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新聞事件之網路議論—關於文化價值觀之闡述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新聞事件之網路議論—關於文化價值觀之闡述"

Copied!
5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一般論文

新聞事件之網路議論—關於文化價值觀之闡述

*

黃靖惠

** 投稿日期:2007 年 8 月 16 日;通過日期:2008 年 2 月 26 日。 * 《新聞學研究》匿名審查委員對本文的修改提出寶貴的意見,作者致上誠摯謝 意。 ** 黃靖惠為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副教授,e-mail: hwangjh@ntnu.edu.tw。

(2)

《摘要》

本文以新聞論壇網站為例,探討民眾如何以文化價值觀為 核心概念進一步議論新聞事件。文章首先分析相關文獻,進而 提出研究問題。針對問題,本文對於所蒐集之網路議論進行質 與量分析,發現引發議論的新聞並未限定於特定類別,而議論 者對文化價值觀的看法「傳統而帶著些許變化」,議論的特質 則包括「婉轉表達定見」、「直接而未深入」、「議論與新聞 熱度相符」。本文最後提出建議供後續研究參考。 關鍵字:文化價值觀、電腦中介傳播、新聞論壇、內容分析

(3)

壹、研究緣起

在一個電腦網路已成為意見抒發、資訊交流之重要管道的年代,網 路上出現了許許多多的話題;其中,新聞事件經常引發熱烈的討論,各 BBS 及電子報均紛紛開設新聞討論區,甚至對於各事件的討論人數加 以統計與排行,顯示新聞話題熱門之程度。透過這些議論,吾人可表達 心聲、可獲知關於同一則新聞的不同想法,但討論過程除了迸出思想火 花,亦不時出現情緒火氣,思想與情緒交流之下討論熱絡而延燒,有時 甚至比事件本身的熱度還持續,令人不禁關切不同觀點、用詞與口氣, 如何促使四面八方的網路使用者進行對話? 就議論的用詞、口氣等言詞特質而言,盧諭緯(1999)發現 BBS 社交討論區的參與者避免使用爭辯、指正的互動方式或衝突不快的字 眼,以展現和善的溝通意圖,但Jordan(2001)指出網路語言經常出現 辱罵或簡短的回應、言詞無法容納異己等「火爆」(flaming)式互 動,胡敏琪(2002)則發現議論者使用激烈醜化的言詞主要針對某特定 新聞人物,但同時藉由這類語言排斥與自己不同立場的議論者。上述研 究結果的差異顯示網路議論的言詞特質仍需加以分析探討,尤其應釐清 幾個問題:當網路作為一個公共論壇,議論者是否願意瞭解他人的想法 而透過言語文字進行互動溝通?議論者之間的回應互動具有什麼言詞特 質? 就觀點而言,不少研究透過不同主題及理論意識探討特定觀點的異 同與網路交流,例如宗教觀、家庭觀、性道德、兩性地位等(方念萱、 蘇彥豪,1998;胡敏琪,2002;Herring, Johnson & DiBenedetto, 1995; Lee, 2004)。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近來臺灣內部幾則新聞所引起的網路

(4)

討論出現了「文化」、「傳統價值觀」等詞,論者立場有別而議論縈 迴,顯示臺灣社會對於文化價值觀正面臨認同整合的瓶頸。暫且不論文 化認同爭議的歷史、政治、族群等背景因素,在這社會氛圍裏文化價值 觀成為網路議論的重點之一,而社會各界如何透過網路對其進行議論、 如何以其為核心概念進一步談論新聞事件,值得文化及傳播學界關切。 筆者認為,以網路議論的言詞特質為主軸、文化價值觀為案例所進 行之探討,焦點在於議論的主題(新聞事件和文化價值觀)、議論的核 心思想與立場(支持或反對文化價值觀),以及議論的言談語言,例如 「說了什麼」、「怎麼說」、「引發後續說什麼」、「對話如何結 束」。聚焦於這些面向所進行的網路議論言談語言分析,不僅可顯示議 論的主題、議論的觀點立場,亦有助於吾人瞭解議論的進行和結束,而 進一步思考其所代表的溝通意義與文化意涵,因此具有探究的重要性。 由 於 這 些 問 題 主 要 涉 及 電 腦 中 介 傳 播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CMC)的語言、網路新聞論壇、文化價值觀三層面之理 論概念及相關研究,本研究因此針對這些層面進行文獻探討如下。

貳、文獻探討

一、電腦中介傳播的語言特色

關於網路情境所使用的語言,某些研究予以特別的名稱,而不同名

稱所強調的重點有別,例如 Netlish 及 Weblish 焦點為網路(Net 或

Web)上所使用的英文,electronic discourse 關注對話及互動的元素, CMC 重視電腦網路此一媒介本身的特性,Netspeak 則由「speak」強調 使用者一方不僅書寫而且發言,他方則是不僅閱讀而且聆聽,進而指出

(5)

「說、寫、電子中介」三者合一所形成的互動性乃是網路的核心特質( Crystal, 2001: 17-8, 48)。經比較後,筆者發現使用「CMC∕電腦中介 傳播」為關鍵詞的相關文獻數量最多,此顯示不少研究者認為電腦網路 情境中與日常其他情況下的溝通傳播方式(例如所使用的語文言詞)不 全然相同,而以此差異為基礎展開研究。除了名稱以及研究重點的差別 之外,關於網路語言的研究,尚有同步與非同步傳播之別;由於網路議 論主要屬於非同步,故本文分析此部分之相關論述以及對本研究之啟示 如下。 首先,就網路與日常對話的差異而言,之前的研究發現了日常對話 的三項原則,其亦為對話分析的三個重點(潘美岑,2004;盧諭緯, 1999): 1. 成對──對話具有接續性,亦即後續說話者的言詞必須與優先說話者 的言詞相關。 2. 輪替──對話以合作方式接替進行,亦即各方輪流發言,以減少談話 過程中的重複或空白。 3. 主題──對話主題常屬於變動狀態,例如一主題顯得疲乏時,新主題 就會被引進;主題是由參與者在對話中協商而定,以使對話持續進 行。 網路上的對話亦為日常生活對話的一部份,但以電腦科技作為對話 媒介時,上述原則便具有某些變化。例如網路對話經常出現他人以其他 話題插入原本對話的情形(Hutchby, 2001),筆者認為「多方插話」的 特性使得上述「成對接續」原則改變為「成對而斷裂」,亦即交談仍是 成對,但視窗上的順序未必直接連續。除了結構原則之外,網路對話在 細節方面亦與日常對話有別,Wallace(1999)即發現電子郵件(E-mail)及聊天群組(chatgroup)缺乏某些自發的互動元素,例如英語對

(6)

話中經常聽到的 “m” “yeah” “you know” “you see” 等,而缺少這些元素 使得網路互動被誤以為是冷漠唐突、甚至是具敵意的。 其次,就獲得回應而言,Colomb 和 Simutis(1996)指出,並非所 有網路發言都能得到他人反應,具有下列特質者方較易成功:(1)具爭 議性,譬如與前文衝突或引發他人反對等;(2)使人驚訝到提出疑問; (3)提出一項已浮出檯面的議題,其與目前眾人所熱衷的主題有關,或 稍早曾被討論;(4)讓別人可趁此提出其想要表達的意見,該意見在其 他狀況下提出則可能無法獲得回應。Davis 和 Brewer(1997)則發現具 哲學性質而較少顯露個人經驗或情感的觀點,不易獲得共鳴迴響。綜上 所述,網路發言具備某些特質才易形成對話,否則可能只是獨白,儘管 這些特點可能使對話較具感性而少具知性,也可能使對話成為爭論、疑 問、或為了使個人言論受到關注才對別人言論有所反應。 而就溝通回應的深度而言,方念萱、蘇彥豪(1998)運用 Jürgen Habermas 溝通行動理論中普遍語用學與理想言說情境的概念,分析電 子佈告欄系統(BBS)女性主義討論區的對話呈現了公共領域中哪些溝 通規範。詳言之,四層的規範包括:(1)言辭溝通(表達一己觀點,例 如提出真實宣稱、質疑先前發言者的真實宣稱);(2)理論或實踐論述 (提出確證,為宣稱辯護);(3)後設理論論述(對於使用的資據、語 言或概念加以探討深究);(4)後設倫理論述(針對概念或語言形式所 植基的知識系統續行辯論:什麼稱得上「知識」?本質為何?)。分析 發現溝通頂多進行到第三層次,而少能進入第四層次知識範疇的討論。 黃學碩(1997)先前的研究則指出 BBS 上多數討論僅提出或質疑真實 宣稱,並未進行到後二層次,顯示對公共事務的溝通不夠深入。 此外,就字彙詞藻及其他溝通符號的使用與目的而言,Davis 與 Brewer(1997: 144)發現貼文發言者為了對特定知識建立共識、或為了

(7)

