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Flossband是否可以加速消除肌肉疲勞?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Flossband是否可以加速消除肌肉疲勞?"

Copied!
5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學院 運動競技學系 碩士論文 Department of Athletic Performance College of Sports and Recreatio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Master’s Thesis. Flossband 是否可以加速消除肌肉疲勞? Does Flossband Help Attenuate Fatigue? 詹庭弦 CHAN, Ting-Hsien 指導教授:李恆儒 博士 Advisor: LEE, Heng-Ju, Ph.D.. 中華民國 109 年 7 月 July 2020.

(2) Flossband 是否可以加速消除肌肉疲勞? 2020 年 7 月 研 究 生:詹庭弦 指導教授:李恆儒. 摘要 目的:探討巫毒帶 (Flossband)是否可以加速肌肉消除疲勞的相關生理機制。方 法:10 名健康男性為受試者。實驗為進行膝關節伸直最大等長肌力測驗,每次用力 5 秒,至受試者連續三次最大值小於前測的 40%狀態時,定義為疲勞。介入為將巫毒帶 以 180 毫米汞柱壓力纏繞後靜坐 (FLOSS)、加上主動恢復動作 (FLOSS180)、壓力 120 毫米汞柱加上主動恢復動作 (FLOSS120)、主動恢復 (ACT)、控制組 (CTRL),介入時 間 2 分鐘,並靜坐休息 1 分鐘。最後於介入結束當下、15 及 30 分鐘後,進行後測。實 驗每階段記錄受試者恢復程度 (PRS)、肌肉痠痛程度 (VAS)量表分數及氧飽和度。以 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分析不同介入及時間對肌力恢復程度 (後測/前測)、介入前 後 PRS 恢復率、VAS 減少率及股四頭肌氧飽和度之影響。結果:不同介入方式對肌力 恢復程度及自覺量表分數沒有顯著影響。在介入中,FLOSS (31.0 ± 11.9,17.28 ± 8.31μ mol)、FLOSS120 (24.6 ± 9.0,10.81 ± 5.88μmol) 及 FLOSS180 (29.4 ± 10.1,17.17 ± 7.79μmol) 之總血紅素 (tHb) 及去氧血紅素 (HHb) 顯著高於 ACT (9.7 ± 5.0,2.06 ± 1.96μmol) 及 CTRL (9.0 ± 7.0,2.73 ± 2.16μmol)。結論:使用巫毒帶無法促進疲勞後的 肌力恢復及自覺量表分數恢復。除此之外,纏繞期間可能無法完全將血流阻斷,但可 以阻斷靜脈。. 關鍵詞:血流、壓力、等長肌力. ii.

(3) Does Flossband Help Attenuate Fatigue? July, 2020 Author: CHAN, Ting-Hsien Advisor: Lee, Heng-Ju. Abstract. Purpos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if Flossband could help to attenuate muscle fatigue, and observe the tissue oxygen saturation while using Flossband. Methods: There were ten participants recruited who didn’t have any neuromuscular injury within 6 months.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NIRS) was used for measuring tissue oxygen saturation of quadriceps. The Visual Analog Scale (VAS) was used for evaluating the rating of muscle soreness and the Perceived Recovery Status Scale (PRS) was used for measuring the recovery status from the muscle fatigue. Participants were asked to perform maximal isometric voluntary contraction (MVC) of knee extension 5 times as pretests. In order to reach the muscle fatigue status, participants performed the same movement continuously until the torque value couldn’t reach 40% of MVC. After the exercise, one of these five intervention was applied for 2 minutes, 1. sit quietly, 2. perform active recovery movement, 3. wrapped by Flossband with 180mmHg and sit quietly, 4. wrapped by Flossband with 120mmHg and perform active recovery movement, 5. wrapped by Flossband with 180mmHg and perform active recovery movement. The change of tissue oxygen saturation was collected in the recovery phase for a minute. VAS and PRS were collected immediately, 15 and 30 minutes after intervention as posttest. Results: The muscle strength, VAS and PRS showed no difference between interventions. Using Flossband had higher total hemoglobin and deoxygenated hemoglobin than not using it. Conclusion: Using Flossband can’t help muscle strength recovery after fatigue. Also, it is not able to reduce the feeling of muscle soreness from the fatigue. Also, using Flossband could not. iii.

(4) restrict the blood flow of artery, but effectively restrict vein vessels which could result in those tissue oxygen saturation changes. Keywords: Blood Flow, Pressure, Isometric Strength. iv.

(5) 目. 錄. 中文摘要 ............................................................................................................... ii 英文摘要 .............................................................................................................. iii 表 次 ................................................................................................................viii 圖 次 .................................................................................................................. ix.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2. 第三節. 研究假設 ................................................................................................................ 3. 第四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 5 第一節. Flossband 的效果與機制 ....................................................................................... 5. 第二節. 血流限制──再灌流的的效果與機制................................................................... 6. 第三節. 主動恢復的效果 .................................................................................................... 9. 第四節. 文章總結 ................................................................................................................ 9. 第參章 實驗方法與步驟 ................................................................................... 11 第一節. 研究對象 .............................................................................................................. 11. 第二節. 實驗儀器與設備 .................................................................................................. 12 v.

(6) 第三節. 實驗設計與流程 .................................................................................................. 14. 第四節 資料處理 ................................................................................................................ 18 第五節. 統計分析 .............................................................................................................. 19. 第肆章 結果 ....................................................................................................... 20 第一節 不同介入前測之力量及自覺量表資料 ................................................................ 20 第二節 不同介入與恢復時間對膝伸直力量恢復率之影響 ............................................ 21 第三節 不同介入與恢復時間對自覺量表分數之影響 .................................................... 22 第四節 不同介入與不同時間點對肌肉氧飽和濃度之影響 ............................................ 24. 第伍章 討論 ....................................................................................................... 32 第一節 疲勞後不同介入與不同恢復時間對力量恢復率之影響 .................................... 32 第二節 疲勞後不同介入與不同恢復時間對自覺量表分數之影響 ................................ 33 第三節 疲勞後不同介入與不同恢復時間對總血紅素之影響 ........................................ 34 第四節 疲勞後不同介入與不同恢復時間對氧合血紅素之影響 .................................... 35 第五節 疲勞後不同介入與不同恢復時間對去氧血紅素之影響 .................................... 35 第六節 疲勞後不同介入與不同恢復時間對組織氧合指標之影響 ................................ 36 第七節 結論 ........................................................................................................................ 37 第八節 建議 ........................................................................................................................ 37. 參考文獻 ............................................................................................................. 38 附錄一、受試者須知 ......................................................................................... 45 附錄二、實驗參與者同意書 ............................................................................. 46. vi.

(7) 附錄三、實驗參與者基本資料表 ..................................................................... 47 附錄四 自覺量表 ............................................................................................... 48. vii.

(8) 表. 次. 表 1 不同介入與恢復時間之力量恢復百分比 (%) ............................................................. 19 表 2 不同介入與恢復時間之力量恢復百分比 (%) ............................................................. 20 表 3 不同介入與恢復時間之恢復程度百分比 (%) ............................................................. 21 表 4 不同介入與恢復時間之肌肉痠痛減少百分比 (%) ..................................................... 22 表 5 不同時間點之總血紅素變化 (μmol) ........................................................................... 24 表 6 不同時間點之氧合血紅素變化 (μmol) ....................................................................... 25 表 7 不同時間點之去氧血紅素變化 (μmol) ....................................................................... 27 表 8 不同時間點之組織氧合指標變化 (μmol) ................................................................... 30. viii.

(9) 圖. 次. 圖 1、Biodex 等速肌力儀 ..................................................................................................... 11 圖 2、NIRS 近紅外線光譜背面(左)與正面(右) ........................................................ 11 圖 3、福洛斯功能性加壓帶 .................................................................................................. 11 圖 4、PicoPress 壓力計 ......................................................................................................... 12 圖 5、標準型皮脂夾 .............................................................................................................. 12 圖 6 儀器配置與操作介入示意圖 ........................................................................................ 13 圖 7 實驗流程圖 .................................................................................................................... 16 圖 8 介入中不同介入對總血紅素之影響 ............................................................................ 23 圖 9 介入中不同介入對去氧血紅素之影響 ........................................................................ 26 圖 10 介入中不同介入對組織氧合指標之影響 .................................................................. 28 圖 11 第一次及第二次後測時不同介入對組織氧合指標之影響 ...................................... 28 圖 12 第一次及第二次 15 分鐘休息時不同介入對組織氧合指標之影響 ........................ 29. ix.

(10)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背景 現今運動產業蓬勃發展,各項職業選手都在追求更快的速度、更大的肌力、更強的 爆發力。隨著選手的需求增加,運動科學的發展也快速向前推進,由如何增加選手的身 體素質到訓練結束後的修復身體皆有學者探討。其中,恢復的手段有冰療、熱療、水療、 運動按摩、伸展等五花八門的選擇;這些方法中,有的已經被科學證實有效,有的卻尚 未被證實。為了得到完整的結論,我們需要更多的證據證明哪些恢復手段有效以及其有 效的應用方式。 在過去物理治療師、運動傷害防護員、體能教練給予運動員恢復身體狀態的建議都 不相同,我們只能依據選手自身的回饋以及他們在場上的表現推測方法是否有效;然而, 現今運動科學普及,科學家們設計各種實驗驗證各方法的效果、使用方法,將這些成果 應用於運動競技選手,提升其競技運動水平。 Starrett 與 Cordoza (2015) 提出將巫毒帶 (voodoo band) 纏繞於肢段上進行一種名 為「Tissue flossing」的恢復方式 (以下簡稱 TF)。巫毒帶是一種由橡膠製成、具有彈性 的物品,而 TF 則是以巫毒帶加壓身體肢段使該部位暫時缺血,解除壓力後使血液增加 灌流至該部位促進代謝,增加組織修復。除了 Kelly Starrett 外,德國物理治療師 Sven Kruse 發明與巫毒帶相似之材質製成的福洛斯功能性加壓帶 (Flossband),並宣稱其具有 肌筋膜放鬆、增進關節活動度、減緩疼痛、恢復肌力等療效。Flossband 的效果機制與巫 毒帶採用之理論基礎為 TF,但是 Flossband 中則稱為海綿效應 (Sponge technique)。Sven Kruse 認為 Flossband 可以破壞沾黏的筋膜使其達到肌筋膜放鬆與增進關節活動度的效 果,且其可利用海棉效應達到加速恢復之效用。然而,發明人與提倡者的擁護並不代表 Flossband 確實有這些效果,甚至也不代表他確實能產生 TF 與破壞筋膜沾黏的機制。 1.

