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混合式學習應用於行政學教學之研究:以公務倫理為主題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混合式學習應用於行政學教學之研究:以公務倫理為主題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6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 碩士論文.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at. n. al. er. io. sit. 以公務倫理為主題. y. 混合式學習應用於行政學教學之研究:. Ch. engchi. i n U. v. 指導教授:蕭乃沂 博士 研究生:謝佳安 撰.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十二月.

(2)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sis.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Pedagogical Applications of Blended. ‧. Learning to Public Administration – A Teaching. n. al. er. io. sit. y. Nat. Quasi-experiment on Ethics. Ch. engchi. i n U. v. Advisor:Naiyi Hsiao, Ph.D. Graduate Student:Chia-An Hsieh. December 2010.

(3) 謝辭 論文終於接近尾聲了,開心。 從著手準備到撰寫論文的這段期間,首先最要感謝的是指導教授蕭乃沂老 師,不僅提供論文實施準實驗的研究場域,每次論文討論給予的啟發,對於論文 方向和撰寫內容更具有莫大的助益,不厭其煩地為我解惑與指正,皆讓我從中獲 益良多。其次,感謝兩位口試委員蕭武桐教授與郭昱瑩教授提供的寶貴建議與指 正,使論文更臻完善。. 政 治 大. 再來則是要感謝研究室的羅晉學長對於論文準實驗研究設計以及資料詮釋. 立. 方面所提供的意見與修正建議,感謝研究室成員於準實驗過程中給予的協助,感. ‧ 國. 學. 謝受測者與受訪者於蒐集資料過程中的協助。充實而愉快的研究室生活豐富研究 所的求學時光,除了學習到做研究的嚴謹精神,也瞭解到經營生活的重要性。在. ‧. 此同時也感謝學長、學姐、朋友們以及學弟妹們的砥礪,讓我從中成長進步不少。. Nat. io. sit. y. 也要感謝系辦學姐學姐總是很有耐心地協助處理相關的行政程序。. n. al. er. 最後,也要感謝爸媽的包容與支持,讓我無後顧之憂地撰寫論文。感謝妹妹. Ch. i n U. v. 的協助以及打氣,親戚在異鄉的照顧也讓我感到溫暖的親情,政大與東海師長們. engchi. 不時耳提面命的激勵以及朋友們的鼓勵,感激之情已溢於言表。 “No dream, no story, nothing!”我想我不會忘記這段美好的故事,所帶給我的 珍貴回憶。要感謝的人真的太多了,但希望您們知道這些直接或間接的協助皆為 佳安論文持續進行的重要動力,再次感謝您們,謹以此篇論文獻給我關心與關心 我的朋友們,希望您們都有美好的一天! 謝佳安. 2011.1.6.

(4) 摘要 各國投入經費與心力推廣數位學習的理念,重視資訊科技運用於教育與學習 的發展,期能運用資訊科技的優勢發展更具有學習成效的教學模式。在數位學習 蓬勃發展的系絡之下,混合式學習同時普遍運用於高等教育領域中。而公共行政 學為公共行政領域的基礎課程,如何將混合式學習應用於行政學的教學,以營造 一個有意義的教學與學習互動環境,為本研究所欲探究的焦點。本研究希望瞭解 運用數位學習平台的混合式學習在行政學的運用情形,並聚焦於學生的學習成 效,並就行政學主要涉及的主題探究適合的教學方法以及其與數位學習平台的相 關搭配。.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本研究採用準實驗設計,並以深度訪談與參與觀察為輔,選擇公務倫理主 題的大學部行政學討論課研究場域,以瞭解實施公務倫理主題的混合式學習對於. ‧. 行政學修課學生的影響。此外,本研究同時對於博士班助教與行政學授課教師進. sit. y. Nat. 行深度訪談,以瞭解混合式學習運用於行政學的情形與教學方法。. n. al. er. io. 本研究以公務倫理為主題的混合式學習準實驗結果顯示,相較於傳統的面對. i n U. v. 面教學方法,相較於控制組,實驗組學生在公務倫理認知、學習歷程與學習成果. Ch. engchi. 三大面向普遍具有較高的學習成效與表現。再者,訪談結果顯示混合式學習運用 於行政學,其先決條件包括授課教師使用平台的行為、學校本身給予授課教師的 資源以及完善的評量設計與規劃;配合條件包括學生與教師的共同參與、師生間 的良好互動、學習者自主學習的意願、授課教師對於平台的高度回應性與平台設 計的友善性。授課教師將數位學習平台運用於行政學,使用的功能主要包括教學 資料的上傳與下載、討論區、作業區以及發送群組信。就其對於師生造成的影響 而言,包括提升學習成效、促進師生間的互動、提升作業繳交機制的公平性、提 供教學方面的輔助、增進對內的知識管理與對外的知識分享以及造成師生課程準 備的負擔。由於授課教師對於行政學具有不同的教學理念,因此採取不同的教學.

(5) 方法,基本上可分為講授搭配考試與多元化教學。 根據以上研究發現,本研究也依據不同對象提出行政學的實務建議。就開授 行政學的大專校院而言,包括支持混合式學習的理念與提供混合式學習的資源; 就授課教師而言,包括對於實施角色扮演法的建議、完善規劃混合式學習的課程 設計、提升學生使用數位學習平台的誘因與保持師生間的良好互動;以及就學生 而言,培養使用數位學習平台的習慣與訓練高度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字:混合式學習、行政學、公務倫理、教學方法.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6) ABSTRACT Many countries invest money and effort in e-learning to achieve better learning effects. Blended learning, in the same vein, has been commonly adopted in higher education. Introductory cours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is one of the core curricula in the field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Hence, the study aims to explore whether and how applying blended learning may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s and, in general, teaching methods suitable for other courses in the field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治 政 field observations. A public administration seminar 大 on ethics in a university was 立 selected as the teaching field for the experiment. The impacts applying blended The study mainly uses quasi-experiment coupled with in-depth interviews and. ‧ 國. 學. learning to ethics were measured on students who take public administration.. ‧. Moreover, the study conducted in-depth interviews on teachers, their teaching assistants to facilitate the measurement process of applying blended learning in the. al. er. io. sit. y. Nat. teaching field.. v i n C experimentalhgroup i U learning e n ghave c hsuperior n. Quasi-experiment results drawn from applying blended learning to ethics show that students in the. effects in ethics. cognition, learning process and learning outcome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face-to-face instruc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Furthermore, interview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erequisite conditions include use of web-based technology, resource from college and deliberate course design that make blended learning go smoothly. Successful blended learning also needs participation both from teachers and students, as well as their good interaction such as learners’ active learning, teachers’ responsiveness to web-based technology and its user-friendliness..

(7) The functions of web-based technology commonly used in applying blended learning to public administration are as follows: to upload and download teaching material, online discussion, assignment and group emails. And the impacts on teacher and students include improved learning effects, extensive interaction, promoting fairness of assignment hand-in, teaching support, strengthen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sharing which may lead to teacher and students’ loadings. Besides, the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teaching philosophy adopt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The previous findings contribute to pedagogical suggestions on public. 政 治 大. administration in practice. Firstly, the colleges with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立. program should support blended learning and provide related resources. Secondly, the. ‧ 國. 學. teachers may attempt to conduct role-play, deliberately design blended learning courses, and provide students’ incentives to use web-based technology. The students,. ‧. lastly, should keep using web-based technology and pursue active self-learning.. er. io. sit. y. Nat. al. v. n. Keywords: Blended learn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Ethics, Pedagogy, E-learning. Ch. engchi. i n U.

(8)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2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3 第四節 研究範圍..........................................................................................5. 治 政 第五節 研究流程..........................................................................................5 大 立 ‧ 國. 學. 第二章 文獻回顧 ......................................................................................8. ‧. 第一節 混合式學習......................................................................................8. sit. y. Nat. 第二節 數位學習平台於混合式學習中扮演的角色................................18. n. al. er. io. 第三節 公共行政教育的相關研究............................................................24. Ch. i n U. v. 第四節 行政學主題的教學方法................................................................27. engchi. 第三章 研究設計 ....................................................................................31 第一節 研究架構........................................................................................31 第二節 數位學習平台................................................................................32 第三節 實驗設計........................................................................................34 第四節 對於學生所進行的測量................................................................41 第五節 對於博士班助教與授課教師所進行的測量................................47. I.

