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政府的工業區治理與制度分析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政府的工業區治理與制度分析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8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 私 立 中國 地政 研 究所. 博士論文. 政府的工業區治理與制度分析 政 治 大.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研 究 生: 柯伯煦 指導教授: 賴宗裕. 中 華 民 國 一Ο一 年 七 月.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4) 謝. 誌. 終於努力到正式說致謝的時刻,真覺得自己很幸運!上天派了一支龐大的隊 伍給我,若沒有這支隊伍的協助,傾力合作及排除萬難,完成論文與取得學位, 這一切將不可能發生! 在論文撰寫、修正及口試的過程,首先要感謝指導老師賴宗裕教授不斷的教 導、鞭策與鼓勵,研究之路常無可避免會遭遇土石流般的衝擊,若沒有您多番的 用心良苦與發揮機智,宛如「推土機」一般協助我破除險阻及引導前進,將想法 實踐為論文的可能性將極為困難,希望我有機會報答浩瀚師恩。其次要感謝亦師 亦友的陳建元教授,您的指導及讓我品嘗吞下炸藥的滋味,炸開我舊有思維,也 學會運用新制度經濟學洞察世間事務的微妙之處,創作能力也獲得演化成長。論. 政 治 大 白仁德教授、林建元教授、邊泰明教授和張璠教授,諸位老師不僅撥冗指導,而 立. 文的期末報告、初試及口試期間,感謝陳立夫教授、陳建元教授、林左裕教授、. ‧ 國. 學. 且對論文題目、研究架構、理論運用、內容缺漏、敘述邏輯等方面,提出剴切指 正,更增進了論文的價值。口試期間的各項行政事務,感謝蕭文斌助教的多方協 助,也很感謝瑞如、偉強及時熏協助我論文簡報前的準備工作。. ‧. 漫長的學習求知過程,十分感謝中國地政研究所所長林英彥教授,在論文投. sit. y. Nat. 稿過程提供的協助,以及無盡寬容的提攜後輩之情。同時,曾經對我講授知識及 授課的諸位老師們,包括賴宗裕教授、楊松齡教授、張金鶚教授、黃健二教授、. io. n. al. er. 殷章甫教授、陳彥仲教授及林建元教授,慷慨提供我學習新知的機會,也讓我學 習各種風格獨具的授課技巧。. Ch. engchi. i n U. v. 博士班修業期間,感謝明展在論文期初報告協助評論,感謝皇傑在論文期末 報告協助評論,感謝俊發、振偉、龍鳳、厚連、國城、家儂、雅惠、育生等同學 們,在修課過程及研究議題上的意見交流與相互協助。 論文進行田野調查、專家訪談及問卷填答期間,感謝許多企業負責人及專業 經理人的慷慨撥冗及耐心回答我提出的龐雜問題,包括力伽企業陳經理、迎輝科 技黃副總經理、八陽光電傅協理、久興國際焦經理、展聖企業黃總經理、永仕誠 企業宋總經理、聯瑞企業黃經理、統旺企業鄭經理、全信福企業陳總經理、城裕 企業李總經理、福爾摩沙建材企業陳總經理、玉泰企業陳總經理、展翊企業蔡廠 長、上鎰鋼品企業李總經理、宏陽光學企業陳總經理、百酆橡膠企業賴總經理等, 還有許多不便具名且默默協助的各位企業經理人們,亦在此致謝。 求學的在職工作期間,感謝崑山科技大學不動產經營系的同事們,包括陳淑.

(5) 美院長及胡學彥主任適時讓我卸除部分教學與服務工作、李佩芬老師提供產學合 作的機會、姚希聖老師協助檢視專家問卷上的缺失,黃啟貞老師邀約運動及分享 美食,其他諸位老師們經常不斷地勉勵鼓舞及分擔我力盡筋疲時的系務工作,亦 在此致謝。 談不上順遂的求學之路,許多意料之外的困難總需要不停地克服,特別是家 庭親情、職場工作、課業精進與自身健康之間,通常不知不覺地失去了平衡仍未 能察覺,而想努力修補時卻又已時不我與,如今安然度過,感謝眾人相持相助之 餘,也更體驗到「學會在風雨中漫步與前進」的重要。雖然,心中十分感謝父母 雙親養教之恩,但在學業最後三年餘時間,父親年邁臥病卻無法隨側照顧,心中 苦痛難以形容,也成了最深遺憾。因此,特別感謝弟弟與弟媳不辭辛勞的照顧年 邁雙親。在我諸事一籌莫展之時,很感謝吾妻及吾兒耐心地鼓勵我及陪伴我度過. 政 治 大 選擇在去年八月走完人生最後一程,此後的研究寫作與聆聽音樂成了我治療思念 立 親人的唯一方式,至今回想歷程,人生遭逢困境患難時,往往可能激發驚奇的力 這漫長的博士班旅程。基於體恤我求學年限已至及減少南中北奔波的辛勞,父親. ‧ 國. 學. 量,我能夠幸運地完成學業,能夠繼續向前行,感謝上天與父親在天之靈保佑。 謹誌於台南寓所 2012 年 8 月. ‧. 柯伯煦.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6) 摘. 要. 每一次開發工業區後的租售策略成敗,涉及政府對每一個企業設廠機會的掌 握,使決策者採取恰好的策略,但這不容易。政府為了順利出售土地而採取價格 補貼策略,在台南的實踐卻落入困境也需要進一步討論。緣此,本研究運用新制 度經濟學的博弈理論觀點,解釋政府對工業區的治理,促進公私合作的條件是什 麼?合作需要怎樣改變制度?而檢視各種制度之間的互補與替代關係是重要 的。本研究目的,首先,解釋政府需要新的分工及策略,其次,運用博弈理論觀 點解釋新策略的發現,再者,運用實證研究解釋企業實踐區位選址的策略,最後, 提出政府可發展的新策略及引導企業的制度創新。本研究以台南科技工業區(南 科工)為案例,將 Hotelling 模型延伸為空間博弈的情境,探討企業如何思考進駐 南科工的決策?基於探討企業家的決策模式而採取質性研究方法,並且運用量化. 政 治 大. 研究的 AHP 法,將企業家的決策因素進行權重分析及排序。. 立. 本研究的重要結論與發現,首先,政府在工業區治理的分工角色,是建立產. ‧ 國. 學. 業發展的遊戲規則,但它在挑選贏家策略是以高科技產業為目標,使得目標外的 企業需求被忽略。其次,政府運用在工業區治理及租售的策略,關注在土地價格 補貼策略,而忽略了非價格策略,進而使自身陷入租售困境。同時,政府策略確. ‧. 實會影響企業為了優化營運而選擇進駐南科工,而其中新舊顧客的成功轉換是改. y. Nat. 變區位的關鍵。再者,企業進駐南科工的選址策略,顯示企業追求規模的優化、. sit. 運用制度互補來發展新機會、以及尋求產業價值鏈的垂直分工與技術進步,是重. al. er. io. 要的策略思維。在企業是否改變區位選址的策略與權重分析方面,區外企業維持. n. v i n Ch 場機會。而企業選址進駐區內的策略,主要是經濟動機上十分重視潛在利益,也 engchi U 學會運用認證制度及結合政府資源來改造產品品質及形象。最後,受限於新機會 原址,在於未意識到經濟動機及機會因素下的新利益,也忽略新制度可對應新市. 出現的不確定性,區外企業的區位會更鄰近夥伴企業,形成地理群聚下的比較利 益。而來自顧客的訂製要求、挑剔與議價,使他們發展良好的交貨承諾與執行能 力,為大廠確保生產連續性而取得新訂單,這增強了他們的生存機會。本研究建 議,政府可運用工業區制度結合相關認證制度,輔導區外企業成長,協助區內企 業建立網際網路交易平台,新的制度安排及交易平台,為區外企業成長形成新的 推力,企業更願意改變區位選擇進駐南科工與政府合作。這些新的討論與博弈理 論的觀點,對於補充南科工的租售策略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關鍵詞:工業區、政府治理、博弈理論、區位選址、制度變遷.

