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步行環境對影響民眾搭乘捷運意願之探討—以臺北市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步行環境對影響民眾搭乘捷運意願之探討—以臺北市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8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 立 政 治 大 學 地 政 學 系 私. 立. 中. 國. 地. 立. 政. 研. 究. 碩士論文. 所. 政 治 大. ‧ 國. 學. 步行環境對影響民眾搭乘捷運意願之探討—. ‧. 以臺北市為例. n. er. io. sit. y. Nat. al. 研. 究. Ch. engchi. i n U. v. 生 : 吳可兒. 指 導 教 授 : 賴宗裕 博士. 中. 華. 民. 國. 一. ○. 八. 年. 七. 月. DOI:10.6814/NCCU201900550.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NCCU201900550.

(3) 摘要 臺北市政府近年來欲提升大眾運輸系統之使用率,在政策與財政支出上不斷 投入捷運系統與人本交通之發展,根據民眾日常使用運具之調查,2009 年至 2016 年臺北市公共運輸市占率從 38.7%上升至 40.7%,這八年期間捷運營運里程數從 90.6 公里提升至 131.1 公里,大眾運輸市占率僅增長 2%,可知臺北市相關政策 與規劃對大眾運輸使用率影響效果不如預期。而過去相關研究曾指出當步行距離 過遠或人行道連續性不佳時會影響捷運使用運量,然而當前捷運站周邊步行環境 除連續性不佳外仍存在許多課題,諸如人行道狹窄、缺乏無障礙空間等。因此, 本研究探討捷運站周邊整體步行環境品質與民眾搭乘捷運意願之關係,釐清民眾 對於捷運站周邊步行環境之需求認知,以提出適合臺北市捷運站周邊步行環境改. 政 治 大. 善對策與建議,藉此提升民眾搭乘捷運之意願。. 立. 首先,透過文獻回顧釐清步行環境營造與捷運使用之關係,可知步行環境之. ‧ 國. 學. 連續性、空間距離、周邊土地使用生活機能皆影響搭乘捷運之意願,然而過去並 未以整體步行環境角度探討。因此,本研究藉由彙整過去相關營造步行環境之都. ‧. 市規劃理念與設計,統整出安全性、舒適性、便利性、可及性與通用性之營造整 體步行環境之五大面向,並藉由相關政策計畫、國外作法、大安與士林捷運站周. io. al. er. 捷運站周邊步行環境營造改善策略之基礎。. sit. y. Nat. 邊現況調查,彙整出五大面向之 23 項指標,做為後續問卷調查、結構方程模式、. 本研究問卷調查對象為臺北市具有步行至大安或士林捷運站搭乘捷運經驗. n. v i n 之民眾,並於 108 年 03 月 18 C 日至 108 年 03 月 31 日發放問卷,有效問卷總共為 hengchi U 273 份,隨即以結構方程模式(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之測量模式與 結構模式進行分析,獲得以下實證結果:1.捷運站周邊整體步行環境營造良好時, 會提升民眾搭乘捷運意願;2.當民眾搭乘捷運意願提升後,對其捷運搭乘行為具 有正向影響;3.五大面向反映整體步行環境特質由高至低的排序為舒適性、通用 性、可及性、安全性與便利性。因此,本研究進一步針對五大面向提出適合臺北 市捷運站周邊步行環境營造改善策略與相關配套措施,內容包含:1.提出整體步 行環境營造之設計原則;2.提出符合民眾需求之捷運站周邊步行環境營造的 11 項 對策;3.建議整合步行環境營造結合人行空間周邊土地使用設計、停車空間檢討 與規劃、民眾參與規劃與步行環境相關政策等,建構全面性以人為本之旅運環境。 希冀藉由以上對策與建議達到提升民眾搭乘捷運之意願,降低私人運具之使用。 關鍵字:步行環境、捷運搭乘意願、結構方程模式. DOI:10.6814/NCCU201900550.

(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NCCU201900550.

(5) 步行環境對影響民眾搭乘捷運意願之探討—以臺北市為例.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內容 .................................................................................... 1-5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 1-9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理論基礎 ................................................................................ 2-1 第一節 文獻回顧 ................................................................................................ 2-1 第二節 理論基礎 .............................................................................................. 2-18. 政 治 大 第一節 步行環境營造與大眾運輸系統相關政策 ............................................ 3-1 立 第二節 臺北市與波特蘭市步行環境改善之作法 ............................................ 3-6. 第三章 捷運站周邊步行環境現況分析................................................................. 3-1. ‧ 國. 學. 第三節 大安、士林捷運站周邊步行環境現況分析 ...................................... 3-20. ‧. 第四章 研究設計與資料分析 ................................................................................ 4-1 第一節 研究設計 ................................................................................................ 4-1. sit. y. Nat. 第二節 敘述性統計 ............................................................................................ 4-9. io. er. 第三節 樣本資料之結構方程式分析 .............................................................. 4-18. al. v i n Ch 第一節 整體步行環境營造之設計原則 ............................................................ 5-1 engchi U 第二節 捷運站周邊步行環境營造之建議 ........................................................ 5-9 n. 第五章 捷運站周邊步行環境營造之改善對策 .................................................... 5-1. 第三節 相關配套措施研擬與政策建議 .......................................................... 5-19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6-1 第一節 結論 ........................................................................................................ 6-1 第二節 建議 ........................................................................................................ 6-6 參考文獻 ..............................................................................................................參-1 附錄一 .................................................................................................................. 附1-1 附錄二 .................................................................................................................. 附2-1 附錄三 .................................................................................................................. 附3-1 附錄四 .................................................................................................................. 附4-1. I. DOI:10.6814/NCCU201900550.

(6) 目錄. 圖目錄 圖 1-1:研究流程圖................................................................................................1-11 圖 2-1:打造Walkable City四面向與十步驟.........................................................2-16 圖 2-2:環境心理行為關係圖............................................................................... 2-18 圖 2-3:環境與行為關係....................................................................................... 2-19 圖 2-4:Brunswik的透鏡模型.................................................................................2-21 圖 2-5:計畫行為理論之緣起與基本架構............................................................2-22 圖 2-6:信念形成行為意向與行為之基礎............................................................2-24 圖 2-7:計畫行為理論行為決策之形成過程........................................................2-24 圖 2-8:步行環境影響使用捷運意願之概念圖....................................................2-26. 政 治 大 圖 3-2:市中心區域行人與大眾運輸之現況調查................................................3-11 立 圖 3-3:溫州街改善前後比較圖............................................................................3-18 圖 3-1:步行與大眾運輸政策發展脈絡..................................................................3-5. ‧ 國. 學. 圖 3-4:臺北市大學里實施成果............................................................................3-19 圖 3-5:士林捷運站周邊五百公尺範圍................................................................3-23. ‧. 圖 3-6:士林捷運站周邊步行環境現況調查路段之位置圖................................3-26 圖 3-7:大安區捷運站周邊五百公尺範圍............................................................3-27. Nat. sit. y. 圖 3-8:大安捷運站周邊步行環境現況位置圖....................................................3-30. io. er. 圖 4-1:步行環境對影響民眾搭乘捷運意願之驗證式因素分析模型..................4-2 圖 4-2:步行環境對影響民眾搭乘捷運意願與捷運搭乘行為之結構模型..........4-3. n. al. i n U. v. 圖 4-3:大安捷運站周邊五百公尺之空間範圍示意圖.........................................4-7. Ch. engchi. 圖 4-4:士林捷運站周邊五百公尺之空間範圍示意圖..........................................4-8 圖 4-5:主運具與捷運搭乘意願之交叉分析........................................................4-16 圖 4-6:主運具與捷運搭乘行為之交叉分析........................................................4-17 圖 4-7:步行環境安全性驗證性因素分析之結果................................................4-22 圖 4-8:步行環境舒適性驗證性因素分析之結果................................................4-23 圖 4-9:步行環境便利性驗證性因素分析之結果................................................4-24 圖 4-10:步行環境可及性驗證性因素分析之結果..............................................4-26 圖 4-11:步行環境通用性驗證性因素分析之結果...............................................4-27 圖 4-12:捷運搭乘意願之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4-29 圖 4-13:捷運搭乘行為之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4-30 圖 4-14:整體步行環境模型驗證性因素分析之結果..........................................4-32 圖 4-15:整體步行環境模型二階驗證性因素分析之結果..................................4-37 II. DOI:10.6814/NCCU201900550.

