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武東堡生活網絡形成之探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武東堡生活網絡形成之探究"

Copied!
16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

武東堡生活網絡形成之探究

指導教授:薛雅惠博士

研 究 生:余雅惠 撰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八 年 七 月

(2)

武東堡生活網絡形成之探究

摘 要

武東堡位於八卦台地西南側的山麓、台地面與彰化隆起海岸平原東南的地形 區,範圍相當於現今彰化縣與南投縣的一部分,為清領至日治前期的行政區域。 此地原為平埔原住民洪雅族(Hoanya)大武郡社(Tavocol)的生活場域,清代漢 人移墾後,多數聚落為同姓聚居。隨著聚落的發展,居民賴以往來的道路紛紛出 現,交織成聯繫密切的交通網絡;特別是連結平原與台地的古道,使得武東堡地 區台地與平原的居民得以互通往來,形成緊密互動的生活網絡。 在經濟活動方面,由於台地與平原農產不同,居民挑著自己的作物上台地或 下平原來換回自己所需,進而促使經濟生活網絡形成。而本堡民間信仰以媽祖和 玄天上帝兩大共神信仰為主,台地及平原的居民藉著古道等交通網絡,來參與共 神信仰的繞境活動及進香活動,此時宗教生活網絡形成。再者,於日治時期的資 料統計得知:日治時期的通婚區域以堡內為主;而古道使武東堡的通婚路線不因 地形阻隔而能擴展至全堡,台地上的新娘可坐著大轎經由古道下嫁到平原,在此 種人際網絡擴張之中,通婚生活網絡於是形成。 研究另外發現:武東堡各生活網絡形成範圍所劃定的市場圈、祭祀圈與通婚 圈,大致都以堡內的區域為主,亦即市場圈、祭祀圈、通婚圈與行政區相互重疊。 這證實了「武東堡」不單單只是一個行政範圍,更是堡內居民經濟、宗教、通婚 生活網絡等各種活動的主要區域。 關鍵字:武東堡、古道、生活網絡、市場圈、祭祀圈、通婚圈 Ⅰ

(3)

The formation of living network in Wu-Dong-Bao Ya-Hui Yu

Abstract

Wu-Dong-Bao (武東堡)is located between the southwest piedmont and terrace of the Ba Gua terrace and the southeast coastal plain of Zhanghua; the area is the part of Zhanghua County and Nantou County nowadays. It is also an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during the Ching Dynasty and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Local people here belongs to the Pingpu race Hoanya(洪雅族)and then Dawu county Tavocol(大武郡社)appears on this field. After the relocation of the Han people in Ching Dynasty ,the majority of settlements of the same surname have lived together .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ettlements, the path which the residents depend on comes to appear abundantly and interweaves transportion network closely. Especially, due to the ancient trail(古道) , the terrace and the plain have been linked more closely. This makes the residents from the terrace and the plain of Wu-Dong-Bao could keep contact possible and become an interactive living network.

From economic activity aspect, becaus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different between the terrace and the plain, the residents carry their own crops to exchange and get their own needs, thus it makes of the economic living network possible. Their main beliefs are Mazu and Daoist . By the ancient trail and other path , they go on a

pilgrimage . The religious living network has been formed during this time.

Furthermore,that the statistics show the region of the intermarriage is primarily in the fort during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On the terrace, the bride can take the big sedan to marry to the groom in the plain through of the ancient trai. This kind of interpersonal network expansion has been formated through marriage and the intermarry living network therefore is formed.

Another study finds that at this time, the scope of the network formed by the marketing sphere, the religious sphere ,and the intermarry sphere are mainly inside the fort . " Wu-Dong-Bao " is not only the scope of an executive area, but also the main area of the residents activities of economic, religious,and intermarry living networks . Keywords:Wu-Dong-Bao、ancient trail 、living network、marketing sphere、

religious sphere、intermarry sphere

(4)

目 次

中文摘要 ……… Ⅰ 英文摘要 ……… Ⅱ 目 次 ……… Ⅲ 表 次 ……… Ⅳ 圖 次 ……… Ⅴ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的選擇……… 5 第三節 文獻探討……… 15 第四節 研究方法……… 29 第二章 族群移墾與聚落發展……… 33 第一節 清領時期的族群與聚落……… 33 第二節 日治時期的聚落發展……… 45 第三章 交通網絡的形成與聯結……… 51 第一節 清代南北縱貫線的形成……… 51 第二節 日治時期的交通網絡……… 56 第三節 聯結平原與台地的古道……… 63 第四章 經濟生活網絡的形成……… 67 第一節 武東堡的農業活動型態……… 67 第二節 早期經濟生活網絡的形成……… 71 第三節 市場圈經濟生活網絡的形成……… 75 第五章 宗教生活網絡的形成……… 83 第一節 武東堡的民間信仰……… 83 第二節 祭祀圈宗教生活網絡的形成……… 88 第三節 信仰圈宗教生活網絡的形成……… 93 第六章 通婚生活網絡的形成……… 111 第一節 武東堡的通婚範圍……… 111 第二節 通婚圈與通婚生活網絡的形成……… 119 第三節 通婚圈與市場圈祭祀圈的關係……… 123 第七章 結論……… 127 參考文獻 ……… 131 附錄一 ……… 138 附錄二 ……… 142 附錄三 ……… 144 Ⅲ

(5)

表 次

表 1-1 武東堡行政沿革簡表……… 7 表 2-1 清道光年間彰化平原平埔族人遷徙埔里盆地一覽表………… 38 表 2-2 武東堡地區主要姓氏分佈表……… 42 表 2-3 1897 年彰化地方的行政區劃與街庄數表……… 45 表 2-4 1898 年彰化地方的行政區劃與街庄數表……… 46 表 2-5 1920 年本研究區行政區劃表……… 46 表 2-6 日治時期武東堡各庄庄名……… 47 表 3-1 武東堡名間鄉地區台車線設備表……… 60 表 3-2 社頭驛站至武東堡其他驛站的距離和普通車票價表………… 61 表 4-1 各古籍圖冊中武東堡市街名稱表……… 76 表 5-1 清代至日治初期武東堡地區寺廟表……… 85 表 5-2 武東堡寺廟祭祀圈類型表……… 89 表 5-3 武東堡各寺廟主要的群體宗教活動表……… 91 表 5-4 武東堡玄天上帝廟宇與受天宮關係表……… 103 表 5-5 受天宮歲末平安戲繞境路線表……… 105 表 6-1 日治時期武東堡平原地區社頭庄通婚調查表……… 112 表 6-2 日治時期武東堡山麓地區許厝寮庄通婚調查表……… 115 表 6-3 日治時期武東堡台地地區廍下庄通婚調查表……… 117 Ⅳ

(6)

圖 次

圖 1-1 武東堡相對位置與街庄圖……… 5 圖 1-2 研究區武東堡現今的鄉鎮村里分佈圖……… 6 圖 1-3 武東堡及其鄰近地區數位影像圖……… 8 圖 1-4 八卦台地及其鄰近地區地形圖……… 9 圖 1-5 研究架構圖……… 30 圖 1-6 研究流程圖……… 31 圖 2-1 原大武郡社社址在武東堡相對位置圖……… 34 圖 2-2 武東堡重要姓氏族群分佈圖……… 43 圖 2-3 日治初期武東堡各庄聚落分佈圖……… 49 圖 2-4 日治初期武東堡各聚落名稱圖……… 50 圖 3-1 康熙臺灣輿圖……… 53 圖 3-2 乾隆臺灣輿圖……… 54 圖 3-3 臺灣堡圖中武東堡的各級道路圖……… 58 圖 3-4 日治時期武東堡鐵路及輕便車路分佈圖……… 62 圖 3-5 八卦台地山麓坑名及古道圖……… 64 圖 4-1 十八彎古道圖……… 72 圖 4-2 武東堡市街與市場圈示意圖……… 82 圖 5-1 武東堡寺廟分佈圖……… 87 圖 5-2 武東堡媽祖信仰進香集合示意圖……… 98 圖 5-3 枋橋頭天門宮媽祖進香回程於武東堡的繞境圖……… 101 圖 5-4 武東堡廟宇前來受天宮進香示意圖……… 104 圖 5-5 受天宮平安戲繞境圖……… 106 圖 5-6 武東堡媽祖祭祀圈與信仰圈示意圖……… 108 圖 5-7 武東堡玄天上帝祭祀圈與信仰圈示意圖……… 109 圖 6-1 武東堡通婚區域比率圖……… 120 圖 6-2 武東堡主要通婚圈示意圖……… 121 圖 6-3 武東堡市場圈、祭祀圈與通婚圈關係圖……… 125 Ⅴ

