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武場學員參與太極拳運動觀念與技能學習之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武場學員參與太極拳運動觀念與技能學習之探討"

Copied!
12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碩士學位論文. 武場學員參與太極拳運動觀念 與技能學習之探討. 研 究 生 : 張萬田 指導教授 : 闕月清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七 年 六 月 中 華 民 國 臺 北 市.

(2) I. 武場學員參與太極拳運動觀念與技能學習之探討 日期:97 年 6 月. 研 究 生:張萬田 指導教授:闕月清. 摘要 本研究以台灣師大武場的學員作為研究對象,研究目的為探討適合太 極拳傳承的教學模式。研究方法以鬆淨觀念及階段式學習作為教學引導策 略,採現場錄影觀察記錄、半結構式訪談與相關文件,作為資料蒐集與分 析的依據。研究結果如下:(一)在觀念學習上,以太極鬆淨觀念作為教學 引導,符合太極拳論的觀念。發現以「比喻」方式,最能表達觀念的意象, 利用具體比喻以加深對鬆淨真實意涵的了解和感受。參與者由原沒放鬆的 觀念,在學習後能很清楚明白鬆淨是什麼形象,感受起來是如何。使鬆淨 的觀念不只在認知上已建立,還存有真實體驗過的感受。(二)在技能學習 上,以全身放鬆不用力做伸展繞圈,對於肌肉、關節放鬆軟有很好的幫助。 鬆淨檢測法與自我檢查法的應用,讓參與者在太極拳練習上,慢慢習慣放 鬆的擺架模式,自我練習的情況也越加熱絡。動作技能的學習是呈螺旋的 方式,動作在緊繃、放鬆些的感受與修正中逐漸形成鬆淨的,符合動作學 習理論。研究結果顯示正確觀念及教學方法的引導,再經過不斷的練習、 修正,參與者皆能達到動作精熟的程度。本研究發現可提供太極拳教學者 及其他研究者對指導方法之應用做參考。 關鍵詞:楊家老架太極拳、武場、鬆淨、觀念、階段式學習.

(3) II. A Study of the Concept and Skill Learning of Tai Chi Exercisers of the Martial Arts Practice Ground Date: June, 2007. Graduate Student: Wan-tien Chang Adviser: Keh Nyit Chin, Ph.D.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phenomena and problems of instructing and learning of Tai Chi. Participants were from the Martial Arts Practice Ground (MAPG) i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With the idea of thorough relaxation as the key instructing points, it was set out to instruct and learn in stages. From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instructor and participants, the changes of concept and skill performance of the participants were investigated. Qualitative method was used in this study.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on-spot video tapes during instruction,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nd related documents. The various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content analysis.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On conceptual learning, “metaphorical approach” was the best way to express the image of a concept. In another word, to have the concept materialized would greatly help the participants to understand. When the participants recognized the concepts of thorough relaxation, they felt the body relaxation, the soften muscles and rope-like body action. (2) On skill learning, stretching and circling in a relaxed way would greatly help the exercisers ease up their muscles and joints. The skill learning showed a spiral increase, meaning that a big step forward and a small step backward. It matched the principles of motor learning. With right concept and suitable ways of practicing, the participants could be more skillful and with the repeated practice and corrections. The introductions of the relaxation test and the self test had helped the participants practiced in a relaxed way. Self practicing was also increasing. These findings have implications for Tai Chi instructor and future studies in Tai Chi.. Key words: The Yang’s Tai Chi, Martial Arts Practicing Ground, thorough relaxation concept, stage learning.

(4) III. 謝. 誌. 太極拳實在太美了!三十幾年來從沒那麼的貼近過,現在讓我終於看 到它多角度的面向,而面面皆是那麼光彩耀眼、絢麗燦爛。師大武場的眾 夥伴們感謝你們的鼎力相助,協助上課的一些事務及錄影工作,也真的見 識到你們獨到的一面,好好的練,潛力無限喔!更要特別感謝三位多年好 友的同門,不計名份臨時受命地協助做觀察評判,起到臨門一腳之功,銘 記在心。 感激之至亦師亦友的闕月清教授,愛護有加地細心和耐心的指導,讓 此篇論文能如期順利的完成。感恩闕老師,您辛苦了!也要感謝兩位學長 好友的莊榮仁教授與施登堯教授的大力支持,及提供許多寶貴的意見而受 益良多,使本論文的內容更加周延、精采可期。 友文師、安琪師、菊芬師三位好夥伴,感謝你們一路的陪伴與鼓勵, 讓寫論文的日子雖然辛苦,卻覺得是甜蜜的負擔。同時也要感謝學校校長、 主任的支持與鼓勵,及各位同事在這段期間的協助和包容。也要感謝光泉 的老同事,在電腦修護上的相助及鼓勵。感謝姑丈協助論文摘要的翻譯英 文,真的幫了很大的忙。感謝家人、親友的體諒與包容,這段時間無法陪 伴及關顧你們,實在過意不去,抱歉喔! 最後,我要將此篇論文獻給最敬愛的恩師鄧時海教授,感恩您多年來 的栽培與照顧,如父之情感激不盡!. 張萬田 謹誌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六月.

(5) IV. 目. 次.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謝誌……………………………………………………………………………Ⅲ 目次……………………………………………………………………………Ⅳ 表次……………………………………………………………………………Ⅵ 圖次……………………………………………………………………………Ⅵ 附錄……………………………………………………………………………Ⅶ.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6 第四節 名詞解釋 ………………………………………………………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太極拳源流與發展現況………………………………………10 第二節 太極拳實拳修煉的內涵………………………………………18 第三節 太極拳觀念傳承之教學………………………………………22 第四節 太極拳學習效果………………………………………………29.

(6) V. 第参章 研究方法 …………………………………………………………33 第一節 研究設計………………………………………………………33 第二節 研究架構………………………………………………………34 第三節 研究對象………………………………………………………35 第四節 研究步驟………………………………………………………36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40.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43 第一節 觀念學習的表現與改變情況…………………………………43 第二節 技能學習的表現與改變情況…………………………………51.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61 第一節 結論……………………………………………………………61 第二節 建議……………………………………………………………63. 參考文獻 ……………………………………………………………………65 中文部分 ………………………………………………………………65 英文部分 ………………………………………………………………69.

(7) VI. 表 次 表 2-1 太極拳在台灣發展階段年表…………………………………………17 表 3-1 參與者基本資料表……………………………………………………35 表 3-2 現場錄影觀察紀錄表…………………………………………………42. 圖 次 圖 2-1 隨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的大陸武術家…………………………………16 圖 3-1 研究架構圖……………………………………………………………34.

(8) VII. 附. 錄.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 …………………………………………………………70 附錄二 訪談問題 ……………………………………………………………71 附錄三 學員基本資料表 ……………………………………………………72 附錄四 太極拳教學進度表 …………………………………………………73 附錄五 太極拳教學教案 ……………………………………………………74 附錄六 訪談紀錄逐字稿 ……………………………………………………78.

(9) 1. 第壹章緒論 本章共分四節,第一節研究背景;第二節研究目的與問題;第三節研 究範圍與研究限制;第四節名詞解釋。茲將各節詳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從事太極拳活動人口最多,早上在公園、學校操場裡,隨處可見,歡 喜大家一起來運動的盛況,已蔚為一股流行風潮。太極拳為什麼會有如此 魅力,讓一般民眾樂在其中、熱心參與呢?大致有兩種意向,一是健身養 性,一是防衛體現。賴金鑫、藍青(1994)以練太極拳對體適能的效果做研 究,結果為「分別以橫斷式及縱貫式的研究方法,證實了太極拳訓練對於 中老年人有耐力訓練的效果,因此可以有效地維持及促進心肺功能。太極 拳運動不受時間約束;不受空間限制;不需設備;不費金錢;而且運動傷 害很少,很適合推廣為一種國民的健身運動。」。美國波士頓的塔夫茨新 英格蘭醫療中心的中國籍醫學博士王晨(1996)指出「中國傳統武術太極拳 似乎對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健康有益,但是要確認這個說法還需要更好的 研究。美國和中國的幾項研究都顯示太極拳似乎對人有一些好處。很多研 究的質量相當低,大部份研究,尤其是那些在中國進行的研究都有局限性 或者偏見,因此影響了這些發現的可靠程度。這些研究只有少數用了嚴格 的科學手段。這些研究結果加在一起最多可以指出太極拳對健康有好處,. 1.

