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桃園市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關係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桃園市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關係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4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郭 添 財 博士. 政 治 大 桃園市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與 立. ‧ 國. 學. 教師學術樂觀關係之研究. ‧.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ncipal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and Teacher Academic Optimism in Secondary Schools of Taoyuan City.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陳思年 撰 中華民國 104 年 6 月.

(2) 謝 誌 回首三年在政大的時光,往事就如影片般播放,從到井塘樓報到、每周末假 日的往返上課、馬來西亞參訪之旅到最後論文產出,真是充滿無比的感謝。感謝 政大讓我有機會一窺教育界巨擘的神采,沐浴在推動學校行政搖籃的學術殿堂。 首先,最感佩的就是我的恩師郭添財教授,這一路上的提攜指導,不僅僅是 在學識上,更多的是待人處事、工作態度甚至人生經歷的分享及指引,也因著老 師的悉心指導,讓我順利完成論文。此外,游振鵬教授與馮清皇教授在百忙之中 擔任口試委員,諄諄善誘釐清我的論述,讓我的論文能更臻完善,更是感激萬分。 在校園中上課的日子,大師級的秦夢群教授、湯志民教授、吳政達教授、胡. 政 治 大. 悅倫教授、張奕華教授、林邦傑教授及王鍾和教授啟發了我對教育議題的另一扇 窗,在他們身上看到對教育無私的奉獻、源源不絕的創意及熱情,讓作為學生及. 立. 後輩的我,有了依循的榜樣。. ‧ 國. 學. 除了師長之外,收穫最大的就是結識了一群亦師亦友的同學,大家不論年紀 大小、資歷深淺,真心誠意的分享彼此生活瑣事、工作狀況及心情點滴,在他們. ‧. 身上我看到了自己不足的部分,喚醒被遺忘的理想及塵封的初衷。謝謝宜芬、毓 娟、惠瀅、佩蓉,精彩了學習的氣氛,也是我在求學期間最美麗的煙火。. y. Nat. sit. 最後一年論文產出的這段時間,非常榮幸又感恩的能與小組成員挹芬及建緯. n. al. er. io. 彼此打氣鼓勵,一同走過這段充滿冒險荊棘又驚喜的過程,達成我們順利畢業的. i n U. v. 願望,相信經歷這一切的我們已儲備好面對未知的資糧了。. Ch. engchi. 論文書寫的過程中所有給予我協助的貴人,包含秦秀媛主任、吳瑞美老師讓 問卷發放順利;鄭紹正學長解決統計上的疑難雜症;校內同事陳錦儒組長及黃建 福組長不厭其煩的協助文書排版。另外,所上的蔡秀真小姐,細心的提醒著所有 修課、完成論文的各項細節,如同最溫柔的後盾,在此一併致上我無限的感謝之 情。還有,謝謝桃園市國民中學所有協助填寫問卷的主任、組長及教師們,一同 讓研究順利完成。 當然,最感謝的就是我的父母親,全力支持鼓勵我進修,以及感恩公婆的體 諒以及外子友鴻的包容,我才能完成這一切。沒有你們,這一切也都不重要了。 僅以此文與你們一同分享我的喜悅。 謹誌 乙未年仲夏. I.

(3) 桃園市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關係之研究 摘 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桃園市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之現況,分析 在個人背景變項、學校環境變項下之教師知覺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之差 異情形,探討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的關聯性及彼此間的預測力。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桃園市 29 所公立國民中學之主任、組長、導師 及專任教師為研究對象。共寄發問卷 581 份,回收 562 份,有效問卷 512 份。調 查結果以描述性統計、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 積差相關及逐步多元 迴歸等統計分法,進行資料分析與討論。經結果分析得到以下結論:. 政 治 大. 一、 桃園市國民中學教師知覺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為中高程度。. 立. 二、 個人背景變項中,男性教師在校長教學領導的知覺程度高於女性教師。. ‧ 國. 學. 三、 學校環境變項中,職務性質及學校規模在知覺校長教學領導及教師學術樂. ‧. 觀有顯著差異。. y. sit. io. er. 他教師。. Nat. 四、 兼任行政職務之教師在校長教學領導、教師學術樂觀的知覺程度皆高於其. 五、 學校規模在「24 班(含)以下」之教師,在知覺校長教學領導及教師學術. n. al. Ch. i n U. 樂觀上,皆高於「49 班(含)以上」之教師。. engchi. v. 六、 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有顯著正相關。 七、 校長教學領導之「完善學習環境」與「凝聚教學目標」對教師學術樂觀有 較高之預測力。 依據上述研究結論,提出相關建議,以做為教育行政機關、國民中學行政機 關及後續研究者之參考。. 關鍵詞:校長教學領導、教師學術樂觀 II.

(4)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ncipal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and Teacher Academic Optimism in Secondary Schools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at exploring the correlation and prediction level of principal’s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and teachers’ academic optimism, in terms of different variables such as teacher’s personal background and school environment. To assess the relevance, I surveyed full-time teachers, part-time teachers, section directors and school deans in 29 public and private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oyuan. Of all the 581 questionnaires applied, 512 are valid. These questionnaires are analyzed and presented by us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s,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The. 政 治 大 The relevance between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principals’ instructional 立 leadership and teachers’ academic optimism is high-intermediate.. results of this survey are listed as follows:. 學. ‧ 國. 1.. 2. In the personal background variables, male teachers are more perceptive to principals’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than female teachers.. ‧. 3. In school environment variables, the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and teachers’ academic optimism vary significantly, in terms of. y. Nat. sit. educational positions and the size of school.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and academic optimism.. n. al. Ch. er. io. 4. Teachers in administrative positions have a better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i n U. v. 5. Teachers in a small-sized school (equal to or less than 24 classes) are more. engchi. perceptive to principals’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and have more academic optimism than those in a larger-sized school (equal to or more than 49 classes.) 6.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junior high school principals’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and teachers’ academic optimism. 7. Two factors in principal’s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a positive study environment and cohesive teaching objectives—are the two best predictors of teachers’ academic optimism. Relevant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based on the study, and serve as references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s, junior high school administrators and subsequent research. Key words: principal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teacher academic optimism III.

(5)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5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校長教學領導之意涵與相關研究........................................................ 9 第二節 教師學術樂觀之意涵與相關研究...................................................... 29 第三節 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關係之相關研究.............................. 4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5 第二節 研究假設.............................................................................................. 47 第三節 研究對象.............................................................................................. 47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2 第五節 實施程序.............................................................................................. 66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67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69 第一節 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之現況分析...................... 69 第二節 背景變項在校長教學領導之差異分析.............................................. 76 第三節 背景變項在教師學術樂觀之差異分析.............................................. 88 第四節 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關係之分析.................................... 100 第五節 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間的預測力分析............................ 103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05 參考文獻.................................................................................................................... 109 一、中文部分.................................................................................................... 109 二、外文部分.................................................................................................... 114 附錄一:專家效度審查調查問卷............................................................................ 119 附錄二:學者專家意見彙整修正表........................................................................ 124 附錄三:桃園市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現況調查問卷............ 128 附錄四:桃園市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現況調查問卷............ 13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i n U. v.

