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女性幸福人生概念中的家庭角色與工作角色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女性幸福人生概念中的家庭角色與工作角色"

Copied!
10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女性幸福人生概念中的家庭角色與工作角色

The Role of Family and Job in Women’s Idea of Good Life

研 究 生: 陳怡安

Student: I-An

Chen

指導教授: 王耀德 教授

Advisor: Yau-De

Wang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管 理 科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A Thesis

Submitted to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Science College of Management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In

Management Science August 2006

Hsinchu,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2)

女性幸福人生概念中的家庭與工作角色

學生:陳怡安 指導教授:王耀德 博士 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碩士班

摘 要

本研究的目的即在探討在女性的幸福人生概念中,家庭角色與工作角色的相 對重要性,以及不同年齡的女性對幸福人生的概念是否有差異。研究中,以故事 操弄 18 個女主角的工作、婚姻與子女狀態,其中 6 案例中的女主角的工作、婚姻 與子女狀態為 2 好 1 不如意或沒有,另 12 案例女主角之工作、婚姻、子女狀態為 1 好 2 不如意或沒有。工作、婚姻與子女狀態是研究中的三個組內變項,各分成三 種實驗水準(良好、不如意、沒有),受試者之年齡 (未滿 40 歲、40 歲以上)為組 間變項。受試者為居住於台灣北部地區之女性 49 人(青年組 28 人、壯年組 21 人), 年齡 25-65 歲,學歷均為大專以上。以個別實驗的方式請受試者對每一案例中女 主角的人生幸福程度進行評價。之後,在 6 個 2 好 1 不如意或沒有的案例中選出 一個最可以接受及一個最不能接受的女性人生,另在 12 個 1 好 2 不如意或沒有的 案例中選出一個最可以接受及一個最不能接受的女性人生。最後再以訪談的方式 請受試者說明她對本身之工作、婚姻、子女狀態的滿意度,及它們對自己整體人 生滿意度之影響。資料顯示,不分年齡,台灣女性的幸福人生概念中最重要的構 成要件,首要是婚姻,其次是子女,最後才是工作,顯示社會的變化並沒有改變 女性對家庭與工作的看法,女性普遍不會把工作當成是生活或生命的中心。然年 齡雖不會影響女性幸福人生概念中「婚姻 > 子女 > 工作」的優先順序,但隨 者年齡與婚姻、子女的經驗,年紀較大的女性的確在某些見解上和年輕的女性有 所差異,例如,對子女以及單身生活的想法,年長者反而比年輕者更加的與傳統 要求不同,顯示至少在受過大專程度教育的女性中,隨著實際生活經驗的累積, 她們的女性的幸福人生的內容是較多元的。 關鍵字:幸福人生之概念、女性、年齡、家庭、工作、子女

(3)

The Roles of Family and Job in Women’s Idea of Good Life

student:I-An Chen Advisors:Dr. Yau-De Wang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Science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roles of family and job in women's conception of a good life, and the age difference in this conception. Three states (good, not good, none) of a woman’s job, marriage, and children were manipulated by 18 case stories. Forty-nine 49 females between age 25 and 65 were divided into “younger group” (age under 40) and older group” (age 40 or above). All of them were graduates of junior college or above and lived in the northern Taiwan. Participant were asked to rate the happiness of the woman’s life after reading a case story, and to choose a case that was most or least agreeable to themselves from a set of 6 cases (with 2 positives and 1 negative in their marriage and job), and a set of 12 cases (with 1 positive and 2 negatives in their marriage and job) respectively. Finally, they were interviewed to give a description of their own current condition of job, marriage, and children, and how these factors contributed to their life.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es of the data show that marriage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of a women’s conception of a good life, followed by children, and job. Age makes no difference in it. However,

qualitative analyses reveal that there are some small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age groups. The older group showed greater concern for children and greater acceptance of being a working woman without marriage, nor child.

(4)

誌 謝

感謝指導教授讓我有機會選擇真正喜愛的研究主題,王耀德老師像慈父一 般,教導我們正確的研究態度,並給予學生們最大的支持與幫助;感謝洪瑞雲老 師總是竭盡所能、不厭其煩地指導我們,讓我們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不致迷失方 向,若沒有老師的循循善誘,研究不可能順利完成。另外,感謝 49 位願意在百忙 中抽出時間接受訪談的受試者,謝謝你們的熱心參與,謝謝你們願意與素昧平生 的我分享人生經驗,雖然礙於篇幅有限,只能呈現部分內容,但這些寶貴的故事, 都已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中,當我未來面臨人生的抉擇時,將給我勇氣選擇我真 正想走的道路。 本篇論文的誕生,不只要感謝與論文有直接相關的人,當然還要感謝一直默 默給予我支持的家人與朋友。感謝父母讓我在溫暖愉快的家庭環境中成長,感謝 您對子女教育的重視並沒有因為性別而有所差異,讓我有機會完成唸研究所的夢 想,並得以無後顧之憂地攻讀碩士學位;感謝兄長對我的疼愛與關懷,在百忙中 仍不忘照顧我的生活,在新竹也能看見家人的感覺真好;感謝男友高雋的包容與 陪伴,未來我們還要彼此扶持,共同走過許多人生的關卡;感謝高中社團好友嘉 倩、匡容、佳真、嘉均、育如、明志、心畬,每次與你們的聚會,都成為我繼續 努力的動力;感謝大學好友姿君、夢樵、政鋒、凱琳,在我面臨低潮時總不忘安 慰我、鼓勵我,即使在不同城市生活,我也覺得自己並不孤單;感謝研究所好友 伊雯,跟我一起分享寫論文的甘苦,互相加油打氣,還有同為王老師指導學生的 佳慧、宗霖、琦燕、婉如,謝謝你們給予諸多支援,減少我很多身為外地人的不 便;感謝有緣同住的室友佳樺、悅菽、倩如、聿宸,這是我第一次離家求學,能 夠遇見你們真的非常幸運。 感謝上天,保佑我與家人朋友在這兩年間都過得平安健康;感謝所有曾經幫 助過我的人。

(5)

目 錄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誌謝………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v 圖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三章 方法……… 33 第四章 結果……… 45 第五章 結論與討論……… 82 參考文獻……… 89 附錄一 18 個案例內容……… 92 附錄二 案例之人生幸福度量表……… 98 附錄三 受試者自己的人生幸福度量表……… 99 附錄四 訪談大綱……… 100 附錄五 個人資料……… 101 附錄六 實驗指導語……… 102

(6)

表 目 錄

表一:受試者背景……… 34 表二:實驗設計圖……… 38 表三:案例編號與案例實驗操弄……… 38 表四:正向情境與負向情境之成對樣本 T 檢定……… 39 表五:18 個案例人生幸福度量表的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 46 表六:18 個案例人生幸福度量表之簡單敘述統計與成對樣本 T 檢定………… 47 表七:案例 1~案例 6 的人生幸福度評價……… 48 表八:案例 7~案例 18 的人生幸福度評價……… 50 表九:只有一個缺憾的人生(案例 1~6)中最不能接受的人生……… 51 表十:只有一個良好的人生(案例 7~18)中最不能接受的人生……… 55 表十一:只有一個缺憾的人生(案例 1~6)中相對較能接受的人生……… 59 表十二:只有一個良好的人生(案例 7~18)中相對較能接受的人生………… 64 表十三:職業、婚姻、子女滿意度與整體人生幸福度之 Pearson 相關………… 69 表十四:職業、婚姻、子女滿意度與整體人生幸福度獨立樣本 T 檢定………… 70 表十五:婚姻、子女、職業是否為幸福人生的條件之一?……… 71

(7)

圖 目 錄

圖一:本研究實驗流程……… 44

(8)

第一章 緒論 一、研究背景與動機 近年來,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女性的角色已有所改變,相夫教子已不再是 婦女唯一的人生道路。雖然「重男輕女」的觀念逐漸轉淡,法律也明令規定兩性 有平等受教育的機會,以及保障婦女的工作權,但女性的勞動參與率卻一直明顯 較男性為低,也可以觀察到女性於結婚或生育子女後及退出職場的現象。根據行 政院主計處的統計 (2005),2004 年女性勞動力參與率為 47.6%,較男性之 67.7%低 了 20.1 個百分點,兩性勞動參與率的差異主要來自有偶(或同居)與撫養子女(尤其 是子女年齡在 6 歲以下)之男女,男性的勞參率較女性為高,表示部分女性會隨著 結婚與撫養子女而退出勞動市場,這樣的現象卻鮮少發生在男性身上。 然而,數據所不能回答的是:「因為結婚生子而暫時或長期離開職場的選擇, 是女性自願的?或是非自願的?」,女性是欣喜於可以從此以家庭為生活重心, 不用再辛苦工作養活自己?還是她其實想繼續工作,但她的工作權在諸多壓力下 被剝奪?唯有瞭解選擇背後的思考歷程,才能真正保障婦女權益,促進兩性和諧 相處,讓社會上的人力資源得到更妥善的運用。 工作與家庭是大多數成年男女的生活重心之一,隨著女性的勞參率增加,工 作與家庭間的關係始成為研究議題。西方學者 Lambert(1990) 整理過去關於此議題 的研究,將工作家庭間的關係大致分為三類:分離理論 (segmentation theory)、補償 與調節理論 (compensation & accommodation theory)與溢出理論(spillover theory),其中 以溢出理論得到最多文獻支持,主張工作與家庭間會互相影響,工作-家庭間衝突 即是負面溢出的例子,由於人們的時間與資源有限,要同時兼顧工作與家庭,有 時會有力不從心的挫折感,進而影響個人幸福感;工作與家庭間亦有正面溢出的 例子,例如溫暖的家庭氣氛可成為努力工作的原動力、從工作學到的技巧有助於 處理家庭事務等。不論男女,擁有工作角色與家庭角色對於個人的心理狀態都不 盡然是屬於正面或是負面的影響,「男主外,女主內」的二分法並不是兩性獲得幸