(10) 2. 但是沒有確鑿證據。很難得出結論,很難說太極拳有效果。我們還不知道, 我們需要更好的研究才能顯示太極拳的好處。」 吳國忠(1986)在鄭子太極拳簡介中提到:「『無極動生太極。以心行 氣以氣運身。曲中有直、直中有曲。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行乎 手。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所不靜。人不知我,獨我知人,英雄所向無敵。』 乍看初學這些簡單至極,但若認真探討,窮其一生,亦難得十一。譬如: 既是無,何生有?無是什麼?何時有?何處有?有到底是什麼?多大、多 小?是什麼性、質?接下來,太極是什麼?為何稱太極?極太也可以嗎? 以心行氣是何物?氣是什麼?既不能說空氣,怎麼解釋?真氣、原生氣、 先天氣、元氣,外國朋友全不懂,更不用說相信二字。」鍾文淵(2003)自 己在靜思反省後質疑說:「難道這就是我要的太極拳嗎?此時推手雖贏多 輸少卻有用力,太極拳不是不能用力嗎?而只能推手,沒有把握和其他外 家拳對打能贏,太極拳難道不是武術嗎?」 。綜合上述幾位的研究或論述, 對於太極拳的形象和效果,有褒、有貶、有肯定及質疑,還有太極拳專家 的不平則鳴之疾呼及不知所措。可見太極拳在傳承過程中,已經出現了一 些問題? 大多數人都知道身體要健康一定要多運動,所謂的要活就要動。而選 擇太極拳為運動強身的看法,也是一般人對太極拳運動的僅有一點的認 識。鍾文淵(2003)在縱橫太極書中提到: 「太極拳很難,不是難在拳架的練 2.

(11) 3. 習,而是難在觀念的建立。太極拳不同一般的拳術,它是要用頭腦去練的 一種拳術,並不是一味的苦練就可以成功的。如果觀念錯誤,那不論是練 多長的時間,效果均是很有限的。」因此,若沒有正確的太極拳觀念及練 習方法的引導,而只是體育化般教些太極拳動作,比畫架子,情況就會像 以下幾篇研究結果一樣效果有限。例如王俊明、張嚴仁(1994)以 20 位國立 體育學院運動技術系學生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派至太極拳組與控制組各 10 名,太極拳組每週練習五次,每次練習 50 分鐘,共 12 週。探討太極拳訓 練對 A 型行為傾向之運動選手情緒反應、焦慮知覺及 A 型行為的影響。結 果發現,太極拳組與控制組在情緒反應、焦慮知覺及 A 型行為三方面均無 差異。但對攻擊性敵意則是在太極拳組中有降低的效果。洪聰敏(1989)提 出以 131 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並將其分成太極拳組、慢跑組和控制組; 依組別的不同分別給予每週 2 次,每次 20 分鐘,共 8 週的太極拳練習或慢 跑或不運動的室內課。結果發現太極拳運動與慢跑運動皆具有減低狀態焦 慮的作用。所以,就如李壽籛(1998)在《武當嫡派太極拳術》書中提到: 「太 極之架式、推手所傳雖廣,而其奧義漸漸失傳,學者僅得其形式與皮毛, 而太極拳之靈魂已全失。太極拳既成時代之產物,不應秘而不傳,若傳之 失其真,亦不如不傳為愈。」真是一針見血的灼見且語重心長啊! 凡一項技術的傳承總離不開教與學的過程。因此,教者在教些什麼? 是如何教呢?學習者要學些什麼?又是如何學呢?這是值得深切探討也必. 3.

(12) 4. 須面對的嚴肅問題!陳龍驤、李敏弟(2003)李雅軒楊氏太極拳法精解-李雅 軒先生太極拳隨筆提到: 「太極拳的練法,其最重要的是身勢放鬆,穩靜心 性,修養腦力,清醒智慧,深長呼吸,氣沉丹田等。這些規矩每練時都想 著,所以太極拳的功夫,對氣沉丹田這一規則是很重要的。然而怎樣可以 做到呢?那就必須先鬆心,後鬆身,身心俱鬆之後,其意氣便可自然的沉 到丹田了,而不是使用硬力將氣意壓到丹田去的。如是用硬力將氣意壓下 去,那就會弄到周身不舒服,甚至身體發生疾病,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學習者應當多加注意。」這位楊家太極拳的大師已很清楚的點出重點,就 是身勢放鬆、氣沉丹田,是太極拳練法很重要的規則。 由於過去太極拳的相關研究特別關注在練習後對身體效果影響的量 化,如從體適能、生理學、心理學、人體力學及生化學等方面的研究探討; 也發現這些研究者都具有相關學術專長背景,但是大多就沒修習過太極 拳,單只是對太極拳為主題的好奇、新穎或質疑,而以旁觀者切入在對太 極拳的教學效果作一番檢視與驗證,因而忽略了對太極拳修習中的教學歷 程,及影響教學品質的正確觀念與方法的研究探討。因此,「身勢放鬆, 穩靜心性」就是太極拳練成不成的關鍵,由有修習過正統太極拳且實際投 注其教學中的研究者,對太極拳傳承的教與學的正確觀念及方法的研究探 討,就顯得特別的有意義及重要了。. 4.

(13) 5.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根據以上研究背景的省思,研究者規劃太極拳教學課程,設計階段式 的教學活動,以太極鬆淨觀念為主題作為引導教學之策略,在課程教學中 採現場錄影觀察紀錄和深入訪談,據此探究在此教學情境中,其觀念、技 能學習的表現與改變情況,以了解或釐清目前太極拳在教學上,是趨向拳 術化與體育化的問題,和傳承與廣傳孰重的想法,而從中獲得一些啟發與 發展的方向,提出適合太極拳傳承的教學模式。 本研究所欲探討的問題有以下兩點: 一、在太極鬆淨觀念的第一階段教學情境中,其觀念學習的表現與改變情 況為何? 二、在太極鬆淨觀念的第二、三階段教學情境中,其技能學習的表現與改 變情況為何?. 5.

(14) 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一、研究範圍 (一)研究參與者:以楊家老架太極拳師大武場的學員。 (二)學習項目:在太極鬆淨的觀念引導下,以體驗拳架練習的流暢性。 (三)學習改變:學員對太極拳教學與學習活動中,其觀念與技能學習的 表現與改變情況,以課程實施前、後之情況做比較。. 二、研究限制 (一)以楊家老架太極拳師大武場的學員為研究對象,因此本研究結果無 法適用於其他太極拳派別。 (二)本研究採用訪談及文件紀錄,都屬於事後回憶填寫方式,可能因回 憶及表達有所誤差而造成結果描述可能失真。. 6.

(15) 7. 第四節 名詞解釋 一、楊家老架太極拳 本研究指的楊家老架太極拳是創自楊露禪學拳於陳家溝陳氏太極 拳之後,將陳家太極套拳加以修正刪補,其根據太極十三勢的特性, 依實戰功能和規矩著法,增創為 37 個不同式子。其孫楊澄甫於民國 20 年由上海國光出版《太極拳使用法》一書,在台灣由華聯再印行, 書名改為《太極拳用法圖解》 ,書中附有靜態身形之影像照片,即代表 楊家老架式的實拳式子。傳承於楊家的眾弟子中曾多次將套拳作些變 革,由此三十七個實拳架式組構演化成一套套拳如:85 式、108 式、 115 式或 120 式(王子和,1993)。 二、武場 一般泛指的是民眾為教授傳習健身、防衛技藝的武術場館或處 所。蔡寶忠(2001)將現代武術依其特徵和時代需求分為:傳統武術、 競技武術、群眾武術、學校武術及軍事武術等。而群眾武術是以普及 化習武活動為訴求,強身建體為目的,習練處所林立方便,其主要特 性為大眾化、廣泛性、自願的、靈活的、鬆散性及娛樂性的。太極拳 就現在來講,已經成為大眾化健身保養的運動,當屬於群眾武術的主 要特性。本研究所稱武場,是指傳習教練楊家老架太極拳的地點或場 所。楊家老架太極拳創於楊露禪,民國三十八年以後楊澄甫(其孫)之. 7.

(16) 8. 子楊守中及其弟子董英傑執教於香港、美國,其他諸徒如崔一士、李 雅軒,散居於北平、成都、西安各地,在台灣則有楊澄甫的幼徒呂殿 臣所傳之徒王子和先生,謹守正功正法一脈相傳。鄧時海教授為王子 和得意門生,受教於現代師範體系且執教體壇,將楊家老架太極拳帶 入體育界,民國七十九年成立中華民國楊太極武藝協會,以團隊型態 推動,在台灣的北、桃竹苗、中、南、東部各成立有區會,各由若干 武場所組成。同時推向國際,如在日本、法國、美國、保加利亞等國 各成立楊太極武藝協會。更將楊太極武藝回傳中國大陸神州(現有北京 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南開 大學、復旦大學、福建莆田學院、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天津師範大學)。 三、鬆淨 練拳時,必須將全身放鬆到軟若無骨般,不留絲毫力量在筋肉之 內。身形立身中正,身勢、兩肩鬆開有往下掉之感(不是用意壓下), 只有脊背、頭頂用點意往上稍提起。動作時,兩臂如繩子栓在肩上, 用點意鬆鬆地將兩臂棚挑起,以腰脊之力牽引帶動,鬆鬆沉沉地,是 如行雲流水,抽絲掛線,綿綿不斷。全身重量落於腳底,由腳腿上之 鬆彈力托著,如載重之船行於江河之中的沉穩。提起,不離水之托力(不 能浮起);下沉,不能觸到河底(不能生到硬根上)。(陳龍驤、李敏弟, 2003)。本研究所指的是在練拳動作運行中,將身體放鬆到無任何使力. 8.