(7) 步行環境對影響民眾搭乘捷運意願之探討—以臺北市為例. 圖 4-16:步行環境五面向與捷運搭乘意願與行為之結構分析..........................4-39 圖 4-17:整體步行環境與捷運搭乘意願與行為之結構分析..............................4-41 圖 4-18:七個潛在變項之間的效果值..................................................................4-42 圖 4-19:本研究計畫行為理論之研究假設基礎..................................................4-45 圖 4-20:步行環境營造與捷運搭乘意願之關係..................................................4-46 圖 5-1:步行環境營造之基本原則架構..................................................................5-2 圖 5-2:視覺豐富性之設計示意圖…......................................................................5-3 圖 5-3:設計一致性之示意圖..................................................................................5-3 圖 5-4:環境穿透性之設計示意圖..........................................................................5-4 圖 5-5:大安站捷運與人行道之連貫性..................................................................5-6 圖 5-6:士林站捷運與人行道之連貫性..................................................................5-6. 治 政 圖 5-8:步行空間之界定..........................................................................................5-8 大 立 圖 5-9:人行道拓寬示意圖…................................................................................,,5-9 圖 5-7:以人性尺度為基礎......................................................................................5-7. ‧ 國. 學. 圖 5-10:鋪面設置之示意圖..................................................................................5-10 圖 5-11:穿越道等待空間之拓寬..........................................................................5-12. ‧. 圖 5-12:斑馬線位置退縮示意圖..........................................................................5-13 圖 5-13:分隔島調整為庇護島示意圖..................................................................5-13. sit. y. Nat. 圖 5-14:整體步行環境營造之示意圖..................................................................5-14 圖 5-15:相關配套措施之研擬..............................................................................5-19. io. n. al. er. 圖 5-16:鄰里交通環境改善計畫之改善架構圖..................................................5-23. Ch. engchi. i n U. v. III. DOI:10.6814/NCCU201900550.

(8) 目錄. 表目錄 表 2-1:與本研究相關之文獻彙整..........................................................................2-3 表 2-2:步行使用之正面效益與負面特徵..............................................................2-7 表 2-3:高齡者主要運具市佔率指標統計..............................................................2-9 表 2-4:Speck提出四大面向之內涵......................................................................2-15 表 2-5:步行環境都市設計規劃之面向與內容....................................................2-17 表 3-1:臺北市鄰里交通環境改善計畫實施構想..................................................3-6 表 3-2:士林捷運站周邊鄰里交通環境改善內容..................................................3-7 表 3-3:大安捷運站周邊鄰里交通環境改善內容..................................................3-7 表 3-4:影響大眾運輸運作之因素........................................................................3-10. 政 治 大 表 3-6:步行環境形塑指標之彙整........................................................................3-21 立 表 3-5:臺北市鄰里交通改善計畫與TriMet步行網絡分析計畫作法比較表.....3-16. ‧ 國. 學. 表 3-7:士林捷運站周邊步行環境現況調查........................................................3-23 表 3-8:大安捷運站周邊步行環境現況調查........................................................3-27 表 3-9:步行環境營造面向與形塑指標................................................................3-31. ‧. 表 4-1:步行環境營造之五面向因素代號與題項..................................................4-4. y. Nat. 表 4-2:捷運搭乘意願之因素代號與題項..............................................................4-6. sit. 表 4-3:捷運搭乘行為之因素代號與題項..............................................................4-6. er. io. 表 4-4:樣本資料之背景變項分析..........................................................................4-9. al. v i n Ch 表 4-6:大安與士林捷運站現況平均滿意程度....................................................4-13 U i e h n c g 表 4-7:民眾對於捷運站周邊現況滿意度之選擇比例........................................4-13 n. 表 4-5:因素量表之統計分析................................................................................4-11. 表 4-8:大安與士林捷運站步行環境影響搭乘捷運意願之選擇比例................4-14 表 4-9:大安與士林捷運站步行環境影響搭乘捷運行為之選擇比例................4-15 表 4-10:主運具差異與搭乘捷運意願之交叉分析..............................................4-16 表 4-11:主運具差異與搭乘捷運實際行為之交叉分析......................................4-17 表 4-12:民眾能接受之最遠步行距離分析..........................................................4-17 表 4-13:驗證式因素分析配適度之理想標準......................................................4-19 表 4-14:步行環境安全性構面之驗證性因素分析..............................................4-20 表 4-15:步行環境安全性測量變項之因素負荷量..............................................4-20 表 4-16:步行環境安全性面向驗證性因素分析第一次修正結果......................4-20 表 4-17:步行環境安全性測量變項之共變異數..................................................4-21 表 4-18:步行環境安全性面向驗證性因素分析第二次修正結果......................4-21 IV. DOI:10.6814/NCCU201900550.

(9) 步行環境對影響民眾搭乘捷運意願之探討—以臺北市為例. 表 4-19:步行環境安全性測量變項之共變異數(第三次修正)......................4-21 表 4-20:步行環境安全性測量變項因素負荷量..................................................4-22 表 4-21:步行環境舒適性構面驗證性因素分析..................................................4-22 表 4-22:步行環境舒適性測量變項因素負荷量..................................................4-23 表 4-23:步行環境舒適性測量變項因素負荷量..................................................4-23 表 4-24:步行環境便利性構面驗證性因素分析..................................................4-24 表 4-25:步行環境便利性測量變項因素負荷量..................................................4-24 表 4-26:步行環境便利性修正後之測量變項因素負荷量..................................4-24 表 4-27:步行環境可及性構面驗證性因素分析..................................................4-25 表 4-28:步行環境便利性測量變項之共變異數..................................................4-25 表 4-29:步行環境可及性修正後之測量變項因素負荷量..................................4-25. 治 政 表 4-31:步行環境通用性測量變項之共變異數..................................................4-26 大 立 表 4-32:步行環境通用性修正後之測量變項因素負荷量..................................4-27 表 4-30:步行環境可及性構面驗證性因素分析..................................................4-26. ‧ 國. 學. 表 4-33:捷運搭乘意願構面之驗證性因素分析..................................................4-27 表 4-34:捷運搭乘意願之測量變項因素負荷量..................................................4-28. ‧. 表 4-35:捷運搭乘意願測量變項之共變異數......................................................4-28 表 4-36:捷運搭乘意願構面修正後之驗證性因素分析. ....................................4-28. sit. y. Nat. 表 4-37:捷運搭乘意願修正後之測量變項因素負荷量......................................4-28 表 4-38:捷運搭乘行為構面之驗證性因素分析..................................................4-29. io. er. 表 4-39:捷運搭乘行為之測量變項因素負荷量..................................................4-29. al. n. v i n Ch 表 4-41:捷運搭乘行為之測量變項因素負荷量..................................................4-30 engchi U 表 4-40:捷運搭乘行為測量變項之共變異數......................................................4-30 表 4-42:步行環境整體模型測量變項因素負荷量..............................................4-31 表 4-43:步行環境整體模型估計參數與信效度分析..........................................4-34 表 4-44:步行環境整體模型二階因素模型估計參數結果..................................4-35 表 4-45:步行環境五構面與捷運搭乘意願、行為之結構分析..........................4-38 表 4-46:整體步行環境與捷運搭乘意願、行為之結構分析..............................4-40 表 4-47:七個潛在變項之間的效果值摘要表......................................................4-42 表 4-48:驗證式因素分析結果之題項..................................................................4-43 表 5-1:步行環境舒適性改善對象之建議............................................................5-15 表 5-2:步行環境通用性改善對象之建議............................................................5-15 表 5-3:步行環境可及性改善對象之建議............................................................5-16 表 5-4:步行環境安全性改善對象之建議............................................................5-17. V. DOI:10.6814/NCCU201900550.

(10) 目錄. 表 5-5:步行環境便利性改善對象之建議............................................................5-18 表 6-1:整體步行環境營造之改善建議..................................................................6-7.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VI. DOI:10.6814/NCCU201900550.

(11) 步行環境對影響民眾搭乘捷運意願之探討—以臺北市為例.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 研究動機 臺灣長期以來公路導向發展之都市型態(賴宗裕,2005:2) ,造成私人運具 (汽、機車)使用上相當便利,根據交通部公布之最新資料顯示,自 2009 年開 始汽車登記總數從 721,326 輛成長至 2019 年 5 月 813,056 輛,機車數量為 945,100 輛 1-1,臺北市 18 歲以上人口數為 2,232,789 人,亦即可駕駛者平均 2.3 人即持有 一台機車,每 2.7 人即有一台汽車;停車位從 2009 年的 1,098,640 格提升至 2019. 政 治 大 大幅提升,亦即近十年臺北市為解決停車位不足之問題不斷增設停車空間,以車 立 為本之都市發展型態使得私人運具有更良好的行駛環境,進而提升民眾使用私人. 年 5 月的 1,533,886 格 1-2。由此可知,停車空間的數量隨汽機車持有數的成長而. ‧ 國. 學. 運具之意願,在這樣的情況下,造成私人運具之使用率居高不下,亦可能使公共 運輸市占率無法有效提升。. ‧. 近年來,政府為因應氣候變遷、永續發展,政府以多項指導政策與交通建設. y. Nat. 鼓勵推廣大眾運輸 1-3,以降低私人運具之使用。以臺北市為例,自 1996 年開始. sit. 推廣捷運,至今已發展為 5 條主要捷運路線 1-4,總營運里程為 131.1 公里,係全. er. io. 臺灣最早發展捷運系統之縣市,且近年為提升服務範圍,規劃中之捷運線尚有社. al. n. v i n Ch 捷運系統路網外,更推廣許多相關配套措施諸如轉乘優惠、月票等,藉以提升捷 engchi U 運搭乘使用率,進而影響公共運輸市佔率。臺北市政府於「2010- 2020 臺北市長 子線、民生汐止線、臺北市東側南北向、環狀線北環段及南環段,臺北市除擴大. 期發展綱領」提出「大眾運輸使用率 70%」之目標,且 2018 年 4 月 30 日所公布 的全國國土計畫 1-5「亦提出都市空間應導入大眾運輸導向發展(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TOD)之理念,結合軌道與其他大眾運輸場站、周邊道路及人行空. 1-1 1-2 1-3. 1-4. 1-5. 資料來源:交通部統計查詢網,取用日期:2019 年 07 月 13 日。 資料來源:臺北市政府交通局交通統計月報,取用日期:2019 年 07 月 13 日。 臺灣政府在政策方面從民國 101 年運輸政策白皮書開始提倡大眾運輸發展; 民國 107 年發布 全國國土計畫,其中都市公共運輸發展策略提及「導入大眾運輸導向發展,與大眾運輸場站、 道路及人行空間之整體規劃與開發,促進人本交通發展」 。而臺北市政府亦提出 2010-2020 臺 北市長期發展綱領,其中城市交通部門以大眾運輸使用率達 70%為目標。 五大主要路線包含文湖線、淡水信義線、松山新店線、中和新蘆線以及板南線。資料來源: 臺北市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取用日期:2019 年 1 月 24 日。 根據國土法第二十條都市化程度較高,其住宅或產業活動高度集中之地區將會劃設為城鄉發 展地區,而臺北市當前為都市計畫區,故未來可能全區被劃設為城鄉發展地區。 1-1. DOI:10.6814/NCCU201900550.