(7)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台灣過去的「堡」制,由來已久,早於清代治台初期,已成為台灣的一種行 政單位名稱。根據王世慶《重修台灣省通志》卷七政治志建置沿革篇中提到在康 熙年間,即出現有保(堡)的記載:1 「……迨康熙中葉以至末葉,台灣府治仍在東安坊,府城卜在永康 里,未築。仍統轄縣三,縣丞一,巡檢司四;惟管轄之坊、里、庄 、社因兆民日眾,人居日廣,除坊仍為四坊外,另添設保(甲),並 增置里、庄、社,所轄計增為二十八里、十二保、二十四庄、一○ 七社……」2 而連橫所著的《臺灣通史》疆域志坊里中也提到: 「坊里之名,肇於鄭氏,其後新闢之地,多謂之堡。堡者聚也,移 住之民,合建土堡,以捍災害,猶城隍也。」3 清代設置「府」為最高行政單位,府之下轄有縣、廳,縣及廳之下則設置坊、 里、社、澳與保。光緒十三(1887)安平縣設有四「坊」、三十「里」以及六「庄」, 而鳳山縣、恆春縣下轄皆「里」;台東州轄「社」、澎湖廳轄「澳」;在嘉義縣、 台灣縣、彰化縣、苗栗縣、雲林縣、淡水縣、新竹縣、宜蘭縣及基隆廳、南雅廳、 1 保及堡這兩個字意思相同,指的是清代或日治時期的一種行政單位。道光年間的彰化縣志裡,使用「保」, 而咸豐年間的噶瑪蘭廳志、同治年間的淡水廳志,卻全使用「堡」;日治時期也沿用「堡」字。故本研 究除清代部分原文引用以「保」字外,為避免混淆,統一以「堡」字敘述。 2 王世慶(1991)《重修台灣省通志》(卷七政治志建置沿革篇)台中:台灣省文獻會,頁 31 3 連橫(1998)《臺灣通史》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頁 95

(8)

埔裡社廳這些新闢的縣廳之下都設「堡」。4 到了日治時期,台灣的行政單位歷經多次的變革,但日政府大抵仍沿用清 代,設置里、堡、鄉、澳等,為縣、廳之下的行政單位。日學者伊能嘉矩於《台 灣文化志》上卷裡,對臺灣當時的行政區的規劃有以下的描述: 「在台灣的地方區劃上,大致分(一)城市(二)鄉村二類,以城市 為主來說,舊台灣府即是新台南府這區域等……鄉村又有不同的施 設制度:分為(一)里、堡、鄉、澳(二)街、庄、鄉二類方式, 共同依其自然地勢疆界來劃界區分。里、堡、鄉、澳包括以數十個 街庄或鄉(社)。舊慣例上區分,里是曾文溪流域以南至恆春一帶, 堡是曾文溪流域以北至宜蘭一帶,鄉是指台東地區為主,澳是指澎 湖各島為主。」5 由上文可以清楚得知,日治時期,堡是設置於曾文溪流域以北至宜蘭一帶的 行政單位。此外日政府於明治 37 年(1904 年),由台灣總督府臨時土地調查局調 製一萬分之一的台灣堡圖,6 為「堡」這個行政單位留下一個精確且詳盡的紀錄。 7 但是在大正九年(1920)時,總督田建治郎進行第八次行政區改革,將台灣的行 政單位改分為五州二廳,且廢廳設州,廢支廳改置郡市,廢區、堡、里、澳、鄉 改設街、庄。8 自此「堡」不再被管轄台灣的政府設置成行政單位。 綜合以上所述,「堡」這個行政單位,在清代康熙年間即已初設完成,之後 一直沿用至日治時期大正九年(1920 年)。「堡」之上有縣、廳等行政單位,而「堡」 4 連橫(1998)《臺灣通史》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頁 95~101 5 伊能嘉矩(1985)《台灣文化志》南投:台灣省文獻會,頁 647~648 6 臺灣堡圖係明治 37 年(1904 年)調製、大正 10 年(1921 年)訂正,並於 1922 年由臺灣日日新報社印 製出版,共計 411 張。 7 堡圖詳實的將官治行政境界及自治行政邊界悉數描繪於圖上,是地籍圖、行政區域圖;此外堡圖以水平 曲線(等高線)描繪地表的高低起伏,也是一種地形圖。 8 王世慶(1991)《重修台灣省通志》(卷七政治志建置沿革篇),台中:台灣省文獻會,頁 284

(9)

之下則劃分有街、庄等行政單位。9 本研究區“武東堡",位於現今的彰化縣與南投縣之間,包括八卦台地南部 及其西側山麓地帶,以及彰化隆起海岸平原的東南角。此地區原為平埔原住民洪 雅族(Hoanya)大武郡社的生活範圍。清代郁永河奉命到北臺採硫礦時,曾親身 縱貫台灣西部,並於他所書寫的遊記《裨海記遊》中,記載他在 1697 年陰曆四 月十日渡過虎尾溪、西螺溪,進入彰化縣內,住宿大武郡社的情形,由此可見此 地開發甚早。下文則是郁永河住宿於大武郡社的描述:「初十日,渡虎尾溪、西 螺溪……又三十里至東螺溪,與西螺溪廣正等,而水深湍急過之……既濟,值雨, 馳三十里,至大武郡社,宿。是日所見番人,文身者愈多,耳輪漸大如椀,獨於 髮加束,或為三叉,或為雙角……然裸體對客,而意色泰然。……」10 清領時期,於康熙六十年代(約 1720 年)設置大武郡社為保,稱為大武郡 保11 --這是本研究區出現官方管轄的名稱之始。而大武郡保的命名,應是參照 原居住此地的大武郡社的社名有關。12 雍正十二年(1734 年)清政府分大武郡保 為東、西兩保,到了乾隆年間則簡稱為武東保、武西保;13 武東保、武西保即分 別位於原大武郡保的東、西半部。 在清代和日治前期,武東堡地區跨越包括了現今彰化和南投兩個不同的縣, 同時又擁有平原、和台地兩種地形,這與現今的行政劃分不盡相同:現今武東堡 的平原地區是屬於彰化縣,而台地地區則隸屬南投縣。在這之間不禁令人產生疑 惑:為何最初清政府會把這些地區規劃成同一個行政區域?而武東堡的劃分依據 究竟是什麼?是否在武東堡裡平原和台地的居民自古就有一種聯繫,進而促成了 9 街是人群稠密之處,至少指一地區之主要位置;又庄是指街之中心村落,鄉(社)是特別用於澎湖之街 庄的總稱。伊能嘉矩(1985)《台灣文化志》南投:台灣省文獻會,頁 648 10 郁永河(1983)《裨海記遊》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方豪合校足本影印台一版,頁 55-56 11 陳宗仁(1997)《彰化開發史》彰化市:彰化縣立文化中心,頁 128 12 保的命名,多和平埔族社名有關,在彰化縣就有半線社、貓羅社、二林社、大武郡社等,故也有相對 應的保名,如半線保、貓羅保、二林保大武郡保。這充分顯示漢人在移墾的過程中,許多地名的稱呼, 接受了原有的平埔族社名。 13 以上資料主要依據伊能嘉矩編《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編》轉引自陳宗仁(1997)《彰化開發史》彰化市: 彰化縣立文化中心,頁 128

(10)

清政府行政區的劃分?那麼他們之間的生活到底有著什麼樣的依賴或互補的關 係?這關係是否和薛雅惠(1997)所研究的新打港潟湖地區北岸與南岸人群,因 生計活動的互補性而有所往來,進而構成各聚落間生活網絡的形成類似?或者和 蘇黃錫(2007)探究大肚中堡台地與平原居民區域間因地緣關係而形成生活共同 體,有相似之處? 以上這些疑惑在八卦台地及其山麓上的一條條古道似乎找到了解答;根據研 究者的訪問得知:這些位於八卦台地的古道,自古即扮演著通商、通婚和宗教繞 境的重要角色,聯繫著平原與台地的居民,亦可以說是八卦台地與彰化平原兩地 居民的交通生活網絡。14 武東堡居民們藉著古道從平原挑鹽上去台地或是進入內 山販賣,也藉著古道從台地上,抬著新娘的大轎“下"嫁到平原,甚至藉著古道 由台地上組隊,下山參加平原大廟的繞境……等等。這些足跡脈絡,皆顯示在早 期公路交通尚未開發時,武東堡境內的居民並不會因為有台地的地形,而阻撓他 們生活之間的聯繫;相反的,在他們的生活網絡上,卻因生計活動而產生互補性 及依賴性,這點和薛雅惠(1997)、蘇黃錫(2007)的研究結果所提到的類似。 總結上文敘述可窺知,武東堡居民自古即存在著有關經濟、通婚及宗教的生 活網絡。但為何台地上與平原間有此互動,是否因墾拓時之血緣地緣關係,強化 了自古即互動頻繁,然後再將其劃為同一行政單位--「堡」?還是說地形的障 礙在當時並不構成往來的不便?這之間種種的問題都令人想要一探究竟。 根據上文中顯示:相同的一個「堡」境內的居民生活似乎有某些依存的聯繫。 因此本文嘗試以「堡」作為一研究區域來進行研究,又因武東堡台地與平原的地 形限制,並未阻擋居民生活互補性的往來,反而由於台地上的古道,串聯起台地 與平原居民生活網絡的聯結;所以研究者將以生態學中的「生活網絡」概念,試 著從古道所串聯起的經濟生活網絡、宗教生活網絡及通婚生活網絡等三種網絡加 以探究,以期瞭解在同一個行政單位「堡」之下,武東堡居民各生活網絡的形成。 14 研究者於九十六年七月訪談名間鄉老先生等所得的資料。(附錄三編號 001、003、004)

(11)

綜合以上所述,歸納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如下: (一)、整理分析武東堡於清領至日治初期族群的拓殖與聚落發展情形。 (二)、探討武東堡交通網絡與古道的形成與聯結。 (三)、探究武東堡經濟生活網絡的形成。 (四)、探究武東堡宗教生活網絡的形成。 (五)、探究武東堡通婚生活網絡的形成。

