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行動支付採用落差之探討:台灣與中國大陸之比較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行動支付採用落差之探討:台灣與中國大陸之比較"

Copied!
7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報告題名:

行動支付採用落差之探討:台灣與中國大陸之比較

A study on the Gaps of Mobile Payment Adoption: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作者:劉映佑、戴佳來、趙瑄妤、沈樂添、白珂凡、林思彤

系級:企業管理學系

學號:

D0387421、D0363493、D0387154、D0363518、D0261561、D0387111

開課老師:吳如娟

課程名稱:企業管理專題研究(一)

開課系所:企業管理學系

開課學年:105 學年度 第 1 學期

(2)

1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16 年)

中文摘要

隨著資通訊科技的快速發展及行動裝置的普及,電子商務活動從網路購物發展到行動購 物,除了消費機制的改變外,這其中也包含消費行為、消費環境與消費文化等等,然而在與 來台灣求學的陸生的互動過程中,我們觀察到從這群來自中國大陸學生對台灣消費環境的反 應:「台灣的資通訊科技的發展快速且相對成熟,可是在行動支付的採用程度卻不及資通訊科 技發展起跑較晚的中國大陸,是硬體設備不足、還是交易機制與消費文化與環境的差異、亦 或者是政策條款的限制呢?」。同時,從相關報導與文獻中我們也發現到行動支付的採用,應 該會跟消費習慣與文化有顯著的關係,所以我們想從使用者觀點的角度切入,以使用者接受 程度與科技接受模式為理論架構,以中部人潮最多的逢甲商圈為主要調查範圍,包括來台求 學的陸生及年輕消費族群與商圈的店家,探討台灣與大陸有關行動支付的採用落差及相關影 響因素。 本專題研究旨在以消費者觀點來探討行動支付的採用情況與行為,以來台陸生及逢甲商 圈消費者為主要的研究對象與範圍,根據文獻與目前初步訪談與調查結果,設計半結構式問 卷,用以研究逢甲商圈的店家有關行動支付採用的考量,據以了解消費機制相關問題,並以 結構式問卷,進行實證研究。預期本專題研究計畫能為來台陸生對於台灣行動支付採用情況 的疑問提出合理的解答,接著進一步根據問卷與訪談結果驗證本專題研究計畫所提出的研究 架構,並探討大陸與台灣兩岸行動支付採用落差可能的影響因素,預期本專題研究成果能提 供行動支付服務相關推行與改善的參考。

關鍵字:行動支付、第三方支付、科技接受模式

(3)

2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16 年)

Abstract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popularization of mobile device, E-commerce grows from online business to mobile commerce. In addition to the change of the consumption mechanism, the reason for the change in E-commerce also include consumer behavior, consumption environment and consumption culture, etc.However, when we interact with Chinese students studying in Taiwan, we observe their response to the environment of consumption, “Why the degree of mobile payment in Taiwan is defeated by China which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ater than Taiwan?” At the same time, we find the adoption of mobile payment might be related to consumption habit and culture from related reports and literature. From the user's point of view, we us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nd user acceptance as our theoretical architecture. We use Feng Chia Night Market that most popular in central Taiwan as the main field of investigation to research the adoption gap and related affecting factors about mobile payment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This study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adoption and behavior of mobile payment from the consumer's point of view with Chinese students studying in Taiwan and consumers at Feng Chia Night Market as the main subject and scope of study. According to literature and preliminary result of interview and investigation, we design a semi-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to find considerations of shop owners at Feng Chia Night Market about the mobile payment when they use it. After

understanding related problems of consumption mechanism, we can conduct an empirical research with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First, we expect this study can bring the reasonable answer to the adoption of mobile payment in Taiwan for Chinese students studying here. The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we can confirm our theoretical architecture in this study and find out the possible affecting factors about the adoption gap of mobile payment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Finally, we expect 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could be provided as a reference about the promotion and improvement to service of mobile payment.

(4)

3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16 年)

目次

中文摘要 ... 1 Abstract ... 2 圖目錄 ... 5 表目錄 ... 6 第一章 緒論 ... 7 第一節、專題背景 ... 7 第二節、研究動機與研究問題 ... 8 第三節、專題研究方法與流程 ... 10 一、專題方法 ... 10 二、問卷調查 ... 10 三、半結構式訪談 ... 10 四、專題流程 ... 11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12 第一節、行動支付與商務環境調查 ... 12 一、台灣智慧型手機普及率 ... 12 二、行動支付的定義、種類 ... 15 三、逢甲商圈的消費概況 ... 16 第二節、消費機制 ... 18 一、台灣行動支付的服務提供者 ... 18 二、中國大陸行動支付的服務提供者 ... 21 第三節、政府政策 ... 23 一、台灣政府政策 ... 23 二、中國大陸的政府政策 ... 25 第四節、消費文化 ... 25 一、台灣的信用卡使用文化 ... 26 二、中國大陸的信用卡使用文化 ... 29

第五節、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 30

第三章、專題執行方法與步驟 ... 31 第一節、調查與研究分析步驟 ... 31 第二節、專題範圍(可拉到後面 ... 32 第三節、研究假說推論 ... 32 第四節、問卷設計 ... 36 第四章 調查結果與資料分析 ... 38 第一節、訪談 ... 38 一、訪談問題 ... 38 二、訪談結果彙整與分析 ... 39 第二節、問卷調查資料蒐集與分析 ... 40 一、敘述性統計: ... 40 二、研究假設與驗證 ... 48 第五章、討論與建議 ... 49 第一節、調查發現與討論 ... 49 第二節、採用 ... 51

(5)

4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16 年) 第三節、建議 ... 57 第六章 結論 ... 58 第一節、總結 ... 58 第二節、限制與未來方向 ... 59 參考文獻 ... 60 中文參考資料 ... 60 英文參考資料 ... 62 附錄 1:問卷內容 ... 64 附錄 2、店家訪談內容 ... 66 附錄 3:心得 ... 71

(6)

5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16 年)

圖目錄

圖 1 臺灣智慧型手機普及率發展趨勢及預測 ... 8 圖 2 中國行動支付成長率 ... 8 圖 3 中國行動支付成長率台灣消費者行動支付使用意願 ... 8 圖 4 本專題之流程 ... 11 圖 5 2009-2016 智慧型手機普及率曲線圖 ... 12 圖 6 台灣民眾持有智慧型手機分佈圖-性別 ... 13 圖 7 台灣民眾持有智慧型手機分佈圖-年齡 ... 13 圖 8 台灣民眾持有智慧型手機分佈圖-職業 ... 13 圖 9 逢甲商圈客群比例 ... 16 圖 10 逢甲商家屬性 ... 17 圖 11 2016 年中國大陸第三方支付市佔率 ... 21 圖 12 調查與研究分析步驟 ... 31 圖 13 研究架構 ... 34 圖 14 研究架構之路徑係數圖 ... 48 圖 15 服務流程:早餐 ... 52 圖 16 服務流程:午餐 ... 53 圖 17 服務流程:夜市 ... 54 圖 18 服務流程:超商、一般商店 ... 55 圖 19 服務流程:販賣機 ... 56

(7)

6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16 年)

表目錄

表 1 中國大陸與台灣在政策、服務提供者、使用者、文化上的對比 ... 7 表 2 行動支付種類、定義 ... 15 表 3 台灣五種行動支付的比較 ... 20 表 4 支付寶與微信支付的服務項目: ... 22 表 5「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規定摘要表 ... 24 表 6 中國大陸對第三方支付的政策法規 ... 25 表 7 台灣信用卡文化的時間表 ... 28 表 8 中國大陸信用卡文化的時間表 ... 29 表 9 研究假設彙整 ... 35 表 10 問卷衡量構面 ... 36 表 11 敘述性統計表-台灣地區學生 ... 40 表 12 敘述性統計表-大陸地區學生 ... 43 表 13 台灣地區學生和大陸地區學生平均數對比 ... 45 表 14 問卷比較表格 ... 47 表 15 研究假設檢定 ... 48 表 16 服務藍圖:早餐 ... 52 表 17 服務藍圖:午餐 ... 53 表 18 服務藍圖:夜市 ... 54 表 19 服務藍圖:超商、一般商店 ... 55 表 20 服務藍圖:販賣機 ... 56

(8)

7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16 年)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專題背景

