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三代同鄰─因應社會高齡化的宜居社區之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三代同鄰─因應社會高齡化的宜居社區之探討"

Copied!
27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三代同鄰-因應社會高齡化的宜居社區之探討

內 政 部 建 築 研 究 所 協 同 研 究 報 告

中華民國 107 年 12 月

(2)
(3)

三代同鄰-因應社會高齡化的宜居社區之探討

研 究 主 持 人 : 王安強 協 同 主 持 人 : 宋立壵 研 究 員 : 洪百燿、李美慧 研 究 助 理 : 林穎鴻 研 究 期 程 : 中華民國 107 年 3 月至 107 年 12 月

內 政 部 建 築 研 究 所 協 同 研 究 報 告

中華民國 107 年 12 月

(本報告內容及建議,純屬研究小組意見,不代表本機關意見)

(4)
(5)

目次

表次 ... III 圖次 ... ii 摘要 ... iv 第一章 緒 論 ... 1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課題探討 ... 7 第一節 社會高齡化 ... 7 第二節 國內外相關政策 ... 11 第三節 宜居社區之內涵與指標 ... 25 第四節 因應社會高齡化的宜居社區 ... 35 第五節 三代同鄰的意涵與實踐 ... 46 第六節 三代同鄰落實可能性與面臨課題 ... 51 第七節 小結 ... 54 第三章 三代同鄰與高齡宜居社區國內外案例分析 ... 57 第一節 日本 ... 57 第二節 歐洲 ... 72 第三節 臺灣 ... 76 第四節 小結 ... 87 第四章 三代同鄰宜居社區軟硬體設施調查 ... 91 第一節 問卷調查分析 ... 91

(6)

第二節 專家座談 ... 113 第三節 小節 ... 119 第五章 三代同鄰-社會高齡化的宜居社區環境設計原則 ... 121 第一節 宜居社區特性 ... 122 第二節 環境設計原則 ... 125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157 第一節 結論 ... 157 第二節 建議 ... 161 附錄一 期初審查回應表 ... 163 附錄二 期中審查回應表 ... 165 附錄三 期末審查回應表 ... 167 附錄四 歷次內部會議內容 ... 167 附錄五 第一次專家會議內容 ... 171 附錄六 第二次專家會議內容 ... 191 附錄七 第三次專家會議內容 ... 217 附錄八 調查問卷 ... 237 參考書目 ... 243

(7)

表次

表 2-1 老化指數與年齡中位數表 ... 8 表 2-2 高齡者家庭結構表 ... 9 表 2-3 老人居住環境的構成要素表 ... 10 表 2-4 社區整體照顧模式簡介表 ... 11 表 2-5 長照服務機構類型表 ... 12 表 2-6 縣市八大面向推動實例表 ... 14 表 2-7 新加坡臨近住房補助金摘要表 ... 23 表 2-8 新都市主義開發模式簡介表 ... 25 表 2-9 宜居社區九項原則表 ... 27 表 2-10 健康社區規劃原則簡表 ... 29 表 2-11 人本交通規劃原則簡表 ... 29 表 2-12 銀髮永續社區規劃指標系統表 ... 31 表 2-13 高齡者生活圈大小類別表 ... 35 表 2-14 國內高齡者生活圈之研究表 ... 36 表 2-15 生活圈之活動類型與空間性質表 ... 38 表 2-16 高齡者宜居社區特性文獻綜整表 ... 41 表 2-17 高齡者對於家中與社區需求對照表 ... 45 表 2-18 近居可支援的生活需求表 ... 50 表 3-1 七彩之街彙整表 ... 58 表 3-2 入住居住者結構 ... 59 表 3-3 健康公宅入住條件及規範 ... 80 表 3-4 樓層規劃 ... 85 表 3-5 國內外案例與特性關係表 ... 89 表 3-6 國內外案例與指標關係表 ... 90

(8)