第二節 研究範圍的選擇

樟 普寮庄 內 三 塊厝庄 一、 研究範圍與區域特徵 圖 1-1 武東堡相對位置與街庄圖 資料來源:1.總督府臺灣土地調查局(1904)《臺灣堡圖》台北:遠流出版社 2.研究者(2008)重新繪製

(12)

(一)位置 本研究區「武東堡」,為清領至日治初期的行政區域,15 清雍正年間武東堡自 大武郡保分出,自此這個行政單位名稱一直沿用至日治時期大正九年。本「堡」 西與武西堡為鄰,北接燕霧下堡、貓羅堡,東臨南投堡,南有東螺東堡以及沙連 下堡(圖 1-1)。 圖 1-2 研究區武東堡現今的鄉鎮村里分布圖 資料來源:1.各鄉鎮圖 2.研究者(2008)重新繪製 15 如前文所述:「堡」的行政單位一直延用至日治時期;大正九年,日政府行政區域改革才將「堡」廢除。

(13)

武東堡呈長條狀,像一長靴,整個區域範圍跨越今彰化及南投兩縣,包括現 今彰化縣社頭鄉大部分村里,員林、田中鎮以及南投市與南投縣名間鄉的部分村 里(圖 1-2、表 1-1 及附錄一)。 表 1-1 武東堡行政沿革簡表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二十廳) 康熙 23 年(1684) 雍正元年(1723) 明治 34 年(1901) 庄名 臺 灣 府 臺 灣 府 彰 化 廳 員 林、 田中 央 支廳 番仔崙庄 湖水坑庄 柴頭井庄 萬年庄 大饒庄 社頭庄 崙雅庄 舊社庄 枋橋頭庄 湳雅庄 石頭公庄 許厝寮庄 田中央庄 內三塊厝庄 卓乃潭庄 大平庄 普興庄 內灣庄 大紅毛社庄 諸 羅 縣 大 武 郡 保 (1720) 武 東 堡 (1734) 南 投 廳 彰 草鞋 墩支 廳 化 縣 施厝坪庄 樟普寮庄 皮仔寮庄 赤水庄 弓鞋庄 松柏坑庄 頂新厝庄 廍下庄 日治時期(五州) 光復後現行村里名 大正 9 年(1920) 街庄名 (2008) 鄉鎮 村里名 員林鎮 崙雅里 振興里 湖水里 林厝里 出水里 萬年里 大饒里 大明里 社頭鄉 社頭村 廣興村 仁雅村 崙雅村 美雅村 里仁村 舊社村 松竹村 東興村 廣福村 橋頭村 協和村 湳雅村 龍井村 平和村 泰安村 仁和村 朝興村 山湖村 埤斗村 清水村 員 林 郡 員林街 社頭庄 田中庄 彰 化 縣 田中鎮 北路里 西路里 東路里 南路里 中路里 新庄里 三安里 龍潭里 中潭里 頂潭里 平和里 復興里 東源里 碧峰里 香山里 大社里 南投市 永興里 福山里 鳳山里 鳳鳴里 台 中 州 南 投 郡 南投街 名間庄 南 投 縣 名間鄉 大坑村 赤水村 竹圍村 三崙村 松山村 松柏村 埔中村 新厝村 廍下村 資料來源:1.施添福(2004)《臺灣地名辭書,卷十,南投縣》《卷十一,彰化縣》南投市:臺灣文獻館 2.總督府臺灣土地調查局(1904)《臺灣堡圖》台北:遠流出版社 3.連橫(1998)《臺灣通史》台北:幼獅文化

(14)

(二)自然環境 1、 地形: 本研究區武東堡包括:八卦台地西南角以及彰化隆起海岸平原的東南隅,主 要地形有:八卦台地與彰化隆起海岸平原兩種地形。16 (圖 1-3) 圖 1-3 武東堡及其鄰近地區數位影像圖 資料來源:台中縣立文化中心,《台灣中部平埔族古書數位典藏》 http://ca.tchcc.gov.tw/pingpu/pn5.htm(2008.6) (1) 八卦台地 八卦台地由大肚溪南(彰化市八卦山 96.9 公尺)至濁水溪北岸總長約 32 公 里,寬約 4 至 7 公里,中央部狹隘而兩端較寬,呈凸面向東之弓形切割丘陵台地。 台地地勢南高北低,從 440 公尺降至 200 公尺左右;最高點是位於西南端的橫山, 16 林朝棨(1993)《台灣地形》(台灣通志稿卷一土地誌地理篇)南投:台灣文獻委員會,頁 298-305

(15)

圖 1-4 八卦台地及其鄰近地區地形圖 資料來源:陳正祥(1991)《台灣地誌》台北市:南天書局,頁 839 高 442 公尺。17 台地表面覆蓋紅色土,其下有很厚的礫石層,相當於火炎山礫層, 17 周國屏等編纂(2002)《南投市志》南投市:南投市公所,頁 34

(16)

並夾雜薄層的砂岩與頁岩。18 頂部的原始平坦面保存尚佳,位於八卦山背斜軸部, 地勢最高,惟四周小溪之上切,其面積已在逐漸縮小。西緣為陡峻的谷頭侵蝕崖, 為台地西部諸平行河川向源侵蝕所形成,北部侵蝕較盛,小溪谷已深入頂部之平 坦面,只殘留狹長的坪頂,而台地南部則平坦面尚頗廣闊(圖 1-4)。19 本研究區 位於台地南半部,台地頂的平坦面較為寬闊,西側則由許多陡峻侵蝕崖所構成, 地勢往下連接彰化隆起海岸平原。 (2) 彰化隆起海岸平原 彰化隆起海岸平原位於八卦台地西側,係清水隆起海岸平原的南方延長,分 佈於大肚溪與濁水溪沖積扇北緣之麥嶼厝溪之間。平原面向南增寬與增高,全長 約 40 公里,寬約 12 至 15 公里。平原面的高度,東北端彰化市附近在 12 公尺以 下,東緣員林附近約 26.4 公尺,東南端之田中則在 45 公尺以上。20 本研究區正 位於員林至田中一帶,屬於東南側地勢較高的隆起海岸平原。 2、 氣候: 清朝周璽《彰化縣志》卷一封域志的氣候篇提到:「邑治居台灣之中,寒暖 適均……狂風雖作,一、二日即休……三月以後風多南,八月以後風多北……故 夏暑而冬寒,秋暖而春和,此其氣候亦適中也。」21 根據上文所述可推知:本研 究區的氣候是屬於寒暖適中的。 由於本研究區的氣候,不單屬於同一個縣市或鄉鎮,研究者按照國內近年來 的氣候學先進,對台灣的氣候分類,分別歸納出本研究所在地的氣候類別,進而 整理出本研究區武東堡的氣候特色,茲分述於下: (1)王益厓在 1952 年依馬東尼(Eum de martonne)與柯本(W.koppen) 的方法,將台灣氣候分為北部、南部、中部及高山四個氣候區;本研究區屬於中 18 陳正祥(1993)《台灣地誌》(上冊、中冊)台北:南天書局,頁 839 19 陳正祥(1993)《台灣地誌》(上冊、中冊)台北:南天書局,頁 840 20 林朝棨(1993)《台灣地形》(台灣通志稿卷一土地誌地理篇)南投:台灣文獻委員會,頁 355 21 周璽(1993)(原出版年 1836)《彰化縣志》(卷一封域志氣候篇)台中:台灣省文獻會,頁 32~33

(17)

部氣候的台中型,年平均溫概在攝氏二十二度以上,22 年雨量概在二千公厘以下, 且全區自十月至來年二月為乾季,六、八月兩個月雨量最高。23 (2)依照桑士偉氏的氣候修訂分類法,本研究區屬於BA′熱帶潤濕氣候, 又依有效濕度及溫度細分為B3A′ra型和B1A′ra型,24 前者濕度介於 60~80,全年 不缺水或僅少量缺水;後者濕度介於 20~40,全年有少量缺水。25 前者包括的應是 本區的平原區,後者則是台地區。 (3)中央氣象局於 1978 年,將台灣分為九個農業區,而本研究區屬中彰區, 其氣候特徵為夏季多雨,冬季乾燥,降水量年較差約四百至四百五十公釐,年溫 差約十五度,最冷月平均氣溫約十五度。此區由於有山脈屏障,夏季颱風對本區 影響較輕,且年日照充足,適於熱帶作物。26 (三)人文及產業 本研究區自開墾之始,在兩種主要地形影響之下,有著不同的人文產業特 色,茲分述如下: 1、 台地人文及產業 根據周璽《彰化縣志》記載:「大武郡牛牯嶺山:在縣治南三十餘里,山上 平坦,可耕可居,橫亙十數里。」27 由此可見八卦台地上的平坦地是一片可以耕作及居住的土地;而台地有漢人 移入並進行墾殖,應自雍正元年(1723 年)以後,在乾隆年間達到高峰,28 惟台 地地面上水源缺乏,加上當時人口稀少,所以受開墾的地區很少,日治之後才漸 22 本區的各地冬季氣溫略有差異,是一個顯著的漸移型。例如:員林(本研究區)在八卦山台地的西麓 平原,既位東北季風的背風面,又無盆地地形使氣溫降低,氣溫較高。(陳國彥、楊貴三,1995:656) 23 陳國彥、楊貴三(1995)《重修台灣省通志》(卷二土地志氣候篇)南投:台灣省文獻會,頁 655-656 24 依照桑士偉氏所選定的一百個測候站中,有三個點位於本研究區:三塊厝及南投屬 B3A′ra 型,員林 屬 B1A′ra 型。 25 陳正祥(1993)《台灣地誌》(上冊、中冊)台北:南天書局,頁 95 26 陳國彥、楊貴三(1995)《重修台灣省通志》(卷二土地志氣候篇)南投:台灣省文獻會,頁 766-768 27 周璽(1993)(原出版年 1836)《彰化縣志》(卷一封域志山川篇)台中:台灣省文獻會,頁 10 28 施添福等編(2004)《台灣地名辭書》(卷十南投縣)南投市:台灣文獻館,頁 2-3

