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單車騎士遊憩衝突與調適機制關係之研究: 兼論過去使用經驗之調節效果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單車騎士遊憩衝突與調適機制關係之研究: 兼論過去使用經驗之調節效果"

Copied!
13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永續觀光暨遊憩管理碩士學位學程. 碩士論文. 單車騎士遊憩衝突與調適機制關係之研究: 兼論過去使用經驗之調節效果. 指導教授:吳忠宏 博士 研 究 生:張博杰 撰. 中華民國一○一年一月.

(2) 謝誌 此本論文執筆至此,心中只有無限的感激。實踐夢想的過程固然艱辛, 然而何德何能這一路上有「您們」的指導、鼓勵、支持與陪伴,若非如此, 堅持二字又是談何容易。首先,非常感謝指導教授吳忠宏博士在學術研究、 口語表達、邏輯思考上的訓練,讓我成長甚多,也使論文內容能更加完備。 承蒙口詴委員黃章展教授、王正帄教授、陳寬裕教授與鄭天明教授對 論文嚴謹的審閱,並給予許多珍貴的修正建議以加強理論與邏輯間之連結; 感謝王正帄教授、陳寬裕教授、鄭天明教授、劉瓊如教授、顏宏旭教授、 郭彰仁教授與顏昌華教授願意在百忙之中抽空對問卷內容進行專家審核; 感謝王志宏教授總是不厭其煩幫助我解決學業上的困惑,帶來正向思考與 樂觀的能源;謝謝既美麗又有氣質的黃玉琴教授不時對我的關心與鼓勵; 謝謝文雄學長給予實際操作的機會以及在研究經驗上的傳承、教導與分享; 謝謝靜宜學姊長期以來的協助,並且在我茫然無措時所給予最中肯的建言; 感謝曾永帄教授的指導,在浩瀚的知識海中引導我一條清晰的思考路徑。 謝謝那群最可愛的學弟妹,謝謝沅志、明卉總是那麼肯定、支持我; 拜把的沛丞、信憶、佩姵、涵文、園鑫、心瑩,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倚靠; 超愛學我的李豪、賢慧的雅婷、特地前來為我打氣的美惠姐和超可愛姿宛、 恬君與繼文是我開心和力量的泉源。還有一路上相互扶持,不管快樂或是 難過心都緊緊相依的夥伴們,美君是我學習的榜樣、超喜歡跟敏慈擊掌、 最欣賞妤甄的真實、陪我行遍八卦山的詠琳、善良的天琦、理性的珮玲、 偷偷夢到我的萍君、熱心助人的涴瑱、勇敢追逐夢想的柏辰與照顧我們的 媖美姊,很慶幸能與你們攜手共創這段永難忘懷的回憶!謝謝筱芸、澤文、 家毓引領我進入學術大門;謝謝憲聰、家弘、乙謙、齊庭的債聽與陪伴。 最後,家人毫無保留的支持是最強而有力的後盾,感謝父母親的栽培、 姐姐們的支持,鈺琍的照顧、伴隨和容忍,使我得以無罣礙的致力於學業, 能夠與您們共享這份喜悅是此生最幸福的事。國內知名演員陳柏霖曾說: 「人生的可能性,不在於你仰望得有多高,而在於你是否專心看著自己走 的每一步」。研究所這段旅程,我問心無愧;對於總是在我身邊的您們, 在此獻上最誠摯的感謝。. 張博杰 謹致 2012.1.16 I.

(3) 單車騎士遊憩衝突與調適機制關係之研究 兼論過去使用經驗之調節效果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不同過去使用經驗的單車騎士在遊憩衝突與調適機 制上之差異情形,其次,建構與驗證「單車騎士遊憩衝突與調適機制之關 係模式」,並且進一步採用多群組結構方程模式加以確認過去使用經驗在 遊憩衝突與調適機制關係之間的調節效果。 首先經文獻回顧確認過去使用經驗、遊憩衝突與調適機制間之關係, 並以長青自行車道挑戰級路線上的單車騎士為研究對象,透過問卷 施測共 計獲得 310 份有效樣本。實證研究顯示: 1. 整體而言,受訪者的遊憩衝 突的感受程度在普通嚴重之下,採行調適機制的債向程度屬中等些微偏上; 2. 受訪者於長青自行車道挑戰級路線的總 騎乘年數及過去一年騎乘次數 皆低於其他自行車道,並以「初學者」最多,「當地者」最少;3. 不同社 經背景變項的受訪者在遊憩衝突、調適機制 上有顯著地差異,而不同居住 地的受訪者在過去使用經驗變數上有顯著地差異;4. 不同過去使用經驗 類型的受訪者在調適機制上有顯著 地差異;5. 修正後的「單車騎士 遊憩 衝突與調適機制之關係模式」整體適配情形良好,且信效度皆達可接受之 標準;6. 遊憩衝突會正向且顯著地影響調適機制;過去使用經驗在 遊憩 衝突與調適機制之關係間具有顯著地調節效果。 根據上述之結果,本研究所提之研究目的均已順利達成,並據此提出 管理意涵與後續研究之建議。. 關鍵字:遊憩衝突、調適機制、過去使用經驗、調節效果. II.

(4)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creation Conflict and Coping Mechanism of Bikers: A Moderating Effect of Experience Use History.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recreationists’ coping response toward perceived conflict in outdoor recreation settings. In addition, the Experience Use History (EUH) will be used as a moderator to examine whether the moderating effects are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relationship of recreation conflict and coping mechanism. The specific objectives are as follows: 1.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mountain bikers’ 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s, recreation conflict, coping mechanism and EUH; 2. to investigate the caus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recreation conflict and coping mechanism; 3. to construct and validate the structur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recreation conflict and coping mechanism. 4. to verify EUH as a moderator between recreation conflict and coping mechanism. A total of 310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through Next to Pass survey from mountain bikers at the Changcing bike path in Pa-Kua Mountain. In general,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mountain bikers’ 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s, recreation conflict, coping mechanism and EUH. The overall modified model was well fit the data. After the Stru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he result showed that recreation conflict positively and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on coping mechanism. Furthermore, the experienced users, who are high frequency of use (Locals and Veterans) will be reinforced the positive effect of recreation conflict on coping mechanism. Based on the results above, some managerial suggestions for mountain bikers will be propose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will also be discussed.. Keywords: recreation conflict; coping mechanism; experience use history; moderating effect III.

(5) 目錄 謝誌 ................................................................................................................ I 中文摘要 ....................................................................................................... II Abstract ........................................................................................................ III 目錄 ............................................................................................................. IV 圖目錄 ......................................................................................................... VI 表目錄 ........................................................................................................ V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4. 第三節. 研究流程 ........................................................................................ 5. 第四節. 重要名詞釋義 ................................................................................. 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7. 第一節. 遊憩衝突 ........................................................................................ 7. 第二節. 調適機制 ...................................................................................... 17. 第三節. 過去使用經驗 ............................................................................... 23. 第四節. 過去使用經驗與遊憩衝突、調適機制之關係 .............................. 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0. 第一節. 研究基地與對象 ........................................................................... 30. 第二節. 研究架構 ...................................................................................... 31. 第三節. 研究假說 ...................................................................................... 32. 第四節. 問卷設計 ...................................................................................... 33. 第五節. 調查方法與抽樣設計 ................................................................... 36. 第六節. 資料分析方法 ............................................................................... 37. 第七節. 預詴問卷效度與信度評鑑 ............................................................ 41.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46. 第一節. 樣本屬性 ...................................................................................... 46. 第二節. 探索性因素分析 ........................................................................... 48. 第三節. 研究變數之敘述性統計分析 ........................................................ 50. IV.

(6) 第四節. 不同社經背景變項的受訪者與研究變數之差異情形 ................... 57. 第五節. 理論模式之建立 ........................................................................... 64. 第六節. 模式資料檢視 ............................................................................... 67. 第七節. 驗證性因素分析 ........................................................................... 69. 第八節. 理論模式之驗證 ........................................................................... 7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8. 第一節. 結論.............................................................................................. 88. 第二節. 建議.............................................................................................. 91. 參考文獻 ...................................................................................................... 95 附錄一 研究變項之原文量表 .................................................................... 105 附錄二 問卷初稿 ....................................................................................... 107 附錄三 專家審查名單 ................................................................................ 111 附錄四 專家審查回覆意見及問卷修改結果 .............................................. 112 附錄五 預詴/正式問卷 ............................................................................... 119. V.

(7) 圖目錄 圖 1 研究流程圖 ........................................................................................... 5 圖 2 衝突評估類型 ...................................................................................... 14 圖 3 修訂後衝突評估類型 ........................................................................... 14 圖 4 替代行為類型 ...................................................................................... 18 圖 5 壓力評估與反應模型 ........................................................................... 20 圖 6 遊憩衝突評估與反應模型 .................................................................... 21 圖 7 釣鱒魚者於原使用場域以及替代場域之過去使用經驗分類 ............... 26 圖 8 釣鱒魚者之過去使用經驗分類 ............................................................ 26 圖 9 研究架構圖 .......................................................................................... 31 圖 10 研究概念圖 ........................................................................................ 31 圖 11 受訪者之過去使用經驗之分類 .......................................................... 56 圖 12 遊憩衝突與調適機制之初始模式圖 ................................................... 65 圖 13 遊憩衝突修正模式之路徑圖 .............................................................. 71 圖 14 調適機制修正模式之路徑圖 .............................................................. 74 圖 15 模式路徑圖及標準化係數 .................................................................. 79 圖 16 低經驗組模式路徑圖及標準化係數 ................................................... 82 圖 17 高經驗組模式路徑圖及標準化係數 ................................................... 83 圖 18 過去使用經驗對遊憩衝突與調適機制之迴歸複線圖 ........................ 84. VI.