表 4-1 受訪者與同住且來往最頻繁的親屬統計表 ... 92 表 4-2 受訪者性別統計表 ... 93 表 4-3 受訪者年齡層分布表 ... 93 表 4-4 受訪者被照顧對象與照顧對象統計表 ... 94 表 4-5 受訪者居住地點分布表 ... 94 表 4-6 各世代對於期望家庭居住狀況統計 ... 96 表 4-7 與親生父母(含養父母)居家距離與探訪狀況表 ... 97 表 4-8 與岳父母、公婆居家距離與探訪狀況表 ... 97 表 4-9 子女居住地點離親生父母最近之性別統計表 ... 98 表 4-10 與子女居家距離與探訪狀況表 ... 98 表 4-11 以步行交通工具與親屬居住距離及探訪頻率表 ... 99 表 4-12 理想中與親屬的距離統計表 ... 99 表 4-13 理想中與親屬的步行時間距離表 ... 99 表 4-14 受訪者探往方式統計表 ... 100 表 4-15 探訪親屬目的統計表 ... 100 表 4-16 三代同鄰之意願統計表 ... 100 表 4-17 願意促成三代同鄰之原因表 ... 101 表 4-18 不願意促成三代同鄰之原因統計表 ... 102 表 4-19 同鄰遷移狀態統計表 ... 103 表 4-20 與親屬同鄰好處統計表 ... 104 表 4-21 各世代日常生活事務統計表 ... 104 表 4-22 各世代戶外休閒娛樂及運動統計表 ... 105 表 4-23 各世代社會參與活動統計表 ... 105 表 4-24 各世代交流的對象統計表 ... 106 表 4-25 各世代日常生活資訊取得方式統計表 ... 106

(9)

表 4-26 各世代社區周邊設施統計表 ... 107 表 4-27 各社區周邊設施使用頻率 ... 108 表 4-28 各世代對於宜居社區設施統計表 ... 109 表 4-29 各世代對於宜居社區服務統計表 ... 110 表 4-30 各世代對於宜居社區特性統計表 ... 110 表 5-1 指標特性關聯表 ... 124 表 5-2 居住型態之特性對照表 ... 126 表 5-3 戶外空間與設施之特性對照表 ... 128 表 5-4 建築與共享空間之特性對照表 ... 131 表 5-5 社區健康照顧之特性對照表 ... 134 表 5-6 交通之特性對照表 ... 138 表 5-7 社會參與之特性對照表 ... 143 表 5-8 尊重與社會包容之特性對照表 ... 145 表 5-9 溝通與訊息之特性對照表 ... 149 表 5-10 公民參與及就業之特性對照表 ... 152

(10)
(11)

圖次

圖 1-1 研究流程圖 ... 6 圖 1-2 研究架構圖 ... 6 圖 2-1 臺灣高齡化時程圖 ... 7 圖 2-2 高齡友善城市八大面向圖 ... 13 圖 2-3 照護保險制度的機制圖 ... 16 圖 2-4 日本的照護系統的架構圖 ... 17 圖 2-5 日本靜岡地區總括性照護體系圖 ... 19 圖 2-6 生活支援系統架構圖 ... 20 圖 2-7 UR 近居範圍與扶養義務三等親屬圖 ... 22 圖 2-8 鄰里單元與一平方英里城區圖 ... 26 圖 2-9 墨爾本 20 分鐘宜居社區指標內容圖 ... 34 圖 2-10 社區化連結圖 ... 37 圖 2-11 家中附近需求設施距離圖 ... 38 圖 2-12 高齡失智者 1500 公尺生活場域工作訪彙整圖 ... 39 圖 2-13 高齡長期護理住宅模式圖 ... 40 圖 2-14 家族構成與子世代的距離圖 ... 48 圖 2-15 日本近居與同居界定概念圖 ... 48 圖 2-16 近居之原因統計圖 ... 51 圖 3-1 柏之葉平面圖 ... 61 圖 3-2 柏之葉 UDCK 理念架構圖 ... 63 圖 3-3 柏之葉細部平面圖 ... 66 圖 3-4 UDCK 與內部討論會議 ... 67 圖 3-5 LALAPORT 與城市健康站 ... 67 圖 3-6 周邊公園與站前廣場 ... 67 圖 3-7 SHARE金澤平面配置圖 ... 68 圖 3-8 社區道路規劃圖 ... 69 圖 3-9 與社區合作之 NGO 圖 ... 70 圖 3-10「若松共同商店」圖 ... 70 圖 3-11 SHARE金澤社區溫泉入湯記錄圖 ... 71 圖 3-12 MÖCKERNKIEZ EG 多代宜居社區 ... 74 圖 3-13 青年人與 HUMANITAS住宅的高齡者的交流 ... 75 圖 3-14 臺北市公宅分布圖 ... 76