(18)

漸出現比較大規模的開墾。29 但台地上的平坦面耕地,由於無灌溉水源,30 自古多 為旱田,盛栽鳳梨和木薯;31 水田僅見於小溪谷兩側。32 台地兩邊坡度較陡的山麓 地,則有荔枝、龍眼等果樹的栽種,更陡峭之山坡大多植相思樹。日治時期,相 思樹曾是八卦台地上的經濟作物,主要是供給台灣北部礦坑支架所需,而末稍的 枝幹則是一般家庭用火柴和木炭的來源。33 光復後,本區鳳梨園種植面積約達 3200 公頃,為台灣最主要的鳳梨產地, 佔全省鳳梨園面積 36%,台地東西兩側的員林和南投,皆有許多的鳳梨工廠。34 依據趙珮儀(2001)的研究,現今八卦台地的土地利用,以茶樹、檳榔、鳳梨和 果園為大宗,另有少部分刺竹林以及芒草荒地。另在吳成偉(2003)的統計中發 現,茶葉在台地上的總耕作面積達 2684 公頃,取代以往的鳳梨佔所有作物之冠, 研究區中的松柏嶺、弓鞋一帶到處可見製茶工廠,推想原因應是由於現今茶葉的 經濟價值遠高於鳳梨,所以此地的茶葉種植比率才大為提高。 2、 平原人文及產業 研究區的平原部分,屬於彰化隆起海岸平原,東邊緊依著八卦台地;包括現 今員林鎮、社頭鄉以及田中鎮的部分村里。清代此區為大武郡社,自古是平埔族 洪雅族大武郡社的所在地,可見開發甚早。清領時期曾有郁永河在此地夜宿,並 將大武郡社的風情民俗,作了深刻而細膩的描寫。35 而康熙四十二年(1703 年) 台灣同知孫元衡,也來過大武郡社,並於他的著作《赤崁集》中寫下兩首有關大 武郡社的詩:『大武郡社登高』以及『大武郡觀落日』。36 29 趙珮儀(2001)《八卦台地的土地利用》臺灣師大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頁 47-48 30 台地上無良好的灌溉系統,靠台地上的人們挖掘大大小小的「水崛」來供飲水及灌溉。 31 日治時期,在皮仔寮一帶遍植甘蔗,根據陳老先生所述,他國小時,日籍教師常常帶他們去搬甘蔗, 美軍空襲時,一條條蔗園的壕溝,即是他們躲避之處。(附錄三編號 003) 32 陳正祥(1993)《台灣地誌》(上冊、中冊)台北:南天書局,頁 840 33 吳成偉(2003)《八卦山台地的人文產業》彰化市:彰縣文化局,頁 374 34 陳正祥(1993)《台灣地誌》(上冊、中冊)台北:南天書局,頁 840 35 參註 10 36 轉引自陳國典(1998)《社頭鄉誌》未附梓,頁 56

(19)

『大武郡社登高』 孫元衡 過海重行五百里,到山更上一層台。地留歸路還非客,秋在中原不用哀。 霜葉似花何處有,瘴雲潑墨幾時開。固應未落師人手,判卻鴻荒待後來。 『大武郡社觀落日』 孫元衡 落日海西界,一輪當我門。安知大武郡,見此好黃昏。 人定夢初覺,猶餘一線紅。不諳海上事,誤道是天東。 另外康熙六十一年(1722 年)首任巡台御史的黃叔璥,也曾到過大武郡社, 其著作《台海使槎錄》中的『番社雜詠』二十四首裡,37 對此地平埔族原住民在 大武山捉野牛的情形有所描述。更難得的是,他採集了當地的『大武郡社捕鹿 歌』,並加以註釋記錄,其文及註釋如下:38 『番社雜詠』節錄 黃叔璥 未負耕犁未服輈,誰教馴狎入欄收。番兒自慣無鞍馬,大武山頭捉野牛。 『大武郡社捕鹿歌』 黃叔璥 覺夫麻熙蠻乙丹(今日歡會飲酒) 麻覺音那麻嘈斗六府嗎(明日及早捕鹿) 麻熙棉達仔斗描(回到社中) 描音那阿隴仔斗六府(人人都要得鹿) 斗六府嗎麻力擺鄰(將鹿易銀完餉) 嘎隨窪頑熙蠻乙(餉完再來會飲) 除此之外,還有乾隆九年(1744)清巡台的滿州官六十七,請畫工畫下當時 台灣平埔族生活的情形,所集結成的「番社采風圖」,其中的『舂米打獵圖』及 『刈禾圖』,兩幅圖都是描繪彰化地區的平埔族的生活狀態(附錄二)。前圖中描 37 黃叔璥(1957)《台海使槎錄》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灣文獻叢刊第 4 種,頁 176 38 黃叔璥(1957)《台海使槎錄》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灣文獻叢刊第 4 種,頁 106

(20)

繪一間架高的屋宇,屋宇旁有一小糧倉,四個婦人在屋前舂米,而兩男人扛著獵 物回家;後圖則繪出當時的旱田,田中平埔族男人或婦女都徒手摘取小米禾稻, 並一起挑米穀回家的景象。 由以上的敘述可知:距今約兩百八十年前,此地即有成群的野牛和野鹿,可 以供平埔族的先住民自由自在的捕捉,更有一大片的沃野,可以供人們耕作。 而整個彰化平原的漢人開發,應始於明鄭時期:永曆十九年(1665 年)設北 路安撫司於半線,由劉國軒率兵駐之,並布屯田制;待清康熙中葉以後,才大事 墾殖,其中墾地的進展,以北部較早,清乾嘉年間再擴展至南邊的八卦台地西麓 39 --即本研究區。 綜合上述可知本區平原地區由於地勢平坦、氣候溫和加上灌溉水源充足,40 耕地作物自清代漢人入墾至日治時期,大多以水稻為主,而且土地利用精密,近 來多數為兩期作水田。41 二、 研究時間尺度 「武東堡」為清領至日治初期的行政區域,清雍正十二年(1734 年)自大武 郡保分出,自此這個行政名稱一直沿用到日治時期的大正九年(1920 年);故本 研究在時間尺度的選擇上,以 1920 年以前為主要。然而由於 1920 年以後,堡的 名稱雖然已不存在,但是此地區域間歷經數百年所建立的聯結關係,並未立即消 失;因此本研究於探究武東堡生活網絡聯結關係的課題上,將時間尺度延伸至光 復前(1945 年前)--即以清代與日治時期的時間範圍來進行探討。 39 李鹿苹(1984)《臺灣小區域地理研究集》台北:國立編譯館,頁 528 40 洪英聖(1995)《源--彰化八堡圳傳奇史料圖輯》彰化市:彰化縣政府,頁 62-85 所述:康熙五十八年 (1719)灌溉彰化平原的八堡圳完成,圳水源源而至八堡農田皆潤。武東堡即屬於八堡圳的灌溉區 域。 41 陳正祥(1993)《台灣地誌》(上冊、中冊)台北:南天書局,頁 840

(21)

第三節

文獻探討

區域傳統是地理學研究的三大傳統之一,區域的研究始於區域的劃分。一個 地理區應是一系列特定歷史與地理條件下的產物,亦是人群與土地、人群與人 群,長期交互作用下逐漸形成的。有關新區域地理區域特性的表現是引用社會理 論來剖析社會體系、社會運作的過程,以社會理論來解釋社會過程中所產生的空 間差異(薛雅惠,1997:27)。新區域研究焦點是動態歷史過程中區域的形成或 轉型,應具時間之深度。其所從事的小區域研究,應對某些特定型態與演變過程 之區域差異性給予闡釋(王柏山,1997:13-14)。 地理學的區域複合體分析,是同時擁有空間分析和生態分析的結果,空間分 析主要研究「現象」的分布變化,生態分析則是主要研究人的行為與地理環境的 因果關係,並以某一地理區為對象,深入分析區內各要素間的交互作用。區域複 合體分析進而透過地區差異性,以各區劃分區域單位,然後建立區域間的交流與 關聯。在法國地理大師 Claval 的區域概念裡,認為區域的社會文化層面的探討, 應不再僅限於區域專業化的探討,還必須探討經區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社會網絡 與其凝聚性(薛雅惠,2002:29-30)。 綜合以上對於「區域」研究概念的探討可知:新區域地理研究,已由傳統的 「人、地互動關係」轉變成著重人群在區域中所進行的各種社會互動。並視區域 為人群和特殊地方間文化關係的特別集合,或視之為一種社會結構的動態過程 (陳國川,1995:181-182)。因此可知區域應是社會與空間相互作用下所支配的 範圍,同時也是一群人情感存在的範圍,區域的研究應融入社會因素:即從人、 地、社會三方面的聯結來探究區域特性的發展。 本研究試圖瞭解「武東堡」區域內居民的生活網絡,以期呈現出此區域內的 人群、地域及社會間的相互連結關係,並探究其動態社會生活網絡的形成與轉變。 以下將針對「生活網絡」、「市場圈」、「祭祀圈」、「通婚圈」的概念以及「三圈的

