多支持賽德克族正名之想法,較多仰賴 相關文獻出版之內容記載。. Ch. engchi. i n U. 本文將藉由日本官方文獻,與發生在當代族人身上的歷史做為出發,與近年 建構太魯閣族認同的歷史記憶論述相互對話,解析論述過程的切實性,對比兩者 文本當中被刻意人為轉譯的部分,得出「再現」過程背後所隱含目的性。正名運 動的開始,同樣也深受族群文化自我內部的動力驅使,而其族群的現在,必然是 經過一連串歷史因素的積累。本文將形塑認同的主角置於不同角度之歷史文本上, 擺在當代太魯閣族的認同脈絡中,將突出的是一個較具批判性的歷史人類學研究 方法。也因為以往研究焦點少有關注當代太魯閣族人形成這些集體記憶的過程本 身,透過族人重建太魯閣事件與大型祭儀復振的回顧,本文期望提出另一個解讀 9. DOI:10.6814/NCCU202000337.

(20) 當代太魯閣族認同的途徑。.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0. DOI:10.6814/NCCU202000337.

(21) 第三節 文獻回顧 一、歷史再現文本及官方檔案文獻 ,必須借助多方面的歷史文獻材料,並參考「太 欲理解歷史是如何被「再現」 魯閣族」族群互動與歷史上的遷移與演變。欲了解整個太魯閣族的遷移與歷史的 演進過程,這位出身於花蓮秀林鄉的學者廖守臣撰寫之〈泰雅族東賽德克群的部 落遷徙與分布(上)》(1977)、〈泰雅族東賽德克群的部落遷徙與分布(下)〉 (1978),可謂民國時期,最早提供大量訪談資料之研究。他身為花蓮縣秀林鄉 第一個大學生,進入台灣大學接受人類學理論洗禮後,懷抱著使命感的他為廣義. 政 治 大. 的泰雅族進行部落遷徙以及族群歷史發展為主要的研究內容,當時家鄉當代「太. 立. 魯閣族」遷移歷史,首次有了較完整的研究歸納與記錄。後續陸續出版《泰雅族. ‧ 國. 學. 的文化》(1984)、《泰雅族的社會組織》(1998)等書,皆為當代研究泰雅族 之必讀資料。同樣身為太魯閣族的旮日羿‧吉宏,其 2004 年以《即興與超越:. ‧. SeejiqTruku 村落祭典與祖靈形象》一文,透過太魯閣族當代的大型祭儀復振,. Nat. sit. y. 深入討論當代太魯閣族人復振大型祭儀的過程與祖靈信仰的關係,為少見深刻討. n. al. er. io. 論當代太魯閣族人於信仰上的變化過程。出身於花蓮的族人田貴芳,近年來為了. i n U. v. 重建太魯閣事件的歷史,不遺餘力地進行大量的田野調查與訪問,將花蓮地區的. Ch. engchi. 耆老生命史編纂分為男性篇與女性篇進行出版,留下許多珍貴的當代文本供本文 參考。 另外值得參考的官方檔案,有王學新編的《日據時期東台灣地區原住民史料 彙編與研究》(2003)、《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又名:理蕃誌稿)》 ,陳金 田譯(1997) 、森丑之助的《生蕃行腳:森丑之助的台灣探險》(2000)、台灣 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的《蕃族慣習調查報告書:賽德克族與太魯閣族(第 四冊後篇)》(2011(1921))。森丑之助、佐山融吉等學者特別在「太魯閣戰役」 發生後幾年到東部去做了許多的訪談,也留下大量對族人的風俗、習慣、語言等 記錄。此部份特別是在還原事件原委時具有高度參考價值的材料。 11. DOI:10.6814/NCCU202000337.

(22) 針對「太魯閣事件」相關的研究文獻,則有李季順〈風雲太魯閣-二十世紀 台灣最大規模的戰役〉(2001)、李宜憲《從蕃政到民政-試論太魯閣事件下的 花蓮變遷》(2000)、鴻義章《原住民重大歷史事件: 太魯閣事件》(2003)、 潘繼道《國家、區域與族群—台灣後山奇萊地區原住民族群的歷史變遷(18741945)》 (2008)、花蓮縣青少年公益組織編《太魯閣事件 104 年紀念論文集》〉 (2000)、社團法人花蓮縣德魯固族文化發展協會編《太魯閣抗日戰役 105 周 年紀念回顧史研討會》(2016),以及花蓮縣秀林鄉公所近年來圍繞相關太魯閣 族文化與歷史等主題所大量出版的專書等。以上文獻除了可供回溯建構史實的參. 政 治 大. 考,更可以透過其不同作者寫作的不同立場與動機,看到不同的「歷史觀」也將 是本文即將多加著墨之處。. 立. ‧ 國. 學. 二、太魯閣族認同研究. 近年來太魯閣族的族群正名運動在台灣的「民族自決」舞台上創造了一個亮. ‧. 點,但也因為其爭議性頗大所以吸引了不少學者撰寫論文、專文討論。幾篇專文. sit. y. Nat. 的討論有些是拉高到由國家政策、社會整體環境演變的角度出發,比如張文成. io. er. (2005) 《「太魯閣族」的認同與認定之探討》一文,於南投及花蓮境內進行問卷. al. 量化作為分析方法,結論為經由太魯閣正名案例,顯現台灣的民族認定辦法造成. n. v i n Ch 族群分裂與不和諧。筆者認為如此得到的統計數據不盡然可以得知,族人勾選單 engchi U 選題背後的理由;而這些理由可能才是造成「認同」歧異的關鍵因素。 部分研究則由太魯閣族的歷史文化演變與內部族群關係去闡述,如高琇瑩、 沈俊祥。高琇瑩(1996) 《太魯閣人的族群關係與族群意識—以花蓮太魯閣地區 的太魯閣人為例》一文,則藉由太魯閣族本身的歷史遭遇,即受到日本政府的強 迫遷徙與「討伐」,集團移住使得東部族人形成廣泛的「太魯閣族」認同,此結 論提供給正名運動一堅強後盾。沈俊祥(2008) 《空間與認同:太魯閣人認同建 構的歷程》一文,研究者本身做為本族人,巧妙使用「空間」做為詮釋「Truku」 認同的根本,並輔以本族人的內部視角,為「太魯閣族」認同打通了一條理解的 12. DOI:10.6814/NCCU202000337.