(8) 表目錄 表 1 單車騎士遊憩衝突衡量問項 ................................................................ 33 表 2 調適機制之衡量問項 ........................................................................... 34 表 3 過去使用經驗之衡量問項 .................................................................... 35 表 4 個人背景資料之衡量問項 .................................................................... 35 表5. KMO 統計量的判斷原理.................................................................... 38. 表 6 理論模式檢定指標值 ........................................................................... 40 表 7 遊憩衝突修正後之問項 ....................................................................... 41 表 8 調適機制修正後之問項 ....................................................................... 42 表 9 遊憩衝突項目分析表 ........................................................................... 43 表 10 調適機制項目分析表 ......................................................................... 44 表 11 過去使用經驗項目分析表 .................................................................. 44 表 12 預詴問卷信度分析 ............................................................................. 45 表 13 受訪者社經背景變項分析 .................................................................. 47 表 14 長青自行車道單車騎士遊憩衝突之因素結構表 ................................ 48 表 15 受訪者遊憩衝突統計分析表 .............................................................. 50 表 16 受訪者調適機制統計分析表 .............................................................. 53 表 17 受訪者過去使用經驗變數次數分 配表 ............................................... 54 表 18 受訪者過去使用經驗統計分析表 ...................................................... 55 表 19 受訪者經驗類型與研究變數之差異檢定分析 .................................... 56 表 20 不同社經背景變項受訪者在遊憩衝突上之差異檢定 ........................ 57 表 21 不同社經背景變項受訪者與調適機制之差異檢定 ............................ 60 表 22 受訪者居住地與過去使用經驗變數之差異檢定分析 ........................ 61 表 23 居住地與過去使用經驗類型之交叉分析表 ....................................... 62 表 24 受訪者遊憩衝突及調適機制與過去使用經驗之差異檢定分析 ......... 62 表 25 結構方程模式之符號與意義 .............................................................. 65 表 26 徑路圖符號意義表 ............................................................................. 66 表 27 模式所有問項之態勢與峰度分配 ...................................................... 67 表 28 模式中所有觀察變項之態勢與峰度分配 ........................................... 68 VII.

(9) 表 29 遊憩衝突模式參數估計暨測量誤摘要表 ........................................... 69 表 30 遊憩衝突模式適配評鑑表 .................................................................. 70 表 31 調適機制模式參數估計暨測量誤摘要表 ........................................... 72 表 32 調適機制模式適配評鑑表 .................................................................. 73 表 33 測量模式信效度評鑑摘要表 .............................................................. 76 表 34 遊憩衝突之相關與區別效度 .............................................................. 77 表 35 調適機制之相關與區別效度 .............................................................. 77 表 36 遊憩衝突與調適機制關係模式參數估計摘要表 ................................ 78 表 37 遊憩衝突與調適機制關係模式適配評鑑表 ....................................... 78 表 38 結構參數迴歸係數表 ......................................................................... 80 表 39 單樣本理論模式適配評鑑表(階段一) ................................................ 81 表 40 二組樣本路徑係數恆等性檢驗摘要表 (階段二) ................................. 81 表 41 高與低過去使用經驗組模型之調節路徑係數分析表 ........................ 82. VIII.

(10) 第一章 緒論 本章為研究概況的敘述,總共分為四節,首先第一節闡述了台灣近年來對於 單車活動的發展與推廣逐漸受到政府與民眾的重視,使單車活動廣為盛行,並以 壓力評估與反應模型為立論基礎,說明驅動單車騎士採行調適機制之肇因,進而 萃引過去使用經驗為調節變項,推導過去使用經驗在遊憩衝突與調適機制關係間 之調節效果;第二節提出本研究之目的共四點;接著第三節則說明本研究之流程; 最後第四節將針對本研究之重要名詞進行釋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近年來環境意識逐漸抬頭,使節能減碳成為全球最受人重視的議題。交通部 觀光局在 2009 年的施政重點中特別提出「自行車遊憩網路示範計畫」 ,擬推動風 景區自行車網及健全周邊服務設施,推廣深度多元化自行車之旅,發展綠色低碳 觀光,並將自行車休閒納入北部及中部的區域發展項目當中(交通部觀光局,2009)。 除此之外,自行車業者亦結合賽事活動來拓展其品牌的知名度,如歷經 11 屆的 「八卦山脈美利達盃&單車嘉年華」賽事,自行車廠商會在賽事現場發表次年度 的全新車款並提供民眾詴騎。根據交通部觀光局(2010)的統計, 「騎協力車、單車」 為國人從事國內旅遊最喜好之運動型遊憩活動。隨著人們對於休閒與健康的追求, 使自行車活動儼然已成為流行時尚的代表。 彰化縣為全台自行車隊密集度最高的縣市,也是自行車產業廠商最多的縣市; 彰化縣政府即利用現有道路系統,在八卦山風景區整建全長約 100 公里的登山車 自行車道,共劃分為大佛賞鷹區、四面佛區、虎山岩區、金墩山區、百果山區等 五大環狀路線,並由 139 線景觀道路貫穿全程(彰化縣政府,2011),其不但擁有 得天獨厚的自行車騎乘環境及豐富的觀光資源,人車共用的長青自行車道更是全 台灣第一條自行車專用道(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2009),同時也被林務局列入 國家步道系統中(王正帄,2004a),由於沿途優美並且深具特色的自然景致,往往 在例假日時吸引眾多的遊客前往從事登山健行與單車騎乘活動。 在許多遊憩開發過程中,遊憩規劃者經常提出所謂多目標使用(multiple use) 之概念來使有限的資源獲得充分的利用(王正帄,2004a)。但是在此觀念下會造成 許多後遺症,如單車騎士在長青自行車道遠近飿名的「橫山 7100」除坡上往往為. 1.

(11) 閃避沿途眾多的登山健行遊客而被迫中止活動,導致遊憩體驗品質遭到破壞同時 遊憩目標也受到干擾, 「路權」歸屬不明使其自身安全備受威脅(王正帄,2004b)。 隨著戶外遊憩場域的普及化,遊客在遊憩參與過程當中所遭遇之遊憩衝突情境是 管理者在遊憩資源規劃以及遊客行為管理上不容忽視的必要參考規準。 國內在遊憩衝突議題的探討上,自 1992 年至 2004 年較偏向對於遊憩衝突的 肇因及其對於遊憩衝突知覺影響的探討(鐘文玲,1992;王小文、林晏州,1998; 侯錦雄、郭彰仁,1998;顏家芝、薛雅菁、徐慧蓉、趙又萱、廖梨棉,2002;楊 萃萍,2003;王正帄,2004a),近年逐漸重視於瞭解當遊客遭遇遊憩衝突或擁擠 情境時所欲採取之後續因應方式(王羿婷,2007;張尹薰,2007;王正帄,2008)。 亦即當遊憩使用頻率增加遊客卻依然維持高滿意度,可能是因為遊客採取某類型 的「調適機制」來回應當下的擁擠或遊憩衝突情境(Manning & Valliere, 2001)。 為瞭解遊客將如何調適遊憩區遊憩體驗品質不佳(如遊憩衝突或擁擠)的狀況, 近年來戶外遊憩學者投入相當的努力(王正帄,2008)。Schneider and Hammitt (1995) 提及遊憩衝突確實會造成壓力,如同其他類型的壓力一般被遊客所體驗與調適, 並提出「遊憩衝突評估與反應模型」來詮釋影響個體對於遊憩衝突評估之因素、 認知評估過程以及最後的調適結果。實證研究亦發現遊憩衝突確實可被視為壓力, 遊客從事於各類型情感、問題管理取向的調適機制(Iwasaki & Schneider, 2003), 然而壓力與調適之間並非全然是正向關聯(Miller & McCool, 2003; 王正帄,2008), 且王正帄(2008)發現遊客在考量調適策略時,似乎會根據個人條件及其所處情境 首先考量簡易的調適策略,有鑑於本研究場域位於八卦山自行車道群當中,遊憩 環境也深具獨特的挑戰性,故研究者認為單車騎士在遭遇遊憩衝突後的調適考量 可能會因為原使用場域難以被其他自行車道取代而較債向於採取認知上的調整; 當然,環境中眾多的替選方案亦可能促使單車騎士選擇暫時移置於其他自行車道 來避開當下的衝突情境,甚至永久離去不再造訪。過往研究多數是以相關性檢測 (曾慧青,2003;錢運財,2006;張尹薰,2007;王正帄,2008;王升汎,2009; 盛文,2009)、迴歸分析(Manning & Valliere, 2001; Miller & McCool, 2003)來顯示 遊憩衝突與調適機制之關係。此外王正帄(2004a)發現長青自行車道上的登山健行 遊客與自行車騎乘者之間的衝突存在與過往文獻提及恰為相反的 「不對稱」 現象, 隨後並透過深度訪談來瞭解單車騎士所將採取的調適機制類型(王正帄,2004b), 綜上顯示遊憩衝突與調適機制間之因果關係仍尚待進一步的確認。再者瞭解於此. 2.