(9) 第四章 公務倫理主題混合式學習之準實驗結果 ................................50 第一節 公務倫理認知................................................................................50 第二節 學習歷程........................................................................................52 第三節 學習成果........................................................................................54. 第五章 分析與討論 ................................................................................79 第一節 混合式學習運用於行政學的先決條件........................................79. 治 政 第二節 混合式學習運用於行政學的配合條件........................................85 大 立 ‧ 國. 學. 第三節 數位學習平台運用於行政學的功能............................................90 第四節 混合式學習運用於行政學的影響................................................94. ‧. 第五節 行政學的教學方法......................................................................101. sit. y. Nat. n. al. er. io.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111. Ch. i n U. v. 第一節 綜合研究發現.............................................................................. 111. engchi. 第二節 實務建議......................................................................................115 第三節 研究限制......................................................................................118 第四節 後續研究建議..............................................................................120. 參考文獻 ................................................................................................123 附錄一 實驗內容的角色扮演活動腳本 ..............................................131 附錄二 針對角色扮演所進行的前測施測題目 ..................................138 II.

(10) 附錄三 針對角色扮演所進行的後測施測題目 ..................................139 附錄四 訪談大綱 (行政學授課教師版) .............................................140 附錄五 訪談大綱 (學生版)..................................................................141 附錄六 訪談大綱 (博士班助教版)......................................................142 附錄七 學習歷程調查問卷 ..................................................................143. 政 治 大. 附錄八 參與觀察重點記錄表 ..............................................................145. 立. ‧. ‧ 國. 學. 附錄九 訪談重點記錄表 ......................................................................146.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I. i n U. v.

(11) 表目次 表 3-1 實驗設計 .........................................................................................35 表 3-2 實驗設計時程表 .............................................................................38 表 3-3 受訪學生與訪談對象 ......................................................................46 表 3-4 受訪助教與訪談對象 ......................................................................48 表 3-5 受訪授課教師與訪談對象 ..............................................................48. 政 治 大. 表 4-1 實驗組決策依據的前測與後測對照表 ..........................................56. 立. 表 4-2 控制組決策依據的前測與後測對照表 ..........................................57. ‧ 國. 學. 表 4-3 實驗組與控制組決策依據的後測對照表 ......................................59. ‧. 表 4-4 實驗組與控制組決策依據的前後測對照表 ..................................60. y. Nat. al. er. io. sit. 表 4-5 實驗組公務員服從命令認知的前測與後測對照表 .....................61. n. 表 4-6 控制組公務員服從命令認知的前測與後測對照表 ......................62. Ch. engchi. i n U. v. 表 4-7 實驗組與控制組公務員服從命令認知的後測對照表 ..................62 表 4-8 實驗組對於個人信念與忠誠間倫理困境處理方式的前後測對照 表..........................................................................................................64 表 4-9 控制組對於個人信念與忠誠間倫理困境處理方式的前後測對照 表..........................................................................................................66 表 4-10 實驗組與控制組對於個人信念與忠誠間倫理困境處理方式的後 測對照表 .............................................................................................67 表 4-11 實驗組基層文官取締倫理困境的前測與後測對照表 ................70 IV.

(12) 表 4-12 控制組基層文官取締倫理困境的前測與後測對照表 ................72 表 4-13 實驗組與控制組基層文官取締倫理困境的後測對照表 ............7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 i n U. v.

(13) 圖目次 圖 1-1 研究流程 ...........................................................................................7 圖 3-1 研究架構 .........................................................................................3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 i n U. v.

(14) 第一章 緒論 歐盟於 2003 年 3 月提出 eEurope 計畫,其主要在於推動 e-government、 e-learning、e-health 以及 e-business 四項重點項目,其中特別強調數位學習的重 要性,以提升歐洲競爭力以及建立知識型社會。日本於 2003 年 7 月所提出的 eJapan 計畫中,e-learning 同樣為主要發展項目之一。就我國而言,挑戰 2008 國 家重點發展計畫中,e-learning 則為 e-Taiwan 重點工作項目之一。此外,我國並 於 2003 年推動一項為期五年的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其中分項計畫一期運 用國內各級學校、社區圖書館等單位的現有資源,結合數位學習平台的數位內容. 治 政 提供全民數位學習活動,以達到全民數位學習的目標與願景(數位學習國家型科 大 立 技計畫辦公室,2009)。各國投入經費與心力推廣數位學習的理念,重視資訊科 ‧ 國. 學. 技運用於教育與學習的發展,期能運用資訊科技的優勢發展更具有學習成效的教. ‧. 學模式。在數位學習蓬勃發展的系絡之下,混合式學習同時普遍運用於高等教育 領域中。而公共行政學為公共行政領域的基礎課程,因應資訊科技與數位學習平. y. Nat. n. al. er. io. 需要重視的課題之一。. sit. 台的趨勢成長現象,如何將混合式學習運用於行政學為授課老師與相關實務筆者. 第一節 研究背景. Ch. engchi. i n U. v. 公共行政在教學所強調的主題本身反映公共行政學的發展史(Rabin et al., 1998),而其教學方法同時亦需與時俱進,亦即公共行政教育者需要隨著環境變 遷加以調整教學方法。再者,不同的主題有其特性,在授課上應發展出多元化的 教學方式(Yaghi, 2008)。藉此,教師視情形彈性選用配合主題特性的教學方法, 以符合教學目標並進一步改善教學品質,另一方面亦可滿足學生日新月異的學習 需求,建立更為優質的學習環境。 就台灣公共行政教育的發展趨勢而言,江明修(2002)就台灣二十所公共行政. 1.

(15) 學相關系所之「使命目標」 、 「課程規劃」與「師資專長」三面向進行分析,其中 課程規劃部分發現課程發展具有多元化、開放性與時代性的特色。然而,就公共 行政教學方面的相關研究而言,相較於公共政策個案分析等普遍受到關注的議 題,國內關於公共行政學教學議題的相關研究相對較為不足,多集中於公共行政 資訊教育與公共政策學科教學方面的研究。在國內公共行政相關系所已達到一定 數量與發展之際,基於研究與教學並重的考量,如何進一步強化公共行政教學品 質與發展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為值得深入探究的課題。 隨著資訊化時代的來臨,資訊科技開始廣泛運用於各領域的發展為一大趨. 政 治 大. 勢。其中,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方法則為達到教師教學目標與學生學習效果的一. 立. 大輔助工具,同時亦為教學方法上的一大創新。資訊科技的發展不僅帶來教學上. ‧ 國. 學. 的便利性,更活化教學的本質與內涵。. ‧. 結合傳統講授與數位線上的學習媒介與教學方法的混合式學習,成為教育界 普遍討論的現象。一份調查指出 Educause 成員機構中的所有高等教育機構已有. y. Nat. io. sit. 八成提供混合式學習課程(Arabasz & Baker, 2003)。混合式學習近年來同時也受到. n. al. er. 公部門(孟繁宗,2006)、私部門課程訓練(何思成、陳聰浪,2008)與學校方面的. Ch. i n U. v. 應用與重視。如何將混合式教學的優勢應用於行政學的教學,以營造一個有意義. engchi. 的教學與學習互動環境,為本研究所欲探究的焦點。. 第二節 研究動機 承上所述,本文的研究動機主要希冀補充目前公共行政領域教學方面相關研 究的不足,在檢閱相關文獻後發現國內研究集中於行政資訊教育(王麗婷, 2005)、公共政策(龍韋良,2007)等科目,然而公共行政學、公共管理等其他重要 基礎課程卻受到忽視;另一方面而言,關於公共行政教育的相關研究則主要針對 我國公共行政相關系所進行單一學科或整體課程的檢視,多屬於範疇較為廣泛且 層次較高的課程規劃與課程設計(王麗婷,2005;江明修,2002;龍韋良,2007), 2.

(16) 較少涉及教學方法的探討。 近來,在資訊科技的潮流帶動之下,為人類生活各層面帶來大小不等的影 響。其中,結合線上學習與面對面學習的混合式學習為授課教師在提供學生學習 活動時,增添搭配上的多元性與彈性。數位學習平台普遍運用於國內各級學校的 教學,以協助教師將數位學習平台做為學生課餘時間的輔助學習工具與學習互動 交流的管道,可視為混合式學習的一種型態。 即使公共行政領域對於數位學習平台在教學實務上對於數位學習平台已具 有一定的接受度與使用,然而,進一步而言,混合式學習運用於教學的相關文獻. 治 政 集中於資訊素養課程(曾阿玉,2007)、語言課程(余璟萍,2008)、公務人員混成 大 立 受訓課程(孟繁宗,2006)等範疇,公共行政領域課程的混合式學習相關研究方面 ‧ 國. 學. 卻較為不足,這也引發筆者對於混合式學習運用於行政學的研究動機。. ‧. 因應學科性質與教學環境應發展出適合學生的教學策略與教學方法,如何運. sit. y. Nat. 用線上學習與面對面教學的優勢,以達到教學與學習兩方面的最大成效便成為本. io. al. er. 研究關切的焦點。因此,本研究希望瞭解運用數位學習平台的混合式學習在行政. n. 學的運用情形,並聚焦於學生的學習成效,並就行政學主要涉及的主題探究適合. Ch. engchi. 的教學方法以及其與數位學習平台的相關搭配。. i n U. v.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本研究希冀能夠同時達到學術與實務兩目的。其一,在公共行政教學相關研 究相對欠缺以及混合式學習應用於高等教育趨勢普及的情形下,藉本研究瞭解做 為混合式學習模式之一,如何將數位學習平台功能運用於行政學;其二,基於混 合式學習彈性多元的精神,探究因應行政學的特定主題所採用對應適合的教學方 法,藉此提升學習者的學習興趣,進而促進學習成效。因此,希望藉由本研究的 研究結果與發現所提出的相關建議,在日後行政學教學方法上的探究能夠做為相. 3.