(9)

福人生的唯一準則。

關於工作角色與家庭角色對女性的影響,在西方文獻中有諸多探討 (例如 Baruch & Barnett (1986)、Barnett, Marshall, & Singer (1992) 等)。Baruch & Barnett (1986)

探討「受雇工作者(員工)」、「妻子」與「母親」的角色品質與中年女性的幸福感間

的關係,結果發現造成影響的重點不在於角色的個數,而在於角色的品質。若角 色品質良好,擁有多重角色亦可提升女性幸福感,而且有工作的女性的自尊程度

顯著較沒有工作的女性高,身兼多職不一定等同於「身心俱疲」,重點是在於各種

角色的品質如何。Barnett, Marshall, & Singer (1992) 則將研究重點放在女性之心理健 康受到工作角色與家庭角色的影響,結果發現當女性為單身(無配偶與子女)時,工 作角色的品質與心理健康狀態顯著相關,工作角色的品質越好,心理健康狀態越 好;當女性有配偶或子女時,工作角色的品質與心理健康間的關係變得不顯著。 顯示女性的生活重心在有家庭後有所轉移,工作角色與家庭角色對女性心理健康 狀態的影響並非一成不變。 至於何謂幸福人生,西方文獻多將重點放在構成幸福人生的要素上(例如 King &Napa, 1998 ; Scollon & King, 2004 ; Twenge & King, 2005),對於性別間的差異較少著 墨。King &Napa (1998) 以大學生與社會人士作為受試者,發現他們都認為工作快 樂程度高且工作有意義的人生是幸福人生,只有社會人士對富裕的人生較為嚮 往,可見相對而言,金錢的多寡對於人生幸福程度的影響較少。Scollon & King (2004) 延續 King &Napa (1998) 的研究,加入「努力程度」作為幸福人生的要素之一,想 瞭解人們是否較嚮往「輕鬆」的人生,結果發現工作快樂、有意義與中等以上財 富程度的人生被認為是幸福人生,而工作努力可以提升工作快樂的人生令人嚮往 的程度。由此可知對於工作的付出也是影響幸福人生的條件之一。Twenge & King (2005) 則是再加入「人際關係(包括與家人相處)」作為自變項,結果發現並沒有顯 著的性別差異,工作滿足與人際關係的滿足都能預測幸福人生,但人際關係滿足 的預測程度較工作滿足為高,研究並發現良好的人際關係較工作滿足更能可以滿 足個體的內在需求,因此對於幸福人生的重要性,人際關係的滿足大於工作的滿

(10)

足。King &Napa (1998)、Scollon & King (2004) 與 Twenge & King ( 2005) 三個關於幸 福人生的研究,都有發現受試者背景(學生與社會人士)對幸福人生概念造成些許影 響的現象,推論也許受試者的年齡也是影響幸福人生概念之一。 人在一生中會經歷許多不同的階段,發展心理學家 Hurlock (1987) 將人的一生 分為產前期等共 11 個階段,在每一個階段身心都會有不同的發展情況,也會面臨 各種不同的挑戰。其中成年期前期(從 21 歲到 40 歲)到中年期(從 40 歲到 60 歲)這 一段長達 40 年的時間,是大多數人開始工作、結婚生子、撫育子女的時候,對於 幸福人生的概念,很有可能會隨著年齡而有所改變。Easterlin(2005) 的研究發現, 處於不同生命週期的人,對物質生活方面的渴望會因年齡不同而有所改變,年紀 較輕者對物質生活的渴望較高,非物質生活方面各年齡層間則沒有太大差別,婚 姻幸福是所有生命週期的人共同的渴望。 觀察以上西方學者關於幸福人生概念的研究,會發現家庭關係的滿足相較於 物質的享受,前者才是人們幸福的來源,而且年齡有可能是影響幸福人生概念的 因素之一。 對於台灣女性而言,所謂的幸福人生又包含那些要素?在漫漫人生中如何安 排家庭角色與工作角色是理想的?答案也許可以從一些非正式的調查中略見端 倪。9999汎亞人力銀行於2004年進行「職場女人痛苦與幸福大調查」,結果發現讓 職場女性羨慕的「幸福女性」並非丈夫經濟富裕、自己不用上班工作賺錢的「少 奶奶」,榮獲幸福排行榜冠亞軍的女性都是兼顧家庭與事業的知名藝人,第三名 則是美麗單身的知名企業董事長,這都顯示了女性的價值觀已經有所轉變,女性 也渴望事業成就能受到肯定,家庭事業兩得意才是女性心目中最渴望達到的目 標。2003年7月,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進行「女性上班族幸福感大調查」,採 網路問券調查的方式,由7月9日至7月14日止,回收有效問券共1484份(女性佔66 %,男性34%)。結果發現不分男女,五成受訪者認為自己「幸福」或「很幸福」。 但經過交叉分析,在女性幸福的族群中,未婚女性的比例多於已婚女性,覺得自 己幸福的女性上班族有64%是單身;而在男性幸福的族群中,已婚男性的比例多

(11)

於未婚男性,覺得自己幸福的男性上班族有53%已婚,其中已婚有子女的男性, 幸福感又超越已婚無子女男性。可見婚姻對兩性有不同的影響,對男性而言,婚 姻提升了他的幸福感,對女性卻恰恰相反。那麼,工作就能帶給女性較多的幸福 感嗎?答案恐怕也是未必。調查顯示高達八成女性在公司中遭受到不平等的待 遇,她們必須面對薪資(29.8%)、升遷(23.1%)不如同條件的男同事,甚至無 法進入男性為主決策體系(27.4%)的問題,而且事業與尋找人生伴侶也有衝突。 對男性而言,超過一半受訪男性同意:「成就愈高,愈容易找到對象」,但女性 只有16.5%。相反地,有26.6%的女性表示:「成就愈高,愈不利找到對象」。另 外,子女也是讓女性上班族備感壓力的因素,一旦擁有子女,感到「擁有子女與 工作表現可以相輔相成」的女性比例(8.2%)瞬間下降到只有男性的一半(17. 1 %),高達七成女性認為「壓力很大、很辛苦」,甚至要「蠟燭兩頭燒」。 在女性心目中的理想人生,到底「工作」、「婚姻」、「子女」三者分別扮 演什麼樣的角色?年齡會不會影響女性對於幸福人生的看法?女性在現實生活中 又面臨什麼困境?她們如何於三者間做取捨?這都是本篇論文感到有興趣的議 題。女性的能力不該在父權社會中被埋沒,只有瞭解女性的需要,「尊重女性」 才不致成為空泛的說辭,也才能讓兩性在社會中都有機會發展理想中的幸福人生。 二、研究問題與假設 本研究所想探討的是女性的家庭角色、工作角色與「幸福人生」概念間的關 係,在過去的研究中,少有研究將這三者同時拿來探討其中的關係,較接近的議 題為工作-家庭衝突的相關研究 (例如 Greenhaus & Beutell,1985 ; Eby, Casper, Lockwood, Bordeaux,& Brinley, 2005 等),研究發現感受到工作與家庭間衝突越高的 人,他們的主觀幸福感越低,而在工作-家庭衝突上是否具有性別差異一直沒有定 論。而在幸福人生概念的相關研究中 (例如 King &Napa,1998 ; Scollon & King, 2004 ; Twenge & King, 2005;Easterlin, 2005 ),重點較少放在家庭角色與工作角色的比較, 但可從中觀察到不同年齡層對於幸福人生概念有些許不同的現象。因此,本研究

(12)

將受試者的年齡視為影響幸福人生概念的因素之一,探討年齡可能對女性幸福人 生概念的差異。 再者,外國與本國有文化上的差異,中華文化中親子間的關係較緊密,傳統 上要求對父母盡孝道 (相較於男性,女性還會特別被要求對公婆盡孝道),對下一 代則肩負教養的職責,「望子成龍」的心態強烈,因此本研究將家庭生活進一步區 分為婚姻與子女兩部分,探討女性理想中的幸福人生在「工作」、「婚姻」與「子 女」三部分有什麼樣的安排?女性對於幸福人生的看法是否會隨著年齡而有所改 變?都是本論文想回答的問題。 問題與假說 問題一:工作、婚姻、子女的重要性在女性幸福人生的概念中,是否有差異? 假說一:工作、婚姻、子女的重要性在女性幸福人生的概念中,三者間的重要性 會有差異。預測婚姻與子女的重要性會較職業為高。 問題二:工作、婚姻、子女的重要性在女性幸福人生的概念中,三者間的重要性 排序,是否會受到年齡因素所影響? 假說二:工作、婚姻、子女的重要性在女性幸福人生的概念中,三者間的重要性 排序,會受到年齡因素所影響。預測婚姻與子女的重要性對年齡較大的女性較高, 工作的重要性對年齡較小的女性較高。 變項定義 自變項 1. 年齡:受試者的年齡,以受試者自行填寫之歲數計算。將受試者分為青年組 (未 滿 40 歲)與壯年組 (40 歲以上)。 2. 工作:指個人的職業狀況,包括家庭主婦以及有酬勞的工作者。於實驗情境中, 分為三種水準:良好、不如意與沒有(家庭主婦)。