(12) 第一章. 緒論. 間之整體規劃,藉此引導都市發展緊密與提升大眾運輸使用率。」綜合以上可知 臺北市政府極力推廣大眾運輸之使用,亦投入相當龐大的財政支出於捷運系統發 展,然根據 106 年交通部統計處. 1-6. 所公布之民眾日常使用運具狀況調查,大眾. 運輸系統卻始終未成為臺北市市民外出所使用主要運具,該統計調查從 2009 年 至 2016 年,臺北公共運輸 1-7 市占率從 38.7%上升至 40.7%,在這八年期間,捷 運營運里程數從 90.6 公里提升至 131.1 公里,總距離為原先之 1.3 倍,大眾運輸 市占率僅增長 2%,此成長速率與政策目標所設之大眾運輸市占率 70%相距甚遠。 由此可知,臺北市政府雖極力推廣捷運系統之發展,但大眾運輸運具仍不是民眾 外出的主要運具。因此,本研究認為欲提升臺北市搭乘捷運之使用率,應進一步 探討影響民眾搭乘捷運意願背後之原因。 過去有研究指出 TOD 的發展特性有助於大眾運輸使用效率的提升(Cervero,. 政 治 大 亭伃,2007:472) ,而 Cervero 和 Kockelman(1997: 216)將 TOD 規劃元素分為 立 三項,分別是大眾運輸場站緊密發展、大眾運輸場站周邊土地使用多樣性與友善 R., and Kockelman, K., 1997: 216-217;李家儂、賴宗裕,2005:11;林禎家、施. ‧ 國. 學. 行人之都市設計,而國內外相關研究亦指出場站周邊土地使用之高密度發展對於 大眾運輸運量之提升有所助益,並指出人行道長度之設置雖無法提升大眾運輸之. ‧. 運量,但可分散場站運量的時間分布(林禎家、施亭伃,2007:472) ,李家儂與 羅健文(2006:110)更進一步以步行可及性之角度探討步行與大眾運輸系統旅. y. Nat. sit. 次之關係,驗證行人步行至捷運站的距離與步道連續性對於搭乘捷運次數有影響. er. io. 關係,然而步行距離之遠近並不代表步行即有便捷度(李家儂、謝翊楷,2015: 11),亦即若單純以目的地與大眾運輸之間的距離為設計考量,將會忽視行人的. n. al. Ch. i n U. v. 實際需求。由以上研究初步可知,現況人行道長度、步道連續性、步行距離等對. engchi. 於捷運運量具有影響,然而過去研究並未探討整體步行環境發展對民眾捷運搭乘 之影響性,故本研究欲進一步以民眾的角度出發,釐清實際使用者對於整體步行 環境的認知需求,以整體步行環境設計為基礎,驗證當整體步行環境符合民眾需 求時,是否對於民眾搭乘捷運意願有所影響。. 1-6. 1-7. 交通部自民國 98 年開始辦理民眾日常使用運具之調查與分析,針對民眾外出 500 公尺以上之 距離所使用之主要交通運具進行調查與分析。調查地點為全臺灣 20 個縣市,其中臺北市調查 人數為 636 人。資料來源:中華民國交通部,取用日期:2019 年 06 月 05 日。 本研究之公共運輸定義係根據發展大眾運輸條例第二條, 「具有固定路(航)線、固定班(航) 次、固定場站及固定費率,提供旅客運送服務之公共運輸,包含市區汽車客運業、公路汽車 客運業、鐵路運輸業、大眾捷運系統運輸業、船舶運送業、載客小船經營業、民用航空運輸 業、計程車客運業。」 1-2. DOI:10.6814/NCCU201900550.

(13) 步行環境對影響民眾搭乘捷運意願之探討—以臺北市為例. 步行是每一個人皆會使用到的非機動式運具. 1-8. ,使用者相當多元,無論年. 紀、職業、經濟能力等皆會使用步行,而步行會因不同族群身體能力之限制、時 間、外在環境、天氣等因素使得步行不易作為主要外出運具 1-9,本研究認為步行 環境之營造,需符合行人之使用習慣與認知方能打造符合民眾需求之環境。其中, 民眾對於步行環境之滿意度會直接影響民眾步行意願,例如安全,路燈照明、綠 色植栽與防天候變化之設施等(Rojas L’opez, M.C. and Wong, Y.D., 2017: 6;張新 立、沈依潔,2005:256-257) 。然而臺北市現今存在許多步行環境課題,狹窄的 騎樓、人行道;標線型人行空間,本意為人車分離,實質上卻人車爭道,行人的 安全性被忽視;人行道占用(店家商品、汽機車違規停車等)使得步行空間被排 擠。同時,近年綠色運具推廣,愈來愈多人使用自行車、滑板、體感平衡車以及 智慧電動輪等運具行駛於步行空間上,容易與步行使用相互排擠因而降低步行的. 治 政 部 2019 年 4 月統計資料顯示,2019 年 4 月全國 65大 歲以上人口已達 14.80%,老 立 年人口快速成長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 ,其中臺北市老年人口比例更高達 17.47%, 安全性;亦有道路鋪面不平整及步行空間與公車候車環境重疊等課題。根據內政. ‧ 國. 學. 為六都當中比率最高之縣市,由數據顯示可知,臺灣當前正面臨人口高齡化,步 行環境無障礙設施、通用設計與大眾運使用之需求將會日趨增長,但當前人行空. ‧. 間卻普遍缺乏無障礙設施。以上這些課題皆會造成行人步行時有安全性、舒適性、 連續性等面向之問題,惟步行環境課題卻普遍存在於臺北市的路段,是何原因造. y. sit. io. er. 的步行環境。. Nat. 成步行環境營造的忽視?本研究認為此議題須進一步探究與釐清,方能打造良好. 當前臺北市步行環境存在相當多的問題,當步行環境不利於行人使用時,民. n. al. Ch. i n U. v. 眾可能會逐漸選擇方便性較高且更為安全舒適的私人運具(汽、機車)使用,亦. engchi. 可能影響到民眾搭乘捷運之意願。且臺北市政府極力推廣捷運系統之發展,卻未 有明顯的成效,同時,過去針對「以人為本」的旅運環境與 TOD 發展理念等相 關研究皆指出步行環境的改善可能對於搭乘捷運意願有所影響。因此,本研究以 此角度切入,探討捷運站周邊步行環境與民眾搭乘捷運意願的關係,並釐清改善 捷運站周邊步行環境是否能改變民眾捷運搭乘意願,故進一步探討當前民眾對於 整體步行的需求認知,藉以釐清民眾對於步行環境之實際需求,並結合以人為本 之都市設計理念,探討如何營造符合使用者需求的步行環境,並釐清捷運站周邊 步行環境與捷運搭乘意願之關係,進而提升捷運搭乘意願與公共運輸市佔率。. 1-8 1-9. 本研究之非機動式運具係以人力讓運具作用之運輸工具,例如步行、自行車等。 根據 106 年交通部所公布之民眾日常使用運具之調查與分析,針對民眾外出 500 公尺以上之 距離所使用之主要交通運具進行調查與分析,全台灣以步行惟主要運具之民眾僅佔 7.1%。 1-3. DOI:10.6814/NCCU201900550.