直接/間接表達觀點,而使用特定的問與答,例如帶有語氣動詞(如 can、may)的 “yes-no” 問題通常預期獲得肯定的回應(如 yes、yes-and)、對於 “either-or” 的問題則通常以題目中的選擇為答案、而模糊 回應(如 yes-but、no-but)不如肯定及否定回應來得明確。盧諭緯( 1999)探討網路情境中人際關係的發展,發現 BBS 社交討論區的參與 者不僅引用先前發言者的身份與內容,以建立後續的對話基礎並形成人 際連結,且偏好以評論的互動型態 1與人接觸,避免爭辯、指正或使用 衝突不快的字眼,以展現和善的溝通意圖。然而對於新聞議題的討論, 胡敏琪(2002)發現當議論者對於新聞事件主角的言行持反對立場時, 偏向使用激烈、醜化的言詞,以「他者」的言說位置表明自己與她( 他)的不同,同時藉由這類語言排斥不同觀點的議論者。潘美岑( 2004)則發現 MSN 系統使用者的對話經常出現視覺符號遊戲及口語強 化遊戲,經分析後可區分出它們所具有的各種對話功能,包括招呼、爭 取注意等。以視覺符號為例,其高達 80% 的使用在於表示自己的話語 完結,留待對方接續,因此視覺符號雖然並非完全在於顯示對話輪替, 但具有如此的使用傾向。 最 後 , 就 網 路 使 用 者 的 性 別 因 素 與 溝 通 文 化 而 言 ,Herring 、 Johnson 和 DiBenedetto(1995)分析發現,男性對於女性的觀點,大致 以 三 種 方 式 回 應 : 迴 避 不 理 (avoidance ) 、 反 對 而 論 辯 ( confrontation)、同意而引用吸納(cooptation)。然而,男性較常反對 他人的意見,此特質和其他支配主控的行為(例如發出較多訊息、提出 較多新主題),可能影響了女性的參與(Kramarae & Taylor, 1993)。 Jordan(2001)則以其他學者的研究為基礎,進而指出網路語言以英美 語為主,因此伴隨出現英美文化的溝通方式(例如捍衛個人立場、積極 競爭等),包括辱罵或簡短的回應、言詞無法容納異己等「火爆」(

(8)

flaming)式互動,或刻意拋出錯誤訊息(如同撒下線餌)以吸引更正 之後,其他人再加入論戰使得討論愈形複雜之「拖釣」(trolling)式互 動。 上述關於電腦網路情境所使用語言的文獻,筆者認為顯示了四項研 究重點。首先,在獲得回應方面,相關研究指出網路發言具備某些特質 才易形成對話;本研究需進一步探討的則是:獲得(及未獲得)回應的 發言其批判或支持哪些文化價值觀?其次,在溝通回應的深度方面,對 本研究而言,溝通的規範層次可顯示議論者對文化價值觀的認知層次, 因此亦具有探究的意義。此外,在字彙詞藻及其他溝通符號的使用與目 的方面,既有的研究著重於英文問句,對此筆者則發現中文議論者亦會 使用疑問句,然而由於中英文有別,因此需另行分析中文問句的類型與 使用目的(例如提出疑問徵詢他人意見,或是如同部分英文問句實則即 為個人觀點之表達)。最後,在互動溝通的言詞口氣方面,人際關係發 展的研究發現爭辯及衝突的字眼鮮少出現、新聞議題討論的研究指出激 烈字眼主要用來攻擊新聞人物、溝通文化研究則指出網路情境經常使用 挑釁言詞,三者的研究結果不一,對此差異本研究可加以檢證:後發言 者不贊同前發言者對文化價值觀的議論時,究竟傾向採用和善抑或挑釁 的言詞?

二、網路新聞群組及論壇

電腦中介傳播情境中,溝通對話的主題包羅萬象,其中與本研究相 關者為新聞時事;對於時事之議論,主要則透過各 BBS 或網站之新聞 群組及論壇(newsgroups、news forums),故析論與二者相關之研究如 下。

(9)

首 先 就 網 路 新 聞 群 組 與 論 壇 的 特 質 以 及 重 要 性 而言,Light 和 Rogers(1999)指出新聞媒體與閱聽人的互動方式隨著科技進步而有所 演化,她們因此特別將讀者投書稱為「傳統模式」,以強調許多投書從 未被刊登,投書者之間的互動亦受限,直到網路傳播出現後,使用網路 新 聞 論 壇 不 僅 是 一 種 發 表 出 版 , 且 增 進 了 發 表 者 彼 此 的 對 話 。 Richardson(2001, 2003,引自 Richardson, 2005: 22)則以五個「I」代

表 新 聞 群 組 對 話 的 特 質 , 包 括 互 動 的 (interactive ) 、 國 際 的 ( international)、互文的(intertextual)、令人感興趣的(interested)、 人際的(interpersonal;強調由個人而不是由組織機構送出訊息)。此 外,她多次指出「公眾」的性質,筆者認為其主要強調:(1)是全民可 參與的(by-the-people)公眾言說(public discourse)而不具「專家 vs. 生手」的差別;(2)是向公眾公開發表的言論(public address),傳送對 象與人數未知;(3)內容是開放公眾共同閱讀的(public view),發表人 因此易受他人挑戰而有失顏面(Richardson, 2005: 50-51, 201-204)。綜 上,吾人可謂網路新聞群組及論壇之特質為互動對話與公開發表(對話 內容及對話者的特質則如 Richardson 所指出的後四個「I」及全民可投 入之公眾性),換言之,言論思想的互動性以及溝通傳播的主動性均操 之在全民,這些特質構成了網路新聞論域的重要性。 其次,就網路新聞群組的使用規範而言,Burnett 和 Bonnici( 2003)區分為「明確的」及「隱含的」二類規範,前者清楚地列入各新 聞群組的「常見問題」(FAQs)單元,後者藉由群組内的互動對話使 得成員瞭解可接受的行為及態度,並可能修正擴展FAQs 所列的規範。 其中,二類規範均涉及語言的使用,例如FAQs 明確列出與該群組主題 相關且推薦使用的字彙片語,而透過參與以及對隱性規範的議論則使成 員瞭解一般預期的貼文發言長度、文句語法、句型與語氣等。至於違反

(10)

規範者的類型,Smith、McLaughlin 和 Osborne(1997)發現主要包 括:(1)未能展現「常見問題」或該新聞群組的精神;(2)使用火爆不恰 當的言詞;(3)拼字、文法或事實有誤。該研究進一步分析指出,糾正 責備的方式及語氣未必影響違反者的回應方式,唯一明顯相關的是幽默 機智的糾正通常使得違反者也以相同方式答辯。 最後,就使用者的溝通文化與認知因素而言,Hanna 和 De Nooy( 2004)比較英、法各兩個(共四個)廣為週知的優質媒體所設置之新聞 論壇,發現兩國網路論壇的內容風格與二項因素有關,一為兩國的文化 差異(如英國人拘謹、避免衝突,法國人熱情、積極對智識進行論 辯),另一則為兩國人民對於網路論壇的認知差異(如英國人認為在論 壇上「說話」,法國人則強調「書寫」;英國論壇的句子短、發言者快 速輪替而發言頻繁,法國論壇的句子長、使用者擔憂發表過於頻繁而使 論壇成為聊天室)。 綜上所述,BBS 新聞群組及網站新聞論壇之特質為互動對話與公 開發表,而使用者在此公共論域對新聞時事進行議論的內容風格,除了 受到新聞群組「明確」及「隱含」二類規範的限制與影響,也與使用者 本身的溝通文化與認知因素有關。就溝通文化而言,本研究可從用字遣 詞及互動對話之特性(參考上一節之分析)加以探討。

三、文化價值觀

(一)定義

此概念包含了「文化」及「價值觀」二者。首先,關於「文化」, 經常被引用的定義為人類學家Edward B. Tylor 於 1871 年所提出;他指 出文化乃「一複合整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

(11)

以及作為一個社會成員所養成的其他一切能力與習慣」(引自 Hoijer, 1948)。除了此「綜論式」的定義之外,二次大戰後開創「文化研究」 領域的巨擘之一 Raymond Williams 認為英國語言中最複雜的兩、三個 字彙之中即包括了 culture,而對於該詞他提出三個解釋:(1)智識、精 神、美學發展的普遍過程;(2)一個民族、一個時期、或某一群體的某 種 生 活 方 式 ;(3) 智 識 的 成品與實踐,尤其指藝術活動方面(引自 Storey, 2001: 2)。之後不少學者亦以「分項式」提出定義,例如 Ulijn 和 Kumar(1999)以「冰山」為影喻,解釋文化含括了:(1)明顯的部 份,即可觀察到的現象事實,有如冰山露出水面的頂端;(2)內隱的部 份,代表情感及無意識的社會規範,如冰山隱藏在水面下的大塊。藍采 風(2000: 39-40)則將文化界定為一個地區民眾之所有(所擁有及使用 的物體)、所作(生活作為)、所思(思想信仰)。個人認為,上述諸 定義的相同點在於強調「社會共同」的概念,亦即一個民族、群體或地 區成員所共同具有或呈現者即為文化;至於分類的方式雖有別,但大致 包括「具象」(如生活方式與作為、藝術成品、日常使用的物品等)及 「非具象」(如智識、信仰、道德規範等)二層面。 其次,關於「價值觀」(或稱「價值」、「價值取向」)的界定, 主要包括個人與文化二者。就個人價值觀而言,Allport(1937,引自楊 中芳,1993: 338)認為其為個人的生活架構,也是將個人喜愛加以排列 順序的「核心態度及情感」。Smith(1969)則指出,價值觀乃個體經 驗到什麼是應該(ought)的那一剎那之心理活動;並強調其為自我( self)的重要部份,比起一般態度,在個人性格組織中更具核心地位。 綜觀上述界定,個人價值觀乃個體的生活架構與判斷基準。部份學者的 界定則同時包括個人與文化價值觀二者,例如早期建立量表而影響後繼 學者甚深的 Rokeach(1973: 5)表示,價值觀乃持久(但並非恆常不