(13)

3. 婚姻:法律上認可的婚姻關係。於實驗情境中,分為三種水準:良好、不如意 與沒有(未婚或離婚)。 4. 子女:法律上認可的親子關係,本研究不區分領養或是親生子女的差異。於實 驗情境中,分為三種水準:良好、不如意與沒有(不孕或未能順利產下子女)。 依變項 1. 幸福人生 主觀地評斷人生幸福的程度,越滿意的、越圓滿的、遺憾較少的人生為較幸福 的人生。

(1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一、女性工作的歷史、社會背景及意義 於十八世紀工業化之前,生產活動與家庭活動是密不可分的,大多數人從事 農牧業或手工業,工作場所就在鄰近住所的農地或在家中,家庭成員分工合作參 與生產活動,家長可以同時賺錢養家與看護孩子。但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生產 活動轉移至工廠,導致工作場所與家庭分離,受雇單位由家庭轉變成個人,兩性 為維持家庭負擔不同的責任:男性外出工作賺取金錢,女性在家操持家務照顧子 女。直到二十世紀以前,女性外出就業率仍相當低 (美國 16 歲以上的女性就業率 未超過 20%)(Frieze, Parsons, Johnson, Ruble, & Zellman, 1978 );可以選擇的職業種類 也相當有限,甚至到了 1910 年的英國,三分之一以上的有償就業婦女的職業是女 侍或傭人等(Giddens, 1997)。女性勞工通常為單身女性,結婚後即退出勞動市場。「女 人應以家庭為中心」為社會的主流價值,女性不被鼓勵外出工作,只有貧困家庭 的婦女需要為生活工作貼補家用。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1918)時的勞工短缺,讓婦女投入勞動市場從事原本屬 於男性的工作,以彌補人力之不足。戰後男性雖然重返職場,但女性的生活領域 已不再限於家庭。隨著工商業活動的蓬勃發展,工作機會與日俱增,不管是出於 想要或需要,女性參與勞動的比例確實有逐漸上升的趨勢 (美國: 20 年代至 30 年 代約上升 10%)(Frieze, et. al , 1978)。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1939~1942),美國政府 更是公開徵招女性投入國防與其他工作,加速女性外出工作的潮流。電腦出現後, 自動化的科技降低女性進入工廠的障礙,各先進工業國家的婦女就業率持續上升 (Yalon, 2003)。對多數職業婦女而言,工作讓她們擺脫鎮日乏味的家務勞動,也開 始享受經濟獨立的樂趣。 在台灣,女性勞動人口也呈現上升的趨勢。根據行政院主計處「我國女性人 力資源概況」(2002) 的分析資料指出,2001 年我國女性勞動力人口大約有 400 萬 人,勞動參與率 46.1%,人數較十年前(1991)增 23.7%,平均年增率 2.2%,女性勞

(15)

動力增加之幅度大於男性 (男性勞動力於十年內增 9.3%,年增率 0.9%);而未參 與勞動力的女性中約有六成女性表示是因為料理家務的緣故。 女性投入勞動市場對家庭、社會、經濟有相當程度的影響,經濟上的獨立是 擁有自主權的第一步,工作所賺取的金錢讓女性有機會發展自己的人生。但現實 生活上並非如此單純,女性較男性更可能在職場上面臨薪資、升遷不公、性騷擾 等窘境;在家庭中則面臨小孩無人照料、家庭不支持、丈夫不贊成妻子外出就業 的壓力。從客觀的統計數據中我們無法瞭解這些選擇外出工作或在家操持家務的 女性是出於自願或非自願,工作與家庭對她們而言代表什麼意義,是壓力的來源 還是快樂的泉源,更根本的問題是,她們喜不喜歡自己現在過著的人生。 本研究欲以量化統計與質性訪談的方式瞭解工作、婚姻、子女在女性心目中 的幸福人生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對個人而言,可以提供年輕女性生涯規劃時作參 考,釐清適合自己的方向;對企業而言,瞭解女性的想法有助於設計適合的人力 資源管理制度,才能有效留住與激勵人才;對社會而言,應要正視女性所遭遇到 的差別待遇,促使兩性平權的真正落實。兩性的分工也許並不用遵循單一法則(例 如「男主外,女主內」),而是考慮到個體的差異性。不論男女,選擇料理家務或 外出工作都可以是出於個人自由意志的結果。 二、何謂幸福人生?

心理學大師佛洛依德認為一個健康的人應該要能夠去愛與工作 (to love and to work) (引自 Twenge & King, 2005 ),愛與工作確實是人類生活的兩個重要領域。此

處所指的「愛與工作」都可以被廣義的解釋:「愛」泛指人與人之間情感的交流,

包含親情、友情、愛情等;「工作」指的是讓個人得以生存的方法與途徑,不只包

含各種有薪工作,打理家務、義務服務都是屬於工作的範疇。對於一個成年人而 言,幸福人生與愛和工作脫離不了關係。

許多研究(例如 King &Napa,1998 ; Scollon & King, 2004 ; Twenge & King, 2005 )都 想瞭解幸福人生的要素為何,King &Napa(1998) 的研究假設幸福人生是在工作上感

(16)

到快樂、從事有意義的工作與富裕的人生,他們提供受試者一份捏造假的生涯調 查 (career survey)資料,資料中顯示某人 (無年齡與性別資料)在工作上的快樂程度 (五點量表)、工作是否有意義(五點量表)與平均年收入。此生涯調查的內容包含共 分為 8 種情況 [ 2(工作快樂程度高/低) × 2(工作意義程度高/低) × 2(富裕程度高/ 低) ] ,請受試者判斷某人過的人生是不是幸福人生,研究中的幸福人生定義為(1) 「現在值得嚮往(desirability)的人生」取決於個體覺知到的生活品質,請受試者主觀 判斷是否「我想要過這樣的人生」、「這樣的人生是好的人生」與(2)「未來可以上 天堂的人生」,因為西方人普遍相信有死後審判,個體若在生前多作善事,死後可 以上天堂。研究內容包含 2 個實驗,實驗一的受試者為 104 名大學生 (平均 21.66 歲,男 19 人、女 81 人、4 人缺性別資料),隨機分配到 8 種故事情況中的一種,請 受試者主觀評斷「你覺得這個人是否擁有令人嚮往的生活」與「你認為這個人死 後可能上天堂的可能性」(10 點量表);實驗二的受試者為 264 名社會人士 (平均年 齡 38.72 歲,男 99 人、女 155 人、10 人缺性別資料),其餘程序相同。整體而言, 此研究發現,不論是大學生或社會人士,他們都認為工作快樂程度高且工作有意 義的人生是幸福人生 (同時擁有「現在值得嚮往的人生」與「未來可以上天堂的人 生」);但財富並沒有增加大學生對故事中人物生活的嚮往程度,但會增加社會人 士的嚮往程度。此外,大學生認為工作快樂、工作有意義、富裕的人最有可能上 天堂,社會人士則認為能不能上天堂與富裕無關。此研究顯示一般西方人認為幸 福人生是擁有一份有意義且快樂的工作;相對之下,金錢並不是那麼重要。 由此可知,對西方人而言,有意義而且快樂的工作對人生有加分的效果,而 且處於不同人生階段或不同年齡的人對幸福人生的看法不盡相同,對幸福人生的 看法是會隨著受試者的背景不同而改變的。 光是以工作的快樂程度、工作的意義與富裕程度來探討幸福人生概念還不夠 完備,其後 Scollon & King (2004) 的研究另加入「努力程度」作為幸福人生的自變 項,想瞭解「輕鬆」的人生會不會被認為是幸福人生。此研究包含 3 個實驗,實 驗方式與幸福人生定義都與 King & Napa(1998) 的研究相同。實驗一的受試者為 381

(17)