(14) 第一章. 緒論. 貳、研究目的 本研究基於 TOD 之理念與過去相關研究可知,步行環境營造有其必要性且 為影響捷運系統發展之一環,然過去研究多僅針對步行距離、步行可及性等單一 面向探討步行環境與大眾運輸使用率之間的關係,惟友善行人之都市設計不應只 侷限於傳統 TOD 所注重的距離與可及性之面向,必須整體性的考量民眾對於步 行環境之需求。因此,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有以下二者: 一、透過結構方程模式(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釐清捷運站周邊步 行環境營造與民眾搭乘捷運意願之關係,讓未來政府研擬捷運系統發展之相 關政策時,能更重視步行環境營造對於捷運系統發展之重要性。 二、透過釐清民眾對於捷運站周邊步行環境之需求認知,進而提出適合臺北市捷. 政 治 大 環境,提升民眾搭乘捷運之意願。 立. 運站周邊步行環境改善對策與建議,希冀藉由打造符合民眾需求認知之步行.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4. DOI:10.6814/NCCU201900550.

(15) 步行環境對影響民眾搭乘捷運意願之探討—以臺北市為例.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內容. 壹、研究範圍 一、步行環境之定義 過去相關研究對於步行環境之具體空間範圍除狹義的人行道、行人穿越設施、 無障礙空間、行人廣場及周邊騎樓;廣義的定義尚包含實體建築物之外的空間, 包含公園、兒童遊樂場、候車空間、上下運具之等候與停留空間、穿越建築物的 公共空間與巷弄(趙晉緯,2003:1;黃義宏,2005:1-4;游弘裕,2008:3)。 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三條第三款,人行道是指專供行人通行之騎樓、走 廊,及劃設供行人行走之地面道路,與人行天橋及人行地下道;第四款,行人穿. 治 政 大、事物(Objects)或情況 義「環境是指圍繞人們周圍的事件(Circumstances) 立 (Conditions) ,環境是環繞個體生存空間人、事、物的總稱。」環境的概念涵蓋. 越道指在道路上以標線劃設,供行人穿越道路之地方。同時,根據韋式字典的定. ‧ 國. 學. 物質、社會和文化三個層面,物質環境(Physical Environment)是指建成環境(Built Environment)和自然環境(Natural Environment) ,而物質環境與社會環境會受文. ‧. 化、法律、規範、知識、信念及社會互動模式之影響(高翠霞,2011:3) 。交通 與政策發展研究所(Institute for Transportation and Development Policy, ITDP)1-10. sit. y. Nat. 亦提出步行環境應涵蓋步行性(Walkability)、步行(Walking)之意涵,應能包 容所有行人,包含一般行人、攜帶貨物者、使用輪椅者、盲人、推嬰兒車或使用. io. n. al. er. 購物車的行人等,在符合當地規範和國際標準的前提下,人行道與穿越道應盡可 能滿足所有行人(ITDP,2017:22)。. Ch. engchi. i n U. v. 綜上所述之步行及環境定義的內涵,本研究步行環境之定義為「應在符合當 地法規的情況下營造出能包容所有行人的建成環境與自然環境」,故本研究之步 行環境應以行人能步行的最適環境為目標,其實體空間包含人行道、建築周邊騎 樓、以標線劃設之行人穿越道、人行天橋、人行地下道、無障礙空間、廣場、公 園、兒童遊樂場、候車空間、穿越建築物的公共空間與巷弄。 二、本研究步行環境之空間範圍 根據李家儂、賴宗裕(2005:12)針對高運量運輸廊帶與車站周邊土地使用 發展分為高、中、低密度發展圈,其中高密度發展圈為捷運周邊半徑 400 公尺。. 1-10. 交通與政策發展研究所(Institute for Transportation and Development Policy, ITDP)是一个非盈 利組織,總部設在紐約市,在欽奈,廣州,雅加達,墨西哥城,內羅畢,里約熱內盧和華盛頓 特區皆設有辦事處,其目標為追求世界各地發展可持續且公平的運輸政策。 1-5. DOI:10.6814/NCCU201900550.

(16) 第一章. 緒論. 相關研究指出有高達 93%的民眾可以接受 500 公尺以內的步行距離(賴宗裕, 2017:33),同時,過去相關研究之調查範圍亦以捷運周邊半徑五百公尺為研究 範圍(游弘裕,2008:3;黃義宏,2005:200)。因此,本研究之空間範圍係指 捷運站周邊五百公尺之範圍。. 貳、研究對象 根據 2016 年交通部民眾日常使用運具狀況調查 1-11,臺北市為我國本島步行 比率最高之縣市,亦為我國捷運路網最為密集且使用率最高之縣市,故選定臺北 市為研究縣市。本研究欲以整體步行環境營造之角度探討步行環境對民眾搭乘捷 運意願之影響,而 TOD 發展要素為土地使用多樣性、土地使用發展密度與友善 行人之都市設計,故選定捷運站周邊土地使用已為多樣性且混合程度高之捷運站, 以利降低土地使用影響民眾搭乘意願之效果。根據臺北市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 2018 年捷運量之統計,大安捷運站出站運量為 8,675,209、進站運量為 8,588,624; 士林捷運站出站運量為 10,574,532、進站運量為 10,514,627,兩站皆為臺北市捷 運場站中係屬中高運量之場站,同時,士林與大安捷運站周邊土地使用多樣性與 使用強度皆高,故本研究選定此兩站作為個案研究。為釐清營造步行環境各面向 對於民眾使用捷運意願之影響,將針對曾以步行方式至大安或士林捷運站搭乘捷 運之活動人口 1-12,瞭解民眾對於整體步行環境之需求面向以及步行環境對於搭. 政 治 大. 立. ‧ 國. 學. sit. y. Nat. 參、研究內容. ‧. 乘捷運意願與實際行為之影響。. al. er. io. 本研究以士林捷運站與大安捷運站為研究範圍,釐清當前捷運站周邊步行環. n. 境對於民眾搭乘捷運意願之關聯性與影響性,並向民眾調查對於當前捷運站周邊. Ch. i n U. v. 步行環境營造之實際需求,進而以民眾需求為基礎提出具體改善建議。本研究將. engchi. 分為四階段,各階段研究內容為以下。 一、文獻回顧與理論基礎 (一)文獻回顧. 文獻回顧分為三部分:1.步行環境與捷運使用之關係;2.營造步行環境之效 益;3.步行環境之都市規劃理念與設計,彙整過去相關探討步行環境與捷運發展 之文獻,釐清過去研究所探討的面向與結論,並進一步統整影響步行環境營造之 因素,以民眾之年齡層、性別以及認知等,歸納出民眾對於步行環境之基本需求。 最後釐清當前政府所欲推廣之 TOD 之內涵,並以 TOD 之友善行人之都市設計 1-11. 交通部 105 年針對台閩地區 15 歲以上進行電話調查,此報告之統計不包含 500 公尺以下之短 程路徑。資料來源:中華民國交通部,取用日期:2018 年 11 月 23 日。 1-12 活動人口為常住人口減去至外地通勤或通學人口加上來自外地之通勤或通學人口。 1-6. DOI:10.6814/NCCU201900550.

(17) 步行環境對影響民眾搭乘捷運意願之探討—以臺北市為例. 為基礎結合新都市主義(New Urbanism)以人為本的都市設計理念,作為後續問 卷設計、個案現況調查與步行環境改善策略之基礎。 (二)理論基礎 本研究欲探討步行環境營造對於民眾搭乘捷運意願之影響,亦即必須討論環 境對於民眾搭乘捷運意願的影響關係,同時釐清步行環境如何影響民眾之捷運搭 乘行為。因此,本研究以環境心理學(Environmental Psychology)與計畫行為理 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作為理論基礎。因環境心理學是研究人造 環境與自然環境對於行為和經驗間整體關係的理論,其假設環境與行為關係實際 上是一種相互關係,環境會影響並限制行為,而行為亦會影響環境,故環境心理 學將環境與行為視為一個單元進行研究,用以瞭解問題之全貌(楊國樞,2003:. 政 治 大. 7;許峰、陳天,2005:17) 。故將以環境心理學為基礎,瞭解營造步行環境之各 項環境因子如何影響民眾之知覺(Perception)進而影響搭乘捷運之意願。計畫行. 立. 為理論認為個人會受到態度(Attitude)、行為控制知覺(Perceived Behavioral. ‧ 國. 學. control)與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進而影響個人的行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此理論多用以解釋個人行為與意向(Ajzen, 1985: 12; 張新立,2005: 236)。故本研究將以不同的步行環境因子為基礎,瞭解步行環境對影響民眾搭. ‧. 乘捷運之意願與搭乘行為。. Nat. sit. y. 二、捷運站周邊步行環境現況之分析. er. io. 當前臺灣對於步行之相關數據調查較為缺乏,故本研究將分二部分進行探討,. al. n. v i n C ,分別以士林及大安捷運站周邊 大安與士林捷運站周邊現況調查 500 公尺之步行 hengchi U 環境作為分析案例,藉以瞭解當前捷運站周邊步行環境之課題,統整當前步行環 第一部分為彙整臺北市對於人本交通與大眾捷運系統相關政策發展,第二部分為. 境可能影響個人步行與搭乘捷運意願之因素,同時借鏡美國俄勒岡州三縣都會區 交通局(Tri-County 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District of Oregon,以下簡稱 TriMet) 2011 年所提出之步行網絡分析計畫(Pedestrian Network Analysis),瞭解該計畫 步行環境改善策略之內容與做法並與鄰里交通環境改善計畫之做法相互比較,藉 以釐清當前步行環境營造之課題,並作為後續問卷設計之基礎,以利後續提出改 善建議與對策。 三、步行環境對影響民眾搭乘捷運意願之問卷設計與調查分析 先前已藉由文獻回顧與研究案例彙整出步行對於捷運之價值、現況調查、不 同族群對於步行環境之差異性需求以及當前臺北市步行環境現況與課題,故本研 究以先前彙整資料作為基礎,包含民眾對於步行環境之基本需求、TOD 理念、新 1-7. DOI:10.6814/NCCU201900550.