(17) 9. (想要出力)那樣乾淨(沒有多餘、夾雜、含混的)的狀態,譬喻:如像 繩子般的鬆軟無骨;像隨風擺柳盪到應有的位置。 四、觀念 觀念(ideas),依國語辭典上的解釋:指一切由認識作用而產生的 意識內容的總稱;對外界感受而來對事務的心象想法;再現於人心的 過去印象。依心理學上的名詞解釋:指人們對一事物所有的認識、知 識、經驗和價值觀的集合體。綜合以上的解釋,其定義是為:指人的 頭腦中對一事物因認識、思考想法及經驗所產生的一種意識狀態。 五、階段式學習 任何技能的學習,欲求精湛,都須經過一些階段性的學習、焠練 過程。在練習的時候,有時很難劃分一個階段進入另一個階段,它是 一直連續而逐漸形成的過程。本研究教學設計將學習過程分為第一階 段觀念認知、第二階段動作形成及第三階段套路應用等三個階段。觀 念認知階段在於鬆淨觀念的說明與建立及身心放鬆動作的體驗;動作 形成階段在於拳架動作放鬆的形成;套路應用階段在於拳架放鬆流暢 的串拳應用。首先正確觀念認知上的建立很重要,依著這樣正確的觀 念,用身體去實際操作,經過不斷練習、修正,致使動作能正確的反 應成形,最後應用在套路串拳動作上。如此循序漸進的修練,才能得 到太極拳真正的全體大用。. 9.

(18) 10.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從文獻回顧中,探討與本研究有關的主題。內容共分四節, 第一節太極拳源流與發展現況;第二節太極拳實拳修煉的內涵;第三節太 極拳觀念傳承之教學;第四節太極拳學習效果。茲將各節詳述如下:. 第一節 太極拳源流與發展現況 本節主要藉由對太極拳的起源與其發展的過程,做相關回顧探討,以 便參閱者能很快掌握其脈絡,起到提綱挈領之效用。茲詳述如下: 一、太極拳的源流 太極拳產生於何時?創自於何人?自古以來武術界既眾說紛紜,莫衷 一是,爭論不休。陳龍驤、李敏弟(2003)整理後認為據學術考證,可歸納 出三種較被認同的說法:第一種說法是,有說太極拳是出於春秋的老子, 有說是唐朝的許宣平,時稱三世七,有說是唐朝李道子時稱先天拳、長拳。 或說創於六朝的韓拱月時稱小九天。亦有稱為明朝殷利享所創,時稱後天 法。可知早有此拳術,只是各自叫法不一,雖名稱不同,然實質內容是大 同小異。如明朝宋遠橋所著的《宋氏家傳太極功源流及支派考》(董英傑之 太極拳釋義有轉錄原文)記載:有關唐代道家許宣平之「太極功三十七勢」 , 因共三十七式而名之,又名長拳。長拳者,因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無 有間斷也。此與太極拳十三勢大致相同。. 10.

(19) 11. 另一種說法是,據清代黃黎洲所撰《王征南墓誌銘》載: 「少林以拳勇 名天下,然主於搏人,人亦得而乘之;有所謂內家者,以靜制動,犯者應 手既仆,故別少林為外家,蓋起於宋之張三丰。」又據《張真人傳》載: 「真 人遼東懿州人,姓張,名全一,又名君寶,字元元,號三丰,史稱宋末時 人。洪武初年,至蜀太和山,結庵玉虛宮,自行修練。洪武二十七年,復 湖北武當山。一日在室讀經,有鵲在庭,其鳴如爭論,真人由窗視之,鵲 在樹,注目下睹,地上有長蛇,蟠結仰顧,少頃,鵲鳴聲上下展翅相擊, 長蛇採首微閃婉蜒,輕身閃過,仍著蟠形。如是多次,真人出,鵲飛蛇走。 真人由此悟以柔克剛之理,因按太極變化,而成太極拳,動靜消長,通於 易理,故傳之久遠而功效愈著。」認為張三丰之後,傳太極拳的有陜西的 王宗,溫州的陳州同,海鹽的張松溪,四明的葉繼美,山右的王宗岳,河 北的蔣發,蔣發傳河南懷慶府陳家溝陳氏。當然也有最為人傳說的為張三 豐夜夢元帝所得拳技,這些傳說均不可考。 還有近代人唐豪(字范生),民國時,曾於 30 年代親到陳家溝做田野調 查。經其考證提出,太極拳乃是明末清初(西元 1644 年,甲申年前後)河南 溫縣陳家溝陳氏九世祖陳王廷所創。陳氏家譜在其九世祖陳王廷旁注: 「又 名奏廷,明末武庠生,清初文庠生,在山東名手,掃蕩群匪千餘人,陳氏 拳手刀槍創始之人也。天生豪傑,有戰大刀可考。」其著作《拳經總歌》 詞中寫到: 「嘆當年披尖執銳,掃蕩群氛,必次顛險。年老殘喘,只落得《黃 11.

(20) 12. 庭》一卷隨身伴。悶來時造拳,忙來時耕田。」陳王廷的拳法,取材於明 代平寇大將戚繼光(1529~1587)之拳經三十二勢和當時其他拳法,並結合了 導引術,使動作配合呼吸,而戚繼光之拳經三十二勢,則採自當時十六家 著名拳法,包含宋太祖(927~976)長拳三十六式在內。 太極拳之名,依據鄧時海(1990),王子和(2002)學術考證提出:始於 民前 117 年左右的王宗岳所著的文獻,清乾隆 60 年(乙卯),有王宗岳所定 之陰符槍譜,著名的太極拳論亦應在其前後所著,前乎該論不見有關太極 拳的記載,在此時太極拳已形成,在此之前並無史可考。太極武藝思想的 淵源,自然可以遠溯到兩千年以前;至於把那些思想型態化了而形成為太 極拳術,卻應是在宋代性理學興起以後,清代初葉以前,所逐漸完成的事。 根據現代所有的,清代以前的文獻裡,找不到有關太極拳術的記載。而清 初乾隆年間,山西王宗岳先生所作的太極拳論,是僅見的最早文獻。 從那 些文獻上可以看得出來,太極拳形成的時期,必定是在宋代濂溪先生作太 極圖說以後,才開始的。王宗岳先生承先啟後,闡揚了太極拳的理論與實 踐,並且開始創制了陰符槍法。於是太極拳術和陰符槍法,都成為太極武 藝的主要內容,而傳流於山西陝西河南河北等地域。. 李壽籛(1998)「老子曰: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又曰:專氣 致柔,能嬰兒乎。孟子曰:吾善養吾浩然之氣,直養而無害,至大至剛, 可塞乎天地之間,其氣發於心,盎於背,溢於四肢百骸。太極拳純任自然, 12.

(21) 13. 養氣之道也。孟子之道,本於孔子,孔子曾問禮於老子(問禮即問道),足 徵太極拳發源於老子,法於亞聖。」。陳龍驤、李敏弟 (2003)李雅軒楊氏 太極拳法精解一書提到:唐代孔穎達所著《周易正義》書中,解釋太極為: 「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太初、太一也。」 ,它至大至博,這一 渾沌不分的元氣,或為陽剛,或為陰柔,千變萬化,作用無窮。太極圖呈 圓形,內含陰與陽兩個半弧形的類似魚形的圖案。以太極來命名拳術,象 徵著太極拳是圓形的、弧形的,而且說明它的拳法、拳理包羅天地的變化, 博大精深,是一陰一陽剛柔相濟的高深拳術。董英傑(1979)太極拳釋義提 到:太極拳名稱之由來,實難考矣!相傳始祖係宋時張三丰,而唐代許宣 平已有太極功,見宋氏家傳太極功源流支派論,雖不稱太極拳而稱太極功, 但其所傳三十七式與楊氏所傳太極拳,名稱大致相同。可見太極拳非僅自 三丰真人起也,考昔人記載武事,但言某人精如何功夫,如何奇勇,從未 寫出門戶派別。至遜清同治年間,武技大盛於京師,所稱內家拳者有三派, 即董海川之八卦拳;郭雲深之形意拳;楊祿禪之太極拳。一時瑜亮並重當 時,細查其功勁大致彷彿,想溯其始當係一家,後乃各有心得而創立門戶。 由此可知,太極拳之創造,非某時某人所造,而是採擷了歷代諸家拳 法精華之結晶。. 13.