(12)

變)的信念,認為某特定行為模式或存在狀態,比起其他相反對立的行 為模式或存在狀態,更令個人或社會喜好。可見Rokeach 強調的是「個 人或社會的信念」;文崇一(1989: 2-3)綜合多位西方學者對價值觀的 界定後歸納列出相關定義,亦兼具個人及社會文化二者,詳言之包含下 述意義:(1)影響個人行為的一種指標;(2)對於文化或社會是一種有機 的聯繫;(3)對於人際以及人與環境之間種種關係的一些普遍性原則。 國內學者黃俊傑、吳光明(1993: 2)則偏重社會層面,認為價值觀乃每 個文化或時代裡人們據以判斷行為是非對錯的一套標準,是某一民族或 文化的深層結構。綜觀上述各定義,筆者認為除了「屬於個人或社會文 化」的差異之外,均強調價值觀乃是判斷的準則(判斷對象包括喜愛的 順序、行為、存在狀態、與外界的關係等),進一步而言社會文化的價 值觀則指社會成員所具有的共同判斷準則,而非個人特有的價值觀,其 功 能 在 於 維 繫 社 會 的 安 定 。 相 關 研 究 ( 例 如 李 玫 蓉 ,2004 ; Hsu, 2000)對文化價值觀(cultural values)的界定,亦大致不脫上述歸結所 言。然而由於「文化價值觀」屬於「文化」的一部份,因此部份論述( 例如莊敬民,2005;Porter, 2000)以「文化」統稱之;個人則認為,當 「文化」專指社會共有的規範準則,其與「文化價值觀」可互為同義 詞。 除了定義的探討之外,部份學者指出判斷基準雖屬於認知與態度, 但亦有所展現,Rescher(1969)即列出彰顯價值觀的兩種方式:(1)個 人內在的思想,即只藉由言語表達但未付諸行動;(2)外顯的行為,即 一個人言說且加以行動。黃俊傑、吳光明(1993: 3)則指出價值觀有時 明顯記載於每一個文化的經典之中,有時為內隱的文化內涵,只能從具 體行為或制度、建築、藝術、文物等加以揣測推知。綜上所述,價值觀 可表現於個人的言語及行為、或社會文化的典章制度等;對本研究而

(13)

言,網路議論的個人言語之特色,尤其是否引用或批判了某些俗諺文 句,例如過去統治階級與知識份子經常研閱的儒家經典(如四書五經) 和一般人民的啟蒙讀物(如三字經、千字文)或家訓家規等所載之文句 (文崇一,1989: 144, 154-5),值得加以分析。

(二)華人社會之文化價值觀

部份論述進一步將價值觀予以分類,並以華人社會為例,探討傳統 觀念的詳細內涵;本研究蒐集表列如附錄一並據此歸納為五層面之文化 價值觀,包括:個人的舉止態度、家庭關係、社會互動、社會結構、人 與天地宇宙之關係(詳如附錄二)。就倫理學而言,這些價值觀符應了 「規範倫理」的內涵與精神:乃是非善惡的價值體系,而對人的行為有 所規範並可用以判斷行為對錯(鄔昆如,1993: 287-298;朱建民、葉保 強、李瑞全,2005: 5-19)。然而隨著政治氛圍、學術思潮與社會變遷 等因素,某些曾經被視為「應然」的準則被分析「為何」如此之邏輯性 質,亦即成為知識探討的對象而屬於「後設倫理」(黃慧英,1988;鄔 昆如,1993: 299-304),某些則被應用來協助判斷當代生活中新出現的 問題而屬於「應用倫理」或「特殊倫理」,不過經常是眾說紛紜而無定 論(朱建民等,2005: 5-19;陳宗韓等,2006: 287-298)。至於哪些價 值觀屬於規範倫理、哪些屬於後設倫理或應用倫理,依據上述則需視當 代社會的論述方式予以區分(例如觀察網路上的議論,而依據上文對於 Jürgen Habermas 溝通規範的析論,後設倫理屬於第四層次的論述), 並分析其中出現哪些新層面的問題與觀點。 上述關於文化價值觀之五層面及三類倫理的析論,筆者認為顯示了 二項研究重點。首先,網路議論論及哪些層面的文化價值觀?對這些價 值觀予以支持或評判?其次,綜合所有參與者的議論而言,哪些價值觀

(14)

屬於規範倫理(議論過程僅提出準則而未涉及知識探討,且傾向於某共 同立場)、哪些則屬於後設倫理(議論過程出現知識的探討)或應用倫 理(議論過程僅提出準則而未涉及知識探討,立場則紛歧不一)?

四、結語

上述文獻介紹與討論顯示,就電腦中介傳播的語言特色而言,本研 究應從中分析出新聞群組及論壇的議論重點與互動類型,及其對於社會 文化價值觀所具有的意涵。詳言之,文獻分析顯示了多項研究重點,其 可將研究緣起的焦點面向進一步充實擴展,而為本研究提出詳盡的問題 架構如下: 1. 「說了什麼」新聞事件及哪些層面的文化價值觀? 2. 「怎麼說」這些新聞事件及文化價值觀?即透過什麼詞彙語句來表達 觀點與立場?如:(1)是否支持或批判了某些俗諺文句?(2)論述之中 是否使用疑問句?使用問句的類型與目的為何? 3. 「引發後續說什麼」? (1) 之後有何回應?這些回應有何特質?包括:後發言者不贊同前發 言者對文化價值觀的議論時,傾向採用和善抑或挑釁的言詞?議 論多屬於溝通規範的哪一層次? (2) 具備什麼特點的言論會引發後續討論?亦即獲得(及未獲得)回 應的發言其批判或支持哪些層面的文化價值觀? (3) 綜合所有參與者的表達及回應等議論方式而言,哪些價值觀屬於 規範倫理、哪些則屬於後設倫理或應用倫理? 4. 「對話如何結束」? (1) 什麼特點的言論會終結相關的討論?例如其屬於溝通規範的哪一

(15)

層次? (2) 摒除論題熱度消失、其他論題出現等因素,參與議論者對於新聞 事件或文化價值觀似乎達到何種結論?例如是支持或反對傳統觀 點?

參、研究方法

一、研究設計與步驟

針對上述研究問題,本研究設計以「內容分析」為主要的研究方 法,但對於議論者之間的應對則採用「對話分析」方法中「二人一組」 的概念;亦即雖然部份議論出現了多人參與,但首先一一區分為多組的 二人對話組(同一人可能出現在不同的對話組而有不同的言詞特質,例 如在某一組表達贊成但在其他組則嚴詞挑釁),再將所有組別與其他狀 況(例如個自獨白)的議論特質參照研究問題的重點進行分類編碼,最 後計算各類的總次數與百分比亦即進行內容分析。茲分述「對話分析」 及「內容分析」二者之要義以及在本研究的運用如下:

(一)對話分析

對 話 分 析 (conversation analysis ) 早 期 的 創 發 者 包 括 Harold

Garfinkel 以及 Harvey Sacks,前者的目的在探討社會成員如何產生社會 秩序的意識(a sense of social order),後者則強調透過研究對象的日常

互 動 言 談 來 描 述 其 如 何 詮 釋 周 遭 狀 況 (Schiffrin, 1994; Wooffitt,

2001),因此關於文化價值觀的研究可加以運用。在對話分析中, Psathas 提出的「例證法」(method of instances)乃常用方法之一,該

(16)

