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二節 理論基礎

當旅運「環境」改變而產生新情境時,會影響旅運者之「意向」與「習慣」, 進而影響運具選擇之行為(賴文泰,2011:291),本研究以文獻回顧所彙整影響 民眾步行意願之因素與步行環境之都市規劃理念與設計為基礎,進一步藉由環境 心理學之環境知覺解釋步行環境影響民眾認知進而影響行為之脈絡分析環境與 認知之因果關係,亦即步行環境會影響民眾之心理認知進而影響行為,並以計畫 行為理論分析步行銜接捷運使用行為之形成過程,作為本研究步行影響民眾搭乘 捷運之理論基礎。

壹、環境與行為

一、環境與行為之關係

環境心理學是一門關心人與環境之間互動與關係的學科,環境心理學之定義 為「研究人造環境和自然環境、行為和經驗間整體關係的學問」,亦即環境心理 學在探討環境與行為變項之間的關係,將環境與行為間的關係視為一個單元,亦 將刺激與對刺激的認知為一個單元(楊國樞,2003:7),勒溫提出個體對環境內 在表徵是決定生活空間中之移動的關鍵因素(危芷芬譯,2008:3)。亦即個體基 於心中對於環境的想法比實際上存在的環境更容易影響個體行為。環境心理學認 為並非僅是環境單一方向影響行為,行為與環境是相互作用的關係,環境是行為 的潛在因素,環境會在適當的情況下影響行為,行為亦能對於外部環境進行選擇 或加工,以此調節行為(許峰、陳天,2005:17),換句話說環境與行為之間存 在著相互影響之交互關係(圖2-2)。

圖2-2:環境、心理、行為關係圖 資料來源:許峰、陳天,2005:17

楊國樞(2003:9)主編之《環境心理學》當中以都會區景觀與都會居民之 間的關係為範例,兩者之間的刺激與反應知覺關係,並非單純地取決於個人處於 此一景觀中的刺激,也將景觀樣式、複雜度、新奇及變動程度、認知者的過去經 驗(例如:他/她是久居當地者或新遷入者)、認知者所能加諸於該景觀上的結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或對於該景觀的聽覺及嗅覺及其人格特質等視為刺激影響因素。環境心理學將這 些事物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環境-知覺的行為單元。環境心理學區分了物理環境與 心理環境,物理環境是指獨立於人且客觀、間接性影響個體;心理環境是經由人 所知覺後感受到的環境(葛魯嘉,2006:104)。綜上所述,實際影響人們行為的 環境是指個體受客觀物理環境影響產生知覺後所營造的心理環境方為主要影響 個體行為之環境(圖2-3)。

圖2-3:環境與行為關係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環境心理學相較於其他學門,較不受限於理論,且偏向科際之間的整合,環 境心理學中並無任何一個理論可以涵蓋所有的環境議題,亦沒有一個能讓所有人 接受的一般性理論(危芷芬,2008:11),惟環境心理學著重在環境與行為之間 的關係,故本研究將以環境心理學當中知覺與行為作為理論基礎,用於探討步行 環境影響個體行為之間的關係。

二、環境知覺

(一)環境知覺緣起與內涵

知覺(Perception)過程是十九世紀開始心理學家試圖建立學理時最早的研究 主題,Ittelson 與他的同事是首批致力於研究環境知覺的人員,Ittelson(1978: 196)

提出知覺包括認知(Cognition)、情感(Affective)、詮釋(Interpretive)及評價

(Evaluation Components)等四項元素。環境認知(Environmental Cognition)是 人們對於環境刺激加以儲存、瞭解及重新組合的過程(周少凱、許舒婷,2010:

88),亦即環境認知是主動探測與選擇的過程(賴允荃,2007:26),當個體知覺 到某環境時,所牽涉之認知過程包含環境如何被人們視覺、聽覺或其他景象運用。

同時會將當前景象與過去經驗相互比較,由此可知個體知覺是與過去經驗與記憶 相依的,也意味著認知過程是包含在知覺之中。知覺是作為收集資訊的過程以及 情緒反應與聯結的來源(楊國樞,2003:79)。換句話說,環境知覺就是個體在 所處的環境當下,個體與環境實質接觸後與環境產生互動,接收來自環境所傳遞 的資訊後,將所處之環境與個體過去背景、社經地位、經驗相互作用後,對實質 環境產生一連串的認知、情感、詮釋與評價等知覺歷程,藉由環境知覺對實質環 境產生後續判斷並影響後續決策與行動(賴允荃,2008:26;黃智德,2013:30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文獻回顧

過去亦有相關研究將環境知覺應用於自行車環境與休閒環境。旅客重遊意願 之影響,其研究結果顯示環境對人的知覺具有一定影響力,當旅客對於環境抱持 正面態度時,其再度重遊之意願會有所提升(張孝銘等人,2008:82)。自行車 使用者環境知覺與休閒行為之影響,自行車使用者的環境知覺情感構面對於使用 者的休閒行為呈現正相關,可知使用者的環境知覺會影響使用行為(賴允荃,2008:

152)都市公共自行車系統使用者對於環境的理解是透過知覺作用而形成的,以 使用者對於不同環境之認知藉以瞭解都市自行車空間環境所營造的氛圍(黃湘芸,

2015:77)。可知環境知覺可用於瞭解環境給予個體使用者之氛圍,藉以瞭解個 體環境知覺感受會影響使用者行為意願。

環境知覺不僅取決於環境的物理,人類和文化方面,還取決於人的特性,包 括需求,行動,動機,認知過程等等(Ittelson, 1978: 197),使得不同個體間對同 一環境會有差異性的認知,但同時也是人與環境相互聯結的關鍵(歐家瑜,2000:

13),當民眾身在步行環境當中,會受到步行環境裡的各項因素產生影響,諸如 擁擠的街道、寬敞的人行道、高綠覆率…等,透過民眾認知與知覺的過程產生詮 釋或評價,進一步影響民眾對於此環境之態度,故本研究藉由個體對環境所產生 的知覺瞭解民眾對於捷運周邊步行環境的認知,並進一步探討環境知覺對於民眾 所產生的影響。

(二)環境知覺理論-Brunswik 的機率論(Lens Model)

環境知覺中最具代表性之一的理論即是 Brunswik 的機率論。整體環境的知 覺對於個人的影響性可藉由 Brunswik 的透鏡模型進行解釋,此模型強調整體環 境知覺的心理學模型,Brunswik 的理論假設為感覺訊息無法正確的反應真實世 界,個體必需利用這些可能有錯的訊息對環境真正的性質做判斷(危芷芬譯,2008:

35),亦即個體所接受的資訊會受個人認知所影響,而做出與現實環境有所差異 的判斷。透鏡模型中,人們的知覺歷程像是攝影機前的透鏡。民眾接受各項散亂 的環境訊息,經過透鏡重組與聚集而形成知覺,最後再由知覺的結果進行判斷而 影響未來的決策,Brunswik 的透鏡模型將個人當作主動的訊息處理者,個人會將 當前的感覺和過去的經驗交互作用後建構知覺(危芷芬譯,2008:36),藉以推 斷出各項影響變數背後所隱含的變數價值,透鏡模型是相當適合應用於研究我們 日常面對生活環境之決策行為(Mitroff, Ian, 1974: 49-50),本研究將步行環境的 環境表徵應用於透鏡模型當中,試圖論述民眾對於步行環境感知的過程(圖2-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環境歸因

綠色植栽

人行道串連

遮蔽設施 照明設施

安全性

可及性 舒適性 知覺

環境 末梢刺激線索刺激來源 基部刺激線索 判斷

刺激束 (生態效度等影響)

知覺歷程 (處理和聚集感覺刺激)

回饋 (影響未來)

圖 2-4:Brunswik 的透鏡模型

資料來源:楊國樞,2003:85;危芷芬譯,2008:36;本研究繪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