名社會人士(平均 34.46 歲,男 167 人、女 212 人、2 人缺性別資料),被隨機分到 24 種[3(財富程度高/中/低) × 2(工作意義程度高/低) × 2(工作快樂程度高/低) × 2(工作努力程度高/低)]的故事情況中的一種(故事中仍然沒有性別與年齡資料),結 果顯示努力並沒有顯著的主效果;只有在財富程度中等時,受試者認為輕鬆 (努力 程度低)的人生較努力 (努力程度高)的人生好,研究者推論可能是因為該實驗的 「努力程度」是以工作時間來衡量的關係,人會期待與工作時間相符的收入;有 意義的人生普遍較沒有意義的人生來的幸福,兩者間的差距在貧窮 (財富程度低) 的情況下差異最大,沒有意義又貧窮的人生是被認為最不幸的人生。有趣的是, 結果顯示受試者並不覺得富裕且輕鬆的人生較富裕努力的人生好。整體而言,工 作快樂、有意義與中等以上財富程度的人生被認為是幸福人生。實驗二將努力程 度的衡量方式由實驗一的「工作時間」改成「在工作上耗費心力的程度」,盼能較 準確代表個人的努力程度,受試者共有 366 人(男 132 人、女 232 人、2 人缺性別資 料),其中 188 名為大學生(平均 19.24 歲),178 名為社會人士(平均 41.84 歲),受試 者被隨機分到 8 種 [ 2(工作快樂程度高/低) × 2(工作意義程度高/低) × 2(工作努力 程度高/低) ] 故事情況中的一種。結果顯示,工作快樂、有意義的人生則依然被認 為是未來會上天堂且令人嚮往的人生;工作努力則被視為是有道德的表現,努力 的人未來上天堂的可能性較高,但卻不是令人嚮往的人生。此研究也發現在工作 意義程度高的情況下,大學生與社會人士的想法有顯著差異,大學生較偏愛努力 的人生,而社會人士偏愛輕鬆的人生,此差異有可能是因為社會人士通常身兼多 重角色,他們生活中需將心力分配在工作之外的領域 (例如家庭)的緣故。實驗三 中,研究者進一步將努力分為主動的 (自願投注心力在工作上)與被動的 (工作職 務內容繁重),受試者共有 275 人(平均年齡 42.03 歲,男 124 人、女 150 人、1 人缺 性別資料),受試者隨機分到 16 種 [ 2(工作快樂程度高/低) × 2(工作意義程度高/ 低) × 2(工作努力程度高/低) × 2(主動/被動努力) ] 情況中的其中一種,結果顯示 工作有意義但被動努力的人被認為未來上天堂的可能性最大;如果是自願選擇工 作不努力會被評為懶惰,未來上天堂的可能性較低。經統計分析,發現工作努力

(18)

可以讓工作快樂的人生令人嚮往的程度提升。研究者並請受試者憑直覺判斷故事 主角的個人特質(「他有多快樂?」、「他的人生多有意義?」、「他有多懶惰?」), 發現在一般人的觀念裡面,快樂、有意義與懶惰三者之間並非獨立概念,快樂且 有意義的人生與不懶惰有關,快樂且努力的人生與有意義有關,快樂的人生被認 為比不快樂的人生具有意義,有意義的人生被認為比沒有意義的人生來的快樂, 較努力的人生被認為比不努力的人生來有意義。由於衡量努力程度的方式不同, 實驗三澄清「努力」在實驗一與實驗二中的負向效果,此研究顯示,西方人並不 是崇尚不勞動的人生,努力也是讓人感到快樂與有意義的方式之一,並非全無用 處。 在西方人的觀念中,不勞而獲的人生不算是幸福人生,如果能夠從事一份做 起來快樂、又有意義的工作,人們願意去付出一些努力,讓人生變的更幸福,此 研究也再次應證幸福人生的概念會與受試者的年齡或所處的人生階段有關。 上述兩個研究的限制在於它們的快樂與有意義都僅以工作滿足層面(例如在工 作上感到快樂、從事有意義的工作)來衡量。因工作並不是生活的全部,Twenge & King (2005) 的研究除「工作滿足變項」外,另加入「人際關係(包括與家人相處)」 變項,目的在探討「人際關係(包括與家人相處)滿足」與「工作滿足」對個人衡量 幸福人生的影響,並預測會有性別差異的存在。他們預測男性的幸福人生偏重工 作滿足,而女性的幸福人生偏重人際關係。Twenge & King 仿照 King & Napa(1998) 與 Scollon & King(2004) 的研究方法,幸福人生的定義也一樣是「現在值得嚮往的

人生」與「未來可以上天堂的人生」,共做了 3 個實驗。實驗一的受試者為 161 名(平 均年齡 18.7 歲,女 99 人、男 62 人)大學生,他們被隨機分到 16 種 [ 2 (生涯調查的 性別資料) × 2(人際關係滿足程度高/低) × 2(工作滿足程度高/低) × 2(受試者的 性別) ] 故事情況中的一種,結果發現不管是生涯調查的性別資料或是受試者的性 別,都沒有造成顯著差異。整體而言,雖然故事主角的人際關係滿足程度高與工 作滿足程度高都會被受試者評斷為令人嚮往的人生與未來可以上天堂的人生,但 人際關係滿足較工作滿足更能有效預測幸福人生,顯示人際關係滿足是幸福人生

(19)

的中心概念,工作滿足雖然重要,但人際關係滿足的影響較大。考慮到在學學生 可能對工作沒有概念,實驗二的受試者為 168 名(平均年齡 45.9 歲,女 88 人、男 73 人、7 人缺性別資料)社會人士,沿用實驗一的實驗流程與內容,仍舊沒發現任 何性別差異,結果與實驗一相似,故事主角的人際關係滿足程度高與工作滿足程 度高都會被受試者評斷為令人嚮往的人生與未來可以上天堂的人生,差別僅在於 工作滿足程度對令人嚮往的人生預測能力較實驗一稍高而已。由於實驗一與實驗 二中受試者均將人際關係滿足的重要性排在工作滿足之前,Twenge & King 推論兩 者的差異可能來自於工作滿足與人際關係滿足是符合個體不同方面的需求。因此 實驗三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延續實驗一、實驗二的實驗方法 (但去除性別變項的 探討),研究人際關係滿足、工作滿足與幸福人生之間的關係,第二部分則列舉三 種一般人可能從工作與人際關係中滿足的需求,包括「自主性」(「我覺得我是不 受人控制的。」)、「競爭性」(「我有權支配重要任務。」)、「親和性」(「我覺得 被接受與被愛。」),請受試者填寫自己在實際生活上這三種需求在工作與人際關 係中獲得滿足的程度,受試者共有 330 人(平均年齡 31.17 歲),其中有 168 名(女 123 人、男 45 人)大學生與 162 名(女 93 人、男 67 人、2 人缺性別資料)社會人士,結果 發現第一部分的結果與實驗一、實驗二相似,第二部分則發現受試者認為人際關 係較能符合個人的三種內在需求,只有在社會人士的競爭需求方面,被認為工作 較人際關係更能符合需求,這能解釋為什麼人際關係滿足的人生被評為幸福人 生,因為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滿足個體的內在需求,工作滿足雖然也重要,但是 工作滿足能符合的內在需求較少,所以重要性比不上人際關係滿足。 由以上三個研究得知,不論男女,工作與人際關係都是快樂且有意義的人生 的要項,人際關係的滿足比工作上的滿足更能預測幸福人生;相對地,在不至於 窮困的前提下,財富並不是幸福人生的內涵。如果可以在工作中找到樂趣與意義, 人們也很願意為工作投注心力,幸福人生的重點在於滿足人的內在需求,而且處 於不同人生階段(或年齡)的人看法不完全相同。 這些研究結果正好與 Maslow 的需求層次理論互相呼應,Maslow(1954; 引自

(20)

Robbins, 2003) 假設每個人都有五種需求的層次:(1)生理需求:包括維持生存的需 求,例如免於飢餓、口渴等;(2)安全需求:有保障以及免於身體與心理受到威脅 的需求;(3)社會需求:包括被人接納、關心、支援與歸屬感的需求;(4)自尊需求: 包括內在因素如自尊、自主和成就感,外在因素如地位、肯定與受重視;(5)自我 實現需求:達成個人內心渴望,包括自我成長、發揮潛能和自我實現。工作所賺 取的金錢可以使人滿足生理與安全需求,如果生活貧困,談不上是一個好的人生, 當不至於貧窮時,人們便轉而追求較高層次的滿足,工作與人際關係帶來的快樂 與意義,讓人們有機會滿足社會、自尊和自我實現的需求。 Easterlin(2005) 則以經濟學家的觀點看待幸福人生,主張「資源有限、慾望無 窮」,人擁有的越多,想要的會越多,而且人於不同年齡時所嚮往的人生會有所不 同,他以資料收集年代與歲數將受試者(缺乏人數、性別、教育程度資料)分為三群: (1)早期生命週期:18-29 歲 (1978) /30-44 歲 (1994);(2)中期生命週期:30-44 歲 (1978) /45-59 歲 (1994);(3)晚期生命週期:45-59 歲 (1978) /60~ 歲 (1994),詢問三 個不同生命週期(life cycle)的人目前想要快樂生活中必備的項目有幾項?目前已經 擁有快樂生活要素裡面的幾項?研究發現受試者希望得到的項目遠多於目前擁有 的,理想中必備的項目與目前擁有的項目隨著年代(1978-1994)而增加,處於早期生 命週期的人想要的項目最多,而目前已經擁有項目最多的是晚期生命週期的人。 收入越高與受教育時間越長的人對物質生活(例如:車子、房子、游泳池等)的期待 越高、達成的程度也較高。不同生命週期(life cycle)的人對於非物質生活(快樂婚姻、 子女個數和子女教育程度)的期待則沒有太大差別;其中,快樂婚姻是跨越世代的 共同願望,如果詢問目前沒有擁有快樂婚姻的受試者(包括自述結婚但不快樂、離 婚或分居、喪偶及未婚人士)對快樂婚姻的期待,會發現處於早期生命週期者期待 較高。研究顯示,至少就西方的研究而言,家庭關係的滿足相較於物質的享受, 前者才是人們幸福的來源。 上述文獻皆支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尤其是家庭關係)是幸福人生的重要關鍵,一 份有意義且快樂的工作也是幸福人生的要素之一,人際關係與工作都可以滿足人