(17) 關公共行政教育者之參考。 本研究主要在於瞭解教師在行政學教學使用數位學習平台的搭配情形,意即 混合式學習的型式之一,就過程論的概念試圖探討在運用的先決條件、運用過程 中需注意之處、產生的正負面影響以及混合式學習運用數位學習平台特定功能的 學習活動。另一方面而言,根據文獻提及行政學特定主題適合的教學方法,則著 重於探討行政學特定主題的教學方法。並進一步探討做為混合式學習型式之一, 在行政學教學方面,結合數位學習平台優勢功能以及針對行政學特定主題所採用 的特定教學方法,是否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就如何將混合式學習運用. 政 治 大. 於行政學教學的脈絡所發展的研究問題如下:. 立. 壹、混合式學習運用於行政學教學兩者在搭配上所需的先決條件為何?. ‧ 國. 學. 貳、就行政學本身學科的特性而言,將混合式學習運用於行政學的教學過程,有. ‧. 何配合條件可依循?. Nat. sit. y. 參、行政學的教學以數位學習平台的哪些學習活動或功能整合面對面講授與線. n. al. er. io. 上學習的成份?. Ch. i n U. v. 肆、運用混合式學習於行政學教學所產生的預期與非預期影響為何?即正負面 作用為何?. engchi. 伍、是否可依據行政學主題的特性發展出對應適合的教學方法與搭配的教學媒 介?搭配上的組合為何? 簡言之,混合式學習與行政學教學上的搭配,在傳統面對面授課之外,以數 位學習平台做為教學與學習輔助工具所扮演角色則為本研究所欲關切的焦點。就 行政學本身的特性,運用資訊科技的長處為授課教師提供的優勢,以及如何避免 可能衍生的副作用,皆為本研究的著力之處。. 4.

(18) 第四節 研究範圍 本研究的研究範疇聚焦於公共行政領域的公共行政學,主因在於行政學為該 領域的重要基礎課程。此外,研究對象定調為大學部,原因在於就大學部學生而 言,行政學為公共行政學系相關科系的必修科目之一,面對大班制的規模,如何 運用最佳的教學方法與教學媒介達到最大的教學目標與教學成效,更進一步提升 趣味性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為教師在授課時的一大挑戰,同時也為值得注意的 議題。. 政 治 大 的教學方法,以提升教學與學習成效。值得說明的是,不同於完全的線上學習或 立. 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混合式學習主要強調就行政學特定主題所採用合適對應. ‧ 國. 學. 完全的傳統學習,著重於探討目前國內高等教育普遍以數位學習平台做為輔助學 習工具的混合式學習型式。. ‧. 第五節 研究流程. sit. y. Nat. io. er. 本研究的發展脈絡如圖 1-1,第一章首先闡述研究背景、動機與目的。第二. al. 章則檢視關於混合式學習於學科教學方面運用的相關文獻,並針對混合式學習與. n. v i n Ch 數位學習平台於混合式學習中所扮演角色進行瞭解,同時探究行政學主題的對應 engchi U 教學方法。藉由檢視國內外的規範性與實證性研究,瞭解相關研究的不足之處, 發展本研究的研究問題,並提供本研究論述與研究設計的理論基礎。第三章介紹 本研究的研究設計與操作化過程,所實施的研究方法可分為準實驗研究法與深度 訪談法。第四章呈現公務倫理主題實施混合式教學準實驗的結果,以瞭解混合式 學習對於學生的學習成效。第五章則將準實驗結果結合訪談教師的質性輔助性資 料,對應本研究的研究問題,依據將混合式學習實施於行政學的過程論概念與教 學方法整理為研究發現,並進行相關分析與討論。最後,則於第六章就研究發現 進行總結,並根據研究發現提出相關建議。. 5.

(19) 其中值得說明的是,由於本研究主題為混合式學習,於行政學教學方面的相 關研究仍為有限,於初期的聚焦部分遭遇到困難。因此,研究問題於檢閱過國內 外混合式學習的相關文獻後發展而成,瞭解混合式學習的相關研究於行政學教學 不足之處,文獻回顧同時有助於本研究的定位與發展研究設計。 此外,本研究在蒐集實證資料的執行部分,同時進行準實驗與深度訪談。其 考量在於兩研究方法在執行時間上的先後順序並不互相影響與衝突,再者,待準 實驗進行一段時間後,可視實驗過程與結果情形調整訪談問題的內容,保留修改 的彈性空間。進一步而言,實驗前後針對行政學授課教師所進行的訪談重點不. 政 治 大. 一,實驗前所進行的訪談主要在於探討對於混合式學習運用於公共行政教學的經. 立. 驗與看法以及對於不同的行政學主題所對應的教學方法;實驗後針對行政學授課. ‧ 國. 學. 教師、討論課博士班助教與學生所進行的訪談,除前述重點之外,以實驗過程與 初步結果為基礎,探討日後於運用類似混合式學習時的改進之道。.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6. i n U. v.

(20)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目的. 文獻探討. 確定研究問題. 政 治 大 研究設計. 立. ‧ 國. 學 蒐集實證資料. ‧ sit. y. Nat. n. al. 深度訪談. er. io. 實施準實驗. Ch. engchi. i n U. 整理與分析資料. 研究結論與研究建議. 圖 1-1 研究流程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製. 7. v.

(21)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章主要就本研究相關的文獻進行檢視,以確立本研究的定位,並在研究目 的的基礎上,發展本研究所欲聚焦的研究問題。第一節就混合式學習的基本發展 情形進行瞭解後,整理歸納其運用於教學方面的優勢與配合條件,做為混合式學 習應用於行政學教學上的考量基礎。第二節主要探討數位學習平台在混合式學習 中所扮演的角色,並瞭解在學科教學方面的搭配與運用情形,做為數位學習平台 功能應用於行政學教學上的考量基礎。第三節則探究教育領域與公共行政教育所 進行的相關研究,以瞭解整體公共行政教育系絡的趨勢與發展情形。第四節繼而. 治 政 整理國內主要行政學教科書的主題以及行政學主題教學方法方面的相關研究,以 大 立 做為本研究發展研究設計的基礎。 ‧ 國. 學. 第一節 混合式學習. ‧. 本研究主要的研究目的在於探討混合式學習應用於行政學教學的情形,以及. y. Nat. io. sit. 因應行政學主題特性發展對應教學方法。因此,這部分著重於混合式學習、數位. n. al. er. 學習平台、教學方法與教學主題歸納的相關文獻進行回顧與介紹。. Ch. 壹、混合式學習的定義與類型. engchi. i n U. v. 「混成」最初以 blended 或 hybrid 等詞出現於社群言論與專業期刊中,而混 合式學習(blended learning)最普遍的定義為結合不同時空(同步與非同步或線上 與離線)、教學方法與教學媒介的混合式教學方法。混合式學習最初運用於遠距 學習,基本上為傳統實體面對面教學與線上數位學習兩者的結合,主要目的在於 期望透過不同教學元素的特色,截長補短,以有計畫地整合教學元素,以更有效 提升教學效果(郭盈芝,2007)。此項新興的學習模式除普遍運用於教育領域的教 學實務之外,同時運用於企業部門的訓練課程(何思成、陳聰浪,2008),近來亦 逐漸應用於公部門的訓練課程(孟繁宗,2006)。 8.