方法強調每一個現象事例均彰顯明證了社會成員所認知理解的文化;就 對話而言,每一次互動輪替即是一個例證,而對其之分析,除了觀察發 言先後之外,應進一步探討參與者的言談內容與言談行動的意義( Psathas, 1995: 50-51)。Denzin(1999)對此則強調網路上二人的對話 互動未必是即時的,因此應進行兩階段的分析:(1)探討發言如何透過 輪替、恭維及回應等方式進行直接或間接的彼此連結,屬於形式( form)分析;(2)探討發言的內容(content),例如如何要求協助,並可 進而分析發言所涉及的權力、自我、性別、種族與階級等議題。亦即首 先確定二人對話的連結結構,再分析對話的內容細節與意涵。依據此方 法,Denzin 蒐集了網路新聞群組中兩個子題討論串的對話文本(亦即 一連串的例證),分析其對話特質並詮釋對話者之間的權力關係,尤其 是兩性權力以及彼此發言異同的文化意涵;分析發現第一個討論串中兩 位女性對話者彼此分享經驗、鼓勵對方持續互動,第二個討論串中一女 一男對話者之間則充滿權力的衝突:女性(以專業知識挑戰對方)vs. 男性(坦承專業知識不足但以火爆口氣嘗試掌控對話)。 Denzin(1999)首創將對話分析應用在網路議論上,而其研究顯示 進行分析時可以二人的對話互動為樣本。然而如前所述,電腦中介傳播 經常是多方互動的;筆者認為大致有三種狀況:(1)「一對一」,即一 人僅與另一人有所對話;(2)「多對一」,即一人的議論同時帶動多人 回應,但這些回應彼此不相引用;(3)「一對多」,即一人同時針對之 前多人加以回應。上述(2)與(3)均是複數的對話關係,亦即可細分為多 組的二人對話。據此,本研究以二人為單位,將同一主題的議論區分為 多組對話(亦即 Denzin 第一階段「形式」的分析),再進而分別探討 各組中對話者之間的互動樣貌,例如研究問題3(1)關於回應者言詞特質 (和善或挑釁)及議論者彼此的溝通規範。

(17)

除了二人成對對話之外,某些發言並未得到回應互動而成為獨白; 未獲回應的可能因素包含許多,本研究則針對問題 3(2)進行分析。至於 研究問題 4,亦跳脫二人對話的範圍,而是以同一主題的最後一則議論 為探討焦點。

(二)內容分析

內 容 分 析 係 以 量 化 的 方 式 系 統 而 客 觀 地 呈 現 資 料 (Kerlinger, 1986);在語言學之中採用量化分析的研究取向主要為「變異分析」( variation analysis),但該取向進行的量化分析有其重點,而內容分析並 未強調特定面向故分析範疇相對廣泛。詳言之,變異分析與上述對話分 析均屬於「論述分析」(discourse analysis;或譯「言談分析」)的諸 多取徑之一,探討書面或口語表達的語言形式及功能,但對話分析重視 論述的接續性(例如一問一答),變異分析傳統上則著重於對同一件事 的不同說法,並以量化統計呈現出主要的幾種表達模式,其亦可延伸為 探討文本結構的變化;因此變異分析亦可探究互動方式的變化,儘管其 重點仍為變化模式而非論述的互動與接續(Schiffrin, 1994)。 綜上所述,本研究對於議論者使用的用語及變化的狀況可進行變異 分析,對於議論者較為關注的新聞及文化價值觀則是分類後亦予以統 計,然而由於重點並非語言變異,故屬於內容分析。整體而言,為探討 各研究問題的答案均需藉由量化數據(例如數量或百分比)顯示資料的 特質,亦即以內容分析為主要的研究方法。

(18)

二、資料收集

(一)網站與資料的選取

本研究主要針對網路上關於新聞的討論進行觀察分析,因此研究對

象應可包括 BBS 的新聞群組以及各媒體(如報社、電視台及入口網站

等)近年來在World Wide Web 紛紛設置的新聞論壇網站。然而以文字

呈現為主的 BBS 發展於 1980 年代,相較之下 1990 年代發展的 World Wide Web 多媒體技術以及之後陸續出現的應用(例如新聞論壇網站) 則猶如新興的領域;此外,一般而言 BBS 的內容簡短,新聞論壇網站 的討論字數多而深度值得探討,故本研究特別將焦點設定在臺灣的新聞 論壇網站。 就新聞論壇網站而言,各站的運作方式及民眾參與討論的情形不盡 相同,這些差異難免影響論述的參與,故本研究不以隨機方式抽樣,而 是設定一些原則進行立意抽樣,包括:(1)討論的新聞議題應該多元 化,而且並非由管理者設定議題的重要性,以確定該站重視民眾的自主 發聲權;(2)方便進入網站並參與討論,尤其在閱讀網頁上的新聞報導 之後,若當下感覺有話要說,即可於同一網頁上找到討論的連結;(3) 高度的使用流量,以確定該站是處於高度互動的狀態,而流量可參考網 站所列出的數據,若未明列則無法成為研究的對象。 依據上述原則,本研究選擇以傳統媒體「聯合報」與新興媒體「蕃 薯藤」所連結之新聞論壇網站(http://forum.udn.com、http://forum.news. yam.com)為共同的觀察對象。二者呈現的討論乃不需經過特別認證程 序的資訊,故可視為公開的文本;而且話題的公共性超過私密性,因此 在尊重的條件下應可謹慎使用。對於二者的討論,本研究予以觀察但不

(19)

參與發言,而討論內容出現下列三項之中任何一項,2即將該議論蒐錄 為研究的文本,包括:(1)以中文進行論述並使用「文化/社會價值 觀」、「社會風氣」、「傳統」、「道德」等詞;(2)以「文化」一詞 指涉價值觀;(3)意指社會價值觀之轉變,例如不同世代的觀點差異。 觀察及蒐集時間為2006 年 2 月至 4 月、10 月至 12 月,共計六個月; 由於網站經常更新內容,尤其消失話題熱門性的時事議論易被排除,故 本研究於議論呈現的當天即將符合上述條件的文本直接存檔保存,以確 保資料完整周全。

(二)資料的呈現

首先列出文本的相關資料(包括新聞事件發生的時間、媒體報導的 標題、新聞事件的類別、參與討論者的名銜),再視討論內容將文本區 分為「對話組」及「獨白篇」二類;同一對話組至少包含兩篇承襲某一 發言 3的二人對話,其中至少一人的議論符合上述蒐錄的條件,獨白篇 則是符合條件但未引發回應的文章。區分對話組的目的在於呈現動態對 話發展中,「種子篇」(引發後續回應的議論)及「回應篇」的言詞特 色和溝通層次,即研究問題 3(1);至於獨白篇關切的新聞事件與文化價 值觀、其觀點與立場及所使用的詞彙語句則另外予以分析。茲舉一對話 組之部分文本為例,對於研究問題1 至 3 的分類分析如附錄三所示;該 表簡稱對話之二人為A 與 B,其中 A 之首次議論以 A1 表示、第二次 則稱為A2,以此類推。

(20)

肆、研究結果

一、研究問題

1

對於大大小小的新聞事件,不少民眾利用兩個網站加以討論,而在 六個月的觀察期中,共有 12 則新聞所引發的討論涉及文化價值觀。茲 將這些新聞事件的發生時間、主題、類別以及網路議論所包含的文化價 值觀分析整理列表如附錄四。該表顯示,引發議論的新聞並未限定於特 定類別;推論之,大部分新聞事件所呈現的乃是人類的活動,而人類活 動乃價值觀之彰顯,因此新聞事件可由文化價值觀的角度加以分析。 至於相關討論涉及的文化價值觀,包括:「個人舉止態度」、「感 情與家庭關係」、「社會互動」、「職場表現」及「身心維護」,前二 者相關的新聞則數較多。而對照附錄二之五層面價值觀,可以發現其中 「社會結構」、「人與天地宇宙之關係」二層面並未被論及;除此差異 之外,網友的議論指涉新的價值觀層面(例如「職場表現」及「身心維 護」)並且擴充原有層面的範疇(例如在「家庭關係」的價值觀加入 「感情」面向以包含未婚懷孕及不倫戀等議題與觀點、在「社會互動」 層面之下增加了語言使用的觀點)。

二、研究問題

2(1)~(2)

首先,就問題 2(1)「支持或批判俗諺文句」而言,本研究發現關於 12 則新聞的網路討論經常使用成語,例如「蕭規曹隨」、「殺雞儆 猴」等;假若成語運用乃國文造詣的指標之一,則參與討論者的語文能

(21)

力可謂達到中上水準。然而,具有社會規範及價值觀意涵的諺語文句鮮 少出現,僅有四例,其中二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爾俸 爾祿,民脂民膏」)獲得支持、二例(「肥水不落外人田」、「不孝有 三,無後為大」)遭致批評,數量相當;筆者認為此顯示承載文化價值 觀的經典文句並未普遍受到重視,亦難完全被奉為圭臬。 其次,就問題 2(2)「疑問句」而言,本研究發現蒐集到的網路論述 經常出現問句,而句型的差異主要受到提問對象、答案及口氣等三項因 素的影響,計可區分為八類如附錄五所示。每一則新聞的網路討論對於 這八類疑問句的使用情形,則予以分類後統計各類型次數及百分比(四 捨五入)如附錄六;計次時,一篇討論若使用同一類型問句兩次或兩次 以上,只計算該篇該類型一次,再將同一則新聞各篇討論各問句類型之 次數予以累計。依據附錄六,將每一類型問句所使用的百分比加總之後 平均,則可發現最高者為類型一(58.45%)(例如「這種敗俗的風氣 應該嚴禁才對,怎麼可以不干預呢?」),其次為類型三(21.58%) (例如「中國文化沒有性?那中國人早就絕種了!」),其餘類型之比 例均未達 5%;此顯示討論者傾向藉由疑問句來表達自己的觀點,而非 詢問他人的見解。筆者認為,此和英文「附加問句」(tag question)藉 由句尾語調下降以顯示提問者對於句中敘述其實是「肯定」的提問法目 的相似,儘管議論者未必使用「中文附加問句」(Chang, 2005),例 如在語末加上「對不對?」、「不是嗎?」等。