(18) 第一章. 緒論. 都市主義與現況分析之步行轉乘捷運之影響因素作為問卷設計基礎。根據問卷調 查之內容以敘述性統計與結構方程模式模型進行分析,將捷運站周邊步行環境影 響捷運搭乘意願之因子量化,分析整體步行環境營造與民眾搭乘捷運意願之因果 關係,作為後續擬定改善對策與建議之依據。 四、擬定捷運周邊步行環境營造之改善策略 將以第四章結構方程模式針對「民眾對於步行環境之需求項目」 、 「可接受步 行距離」 、 「步行環境營造對於捷運搭乘意願之影響行」等分析之結果為基礎,提 出步行環境營造設計原則、捷運站周邊步行環境改善建議以及相關配套措施,希 冀藉由改善整體步行環境之現況,提升整體旅運環境 1-13 之品質與效用,進而影 響民眾搭乘捷運之意願與捷運搭乘之實際行為。.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1-13. Ch. engchi. i n U. v. 本研究之整體旅運環境係指捷運站出站後步行至目的地所經過之步行環境。 1-8. DOI:10.6814/NCCU201900550.

(19) 步行環境對影響民眾搭乘捷運意願之探討—以臺北市為例.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壹、 研究方法 本研究之研究方法包括文獻分析法、問卷調查法以及結構方程模式模型,內 容分述以下: 一、文獻分析法 本研究將彙整過去之學術論著、政府政策、國外案例及政府單位統計相關數 據報告等,於第二章文獻回顧分為三部分,分別是「步行環境營造與捷運使用之 關係」 、 「步行環境品質對步行意願之影響」 、 「營造步行環境之都市規劃理念與設 計」,以及第三章政府相關政策與美國波特蘭之案例。藉由第二章與第三章釐清. 政 治 大 市主義之內涵為基礎,統整出營造步行環境之相關面向,作為本研究後續個案現 立. 步行環境與捷運系統發展之關係、影響步行意願之相關因素,並以 TOD 與新都 況分析、問卷調查以及改善對策之研究基礎。. ‧ 國. 學. 二、問卷調查法. ‧. 本研究透過現況調查與文獻彙整,向民眾調查對於當前步行環境之滿意度, 並調查各項步行環境因子對影響民眾搭乘捷運意願程度,故調查內容包含:步行. y. Nat. sit. 轉乘捷運之經驗、民眾所重視之步行環境營造需求、整體步行環境營造與搭乘捷. al. 捷運之影響性與民眾實際需求的認知。. er. io. 運意願之影響程度、步行環境現況滿意程度等,藉以瞭解步行環境對於民眾搭乘. n. v i n 三、結構方程模式(StructuralC Equation SEM) h e n Modeling, gchi U. 過去研究探討相關課題曾運用的方法諸如以下,Cervero(1997:210)運用 因素分析法釐清影響大眾運輸運量之因素,得知人行道設計有助於分散捷運運量; 林禎家、施亭伃(2007:451)以線性迴歸模式較估與 t 檢定方法檢定資料,驗證 捷運運量的時間分散程度受人行道長度所影響;李家儂、羅健文(2006:7)以 線性多元回歸分析釐清步行環境可及性與步行距離對於捷運搭乘運量之影響;李 家儂、謝翊楷(2015:9)以空間型構法則釐清步行環境便捷度與步行距離之關 係。然因本研究為探討整體步行環境對於捷運搭乘意願之影響,整體步體步行環 境因素相當多元,必須先篩選出符合民眾需求之項目,進而探討步行環境營造與 捷運搭乘意願之影響關係,而結構方程模式係為結合因素分析與路徑分析兩者分 析方法之分析模型,故選定結構方程模式為本研究之研究方法。. 1-9. DOI:10.6814/NCCU201900550.

(20) 第一章. 緒論. 個體執行行為時會受到環境影響心理的認知,且環境、心理與行為之間存在 著相互影響的關係(許峰、陳天,2005:17),可知步行環境會影響民眾之心理 上的認知,進而影響搭乘捷運之行為。故本研究希冀藉由結構方程模式瞭解步行 環境對於捷運搭乘意願之相互關係。結構方程模式是具有因素分析與路徑分析兩 種研究方法之統計特性,結構方程模式可分為測量模式與結構模式,測量模式係 用於說明觀察變數(Observed Variables)對潛在變數(Latent Variables)之測量, 結構模式係辨認潛在變數之間的因果關係(葉美玲、高美玲,1999:490) ,由於 潛在變數無法量測,惟其可藉由一組觀察變數的共變異量估算得知。故本研究將 藉由文獻回顧彙整出影響步行環境因子,釐清步行環境與捷運之關聯性,並以此 為基礎進行問卷調查。問卷資料回收後進行結構方程模式模型分析,驗證步行環 境與捷運搭乘意願、捷運搭乘行為之關聯性。.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10. DOI:10.6814/NCCU201900550.

(21) 步行環境對影響民眾搭乘捷運意願之探討—以臺北市為例. 貳、研究流程.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 1-1:研究流程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1-11. DOI:10.6814/NCCU201900550.

(22) 緒論. 立. 政 治 大. 學 ‧. ‧ 國 io. sit. y. Nat. n. al. er. 第一章. Ch. engchi. i n U. v. 1-12. DOI:10.6814/NCCU201900550.

(23) 步行環境對影響民眾搭乘捷運意願之探討—以臺北市為例.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理論基礎. 本研究欲以營造步行環境之面向為基礎,作為後續探討步行影響民眾搭乘捷 運意願關聯性之基礎。本章包含文獻回顧與理論基礎,文獻回顧將分為三部分: 步行環境營造與捷運使用之關係、步行環境對步行意願之影響、營造步行環境之 都市規劃理念與設計,彙整過去相關研究與建議。理論基礎將分別以環境心理學 與計畫行為理論建構本研究結構方程模式之架構,以環境心理學解釋步行環境影 響民眾對於環境之認知,進而回饋於個體之搭乘捷運行為;以計畫行為理論作為 支持,分析步行環境對影響民眾搭乘捷運行為之形成過程與影響因素。. 第一節. 文獻回顧. 政 治 大 壹、步行環境營造與捷運搭乘之關係 立. ‧ 國. 學. 一、步行環境與捷運搭乘之關係. 捷運係屬大眾運輸系統之一環,本研究先探討大眾運輸之影響因素,分析影. ‧. 響大眾運輸系統使用之原因,再討論影響捷運使用之因素。根據 2017 年交通部 統計處所公布之「民眾日常使用運具狀況調查表中之附表 22」 ,調查國人未使用. Nat. sit. y. 大眾運輸系統之原因包括,使用私人運具較為便利、距離車站太遠、大眾運輸較. io. er. 慢、搭乘大眾運輸費用較高等,可知使用私人運具之便利性與成本相較使用大眾 運輸更低。若欲引導民眾從私人運具轉為使用綠色運具,會受當地條件、旅運者. n. al. i n U. v. 旅行目的與旅運者特徵而有所限制,可分為硬性因子(Hard Factors)、軟性因子. Ch. engchi. ( Soft Factors ) 與 互 補 因 子 ( Complementary Factors ) 三 類 ( Derek Halden Consultancy, https://reurl.cc/3aqv0,取用日期:2018/11/16) ,硬性因子指出大眾運 輸運具、步行與自行車等運具本身性質會影響民眾運具選擇;軟性因子指出對於 使用者而言個人取向與認知會影響運具選擇;互補因子指出個人特徵、社會因素 與其他限制使用其他運具之因素皆會影響民眾運具選擇,由以上內容與交通部統 計調查所顯示可知私人運具之使用相較於大眾運輸系統有經濟成本、自主性、便 利性高、使用彈性之優勢,皆影響民眾使用大眾運輸系統之意願,其中步行環境 與大眾運輸搭乘環境亦是影響民眾從私人運具轉為其他運具使用之因素之一。 根據以上影響大眾運輸使用之因素,可知使用者會受到外在環境、個人認知、 時間或經濟成本等影響使用大眾運輸之意願。過去研究指出等車時間、大眾運輸 之準點性、可及性、快速、安全性、舒適性、票價、資訊充足、人行步道設計舒 適等皆為影響捷運使用之因素,影響捷運使用之範疇大致著重在捷運本身所提供 2-1. DOI:10.6814/NCCU201900550.