(6) 表目錄 表 2-1 國外學者對校長教學領導的定義 .................................................................. 14 表 2-2 國內學者對校長教學領導的定義 .................................................................. 16 表 2-3 Hallinger 與 Murphy(1985) 教學管理維度 .............................................. 21 表 2-4 校長教學領導的向度分析表 ......................................................................... 24 表 2-5 國內校長教學領導論文數量比例 ................................................................. 25 表 2-6 校長教學領導相關研究 ................................................................................. 26 表 2-7 教師學術樂觀相關研究 ................................................................................. 38 表 2-8 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之相關研究一覽表 ...................................... 41 表 3-1 桃園市 103 學年度國民中學學校規模校數、教師數及比例統計 .............. 48 表 3-2 預試抽取之學校及樣本人數統計表 .............................................................. 49 表 3-3 預式問卷每校教師分配人數 .......................................................................... 49 表 3-4 預試抽取之學校問卷發放量暨回收情形統計表 .......................................... 50 表 3-5 預試問卷有效樣本資料統計(N=120) ............................................................ 50 表 3-6 正式問卷學校樣本數分析表 .......................................................................... 51 表 3-7 正式問卷每校教師分配人數 .......................................................................... 51 表 3-8 預試問卷專家學者效度審查名單(依姓氏筆畫排列) .............................. 53 表 3-9「桃園市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關係之研究問卷」 ....... 54 表 3-10 預試問卷各量表構面及題數 ........................................................................ 55 表 3-9「桃園市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關係之研究問卷」 ....... 55 表 3-11 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各層面的項目分析 ............................................... 56 表 3-12 教師學術樂觀各層面的項目分析 ................................................................ 57 表 3-13 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量表因素分析表 .................................................... 58 表 3-14 教師學術樂觀量表因素分析表 .................................................................... 59 表 3-15 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量表因素分析下建議刪除之題項 ....................... 60 表 3-16 教師學術樂觀量表因素分析下建議刪除之題項 ....................................... 60 表 3-17 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量表預試問卷信度分析摘要表 ........................... 61 表 3-18 教師學術樂觀量表預試問卷信度分析摘要表 ........................................... 62 表 3-19 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量表題目 ................................................................ 63 表 3-20 教師學術樂觀量表題目 ................................................................................ 64 表 4-1 原始樣本資料統計表(N=512) ........................................................................ 70 表 4-2 合併後樣本資料統計表(N=512) .................................................................... 71 表 4-3 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現況分析摘要表(N=512) ................................. 72 表 4-4 教師學術樂觀現況分析摘要表(N=512) ................................................. 73 表 4-5 不同性別在「校長教學領導」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76 表 4-6 不同年齡層在「校長教學領導」各層面及整體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 78 表 4-7 不同教育程度在「校長教學領導」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79 表 4-8 不同服務年資在「校長教學領導」各層面及整體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 80 表 4-9 不同職務性質在「校長教學領導」各層面及整體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 81 表 4-10 不同學校規模在「校長教學領導」各層面及整體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 83 表 4-11 不同學校區域在「校長教學領導」各層面及整體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 84 表 4-12 不同背景變項在「校長教學領導」各構面之差異分析統計表 ................ 85 表 4-13 桃園市近五年來不同性別教師兼任行政職務比例分析表 ........................ 86 表 4-14 不同性別在「教師學術樂觀」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8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 i n U. v.

(7) 表 4-15 不同年齡層在「教師學術樂觀」各層面及整體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 90 表 4-16 不同教育程度在「教師學術樂觀」之差異分析摘要 ................................ 91 表 4-17 不同服務年資在「教師學術樂觀」各層面及整體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 92 表 4-18 不同職務性質在「教師學術樂觀」各層面及整體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 93 表 4-19 不同學校規模在「教師學術樂觀」各層面及整體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 95 表 4-20 不同學校區域在「教師學術樂觀」各層面及整體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 96 表 4-21 不同背景變項在「教師學術樂觀」各構面之差異分析統計表 ................ 98 表 4-22「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之相關分析摘要表 ................... 101 表 4-23 校長教學領導對教師學術樂觀逐步多元迴歸模式摘要表 ...................... 103 表 4-24 校長教學領導對教師學術樂觀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 10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 i n U. v.

(8) 圖目錄 圖 1-1. 研究流程圖 ············································································ 6. 圖 2-1 Bandura 三元互動論 ·································································35 圖 3-1 研究架構圖..........................................................................................................................4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 i n U. v.

(9) 第一章 緒 論 本研究以「桃園市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關係之研究」為 題,進行相關研究。瞭解在桃園市的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之現 況與差異情形,並探討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的關聯性及彼此間的預測 力。本章內容共分為五節,第一節說明研究動機,第二節說明研究目的與待答問 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說明研究方法與步驟,第五說明本研究的範圍與 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政 治 大. 教育部在 103 年推動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旨在達成有教無類、因材施. 立. 教、適性揚才、成就每一個孩子。經過第一年的會考衝擊之後,可以感受到無論. ‧ 國. 學. 要不要免試就學,教育會考的成績依舊為所有人所重視,而在國中小第一線的教 師面臨的最大挑戰,其實是學生差異性的多元化。如何在面對雙峰現象時落實差 異化教學、進行補救教學、提升教學成效,這時候教師的態度影響了教學方式,. ‧. 教師們的態度也因著他們的認知而有所改變。所以教育部自 96 年起,積極推動. y. Nat.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目的即是在協助教師精進教學。其他如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sit. 教學輔導教師制度等都是為了這目的。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所做的這些努力. n. al. 要了,這重要的角色就在校長的教學領導。. Ch. engchi. er. io. 背後是需要有強有力的支持,所以學校領導者能否建構完整的支持系統就相當重. i n U. v. Hallinger(1992)認為教學領導者是學校教育計畫知識的主要來源。Fullan (2001)指出在教學領導的推動上,校長的力量足以使教師脫胎換骨。秦夢群 (2010)認為校長扮演領導與協調的角色,引導與幫助教師之教學相關活動,以 提升教師教學效能、學生學習表現,進而達成教育目標的領導行為。教學領導的 研究美國自 1970 年代開始即有相關研究,國內教學領導相關研究則肇始於 1990 年代初期。近幾年愈加重視,故教育部於民國 101 年委託前新竹教育大學曾憲政 校長主持「中小學校長教學領導專業知能課程與推動策略研發計畫」,研訂中小 學校長教學領導專業知能儲訓課程架構、內涵、課程實施及後續推動策略等。因 著升學制度的重大變革,校長教學領導的實踐精神愈顯重要。研究者希望能更瞭 解在桃園市各公立國民中學內的學校校長、行政人員及教師是否具備此信念及作 為,以進一步了解教學領導在校內的實施現況,係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1.

(10) 再者,學校、家長、教師及學生都關注在如何提升學生的學業成就,Coleman 在 1966 年提出著名的「柯爾曼報告書」 (Coleman Report) ,提到影響學生學習成 就最重要的因素是家長態度與家庭社經條件等。其他諸如學生個人特質因素、學 習動機、教師教學等因素都是影響學生學習成就的因素。近年來國外提出一個複 合概念,是非關社會或家庭相關的影響因素,稱作「教師學術樂觀」(teacher academic optimism) ,是由 Hoy、Tarter 與 Woolfolk-Hoy 於 2005 年所提出的觀念, 包含教師對學業成就的重視、集體的信任感及效能感等概念,這概念被發現是影 響學生學習成就的重要因素。2006 年 Hoy 團隊研究,在學校層面,控制了學生 社經背景後,學術樂觀與學生學習成就呈正相關。接著在以相同方法,在教師層 面得到一致的結果(Beard&Hoy,2010;Hoy,Woolfolk-Hoy&Kurz,2008; Smith&Hoy,2007) 。. 政 治 大 究。現在家庭的經濟環境呈現 M 型化的發展,家長對孩子課業的重視也因著家 立 中經濟、住在都市或偏遠而有所不同,現在的國中小教師其實是花更多的心力在 教師學術樂觀的概念在國外正蓬勃發展,國內近五年才開始對這議題有研. ‧ 國. 學. 面對這社會經濟、家庭結構的轉變及自我期待的改變,努力發揮自身的專業在面 對不同社經背景的孩子,如何提升其學業成就。研究者所在的學校屬於較偏遠,. ‧. 學校內的教師大多有強烈的使命感,想盡辦法克服各種不利的條件,啟發學生最 大的潛能達到最佳的學習成就。希望能探究桃園市內國中教師對於教師學術樂觀. Nat. sit. y. 的現況,為本研究動機之二。. er. io. 教學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的研究中,目前國內外尚未有研究探討兩者的關. al. n. v i n Ch 比例是原住民占全校比例 14%、中低收入戶合計 15%,家 U e n g c h i 15%、新住民比例占 長大部分是屬藍領階級。想當然爾,家長為求衣食溫飽,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就 係。研究者服務的學校,距離市區約十到十五分鐘車程的距離,但學校學生組成. 比較使不上力,這樣的情形,可以想見學生的升學率勢必比不上鄰近市區的學 校,所以班級數一直無法突破,面臨學區被劃分走,成績好的學生遷戶籍念別的 學校,造成本校面臨減班的壓力。這種惡性循環的情形,正是本校目前遇到的最 大困境。現在實施的十二年國民教育會考,題目相對較難,面對家長社經地位較 低、重視孩子學習比例較低、願意先把錢花在教育的家長較少的本校教師而言, 實在有種「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無力感。所以研究者時常在思索,如何能擺脫 社經地位差的這個緊箍咒,使學校建立明確的辦學方向,而學校行政執行者凝聚 共識,創造充滿激勵向上的學校氣氛,促進學生、學校、教師與家長間的互相信 任,以達到學生學習成就的最大值。讓本校學生及全體教師經由這樣的氛圍,建 立信心,突破本校困境。. 2.