(21)

們的部分心理需求,前者滿足心理需求的層面較後者更廣,人們心中所嚮往的幸 福人生會隨著人生階段(或年齡)不同而有差異存在。 三、女性的生涯、工作與家庭 1. 女性的生涯發展 Hurlock (1987) 將人生分為 11 個階段,產前期(從懷孕到出生)、嬰兒期(從出生 到第二個星期結束)、幼兒期(從第二個星期的結束到第二年的結束)、兒童期早期(從 2 歲到 6 歲)、兒童期晚期(從 6 歲到 10 或 12 歲)、青春期或前青年期(從 10 或 12 歲 到 13 或 14 歲)、青年期前期(從 13 或 14 歲到 17 歲)、青年期後期(從 17 歲到 21 歲)、 成年期前期(從 21 歲到 40 歲)、中年期(從 40 歲到 60 歲)、老年期或衰敗期(從 60 歲 到死亡)。由於大多數人在成年期前期選擇配偶、生育子女與投入職場工作,由被 照顧的青少年變成「成人」,被期待扮演一些新的角色,如配偶、父母、謀生者, 也被期待要發展適當角色的新態度、新興趣與新價值概念,要面對的是新的生活 方式及新的社會期望,如果他不能從新的角色中感覺到成就與滿意,會陷入鬱鬱 寡歡的情緒。中年期則是另一轉變的時期,會面臨工作與家庭的適應問題,持續 工作的人達到成就的高峰期,也開始必須準備退休;子女長大離家,則讓原來將 生活重心擺在照顧子女的全職家庭主婦(夫)感到空虛。從成年期前期至中年期,這 四十年之間更是家庭關係與工作發展的重要時期,人們會面臨很多抉擇與轉變, 因此本研究特別關注處這兩個時期的人。 女性的生涯發展一般而言較男性複雜。男性鮮少因為結婚、生育子女而面臨 是否離開職場的抉擇,但在女性身上卻往往陷入工作與家庭難以兼顧的困境。Super (1957) 將女性生涯發展型態分為七種:(1)穩定家庭主婦型:在就讀中學或大學時, 或結束學業後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結婚,沒有特別的工作經驗;(2)傳統女性生涯發 展型:從中學或大學畢業後工作數個月或數年,多從事教學、護理相關工作,婚 後成為全職家庭主婦;(3)穩定性職業婦女型:自學校畢業後以擁有事業為人生目 標,對工作有較強的興趣與動機,工作生涯不因結婚而中斷,事業是生涯發展的

(22)

重點;(4)雙軌生涯型:身兼外出工作與操持家務的兩種工作,差別在於外出工作 有薪水而家務工作則無。此類婦女外出工作的種類多分佈於職業量表的兩端,例 如醫生、科學家等挑戰度高的職業或為維持生活必須工作的勞動階級;(5)間斷生 涯型:在婚前有工作經驗,婚後辭去工作在家生育子女,經過判斷不需全天候看 護子女後再返回職場,從事的工作可能與婚前相同或相異;(6)不穩定生涯型:多 見於低社經地位的家庭,多因經濟因素需外出工作貼補家用,因健康因素退出職 場,生活重心在家庭與工作之間不定時轉換;(7)多軌生涯型:此類婦女沒有特別 專長,一生中轉換多種工作,時常轉換職業跑道,工作不穩定。 O'Connell (1976) (引自 O'Connell, 1980 )則將女性的生活型態分為操持家務者 (housemaker)(傳統型)、職涯取向型(career-oriented)(非傳統型),與介於兩者間的新傳 統型(neotraditional)。傳統型的女性在結婚或生育第一個子女後辭職,之後一直是全 職的家庭主婦;新傳統型的女性則是在全心照顧子女一段時間後又回到職場上; 非傳統型的女性則不因結婚生子而中斷工作。 由此可知,結婚或生育子女是女性轉變職業狀態的重要因素,只有部分女性 不因結婚生子而中斷工作生涯,不論是在西方國家或台灣,這種現象直到最近仍 然相當普遍。

Drobnic, Blossfeld, & Rohwer (1999) 的研究目的在瞭解德國與美國的女性投入 與離開全職工作與兼職工作的時間點是否與女性結婚生子、孩子的年齡與數目有 關,並比較兩國女性的不同之處。Drobnic, Blossfeld, & Rohwer 分析德國與美國 1997 年的官方人口統計資料(德: German Socioeconmic Panel, GSOEP: 4120 名女性;美: National Survey of Families and Households, NSFH: 4537 名女性),資料中記載每位女性 結婚、生子、離婚、進入或離開全職/兼職工作的時間點以及生育子女的數目。他 們發現,整體而言,結婚與生育子女確實會影響女性進入或離開勞動市場的行為, 不論原來從事全職或兼職工作,結婚與撫育幼年子女都會提高離職的可能性,未 婚女性的勞動參與率顯著高於已婚女性、有幼年子女的婦女的勞動參與率顯著高 於沒有幼年子女的婦女。兩國的差別在於社會福利制度的不同,德國人較重視家

(23)

庭價值,政府提供很好的福利獎勵人民結婚生子,大多數的德國女性工作型態是 從事全職工作直到結婚或生子,然後隨即離開勞動市場,等待年紀最小的孩子上 國小後再回歸職場從事兼職工作;相較之下,美國人對於女性結婚生子後是否要 改變工作型態是交由自由市場機制來決定,政府沒有特別訂定鼓勵女性就業的制 度。因兩國的國情不同,學歷在美國與德國對女性工作型態的轉換有不同的影響, 在美國,女性的受教育年限與其結婚或生子後離開全職工作的比例呈負相關,教 育程度越高的女性在結婚或生子後離開全職工作的比例越低(以國中畢業後起算, 每多受一年教育則平均減少 5%離開全職工作的可能性),對兼職工作則無影響。在 德國,學歷反而對全職工作沒有影響,甚至高學歷者在婚後(或生子後)會有較多離 開兼職工作的情形。 在台灣,根據行政院主計處 2005 年國情統計通報中的「女性勞動力參與概況」 報告記載,2004 年 5 月女性勞動力參與率為 47.6%,較男性之 67.7%低 20.1 個百 分點,而就婚姻狀況觀察,未婚女性勞參率 54.6%,與男性未婚者 56.3%相仿,有 偶或同居者 47.8%,則與男性 76.4%相差達 28.6 個百分點。報告中並指出有偶或 同居婦女勞動力參與率高低與撫養子女有密切關係,2004 年 5 月尚無子女之女性 勞動力參與率達 69.4%,較未婚女性高 14.8 個百分點,當家中有未滿 6 歲子女時, 婦女勞參率降至 54.2%,家中有 6~17 歲子女者之女性勞參率則回升至 63.2%。 這些官方統計資料都一再顯示,女性參與勞動市場的型態(兼職或全職等)或退 出勞動市場的決定與婚姻或生育子女有關。不論西方國家或台灣,都有為數眾多 的女性以結婚、生子作為職涯發展的轉折點。 2. 女性的工作與家庭 不論男女,工作與家庭是大多數成年人主要的生活領域,過去由於女性就業 機會少,工作被視為男性的領域,家庭則被視為女性的領域。隨著時代變遷,女 性勞動人口增加,兩性分工的界線逐漸模糊,工作與家庭間的關係始成為研究主 題。Lambert(1990) 整理過去關於此議題的研究,將工作與家庭間的關係大致分為

(24)

三類:

(1) 分離理論 (segmentation theory):將工作與家庭視為兩個獨立分離的領域,假 設一個行為者(actor)可以在時間、物理位置、情緒、態度與行為層面上都將工 作與家庭做良好的區分,假設他於兩個領域間的涉入都不會彼此影響。支持 分離理論的文獻研究(Blood & Wolfe, 1960; 引自 Lambert, 1990)研究對象絕大 多數為藍領階級勞工。一般而言,工作對勞工而言是維生的手段,他們通常 對工作的涉入度與滿意度都不高,不管勞工是有意地或是自然地,工作與家 庭都被區分為兩個不相干的領域。

(2) 補償與調節理論 (compensation & accommodation theory):補償理論主張一個行 動者在工作與家庭其中一個領域無法找到成就與快樂時,會嘗試增加對另一 領域的涉入並於其中尋找滿足感。此理論可解釋某些勞工在面臨家庭問題時 轉而積極投入工作的行為。調節理論與補償理論的邏輯相反,主張一個行動 者會選擇其中一個領域高度投入,導致對另一領域的低度投入,調節理論可 解釋部份勞工對工作的投入超過對家庭的原因—因為工作提供具體成果(例 如建築工人建造大樓、作家發表著作、醫師救人等)、升遷機會、財務報酬等; 相對上,家庭的投入較不能提供具體成果。當一個人從工作中獲得的快樂較 家庭生活多時,會強化他對工作的投入,降低涉入家庭的程度。