(11) Driller 與 Overmayer (2017) 認為 Flossband 之應用基礎 TF 源自血流阻斷 (Blood flow restriction, BFR) 的理論,身體部位加壓處在短時間內沒有血液供應;加壓結束後, 給予該部位一段休息時間等待血液再灌流 (Blood reperfusion) 促進代謝廢物移除與加 速組織修復。同時也在其的研究發現 Flossband 的預先處理僅能增加關節活動度但無法 提升運動表現 (Driller, Mackay, Mills, & Tavares, 2017)。在 2014 年時,學者開始研究 Flossband 對於延遲性肌肉痠痛 (Delay Onset Muscle Sourness, DOMS) 的效果,Harrison、 Roehl、Skog 與 Vande Linde (2014) 提出 Flossband 可以加速力量峰值恢復但是無法改善 DOMS 造成的痠痛。然而,陸續有學者發表與其衝突的結果,上述之矛盾讓人開始思考 Flossband 是否真有其宣稱的效果 (Gorny & Stoggl, 2018)。除此之外,BFR 已被證實可 以限制血液通 過影響 血氧濃度,但是 Flossband 並無研究探討是否可以影響血流 (Barstow, 2019)。過去 BFR 的實驗曾以近紅外線光譜儀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hy, NIRS) 觀測肌肉氧飽和濃度與血流量,雖然 NIRS 並不能直接代表該部位的血流量,但 其測量出的總血紅素 (Total haemoglobin, tHb) 與血流量有高度相關 (Edwards et al., 1993)。本實驗即利用此特性測量 Flossband 纏繞後是否能觀察到與 BFR 類似或相同的 變化趨勢。 然而,即使在證據如此匱乏的情況下,臺灣仍有許多物理治療師及運動傷害防護員 將 Flossband 應用於術後治療及運動傷害防護,甚至體能教練也會在訓練中使用 Flossband。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 Flossband 是否具有其宣稱之效果,及觀察使用 Flossband 以不同壓力加壓時,該部位組織之氧飽和度變化、疲勞後肌肉力量恢復程度及 自覺量表分數的改變,提供臨床工作者及後續研究者參考。.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具有每週至少運動三次習慣之健康男性於肌肉疲勞後,進 行不同介入對於肌力、自覺量表分數、氧飽和度之影響,並觀察不同介入於 30 分鐘內 造成之影響變化。介入型態為:一、靜坐休息 2 分鐘,二、主動膝伸直彎曲動作連續 2 2.

(12) 分鐘,三、以 180 毫米汞柱壓力纏繞巫毒帶後靜坐 2 分鐘,四、以 120 毫米汞柱壓力 纏繞巫毒帶後主動膝伸直彎曲連續 2 分鐘,五、以 180 毫米汞柱壓力纏繞巫毒帶後主 動膝伸直彎曲連續 2 分鐘,並於五項介入後靜坐休息 1 分鐘。測驗動作探討受試者在 膝關節 90 度下之股四頭肌最大等長肌力,測驗時間為:疲勞前、介入後即刻、介入後 15 及 30 分鐘,共測量 4 次,以了解不同介入及進行不同介入後 30 分鐘內肌力、自覺 量表及氧飽和度之變化。 本研究之具體目標如下: 一、探討肌肉疲勞後進行五種不同介入對該部位最大等長肌力之影響、恢復程度 (Perceived Recovery Status Scale, PRS) 及肌肉痠痛程度 (Visual Analog Scale, VAS) 自覺量表之影響。 二、探討肌肉疲勞後進行五種不同介入,隨時間增加,對該部位最大等長肌力之 影響、恢復程度及肌肉痠痛程度自覺量表之影響。 三、探討肌肉疲勞後進行五種不同介入對該部位肌肉氧飽和度之影響。 四、探討肌肉疲勞後進行五種不同介入,隨時間增加,對該部位肌肉氧飽和度之 影響。. 第三節 研究假設 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研究假設如下: 一、肌肉疲勞後進行五種不同介入,靜坐休息組之股四頭肌最大等長肌力與其餘 四種介入具有顯著差異。 二、肌肉疲勞後進行五種不同介入,隨時間增加,最大等長肌力隨之增加。 三、肌肉疲勞後進行五種不同介入,其肌肉之氧飽和度,靜坐休息組與其餘四種 介入有顯著差異,且主動恢復組與纏繞巫毒帶後執行主動恢復有顯著差異。 四、肌肉疲勞後進行五種不同介入,隨時間增加,肌肉之氧飽和度會隨時間有顯 著差異。 3.

(13) 第四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一、纏繞巫毒帶 本研究纏繞巫毒帶之方式為實驗者面對受試者,將巫毒帶由受試者內側向外側、遠 端至近端纏繞。 二、主動恢復 (Active Recovery) 主動恢復過程為受試者主動進行一動作加速恢復,為避免其它肢段影響,本實驗採 用膝關節伸直及屈曲此單關節動作進行。 三、肌肉氧飽和度 本研究以 Portamon 近紅外線光譜儀監測受試者股四頭肌之肌肉氧飽和濃度,其中 測量數值包含總血紅素、氧合血紅素 (Oxygenated Haemoglobin, O2Hb)、去氧血紅素 (Deoxygenated Haemoglobin, HHb) 及組織氧合指標 (Tissue Saturation Index, TSI)。組織 氧合指標計算公式為 [O2Hb/ (O2Hb+ HHb)] x 100%。. 4.

(1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文獻探討包括:第一節 Flossband 的效果與機制;第二節 血流限制─再灌流 的效果與血流變化;第三節 主動恢復的效果;第四章 本章總結。. 第一節 Flossband 的效果與機制 福洛斯功能性加壓帶 (Flossband) ,又稱巫毒帶 (Voodoo band) 是一種橡膠製且具 有彈性的帶狀物品,由德國物理治療師 Sven Kruse 與 Sanctband 公司合作開發。Sanctband 公司宣稱在身體肢段或關節纏繞 Flossband 並進行運動可以破壞筋膜沾黏增加關節活動 度、減少疼痛;除此之外利用 Flossband 可以加壓組織的特性,使纏繞部位缺血,在拆 除 Flossband 後會有較多血液灌流加速周邊組織修復。Starrett 與 Cordoza (2015) 在其 著作中也提到使用巫毒帶具有分離表層和深層組織增加關節活動度、增加肌肉活性以提 升運動表現及加速組織修復功能。 過去研究觀察預先使用 Flossband 處理後關節活動度的改變,發現踝關節活動度增 加但是肩關節與肘關節的活動度處理後則沒有改變,然而在肩關節的實驗中,受試者的 肩關節活動度自覺量表分數卻增加,表示受試者感覺自己的肩關節活動變得較好(Driller et al., 2017; Driller & Overmayer, 2017; Hodeaux, 2017; Kiefer, Lemarr, Enriquez, Tivener, & Daniel, 2017; Mills, Mayo, Tavares, & Driller, 2019; Pakarklis, 2019; Stevenson, Stevenson, & Duarte, 2019)。上述有些研究同時也測量受試者的運動表現,使用 Flossband 後,僅發現 受試者的單腳跳躍速度提升,在其他測驗項目如單腳跳躍高度、下蹲跳 (Counter movement jump, CMJ)、衝刺速度及動態平衡能力上則沒有影響 (Driller et al., 2017; Driller & Overmayer, 2017; Mills et al., 2019; Pakarklis, 2019)。 除了研究預先使用 Flossband 的效果之外,有些學者則選擇研究 Flossband 對組織修 復及疲勞後使用 Flossband 產生的影響。Harrison 等 (2014) 發現讓受試者進行可以產生 延遲性肌肉痠痛 (Delay Onset Muscle Sourness, DOMS) 的實驗設計後纏繞 Flossband 可 以加速受試者膝伸直肌力峰值恢復,但是無法降低受試者的肌肉痠痛程度。然而,若將 5.

(15) 測驗的方式改為 65%的一次最大反覆重量 (Repetition Maximum) 的最大反覆次數,則 使用 Flossband 無法加速肌力恢復,也無法降低受試者的痠痛程度 (Gorny & Stoggl, 2018)。 即使對下肢使用 Flossband 似乎沒有降低痠痛程度的情形,但是將 Flossband 應用於上肢 的 DOMS 時,卻發現受試者的痠痛程度明顯降低 (Prill, Schulz, & Michel, 2019)。除此 之外,在一些下肢傷病個案研究中的治療過程加入 Flossband 也發現個案的疼痛程度相 較使用前顯著下降 (Borda & Selhorst, 2017; Cage, Warner, & Stevenson, 2018; Weber, 2018), 且於手術後使用 Flossband 可以降低患肢的腫脹程度 (Kage & Patil, 2018)。 由前段可知,運動後使用 Flossband 或許具有加速恢復肌力、降低肌肉痠痛程度、 降低組織受傷造成之疼痛程度及腫脹多種功用。然而,Flossband 看似具有非常多的效果 及用處, 但是目前無 充足之研 究解釋 Flossband 作用的 效果與其機制。 Driller 與 Overmayer (2017) 認 為 Flossband 的 機 制 來 自 於 血 流 限 制 ── 再 灌 流 (Blood Flow Restriction──Reperfusion,以下簡稱血流限制) 與 Sanctband 公司所稱之海綿效應相似; 然而目前仍無明確證據說明 Flossband 的效果由血流限制造成,且也無直接之證據指出 纏繞 Flossband 後確實可以破壞筋膜產生 Sanctband 公司宣稱的效果。. 第二節 血流限制──再灌流的的效果與機制 血流限制──再灌流是一種透過壓脈帶加壓肢段使該處組織產生缺血 (Ischemia) 之 反應並在鬆開壓脈帶後產生血管舒張而有較多血液灌流量的理論。現今血流限制通常用 於提升運動表現、訓練、術後復健、減緩疲勞等處;由於利用血流限制提升運動表現通 常在運動或測驗前介入,因此又把這種方式稱為缺血性預處理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PC)。在過去的研究中發現連續 7 天,每天 4 組 5 分鐘的 IPC 可以提升受試者於 Keirin 騎乘表現測試 (Keirin Cycling Performance) 中的表現 (Lindsay et al., 2017),在其他研究 中也發現 IPC 可以提升全力騎乘腳踏車 3 分鐘 (3min Cycling all-out)的功率和縮短 5 公 里計時測驗的時間 (Bailey, et al., 2012a; Griffin, Ferguson, Gissane, Bailey, & Patterson, 2018)。透過 IPC 也可以減少跑步時的乳酸堆積速率 (Bailey, et al., 2012b),延緩肌力運 6.