台灣擁有智慧型手機的人超過 1500 萬,等於每 4 個人裡,就有 3 個人有智慧型手機,但 是使用行動支付的人卻寥寥無幾(find.org)。台灣最近幾年才通過相關法案(蔡岡霖; 金融監督 管理委員會, 2016),但是單單有法案通過就能推動行動支付的發展嗎?行動支付肯定還和使 用機制與情境有關,也就是誰來提供行動支付的服務以及提供了什麼樣的服務。其中文化也 造成了兩岸行動支付的採用落差,比如說台灣早已開始使用信用卡,大部分人非常依賴和習 慣刷信用卡付款,所以他們不會輕易改變自己的支付習慣(媛, 2012; 張勵珍, 1976)。但是中國 大陸使用信用卡的年份較短,所以支付習慣容易被改變(丁一飛, 2009)。除此之外,使用者本 身對於行動支付的接受度也會影響。所以我們實際調查與比較台灣學生和大陸學生對於行動 支付的認知程度。 台中逢甲夜市的規模和知名度在台灣甚至海外都算很是熱門的夜市,以逢甲大學為中心 環繞著的逢甲商圈卻很少有人使用行動支付平臺。我們觀察到只有少數商家譬如學校附近的 萊爾富、屈臣氏等觀光客常去的店家,有提供給大陸遊客使用的行動支付平臺:支付寶和微 信,但是使用者也以大陸觀光客居多。逢甲居民和學生其實大部分還是以現金的方式支付。 行動支付可以讓店家和消費者都節省時間並且避免零錢的問題。在大陸,協力廠商支付的意 義已經遠遠超過保障雙方交易,以阿裡巴巴旗下的支付寶來說,它目前整合了轉賬,付款, 從銀行卡充值與提現(充值指的是把銀行卡的餘額轉存到支付寶,提現指的是從支付寶轉餘 額到銀行卡),更可以直接用支付寶到商家消費、理財、購買保險、手機繳費、水電燃氣費、 醫院掛號、交通罰單等等。這些動作可以直接使用支付寶 APP 完成,而無需使用實體貨幣或 者去實體門市。 表 1 中國大陸與台灣在政策、服務提供者、使用者、文化上的對比 中國大陸 台灣 政策 業者先推出服務,政府再依照實 際狀況產生的漏洞進行規範。 因為台灣的法律金融法規並不寬鬆,所 以早期行動支付推行過程常受到阻礙。 服務提供者 主要是一家獨大的情況,並且包 攬了生活中許多功能,逐漸成為 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例如:支付寶 有很多金融機構或購物網站紛紛在法規 鬆綁之後建立,目前仍在推廣中。 使用者 普遍認為行動支付是便利的、有 用的,未來使用意願高。 對於個人隱私和安全性有所顧慮,對於 未來行動支付可以取代現金持普通意 見。 文化 大陸在信用卡方面發行時間比台 灣晚了至少 10 年左右,以致於後 來發展行動支付並沒有受到太嚴 重的使用習慣影響。 台灣早期金融發展十分穩固,信用卡甚 至在當時一度成為身分地位的象徵,並 且後期銀行在發卡方面競爭激烈,積極 進行推廣,導致了台灣民眾普遍習慣使 用信用卡支付。 (資料來源:本專題研究整理)

(9)

8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16 年)

第二節、研究動機與研究問題

台灣於 2014 年持有行動裝置的普及率達人口比 65.4%,約 1,355 萬人持有智慧型手機(如 圖 1),預測到 2018 年智慧型手機普及率為 81.7% (約 1,692 萬人),幾乎是人手一支智慧型手 機,顯示人們的生活和手機已經密不可分。隨著智慧型裝置普及,可預測行動支付(Mobile Payment)的應用將改變且豐富電子商務活動與樣貌,也可能取代傳統的支付方式。 然而,觀察台灣目前行動支付的採用的情形,我們發現台灣擁有智慧型手機的人口雖然 預期將超過 1,500 萬人,但實際使用行動支付的人卻是相對少數,尤其是與對岸資通訊科技 較晚起步的中國大陸相較之下,採用普及程度卻有明顯的差異。2012 年中國大陸全年交易規 模僅 1,445 億元人民幣(237 億美元),2013 年行動支付交易規模已達到 130,010 億元人民幣(2 兆 1248 億美元)(如圖 2),其行動支付交易規模大漲的主因為個人用戶的消費、轉帳、信用卡 還款的推動,以支付寶為代表的協力廠商行動支付平臺提供比傳統銀行、PC 端更優惠的價 格,吸引大量用戶使用行動裝置完成轉帳,轉帳和信用卡還款這兩項基礎服務使得更多使用 者瞭解行動支付,隨之帶動使用行動支付方式的消費交易(科技新報,2013 年);根據資策會 MIC(胡自立,2015)調查報告指出,台灣行動支付使用者僅占整體消費者的 4.8%,具備行動 支付條件(聽過行動支付且自己的手機能使用)而未使用者有 11.7%,台灣整體民眾對於將 行動支付作為主要付款方式的意願,如圖 3。 台灣近幾年雖然積極通過行動支付相關法案(蔡岡霖;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2016)來推 行,但是單單有法案通過就能推動行動支付的發展嗎?行動支付肯定還和使用機制與情境有 關,包括提供行動支付的服務提供者(店家)以及使用者提,另外,消費習慣與文化也是其中 的可能影響行動支付採用情況的重要因素,這個部分可以從現況的兩岸行動支付的採用程度 情況以及來台陸生的反應中觀察到。因此,本專題研究企圖嘗試調查逢甲商圈中消費者對於 行動支付採用的認知與反應,並以來台陸生為主要調查對象,並據以比較台灣消費者和大陸 消費者對於行動支付的接受程度、認知與期待。而台中逢甲夜市規模和知名度在台灣甚至海 外都是首屈一指的商圈,然而實際觀察逢甲商圈的攤商與店家卻很少有人使用行動支付平 圖 1 臺灣智慧型手機普及率發展趨勢及預測(資料來源:鄭仁富,2014) 圖 3 中國行動支付成長率;資料來源:科技新報(2013) 圖 3 中國行動支付成長率台灣消費者行動支付使用意 願;資料來源:資策會 MIC(2015)

(10)

9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16 年) 大陸旅客與求學的陸籍學生,其中逢甲商圈附近居民和台灣學生其普遍仍以現金的方式支 付,本研究同時也觀察到,陸籍的學生對於無法在逢甲商圈以類似支付寶的行動支付方式進 行消費感到困惑與不便;其實在類似商圈以行動支付的方式進行消費交易不僅可以讓店家和 消費者都節省時間,更可並且避免零錢找付等問題。反觀中國大陸的行動支付採用情況,協 力廠商支付的意義已經遠遠超過保障雙方交易,以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寶來說,它目前整合 了轉帳,付款,從銀行卡充值與提現(充值指的是把銀行卡的餘額轉存到支付寶,提現指的 是從支付寶轉餘額到銀行卡),更可以直接用支付寶到商家消費、理財、購買保險、手機繳費、 水電燃氣費、醫院掛號、交通罰單等等,而這些交易均可以直接使用支付寶 APP 完成,而無 需使用實體貨幣或者去實體門市。 本研究從來台灣求學的陸籍學生在逢甲商圈無法採用行動支付的反應觀察中發現兩岸行 動支付的採用程度落差,並進一步發現研究問題:「資通訊科技發展成熟與進步的台灣為什麼 不能直接使用手機付款? 台灣的資通訊科技的發展快速且相對成熟,可是在行動支付的採用 程度卻相較不及資通訊科技發展起跑較晚中國大陸?」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兩岸行動支付 採用落差?為什麼大陸的協力廠商支付乃至行動支付能如此普及且對於消費習慣與行為全面 性的改變,僅僅是因為出門不用帶錢只要一隻手機就能付費的方便嗎?我們很好奇是什麼樣 的原因改變了大陸的支付習慣,以及台灣的商家和消費者們為什麼不採用更便捷的支付方式 的原因。綜合前述研究背景與動機,本專題研究計畫擬以逢甲商圈為主要調查場域,以商圈 內的攤商、店家、與消費者(包括大陸籍消費者與台灣消費者)為主要調查與研究對象,進一 步探討比較兩岸影響行動支付採用因素,並期依據兩者差異分析資料,進一步探討相關的管 理與實務意涵,主要研究目的包括: 1.探討消費者(台灣與大陸)行動支付的接受程度與實際採用情況; 2.探討影響消費機制(攤商與店家)行動支付採用情況與影響因素; 3.比較台灣與大陸行動支付採用差異與相關影響因素。

(11)

10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16 年)

第三節、專題研究方法與流程

一、專題方法

本專題的第一步是先確定專題方向:以大陸學生的角度探討台灣與中國大陸在逢甲商圈 關於移動支付的採用落差,第二步說明專題的背景,並提出專題目的、動機為何。同時提出 專題範圍、依照專題目的和文獻構建研究方法和流程圖。第三步是查閱學術理論文獻、報章 雜誌書籍、網路資料,包括政府政策、服務提供者、使用者、文化四個方面的影響。以及使 用 TAM 科技接收模式來探討影響使用者的因素,並根據此模型撰寫。第四步是用半結構式訪 談逢甲商圈店家,並進行內容分析-逢甲商圈的店家為什麼不使用行動支付。第五步是問卷的 發放及分析-對兩岸學生的結果進行對比分析。最後根據訪談、問卷的內容設計一個可行的以 使用者角度的服務模式,包括案例情境、服務藍圖、服務流程。