(22)

重疊性」進行文獻的探討。 一、「生活網絡」的概念探討: Amos H.Hawley(1950)以食物鏈的型態來說明「生活網絡」與「生活共同 體」的概念。Hawley 認為食物鏈最明顯的特色是「共生」(symbiosis)與「互生」 (commensalism)的關係。「共生」意謂著異質機能性的有機體相互依賴,因它 們對環境有不相同的需求。而「互生」則是指相似物種之間對環境有相同的需求, 常會表達出競爭的特性與關係,但通常強調相同的有機體常會結合致力於有利的 生活環境,而這種一致性的凝聚行動所完成的,是個人所不能獨力完成的 (Hawley,1950:257-258)。 「共生」的概念若應用於人文社會層面,用來分析社會體系中人群相互間的 關係,則這種型態就是一種「生活網絡」;同理,「互生」的概念若應用於人文社 會層面,說明社會體系中人群相互間的關係,則我們可將這種關係型態視為一種 「生活共同體」(蘇黃錫,2007:14-15)。而「生活網絡」和「生活共同體」的 概念,在於表現出一社會體系自給自足的生活形態,正如自然界中的食物鏈型態 一般,但是兩者之間存在著一些不相同之處:即「生活網絡」強調人群間的相互 依賴、互補的關係;而「生活共同體」則是強調人群間的共同性及一致性。在國 內的區域地理研究方面,以上述的概念進行探究的文章為數不多,茲分別敘述於 下: 薛雅惠(1997)於「新打港潟湖沿岸區域之轉型」論文中提到:新打港潟湖 沿岸區的人群依賴以潟湖水源維生,彼此建立起生計活動的互補性,而塭丁流動 於各村落社會之間,更建立潟湖沿岸區的人際關係網絡,原有的區域整合成一個 以潟湖為中心的生活網絡。但由於區域產業結構的改變等種種因素,最後形成了 區域的轉型。 蘇黃錫(2007)在「大肚中堡生活共同體形成之探究」對於地理區的探討, 捨棄傳統以自然環境為空間區畫之原則,強調地理區是人群與土地,人群與人

(23)

群,長期交互作用下所形塑而成的,而居住在同一區域內之人群由於有共同的生 活空間、社會網絡、經濟網絡,在彼此合作、互補、相互依賴下塑造出區域的特 性,亦即生活共同體呈現。此篇研究主要針對大肚中堡地區,經濟活動、宗教信 仰區域(祭祀圈),婚姻連結之空間範圍(通婚圈)進行分析,以印證出「大肚 中堡」地區,生活共同體的形成與影響因素是多元的,但是隨著空間注入之影響 力,生活共同體之空間範圍亦隨之調整或改變。 葉宛錡(2001)在「阿蓮區域社會空間結構的變遷」中以生產內容、生產關 係的互動方式來了解社會空間的建構,再探討民間宗教、婚姻二種社會關係的空 間性,嘗試探究出阿蓮區域較完整的社會空間結構及三種社會空間之關聯。而在 生產方式改變及交通工具進步下,傳統生產性組織的解體,使得原同一「生活共 同體」內之居民關係不似以往那般緊密與互賴,於是該區域社會空間結構形成轉 變。 綜合以上三篇研究的結果發現:這三個研究區域,經過時間及社會的種種因 素變遷,使得居民原本緊密的生活網絡或生活共同體的聯繫逐漸趨於薄弱,同時 也造成了部份的調整或轉變。 另外,蔡麗美(2004)於「中林聚落生活場域之研究」論文裡以大林鎮中林 庄的聚落居住、生產、宗教信仰、公共空間四個生活場域來探討中林地方特有的 實質空間條件與農村生活方式。並藉著生活地景的閱讀、地方空間的建構歷程、 集體記憶、社會互動網絡、日常生活的身體經驗的幾個面向來建構中林地方文化 的空間意涵與主體性的空間意義。理解中林地方的空間發展與其生活世界的構 成、探討居民身體空間的體驗、社會互動網絡如何對中林地方構成集體記憶,產 生對場所的認同,進而建構中林地方獨特的地方感。 在此論文中探討聚落居住、生產、宗教信仰、公共空間四個生活場域中所形 成的集體記憶、社會的互動網絡進而建構出中林地方居民獨特的地方感。而這種 居民獨特的地方感,正可提供本研究中武東堡內的居民因地方的經濟、宗教、婚

(24)

姻聯結互動進而促成生活網絡初步形成做為參考。 二、「市場圈」的概念探討:

有關「市場圈」的研究,則源自二十世紀中葉以後,多數學者以德國地理學 家克里斯徒勒(Walter Christaller)於 1933 年所提出的「中地理論」(Central Place Theory)為討論此方面議題的典範。1960 至 1970 年代,美國人類學家施堅 雅(G. W. Skinner)運用中地理論的基礎,研究中國地方市場的結構,獲致了重 大的成果,這些成果大多呈現在 1964-1965 年《亞洲研究雜誌》上其所發表的文 章及 1977 年由其主編的《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The City in Imperial China) 一書中。至此傳統的中地理論,主要運用於解釋有關中國處於平原或盆地地形上 的城鎮分佈。而國內學者沙學浚(1974)也在其著作《城市與似城聚落》一書中, 依據中地理論為根基,再參考多種變因,進而將聚落分成:城市、聚落及似城聚 落三種。42 另外地理學者 Edward J.Taaffe 等人於 1963 年針對位於沿海港口的市鎮其 分佈以及與內陸市鎮連結關係的討論,提出了未開發國家港口研究的發展模式: 交通發展關係模式(Ideal Typical Sequence of Development,簡稱 Taaffe Model)。1973 年,James O.Wheeler 和 Clifton W. Pannell 依據此模式驗證臺 灣港口市鎮與內部市鎮的聯結關係,認為十八至十九世紀間,移墾從港口由西向 東推進,內陸市鎮陸續建立;到了十九世紀末期,隨著南北向道路的興築而聯結 了原本只有東西向發展的港口腹地區域,完成了臺灣初步的市鎮體系。 由上可知,學者在探究一地區的市場圈,往往以一地區的港口與內陸市街發 展為先,進而探討其圈內因交通等各變因,所產生的不同的聯結和等級。林玉茹 (1998)在〈一個清代地區性市場圈的構成:以清代竹塹地區為例〉一文中提出: 清代臺灣以一個區域性港口(主系統港口、正口)為中心的市場圈,即形成一個 42 一般城市必有中央區,又完整的購物區或商店區,在中國傳統上稱為「鬧市」;「城市」即表示有城就 有「市」,但是有些聚落,只有少數供應近需貨物和服務的商店,並無鬧市,因而不是「城市」。於是 有了「似城聚落」這個新名稱出現。沙學浚(1974)《城市與似城聚落》,頁 1-11

(25)

區域性市場圈;在區域性市場圈之下,是以地域性港口(次系統港口、小口)為 中心的市場圈,稱為地域性市場圈。而在地域性市場圈之下,又有以鄉街為中心 的地方性市場圈。43 從此文中可清楚的看出作者將臺灣的市場圈,區分成三個層 級,分別以:正口、小口及鄉街為中心。總合以上所述,本研究所欲探究的武東 堡地區,在以上的劃分上屬於最小的層級,因此本文將以「鄉街」為中心,來探 討武東堡地區的市場圈。而市街的形成代表著此地有了商業活動。在探討過市街 與市場圈的區域與層次之後,接著往往欲瞭解此地的商業活動網絡是如何建構 的?而經濟活動網絡的形成則是本文欲研究的重要章節。 謝銘育(2004)在《清代中部市街與商業網絡》中提到:任何一個市街之存在 絕非只是單純的提供附近村莊日常所需而已,市街間有其互動的情形,進而形成 一個商品貿易往來的聯繫網,即此文所謂的商業網絡。而市街網絡的聯結與市街 的市場圈,究竟範圍如何?謝認為可以透過以下幾個指標來衡量;也就是說,在 界定一地的市街網絡或市場圈時,可以依此為觀察前提:一、地理環境 二、祭 祀圈或信仰圈 三、通婚圈 四、保甲區與土地買賣。地理環境通常是以同質性的 地理區為單位,山川河流常阻隔市場圈的範圍;而聚落發展之下形成的祭祀圈、 信仰圈及通婚圈,更常因有市場的交流而形成重疊。44 清領初期,雖然因治安因 素,而設置保甲,但是到了晚清,市場區域常與行政區域劃上等號,保甲內的村 莊可視為一共同市場圈內的成員;而市街的市場圈範圍大多小於一個保的範圍, 即一個保內可能存在一至多個市街。 施添福(1989)亦提出以行政和軍事組織的觀點,作為探討清代台灣市街規 模和發展的基礎,45 並以此和施堅雅(W.Skinner)的中國市場結構理論相對話。 從以上的文獻探討整體出:本研究的探討將以了解武東堡的土地利用及居民 43 林玉茹(1998)〈一個清代地區性市場圈的構成:以清代竹塹地區為例〉《臺灣文獻》49(1),頁 145-201 44 Skinner 在研究晚清之基層市場區域時,曾有如是的結論。 45 施添福(1989)〈清代台灣市街的分化與成長:行政、軍事和規模的相關分析(上)〉《臺灣風物》39 (3),頁 1-7