(2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的特性、捷運車站內設施與服務活動以及捷運周邊規劃(陳芊灼,2007:6-1), 從以上可知影響捷運搭乘之因素與大眾運輸系統影響因素內容多數相符。其中, 人行步道設計為影響捷運使用之因素之一,陳芊灼(2007:6-3)調查「人行步道 設計對於民眾搭乘捷運之影響性」 ,提出人行步道設計舒適會影響捷運搭乘意願。 游弘裕(2008:103)針對高雄捷運站周邊步行環境以現況滿意度之角度進行問 卷調查,研究結果證實高雄捷運使用者搭乘意願與步行環境滿意度成正比。過去 相關實證研究亦指出人行空間之連續性、步行距離與步行周邊土地使用皆與搭乘 意願成正比關係(黃義宏,2005:6-2;李家儂、羅健文,2006:11;游弘裕,2008: 103) ,步行導向之都市設計諸如人行道連續性、人行道周邊建築覆蓋率、照明設 備等設計,有助於分散大眾運輸運量的時間分布以及私人運具之使用與里程數, (Cervero and Kockelman, 1997: 216; 林楨家、施亭伃,2007:472) ,當人行道達. 治 政 捷的步行環境,可能吸引更多的乘客搭乘,使用非機動式運具之意願亦會提升 大 立 (Sun et al., 2016: 98; 林楨家、吳建彤、方若庭,2011:345) 。綜上所述,過去 到良好串聯、友善行人之設計及場站周邊更高的建築覆蓋率,會促進更舒適與便. ‧ 國. 學. 研究指出步行環境之連續性、步行距離、周邊土地使用生活機能皆影響搭乘捷運 之意願,然而過去並未以整體步行環境角度探討步行環境對捷運搭乘意願之影響. ‧. 性。因此,本研究將進一步以整體步行環境之角度切入探討。. 「步行」係為銜接各交通運具之主要運具(趙晉緯,2003:1;徐耿宏,2007:. Nat. sit. y. 1-1) ,步行相較於使用其他運具較不需花費金錢,但會受距離、速度、時間、氣. er. io. 候或天氣等因素影響(Rojas L’opez and Wong, 2017: 5),與其他交通運具相比其 外在影響因素較多,當距離延長或有時間限制時較無法成為旅運者的主要的聯外. n. al. Ch. i n U. v. 交通運具,若為延續旅運距離以及克服步行距離與時間上的限制,同時以降低汙. engchi. 染排放與減少私人運具之使用為目標,步行需結合大眾運輸系統之使用(Vale, 2015: 79) ,方能減少步行之使用限制。透過步行可提升大眾運輸系統之可及性並 延續大眾運輸使用之效益(Besser and Dannenberg, 2005: 273; Cheng and Chen, 2015: 388),亦可藉由步行克服大眾運輸無法直接到達目的地之限制,作為最後 路程之銜接。綜合以上,步行與大眾運輸系統相輔相成,相互可彌補彼此之限制。 大眾運輸使用者同時也是行人的角色,兩者共同使用才能得到較大的效益,民眾 從家裡前往公車站或捷運站,其步行過程中之交通狀況、樹木植栽覆蓋率、自行 車與機車隨意停放在人行道上之情況,都可能會影響旅運者之旅運行為感知,進 而影響公共運輸場站之可及性(Cheng and Chen, 2015: 388)。步行環境營造可提 升大眾運輸系統可及性,亦提供休閒或通勤族群的行人身體活動之機會,進而影 響民眾身體活動意願與健康(Besser and Dannenberg, 2005: 273; Rojas L’opez and Wong, Y.D., 2017: 5)。 2-2. DOI:10.6814/NCCU201900550.

(25) 步行環境對影響民眾搭乘捷運意願之探討—以臺北市為例. 由上述內容可知,步行環境會間接或直接性的影響步行使用,良好的步行環 境可改善都市環境課題,且步行環境之連續性、步行距離、周邊土地使用之覆蓋 率等,皆可能提升提高捷運搭乘之意願,可知步行環境之改善有其價值存在,職 是之故,步行與捷運系統發展具有提升使用效益之互補關係。因此,如何提升步 行使用之意願將可能連帶影響捷運使用情形,而步行環境影響民眾步行意願外, 亦可能影響民眾搭乘捷運之意願。因此,本研究將以整體步行環境營造之角度探 討對於捷運發展之影響性。 二、本研究與過去研究之差異 依前文所述以及表 2-1 可知,過去研究針對步行環境議題多著重於步行環境 之可及性、步行距離、人行道周邊土地使用程度與捷運運量之關係,且多證實當. 政 治 大. 人行步道設置長度愈長且步行距離與大眾運輸場站愈近時,可分散場站運量的時 間分布,亦有相關研究認為捷運站周邊步行環境之可及性、連續性對於捷運搭乘. 立. 運量有影響且可能會吸引更多乘客搭乘,本研究探討的面向將擴大步行環境營造. ‧ 國. 學. 之內涵,不僅限於步行距離與可及性,將彙整過去相關研究提出營造步行環境之 作法與面向,作為本研究探討步行環境營造之基礎。游弘裕(2008:103) 、黃義 宏(2005:6-2)皆探討捷運站周邊步行環境營造與捷運發展之關係,惟兩者是以. ‧. 步行環境各面向為基礎,以現況步行環境之滿意狀況進行調查,本研究則進一步. y. Nat. 以各面向內涵與具體內容為基礎讓民眾選擇出其所認為步行環境營造需要的項. sit. 目,以民眾的角度釐清實際使用者對於步行環境營造需求之認知,探討整體步行. n. al. er. io. 環境營造與捷運搭乘意願之關係與影響性,並藉此瞭解民眾對於步行環境營造各. i n U. v. 面向所重視之優先順序,故本研究將接續討論何謂步行環境,步行環境對步行所. Ch. engchi. 產生之影響以及步行環境營造之效益。 表 2-1:與本研究相關之文獻彙整 作者 研究內容. 研究方法. 與本研究相關之結論. 以 TOD 的土地使用 1. 因素分析。 1. 土地使用密度與土地 使 密度、土地使用多樣 2. 以美國人口普查、實地 用多樣性可增加大眾 運 Cervero, and 性以及行人友善之都 調查紀錄、建築環境特 輸之運量。 Kockelman, 市設計探討對於大眾 徵以及每戶家庭行駛里 2. 友善行人都市設計(步行 1997 運輸場站旅運者旅次 程數和選擇變化相互連 距離、人行道、照明設備) 之影響。 結後進行分析。 可分散運量的時間分布。 以 3,312 名大眾運輸使用 Besser and 探討步行到大眾運輸 者之步行時間,並以 2001 Dannenberg, 場站對於身體活動之 年全國家庭旅行調查 的 影響。 2005:273 資料為基礎進行分析。. 強化大眾運輸場站周邊之 可及性有助於影響民眾健 康之評估,從而可能會影響 交通規劃者的選擇。. 2-3. DOI:10.6814/NCCU201900550.

(26) 第二章. 作者. Sun et 2016. 文獻回顧. 研究內容. 研究方法. 與本研究相關之結論. 1. 針對搭乘地鐵的乘客進 行步行行為數據追蹤並 1. 中國地鐵 站並未良 好 的 以問卷進行調查,並以 實踐 TOD 之理念。 以步行可及性之建成 Arc GIS 將步行路線數 2. 地鐵站 周邊 好 的步道 連 al, 環境特徵探討如何整 值化,分析行走模式。 接性、友善行人設計及更 合北京地鐵站與步行 2. 以人口密度、就業機會 高的建 築覆蓋 率會促 進 環境之發展。 密度、道路交叉口、人行 步行可及性,並有可能增 道路網長度、建物數量 加更多地鐵之搭乘者。 與容積率為變數。. 立. 政 治 大. 學. 過都市設計手法,擬 定良好人行空間的設 計準則。. ‧ 國. n. al. er. io. 行人步行至捷運站之空間 距離、步道連續性及周邊休 閒或零售活動機會皆對於 大眾捷運搭乘次數有影響。. sit. Nat. 探討 TOD 中步行可 及性對大眾運輸旅次 1. 問卷調查。 數之影響性,以步行 2. 線性多元迴歸分析。 李家儂、羅健 至捷運站之距離、捷 3. 變數以捷運搭乘次數、 文,2006 運站周邊步道連續 空間距離、障礙物次數 性、捷運站周邊休閒 與步行至車站進行休閒 與零售活動探討與捷 或零售活動之次數。 運旅次之關係。. ‧. 步行有絕對密切的關係。. y. 黃義宏,2005. 探討在 TOD 的規劃 理念下,促進行人與 大眾運輸的連結,透. 1. 捷運站周邊 500 公尺之範 圍形塑宜人方便的人 行 1. 文獻分析法。 空間,可提高民眾採用步 2. 針對民眾進行現況問卷 行方式來搭乘捷運。 調查,瞭解當前民眾不 2. 從受訪 者到捷 運車站 主 滿意之課題。 要方式的調查結果顯示, 3. 針 對 專 家 進 行 問 卷 調 兩車站 的受訪 者以步 行 查,以層級分析法分析。 比例最高,故捷運車站與. Ch. 探討建成環境特性與 捷運運量及運量時間 林禎家、施亭 分散程度之關係,用 伃,2007 以驗證對於運具運量 與運量時間分散程度 之效益。. engchi. i n U. v. 1. 線性迴歸模式。 1. 步行導向都市設計之 變 2. T 檢定分析。 數(十字路口比例)愈高 3. 熵值法。 對捷運運量呈負向關係。 4. 與步行空間相關之變數 2. 人行道長度之設置愈多, 為人行道長度、十字路 有助於 增進捷 運運量 時 口比例。 間分散。. 以捷運搭乘者觀點為 1. 文獻分析法。 基礎,提升捷運使用 2. 問卷調查法。 陳芊灼,2007 率為目標探討影響國 3. 比較分析法。 人與國際觀光客搭乘 4. 因素分析法。 捷運意願的因素。 5. 羅吉斯特迴歸模式。. 依據國人與國外問卷之結 果,需改善的項目為捷運標 示系統、票價、周邊步道品 質、資訊來源與雙語環境。. 2-4. DOI:10.6814/NCCU201900550.