二、問卷調查

因為網際網路的普及,計算機的研究已不止是資料統計分析,由於紙本問卷或者電話問 卷有地點和時間的局限性,所以電子問卷調查(electronic survey),也就是結合調查法的原 理和新傳播科技的調查方式,彌補了這個缺點。由受訪者使用文本處理程式,自己把資料鍵 入電子設備,再由研究人員直接把資料轉換成電腦可讀形式,以便統計分析,省卻許多人力 和處理資料的繁複工作。(李政忠 and C.C.Li, 2004) 本研究以逢甲大學大陸地區學生和台灣學 生為對象,以 GOOGLE 線上表單方式透過網路寄問卷給使用者。主要目的是瞭解利用逢甲大 學學生對於行動支付的接受程度,本次問卷總受訪人數為 150 人,大陸地區學生 75 人,台灣 地區學生 75 人。

三、半結構式訪談

半結構式訪談是量化導向或質化導向模式的型式,也就是研究者利用較寬廣的研究問題 作為訪談的依據,導引訪談的進行;訪談指引或訪談表通常在訪談開始前被設計出來,做為 訪談的架構,但是問題順序並不用太侷限,最主要的就是要與研究問題相符,問題的型式或 討論方式則沒有詳細規定,採用彈性的方式進行,但是相對結構式問卷來說,它的研究可比 較性可能降低,但優點是它可以提供受訪者的認知感受並且以及真實的面貌呈現。(林金定 、 嚴嘉楓 、陳美花) 本專題以逢甲夜市店家為對象,利用半結構式訪談詢問:為何不使用行動 支付。

(12)

11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16 年)

四、專題流程

(13)

12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16 年)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行動支付與商務環境調查

一、台灣智慧型手機普及率

圖 5 2009-2016 智慧型手機普及率曲線圖 2015 年,資策會(FIND)調查中心針對台灣的民眾的智慧行動裝置使用普及率來做調查, 根據調查的來結果顯示,在台灣,大於 12 歲使用智慧型的手機或者平板電腦的人數已達 1604 萬人,幾乎可說是每四個人裡面就會有三個人是行動裝置使用者。 該調查根據內政部的性別、年齡、居住地、人口,來分層進行隨機抽樣的方式,通過電 話來訪問 1200 位中大於 12 歲的居民,根據調查統計結果出爐後,與半年前的使用普及率相 比之下,發現台灣的行動用戶多了 170 萬,將近達到 1605 萬人。 該調查也可以發現從 2014 的上半年到下半年台灣人使用行動裝置的普及率也上升了七 個百分點,臺灣的民眾擁有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狀況從原本的 58.7%上升到 65.3%,依據發展 的趨勢進行研判,臺灣的智慧型手機相關普及的狀況將會慢慢趨近於較為成熟的階段,估計 將會在二零一六前後左右來進入市場的飽和期。 調查中也發現,行動裝置不僅僅再是年輕一代的專利,在年輕族群使用智慧型行動裝置 普及率逐漸飽和下,高齡層普及率也正在提高,導致普及率成長的原因有一大部分是來自於 50 歲以上人口使用行動裝置的增加,大於 51 歲的人群持有行動裝置的比例達 26.2%,表示行 動的裝置也將會慢慢進入到中高年齡層的生活裡面。(find.org)

(14)

13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16 年) 13 9.9 10.9 11.8 12.4 11 9.5 8.2 5.9 7.6 0 20 40 60 80 100 120 年齡 12~19 20~24 25~29 30~34 35~39 40~44 45~49 50~54 55~59 60↑ 50 49.5 0 20 40 60 80 100 120 性別

台灣民眾持有智慧型手機分布

男 女 33.2 16.4 13.1 12.7 6.9 6.5 6.4 3.31.6 0 20 40 60 80 100 120 職業 白領上班族 學生 家庭主婦 藍領上班族 退休人員 自營商 自由業 軍公教 其他 圖 6 台灣民眾持有智慧型手機分佈圖-性別 圖 7 台灣民眾持有智慧型手機分佈圖-年齡 圖 8 台灣民眾持有智慧型手機分佈圖-職業 根據以上圖表,不難發現台灣的智慧型手機擁有以及使用普及率較高,行動支付的環境 較為成熟: 韓國 Koreaittimes《2015 年上半年手機趨勢》的調查結果顯示,在 2015 上半年時全球智 慧型手機普及率達到 60%,而台灣的普及率竟然高於平均,達到了 78%,在全球排名下排名 第九,而台灣也被視為適合發展行動支付的國家,在「行動支付環境」逐漸成熟的同時,也 說明著行動支付的時代要來臨了。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表示,104 年是行動支付的第一年,這一年下來,台灣行動支付業 務發展已有初步成果,到 104 年 7 月底,各式行動金融卡、手機信用卡、 行動收單(mPOS)、 QR Code 行動支付、 及行動 X 卡總交易金額達 15 億新台幣,104 年 8 月,總共有 14 家金融 機構會通過台灣的行動支付公司平臺,開通 HCE 手機信用卡服務,其中就有 6 家銀行開放 一般民眾申請。

(15)

14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16 年) 聯卡中心總經理林棟樑表示,台灣使用信用卡簽賬金額持續穩定成長,2015 年簽賬金額 達新台幣 2.23 兆元,在 PCE(民間消費支出)所占比率約 26%,台灣的行動支付包括 TSM、 HCE、綁定卡號和代碼化技術等四大主流,未來聯卡中心將朝平臺資源共用精神,提供 OBO(On-Behalf-of Service,即代處理)服務,有效提升銀行導入行動支付服務速度。 財金公司總經理林國良指出,台灣的金融卡發卡量已高達 9,322 萬張,約佔支付卡 70%, 2014 年的交易金額約達 2.9 兆元,佔支付卡 57%,目前已有 15 家金融機構發行的行動金融卡, 兼具提款、轉賬、繳費、繳稅、購物、查詢等多元功能,比實體金融卡更能提供訊息通知與 持卡人互動服務。(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and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小 結 :

一 般 來 說 我 們 會 認 為 像 智 慧 型 手 機 這 種 高 科 技 的 東 西 就 一 定 只 有 年 輕 人 會 用,但 是 現 在 會 使 用 智 慧 型 行 動 裝 置 的 年 齡 階 層 範 圍 越 來 越 大,甚 至 使 用 的 頻 率 還 比 年 輕 人 還 高,台 灣 的 行 動 裝 置 普 及 率 是 在 世 界 排 名 的 第 九 名。這 一 節 主 要 是 要 研 究 調 查 行 動 支 付 與 智 慧 型 行 動 裝 置 之 間 有 何 關 係。根 據 以 上 資 料,說 明 智 慧 型 行 動 裝 置 的 使 用 普 及 率 是 否 會 影 響 行 動 支 付 的 發 展 情 況,因 為 如 果 普 及 率 不 夠 高,代 表 將 來 會 使 用 行 動 支 付 的 普 及 率 也 不 高,兩 者 之 間 息 息 相 關,成 正 向 關 係。台 灣 雖 然 智 慧 型 手 機 持 有 率 很 高,但 是 目 前 行 動 支 付 的 使 用 率 目 前 卻 是 相 對 較 低 的 的。目 前 台 灣 地 區 已 經 擁 有 使 用 行 動 支 付 的 充 分 條 件,所 以 可 以 排 除 智 慧 型 手 機 普 及 率 對 行 動 支 付 使 用 率 的 影 響 。

(16)

15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16 年)

二、行動支付的定義、種類

目前的行動支付(mobile payment)可說是各式各樣,各種花招都有,行動支付似乎能為 業者帶來不小的商機,它吸引著電信業者、電商、銀行等不同的企業,他們似乎都想與行動 支付這塊大餅沾上邊,首先我們要先來瞭解何謂行動支付(20140220)。 表 2 行動支付種類、定義 類型 說明 以簡訊為基礎的 支付交易(SMS-based transactional payment) 運用手機完成轉帳或匯款,消費者透過 SMS 簡訊或 USSD 發送 支付請求至一個電話號碼或簡碼,支付的款項由電信帳單或電 子錢包中扣除,收款人憑簡訊內容或密碼,可在電信商營業據 點或代理商領取現金,或是在指定銀行的 ATM 上無卡提現。 此類型的服務在亞洲及歐洲十分盛行(Matthew,2012)。 行動帳單付款 是使用電信商開設的金融平臺,在進行購物交易後,將交易的 帳務納入手機的帳單內,由電信商做代收付,而商家的部份也 是由電信業者來進行付款(N. Wishart,2006).。 近場通訊技術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又稱近距離無線通訊,是一種短距離的高頻無線通訊技術,只 要手機有這項技術,就可以和感應式讀卡機進行交易。 二維條碼 (QR-Code) 該 App 先行連結經過與電信業者認證的信用卡或金融卡,於消 費時,以手機掃瞄特約商店端產生的 QR-Code,透過後端網路 刷卡系統或金融卡轉帳系統的連線授權,即可完成付款(IBM 總 經理月刊, 201403)。 App 軟體直接使用電子錢 包 藉由藍牙或聲波連結銷售終端執行交易結算,許多商家的實體 儲值卡或禮物卡 (Gift Card) 轉為行動支付,或是協力廠商支付 的儲值帳戶要拓展實體商店的支付時,多採此模式。 個人對個人支付 (Person-to-person, P2P) P2P 支付是銀行業為能抗衡協力廠商支付,如 PayPal,僅需知 道收款人手機號碼或 email 位址,不需要銀行帳號,就可直接 轉帳,並以即時簡訊通知對方收款,比起網銀嚴謹的轉帳程式, 是快速又方便(預見雜誌,2013)。 行動裝置網路支付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WAP) 是一個使移動用戶使用無線設備(例如行動電話),隨時使用網 際網路的資訊和服務的開放的規範(維基百科,2008)。 (資料來源:2.16.886.101.20003, 2014;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17)