(7)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8) 目 第一章. 錄. 緒論........ ........ ........ ........ ........ ........ ........ ........ ........ .... ........ .... . ................ .... 1-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 ........ ........ ........ ........ ... ... ........ ..... .......... ..... 1-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內容........ ........ ........ ........ ........ ........ ........ ........ ........ .. ... ........ ..... 1-6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 ....... .... ....... .... ....... .... ....... .... ....... .... .... ... ........ ...... 1-15 第二章. 相關文獻及理論回顧....... .... ....... .... ....... .... ....... .... ....... .... ....... . ... ........ ..... 2-1. 第一節 工業區制度變遷....... .... ....... .... ....... .... ....... .... ....... .... ....... .... .... ... ........ ...... 2-1 第二節 工業區治理問題與政府的治理角色....... .... ....... .... ....... .... ....... . ... ........ ...... 2-16 第三節 博弈理論與企業的空間選址....... .... ....... .... ....... .... ....... .... ....... . ... ........ ...... 第一節 第二節. 學. 第四章. 政 治 大 工業區治理中的政府角色與企業空間選址:博弈理論的觀點.... ... ........ ...... 立 工業區治理、政府角色及制度變遷之實證架構....... .... ....... .... ... ... ........ ...... 工業區治理之空間博弈與實證命題的建構....... .... ....... .... ....... .. ... ........ ..... ‧ 國. 第三章. 政府編定工業區對企業投資選址策略之影響....... .... ....... .... ...... ... ........ ...... 2-24 3-1 3-1 3-6 4-1.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個案選取....... .... ....... .... ....... .... ....... .... ....... .... ....... . ... ........ ..... 4-1. ‧. 第二節 企業投資選址編定工業區之策略因素....... .... ....... .... ....... .... ..... ... ........ ...... 4-6. y. 企業面對政府編定工業區的選址策略分析....... .... ....... .... ....... . ... ........ ....... io. sit. 第五章. Nat. 第三節 研究發現....... .... ....... .... ....... .... ....... .... ....... .... ....... .... ....... .... .... ... ........ ..... 4-14. n. al. er. 第一節 專家問卷設計與個案選取....... .... ....... .... ....... .... ....... .... ....... .... ... ........ .... .. i n U. v. 第二節 企業投資選址編定工業區外之策略分析....... .... ....... .... ....... .... . ... ........ ...... Ch. engchi. 5-1 5-1 5-7. 第三節 企業投資選址編定工業區內之策略分析....... .... ....... .... ....... .... . ... ........ ...... 5-11. 第四節 研究發現....... .... ....... .... ....... .... ....... .... ....... .... ....... .... ....... .... .... ... ........ ...... 5-15. 第六章. 政府的工業區治理策略與制度分析....... .... ....... .... ....... .... ....... .. ... ........ ..... 6-1. 第一節 工業區治理問題與政府治理的策略分析....... .... ....... .... ....... .... . ... ........ ...... 6-1. 第二節 政府的治理角色與工業區制度變遷....... .... ....... .... ....... .... ....... . ... ........ ...... 6-12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 ....... .... ....... .... ....... .... ....... .... ....... .... ....... .... ... ........ ...... 7-1. 第一節 結論....... .... ....... .... ....... .... ....... .... ....... .... ....... .... ....... .... ....... .... ... ........ ...... 7-1 第二節 建議....... .... ....... .... ....... .... ....... .... ....... .... ....... .... ....... .... ....... .... ... .......... .... 7-12 參考文獻 ....... .... ....... .... ....... .... ....... .... ....... .... ....... .... ....... .... ....... .... ....... .. ... ............ 參-1 附錄一. 政府的工業區治理對廠商設廠區位(區外)決策影響之專家問卷…………. 附 1-1. 附錄二. 政府的工業區治理對廠商設廠區位(區內)決策影響之專家問卷... ........ ..... 附 2-1 I.

(9) 圖. 目. 錄. 圖 1-1. 研究流程圖........ ........ ............. ........ ........ ........ ........ .... ........ .... . ................ ..... 1-18. 圖 2-1. 工業區治理及應用理論的層次架構....... .... ....... .... ....... .... ....... .... ......... ...... 2-2. 圖 3-1. 台南科技工業區之區位....... .... ....... .... ..... ... ....... .... ....... ... ....... .... ........ ..... 3-5. 圖 3-2. 公私部門空間博弈與策略思維的研究架構....... .... ....... .. ... ....... .... ....... ...... 3-9.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i n U. v.

(10) 表. 目. 錄. 表 2-1. 台灣地區各種分類工業區土地........ ........ ........ ....... .... ........ .... . ................ .... 2-5. 表 2-2. 2004 年與 2011 年工業區單位產值比較表........ ........ . ... ... ........ ..... .......... .... 2-10. 表 2-3. 產業政策、工業區制度與政府干預........ ........ .............. ..... ........ .. ... ........ ..... 2-15. 表 4-1. 選址工業區內的企業案例之成長規模、競爭策略與市場機會....... .... ....... ... 4-4. 表 4-2. 選址工業區外的企業案例之成長規模、競爭策略與市場機會....... .... ........... 4-5. 表 5-1. 企業設廠選址工業區外策略評估之目標體系表....... .... ...... ..... ... ......... ....... 5-3. 表 5-2 表 5-3. 企業設廠選址工業區內策略評估之目標體系表....... .... ....... .... .............. ....... 5-5 5-7. 表 5-5. 治 政 大.... ....... .... ....... .. .......... .... 「經濟動機」構面下各項評量指標與權重值....... 立 「具體選址」構面下各項評量指標與權重值.... ................................. ........ ....... 表 5-6. 「機會因素」構面下各項評量指標與權重值....... .... ....... .... ... ... ........ ......... 5-9. 表 5-7. 「政府治理」構面下各項評量指標與權重值....... .... ....... .... ...... ... ........ ...... 5-10. 表 5-8. 企業選址工業區內策略之評量指標與權重值....... .... ....... .... ....... .... ....... ..... 表 5-9. 「經濟動機」構面下各項評量指標與權重值....... .... ....... .... ....... ... ........ ...... 5-12. 表 5-10. 「具體選址」構面下各項評量指標與權重值....... .... ....... .... ....... ... ........ ...... 5-13. 表 5-11. 「機會因素」構面下各項評量指標與權重值....... .... ....... .... ........ ... ........ ..... 5-13. 表 5-12. 「政府治理」構面下各項評量指標與權重值....... .... ....... .... ....... . ... ..... ...... 5-14. 學. ‧. ‧ 國. 5-8 5-9. 5-11. io. sit. y. Nat. n. al. er. 表 5-4. 企業選址工業區外策略之評量指標與權重值....... .... ......... ............. ........ ...... Ch. engchi. III. i n U. v.

(11)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i n U. v.

(12) 政府的工業區治理與制度分析.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自 1980 年代起,國際上有越來越多 OECD 國家的中央及地方政府,試圖透 過建立工業區(industrial district)來增進更多的企業出現、產業聚集效應及區域經 濟發展(OECD, 2002:41)。政府建構產業制度及發展工業區的經濟模式,實驗 後的成功也引起東亞各國政府的學習與模仿,我國亦不例外。經濟部於 1970 年 設立工業局,專責於工業區(industrial district)的區位選址與編定開發,也建構了 我國的編定工業區體制。工業局依循產業政策及企業需求而開發工業區,配合不 同時期扶植重點產業與推動制度變遷,由獎勵投資條例(1960 年代)、促進產業. 政 治 大 區開發形成良好的產業環境,帄衡區域發展,也為企業的投資設廠及生產網絡, 立 形成產業群聚與比較利益。事實上,前述的台灣模式與西方國家有類似之處,雷 升級條例(1980 年代)至產業創新條例(2010 年代),期望以產業制度及搭配工業. ‧ 國. 學. 根主義(Reagan Doctrine)與柴契爾主義(Thatcherism)自 1980 年代興起之後,揭示 政府作為市場協調分工的角色,重點不在於運用龐大的組織以提供大規模的服務. ‧. 活動,而是在擴大服務範圍時著重行政效率提升。因此,效率提升過程使得政府 也必頇如同企業一般,不斷學習更好的分工,例如將監督之外的工作外包給企業. Nat. sit. y. 分工,運用創建制度以協調市場參與者(企業與消費者)的交易效率及替代企業分. io. er. 工不足之處,這種基於提升交易效率而將工作以計畫模式或競爭模式交由市場組 織分工的概念,後來經 Williamson(1985:16-18)研究表示,這其實就是一種經濟. n. al. i n U. v. 組織(企業、團體或政府)對市場活動的經濟治理(economic governance)。. Ch. engchi. 政府治理活動為市場發展建立基礎,當政府有效率地運用制度促進資源分配 及交易效率,就能為企業建立起特殊的價值鏈,並且轉化為空間上的企業群聚, 而工業區往往成為群聚的目標。於是,本研究探討政府的工業區治理,是指工業 局考量企業設廠需求,規劃配置及編定開發工業區之後,運用招商策略及提供租 稅優免,協助企業的差異化市場競爭,引導企業改變區位並且選址進入工業區。 這裡的工業區是指經濟部工業局發展的編定工業區。基於市場分工任務,政府對 工業區治理應發揮兩種功能:首先,它投入資源開發工業區,可引導企業的投資 誘因,例如在生產要素(包括土地與資本)的規模擴張與技術創新發展,形成廣 泛的激勵作用;其次,它運用工業區的規劃與建設,結合了企業的區位選址可形 成一致的空間聚集,使企業生產條件形成比較利益,使產業聚集形成競爭優勢。 公私共同投資合作使企業具備生產銷售的比較利益,一方面使企業內部營運成本 節約及外部利益內部化;二方面使企業運用區位差異及採取差別定價來增進生產 1-1.