(3) 溢出理論(spillover theory):此理論得到較前兩者多的西方研究(例如 Belsky, Perry-Jenkins, & Crouter, 1985; Kelly & Voydanoff, 1985; Piotrkowski, 1979;

Piotrkowski & Crits-Christoph, 1981; 引自 Lambert, 1990 )支持,主張個體從一個 領域轉換到另一個領域時,也會同時將一個領域的感情、態度、行為與技巧 轉移到另一領域。轉移的內容有可能是正面或是負面的特徵,正面的溢出意 味著個體在其中一個領域中感受到的滿足、鼓舞或學習到的技巧延伸到另一 領域,例如愉快的家庭生活讓人更有衝勁面對工作;或是將在工作中學習到 的協調衝突技巧運用在管教子女上。負面的溢出表示在其中一個領域中面臨 的問題與衝突衝擊到個體,使個體在面臨另一個領域時感到困難,例如在公

(25)

司被上司責難回家後拿家人當出氣筒,或是為照顧生病的孩子不克出席公司 重要會議等。

工作-家庭衝突(work-family conflict)即屬於負面溢出的一種,後來發展成為獨立 的研究議題,Greenhaus & Beutell(1985) 整理過去學者的相關文獻後將工作-家庭衝 突定義為"當來自工作與家庭的角色要求互不相容時所發生的角色間衝突",並 歸納出三種主要形式:(1)以時間為基礎的衝突(time-based conflict):與時間分配有 關,當某人把時間投入其中一個角色,而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滿足另一個角色的要 求時,這種衝突便會發生。(2)以緊張為基礎的衝突(strain-based conflict):與心理狀 態有關,當某人從其中一個角色感受到緊張與壓力時,會消耗心力而無法滿足另 一個角色的要求,此時這種衝突便會發生。(3)以行為為基礎的衝突(behavior-based conflict):與行為表現有關,某人扮演其中一個角色時被要求的行為與扮演另一個 角色時的行為不相容時,這種衝突便會發生。例如在工作場合為威嚴的管理者, 回家後與孩子相處仍舊不改威嚴形象,孩子較無法與之親近。 研究發現工作-家庭衝突會影響員工身心健康,衝突程度高的員工有較高的憂 鬱、焦慮傾向,較低的生活滿意度、工作滿意度、家庭滿意度與較高的離職傾向(Eby et al., 2005)。亦有研究指出工作-家庭衝突與幸福感(well-being)呈負相關(Kinnunen, Vermulst, Gerris,& Makikangas, 2003 ; Noor, 2004 ; 陸洛, 黃茂丁, 高旭繁, 2005 ),工 作與家庭間的衝突感覺越強烈的人,越覺得自己過的不幸福。 而造成工作-家庭衝突的因素大致可分為三類:工作領域變項、家庭領域變項 與個別差異 (Eby et al., 2005):(1)工作領域變項:每週工作時數與工作-家庭衝突成 正相關,工作時數越多的員工感受到越強的工作-家庭衝突;工作壓力大、必須在 假日工作或不正常輪班的員工感受到較多工作-家庭衝突,而具支援性的上司與組 織文化(例如鼓勵員工回家吃晚餐)與可有效減低員工的工作-家庭衝突。(2)家庭領 域變項:年幼子女個數較多、最年幼子女年齡較小、小孩需特別照顧、家庭壓力 大、家庭需要時間較多、家庭支持較少的員工感受到較高的工作-家庭衝突。(3)個 別差異:在同樣的工作與家庭環境下,每個人對工作家庭衝突的主觀感受不盡相

(26)

同,個別差異的研究多集中在探討五大人格(Big Five)特質(例如 Grzywacz &

Marks,2000;引自 Eby et al., 2005 )、A 型(Type A)人格(例如 Carlson, 1999; 引自 Eby et al., 2005 )與負向情感(negative affect)(例如 Carlson,1999;Stoeva, Chiu, & Greenhaus, 2002 ; 引自 Eby et al., 2005 ),在個人差異方面研究結果分歧,只有負向情感傾向的 員工感受到較強的工作-家庭衝突有獲得一致的結果。

在正向溢出方面,Barnett & Hyde (2001) 整理前人諸多文獻後提出擴張理論 (Expansionist Theory) 主張工作與家庭間的關係會受到八種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 可以讓工作與家庭產生互相助益的效果,提升人們的幸福感:

(1) 緩衝(Buffering):一個角色的成功與滿意可以緩衝另一角色的失敗與挫折。良 好品質的家庭角色可緩衝男性在職場上承受的壓力,而有報酬的工作經驗, 特別是富挑戰性的工作,可抵銷女性因育兒而產生的心理壓力 (Barnett, Marshall, & Sayer, 1992; 引自 Barnett & Hyde, 2001 )。

(2) 增加收入:女性外出工作可減輕男性獨立支撐家庭經濟的壓力,妻子所得越 高、家庭收入越高,可減輕雙方面臨經濟困境的壓力,進而減少憂鬱的程度 (Ross & Huber, 1985; 引自 Barnett & Hyde, 2001)。

(3) 社會支持:多重角色可以提供社會支援,Polasky & Holahan (1998; 引自 Barnett & Hyde, 2001 )以已婚有子的職業婦女為研究對象,發現工作所得到的社會支 持與個人的焦慮與憂鬱的程度呈負相關。Greenberger & O'Neil (1993; 引自 Barnett & Hyde, 2001 )發現男性的幸福感主要與妻子提供的支援有關,而女性 的幸福感與丈夫、鄰居、上司及同事所提供的支援有關。

(4) 體驗成功的機會:多重角色提供多種機會獲取成就感,可以發展自信或自我 效能 (Bussey & Bandura, 1999; 引自 Barnett & Hyde, 2001 )。

(5) 擴展參考架構:擁有多重角色者比只擁有單一角色的人較能以多種角度來觀 察事情,並可以使用其中一個角色所學到的技巧與知識來處理另一角色的事 情,使問題能順利解決(Crosby, 1991; Crosby & Jaskar, 1993;引自 Barnett & Hyde, 2001 )。

(27)

(6) 增加自我複雜度(self-complexity):Lenville (1985; 引自 Barnett & Hyde, 2001 )指 出自我複雜度較高的人比較能緩衝生活上的負面事件所造成的壓力與憂鬱情 緒,而擁有多重角色是增加自我複雜度的方式之一。

(7) 相似的經驗:當兩性都擁有工作與參與家務,較能體會彼此的感受,有助於 溝通與婚姻品質的提升。Cowan, Cowan, Heming, Garrett, Coysh, Curtis-Boles, & Boles (1985; 引自 Barnett & Hyde, 2001 ) 的研究指出,許多傳統型態的家庭在 孩子出生後,夫妻之間的距離漸行漸遠。當妻子成為全職家庭婦女,丈夫必 須在工作上投入更多時間以維持家庭所需,常需要加班工作或是另外兼差; 妻子則花費時間在與孩子或與同樣是家庭主婦的女性相處,兩人生活圈之間 的差異使得溝通的鴻溝逐漸加深。 (8) 性別角色概念:擁有非傳統的性別角色概念有助於結合工作與家庭角色。擁 有非傳統(兩性平權)性別角色概念的男性較願意參與育兒任務 (Bonney, Kelley, & Levant, 1999; 引自 Barnett & Hyde , 2001 )。Hoffman (1989; 引自 Barnett & Hyde, 2001 )的研究指出,若丈夫持有傳統的性別角色概念(男主外、女主 內),丈夫並不會因為參與育兒任務而感到有助益,同樣地,若妻子持有傳統 的性別角色概念,認為女性的責任是全天候在家陪伴孩子,外出工作並不會 讓妻子感到有助益。 由上述關於溢出理論的討論得知,工作與家庭間的關係會影響人的幸福感, 若個人遇到的情形是正面溢出 (例如在其中一個領域感受到的成就可以緩衝個人 在另一領域的挫折感),會提升個人幸福感;反之,若個人遭遇的情況為負面溢出 (例如工作-家庭衝突),會對幸福感有負面影響。

Baruch & Barnett (1986) 的研究更進一步探討女性的三種角色—「受雇工作者

(員工)」、「妻子」與「母親」的角色品質與中年女性的幸福感間的關係,研究預測

中年女性的幸福感會與參與三種角色的品質有正向關係,結果發現的確有顯著正 向相關。他們以非比例(disproportionate)方式隨機抽樣美國境內 238位年齡 35~55歲 的白種女性為受試者,受試者涵蓋未婚受雇者(49人)、已婚無小孩受雇者(40人)、

(28)