(23) 途徑,跳脫傳統認同理論的框架,為一觀察族人內部觀點之精彩作品。 《知識、權力、部落地圖: 「太魯閣族傳統領域土地調查」的 金尚德(2006) 社會學解析》則由部落地圖製圖的過程,解析太魯閣族正名運動當中權力的消長, 凸顯出整個正名運動外部、內部的矛盾。作者闡述選擇「太魯閣族」做為族稱, 皆為少數人「操作」的結果。筆者認為這樣的控訴,忽略了正名的成功,背後仍 然有著大多數民意的基礎,對於文化理解及歷史因素爬梳應有更多爬梳。 宋卓立(2007) 《台灣原住民太魯閣族族群意識變遷之研究》則使用一個綜 觀比較的方法,將太魯閣族正名運動近年的發展做一紀錄與呈現,對於其他研究. 政 治 大 遷之探討》則同樣將太魯閣族之族群認同變遷依照時間發展進行整理,認為太魯 立. 者之觀點採取歸納與綜合的整理。余正雄(2016) 《花蓮太魯閣族族群認同與變. 閣族的族群認同其來有自,認為造成爭議的原因來自政府之行政流程不盡周延。. ‧ 國. 學. 邱韻芳(2013)則透過太魯閣族人由傳統 gaya 信仰改宗為基督宗教的過程,. ‧. 深入討論了基督宗教之於當代太魯閣族社群,及其與復振運動互動的觀察,提供. y. Nat. 許多的論點與想法,為一進入太魯閣族人傳統信仰的核心與其對話之作品。. er. io. sit. 上述作品皆提供了紀錄及整理正名過程的內部細節,與外部觀察。2004 年 正名成功至今已經過了十餘年,集體記憶的強化與凝聚仍再進行著。直至現在,. al. n. v i n 仍然可以發現到東部許多操著所謂「Truku」語的族人身分註記沒有選擇(或是 Ch engchi U. 拋棄) 「太魯閣族」 ,而是選擇「賽德克族」 ,或是不變更維持「泰雅族」 。可見正 名以繼,認同所屬的矛盾仍然沒有因為時間而消退。 不過不可否認多數族人仍是以行動「支持」這樣的結果,也因為正名替原鄉. 部落與族人帶來一定程度的資源,得以舉辦文化復振的相關活動,在近年來漸漸 凝聚、同時也嘗試建構了更完整的「太魯閣族」認同與歷史論述。對於太魯閣正 名運動成功後的社會觀察,近年有許雅如(2012) 《從南投縣 Toda(都達)母語 實踐與傳承探討賽德克族的族群認同》一文,提到賽德克族的正名與太魯閣族正 名有絕對的因果關係,並提出了此三群族人中間的夾縫者─南投的「Toda」人, 13. DOI:10.6814/NCCU202000337.

(24) 面對陌生的「賽德克族」族稱,如何處理族人內部的複雜與矛盾。 正名運動成功後不久,主導正名論述的李季順、劉韶偉分別寫了《走過彩虹》 (2003)、《找回太魯閣》(2004)專書將正名的立論基礎重新整理,使其更具 說服力,並也為正名運動留下許多論述內容。2014 年距 1914 年日本政府發動 的「太魯閣戰役」剛好一百週年,花蓮縣秀林鄉公所舉辦了一系列的「太魯閣族 抗日戰爭紀念系列活動」。族內發言耆老及學者仍持續強調「太魯閣戰爭」應由 1896 年發生的「新城事件」算起,並非僅是 1914 年發生之「太魯閣戰役」 ;2015 年由國立政治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主辦的「第八屆台日原住民族研究論壇-太. 政 治 大 太魯閣族的歷史進行再一次的定義。太魯閣族的正名運動雖獲得成功,但是「歷 立 魯閣族抗日戰爭史學術研討會」,可以看到族內菁英與外部研究者則進一步對於. 史記憶」的還原與建構,至今都仍是在進行與成長的階段。.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4. DOI:10.6814/NCCU202000337.

(25) 第二章. 建構記憶與認同的開端. 依循日本時代學者對於台灣原住民族的分類,長期被稱為「泰雅族」的太魯 閣族人,大多分布於今花蓮縣秀林鄉、萬榮鄉、卓溪鄉一帶。太魯閣族正名運動 的發動,除了有賴 1980 年台灣社會民主化所提供的良好環境外,也與族人當代 所遭遇的許多相對被剝奪、被邊緣化的情境有關。本章第一節首先欲藉由正名運 動所發生的時空背景、正名論述內容(尤其是族群歷史的建構說法)以及主要的 參與成員介紹,期望使讀者對於正名運動有大致上的了解。第二節呈現與正名運 動幾乎同一時期,在東部進行的大型祭儀復振的活動,傳統歲時祭儀的建構看似. 政 治 大. 與正名運動沒有關聯,卻同樣呼應了與整體太魯閣族歷史普遍在族人社會失憶、. 立. 斷裂的現象。第三節則引出太魯閣族正名過程中,西部祖居地之族人所提出的反. ‧ 國. 學. 對,以及東部族人內部的爭論。東部族人,尤其是推動正名運動的族人們,所看. ‧. 待有關族群自己的「歷史」與論述在正名運動的階段正式成形。. io. sit. y. Nat. 第一節 太魯閣族正名運動. n. al. er. 台灣地區諸多原住民中「太魯閣族」是最後一支受降於外來政權的優秀民. Ch. i n U. v. 族,也因為我們民族認同感的堅持,自始自終未在漢文化之下消失在歷史. engchi. 的洪流中,長期以來我們被冠上我們所不認同的族名,這樣的結果讓我們 後代「太魯閣族」子弟如何面對過去在太魯閣對日戰役中捍衛自己家園而 平白壯烈犧牲的祖先呢?(黃輝寶,2003:1) 2004 年 1 月在行政院長游錫堃院長的宣布下通過了「太魯閣族正名案」 ,紛 擾多年的「太魯閣族正名運動」似乎就畫下了完美句點。不過正名成功以繼,仍 留下許多爭議與認同的分歧,顯示了太魯閣族正名運動的結束,對東西部族人而 言,是族群內部另外一個「正名」的開始。 東部的「太魯閣族」自稱第一次鮮明出現在社會大眾面前,可從 1994 年的 15. DOI:10.6814/NCCU202000337.