(16) 動的疲勞產生 (Barbosa et al., 2015; Tanaka et al., 2016),降低運動中 RPE 增加速度 (Cruz, De Aguiar, Turnes, Pereira, & Caputo, 2015)。 然而,IPC 雖然可以提升運動中的表現,卻無法消除等長收縮運動或是等速肌力運 動後產生的疲勞 (Halley, Marshall, & Siegler, 2018, 2019)。有些人為了降低運動後產生的 疲勞,於運動後使用血流限制的技術,這種在運動後使用以促進恢復的方式稱為間歇性 加壓技術 (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 Technology, IPCT)。目前已知 IPCT 具有消 除術後或腳踝扭傷產生之腫脹的效果,也可以促進組織修復 (Khanna, Gougoulias, & Maffulli, 2008; Tessari, Tisato, Rimondi, Zamboni, & Malagoni, 2018),消除 DOMS 的痠痛 程度及恢復因 DOMS 而減少的關節活動度也是 IPCT 的功用之一 (Franz et al., 2018; Haun et al., 2017; Heapy et al., 2018)。然而,大多數 IPCT 的研究都未發現運動後以 IPCT 處理後,肌力有所恢復,僅發現 IPCT 可以促進恢復踩踏腳踏車之功率 (Arriel, De Souza, Da Mota, & Marocolo, 2018; Beaven, Cook, Kilduff, Drawer, & Gill, 2012; Cochrane, Booker, Mundel, & Barnes, 2013; Haun et al., 2017)。 為了確認 IPC 及 IPCT 是否產生血流限制的機制,學者使用非侵入式的 NIRS 測量 受試者在接受 IPC 及 IPCT 處理時的肌肉氧飽和度,其中包含 TSI、O2Hb、HHb 及 tHb, 還有透過超音波觀察血流變化。研究發現在 IPC 處理時,TSI、O2Hb、tHb 皆呈現下降 的趨勢,而 HHb 則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在 IPC 的再灌流期前述四項數值之趨勢皆與 處理時相反;以 IPCT 處理時則發現,血流量呈現逐漸減少的趨勢 (Bailey, et al., 2012a; Barstow, 2019; Caru, Levesque, Lalonde, & Curnier, 2019)。然而,IPC 在介入過程中與使 用 Flossband 介入過程不同,纏繞 Flossband 後,通常會執行低強度運動,此過程與另一 利用血流限制方法相似。這種方法稱為血流限制訓練 (Blood flow retriction training, BFR)。 因此本研究僅討論 BFR 過程中之血流或肌肉氧飽和度,以了解使用 Flossband 時變化。 在比較是否使用 BFR 的低強度運動中發現,單純執行低強度運動所提升之 HHb 顯著低 於使用 BFR (Lauver, Cayot, Rotarius, & Scheuermann, 2017);在 80%1RM 之肌力訓練、 80%1RM 之 BFR 及 20%1RM 之 BFR 間比較也發現 BFR 於兩種強度下可使 HHb 增加 的程度顯著高於僅執行肌力訓練 (Biazon et al., 2019)。IPC、IPCT 與 BFR 用以限制血流 7.

(17) 之壓力通常介於 130 至 220 毫米汞柱 (mmHg),此範圍為確實能造成血流限制之壓力, 因此本研究選取 120 及 180mmHg 之壓力纏繞觀察巫毒帶產生之血流限制效果。 本節探討血流限制之應用效果與其介入當下之血流、氧飽和度變化。IPC 可以提升 運動表現,IPCT 則可以消除腫脹、降低肌肉痠痛程度,但無法恢復肌力。在血流及氧飽 和度方面則得知,IPC、IPCT 及 BFR 皆於介入過程中產生 HHb 增加之情形。因此若於 本研究中發現纏繞 Flossband 當下產生相同情形,可以推測使用 Flossband 可能確實可以 限制血流。. 8.

(18) 第三節 主動恢復的效果 主動恢復 (Active Recovery, ACT) 是一種以低強度運動替代被動恢復 (Passive Recovery, PR)的恢復方式。過去研究發現 ACT 可以促進運動後的乳酸代謝,其中以 80% 的乳酸閾值強度運動最佳 (Ali, Koushkie, Asadmanesh, & Salesi, 2012; Devlin et al., 2014; Nalbandian, Radak, & Takeda, 2017; Van Hooren & Peake, 2018a),且對游泳表現 (Ali et al., 2012)、橄欖球選手下肢肌肉活化及肌力表現的恢復較 PR 佳 (Mika et al., 2016)。然而, 測驗爆發力指標時,如:橄欖球選手列陣爭球 (Scrum) 的力量、總衝刺時間、疲勞指數 (Fatigue Index)、CMJ、反覆衝刺能力、間歇跑距離,ACT 與 PR 之間沒有顯著的差異 (Buchheit et al., 2009; Dupont, Blondel, & Berthoin, 2003; Dupont, Moalla, Guinhouya, Ahmaidi, & Berthoin, 2004; Jougla, Micallef, & Mottet, 2010; Scanlan & Madueno, 2016; Taipale et al., 2018; Van Hooren & Peake, 2018b; Wiewelhove et al., 2016)。過去文獻中也發 現,ACT 與 PR 皆無法降低運動疲勞後的 RPE (Jougla et al., 2010; Scanlan & Madueno, 2016; Wiewelhove et al., 2016)。除此之外,Dupont 等 (2004) 與 Buchheit 等 (2009) 以 NIRS 測量受試者氧飽和度發現執行 ACT 時 O2Hb 逐漸下降且 HHb 逐漸上升,同時消 ‧ 耗的 VO2 也較 PR 多。 使用 Flossband 需進行低強度運動,雖與過去 ACT 相關研究中 80%之乳酸閾值強度 具有落差,但 ACT 確實於介入過程中產生 HHb 上升情形。因此本研究欲觀察使用 Flossband 是否能產生血流限制與主動恢復相加,抑或是相乘之效果。. 第四節 文章總結 總結前三節可以發現 Flossband 具有加速組織恢復、降低疲勞及疼痛 RPE 且也可以 幫助疲勞後的肌力恢復。以上幾點同樣可以在 IPC、IPCT、BFR 的研究中發現類似的效 果。然而,在纏繞 Flossband 的同時也會請運動員操作該部位的主動動作,由於 ACT 處 理單獨進行時在過去也發現有相似的效果,因此本實驗加入 ACT 作為對照組觀察纏繞 Flossband 產生的效果是否相同甚至是擁有血流限制結合 ACT 的功用。同時本研究在介 9.

(19) 入時以 NIRS 觀察受試者的肌肉氧飽和度變化,藉此推斷纏繞 Flossband 當下受試者肌 肉氧飽和度與 BFR、ACT 處理時是否具有相同趨勢,抑或是較兩者有更多的肌肉氧飽 和度變化。. 10.

(20) 第參章 實驗方法與步驟 本章實驗方法分為五節:第一節 研究對象;第二節 實驗儀器與設備;第三節 實驗 設計與流程;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第一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共收取 10 名以健康之成年男性為研究對象,過去皆無任何使用 Flossband 的 經驗。每位受試者皆符合以下標準:過去無使用 Flossband 之經驗、每周至少運動 2 至 3 次,若受試者於過去半年內曾有骨折、關節扭傷、關節炎及肌肉拉傷等神經肌肉損傷、 測量氧飽和度處皮脂大於 17 毫米、受試部位有開放性傷口、對橡膠過敏及心臟病、高 血壓等遺傳性疾病者,皆排除於實驗外。 受試者於實驗前皆詳細閱讀受試者須知(附錄一),且確保每位受試者除了清楚瞭 解本實驗研究目的、實驗流程、過程中可能發生之危險及實驗後相關利益及風險外,也 擁有於實驗中任意時間終止實驗之權利,且受試者自願於受試者同意書簽名(附錄二) 並填寫實驗參與者基本資料表(附錄三),才正式成為本實驗研究對象。. 11.

(21) 第二節 實驗儀器與設備 一、. 等速肌力儀 (Biodex system 4 PROTM, New York, USA) (圖 1). 圖 1、Biodex 等速肌力儀 二、. NIRS 近紅外線光譜 (PortamonTM, Zetten, AS, Netherlands) (圖 2). 圖 2、NIRS 近紅外線光譜背面(左)與正面(右) 三、. 福洛斯功能性加壓帶 Flossband (CompreFlossTM, Sanctband, UK) (圖 3). 圖 3、福洛斯功能性加壓帶. 12.

(22) 四、. PicoPress 壓力計 (PicoPress®, Italy) (圖 4): 用以測量纏繞 Flossband 加壓於肢段之壓力。. 圖 4、PicoPress 壓力計 五、. 標準型皮脂夾 (Sammons Preston Rolyan, Homecraft Ltd, UK) (圖 5). 圖 5、標準型皮脂夾 六、. PRS 及 VAS 自覺量表(附錄四) PRS 自覺量表為一 0 至 10 分之量表,0 代表受試者狀況極差而 10 分代表狀況極 佳;VAS 則為受試者之股四頭肌痠痛程度,0 分代表完全沒有痠痛,10 分則為 極度痠痛。「請問現在的恢復程度為何, 0 代表身體狀況非常非常差,10 代表 身體狀況非常非常良好」、「請問現在大腿前側股四頭肌的痠痛程度為何,0 代表 完全沒有痠痛,10 代表非常非常痠痛」,本研究要求受試者依據上述兩個句子選 擇其分數。. 七、. 節拍器 (APP, Metronome Beats, UK): 受試者跟隨節拍器節奏執行主動恢復。 13.