(26)

經濟活動、市街及市場圈形成為開始,進而主要深入探討此地區人們經濟活動的 網絡。 三、「祭祀圈」的概念探討: 祭祀圈的概念源於農村社會學,最早用於界定鄉村社區,46 由於臺灣漢人社 會的團體生活是與祭祀行為相結合,所以當西元 1950 年以後人類學家開始研究 台灣漢人社會時,也常使用此一概念來探討地方組織之發展,並認此為一具體而 有效的途徑(許嘉明,1978a)。一般認為:以主祭神或是村廟為圈的核心, 人們透過祭祀活動與此中心產生互動,這個區域範圍即是「祭祀圈」。47 48 近來國內學者施振民(1973)在〈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 式的探討〉一文中以「主神」為經,「宗教活動」為緯,建立在地域組織上的模 式來為祭祀圈作詮釋。49 而許嘉明(1978a)對祭祀圈定義為:「祭祀圈是以一個 主祭神為中心,信徒共同舉行祭祀所屬之地域單位,其成員則以主祭神名義下之 財產所屬的地域範圍內住民為限」50 其強調的偏重於以村廟為中心。另外,林美 容(1996)則以共同出資建廟或修廟、收丁錢、演戲、頭家爐主資格、巡境、請 神等指標來界定祭祀圈;51 並且依此再界定出「祭祀圈」和「信仰圈」的不同: 認為「祭祀圈」為一地方性的公共祭祀,在其範圍內所有的居民都有義務參與; 「信仰圈」則為區域性的神明信仰,在某個範圍內由信徒志願參與。52 以下分別 46 「庄」是一個共同祭祀單位的聚落;庄中通常有一個聚落居民所共有的村廟來做為這個聚落的中心(施 振民,1975:20)。 47 「圈」是地理區域空間的概念,主要包含三個要件:1)一個具有機能的核心,2)此核心機能有向四 周產生空間互動的作用,3)一核心機能的空間互動強度,該核心會影響到一定的空間範圍(陳憲明, 1995:523)。 48 最早研究臺灣祭祀圈,並對其下定義的學者是日人岡田謙先生。於 1938 年所寫的〈台灣北部村落之祭 祀範圍〉文章中指出:祭祀圈是共同奉祀一個主神的民眾所居住之地域(岡田謙著、陳乃蘗譯,1960: 14-29)。 49 施振民(1973)〈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的探討〉《民族學研究所專刊》36,頁 191-208 50 許嘉明(1975)〈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織〉《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頁 165-190 51 林美容(1996)〈由祭祀圈到信仰圈-臺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刊於張炎憲、李筱峯、戴寶村 主編《台灣史論文精選》(上)台北市:玉山社出版,頁 291-296 52 同前註,頁 309

(27)

列舉出國內近年來對祭祀圈進行探究的論文: 許淑娟(1991) 在「蘭陽平原祭祀圈的空間組織」中說明祭祀圈非但是一地 方組織,同時也是一均質的社會空間。蘭陽平原的祭祀圈可以分為四種,即區域、 超村落、村落、角頭祭祀圈。其分別屬於聯庄性、同庄性祭祀圈兩個層次,因兩 個層次之重疊與否,呈現出階層性與非階層性的空間形式,依此而構成蘭陽平原 祭祀圈的空間組織。清代蘭陽平原所形成的祭祀圈,幾乎已涵蓋了所有的漢人社 會。而超村落祭祀圈的階層性較區域祭祀圈早完成。非階層性之空間,則各以同 莊性或聯庄性祭祀圈為主。直至日治時期,超村落祭祀圈內的階層性空間,卻因 聯庄結合需求降低而漸消失。光復之後,新形成的同庄性祭祀圈,造成原來人群 組織的分裂;聯莊性祭祀圈,亦在各莊有廟、聯庄結合的實質需求降低下,而逐 漸瓦解。使得非階層性的空間成為蘭陽平原祭祀圈之主體,同庄性祭祀圈是基本 單位。 張添順(2005)在「笨港牛椆腳庄祭祀空間之變遷及其空間性」論文裡利用 「神聖的存在空間」與「祭祀圈」二種概念,來探討笨港牛椆腳庄祭祀空間的變 遷與其空間性。首先透過歷史文化的考察,來理解笨港牛椆腳庄當地移民的組 成,及其所帶來的文化與價值體系,並對各階段祭祀空間的建立與變遷進行探 討。再透過對個神聖所在的空間意涵進行研究,以瞭解當地居民的「主體意向 性」,而後如實地呈現當地祭祀空間的變遷與空間性。 陳怡瑾(2002)「中港溪流域民間信仰之空間性」指出:聚落,係人群安居 之處,其形成必須能同時滿足人生之物質與精神欲求,如此依循人之主體意向性 所營造而來之空間,即為「存在空間」(Existential space)。此文即嘗試了 解人之精神欲求所生發之主體意向性,其於地表所形塑的信仰空間之特性。此地 分為三個不同拓墾方式的區域,即「漢墾區」、「保留區」和「隘墾區」。因為 三個人文地理區內擁有不同的人群組合及歷史發展脈絡,從中發現「漢墾區」的 祭祀圈種類由最小的聚落至超出鎮域的祭祀範圍均有,而「保留區」和「隘墾區」

(28)

則只有角頭、村落性和超村落性祭祀圈,顯示漢墾區比另兩區更有條件形成較大 型的祭祀圈。「神聖空間」概念強調的不只是祭祀的範圍,亦十分強調大廟(中 心)與小祠(四方)之間共同形塑的空間神聖性。從此文的例子發現「隘墾區」 內之大廟(中心)與小祠(四方)所形塑之空間神聖性最為穩固,而「保留區」 和「漢墾區」則相對地較弱。 以上三篇論文是以「空間」觀念探究該區域的祭祀及信仰;但其研討的方向 及內容不同:許淑娟(1991)將祭祀圈分為四種可以說是有形的(地理空間)分 類,而張添順(2005)陳怡瑾(2002)則將居民的宗教活動區域除了作地域性有 形的區分之外,又加入了神聖存在空間的無形範圍。 徐岳文(2003)在「臺中縣新社地區聚落與祭祀圈關係之研究」的論文中指 出:新社地區的聚落依其規模可分成村落、庄、聯庄。並根據林美容(1986)提 出的六項指標,來劃定祭祀圈的範圍,將新社地區的祭祀圈分為五類:(一)無 祭祀圈、(二)將寮祭祀圈、(三)土地公祭祀圈、(四)庄神祭祀圈、(五) 聯庄神祭祀圈。村落則對應土地公廟,庄則對應庄神或庄廟,聯庄則對應聯庄神 或聯庄廟,對每一個層級而言,神明為「中心」,其所對應的區域則為四方。聚 落是人類居住與生活的空間,是有形的,是具體的;而祭祀圈是無形的、是抽象 的。祭祀圈是因主祭神而存在,居住於聚落內的人們透過與主祭神相關的祭典活 動,而讓祭祀圈具象化;相對的祭祀圈的存在讓聚落有機化,具有生命力。 林東賢(2004)在「高雄燕巢鄉角宿天后宮祭祀圈與信仰圈之研究」中先從高雄 縣燕巢鄉之地理環境、人文與歷史,來探究燕巢地區的開發與角宿天后宮之關 係,並從歷史因素與地理條件,去探究角宿媽信仰之拓展。希望藉由角宿庄的開 發過程,來了解角宿天后宮祭祀圈之範圍及形成並了解整個角宿天后宮祭祀圈內 居民,所共同舉行之祭祀活動。接著從角宿天后宮十三庄之祭典組織,以及前來 進香之廟宇的分布範圍的內涵與意義,並探討角宿天后宮目前信仰圈之實況,是 否出之於某種地緣社會整合之結果。

(29)