(26) 抗議事件為一個觀察的起點。當年 10 月 17 日花蓮縣秀林鄉約二千多餘族人, 至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前抗議國家公園的設置與其管理辦法,造成族人生活、 文化方面的影響,抗議主題為「反壓迫、爭生存、還我土地」。當時族人們頭上 綁著「我們太魯閣人是愛好和平的民族」 。1996 年 4 月,花蓮縣秀林鄉族人前往 亞泥設於太魯閣口的採礦場,抗議該公司過去違法與當地族人簽訂的租賃契約, 展開數年震動了全國人民的「還我土地」運動。(方玉如,2009:81) 台灣地處太平洋與亞洲大陸銜接的邊緣,早期為南島語族起源及移動居住之 地。十六世紀以繼,分別為歐洲荷蘭、西班牙勢力所佔據,十七世紀中後開始有 大量漢人移入屯墾為清帝國經營,直到十九世紀末期為日本殖民五十年。1949 年. 政 治 大 末中華民國政權由中國撤退來台,1960 年代台灣經濟迅速起飛,台灣各地的鄉 立 村開始有大量人口離開原鄉至都市謀生。直至冷戰時期,在國際關係的拉扯下,. ‧ 國. 學. 讓台灣島內的菁英不論對外對內,都不斷的在尋求族群認同,內部的族群關係的. ‧. 衝突也大量湧出。. y. Nat. 1980 年代的台灣,隨著社會風氣的轉變與開放,允許原住民有機會進入主. er. io. sit. 流社會為自己發聲。孫大川認為,1980 年代初期浮現的原住民社會運動,與 1970 年代開始台灣社會內部的分化與國家定位的浮動有著密切的關係,當時的台灣主. al. n. v i n 體性和族群主體性的豁開,及其所衝開的較為鬆軟的政治、社會、歷史局面,給 Ch engchi U. 1980 年代初期逐漸覺醒的原住民知識菁英一個有力的運動空間和條件。(孫大 川,2000:99-160) 台灣原住民在此波社會運動中,首先由 1983 年由台大的泰雅族學生伊凡‧ 諾幹等原住民學生創辦的校園雜誌《高山青》開始發聲,這樣自覺的思潮漸漸影 響至校園以外,旅居北部同樣有相同長久被歧視、汙名化的族人開始響應,因著 民進黨力量的支持,幾位原住民知識菁英於 1984 年 12 月成立了「台灣原住民 權利促進會」。2而原權會的發展可分為幾個階段,而其發展的變化係影響自台灣. 2. 於 1987 年更名為「台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 16. DOI:10.6814/NCCU202000337.

(27) 當時的社會變動(謝世忠,2004:38-40)。在前述兩個與太魯閣族「還我土地」 運動中都可以看到原權會的使力,原權會中也有五位會員在當時已自稱為太魯閣 族(林江義,1996:779)。可以說,太魯閣族認同符號的增強,因為時代潮流 「還我土地」運動的凝聚,提供了花蓮族人動員積極追求「認同」的機遇。而台 灣原住民運動由 1980 年代至今,歷經了不同的發展階段:從反侵占、爭生存、 恢復姓名、還我土地到族群正名,原住民開始有系統的論述自己在政治、經濟、 社會的危機。 提到當時的台灣原住民運動,除了當時旅北受到高等教育的原住民知識青年. 政 治 大 懷與社會參與象徵的基督教長老教會。雖然長老教會在政治上的積極作為,常引 立. 外,尚有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夥伴,即長期深入部落扎根傳道,具有強烈人道關. 來外界認為即過於介入政治的批判,但教會方面始終堅持,以具體的行動對社會. ‧ 國. 學. 不公義加以批判、抗爭,有其信仰上的依據(林本炫,1990:83-110)。對於太. ‧. 魯閣族正名運動而言,長老教會於其中扮演的角色,更有其關鍵與重要之處。. sit. y. Nat. 基督教在台宣教的歷史,有位被喻為「台灣山地教會之母」太魯閣族傳奇人. io. er. 物姬望(Ciwang),就曾因為在部落傳福音,而被屢次日本警察威脅逮捕,仍堅. al. 定傳授基督福音。其諸多生平事蹟,為太魯閣族教徒一信仰精神象徵。戰後基督. n. v i n C h 年時已有 28U所部落教會,因組織的需要, 教在太魯閣社會發展相當迅速,1952 engchi 成立了「太魯閣區會」,為第一個原住民教區中會。(江天順,1965:372-377) 1950 年代,當中華民國政府大力推行山地平地化與「山地三大運動」之時,太 魯閣中會卻著手進行太魯閣語的聖經翻譯,並於 1960 年成立長老教會第一個原 住民中會「太魯閣中會」。太魯閣地區傳教的成功經驗,使東部太魯閣宣教師不 遺餘力的往西部族人方面傳教,1962 年南投地區的賽德克長老教會已達十一所, 並組成「西部分會」 ,歸屬在「太魯閣中會」的管轄之下(江天順,1965:372377) 。以西方外來基督宗教信仰人口而言,東部的族人也因為人口基數較大的關 係,東部的族人信徒人數比西部為多。 17. DOI:10.6814/NCCU202000337.

(28) 基督長老教會在花蓮太魯閣地區傳教的成功因素,已有研究者針對其宣道教 義與太魯閣族的傳統信仰「Gaya」做過深入的討論,認為族人可以順利接受基督 教義,是因為太魯閣人的傳統信仰與基督教神學結合某程度做了良好的結合,如 utux、gaya 中的哲學意涵成功被轉換;以及當代的殖民受害經驗等因素而使多數 太魯閣人順利改宗(邱韻芳,2013:134-167;張藝鴻,2001:143-155) 。沈俊 祥則是認為,東遷的族人因為地理空間因素被區隔,原來的部落大型傳統祭儀中 斷,使花蓮的太魯閣人普遍有一種「離散經驗」,造成族人信仰歸屬的缺口,基 督宗教深入部落的傳道填補了心靈信仰上的空缺。除了上述因素,由太魯閣正名. 政 治 大 說十分深遠。(沈俊祥,2008:154-160) 立. 運動的發展來看,皆足以得知基督宗教對花蓮太魯閣人在生活與文化上的影響可. 除了信仰上的依歸,當代太魯閣人對於太魯閣的論述,一直以來都以基督教. ‧ 國. 學. 長老教會為中心,在當時資訊封閉的戒嚴時代,教會儼然成為一個訊息交換中心,. ‧. 透過宣教與原住民教會的頻繁交流,以及教會的組織,太魯閣人向台灣其他教徒. y. Nat. 發表太魯閣認同的論述,長期下來給太魯閣認同論述累積了一定能量(沈俊祥,. er. io. sit. 2008:51-55) 。而基督長老教會一直積極的在參與台灣的幾波原住民運動,2000 年至 2008 年共有五個族群正名成功,但其中以太魯閣族及賽德克族在正名過程. al. n. v i n 中,尤其是在「族群意識」的建構上,長老教會擔任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艾美英, Ch engchi U 2013:140-143)。. 正值太魯閣人當時與亞洲水泥之間的抗爭期間,1996 年 7 月 10 日太魯閣 中會首先在姬望紀念教會舉辦「正名 Truku 族研討會」,隔年 1997 年 5 月,幾 位太魯閣中會的牧師與長老會會友籌組「花蓮縣德魯固文化發展協會」,正式推 展正名的工作。直到 2002 年之前,他們陸續於舉辦了如:1997 年 5 月花蓮縣 德魯固族主辦之「正名 Truku」研討會、1998 年 10 月花蓮太魯閣建設協會主辦 之「原住民族太魯閣群正名運動座談會」、2001 年 12 月萬榮社教工作站主辦之 「跨世紀泰雅族─賽德克群『尋根』、『正名』研討會」。經過數次的會議,正名 18. DOI:10.6814/NCCU202000337.