(23) 第三節 實驗設計與流程 一、實驗設計: 本研究針對股四頭肌疲勞後進行五種不同之介入;靜坐休息 (CTRL)、主動恢復 (ACT)、纏繞 Flossband 後靜坐 (FLOSS)、以 120mmHg 纏繞巫毒帶後執行主動恢復 (FLOSS120)、以 180mmHg 纏繞巫毒帶後執行主動恢復 (FLOSS180)。探討以上五種介 入對肌力、自覺量表分數及氧飽和度之影響。 本研究實驗共分為六次,第一次為熟悉實驗流程及儀器,並記錄受試者的等速肌力 儀配置與其最大等長肌力 (MVCbase)。第二至六次為正式實驗,受試者於實驗前 48 小 時內,不從事高強度運動。實驗中,量測受試者慣用腳之大腿長度 (髂前上脊至髕骨上 緣),並於受試者大腿之中點標記。將 NIRS 設置於受試者大腿標記之遠端,並以彈性繃 帶固定。近端則供介入時 Flossband 纏繞(如圖 6)。. 髂前上脊. Flossband 連線中點 NIRS. 髕骨上緣. 圖 6 儀器配置與操作介入示意圖 14.

(24) 實驗之測驗動作為股四頭肌於膝關節彎曲 90 度下之最大等長肌力,每次測驗五 下,每下用力五秒,休息五秒。收取時間點為疲勞前 (MVCpre)、介入後 (MVCp0)、 介入後 15 分鐘 (MVCp15) 及介入後 30 分鐘 (MVCp30)。疲勞動作與測驗動作相同, 受試者於疲勞階段持續執行此動作直至連續三次力矩值小於 MVCpre 之 40%時,定義 為疲勞。於疲勞後立即進行五種介入之一 每種介入進行共三分鐘,前兩分鐘執行上述動作,並於最後一分鐘靜坐休息等待血 液之再灌流。本研究也於疲勞前 (VASpre, PRSpre)、疲勞後 (VASf, PRSf)、介入後 (VASp0, PRSp0)、介入後 15 分鐘 (VASp15, PRSp15) 及介入後 30 分鐘 (VASp30, PRSp30) 記錄受試者之 VAS 及 PRS 分數。除此之外,於實驗全程收取肌肉氧飽和度資料,以比 較不同介入間之差異。 二、施測流程: (一) 熟悉實驗 1. 架設實驗器材,檢測 NIRS 及等速肌力儀運作是否正常。 2. 向受試者解釋本研究之目的、實驗流程、實驗須知及實驗可能產生之副作用。 3. 記錄受試者之基本資料 (年齡、體重等),並簽署受試者同意書。 4. 進行至少 30 次測驗動作練習,強度為受試者之自覺 25%、50%、75%之最 大努力,至受試者熟悉測驗動作。經充足休息後,進行測驗,作為正式實驗暖 身依據。 5. 熟悉纏繞 Flossband 之過程,並練習跟隨節拍器之節拍進行主動恢復。 (二) 正式實驗 本實驗流程如圖七所示。 1. 架設實驗器材,檢測 NIRS 及等速肌力儀運作是否正常。 2. 受試者休息十分鐘後,記錄 VAS 及 PRS 分數。 3. 進行目標為 25%、50%、75%之 MVCbase 熱身各五下,每下用力五秒,休 息五秒。 4. 進行肌力前測及疲勞運動;疲勞定義為連續三次力矩值小於前測之 40%。 15.

(25) 5. 疲勞後進行 3 分鐘介入,含兩分鐘介入及一分鐘靜坐。 (1) CTRL:維持坐姿且雙腳自然垂放。 (2) ACT:跟隨節拍器每 4 秒執行一次膝關節伸直屈曲動作。 (3) FLOSS:以 180mmHg 纏繞 Flossband 後,維持靜坐休息姿勢。 (4) FLOSS120:以 120mmHg 纏繞 Flossband 後,執行主動恢復動作。 (5) FLOSS180:以 180mmHg 纏繞 Flossband 後,執行主動恢復動作。 6. 介入後、介入後 15 分鐘及 30 分鐘,記錄 VAS 及 PRS 分數且測量受試者之 最大等長肌力。 7. 肌肉氧飽和度於實驗全程收取資料。. 16.

(26) 招募受試者 告知實驗流程與注意事項 填寫健康狀況調查表 填寫受試者同意書 熟悉實驗流程、介入動作 測量膝伸直最大等長肌力 正式實驗: 安靜休息 10 分鐘 紀錄最後 1 分鐘坐姿測量肌肉氧飽和度、自覺量表分數 以 25%、50%、75%、100%之強度熱身 測量當天膝伸直最大等長肌力 疲勞過程: 重複進行膝伸直最大等長肌力動作,至連續 3 下等長肌力小於 40% 達疲勞後紀錄自覺量表分數 隨機分配且平衡次序實驗設計 介 入 主動恢復處理. 處 理. 控制處理. (ACT). 時. (CTRL). 膝關節. 間. 靜坐. 伸直屈曲. 2. 每2秒1次. Flossband +. Flossband +. Flossband +. 靜坐處理. 主動恢復處理. 主動恢復處理. (FLOSS). (FLOSS120). (FLOSS180). 180mmHg. 120mmHg. 180mmHg. 分 鐘 靜坐休息 1 分鐘 休息結束紀錄自覺量表分數. 測量膝伸直最大等長肌力 圖 7 實驗流程圖. 17.

(27) 第四節 資料處理 一、. 最大等長肌力:將每下力量穩定後的一秒力量平均,再將 5 下平均 (Roebroeck, Harlaar, & Lankhorst, 1993)。. 二、. 肌肉氧飽和度:本實驗以近紅外線光譜(NIRS),全程監測受試者股四頭肌的血 依據實驗階段分為 10 個區段,詳細處理方式如下。 (一) 安靜值:將準備階段中的最後一分鐘肌肉氧飽和度各項指標平均。 (二) 前測 (pre):將進行肌力前測的過程中的肌肉氧飽和度各項指標平均。 (三) 疲勞 (fatigue):將疲勞過程中的肌肉氧飽和度各項指標平均。 (四) 介入 (intervention):將介入過程中的肌肉氧飽和度各項指標平均。 (五) 休息一 (Rest1):將休息 1 分鐘過程中的肌肉氧飽和度各項指標平均。 (六) 後測一 (p0):將第一次後測過程中的肌肉氧飽和度各項指標平均。 (七) 休息二 (Rest2):將休息 15 分鐘過程中的肌肉氧飽和度各項指標去掉頭尾 各一分鐘後平均。 (八) 後測二 (p15):將第二次後測過程中的肌肉氧飽和度各項指標平均。 (九) 休息三 (Rest3):將休息 15 分鐘過程中的肌肉氧飽和度各項指標去掉頭尾 各一分鐘後平均。 (十) 後測三 (p30):將第三次後測過程中的肌肉氧飽和度各項指標平均。. 三、. 力量恢復百分比:將後測之最大等長肌力分別除以前測。公式如下。 力量恢復百分比 (%) =. 四、. 後測 前測. × 100%. 肌肉痠痛減少百分比:將疲勞後肌肉痠痛程度分別減去後測之肌肉痠痛程度除 以疲勞後肌肉痠痛程度。公式如下。 肌肉痠痛減少百分比 (%) =. 18. (VASf − 後測) VASf. × 100%.

(28) 五、. 恢復程度百分比:將後測之恢復程度除以前測。公式如下。 恢復程度百分比 (%) =. 後測 前測. × 100%. 第五節 統計分析 本研究所得資料以 SPSS23.0 軟體進行以下統計分析,統計水準設為 α = 0.05: 一、以 5x3 (介入 x 時間) 重複量數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五種不同介入處理及不同恢 復時間,對力量恢復百分比變化、肌肉痠痛減少百分比及恢復程度百分比。當統計 水準 p <0.05 時,進行 Bonferroni 事後比較。 二、以 5x7 (介入 x 時間) 重複量數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五種不同介入處理及不同 恢復時間,對氧飽和度中四種參數之影響。當統計顯著值 p <0.05 時,進行 Bonferroni 事後比較。. 19.

(29) 第肆章 結果 實驗過程所收取之資料,經統計分析處理後之結果分為四小節加以敘述:第一節 不 同介入與恢復時間對膝伸直肌力之影響;第二節 不同介入與恢復時間對 PRS 與 VAS 自 覺量表分數之影響;第三節 不同介入與恢復時間對肌肉氧飽和濃度之影響。. 第一節 不同介入前測之力量及自覺量表資料 表 1 為不同介入之各項指標之前測結果。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比較各介入間之差異, 發現無論是最大等長肌力 (F(4,40) = 1.247,p = .307)、恢復程度 (F(4,40) = 0.369,p = .830) 及肌肉痠痛程度 (F(2.078,20.784) = 0.986,p = .426)於前測時各介入間無顯著差異。 表 1 不同介入與恢復時間之力量恢復百分比 (%) 指標/介入. CTRL. ACT. FLOSS. FLOSS120. FLOSS180. 最大等長肌力. 247.1 ± 67.5. 261.5 ± 70.7. 247.0 ± 62.1. 250.4 ± 54.5. 255.9 ± 63.1. 恢復程度. 9.3 ± 0.8. 9.5 ± 0.5. 9.3 ± 0.7. 9.5 ± 0.6. 9.4 ± 0.7. 肌肉痠痛程度. 0.5 ± 0.5. 0.7 ± 0.7. 0.5 ± 0.6. 0.4 ± 0.4. 0.8 ± 0.9. 註:CTRL:靜坐休息;ACT:主動恢復;FLOSS:以 180mmHg 壓力纏繞 Flossband 並靜坐;FLOSS120:以 120mmHg 纏繞 Flossband 後,執行主動恢復動作; FLOSS180:以 180mmHg 纏繞 Flossband 後,執行主動恢復動作。. 20.