周永 吉(2002)「從祭祀圈看漚汪聚落發展與變遷」論文中主要為透過祭祀圈的 研究,來了解漚汪地區聚落發展與變遷。從荷據、清領、日治等時期行政區劃的 演變,當地自然人文環境特徵及歷史發展的脈絡,以人地關係為出發點是如何形 成與演變過程,將漚汪聚落空間形成與發展的真實面貌用交叉比對。由拓墾的開 展談到所帶來的寺廟發展,探討漚汪地區在祭祀圈的階層中「大廟」與「角頭廟」 出現的因素,主要是因為台灣民間信仰本質上是一種社會的結合,有以神的名義 來結合鄰近地緣性的組織,也有以祖先為名義來結合的血緣性村落。再就民間信 仰的部分加以論述,從角頭廟、大廟的層次以及祭祀慶典活動的動態方面,來掌 握廟宇與人群間互動的意涵。並歸納出漚汪廟宇在當地分佈的普遍性及信徒之間 聯繫的密切性。隨後探討漚汪地區祭祀社群與祭祀領域形成之間的關係,及大廟 宇各角頭之建醮遊庄遶境的形式意涵。 除了上述三篇論文,對祭祀圈的主題探討的較早論文還有:黃清漢(1986) 「新埔義民廟祭祀圈結構之研究」以及蔡明雲(1996)「由祭祀圈看北斗地區漢 人聚落的形成與發展」兩篇論文。這幾篇研究都直接或間接地探討祭祀圈和聚落 發展的關係,這也印證了祭祀圈的形成與聚落發展階段的關係極為密切(劉枝 萬,1963;許嘉明,1978),而其之所以形成,就居民的心理來說,是基於信仰 的需要與適應環境時對外力的尋求,因此居民有不同層次的結合關係(同庄或聯 庄結合)(許淑娟,1991)。聚落發展與祭祀圈的關係較屬於歷史的探究,施振 民(1973)在談到祭祀圈的內涵時說:「一方面是社會結構的分析,同時,另一 方面可作史的分析。」53 另外,張珣(2002)則認為祭祀圈表象上是人群依著宗教信仰而呈現出一個 空間範圍,但研究者可以透過此一空間範圍而找出背後的族群因素或市場因素或 宗族因素或地方行政因素(保甲制度、舖境制度)而使這一群人需要宗教信仰來 53 施振民(1973)〈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之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集刊》(36), 頁 201

(30)

團結聚居。54 祭祀圈的研究應該在劃定出祭祀範圍之後,再進行後續之社會、政 治、經濟等等因素的解釋才算完整。陳緯華(2004)也指出不管是祭祀圈或是信 仰圈,都應該同時被從宗教組織與社會組織兩個層面來理解。55 由以上的文獻探討中發現,現今國內學者對於祭祀圈的研究方向包括:有形 的空間劃分(地理學)、聚落發展(歷史學)及社會型塑(人文社會學)等幾個 方向,祭祀圈在漢人社會體系的整合中有著重要的力量。本研究將以武東堡宗教 圈內祭祀活動網絡的形成及轉變切入,來深入研究此地平原及台地居民祭祀活動 互動的社會聯結關係,進而歸納出此地可能因行政劃分(堡)的因素,促成宗教網 絡、經濟網絡、通婚網絡的重疊,形成的生活互相依存或互補的生活網絡。 四、「通婚圈」的概念探討: 通婚圈亦稱作婚姻圈,以某一地為中心,該地區居民嫁出或娶入對象所分佈 的範圍,也就是通婚範圍,依區域的觀點來看,男女婚姻當事者兩居住地間應有 區域聯結性關係存在,依這種區域聯結性關係所界定的空間範圍,我們可以稱為 「通婚圈」(馬瑋真等,2006)。在一定的區域範圍之內,距離是影響婚姻移動的 重要因素,但超出一定的區域範圍以外,則以社會、經濟因素反而較具有解釋力 (陳國章等,1982)。傳統的農業社會交通不便,人群經由購物、買賣或祭祀活 動互相往來,通婚圈小而集中(阮琡婷,2002),而鍾寶珍(1991)也認為早期 大部分的通婚圈都在鄰近庄社所組成的小範圍內。通婚圈常與市場圈和祭祀圈重 疊,最早有日籍學者岡田謙在士林街所做的調查,即發現祭祀圈與通婚圈、市場 圈有互相重合的現象(葉宛錡,2001)。 在國內專以通婚圈來作研究的文章很少,除上述陳國章等學者曾對臺北市的 通婚圈作專題的研究之外,最近則有馬瑋真、粘雨馨、劉娜均(2006)所撰的〈林 仔庄婚姻圈的探討-以日治時期戶口調查簿為例〉對斗南鎮的林仔聚落的婚姻圈 54 張珣(2002)〈祭祀圈研究的反省與後祭祀圈時代的來臨〉《考古人類學刊》,頁 99 55 陳緯華(2004)〈漢人社會的整體論觀點與祭祀圈的研究〉《台灣宗教研究》,頁 156

(31)

進行專文探討。其研究發現:日治時期以明媒正娶的婚姻方式娶入林仔庄,以附 近鄰近鄉鎮占最多數,顯示當時的社會不同於現代的社會自由開放,因保守風 氣、交通不便的背景,造成此地普遍透過媒人而選擇婚姻,且婚姻圈範圍集中在 鄰近鄉鎮地區。這研究與吳育臻(1988)於新竹縣大隘三鄉的通婚圈研究結果相 似。接著列舉幾個國內幾篇有提及婚姻圈的論文來進行討論: 鍾寶珍(1991)「惡地上的人與地--田寮鄉民生活方式的形成與內涵」論文 中提到:村落社會在內部形成一種共同耕作農事、共同分享資源的共同體性格, 但其社會關係的建立卻是簡單的。對外所建立的社會關係是鄉民社會生活內容中 極重要的一部分。以通婚關係而言,除了部分區位較為孤立、經濟情況較差或內 部姓氏較雜異的村落內婚情形較多外,大部分的通婚圈都在鄰近庄社所組成的小 範圍內。 葉宛錡(2001)在「阿蓮區域社會空間結構的變遷」中所探討阿蓮區域通婚圈方 面,發現該區通婚圈自民國 30 年代至今日益擴大。早期近距離通婚佔大部分, 民國 60 年代以後,通婚範圍逐漸轉趨以遠距離通婚為主,同村或同區域之近距 離通婚則大為減少,此現象除係交通工具進步所致外,亦受生產方式的改變所影 響。 黃春貴(2005)於「六腳鄉蒜頭地區與工廠村聚落發展和社會變遷之研究」 中說明:因為交通易達性、土地易墾性及環境適居性吸引了移民以宗族為單位的 移住和入墾蒜頭地區。此地區一直以黃姓為其大姓,居民亦咸信黃姓為其主要姓 氏,但至民國 85 年時,蒜頭村已是由黃、陳、侯三姓為主要姓氏所組成的多姓 村;蒜南村亦是由黃姓和陳姓為主要姓氏組成的聚落,已不再是單姓村了,此正 說明外姓移入的擴散。此地通婚圈則隨著時代擴展,由短距離的流動,改為長距 離為主。 由以上討論可以得知:日治時期至光復初期各研究區的通婚圈,因交通因 素、生產方式、傳統婚姻方式等因素的影響,常呈現就近通婚這種小距離的通婚

(32)

圈狀態,交通革新之後,通婚圈往往會隨著市場圈或祭祀圈的擴大而增大。 五、「市場圈」、「祭祀圈」與「通婚圈」重疊性之探討: 從以上「市場圈」、「祭祀圈」到「通婚圈」的探討中可以明顯得知:在台灣 多數區域的傳統社會裡,這三個「圈」常有重疊的現象,並達到整個區域整合社 會網絡形成的現象。但是究竟是哪一種圈先產生而影響著哪一種圈後產生不同的 學者有著不同的看法。在文化人類學的中國研究中,追問「中國社會如何可能」 或者「帝國與地方如何銜接?」的問題時,主要有三種解釋模型:(一)Willian Skinner 以四川盆地為基礎所建立起的「六角形市場模型」,(二)是 Maurice Freedman 以閩粵地區的灌溉工程所建立的「宗族模型」,(三)則為發端於日本 學者岡田謙,經過中央研究院民族所施振民、許嘉明等學者的修飾與試測,到林 美容加以發展的「祭祀圈模型」,這個模型可以說是在台灣本地發展出來的第三 個解釋(宋天翰,1992;張珣,2002)。以下分別針對這三種模型做更進一步的 探討: 在Willian Skinner 的「六角形市場模型」56 理論裡以經濟解釋了地方社會 體系的構成,且由經濟所決定的市場區也是文化社區,而所謂的文化就包括了宗 教,他指出市場中心是寺廟所在的地點。他的經濟決定論理,所有的社會關係都 是透過經濟關係所衍生出來的(陳緯華,2004)。而Freedman的宗族模型理論, 來自於閩粵地區,因為官方力量薄弱,加上稻作農業需求的水利灌溉及大量人 工,所以有利於大型宗族的自治與發展;村廟藉著氏族的力量建立,以達到氏族 的團結(張珣,2002),也就是說在Freedman的宗族模型理論中,各種社會網絡 的聯繫也是靠著各血緣家族的互動所形成。 第三個「祭祀圈模型」的解釋可以先從日本學者岡田謙於 1960 年被譯成中 文在台灣發表的〈臺灣北部村落之祭祀範圍〉這篇文章,看出三圈交疊的端倪。 文章內容主要在討論他在士林地區所觀察到的祭祀圈現象,他的祭祀圈定義為: 56 Willian Skinner 以四川盆地為基礎所建立起的「六角形市場模型」,符合中地理論 K=07。

(33)