(11) 由以上兩者的理論架構看來,教學領導是透過教學的改進達成學生學習成就 的目的,教學要如何改進、教師要如何專業成長等需要透過校長的領導才能達到 最終的要求,這需要校長、教師及同儕間相互的「信任」 ,才能合作而有「效能」 的達成增進「學生學習成就」的理想,教師學術樂觀便涵蓋這些概念。因此,希 冀探討國民中學在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間的關係?以及校長教學領導會 對教師學術樂觀有影響?係為本研究動機之三。.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政 治 大 究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對教師學術樂觀的影響。茲將研究目的及研究待答問 立 題,分述如下:. 本研究旨在探討桃園市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的現況,並探. ‧ 國. 學. 壹、研究目的. ‧. 根據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之目的如下:. sit. y. Nat. 一、 瞭解目前桃園市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的內涵。. n. al. er. io. 二、 瞭解不同背景變項的國民中學教師在知覺校長教學領導的現況。. i n U. v. 三、 瞭解不同背景變項的國民中學教師在知覺校長教學領導的差異情形。. Ch. engchi. 四、 瞭解不同背景變項的國民中學教師在知覺教師學術樂觀的差異情形。 五、 探討桃園市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的關係。 六、 分析桃園市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對教師學術樂觀之預測力。 七、 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與策略,以供教育行政機關、國中學校行政及未 來研究人員的參考運用。. 貳、待答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所要探討的研究問題,分述如下: 一、 桃園市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之內涵為何? 二、 桃園市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之現況為何? 3.

(12) 三、 不同背景變項的國民中學教師在知覺校長教學領導之差異為何? (一)不同性別之桃園市國民中學教師在知覺校長教學領導是否有差異? (二)不同年齡之桃園市國民中學教師在知覺校長教學領導是否有差異? (三)不同教育程度之桃園市國民中學教師在知覺校長教學領導是否有差異? (四)不同服務年資之桃園市國民中學教師在知覺校長教學領導是否有差異? (五)不同職務性質之桃園市國民中學教師在知覺校長教學領導是否有差異? (六)不同學校規模之桃園市國民中學教師在知覺校長教學領導是否有差異? (七)不同任教領域之桃園市國民中學教師在知覺校長教學領導是否有差異? (八)不同學校所在地之桃園市國民中學教師在知覺校長教學領導是否有差異?. 政 治 大. 四、不同背景變項的國民中學教師在知覺教師學術樂觀之差異為何? (一)不同性別之桃園市國民中學教師在知覺教師學術樂觀是否有差異?. 立. (二)不同年齡之桃園市國民中學教師在知覺教師學術樂觀是否有差異?. ‧ 國. 學. (三)不同教育程度之桃園市國民中學教師在知覺教師學術樂觀是否有差異? (四)不同服務年資之桃園市國民中學教師在知覺教師學術樂觀是否有差異? (五)不同職務性質之桃園市國民中學教師在知覺教師學術樂觀是否有差異?. ‧. (六)不同學校規模之桃園市國民中學教師在知覺教師學術樂觀是否有差異?. y. Nat. (七)不同任教領域之桃園市國民中學教師在知覺教師學術樂觀是否有差異?. io. sit. (八)不同學校所在地之桃園市國民中學教師在知覺教師學術樂觀是否有差異?. er. 五、探討桃園市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是否有顯著相關?. al. n. v i n 六、桃園市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對教師學術樂觀之預測力為何? Ch engchi U 第三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以「桃園市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關係」為題進行探 討,為使本研究的探討更加具體明確,茲將所涉及的主要名詞「校長教學領導」、 「教師學術樂觀」定義如下:. 壹、校長教學領導 校長教學領導(principal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係指校長透過其個人的理 念,將對教育的想法透過各種行政措施,影響教師進行有效教學的熱忱與行為, 促進學生學習成就,邁向學校共同目標的一連串領導行為。. 4.

(13) 本研究是修訂「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量表」為研究調查工具,問卷包含 「凝聚教學目標」 、 「確保教學品質」 、 「教師專業成長」與「完善學習環境」四構 面的得分情形。「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量表」問卷所測得的分數代表校長教學 領導的狀況,得分高者代表教師知覺校長教學領導現況愈好;反之,則代表教師 知覺校長教學領導的現況愈低。. 貳、教師學術樂觀 教師學術樂觀(teacher academic optimism)是教師的一種正向信念,在教學 過程中,給予學生較高但可達成的學習目標,在這期間有效的運用各種方式提高 學生學習成就。遇到的困難及挑戰時,教師有自信透過教師與學生、家長,以及 教師同儕間的三方互信合作解決。換言之,也就是強調學生學習成就,教師效能. 政 治 大 本研究修訂「教師學術樂觀量表」為研究工具。涵蓋「學術強調」、「信任學 立 生與家長」、「信任同儕」、「信任領導者」、「效能感」五個構面。「教師學術 感以及教師、學生與家長間的相互信任所營造的一種正向信念。. ‧ 國. 學. 樂觀量表」問卷所測得的分數,係代表教師學術樂觀的狀況。其中該層面得分愈 高,代表教師知覺的教師學術樂觀的表現愈好;反之,則代表教師所知覺的教師. ‧. 學術樂觀的現況愈差。. 研究方法與步驟. n. er. io. al. sit. y. Nat. 第四節. Ch. i n U. v. 本研究旨在瞭解桃園市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的現況,並分. engchi. 析其間之關係,據以提供地方行政機關、學校及未來研究者參考。本研究的研究 歷程乃先依據文獻探討,整理相關文獻資料,以建立研究的依據與基礎,作為調 查問卷編纂的參考。茲將研究方法與研究步驟敘述如下:. 壹、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搜集相關資料。為瞭解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學 術樂觀之現況,研究者參考國內外文獻,自編「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學 術樂觀調查問卷」作為量表工具,經過統計分析,進一步探討彼此之關聯性。. 貳、研究步驟 依本研究之研究問題,擬定研究步驟包含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及完成階段。 如圖 1-1 所示。 5.

(14) 確定研究題目 文獻整理與探討. 準備階段. 建立研究架構 研究計畫審查. --------------------------------------------------------------------------------------------確定研究工具. 實施階段. 立. 問卷預示與分析. 政 治 大 正式問卷回收與處理. --------------------------------------------------------------------------------------------. ‧ 國. 學. 分析問卷結果. n. engchi. er. io. Ch. 研究流程圖. sit. Nat 圖 1-1. y. 論文審查 論文完成. al. ‧. 完成階段. i n U. v. 一、準備階段 (一) 確定研究方向:與指導教授討論,確定研究方向。 (二) 蒐集分析文獻:蒐集分析國內外相關文獻。 (三) 建立研究架構:根據分析整理文獻後,建立研究架構。 (四) 研究計畫審查:完成論文計畫初步架構後,進行論文計畫審查。並根據 教授及委員的建議,修改研究內容。. 6.

(15) 二、實施階段 (一) 確定研究工具:經教授確認後,選擇適當的測量問卷。 (二) 發放調查問卷:發放預試問卷,修改後再寄發正式問卷以及後續回 收、整理、統計及分析資料。 三、完成階段 (一) 分析問卷結果:以 IBM SPSS statistics 21.0 統計軟體進行資料分析, 並進一步解釋及分析。 (二) 提出結論與建議:依分析問卷結果,提出研究討論及建議,並依據指 導教授及口試委員之意見修正論文內容,完成本研究論文。. 第五節. 立. 治 政研究範圍與限制 大. ‧ 國. 學.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國民中學教師為研究對象,探討桃園市國民中學 教師在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關係的表現,茲將本研究之研究範圍與限制 說明如下。. ‧. 壹、研究範圍. al. n 二、研究對象. Ch. engchi. er. io. 本研究以桃園市為研究範圍,不包含其他縣市。. sit. y. Nat. 一、研究地區. i n U. v. 本研究對象為桃園市現任公立國民中學(含市立高中附設國中部)教師兼 任行政人員(主任、組長),及教師為主要研究對象(不含代課教師)。 三、研究內容 本研究旨在了解桃園市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和教師學術樂觀的現況,並進 一步探討在不同背景變項下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的差異,及校長教學領 導對教師學術樂觀的影響。. 貳、研究限制 本研究採取問卷調查法進行量化研究,但受限於人力、物力及時間的不 足,有以下的限制:. 7.