16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16 年)

三、逢甲商圈的消費概況

逢甲商圈附近有許多學校,像是逢甲大學、僑光科技大學、西苑高中等學校,逢甲夜市 的範圍很廣大,包括文華路、西屯路、逢甲路、福星路、河南路都是屬於商圈的一部分,因 為臨近市區且周遭又有許多學校,使逢甲夜市成為台中最熱門的夜市,也是觀光客必逛的夜 市。 逢甲夜市與台中其他的夜市相比較,最大的不同點在於逢甲夜市不單只是以小吃聞名, 也包含了各式各樣不同性質的店家,且逢甲夜市的店家營業時間也比較長。近年來,台中市 政府對於商圈風貌進行重新規劃,路面進行整修,街道造景,除此之外為瞭解決停車方面的 問題,還致力於規劃停車空間,現今逢甲夜市用跟以往不同面貌的方式來吸引不少消費族群, 使商圈規模逐漸擴大。逢甲夜市販賣的商品五花八門、各式各樣的種類都有,商品價格從高 單價到低單價的商品,又或者是時下最流行的商品,這些通通都在這裡買的到,甚至有許多 店家讓你比價。經過調查研究發現,逢甲商圈是最受年輕族群喜愛的商圈,因為此商圈適合 大眾化消費,價位也平易近人,店家屬性也豐富。目前登記有案的攤販和商店大約有 1600 多 家(蔡念庭 et al., 2015),逢甲商圈的店家經爭非常激烈,家家都要想辦法搶生意,因為店租高 得驚人,如果生意不好,很容易就被淘汰掉,造成許久沒逛逢甲夜市的人常常會覺得店家怎 麼一直在變,每次來都不一樣,但也因此增添了不少的新鮮感。

消費族群比例

: 逢甲夜市的消費族群性別比是男性 35%、女性 65%,若是以年齡層來區分的話,逢甲夜 市的消費族群主要以 20~30 歲的年輕人為主,21 歲到 30 歲之間就占了 43.1%,這當中逢甲大 學的學生就占了很大的比例,其次為年輕的上班族群,然而這些人口通常會在晚上六點至七點 期間出現;名列第二的消費族群是 10 歲到 20 歲的人口,比例為 27.3%;名列第三的消費族群是 31 歲到 40 歲,比例則為 19.6%;名列第四的消費族群則為 41 歲到 50 歲的人口,比例為 8.4%, 比例占最少的則是 51 歲以上的人口,比例為 1.6%。若是要將主要的消費客群分為三大類, 可分為學生族群、上班族群、觀光客,他們所占比例分別是 45%、45%和 10% (臺中觀光旅遊 網) (資料來源:本專題研究整理) 圖 9 逢甲商圈客群比例

(18)

17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16 年)

商圈屬性

: 公車站、夜市、社區人口、觀光景點、大學學區、高中學區 預估人潮流量:針對 2015 年的逢甲商圈人潮流量做調查,研究結果顯示,逢甲商圈在禮拜一 到禮拜四的晚上,平均每天約有 2.4 萬人左右,禮拜五則約有 2.9 萬多人;禮拜六則是一週當 中人潮量最多的,高達約 7.1 萬人口;禮拜日則約有 6.9 萬人口。用這份數據換算成逢甲商圈 一年的人潮量,則高達 1,328 萬人(林珮萱; 臺中觀光旅遊網)。

逢甲商圈店家屬性

: 逢甲商圈各種店家都有,不管觀光客是要買吃的、穿的、用的、玩的……應有盡有,其 中在食方面的店家比例占了最多,高達 42%,緊接在後的是服飾店,比例約有 36%,再來分 別是育樂方面的 9%、生活用品的 6%,以及其他方面的店面約有 7%(臺中觀光旅遊網,2015)。 (資料來源:本專題研究整理)

小結:

逢甲夜市可說是台中必逛的一個景點,它結合了北中南各式的小吃,甚至許多食物都是 從逢甲夜市發跡的。逢甲商圈涵蓋的範圍非常廣,店家性質涵蓋的也很廣,幾乎可說是沒有 什麼是在逢甲商圈買不到的東西。 如果逢甲夜商圈能結合行動支付,絕對能為店家帶來方便,例如減去收錢找錢的時間、 省去人力成本、可以防止收到假鈔或是找錯錢等等。 圖 10 逢甲商家屬性

(19)

18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16 年)

第二節、消費機

我們列舉了台灣現有的幾個移動支付平臺例如街口支付、歐付寶、LINE Pay 等等以及大 陸現有的移動支付平臺例如支付寶、微信支付各自所提供的服務以及服務提供者的相關簡 介,從中可以看出大陸的移動支付在生活繳費方面提供的服務更多元化,而我們調查的目的 是想探究怎樣才能使移動支付在逢甲商圈提供更便利的生活方式。

一、台灣行動支付的服務提供者

街口支付:

收藏喜愛的店家並可隨時搜尋店家資訊 提供包括優惠券、訂位、點餐、候位到手機支付…等服務 與超過 1000 家臺北市店家合作 吸引天母、晴光、永康、公館、貓空及西門這六大商圈店家加入 未來將提供叫車、電影、娛樂與各種便民服務等 與便利商店和各大百貨業者合作,為消費者提供更加方便的服務 目前已與台新、中信、永豐、玉山等銀行合作。 《街口支付》是專門為實體店家打造的一種線下開放式 APP 行銷平臺,不但有個性化的網站 後台,還提供店家包含手機訂位、電子票券發行/核銷、收藏用戶推播、資訊/評論管理、候位 管理、點餐等服務,更整合行動支付收款;店舖更可通過官網自動加入,經審核後可在 24 小 時內快速上架。 此外,也可透過 APP 與銀行端串接 POS 系統,完成票券核銷與行動支付收款…等 E 化服務 流程,這種合作模式使得百貨公司或大型連鎖店在接受《街口支付》的同時,也能接受其他 行動支付的服務,EX:支付寶、歐付寶…等。("街口 APP 上線 行動支付 6 功能吸睛 | 即時 新聞 | 20151014")

歐付寶:

歐付寶是台灣目前業者中從事金流支付產業時間最久的協力廠商支付平臺 具有獨特的「一址付」功能,賣家可直接於部落格或社群網站上設定收款連結 多樣化的付款方式:信用卡、實體 ATM、網路 ATM、超商代碼/條碼、搭配簽約銀行的儲值 支付賬戶以及海外支付平臺,如:支付寶、財付通…等 與多家銀行合作,免去跨行轉賬費 搭配統一超商、全家及黑貓宅配的物流服務 遊戲寶:專門為台灣玩家與遊戲業者量身定造的收付款服務 實況功能:在主持人直播的同時,現場觀眾可以馬上給主持人打賞 (2016)

(20)

19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16 年)

GOMAJI 夠麻吉 PAY

專注於餐飲領域店家合作開發,搶進過往信用卡較少接觸的微型餐飲店家以及小吃等,同時 強攻連鎖店、商圈、夜市合作,目前全台合作店家數已突破 3,000 家大關,在臺北市的部分, 店家數更已成長到 1,800 家,密度是 7-ELEVEN 在臺北市店家數的兩倍以上。 為提供消費者在遊逛商圈時更豐富的美食選擇,GOMAJI Pay 攜手寧夏環保夜市、饒河觀光 夜市、臺大公館商圈、內湖 737 商圈,聯合超過 200 家餐飲店家加入! (中時電子報)

Pi 行動錢包:

PChome 推出的 Pi 行動錢包,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可以在 7-ELEVEN 消費,也可以用來支援 臺北市和宜蘭縣停車費。可以用各家信用卡支付臺北市和宜蘭縣的停車費。可以在 7-ELEVEN 消費。業者也推出「掃碼付款」的功能,讓民眾在全台灣約五千家統一超商門市 可使用綁定信用卡的 APP,並透過兩組一維條碼快速掃碼結賬。(Titan, 2015)