共同祭祀主神的居民所居住的地域,由大字為中心聯合周遭一些小字而組成。這 個圈子,是圈內居民祭祀、經濟交易與通婚的範圍。之後施振民(1973)也提到: 「岡田謙在台灣北部的研究發現祭祀圈和市場交易範圍有重疊的現象,我們認為 村廟制度在台灣也許可以代替墟市做為農村的地方中樞……」57 由此可發現施振 民似乎預期祭祀體系、市場體系、行政體系三者會互相重疊,而他也進一步建議: 「可以用祭祀圈模式將臺灣農村的社會組織、文化和政治制度連貫起來,不僅能 使我們對農村結構有進一步的瞭解和認識,也可以作為將來經濟發展計畫有關市 場或區域計畫設計的參考。」58 對於上述三種解釋模型,以人類學家人類學的觀點來看,卻不怎麼贊同。他 們認為社會整合的問題不能僅從單一的文化或社會層面來理解,社會的再生應該 是一個文化與社會相互辯證、彼此再生產的過程(陳緯華,2004)。 從以上的討論發現:不論是先從市場圈或是宗族力量亦是從祭祀圈開始,市 場圈、祭祀圈以及通婚圈常會交集且重疊在一起,甚至和行政規劃的單位範圍也 相同。這些發現更將能增強本研究選擇以「堡」為研究範圍的說服力,並同時將 採用人類學家的觀點,不只單獨探討任何一圈,以三個關係密切的「圈」一起探 究,試著將市場圈、祭祀圈、通婚圈的網絡探究,預期拼湊整理出整個武東堡的 居民生活網絡。 同時把三個圈作為探討的國內論文,為數不多。葉宛錡(2001)在「阿蓮區 域社會空間結構的變遷」中係從生產的角度切入,以聚落發展、土地利用及生產 方式的變遷為背景,透過生產內容、生產關係及互動方式等來了解社會空間如何 建構,進一步再探討祭祀圈與婚姻圈的空間分佈和重疊性。並了解在不同生產方 式下,社會空間結構的變遷,此文較接近Willian Skinner 的「市場模型」理 論。 57 施振民(1973)〈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之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集刊》(36), 頁 204 58 同前註

(34)

而蔡金蓉(1997)在「『跨部落』的祭祀活動及其人群結合:以雲林縣國 姓公過股為例」透過一個祭祀對象既是神明又是祖先的「跨部落」祭祀--「國 姓公過股」祭祀活動為例作討論。重心主要以「重返祭祀圈」作探討,從市場範 圍與婚姻範圍檢視。大婚的分佈與市場範圍的分佈有一致性,而祭祀範圍被包含 在小婚範圍內(亦即小婚分布的範圍廣於祭祀範圍),而與小婚範圍有較高的重 疊性59 。認為祭祀範圍、婚姻範圍與市場範圍三者之間的分佈關連性與地理環境 有相當密切的關係。此文應是「宗族模式」和「祭祀圈模式」的綜合理論的印證。 最近的蘇黃錫(2007)在「大肚中堡生活共同體形成之探究」中,對於地理 區的探討,捨棄傳統以自然環境為空間區畫之原則,強調:「地理區是人群與土 地,人群與人群,長期交互作用下所形塑而成的」,而居住在同一區域內之人群 由於有共同的生活空間、社會網絡、經濟網絡,在彼此合作、互補、相互依賴下 塑造出區域的特性,亦即生活共同體呈現。此文從聚落發展的變遷歷程、經濟活 動的相互影響開始探討,並將大肚中堡區域的宗教信仰區域(祭祀圈),婚姻連 結之空間範圍(通婚圈)兩者的發展與關係進行分析,以印證出「大肚中堡」地 區生活共同體的形成。此文的取向較符合人類學家的綜合觀點,不偏廢於任何一 圈的形成與影響,三圈的重疊也與行政區域符合,和本研究的取向相同。 總和以上有關市場圈、祭祀圈與通婚圈三圈重疊的相關論述及討論,研究者 整理出本文所欲探討的方向,將和蘇黃錫(2007)的研究取向類似:即採取人類 學家的綜合觀點,對三圈進行平行的探究,試圖描繪出武東堡地區的社會整合現 象;並且期望歸納出此地因行政單位(堡)、經濟生活網絡、宗教生活網絡與通 婚生活網絡的重疊,而形成相互依存且有互補性的武東堡生活網絡。 59 大婚是指明媒正娶的婚姻,小婚指童養媳等婚姻。

(35)

第四節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清代至日治初期的地方行政單位--「武東堡」為研究的空間區域 範圍,在此區域內探討其居民的經濟活動網絡、宗教活動網絡和通婚網絡等三種 社會活動網絡,並利用歷史地理學的方式,整理出這三種網絡之間的關連性,進 而探討武東堡居民如何建構出此地的生活網絡。以下將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分為研 究概念應用、內容呈現以及資料探究做敘述。 一、 研究概念應用 本研究將應用第三節文獻探討中的「市場圈」、「祭祀圈」、「通婚圈」三個概 念,於研究區武東堡區域做清末經日治至光復的探究。但由於武東堡內的地形特 殊,居民分別居住於平原、山麓以及台地上,並不是一個均質的地形,又難以 符合「圈」的定義,60 加上台地和平原的居民聯繫,都靠著八卦山台地山麓的一 條條小古道,而這種網絡線也未必全呈現出類似有核心的同心圓狀。因此本文除 了將應用市場圈、祭祀圈以及通婚圈的基礎概念做探究外,研究的重點標題則著 重於在瞭解研究區內居住於不同地形的居民於經濟、宗教、婚姻等生活上的互補 性及依賴性,並研討此區的「經濟生活網絡」、「宗教生活網絡」以及「通婚生活 網絡」這三種生活網絡的形成。 二、 內容呈現 本研究擬於第二章闡述本研究區聚落的拓墾與發展:從清領至日治初期聚落 發展的情形,第三章探討武東堡內交通網絡線的形成與聯結。第四章則以土地利 用與農業發展切入,進而探討經濟活動生活網絡的形成。第五章著重在研討此區 的宗教活動以及宗教生活網絡的形成。而此地居民的通婚生活網絡探究則在第六 章呈現,並且探討三圈與行政區的關係。總和以上五大章節的探究,整理出武東 堡的各種生活網絡形成的情形,於第七章結論做全文的總結。圖(1-5)、(1-6) 60 參註 48

(36)

則為本研究的研究架構及研究流程。 族群移墾聚落發展 經濟生活網絡形成 宗教生活網絡形成 通婚生活網絡形成 交通網絡的形成與聯結 武 東 堡 生 活 網 絡 之 探 究 市場圈經濟生活網絡的形成 早期經濟生活網絡的形成 武東堡的農業活動型態 武東堡的民間信仰 祭祀圈宗教生活網絡的形成 信仰圈宗教生活網絡的形成 通婚圈與 通 婚生活網 絡 的形成 武東堡的通婚範圍 通婚圈與 祭 祀圈市場 圈 的關係 圖 1-5 研究架構圖 三、 資料探究 本研究所需的資料來源以文獻資料、地圖圖片應用、田野訪查、戶籍資料及 網路資源為主,分述如下: (一) 文獻資料 1.專書:包括概念建立的理論專書及(經濟地理等)及地方相關研究的專書

(37)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範圍 文獻回顧 田野調查 武東堡生活網絡形成之探究 文獻資料蒐集 田野調查紀錄 資料彙整與探討 撰寫本文 圖 1-6 研究流程圖 (地方志、古文書、日治時期的統計書等)。2.期刊論文:期刊以台灣風物、師大 地理研究報告等為主;論文則以探討八卦台地及彰化平原的相關論文以及探討市 場圈、祭祀圈、通婚圈等主題的論文為主。3.清代及日治時期本研究區的相關檔 案(日治時期的戶口調查簿)。4.報紙(台灣日日新報、自由時報等):有關本研 究區的報導。 (二) 地圖及圖片應用 1.清代的地圖(彰化縣志所附的輿圖、山川圖等)、平埔族的生活描繪圖。

(38)

2.日治時期明治三十七年出版的台灣堡圖、大正十五年的台灣地形圖等。3.光復 後的行政區域圖、地形圖、1/5000 像片基本圖等。 (三) 田野訪查 主要是以訪問當地耆老為主,期望獲得下列相關資料:1.日治時期之前聚落 的發展及古道的利用。2.農產作物的產銷及轉變。3.宗教活動及通婚抬轎的路線 等資料;並藉著耆老說的故事復原當地的情況,以印證文獻的記載。 (四) 戶籍資料 通婚圈調查需要藉著戶籍資料來完成,本研究將以日治時期的戶口調查簿, 進行抽樣、統計通婚情形,再進行分析。 (五) 網路資源 現今網路資源多元,例如相關文獻的初步探查,文獻傳遞,Google Earth 的地形圖、航照圖、道路圖的下載等。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https://www.mercadolibre.cl/): 提供平台由當地供 應商自營,不像 amazon、pchome 等有 B2B2C 廠商

二、貨品之加工、製造或原材 料涉及我國與其他國家或 地區共同參與者,以在我 國境內產生最終實質轉型

符合下列情況之一者,出口商或生產商可在貨 物出口報關之日起 90 天內申請補發 ECFA 原產

第二支線步道、好漢坡、二漢坡及環潭公路所組成,步

面向東南亞,尋求區域合作的價值與意義。如今當我們面對台灣原住民的「民族數學」研究時,尤其

將夷為平地 , 構屋居數百人家,而未 忍古樓之遽摧於斤斧也,則以二年為

 今天早上在網絡社交平台見到「飛彈」的狀態已轉為單

,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儒效〉)因 此,「君子理天地」係指君子於天地間理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