(16) 一、研究地區方面 研究結果僅限於桃園市地區,無法推論至全國其他縣市。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僅以桃園市地區公立國民中學編製內教師為對象,不含職員、學 生、家長及社區民眾等相關人員。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係採量化研究,以問卷調查法為主要蒐集資料的方法,雖能在短期內 獲得大量資料作統計分析,但囿於填答者會因個人知覺、社會期許、填答時 的情境及態度等因素而產生填答誤差,影響研究結果。.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8. i n U. v.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學術樂觀之關係,茲分析相關文獻為 本研究之立論基礎。本章共分三節,第一節在探討校長教學領導之意涵與相關研 究,第二節探討教師學術樂觀的意涵與相關研究,第三節則探討校長教學領導與 教師學術樂觀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校長教學領導之意涵與相關研究 在各種校長領導理論百花齊放的時代,校長教學領導最被廣泛的運用及重. 政 治 大 義,其次在探討校長教學領導的意涵。 立. 視。本節旨在探討校長領導理論的意義及其相關研究,首先,釐清教學領導的意. ‧ 國. 學. 壹、教學領導的意義. 教學領導的概念源自 1960 年代美國的課程改革,而國內學者也於 1990 年左. ‧. 右進行相關的研究。不論國內外都對這議題有多項的研究,無不期望能讓學校有 更好的教學成效,學生有最好的學習成就。以下我們就來了解教學領導的意義與. sit. y. Nat. 發展。. er. io. 教學領導包括所有能協助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相關活動(楊振昇,1997;. al. n. v i n Ch 核心要務。在學校教育中任何的活動都要透過課程與教學規劃,才能傳達給學 engchi U 生。秦夢群(2010)認為教學領導係指校長提高教師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績效,. Sheppard,1993;)。Lunenburg 與 Ornstien(2000)指出教學是學校教育過程的. 進而發展及參與學校教學相關活動與措施之領導模式。 國內學者楊振昇(2004)的研究指出,教學領導概念源自美國 1960 年代的 課程改革。美國學者 James Coleman 於 1966 年根據超過 3,000 所學校的 65 萬多 名教師與學生的資料,分析當時美國教育均等的報告。該報告書反映了美國在 1960 至 1970 年代的課程改革運動中,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卻得到學生 學業成就不如預期的結論。因此美國形成「有效能學校運動」 (effective school movement) 。因為此運動,開始強調校長教學領導的角色與功能,以及其他四項 特色包括(黃哲彬, 2008;楊振昇,2004;Austin, 1979; Edmonds & Fredericksen, 1978):(一)校長制定學校發展的明確目標;(二)校長主動積極參與課程教學 相關活動; (三)校長對於教師的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高度期望; (四)校長能同時 9.

(18) 展現高度的行政領導與教學領導知能。 到了 1970 年代中期,校長的角色轉而朝向學校改革邁進。校長已不能避免 要實施方案及課程管理的新責任,所以聯邦方案的增加讓校長儼然成為「方案代 理人」。 1980 年代後,因為「有效能學校運動」的改革,學校在課程改革期投入大 量人力及物力,但成效有限。遂而轉向從「效能」的觀點來看學校課程改革的結 果。認為校長教學領導就是影響學校效能的重要因素。 教學領導的發展,校長的角色轉變以 Hallinger 在 1992 年歸納美國三十年來 (2)1980 年代 校長領導角色的轉換,分為: (1)1960-1970 年代為專案管理者; 為教學領導者; (3)1990 年代為轉型領導者。. 政 治 大. 國內學者則將校長的角色,大致分為三個時期 (李新寶,2001;林惠煌,. 立. 2003;陳美言,1998;陳慧敏,2003;黃哲彬,2008),分述如下:. ‧ 國. 學. (一) 角色確立期. 「強而有力的行政領導」是教學有效能( instructionally- effective)學校的. ‧. 特徵,且校長要扮演教育改革的中心角色。所謂的有效能的校長必須在行. sit er. io. (二) 內涵發展期. y. Nat. 政與教學之間取得平衡。. al. n. v i n Ch 程和教學上能有智能,且能直接介入教師的教學改進中。 engchi U. 教學領導者被認為學校教育方案發展成功的首要條件。校長被期待能對課. (三) 概念轉變期 校長扮演促進者 ( facilitator)的角色。促使教師成為同儕領導者,扮演關 鍵的角色,並積極給予教師鼓勵、機會、支持與回饋等正向回應,以協助教 師成為「領導教師」。 時至今日,校長教學領導已成新興主流教育理論之一,不論在檢視學校教學 績效,抑或是校長評鑑指標,都具重要的地位。現在的校長面對升學型態的鉅變, 學校型態的變遷,外界對學校的期許與要求,及校內老師對學校的期待,可以一 窺校長已經從傳統的行政管理者變成提升教學績效的領導者。教學領導的重要性 不言可喻。. 10.

(19) 貳、校長教學領導之意義與內涵 西方有所謂「有甚麼樣的校長,就有甚麼樣的學校」的說法,雖沒有得到所 有人的認同,但校長對於一個學校的重要性由此可見。在校長領導方式百花爭鳴 的時代,教學領導始終佔有一席之地,且不斷被各國重視,可見其重要性。以下 歸納國內外學者對校長教學領導的看法。 一、 校長教學領導的定義 不論在國內外,校長教學領導的研究已經多年,累積不少的文獻,並持續 不斷受到重視。歸納教學領導相關文獻可以發現,其意義大致可從狹義、廣義及 權變三個層面加以分析。. 政 治 大 鍾文峰(2014)指出各國的文化迥異,對於各階段的校長遴選方式各有不同。 立 因應這樣的差異,國內外學者對於校長教學領導所持的觀點也不盡相同。因國外. (一) 狹義層面. ‧ 國. 學. 小學校長並非全由教師出身,國外學者認為,校長應該將時間花在觀察教師的教 學,經常訪視教室,提供教師在教學上詳盡的建議,提供改進教學的相關建議,. ‧. 以利提升其教學效能。校長與教師在關係上應該有極密切的工作接觸,才稱得上 一位稱職的教學領導者(Edmonds,1979)。而我國校長多由教師出身擁有豐富的. Nat. sit. y. 教學歷練,能了解教學現場的需求,知道教學領導工作在於提高教師效能以達到. er. supervision)。. io. 有效教學,進而提升學生學習成效。因此國內早期偏重「教學視導」 (instructional. al. n. v i n Ch Harriot 與 Fireston(1982)認為,校長應從事與教師教學或學生學習有直接 engchi U 關係的行為或活動。 Dwyer(1986)認為狹義的教學領導容易造成對校長角色的混淆。教學領導 不只是指與教學有直接相關的行為,其組織背景與特性也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 校長的教學領導。 Pantelides(1991)認為,校長教學領導係指校長直接參與學校課程與教學 設計之行為,旨在增進學生學習成就。換言之,校長是從事與教師教學或學生學 習有直接關係的行為或活動,也就是說校長為課程與教學的專家。校長與教師有 極密切的工作接觸,必須經常進入教室,提供詳盡的建議,以提升教師的教學效 能。. 11.