LINE Pay

台灣最多人使用的 LINE 通訊軟體,也有推出 LINE Pay 行動支付,可以綁定信用卡付款, 如果需要轉賬或收款,需要申請國泰世華銀行賬戶。

1.提供綁定信用卡的支付方式,並與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合作

2.民眾無論使用哪家銀行的信用卡付款,都會進入中國信託的收單體系,更加有保障 3.可經由現金或信用卡儲值,在平臺上的商家中購物、轉賬、或與親友分攤聚餐金額

2014 年 LINE Pay 進入台灣,讓用戶可以在 LINE 裡儲存信用卡資訊,購買代幣及點數,而 2015 年六月和國泰銀行合作,提供「儲值支付賬戶」的功能,並且透過 LINE 就可以開通, 不必親自到銀行開戶,各大銀行皆可轉賬至其中,不過這些都只能在 LINE Store 上消費,今 天開始終於有合作商家,也可以讓你使用 LINE Pay 了。

業者目前與將近三十家網路商家與服務合作,從 86 小舖、東森購物網,到女生必逛的服飾網 站:東京著衣、OB 嚴選、Queen Fashion Shop 等;如果你是走文青路線,也有玩具反鬥城、 Taaze 讀冊生活、金石堂網路書店,連旅遊業者如五福旅遊,還有 KKBOX 與好吃宅配網…等 也都能用其支付。

(21)

20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16 年)

五種行動支付比較:

表 3 台灣五種行動支付的比較

項目 GOMAJI 街口支付 LINE Pay 歐付寶 Pi 行動錢包

共通特色 Android 系統/IOS 系統都支援 不需額外申請 SIM 卡、虛擬信用卡、免綁定電信業者 以掃條碼的方式進行付款 信用卡 不限信用卡 不限信用卡 不限信用卡 超商限定永豐 /玉山/新光/台 新/遠東/凱基 超商限定中信 合 作 實 體 店鋪 約 2000 間餐廳 ( 包 含 糖 朝 、 SUBWAY 、 LOUISA 咖 啡…等) 約 1500 間店 家 ( 包 含 餐 飲 業、美容舒壓 類、購物、寵 物 類 、 娛 樂 類…等) Aday 咖啡館、 口 杯 食 堂 Guuday 生活用 品 、 美 麗 華 百 貨 、 Dreamer38 咖啡館、T Play 聽不累耳機 尚未合作 敏盛綜合醫院、黑 松自動販賣機 合 作 網 路 店鋪 尚未合作 尚未合作 近 200 個品牌 (包含綜合類店 家 、 旅 遊 、 航 空 、 美 妝 、 書 店、流行時尚、 婦幼親子、團購 宅 配 、 慈 善 捐 款…等) 包 含 流 行 時 尚、美食、居 家收納、生活 用品…等) PChome24H 購 物 網站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22)

21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16 年)

二、中國大陸行動支付的服務提供者

從下圖可以看出,大陸有許多協力廠商支付的業者,行動支付的市場,到目前來說是兩 大陣營鼎立,一個是是阿裡巴巴旗下的「支付寶」佔 55.4%,另一個騰訊的「財付通」佔 32.1%, 兩者共同佔據近 9 成市佔率。(黃婷《經貿實踐》2015 年 09 期) 圖 11 2016 年中國大陸第三方支付市佔率 (資料來源:黃婷《經貿實踐》2015 年 09 期)

支付寶

: 轉賬:賬戶到賬戶;銀行卡、賬戶到銀行卡; 付款:(支付方式多元) ·向付款方 show 付款碼付款:付款碼每次不同,保障付款安全。 ·掃描二維碼或條碼付款:自動識別不安全鏈接,安心付款。 ·透過聲波來進行收付款:沒有網路也能夠收款和付款。 ·AA 付款 生活助手:舉凡生活上的大小繳費事宜,都可以通過支付寶來進行,例如:手機加值、水電 費繳納、 交通罰款、醫院掛號、有線電視繳費等。 支付寶相當於你額外搞了一個零錢包,而且這個零錢包還可以互相轉賬,也在不斷的增加 支付的場景,並且直接使用這個零錢包,除了原有的交易擔保的支付功能外,更添加了一些 為日常生活便利性而生的支付功能,是一個整合了許多功能於一軟體的協力廠商支付。近期 更推出情感轉賬;公眾服務平臺、離線支付等服務,試圖從淘寶網下既定的支付功能脫穎而 出,從後頭逐漸走向前端提供不同以往的服務。

(23)

22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16 年)

微信支付

: 微信支付是建立在微信客戶端的一個支付功能,廣大用戶可以用手機來完成快速並且便 利的支付流程。微信支付通過綁定一張及以上的銀行卡的快捷支付作為基礎,向微信用戶提 供快捷、安全、 高效的支付服務。 支付場景:微信公眾平臺支付、二維碼掃描支付、APP 支付 1.轉賬:微信用戶到用戶;銀行卡到銀行卡、賬戶到銀行卡 2.透過指紋付款:通過自己設置的指紋來付款,不用輸入密碼,非常便利(廖姵婷, 2014)。 表 4 支付寶與微信支付的服務項目: 支付寶 微信支付 手機加值 轉賬 水電費繳納 理財通 轉賬 信用卡還款 醫院掛號 手機話費、流量充值 餘額寶 叫計程車 交通罰款 生活繳費 淘寶付款 騰訊公益 (資料來源:本專題整理)

小結:

看完支付寶以及微信支付的服務提供,如果映射到我們在逢甲實際的學習生活當中,可 以通過移動支付進行繳交學費、社團費用、購買三餐等等,能夠切實的方便我們的日常。並 且我認為移動支付的使命不僅僅是讓支付更便捷,而是更統一。化繁為簡,萬劍歸一。設想 你現在把你的錢包打開,數數有多少張卡。儲蓄卡、信用卡、公交卡、各種商店的會員卡。 而卡一多就容易丟,我相信每個人都有丟卡的經歷,作為實體卡片,一旦丟失就要走一遍電 話、現場掛失—等待—再去現場領卡的複雜過程、相當麻煩,而行動支付恰恰可以使我們免 掉這類煩惱。反觀台灣的行動支付,卻無法像大陸的行動支付一樣,利用一個軟體就能夠完 成所有的服務,台灣的行動支付被分成很多塊,有的行動支付軟體只提供價金保管的服務 , 卻沒提供行動支付方面的服務;有的只提供行動方面上的服務,卻不包含價金保管方面的服 務。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台灣行動支付無法像大陸一樣,下載一個 App 就能完成所有的服務, 我們認為是行動支付發展策略上以及長久以來消費文化習慣的不同。 由於臺灣的行動支付市 場太小及消費習慣的差異,較難發展成類似大陸的行動支付的規模,處於這種限制性的環境 之下,臺灣若要使行動支付普及開來,各家銀行應依特性差異有不同的作法。非金融機構的 行動支付業者方面,由於台灣目前的行動支付發展還不是非常完善,還沒有一個完整的行動 支付軟體可以參考,再加上台灣使用行動支付的方式來付款的消費者也不普遍,因此業者們 在行動支付這塊上面,還處於試水溫的階段,才會導致台灣的行動支付,沒有一個系統的軟 件去提供完整的服務。

(24)

23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16 年)

第三節、政府政策

一、台灣政府政策

協力廠商支付在臺灣普遍被定義為是為瞭解決「雙方契約無法同時履行」且「缺乏信任 基礎」的買賣,而衍生出來的支付方式。2009 年 1 月 23 日「電子票證發行管理條例」公告 施行,但為因應實務運作,於 2015 年 4 月 23 日廢止「銀行發行現金儲值卡許可及管理辦法」, 並於 2015 年 6 月 24 日大幅修正「電子票證發行管理條例」,總共修正 14 條、新增 3 條、刪 除 1 條,並於公告日施行。 金管會於 2015 年 5 月 3 日確認實施《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是臺灣繼電子票證發行 管理條例之後,第二個針對非金融業者從事電子支付的管理條例,條例中明定電子支付機構 是指以網路或電子支付平臺為仲介,接受使用者註冊及開立記錄資金移轉與儲值情形之賬戶 (以下簡稱電子支付賬戶),並利用電子設備以連線方式傳遞收付訊息,於付款方及收款方間 經營下列業務之公司: 一、代理收付實質交易款項。 二、收受儲值款項。 三、電子支付賬戶間款項移轉。 四、其他經主管機關核定之業務。 不過在管理條例中沒有明定暫停支付或是價金保管機制在支付中的必要性,業者可以自 行設計暫停支付的機制,或是與銀行合作利用既有的價金保管機制,提供消費者網路購物的 保障。 行動支付於我國基本上落入「電子支付」之範圍,而適用有關法規。在銀行業的部分,「銀 行法」第 3 條是有關銀行業務範圍的一般性規定,其中第 14 款之代理收付業務即包含一般的 支付服務。目前銀行業辦理行動支付業務,即應經金管會許可。