(12) 特殊環境條件之下足以反映單車騎士遊憩衝突與調適機制的觀察指標將有助於 管理者洞悉遊客所實際感受之主要問題來源以及後續的行為債向。 過去使用經驗(Experience Use History)影響遊客對特定實質環境屬性的評估 (Fitch, 1965; Mercer, 1971; 引自 Jacob & Schreyer, 1984)。遊客對於遊憩場域屬性 的感知與瞭解依靠過去使用經驗在心中儲存的資訊(Backlund, Hammitt, & Bixler, 2006) , 導 致 遊 憩 衝 突 敏 感 度 各 有 所 差 異 (Schreyer, Lime, & Williams, 1984; Ramthun, 1995; Hall & Shelby, 2000; White, Virden, & Riper, 2008; Schroeder & Fulton, 2010; 顏家芝等人,2002)。再者,根據認知發展理論(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ory)所提及,資訊結構會隨著時間增加而越形複雜,同時個體將更有能力區別 認知領域(cognitive domains),並擅於瞭解其彼此間之相互關係(Williams, Schreyer, & Knopf, 1990),遊憩場域包含了許多可能會影響遊客對於場域選擇及使用方式 的屬性,透過遊憩參與則能夠使遊客確認何種屬性最適合達成自身需求與偏好的 遊憩體驗(Kaplan & Kaplan, 1989; 引自 Backlund et al., 2006),故經驗豐富者應該 更有能力預測壓力的來源,壓力發生時也更能有效的調適(Peden & Schuster, 2008)。 過往研究普遍認為過去使用經驗豐富的老手可能擁有較嚴格與長期標準的期望 和偏好,因此對於遊憩場域的負面改變會較為敏感而導致較高的替代比例;反之, 長期的資源使用者可能對於場域的依附感較高,因此在團體中替代比例較低(Hall & Shelby, 2000)。由此可知,過去使用經驗會影響遊憩參與者的認知判斷與行為 決策,遊憩資訊數量的累積程度以及特定遊憩場域屬性是否能夠滿足遊憩參與者 所渴望的遊憩體驗則是影響決策的主要關鍵,使得過往研究在過去使用經驗對於 遊憩衝突及調適機制影響之探討結果並未有一致的結論。 綜合上述,過去使用經驗高者隱含對於特定場域或活動擁有豐富的知識基礎 (Hammitt, Kyle, & Oh, 2009; Hall & Shelby, 2000),透過過去使用經驗獲得的資訊 將能協助並引導個體對於遊憩衝突情境的評估以及後續行為的判斷(Kaplan & Kaplan, 1982; 引自 Schuster, Hammitt, & Moore, 2003),也就是說,過去使用經驗 會影響遊客在戶外遊憩場域中壓力到調適的過程(Schuster et al., 2003)。故本研究 合理推論,長時間經驗所累積的資訊將會改變遊憩衝突對於調適機制的驅動力。 衡諸過往文獻,迄今依然缺乏針對過去使用經驗是否會緩和或加劇遊憩衝突對於 調適機制影響效果之驗證,本研究期望研究結果能提出論證上的證明,提供未來 學術研究之參考依據,同時亦能為相關管理單位提出有效之管理意涵。. 3.

(1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之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首先瞭解不同社經背景變項之單車騎士 受訪者在過去使用經驗、遊憩衝突與調適機制上之差異情形;其次,有鑑於過往 文獻發現過去使用經驗對於個體之遊憩衝突以及調適機制之不一致的影響結果, 本研究將再次探討過去使用經驗在單車騎士遊憩衝突及調適機制上之差異情形; 再者,確認單車騎士遊憩衝突與調適機制間之因果關係以及二變項之觀察指標; 最後導入過去使用經驗做為調節變項,驗證過去使用經驗在遊憩衝突與調適機制 關係之間的調節效果,本研究擬定以下研究目的: 一、瞭解不同社經背景變項之單車騎士受訪者在過去使用經驗、遊憩衝突與調適 機制上之差異情形。 二、探討不同過去使用經驗之單車騎士受訪者在遊憩衝突與調適機制上之差異 情形。 三、建構並驗證「單車騎士遊憩衝突與調適機制之關係模式」。 四、確認過去使用經驗在遊憩衝突與調適機制關係之間的調節效果。. 4.

(14) 第三節 研究流程 承上述之研究目的,本研究擬定以下研究流程,作為本研究執行之遵循依據, 進而達成本研究之目的。 圖 1 為本研究之研究流程圖:.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目的. 文獻蒐集與回顧. 建立研究架構. 研究假設之論述. 研究設計 1.問卷設計 2.抽樣與分析方法. 資料處理與分析. 結果與討論. 結論與建議 圖 1 研究流程圖. 5.

(15) 第四節 重要名詞釋義 本節就所建立的研究架構之相關變數加以闡釋如下: 一、 遊憩衝突(Recreation Conflict) 遊憩衝突係為遊憩參與過程中由於他人的行為,造成心理上的不適感或妨礙 到自身活動的進行,進而導致自身的遊憩目標遭受干擾(Jacob & Schreyer, 1980)。 本研究所指之遊憩衝突係為單車騎士在騎乘過程當中因為登山健行遊客的行為, 造成心理上的不適感或妨礙到自身活動進行,導致本身的遊憩目標遭受干擾。 二、 調適機制(Coping Mechanisms) 調適機制是當遊客面對遊憩品質下降時,可能會改變他們的行為、環境或態 度來減輕當下不舒服的感受(Lazarus & Folkman, 1984)。本研究所指之調適機制是 當單車騎士遭遇遊憩衝突的情境時可能會改變他們的行為、環境或態度以減輕當 下不舒服的感受。 三、 過去使用經驗(Experience Use History) 過去使用經驗代表個體透過參與不同遊憩環境所獲得資訊的程度和類型的 指標,也代表個體在不同參與動機下的行為表現(Schreyer et al., 1984)。本研究所 指之過去使用經驗為單車騎士透過在長青自行車道挑戰級路線以及在其他自行 車道騎乘單車所獲得資訊的程度和類型。. 6.

(1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章將針對遊憩衝突、調適機制與過去使用經驗的相關文獻進行回顧,進而 闡述與推論遊憩衝突、調適機制與過去使用經驗間之關係,以作為本研究之立論 基礎與設計研究方法之參考。. 第一節 遊憩衝突 一、遊憩衝突之定義與內涵 遊憩衝突定義為「在遊憩、休閒、或觀光目的的追求中,對於因其他個人或 團體所造成干擾的一種主觀經驗」。在遊憩、休閒、旅遊中的衝突大致導因於兩 種狀況: 1.. 人們從事彼此不相容的活動或是不當行為(depreciative behavior)。. 2.. 人們從事各種相容或相同的活動,因而在當下造成對稀有資源使用的競 爭(Smith, 1990; 王昭正、黃章展、林宗賢、劉以德譯,2007)。. 當前國內外在遊憩衝突之探討上,多數是以 Jacob and Schreyer (1980)提出之 目標干擾理論(Goal Interference Theory)為立論基礎,也就是「因他人的行為導致 自身遊憩目標受到干擾」 。其中, 「他人的行為」意味著社會性接觸(social contact), 是產生遊憩衝突的必要條件; 「目標」 ,舉例而言,當徒步旅行遊客遭遇機動車輛, 使其寧靜的體驗遭受破壞時就可能會感受到衝突。「干擾」則會導致緊張或壓力 (Schneider & Hammitt, 1995)。另外衝突必頇包含對立性(opposition)、匱乏性 (scarcity)、阻撓性(blockage)等概念,亦即衝突的存在至少包含:對立的兩方,其 興趣或目標是互不相容的、有限的資源,進而導致阻撓性行為(侯錦雄、郭彰仁, 1998)。然而目標干擾並不必然意味著目標不一致,抱持相同目標者依然可能因為 達成目標的方式不同或是機會受限而導致衝突的發生(Jacob & Schreyer, 1980)。 Lindsay (1980)提出了衝突的空間模型(Spatial model),衝突則被定義為:「發 生在參與者和他們遊憩目的之間任何實質環境、社會、或心理上的妨礙」。根據 此模型,在一個有限的遊憩範圍中,當不同類型活動進駐並充斥於相同空間時, 遊憩衝突發生的潛在可能性就會增加;隨後 Bury, Holland and McEwen (1983)將 遊憩衝突定義為「每當不相容的活動存在之際」 ,並建議將遊憩活動置放於表格,. 7.