(13) 第一章 緒論. 利潤。因此,政府透過工業區治理來協調企業區位的聚集,企業群聚形成比較利 益,更激勵企業家勇於創新冒險及擴大投資,它建立的工業區制度、生產環境及 治理活動有助於公私部門合作,合作利益對國家經濟發展至關重要。 政府治理活動具有目標性,依據 Gaudin(2002:19)的解釋,它引起私部門 與其互動及談判來形成特定制度,制度出現可用以解決市場經濟複雜性及不確定 性,使互動雙方的策略選擇能在某種利益上協調且達成一致化結果。於是,工業 局編定開發工業區,引導企業投資區位選址,建構富有效率的產業聚集活動,正 是工業區治理的重要目標。但是,它要能完善工業區的治理並不容易,這起於工 業區的區位選址往往存在經濟條件上的限制,也必頇考量企業空間偏好,而掌握 企業設廠偏好需要耗費高額成本。於是,公私部門在工業區的選址決策各有其影 響因素,使雙方行動存在落差,例如偏好與時間兩因素,使得某些編定工業區的. 政 治 大 開發完成工業區之後,常需耗費多年才能完全租售,這個問題逐漸被認為是因規 立 劃開發不當引起工業區閒置。不過,租售策略也在其中具有關鍵性,政府租售策 租售效率不彰,例如吳惠林等人(1991:5-9)及薛立敏(1999:50-51)表示,政府. ‧ 國. 學. 略難以滿足所有企業,租售不順利亦顯示政府的工業區治理結果,經常落入一種 公私不合作的困境。然而,這種公私不合作的結果並非罕見,Olson(1965:43). ‧. 表示,也許公私部門都相信彼此合作對雙方利益(集體利益)是最好的,但只要ㄧ 方採取極大化自利動機的決策或採取搭便車行為,於是不合作就會成為各自最佳. y. Nat. sit. 策略,造成各種非合作的結果。每個人有限理性的自利動機使合作利益無法被發. er. io. 展,以本研究所關注的編定工業區而言,工業局有資源投入卻無經濟產出,造成 一種浪費。因此,工業區治理的合作問題,使本研究結合新制度經濟學及博弈理. n. al. Ch. i n U. v. 論提出一個問題意識:政府工業區治理形成互利的共同知識 1-1,使政府與企業進. engchi. 入博弈的架構,可是,何種條件方能強化雙方的合作結果?根據博弈理論的觀 點,政府的工業區治理需要改變制度,為企業成本與利益引起有利的轉換。 政府角色及功能可替代市場機制的不足,但它的職能分工仍有限制,因訊息 不足的有限理性,使政府建立制度及執行決策難以完備(Stigler, 1971:3-5; Stigler, 1975:138-139; Wilson, 1989:1-6),這缺陷使政府的決策及創建制度,必然會滿 足其自利動機,也常耗費資源及引起交易成本問題(North, 2005:67-68),當過 去以來的問題加上當前政策,往往引起市場制度形成一種變遷上的路徑依賴現象 1-2. ,甚至是制度惰性 1-3 也非罕見(North, 2005:77)。制度難以完善是政府工業區. 1-1. 依據 Aumann(1984:473)觀點,共同知識假定,是構成了所有的博弈理論和大多數經濟理論的 基礎。無論討論的模型是什麼,是否完全訊息,一致或不一致的,重複或一次以上的,合作還 是非合作的,模型本身必頇被假定存在共同知識,否則,模型就不是充分的,分析就是不連貫 的(引自馬春文等譯,2003:67)。 1-2 依據 Setterfield(1999)對「路徑依賴(path dependency)」的定義,路徑依賴是指經濟結果不僅 1-2.

(14) 政府的工業區治理與制度分析. 治理的一大課題,它實踐策略缺乏新方向更引起工業區閒置問題。例如 1990 年 代中期,經濟部工業局忽略市場經濟景氣下降需求減少的實況,陸續開發離島工 業區,結果引起上萬公頃土地難以租售(薛立敏,1999:51)。政府投入資源開發 工業區及建立相應制度卻經常面臨租售困境,這其實是政府組織(治理活動)替代 市場機制(自由競爭)的合作策略出現問題?政府有限理性的決策,對工業區治理 及發揮效率將不易完善,於是,檢視政府角色限制及改善的取徑,進而討論政府 分工的新角色,才有助於政府在工業區治理的完備,這是本研究的第一個問題。 政府自身組織缺陷及分工失靈問題,受到許多西方學者相關研究的關注 ,這些研究 (Tullock,1971:913; Stigler,1971:3; North,1981:30; Olson,1982:2-5) 顯示兩個主要原因引起政府功能缺失,第一,政府擬定的制度及政策缺乏精準的 成本與利潤估算,這缺陷也顯示在政策成本與創造利潤上的衝突。在成本方面,. 政 治 大 (張璠,2002b:120; Frenk,2001:1083-1085);在利潤方面,政府與企業不同, 立 其追求自身利益的極大化之外,更應關注於潛在社會利益與分配公帄的引導(De 政府有限理性決策,開發工業區往往缺乏精確成本衡量,更忽略潛在的成本估算. ‧ 國. 學. Soto, 2000:5)。第二,政府在執行制度上,其自身利益與企業利益往往不同, 政府更重視政治利益實現,以致其開發工業區的區位、規模與公共設施內容,往. ‧. 往難以符合企業設廠所需(沈明展等人,2005:50-51)。例如我國政府自 1960 年 代開始多期四年制經濟建設計畫,其中經濟部自 1960 年實施「獎勵投資條例」. y. Nat. sit. 設置編定工業區,國科會在 1980 年代設置科學園區(science park),引導產業結. er. io. 構由資源型的傳統產業結構,轉變為以電子及資訊為主的高科技產業結構,高科 技產業快速壯大,傳統產業發展空間則受壓縮,以致 1980 年代中期後,傳統產. n. al. Ch. i n U. v. 業外移也引起工業區(industrial district)閒置(楊松齡,1988:45-48;吳惠林等. engchi. 人,1991:2-3) 。依據當時經濟部在 2004 年的統計,全台滯銷的工業區(以編定 工業區為主)土地面積已達 1 萬 3000 餘公頃,這尚未包含都市計畫的工業區(經 濟日報,2004/6/29) 。當時以政府為主導角色,工業區開發在台灣地區比例高達 六成以上(2004 年之前) ,它開發工業區目標是為了引導企業群聚,但企業選址 受當前活動和政策的影響,同時也受過去發生的事件影響,該經濟結果就是路徑依賴的。而 Arthur(1994)進一步解釋路徑依賴的鎖定問題,若市場活動存在「頻率相依效應」,就使得實 踐活動與過去實踐的程序緊密相關聯,所以,「頻率相依效應」就能導致「鎖定(lock-in)」。 例如採用一定的生產技術也許會導致「做中學」,使得這項已熟悉的技術和其他(不熟悉)技術 相比,在未來更受歡迎(引自 O’Hara editor,1999:841-843)。 1-3 制度惰性的意義,是當一種制度出現或設立,並且已經演化出眾多人依賴它與遵循它,這個 制度將激勵人們持續遵循以獲取集體利益,也會約束人們不去破壞以節約集體成本,經年累 月下使得制度難以被輕易變動,人們也習慣在這制度中普遍繼續遵循,以確保行為決策是利 大於弊(North, 2005:ch6)。在本文探討企業選址工業區外時發現,企業知道政府開發工業區 會提供招商服務、土地租售補貼、技術媒合及營運輔導等,但自 1990 年中期以來,政府允許 區外企業也可享用促產條例的租稅優惠,使許多企業改變區位的偏好減弱,設廠工業區外。 1-3.

(15) 第一章 緒論. 策略的多元化且不易掌握,使工業局的編定工業區租售不順,這引起另一個需要 解釋的問題。在於公私合作的策略互動,政府該如何考量企業的空間競爭與決 策?發展更妥善的因應策略,促進企業選址進駐工業區及尋求政府資源的合作。 取得工業區治理的成功並不容易,特別是台灣中南部區域與政府目標差距 大,何以政府開發工業區卻無法激勵企業進入工業區?這需要考量企業的空間選 址決策。早期以來對工業區治理的研究,例如楊松齡(1988:47-49)、張璠(2002a: 20)及沈明展等人(2005:49),關注於開發選址、組織整合及干預作用等問題, 尚未能重視政府與企業之間追求利益的本質差異,以及衝突與對立的問題。首 先,政府利益與企業利益之間的衝突,企業藉由尋租活動可將政府成本轉變成自 身利益,其次,政府與企業在區位決策可能相互對立,政府想要發展空間聚集的 集體利益,但企業則需要地理區隔保障自身利益。如同 Frenkel(2001:1083-1084). 政 治 大 商選擇投資區位時,較偏好都會區附近地帶,而不一定是工業區 (industrial 立 district)。當公私雙方面對工業區選址的決策,因偏好相異且利益衝突,雙方的合 的發現,基於分享都市經濟活動的優勢資源,以及區隔競爭對手,以致高科技廠. ‧ 國. 學. 作決策有著不易觀察的隨機性,要密切合作其實不易。工業局的編定工業區在台 南市的實踐,企業空間競爭及區位選址的結果,往往將設廠區位選址在工業區之. ‧. 外。這就像市場經濟環境中,參與者的交易互動,或許彼此都認為合作下的利益 最大,但在各自不斷增進自身利益的考量,卻容易落入不合作的結果。而如何改. y. Nat. sit. 變雙方策略思維以避免落入非合作的困境?自 1950 年起受到博弈理論(game. er. io. theory) 學 者 們 的 重 視 , 諸 如 Nash(1951:286) 、 Schelling(1960:ch6) 、 Smith(1982:ch1)、Dixit & Nalebuff(1996:ch2) 。其中 Nash(1951:286)透過. n. al. Ch. i n U. v. 博弈理論中囚犯困境模型的推論,解釋在互動雙方的利益(或動機立場)不一致. engchi. 時,各自以極大化自身利益而決策,將會忽略潛在利益,使決策結果對雙方的集 體利益是最差的。今若將囚犯困境模型推論出的非合作結果,進一步延伸應用在 工業區閒置問題思考,顯示企業空間競爭與區位選址的背後邏輯,在於檢視公私 雙方對局之後的空間區位往往存在差異性,換言之,何以許多區外企業不願偏離 目前的區位選址策略進駐工業區?成為值得探討的第二個問題。 探討博弈雙方選址策略的均衡問題,Hotelling(1929:41)提出的空間競爭模 型是一個經典,他運用區位差異引起價格差異的競爭概念,解釋一個線性海灘空 間中的雙占企業競爭,基於追求最大利益使雙方會離開海灘的兩側,共同選址在 1/2 的位置開店(海灘的中間點),雙方背靠背的在空間上聚集,以爭取消費市場 中最多的顧客。就現代博弈理論的架構,Hotelling 模型正解釋了企業的空間博弈 (賴孚權等人,2011:24-25),它點出了重要啟示,海灘顧客就像企業的市場利. 1-4.