(30) 第二節 不同介入與恢復時間對膝伸直力量恢復率之影響 力量恢復百分比計算公式為受試者後測肌力除以前測肌力,以百分比表示。本實驗 發現不同介入與恢復時間之間無交互作用 (F(8,80) = 1.685 , p = .115),且不同介入 (F(4,40) = 0.959,p = .440)與恢復時間 (F(2,20) = 0.659,p = .528)兩者對力量恢復百分比 也無顯著之影響,如表 2 所示。 表 2 不同介入與恢復時間之力量恢復百分比 (%) 時間/介入. CTRL. ACT. FLOSS. FLOSS120. FLOSS180. MVCp0. 59.5 ± 5.6. 62.9 ± 13.0. 58.6 ± 12.5. 65.2 ± 13.8. 61.3 ± 7.1. MVCp15. 70.6 ± 14.8. 61.5 ± 8.6. 68.1 ± 14.0. 64.8 ± 12.1. 61.4 ± 9.4. MVCp30. 59.5 ± 18.5. 63.0 ± 11.4. 57.0 ± 13.0. 66.5 ± 14.6. 62.7 ± 9.8. 註:CTRL:靜坐休息;ACT:主動恢復;FLOSS:以 180mmHg 壓力纏繞 Flossband 並靜坐;FLOSS120:以 120mmHg 纏繞 Flossband 後,執行主動恢復動作; FLOSS180:以 180mmHg 纏繞 Flossband 後,執行主動恢復動作。. 21.

(31) 第三節 不同介入與恢復時間對自覺量表分數之影響 本實驗收取 PRS 及 VAS 兩種自覺量表分數,依序為受試者之恢復程度及肌肉痠痛 程度。PRS 代表受試者之自覺恢復程度,VAS 則為受試者之股四頭肌肌肉痠痛程度。 恢復程度百分比計算方式為受試者後測 PRS 分數除以前測,以百分比表示。不同介 入與恢復時間之間無交互作用 (F(8,80) = 0.759,p = .639),使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檢驗 不同介入與不同恢復時間,結果發現恢復程度百分比在五種不同介入間無顯著差異 (F(4,40) = 4.409,p = .005),但在不同恢復時間之間則具有顯著差異 (如表 3,F(2,20) = 18.82,p < .001)。 表 3 不同介入與恢復時間之恢復程度百分比 (%) 時間/介入. CTRL. ACT. FLOSS. FLOSS120. FLOSS180. PRSp0. 34.7 ± 21.8. 40.6 ± 26.0. 53.7 ± 20.2. 50.3 ± 17.1. 49.9 ± 27.4. PRSp15. 50.3 ± 23.7*. 47.5 ± 24.4*. 63.1 ± 16.0*. 63.7 ± 12.1*. 63.7 ± 18.6*. PRSp30. 51.3 ± 21.9*. 54.5 ± 18.9*. 70.9 ± 18.3*. 69.1 ± 11.4*. 74.4 ± 16.3*. 註:CTRL:靜坐休息;ACT:主動恢復;FLOSS:以 180mmHg 壓力纏繞 Flossband 並靜坐;FLOSS120:以 120mmHg 纏繞 Flossband 後,執行主動恢復動作; FLOSS180:以 180mmHg 纏繞 Flossband 後,執行主動恢復動作;*:代表與 PRSp0 有顯著差異,p <.05。. 22.

(32) 肌肉痠痛減少百分比計算方式為疲勞之痠痛程度減去後測後,再除以疲勞之痠痛程 度,以百分比單位表示。不同介入與恢復時間之間無交互作用 (F(2.958,29.584) = 0.298, p = .965),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檢驗後,結果發現不同介入間無顯著差異 (F(4,40) = 2.376, p = .068),不同恢復時間則達顯著差異 (F(1.246,12.459) = 15.553,p < .001)。痠痛減少 百分比在 30 分鐘後顯著高於 15 分鐘及介入後當下,且介入後 15 分鐘顯著高於介入後 當下(如表 3)。 表 4 不同介入與恢復時間之肌肉痠痛減少百分比 (%) 時間/介入. CTRL. ACT. FLOSS. FLOSS120. FLOSS180. VASp0. 20.8 ± 11.9. 31.8 ± 21.1. 32.3 ± 13.9. 37.9 ± 14.4. 32.2 ± 30.5. VASp15. 34.2 ± 19.8*. 42.2 ± 20.7*. 45.7 ± 18.6*. 49.8 ± 18.8*. 47.5 ± 21.1*. VASp30. 40.8 ± 16.7*#. 46.0 ± 18.0*# 53.2 ± 23.1*# 58.5 ± 24.0*# 56.0 ± 21.7*#. 註:CTRL:靜坐休息;ACT:主動恢復;FLOSS:以 180mmHg 壓力纏繞 Flossband 並靜坐;FLOSS120:以 120mmHg 纏繞 Flossband 後,執行主動恢復動作; FLOSS180:以 180mmHg 纏繞 Flossband 後,執行主動恢復動作;*:代表與 VASp0 有顯著差異,p <.05;#:代表與 VASp15 有顯著差異,p <.05。. 23.

(33) 第四節 不同介入與不同時間點對肌肉氧飽和濃度之影響 肌肉氧飽和濃度分別為總血紅素 (tHb)、氧合血紅素 (O2Hb)、去氧血紅素 (HHb)、 以及組織氧合指標 (TSI) 共四個參數。在本實驗收取之 tHb 資料中發現不同的介入與時 間之間具有交互作用 (F(32,320) = 12.623,p < .001)。進行單純主要效果分析後,結果發 現不同介入與不同時間點皆會對 tHb 造成影響。在介入中,使用巫毒帶 (FLOSS:17.3 ± 8.3μmol、FLOSS120:10.8 ± 5.9μmol、FLOSS180:17.2 ± 7.8μmol) 之 tHb 皆顯著高於 無使用巫毒帶 (CTRL:2.7 ± 2.2μmol、ACT:2.1 ± 2.0μmol,F(4,40) = 18.101,p < .001)。 不同時間點之單純主要效果如表 4。. AB. AB. AB. 總血紅素 (μmol). 圖 8 介入中不同介入對總血紅素之影響 註:CTRL = 靜坐休息;ACT = 主動恢復;FLOSS = 以 180mmHg 壓力纏繞 Flossband 並靜坐;FLOSS120 = 以 120mmHg 纏繞 Flossband 後,執行主動恢復動作; FLOSS180 = 以 180mmHg 纏繞 Flossband 後,執行主動恢復動作;A = 與 ACT 有 顯著差異;B = 與 CTRL 有顯著差異;p < .05。. 24.

(34) 表 5 不同時間點之總血紅素變化(μmol) 時間/介入. CTRL. ACT. FLOSS. FLOSS120. FLOSS180. Intervention. 9.0 ± 7.0. 9.7 ± 5.0 ce 9.9 ± 4.9 e 4.9 ± 6.8 a. 31.0 ± 11.9 cdefg. 24.6 ± 9.0 bcdefg 10.0 ± 6.0 a 7.0 ± 4.3 a 9.1 ± 5.4 a 7.8 ± 4.3 a 10.1 ± 4.9 a 8.5 ± 4.0 a. 29.4 ± 10.1 bcdefg 10.9 ± 5.7 a 6.5 ± 6.0 a 10.1 ± 3.67 a 7.9 ± 4.4 a 11.0 ± 3.7 a 8.5 ± 3.1 a. Rest1. 7.7 ± 6.7. MVCp0. 5.9 ± 5.9. Rest2. 8.1 ± 5.3. 8.8 ± 4.7. MVCp15. 6.0 ± 4.4. 5.8 ± 5.8 ab. Rest3. 9.2 ± 4.5. 9.7 ± 4.5. MVCp30. 7.4 ± 3.9. 7.1 ± 6.6. 12.7 ± 8.4 6.8 ± 4.9 a 10.0 ± 4.9 a 7.1 ± 5.3 a 10.2 ± 4.6 a 8.4 ± 5.6 a. 註:CTRL = 靜坐休息;ACT = 主動恢復;FLOSS = 以 180mmHg 壓力纏繞 Flossband 並靜坐;FLOSS120 = 以 120mmHg 纏繞 Flossband 後,執行主動恢復動作;FLOSS180 = 以 180mmHg 纏繞 Flossband 後,執行主動恢復動作;a = 與 Intervention 有顯著 差異;b = 與 Rest1 有顯著差異;c = 與 MVCp0 有顯著差異;d = 與 Rest2 有顯著 差異;e = 與 MVCp15 有顯著差異;f = 與 Rest3 有顯著差異;g = 與 MVCp30 有 顯著差異;p < .05。. 25.

(35) O2Hb 的分析結果顯示不同介入與不同時間點之間有交互作用 (F(32,320) = 14.971, p < .001)。經單純主要效果分析後發現,不同介入間對 O2Hb 沒有顯著影響,只有在不 同時間點之 O2Hb 才有顯著之影響 (如表 5)。 表 6 不同時間點之氧合血紅素變化 (μmol) 介入/時間 Intervention Recovery MVCp0 Rest1 MVCp15 Rest2 MVCp30. CTRL. ACT. FLOSS. FLOSS120. FLOSS180. 6.28 ± 5.17 ce 6.19 ± 5.17 ce -5.72 ± 3.41 abdfg 6.44 ± 4.10 ceg -4.76 ± 3.16 abdf 7.95 ± 3.59 ceg -2.60 ± 4.03 cdf. 7.67 ± 3.51 ceg 8.48 ± 3.36 ceg -6.95 ± 3.97 abdf 7.49 ± 2.74 ceg -5.30 ± 4.45 abdf 8.84 ± 2.82 ceg -3.66 ± 5.77 abcdf. 13.73 ± 7.77 ceg 9.62 ± 4.86 ceg -5.22 ± 4.60 abdfg 8.82 ± 3.93 ceg -3.29± 5.53 abdf 9.74 ± 3.54 ceg -1.36 ± 5.91 abcdf. 13.81 ± 5.62 ceg 7.91 ± 4.78 ceg -5.16 ± 3.88 abdef 7.25 ± 3.83 ceg -3.54 ± 4.38 abcdf 8.69 ± 3.12 ceg -2.47 ± 5.45 adf. 12.27 ± 8.44 ceg 8.00 ± 4.17 ceg -5.08 ± 4.06 abdfg 8.58 ± 2.58 ceg -2.81 ± 3.72 abdf 9.78 ± 2.82 ceg -1.68 ± 3.94 abcdf. 註:CTRL = 靜坐休息;ACT = 主動恢復;FLOSS = 以 180mmHg 壓力纏繞 Flossband 並靜坐;FLOSS120 = 以 120mmHg 纏繞 Flossband 後,執行主動恢復動作;FLOSS180 = 以 180mmHg 纏繞 Flossband 後,執行主動恢復動作;a = 與 Intervention 有顯著 差異;b = 與 Rest1 有顯著差異;c = 與 MVCp0 有顯著差異;d = 與 Rest2 有顯著 差異;e = 與 MVCp15 有顯著差異;f = 與 Rest3 有顯著差異;g = 與 MVCp30 有 顯著差異;p < .05。. 26.