三、研究問題

3(1)~(3)

首先,就問題 3(1)「回應的特質」而言,所蒐集到的網路對話組數 共 90 組之中,計有 67 組對話的後發言者「不贊同」前者論點,23 組

(22)

後發言者「支持」前者論點;「不贊同」與「支持」所佔的百分比各為 74.44% 及 25.56%。進一步分析「不贊同」者,則可發現主要使用兩類 言詞:(1)溫和的修正意見、(2)挑釁言詞,例如涉及人身攻擊、甚或夾 雜火爆的謾罵;依據附錄七,此二類之「加總次數、平均百分比」各為 「43 次、佔 64.18%」及「24 次、佔 35.82%」。綜上所述,獲得的回 應可區分為:(1)「贊成」(例如「你說的真好」、「投你一票」)、 (2)「不贊成但意見溫和」(例如前議論者:「違法吧~」,後議論者 則表示:「並不違法」)、(3)「不贊成且言詞火爆」(例如「你跟一 堆司法敗類沒啥兩樣」、「對你這種人我非常看不起」)三類(此三類 回 應 各 可 詳 細 歸 類 為 幾 種 不 同 型 態)4,而此三類出現的比例則為 25.56%、47.78%(74.44%×64.18%)、26.66%(74.44%×35.82%)。 因此,以文化價值觀為核心進而議論新聞事件時,網路論述獲得的回應 主要為修正或批評的意見,並非附和的聲音及類似的觀點,而修正或批 評意見多以溫和的語氣表達。 參與議論者對文化價值觀的看法未必一致,而「議論的層次」亦有 別。在蒐集到的 90 組網路對話之中,可以看到四種議論層次,且一位 參與者的議論有時兼具多種層次,因此論述層次顯得頗為豐富。然而依 據附錄八詳細計算後發現,四種議論層次出現的次數分別為:74 次、 51 次、51 及 32 次,各層次在總計 208 次之中所佔的比例依序則為: 35.28%、24.52%、24.52%、15.38%,亦即質疑或提出真實宣稱的第一 層次最常出現(例如「不該是我們的就不要有非份之想」),與知識相 關的第四層次最少使用(例如「讓我們回歸原來的爭論點:[中國文化 是否禁止不倫?]首先,何謂[中國文化]?通常所謂的[中國],是 指……」)。上列數據與相關研究(例如方念萱、蘇彥豪(1998)、黃 學碩(1997))的結果相似:多數論述僅使用第一層次真實宣稱;論述

(23)

頂多進行到第三層次,而較少進入第四層次知識範疇的討論,議論並不 夠深入。 其次,就問題 3(2)「獲得(及未獲得)回應的議論其本身立場」而 言,12 則新聞中計有 5 則報導的相關議論未獲回應,其他 7 則獲得回 應而形成對話(如附錄七),前一類議論(關於5 則報導)的立場均支 持特定社會價值觀,後一類議論對某些文化價值觀則批判及支持兼有 之,而對話者未必予以贊同。上述二類中,「感情及家庭關係」層面之 「不應未婚懷孕」價值觀重複出現,其可能與新聞人物的知名度有關, 亦即當主角知名度較高、媒體報導的篇幅較大或時間較長,所引發的關 注與議論亦較多,進而較易形成對話,反之較難引起關注與對話(參見 附錄四)。將同一層面之對話組數加總(依據附錄四及七)後可以發 現,對「社會互動」與「感情及家庭關係」二層面包含之價值觀進行議 論而獲得回應形成對話組的數量最多,均為43 組。 綜合上述分析及附錄七、八,就問題 3(3)「價值觀的倫理類別」而 言,分屬於規範倫理(議論過程僅提出準則而未涉及知識探討,且傾向 於某共同立場)、後設倫理(議論過程出現知識的探討)及應用倫理( 議論過程僅提出準則而未涉及知識探討,且立場紛歧不一)的價值觀如 附錄九所列。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中歸屬於應用倫理的三項價值觀之 議論者數量有限,因此需後續觀察蒐集更多例證,以檢驗對於這些價值 觀是否較多的議論者即能避免議論過程簡短、內容淺略而無知識元素; 此外,應用倫理中關於「個人舉止態度」之「拾金不昧(即「廉」)」 與「職場表現」二項的議論,均出現後發言者以「有(無)法令規定」 來反駁前發言者維護傳統的觀點,筆者認為所提及之法令實質上並未與 文化價值觀衝突,5但表面上的歧異促成了議論對話並使某些價值觀因 此屬於應用倫理。

(24)

四、研究問題

4(1)~(2)

12 則新聞引發不少網路議論,而每一則新聞的最後一篇議論具有 分析的價值,因為其顯示議論者們似乎達到何種結論,不再需要提出其 他修正或補充的觀點。對各則新聞最後一篇議論的分析,本研究由兩個 層面著手,茲分述如下: 1. 就溝通規範的層次而言,四種議論層次出現的次數分別為 8、4、2、 0 次(詳如附錄十),各層次在總計 14 次中所佔的比例分別為 57.14%、28.57%、14.29%、0%。這種情形與前述附錄八關於議論對 話過程所使用的層次比例分佈類似,均為「層次越高、比例越低」; 但第一層次在「議論終結」使用的比例高於「議論過程」中的比例( 35.28%),且第四層次在「議論終結」從未出現、其比例遠低於 「議論過程」中的比例(15.38%)。此顯示議論傾向直接以特定觀 點之真實宣稱作總結(例如為批評某藝人未婚生女,諷刺其女兒「前 禿後翹,一個字形容…『美』啊!」),而不再進行高深層次的論 述。 2. 對於文化價值觀的支持與否,各則新聞最後的議論共 12 篇當中,計 有 1 篇推翻刻板印象、11 篇則支持文化價值觀(參見附錄十);因 此網路議論過程中儘管出現反對傳統的聲音,但在意見提出與對話之 後,傾向以傳統觀點作結語。就支持及反對的文化價值觀之屬性而 言,所反對的1 項價值觀屬於「職場表現」層面(應用倫理),而不 同層面的價值觀在議論最後均獲得支持,但本研究中對於「職場表 現」的議論者數量有限,因此其他民眾對於該價值觀的看法仍需後續 觀察。

(25)

伍、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與省思

針對各研究問題分析而得的上述研究結果,主要可歸結為「網路議 論的特質」及「對文化價值觀的看法」兩個層面;茲彙整相關結果並進 而提出省思如下:

(一)網路議論的特質

以文化價值觀為核心進而議論新聞事件時,議論者會透過各種方式 來表達個人意見,例如雖然使用了疑問句,但經過分類及統計後發現, 較常使用的問句類型並非為了詢問他人的見解,而是表達自己的觀點。 此外,議論所獲得的回應可區分為(1)「贊成」、(2)「不贊成但意見溫 和 」 及(3)「不贊成且言詞火爆」三類,分析結果則以(2)為主(達 47.78%),其次為(3)(26.66%)、(1)(25.56%),顯示回應者多呈現 修正或批評的意見,並非附和的聲音及類似的觀點,而修正或批評意見 多以溫和的語氣表達。綜合疑問句的使用及回應的方式可知,網路議論 者的意見多元,而表達看法時傾向使用委婉的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網路議論者幾乎各有觀點,但觀點的知識性有 限。首先就觀點真確性而言,分析發現部分議論者對於法律規定的認知 與引用未必真確,而認知的差異反而促成了議論對話。其次就經典文句 的知識而言,鮮少議論者引經據典,除了議論者不贊同相關概念之外, 另一種可能性則是對經典文句的認知有限而無法適時引用。最後就闡述 深入度而言,分析顯示多數論述僅提出或質疑真實宣稱(即第一層

(26)