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

為促進我國電子商務產業之發展及保護消費者權益,賦予非金融機構辦理電子支付業務 適當法源,我國於 104 年 2 月 4 日制定「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依本條例第 3 條第 1 項, 電子支付機構係以網路或電子支付平臺為仲介,並利用電子設備以連線方式傳遞收付訊息, 於付款方及收款方間經營代理收付實質交易款項、電子支付賬戶間款項移轉及收受儲值款項 等業務。前開定義已足以涵蓋行動支付業務內容,電子支付機構爰得依本條例之規定,辦理 該項業務。另就電子支付機構提供實體通路之行動支付服務,依本條例第 29 條第 3 項規定, 專營之電子支付機構就第 3 條第 1 項各款業務,利用行動電話或其他可攜式設備於實體通路 提供服務,其作業應符合安全控管作業基準規定,並於開辦前經主管機關核准。本條例對於 電子支付機構業務採取高度管理。有關行動支付監管常見議題,如代理收付資金之安全、資 訊安全、消費者保護、交易及 個人資料保護、洗錢防制等,本條例均已涵蓋在內(蔡岡霖)。

(25)

24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16 年) 表 5「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規定摘要表 項目 規定內容 業務項目 代理收付實質交易款項。 收受儲值款項。 電子支付賬戶間款項移轉。 其他經主管機關核定之業務。 規範對象 兼營之電子支付機構(銀行、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及電子票證發行 機構)。 專營之電子支付機構。 電子支付機構 最低實收資本額 新臺幣 5 億元。但僅經營代理收付實質交易款項業務者之 最低實收資 本額為新臺幣 1 億元。 儲值限額及電子 支付賬戶間款項 移轉限額 新臺幣 5 萬元(每一使用者新臺幣及外幣儲值之合計餘 額)。 新臺幣 5 萬元(每一使用者新臺幣及外幣款項移轉之每筆 金額上限)。 管理方法 採許可制,電子支付機構為金融特許行業。 實施支付款項安全確保機制。 建立使用者身份確認機制。 落實防制洗錢之執行。 建置紛爭解決等確保消費者權益機制。 建置適當的資訊系統及安全控管作業。 風險控管機制 由銀行協助管理專用存款賬戶運作。 收受儲值款項達一定金額者,應繳存準備金。 支付款項運用收益應計提一定比率金額作為回饋使用或其他主管機關 規定用途使用。 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就電子支付機構收受款項總餘額 與其實收資本 額或淨值之倍數,予以限制。 要求電子支付機構建立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 建立金融檢查及會計師查核制度。 建立累積虧損逾實收資本額二分之一之因應措施及退場機制。 清償基金 為避免電子支付機構未交付信託或取得銀行十足履約保 證,而損及消 費者權益,電子支付機構應提撥資金,設置清償基金。 (資料來源: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2016)

(26)

25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16 年)

二、中國大陸的政府政策

表 6中國大陸對第三方支付的政策法規 頒佈時間 政策法規 發文部門 關鍵內容 2009-8-1 銀辦發[2009]149 號文 人民銀行、銀監 會、公安部、工 商總局 銀行卡受理終端不得受理社會企 業發行非銀聯預付卡 2010-6-14 《非金融機構支付服 務管理辦法》 中國人民銀行 明確網路支付、預付卡、銀行卡 收單業務需要許可證經營 2010-12-1 《非金融機構支付服 務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中國人民銀行 對《辦法》答疑解惑,明確業務 範圍、企業股東、管理人員、組 織架構、申請材料內容 2011-5-25 《關於規範商業預付 卡管理意見的通知》 國務院辦公廳轉 發,人民銀行、 監察部、財政 部、商務部、稅 務總局、工商總 局、預防腐敗局 不記名卡面值 1000 元、記名卡面 值 5000 元限制,購買記名卡和一 次性購買 1 萬元不記名卡要實名 登記,單位一次性購卡金額達 5000 元以上或個人一次性購卡金 額達 5 萬元以上的,通過銀行轉 賬方式購買,還有發票等方面做 出了規定。 2011-10-28 《支付機構預付卡業 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 稿)》 中國人民銀行 對預付卡的發行、受理、使用、 充值和贖回,及預付卡業務企業 的監督管理、紀律與責任做出了 詳細的規定 2011-11-4 《支付機構客戶備付 金存管暫行辦法(徵求 意見稿)》 中國人民銀行 對預付卡業務備付金銀行、備付 金銀行賬戶、客戶備付金的使用 與劃轉,及對企業的監督管理、 罰則列出了詳細要求 2012-1-5 《支付機構互聯網支 付業務管理辦法(徵求 意見稿)》 中國人民銀行 對互聯網支付賬戶管理、業務管 理、特約商戶管理、風險管理, 及企業的監督管理、紀律與責任 做出了詳細的規定

(資料來源:唐榮智 and 丁海英, 1992; 巴曙松 and 楊彪, 2012; 張寬海 and 張靖,2006)

第四節、消費文化

在台灣的消費文化之中,民眾已經慣於使用信用卡、悠遊卡、ICASH…等卡片作為替代 現金的一種工具;然而大陸民眾在使用卡片的習慣方面則並沒有如此根深蒂固,是以我們想

(27)

26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16 年) 要瞭解兩岸之間消費文化為何會產生如此差異,以便我們更加理解不同地區的使用者習慣。

一、台灣的信用卡使用文化

在台灣信用卡的發展史中,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它申請條件的降低與標準的改變,而 從信用卡的申請標準逐漸降低,普遍化到普通民眾都可以申請時,信用卡所呈現的社會意義 也隨之改變。 在時幾年前信用卡代表著比普通人更高的身分與地位,只有金字塔中等以上的人才能通 過核准,而且還伴隨著嚴格的規定。 當時的信用卡申請者必須具備: 民國 63 年 5 月開辦信用卡業務,申請辦法,凡參加該銀行二年期信託資金五萬元以上者, 均可申請,申請時須攜帶身份證及印章,親自該公司填寫申請書,經該銀行審查通過後,於 7 天內通知領取信用卡。(張勵珍,1976,「我國銀行開辦信用卡業務之商討」) 用民國 63 年的物價水準來衡量,50,000 元可以等同一棟普通的民房,也表示了卡片的申 請者絕對是社會中少數的有錢人,並非普通民眾可以申請。 十幾年前申請者都必須填寫十分詳盡的個人資料,包括了存款與收入之類的財務隱私, 而近年來卻不用如此麻煩,只需要一般的基本資料,再加上銀行內部建立的完善授信基礎, 與業界間良好的聯合徵信基礎,更甚至是只要辦理過其他家銀行的卡就可以直接通過發卡程 式。 近年來核卡標準已經隨著同業間激烈的競爭下逐步的降低。而主要原因是信用卡的利潤 來源從年費轉為刷卡利息。民國八十五年某些銀行開始推出免年費,目標是搶攻市場佔有率, 「免年費」這種手段對於民眾來說是非常吸引人的誘因,而這個策略也如同預期般有效,華 僑、富邦、慶豐…等銀行也透過這個方法大幅度提高市佔率。 實際上,信用卡業務應該要達到某種程度上的經濟規模,才可以達到損益平衡,甚至產 生利潤,其中收取年費,對發卡銀行在服務品質或是風險承擔上的影響十分深遠。 由此可知年費對於信用卡業務財務平衡的重要性,在即使不得不使用「免年費」這種策 略的狀況下,銀行業者依舊想要經由刺激民眾購物慾望來獲取刷卡所產生的利潤。由此看來, 不管業界內如何競爭,能夠取得的利潤,各家業者還是不會輕易放過。 由於信用卡業務以利息收入為主,必須普遍發卡才能獲利。所以當卡片的發行程度普及 到每人甚至有十多張以上的時候,所謂的「申請門檻」就完全取決於每個人所能借貸的能力, 信用卡就不可能再被當作社會中上層的象徵。經由其中比如循環信用之類的設計,還款能力, 就變成通過信用卡申請的重點。 至此表示了眼下信用卡比起財富與地位的展現,與借貸的關係更加緊密,而它的持有者 所表現出來的社會地位也從金字塔中上階層到如今的卡奴與負債(廖秀芳)。

小結:

1.在開放後的信用卡市場,各大銀行在同業間展開了競爭。在市場中信用卡的競爭,伴 隨著發卡業者數量增加而呈現白熱化的情形,發卡銀行為了提高市佔率,陸續推出各種優惠

(28)

27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16 年) 方案(EX:紅利積點、核卡禮…等項目)吸引民眾辦卡,甚至在各大商場與百貨公司都可以 看到銀行業者在進行辦卡的攤位,是以在媒體廣告及促銷方案的推波助瀾下,呈現快速成長 趨勢。 2.申請信用卡的條件逐漸降低,再也不是持有者社會地位與財富的象徵。 台灣信用卡的普遍化導致了業者們為爭取市佔率,不斷提高發卡數量和降低審核標準,過去 白金卡只針對金字塔頂端的消費者發行,更是一個體現了個人財富與社會地位的象徵,而如 今隨著業界內競爭的激烈化,甚至學生族群都只要成年就可以經由傳真完成「白金卡」的辦 理手續。由此可見,在業者寬鬆的申請標準以及發卡數量無限制的狀況之下,持有信用卡再 不是社會地位以及財富的表現。 3.持有許多信用卡也可以說是等於「卡債」。信用卡有許多特性,其中除了代替現金成為 民眾的支付工具以外,另一個功能就是在購物時與銀行借款。對業者來講,其利潤來自手續 費、借款利息以及年費。不過近年來,卡片借款的利息,已經變成主要的利潤來源,是故, 對業者來說,發行信用卡的目的主要已經變為:擴大民眾持有的卡片數量來提高獲利、並同 時強化持卡民眾的購物及刷卡慾望。因此,信用卡和借款的連繫就更加緊密了。