(16) 政府的工業區治理與制度分析. 益,對應於本研究,就像是政府治理工業區關注的公私合作利益。基於探討政府 對工業區治理過程中公私合作與區位選址一致性的問題,也表示政府應如何施展 策略以誘導企業選址進駐工業區,需要很好的解釋,而其中已經選址進入工業區 設廠的企業們,其策略思維很可能是政府學習新策略的對象。政府向企業學習來 獲取創新思維逐漸地重要,Osborne & Gaeble(1992: ch10)解釋政府應發展 類似企業家的學習、試誤及創新精神,它可經由服務私部門發展過程獲取經驗與 知識,用以改善自身能力、提升公共決策效率及尋求解決問題的新策略,為政府 在工業區治理中尋求新策略,本研究將透過政府與企業之間的互動,尋求新解釋 及新策略。因此,分析政府與企業選址在空間博弈的均衡問題,也就是探討雙方 基於何種條件?才能使區位一致性選擇在工業區內,考量相關制度特性有助於解 釋非合作一方(如區外企業)選址的策略因素,提供政府借鏡及發展新策略,這是. 治 政 能受制於改變現有資源財產權會引起過高的成本,也可能忽略公私合作可引起新 大 立 的市場機會,甚至是引起更大的個別利益及社會利益,但雙方決策行動造成非合. 本研究的第三個問題。最後,針對企業選址工業區外的策略發展,這些企業很可. ‧ 國. 學. 作結果,彼此承擔機會成本也使國家發展受限。而這種合作困境並非罕見,De Soto(2000:11-13)研究許多中南美洲及開發中國家的政府對市場治理過程,發現. ‧. 公私部門博弈經常是非合作結果,合作利益無法被雙方創造及分享,低效率的財 產權交易及延伸的潛在利益也無法被發展。因此,對應在我國工業區閒置問題的. sit. y. Nat. 啟示作用,顯示財產權的潛在利益需要參與者以合作策略來發展,政府需要優先 嘗試新策略,激勵公私部門的決策互動,促進新合作關係的實踐,而新策略引起. io. n. al. er. 制度條件變化,就能用以解釋工業區的制度變遷,這是本研究的第四個問題。. 二、研究目的. Ch. engchi. i n U. v.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主要四個研究目的為: (一)藉由我國編定工業區制度的文獻回顧,說明工業區制度經由規劃開發與實施 租售的策略性意義,以期更完整認識政府治理活動與分工作用的廣泛影響。 (二)運用博弈理論的分析架構,說明公私部門在空間區位上相依互動的本質差 異,進而提出政府工業區治理需要重新聚焦於制度誘因及調整策略思維。 (三)運用實證研究探討企業在區位選址的策略組合,解釋企業面對空間競爭的生 存獲利及隨市場環境演化的過程,是怎麼考量空間上的策略思維而決定區 位,藉此,對政府的工業區治理策略提出新見解。 (四)藉由經濟上的財產權觀點,解釋市場中不同制度之間替代效應,是如何影響 企業改變資源財產權配置的決策。以期更完整回答制度誘因促進公私部門合 作的重要性,並且為政府治理活動的路徑依賴現象尋求新的調節策略。. 1-5.

(17)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內容. 一、研究範圍與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地理範圍,首先,考量編定工業區的案例選擇,是以經濟部工業局 主管編定開發的台南科技工業區 1-4 為主,選擇這個編定已開發工業區做為分析案 例,是因這個工業區正面臨滯銷閒置的問題;其次,工業局開發編定工業區具有 目標性,它希望引領區外產業發展,並且帶領都市經濟的變遷與成長;再其次, 編定工業區(industrial park)與國科會的科學園區(science park)具有互補性,也相 互競爭,許多企業無法進入科學園區,就改選擇進入編定工業區投資設廠,經濟 部工業局基於扶植該工業區的企業,正投入越來越多的資源協助區內廠商技術提 升;最後,基於觀察企業案例在選址進入工業區投資策略之間的比較,本文以台. 治 政 (博弈參與者),包括政府與企業。政府部門將藉由其所公布的資訊及文獻以獲得 大 立 (以台南市政府及台南科技工業區管理中心為 政府部門在治理工業區的策略思維. 南科技工業區為主要的企業案例抽樣範圍。基於運用博弈理論的架構,研究對象. ‧ 國. 分為台南科技工業區的區內企業與區外企業。. ‧. 二、研究內容. 學. 主要案例樣本),企業部門則是以該工業區服務範圍內的企業為主要樣本。這又. sit. y. Nat. (一)相關文獻回顧. io. er. 1.制度與制度變遷. al. n. v i n Ch 為建構人際互動關係而由人為設置的約束。於是,本文將「制度(institutions)」 engchi U 定義為由政府制定及促進公私相依互動的法規及條例,在正式制度上,主要由經 North(1990:3)表示「制度」是社會的遊戲規則,更正式的說,制度是一種. 濟工業局主導的獎勵投資條例、促進產業升級條例及產業創新條例所形成的一套 1-4. 不同學理在討論工業區的涵意是有些不同的,最常見的概念是工業區(industrial district),這類 型通常是政府為了避免土地使用不相容而引起外部性,規劃特定範圍區域作為企業設置工廠的 區域,也稱之為 Marshall 式的工業區(swedberg,2003:65-66)。而最近的二十年來則廣泛出現的 許可有限相容使用概念的是科學工業區(science park),這個類型往往是政府透過產業政策來挑 選贏家(pick winner),提供進出口關稅優惠,施於地價租金及研發設備補貼,也提供商業、住 宅及辦公行政的設施,輔導企業進入工業區內設廠量產及研發,各國特別喜歡針對具有研發能 力的高科技業為目標(Desrochers,2004:235-236),這類園區也有針對特定輔導的產業而設置 business park 或 office park。科學工業區這一類具備高科技產業特質的專用園區,在我國經濟 部工業局主導的工業區中,則以科技工業區(industrial park)的型態出現,例如台南科技工業區 (Tainan Industrial Park),它很類似於科學工業區(science park),在軟硬體及功能設施方面也比 傳統的工業區(industrial district)更良好,這類型的工業區(industrial park),是本研究主要關注的 對象。還有一種屬於工業生產區域的工業區(industrial zone)或稱工業區地帶(industrial area), 這是由許某種產業聚集形成的工業生產地帶,在這區域也存在工業區不動產(industrial estate) 或工商業不動產(trading estate),可以由一般民眾自由交易買賣。 1-6.

(18) 政府的工業區治理與制度分析. 制度,聚焦這個制度是基於觀察這個制度對企業設廠工業區的激勵與約束作用。 同時,制度會受到影響因素推動而變遷,本文將「制度變遷(institutional change)」 定義為個體(個人、企業、政府)主觀上意識到環境改變,需要重新安排制度以適 應環境,進而因應降低不確定性、創造新知識及發展新技術而調整制度內容,並 要求普遍的自願性服從。這個定義其實是依循 North(1990:76-77)的觀點,而且, 這個制度藉由政府執行之目的,在於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North, 1990:76),例 如對企業搭便車行為及機會主義行為造成的社會無謂損失,加以抑止。然而,除 了制度的約束效果,我國政府為了促進產業成長及擴大規模,進行工業區的開發 及租售管理,重點在於廣泛激勵政府與企業在工業區中投入資源及合作,彼此配 合產業制度的經濟誘因(例如 2010 年之前的促產條例與 2010 之後的產創條例), 使工業區成為一種凝聚各方資源的「經濟組織」。將工業區視一種經濟組織的觀. 治 政 定及開發工業區,它在台灣已形成四種主要的工業區制度(沈明展等人,2005: 大 立 50) ,這些制度提供企業更佳的生產環境及多元的區位選址,但也形成某種困. 點,將可發現其具有特殊的經濟作用,吸引不同政府部門及各級政府投入資源編 1-5. ‧ 國. 學. 境,這種選擇彈性常容易引起某些先天上區位環境不佳的工業區,不易成為企業 的最優選址。在台南市的產業環境,有些企業進駐工業區尋求聚集利益,而更多. ‧. 企業的區位選址是分散或聚集在都市角落。當政府忽略北中南區域的都市產業差 異,一視同仁適用同一套工業區制度,而許多中小型企業分散或聚集在工業區外. io. er. 度發展的路徑依賴,存在外部性而有待新的方法克服。. sit. y. Nat. 設廠,這將引起政府編定開發工業區的租售困境,滯銷閒置問題亦表示工業區制. 2.工業區閒置與政府的治理角色. al. n. v i n C 定義為資源未能順利交易到需求者手上來運用, (1)工業區閒置:本文將「閒置」 hengchi U 資源閒置表示需要新的力量來改變原市場機制。對於工業區的治理,完全政 府投入或完全市場自由化已是越來越不可行,訊息的限制都將造成不易解決 的閒置問題。實際上,先進國家(例如 OECD 組織的國家)大多數工業區的成 功發展往往是公私部門不斷互動及形成合作的結果(Saxenian, 1994:12-27; Swedberg, 2003:60-61)。台灣自實施促進產業升級條例開始,基於擴大適用 對象,於是由特定工業區內產業廠商適用為主,擴大到以更多產業之業別適 用為對象,這個產業制度變遷是希望更多企業受到激勵,推動技術進步或規 1-5. 沈明展等人(2005:50)指出,政府開發與編定供給的工業用地主要有兩大類:第一類是政府 開發的工業園區,此類園區主要是依據行政機關與法令不同,包括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主 導開發之科學工業園區及生物醫學園區,經濟部主導開發的工業園區及加工出口區,行政院 環保署開發的環保科技園區,行政院農委會開發的農業生物科技園區。第二類是政府規劃編 定的工業區土地使用分區,此類用地主要是依內政部主管的「都市計畫法」所劃定的各種工業 區及依「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所編定之非都市土地工業區或丁種建築用地。 1-7.