(12)

圖 3-15 健康公宅位置圖 ... 77 圖 3-16 健康公宅平面配置圖 ... 78 圖 3-17 健康公宅外觀圖 ... 78 圖 3-18 健康公宅周邊設施圖 ... 79 圖 3-19 青銀共居「玩、食與作」區圖 ... 83 圖 3-20 陽明老人公寓外觀圖 ... 84 圖 3-21 臺北市陽明老人公寓三樓平面圖 ... 86 圖 3-22 臺北市陽明老人公寓內部擺設圖 ... 86 圖 4-1 問卷架構圖 ... 91 圖 4-2 受訪者世代分布圖 ... 92 圖 4-3 受訪者家庭組成現況分布圖 ... 95 圖 4-4 期望家庭居住狀況折線圖 ... 96 圖 4-5 願意促成三代同鄰之原因長條圖 ... 101 圖 4-6 不願意促成三代同鄰之原因長條圖 ... 102 圖 4-7 與親屬同鄰好處長條圖 ... 103 圖 4-8 整體日常生活折線圖 ... 107 圖 4-9 軟硬體設施內容圖 ... 120 圖 4-10 使用頻率及社區周邊設施彙整圖 ... 120 圖 5-1 指標特性關聯圖 ... 121 圖 6-1 長期照顧 ABC 社區整體照顧模式與社區周邊設施使用頻率彙整圖 ... 162

(13)

摘要

關鍵字:三代同鄰、宜居社區、高齡友善社區、環境設計原則 一、研究緣起 我國自 1993 年起開始邁入高齡化社會,高齡人口結構比率持續攀升,2018 年已 正式進入高齡社會,65 歲以上的人口超過 14%;由於產業及生活之現代化,促成人 口少子化與高齡老化現象,衍生許多養老課題;又由於家庭型態改變,造成養兒防老 式微,更由雙薪家庭增多,使得在宅照顧困難。因此,高齡者越來越沒有家庭資源可 以依持。 三代同鄰以多世代、循環型、共同體為開發理念,終可達成在地老化之目標。爰 此,社會必須提供適合高齡者居住之友善社區及周全性之居住體系;在三代同鄰的實 踐上,必須先認同廣義家之觀念,再以居家為基礎,以社區為依託、以設施為支撐, 針對高齡者提供身心靈兼顧的連續性支援照護服務,居家與照護服務的環境都必須醫 療、保健、福利、建築四合一。因此三代同鄰的建立之基礎,主要是日常互相照顧之 扶持的多世代之共居式環境。 過去的三代同堂至現今,因為人口結構及社會與生活變遷,確實很難達成血緣關 係共居一室;但社會是藉由社區與居家所連繫的,社會必須持續強化世代間整構的強 度,因此,多世代之間交流顯現急迫需要;若能先以無血緣多世代間混齡、共居、互 動交流、共享資源及互相照顧為基礎,再因血緣親情關係就近聚居而自然有效的加強 自立的生活支援照護,藉以建構出的高齡友善宜居社區,則將有可能形成為我國高齡 化社會結構調整與居住環境重新整備的一個新的重要模式。 高齡友善宜居社區的規劃思考方向應考量到多世代間的交流互動與互助,讓高齡 者透過社區以各種混居、近居、共享的之住宅形態與附設之高齡友善設施,得以安居 生活、在地老化。 二、研究目的與成果

(14)