(20) Southworth(2002)、Cardno 和 Collett(2003)皆認為教學領導就是以學習 為中心、教學法的及課程領導者這幾項是具有同等意義的。 Cardno(2006)指出在 1980 年代教學領導的支持者強調,教學領導是學校 領導者所辦理的活動會直接影響教室內的活動發展。 簡言之,狹義的校長教學領導著重的是,校長個人經由與教師在教學上的密 切接觸,能在教師教學現場的各項教學表現,給予建議,以提供其改進教學的內 容方式,進而提升學生學習成就及教師教學成效。 (二) 廣義層面 Lunenburg 與 Ornstien (2000)認為校長的行為可以經由計畫直接、間接地. 政 治 大. 影響學生成就,例如:訂定計畫、設定對學業的期望、創造願景、鼓勵改變、激 勵教師對話與合作等。. 立. Hunter(1995)指出有效能學校的關鍵人物即是校長,與學校形成有效能的. ‧ 國. 學. 學校關係密切。Stroud(1989)認為校長教學領導是一個統整與學校效能相關的 各項活動所成的統合性名詞。Firestone(1982) 與 Wilson(1996)認為學校文. ‧. 化及其他間接支持教學的工作或活動,與校長的教學領導有相關。Weber(1987) 指出廣義的教學領導是,校長能視學校與社區之需求,善用各種資源,達成改善. Nat. sit. y. 和鼓勵學生學習的目標。此外,教學領導者除了擁有教學知能外,能直接介入教. er. io. 師的教學、促進教學品質的提升、並給予教師與學生高度的期盼、整頓學校的課 程,並涵蓋有關提升教師教學成效與學生學習成果間的關係。. al. n. v i n Ch 教學領導作為包括協助教師在職進修或專業成長與發展,以及瞭解學生的學 engchi U 習情形(林明地,2002;張碧娟,1999)。更明確的說,教學領導者必須是強有 力且直接地帶領學校改變,包括建立強調學習的校園文化、設定學術目標、同等 重視課程與教學的發展以及努力地與教師們提升學生的學習成就(Chang-Yong Tan,2012)。在近期的研究中,也顯示教學領導不再著重於以往的教師教學與學 生學習,而是強調組織管理的重要性。有組織的管理指的是校園內極佳素質的教 師,並提供他們在教室內能有適當支持及資源的提供(Horng, E. & Loeb, S. 2010)。 本國學者對校長教學領導的研究大多探討廣義層面。魯先華(1994)認為校 長協助教師改進教學,以提升學生學習效果,最後完成教育目標的歷程;即藉著 與教師的合作,共同建立教育目標、設計規劃課程內容、輔導教學活動的實施、 評鑑學生學習成果,鼓舞學生積極的學習動機,增進學生良好的學校成果以達成 12.

(21) 學校的教育目標。楊振昇(2002)提出,校長的職責在於強調互助合作的精神及 團隊意識,學校主任及資深優良教師等的教學人力資源能有效整合,以從事與教 學相關之活動。李安明(2006)認為,教學領導係指學校校長可透過直接或間接 的領導行為,制定與溝通學校目標、建立學生的學習期望、協調學校課程、觀察 教師教學、增進學生學習機會以及提升教師專業成長。 在近期,學者黃秀霞(2012)認為校長藉著溝通與凝聚教學目標、促進教師 專業發揮、增進學生學習氣氛及營造支持性教學環境等領導作用;運用學校資源 與管理策略,加以診斷、評鑑與改進教師教學行為,增進學生學習成效,確保教 學品質、提升學校整體教學知能的相關措施與行為。 由上述教學領導的定義可發現,廣義的看法已為較多人所接受。而其範圍不. 政 治 大. 脫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兩大方向,大致上都是經由各種改進教師教學的方式,達 到增進學生成就的過程。除了校長教學領導的個人行為外,還加入了領導的策略. 立. 與方法。. ‧ 國. 學. (三) 權變層面. 張碧娟(1999)認為行政領導與教學領導二者之間只有取向及程度上的差. ‧. 異,校長為提升教師教學效能,增進學生學習成效,提供指導資源,適時支援師. y. Nat. 生在「教」與「學」所採取之相關措施與作為,而這些措施與作為會因學校的不. sit. 同而有差異性。具體言之,係指校長會致力於發展溝通教學目標、管理課程、教. n. al. 境等,以期提升教師教學效能,達成教學目標。. Ch. engchi. er. io. 學視導與評鑑教學,提升教師專業成長,督促學生學習進度,發展支持的教學環. i n U. v. 林明地(2003)指出校長在面對學校變革時,除了採取當的變革領導策略外, 應先對變革有較正確的認識。校長必須對變革採取一種整全系統的觀點,校長又 是這整全系統的關鍵人物。這樣能隨著環境而改變的教學領導權變觀點,能因應 領導理論之發展趨勢。 葉佳文(2007)提出校長教學領導是依計畫的教育目標與理想,為促進教師 專業成長、提升教師教學效能、營造學生學習氣氛、增進學生學習成效、提供教 學上的支援與指導及協助教師學教學工作,所採取的相關領導行為。 面對局勢的變化及校園環境的瞬息萬變,權變的措施以因應各種不同狀況, 將是比較能符應現代校園文化的教學領導模式。茲將國內外學者對校長教學領導 的定義歸納如表 2-1:. 13.

(22) 表 2-1 國外學者對校長教學領導的定義 學 者. 年代. 定. 義. Edmonds. 1979. 校長應多觀察並重視教師的教學表現,經常給予教學改進的建議。. De Bevoise. 1984. 校長採取或授權他人以促進學生學習成長的活動。. Ibrahim. 1985. 校長教學領導是學校組織的一環,是校長與教職員、學生共同參與 學校決定、解決問題及課程設計發展等活動的人際關係交互作用。. Russell. 校長需要為學校教師擬定方向,使教師在適當的期望與成功的教學. 1985. 經驗中肯定自己,並激發自己的熱忱。 Smith&. 對教師提供輔導、評估師資培育及在職訓練。至於在教學課程內容. 1985. 方面,教學領導要在範圍、順序及教學活動設計上,檢視教材的選. Muth. 政 治 大. 擇及各項活動的安排與演練。 Dwyer. 教學領導包含與教學直接有關的行為,組織背景與特性也會直接或. 1986. 立. 間接地影響到校長的教學領導。. ‧ 國. 1987. 校長應為教師發展出一個具有生產力和令人滿意的工作環境,並為 學生營造出一個令人愉悅的學習情境與成就。. 教學領導包括教學方面及學校管理上的問題,例如學生評價、校風、. ‧. Weber. 1987. 學. Greenfield. 課程、紀律、教學物質資源、社區資源、人事、教育行政領導與決. 1989. 教學領導本身是一個統整與學校效能有關係的各種活動所成的統合. io. n. al. er. 性名詞。. Keefe&. 1991. Pantelides. 1991. i n U. v. 校長為提升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效果,對教師提供指導、資源及支. Ch. engchi. 持的種種領導作為。. Jenkins. y. sit. Stroud. Nat. 策、長短期教學目標與教師間的互動等。. 教學領導係指校長直接參與學校課程與教學設計之行為,旨在增進 學生的學習成就。. Leithwood. 1992. 透過建立共創願景、教學視導、促進溝通與發展合作決定歷程,以 達成提升教學的效果。. Hallinger. 1992. 校長被期望具備與課程及教學相關之知能,能直接介入教師教學, 促進教學之改革。給予教師及學生高度的期盼,同時密切地管理與 監督課堂內的教學,整頓學校的課程,時時關心學生進步情形。. Marsh. 1992. 設定學校的目標或使命,包含倡導校內方向性的發展氣氛、視導課 務、管理教師及追蹤學生進步情形。. Bullard& Taylor. 1993. 校長扮演教學領導者的角色,把學校的使命有效地傳達給教職員、 家長和學生,並且能了解教學效率的特性,將其應用在學校教學計 畫的管理上。. 14.

(23) 表 2-1 國外學者對校長教學領導的定義(續) 學 者. 年代. Zheng. 1996. 定. 義. 校長若對課程範圍、程序及發展有一般性的探討,即可透過教師訓 練、行事安排及選擇教學資源等行為,間接完成有效的教學領導。. Reitzug. 校長教學領導不應侷限於視導教師,應該有不同的方式,如同儕教. 1997. 練、專業讀書團體、行動研究方案及其他正式非正式等專業發展活 動,以朝向更授權、更合作、問題取向的教學與專業發展。 Lunenburg&. 校長的行為可以經由計畫直接、間接地影響學生成就,例如:訂定. 2000. 計畫、設定對學業的期望、創造願景、鼓勵改變、激勵教師對話與. Ornstien. 合作等。 Boe. 教學領導和校長的角色及任務是相輔相成的,包含了建構與溝通學. 2001. 校目標、建立願景、課程協同、管理與評量教學、改善學生學習機. 政 治 大. 會以加強成員專業發展。 Groff. 立. 教學領導是一種行政角色,處理教學及課程議題。教學領導者促進. 2002. 學. ‧ 國. 成員發展,引導學校達成學校學術上的目標,透過最佳的措施及方 法,領導者能提供對課程和成員可靠的視導及有效的評鑑。. 2002. 教學領導就是以學習為中心、教學法的及課程領導者這幾項是具有. Cardno&Collett. 2003. 同等意義的。. Cardno. 2006. 教學領導是學校領導者所辦理的活動會直接影響教室內的活動發. ‧. Southworth、. y. Nat. 教學領導不再著重於以往的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而是強調組織管. al. er. 2010. io. Horng, E. &. sit. 展。. v. 理的重要性。有組織的管理指的是校園內極佳素質的教師,並提供. n. Loeb, S.. Ch. i n U. 他們在教室內能有適當支持及資源的提供 Chang-Yong Tan. 2012. engchi. 教學領導者必須是強有力且直接地帶領學校改變,包括建立強調學 習的校園文化、設定學術目標、同等重視課程與教學的發展以及努 力與教師們提升學生的學習成就。.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15.