(19) 第一章 緒論. 模擴張。事實上,這也是政府期望藉制度來影響企業家設廠動機,轉變為新 的預期或發現市場機會,使企業家願意在原來規模的硬體設施進行資源財產 權調整,以公私合作推動新市場機會及開拓潛在資本。但是,工業區的閒置 則表示自促產條例以來的制度調整,激勵企業家追求成長的動機似乎有強有 弱,若企業保守地在原地設廠必然造成難解問題,政府的工業區治理遭遇滯 銷問題,在於政府的治理方式需要調整,也需要發展新策略。 (2)政府角色:本研究的「政府角色」是界定為經濟部工業局。工業局面對投資 已開發完成的編定工業區,因租售期間長且不易售完而閒置,特別是中部及 南部區域,它除了不斷透過價格策略,以價格補貼來降低土地租售成本,惟 這種價格策略的作用顯得越來越不足。此外,價格補貼策略長期被採用,佷 可能是工業局在過去以來建立的制度與成功經驗之間,引起習慣策略的路進. 政 治 大 confidence) 。使政府策略忽略了價格之外的其他因素。事實上,政府經常 立 忽略企業家的區位偏好會因環境變動而改變,企業家選擇特定區位設廠投. 依賴,同時,他過度相信自己判斷的正確性,形成開發策略的過度自信(over 1-6. ‧ 國. 學. 資,除了考量土地、勞動與資本的成本效益之外,尚包括其他特殊的外部與 內部因素引起新的效益。外部因素方面,諸如市場的發展機會與結盟的合作. ‧. 機會,與競爭對手採取適當的地理區隔,技術發展所依賴的資源(例如礦物、 能源、原料與特殊的知識) (Swedberg, 2003:37-43; O’Sullivan, 2005:55-61) ,. y. Nat. sit. 分享產業分工在區位聚集下的外部利益(Saxenian, 1994:151-156; Porter,. er. io. ,政府對當地產業環境的規劃建設等等。而以企業家為首的內部 2000:16-17) 因素方面,諸如企業家個人創新冒險的特質,企業家的在地社會關係網絡,. n. al. Ch. i n U. v. 企業經營與當地特有社會文化的結合與適應,企業家對學習資源的依賴等. engchi. (Saxenian, 1994:ch5)。面對前面的因素,政府扮演的角色與功能,需要採取 更廣或更多元面向的思維,為企業創造有利的生存條件(例如客戶群或外部利 益),消除不利的條件(例如競爭對手數量)。 3.市場的企業家要素 人們都會對市場變化及市場機會保有一定程度的警覺,採取行動爭取利益。 相同地,企業與政府也這樣的警覺,掌握可獲利的市場機會及採取行動,這種人 性本能上的知覺構成了市場的企業家要素,企業家的作用使得工業區資源效率獲 得更有利的發揮。 (1)企業的學習與技術進步:Yu et al.(2007:4-5)解釋企業家的市場功能,在於 1-6. 謝明端(2007)表示,當人們對事情結果越有控制力時,過度自信的傾向就會極為明顯,這在金 融市場的投資者是極為常見的行為。 1-8.

(20) 政府的工業區治理與制度分析. 調整其所重視的資本結構,運用適當技術以獲取市場機會下的利益。De Soto (2000:221)將企業家運用資本推動市場技術分工的作用,解釋為重新安排 財產權下的社會資本。每個市場都存在可被分工的潛在利益,但誰來發展其 中潛在的合作利益?誰來治理產權結構更適切?Foss(1994:23)與 Foss et al.(2000:120-122)的研究指出,類似企業型態的組織往往被視為善於發展治 理工具的團隊。Fisher(2009:105-112)研究發現,企業其實也像無數的市場 經濟人一般,經營者面對特定制度環境下的行為決策,有時隨機又混亂;有 時呈現某種秩序,也會因為第三方力量加入而完全改變。因此,越來越多的 企業家關注第三方連結而來的訊息與新制度,展開新的學習進而發現市場機 會,運用利潤以推動技術進步,或在特定狹隘的產業分工範疇中確認更有利 的競爭位置。市場中企業家的作用值得重視,它對於工業區治理問題的改善. 治 政 冒險犯難及創新突破的精神要能受到多大的激勵?進而解釋政府制度可能存 大 立 在誘因不足之處。於是,具體探討企業家在政府的工業區治理及發展制度下 及尋找解決對策,提供有利的比對基礎,而主要的重點,將是釐清企業家的. ‧ 國. 學. 的活動,他們如何決定選址工業區內與區外的策略思維,具有重大意義。 (2)政府的學習與技術進步:政府能夠認知到市場訊息的變化,也需要透過學習. ‧. 效應來因應市場改變,它的技術進步往往表現在制度的建構及調整。來自 North(2005:49-52)解釋經濟變遷過程的研究發現,國家經濟績效的基礎是. y. Nat. sit. 建立在富有激勵效果的制度框架之上,這些制度的激勵作用,促使企業家去. er. io. 發展技能與知識來獲取更大的潛在報酬。因此,政府要能因應市場需求而不 斷發展發展富有激勵誘因的制度。而工業局的角色,需要學習類似企業家的. n. al. Ch. i n U. v. 創新精神,發展治理所需的策略,以強化工業區制度的經濟誘因。但是,政. engchi. 府的企業家作用如何形成?造成何種作用?本研究將解釋,政府運用租售策 略與企業家協調投資設廠於工業區內的博弈過程,透過學習且強化自身忽略 的企業家作用,有利於發現價格補貼策略(價格面)之外的新策略(非價格策 略),這可用以強化企業發展困境需要的(政策)策略性協助(制度面),換言 之,政府對工業區治理,該如何像企業家學習冒險犯難及勇於嘗試突破的精 神?從中發展解決困境新策略,這過程的良好解釋,對於工業局治理及改善 工業區閒置的問題,具有重大意義。 4.博弈理論與合作策略 (1)博弈理論:博弈(game)是指人們之間的策略性互動,互動式的策略使參與者 之間的報酬相互影響(Sandler, 2003:55),故由博弈理論(game theory)的角 度而言,市場繁榮發展亦表示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交易是富有效率的,發展 1-9.

(21) 第一章 緒論. 不良則顯示交易互動之間存在著阻礙與問題。對應在工業區資源閒置問題, 正顯示了市場ㄧ方有供給,而一方的需求不足,而這個需求不足就值得探討, 需求者的動機強弱及偏好差異何以如此不同?North(1990a:80-85)指出了其 中可能的關鍵,也許需求者在某一方的動機偏好是極為特殊而不同的,但供 給方卻不知道這訊息,於是雙方交易受到阻礙。若將不同時期下工業區資源 的閒置,視為政府與企業家在空間上互動的非合作結果,而其中的阻礙因素 是什麼?從博弈理論的觀點,探討參與者彼此的策略思維及決策,將有助於 解釋其中的影響因素,例如互惠、承諾、協調、處罰、產權再界定、合作利 益分配、成本利益公帄承擔等,這些關鍵因素的存在及引導作用,很可能在 不同情境中扮演重要功能,透過良好的解釋,有助於尋得更佳的策略思維, 並且用以改善編定工業區租售比率過低的困境。. 政 治 大 僅自利,更有助於市場繁榮。既使在雙占市場的企業競爭,有默契的採取合 立 作策略也並非罕見。本文基於運用博弈理論的架構,關注參與者之間的策略. (2)合作策略:人們之間的策略性互動,廣泛選擇「合作」當成最優策略,這不. ‧ 國. 學. 互動,而工業區制度變遷在博弈的意義上,就可解釋為不同環境階段下公私 部門互動的結果,這結果可能是合作的(區位均衡在工業區內),也可能是. ‧. 不合作的(區位均衡 1-7 在工業區外)。政府面對非合作結果的空間區位均衡, 也表示它的策略未能具備足夠的激勵作用,這個作用不足的問題,很可能來. y. Nat. sit. 自政府策略忽略了企業設廠偏好的異質,使得政府資源佈局有些鞭長莫及。. er. io. 但透過設廠工業區內之企業區位決策的理解,有助於取得更充分的訊息與知 識,以利於解釋合作策略的出現,很可能是企業、政府、制度與市場之間共. n. al. Ch. i n U. v. 同演化(coevolution)1-8 的結果,於是發展新策略促進合作就需要運用演化及共 演化的觀點。. engchi. (二)理論體系與假說建構 1.博弈理論與財產權 資源的財產權如何被發展,對國家經濟成長是重要的。本文將「財產權」定 義為企業對於生產要素、財貨與勞務之「所有權」、「使用權」及「發展權」。而. 1-7. 1-8. 這裡的區位均衡是指局部均衡,而非瓦爾拉斯(Walras, L.)的市場一般均衡。局部均衡強調參 與者的行為決策,會隨市場環境條件改變,而調整出新的均衡。 依據 Norgaard(1999)表示,演化(evolution)在生物學中的解釋,是指在一個物種群中,通過 與環境因素的相互作用而產生的基因物質選擇過程。當某一個種群吸取另一個種群的新基因 物質,也表示推動了自身的演化,而當每個物種所生存的環境,也有其他物種,於是環境與 物種之間,物種與物種之間,彼此相互影響及互為選擇,就形成了共演化(coevolution)(引自 O’Hara 主編,1999:290-294)。 1-10.