次);論述頂多進行到第三層次提出邏輯概念,而較少進入第四層次知 識範疇的討論,議論並不夠深入。討論的最後,亦傾向直接以特定觀點 之真實宣稱作總結,而非高深層次的論述。 除了知識性不足之外,網路議論的另一問題在於議論參與程度和新 聞人物知名度有關,亦即當主角知名度較高、媒體報導的篇幅較大或時 間較長,所引發的關注與議論亦較多,進而較易形成對話,反之則較難 成為話題焦點,儘管某些議題亦具有討論的意義(例如地球暖化及過度 開發等環保議題,近年來成為國際社會共同關注的焦點之一,可令人思 索「人與天地宇宙之關係」的價值觀,但資料蒐集期間不見相關的網路 議論)。 依據上述分析,本研究歸結網路議論的特質包括「婉轉表達定 見」、「直接而未深入」、「議論與新聞熱度相符」。換言之,論者自 有其主張,而個人的觀點主要透過委婉的方式加以闡述與回應,此特點 使得網路論域大致和諧但並非一言堂;儘管網路呈現了多元的觀點,然 而參與議論者之論述層次並不深入、對經典及法令的概念有限,而且論 述熱度囿限於新聞熱度,某些具有討論意義的事件由於相關人物知名度 較低而未受重視,因此本研究認為網路議論的知識深度與廣度均有待擴 充。

(二)對文化價值觀的看法

資料顯示引發網路議論的新聞事件並未限定於特定類別,而議論所 論及的文化價值觀也不限於既有文獻所呈現的內涵,不僅在原有的五層 面價值觀(個人的舉止態度、家庭關係、社會互動、社會結構、人與天 地宇宙之關係)之外增加兩個層面(職場表現、身心維護),並且擴充 原有層面的範疇(例如在「家庭關係」的價值觀加入「感情」面向以包

(27)

含未婚懷孕及不倫戀等議題與觀點、在「社會互動」項下增加了語言使 用的觀點),顯現當代社會出現新的問題與觀點。 在新舊問題與觀點並陳的社會情境之下,對於「社會互動」及「感 情及家庭關係」價值觀相關面向進行議論而獲得回應形成對話組的數量 最多,分析發現此集中性主要受到新聞媒體報導熱度的影響,亦顯示網 友對此二層面價值觀最為關注、認為最有澄清與討論的必要。而議論過 程中一方面出現了反對文化價值觀的聲音,也鮮少引用具有社會規範及 價值觀意涵的諺語文句,但另一方面主要提出「應然」的規範準則而未 涉及「為何」如此之知識探討(即屬於規範倫理),且在意見提出與對 話後傾向以傳統觀點作結語。 綜上所述,本研究認為網路議論者對於文化價值觀的看法可謂為 「傳統而帶著些許變化」。謂之傳統,是因議論過程傾向維護社會秩序 而提出既定規範,且結語多呈現傳統觀點;謂之變化,則因議論者不僅 探討新興的價值觀面向、對某些既有價值觀積極討論與澄清、提出反對 某些文化價值觀的看法、並且鮮少引用具有社會規範及價值觀意涵的諺 語文句。亦即議論者雖提出多元意見但闡述主要依據既存的觀點、雖因 某些事件觸發議論對話但交流溝通後多數回到原點而維護傳統觀點。

(三)省思

上述關於「網路議論的特質」及「對文化價值觀的看法」研究結果 的整理歸納,可由兩層面進一步析論。首先,就「網路議論的特質與公 共領域的理念」而言,各界對此的看法仍然紛歧,例如胡敏琪(2002) 發現網路對於議題的討論具有發自人民的社會驅力故肯定其為公共的民 主論域,而翟本瑞(2002)指出網路空間愈益成為沒有交集與對話的孤 島因此並非一個理想的公共言說情境。二者對於公共領域的理念均詳盡

(28)

闡釋,尤其說明 Jürgen Habermas 的溝通行動理論;而將本研究的資料

對照 Habermas 的主張,筆者區分由議論的「型式」與「內涵」加以思

考。在議論「型式」方面,理想的公共領域是一個實踐相互主觀性的場 域,每個人都具有平等發言的機會,讓不同的需求獲得表達與理解( Habermas, 1989; Wallace & Wolf, 1998: 178),而本研究中網路提供了 公開使用的論壇,雖然某些議題的討論者有限,但形式上符合人人可以 平等投入之公眾性。在議論「內涵」方面,理想的溝通情境進行的是理 性的溝通,目的在促進彼此瞭解而獲致真確的觀點,尤其溝通行動與言 詞應具備意義的可理解性、命題內容的真理性、人際關係的正當性、說 者意向的真誠性(Habermas, 1979: 58, 68;黃瑞祺,1996: 241-2);本 研究則發現部份對話者(雖然非多數)的溝通目的屬於工具理性亦即不 願瞭解彼此而僅意圖降服對方,意見不合即使用挑釁指責言詞,此外分 析顯示網路議論的知識深度與廣度均有待擴充,議論者的知識資本似乎 有限,因此議論內容的真理性令人質疑,整體而言議論內涵並未符合理 想的言詞溝通。綜上,雖然人們在形式上透過網路議論的溝通行動展示 出對文化價值觀的反思能力,但在內涵上顯示該反思與溝通行動有其限 制;進一步而言,本研究網路議論的特質無法完全支持 Habermas 的溝 通行動與公共領域理念,但呼應部份社會學家認為其主張過於理性化、 樂觀理想化的評論。6 其次,就「對文化價值觀的看法與文化變遷的可能方向」而言, Stuart Hall(1986)曾強調所有文化元素均具有連結(articulation)的關 係;Sterne(1999)進而指出包括意識形態、科技、實際現象等都是環 環相連,因此任何文化變遷或再製應被視為文化元素「去連結」( disarticulation)或「再連結」(rearticulation),而非自由沉浮。本研究 則透過網路新聞論壇的對話文本,發現某些價值意識被支持而連結,某

(29)

些則意圖被去連結,不僅顯現多元而偏向傳統的觀點,也呈現既有規範 遭受質疑的趨勢。亦即研究資料一方面呼應先前文獻顯示,臺灣在學習 西方現代化的過程中,各傳統價值觀仍以或大或小的強度與現代價值觀 同時存在(例如孝親敬祖的傳統觀念減弱幅度相當微小),不至於達到 全盤西化的情境(楊國樞,1993: 110-1);但另一方面如同倫理學所指 出,由於政治氛圍、學術思潮與社會變遷等因素,某些曾經被視為應然 的「規範倫理」已成為「後設倫理」或「應用倫理」。值得思考的是, 隨著某些變因的出現,上述「偏向傳統觀點」與「質疑既存規範」二者 是否會逐漸改變現有的強弱程度,進而改變文化價值觀的結構與內涵。 對此,筆者認為未來後續的長期歷時研究應該能夠提供變化程度與方向 的線索。

二、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

(一)資料的分類編碼

本研究資料的分類乃依據相關文獻加以判別;以附錄三為例,其 中:(1)新聞事件的類別乃依據研究方法所列之兩個新聞論壇網站的分 類;(2)價值觀的類別係參考本文文獻分析所歸納彙整之附錄二;(3)溝 通規範層次的區辨係參考本文文獻分析所示的界定以及文獻中研究論文 的舉例。類目則是由筆者一人判別編碼;雖然過程中以自省的態度反覆 驗證比對,但編碼的信度可能遭受質疑而有待識者對筆者保留的原始資 料加以檢驗。

(二)研究的後續延伸

本研究透過網路議論的內容分析,顯現了人們在網路情境的溝通特

(30)

質,然而並未探討網路議論者的背景屬性及其如何影響議論方式,故未 來可研究不同背景的網路使用者其網路語言特質有何差異,並可透過問 卷或訪談,探討人們對網路論壇的看法以及參與(及不參與)網路議論 的因素。此外,對於以文化價值觀為核心的網路議論,可考慮:(1)較 為長期之研究,對於本研究中較少人參與議論的部份(例如「職場表 現」層面;參見問題3(3)及 4(2)的研究結果分析)補充例證以加強論據 基礎;(2)持續觀察「社會互動」及「感情及家庭關係」二層面價值觀 之相關議論,此二層面在本研究中乃網友關注與討論的焦點,除了因新 聞熱度與網友興趣的影響之外,顯示網友認為目前其最需予以澄清和討 論,後續研究可探討未來對其議論之觀點的可能轉變。

註釋

1 盧諭緯(1999)分析的互動型態乃依據 Cutler(1996)的分類,包 括詢問、告知、討論、評論、爭辯、指正、開玩笑、同意。Cutler 透過這八種類型以探討個體如何定義自己(self)在網路情境之中 與他人交往時的角色立場。 2 為避免範圍過於廣大,本研究依據文獻所示文化價值觀的意涵與不 同表達方式進而列出三項標準;但為避免範圍過於狹隘,若符合其 中之一即蒐錄為研究文本。 3 承襲回應的狀況包括下列四種:引用之前的文章並指明其發表者、 只引用之前文章但未指明發表者、指明發表者但未引用文章、兩者 皆不指明及引用但延續同一議題的討論(盧諭緯,1999)。其中, 對之前文章的引用除了列出部份詞句之外,尚可透過諸多方式,例 如使用「另外的好工具是…」(Another good tool is…)、「我最

(31)