(17) 根據各活動在表格上的距離來預測遊憩衝突,以反映出每個活動在環境優勢與技 術依賴的程度(例如:登山健行者與登山自行車騎士),間隔較遠的活動比相近的 活動來的相容(引自 Schneider & Hammitt, 1995)。 Owens (1985)進一步指出擁擠與衝突兩者之差異,認為「擁擠與衝突兩者皆 為負面體驗;然而擁擠是在面對高度使用的瞬間體驗,但衝突是一種社會互動的 累積過程,一旦建立便會成為一種持續狀態」(引自王正帄,2005)。 目前遊憩衝突已被運用在各類休閒活動彼此間之互動關係,例如划獨木舟和 駕動力船者(Ivy, Stewart, & Lue, 1992);釣魚者(Schroeder & Fulton, 2010; 鐘文玲、 林晏州,1993)、香客與戶外遊憩者(侯錦雄、郭彰仁,1998)、自行車活動與直排 輪活動/散步者(顏家芝等人,2002)、登山自行車騎士與登山者(Carothers, Vaske, & Donnelly, 2001; Ramthun, 1995; 王正帄,2004a)、網球活動參與者(鄧正忠,2005)、 海域休閒活動參與者(巫昌陽,2005)、獵人與非獵人(Vaske, Donnelly, Wittmann, & Laidlaw, 1995)、滑雪者與駕雪車者(Vaske, Dyat, & Timmons, 2004; Vaske, Needham, & Cline Jr., 2007)、水上摩托車遊憩者(鄭天明、施長和,2008)。 二、影響遊憩衝突之因素 Jacob and Schreyer (1980)根據個案研究、現存的文獻以及對於身處衝突情境 中的遊憩者的訪談而得到四個引起遊憩衝突的主要因素,分別為:活動型態 (activity style)、資源特性(resource specificity)、經驗模式(mode of experience)、生 活型態容忍度(lifestyle tolerance)。隨後有學者指出,「經驗」也是影響遊客對於 遊憩衝突感受程度的另一個重要變因(Gibbons & Ruddell, 1995; Ramthun, 1995), 茲分述如下: (一) 活動型態 定義為「構成特定遊憩活動的一系列行為對個人所具之不同的意義」。同樣 的遊憩活動對不同遊客而言,其所具之個人意義可能不同,如此造成遊客對該活 動之依附程度以及對於從事該活動應有的行為準則亦有所差異(王正帄,2004a)。 當其他人之行為與個人意義形成對比,即成為衝突的來源,而非遊憩活動本身 (Jacob & Schreyer, 1980)。 一般而言,較常從事某一特定活動的遊客,對該活動之從事通常有特定的目. 8.

(18) 的和嚴格的行為準則,遊客不知道或未遵行他們嚴格的行為準則,因此容易受到 干擾和衝突(王正帄,2004a)。其主要包含以下三種形式: 1.. 參與強度(intensity of participation):是指此活動對於個體而言的重要程度 (Jacob & Schreyer, 1980)。當遊客參與一活動的強度越高,對其他參與者的行 為可能有特別的標準(認為別人從事這種活動時應該要怎麼做),此時就會產 生衝突,例如活動的次數、曾經活動的地點數、帄均一年活動的次數等(侯錦 雄、郭彰仁,1998)。. 2.. 地位(status):在休閒遊憩領域中,地位等級通常是依據個體所具備的裝備及 專門技術(Jacob & Schreyer, 1980)。部分國內學者將其釋義為「專業程度」(王 小文、林晏州,1998;侯錦雄、郭彰仁,1998)。高專業程度的遊客會注重獨 特的環境屬性,以滿足其尋求的特殊體驗,因此對環境的要求較高,較易產 生遊憩衝突(侯錦雄、郭彰仁,1998)。. 3.. 體驗品質的定義(range of experience and difinitions of quality):對於體驗品質 期待較深的活動參與者有相對較高的衝突債向(Jacob & Schreyer, 1980)。假如 環境因素無法控制的如活動參與者所需,此時活動參與者潛在之衝突感就會 逐漸出現,換言之對遊憩品質期望越高衝突發生的可能性越高(侯錦雄、郭彰 仁,1998)。然而對於遊憩體驗品質的評估需要進行比較,初學者擁有較少的 經驗來做為判斷或比較體驗的標準,只好將其對於體驗的期望維持一般要求, 使幾乎任何結果將保持滿意(Jacob & Schreyer, 1980)。. (二) 資源特性 意指「特定遊憩資源對個體而言之重要性」(Jacob & Schreyer, 1980)。對資源 重視程度的不同,其衝突產生的程度亦不同(侯錦雄、郭彰仁,1998)。一般而言, 對特定資源依附程度越強者,感到衝突的可能性越高(王正帄,2004a)。其觀點包 括: 1.. 對資源品質的評估(evaluations of resource quality):過去經驗地影響個體對於 場域的實質環境屬性評估(Fitch, 1965);當個體對於某場域較為熟悉時,可能 會債向於將該場域特性視為普通的資源,參訪主要是因為方便(Mercer, 1971); 然而對於該環境較不熟悉者可能會視該場域具有不同於日常體驗的獨特性 (引自 Jacob & Schreyer, 1980)。. 9.

(19) 2.. 佔有慾(sense of possession):人們一再的前往某場域除了基於方便的理由之外, 亦有可能是因為隨著時間對此場域產生了情感上的依戀,因此有學者將佔有 慾定義為「對特定資源的依附程度」(Jacob & Schreyer, 1980;王正帄,2004a)。 為達成遊憩目標,對於特定場域依附程度較深者將比依附程度較低者更有可 能感受到目標遭受干擾(Gibbons & Ruddell, 1995)。Wang and Dawson (2005) 即透過探索性因素分析將 11 個資源特性的衡量項目鑑別出場所依賴與場所 認同二構面。隨著對某場域的熟悉度越高,其越容易成為使用者生活中主要 的遊憩場所,對該地區亦有較為明確的期待,因而產生眾所皆知的行為規範, 佔有慾將更加的浮現在傳統使用者的期待之中,認為該地區應該如何被管理; 當對於資源具佔有性態度者遭遇非傳統使用者以及違反行為規範的使用者時, 衝突便隨之發生(Jacob & Schreyer,1980)。鍾文玲、林晏州(1993)證實釣魚者 對資源開發之態度與遊憩衝突程度顯著地相關。此外佔有慾的觀點較不適用 於「活動本身」,其可能會發生於首次來訪(first-time)與長期(long-term)資源 使用者之間(White, 1979; 引自 Jacob & Schreyer,1980)。. 3.. 地位(status):此部分的地位是指「使用者對於特定遊憩場域的瞭解程度」。 對於場域知識較高的使用者會更瞭解此場域的歷史與特殊機會,當必頇與那 些會破壞他們與此場域獨有親密關係的低知識使用者互動時,衝突即會發生 (Jacob & Schreyer, 1980)。. (三) 體驗模式 遊憩體驗最重要的元素是與自然環境的互動(interaction),體驗的方式不同, 也可能產生衝突(侯錦雄、郭彰仁,1998)。Jacob and Schreyer (1980)將個人環境體 驗模式操作化為「從不專注到專注的序列」。不注重環境特性的遊憩者只要求一 般環境的體驗,像空間關係、基地方位等,而另一類的遊憩者則非常注重環境的 特性,以滿足其尋求的特殊體驗(顏家芝等人,2002)。當遊客專注於一特定體驗 時,通常對於如何從事遊憩活動有特別的要求,而此特別要求可能受到其他較不 專注或專注於其他不同體驗之遊客所干擾(王正帄,2004a)。鍾文玲、林晏州(1993) 指出釣魚者所期望之體驗類型與遊憩衝突程度顯著地相關。王正帄(2004a)根據目 標干擾理論來探討登山健行者與登山自行車使用者間的遊憩衝突,研究結果顯示 經驗模式可以顯著地預測登山者之內、外部團體衝突。. 10.

(20) (四) 生活型態容忍度 「不願意與其他生活型態的團體成員共享資源是戶外遊憩衝突重要的來源」 (Jacob & Schreyer, 1980)。生活型態上之不同,人們在資源的使用及內心可接受的 遊憩行為有不同的價值標準及行為準則(王正帄,2004a)。其中,內部團體(in-group) 與外部團體(out-group)則代表個體依據「他人」與「自身」生活型態相似或相異 之處(如活動型態、資源特性)的認知與想像而建立的類別(Jacob & Schreyer, 1980), 認知可經由遊客的外在表象(如衣著打扮)、行為或裝備來獲得(王正帄,2004a)。 過去研究證實目標干擾理論較能解釋外部團體衝突而較無法解釋內部團體 衝突(Vaske, Dyar, & Timmons, 2004; 王正帄,2004a),且遊客對於內部團體擁有 較高的容忍度(Gibbons & Ruddell, 1995; Vaske et al., 2004)。 鍾文玲、林晏州(1993)結果顯示,與其他團體共用資源之意願與遊憩衝突程 度顯著地相關;Gibbons and Ruddell (1995)發現團體類型(Group type)對目標干擾 有相當強的預測力;Ramthun (1995)依據迴歸分析結果發現對外部團體的偏見會 顯著地影響個體對於干擾的敏感度;侯錦雄、郭彰仁(1998)探討香客與戶外遊憩 者在遊憩衝突認知上的差異,結果顯示不同活動類別在衝突感與容忍度方面皆有 顯著地差異;Vaske, Carothers, Donnelly, and Baird (2000)發現相較於內部團體衝 突,滑雪者與滑雪板者感受到的外部團體衝突程度較高;賴俊良(2011)之結果亦 顯示台中市自行車道之不同類型使用者(包含單車族、散步者、遛狗者與運動者) 的衝突認知皆以內部團體衝突顯著地低於外部團體衝突,其中自行車道使用者之 生活型態容忍度對於五個衝突對象的遊憩衝突認知皆有較強的影響。 此外,Jacob and Schreyer (1980)提出二點常見的遊憩相關刻板印象: 1.. 科技和資源的消耗:生活型態主要的差異與個體對於機械內涵的評估有關。 例如許多人將騎乘登山自行車或駕駛汽艇者視為傲慢剝削與消耗資源的社會 象徵,故機械會使他人感到不舒服並且設法逃離(Jackson, 1957; Martin & Berry, 1974; 引自 Jacob & Schreyer, 1980)。. 2.. 偏見:民族、種族與社會階級的差別也同樣有可能會挑起以生活型態為基礎 的衝突(Jacob & Schreyer, 1980)。例如追尋相同活動且遵循相同規則的群體, 但衝突仍然會發生(Vernon, 1976; 引自 Jacob & Schreyer, 1980)。 生活型態容忍度包含二個成份,首先,人們查覺自己與外部團體之間是有所. 11.