(36) 在 HHb 的結果中發現,不同介入與不同時間點間有交互作用 (F(32,320) = 17.621, p < .001),經單純主要效果分析後發現在介入中不同介入之 HHb 達顯著差異 (F(4,40) = 24.473,p < .001),其餘時間點不同介入間均無顯著差異;在各個介入間則發現不同時間 點間具有顯著差異 (如表)。 AB. AB. AB. 去氧血紅素 (μmol). 圖 9 介入中不同介入對去氧血紅素之影響 註:CTRL = 靜坐休息;ACT = 主動恢復;FLOSS = 以 180mmHg 壓力纏繞 Flossband 並靜坐;FLOSS120 = 以 120mmHg 纏繞 Flossband 後,執行主動恢復動作;FLOSS180 = 以 180mmHg 纏繞 Flossband 後,執行主動恢復動作;A = 與 ACT 有顯著差異;B = 與 CTRL 有顯著差異;C = 與 FLOSS 有顯著差異;D = 與 FLOSS120 有顯著差異;E = 與 FLOSS180 有顯著差異;p < .05。. 27.

(37) 表 7 不同時間點之去氧血紅素變化 (μmol) 時間/介入 intervention recovery MVCp0 Rest1 MVCp15 Rest2 MVCp30. CTRL. ACT. FLOSS. FLOSS120. FLOSS180. 2.73 ± 2.16 cefg 1.51 ± 1.92 ceg 11.67 ± 5.91 a bdf 1.69 ± 1.70 ceg 10.75 ± 5.73 abdf 1.25 ± 1.50 aceg 10.03 ± 5.68 abdf. 2.06 ± 1.96 bceg 1.46 ± 1.89 aceg 11.81 ± 7.27 abdfg 1.35 ± 2.03 ceg 11.09 ± 6.92 abdf 0.89 ± 1.85 ceg 10.76 ± 6.63 abcdf. 17.28 ± 8.31 bdf 3.07 ± 3.89 a 12.04 ± 6.22 def 1.16 ± 1.31 aceg 10.38 ± 6.20 cde 0.47 ± 1.31 aceg 9.76 ± 5.40 df. 10.81 ± 5.88 bdf 2.00 ± 2.08 aceg 12.12 ± 5.79 bdfg 1.84 ± 2.06 aceg 11.35 ± 5.75 bdf 1.40 ± 2.13 aceg 10.99 ± 5.70 bcdf. 17.17 ± 7.79 bdf 2.85 ± 1.94 aceg 11.57 ± 5.71 bdf 1.51 ± 1.25 aceg 10.69 ±5.14 bdf 1.19 ± 1.31 aceg 10.16 ± 5.09 bdf. 註:CTRL = 靜坐休息;ACT = 主動恢復;FLOSS = 以 180mmHg 壓力纏繞 Flossband 並靜坐;FLOSS120 = 以 120mmHg 纏繞 Flossband 後,執行主動恢復動作; FLOSS180 = 以 180mmHg 纏繞 Flossband 後,執行主動恢復動作;a = 與 Intervention 有顯著差異;b = 與 Recovery 有顯著差異;c = 與 MVCp0 有顯著差 異;d = 與 Rest1 有顯著差異;e = 與 MVCp15 有顯著差異;f = 與 Rest2 有顯著 差異;g = 與 MVCp30 有顯著差異;p < .05。. 28.

(38) 在 TSI 的結果中發現,不同介入與不同時間點間有交互作用 (F(32,320) = 47.110, p < .001),經單純主要效果分析後發現在介入中 (F(1.660,16.601) = 11.658,p = .001)、 第一次後測 (F(4,40) = 3.393,p = .018)、第一次 15 分鐘休息 (F(4,40) = 5.401,p = .001)、 第二次後測 (F(4,40) = 3.782,p = .011)及第二次 15 分鐘休息 (F(4,40) = 36.834,p = .001) 之不同介入之 TSI 具有顯著差異,其餘時間點不同介入間均無顯著差異;在各個介入間 均發現不同時間點間具有顯著差異 (如表 7)。. * 組織氧合指標 (%). 圖 10 介入中不同介入對組織氧合指標之影響. * 組織氧合指標 (%). ACT. CTRL. FLOSS FLOSS120 FLOSS180. 圖 11 第一次及第二次後測時不同介入對組織氧合指標之影響 註:* = 兩時間點間有顯著差異;p < .05。 29.

(39) * 組織氧合指標 (%). ACT. CTRL. FLOSS FLOSS120 FLOSS180. 圖 12 第一次及第二次 15 分鐘休息時不同介入對組織氧合指標之影響 註:CTRL = 靜坐休息;ACT = 主動恢復;FLOSS = 以 180mmHg 壓力纏繞 Flossband 並靜坐;FLOSS120 = 以 120mmHg 纏繞 Flossband 後,執行主動恢復動作; FLOSS180 = 以 180mmHg 纏繞 Flossband 後,執行主動恢復動作;* = 兩種介入 間有顯著差異;p < .05。. 30.

(40) 表 8 不同時間點之組織氧合指標變化 (μmol) 介入/時間 Intervention Recovery MVCp0 Rest1 MVCp15 Rest2 MVCp30. CTRL. ACT. FLOSS. FLOSS120. -2.01 ± 3.92 2.23 ± 2.00 -9.65 ± 8.34 -4.22 ± 4.85 ceg bceg df c -0.98 ± 4.14 2.91 ± 2.20 2.05 ± 3.96 2.62 ± 3.71 ceg aceg ceg ceg -18.01 ± 6.47 -15.15 ± 5.86 -14.63 ± 6.04 -14.36 ± 6.02 abdf abdf bdf abdf -1.57 ± 3.66 2.29 ± 2.15 3.37 ± 2.63 2.09 ± 3.86 ceg ceg aceg ceg -17.27 ± 6.88 -14.22 ± 6.72 12.82 ± 6.47 -13.20 ± 6.92 abdf abdf bdf bdf -1.59 ± 3.72 2.30 ± 2.13 3.21 ± 2.18 2.04 ± 3.99 ceg ceg aceg ceg -16.14 ± 7.31 -13.92 ± 7.28 -11.99 ± 6.00 -12.96 ± 7.22 abdf abdf bdf bdf. FLOSS180 -10.68 ± 8.75 bdf 0.93 ± 2.12 aceg -15.03 ± 6.98 bdf 1.68 ± 2.70 aceg -13.79 ± 7.17 bdf 1.66 ± 3.49 aceg -13.23 ± 7.36 bdf. 註:CTRL = 靜坐休息;ACT = 主動恢復;FLOSS = 以 180mmHg 壓力纏繞 Flossband 並靜坐;FLOSS120 = 以 120mmHg 纏繞 Flossband 後,執行主動恢復動作; FLOSS180 = 以 180mmHg 纏繞 Flossband 後,執行主動恢復動作;a = 與 Intervention 有顯著差異;b = 與 Rest1 有顯著差異;c = 與 MVCp0 有顯著差異;d = 與 Rest2 有顯著差異;e = 與 MVCp15 有顯著差異;f = 與 Rest3 有顯著差異; g = 與 MVCp30 有顯著差異;p < .05。. 31.

(41) 第伍章 討論. 第一節 疲勞後不同介入與不同恢復時間對力量恢復率之影響 根據本研究的結果,於肌肉疲勞後,在纏繞 Flossband 後靜坐休息或進行主動恢復 對於力量恢復率之影響,與單純靜坐休息或主動恢復並沒有顯著差異。在過去文獻中, Flossband 僅能在介入後當下恢復力量峰值,但對於其他力量指標之恢復不具影響,其結 果與本研究結果相同 (Gorny & Stoggl, 2018; Harrison et al., 2014)。Flossband 雖有放鬆肌 筋膜、降低疲勞感等功用,但應用於本研究動作所產生之疲勞,並無顯著的恢復效果。 其可能原因為 ,纏 繞 Flossband 時造成之皮膚不適感 與拉扯的疼痛讓疲勞後介入 Flossband 力量恢復百分比不如預期。另外,本研究為了消除其他肌群之影響且清楚觀察 單一肌群之變化,主動恢復動作同樣選擇單關節動作,仍舊發現主動恢復對力量恢復率 之影響與靜坐休息無顯著差異。除了過去文獻對主動恢復是否能幫助肌力恢復仍無定論 外,也可能由於本研究設定之疲勞動作為最大等長收縮,使用的能量系統為 ATP-PC 系 統,而纏繞 Flossband 則屬於加快乳酸排除之介入,因此無法促進恢復 (Newcomer & Boska, 1997)。纏繞 Flossband 後進行主動恢復無法加速恢復可能由於纏繞 Flossband 與 主動恢復分別皆無法加速恢復,因此即使將兩者同時進行也無法取得相加或相乘之結果。 本研究使用之介入方式皆對力量恢復率沒有顯著之影響,但是本研究採用之測驗動 作為單關節動作膝伸直運動,且使用之主動恢復動作也為單關節動作,與實際運動賽場 上情況不相同,因此未來仍須針對其他肌力或運動表現等指標進行研究,方能貼近實務 應用層面;另外,實務上使用 Flossband 大多連續介入二至三次(總時間 5-10 分鐘) ,與 本研究設計不同(含休息 1 分鐘,總時間共 3 分鐘),也可能為影響結果之原因。. 32.