(29) 運動似乎仍在原地打轉,沒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參加的成員也多半仍是幾位教會 牧者及部落菁英人士,也同時給族人一種是由特定教派(長老教會)主導的印象。 2001 年 3 月幾位北部大專院校就讀的學生,成立了台灣原住民族德魯固學 生青年會(簡稱「德魯固學青會」 ,後更名為太魯閣族學生青年會) ,邱韻芳認為 因為族人新一代的生力軍加入,為正名運動帶來了衝破困境的動力。德魯固學青 會更於 2002 年 4 月創刊《德魯固之聲》,為正名運動增加更豐富的論述(邱韻 芳,2004:184-193)。2001 年及 2002 年,邵族及噶瑪蘭族依序經行政院核定 通過,正式成為台灣原住民族第十族及第十一族,同時也間接刺激了太魯閣族正. 政 治 大 正名運動延宕數年,終於在 2002 年 9 月 14 日,由花蓮縣政府、秀林鄉公 立. 名運動的前進。. 所、萬榮鄉公所及卓溪鄉公所合辦之「台灣原住民德魯固(Truku)族『正名』. ‧ 國. 學. 與自治政策研討會」後,有了突破性的進展。其一,有別於之前皆由民間團體主. ‧. 導,政府單位僅受邀出席的情形,此次更邀請了學者、族人菁英及耆老等各界專. y. Nat. 家,正名更有了其正當性;其二,當時會議獲得多數的決議,正式決議「太魯閣. er. io. sit. 族」作為正式的族稱,並推選幾位族人成立「太魯閣族正名推動小組」,並積極 與政府建立合作關係推動正名事務。於此同時,原民會自 2002 年為推動原住民. al. n. v i n 族自治之工作,開始進行全台的「原住民族傳統土地與傳統領域調查」 ,花蓮地 Ch engchi U. 區太魯閣族人的傳統領域即由秀林鄉大禮部落開始進行調查。由於花蓮縣秀林鄉 太魯閣地區的族人傳統領域空間與住民相較其他族群較為明確,可說是當時所有 原住民族群中最可能優先試辦的案例之一。透過傳統領域的調查進程以及政府對 於原住民族自治推動工作的積極作為,間接同步鼓勵了太魯閣族人追求正名的決 心;而行政院 2003 年公布公布了「原住民族自治區法」草案,更提供推動正名 運動的族人很大的鼓舞。 歷經數年的「太魯閣族正名運動」至此,過程中的反對聲浪不絕,對內對外 一直無法達到共識。出了研討會與行政機關之外,這個火熱的議題似乎與一般族 19. DOI:10.6814/NCCU202000337.

(30) 人的日常生活幾乎沒有什麼關聯,包括遠在萬榮鄉、卓溪鄉以及旅居都會區的族 人。依據萬榮鄉族人回憶,當時推動的正名運動是一直到 2003 年前後,主要推 動正名運動的族人菁英眼見推動進程需有其突破,特地由秀林鄉南下到萬榮鄉, 尋求萬榮鄉在地族人菁英協助凝聚花蓮地區全體族人與擬訂更有效的策略,以突 破正名運動的重圍。如此的現象,或許可以由秀林鄉的族人所發生 1994 年太魯 閣國家公園及 1996 年亞泥租約爭議看出,此兩件社會新聞與秀林鄉族人休戚相 關,且議題影響的範圍廣,社會可見度高,首先使花蓮秀林鄉地區族人意識到推 動太魯閣族認同的重要性,也許就在一種普遍被剝奪、被忽視的情境下,結合當. 政 治 大 正名運動以脫離泰雅族為全體的共識,不過由東部發動起的正名運動,後來 立. 時較為開放的社會氣氛,終於浮上檯面,進而往南延伸到整體族人的社會中。. 進入到了內部整合的階段。由於西部南投族人一直無法接受太魯閣族的族稱,正. ‧ 國. 學. 名論述最後朝向以東部族人為重要依歸的階段,到了後期西部、東部可以說確立. ‧. 了走向分裂的處境,反映在後期的正名論述上。為了回應外界與內部的爭論,正. y. Nat. 名為「太魯閣族」的論證分為五大方面:歷史文化、認同族名、民意、學者研究. er. io. sit. 以及官方,五個方面。歷史文化方面,以東部宗教、經濟、歷史經驗、生活空間 等空間現實闡述與西部族人截然不同的狀況;認同族名部分,強調使用「太魯閣」. al. n. v i n 三字中文作為族稱在東部地區、相關文獻皆以約定俗成;民意則說明此正名訴求 Ch engchi U. 為長期遊說與凝聚共識之訴求,是東部的三群族人(Truku、Tkdaya、Toda)可 以接受的族稱;學者研究則是徵引林修澈、陳茂泰及謝世忠等學者之研究,東部 族人自稱「太魯閣族」已然是其來有自,而官方的立論則是強調當時台灣的政治 現實,呼籲執政者應回應原住民族的需求。 綜觀上述論證,很清楚是站在空間、區域的現實進行差別的闡述,亦即,已 經脫離了學理上對於族群分類、民族認定的概念,這次的正名運動,已有很明確 的對象─東部的族人,並未包含西部的族人。其中,歷史文化論述的依據之一, 即是只專屬於東部族人所經歷的歷史事實:太魯閣事件,直指東部族人未曾參與 20. DOI:10.6814/NCCU202000337.