(22) 在運用資訊通信科技媒介做為學習輔助工具時,應注意教師、學習者與教材 三者之間的互動。資訊通信科技並非完全取代傳統面對面的教學方法,而是屬於 輔助性質,兩者應配合互補以達到最大成效。主體為教師在教學方法的思維,客 體為使用的教學輔助工具,應注意不受到客體所奴役與制約,否則將本末倒置。 此外,混合式學習的真義並不在於資訊通信科技的使用;進一步而言,依據 學生學習需求、教師教學需求與課程特性找到適合搭配的教學方法組合,才能發 揮混合式學習的精神。換言之,實體面對面與數位學習的比重可自由彈性地有所 調整。再者,混合式學習相當重要的精神在於強調學習為一持續進行的過程,而. 政 治 大. 非一時的活動(Singh, 2003)。這也顯示學習活動已不同於以往傳統課堂教師的授. 立. 課方式,學生被要求同時也需要於課堂外的時間持續進行學習活動。. ‧ 國. 學. 當前國內大學教育大部分課程仍屬課堂教學,卻同時建立網路數位平台,似. ‧. 乎傾向於講授教學與網路平台兩者的整合運用(劉世雄,2009)。在授課時間有限 的情形下,將網路平台做為課後師生交流討論的空間,以補課堂討論時間不足的. y. Nat. er. io. 種型態。. sit. 缺點。網路平台的使用亦可視為混合式學習彈性結合線上學習與面對面教學的一. al. n. v i n Ch 就混合式學習的類型而言,Singh(2003)提出混合式學習面向包括離線學習 engchi U. (Offline Learning)與線上學習(Online Learning)、自我導向(Self-directed Learning) 與同步合作學習(Live,Colaborative Learning)、結構式學習(Structured Learning)與 非結構式學習(Unstructured Learning)、客製學習內容(Custom Content)與套裝式學 習內容(Off-the-Shelf)以及學習(Learning)與工作實務(Practice)及績效支援系統 (Practice Support)的結合。 Carol A. Twigg 博士於 1999-2004 年間所執行的 PCR 專案 (Program in Course Redesign,課程重新設計專案),針對大學以及專業領域的特質,將混合式學習 分為五大課程重新設計模式,分別為補充模式、取代模式、中央市場模式、完全 9.

(23) 線上模式以及自助餐模式(鄒景平,2009)。其中,補充模式、取代模式與完全線 上模式為混合式學習的標準型態,而中央市場模式與自助餐模式則跳脫混合式學 習框架,充分體現個人化學習的精神。 而就大學的行政學教學方面而言,基本上由於屬於公共行政學系的基礎必修 課程,教師面臨修課學生數目與行政學內容具有一定規模以及兼顧教學品質的情 形下,基本上仍以傳統實體面對面教學為主,而另外將網路平台做為輔助性的學 習工具。而教師在運用混合式學習時,不僅著重於如何將知識傳授給予學生,更 重要的是促進學生的學習意願。再者,亦強調結合不同教學策略以提升教學與學 習成效。 貳、混合式學習的應用.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混合式學習普遍運用於各領域的教學策略創新方法,以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 ‧. 與興趣,進而促進學習成效。黃玉枝(2007)藉由電子學習與傳統面對面教學的比. sit. y. Nat. 較以及個案教學的相關文獻整理,進而提出將個案教學法融入商管學院的混合式. io. al. n. 發其不同的思考角度。. er. 學習環境的可行性評估,以培養未來企業管理者或經理人創新管理的能力,並激. Ch. engchi. i n U. v. 就高等教育而言,根據 2003 年 4 月的 Gartner Survey 報告指出以美國為例, 2003 年大專院校選用至少一種數位教學平台的普及率高達 73%(轉引自顧大維, 2005)。此外,台灣高等教育研究中心針對我國大專院校專任教師所進行的「93 學年度台灣大專教師問卷調查資料」顯示使用網路教學平台的混合式教學的教師 高達 79% (轉引自沈俊毅,2007)。由此可知,結合數位學習平台的混合式教學對 於國內外的授課教師而言,使用情形相當普遍。 實證的經驗性研究同時發現,最成功的電子學習(e-learning)並非僅在線上教 學,而是結合線上教學與傳統的面對面教學。進一步而言,相較於純粹線上學習 或純粹面對面教學,學生接受混合式學習時的表現較好(轉引自劉世雄,2009)。 10.

(24) 即使是企業發展的線上教學,學生也必須透過真人實境的學習與訓練,才能獲得 一定程度的學習效果(轉引自王佳煌,2003)。 Sung 等人 (2008)則將傳統教室與混合式學習做為實驗組與控制組進行準實 驗設計,目的在於探討將混合式學習運用於藥物治療教育方案的影響,以瞭解新 進護士的藥物知識、藥物行政的自我效能感、藥物行政能力以及對於學習方案的 滿意度。其研究結果顯示混合式學習對於參與學員藥物認知與藥物學習整體的滿 意度皆較傳統面對面授課方式高。因此,混合式學習不僅降低實體授課所需時間 與重覆性課程的成本,並且為醫療教育課程提升學習成效的要素之一。. 治 政 Cottrell & Robison (2003)探討將混合式學習於大學會計課程的運用情形,研 大 立 究目的在於提升教與學的效率與效能,並以問卷調查探究接受混合式學習模式的 ‧ 國. 學. 學生關於混合式學習的偏好。研究結果顯示,相較於傳統面對面學習模式而言,. ‧. 學生在線上學習使用經驗、學習彈性空間、線上艱澀教材的接受程度、自我學習. er. io. sit. Nat. 力的訓練機會方面普遍具有較佳的反應。. y. 的掌控、線上發問的自在程度、線上與教師或助教的互動程度、技術問題解決能. al. 賓州大學的統計學入門課程,將教室上課從每週 3 次減少到一次,同時把傳. n. v i n Ch 統的每週 2 次助教指導的時間改為在電腦實驗室進行。學生在實驗室裡完成老師 engchi U 預先準備的個人或小組活動,30%的實驗室時間用來加強學生對觀念的理解, 60%用於進行相關的電腦作業與討論,剩下的 10%用於線上測驗(鄒景平,2009)。 田納西大學和波特蘭大學的初級西班牙語課程,將許多原來在教室中進行的 活動轉變為線上,教室中則進行需要面對面互動的活動。傳統西班牙語課程教學 中最大的問題為教室中有 85%的時間都花在解釋和練習文法與字彙,而非演練說 與寫的表達技巧。兩個學校皆減少每週上課次數,而將更適合用科技教學的內容 放在網路上。田納西大學的線上活動包括文法、字彙和聽力練習,波特蘭大學的 線上活動包括測試、寫作、文法教學和以口語溝通為主的小組活動。學生可以立 11.

(25) 即獲得線上活動結果的回饋和解說,教室內的時間則用來進行互動與合作性的學 習活動。線上評分的機制讓老師有更多時間準備教室內的教學。由於這些教學上 的改變,兩個學校的學生都有更多時間練習口語溝通,同時在不增加人力的情況 下,學校可以讓更多的學生有學習西班牙語的機會(鄒景平,2009)。 此外,由於混合式學習自我步調式的彈性學習特性,國內大學也將混合式學 習運用於基礎共同學科的補救教學。線上補救教學的對象設定為大一英文程度較 低的學生,主要在於幫助弱勢族群的補救教學以及有效利用教室與網路兩種學習 環境優勢的混合式教學(余綺芳,2009)。混合式教學可達到個人化學習的教學目. 政 治 大. 標,讓學習者依照個人學習情形與時間調整學習進度,以針對需要加強的部分反. 立. 覆練習,進而增加學習信心與興趣,提升學習成效。. ‧ 國. 學. 綜合上述,混合式學習已普遍運用於高等教育的各領域教學,且對於學生的. ‧. 學習成效多有正面幫助。一般多強調混合式學習個人化學習的特性,讓學習者可 彈性依據本身時間進行課堂之外的學習活動。同時亦依據各學科特性,合理配置. y. Nat. n. al. er. io. 參、混合式學習的優勢. sit. 線上學習與面對面教學的比例。. Ch. engchi. i n U. v. 混合式學習可依據教師教學目標、學生學習需求以及課程性質,彈性設計結 合面對面與線上學習活動的最適合模式。其優點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提升學習成效 一般而言,傳統面對面教學型態與各種同步與非同步的教學運用均有其利 益。若能依據學生的學習特質,彈性運用面對面與各種同步與非同步的互動型 式,進行混合式教學設計,將可相互補足學生在不同學習型態的困難。相較於傳 統實體的學習模式或完全的線上學習模式而言,混合式學習能夠促進較高的學習 成效(Vaughan, 2007;轉引自鄒景平,2009)。混合式學習的線上學習成份增進學. 12.