(29)

28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16 年) 表 7 台灣信用卡文化的時間表 年代 大事紀 1976 財政部以發行信用卡若非統一管理,易滋流弊,遂萌創辦聯合簽賬卡之構想 1981 一、財政部頒布「聯合簽賬卡業務管理要點」規定: 1.辦理簽賬卡業務之國內發卡機構必須加入聯合簽賬卡處理中心為會員 2.一人一卡制度 3.國內發卡機構負責發卡業務;聯合簽賬卡處理中心負責集中清算、委託收 單業務 1983 「財團法人聯合簽賬卡處理中心」正式成立 1984 國內發卡機構發行「聯合簽賬卡」 1988 一、財政部廢除一人一卡制度,增加循環信用功能,核准發行「信用卡」 二、「財團法人聯合簽賬卡處理中心」更名為「財團法人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 1989 配合金融自由化及國際化,國內發卡機構發行 VISA 信用卡,國際信用卡之 國內清算業務由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辦理 1991 國內發卡機構發行 MasterCard 信用卡 1993 台灣信用卡市場開放 1994 一、國內發卡機構發行 JCB 信用卡 二、推動建置國內外信用卡預借現金業務 1995 實施信用卡國內清算制度 1996 一、開放國內信用卡機構推展收單業務 二、建置信用卡 ATM 預借現金作業系統 2000 建置「信用卡國內授權連線核心」,由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與財金資訊股份有 限公司共同辦理國內交易於國內完成授權之連線架構 2001 規劃國內 EMV 晶片信用卡交易環境,台灣成為亞太地區第二個晶片化之國 家 2002 一、國內電子簽章法施行細則正式實施通過,為網路刷卡提供安全保障 二、財政部首度開放以信用卡方式繳交個人綜合所得稅款 2003 一、國內發卡機構開始發行結合金融卡、信用卡的多功能金融卡 Combo 卡 二、交通部觀光局規劃建置「國民旅遊卡」檢核系統,初期以公務機關人員 為發卡對象,目標期為協助政府機關振興觀光產業,帶動就業風潮並落實公 務人員休假補助設立之宗旨 三、台灣地區全面導入晶片卡計劃,由中華民國銀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 會推動「全國性晶片信用卡轉換計劃」 2004 行政院研考會建置「電子化政府多元付費作業平臺」,信用卡持卡人可於網路 上申辦及繳交各項公務機關相關費用 2005 11 家銀行開辦信用卡繳學費 (資料來源:媛, 2012; 張勵珍, 1976)

(30)

29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16 年)

二、中國大陸的信用卡使用文化

隨著中國大陸信用卡的個人零售業務對外資的全面開放,中國信用卡在國際市場上的競 爭力將會進一步得到增強。目前,許多如 HSBC、渣打等外資商業銀行已經開始對中國的信 用卡市場的開始進行滲透。但是總體來說,大陸的信用卡使用文化起步較晚,有利於行動支 付在中國大陸的發展,因為人們還沒有依賴信用卡,反而更能接受先存錢在消費的習慣,而 不是像信用卡,先消費再還貸。 表 8 中國大陸信用卡文化的時間表 年代 事件 1979 年 10 月 (大陸)信用卡的出現 1985 年 6 月 中國發行第一張信用卡:中國銀行珠海分行發行中銀卡 1987 年 2 月 1987 年 3 月 中國銀行珠海分行開始提供 ATM 服務 國際支付組織開始進入中國卡市場 1988 年 6 月 中國銀行發行外匯長城萬事達卡(國際卡) 1997 年 10 月 30 日 銀行卡資訊交換總中心在北京正式成立 1998 年 12 月 24 日 銀行卡資訊交換總中心系統正式投產運行 1999 年 3 月 26 日 1999 年 7 月 CFCA(中國金融認證中心)工程正式啟動 首傢俱有仲介性質的個人征信公司--上海資信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 2000 年 7 月 1 日 2000 年 6 月 29 日 上海正式啟動"個人聯合征信"制度 CFCA 正式運行 2002 年 1 月 10 日 2002 年 3 月 26 日 2002 年 5 月 17 日 2002 年 6 月 25 日 2002 年 11 月 2002 年 12 月 首批銀聯卡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五大城市推出 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浦東正式成立 中國工商銀行牡丹卡中心在北京正式成立 銀聯公司正式成為萬事達卡國際組織的會員 銀聯同萬事達卡國際組織合作建成外卡資訊交換介面 銀行卡聯網通用"314"目標已全部實現,且絕大多數髮卡商業銀行系統內 異地交易成功率都達到了 80%以上;在 100 個城市中同城平均跨行交易 成功率達到 75%以上;在推廣普及"銀聯"標識卡城市中,各商業銀行均 全部完成了標準化改造和異地跨行業務開放工作,實現了"銀聯"標識卡 在這些城市內和城市間的跨行通用。 2003 年 12 月 31 日 花旗、滙豐銀行獲得銀監會批准,在內地發行雙幣信用卡。外資銀行邁 出進入中國銀行卡市場第一步 2004 年 1 月 18 日和 9 月 8 日 銀聯卡分別在中國香港和澳門地區實現受理 2005 年 1 月 10 日 中國銀聯正式開通銀聯卡在泰國、韓國及新加坡的自動取款機(ATM) 和商戶 POS 受理業務 (資料來源:丁一飛, 2009)

(31)

30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16 年)

第五節、

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根據(Davis et al., 1989)提出的科技接受模式,通常能夠用於解釋或預測新資訊系統在使 用上會對其產生影響的因素。知覺有用性與知覺易用性是 影響消費者採用新科技系統行為意 圖的兩個重要因素,而影響消費者知覺有用性和知覺易用性的變數稱為外部變數(陳姿蓉 et al., 2013)。本研究將知覺有用性隱私顧慮、安全性顧慮、行動性、知覺交易便利進行探討。 主要概念就是主張「有用性」與「易用性」會影響到用戶使用新系統的態度,進而影響 到用戶所採取的具體行為。科技接受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找出一種行為模式來解釋用戶接受新 資訊系統的行為,並分析影響到用戶行為的各種因素。 以「認知有用」和「認知易用」為獨立變數「行為意圖」和「使用行為」為相依變數。 1. 知覺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 指使用者相信使用某系統會增加其工作績效或所能省下努力的程度,亦即個人對於採 用某種資訊系統,會增加其工作效能的主觀認知。 當使用者認知系統容易被使用時,會促進使用者以相同的努力完成更多的工作,因此 認知有用同時受到認知易用與外部變數的影響。

2. 知覺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

指使用者認知到科技容易使用的程度,當系統愈容易使用時,使用者對於自我效能與 自我控制會更具信心,對系統所持態度也會更積極。 3. 外部變數(external variables): 認知有用性及認知易用性會受到外部變數的影響,包括使用者外在環境,如組織的支 援、電腦的介面、方便性等,及使用者個人的內在特質如自我效能、學習風格等都會 影響使用者的認知信念。

4. 行為意圖(behavioral intention to use):

資訊系統的使用決定於行為意圖,而行為意圖同時受個人對科技的使用態度與認知有 用所影響。

(32)

31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16 年)

第三章、專題執行方法與步驟

第一節、調查與研究分析步驟

回顧相關文獻之後,為驗證本專題研究計畫所提出的問題、推論與假說,計畫採用半結 構式訪談對商家進行訪談,希望能從對商家的訪談中找出問題所在,並進一步以科技接受模 式(TAM)為研究架構進行研究問卷設計,對於逢甲商圈的消費者包括台灣與來台陸生發放 問卷進行調查並收集相關資料進行實證研究。 圖 12 調查與研究分析步驟

(33)

32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16 年)

第二節、專題範圍

由於本研究旨在探討行動支付在兩岸之間的採用落差,因此研究對象以造訪逢甲商圈的 台灣與中國大陸消費者為主,在初步調查與前測部分我們以逢甲大學的台生與陸生作為取樣 的對象,進行使用者問卷調查,並對逢甲商圈的店家進行半結構式訪談,藉以驗證本研究所 提出的研究架構之正確性與適用性。