(31) 西部 1930 年的霧社事件,西部族人也沒有經歷過東部日本時代自 1896 年至 1914 年這一連串的與日本政府的衝突,歷史經驗造就了當代族人有與西部族人 截然不同的集體記憶與歷史發展過程,以上論述簡要整理如下表。 表一 成立太魯閣族的論證 目標論述. 論述依據. 說明. 宗教信仰 「例如 1914 年太魯閣戰 經濟生活 役與太魯閣事件(新城事 歷史經驗 件、威里事件、三棧溪事 歷史文化 生活經驗 件等),均為東部太魯閣 生活空間 族群與日本人間之戰役, 語言與文化習俗上與泰雅族有明 西部族人未參與…。」 。 顯區別 自稱為 Truku,日本人文獻也稱 此,花蓮各族群也稱呼族人為 此。 認同族名為「太魯閣族」 「Truku」強調內在的個人價 值,也是區別「我族」之詞,與 賽德克(Seejiq)泛指所有「人 類有所區別」。 秀林鄉與萬榮鄉代表會一致同意 民意 「太魯閣族」為族名稱呼。 族人精英與耆老 徵引林修澈教授、陳茂泰教授與 學者研究 謝世忠教授之相關論文著作。 陳水扁簽訂的兩次「新夥伴關 官方 係」都有太魯閣族代表簽證。 資料來源:筆者整理,參考黄長興, 《還我族名-太魯閣族:爭取台灣原住民族第十二族(太魯 閣族)縁起論述及分區部落座談成果報告書》 ,花蓮:花蓮縣秀林鄉公所,2003:11-1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2002 年秀林鄉、萬榮鄉大會代表會分別通過:成立「太魯閣族」,當年 11 月正式成立: 「太魯閣族正名促進會」 ,之後跨越教派與知識階層,以建構認同族 名「太魯閣族」為行動目標。政治力適時的介入,挹注了大量資源在部落尋求「正 名成太魯閣族」的支持。剛好在 2003 年花蓮縣縣長張福興過世,在縣長補選的 壓力下,當時的行政院長看中當時 1 萬多份復名委任書在選票上的影響,便表達 將在最短時間內讓太魯閣族成為台灣原住民的一族。當學界、其他族群,甚至是 「太魯閣族」內部仍在尋求共識時,正名的成功留下一片嘩然。 Benedict Anderson 曾對民族提出以下定義:第一,民族是被想像的,其區 21. DOI:10.6814/NCCU202000337.

(32) 別彼此屬於不同群體,並非其客觀真實存在的區別,而是他們被想像的方式。第 二,民族的想像是有限的,不會擴及到全人類,而是有其侷限性。第三,民族被 想像是有主權的,最後有可能進展到主權國家的象徵。最後,民族被想像是一個 共同體,儘管其內部充滿著剝削與不平等,仍驅使著人們未達到一個共同體的目 標而犧牲奉獻。 (Benedict Anderson,1999[1983]:10-12)由此角度來看太魯閣 族正名,點出了推動太魯閣族正名的族人確實有其很重要的政治意義,不論是傳 統領域的調查或是推動團隊對於自治的具體想像,都曾出現在正名運動過程中的 相關聲明與著作中,一直到正名成功後追求民族自治的努力更是不曾中斷。3不. 政 治 大 同意見的族人,如何透過歷史與集體記憶的重建以達到凝聚共同體的過程,以及 立. 過此論述尚未能解釋族人在面對既有社會歷史成見中,與族群內部充滿歧異與不. 其族群內部對於重建的過去與想像是如何應對,追求民族共同體的目標。本文將. ‧ 國. 學. 由大型祭儀的復振與正名運動紛擾開始,進一步討論正名運動以繼族人塑造與建. ‧. 構記憶與認同的過程。. n. er. io. sit. y. Nat. al. 3. Ch. engchi. i n U. v. 有關太魯閣族人對於太魯閣族自治的擘劃與想像,可參考李季順(2003b) ;劉韶偉(2004) 。 22. DOI:10.6814/NCCU202000337.

(33) 第二節 祖靈祭的復振 每當有人問及,阿美族有豐年祭,別的族有矮人祭、猴祭、打耳祭、飛魚 祭…而你們的族是什麼祭的時候,我真是無言以對,羞愧不安。我信我們 的祖先,每年都會慶祝特別的日子,只是我們後代的子孫,沒有承先啟後 發展出來而已。根據查考,收穫季與祖靈祭,最具代表性。其中又以祖靈 祭,更是可以彰顯屬於我們自己的特色。 (花蓮縣太魯閣族建設協會,2001: 3) 大約在 1990 年代,花蓮的太魯閣族人正進行一連串的文化祭儀傳統復振工. 政 治 大 作,嘗試在瞬息萬變的當代生活,展演與再現祖先的祭儀傳統。東遷至花蓮的太 立 魯閣族人,關於部落大型祭儀的舉行,早在日人進入部落調查之時已不再舉行。. ‧ 國. 學. 族人因為東部地形隔絕,以繁衍競逐生存空間為目的自主遷徙,所形成之不過三. ‧. 代即分家另行成立小部落的現象,造成部落規模小而不穩定。以往由祭司家族主. y. sit. io. er. 簡單辦理。. Nat. 持的大型祭典,也因為專業祭司未能隨之遷徙前來,祭祀儀禮逐漸改由家戶自行. 部落祭儀的型態,除了受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外,1914 年後的太魯閣戰役,. al. n. v i n 日本政府政權始能全數滲透太魯閣山區並帶來新的日本神道教信仰,對於族人原 Ch engchi U. 有的信仰生活採取強制壓制禁絕,包括年度的祭祀儀禮、與太魯閣族 Gaya 有關 的習俗等。進而於 1930 年代後推行的集體移住政策,將族人原本依山而行的火 耕、狩獵的生活,大肆拔除並強制遷徙到沿山平原地帶,透過水田定耕的農業推 展,除了將族人生活的範圍限縮得更小外,也帶來進步的農耕器具及技術,讓原 本極度仰賴歲時祭儀與繁複的 Gaya 禁忌以求豐收的習慣,隨之而逐漸拋棄。 (陳 曉玲,2006:57)同時,加上基督信仰自日本時代低調卻極富生命力的傳授,皆 逐步地改變了太魯閣族人信仰的價值體系。惟在族人的日常生活中,祖靈信仰仍 受族人尊崇,因此相關的巫醫儀式、夢占及與 Gaya 禁忌密切相關的獻祭 Powda 23. DOI:10.6814/NCCU202000337.