(22) 14. 二、太極拳的發展現況 太極拳現在流傳於世而受到公認的流派有:陳、楊、吳、武、孫等五 大流派。陳龍驤、李敏弟(2003)書中提到其溯源皆出自河南陳家溝: (一)陳家 滿清中葉,陳家溝古傳太極拳已失傳,陳氏十四世孫陳長興(1771~1853) 時,為中興陳氏武功,遂將太祖長拳的拳法,採擷老子黃庭經的呼吸練功 法,而創陳氏太極拳。至陳發科(1887~1957)的拳架再發展成為現今之陳式 太極拳。其有二路拳,第一路老架柔多剛少、動作和緩,第二路炮捶則剛 多柔少、動作疾走。陳式的快慢相間,蓄發相變,纏繞轉折,運勁似螺旋 那樣明顯,丹田內轉”與“氣沉丹田”相結合的方法。以纏絲勁、彈抖勁 等為主。 (二)楊家 河北永年縣楊祿禪 (1799~1872)從陳長興(1771~1853)習太極拳而得 其秘傳,之後在原籍與北京王府教拳,因武技絕倫被譽為「神拳楊無敵」, 創楊家派。傳子班侯(1837~1892)、健侯(1839~1917)。健侯傳子少侯 (1862~1930)、澄甫(1883~1936)。楊澄甫所傳拳架舒展大方,動作柔和, 其他內容有楊式太極刀、楊式太極劍等。曾任南京中央國術館和杭州浙江 省國術館教務長,著有《太極拳體用全書》 ,名揚海內外。. 14.

(23) 15. (三)吳家 吳全佑滿族人,從楊祿禪及其子班侯學太極拳,全佑傳其子鑒泉 (1870~1942)。吳鑒泉 1928 年被聘為上海精武體育會和國術館教授。1935 年設鑒泉太極拳社,傳授拳架緊湊,速度均勻,以柔化見長,創吳家派。 (四)武家 武禹襄(1812~1880),河北人,先學於楊祿禪,後又從學陳氏十五世陳 青萍,創武家派。傳其甥李亦畬,李又傳郝為真。郝為真傳其子月如及其 孫少如,在上海傳授其步法緊湊,動作輕靈。 (五)孫家 孫祿堂(1860~1930),精形意、八卦,著有《形意拳學》 《拳意述真》, 為形意八卦名家。後得武式郝為真之傳,並結合形意、八卦,創孫家派。 著有《太極拳學》 ,又稱開合太極,以特點近似武式,架高步活,開合鼓蕩, 別具風格。綜合以上所述,太極拳現行於世雖分五大流派,除陳家派外, 其他吳、武、孫三流派,皆根源於楊家太極拳,只在拳架高低,步法舒緊, 風格各異,卻離不開楊家太極拳的特色及要領。 早期在台灣傳授太極拳者,大都是跟隨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的大陸武術 家。李壽籛(1998)回憶說到民國 40 至 50 年代,在台北傳授太極拳者,以 李壽籛、鄭曼青二先生為著,幾乎無人不曉,而本省(台灣省)公園中公開 教授太極拳者,又以李壽籛先生為最早。李壽籛師承於楊少侯(楊澄甫之兄). 15.

(24) 16. 又學拳於武當僧人妙蓮大師(與少侯同門)。延年道館網站提到:民國三十 八年(1949)一群因內戰而隨政府撤退到台灣之武術精英,組成了國術會, 藉以互相切磋琢磨。於民國四十九年三月二十七日成立「中國太極拳俱樂 部」。(如圖 2-1). 陳泮嶺先生 王子和先生 王延年先生. 翁子川先生. 劉崇齡先生. 鄭曼青先生. 唐君武先生. 李本蕃先生. 蕭祖明先生. 圖 2-1 隨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的大陸武術家 (部分引自延年道館網站,王子和先生照片引自涵化小築 1990). 民國六十四年,又因「中國太極拳學術研究會」參加了「中華民國體 育協進會」 ,於是申請內政部立案,於十二月二十一日獲准改名為「中華民 國太極拳協會」 。民國六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理監事會中,復推舉前銓敘 部長石覺將軍擔任「中華民國太極拳協會」第一屆理事長。續任二、三、. 16.

(25) 17. 四屆理事長,在其任期內貢獻良多,除成立拳架、教練、比賽、裁判等委 員會外,並訂定各項比賽規則及推展各種比賽,深獲各界認同與熱烈支持, 一直到民國七十五年九月石先生逝世。75-79 王延年師承太極拳名家張欽 霖。民國八十年,因「中華民國體育協進會」更名為「中華民國體育運動 總會」 。故於民國八十一年召開會員大會修改章程更名為「中華民國太極拳 總會」 。民國九十年十二月由詹德勝先生接任至今。(如表 2-1). 表 2-1 太極拳在台灣發展階段年表 (改編自延年道館網站). 階段. 順序. 成立時間. 萌芽 階段. 1. 民國四十九年 中國太極拳俱樂部 三月(1960). 2. 民國五十二年 中美文化經濟協會太 名譽理事長:梁寒操 (1963) 極拳學術研究委員會 主任委員:韓振聲 顧問:鄭曼青、王延年. 3. 民國五十五年 中國太極拳學術研究 第一屆至第四屆 十一月(1966) 會 理事長:韓振聲 教練主任委員:王延年. 4. 民國六十四年 中華民國太極拳協會 第一屆至第四屆 十二月(1975) 理事長:石覺 第五屆理事長:王延年 第六屆理事長:楊玉振. 5. 民國八十二年 中華民國太極拳總會 第七屆理事長:張肇平 一月(1975) 第八屆理事長:張肇平 第九屆至第十四屆 理事長:詹德勝. 成長 階段. 發展 階段. 團體名稱. 主事者. 17. 主任委員:陳泮嶺 總教練:王延年. 備註.

(26) 18. 第二節 太極拳實拳修煉的內涵 何謂太極拳?它有什麼內容?怎麼修練?這些問題想必是大多數人想 釐清的觀念和看法。首先「太極拳」是個名詞嗎?還是真有個實在的東西(即 實拳)? 一、涵義上 吳國忠(1995)提示太極拳的精粹是: 「其跟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 行乎手。」是太極拳異於其他武術之精粹,其意涵為:一、跟在腳,氣行 於腳心,腳踝鬆開,用意念將腳心平貼於地。二、腳心貼地則氣有根,根 是本,根愈深,功愈深。三、發於腿,是以彈力發勁,發勁如放箭。四、 主宰於腰,腰如弓弦;王陽明曾謂:「柔腰百折若無骨」,腰若無骨,隨時 可決定調整箭射出去的方向。五、行乎手,手如箭镞,手離腳心最遠,根 在腳而達於手,是由下而上的發勁。王子和(2002)指出太極拳是我國固有 的一宗徒手搏鬥的技藝,同時也是一項鍛鍊身體的運動以及修養心靈的法 門。然而,這並算不得是週全而經身的指述,也無從讓人因而產生澈底無 疑的認定。所以把太極拳在傳統上的理論與實際,從三方面加以討論與分 析。第一、太極拳的本質為何;第二、太極拳的組構為何;第三、太極拳 的價值為何。其範圍項目如下: 第一、太極拳的本質 (一)關於徒手搏鬥的技藝者。. 18.

(27) 19. (二)關於鍛鍊身體的運動者。 (三)關於修養心靈的法門者。 第二、太極拳的組構 (一)關於形而上的拳理拳法者。 (二)關於形而下的實拳實功者。 (三)關於上道下器的體認方法者。 第三、太極拳的價值 (一)關於變化氣質的體育者。 (二)關於卻病延年的功效者。 (三) 關於自強自衛的效力者。(以上是有關個人的價值) (四)關於衛護傳統的文化者。 (五)關於加強民族的意識者。 (六)關於團結志士的愛國者。(以上是有關社會的價值) 從以上的條列概念式的說明,對於太極拳的輪廓是很清楚的,不過, 太極拳的實拳部分,才是實在的內容及修煉的內涵。 二、內容上 王子和(1993)在其太極拳實拳三十六式類一書中提到:傳習太極拳要 從其實拳上下手,修煉太極拳要從其實拳上下手,精修太極拳更是離不開 從實拳上上溯其形而上的理法而及於太極的性理,與從實拳上規範其形而. 19.