已婚有小孩受雇者(46人)、離婚有小孩者(46人)、已婚無小孩未受雇者(15人)與已婚 有小孩未受雇者(42人),第一階段先從六組人中各組抽出12人以訪談方式瞭解女性 各從這三種角色中獲得的報償(reward)與擔憂(concern)之處,經過整理,列出工作角 色的19種報償(例如:工作時間符合自己的需求)/19種擔憂(例如:有太多工作要做) 之處、妻子角色的15種報償(例如:丈夫的陪伴)/15種擔憂(例如: 丈夫的工作問題) 之處與母親角色的14種報償(例如:感覺被需要)/14種擔憂(例如:養育孩子的財務 壓力)之處。於第二階段請所有受試者評斷上述之報償與擔憂之處在現實生活上對 她而言有多重要/嚴重(四點量表),個人於各角色的角色品質由報償之處(各題分數 乘以+1)及擔憂之處(各題分數乘以-1)的總和來計算,總和分數越高表示品質越好。 在幸福感方面則以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Rosenberg, 1965;引自Baruch & Barnett ,1986)、憂鬱(depression)(Derogatis, Lipman, Rickels, Uhlenhuth, & Covi, 1974; 引自Baruch & Barnett ,1986 )與愉悅(pleasure)(以單題詢問受試者的整體快樂、滿意、 樂觀程度,共三題)三種指標來衡量,研究發現個人的角色品質確實會影響幸福感, 而且角色品質的影響程度大於角色個數。三項角色的品質都與三種幸福感指標呈 顯著相關(與自尊、愉快呈正相關,與憂鬱呈負相關)與研究預測相同,在控制受試 者的教育程度、年齡與家庭收入(家庭收入會顯著影響三項幸福感指標)後,僅有工 作角色能預測個人的自尊程度(有工作的人自尊量表得分較高),擁有妻子與母親角 都不能顯著預測任一幸福感指標,相反地,只有母親角色品質不能顯著預測個人 的愉快程度。 由此可知,擁有多重角色(妻子、母親、受雇工作者)不代表就會使女性感覺超 過負荷,若能夠從三種角色中得到滿足,多重角色反而能夠提升個人幸福感,而 且擁有工作對於提升個人自尊有顯著效果,女性並不認為不用工作的人生就是幸 福人生,工作角色對女性的幸福感仍有相當程度的貢獻。

Barnett, Marshall, & Singer (1992) 的研究則以心理健康的角度切入,目的在於檢 驗工作角色品質若隨著時間變化,是否會對女性個人心理健康造成影響,以及家 庭角色的品質是否為其中的調節變項,結果與預測相同,工作角色品質對女性心

(29)

裡健康的影響與女性扮演的家庭角色有關。Barnett, Marshall, & Singer 分層隨機抽 樣403名美國麻薩諸塞州(Massachusetts)在醫療機構工作、年齡25-55歲的護士(155名) 與社工師(248名)為受試者,經過兩年(共三次)的問卷調查,僅保留資料完整與實驗 期間家庭角色無改變(例如沒有經歷結婚、生子、離婚等)的305名受試者(護士:121 人、社工師:184人)資料來做分析,工作品質的衡量工具以上述 Baruch & Barnett (1986) 訪問72名35-55歲女性所歸納出來的報償(reward)與擔憂(concern)量表為基 礎,融合 Barnett & Marshall (1991;引自Barnett, Marshall, & Singer , 1992 )的研究中與 30名護理人員與社工師以焦點團體訪談的結果,重新擬出一份工作角色的報償(25 題)與擔憂(25題)量表,與Baruch & Barnett (1986) 的量測方式相同,請受試者評斷題 項敘述的報償與擔憂之處在現實生活上對她而言有多重要/嚴重(四點量表),角色品 質由報償之處(各題分數乘以+1)及擔憂之處(各題分數乘以-1)的總和來計算,總和 分數越高表示品質越好。在心理健康部分,以SCL-90-R中焦慮與憂鬱次向度量表, 請受試者填寫過去一個星期來發生14種焦慮症狀與10種憂鬱症狀的頻率(五點量 表,0=完全沒有,4=非常頻繁),分數越高代表心理健康狀況越差。研究結果遇預 測相同,不論是護士或社工師,整體而言,她們的心理健康程度都與工作角色品 質呈正相關,工作角色品質越佳者,心理健康狀況越好。個人的家庭角色狀況(有 無配偶、子女)會與工作角色品質及心理健康程度產生交互作用,對於有子女的受 試者而言,心理健康程度與工作角色品質間的關係不顯著,但沒有子女的受試者 則相反,工作角色品質越佳者,心理健康程度顯著較好;對於有配偶的受試者而 言,心理健康程度與工作角色品質間的關係不顯著,但沒有配偶的受試者則相反, 工作角色品質越佳者,心理健康程度顯著較好;將擁有四種(無配偶無子女/無配偶 有子女/有配偶無子女/有配偶有子女)不同家庭角色狀況的受試者相比,無配偶無子 女的受試者的工作角色品質與心理健康間關係最顯著。研究顯示,女性若擁有多 重角色,對於工作角色品質的變化有緩衝的效果,工作角色品質即使降低,女性 可將注意力放在做好妻子與母親的角色,使個人不至於因為工作角色品質降低而 產生焦慮與憂鬱症狀。

(30)

工作對於女性心理健康的影響程度會受到當時的家庭角色的不同而有不同的 效果,女性於單身時,心理健康明顯與工作角色的品質有關;當擁有婚姻或子女 後,工作角色的品質與心理健康關係變得不顯著。工作、婚姻、子女都可以列入 影響女性心理感受的因素之一,擁有婚姻與子女可以緩衝工作的影響效果,與前 述探討影響幸福人生的因素時有相似的結論,雖然工作也會影響個人的人生幸福 感受,但人際關係(包括家人關係)更能預測一個人覺得自己是否幸福。

Barnett, Marshall, Raudenbush, & Brennan (1993) 的研究則將對象擴及兩性全職 員工,研究檢驗性別、工作角色品質、婚姻角色品質與心理健康間的關係,研究 目的在於比較兩性的心理健康受到工作角色品質及婚姻角色品質的影響是否相 同,結果發現無性別差異。受試者為居住在美國麻薩諸塞州(Massachusetts)東部、 丈夫年齡介於25-40歲的300對雙薪夫婦(夫妻皆為全職工作者),平均受教育年限男 女皆為16年。量測心理健康狀態的方式與 Barnett, Marshall, & Singer (1992)所採用的 相同,以焦慮與憂鬱症狀發生的頻率(共24題)來代表心理健康程度。工作與婚姻角 色品質方面同樣以 Baruch & Barnett (1986) 訪問72名35-55歲女性所歸納出來的報 償(reward)與擔憂(concern)量表為基礎,融合Barnett, Marshall, & Singer (1992) 的研究 與本次實驗的前測,歸納出33題工作報償、28題工作擔憂、26題婚姻報償與26題婚 姻擔憂,同樣以4點量表請受試者評斷題項敘述的報償與擔憂之處在現實生活上對 她而言有多重要/嚴重,角色品質的計算方式也相同,由報償之處(各題分數乘以+1) 及擔憂之處(各題分數乘以-1)的總和來計算,總和分數越高表示品質越好。研究結 果發現女性感受到的工作報償程度顯著較男性高,工作擔憂程度兩性則無差異, 故整體而言女性的工作角色品質較男性佳。另外,不論對男性或女性而言,工作 角色與婚姻角色品質都與發生焦慮、憂鬱症狀的頻率呈負相關,角色品質越好, 心理健康狀態越好,並沒有性別差異。 由此可知女性能從工作與家庭角色中得到許多好處,對於單身無子女的女性 而言,一份品質良好的工作可提升心裡健康狀況;對於有配偶或子女的女性而言, 身為母親與妻子的多重角色可以緩衝工作不如意帶來的負面影響。工作與家庭間

(31)

雖有可能因為個人有限的時間心力而有衝突的情況發生,但家庭角色的滿足及工 作角色的滿足都對個人心理健康狀況有正面的影響。 人們處於工作的時間可能長達四十年,這段時間中工作與家庭的客觀條件會 有所變化(例如職位升遷、工作性質轉變、子女出生、子女獨立相繼離家等),個人 對於客觀條件的主觀反應也會隨著年齡漸長而改變 (例如年輕單身時追求工作上 的成就,結婚生子、年紀漸長時變得較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間),故工作與家庭的 關係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呈現動態變化。於前述探討幸福人生概念時,發現何謂 幸福人生,處於不同生命階段(或年齡)的人的想法會有所不同,這樣的變化也許與 個人當時所扮演的工作角色與家庭角色有關。

Fields, Chen, & Hebert (1997) 的研究將成人的人生分為五大階段:(1)前父母期 成人(preparenting adults):結婚尚未有小孩;(2)年輕父母:孩子全為六歲以下且所 有孩子住在家裡;(3)成熟父母:至少有一個孩子超過六歲且所有孩子住在家裡;(4) 縮小圈子(shrinking circle):至少有一個孩子離開家;(5)空巢期:所有孩子都離家生 活,Fields, Chen, & Hebert 假設不同人生階段、性別的人具有不同程度的角色間衝 突,將個人角色分為工作、雙親、配偶與自我共四種,兩兩間的角色衝突共有六 大類(工作 vs.配偶、工作 vs.雙親、工作 vs.自我、配偶 vs.自我、配偶 vs.雙親、雙親 vs.自我),以問卷調查 244 名(男:115 人、女:129 人)、年齡從 18 歲到 63 歲(平均 38.00 歲)的已婚成人,經統計分析後發現(1)在人生階段方面:工作與雙親及配偶與 雙親間角色衝突在孩子年齡越小時感受越強(第 2-4 階段的感受顯著大於第 5 階 段),因為雙親的角色在孩子年幼時格外重要,必須花費心思學習照顧孩子,難以 兼顧內容不相同的其他角色,關於雙親的角色衝突無明顯性別差異,Fields 等人推 論是因為美國雙薪家庭的情況越來越普遍,男女都必須肩負養育子女的責任所 致;(2)性別方面:男性員工比女性員工感受到較多工作與配偶間角色衝突、男性 比女性感受到較強烈的配偶與自我間角色衝突,Fields 等人推論是因為男性比較把 生活重心擺在工作上,也傾向選擇壓力較大的工作,雖然覺得應該要做體貼的丈 夫,卻有力不從心的感覺。由此可知,工作與家庭間的關係是會隨著不同的人生