(34) 儀式仍延續在族人的日常生活中,並未完全消退。 直到國民政府時期,太魯閣族人的信仰生活與祭儀型態大多維持如此的狀態, 即是除了多數信奉基督信仰與少數當代佛、道信仰的宗教信仰外,同時在日常生 活中不斷進行著與祖靈信仰有關的儀式實踐,如巫醫儀式、夢占及獻祭分食儀式。 1990 年代隨著台灣本土化、多元化的民主思潮開展,花蓮地區的族人先是由一 群知識菁英開始,結合地方政府資源,先後不一的透過政治發聲與文化復振工作, 嘗試將久遠以前僅流轉於耆老記憶與日人文獻中的大型祭儀還原,重新展演在當 代族人的生活中。 1991 年 5 月 18、19 日,太魯閣國家公園轄內的布洛灣台地,首次聚集了. 政 治 大 太魯閣族人所分布之秀林鄉、萬榮鄉、卓溪鄉等十三個村落,辦理「花蓮縣原住 立 民文化技藝活動」。同時有來自花蓮、南投兩地屬於賽德克語系下的族人參與,. ‧ 國. 學. 開幕當天參加的活動人潮估計有一萬兩千人,可說是花蓮太魯閣族人當代以來辦. ‧. 理規模最為盛大的一次活動。 (旮日羿・吉宏,2004:8-21)當時被稱為「泰雅族」. y. Nat. 的族人們,辦理之活動名稱雖尚未以「祖靈祭」等命名,活動展演內容已透過表. er. io. sit. 演的形式將族人早期農耕、狩獵、織布、紋面的元素展現出來。這是花蓮地區自 移住沿山部落後,未曾有的活動規模。此次布洛灣的活動,也影響並鼓舞了後來. al. n. v i n 1999 年由部落菁英、有志青年等領導的傳統祭典復振工程。時任鄉長在開幕時 Ch engchi U 發表以下的演說,體現了長期以來被稱為「泰雅族」的矛盾,以及被迫演唱阿美 族歌舞的族人,長久以來面對自我文化的一種窘境與被忽視感: 我想我們泰雅族,一般人都說哪裡有太魯閣族,太魯閣族是在我們泰雅族 裡面分支的太魯閣族群,現在除了花蓮的萬榮、秀林、卓溪之外,我們原 始的地方就在南投仁愛,也就是霧社。 我想發揚我們原住民的文化,發揚我們太魯閣族群的文化,我想不是一個 口號。在這裡,我特別的聲明,我希望呢,透過我們省、縣、中央的民意 24. DOI:10.6814/NCCU202000337.

(35) 代表,希望政府能夠重視我們的文化。 我想藉這一次的活動,我有一句很感慨的話,我們可以看出來,我們鄉辦 活動也好、村辦運動會也好,我們所跳的都是阿美族的,我們所唱的都是 阿美族的歌,從這一次的活動,我拜託各位,從這一次的活動,你們要把 真正 Truku 的歌、Truku 的舞,不管是村運也好、鄉運也好,要跳自己的 舞、唱自己的歌,我在這裡拜託各位。(旮日羿・吉宏,2014:14) 除了地方政府的積極促進,民間陸續也成立不少民間團體,共同以研究、推 動文化傳統努力,如 1992 年成立之「太魯閣建設協會」 ,及後續相繼成立的「秀. 政 治 大. 林鄉可樂文化傳承協進會」 、 「督魯灣觀光產業協進會」 、 「秀林鄉太魯閣族傳統歌. 立. 舞暨族與振興發展協會」,與「花蓮縣德魯固文化發展協會」等,皆為當時太魯. ‧ 國. 學. 閣族文化傳承的重要推動角色。其中尤以 1999 年於萬榮鄉舉行,「太魯閣建設 協會」主辦的「賽德克群祖靈祭活動」,被認為是當代花蓮太魯閣族人第一個示. ‧. 範祭典,此祭典之展演形式內容,後來更被花蓮縣秀林鄉公所參考接受並參考,. y. Nat. sit. 陸續辦理祖靈祭,經過數年來的討論及共識演變為今日之 Mgay Bari 感恩祭。由. n. al. er. io. 於大型祭典於太魯閣族人東遷之時,多已斷絕不再舉行,自 1997 年開始,以廖. i n U. v. 守臣、楊盛涂等人為首共同進行祖靈祭相關歷史文獻之研究與蒐集,分工合作將. Ch. engchi. 文獻資料整合為一祖靈祭典劇本。此次祖靈祭典活動分為祭前、祭典和傳統舞蹈 競賽三個階段,儀式劇本中包括了祖靈祭研商會議、祭前分工、狩獵祭儀、出獵 潛的卜兆(夢占與鳥占)、狩獵分享與祭祀等十一個場序,每場皆有不同的傳統 場景配置、演出人物以及表演內容,除了演出的內容外,更配置了漢語、太魯閣 族語及英語的司儀解說與翻譯,透過了縝密的戲劇展演編排,將太魯閣族人傳統 山居生活的情境,濃縮在此劇本中。楊盛涂認為,祭典的表演與重現是要讓當代 的族人可以了解祭典的內涵,讓原本遠離生活脈絡的傳統祭典有其意義: 現在是我們的觀念做法和過去不一樣,恢復這個祭典是要我們來瞭解過去 25. DOI:10.6814/NCCU202000337.