(26) 生與授課教師間以及學生彼此間的接觸與互動,因此進一步提升學生對於學習活 動的參與與動機(Ho et al., 2006)。此外,混合式學習在學習表現方面的優點包括 提升學習滿意度、強化學習深度、提升學習動機、開拓學習者的視野與洞見、提 升學習者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團隊合作精神、降低線上學習的孤立感、提供更 多學習機會等(轉引自張淑萍,2007)。 由此可知,傳統面對面學習與線上學習方式各有所長。而混合式學習正可以 折衷並各取所長,結合兩者優勢搭配課程特質與教師本身教學需求,達到師生雙 方最佳的教學成效,且有助於學生的因材施教與提升其學習成效。因此,混合式. 政 治 大. 學習已廣為運用於企業訓練與教育界各領域中的教學發展。. 立. 二、降低講授時間與成本. ‧ 國. 學. 由於混合式學習結合線上學習的元素,藉由教材以電子檔方式呈現,便於存. ‧. 取與重覆使用,教師同時亦可降低面對面的講授時間。時間運用與執行經費的降. sit. y. Nat. 低為混合式學習強調的優勢之一(Vaughan, 2007;Garrison & Vaughan, 2008;Singh,. io. al. n. 提升教學品質。. er. 2003;轉引自鄒景平,2009),教師因此有更大的彈性空間進行其他的學習活動,. 三、強化學習主題間的連結. Ch. engchi. i n U. v. Garrison & Vaughan(2008)探討將混合式學習應用於高等教育的實務情境,三 十位學生的大學部哲學課程,課程設計著重於提升學生對於課程主題間的連結, 以融會貫通所學的知識。其方法為修改學生的評分要求、運用電子檔案系統 (electronic portfolio system)以及減少面對面的授課時間,即將每個禮拜兩次的九 十分鐘討論課降低為一次。減少學生繳交的報告數量,並可搭配個人與團體報告 自由選擇報告題目。在電子檔案系統的搭配使用方面,要求學生將報告上傳,並 提供反思性的評論建議,包括該報告內容與課程結合的論點。此外,學生使用共 筆功能以合作型式就報告內容衍生創造與分享知識。根據教授蒐集學生的回饋與 13.

(27) 評論意見,混合式學習確實促進學生主題間的連結思考。再者,報告品質的提升 與觀念整合的強化亦體現於報告內容中。 由此可知,無論為何種型式的數位學習平台,可做為學生上傳作業、報告的 媒介,藉此彼此交流分享學習成果。另一方面,教師亦可檢視學生的學習情形, 必要時就學生遇到的問題,提供學習上的協助。 四、教室內與教室外的學習 Singh(2003)指出混合式學習提供學習者更為彈性自在的學習方法,其不僅能. 政 治 大 Vaughan(2008)指出結合電子檔案系統與面對面學習的混合式學習課程模式,電 立 夠有效延伸學習活動與過程,並進而落實終身學習的想法。同時,Garrison &. ‧ 國. 學. 子檔案系統的使用與團體報告的要求型式有效增進教材與學生同儕間「教室內外 的」有意義的學習與參與。進一步而言,混合式學習能夠有效結合同步與非同步. ‧. 學習活動的優勢,因應不同學科的特性進行彈性化的教學應用(Ho et al., 2006)。. Nat. al. n 五、促進討論氣氛. Ch. engchi. er. io. 高、隨時學習,即不侷限於時空環境的學習環境。. sit. y. 由此可知,相較於傳統的面對面教學方式,混合式學習提供學習者自主性. i n U. v. 大學部的政治學課程教學一般多採用面對面講授與個案探討,儘管線上討論 (Online discuss forum)的參與佔總成績的 5%,但學生的參與程度仍相當低。原因 在於學生認為線上討論為額外的負擔,閱讀教材份量多且不易吸收。再者,欠缺 營造促進討論氛圍的機制,使討論顯得片斷不連貫。因此,混合式學習目標設定 為促使學生參與有意義且持續的討論,而重新設計課程的挑戰之一為提升學生參 與討論互動的興趣與誘因。方法則將每個禮拜三堂講授減少為兩堂,但學生需為 每個禮拜第一堂課之前的線上討論進行個案的相關準備。所有的課程指定閱讀相 關資料皆存放於網路學習管理系統(Internet and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以. 14.

(28) 便於師生的取用與建檔。學生評鑑結果顯示學生本身發現討論不僅具有趣味性, 同時八成學生同意線上討論有助於瞭解課程內容。關鍵在於班上同學的普遍參 與,讓害羞不敢發言同學有管道表達意見;教師亦未主導討論的進行,讓學生自 由發表想法(Garrison & Vaughan, 2008)。 數位學習平台或其他資訊科技的輔助學習工具有助於學生的討論氣氛,同時 課堂之外,無論是課前預習或課後回饋學習意見,亦提供學生學習的管道,有更 多時間進行學習與追求新知的活動。 六、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可藉由數位學習平台或線上機制獲得即時的回應. 政 治 大 學生在課餘時間遇到關於課程相關疑問或作業報告的困難,可於數位學習平 立. ‧ 國. 學. 台提出本身的問題(Garrison & Vaughan, 2008)。如此一來,不僅能夠提醒其他同 學可能遇到的問題,同時可藉此增加學習的機會。同儕、助教或教師在第一時間. ‧. sit. Nat. 題。此舉有助於加強學生的學習印象,並強化學習品質。. y. 看到提出的問題後,不需等到下次面對面的上課即可即時回應,幫助學生解決問. n. al. er. io. 就行政學的應用情境方面而言,學生在進行團體報告與個人作業時,可能會. i n U. v. 遇到問題或困難,即可發問於數位學習平台。使教師、助教與同儕了解注意相關. Ch. engchi. 問題之外,亦可即時性解決問題,幫助學習活動的順利進行。 綜合上述,混合式學習除能夠降低講授時間與成本之外,更可強化學習主題 間的連結、進行教室外不受時空環境限制所延伸的學習活動、促進討論氣氛與問 題交流,進而提升整體學習成效。就行政學本身內容與時事的關連,結合數位學 習平台的線上討論機制的混合式學習為有助於學生探討案例討論的學習型態,同 時亦有助於學生對於理論與實務間的連結與反思,甚至對於學習主題與時事間的 連結。 肆、混合式學習的配合條件. 15.

(29) 實施混合式學習時,同時也有需要注意的搭配條件,以達成預期正面的效 果。儘管混合式學習有助於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與帶來彈性的學習空間,並降低 學習成本,且活化教師的教學方法,增進師生間互動。然而,在扣除一般資訊科 技使用經費成本的問題前提下,混合式學習同時衍生一些問題,值得加以關切以 避免產生負面非預期的不良影響。 一、學生本身的支持與參與以及資訊科技素養能力 Vaughan(2007)就學生、教師、系所與學校行政人員觀點探討混合式學習面 臨的挑戰,認為學生本身的支持與參與無疑為混合式學習的成功要素之一,但學. 治 政 生需要額外花費時間於數位教材的相關課程準備。因此,學生在接受混合式學習 大 立 時面臨時間管理、自我學習責任與使用科技熟悉度方面的挑戰。 ‧ 國. 學. 此外,Nufrio(2007)探討遠距學習對學生所造成的影響時,提及教師不應以. ‧. 預設立場認為學生皆會使用數位科技的功能,一切學生在使用數位學習上可能會. sit. y. Nat. 遭遇技術性問題。這點在部分使用資訊科技的混合式學習中同樣可能遇到類似問. io. n. al. er. 題,因此亦需加以注意。. i n U. 二、教師本身對於資訊科技的使用意願與資訊科技素養. Ch. engchi. v. 混合式學習的精神之一為運用面對面教學以及線上學習,以達到最佳的教學 與學習成效。然而,影響教師使用資訊科技做為教學輔助工具包括對於降低師生 互動品質的疑慮以及不熟悉資訊科技的操作等(Stanley & Porter, 2002)。另一方面 而言,教師本身的科技資訊素養可提供學生使用數位學習平台或線上資源時必要 的協助(Vaughan, 2007)。由於教師在混合式學習中扮演引導學生進行各項學習活 動的角色,因此,對於數位學習平台或線上資源需具有一定的熟悉度,以協助學 生解決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遭遇的問題與排除困難。 三、系所與學校本身給予教師的資源與支持. 16.