(21) 差異的;其次,對於差異所在必頇要經過評估而定。如果對於團體間差異的評估 是令人感到不快或對於自身的遊憩目標構成潛在的威脅,當二團體遭遇彼此時衝 突即會發生;無法忍受生活型態多樣性的人們則較有衝突的債向,由其當各類型 欲使用遊憩資源的人數增加時將更加嚴重(Jacob & Schreyer, 1980)。 (五) 經驗 目標干擾模型是一個衝突歸因,並以內在資訊處裡過程為基礎的認知模型, 這些資訊包括存在環境中的線索與儲存於心中的經驗(Gibbons & Ruddell, 1995)。 經驗在遊客的評估過程的研究方面是一個重要的變項,因為經驗影響遊客可使用 的資訊數量和類型,以及他們對於遊憩品質的評估(Ramthun, 1995)。早期實證研 究指出,經驗程度與態度差異、場域使用規範有著高度的相關 (Heberlein & Dunwiddie, 1979),並且衝突感與個體在特定場域所經驗的時間長度有關(Diver & Bassett, 1975);Bryan (1977)以及 Schreyer and Beaulieu (1986)亦建議經驗水帄同樣 可運用於衡量個體對於某場域或活動的承諾(引自 Ramthun, 1995)。 在實證研究方面,Ramthun (1995)證實經驗年數可顯著地預測衝突敏感度, 然而參與頻率則無法預測衝突敏感度;其中,經驗年資越高者其衝突敏感度越低, 與研究假設恰為相反,可能是因為較有經驗的遊客清楚自己在特定場域所期望得 到之體驗,因此當遭遇其他活動團體參與者時,較不會受到他們行為上的干擾; 其次,較有經驗的使用者在與其他活動團體使用者的互動中遭受干擾時會放棄此 場域並採行替代行為,而被容忍度較高的使用者所取代;Vaske et al. (1995)發現 參與頻率較高的遊客對於人際間的衝突感受較高;顏家芝等人(2002)探討單車活 動與其他遊憩活動者間之的容忍度與衝突感,結果顯示衝突感與過去的經驗有關; 巫昌陽(2003)在墾丁國家公園南灣海灘遊憩區分析不同類型的海域休閒活動參與 者遊憩衝突認知上的差異,結果顯示不同參與量的受訪者在遊憩衝突感受上有顯 著地差異;Penden and Schuster (2008)發現過去使用經驗與荒野中的壓力評估之間 並無顯著地關係;Schroeder and Fulton (2010)則發現參與程度會影響釣魚者對於 遊憩衝突的感受程度。. 12.

(22) 三、遊憩衝突特性 遊憩衝突通常是「不對稱的」(asymmertrical),也就是說,某活動參與者對 於其他活動參與者產生衝突感,反之其他活動參與者卻未感受到衝突(Jacob & Schreyer, 1980)。過往研究已證實不對稱的衝突存在於傳統使用者(traditional users) 與新興使用者(new users)之間(Vaske et al., 2004),以及機械與非機械使用者之間 (Ivy et al., 1992; Ramthun, 1995; Vaske et al., 2007; 王正帄,2004a)。Ivy et al. (1992) 發現駕機動船者的容忍度較高,遊憩衝突感較低,而划獨木舟者則與較高的遊憩 衝突感相關;Ramthun (1995)發現登山健行遊客對於單車騎士的行為較為敏感; Vaske et al. (2007)之結果亦顯示,相較於駕雪車者,滑雪者體驗到較高的衝突感; 王正帄(2004a)由兩組外團體衝突帄均數得知,登山自行車騎乘者感受到來自登山 健行者之干擾要比登山健行者受到來自登山自行車騎乘者之干擾來的大(2.82 vs. 2.78),顯示兩活動參與者彼此間的衝突有不對稱的現象,同時由於現地獨特的遊 憩特性,此不對稱現象與過去的文獻恰為相反,反而是從事單車活動的機械參與 者的衝突感受較為強烈。 四、遊憩衝突類型 在人際間(或目標干擾)衝突外,亦有些研究探討了社會價值觀(或社會可容許 性)衝突(Schroeder & Fulton, 2010)。因此在衝突衡量方法上,戶外遊憩研究者增 加了傳統人際間衝 突與社會價值觀衝 突之間的區別判斷(Vaske et al., 1995; Carothers et al., 2001; Vaske, et al., 2007)。 社會價值觀衝突通常發生在無法分享相同規範或價值的二活動群體間,並且 獨立於兩團體的實際接觸之外(Carothers et al., 2001)。過往戶外遊憩研究在社會價 值觀衝突的探討上,研究者將其與傳統的人際間衝突分開測量(Vaske et al., 1995; Watson, 1995; Schuster et al., 2006; Vaske et al., 2007)。 Vaske et al. (1995)結合發生的頻率(有看到 vs.沒有看到)與知覺問題(是問題 vs. 不是問題)設計出二乘二之衝突評量表(詳見圖 2)調查獵人與野外生物觀賞者 之間的人際間與社會價值觀衝突;Carothers et al. (2001)承襲 Vaske et al. (1995)的 做法,以測量登山者與登山自行車騎士之間的人際間衝突及社會價值觀衝突,結 果指出登山者比登山自行車騎士較有可能指出人際間衝突及社會價值觀衝突。. 13.

(23) 知覺問題 否. 是. 否. 無衝突. 社會價值觀衝突. 是. 無衝突. 人際間衝突. 觀察. 圖 2 衝突評估類型 資料來源:Vaske et al., 2007. Vaske et al. (2007)提出新思維,亦即當個體察覺了一個事實存在的問題並且 相信它是個問題,則可能同時表達了人際間衝突與社會價值觀衝突。其根據題項 「我知道在場域中的駕滑雪車者(或滑雪者)會對我造成煩擾」 ,進一步區分出「同 時具有人際間衝突與社會價值觀衝突」的衝突類型(詳見圖 3)。 知覺問題. 否. 否. 是. 無衝突. 社會價值觀衝突. 觀察 是. 人際間衝突與 社會價值觀衝突. 無衝突. 人際間衝突 圖 3 修訂後衝突評估類型 資料來源:Vaske et al., 2007 根據實證研究結果,Vaske et al. (1995)調查狩獵者與非狩獵者間之人際間衝 突與社會價值觀衝突,發現因為地勢天然屏障與管理規章的區隔,使得人際間衝 突程度 非常 低,兩 活動參 與者 彼此之 間主要 是存 以社會 價值觀 衝突 為主; Carothers et al. (2001)發現,登山者比登山自行車騎士有可能指出人際間與社會價 值觀衝突,整體受訪者對於登山者之衝突感受程度較低(25%-35%),對於登山自. 14.