(28) 20. 下的實功修煉以副實用。而太極拳十三勢,是太極拳實拳結構的成素。十 三勢裡的棚、捋、擠、按、採、挒、肘、靠等八們的攻守動作的手法,結 合著進退顧盼定等五類動靜變化的步驟,才結構而形成太極拳的實拳的動 作個體,而有其攻守的拳性。楊露禪學拳於陳家溝陳氏太極拳之後,將陳 家太極套拳加以修正刪補,其根據太極十三勢的特性,依實戰功能和規矩 著法,增創為 37 個不同式子。其孫楊澄甫於民國 20 年由上海國光出版《太 極拳使用法》一書,在台灣由華聯再印行,書名改為《太極拳用法圖解》, 書中附有靜態身形之影像照片,即代表楊家老架式的實拳式子。傳承於楊 家的眾弟子中曾多次將套拳作些變革,由此三十七個實拳架式組構演化成 一套套拳。太極拳的套拳是對其在實有動作上的十三勢的動作具象化,用 以分別表現由十三勢所結合而成的多樣的動作型態,是一套有系統且深富 太極人生哲理思維,以傳習人體動作的示範舉例。其作用可分幾方面加以 省察:(一)太極拳的套拳,是利於傳習太極拳在實拳教程上的基本教材, 透過套拳的修練,培養實拳所需的心神體能的實功,而套拳在人體動作的 示範舉例當中,已將對心神體能的培養,充分的涵融在套拳的步樁、胯、 身腰及手眼的訓練裡面。(二)人體動作的示範上必須具備完整性,因此套 拳的結構系統是具備左右均衡性、前後、上下、大小的規範限制性及其型 態示範的變化性。. 20.

(29) 21. 三、修煉上 蘇清標(2002)整理指出:套拳在學習者身上,經由這些式子舉一反三, 自然演繹出一切實拳的可能形象,這是無可限量的。太極拳在修煉上有三 回九轉的修煉程序;太極拳的成熟不是直線式的不斷往前,而是一種圓圈 式的修練,不斷的往前,也不斷的返回修正。因此太極拳的修煉符合了辯 證的修煉法則,在辯證的過程中,至於動作的變化與要求,則難以用文字 描述,必須透過老師的指導與示範才能體會箇中的感覺。所謂: 「無師面授 入門難,入門引路須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修」 。拳藝的學習是在耳提面命下, 經由學習者默識揣摩,才能心領神會,契入核心的;只憑書文易落空談, 學習者須慎之。在王師子和傳授太極武藝修功指明語錄中強調:太極,功 在煉一正「字」 ;先求架子正,次求式子正,再求法則正,後求意思正。少 了東西修不到正,錯了層次煉不成正。求正,從知其規矩,而守其規矩, 而合其規矩,而會其規矩。未知規矩是門法不高,未守規矩是不重傳統, 未合規矩是功夫不夠,未會規矩是自悟不足。太極功夫變化神奇,但修煉 卻不可從神奇求,神奇之功必自實拳實功正功正法上入手,修煉須從「正」 字入其法門,不可急功近利,投機取巧,否則無法達到太極的上乘境界, 反觀今之學習者,有幾人能明白古聖先賢之苦心處,慎思!慎思!. 21.

(30) 22. 第三節 太極拳觀念傳承之教學 本節是從一般教學及太極拳傳承教學上,做一些學術研究的回顧與探 討。茲詳述如下: 一、一般教學 在人際交往、生活週遭、社會活動之中,我們做一些觀察不難發現, 無非都在於教與學的過程中。但是其效果與影響卻有天壤之別,如何分別 其優劣呢?林奇佐(1999)在研討會上引用 Burbules (1993)所提出的認 為:教學應該是具有特定學習目標的活動,並具有價值的活動,也就是有 教育性,合教育價值的學習活動便稱之為教學。教學是師生共享探究成果 的過程,學生是學校教學活動的主體。不但要教導學生認識自我、學習過 去之文化遺產、學習現代生活必備的能力,還要前瞻未來的變遷、適應與 改善生活。歐陽教(1986)提出認為:教學的涵義從(一)教育性或非教育性 的教學。(二)教學是「工作-成效」的概念(Teaching as a task-achievement concept , or a process product concept )。(三)教學是多樣態的歷程,依此分 析認為教學是施教者以適當的方法,增進受教者學到有認知意義或有價值 的目的活動。吳明清(1998)指出認為:教學的基本意涵與特徵有(一)教學 是師生互動的歷程。(二)教學是善良意圖的活動。(三)教學是引導學習的 任務。(四)教學是多元複雜的內容。(五)教學是匠心獨具的表現。(六)教 學是相互了解的溝通。(七)教學是促進成長的結果。這就是教學的人情關. 22.

(31) 23. 懷,教學真正的目的是讓學生學習之後,能知、能行、能想、能繼續學習、 能待人處事,而且能體會生命的意義和價值。Nicaise and Barnes (1996)與 Resenshine and Meister(1994)等人之研究指出:教學的基本是一方面需要施 教者進行「教」的活動,另方面也需要受教者參與「學」的活動。學生可 不斷得到新資訊的刺激,更寬廣的視野,以及與時俱進的新知。教師則可 立於學習合作者的角色,一方面進行鷹架作用(scaffolding),提供學習上 必要的支援與協助,慢慢增加學生學習的責任。思考啟發的對話教學,包 含有問題解決教學法、批判思考教學法,強調教學過程要以學生活動為主, 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或教材的講述者,教師應以民主和開放的態度扮 演引導者、解釋者、諮詢者及參考資料提供者的角色,讓學生積極地從學 習活動中找尋問題、發現答案、獲得知識,進而培養學生自動自發的學習 態度,以激發潛能,啟迪智慧。 張春興(1988)在認知學習提到有些學者將認知論視為對聯結論的補 充,認為行為中知簡單而具有習慣者,其學習歷程多遵循聯結學習的原則, 行為中之複雜而又需抽象推理者,其學習則必經認知的歷程。著者更進一 步認為,及使事同一種行為,很可能事先經過聯結而後再進入認知(如語 言)或先經過認知而後再轉入聯結(如高級技術)的複合歷程。在學習歷 程提出庫勒氏的頓悟實驗針對桑代克氏的聯結論而發:(1)學習乃是經由 頓悟的歷程而非經由嘗試錯誤。(2)學習乃是個體對情境中刺激與刺激之. 23.

(32) 24. 間關係的了解,而非刺激與反應的聯結。(3)一俟個體了解問題情境之關 鍵,即可豁然貫通,因而頓悟學習並不需練習。但一般學者的看法,學習 實可能產生頓悟的現象,但頓悟卻並非學習的歷程。嘗試錯誤與多次練習 雖未必產生頓悟,但頓悟卻有可能是嘗試錯誤的結果。而且,嘗試錯誤也 不必只限於外顯的行為,內蘊的思考活動無疑會助增頓悟的發生,此點在 人類的複雜行為尤為信然。 二、太極拳之傳承教學 太極拳在傳承教學上,大多數人認為老師都會留一手的觀念。勇國本 (1986)提到有位外籍學生問鄭曼青說: 「不管學生的進步如何快速,其水準 均低於您甚遠,可有何秘訣?」鄭曼青答說: 「是有秘訣,但是此秘訣太過 簡單,簡單得幾乎令人不敢相信,但是你又非信不可,否則你就無法成功。 其秘訣為:必須身心放鬆,必須長時間接受失敗,必須投資於失敗,否則 無法成功。我有今日的成就,是導因於我把驕傲置於一旁,相信我的老師 的話,把身體放鬆,心靈靜定,只讓氣隨意行,把自己身心完全騰空而全 部讓位於氣。而我的學生或是不相信這一套,或是雖相信而不熱衷追求, 這何能得成?」由此可見,不是老師不傳,而是學生太有主見,把老師的 話當平庸看待,當然其功夫也就很平庸了。再換個角度來看,不只太極拳 的發展,其實,整個武術的教學傳承都有普遍化、體育化的隱憂。彭怡文 (2002)提出: 「中國武術孕育於中國社會,其精神與內涵受中國文化的薰陶. 24.

(33) 25. 與影響,是中國文化之下獨特的產物。但在現今社會,中國武術逐漸朝體 育化、競技化、功利化的路線前進,忽略了武術與傳統身體哲學間的內在 結合,使武術產生質變的危機。中國與西方對身體的觀感不同,如果我們 在傳承中國武術時,忽略武術和我們的傳統文化息息相關,則很容易使用 西方的文化觀點,以偏蓋全的為武術進行改造,致使傳統武術精華慢慢喪 失,使武術成為另外一種西方運動。」 雖然體育化可以較容易被推向國際舞台,揚名世界;普遍化可以有萬 人鑽巷,一片榮景。但失去其本有的武術拳性及其精華內涵的太極武術體 操,又能繼續流傳多久呢?還有更甚的是練武人做起商業多角經營的販子 來,武場如商場的你虞我詐、鉤心鬥角,這樣產出的人格,又如何期待其 涵養武德、行俠仗義呢?杜素月(2004)研究發現指出:傳統武術團體透過 水平延伸多角化的方式,嘗試於非相關的新事業領域的擴展,由原有資源 的移動延伸來建構新資源。而驅策此一成長模式的動因,包括了資源能力 的延伸、機會與財務能力的結合,以及第二代、第三代接班動能等。同時, 亦發現道(武)場在國內的成長空間不如在國際間的發展,在國內亦未積極 的發展延伸其既有資源。在道場闢建的後期成長,由於受到財務及環境的 驅動,不論就資源、市場、策略等面向,積極“動起來”已成為其成長策 略中不可或缺者。蘇清標(2002)研究提出:拳術在古代被定位於技擊的層 面,其修練上非常重視如何發揮技擊功能,從生死搏鬥之中,建立了一套. 25.