(30) 數位學習平台系統或其他線上資源為教師進行混合式學習時必備的教學輔 助工具之一,無論是經濟上或非經濟性的協助,系所與學校本身給予教師的資源 與支持,則為教師推動與規劃混合式學習有力的後盾(Vaughan, 2007)。 四、師生間的良好互動 就混合式學習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方面而言,鄒景平(2006)提及無論教室或 線上教學皆須注意三個空間:知識空間、教學空間與情感空間。Ho 等人(2006) 同時指出學生與授課教師之間的互動為評估混合式學習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進 一步而言,多半教學者在進行混合式教學時,僅著重於知識的傳遞,忽略師生與. 治 政 學生彼此間的互動,未能針對學生特質與反應彈性調整教學方法,導致學生學習 大 立 興趣低落。 ‧ 國. 學. 這也回歸到教師教學,強調營造師生良好互動情境、進而活絡討論氣氛的重. ‧. 要性。因此,在進行混合式學習的線上學習活動時,也應著重於師生間的互動,. sit. y. Nat. 而非淪為表面的線上學習。如混合式學習未能經營師生間良好的互動,反而導致. io. n. al. er. 學生學習成效的降低。. 五、學習者自主學習的意願與能力. Ch. engchi. i n U. v. 學習者於課後使用數位學習平台的意願將影響學習成效,因此自主學習能力 為重要關鍵。學生的學習動機,包括課前準備情形,影響推動混合式學習的成效, 授課教師特別需要訓練學生時間管理與自我管理學習進度的能力(郭盈芝, 2007;Ho et al., 2006;Vaughan, 2007)。考量網路環境的特性,學生上網後可能 沉迷於網路遊戲、線上聊天、看電影等網路娛樂活動(張煜,2009)。因此,如何 提昇學生課後使用網路教學平台的誘因,對於教師與學生而言皆為一大挑戰。 行政學的主題與時事發展的呼應,以及理論與實務間的連結,正可提供師生 討論的空間,這也有賴教師扮演引導的角色,運用數位學習平台、線上資源或其. 17.

(31) 他教學方法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機,促進其學習行動。相較於傳統 的面對面實體教學方法,對於混合式學習的數位學習平台使用上,學生本身需要 更高的主動積極學習精神吸收教材內容與課餘時間的準備,以達到最佳的學習效 果。 六、授課教師對於平台的高度回應性 混合式學習為教學者與學習者營造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的學習環境,並提供 學習者課後學習的管道。學習者對於在數位學習平台上提出的問題與文章能夠獲 得立即性的回應。Ho et al., (2006) 指出授課教師對於平台提供立即性的回饋,將. 治 政 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討論情形。 大 立 ‧ 國. 學. 第二節 數位學習平台於混合式學習中扮演的角色. ‧. 本研究以數位學習平台做為行政學的混合式學習輔助工具,這部分著重於介 紹數位學習平台的定義,並整理歸納數位學習平台主要的功能,最後則針對行政. y. Nat. al. er. io. sit. 學提出數位學習平台在輔助教學與學習方面的運用與搭配。. n. 壹、數位學習平台的定義. Ch. engchi. i n U. v. 與數位學習平台同義的名詞眾多,如網路學習平台、教學平台與學習平台 等,本研究則統稱為數位學習平台。在資訊社會的浪潮下,數位學習平台已廣為 運用於各教育層級,做為教師教學的輔助工具,增進學生的學習情形。其不僅為 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管理活動工具,除課堂知識的傳遞之外,更可增進師生在課 堂之外的互動與分享交流。 貳、數位學習平台的功能 早期的網路教學平台首先由「學習管理系統」LMS(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開始發展,主要功能在於使管理者與教學者掌握教學活動,如教材安排. 18.

(32) 與管理學習的資料,教師可藉由 LMS 進行一個數位教學過程,從開設課程、學 員名單、教材呈現以至課程教導、線上測驗、學員討論、成績計算與排序(邱旻 晟,2006)。SCORM(shareable content object reference model)為美國國防部 ADL (Advanced Distributed Learning)組織針對網路為取向的線上學習型態,因應編 輯的數位教材內容製作與開發所訂定的標準,以藉此提供一套共通的規範。 SCORM 標準則強調下列幾點特性:可重複使用性(reusability)、取得容易性 (accessibility)以及互相通用性(interoperability) (SCORM, 2009)。因此,確保教材 在政府、企業或學術研究機構不同的訓練系統之間可以相通共容,且可在不同的 工具中進行重新編輯。. 立. 政 治 大. 邱繽瑩(2003)提出學習管理平台中,教學者可以使用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幾. ‧ 國. 學. 種:. ‧. 一、課程管理:新增或修改課程、章節資料與課程最新消息。. y. sit. Nat. 二、作業管理:新增或修改作業資訊,批改學生作業。. n. al. er. io. 三、測驗管理:教師可建立題庫並從題庫中建立試卷進行測驗。. Ch. i n U. v. 四、教學評量(或投票區):可設定主題讓學生投票表達各課程意見。. engchi. 五、其他學習工具:可到討論區參與討論、或使用記事本、行事曆、通訊錄等個 人工具。 邱旻晟(2006)則整理各研究對於網路教學平台的功能與定義,歸納出對於網 路教學平台可依據「系統管理」 、 「教學管理」 、 「課程設計」與「學習活動」四大 類加以檢視,而使用輔助則在每一部分皆需提供,四大類的細項分別如下: 一、系統管理 (一)安裝需求:安裝與運作網路平台所需的軟硬體設備要求。. 19.

(33) (二)帳號管理:對於教學者、設計者與學習者的帳號管理機制。 (三)權限設定:對於使用者的權限管理。 (四)介面設定:調整使用介面的功能。 二、教學管理 (一)分組功能:可將學習者予以分組,進行小組學習的功能。 (二)作業收繳:在線上收繳學生的作業與管理功能。. 政 治 大. (三)評量機制:評量學習者的功能。. 立. (四)成績統計:統計學習者成績的功能。. ‧ 國. 學. (五)活動追蹤:學習者在網路學習平台學習的歷程追蹤記錄。. ‧. 三、課程設計. y. Nat. io. sit. (一)課程編輯:在平台上編輯課程的功能。. er. (二)課程共享:課程可提供不同教學間交流使用的機制。. n. al. i n C (三)課程管理:搜尋、增刪與分類等管理課程的功能。 hengchi U. v. (四)SCORM:輸入與輸出 SCORM 格式課程的功能。 四、學習活動 (一)聯絡工具:學習者在線上與教學者以及其他學習者彼此間聯絡的工具。 (二)合作學習:學習者進行合作學習的機制。 (三)離線學習:學習者不需網路連線亦能進行的學習機制。 (四)編輯工具:學習者在線上編寫作業的機制。. 20.

(34) 此外,Eduteech 網站(Eduteech, 2005)則以四大標準評估網路教學平台: 一、學習者環境:使用便利性、網路應用規格與功能性環境。 二、教學與教學輔助:使用便利性、溝通功能、學生管理與活動追蹤。 三、教材開發:使用便利性、彈性開發架構、發展支援、與一般教材工具的相容 性、評量、對數位學習規格的支援、適性的介面與觀感、語系與 XML 支援。 四、系統與管理:系統管理、帳號管理與技術規格。 綜合上述,理想的數位學習平台需同時具備學習管理、教學課程管理與設計. 治 政 以及學習者間以及學習者與教師間的溝通聯絡工具功能,以輔助教師的教學能夠 大 立 發揮最佳成效。 ‧ 國. 學. 國內的混合式學習常見以數位學習平台做為教學的輔助工具,資訊科技的特. ‧. 性增加不同於以往傳統完全講授教學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幾種:. Nat. io. sit. y. 一、回饋意見與聯絡管道的即時性與互動性. n. al. er. 教師可針對學生於數位學習平台發佈的問題或課程相關心得提出回饋意. Ch. i n U. v. 見,教學與學習活動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可隨時進行,學生所提出的問題不需. engchi. 等到下一次上課可得到教師的回饋與答覆(鄒景平,2009),可加深印象並強化學 習效果。再者,以數位學習平台做為師生間的聯絡管道,發佈提醒學生與課程相 關的訊息,可達到提升學生使用率的作用。 二、課後線上討論的學習活動 教師課後可透過線上議題的討論,藉此輔助傳統面對面課堂教學討論時間不 足的限制(轉引自劉世雄,2009)。數位學習平台討論區的設計可提供學生面對面 講授課堂之外的學習場域,藉由特定議題的討論強化理論與實務間的連結。 三、數位教材與學生作品作業的建檔 21.