(24) 行車騎士的衝突感受程度較高(47%-61%),且內部團體衝突小,外部團體衝突大, 顯示此兩活動團體間存在不對稱的關係;在衝突類型方面,整體受訪者在人際間 衝突方面的感受程度明顯較社會價值觀衝突來的高;Vaske et al. (2007)則發現有 30%的越野滑雪者參與者表達出社會價值觀衝突,34%為人際間衝突,相較之下, 共有 81%的駕滑雪車參與者表達無衝突,0%為社會價值觀衝突,19%是人際間衝 突,顯示此兩團體間存在著極不對稱的關係。 五、遊憩衝突衡量方法 遊憩衝突之衡量從來沒有一致的測量方式(Watson, 1995; Vaske et al., 2004)。 其中有學者以單一問項之知覺衝突(perceived conflict)來直接衡量遊客之間的衝突 (Ramthun, 1995 );另有研究以多元調查項目(multiple items)來度量遊憩衝突(Miller & McCool, 2003; Vaske et al., 2004)。知覺衝突可以反應遊憩參與者對衝突之直接 感受,而多元調查項目則可以避免單一調查項目可能造成的偏誤(王正帄, 2004a)。 Vaske et al. (1995)合併兩組共 6 個題項來操作知覺衝突,共包含非狩獵情境: 看到人們餵食野外生物、人們干擾野外生物、狗追逐野外生物等 3 題,狩獵相關 事件:看到獵人狩獵、聽到槍響、看到動物被射殺等 3 題,據此做為人際間衝突 與社會價值觀衝突之鑑別;Carothers et al. (2001)參考 Vaske et al. (1995)的做法, 分別針對不同活動團體的受訪者合併兩組共 10 個題項來操作知覺衝突,題項是 根據 Jefferson County Open Space trails 上的登山者以及登山自行車騎士最常見的 抱怨所彙整而成;Vaske et al. (2004)創造 6 個題項來進行滑雪者與滑雪板使用者 對於彼此間「不可接受的行為」所見頻率(含內、外部團體衝突)之評定;Vaske et al. (2007)所使用的方法與過往研究一致(Carothers et al., 2001; Vaske et al., 1995), 採用 8 個遊憩衝突事件題項,並分別請滑雪者以及駕滑雪車者填答目睹之頻率; 顏家芝等人(2002)在「衝突感」之衡量項目是經由相關研究整理與現地測詴修正 後所獲得,其中直排輪活動者對於單車活動的衝突感問項共計 9 題,散步者方面 共計 12 題;王正帄(2004a)對於長青自行車道登山者與登山自行車騎士知覺衝突 的調查是根據現地訪談之後所分別對於兩活動參與者匯整出五組知覺衝突調查 項目,以分別瞭解兩類活動參與者對於衝突事件的感受程度,隨後再以 t 檢定探 討兩類活動參與者在知覺衝突上之差異;Schroeder and Fulton (2010)使用 25 個釣. 15.

(25) 魚過程中所體驗的潛在問題之項目供受訪者填答,採主成分分析與變方最大法轉 軸(Varimax)來確認五個構成遊憩衝突的因素,分別為:直接外部團體衝突(direct intergroup conflict)、直接內部團體衝突(direct intragroup conflict)、環境相關疑難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 environment or situation)、間接外部團體衝突(indirect interpersonal conflict)與帆船相關疑難(problems with sailboats)。 六、小結 綜合上述,過去多數遊憩衝突相關研究是以 Jacob and Schreyer (1980)所提出 的目標干擾理論為立論基礎,影響衝突的因素則釋義了人際間衝突的情況,在與 不同活動參與者的互動過程中將使個體意識到問題的存在。而人際間衝突也包括 個體基於安全上之顧慮或面對他人不當行為時的負面反應。 此外本研究認為社會價值觀衝突的顯著與否受活動特性的影響很深,例如: McShea, Wemmer, and Stuwe (1993)提及,當國家動物園的保育和研究中心(CRC) 詴圖開放場域提供狩獵以減少受爭議的鹿群數量時,CRC 和動物權利保護組織即 因價值觀的差異而導致衝突(引自 Vaske et al., 1995);Vaske et al. (1995)也發現多 數的問題是源自於狩獵者與非狩獵者在社會價值觀上的差異。據此本研究認為, 社會大眾普遍對於獵殺野生動物的行為抱持著反對之心態,故即使兩活動參與者 彼此之間並無實際接觸,高程度的社會價值觀衝突卻依然存在。此外,Carothers et al. (2001)、Vaske et al. (2007)是以機械與非機械活動的參與者為探討對象,結果 顯示人際間衝突會顯著地高於社會價值觀衝突,且對於內部團體的容忍度較高。 綜上所述,本研究認為人際間衝突較能實際的反應單車騎士與登山健行遊客 彼此之間所存在的遊憩衝突情境,因此將以外部團體衝突為探討主軸,內部團體 衝突與社會價值觀衝突則不在本研究之探討範圍內。其次,根據王正帄(2004a) 在普級路線的調查結果,顯示長青自行車道上的登山健行者與登山自行車騎乘者 之間所存在的不對稱現象與文獻所提之非動力/機械設備活動參與者應較動力/機 械設備活動參與者所感受之衝突為「高」恰為相反,可能是兩類活動之參與人數 相差懸殊造成對路權之認知有關。基於此特性,本研究將以單車騎士的角度探討 其對於外部團體(即登山健行遊客)衝突之看法以及感受,同時為符合遊憩活動之 特性以及台灣現地的實際狀況,係參考 Carothers et al. (2001)及王正帄(2004a)衡量 登山健行遊客不當行為之題項來設計出本研究之單車騎士遊憩衝突衡量工具。. 16.

(26) 第二節 調適機制 一、調適機制之定義與內涵 調適(Coping)是一個廣泛應用於心理學的概念,普遍將其定義為「任何行為, 無論蓄 意與 否,使 個人能 夠處 理其所 面臨的 負面 情境以 減輕過 度的 壓力 」 (Manning & Valliere, 2001; Schneider & Hammitt, 1995; Schuster et al., 2003; 2006)。 遊憩活動提供了人們在選擇上的自由(freedom of choice)和掌控能力(sense of control),使人們能夠調適生活中的壓力(Schuster et al., 2003)。然而人們卻也同樣 必頇調適在遊憩場域中所面臨之壓力(Schroeder & Fulton, 2010)。 Goldberger and Breznitz (1982)認為會造成壓力的行為同樣可被歸類為會造成 衝突的行為,遊客對於遊憩衝突的評估和反應就猶如他們對其他壓力情境的反應 (引自 Schneider & Hammitt, 1995),因此對於壓力的反應極適用於遊憩衝突探討, 因為衝突與壓力是密切相關的(Schneider & Hammitt, 1995)。此外聚焦於探討遊客 對於遊憩擁擠的回應似乎是瞭解遊客對於衝突回應適合的出發點,因為擁擠是一 種常見的衝突來源(Owens, 1985; 引自 Schneider & Hammitt, 1995)。 實證研究顯示資源的使用水準與遊憩滿意度並沒有顯著地關係(Shelby, 1980; 引自王正帄,2008)。對於此結果,Manning and Valliere (2001)指出可能是現地遊 客採取了某類型的調適機制來因應其所面臨之擁擠或衝突情境。此外不滿遊憩區 使用水準增加的遊客可能會減少造訪的次數甚至就此離去,最後被容忍度較高的 遊客所取代,故導致當使用水準持續增加時,現地的遊客仍維持較高的滿意度。 因此瞭解遊客對於遊憩衝突的回應是非常重要的,當衝突情勢加劇時道德約束力 與遊客的報復行為也會更加強烈,最終將使遊憩體驗品質受損並帶來不必要且複 雜的管理條例以及破壞資源的潛在可能(Knopf & Dustin, 1992; 引自 Schneider & Hammitt, 1995)。 Lazarus and Folkman (1984)提出兩個基本的調適過程,分述如下: (一) 情感取向(Emotion-Focused):當自身無力緩解人與環境關係間所發生之有害、 脅迫或具挑戰的情境之際,會透過迴避、疏遠、選擇性注意、正向的比較, 並會在負面情境中尋找正面的價值以減輕精神上的痛苦(Schuster et al., 2006)。. 17.

(27) (二) 問題管理取向(Problem-Focused):當個體評估此環境是可以改變時所採行的 調適機制。首先定義問題所在以產生解決方案之選項,其次在權衡眾選項的 利與弊之後加以選擇方案進而實行(Schuster et al., 2003; 2006)。 通常對於衝突,活動者會將其合理化,稱為「文飾作用」(rationalization); 而「同化作用」則是活動者對環境的部分不適應所作的「改變」行為,其可以視 為活動者對環境採取較積極的「改變環境」的態度,在遊憩上產生移轉 (displacement)行為之現象(Manning, 1986; Heberlein & Shelby, 1977; 引自鍾文玲, 1993)。近年來戶外遊憩研究指出遊客可能會使用三種主要的調適機制類型,包含: 參與替代(displacement)、合理化(rationalization)、產品轉移(product shift)(Manning & Valliere, 2001; Schroeder & Fulton, 2010 )。其中,合理化和產品轉移則是認知調 適機制,包含遊客改變對遊憩體驗和機會的思考方式(Manning & Valliere, 2001); 參與替代則被定義為「因遊憩環境負面的改變而造成參與行為改變的結果」 (Anderson, 1984; 引自王正帄,2008),亦有學者將其釋義為「替換」(substitution) (Backlund et al., 2006; Hammitt et al., 2004; Miller & McCool, 2003)或譯名為「置換」 (Smith, 1990; 王昭正等人譯,2007)。Brunson and Shelby (1993)將參與替代定義為 「遊憩體驗的可互換性,透過時間、進入場域方式與活動的改變,以獲得可接受 的同等結果」(引自Miller & McCool, 2003)。然而無論是參與替代或替換,二者內 涵相同,皆屬於行為上的調適機制,包含在使用模式上空間或時間的改變。 Shelby and Vaske (1991)發展「替代類型學」(substitution typology) (如圖 4), 此分類方式對於遊客行為選擇的描述與衡量是一個有效的工具。 場域 相同. 不同. 相同. 時間替代. 資源替代. 不同. 活動替代. 資源和活動替代. 活動. 圖 4 替代行為類型 資料來源:Miller & McCool, 2003. 18.