後一次嘗試它…」(The last time I tried it…)或「多謝!」、「好 主義!」等連接或反應之詞句(Crystal, 2001: 143)。但中英文的 表達方式不同,故需仔細判讀所蒐集的文本是否與前文有關,譬如 是否引用、連接或回應前文。 4 一位發言者有時使用多種論述類型;詳言之, 後發言者「贊成」前發言者的方式包括: (1) 直接表示贊同之意(例如後發言者:你說的真好、投你一票) (2) 套用前者的詞句或使用同義詞(例如前者:這社會已經變質了 →後者:這年頭果然變了;前者:未婚懷孕→後者:先有後 婚、肚子被搞大後嫁掉) (3) 以「還有」或「這些」等詞強調相關例證並表示與前者看法相 同(例如後者:紅樓夢裡還有叔嫂通姦;後者:這些都代表中 國人的獸性) 後發言者「表達不贊成但意見溫和」的類型包括: (1) 以疑問句提出反駁(例如附錄五中類型四、五、七) (2) 套用前者的詞彙或句型(例如前者:不是因為養不起而是「自 己」想消費→後者:不要做「自己」做不到的事而拖累小孩; 前者:違法吧~→後者:並不違法) (3) 謙虛地提出不同的論點(例如後者:不敢妄下定論,但……) (4) 勸告或告誡前者(例如後者:你太激動了,不要用 xxx 來罵人 家,可以告你毀謗) 後發言者「表達不贊成且言詞較為激烈火爆」的類型包括: (1) 負面形容對方的議論(例如後者:你的可笑邏輯、真是一派胡 言) (2) 以負面概念來形容對方(例如後者:你跟一堆司法敗類沒啥兩

(32)

樣) (3) 輕視而貶抑對方(例如後者:對你這種人我非常看不起、你讓 我看輕你) (4) 要求對方做汙穢的動作,藉以辱罵對方(例如後者:你去吃米 田共《即糞便》吧!) 5 民法規定拾獲他人財物可要求原價 30% 的酬謝,此可解釋為社會 透過法令來「鼓勵」大眾實踐「拾金不昧(即『廉』)之文化價值 觀,避免完全受到貪婪人性之影響。此外,法令雖未明文規範教師 的言行舉止,但多數教師謹守「經師、人師」的普遍看法與期待, 因此社會未立法可顯示對教職及傳統觀念的「尊重」;至於部份教 師的穿著打扮較新潮,可能藉以吸引學生注意力與學習動力,而此 顯示教師正因應社會諸多改變與挑戰。 6 相關評論可參見 Smelser(1998)、Wallace 和 Wolf(1998: 178-179)。

參考文獻

文崇一(1989)。《中國人的價值觀》。臺北:東大。 方念萱、蘇彥豪(1998)。〈網路傳播中的對話與對峙--以女性主義連 線版的言說為例〉,《新聞學研究》,56: 183-218。 朱建民、葉保強、李瑞全(2005)。《應用倫理與現代社會》。臺北縣 蘆洲:國立空中大學。 李玫蓉(2004)。《國中生趨向表現目標、文化價值觀與適應性學習組 型之關係》,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敏琪(2002)。《網路建構「平民公共領域」的可能性探討——以璩

(33)

美鳳光碟事件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宗韓、陳振盛、劉振仁、鄭錦宏(2006)。《倫理學的理論與應 用》。臺北縣中和:新文京開發。 莊敬民(2005)。《文化價值觀與社會資訊化對於財富與生活滿意度的 影響》,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黃俊傑、吳光明(1993)。〈古代中國人的價值觀:價值取向的衝突及 其消解〉,沈清松(編),《中國人的價值觀—―人文學觀 點》,頁1-33。臺北:桂冠。 黃瑞祺(1996)。《批判社會學——批判理論與現代社會學》。臺北: 三民。 黃慧英(1988)。《後設倫理學之基本問題》。臺北:東大。 黃學碩(1997)。《網際網路公共傳播內容分析:以交大 BBS 站為 例》,交通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中芳(1993)。〈中國人真是「集體主義」的嗎?試論中國文化的價 值體系中國人真是「集體主義」的嗎?試論中國文化的價值體 系 〉 , 楊 國 樞 ( 編 ) , 《 中 國 人 的 價 值 觀—― 社 會 科 學 觀 點》,頁321-434。臺北:桂冠。 楊國樞(1993)。〈傳統價值觀與現代價值觀能否同時並存?〉,楊國 樞(編),《中國人的價值觀—―社會科學觀點》,頁 65-119。臺北:桂冠。 翟本瑞(2002)。〈網際網路能否成為公共領域?〉,《網路社會學通 訊期刊》,26。上網日期:2007 年 11 月 1 日,取自 http://www. nhu.edu.tw/~society/e-j/26/social/26-19.htm 鄔昆如(1993)。《倫理學》。臺北:五南。 潘美岑(2004)。《網際網路溝通的語言遊戲》,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

(34)

究所碩士論文。 劉潔玲(2002)。〈從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及價值觀論目標取向理論在華 人社會的運用〉,《教育研究資訊》,10(3): 183-203。 盧諭緯(1999)。《當我們同在一起!BBS 社交性討論區之言說分 析》,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藍采風(2000)。《社會學》。臺北:五南。

Burnett, G., & Bonnici, L. (2003). Beyond the FAQ: Explicit and implicit norms in Usenet newsgroups.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25, 333-351.

Chang, Chia-ling. (2005). Application of politeness theory to tag questions

translated from English to Chinese. Master Thesis of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glish Language, Literature and Linguistics, Providence University, R.O.C.

Colomb, G. C., & Simutis, J. A. (1996). Visible conversation and academic inquiry: CMC in a culturally diverse classroom. In S. C. Herring (Ed.),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Linguistic, social and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 (pp. 203-222).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Crystal, D. (2001). Language and the Interne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utler, R. H. (1996). Technologies, relations, and self. In L. Strate, R. Jacobson & S. B. Gibson (Eds.), Communication and cyberspace:

Social interaction in an electronic environment (pp. 317-333).

Cresskill, N.J.: Hampton Press.

Davis, B. H., & Brewer, J. P. (1997). Electronic discourse: Linguistic

individuals in virtual space.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35)

Denzin, N. K. (1999). Cybertalk and the method of instances. In S. G. Jones (Ed.), Doing Internet research: Critical issues and methods for

examining the Net (pp. 107-126). Thousand Oaks, CA.: Sage.

Habermas, J. (1979). 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 Boston: Beacon Press.

Habermas, J. (1989).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Hall, S. (1986). On postmodernism and articulatio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Inquiry, 10(2), 45-60.

Hanna, B. E., & De Nooy, J. (2004). Negotiating cross-cultural difference in electronic discussion. Multilingua, 23(3), 257-281.

Herring, S., Johnson, D., & DiBenedetto, T. (1995). This discussion is going too far! Male resistance to female participation on the Internet. In M. Bucholtz & K. Hall (Eds.), Gender articulated: Language and the

socially constructed self (pp. 67-96). New York: Routledge.

Hoijer, H. (1948).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change. Language, 24, 335-345. Hsu, Yu-shuang (2000). A sociolinguistic study on the cultural values

reflected in Chinese men’s and women’s given names in Taiwan.

Master Thesis of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R.O.C.

Hutchby, I. (2001). Conversation and technology: From the telephone to the

Internet. London: Polity Press.

Jordan, T. (2001). Language and libertarianism: The politics of cyberculture and the culture of cyberpolitics. Sociological Review, 49(1), 1-17. Kerlinger, F. N. (1986). Foundations of behavioral research (3rd ed.).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36)

A conversation or a monlogue? In H. Taylor, C. Kramarae, & D. Ebben (Eds.), Wom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cholarship (pp. 52-61). Urbana, IL: Center for Advanced Study.

Lee, Jin Gu (2004). Korean Protestantism as viewed by netizens: A focus on recent activities of anti-Christian sites. Korea Journal, 44(4): 223-245.

Liao, Kung-feng (1991). A survey of child naming and value change in

Taiwan. Master Thesis of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R.O.C.

Light, A., & Rogers, Y. (1999). Conversation as publishing: The role of news forums on the web.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4(4). Retrieved September 01, 2006, from http://jcmc.indiana.edu/

vol4/issue4/light.html

Porter, M. E. (2000). Attitudes, values, beliefs and the microeconomics of prosperity. In L. E. Harrison & S. P. Huntington (Eds.), Culture

matters. New York: Basic Books.

Psathas, G. (1995). Conversation analysis. Thousand Oaks, CA.: Sage. Rescher, N. (1969). Introduction to value theory. London: Prentice-Hall. Richardson, K. (2005). Internet discourse and health debates: A linguistic

approach to health risk debates. Hampshire, England: Palgrave

Macmillan.

Rokeach, M. (1973). 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Schiffrin, D. (1994).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Oxford, UK; Cambridge, MA., USA: Blackwell.

Smelser, N. J. (1998). Presidential address: The rational and the ambivalent in the social scienc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3(1), 1-15.