(35) 考量學習者對於教材內容理解的困難,錄製可重覆瀏覽觀看的數位教材(劉 世雄,2009)。教師可將上課用的補充資料或教材以電子檔型式存放建檔於數位 學習平台,教學資源的數位化便於學生根據本身需求選擇學習內容 (李平斌等 人,2008)。教師可於課前指定預習教材要求學生閱讀或課後指派作業要求學生 繳交,可將數位教材與學生作品作業建檔,便於日後的觀摩存取與使用。 四、學習歷程檔案 e-portfolio or learning portfolio 可稱為(數位)學習檔案、學生成長記錄夾、學 習歷程檔案、(個人)作品集、檔案記錄等,為一種評量的工具或方法,使教師、. 治 政 學生本身或家長藉此瞭解及評估學生的學習過程、進步情形及學習成果(許金 大 立 山,2005),其功能為(1)使學生建立自我的學習信心,當遇到學習困難或瓶頸時 ‧ 國. 學. 可運用學識能力加以克服。(2)可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主動學習。(3)有助於. ‧. 學生瞭解自我學習成長過程及經歷的學習困難,進而提升自我學習能力。(4)培 養學生記錄學習成長過程做為日後升學或就業的根基。(5)同儕之間彼此討論學. y. Nat. 師日後改進教學策略的參考(許金山,2005)。. al. er. io. sit. 習歷程增進合作參與精神。(6)可做為教師評量與輔導學生的依據,並可做為教. n. v i n Ch 學習歷程檔案目前已廣泛運用於國內各大院校,可以用於記錄學習者的學習 engchi U. 歷程,將修課記錄、作業、作品與相關評論等資料建立有系統的歸檔,且具有個 人化特色,可編寫自傳、學經歷、個人目標等資料以及做為與他人意見交流與互 動的空間。因此,便於學習者在每個學習階段進行自我檢視。存放檔案型式除一 般的文字檔案之外,尚可包括多媒體等其他檔案。學生藉由學習歷程檔案建立的 過程中,需進行反思活動決定本身未來的目標與任務,可藉此進而達成自我探索 能力的作用。此外,教師亦可建立教學歷程檔案,以便瞭解教師在每個教學階段 的記錄,以做為日後改進或回顧的基礎。 就行政學本身特性而言,由於著重於學說理論與時事現象間的連結,因此在 22.

(36) 數位學習平台功能的選用方面,仍著重於討論區機制的設計,以讓修課學生自由 發揮對於報章雜誌或政府機關發佈資料與教師在課堂上所教授內容的相關連結 與看法,同時藉此訓練學生的反思與批判能力。線上發表看法的優點之一在於可 增進害羞不敢在大家面前發言的學生以靜態的文字方式加以呈現。做為師生間課 後課程學習心得分享與問題交流的公佈欄,亦可發揮資訊科技即時性的優勢,教 師可在第一時間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與分享進行答覆與回饋。此外,行政學的補 充資料以及學生作業與作品的建檔,則便於學習資源的取用與系統化管理。學習 歷程檔案則有助於學生自我檢視學習進度,可做為調整學習情形的參考,同時適. 政 治 大 程檔案並可與其他課程與本身基本資料結合,規劃具有個人化特色的學習目標與 立 用於學期報告的修正歷程檢視,有助於學生瞭解進步的幅度與成長空間。學習歷. ‧ 國. 學. 設定生涯規劃發展。. 參、數位學習平台在混合式學習的搭配與運用. ‧. 林哲鵬、陳世佳(2003)以行動研究的研究方法重新設計投資學的教學模式,. y. Nat. io. sit. 不同於以往以考試為主的評量方式,結合線上學習與教學平台,讓學習者自由表. n. al. er. 達想法,與教師、同組同學或他組同儕進行腦力激盪、溝通、討論,營造合作學 習的學習環境。. Ch. engchi. i n U. v. 余綺芳(2009)將混合式學習運用於大一英語課程的補救教學,結合每週上課 的實體教學以及教學助理輔導,搭配數位學習平台的線上教材、作業、測驗、討 論、課程公告與問卷功能,進行學生的線上補救自習,以掌握學生學習進度並建 立學生學習的信心。 Garrison & Vaughan(2008)探討大二政治學基礎課程的混合式學習,搭配線上 討論論壇針對個案進行探討與討論,並將課程相關資訊公布於數位學習平台。其 提及為提升學生使用數位學習平台討論功能的誘因,應設法提升討論對學生的重 要性與趣味性。為增加學生使用數位學習平台的互動程度,因此減少實體的授課 23.

(37) 時數,另一方面為提升使用誘因,將線上討論納入學期總成績的計算。同時,將 學生分為小組進行線上討論,可達到有效管理討論品質與時間的效果。 Garrison & Vaughan(2008)探討大三哲學課程的混合式學習,主要運用數位學 習平台繳交學生報告。搭配數位學習檔案系統強化學生對於學習主題間的連結, 藉此對於報告進行更為深入的反思。另一方面,減少實體授課時間與報告繳交次 數,藉此讓學生對於分組報告有更多的準備時間。數位學習檔案系統的網誌 (weblog)功能讓學生可針對本身報告的進度寫日誌,提供對於報告進度情形的反 思。共筆(wiki)的合作書寫工具則可讓學生針對本身的分組報告共同進行評論。. 治 政 針對數位學習平台的使用與課程要求方面,如同其他學科,行政學無論在教 大 立 學或研究,相當重視理論與實務的連結。對於學生的課程要求,除繳交與行政學 ‧ 國. 學. 主題相關的報告,另要求學生閱讀與行政學相關的剪報資料,資料來源來自各大. ‧. 電子報報導、雜誌、網站資料等。並將學生分組於討論課上就主題進行討論,激 發學生思考,並以評論機制的設計,提升學生的反思與批判能力。討論課前先要. y. Nat. io. sit. 求學生將蒐集的剪報資料上傳至數位學習平台,並加以評論各組想法,討論課後. n. al. er. 再進行回應,將這些對於學生的要求上傳到數位學習平台,不僅有助於教師檢視. Ch. i n U. v. 學生的學習情形,同時學生亦可彼此觀摩,交流學習成果。再者,數位學習平台. engchi. 具有資訊科技的特性,便於儲存資料加以建檔,檔案在有需要時可取用參考。因 此,可將學生的作業報告加以整理,日後可做為學生學習的參考。. 第三節 公共行政教育的相關研究 本研究主題涉及高等教育的教學方法,這部分著重於探討教育學領域的教學 方法以及公共行政教育的相關研究,以瞭解教學方法的基本脈絡以及公共行政教 育的相關研究,進而達到為本研究定位的作用。 壹、教育學領域的教學方法. 24.

(38) 無論為何種教育層級,為達到教師的教學目標或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關鍵 在於教師與學生間以及學生與學生間的「互動」 。Worley(2000)同時指出教學經歷 典範遞移的現象,即從教師導向途徑轉變為學生導向途徑,且從講授轉變為問題 基礎的合作學習。由此可知,教學所強調的價值已逐漸由傳統授予學生知識的型 式轉變為學生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以內化並深度瞭解所學。 Bloom 等人(1964)將教育目的分為認知、情感與心理層面的學習領域,其有 助於瞭解如何依課程特性與實際情形選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與風格。 教學方法是指如何使學習活動搭配最佳組合以達到教學目標的方法。常見的. 治 政 教學方法有:講授(Lecture)、討論(Discussion)、示範(Demo)、問答(Question & 大 立 Answer)、實際演練(Exercises)、腦力激盪(Brainstorming)、個案研究(Case Study)、 ‧ 國. 學. 角色扮演(Role Play)以及情境模擬(Simulation)等(曾阿玉,2007)。. ‧. 為強化學生的學習成效,在教學上已由傳統的教師導向模式轉為強調學生導. sit. y. Nat. 向模式。藉由學生從做中學並提升參與感的方式,與所學的理論與概念結合,內. io. n. al. er. 化活用為本身的知識。. 貳、公共行政教育的相關研究. Ch. engchi. i n U. v. 公共行政教育方面的相關研究大多為課程設計,同時由於所探討的公共議題 與其他學科間存有的互賴性,科際整合的特性不僅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Ventriss, 1991)。因此,研究多為行政學此一學科下的主題探究。就美國公共行政碩士學 程開設課程的相關研究,可歸納出行政管理的內涵極為廣泛,涵蓋政治、經濟、 社會、心理、法律、政策、管理、組織、資訊、會計、倫理等學門內容,具備科 際整合(interdisciplinary)的特徵(余致力,2004)。江明修(2002)以「使命目標」、 「課程規劃」與「師資專長」三大面向分析台灣公共行政相關系所,並強調「公 共性」課程與公共(包括政治、社會、社區與公民)關懷的相關課程仍有進步的成 長空間。 25.