(27) 步行環境對影響民眾搭乘捷運意願之探討—以臺北市為例. 作者. 研究內容. 研究方法. 與本研究相關之結論. 以 TOD 當中之步行 1. 文獻回顧法。 空間營造,促使步行 2. 問卷調查與分析。 與大眾運輸系統做連 3. 重要表現程度分析法, 游弘裕,2008 結,瞭解步行空間改 以 IPA 分析使用者認為 善要素,藉以創造捷 步行環境不足的部分, 運站周邊舒適的步行 瞭解使用者對步行環境 空間。 的考量與優先順序。. 旅次起訖點周圍建成 林楨家、吳建 環境對捷運轉乘運具 1. 問卷調查法。 彤、方若庭, 選擇之影響,並以臺 2. 個體選擇模式。 2011:345 北南港線四個車站進 出乘客為研究對象。. 行環境 滿意度 與搭乘 捷 運意願具有正向影響。 出站旅次的實證結果發現, 人口密度、建物密度、公車 站距離、與商店數量對選擇. 政 治 大. 立. 1. 捷運周邊 步行環境 要 素 包含流暢性、安全性、引 導性、意象性、舒適性與 活動性。 2. 高雄捷 運使用 者之重 視 程度以 通行面 向高於 使 用面向。 3. 高雄捷 運使用 者認為 步. 非機動式運具為正影響。. ‧ 國. 學. ‧. 以新板特區為研究對 1. 板橋車站 之位置 適合 民 1. 空間型構法則。 象,應用空間型構法 眾步行前往搭乘,但公車 2. 空間分割軸線法。 則之理論與步行導向 站位置步行卻不適前往。 李家儂、謝翊 3. 依不同路網類型進行分 設計理念為基礎,分 2. 以空間 型構法 則 分析 結 楷,2015 類,包含一般道路、人行 析 TOD 步行環境與 果作為 土地使 用配置 之 穿越道、天橋、巷弄道 周圍土地使用配置之 參考,更能反應民眾之步 路、地下道五種類型。 合理性。 行需求。. er. io. sit. y. Nat. al. n.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Ch. 三、營造良好步行環境之效益. engchi. i n U. v. 根據前文所述,可知步行環境與步行之間具有一定程度的關聯性,步行環境 相關因素亦可提升大眾運輸使用之意願,步行亦是輔助其他交通運輸工具的旅運 方式。過去相關研究亦指出,將步行環境之設計、土地使用與大眾運輸系統三者 結合可抑制私人運具使用率,同時對社會都市帶來正面效益,其效益可分為四面 向都市環境、社會、文化與經濟面向,分述如下: (一)都市環境面向:藉由步行導向之都市設計可分散捷運運量的時間分布以及 私人運具之使用與里程數(Cervero and Kockelman, 1997: 216; 林楨家、施 亭伃,2007:472) ,能促進都市邁向永續以及健康發展,減少私人運具使 用並減緩道路擁擠與空氣汙染(Besser and Dannenberg, 2005: 277; 徐耿宏, 2007:6-1)。 2-5. DOI:10.6814/NCCU201900550.

(28) 第二章. 文獻回顧. (二)社會面向:促使居民相互交流與認識,降低都市的冷漠與疏離感,以利民 眾更願意親近城市(Rojas L’opez and Wong, 2017:5; 徐佳君、賴宗裕, 2006:2;徐耿宏,2007:6-1)。 (三)文化面向:強化社區自明性及建築保存(徐耿宏,2007:6-1)。 (四)經濟面向:提升步行環境周邊不動產價值、周邊商業活絡以及住宅生活品 質的提升(徐佳君、賴宗裕,2006:2;徐耿宏,2007:6-1)。 隨著社會逐漸重視都市課題、環境議題,推廣人本交通發展(Human-Oriented Traffic Development)勢在必行,藉由以人為本 2-1 之交通理念推廣永續發展,其 中綠色運具之發展成為推廣永續交通的關鍵因素,而步行之使用亦是發展人本交 通之重要因素(許添本,2003:42)。步行係屬低汙染、低耗能的旅運方式,若. 政 治 大 16) ,亦即提升民眾步行行為意向將會是落實永續運輸的主要推力之一(張新立、 立 沈依潔,2005:257) 。良好的步行環境會提升行人步行意願之外,時常是影響民. 學. ‧ 國. 為達到永續發展與改善現今運輸發展,步行的使用比例是重要關鍵(許添本,2004:. 眾搭乘大眾運輸系統之決策因素之一(TriMet, 2011: 1) 。故步行與大眾運輸系統 兩者相互結合方能有效推廣綠色運具. 2-2. 降低私人運具之使用,方能達到減緩二. ‧. 氧化碳之排放以利永續發展。惟營造步行環境之面向十分廣泛且繁雜,故以下將 針對過去相關步行環境之都市規劃理念與設計進行彙整,統整出本研究步行環境. Nat. io. 貳、步行環境品質對步行意願之影響. n. al. er. sit. y. 之評估面向,以利後續分析各面向與搭乘捷運意願之關聯性與影響程度。. i n U. v. 步行是交通運具中最基本的旅運方式,具有以下特徵,方便採用、高可及性、. Ch. engchi. 良好機動性、幾乎無需任何經濟成本、移動所需空間小、短距離使用、兼具運動 之活動、汙染性低、包容性高等特性、以及無需倚仗他人與時間限制之特徵(Rojas L’opez and Wong, 2017: 4; ITDP, 2017: 22; 張新立、沈依潔,2005:234) 。但步行 會因個人、環境與目的的不同,產生不同層次的需求,其之間的關係使得步行有 以下特性(表 2-2) ,可分為正面效益與負面特徵,正面效益是指步行對於環境、 身體機能、人際互動具有正面之影響性;而負面特徵是指步行易受外在環境因素 以及步行本身之限制影響,因而影響其步行之意願。. 2-1. 2-2. 以人為本的意義應回歸到其本意「人類可以活得更好」 ,並順應自然與自然共存,強調適應自 然的科技,故以人為本之基本定義為「以人為取向,追求人類永續美好的生活」 ,將之用於改 變實質建設,創造出更符合人類永續生活的環境(許添本,2003:42) 。 綠色運具可分為主綠色運具與次綠色運具,其中主綠色運具包括徒步、腳踏車等以人力為主 之運具,次綠色運具則是以大眾運輸系統等污染性較低之交通工具(許添本,2003:42)。 2-6. DOI:10.6814/NCCU201900550.