本研究以我國健康及亞健康高齡者的都會型社區為研究範圍。藉文獻搜集回顧彙 整探討國內外之相關研究與案例,再輔以專家座談與問卷調查,旨在探討我國高齡化 社會變遷中足以因應社會結構調整與居住環境重新整備的高齡友善宜居社區的構成 及其應具備的優質性,其中,並特別著重在優質高齡友善宜居社區中促進三代同鄰的 可能性與課題。研究成果的具體重點如下: (一) 蒐集國內外三代同鄰之宜居社區相關文獻、優質之案例與內容。 (二) 透過調查瞭解三代同鄰宜居社區之生活特性之軟硬體設施。 (三) 針對三代同鄰-因應社會高齡化的宜居社區提出環境設計原則。 三、重要發現 (一)文獻回顧 1. 行政院統計處(2014),統計 65 歲以上老人理想居住方式,以「與子女同住」為 最高,其次為「僅與配偶同住」,因此為小家庭型態為主,三代同堂的形成機率 降低,現實社會中潛在出現三代同鄰的的居住型態。 2. 「同鄰」的概念亦著重在子女與高齡者居住在同一個生活圈範圍內,不但可以滿 足子女就近照顧高齡者的需求,子女也能得到育兒的支持,而且有良好的距離感, 蒐集關於同鄰之相關文獻對於距離並統一明確界定範圍。因此,本研究應以步行 範圍 5-10 分鐘半徑為 400 公尺的距離,因考量世代間產生同鄰形成之因素,所 以約略為國中小之學區範圍。 3. 其他國家針對三代同鄰的議題,提出相關政策推動,如:新加坡在臨近住房補助 金訂定 4 公里的範圍,確立同鄰的概念給與不同程度的補貼;日本的近居政策中 UR 出租房屋,在 2 公里範圍內為期五年擁有 5%的房租折扣。台灣要施行三代 同鄰之概念,可將日本及新加坡模式引入在現行社會住宅中。 4. 根據社會高齡化的大背景下,以高齡者為中心點出發,了解不同世代之需求內容,

(15)

由其出行時間、活動半徑 頻率所組成的不同層次的空間分佈領域,歸納出所需 的公共空間或場所。 (二)相關案例 國內外案例查找範圍以日本、歐洲、台灣為主,根據宜居社區、青銀共居、高齡 化為關鍵字,蒐集並整合各案例中之特點,作為本報告書宜居社區環境設計原則之參 考。經由案例分析及統整後,重點如下: 1. 創造宜居社區並非單一部門或政府機關的職責,透過民間組織的介入以及社區民 眾的參與,增加多樣化的想法與設計,建構出符合當地居民需求之社區。 2. 因應社會高齡化現象,許多案例皆把健康照顧的資源納入社區中,例如日本柏之 葉規劃健康研究所,提供健康諮詢、基本的身體檢測及保健用品試用服務。以及 台灣松山區健康公宅於 1、2 樓設置老人服務中心及日照中心;或是反過來像荷 蘭案例的做法,將老人安養機構改造,以房價優惠的方式吸引青年入住,為機構 內注入活力。 3. 宜居社區的構成不只限於實質環境,非實質環境也是應注重的面向,透過舉辦軟 性活動,建立起社區社群網絡,增進彼此的關係,使鄰里間有緊密的情感連結, 提升地方認同感與自明性。 (三)問卷調查分析 研究抽樣方法為判斷抽樣,鎖定特定族群加以調查,由 107 年 9 月一個月內共發 放 300 份,扣除遺漏填答部完整 23 份,有效問卷共 277 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 92.3%。 本分析分為六個部份分別探討如下: 1. 不同住來往頻繁之親屬為親生父母、次之為女兒;女兒較兒子與自己親生父母來 往頻繁。由性別差異遷移到自己親生父母家附近來說,統計女性與男性次數,兩 者無太大區別。

(16)