(39) 這些公共行政教育的理念通常為著重於培養未來文官、領導階層主管、公務 人員或非營利組織工作者所需的專業知識、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Yaghi, 2008)。公共行政教育的探討多屬於宏觀層面,即論及培養公共行政人員的理念, 一般被視為隱含規範意涵(Hoffman, 2002)。進一步而言,多著重於公共行政教育 的內涵,少有關於公共行政教學方法的探討。通常為某一學科的興起,帶動其相 關教育的研究,如非營利組織管理。 公共行政教育首重教學重點的定位與確立(Ventriss, 1991),行政學教學方法 的重點包括運用時事探討與個案研究等教學方法達到理論與實務的連結、運用角. 政 治 大. 色扮演模擬倫理困境以及台灣公共行政系絡的本土性與獨特性。. 立. 公共行政教學主題的相關研究大致可歸納為領導(Blanchard & Donahue,. ‧ 國. 學. 2007)、人力資源管理(Yaghi, 2008)、非營利組織管理(Bies & Blackwood, 2007)、. ‧. 府際關係、資訊教育、政策分析(Sandfort & Stone, 2008)、電子化政府與倫理議 題(Menzel, 1997)。. sit. y. Nat. io. er. 王麗婷(2005)主要探討國內公共行政相關研究所資訊教育的現況,並藉由美. al. 國經驗與對於我國公共行政碩士班學生進行電腦資訊能力的問卷調查,對於. n. v i n Ch MPA 資訊教育的課程規劃提出建議。余致力(2004)以公共行政人員所需具備的核 engchi U 心知能觀點,探究公共管理的範圍與內容,並強調資訊能力為公共行政教育設計 與培訓課程時,不可或缺的重要內涵。黃朝盟、王嫚謙(2004)主要藉由探究國內 公共行政相關系所大學部開設資訊相關課程的情形,並強調落實資訊科技教育的 必要性。此外,龍韋良(2007)藉由比較美國與台灣的公共政策課程,進而就我公 共政策課程現況,針對我國公共政策的課程設計與公共事務課程規劃提出改善的 建議。 行政學教育研究的對象或主體,即學位取得的類型可分為博士學程、碩士學 程與大學學程,其中又以碩士學程居多,推論其原因可能在於碩士課程較大學課 26.

(40) 程更具有專業性,在大學課程的基礎知識上加強學科的深度與廣度;博士課程則 因更為強調訓練學生培養獨立研究的能力,因此在課程的開設數量相對較碩士課 程來得少。 由於行政學的各主題有其特殊的性質,各有其適合的教學方法,並斟酌搭配 資訊科技的學習工具,以達到學生的學習效果與教師的教學目標,為行政學的各 主題找到適合的教學方法為本研究的研究目的。關於行政學不同主題的教學方法 將於下一節繼續探討之。. 第四節 行政學主題的教學方法 治. 立. 政. 大. 由於混合式學習強調結合不同教學方法以達到最佳的學習與教學成效,在這. ‧ 國. 學. 部分著重於歸納國內行政學教科書主要的主題,以瞭解國內行政學教學的主題, 並進一步探究行政學主題在教學方法的相關研究。. ‧. 壹、關於行政學教科書主題的整理. sit. y. Nat. io. er. 由於本研究希望透過結合不同教學方法與教學媒介,瞭解混合式學習在行政. al. 學教學的應用。因此,此部分主要在於整理國內在教學上較常選用的行政學教科. n. v i n Ch 書,以進一步歸納行政學的主要主題,瞭解除傳統的講授方法外,是否可依主題 engchi U 特性發展選用適合的教學方法。本文整裡歸納的行政學教科書方面,國內作者包 括林鍾沂(2005)、吳定等人(2007)、吳瓊恩(2007)與張潤書(2005),國外作者包括 Grover Starling (2003)、Nicholas Henry (2003)與 Jay M. Shafriz 等人(2009)。整體 而言,國內外作者在內容編排上由於環境系絡雖然難免有所差異,但基本上仍可 歸納出主要的主題如下: 一、行政學的典範、本質與發展與行政核心價值論述:前者包括行政學的定 義、本質、概念與範圍、學說發展以及行政的政治、法律與文化環境; 後者包括公共利益、行政理念與公共行政、社會公平。 27.

(41) 二、行政組織理論與組織學:包括政府行政組織、組織結構、組織行為、組 織文化與組織氣候、組織政治學、組織經濟學、組織的社會心理學、組 織教育學、組織文化學、非正式組織、非營利組織、組織發展、組織學 習與組織病象。 三、行政運作管理:包括行政領導、行政激勵與行政協調、行政溝通、公務 倫理與中立、課責、策略管理、行政決策、管理主義與績效管理、管制 行政、知識經濟與知識管理。 四、公共政策運作過程:包括環境系絡與政策投入、政策制定、政策分析執. 治 政 行與評估、民營化、府際關係。 大 立 ‧ 國. 學. 五、行政變革與展望:政府再造、行政革新與未來展望。 六、資源管理:人事行政與財務行政。. ‧. 七、新興議題:公務管理與行政資訊管理。. sit. y. Nat. io. n. al. er. 貳、行政學主題教學方法的相關研究. i n U. v. 就領導而言,不同的領導模式需要搭配不同的教學策略,如特徵取向的領導. Ch. engchi. 模式適用於傳統的講授法,而轉換型領導模式則適用於模擬取向的教學方法 (轉 引自 Blanchard & Donahue, 2007)。此外,Wart(2007)針對美國公共行政與事務相 關系所所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組織領導課程最常使用的教學方法包括案例分析 與課堂討論。 人力資源管理方面,Yaghi(2008)以傳統授課與討論教學方法做為基礎,結合 角色伴演,進而提出混合教學方法(a hybrid pedagogy),包括課堂討論人力資源 議題、分析現存不同公部門組織的人事體系、依據約旦的 Petra 城市特性設計專 屬的人事體系,並試圖為該體系有效執行與改善提出建議以及課後進行的考試。 藉此達到讓學生強化理論與實務間連結的教學目的,並增進學生的學習效果。該 28.

(42) 研究結果顯示相較於傳統講授的教學方法而言,混合教學方法較能夠激發學生主 動學習的動機,就學習成效而言是較為成功且可於教學實務參酌推行的模式。此 外,Gooden & Wooldridge(2007)則提出於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中強調社會公平的概 念,可藉由腳本情境對話的方式,讓學生模擬在現實情境中可能遇到社會公平兩 難的情形,以發展處理問題的管理能力。 就近來新興的電子治理議題而言,Moreno(2007)則認為電子治理並非僅止於 技術能力的問題,更涉及回應於政府資訊系統中的管理、組織與政治需求的能 力。因此,在教學方法強調判斷、應用與發展分析能力,並加強學生診斷與解決. 政 治 大. 特定問題的能力,如個案基礎的對話與模擬演練。. 立. 上述行政學各主題教學方法的運用主要在於強化理論與實務間的結合,進而. ‧ 國. 學. 加深學習的印象與效果。層次由被動接受學習提升為主動思考解決問題,這同時. ‧. 也為高等教育所強調的價值與理念。. sit. y. Nat. 參、公務倫理教學的相關研究. n. al. er. io. 就倫理教育方面而言,Menzel(1997)探究 1990 年代美國公共事務與公共行. i n U. v. 政相關系所倫理課程的開課情形,並針對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 of Public. Ch. engchi. Affairs and Administration (NSPAA)的 229 個成員學校的課程負責聯絡人做為問 卷調查的對象。該研究結果則歸納出美國倫理教學常用的方法與工具包括小組討 論、個案探討、決策腳本與研究報告為最常使用的媒介與方法,其次為講授、角 色扮演、自我評估、影片、專題演講與模擬。Bowman & Menzel (1998)探究倫理 教育的創新、策略與議題,並引述 1995 年代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 of Public Affairs and Administration (NSPAA)的問卷調查資料,發現美國倫理教育常 用的方法與工具依序為小組討論、個案研究、決策腳本,其次為研究報告、講授、 角色扮演、自我評估、影片等。基本上而言,倫理主題在教育方面的相關研究仍 處於課程規劃與課程設計的層次,強調倫理課程的重要性與目標、如何有效結合 2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o help students achieve the curriculum aims and objectives, schools should feel free to vary the organization and teaching sequence of learning elements. In practice, most

並以較淺易的方式進行評估,為學生建立學習成就感。整體而言,大多數政治演變的課題,會以概覽式課題的方法處理,即教師

Unless prior permission in writing is given by the Commissioner of Police, you may not use the materials other than for your personal learning and in the

運用 Zuvio IRS 與台日比較文化觀點於日本文化相關課程之教學研究 Applying Zuvio IRS and Perspective on Cultural comparison between Taiwan and Japan to Teaching

Supporting Students in C++ Programming Courses with Automatic Program Style Assessment.

(計畫名稱/Title of the Project) 提升學習動機與解決實務問題能力於實用課程之研究- 以交通工程課程為例/A Study on the Promotion of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Practical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whether the service quality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of the services and whether the

Therefore, in this project, to explore whether using Perusall combined with Zuvio IRS can help to strengthen the learning effect of flipped teaching and improve stud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