(29) 步行環境對影響民眾搭乘捷運意願之探討—以臺北市為例. 表 2-2:步行使用之正面效益與負面特徵 步行使用之正面效益. 步行使用負面特徵. 1. 相較其他交通運具步行速度較慢。 1. 步行對環境的影響較低,低汙染. 2. 行走距離較其他運具短。. 2. 兼具運動休閒性質之運輸方式。. 3. 步行與機動式運具相互衝突時,步. 3. 步行能促進人際交流及交易行為。. 行者有較大的危險性。. 4. 步行較不受空間限制且具獨立性。. 4. 遠距離之使用旅運時間較長。. 5. 步行經濟成本較低。. 5. 步行易受外在環境因素影響,如天 氣因素(雨天、炎熱)。. 資料來源:Rojas L’opez and Wong, 2017: 5; 趙晉緯,2003:9 步行具有環保、經濟、良好機動性、可及性高等優勢,亦有安全性、距離限. 政 治 大 他交通運具相互結合,方能克服遠距離與長時間之旅運行為,由以上之特性可知 立 制、旅運時間長等課題,步行亦因身體機能、時間限制、與速率等限制,需與其 步行易受外在環境影響其步行使用之機會,當步行受到天氣因素、汽機車衝突或. ‧ 國. 學. 步行環境不佳時,會影響其使用步行的容易度。由於步行與其他交通運具使用容 易受到外在環境所干擾,必須提供良好的環境,諸如人車分離等方式、提供防天. ‧. 候措施以減緩步行之限制,故藉由提供良好的步行環境係為了降低步行的限制以 及提升步行之意願。. y. Nat. io. sit. 過去研究顯示步行行為意向會因身體狀況、年齡差異、性別差異及不同主運. er. 具使用者,影響其受步行環境影響之程度差異以及對步行抱持差異性認知,因而. al. n. v i n Ch 性別差異、主運具之差異、身體機能等,分別論述其對於步行環境之認知與影響。 engchi U. 影響其步行意願(TriMet, 2011: 88; 張新立、沈依潔,2005:256),故以下分為. (一)性別差異 影響民眾步行意願之因素有許多,其中性別對於步行之態度亦有所差異。過 去研究指出女性族群相較男性族群,對於步行抱持較正向的態度,且更重視休閒 健康,對步行滿意度較高,受到的旅次阻力(步行時間、運具選擇)較小。男性 之步行意向主要受個人步行態度影響,受步行環境滿意度影響較低(張新立、沈 依潔,2005,257)。相較於男性女性多將步行作為身體運動(Rojas L’opez and Wong, 2017:5) ,女性多有穿著高跟鞋或推嬰兒車等行為,故步行空間之地板品 質,會影響婦女行走時的感受(陳品妤等人,2018:18)。根據以上可知女性相 較於男性較易受步行環境所影響,但是對於步行抱持較為正向的態度,且對於步 行滿意度較高,男性則主要受到個人對於步行之態度影響。. 2-7. DOI:10.6814/NCCU201900550.

(30) 第二章. 文獻回顧. (二)主運具之差異 以不同運具作為主要運具之使用者之間對於步行的態度有所差異,私人運具 使用者的步行意向主要受本身對步行行為認知與評價之影響,並以步行環境滿意 度次之;大眾運輸部分之使用者將步行視為通勤與運動的結合(Rojas L’opez, Wong, 2017:5) ,其步行態度與行為意向則受其他潛在因素之影響較為平均,例 如步行態度、環境滿意度、旅次時間、運具選擇、親社會性格等(張新立、沈依 潔,2005,257) 。綜上所述可知私人運具使用者較受個人對於步行之認知與態度 所影響,而大眾運輸使用者對於步行之態度較為開放。 (三)身體機能之差異 不同年齡層會因其職業、身分與身體機能產生運具需求之差異化(TriMet,. 政 治 大 不同,如走路平均速度較成年人慢(張建彥等人,2010:2)或是身體機能與身 立 材劣勢而造成步行易受步行環境之影響,以下將個別彙整老人與小孩的相關研究。 2011: 88) 。孩童與老年人年齡、身體與心理上的差異,會與一般成年步行者有所. ‧ 國. 學. 1.步行環境當中影響孩童步行意願之因素. ‧. 孩童身體的脆弱性以及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等因素,使其成為在交通事故中最 容易死亡或受傷之族群(陳文慧,2002:65;林楨家,2008:332) ,根據過去研. Nat. sit. y. 究孩童發生意外事故的比率以道路交通最高,反觀搭乘運具騎乘自行車與步行交. io. er. 通意外發生機率較低(謝政穎,2014:55),孩童步行速率相較於一般成年人較 慢,在穿越馬路時所需時間較長,在有附設行人專用號誌下的步行速率高於無號. n. al. i n U. v. 誌之平均步行速率,無號誌時孩童需減慢速率以確保安全後再通過路口;當有護. Ch. engchi. 導老師或交通警察的督促下,步行速率較快,且孩童在上下學期間需攜帶書包, 不同類型的書包使得步行速率有所差異(張健彥等人,2010:15) 。由上述可知, 孩童在步行穿越時容易缺乏注意力且步行速率也較慢,故人行穿越道之環境設計 將會影響孩童步行之安全性。 我國學童通學以步行為主,根據數據顯示步行較為安全性外,步行亦可加強 學童的身體活動量並提升對社會環境的學習與認知(謝政穎,2014:55)。許多 大人鼓勵孩童步行,以瞭解周遭生活環境之人事物提升自身安全性,例如較易察 覺有陌生人出現在居住社區內,進而提升警覺心鼓勵小孩以步行方式外出,可藉 以親近鄰里並認識附近居民,以防範陌生人接近(Rojas L’opez and Wong, 2017: 5) 。而家長亦會考量到土地混合使用對孩童步行安全有影響時,會進而減少孩童 獨自通勤的次數(林楨家,2008:337) ,住家至學校之間的距離愈遠亦會影響家 長改變小孩步行之選擇(Yarlagadda and Srinivasan, 2008: 214-215),家長亦會考 2-8. DOI:10.6814/NCCU201900550.

(31) 步行環境對影響民眾搭乘捷運意願之探討—以臺北市為例. 慮學校周邊大量車潮是否會影響孩童步行安全性(林楨家,2008:358) ,由上述 可知家長對於步行之安全性考量會影響孩童步行之可能性。除此之外,令孩童感 到困擾的步行環境之限制,主要為道路障礙物分別為汽機車停放於人行空間、積 水、擋在路中間的人、車阻以及排水溝,其中汽機車隨意停放對學童產生最大的 影響(陳文慧,2002:119)。 由上述可知,孩童之步行意向會受到身體機能、注意力不易集中、上下學護 導老師之有無、步行環境使用之難易度等影響其步行之便利與舒適性,同時步行 距離與步行環境之品質係影響其使用過程之主要因素,且多以人行道上障礙物為 主,可知步行環境之舒適程度或使用容易度皆會影響孩童步行之安全性與感受。 2.步行環境當中影響老年人步行意願之因素. 政 治 大 灣相關統計數據亦以此為標準區分。據交通部 2013 年針對我國所統計之「我國 立 高齡者運具使用概況分析」當中高齡者 65 歲以上綠運輸市佔率為 56.6%,其中 依據《老人福利法》第二條之規定老年人係指年滿六十五歲以上之人,且台. ‧ 國. 學. 步行佔 23.7%,公共運輸佔 18.5%,較高於其他族群平均步行使用率,而與全體 民眾(15 歲以上)之市佔率指標相較,高齡者以非機動運具市佔率高出 25.7%,. 合計. 公共運輸. n. al. 全體民眾 (15 歲以上)A 高齡者(65 歲以上)B 高齡者較全體民眾增減 百分點 B-A. 自行車. 私人機 動運具 市占率. 5.2. 72.5. 23.7. 14.4. 43.4. 16.5. 9.2. -29.1. 非機動運具市占率. Ch. 100. 27.5. 100. 56.6. -. 29.1. 合計. er. 總計. sit. 綠運輸市占率. io. 項目別. Nat. 表 2-3:高齡者主要運具市佔率指標統計. y. ‧. 其中以步行高出 16.5%(表 2-3),可見高齡者為步行之主要使用者。. n U i en 18.5 g c h38.1 15.0. 3.5. 12.4. 25.7. 步行. i v7.2. 資料來源:交通部我國高齡者運具使用概況分析,2013:6 相關研究顯示年齡介於 65 歲至 82 歲的高齡者,其動態視力、正常步行速 率、最快步行速率等皆隨年齡的增長有衰退或變慢的趨勢(劉雅甄,2016:435) , 身體機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退化。影響高齡者步行的重要因素,不僅是下肢肌 群退化問題,尚須考量關節活動度、挺胸、擺臂或是彎腰駝背等姿勢,此等均是 不可忽視之影響因素(趙叔蘋,2008:41),以上皆造成步行速率與身體平衡能 力下降,進而影響日常身體活動。老年人步行速率相較一般成年人與孩童慢,且 成群步行時會因交談或其他因素而減緩步行速率(張健彥等人,2010:15),而 步行速度等於步幅(步行距離)乘上步頻(每秒能走的步數),而步行緩慢是老 2-9. DOI:10.6814/NCCU20190055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To share strategies and experiences on new literacy practices and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English classroom for supporting English learning and teaching

These include new curriculum and standards frameworks, a range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mes, autonomy for schools to select and manage staff, flexibility in the use

(b) Pedagogical and Assessment Practices (e.g. Transforming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Culture, Promotion of Self-directed Learning, Skills Development for e-Learning) ... Use

After teaching the use and importance of rhyme and rhythm in chants, an English teacher designs a choice board for students to create a new verse about transport based on the chant

As is known, practices of Medicine Buddha correspond to the concept of development of the pure land in the human world; since Master Taixu, Master Hong Yi and Master Yin Shun in

Chow (Eds.), Changing classroom and changing schools: Study of good practices in using ICT in Hong Kong schools(pp. Hong Kong: Centre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School

Mean saving of 13% of total Lighting Cost for Corridors or Cost Saving of $42,500/ Month Average Vertical Daylight Factor for Living Room - Block 4. Daylight Energy Saving

classroom management skill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good teaching practices in both reading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