(42) 第二節 疲勞後不同介入與不同恢復時間對自覺量表分數之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不同介入對恢復程度百分比或肌肉痠痛減少百分比皆無顯著差異。 過去文獻中發現,運動後無論執行主動恢復或靜坐休息皆不會降低下一次運動之自覺用 力程度 (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與本研究結果相同。纏繞 Flossband 不會使恢復 程度百分比增加,也不會使肌肉痠痛減少百分比增加,此現象可能由於纏繞 Flossband 的 不適感或纏繞 Flossband 後執行主動恢復時的皮膚拉扯感,使受試者感受之不適感多於 因纏繞 Flossband 之恢復感,且過去研究發現 Flossband 可以降低疼痛之相關文獻多以患 有神經肌肉損傷之受試者為對象 (Borda & Selhorst, 2017; Cage et al., 2018; Weber, 2018), 因此使實驗結果出現差異。 本研究結果發現,不同恢復時間對恢復程度百分比及肌肉痠痛減少百分比之影響達 顯著差異,在恢復程度百分比之資料中發現介入後 15 分鐘與 30 分鐘皆顯著高於介入後 當下,但是介入後 15 分鐘與 30 分鐘間並無顯著差異。由此可知本次研究收取之恢復程 度百分比在介入後 15 分鐘即恢復至穩定的水平,在恢復時間達 30 分鐘時亦沒有顯著變 好,因此如欲恢復至更高水平,可能要觀察休息時間超過 30 分鐘以上的情形。在肌肉 痠痛減少百分比之資料中則發現, 所有組別介入後 30 分鐘之肌肉痠痛減少百分比均顯 著多於介入後當下及 15 分鐘後,且介入後 15 分鐘顯著多於介入後當下。因此可以證明, 受試者之肌肉痠痛程度隨著時間增加逐漸下降,但不會因為 Flossband 的介入而有所不 同的結果,由上述結論可知,本研究設計之疲勞運動與疲勞標準確實使受試者產生疲勞 及肌肉痠痛之情形,且隨時間增加受試者之自覺感覺也逐漸恢復。. 33.

(43) 第三節 疲勞後不同介入與不同恢復時間對總血紅素之影響 本研究主要探討纏繞 Flossband 時肌肉所產生之變化與使用後效果之持續時間。觀 察本研究結果發現,在介入當下纏繞 Flossband (FLOSS、FLOSS120、FLOSS180) 之總 血紅素顯著高於靜坐休息 (CTRL) 及主動恢復 (ACT),而過去文獻發現總血紅素與血 流量具有高度相關 (r = 0.93) (Edwards et al., 1993),因此得知股四頭肌之血流量因纏繞 Flossband 的當下顯著增加,但於拆除後恢復與無纏繞 Flossband 無顯著差異。此結果與 本研究假設之介入中纏繞 Flossband 血流應下降,在拆除後則顯著增加不同,可能由於 本研究將 NIRS 設置於受試者之大腿遠端而 Flossband 纏繞於近端,且 Flossband 的纏繞 就算愛 180 毫米汞柱的壓力下仍無法完全限制血流有關。人體血管分為動脈與靜脈,動 脈多位於肢段深層而靜脈多位於肢段表層,動脈將血液送離心臟,靜脈將血液運回心臟。 Flossband 使用以局部加壓為原則,因此即使壓力計顯示該區域壓力達 180 毫米汞柱,實 際上仍與過去以壓脈帶完全阻斷血流不同,可能僅限制表層血液而無法限制深層血流供 應之情形。在過去文獻中也提到如需產生血流限制的效果需 50 至 160 mmHg 的壓力, 且若要完全限制動脈則須 300 mmHg 以上之壓力,由此可知纏繞 Flossband 可能可以限 制靜脈但無法限制動脈 (Cook, Clark, & Ploutz-Snyder, 2007)。 本研究中也觀察到 FLOSS120 與 FLOSS180 兩組之平均值具有明顯不同的現象,然 而其標準差過大導致統計結果並沒有顯著。原因可能與前段所述之血流限制所需壓力有 關,隨著壓力增大限制範圍也增大,因此導致兩組間之平均值有此情形。其中的誤差可 能來自於介入過程中,因壓力大小而限制的主動恢復活動範圍有所不同,產生誤差極大 的情形。因此未來若再進行類似之實驗,可以將主動恢復之活動範圍固定,以避免此誤 差產生。 在不同恢復時間點的資料也無顯著差異,因此可得知纏繞 Flossband 產生之影響僅 限介入當下,於拆除後既無法顯著增加總血紅素,也無法在 15 及 30 分鐘後之後測與休 息影響總血紅素濃度。原因如前段所述,纏繞 Flossband 無法限制總血紅素,因此在拆 除後並不會產生再灌流之現象。 34.

(44) 第四節 疲勞後不同介入與不同恢復時間對氧合血紅素之影響 本研究發現纏繞 Flossband 與否並不會影響氧合血紅素的變化,原因可能與前一節 提到之 Flossband 無法限制深層血流有關。氧合血紅素,顧名思義為與氧氣結合之血紅 素,而含氧血由主動脈供應,分流至小動脈、微血管,供應組織氧氣。然而,本研究發 現纏繞 Flossband 無法使氧合血紅素下降,與過去血流限制相關文獻結果不同 (Bailey, et al., 2012a; Barstow, 2019),其可能原因是纏繞 Flossband 無法限制深層動脈血流。 不同恢復時間對血紅素無顯著之影響,如前段所述,由於纏繞 Flossband 於介入當 下無法限制氧合血紅素濃度,因此在後續三個後測時間點也不會與不同介入方式產生差 異。除此之外,分析後測及休息共五個時間點之氧合血紅素變化後,發現如總血紅素相 似的情形,即股四頭肌是否用力為主要影響氧合血紅素變化之因素,用力時,氧合血紅 素下降;休息時,氧合血紅素回升 (Boushel et al., 1998; Yamada et al., 2003)。因此,本 研究認為纏繞 Flossband 無法限制深層之血流,僅可能對淺層血流產生抑制效果。. 第五節 疲勞後不同介入與不同恢復時間對去氧血紅素之影響 在本研究之去氧血紅素結果中發現不同介入方式比較時,僅於介入中對去氧血紅素 產生不同影響。在介入的當下,纏繞 Flossband 之去氧血紅素顯著高於沒有纏繞,此結 果與過去文獻相同 (Barstow, 2019)。總血紅素為氧合血紅素與去氧血紅素之和,因此, 在氧合血紅素沒有差異的情況下,可以視本研究總血紅素之差異來自去氧血紅素之變化, 造成此現象之可能原因為纏繞 Flossband 雖然無法限制深層血流,降低氧合血紅素,但 是可能可以限制表層血流,使去氧血紅素升高。 本研究發現纏繞 Flossband 於後測三個時間點之去氧血紅素與介入當下無顯著差異。 除此之外,不同恢復時間對去氧血紅素無顯著影響,由此可推測纏繞 Flossband 可以產 生類似肌肉用力時使去氧血紅素上升之情形。. 35.

(45) 第六節 疲勞後不同介入與不同恢復時間對組織氧合指標之影響 組織氧合指標 (TSI) 的計算方式為氧合血紅素除以總血紅素,意及含氧之血紅素所 佔之比例,代表當下組織之含氧程度比例。本研究發現於介入中、介入後當下、15 分鐘 後及兩次 15 分鐘休息以上時間點,不同介入達顯著差異。在介入中,FLOSS 及 FLOSS180 之組織氧合指標顯著低於 ACT;介入後當下及 15 分鐘後 FLOSS 顯著高於 CTRL;在兩 次 15 分鐘休息時,ACT 及 FLOSS 顯著高於 CTRL。此結果與過去文獻有些微差異 (Barstow, 2019),因為本研究 FLOSS 及 FLOSS180 之組織氧合指標與 CTRL 在介入中並 沒有差異,代表纏繞 Flossband 所產生之變化與 CTRL 幾乎相同,可能與纏繞 Flossband 無法限制血流,氧合血紅素沒有被限制,因此介入中組織氧合指標與 CTRL 之間無顯著 差異。然而,在後測及休息時,FLOSS 之組織氧合指標則顯著高於 CTRL,造成此現象 可能原因為本研究中氧合血紅素未被限制,但去氧血紅素之上升仍舊使該部位組織產生 類似血流限制之效果,使該部位組織缺氧,因此於拆除 Flossband 後組織氧合指標回升。 然而,此回升效果可能於休息階段 (Rest1) 後才發生,因為本研究未於休息階段發現不 同介入對組織氧合指標有所差異,至於 FLOSS180 可能因主動恢復動作過程僅要求受試 者配合節拍器,且盡自己膝關節可活動之最大範圍動作,使結果變異性增大,影響結果。 在不同恢復時間的結果中則發現 FLOSS 對氧飽和度產生之影響可以持續至自二次 15 分鐘休息,不論受試者在動作或是休息的過程中,都能使其股四頭肌具有較高之氧飽 和度;主動恢復則僅在休息時提高受試者之氧飽和度,效果也可持續至第二次 15 分鐘 休息。. 36.

(46) 第七節 結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在肌肉疲勞後纏繞 Flossband 是否可以促進恢復,且是否具有血流 限制之功用,經上述結果與討論後得知: 一、 於疲勞後進行 2 分鐘之靜坐休息、主動恢復、纏繞 Flossband 後靜坐或主動恢 復,並靜坐休息 1 分鐘,五種介入間之力量恢復率、恢復程度百分比、肌肉痠痛減少百 分比無顯著差異,因此本研究中之介入方式可能無法促進肌力及受試者之自覺量表恢復, 也可能無法降低運動後肌肉痠痛程度。除此之外介入後 30 分鐘內之休息時間無法使肌 力恢復至前測水準,但可使恢復程度百分比及肌肉痠痛減少百分比增加至一定水準。 二、 由肌肉氧飽和度之結果可得知,纏繞 Flossband 可能無法限制動脈,但可能可 以限制靜脈。除此之外,第一次使用 Flossband 者,為避免纏繞之不適感,可能以纏繞 Flossband 後靜坐方式,有較佳之組織氧合指標反應。. 第八節 建議 如欲進一步研究 Flossband 之效果與機制,依據本研究結果建議: 一、 選擇相似運動類型之受試者,且使用該類型之測驗動作; 二、 使用 180mmHg 以上之壓力纏繞 Flossband,並加入一使用壓脈帶加壓之對照組; 三、 規定受試者進行主動恢復之活動範圍,且選用一般實務上使用之主動恢復動作。. 37.