(34) 26. 行俠仗義的人生哲學,且嚴守武德精神。演化至今,技擊功能因法治社會 的建立而被淘汰,取而代之拳術又成為運動健身的工具。太極拳的柔性運 動方式因符合現今緊張社會的需求,成為一般人追求健康的法寶,使太極 拳被界定在運動健身的價值,而忽略了太極拳之於「太極」的涵義。太極 拳的本體結構為何?已甚少人去過問了,更甚之隨便安個太極之名,就說 它的運動有太極的內涵,而大行其道於社會各角落,徹底的扭曲了太極的 本意,無怪乎王師子和在其《太極拳書及其他》一文中大嘆: 「名雖廣存而 實則漸亡,太極拳的真相,勢將隨著這些謬論而付之東流。」 。 王子和(2002)在太極拳涵化文集一書中回憶往昔練功時說:「殿臣老 師常於解說指點後,不知所蹤。及練至渾身既酸且痛,方欲稍歇,先生倏 忽出現身側云:『爾練是不練。』只好咬牙苦撐,而功夫日漸增長。由於 殿臣老師教拳觀察學者志氣趨向,察其多寡依止;堅其志,忍其性,長善 救失,時未嘗須臾離也。想起呂殿臣先生訓誡的話,呂老師曾說:『教人 練拳尤難於練兵。即以說拳架子而言:大而化之,自己心上過意不去;處 處嚴格,人家總埋怨受不了。』。王師子和之後應邀教拳時,觀察過別人 的教拳,將荀子『狹隘偏小,則擴之 以廣大』與其老師告誡的話融會在一 起,自定教學的三原則說:拳還是可以教,但絕不 1.向人宣傳推銷,2.作 拳販子賣拳,3.教拳要論緣份還要看對象,彼此不能勉強。更堅持教就教 楊家拳的老架子,照老規矩教,用常用詞講,總期望說得讓人瞭解明白,. 26.

(35) 27. 也不排除科學用語。嚴守學術立場,從真,從善以及從『充實』上去定分 寸;重義理,避空談,不作鄉愿。」 。周元龍等(1963)整理太極拳的傳承特 點指出:楊式從陳式老架繼承發展而來,楊式動作簡潔,綿綿不斷,不同 於陳式的快慢相間,蓄發相變;楊式動作簡潔,運勁似抽絲式地圓轉,不 同於陳式的纏繞轉折,運勁似螺旋那樣明顯;在動作和呼吸自然結合方面, 楊式單純採用“氣沉丹田”的方法;不同于陳式的“丹田內轉”與“氣沉 丹田”相結合的方法;楊式太極拳平正簡易的練法,易為廣大群眾所接受, 這是楊式比較陳式開展普遍的主要原因。楊式太極拳的特點是:架式舒展 簡潔,結構謹嚴,身法中正,不偏不倚,動作和順,剛柔內含,輕靈沈著 兼而有之。練法上由鬆入柔,積柔成剛,剛柔相濟。架式有高、中、低之 分,可以按照學拳者不同的年齡、性別和體力條件,以及學拳者不同的要 求適當調整運動量。楊澄甫在生前演拳時,循規蹈矩,明規矩而守規矩, 脫規矩而合規矩,輕靈穩重,中正圓滿,剛柔內含,氣勢騰然。楊澄甫曾 說:「太極拳乃柔中寓剛,棉裏藏針的藝術,姿勢要中正圓滿、沈著鬆靜; 動作要輕靈圓轉,純以神行。」。 杜素月(2004)提到:太極拳不僅僅只是知識的傳遞,更是道統的傳 承;不只是技法的訓練,更是心法的薪傳,吳師國忠說: 「鄭子太極拳是問 己的功夫,是要去落實、去體會,放下執著及追求的心,依理如法老老實 實地練,在小地方、看不到的地方討消息。我的功夫和大家(指隨學弟子. 27.

(36) 28. 們)差不多,只是小地方我比大家注意,練得比大家徹底。」 。 蘇清標(2002) 提出:對樁步襠胯的要求,在知覺上必須兩腳底平貼地面,要有入地的沉 實感所謂接地之力,腳趾不能下抓或上翹,足底承重分佈有賓主之分,所 謂腳底 1、3、5(是腳底的重量分配,1 表示腳踵一點,3 表示湧泉穴十字 打開橫的三點,5 表示腳指頭五點。),腳橋一放鬆柔,身體的能量有透入 湧泉穴而入於地的充實感,腳踝宜鬆,使身體之重量有直透腳踵而栽入地 之感,膝蓋微屈約 150 度,不可外開或內扣,造成太過與不及之缺點,應 正對前面腳尖為度,屈膝宜鬆使腳底之反作用力有回撐於身;襠宜有圓撐, 勿夾勿裹,兩胯須有摺疊放鬆,如坐胯然,尾閭微收,中心與兩胯間成垂 直之關係,腹宜鬆實(鬆腰疊胯,腹部自然鬆實),不宜用力撐脹,腰宜鬆 圓有圓腰豎脊之勢,如此才能利於氣沉丹田,得以長養丹田之氣。 綜合以上所述,一般教學是由教學者主導學習的情況,慢慢轉變為教 學者只是提供鷹架式的學習情境,而從旁協助或輔導學習者做適當的學 習。不過,太極拳的傳承教學有一點不同於一般教學的,是不適用於這樣 的方式做教學的,因為它不只是知識性的教學,還有老師無形的人文氣質 的身教引導。所謂武德,是一個人對著敵人處在生死交關之中,所體認、 培養出來的特殊的人文氣質,非一般人或情境所能教得出來的。這就是為 何現代武術太極拳的發展體育化與傳承教學普遍化,會為人所詬病和質疑 的地方,因為,它已脫離出其為武術及拳性的範疇了。. 28.

(37) 29. 第四節 太極拳學習效果 本節在對於學習效果的影響因素,做一些研究論述的回顧探討。從一 般學習與太極拳學習的效果是受到那些原因所影響。茲詳述於下: 一、學習效果 一般人認為學習要有效果就是要頭腦好、要夠聰明,且都深信不疑。 但以下的報導及研究發現卻有不同的論點。紀錦玲(2007)整理自自然神經 科學雜誌指出:睡眠影響記憶與學習效果新研究發現,為何晚睡的學童在 學校表現會比較差的原因;因為缺乏睡眠可能阻斷了腦部「hippocampus」 區形成新記憶的活動功能。早先的研究已經發現,學習後充足的睡眠對於 鞏固記憶十分重要;卻很少證據顯示,在記憶形成前,如果缺乏睡眠會造 成何種影響;而直到這次新研究報告出爐,顯示學習前如果缺乏睡眠,會 對記憶功能造成相當影響。莊淇銘(1994)研究有效的學習法提出:大多數 人的頭腦有 90%以上未被開發,想想,這是多麼的可惜。為什麼會有 90 %的頭腦未被開發呢?主要的原因就是採用了低效率的學習方法。所以, 學習的方法決定學習的效果,而非頭腦的好壞。學習效果的差異在於採用 的工具,而不是智商高低。傳統的教育體系中,學生如果功課不好,大多 會認為自己的頭腦不好,家長和老師也多會以類似的認知,認為學生成績 不好是資質差,或是不用功。那學習成效不好學生,就會被貼上頭腦不好 的標籤,漸漸地,學生會認為學不好是應該的。如果教育體系開始認知,. 29.

(38) 30. 同學學習成績不好,主要是因為學習的方法所造成的。那同學就會想找尋 有效率的學習方法,家長當然也會幫忙同學尋找優質的學習方法,老師更 是責無旁貸的需開發或是採用有效率的教學方法發展,這對教育體系會產 生關鍵性的變革。 由以上探討發現老師的教學方式,與學生的學習方法才是學習有效果 的關鍵,而不能只怪頭腦聰明不聰明之後,所產生的相互批評和責怪。 二、太極拳學習效果 鄭曼青(1975)在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書中提到說: 「初習太極拳時, 楊澄甫師每天都叮嚀說: 『要鬆、要鬆、不鬆便是挨打的架子。』到最後, 則說: 『要鬆淨』 ,如此提醒何止千遍。」又說:有學太極拳者,十之六、 七,得匆匆學畢一套功架,便以為了事,且時歇擱,便致輟學,真是寶山 空入,殊為惋惜。太極拳可稱為換骨金丹,須得有恆心不間斷的勤練,方 可獲得練拳之效果。杜素月(2004)探討鄭子太極的發展提出:太極拳練 功,是易筋換骨洗髓,是純道家功夫。道家武功以自然為主,太極拳講鬆 柔,是自然而然達到易筋換骨洗髓的功效。鄭曼青的四句名言: 「行則沙 漠走駱駝,坐對人間笑彌勒,處如夔立虛實分,臥似彎弓向右側。」勉人 學拳以意識為先,太極拳秉承易經之理,本天道之循環,依自然之法則, 用陰陽之變化,懂剛柔之相濟,知五行之生剋,運八卦之相盪,修仁義為 慧根,使學者自然而然在日常生活中,一舉手一投足一啟口,都能合乎太. 30.