(37)

Smith, M. B. (1969). Social psychology and human values. Chicago: Aldine. Smith, C. B., McLaughlin, M. L., & Osborne, K. K. (1997). Conduct control on Usenet.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2(4). Retrieved September 01, 2006, from http://jcmc.indiana.edu/vol2/ issue4/smith.html

Sterne, J. (1999). Thinking the Internet: Cultural studies versus the millennium. In S. G. Jones (Ed.), Doing Internet research: Critical

issues and methods for examining the Net (pp. 257-288). Thousand

Oaks, CA.: Sage.

Storey, J. (2001). 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3rd ed.). Harlow, England; New York: Prentice Hall.

Ulijn, J. M., & Kumar, R. (1999).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in a multicultural world: How to make it an asset in managing international business. In P. J. Hager & H. J. Schriber (Eds.),

Managing global discourse: Essays on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pp. 319-348). New York: Wiley.

Wallace, P. (1999). The psychology of the Interne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allace, R. A., & Wolf, A. (1998). Contemporary sociological theory:

Expanding the classical tradition (5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Wooffitt, R. (2001). Researching psychic practitioners: Conversation analysis. In M. Wetherell, S. Taylor & S. J.Yates (Eds.). Discourse as

(38)

附錄一:華人社會傳統文化價值觀之內涵

研究者 內涵層面 文崇一 (1989) 1. 認知方面:以儒家思想為人生觀和宇宙觀。 2. 經濟方面:重視農業,發展家族資本。 3. 政治方面:強調權威,保障統治階級的利益。 4. 社會方面:追求財富功名,取得向上遷陞的機會。 5. 宗教方面:泛神並對祖先崇拜,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6. 道德方面:尊重四維八德,謀求社會和諧。 7. 成就方面:在集團中顯示個人的重要性,例如成為官吏、士 紳或地主,追求立德、立功、立言。 上述各項,以道德觀為傳統中國社會的核心價值觀。 Liao (1991) 1. 與他人及宇宙的關係講求和諧:強調(1)平和、不具侵略性; (2)真正的快樂只在於單純的家庭生活、和諧的社會關係;(3) 理想的行為包括和善、忠誠、謙遜、正直、忍讓。 2. 重視家庭倫理:強調(1)孝順、承繼香火;(2)大家庭的組成; (3)尊敬家族長者;(4)個人成就在於光宗耀祖。 3. 崇敬知識:尊重具有知識與品格道德之人。 楊中芳 (1993) 1. 世界觀:與天地合、與他人和。 2. 社會觀:平均、秩序、穩定。 3. 個人觀:中庸、克制、妥協。 楊國樞 (1993) 1.遵從權威;2.孝親敬祖;3.安分守成;4.宿命自保; 5.男性優越 劉潔玲 (2002) 1. 集體取向:個體的行為不僅是為了自己,更為了要滿足家人 期望或貢獻己身於群體、社會的理想,著眼點為和諧的社會 關係。 2. 未來時間觀:個體將目前的努力及付出視為未來得到舒適生 活的不二法門;因此「未來」是現在努力的原動力。 3. 重視努力:個體認為努力(而非智力、能力)是成功的最重 要因素,並深信無論遭遇多大困難,只要努力就有成功的一 天。

(39)

附錄二:五層面之傳統文化價值觀

層 面 內 涵 1. 個人舉止態度 (1)平和安份、克制妥協、不具侵略性、宿命自保; (2)重視努力與追求成就、「未來」是現在努力的原 動力;(3)需在各層面具備「四維八德」諸項道德觀 2. 家庭關係 (1)孝親敬祖、重視家庭的組成與家庭生活並尊敬家 族長者等家庭倫理;(2)光宗耀祖、滿足家人期望; (3)承繼香火 3. 社會互動 (1) 謀求和諧,與他人和;(2)強調權威、遵從權 威、崇敬具有知識與品格道德之人;(3)待人忠誠 4. 社會結構 (1)講求穩定和諧;(2)重視農業;(3)男性優越 5. 人與天地宇宙之關係 天人合一、與天地合

附錄三:對話組分析示例

事件發生時間 2006.03.02 媒體報導的標題 張姓老師爆不倫戀 山區上吊自殺 新聞事件的類別 文教新聞、社會新聞 原始文本 A1:獨派討厭中國文化,但是中國文化是禁止搞不倫戀 的,所以美式化的台灣,越來越多亂象。 對話分析 研究問題1 關切「感情與家庭關係」之價值觀 研究問題2 (1) 並未引用或批判俗諺文句 (2) 論述之中並未使用疑問句 研究問題3 (1) (a) B1 不贊同 A1 對文化價值觀的議論,採用的是挑 釁言詞。

(40)

(b) A1 表達個人觀點,對於文化價值觀及相關現象提 出真實宣稱,故屬於溝通規範的第一層次「言辭溝 通」。B1 提出確證以反駁 A1,故 B1 議論屬於溝 通規範之第二層次「理論論述」。 (2) A1 稱不倫戀為「亂象」,顯示其反對不倫戀。 原始文本 B1:獨派討厭中國文化,但是中國文化是禁止搞不倫戀 的,所以美式化的台灣,越來越多亂象 --- 什麼叫中國文化?西廂記是不是中國文化? 西廂記說的是什麼?一個閨家小姐見過書生一面就看上書 生,主動翻牆與他燕好;紅樓夢說的是什麼?一群十二三 歲小孩的愛情故事; 中國文化沒亂象咧,真是好個優良傳統啊! 對話分析 研究問題1 關切「感情與家庭關係」之價值觀 研究問題2 (1) 對俗諺文句並未加以引用或批判,但引用經典故事。 (2) 論述中雖提出諸多疑問但隨即附上個人答案以澄清或 強調某觀點。 研究問題3 (1) (a) A2 不贊同 B1 的議論,稱 B1(及他人)的言行 「與老共一模一樣」,故言詞挑釁而不和善。 (b) B1 提出確證以反駁 A1,故 B1 議論屬於溝通規範 之第二層次「理論論述」。A2 挑戰 B1 的知識系 統並提出參考資料以反駁 B1,故 A2 議論屬於第 四 層 次 「 後 設 倫 理 論 述 」 及 第 二 層 次 「 理 論論 述」。 (2) B1 認為不倫戀屬於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但反諷批評此 傳統,顯示其反對不倫戀。 原始文本 A2:讓我們回歸原來的爭論點:[中國文化是否禁止不 倫?] 首先,何謂[中國文化]?通常所謂的[中國],是指[漢人族 群所建立的國度],所以元朝與清朝,是亡國階段;原本思

(41)

想應該是百家爭鳴,而自從漢武帝廢黜百家,獨尊儒術 後,儒學就成為中國古代的文化代表,當然,這也有政治 上的目的,就是為了控制人民的思想;最明顯的就是墨子 學說,墨子主張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非命、 尊天、事鬼、兼愛、非攻,完全不合統治者的手段,所以 被禁了;如果所謂的[醬缸文化]是指[中國統治者的獨裁專 制],我能否請教:以前的外國,哪一個不獨裁?你們在攻 擊中國文化的同時,是否想過自己的行為,與老共一模一 樣? 我再附上兩個網址,自己去研究研究吧: 禁書之探究(http://www.lins.fju.edu.tw/mao/pl/censor. htm) 中 國 古 代 性 文 化 ( http://home.gigigaga.com/ shinyun/g/h/index.html) 對話分析 研究問題1 關切「感情與家庭關係」之價值觀 研究問題2 (1) 對俗諺文句並未加以引用或批判 (2) 論述中使用兩類問句:提出問題與答案以澄清或強調 某觀點、提出問題以批評對話者。 研究問題3 (1) (a) B2 不贊同 A2 的議論,直指 A2 言論「不合邏輯, 東扯西扯轉移焦點」,又批 A2「你不累啊?」, B2 言詞並不和善。 (b) A2 挑戰 B1 的知識系統並提出參考資料以反駁 B1,故 A2 議論屬於第四層次「後設倫理論述」及 第二層次「理論論述」。B2 則質疑 A2 的概念邏 輯,故B2 議論屬於第三層次「後設理論論述」。 (2) A2 認為中國文化反對不倫戀,並認為對話者攻擊中國 文化的言行不妥,顯示A2 支持此文化。 原始文本 B2:獨派討厭中國文化,但是中國文化是禁止搞不倫戀 的,所以美式化的台灣,越來越多亂象 --- 扯了半天,好像越扯越遠了;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 Different Cultural Traditions - - A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ast Asia and the West.. Comparative Study of East Asia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if providing consumers with a general dietary guidance or impose a cash punishment policy on customers for not finishing their food on

The prevalence of the In-service Education is making the study of In-service student satisfaction very important.. This study aims at developing a theoretical satisfaction

Therefore,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utilize and manage the coastal lands in Tao-Zhu-Miao region, this study will intensively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and use and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whether the service quality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of the services and whether the

Based on a sample of 98 sixth-grade students from a primary school in Changhua County, this study applies the K-means cluster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index factors of th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erefore, this study aims to analyze a manufacturer's competitiveness from the viewpoints of cold chain equipment manufacturers through a case the with five for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