(24) 表 2-2 國內學者對校長教學領導的定義 學 者. 年代. 魯先華. 1994. 定. 義. 校長的教學領導乃是指校長協助教師改進教學,提升學生學習效 果,完成教育目標的歷程。. 張德銳. 校長透過直接或間接的領導行為來制定和溝通學校目標、建立學生. 1995. 的學習期望、協調學校課程、視導與評鑑教師的教學,增進學生學 習機會及提升教師專業成長。 趙廣林. 以追求卓越的教學為目的,以整體及概念上的啟發為著眼點來領導. 1996. 教學。經由教師評鑑與輔導、良好教學資源運用與管理、提升教學 策略、鼓勵具有教育性質的活動及協調教師專業成長,關心學生學 習,有效地提升教學成效,促進教育目標達成的種種行為。 黃乃熒. 利用教育行政的領導原則,引導與激勵教師致力於提升學生的學習. 1996. 政 治 大. 成就與上課意願。 張慈娟. 校長根據一套教育理念以及價值觀念,發揮實際的影響力,爭取教. 1997. 立. 師的支持,直接主導、影響、參與、示範或授權他人從事與學校教. 1997;. 學校校長藉發展學校任務與目標、確保教育品質、增進師生學習氣 氛及發展支持學校與社區關係的工作環境等領導行為,直接主導、 影響、參與、示範或授權他人從事與學校教學相關之各項改進措施, 以達成學校教育目標的歷程。. 校長藉由統整學校教育目標、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並進行教學視導,. sit. 1998. y. Nat. 陳美言. 長、增進學生學習成效,達成教育目標歷程。. ‧. 1999. 學. 李安明. ‧ 國. 學活動相關的各項措施,藉以協助教師改進教學、引領教師自我成. 以增進教師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效果等各項有關學校教學改進措施. io 1998. al. n. 蔡美媛. er. 之具體作為。. v. 校長為提升學校整體教學與學習情境,藉由擬訂學校目標、發展教. Ch. i n U. 學任務、確保教育品質、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營造學校學習氣氛及. engchi. 提供教學支援系統等領導行為,直接或間接從事與學校教學活動相 關的措施,以達成學校教育目標之歷程。 張碧娟. 1999. 校長為提升教師教學效能,增進學生學習效果,提供指導、資源、 同時支持教師與學生在教學上所採取的有效相關措施與作為。. 楊振昇. 1999. 狹義教學領導,係指校長從事與教師教學或與學生學習皆有直接關 係的行為或活動而言。廣義的教學領導則指所有能協助教師教學與 學生學習的直接或間接的領導活動。. 林明地. 2000. 校長領導行為包含 1.巡視教室與校園。2.協助教師在職進修或專業成 長與發展。3.表達較高的期望、提高師生表現的標準。4.瞭解學生學 習情形。5.時見證支援教學的理念、建立良好的教學環境。6.塑造英 雄、建立楷模。. 謝建成. 2001. 校長藉由發展及溝通教學理念與任務、確保課程與教學品質、營造 學校學習氣氛、及發展支持的教學環境等領導行為,發揮洞察、激 勵、授權、引導、示範及成員共同合作之影響力,以促進教師專業 成長,進而提升教學品質。 16.

(25) 學 者. 年代. 李新寶. 2001. 定. 義. 校長教學領導係指校長根據一套教育理念及價值觀念,藉著發展教 學任務與目標、確保課程品質、確保教學品質、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增進學生學習氣氛及發展支持的工作環境等領導行為,發揮實際的 影響力,爭取教師的支持,直接主導、影響、參與、示範或授權他 人從事與學校教學活動相關的各項改進措施,以協助教師改進教 學,增進學生學習成效,達成教育目標的歷程。. 張明輝. 分為狹義與廣義:前者是指校長從事與教師教學或學生學習有直接. 2005. 關係的行為或活動。後者則包括所有協助教師教學與影響學生學習 的領導活動。校長重視教學領導,將能有效提升學校效能、引領教 師專業成長與促進學生學習成就。 丁文祺. 校長透過直接的領導行為、間接的行政措施或授權教師社群互動之. 2008. 歷程。 蔡進雄. 習的作為。 秦夢群. 政 治 大. 為促進學生學習成果,校長或相關人員從事有關教師教學與學生學. 2008. 立. 校長扮演領導與協調的角色,引導與幫助教師之教學相關活動,以. 2010. 氣氛及營造支持性教學環境等領導作為,並運用學校資源與管理策 略,加以診斷、評鑑與改進教師教學行為,增進學生學習成效,以. ‧. 2014. 校長藉著溝通與凝聚教學目標、促進教師專業發發、增進學生學習. 確保教學品質、提升學校整體教學效能之相關措施與作為。 (1)就校長角色言,以校長綜理校務的職權,包含領導與視導層. y. Nat. 面,重視教學領導相關行政活動的價值。. sit. 鍾文峰. 2012. 學. 黃秀霞. ‧ 國. 提升教師教學效能、學生學習表現,進而達成教育目標的領導行為。. (2)教育目標言,校長教學領導的目標皆為促進教學品質的一致. er. io. 性,以改進學生學習成效為目的。. n. al. v i n 課堂教學,用直接主導、影響、參與或授權他人從事與學校 Ch engchi U 教學活動有關的各項行政措施,為教學領導的手段。. (3)領導策略言,主要透過直接或間接的領導行為來管理與視導.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本研究將校長教學領導定義為:「校長透過其個人的理念,將對教育的想法 透過各種行政措施以及積極的管理方式,影響教師進行有效教學的熱忱與行為, 促進學生學習成就,邁向學校共同目標的一連串領導行為。」 二、 校長教學領導的內涵 De Bevoise(1984)於《校長教學領導的綜合研究》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the principal as instructional leader)中提到了校長教學領導的概念,開啟校長教學 領導的大門。國內外校長教學領導內涵的研究眾多,分析相關文獻發現,校長教. 17.

(26) 學領導的行為主要是增進教師教學效能與學生學習成效。目前將就校長教學領導 的角色及教長教學領導的行為層面分述如下。 (一) 校長教學領導的角色 學校經營的好壞,校長的領導可是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故其角色是學校發 展的關鍵。Murphy(1990)認為學校校長所扮演的是教學領導角色;我們以一 個「似是而非」的議論開始,就是討論在課程與教學的領域範圍中,學校校長偏 好的角色並描述行政人員如何表現。Andrews 與 Soder(1987)認為有效的教學 領導者應該是資源提供者,或其本身即是教學資源,也是一位溝通者,且要求自 己「經常露面」(visible presence)。 Hallinger 與 Murphy(1985)強調校長身為教學領導者,在學校扮演的角色. 政 治 大. 分別是,協調者、控制者、監督者、發展課程與教學計畫者。. 立. Larsen(1987)認為校長透過下列教學領導的角色功能影響學生學習成就,. ‧ 國. 學. 包含設定目標、統整教學資源、視導與評鑑、增進教職員發展、促進教職員發展 與發展學校與社區間的關係。. ‧. Smith 與 Andrew(1989)在其所論著的《教學領導:如何讓校長不同》. io. sit. Nat. 教學領導工作,其教學領導的表現應有下列四種角色:. y.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How principals make difference)中指出,校長要做好. n. al. er. 1. 校長是資源提供者(the principals as resource provider) :. i n U. v. 能提供、運用與分配學校的資源,完成學校預定地教學目標。. Ch. engchi. 2. 校長是教學的資源(the principals as instructional resource): 能展現出課程與教學方面的知識和技巧,使教師覺得他們能與校長的領導 產生互動的行為,得以增進實際的教學效果。 3. 校長是溝通者(the principals as communicator): 能運用溝通的技巧與管道,使師生和家長能瞭解學校的各項活動與措施。 4. 校長是經常出現的(the principals as visible presence): 校長要經常出現在校園或教室中,讓師生知道校長是勤於校務的。. 18.