(39) 31. 極之理法。顧留馨(1977)在太極拳練法一文中提到: 「練太極拳是要把意 (意識)氣(呼吸)身(動作)做到協調合一;拳論所說的, 『由著熟而 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 ,無非是由熟練而生巧,所以要用力之久, 才能豁然貫通,達到心身合一,得心應手的境界,而能夠在舉手投足之間, 無不得機得勢而所向無敵。欲要達到心身合一,先要把握太極拳的特點, 以免走入歧途,勞而無功。太極拳之所以與其他拳術不同,就是在於練法 的不同,因為練法的不同,所以能夠對於療疾保健有特效,於技擊有不可 思議的奧妙。」。 隨著個人的目的與時代的背景不同,太極拳的發展趨勢也有所改變。 宋志堅(1974)提出:「在國家社會安定的環境裡,大眾對太極拳的禦敵功 能,往往認為已無必要,因而逐漸忽視其特有武功鍛鍊。不幸的是今天有 許多文明痼疾流行,大家又不得不借重太極拳活動以圖健身,惜因目的不 同,傳習方法就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之別。」。因此,各人從事太極拳的 修練後,隨著所投入的功夫深淺,而顯現出不一樣的感受或效果。吳榮輝 (2004)研究傳統太極拳推手提出:太極拳的鬆柔領域經過深入練習後,發 現太極拳是一門高深的學問,除有明師的引路之外,更需要時間、毅力及 智慧來學習。許多人的觀念認為太極拳是老年人的健身操,本研究則有不 同的結論,「錯過四十歲前青壯期最好的訓練時機,想要在中老年接受太 極拳推手訓練,就必須花費加倍的時間與毅力才能有所成就。」。蘇昱中. 31.

(40) 32. (1999)研究國術道館連鎖經營發現:「在人口統計變項上,以男性,服務 業、軍公教、製造業者居多,年齡以 41 歲至 60 歲最多,各場地因不同策 略而吸引不同教育程度學員,學員月收入大都集中再 2-3 萬元。學員已 婚者多於未婚者,通常與家人或朋友一起來學拳。在參與動機上,以促進 身體健康為第一位,第二位為學習功夫。學員參與後的滿意度為一、身體 健康,二、武術鍛鍊,三、社交滿意等項。」。這些研究的結果,可確認 太極拳的教學傳承,已經往醫療保健偏向,也印證了周元龍等(1963)所提 出:楊澄甫到南方後,對太極拳可用於療病保健這一認識,逐漸明確。例 如,在澄甫初到上海演拳時,分腿蹬腳動作仍保持踢腿有風聲的快速練 法,但後來就改為緩緩踢腿,落點時動作隱於內的踢腿發勁。其他拳勢練 法,也改為綿綿不斷,速度趨於均勻。楊澄甫體格魁偉,推手技巧精妙, 善化善發,獨步一時,出手綿軟而內似鋼條,動之至微,引之至長,發之 至驟,凡身受之者,未覺其動而已騰空跌出,以故學拳者既愛其術,又復 樂於從學。 由以上的探討回顧中可以很清楚看出,從 1963 年所出版的書已提到 楊澄甫到了南方後,觀念已經轉向太極拳用於療病保健,不再那麼強調太 極拳的技擊功用了。因此在之後的研究報告或書籍文獻,就只有醫療保健 的運動後的效果,而較少提到技擊自衛防身的功效。但卻增加許多因目的 不同,傳習方法的差別而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感嘆。. 32.

(41) 33. 第参章 研究方法 本章共分五節,第一節研究設計;第二節研究架構;第三節研究對象; 第四節研究步驟;第五節資料蒐集與分析。茲將各節詳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設計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首先作課前動作錄影及填寫學習基本資料,以了 解參與者大致情況,找尋較具代表性的參與者,以便進行相關觀察及個別 訪談。以太極鬆淨的觀念引導為主題教學的策略,設計為期六週的階段式 教學活動課程中,在現場錄影觀察、課後 2 位學員的半結構式訪談,六週 共十二人次參與訪談,並鼓勵每位學員作課程中的手札紀錄,以及課程結 束後錄影。邀請三位專家資深(曾任全國賽裁判長、主任裁判)裁判人員, 對課程之前、中、後的現場錄影做觀察評判紀錄,作為資料蒐集。由三位 專家資深裁判人員做觀察評判紀錄資料中,異中求同討論溝通後所提的結 果。訪談前特以申明所有訪談內容只供研究分析用,並以匿名編號的方式 處理。訪談過程中同時錄音,並作逐字謄稿紀錄保存,以備查詢或求證之 用。訪談目的在於了解只從技能表現結果的評分,及現場錄影觀察所不易 看出和解釋的部分。最後作課後動作錄影的觀察評判,透過以上所得眾多 資料加以整理分析與討論結果。藉以觀察了解其在觀念、技能學習的表現 與改變情況。. 33.

(42) 34. 第二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之研究架構係依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問題為基礎,並依 據文獻探討結果,所擬定之研究架構,如圖 3-1。. 參與之武場學員課程前之 觀念、技能. 鬆淨觀念六週階段式 教學活動課程. 現場錄影觀察 半結構式訪談 其它資料紀錄. 課程後之觀念、技能 表現與改變. 圖 3-1 研究架構圖. 34.

(43) 35. 第三節 研究對象 參與者為發展已具規模之台灣師大武場的學員,男性 11 位、女性 14 位共 25 人為對象。在參與本研究課程前,已有若干時間的傳統式教學的太 極拳學習。在實施教學前,先說明本研究的目的及理念,再請參與者填寫 研究參與同意書(如附錄一)後,方屬本研究之研究參與者(如表 3-1)。 表 3-1 參與者基本資料表 代號. 性別. 年次. 教育程度. 職業. 學拳時間. A. 女. 39. 大學. 家管. 陸續約 9 年. 上過進階班. B. 女. 44. 大學. 退休國中教師. 陸續 1 年多. 民 64 學 95 再學. C. 男. 19. 小學. 自營商. 約 2 年多. 上過進階班. D. 女. 41. 大學. 退休大學職員. E. 女. 42. 高中職. 公司負責人. 約 2 年多. 只上過初階班. F. 女. 35. 大學. 退休教師. 約 2 年多. 上過進階班. G. 男. 38. 大學. 退休公務員. 約 4 年多. 上過進階班. H. 男. 46. 研究所以上. 律師. 約 5 年多. 上過進階班. I. 女. 29. 大學. 退休高中職員. 約 5 年多. 上過進階班. J. 男. 31. 高中職. 退休公司負責人. 約 11 年. 上過進階班. K. 女. 45. 高中職. 旅遊業職員. 約 2 年多. 正上進階班. L. 男. 43. 大學. 退休資訊業協理. 未滿 1 年. 正上進階班. M. 男. 33. 專科. 公司經理. 約 10 年. 上過進階班. N. 女. 37. 高中職. 家管. 約 10 年. 上過進階班. O. 男. 26. 研究所以上. 退休金融業專員. 約 4 年多. 只上過初階班. P. 女. 33. 大學. 退休教師. 約 4 年多. 只上過初階班. Q. 男. 36. 專科. 公務員研究員. 約 3 年多. 只上過初階班. R. 女. 39. 大學. 家管. 約 3 年多. 只上過初階班. S. 男. 40. 高中職. 公務員技工. 未滿 1 年. 只上過初階班. T. 女. 48. 大學. 退休金融業職員. 未滿 1 年. 只跟著學習. U. 男. 28. 研究所以上. 退休大學教授. 約 5 年多. 上過進階班. V. 女. 32. 大學. 退休國中教師. 約 7 年多. 只上過初階班. W. 女. 40. 研究所以上. 退休國中教師. 未滿 1 年. 上過進階班. X. 男. 41. 專科. 製造業負責人. 約 4 年多. 上過進階班. Y. 女. 41. 高中職. 退休公司負責人. 約 2 年多. 上過進階班. 35. 備註. 陸續約 6 年 上過進階班.