(32)

階段而有所變化的,研究結果可以負面溢出來解釋,人只有有限的精力與時間, 子女年幼時照顧子女所需的心力讓人難以同時平衡其他角色,但角色間的衝突會 隨著子女年齡漸增而有所改善,並不會一直持續下去。 雖然在人生中的某些階段會因為要同時兼顧工作、配偶、雙親角色而面臨壓 力,但並不表示擁有工作、婚姻與子女就是沉重的負擔,不只是因為養育子女的 責任在子女年紀漸增時就會減輕,而且多重角色可以緩衝其中一個角色所帶來的 挫敗感,也較有機會從多種角色中獲得肯定自己的機會。人們的工作角色與家庭 角色都是影響幸福人生的要素之一,在某些人生階段兩者間可能彼此相輔相成, 對人生有所助益;也有可能彼此衝突,對心理健康有負面影響。 性別在工作與家庭領域間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至今尚無定論,並不是男性或 女性就一定會為了兼顧工作與家庭而承擔較多壓力或從中獲得較多快樂。Milkie & Peltola (1999) 的研究預測女性因為被期待承擔照顧家人的責任,所以職業婦女會較 男性員工感覺到難以平衡工作與家庭。他們以美國境內於1996年接受一般社會普查 (General Social Survey)且18歲以上的民眾作為母體,隨機抽樣其中466名(男:260人、 女:209人)已婚且受雇的民眾為受試者,用五點量表調查「你覺得你平衡工作與家 庭有多成功?」結果除了在全職工作且育有學齡前子女的女性認為自己沒有成功 平衡工作與家庭以外,整體而言兩性覺得平衡工作與家庭成功的程度是差不多 的。雖然調查家務分配的情況 (同樣是以五點量表,1=幾乎沒做、5=做了全部)發 現不論男女,都指出女性負擔的家務較男性多,但這女性並沒有因此而感到較難 平衡工作與家庭,但此研究也同時發現,兩性判斷自己是否成功地平衡工作與家 庭的標準不同。對男性而言,自己工作時間較長、覺得家務分配不均(妻子做的家 務比自己多很多)、婚姻不快樂、必須為家庭調整工作或為工作調整家庭的問題都 讓男性感覺到自己沒有成功地平衡工作與家庭。相對上,女性只有在婚姻不快樂 與犧牲家庭活動時有這種感受。

從Milkie & Peltola的研究顯示,同樣是擁有幼年子女的員工,但只有女性感到 壓力;而且即使客觀條件不同 (兩性做家事時間長短),但會導致相似的主觀感受

(33)

(兩性都覺得自己平衡工作與家庭還算成功)。研究結果可以推論,工作與家庭對兩 性而言意義與責任不同,兩性都將照顧家庭及陪伴子女視為女性的責任,女性相 對之下較重視家庭生活、較不重視工作,而且將評量自己是否平衡工作與家庭的 重心放在家庭生活的品質,較與工作無關。對女性而言,家庭生活的品質較業生 活的品質更能影響他們的心理感受。 Simon(1995) 以質性訪談方式探討兼顧配偶、雙親、與員工三重角色對心理健 康影響的性別差異。他以40對全職受雇且育有18歲以下子女的雙薪夫妻作為深入訪 談對象,幾乎所有(研究無提供持此意見的人數或所佔百分比資料)男性都相信作為 一個好爸爸、好丈夫,提供經濟支援與提供家人愛、情感支援與陪伴的重要程度 不相上下,約80%的男性並表示若不能為家人提供經濟支持會覺得自己很沒用;幾 乎所有(研究無提供持此意見的人數或所佔百分比資料)女性都認為作為一個好媽 媽、好妻子,提供愛、情感支援與陪伴的重要程度勝過提供經濟支援,女性的基 本義務是為她們的家人準備舒適溫暖的居家環境,負責提供家人情感支援與教養 子女,認為工作只是附加的責任。只有25%的女性將提供經濟支援列為好媽媽、好 妻子的條件之一,35%的女性認為女性的家庭角色不包括提供經濟支援,另外40% 認為兩性應該分擔經濟責任,但男性為主要經濟來源。85%的女性表示為滿足家庭 角色與工作角色而感到分身乏術、無所適從。她們如果因為工作關係而無法給家 人最好的照顧時會有罪惡感,顯示女性的家庭角色與工作角色間互相獨立;男性 則沒有這樣的情緒反應,因為他們認為工作就是負擔家庭角色的任務之一,顯示 男性的家庭角色與工作角色間互相依賴(interdependent)。在角色衝突方面,較多女 性 (女性:75%;男性:40%)感受到工作-雙親角色間的衝突,因為工作關係讓她無 法陪伴在孩子身邊讓她感到遺憾,男性的遺憾則多集中在不克出席孩子的課外活 動而已,比較具有特定性;同樣地,較多女性 (女性:45%;男性:30%)感受到工 作-配偶角色間的衝突,女性表示因為工作之餘的時間精力有限,加上把孩子的需 求放在丈夫之前,忽視丈夫讓她們心生愧疚,女性將婚姻問題的責任歸咎於自己, 但在敘述的過程中,幾乎沒有妻子提起是否有從丈夫那裡得到足夠的關心。相反

(34)

地,除了其中6位男性將婚姻問題的歸咎於自己工時過長無法陪伴妻子外,其餘男 性將責任歸咎於對方,認為是妻子疏於關心他們所致;兼顧多重角色讓70%的女性 感覺自己不是個稱職的母親與妻子,因為沒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照顧家人,讓她 們感到罪惡與自我懷疑,在談話內容中,女性表露比男性較多的焦慮與憂鬱心情, 並有較多身體疾病方面的抱怨;反之,90%的男性覺得自己是稱職的父親與丈夫, 對自己有正面的評價,感到快樂與自我滿足。 若女性的工作角色不能與家庭角色結合(認為女性的家庭角色應該是要陪伴與 關懷家人,工作角色讓她沒有足夠的心力照顧家人或必須離開家人),而男性的工 作角色可以與家庭角色結合(認為男性滿足家庭角色的方式就是提供經濟支援,工 作角色可以帶給他經濟來源),則女性會因為兼顧家庭與工作感到身心俱疲,由此 推論,兩性分工的刻板印象仍深植人心,女性仍將陪伴家人視為滿足家庭角色的 唯一方法,無法像男性一樣將工作視為滿足家庭角色的重要任務之一,兩性的工 作角色與家庭角色內涵是不同的。 首先,將焦點放在工作角色的討論。關於工作意義的研究很多(如 Quintanilla & Wilpert,1991;Weber,1958; 引自蔡明明, 1994 ),但性別方面的差異多半只是附帶提 及,蔡明明(1994) 的研究做了一個全面性的性別差異比較,引用 MOW(1987) 國際 研究組織所設計的題目來量測工作意義,共分為四個向度:(1)工作中心性(work centrality):指工作在一個人的生活中所占的重要程度;(2)工作目標:指一個人在 工作生活中,所欲追求或偏好的目的與價值;(3)與工作相關的社會規範:指工作 有關個人的權利、義務的信念和期望;(4)工作定義:指個人認為何種活動才算工 作的主觀定義。研究對象為台灣的 600 名商專學生與 280 名大學生,結果發現兩性 在工作中心性上有所不同,男性比女性願意多花一些時間在工作上,女性則比男 性願意多花一些時間在家庭、休閒和社區活動上。教育程度也是影響工作意義的 因素之一,大學生較商專生更認同工作的重要性,商專生則比大學生願意多花一 些時間在家庭上。在工作目標上,男性較重視良好待遇及升遷機會,而女性較重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側重培養學 生綜合運用 讀寫聽說能 力及發展多 元化語文能

新角色 新角色 新角色 新角色: : : : 學習促進者 學習促進者 學習促進者 學習促進者 提供參與機會 提供參與機會 提供參與機會 提供參與機會 引導而不操控

內容 解說「識緣名色,名色緣識」(參閱課堂資料 3.6.1) 小結:.

學生思考及討論 情景中,角色缺 乏責任感和公德

Google Classroom 在教學的定位 / 角色.. 校本電子教學材料的整合

目標: 發揮有效的行政管理,統籌科組的行政事 務,作為上層(校長與教務主任)及下屬

製作電子文集 bookPress / Flipbook 調適修正、實作分享

分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