(27) Moorthy(1992)認為校長教學領導的角色包含三個層面: 1. 確立教學任務:校長對於學校要完成的事務應具備清楚的概念,並肩負起 領導全校教職員達成學校目標的任務,並改善教學。 2. 監督教學計畫:著重教學計畫之擬定並強調視導監督,校長與教師共同致 力於課程與教學的評鑑、發展與施行。 3. 提升學校學習氣氛:校長應確保學生接受適當的教學指導,並檢視學生的 學習進步。. Mcgorray(1995)指出校長角色須包含知識者、支持者、發展者、視導者與. 政 治 大 Bredeson(1996)指出校長在課程與教學領導方面有四個角色:教育的夢想 立 家、教學的合作者、教師的支持者和行政的授權者。 評鑑教學和教職員發展。. ‧ 國. 學. Lashway(2002)認為,全國小學校長學會以領導學習社群來建構教學領導, (2)對學生的表 提出教學領導者的六種角色: (1)使學習成為師生最優的目標;. ‧. 現較高的期望; (3)將教學內容與教學合乎國家標準; (4)對成年者而言開創不. y. sit. io. n. al. er. 功的支持。. Nat. 斷學習的文化; (5)使用多元的資料來評估學生的學習; (6)活化社區對學校成. Ch. i n U. 國內學者在探討校長教學領導的角色,分述如下:. engchi. v. 魯先華(1994)認為校長為學校教學領導者,應扮演六種角色: (1)有遠見 (3)溝通激勵者; (4)做決定者; (5)資 的計畫行動者; (2)環境氣氛營造者; 源獲得者; (6)監督者。 趙廣林(1996)在「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之研究」 ,將校長角色分為: (1) 教學領導者; (2)組織管理者; (3)改革推動者; (4)計畫推動者; (5)師生服 務者; (6)公共關係者。 江滿堂(2003)在其研究,歸納出校長領導角色需要兼具八種身分,包含 願景打造者、教學評鑑者、課程發展者、資源提供者、自我更新者、組織學習建 構者、可見存在者、知識分享者。 在現今校園越來越開放多變的現狀,校長的領導角色也必須適時有所轉變。 從傳統的教學、行政領導者到全方位的統合學校目標、激勵師生共同提升教學品 19.

(28) 質學習成效、整合各界資源,在在都考驗校長的智慧,也是現今校長會面臨的問 題。 (二) 校長教學領導的行為 經由文獻分析得知,研究校長教學領導多從行為層面觀點切入,而校長教學 領導的主要目的是增進教學效能與學生學習成效。自 1980 年代左右就有大量的 教學領導策略與行為的研究,其中以 Hallinger 與 Murphy(1985,1987)的教學 管理(instructional management)影響最為顯著,之後學者的研究基本上也都朝 這方向,Leithwood 與 Duke(1999)認為這是最經得起考驗的教學領導模式。 Hallinger、Murphy 與 Mesa 等(1983)提出的教學領導行為為後來學者廣泛 採納。他們認為校長教學領導行為應包含:建構學校目標、保護教學時間、發展. 政 治 大. 課程和教學的知識、發展並提升標準、評定和督促學生進步、課程協調。. 立. Hallinger 與 Murphy(1987)發展出教學領導架構,包含定義學校任務、管. ‧ 國. 學. 理課程與教學及提升學校學習氣氛三個層面。每層面下有不同功能,每一功能項 下又包含不同的行為。就定義學校任務方面,其工作功能有形成學校目標、溝通. ‧. 學校目標;管理課程與教學方面,其工作功能包含熟悉課程與教學、協調課程、 監督與評鑑課程、督導學生進步;提升學校學習氣氛言包括設定標準、設定期望、. sit. y. Nat. 保護教學時間、提升專業發展。. er. io. Hallinger 與 Murphy 在 1985 年 ,發展出「校長教學管理量表」(Principal Instructional Management Rating Scale,簡稱 PIMRS)。是最常被引用為教學領導. n. al. Ch. i n U. v. 的問卷。他分為三維度(dimensions) : (1)界定學校使命(2)管理教學計畫(3). engchi. 提升學校學習氣氛。維度向下共有十一項具體工作功能,每一特定功能包含不同 行為,茲整理如表 2-3:. 20.

(29) 表 2-3 Hallinger 與 Murphy(1985) 教學管理維度 層面 功能 行為. 界定學校使命. 管理教學計畫. 提升學校學習氣氛. 1.設定學校目標(Framing school goals):強調學校成 員的共同參與,決定學校的 發展目標. 3.觀課與評估教學表現 (Supervising and evaluation instruction):確 保在課堂教學中能落實既 定目標。. 6.保障授課時間(Protecting instructional time):限制課 外活動的時間不得干擾教 學時間,並對學生的出缺席 有嚴格的管理。. 2.溝通學校目標 (Communicating school goals) :利用正式與非正式 的溝通管道,定期與教師和 家長討論學校目標,以確保 被充分理解並取得共識。. 4.協調課程(Coordinating curriculum) :檢視班級課程 安排的適切性,並善用評量 結果以做課程參考及教材 的檢核。. 7.推動專業發展(Promot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鼓勵教師在 職進修,分享新觀念並融入 學校發展目標,以及將所學 應用在教學活動中。. 8.保持高出現率 (Maintaining high visibility) :校長高頻率的出 現在校園中有助彼此溝 通,非正式的交流更有利於 瞭解教師與學生,相對也讓 教師更同理學校的各項措 施。 9.為教師改善教學提供誘 因(Providing incentives for teachers) :時常獎勵、稱讚 和欣賞教師的表現與努力。 10.推動學業指標 (Enforcing academic standards):建立明確的學 術表現指標,推動對學生學 習的高期望。 11.提供學習誘因 (Providing incentives for learning) :創造學校重視學 業成就的學習氣氛,並鼓勵 學生的學業成就。. 學. ‧. ‧ 國. 立. 政 治 大. 5.監督學生學習進度 (Monitoring student progress) :強調指標及標準 參照的測試,並提供教師測 驗結果及其分析。.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資料來源: Hallinger & Murphy (1985). Assessing the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behavior of principals.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86(2),221. Leitner(1988)研究指出,教學領導者經由文化、結構及人際關係的連結影 響教學,而文化的聯結與學校目標的明訂與溝通有關。結構指的是教學視導和評 鑑,而人際關係則指校長的行為。他提出了 11 項校長教學領導的要領,大體與 Hallinger 觀點類似,包含了(1)設定學校目標;(2)溝通學校目標;(3)協調 課程; (4)保護教學時間; (5)視導與評鑑教學; (6)設定學業標準; (7)督促 學生進步;(8)提供教師誘因;(9)提供學生誘因;(10)提升教學改進和專業 發展; (11)保持高出現率。 21.

(30) Ibrahim 於 1985 年發展出「教學領導行為描述問卷」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Behavior 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簡稱 ILBDQ),用以測量校長的教學領導行 為,其分為八層面,包括有提供一般的領導、對師生高度期望、提供師生教學協 助、具備專業知能、對學校的成功深具信心、提供教職員工發展計畫、具備良好 的人際關係與技巧、有效的監督與評鑑教學。 Duke 在 1987 年提出好的教學領導者需有的作為,包含(1)教師視導與發 展(2)教師評鑑(3)教學管理與支持(4)教學資源管理(5)落實品質管制(6) 活化協調與溝通(7)致力於問題解決。 Ubben 與 Hughes 在 1987 年的《有效能的學校校長創意領導》 (The Principal Creative Leadership for Effective Schools)書中提到,校長教學領導應有的作為有. 政 治 大. (1)發展良好的教學方案(2)建立積極的教學氣候(3)建立功能性的文化(4) 建立廣泛的教學管理計畫。. 立. Murphy 於 1990 年的研究,發展一套更統整的架構用以評鑑教學領導,包含. ‧ 國. 學. 四個重要行為層面:. 1. 傳達任務與目標:係指形成及溝通學校目標。. ‧. 2. 確保教育品質:指視導與評鑑教學、保障教學時間、課程協調與督促學生進 步。. Nat. sit. y. 3. 增進學習氣氛:指建立積極正面的期望標準、保持高出現率、提供教師誘因. er. io. 與促進專業成長。. 4. 發展支持的工作環境:包含創造安全有序的學習情境、提供學生有意義的參. n. al. Ch. i n U. v. 與機會、發展教職員之合作與凝聚力、確保校外資源. engchi. 能支持學校、使家庭與學校緊密結合。 到二十一世紀受到新的領導模式影響,西方社會對於教學領導的策略研究進 入一個不同的階段。Murphy, Eliott, Goldring 與 Porter 於 2007 年提出教學應是「以 學習為中心的領導」(learning centered leadership),其領導策略包含八大範疇: 1. 建立對學習的願景(vision for learning) 2. 注重教學計畫(instructional program) 3. 注重課程計畫(curriculum program) 4. 設立評估計畫(assessment program) 5. 建立學習社群(communities of learning) 6. 重視資源購置與使用(resource acquisition and use) 7. 重視組織文化(organizational culture) 8. 重視社會趨勢(social advocacy) 22.