(22) 政府的工業區治理與制度分析. 其中的發展權具有動態變遷特性,也需要公私合作來發展潛在利益。惟促進經濟 發展若是政府的社會責任,但是基於對市場訊息的有限,政府因應市場需求的資 源投入,有時難以避免出現某段時間的資源閒置問題。來自 Barzel(1997:5)的 觀點,資源閒置也表示某種富有經濟價值的財產權被閒置,或稱一種依附在經濟 財產權的潛在利益被閒置。於是政府更妥善的社會責任,將是如何促進這些財產 權被有效分配?如何運用新制度來節約交易成本?成了重要關鍵。因此,在工業 區土地財產權分配(租售的私有化)過程中,政府如何建構新制度與激勵公私雙方 順利完成交易,需要良好的解釋。將這問題結合到博弈理論的觀點,就是政府應 善於運用新制度環境來激勵參與者策略互動的合作結果出現,於是探討財產權的 問題,則應著重對新市場知識及市場機會的運用,以利重新界定財產權及發展新 的經濟效果,使雙方互動決策由不合作趨向合作結果。政府的工業區租售策略,. 治 政 境使土地財產權的使用價值及發展價值趨於零。這當中需要正確的解釋公私雙方 大 立 何以採取特定策略?特別是企業採取非合作策略多於合作策略。相較於工業區土 似乎解決了財產權私有化的使用權限制及拓展了新的發展權,但政府落入滯銷困. ‧ 國. 學. 地的價格補貼策略,一直受到政府重視,本文運用博弈理論的策略思維,結合到 分析資源財產權及拓展新知識,不難發現,探討及發現制度面的非價格策略不應. ‧. 被忽略,新策略將有助於紓解政府耗費價格補貼的成本支出。 2.空間局部均衡與制度變遷. y. Nat. sit. 運用改變區位獲取環境新知識可作為重新調整成本結構的重要觀點. er. io. (Desrocher, 2004:234)。新知識使企業投資決策受到新制度而來的訊息連結,例. al. n. v i n Ch 術來取得規模,向競爭對手施展價格競爭策略,使企業能展開追求新的利益。新 engchi U 制度的訊息使企業家對財產權的偏好與動機逐漸改變,這種改變的具體化,就會 如政府工業區制度的改變,使企業家預期的利益與成本發生變化;例如投入新技. 表現在決策行動或區位選址上,形成空間局部均衡。企業改變區位均衡有制度引 導會更有利,企業追求利益也使制度不斷改頭換面。North(1981:169-170)曾 解釋其中的邏輯,個人追求利益極大化的過程中,對於制度變遷及技術進步造成 一定的推動力量。而政府在市場中廣泛發展這種力量,是推動經濟成長的重要原 因。基於解釋政府工業區制度變遷的影響因素,進而必頇探討企業家面對投資遷 廠決策,何以引起財產權結構中偏好與動機的差異,它將是改變設廠選址的重要 力量,這力量影響就像是 Hotelling 模型中揭示參與者雙方在空間競爭與選址互 動的決策過程,所考量的各種原因。故本研究將在內文中採取 Hotelling 模型的 觀念,用以解釋企業進入工業區選址的策略思維及影響策略的因素 1-9。 1-9. 整體而言,本文理論體系是以新制度經濟學的奧地利學派為立場。在宏觀角度,運用到制度 變遷理論,在中觀角度,運用了公共選擇理論及經濟治理的概念,在微觀角度,運用了博弈 1-11.

(23) 第一章 緒論. 3.建立研究假說 本研究假說,若工業區治理可引起企業資源財產權效率的高低變化,而政府 運用制度干預市場的策略就具有關鍵性,這需要去探討政府策略是如何搭配各種 經濟制度?才可激勵企業家的遷廠動機與偏好改變,進而在空間區位上選擇新策 略。因此,當政府運用政策建立新制度環境,往往影響企業家的區位選址與空間 均衡,進而引起企業技術進步及規模變化,企業家改變決策引起更廣泛投資,這 正是 North(1981:208-209)宣稱制度變遷與技術變遷之間的邏輯。制度變遷正 表示政府與企業家之間的合作結果,也推動了群體涵蓋利益及個體狹隘利益的改 變,它們會在各自的利益機制上透過相互合作與非合作的博弈來取得某種程度的 利益實現。Stigler(1975:106)及 Olson(1982:41-47)說明這種市場參與者廣泛 合作的集體利益發展,對市場及國家興衰至關重要。故本研究基於前述的研究假. 政 治 大 策略的過程,可能來自於政府與企業家的互動過程,及彼此學習效應的發揮,同 立 時,企業家面對市場顧客與競爭對手的轉變,它們的策略很可能對企業選址具有 說,將運用新制度經濟學派之博弈理論結合財產權理論的觀點,解釋政府尋求新. ‧ 國. 學. 關鍵性。. (三)個案研究與實證研究. ‧. 1.個案研究. y. Nat. sit. 本研究的路徑(approach)是採取質性分析的「個案研究(case study)」 ,個案研. er. io. 究結合到整個研究方法論(methodology),實證研究的主要方法論,是採取微觀. al. n. v i n C「策略」 的轉變。而雙方交易互動採行的 是重要的觀察單位,基於取得具體結果, heng i U h c 將藉由博弈理論(主要是運用 Hotelling 模型)的推論及實證來解釋。博弈理論也 的,解釋重點在於政府政策下的企業家空間決策,在空間的區位選址與策略思維. 運用在問卷設計及研究實施中的個案選取(包括多個案之間的比較分析),以期 研究能兼顧樣本之信度與效度上選擇適當的企業案例。在企業的相對重要策略分 析上,本文也採取量化分析的階層分析法(AHP 法),分析企業家區位選址所考 量各項策略之間的相對權重及解釋空間競爭意義。 2.實證研究 基於具體解釋三個面向的問題:企業家的學習與技術進步是如何發展的(制 理論及 Hotelling 模型。如此運用理論之目的,在於提出政府對工業區治理及引導制度變遷之 間能更好的解釋。事實上,Weintraub(1979:15)也曾表示,一門學科的進步,最好是用一系 列理論或模型來描述問題及現象,而不僅是用單一個理論面向來解釋。而一個較妥善的研究 架構往往應該形成具有建構作用的概念,於是要充分描述問題及概念,就需要引入家族相似 性的各模型及序列(引自馬村文等人譯,2008:226)。 1-12.

(24) 政府的工業區治理與制度分析. 度誘因與制變遷)?政府與企業在博弈互動下的各自擇優策略為何(政府角色與 功能)?雙方博弈的區位選址是受到何種因素的影響(工業區治理)?本文進行 實證研究。在第一個實證研究上,將探討工業局編定開發工業區,在博弈對局的 共同知識上,何以影響著企業的區位選址與空間策略,這部分主要是萃取企業家 面對政府制度而考量的策略思維。實證過程將解釋編定工業區的閒置問題,往往 是政府(工業局)的工業區制度變遷過程,難以形成更廣泛的誘因,用以激勵各種 產業的企業家願意冒險投資來發展更大規模的組織優勢與市場機會。這個誘因在 博弈模型中,可能是基於彼此利益上的衝突,這個衝突定義在一方的獲益(得) 來自另ㄧ方的投入成本(失) ,但彼此自利動機的衝突引起非合作解,並非唯一。 雙方互動也會透過策略行動,彼此達成妥協,妥協的存在使得集體利益出現也比 非合作解的集體利益更佳,故實證解釋雙方利益衝突下,如何形成合作利益的問. 政 治 大 本文的第二個實證研究,將探討企業面對政府編定開發工業區,選址進駐工 立 業區的策略權重分析。實證研究細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分析企業選址工業. 題,具有重大意義。. ‧ 國. 學. 區外的策略權重分析。由於眾多企業家選擇都市某個非工業區的特定區位進行投 資,正顯示一種受到企業家偏好的空間因素存在,而理解這些因素,對於解釋工. ‧. 業區土地不斷降價卻仍無法吸引企業進入投資,具有重要意義。工業區閒置的問 題,往往是在參與者策略行動上涉及策略因素誰該先後的協調與承諾問題,例如. y. Nat. sit. 政府掌握及主動投入大部分資源,企業則被動等待享用利益,政府如何透過策略. er. io. 行動以調節現行制度的經濟誘因,激勵雙方的合作,進而增進公共利益。透過博 弈理論的解釋,企業面對政府工業區的選址策略,許多企業家採取非合作策略為. n. al. Ch. i n U. v. 其擇優策略,政府在現行制度下需要採取不同策略加以因應,才可扭轉不斷落入. engchi. 類似囚犯困境的非合作結果。第二部分是分析企業選址工業區內的策略權重分 析。雖然,工業區閒置極為常見,但事實上,許多企業家願意冒風險進入工業區 擴大規模,而企業家何以被激起這樣的空間偏好?以及企業家在企業規模擴張的 過程,企業家作用產生什麼影響?是如何受市場中潛在利益的經濟事件而影響? 這種潛在利益何以引起企業家勇於嘗試冒險(創新活動)?又是如何地考量政府 投入資源扶植企業的思維?相對地,政府的企業家作用也需要在現行制度下運用 學習效應來發展不同策略,並且認知到重新安排財產權結構是重要觀點,這可回 應到工業區的制度變遷與激勵企業技術進步。 (四)政府運用創新與學習的策略將對企業家選址策略造成影響 政府投入資源開發工業區,引導產業發展及推動經濟成長,正表示它在個別 利益的基礎上拓展了潛在的社會集體利益。在市場中,政府組織的服務活動能夠 1-13.