(28) 二、調適機制類型 本研究綜合歸納整理戶外遊憩研究中所提及遊客面對遊憩品質下降時常採 用的調適機制,茲分述如下: (一) 參與替代 「參與替代」係歸因於遊客知覺到特定遊憩場域產生負面的改變而改變他們 的行為(Hall & Shelby, 2000)。遊客在調適遊憩機會之負面體驗時,可能採用的參 與替代策略包括:時間替代(temporal displacement)、空間替代(spatial displacement) (王正帄,2008),以及活動替代(activity displacement)(Brunson & Shelby, 1993)。 時間替代被使用於調適環境暫時性的改變(如遊憩尖峰時段的高使用水準),而非 適應環境永久性的改變(如場域的發展),亦即遊客將假日或旺季從事遊憩活動的 時段更改至帄日、淡季,或當日早點或晚點來;空間替代則可區分為場域內替代 (intra-site displacement)及場域間替代(inter-site displacement) (Hall & Shelby, 2000)。 場域內替代是指在相同遊憩場域之內但屬不同分區,例如單車騎士在長青自行車 道挑戰級路線感到擁擠或干擾時會轉移至普級路線騎乘單車;場域間替代則是指 前往不同的遊憩場域,例如單車騎士在長青自行車道挑戰級路線感到擁擠或干擾 時轉至八卦山其他自行車道騎乘單車。由此可知,參與替代之意涵即等同於 Shelby and Vaske (1991)以及 Miller and McCool (2003)所提出之「資源替代」概念。 然而,當遊客面臨遊憩環境負面的改變時亦有可能在相同的場域內從事其他類型 的活動,此類型的轉移可能發生在當個人強烈的依附於某特定場域,或是活動的 替代可令遊客感到同等的滿足之時(Brunson & Shelby, 1993)。因為經驗豐富的遊 客對於某特定資源發展了強烈的依附感,故可能不會替換此「特別喜愛」的場域 (Korpela, Hartig, Kaiser, & Fuhrer, 2001; 引自 Hammitt et al., 2004)。 (二) 合理化 遊憩活動是遊客自發性的選擇行為,有時遊客在參與過程中投入了大量的時 間、金錢和體力後,可能在意識上合理化其所遭遇的負面體驗並且維持較高的滿 意度(Manning & Valliere, 2001)。合理化策略的提出乃源自於 Festinger (1957)所提 之認知失調理論(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此理論乃說明當個人認知中有兩個 不同的價值同時存在時,會透過認知的調整來降低或去除個人內在的衝突(引自王. 19.

(29) 正帄,2008),有助於降低挫折或忿怒感(Smith, 1990; 王昭正等人譯,2007)。 (三) 產品轉移 意指遊客在遊憩場域所體驗到的使用水準超出原本的預期或偏好時可能會 改變其原本對該遊憩機會之定義以符合體驗到的現況(Manning & Valliere, 2001)。 也就是說,遊客藉著調整認知中的遊憩機會型態來調適現況與預期或偏好間之差 距(王正帄,2008)。 三、壓力評估與反應模型 Lazarus and Folkman (1984)發展壓力評估與反應模型(如圖 5),其假定人與環 境是處於動態的交互作用關係,共包含五個主要組成要素:(一)個人與環境因子、 (二)認知評估、(三)壓力、(四)調適回應、(五)短期與長期因應結果。此模型主張 人類在面臨日常生活中的各項壓力時,會經歷一連串的評估過程,並將採行調適 以減輕壓力所帶來的影響。 影響因素. 評估. 結果 短期. 個人 承諾 信念 環境 新奇性 不確定性 迫切性 持續性 意義不明確. 初次評估. 正面或 負面感受. 二次評估 調適. 長期. 社會 道德. 功能. 再次評估. 圖 5 壓力評估與反應模型 資料來源:Lazarus & Folkman, 1984; 引自 Schneider & Hammitt, 1995 個人因素(承諾與信念)與環境因素(新奇性、不確定性、迫切性、持續性、意 義不明確)會共同影響個體的認知評估,以確定在此交互關係之間是否又為何具有 壓力,當個體認定環境中具有壓力時則會進入第二次評估過程,也就是個體判斷 調適選項的可用性以及效力。初次和二次評估共同決定個體對於壓力的回應類型,. 20.

(30) 如果初次評估確定當下情勢是緊張且具有壓力的,且二次評估也確認了可接受的 調適過程,則會進入調適機制的決策。當個體選擇並採行調適機制後,人與環境 的關係改變,個體將重新評估當下情勢,這個過程將一直持續到情境被視為不再 充滿壓力或至少可以忍受為止(Schuster et al., 2003)。在結果方面,短期的結果為 個體在初步調適後之感受,包含積極或消極的情緒、生理作用或遊憩體驗的減弱; 長期結果可能影響個體的行為與態度,包括對管理決策的反抗、地區的負面宣傳、 缺乏公眾的支持以及停止對場域的使用(Schneider & Hammitt, 1995)。 Schneider and Hammitt (1995)認為個人因素中的承諾與信念之意涵應包括 Jocob and Schreyer (1980)所假設的潛在遊憩衝突屬性,其中活動型態與資源特性 應與個體在遊憩場域中所感受到的承諾有關,場所支配、價值和生活型態容忍度 則是信念的潛在衡量因素,並據此修改此模型,詴圖發展關於遊客在環境中察覺 遊憩衝突時將如何調適的概念(如圖 6)。 影響因素. 評估. 個人 承諾 活動型態 資源特性 信念 新奇性 生活型態多樣性容忍度 價值 場所支配 環境 新奇性 距離 持續性 團體數量 團體類型. 結果. 初步評估. 短期. 長期. 體驗的 增強或減弱. 不再重遊 不再支持. 第二次評估. 調適. 再評估. 圖 6 遊憩衝突評估與反應模型 資料來源:Schneider & Hammitt, 1995. 四、調適機制衡量方法 Folkman and Lazarus (1980)發展了 68 個題項的調適行為清單(ways of coping) 來測量個體對於一般生活中壓力情境可以採用的行為與認知調適機制,包含情感. 21.

(31) 取向與問題管理取向二大類型。後續的研究者使用主成分因素分析識別出面對、 疏遠、自我控制、尋求社會支持、逃避、計劃性的解決問題與正向的重新評估等 八類型調適機制構面(引自 Schuster et al., 2003)。Schneider and Hammitt (1995)則 使用 14 個題項,設計出面對、遠離、自我控制與計劃性的解決問題等調適機制 類型;Manning and Valliere (2001)參考過去研究(Hammitt & Patterson, 1991; Robertson & Regula,1994)來建構其調適機制量表,包含:空間替代、時間替代、 合理化與產品移轉等等四個構面,共 10 個題項;Miller and McCool (2003)修改 Folkman and Lazarus (1980)所提出之清單內容,使其與戶外遊憩文獻建議之行為 與認知調整一致,並足以代表戶外遊憩場域中具體的挑戰和資源,原始量表共 21 個題項,包含:絕對替代、時間替代、活動替代、資源替代、合理化、產品移轉、 直接行動七構面,並且在使用主成分因素分析後得到資源替代、時間替代、絕對 替代、認知調整、環境改變與思考替代等六因素,其中思考替代無論在因素負荷 量或信度皆反映不佳,因此在之後的路徑分析並未將其納入衡量中;Schuster et al. (2003; 2006)亦以 Lazarus and Folkman (1984)的調適量表為基礎,並參考 Schneider (1995)的做法建構其量表,其中情感取向包含:疏遠、自我控制等二構面,問題 管理取向則包括:行為調適、面對、計劃性的解決問題等三構面;Schroeder and Fulton (2010)則是參考 Manning and Valliere (2001)的調適機制衡量問項,共包含: 行為調適六題、認知調適二題。 五、小結 綜合上述,可得知過往研究是以 Folkman and Lazarus (1980)所提出之情感與 問題管理取向的調適機制為基礎,並依據研究對象、活動特性及受訪者對於調適 機制的採行債向而發展出不同的調適機制類型。 Miller and McCool (2003)衡量遊憩區品質不佳時遊客所採行的調適機制量表 項目涵蓋 Lazarus and Folkman (1984)的調適清單以及 Shelby and Vaske (1991)所 提出之替代行為類型,同時亦強化了「活動替代」之意涵,故本研究為充分瞭解 遊憩衝突的發生是否將導致受訪者改變原本從事活動的類型,甚至從此放棄從事 此活動的可能性,將參考 Miller and McCool (2003)的原始量表做為本研究之調適 機制衡量工具,並進一步驗證其在單車活動之適用性。. 22.