(36) 的文化,傳統的信仰在表演的時候應該要相當的謹慎。…現在的祭典是把 過去的生活再重現,但是表現並不是很清楚,所以一般人看不懂在做什麼? 祭典的表演,演員的角色很重要,祭典的重現要讓人看得懂。 (旮日羿・吉 宏,2014:138) 依據上述旮日羿・吉宏的敘述,我們可以知道花蓮地區祖靈祭的復振,一開 始是由地方政府與族內菁英帶領,當時太魯閣族正名運動尚未正式進入推動的階 段,卻可以由當時的鄉長口中,得知政府推動祭儀復振的緣由,很大程度是受到 遴族的刺激,對於資源分配的不平,希望中央可以注意到花蓮有很大部分的族人. 政 治 大 西,當時一群族內菁英進行許多的文獻爬梳,小心翼翼地進行祭儀進行的鋪排與 立 與阿美族不一樣。同時,楊盛涂因為明白這個祖靈祭對當代族人而言是嶄新的東. ‧ 國. 學. 呈現,希望可以還原「傳統」外,也在意演員的表現是否可以使族人真正的明白、 理解祭儀所再現的「傳統」的內涵。Eric Hobsbawm 曾對創發的傳統(invented. ‧. tradition)下過明確的定義:其一,是出於人類刻意創造、建構而成,其二,是. sit. y. Nat. 在短時間內無形中成型。花蓮地區太魯閣族人的大型祭儀復振,可說全然符合上. al. er. io. 述的條件。 (Eric Hobsbawm,2002[1983]:11)筆者認為,台灣 1980 年後面臨. v. n. 社會民主化的進展,可謂整體社會皆處於一個高度活力而產生動盪的時代,花蓮. Ch. engchi. i n U. 的族人開始思索自己之於台灣,以及之於整體台灣原住民族的地位。而大型祭儀 的復振,雖然跟正名運動彼此之間沒有直接的關聯,卻是揭露了發明傳統的大型 祭儀行為背後的動機,一場內部凝聚與認同歸屬的形塑正在上演。下述引言則挑 明,當代在世界各地可以看到的發明的傳統,多與形塑認同有關: 現代及當代史家於「創發傳統」這個主題上,乃至於所有事情上,有個特 殊的關係,這方面應該被點出來,即史家和「民族國家」這個主題具有高 度關聯性,也就是和「民族」相關的許多現象:民族主義、民族國家、民 族象徵、民族史以及其他。(Eric Hobsbawm,2002[1983]:24) 26. DOI:10.6814/NCCU202000337.

(37) 花蓮地區的族人,自 1991 年後開始,族人才逐漸開始有與自己熟悉的大型 文化活動。這個時期在花蓮地區所開啟的祭儀復振行動,比 1996 年才浮上檯面 的太魯閣族正名運動稍微早一些,看似各自依照其脈絡進行,綜觀而看彼此仍是 有著互動與交錯的呈現。在當時那個族人還普遍被稱呼為「山胞」 、 「山地人」的 年代,族人們感受到強烈需要一個屬於「我們」的,不同於其他族群的祭典甚至 是舞蹈、歌曲的演出,卻面臨到了大型祭儀普遍於族人社會「失憶」的現象。正 名運動訴求一個共同的族稱,雖有「賽德克」 、 「德魯固」 、 「太魯閣」 ,甚至是「道 澤族」 、 「德奇塔雅」等等多個選項之爭,縱使難以取得共識,卻也不是了無根據。. 政 治 大 端看取決於什麼立場。不過,面臨到需要與祖靈互動的大型的、跨家族甚至跨部 立. 因為區別他人/自我的稱呼在日常族語的使用確有其脈絡,不至於難以捉摸,僅. 落的祭儀活動,族內的有識之士突然感覺手足無措,對於祭典的想法可以說是一. ‧ 國. 學. 片空白。此時,則必須仰賴族內的學識菁英、耆老、具有身分威望且富有使命感. ‧. 的人,當時剛好符合前述數個要件的,廖守臣為其中的不二人選。. y. Nat. 廖守臣 1961 年進入第一志願台灣大學歷史系,是整個秀林鄉第一位大學生,. er. io. sit. 曾在花蓮中學任教,並任職秀林鄉鄉長,後來雖然受官司纏身而入獄,卻仍不放 棄研究與寫作,因為求學時受到人類學者陳奇祿、李亦園影響,對於自身族群有. al. n. v i n 著很大的使命,晚年雖然身體健康不佳,仍是努力參與歷史文化相關工作。 他 Ch engchi U 4. 是台灣早期唯一跑過全台灣泰雅族部落進行研究的人,留下的研究成果至今仍是 研究學術上廣義的「泰雅族」所必須參考的首選之一。「太魯閣族」與「祭典」 的從無到有,詳其脈絡皆有他的參與及付出。從祖靈祭的復振開始,因為廖守臣 堅強的學理後盾,縱使在祭儀重建的討論中有其他的聲音,初期仍是採納了他的 看法,以「祖靈祭」為祭典名稱。. 4. 廖守臣(Masaw Mona)1928 年出生於秀林鄉富世村可樂部落。 27. DOI:10.6814/NCCU202000337.

(38) 表二 1991-2004 年花蓮地區文化祭儀活動列表. 時間. 活動名稱. 主辦單位. 1991 花蓮縣原住民文化技藝活動. 秀林鄉公所. 1999 賽德克群祖靈祭活動. 花蓮縣太魯閣建設協會. 1999 祖靈祭暨文化活動. 秀林鄉可樂文化傳承協進會. 2000 原住民 Truku 群祖靈祭文化系列活動. 秀林鄉公所. 2000. 原住民賽德克族- Truku 群文化傳承系列暨村校聯合運動大會. 崇德村辦公處、崇德國小. 2001 賽德克亞群祖靈祭活動大會. 花蓮縣太魯閣建設協會. 2001 原住民賽德克族-Truku 群文化系列活動. 秀林鄉水源村、佳民村、富士村. 2002 原住民賽德克族-Truku 群文化系列活動. 秀林鄉銅門村、景美村、和平村. 2003 太魯閣文化祭-彩虹節. 秀林鄉共 9 村. 2004. 政 治 花蓮縣秀林鄉公所 大. 花蓮縣 2004 三區太魯閣族「感恩祭」文化系 列活動. 立. 資料來源:筆者整理,參考花蓮縣太魯閣族建設協會, 《「賽德克亞群」祖靈祭活動手冊》 ,2001; 邱韻芳,《祖靈與上帝:花蓮太魯閣人的宗教變遷與復振運動》 ,2013:232 等。. ‧ 國. 學. 祖靈祭與大型文化活動的出現,帶給花蓮的族人在文化與信仰上空前的影響。. ‧. 花蓮地區開始有傳統及創作的族語歌謠、舞蹈等逐漸開始被越來越多人學習與傳. Nat. sit. y. 唱,花蓮甚至是旅北的各級地方政府、民間文化協會、學校等也開始辦理起屬於. n. al. er. io. 自己的文化祭典活動。. Ch. i n U. v. 自 1999 年由「花蓮縣太魯閣建設協會」辦理了示範標竿祭典後,祭典名稱. engchi. 一直是以「祖靈祭」為主要名稱;直到 2003 年前,官方民間皆依照學理分類, 使用「賽德克族」 、 「賽德克亞群」 、 「Truku 群」作為活動指涉之族群,隨著太魯 閣族正名運動進入明朗,2003 年即拋棄了過往各自認定而多元的名稱,明確的 使用「太魯閣」作為定調。2004 年太魯閣族正式由官方認定正名為太魯閣族後, 「感恩祭」同樣也被確立為祭典的正式名稱。在 1991 年至 2004 年這段時間, 祖先以前居住於山上「傳統」的祭儀生活,經過一場又一場的傳統文化活動中嘗 試摸索,慢慢成形。屬於花蓮的族群符號與族稱也愈是具體,而祭儀名稱的意涵 也在一次又一次的討論與修正中朝向一個新的方向前進。祭儀的復振與太魯閣族 28. DOI:10.6814/NCCU202000337.