(25) 第一章 緒論. 為市場活動的組合注入新的動力,發展新的機會,就像 Kirzner(1973)解釋的 企業家要素在市場中發揮技術進步與分工作用(引自 Yu et al.,2007:11-13)。但當 前政府效率尚有不足,至少在南部區域是明顯的。政府必頇透過組織的學習,改 變知識體系來發展新策略。任何組織承擔改變的風險都是一種企業家要素,因 此,不僅在私部門才會有企業家要素發揮作用,政府在市場中建立工業區政策, 透過資源的財產權交易與安排,往往對企業家形成激勵作用,社會集體行動也趨 向新的市場路徑。故本文將從個案比較分析中獲得假說的驗證,以及歸納到博弈 理論上交易互動雙方之策略意涵,說明公私部門的互動策略,結合在工業區制度 及市場機會,將共同演化出意料之外的合作結果。這有助於理解,透過市場力量 可不斷形成富有創新機制的企業家,以拓展各種分工效率的新組織,這些新組織 (原企業的擴廠)的出現及成長,將重新利用閒置的工業區土地資源。. 政 治 大. (五)政府對工業區治理的策略及解釋工業區制度變遷的影響. 立. 市場不斷地演進也伴隨各種機會事件出現,例如海峽兩岸經貿發展正常化及. ‧ 國. 學. 全球貿易自由與競爭結構轉變,跨國型企業的全球化投資活動(在地理空間上出 入),這些機會事件及新市場力量興起,促使政府角色及建構的工業區制度要能 不斷調整與轉變,以適應環境。因此,政府對工業區治理觀點需要適時轉變,這. ‧. 轉變可能來自市場力量的推動,使政府組織與制度需要因應市場外力而精心設. y. Nat. 計,或是自身需要適應新環境而自發性演化。但無論是精心設計或自發演化,隱. sit. 藏在背後的邏輯是什麼?影響關鍵因素是什麼?這些因素如何被企業家關注,於. er. io. 是借鏡企業家的創新過程來發現新的治理觀點與策略,是不可忽視的。此外,企. al. n. v i n Ch 以期政府能夠透過較佳的組織效率演化及組織內部學習機制的強化,在市場扮演 engchi U 更有效率的分工角色,不斷引導企業發展創新精神與拓展資源潛力,使雙方能夠. 業家要素如何鑲嵌於政府組織與發揮作用,運用於未來工業區發展的制度變遷。. 在一個富有效率的工業區制度框架下,調整自身產權配置,以及內部組織的分工 與成長模式。. 1-14.

(26) 政府的工業區治理與制度分析.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一、研究路徑(research approach) 基於對人類行為(human action)決策的關注,而人類行為學(praxeology)是奧 地利學派的獨特方法論(methodology),因此,本文需要在研究路徑上指明,是採 取經濟學理論中奧地利學派(Austrian economics school)的立場,基於奧地利學派 經濟學的方法論運用在研究市場運作的過程,是採取解釋導向的,這使本研究的 路徑同時傾向於解釋性的研究。運用於解釋市場的任務,奧地利學派經濟學 (Austrian Economics)的方法論有著不同於新古典經濟學(new classical economics) 的立場。他們的基本假設包括個人主義的、主觀主義的、人的決策有限理性、人 的行動是有目的、不強調均衡狀態和排除市場過程的理論結構。同時,它們對企. 政 治 大. 業家在市場的作用也存在特有的見解(Kirzner, 1976:107-109)。 (一) 關於個人主義與主觀主義. 立. 這兩個主義是說明經濟學必頇用個人的動機解釋這個世界,而不僅僅是觀察. ‧ 國. 學. 人們移動的變化或不斷變化的數量。在主觀主義是指知識的主觀論, Vihanto(1999)表示,任何的經濟分析都需要數據,充分的數據及訊息,只有從. ‧. 事經濟調查的人才可知道,大多數人只能由觀察周圍人事物(一種內省方式),獲. y. Nat. 得知識及獲得利益。因此,市場中每個人(個人、企業、政府)的知識(數據),總. sit. 是存在隱蔽性和主觀性(引自 O’Hara 主編,1999:23-27)。對於政府擬定政策必. al. er. io. 頇擁有充分且必要的知識,於是由「做中學」來進行政策實證、發揮創新精神、. n. 發現新知識,顯得特別重要。. Ch. engchi. (二) 關於人是有限理性及行動目的. i n U. v. 人的有限理性,表示人在市場各種價格下,調整自身資源配置的決策,這決 策需要完整的信息和知識,而人是不可能完整擁有的。人的行動目的,是指這個 現實社會(現實領域)的存在,是由人的動機、利益和目的組成的現實領域,雖 然,目的是看不見也摸不著,但他們就在那裡。也可以說是人的目的構成了社會 與市場,解釋這個市場的任務就是要去解釋人的目的 1-10。 (三) 關於不強調均衡 這是因為來自瓦爾拉斯(Leon Walras)的一般均衡理論架構中,假設了市場是 1-10. 這對本研究構成一個啟示,在考量工業區制度與區位選址的規律時,必頇要能注意工業區的 現象:「他的存在價值或租售價格」 ,這個現象背後,關於人之目的、動機和利益成本,也就 是工業區不僅是將土地作為生產使用的一種生產要素,租售價格不僅是一個數字,工業區不 僅是一個數量。工業區在那裡,表示他往往會與企業家的目的、動機及利益成本會有關係, 這運用在解釋政府決策也具有相同的邏輯。 1-15.

(27) 第一章 緒論. 完全競爭的,供需雙方知道在什麼價格下來調整各自數量(配置資源),而這需要 供需雙方要有完整的信息與知識,但這卻是不可能的。奧地利學派強調了經濟研 究需要的是一個市場過程理論,他能明確考慮到市場參與者的行動,以及所擁有 的訊息和預期的系統產生變化時,如何將人們引向假設的均衡「解」(Kirzner, 1976:107-108)。 (四) 關於企業家的作用 有限理性的人們是如何有效率的利用資源,也即是人是如何有效率的決策。 來自米賽斯(Ludwig von Mises)的見解,人不僅是進行計算的人,也是對機會保 持警戒的人。也就是人會警惕著、等待著、善於接納突然發生的事情,也不斷估 計要出價和接受多少價格。而這種警覺是個人採取行為的企業家要素,至於市場 中的企業家(指雇主)往往會對機會保持警覺來獲取知識,也透過雇用專家(雇員). 政 治 大 數量,但供需雙方的價格數量是不一致的),也表示人們處於普遍的無知,這種 立. 來獲取知識,故在市場過程中,企業家的警覺至關重要。當市場處於均衡(給定. 無知導致了可獲利機會的出現,而企業家警覺使其會善用這些機會來獲利。故市. ‧ 國. 學. 場能夠良好的發展,企業家的發現及作用是重要影響因素,而不僅是價格及數量 的因素(kirzner,1976:108-109)。. ‧. 二、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 Nat. sit. y. 博弈理論運用在制度分析,主要形成兩個不同研究路徑:第一種是探討市場. io. er. 均衡的結果,也即是探討納許均衡的出現,這一學派的分析架構仍是沿用瓦爾拉 斯的一般均衡架構。第二種是以解釋市場過程為重點,進而預測可能出現的市場. n. al. Ch. i n U. v. 結果,這一學派是反對市場存在均衡的,他們強調的是萃取博弈理論中合作解與. engchi. 非合作解的核心概念與策略因素,說明市場合作的交易如何增進效率,進而推演 市場演變的可能結果,而新制度經濟學的奧地利學派,主要是在此種研究路徑上 廣泛應用於市場問題的解釋,他們也運用博弈理論解釋市場中主體(個人、企業、 政府、制度)的相依互動及共演化過程。惟本文運用的博弈理論則是傾向於 Schelling(1960)的研究途徑,也即是前述的第二種路徑,並且運用 Schelling 所提 出的「焦點均衡」來解釋市場出現某種局部的結果 1-11. 1-11. 。基於實證的需要,本研. 依據簡龍鳳(2008:1-3)表示,其將賽局理論(本文稱之博弈理論)運用在制度分析方面,作 為法學在實證上的理論基礎,描述參與者在即有制度環境(賽局規則)下,如何依據極大化自 動機做出行動決策,及導致某種結果。這種將 Nash 均衡概念用於解釋制度的問題,也稱之 制度的賽局均衡觀(equilibrium-of-the-game view of institutions)。但事實上,這是以經典賽局 理論(例如囚犯賽局、膽小鬼賽局)來探討問題的核心及可能的結果。但以 Schelling(1960)為 首的博弈理論學家,則是思考該如何去延伸與應用經典的賽局理論,使賽局理論能實際運用 在解釋經濟與社會問題,並且做出預測,這也使賽局理論的應用已超出它原始存在的數學及 理性決策的範疇。而本文在運用博弈理論的邏輯,則是傾向於 Schelling(1960)的研究途徑, 內文中的 Nash 均衡概念,僅是強調了一種局部均衡,而非一般均衡。 1-16.