(31) 與之前學者不同的是,Murphy 等(2007)沒有細列校長的具體領導行為, 而是從策略上提出重視學習社群的建立、組織文化、社會需求等,顯示出對學校 整體環境及文化更多的關注。這樣的轉變相信是與近年學者對於領導策略與行為 理解轉變有關(引自呂斌,2012)。 國內的學者,亦多從行為層面來探討校長教學領導。李安明(2002)因應校 長教學領導的新趨勢,指出校長領導有六個層面,包含發展與溝通教學任務與目 標、確保課程品質、確保教學品質、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增進學生學習氣氛和發 展支持的工作環境。已將校長教學領導的實務歷程完整呈現。自此之後,國內有 多位學者皆以李安明所提之校長領導六個層面,來發展校長教學領導之內涵。諸 、鄭美玉(2004) 、王秋發(2006) 、黃雅琪(2007) 、鍾晨芳(2007) 如巫明璋(2003) 及張國強(2010)等。. 政 治 大. 鮑世青(2001)將校長教學領導行為區分為七個層面: (1)發展教學目標與. 立. (3)確保教學品質; (4)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5)增 任務; (2)確保課程品質;. ‧ 國. 學. (7)激勵教師成為「領導教師」。 進學生的學習氣氛; (6)發展支持的工作環境; 丁文琪(2006)在「教學領導效能」模式建構中,指出校長教學領導的內涵. ‧. 有凝聚教學共識、激發教學省思、分享創意教學及營造支持環境。. y. Nat. 秦夢群於 2010 年出版之《教育領導理論與應用》一書中,將教學領導內涵. n. al. er. io. 1. 教學領導規劃層面. sit. 分為「教學領導規劃」與「教學領導行動」,茲分述如下:. (1) 確立教學任務. (2) 監督教學計畫. Ch. engchi. i n U. v. (3) 提升學校學習氣氛 2. 教學領導行動層面 (1) 校長扮演資源供應者(the principals as resource provider) (2) 校長扮演教學資源者(the principals as instructional resource) (3) 校長扮演溝通者(the principals as communicator) (4) 校長扮演臨場者(the principals as visible presence). 根據上述國內外研究者對校長教學領導的定義及構面,大致將教學領導分為 四個向度,包括發展教學目標、教師專業成長、確保教學品質、支持的環境為主。 研究者歸納國內外學者提出的觀點分析整理如表 2-4。 23.

(32) 表 2-4 校長教學領導的向度分析表 學者(年代) De Bevoise(1984) Hallinger&Murphy(1987) Weber(1987). 發展教學. 教師專業. 確保教學. 支持的. 目標. 成長. 品質. 環境. ◎ ◎ ◎. ◎ ◎ ◎ ◎ ◎ ◎. Keefe & Jenkins(1991) Hallinger(1992). ◎ ◎. Marsh(1992) Boe(2001). ◎. ◎ ◎. Southworth (2002). ◎. Cardno&Collett(2003). ◎ ◎. 鮑世青(2001) 李安明(2002) 張明輝(2005) 蔡進雄(2008). 黃秀霞(2012) 鍾文峰(2014). al. n. 秦夢群(2010). io. 葉佳文(2007). Nat. 丁文琪(2006). ◎ ◎ ◎. ◎ ◎ ◎ ◎ ◎ ◎ ◎ ◎. ◎ ◎ ◎ ◎. C◎h. ◎. engchi U. ‧. 陳美娟(2005). ◎ ◎ ◎ ◎ ◎. 學. 李新寶(2001). ‧ 國. 謝建成(2001). ◎. y. 立. 魯先華(1994). 政 治 大 ◎ ◎. sit. Chang-Yong Tan (2012). er. Horng, E. & Loeb, S. (2010). ◎ ◎. v ni ◎ ◎. ◎. ◎ ◎ ◎ ◎ ◎ ◎ ◎ ◎ ◎ ◎. 註:研究者自編整理 本研究發現校長教學領導行為主要以「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為主軸, 輔以有效的「學校管理」。綜觀上述歸納的四項校長教學領導之核心概念,轉換 成相對應之內涵,本研究將校長教學領導的內涵,以「凝聚教學目標」 、 「確保教 學品質」 、 「教師專業成長」與「完善學習環境」四面向作探討。以下分別就各面 向加以說明: (一) 凝聚教學目標 強調學校成員共同參與,決定發展方向,發展具本校特色的教學目標。 校長運用直接或間接領導方式,貫徹學校發展方向並帶領學校同仁做有. 24.

(33) 效的管理。最後溝通學校本位的教學理念,重視與各領域的專業對話, 引領教師凝聚教學目標。 (二) 確保教學品質 確保教師教學重點與學校目標一致,除了走動式教室觀察,督導班級課 程安排,參與校內各項教學活動,鼓勵教師進行教學行動研究,發展專 業學習社群,確保教學品質,落實有效教學。 (三) 教師專業成長 支持並鼓勵教師進修學習,精進教學、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重視新 進教師的教學輔導班及經營及適應情況、視導教師教學情形改進教學以. 政 治 大. 及鼓勵各領域間彼此分享教學經驗的傳承及合作。校長適時提供誘因, 使教師能致力於教學創新,提升教師專業知能。. 立. (四) 完善學習環境. ‧ 國. 學. 營造支持的學習環境,從內而外讓行政協助教學,提供教師專注的教學. ‧. 環境。除了因應時代進步,與時俱進的營造科技化的硬體設備及資源外, 更重要的是學生自在的學習氣氛。另外,不能忽視整合社區、家長的支. sit. y. Nat. 援系統,建立完善的學習環境,以利提升教學效能與學生學習成就。. er. io. 参、校長教學領導的國內相關研究. al. n. v i n C 篇,是個廣受討論的議題。而在這 統計,自 2001 年開始至今有 73 h 73 篇中,只 engchi U. 國內對於校長教學領導的論文,根據『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的. 有 9 篇是探討國民中學的校長教學領導,其中有 2 篇是以質性研究為主。另外 4 篇談論高中職,其餘 60 篇都是以國民小學為研究對象。由此可得知,在國中端 研究校長教學領導的相關文獻並不多,近五年的研究數量僅有 2 篇。國內校長教 學領導論文數量比例如表 2-5 所示。另列幾篇自 2008 年開始的校長教學領導相 關研究,如表 2-6 所示。 表 2-5 國內校長教學領導論文數量比例 年 代. 以國民小學為研究對象. 以國民中學為研究對象. 以高中職為研究對象. 2001~2005. 20. 1. 1. 2006~2010. 20. 6. 0. 2011~2015. 20. 2. 13. 2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One technique for determining empirical formulas in the laboratory is combustion analysis, commonly used for compounds containing principally carbon and

資源和支援 學與教資源 社區資源 學校設施 和支援 研究與 發展計劃 學校領導與

This elective is for those students with a strong interest in weather and climate. It aims at providing a more academic and systematic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further study pursui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level of the variables to pension reform,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job characteristic,

STEM 教育課程領導學習社群 參與者 每所參與學校的核心教師團隊成員 每所參與學校的 2-3名課程領導

This study aims at evaluating the learning effects on the part of students from the teacher-designed concrete vector classroom-teaching approach in Plane Vector course on the basis

職業 教師 輔導員 神職人員 社會工作者 記者.

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 HKBUAS Wong Kam Fai Secondary and Primary School.. 教育局藝術教育組 Arts Education S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