(39) 正名運動各自彼此發展,屬於花蓮地區太魯閣族人認同的建構歷程,由祭典名稱 不難看出不同認同立場的消長與概念的演進。本文下節則進入太魯閣族正名運動 的認同爭議,除了反映花蓮地區族群內部的認同爭論外,也同樣激起當時同屬泰 雅族的南投祖源地的族人的反對聲浪。. 第三節 分歧的族名 雖然花蓮所謂的「太魯閣族」是由我們這邊翻越合歡山、能高山過去的, 現在的人數也比我們仁愛鄉的賽德克族人多,但花蓮的桃賽群(Dawda) 、. 政 治 大 為族名的聲音,似乎也在部落蔓延開來了。 (巴萬.韃那哈,2002:165) 立 、德克達雅群(Tkodaya) ,他們的反對以「太魯閣族」 玻利包群(Bulibaw). ‧ 國. 學. 眼看太魯閣族的正名論述已近成型,此時「泰雅族」研究領域的大將,廖守 臣在《南島時報》表達強烈的反對立場。他強調以文化人類學的學術觀點來說,. ‧. Truku(太魯閣)與 Tayal(泰雅)在語言及文化各面向都有極高的相似性;再者,. sit. y. Nat. 使用 Truku 為族名,無法涵蓋和它同屬賽德克亞族的 Toda 和 Tkdaya 兩個支群. al. n. 音。. er. io. (廖守臣,1996) 。此後南投與花蓮,漸漸有推動成為「賽德克族」的共識與聲. Ch. engchi. i n U. v. 上述因太魯閣正名運動激起的意識角力,在 1999 年辭世的廖守臣後,支持 維持泰雅族族名的勢力頓失支柱,在正名運動角力中式微,演變成主張支持太魯 閣族及賽德克族的兩大陣營。對於推動正名為「太魯閣族」的陣營來說,要突破 長久以來被歸類在泰雅族之下的困境,不是容易的任務。此異動牽涉的範圍涉及 了國家資源的再分配,社會正義的體現,尤其更要挑戰的是具有長久以來被公認 客觀、理性的民族學術分類;族人內部同時有著認同歧異的挑戰,則更顯得艱難。 在這樣的處境下,「太魯閣族正名促進會」提出了這樣的聲名回應當時接踵而來 的批評與質疑:. 29. DOI:10.6814/NCCU202000337.

(40) 太魯閣族的正名並非是為了製造更多的衝突與對立,相反的,推動正名運 動是要為了爭取公平正義的對待,是為了展開更積極的對話與合作所發起 的。…太魯閣族人追求的正名運動,有別於過去以學術為主導,有別於過 去依據文化特徵就決定的民族分類架構。因為文化特徵就如同人們外在的 軀殼,然而認同的本身才是賦予內在靈魂的重要因素。因此,以認同作為 民族概念的基礎,將是進一步還原民族本身樣貌的契機。 (黃長興,2003: 前言) 2003 年,花蓮族人的「太魯閣族正名促進會」正式向原民會提出訴求,同. 政 治 大 村訪視表示將積極研辦此事。南投族人得到此消息,於 9 月即成立「南投地區 立. 時提交一萬三千人之委任書時,7 月 26 時任行政院長游錫堃至花蓮秀林鄉崇德. ‧ 國. 學. Tkdaya、Taudo、Truku 正名促進會」 ,10 月向原民會提交 972 人簽署之連署書, 並發表兩項聲明:一,堅決反對政府片面正名為「太魯閣族」。二,以族人意識. ‧. 為依歸,讓族名回歸 Tkdaya、Taudo、Truku 三個方言群族人共同討論,並仿效. sit. y. Nat. 先進的民族政策與嚴謹的民族理論決定未來族名。(黃美英,2008:73-74). n. al. er. io. 由於西部、東部族人的爭論越演越烈,原民會 2003 年 10 月於台北劍潭舉. i n U. v. 辦「花蓮、南投地區 Tgdaya 德克達亞人、Toda 都達人、Truku 太魯閣人族群正. Ch. engchi. 名協商座談會」,當時邀請了民意代表、學者與西部、東部許多族人一同前來, 依據當時的會議紀錄,可以理解到雙方族人的討論非常熱烈,立場也明顯分歧, 字裡行間中可以感受到彼此情緒的起伏與強烈的不被理解的感受。會議中時有使 用族語對話的過程,雖然已分開了三百年,彼此的族語還是可以溝通。由於當年 7 月份行政院院長向花蓮的族人表示希望在當年底可以完成太魯閣族正名案,對 於南投族人而言,大多人無法接受使用「太魯閣」這個在西部語彙理解上僅為三 個語群之一的概念,強調應尊重其他二個語群的感受;也有人提到,甚至也沒有 一定要「賽德克」的稱呼,只是還要留下多點時間凝聚共識,東部族人的主張對 30. DOI:10.6814/NCCU20200033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Based on Venerable Yin Shun's overall evaluation in his work,“The Taixu Chronicles", it appears that Master Taixu's thoughts in his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the theories of

而此時,對於相對成長率為 k 的族群,其滿足族群成長模型 的解為指數函數 Ce kt ,此時的 k 便是指數中時間 t

集熱器總熱損係數定義為:集熱器中吸熱板 與周圍環境的平均傳熱係數。只要集熱器的吸熱

 武術 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起源可追溯至五 千年前原始社會時期,起初是人類為求生存而進行獵殺

在學界並沒有引起太多的迴響。然而,在 1913 年 1 月 23 日的〈《尤金》的統計調查為 例:關於鏈中樣本的前後關聯〉(An example of statist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text Eugene

只有貴族和與貴族同宗的國人才有資格上戰場,而且戰場上還必須遵守戰爭禮儀,例

只有貴族和與貴族同宗的國人才有資格上戰場,而且戰場上還必須遵守戰爭禮儀,例

在不影響主流課程結構下,接納和 認識學生的不同文化背境,有效地 把不同學生族群的文化元素(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