(44) 36. 第四節 研究步驟 一、研究實施前 (一)預備研究 研究者畢業於文化大學體育系國術組,進修台灣師大體育教學碩 士學位;修習楊家老架太極拳至今有三十多年,從事武術太極拳相關 推廣與教學二十幾年,為推展楊家老架太極拳曾應聘至日本教拳。曾 應邀參與衛生署補助研究計畫-太極拳練拳者之健康體能及其運動推 廣模式。教育部及台灣師大體研中心之學校體育課程系統規劃階段研 究編撰-武術類。教育部及國立中醫藥研究所之國小傳統保健知識太 極拳網路資訊輔助教材之研發。為出版商編寫國、高中體育之武術太 極拳課本教材。本研究前已做過相關主題之探討,有: 「從太極拳看身 體」、 「楊式太極拳之特色與發展趨勢」 、「楊家老架太極拳初階動作評 分模式分析」 。由上述之學經歷、研修及探討,相信對本研究主題,已 具備了很深刻之專業知識,對於所要探討的相關問題,亦有相當程度 的反省力與敏感度。主要採質的研究,是因太極拳的修學過程中,有 許多內在的轉變,是從外在形相或統計數據上無法清楚或不易得知的 訊息,期以質性分析加以探求一個人不可知的多樣的內心界。希望對 太極拳之教學模式,正功、正法之傳承,貢獻個人一點心力而作為。. 36.

(45) 37. (二)教學計畫 由參閱相關資料、文獻及相關主題之探討後,顯示大部分研究教 學實施週次為 6 至 12 週(一個半月至三個月)是較為合適(對於研究者 及參與者的時間)。本研究之參與者是有過傳統式教學法的學習,已有 初階太極拳的雛型。教學計畫的構想,只在此課程修習當中,加強鬆 淨觀念的建立及體驗鬆淨動作的感受,也考量研究者及參與者的時 間,而規劃為期六週的教學課程計畫。(如附錄四) (三)教學前動作錄影及填寫學習基本資料 為了解參與者起始既有的太極拳觀念與動作情況,於課程前實施 錄影,及填寫參與者基本、相關資料。為提供課程前之觀察紀錄及其 大致的學習程度,並練習以較客觀的角度來評判這些事實狀況,訓練 自我反思的能力。試作對事物觀察、紀錄的標記及方式的練習,能更 迅速、確實與熟練。 二、研究實施中 (一)取得信賴及尋求關鍵資訊來源 研究者本身在教學指導活動當中,增加對參與者的了解,建立更 緊密的師友關係,以取得彼此之間的信任與配合。由練習現場錄影觀 察、學習基本資料及集體討論意見交換之中,以尋求關鍵資訊來源, 找到較具代表性的對象,來進行個別觀察與深度訪談。. 37.

(46) 38. (二)研究者角色及任務 本研究在整個研究實施過程中,為求資料的可信及有效程度,研 究者扮演教學及觀察者實際參與其中,在觀察紀錄與相關資料查核, 除邀請三位專家資深裁判人員做觀察評判紀錄外,並隨時自我反省思 考等親自慎重作為,也請教有關的師長及專家,以求研究的完善。在 面對參與者更以同理心相待,其所提出的意見或看法都與于認同和重 視。以批判的心看此研究,並以個人專業素養為批判準則來澄清各項 的問題。在研究態度上,保持一個學習者的心,對於參與者的行為、 對話及一切表現都表示有高度的興趣,誠懇的接納與尊重。 (三) 訪問時間及方式 本研究從 97 年 3 月份起至 5 月中,以個別深談及團體訪談方式交 叉進行 (必要時亦做電話訪談),大多利用每次上課之後或隔天,以一 次半小時為原則 (若團體訪談則視情況延長為一小時),在現場作為訪 談之場所。為提供事後求證之用,同時做現場錄音保存。並事先申明 訪談內容純屬研究上應用,不會提供其他用途或公開,並且所有內容 都以匿名只用編號方式處理,鼓勵參與者能暢所欲言,毫無隱藏或保 留地說出內心真正的感受。為顧及研究倫理,所有研究訪談議題都與 研究主題有相關的,討論內容也不涉及私人事務與他人隱私。在研究 過程中把持著誠實與人文的精神,並於研究結果撰寫時,只會適當地 澄清相關問題的描述而已。 38.

(47) 39. 三、研究實施後 97 年 5 月份中,作實施後動作錄影,並結束訪談。隨之作資料的 編排標記,整理歸納。邀請到三位專家資深裁判人員的協助,做相關 的錄影觀察之評判紀錄,並就各自觀察的評判紀錄,提出作共同的溝 通與討論,從異中求同做出可以認同的結果論述。並以匿名只以編號 的方式處理。訪談的錄音資料檔,做逐字謄稿的紀錄保存,以備查詢 或求證之用。. 39.

(48) 40.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一、資料蒐集 本研究資料蒐集的方法有三: (一)學習前、中、後現場錄影紀錄:1.事先徵得幾位同門的同意協助,分 別做現場錄影及摘要紀錄。2.先將攝影步驟及方法講解說明,並親自 示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項的提醒,使全體都能充分了解現場錄影主要 任務後,開始實做操作程序的練習,以避免或減少正式現場錄影的失 誤,而影響研究觀察分析作業的進行。 (二)訪談錄音紀錄:課後 2 位參與者的半結構式訪談,六週共十二人次參 與訪談。利用每次上課之後或隔天,以一次半小時為原則 (若團體訪 談則視情況延長為一小時),在現場或附近較無干擾的地方作為訪談之 場所。若有參與者不便的情況下,也都改為電話訪談方式進行。將訪 談錄音作成逐字謄稿的紀錄資料,於隔天即與受訪者依此紀錄資料的 作檢視及確認,並對於有疑點的再做溝通與釐清,逐一討論而達成一 致的看法。 (三)其他文件資料:鼓勵每位參與者於上課中、課後做學習或練習心得手 札紀錄,可以避免淡忘或遺忘,並提供作為本研究之文件資料。. 40.

(49) 41. 二、資料分析 本研究資料的處理方法與分析步驟如下: (一)資料編號與標記:將現場錄影光碟分送所邀請三位專家資深裁判 員,做相關錄影的觀察及作出評判描述紀錄(如表 3-2)。訪談的錄 音資料檔,做逐字謄稿的紀錄保存,以備查詢或求證之用。並以匿 名只以參與者的代號方式處理,參閱表 3-1 參與者基本資料表。再 依照內容分析方法,進行資料的編碼標記、整理歸納及分析。例如: B0401,W1311。B 為參與者的代號,04 為參與者的錄音檔序號,01 為參與者的錄音資料被本研究引用的先後順序編碼。 (二)隨時參閱資料:現場錄影觀察紀錄於事前先進行專家信、效度的測 試,就是邀集這些學有專精的專家資深裁判員,先行溝通鬆淨的評 判形象及程度的界定,以利觀察評判做為描述紀錄的依據與進行。 對於有出現不同評判描述紀錄時,再行約定時間共同一起觀看,溝 通討論各自觀察的評判紀錄,異中求同做出結果論述。訪談的錄音 檔,做逐字謄稿的資料紀錄,或參與者一些上課心得紀錄資料,把 不同之參與者相同的說法、論點或反應分別提出來,重複閱讀中, 再找出同性質的項目,與予比較,有不同認知的項目再行溝通討 論,以達到相同的認知結果。. 41.

(50) 42. (三)主題式分類:將所收集到眾多的資料中,找出與題目相關的資料, 而分門別類若干並給予各項主題。 (四)找尋模式作為結論:從各分類項目中找出相同模式或相關因素,並 配合有關文獻類似的觀念或概念作連結,反覆整理和不斷比較,最 後從資料歸納中整合出主要脈絡及結果,作成結論。. 表 3-2 現場錄影觀察紀錄表 編號: 錄影項目. 錄影日期. 評判者. 評判日期. 觀察評判 描述紀錄. 備註. 42.

參考文獻

Outline

相關文件

學生平均分班,非 華語學生與本地學 生共同學習主流中 文課程,參與所有 學習活動,並安排 本地學生與非華語 學生作鄰座,互相

STEM 教育課程領導學習社群 參與者 每所參與學校的核心教師團隊成員 每所參與學校的 2-3名課程領導

有關學生參與全方位學習活動的安全事宜,學校須參考教育局相

新角色 新角色 新角色 新角色: : : : 學習促進者 學習促進者 學習促進者 學習促進者 提供參與機會 提供參與機會 提供參與機會 提供參與機會 引導而不操控

在整個學與教過程中,教師按不同因素(如課程和學習目標、學生的興趣、能力和需要等)運 用適切的學與教策略 [

學生平均分班,非 華語學生與本地學 生共同學習主流中 文課程,參與所有 學習活動,並安排 本地學生與非華語 學生作鄰座,互相

• 對探索科學和科技世界產生 興趣及懂得有創意地運用科 技,並能綜合和應用科學與 科技的知識與能力,以解決 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採用全校參與模式推動有特殊教育 需要的學生積極參與體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