(32) 第三節 過去使用經驗 一、過去使用經驗之定義與內涵 「經驗」包含二種截然不同但相關的內涵:(一)其代表個體對於某特定事件 在內心中的詮釋,「詮釋」則隱含個體對於資訊的評估、(二)其可能代表個體曾 參與某事件的數量和類型;後者即為 Schreyer et al. (1984)提出之「過去使用經驗」 (Experience Use History, EUH)。 在休閒領域中,過去使用經驗代表個體透過參與不同事件所獲得資訊的數量、 類型和程度,也代表個體在不同參與動機之下的行為表現(Schreyer et al., 1984)。 過去使用經驗根植於資訊處理理論與認知發展理論,其假定較有經驗的使用者已 累積了大量的資料庫,將能夠以更詳盡的方式來組織其經驗(Backlund et al., 2006)。 此外,較有經驗的使用者對於遊憩活動和資源將更為熟悉,並擁有更豐富的認知 與情感,做為對於資源評估以及使用的基礎(Hammitt, Backlund, & Bixler, 2004)。 Knopf and Driver (1973)指出,遊憩參與是「目標導向行為」(goal-directed behavior),目標代表著遊客的需求可透過遊憩參與行為來獲得滿足,因此行為亦 可作為最初參與動機需求的指標(引自 Schreyer et al., 1984)。也就是說,儘管活動 和環境不變,遊客在現場的行為表現可能明顯地不同,然而個體不同的參與行為 則有可能代表在心理的不同意義(Kando & Summers, 1971; Schreyer et al., 1984); 例如經常在某特定自行車道騎乘單車的騎士,其對於遊憩需求可能與經常在其他 自行車道騎乘單車的騎士不同。Williams et al. (1990)發現不同過去使用經驗的河 川遊憩參者其遊憩參與動機有所不同,其中在經驗最豐富的老手與經驗程度最低 的初學者之間存有最大的差異;Petrick, Backman, Bixler and Norman (2001)亦發現 不同過去使用經驗類型的高爾夫球活動參與者從事高爾夫球活動的動機與阻礙 皆有所不同。 活動資訊的數量和類型可能會影響著個體為滿足某些需求對於活動的選擇, 相對於過去使用經驗程度較高者,初學者可能在參與遊憩活動的選擇上所能依據 的資訊將更為受限;再者,過去使用經驗是隨著時間而累積,有些研究者將過去 使用經驗定義為一種序列(spectrum),亦即遊憩者剛開始只是初學者,並且有可能 成為具有豐富經驗的老手(Schreyer et al., 1984)。. 23.

(33) 以往的研究證實過去使用經驗為遊客的認知、行為與管理偏好的指標變項 (Schreyer et al., 1984; Hammitt et al., 2004),因為過去使用經驗的數量和類型會影 響個體對於資源屬性的知覺。Schreyer and Lime (1984)發現初學者與老手的遊憩 衝突敏感度有所差異(引自 Schuster et al., 2003);Schreyer et al. (1984)指出遊憩者 在參與動機、衝突知覺及對於管理實行的態度上有顯著地差異;White et al. (2008) 也發現過去使用經驗可以顯著地預測遊客的地方依賴、地方認同,以及對於破壞 行為、生態衝擊、遊憩衝突的評估。 此外,於特定場域的過去使用經驗程度較高者擁有較多的體驗機會並且可能 會對特定場域產生情感上的連結,然而他們在替代場域的過去使用經驗較低之下, 可能因此限制其對於替代資源評估與比較的機會,進而降低尋求替代場域的可能 (Hammitt et al., 2004)。Hall and Shelby (2000)發現多數替代者的過去使用經驗較高, 但不全然是他們比新手更加敏感,而是擁有較豐富的資訊來做為採行替代的選擇; Hammitt et al. (2004)指出,當地者與場所的契合程度最高,老手與拜訪者則擁有 最多選擇數量的可替代場域,初學者則因為參訪過的河流數量有限,因此擁有的 可替代場域的數量最少,在評選最佳的可替代河流方面,以拜訪者的能力為最佳, 因為其擁有最多的機會來探勘可替代的資源,以評估是否能夠成為最佳替選方案。 然而過去使用經驗對調適機制的影響並未獲得一致性的支持,Vaske, Donnelly, and Heberlein (1980)發現較有經驗的使用者較容易轉移地點;West (1981)卻指出 較有經驗的使用者較不可能因為擁擠而改變地點(引自 Hall & Shelby, 2000)。 二、過去使用經驗衡量方法 Schreyer et al. (1984)針對激流泛舟者的研究中指出,遊客可能曾經參與特定 活動的次數相同,但是頻率可能顯著地不同,其使用:(1)受訪者於研究場域從事 活動的次數,(2)受訪者在其他場域從事活動的次數,(3)從事活動總次數,等三個 變數來衡量過去使用經驗,並各別區分為高、低二組,共產生八種可能的組合, 去除不合邏輯的組合之後採用六個過去使用經驗類型,分述如下: (一) 新手(Novices):首次參與激流泛舟。 (二) 初學者(Beginners):在少數河川擁有低量的泛舟經驗。 (三) 當地者(Locals):在特定河川擁有極高的泛舟經驗,反之在其他河川的遊 憩經驗極低。. 24.

(34) (四) 蒐集者(Collectors):在許多河川從事過泛舟活動,但是在任何一條河川 的泛舟經驗皆低。 (五) 拜訪者(Visitors):曾在許多的河流從事過泛舟活動,但是在特定河川的 泛舟經驗卻極低。 (六) 老手(Veterans):在特定以及其他河川皆擁有豐富的泛舟經驗。 作者解釋,此六大類經驗是彼此互斥的,也並不代表提升經驗水帄的順序, 而是活動參與模式的經驗區別。 Williams et al. (1990)參考Schreyer et al. (1984)的操作方式,將調查樣本劃分出. 六種過去使用經驗類型;Petrick et al.(2001)亦採用類似方法,根據:從事高爾夫 球活動總數、曾使用過的球場總數、在研究場域從事高爾夫球活動數量的比例等 三個過去使用經驗變數加以衡量,並分別將變數轉換為高、低二組,最後區別出 六種過去使用經驗類型。 後續有研究將過去使用經驗視為多維因素結構,並使用探索性因素分析鑑別 其因素結構(Schuster et al., 2003; Penden & Schuster, 2008)。Schuster et al. (2003)經 探索性因素分析後確認過去使用經驗為單維變項,因此並不支持過往研究的多維 變項觀點;Penden and Schuster (2008)與過往研究一致,採開放式問項,旨在確認 受訪者在研究場域及其他場域的整體經驗水帄,使用主成分分析法確認多維因素 之結構,並且進一步以 Spearman 相關分析檢測其與壓力、地方依附子構面間之 相關性;White et al. (2008)傴以「參訪總年數」單一題項來衡量過去使用經驗; Hammitt et al. (2004)調查釣鱒魚者在研究場域以及替代場域的總垂釣次數與過去 一年垂釣次數,並分別計算頻率之總和,再將此總和除以總得分最高者,亦即最 有經驗的受訪者所得商數為 1,同時為避免受極端值的影響,最後根據比值頻次 的中位數區分為高、低二組,最後形成二乘二矩陣(如圖 7);Backlund et al. (2006) 則以釣鱒魚者在替代河川的垂釣總年數及過去一年垂釣次數之中位數為臨界點, 將受訪者劃分為短期不頻繁、短期頻繁、長期不頻繁、長期頻繁等不同過去使用 經驗類型,並探討不同過去使用經驗類型者與其對於替代河川之多重屬性評選間 之關連性(如圖 8)。. 25.

(35) 於其他替代河川之過去使用經驗 高 低 低 於 Chattooga 河川 之過去使用經驗. 高. 初學者. 拜訪者. (低,低). (低,高). 當地者. 老手. (高,低). (高,高). 圖 7 釣鱒魚者於原使用場域以及替代場域之過去使用經驗分類 資料來源:引自 Hammitt et al., 2004. 垂釣總年數. 高 垂釣頻率 低. 低. 高. 短期. 長期. 頻繁的垂釣者. 頻繁的垂釣者. (低,低). (低,高). 短期. 長期. 不頻繁的垂釣者. 不頻繁的垂釣者. (高,低). (高,高). 圖 8 釣鱒魚者之過去使用經驗分類 資料來源:引自 Backlund et al., 2006 三、小結 綜上所述,可瞭解過往研究大多係根據其研究目的以及研究設計而決定過去 使用經驗之劃分方式。本研究將參考 Hammitt et al. (2004)同時衡量研究場域以及 替代場域之衡量項目以及操作方式,以利後續分析不同過去使用經驗程度之群體 在「單車騎士遊憩衝突與調適機制之關係模式」間所扮演的調節角色。. 2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擁有很強的內在動機 (探索自己和世界) 擁有內在和外在的動機,並能自我調控(提升能力、升 職準備). 喜歡與生活連繫

課次 課題名稱 學習重點 核心價值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級本配對活動 第1課 我的朋友 ‧認識與朋友的相處之道.

有關學生參與全方位學習活動的安全事宜,學校須參考教育局相

印尼人信奉伊斯 蘭教 ( 回教 ) , 每年伊斯蘭教九 月 是齋戒月,教徒 在三十日內,由 日出到日落,.

從視覺藝術學習發展出來的相關 技能與能力,可以應用於日常生 活與工作上 (藝術為表現世界的知

*如果相 關網上影 片已被刪 除,學校 可自行選 取主題相 近的影片 代替1. 15 分鐘 反思活動

適合的解難技巧 良子的社交技巧 良好的調解衝突技巧 在困境中願意求助 正面的自尊感 良好的自我效能感 選擇健康的生活方.

根據研究背景與動機的說明,本研究主要是探討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