(47) 參考文獻 Ali, R. S., Koushkie, J. M., Asadmanesh, A., & Salesi, M. (2012). Influence of massage, active and passive recovery on swimming performance and blood lactate. The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and Physical Fitness, 52(2), 122-127. Arriel, R. A., de Souza, H. L. R., da Mota, G. R., & Marocolo, M. (2018). Declines in exercise performance are prevented 24 hours after post-exercise ischemic conditioning in amateur cyclists. Publiic Library of Science One, 13(11), e0207053. doi:10.1371/journal.pone.0207053 Bailey, T. G., Birk, G. K., Cable, N. T., Atkinson, G., Green, D. J., Jones, H., & Thijssen, D. H. J. (2012). 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prevents reduction in brachial artery flow-mediated dilation after strenuous exercise.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Heart and Circulatroy Physiology, 303(5), H533-H538. doi:10.1152/ajpheart.00272.2012 Bailey, T. G., Jones, H., Gregson, W., Atkinson, G., Cable, N. T., & Thijssen, D. H. J. (2012). Effect of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on lactate accumulation and running performance.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44(11), 2084-2089. doi:10.1249/MSS.0b013e318262cb17 Barbosa, T. C., Machado, A. C., Braz, I. D., Fernandes, I. A., Vianna, L. C., Nobrega, A. C. L., & Silva, B. M. (2015). 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delays fatigue development during handgrip exercis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25(3), 356-364. doi:10.1111/sms.12229 Barstow, T. J. (2019). Understanding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skeletal muscle research.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126(5), 1360-1376. doi:10.1152/japplphysiol.00166.2018 Beaven, C. M., Cook, C. J., Kilduff, L., Drawer, S., & Gill, N. (2012). Intermittent lower-limb occlusion enhances recovery after strenuous exercise. Applied Physiology,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 37(6), 1132-1139. doi:10.1139/h2012-101 Biazon, T., Ugrinowitsch, C., Soligon, S. D., Oliveira, R. M., Bergamasco, J. G., BorghiSilva, A., & Libardi, C. A. (2019).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uscle deoxygenation and 38.

(48) muscle hypertrophy to blood flow restricted training performed at high and low loads. Frontiers in Physiology, 10, 446. doi:10.3389/fphys.2019.00446 Borda, J., & Selhorst, M. (2017). The use of compression tack and flossing along with lacrosse ball massage to treat chronic Achilles tendinopathy in an adolescent athlete: A case report. Journal of Manual & Manipulative Therapy, 25(1), 57-61. doi:10.1080/10669817.2016.1159403 Buchheit, M., Cormie, P., Abbiss, C. R., Ahmaidi, S., Nosaka, K. K., & Laursen, P. B. (2009). Muscle deoxygenation during repeated sprint running: Effect of active vs. passive recove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30(6), 418-425. doi:10.1055/s0028-1105933 Cage, S., Warner, B., & Stevenson, P. (2018). Flossing bands to treat keinböck’s disease in a collegiate men’s basketball player: A case report. International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Journal, 3(2), 166-168. Caru, M., Levesque, A., Lalonde, F., & Curnier, D. (2019). An overview of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n exercise performance: A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 8(4), 355-369. doi:10.1016/j.jshs.2019.01.008 Cochrane, D. J., Booker, H. R., Mundel, T., & Barnes, M. J. (2013). Does intermittent pneumatic leg compression enhance muscle recovery after strenuous eccentric exerci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34(11), 969-974. doi:10.1055/s0033-1337944 Cook, S. B., Clark, B. C., & Ploutz-Snyder, L. L. (2007). Effects of exercise load and bloodflow restriction on skeletal muscle function.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39(10), 1708-1713. doi:10.1249/mss.0b013e31812383d6 Cruz, R. S., De Aguiar, R. A., Turnes, T., Pereira, K. L., & Caputo, F. (2015). Effects of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on maximal constant-load cycling performanc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119(9), 961-967. doi:10.1152/japplphysiol.00498.2015 Devlin, J., Paton, B., Poole, L., Sun, W., Ferguson, C., Wilson, J., & Kemi, O. J. (2014). Blood lactate clearance after maximal exercise depends on active recovery intensity.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and Physical Fitness, 54(3), 271-278.. 39.

(49) Driller, M., Mackay, K., Mills, B., & Tavares, F. (2017). Tissue flossing on ankle range of motion, jump and sprint performance: A follow-up study. Physical Therapy in Sport, 28, 29-33. doi:10.1016/j.ptsp.2017.08.081 Driller, M., & Overmayer, R. G. (2017). The effects of tissue flossing on ankle range of motion and jump performance. Physical Therapy in Sport, 25, 20-24. doi: 10.1016/j.ptsp.2016.12.004 Dupont, G., Blondel, N., & Berthoin, S. (2003). Performance for short intermittent runs: Active recovery vs. passive recovery. 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89(6), 548-554. doi:10.1007/s00421-003-0834-2 Dupont, G., Moalla, W., Guinhouya, C., Ahmaidi, S., & Berthoin, S. (2004). Passive versus active recovery during high-intensity intermittent exercises.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36(2), 302-308. doi:10.1249/01.MSS.0000113477.11431.59 Edwards, A. D., Richardson, C., Van Der Zee, P., Elwell, C., Wyatt, J. S., Cope, M., . . . Reynolds, E. O. (1993). Measurement of hemoglobin flow and blood flow by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75(4), 1884-1889. doi:10.1152/jappl.1993.75.4.1884 Franz, A., Behringer, M., Harmsen, J.-F., Mayer, C., Krauspe, R., Zilkens, C., & Schumann, M. (2018).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blunts muscle damage responses induced by eccentric exercise.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50(1), 109-115. doi:10.1249/MSS.0000000000001406 Gorny, V., & Stoggl, T. (2018). Tissue flossing as a recovery tool for the lower extremity after strength endurance intervals. Sportverletz Sportschaden, 32(1), 55-60. doi:10.1055/s0043-122782 Griffin, P. J., Ferguson, R. A., Gissane, C., Bailey, S. J., & Patterson, S. D. (2018).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enhances critical power during a 3 minute all-out cycling test.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36(9), 1038-1043. doi:10.1080/02640414.2017.1349923 Halley, S. L., Marshall, P., & Siegler, J. C. (2018). The effect of ischaemic preconditioning on central and peripheral fatiguing mechanisms in humans following sustained maximal isometric exercise. Experimental physiology, 103(7), 976-984. doi:10.1113/EP086981. 40.

(50) Halley, S. L., Marshall, P., & Siegler, J. C. (2019). The effect of IPC on central and peripheral fatiguing mechanisms in humans following maximal single limb isokinetic exercise. Physiological Reports, 7(8), e14063. doi:10.14814/phy2.14063 Harrison, M., Roehl, K., Skog, E., Skog, K., & Vande Linde, R. (2014). The effects of compression band treatment on muscle recovery after eccentric fatiguing exercis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Eau Claire Office of Research and Sponsored Programs. doi:http://digital.library.wisc.edu/1793/71051 Haun, C. T., Roberts, M. D., Romero, M. A., Osburn, S. C., Mobley, C. B., Anderson, R. G., . . . Martin, J. S. (2017). Does external pneumatic compression treatment between bouts of overreaching resistance training sessions exert differential effects on molecular signaling and performance-related variables compared to passive recovery? An exploratory study.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One, 12(6), e0180429. doi:10.1371/journal.pone.0180429 Heapy, A. M., Hoffman, M. D., Verhagen, H. H., Thompson, S. W., Dhamija, P., Sandford, F. J., & Cooper, M. C. (2018).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manual therapy and pneumatic compression for recovery from prolonged running - An extended study. Research in Sports Medicine, 26(3), 354-364. doi:10.1080/15438627.2018.1447469 Hodeaux, K. (2017). The effect of floss bands on elbow range of motion in tennis players.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University of Arkansas, Fayetteville. Jougla, A., Micallef, J. P., & Mottet, D. (2010). Effects of active vs. passive recovery on repeated rugby-specific exercises.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Sport, 13(3), 350-355. doi:10.1016/j.jsams.2009.04.004 Kage, V., & Patil, Y. (2018). Effectiveness of voodoo floss band versus crepe bandage in subjects with post-operative lower limb pedal edema: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rrent Advanced Research, 7(6), 13498-13501. doi:http://dx.doi.org/10.24327/ijcar.2018.13501.2415 Khanna, A., Gougoulias, N., & Maffulli, N. (2008). 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 in fracture and soft-tissue injuries healing. British Medical Bulletin, 88(1), 147-156. doi:10.1093/bmb/ldn024. 4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武術是以踢、打、摔、拿等技擊動作為主要內容,以套路和散手為運動形式,注重內外

(七)出院後建議回診復健科,將提供心肺運動 測試,可以了解您的心肺功能程度與運動 安全性,並為您打造個別化的居家運動計 畫。 出院後建議每週運動至少

為維持勞動供需平衡及促進國民就業之安定,依就業服務法第 42 條規定「為保障國民工作權,聘僱外國人工作,不得妨礙本國人

 檢核表中的相關項度包含:主動工作、準時上下 班、不任意請假、工作專注、遵循操作程序、承 受壓力、接受工作變異等 7 項。對照職重系統來 看,主動工作可由表

5.運轉中(或復歸中)若遇停電時,氣壓缸 A 立即停止於該位置,氣壓缸 B、C 則停止於該步

捲土重來(一蹶不振) (成語) 比喻失敗後重新恢復勢力 寫作四 接種 動詞 把疫苗注射到人或動物體內,以預防疾病 閱讀一 排斥(吸引) 動詞 使別的人或事物離開自己這方面

正襟危坐 (成語) 整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比喻拘謹的樣子 寫作  卷四. 安撫 動詞 使心情安靜而舒適

的寧靜,下列何者 亦使用「以動襯靜」的手法? (A)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B)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