(28) 政府的工業區治理與制度分析. 究方法(method)是採取個案研究(case study)。 (一)個案研究法及結構訪談法:若將每一個案例的現象,視為一種特定財產權制 度對市場影響的結果,於是對於特定研究範圍內的案例研究,將有助於解釋 財權結構變化,對於交易互動雙方選擇策略造成的影響,因此,個案研究法 特別適用於當前工業區閒置問題的深入解釋與分析。而運用多個案的研究, 則有助於提升焦點問題的效度(validity),運用結構訪談法主要是希望收歛 博弈雙方互動策略的影響因素,對於具體的個體行動策略進行一個實證研究 的驗證。 (二)階層分析法(AHP 法)及結構訪談法:由於各個影響決策因素之間的關係 錯綜複雜,有時往往會彼此矛盾,例如企業家投入資源發展新技術及新產 品,卻可能引起市場的新風險,該如何決策?就使得博弈理論中的理性擇優 策略. 1-12. 政 治 大. 充滿不確定性而難以出現。然而,企業家面對市場的發展與變遷,. 立. 則無可避免必頇採取適應市場變動的各種決策,也即是對不同制度環境採取. ‧ 國. 學. 適當策略,而要能解釋這些策略的實際發展及實現過程,就需要妥善的科學 工具來協助分析。於是,本文運用階層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有助於將個體的質性考量因素,透過量化的測量,將各因素在不同. ‧. 層次之間的非秩序關係,轉化為明確的秩序關係,而這個決策的次序將可獲. y. Nat. 知理性擇優策略的存在。同時,本研究也透過專家問卷來驗證策略思維的內. sit. 在關係,運用結構訪談法主要是將博弈雙方互動策略的影響因子進行歸納分. n. al. er. io. 析,這有助於驗證具體的個體行動策略的發展過程。. i n U. v. (三)非參數統計分析(nonparametric):基於質化分析的案例研究方法,關於. Ch. engchi. 企業家行為決策的實證分析,則採取問卷調查及非參數統計分析。採取非 參數統計分析之目的,主要是由調查數據本身以獲取所需訊息及求取結 論,而非利用描述總體分布有關參數的知識來獲得結論,因此,運用 AHP 法來獲取企業家選址策略思維的多種考量因素,取得量化的權重關係及相 對重要性排序。綜合前述,本文研究方法運用在實證研究之具體目的,實 證問題一,政府編定工業區對企業投資選址相關因素與策略組合之影響, 主要運用個案研究的問卷訪談法;實證問題二,企業面對政府編定開發工 業區,選址工業區外之策略權重分析,主要運用個案研究的 AHP 法結合問 卷訪談法;實證問題三,企業面對政府編定開發工業區,選址工業區內之 策略權重分析,主要運用個案研究的 AHP 法結合問卷訪談法。 1-12. 所謂擇優策略,是透過先將不可能施展的劣勢策略優先刪去之後,最後以求得可能是相對優 勢的策略,此時的策略將是一種擇優策略,這時的均衡則稱嚴格優勢策略均衡(equilibrium of strictly dominant strategies)(王則柯及葛菲,2009:15)。 1-17.

(29) 第一章 緒論. 二、研究流程 本文研究流程如圖 1-1 所示。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範圍、研究內容與方法. 文獻回顧與理論基礎. 工業區制度結構與制度 分析. 工業區治理問題與政府 治理角色. 立. 博弈理論與企業的空間 選址. 政 治 大. ‧. ‧ 國. 學. 工業區治理之空間博弈與實證命題的建構 ●工業區治理中的政府角色與企業空間選址:博弈理論觀點 ●工業區治理、政府角色及制度變遷之實證架構. 政府編定工業區對企業投資選址策略之影響. Nat. io. sit. y. 研究設計與個案選取. er. 企業投資選址編定工業區之策略分析:區外與區內. n. al. v i n Ch 企業選址區內與區外之策略歸納 engchi U. 企業面對政府編定工業區的策略選址:AHP 法運用 專家研究設計與個案選取 企業投資選址編定工業區之策略權重:區外與區內 企業選址區內與區外之策略權重分析. 政府的工業區治理策略與制度分析 結論與建議 圖 1-1 研究流程圖 1-18.

(30) 政府的工業區治理與制度分析. 第二章 相關文獻及理論回顧 本研究運用新制度經濟學的理論架構,探討政府在工業區治理作用,以及引 導工業區制度的變遷過程,進而解釋企業在不同時期下的遷廠選址,他們考量政 府編定開發工業區的空間策略思維何以如此的不同。而不同時期下出現工業區滯 銷問題,也需要解釋經濟條件與制度背景構成的競爭環境,對企業的區位選址造 成何種影響。歸納這些影響因素,有助於推演出地理空間上政府與企業的區位一 致化,工業區制度變化造成的影響。本章藉由相關文獻及理論的回顧,為本研究 指出的工業區治理問題提供立論基礎,並且尋求新穎的洞察角度,以利運用在後 續章節的實證研究及篩選重要的變數。. 第一節 工業區制度變遷. 政 治 大. 資源的利用需要良好制度以形成知識及技術,於是制度的存在與作用對於技. 立. 術出現具有影響,惟技術會以何種方式出現?出現的快或慢?各種經濟制度對技. ‧ 國. 學. 術出現具有促進的作用。而探討政府的工業區治理及建構工業區制度,如何為企 業的技術進步(競爭能力)提供基礎?這需要由總體到個體的逐層逐步深入解 釋。本研究的理論應用(見圖 2-1),首先,由宏觀角度(macro vision)而言,這個. ‧. 層次主要觀點在說明工業區制度變遷往往是政府、企業與技術的相互作用,說明. y. Nat. 相互作用也即是解釋政府與企業的互動及共同演化(coevolution)何以引貣工業. sit. 區制度的局部均衡,而局部均衡又怎麼會隨著歷史事件及偶然事件不斷被政府採. er. io. 取策略來調整制度,以致小規模制度結構變化過程具體形成一系列的工業區制度. al. n. v i n Ch 政府運用公共政策引導,產業也會說服政府提供其協助,使得企業們的生產活動 engchi U 也往往需要結合到政府的工業區制度,以取得政府資源及進行自我適當的制度調. 變遷。其次,就中觀角度(meso vision)而言,這個層次說明產業的經濟活動需要. 整。當企業知悉政府的工業區治理活動,企業資源必然受政府工業區租售策略而 調整空間配置,這使得工業區治理就像是政府選擇一種公共政策來與企業的投資 設廠活動形成博弈關係,但雙方的區位選址不一致,則需要重新理解工業區屬性 來尋找創新策略,用以解釋雙方在空間博弈的合作利益出現,需要重視有些被忽 略的制度作用。最後,就微觀(micro vision)的角度,以企業為主要對象,運用博 弈理論說明企業在各方參與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及結果。具體而言,本研究將解釋 企業彼此競爭顧客往往選擇區位的距離更鄰近顧客,但當所有競爭對手都這麼決 策,企業則需要在區位選址上考量聚集或分隔的策略,於是企業之間會面臨第一 個層次的空間博弈與競爭。在第一個層次取得相對優勢策略之後,企業又將會面 對政府的工業區資源及提供的服務活動,將其內部化為自身獲利,於是這時企業 面臨著另一個層次的空間博弈,而政府對工業區治理的策略,需要在這兩種層次 2-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explain the effects of change in demand and/or change in supply on equilibrium price and quantity, with the aid of diagram(s). Consumer and producer

Ma, T.C., “The Effect of Competition Law Enforcement on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Competition Law and Economics 2010, 10. Manne, H., “Mergers and the Market for

依據相關主管機關 95 年的統計資料顯示(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管 理局、行政院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行政院經濟部工業局),中部 科學工業園區廠商員工數

彰化縣政府 99年度「施工查 99 年度「施工查 核缺失改善作業.. 核缺失改善作業 - -

 Examples of relevant concepts: equality, discrimination, cultural differences, community resources, self-concept, vulnerable groups, community work, community support

Instruction  Teachers systematically guid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how the writing of life stories could help them apply knowledge of different life stages

 Opposed the merger in the ground that it was likely to harm competition and lead to higher prices in “the market for the sale of consumable office supplies sold through

z 被投訴手法包括:(一)回贈 給予符合英國航空公司要求的 旅行代理;(二)回贈給予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