第三節、研究假說推論

知覺交易便利性和行動性支作為外部環境因素影響著知覺有用性和知覺易用性,而知覺 有用和易用又影響到使用者的行為意圖,同時,個人隱私顧慮和安全顧慮作為個人行為變數 影響也影響使用者的行為意圖,而行為意圖決定了使用者的採用意願。 隱私顧慮(Privacy Concern): 在人類的社會生活中,隱私是一個普遍而重要的部分,大部分的國家都會立法將隱私公 認為基本的人權之一。至今為止,由於電信技術的不斷進步,其中通訊訊息保密的提升包含 安全性和隱私(Bellman et al., 2004),有關電子商務的研究指出,用戶對於安全性風險包含重視 個人隱私可能受侵犯(Lwin et al., 2007),使用者在網路上或打電話時,若需要提供個人資訊, 如:信用卡、銀行賬戶...等,此時許多使用者會對其安全程度特別關心,甚至不願意提供個 人訊息(Traci B. Warrington et al., 2000),尤其行動服務會隨時隨地透過用戶的裝置接受訊息,並 提供適地性和個性化的資訊提供參考,但往往未經用戶授權便追蹤該用戶資訊,因此使用行 動服務的用戶擔心其隱私受侵犯(Bauer eat al.,2005)

多數人對於行動支付的使用經驗不足,且使用行動支付進行交易的同時,風險也相對提 升(Bauer eat al.,2005),過去研究中顯示消費者對於個人隱私和安全性的問題,會增加使用者對 於行動支付的不確定性 先前電子商務的研究指出隱私為使用者所重視,而行動商務無限數據的使用更經常運用及取 得個人資訊(Zhang et al., 2013),我們考慮到使用行動支付服務的用戶會更加重視自己的隱私 類的問題,所以我們的研究會考慮到個人隱私負向影響行動支付的使用意圖。 安全顧慮(Security Concern): 在資訊系統環境中安全性通常是指未經授權的情形下受到入侵;在使用行動支付服務 時,由於無限網路尚未標準化,訊息的轉化過程會比較複雜,因此在無限網路傳輸資料的過 程中,訊息遭到竄改、盜用破壞等行為是有可能會發生的。因此安全性一直是行動支付服務 市場難以普遍的阻礙原因之一(Pousttchi, 2003)在(Suh and Han, 2002)所認為安全議題在行動 商務中是須受到重視的,一共分為五類:1.身份認證:進行網站交易時,需確認雙方身份的 機制。2.隱密性:僅參與交易者才能接受到交易訊息。3.隱私權保障:確保消費者資料不外洩。 4.資料完整性:資料受到保護,避免他人修改。5.不可否認性:交易完成以後,雙方無法否認 曾經參與交易。 從以上學者所提出的研究發現,當消費者在使用行動設備使用行動支付服務 時,會擔心個人資料外洩,以及自己的財物會有損失的風險等問題,因此本研究把安全性列 入影響行動支付使用意圖的因素之一。

(34)

33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16 年) 行動性(Mobility): 行動性指能夠利用行動設備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使用無線網路。使用者在行動服務的過 程當中,最顯著的感受即是行動性,因此行動性是行動服務的最大核心特色。傳統的電子商 務與行動支付相較之下,行動支付的交易是透過無線互聯網、行動計算的方式,使用戶自由 使用上的價值提升。使用者可以不論在任何時間、地點,進行所需要的服務,將其空間與時 間獨立開來,超越時空的限制,隨時隨地的連接到所需要的網路資訊、服務等,讓行動科技 更大幅的提升工作和生活上的效率。使用者還能夠利用衛星定位技術提供的適地性資訊與服 務內容,做出更準確的決策並滿足其當下的需求。(Anckar, Bill; D’Incau, Davide.2002)

由於行動服務有能在特定時間、地點提供服務的特性,再根據關於行動資訊的相關研究資 料顯示,行動性是行動科技最為重要的特性。從(Schierz et al., 2010)行動支付接受度的相關研 究來看,可以知道驅使消費者使用行動支付的影響因素有很多,其中最為主要的影響因素正 是行動性。因此我們要透過此研究來探討,行動性對於知覺易用性是否有影響。

知覺交易便利(Perceived Transaction Convenience):

隨著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行動設備已經逐漸成為新的生活趨勢,在台灣每 4 個人就有 3 個人使用行動裝置。行動裝置由於它的方便攜帶,改變了很多以前只能在電腦面前操作的 事務,所以將便利性當做行動支付的特徵,影響消費者使用的因素之一。 知覺交易便利性指使用者使用科技系統時,所能節省的時間程度;知覺有用性是指當使 用者使用該科技系統時,能感到有效的提升工作效能,亦即使用者在使用該系統後,對工作 或學習上的表現期望。當使用者對科技系統所帶來的便利性重視程度改變,在採用科技系統 時,對知覺有用性也會跟著改變(王子駿 2003),可以了解到知覺交易便利性會影響知覺有 用性。 知覺易用性指使用者在使用該科技系統時,主觀的認為該系統的操作容易程度。當使 用者對科技系統所帶來的便利性重視程度改變,在採用科技系統時,對知覺易用性也會跟著 改變(王子駿 2003),系統越容易可以了解到知覺交易便利性會影響知覺易用性。 知覺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 知覺有用性是根據科技接受模型為基礎,被廣泛地運用在調查用戶對此技術或者資訊科 技系統中。科技接收模式中,知覺有用性、知覺易用性是兩個主要的因素(Davis, 1989)。 1.知覺有用性:潛在的用戶認為使用此科技系統可以增加工作績效的程度 知覺有用性其定義為使用者相信使用此科技可以提高自身的利益,也就是使用者會不會 用這個科技的時候,會考慮到這個科技能不能提身自我績效(Davis, 1989)。

知覺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

Davis et al.(1989)指出潛在使用者主觀地認為學習某一特定的操作流程,容易使用的程 度。通常容易操作、操作過程是清楚的且容易理解的,使用者會對自我表現會具有信心;但 是在技術使用上,若越難操作、過於複雜或是需花許多精神學習的系統,對使用者心中將造 成負擔、產生不良負面情緒、進而排斥使用。簡單來說,當使用者知覺到該創新科技智慧型

(35)

34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16 年) 手機的資訊系統功能操作上,愈不需要花費太多的心力進行學習,則使使用者對使用該系統

的態度愈正向(Davis et al., 1989; Shih, 2004)。

1.隱私顧慮與行為意圖之關係 由於消費者在透過使用行動支付系統時,會擔心個人資料遭外洩等風險,使用者在使用 行動支付時,不確定性的風險是必須承擔的,知覺風險又包含安全性和隱私性,當使用者的 知覺風險提升時,採用行動支付的行為意圖就會降低,因此知覺風險會負向影響使用者的行 為意圖,也表示安全性和隱私性會負向影響使用者的行為意圖。綜合上述說明,本研究提出 以下假設: H1:隱私顧慮會負向影響使用者對行動支付的行為意圖。 2.安全顧慮與行為意圖之關係: 由於顧客使用線上交易的經驗會有差異,他們對於線上交易系統的安全有不同的期望和 要求,顧客會因為擔心電子支付的安全性低而降低使用的可能性;顧客對於安全因素較為考 量時候,對於行動支付的行為意圖也較低(Ghosh & Swaminatha,2001)。綜合上述說明,本 研究提出以下假設:

H2: 安全顧慮會負向影響使用者對行動支付的行為意圖。

3.行動性與知覺易用性的關係:

Hong et al. (2008)及 Yao and Murphy (2007)等學者將行動性定義為,顧客在需要行動支付 服務的時候,能隨時隨地的使用它,期望使用的便利性。Mallata et al. (2009)將行動性定義為, 使用者對於行動資訊服務對使用者在時間和地點上給顧客帶來的便利。綜合上述說明,本研 究提出以下假設: H3:行動性會正向影響知覺易用性。 4.知覺交易便利性與知覺易用性之關係 知覺交易便利性為影響消費者採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用來衡量消費者是否採用行動 圖 13 研究架構(資料來源:本研究)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本文將就俄羅斯養豬 產業高達 業、肉豬市場 概況進行探討 況進行探討 , 並就台灣豬肉 產業高達 品拓展俄羅斯市場之優劣勢與可行作法 提出建議,以作

為此,國立中正大學防制藥物濫用教育中心與台灣藥物濫用防治研究學會,在教育部學生事 務及特殊教育司之支持下,將於 2019 年 10 月

(二)受補助單位申請支付款項,應本誠信原則對所提出支用單據

7S 強化並且複習英國國定數學能力指標 level 4 的內容、主要學習 level 5 的內 容、先備一些 level 6 的延伸內容。. 8S 完成並且深化 level

我國「國民教育」之實施早期為小學六年,57 學年度以後延伸為九年,民國 86

本研究採用三種判斷準則來比較 Nelson-Siegel Model、Extend Nelson-Siegel Model 與 Nelson-Siegel-Svensson Model 的配適能力,配適結果如表 4 表示,其中

 100 年:『非金融機構』承作第三方支付,在金管銀票字第 100 00043180

Keywords: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Media Richness Theory,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