2. 推動三代同鄰的核心群體為中世代,由家庭結構組成來看項況多以兩代家庭或一 代家庭居多,理想期望中出現三代同堂或同鄰的選項,但其他研究中發現同堂隱 藏些許困擾,所以推動同鄰之理念,為適當的距離與同堂問題中做出折衷的手法。 親屬居住距離來看期望為同一社區、次之為同一鄰里所期待,因此符合同鄰之概 念,居住在附近但並非同居或同一棟大樓之想法。 3. 受訪者未來在購屋、換屋或租屋上,願意考量住在親屬附近比例較高。願意同鄰 原因為情感聯繫、就近照顧與育兒因素為主;不願意為社會因素考量,如工作、 經濟與小孩教育地點。由具體形成同鄰之家庭,其好處內容多以親屬的孝道的因 子、適當距離及相互協助。 4. 對於日常生活來看,整體內容較一致,但世代間的習慣有些許不同,差異點為日 常生活事務與日常生活資訊取得方式。公共設施對於整體較常使用分為休閒環境、 購物場所、生活機能與醫療資源,亦針對不同使用頻率綜整繪製出圖表。 5. 由宜居社區之調查,可得出所需設施、服務及特性,可以綜整規劃出最為重要的 幾項。亦針對不同世代了解不同喜好與所需內容。 (四)專家座談 本研究案於 107 年 5 月 18 日、9 月 14 日與 9 月 27 日共舉辦三次專家座談,與 會專家學者總計 22 位人次,專家學者依據本研究之調查內容提出問題點與後續研究 指導方向,討論題綱主要可分為「三代同鄰意涵」、「因應社會高齡化之宜居社區」及 「環境設計原則」這三類重點,其中包含案例、政策、問卷等內容。其容可分為八項, 詳細彙整內容如見第四章第二節。 (五)設計原則 本研究根據宜居社區以及高齡友善城市之特色,整理並歸納出三代同鄰所應納入 之各類實質與非實質環境設計原則,包括九大指標以及相對應的二十項特性。九大指

(17)

標為居住型態、戶外空間與設施、建築與共享空間、社區健康照顧、交通、社會參與、 尊重與社會包容、溝通與訊息、公民參與及就業;二十項特性為包容性、健康促進、 自助互助共助公助、交流性、多樣性、多世代混合、少依賴性、探索性、自明性、參 與性、舒適性、緊急應變、通用設計、公共安全、共享性、可及性、步行性、資訊可 得性、可負擔性、無障礙。其詳細內容請閱第五章三代同鄰-社會高齡化的宜居社區 環境設計原則。 四、研究建議 建議一 三代同鄰理念得考量融入社會住宅政策:中長期建議 主辦機關: 內政部營建署 協辦機關: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社會住宅可提升居住品質及提供安全安心及適宜的住宅環境,因應時代變遷與家 庭結構改變,由於小家庭與二代家庭大量增加,建議「同鄰」的概念可著重於 子女與高齡者居住在同個生活圈之範圍內,既可滿足子女就近照顧高齡者之需 求,子女也能得到育兒之支持。以日本為例,日本的近居政策中 UR 出租房屋, 在 2 公里範圍內為期五年可擁有 20%的房租折扣;另以新加坡為例,新加坡住 在 4 公里範圍內,可享有 10,000 元~30,000 元住屋補助金,因此未來三代同鄰理 念得考量融入社會住宅政策,使三代同鄰理念能具體落實。 建議二 三代同鄰之高齡宜居社區理念得與「長期照顧 2.0」之「巷弄長照站(C)」社區整 體照顧模式結合:中長期建議 主辦機關:衛生福利部

(18)

協辦機關:國民健康署、各地方政府照顧服務管理中心 我國長照 2.0 目的在實現在地老化,其中於各鄉鎮設立「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A)」 -「複合型服務中心(B)」-「巷弄長照站(C)」之社區整體照顧模式。建議未來三 代同鄰之高齡宜居社區理念可與「長期照顧 2.0」之「巷弄長照站(C)」社區整體 照顧模式結合,例如有雜貨店、菜市場、公園、診所等來提供日常互相照顧扶 持服務,產生多世代共居式環境,強化世代間交流強度,建構出之高齡友善宜 居社區。

圖 6-1 長期照顧 ABC 社區整體照顧模式與社區周邊設施使用頻率彙整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19)

Abstract

Keywords:three-generation living in the same neighborhood, livable community,

elderly friendly community, environmental design guidelines.

1. Origin of the Research

Since 1993, Taiwan has entered an aging society. The structure ratio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has continued to rise. In 2018, it has officially entered the old age society. The population over 65 years old has more than 14%. Due to the modernization of industry and life, it has contributed to the population degeneration and ageing. The phenomenon has spawned many old-age issues; and because of the change in family style, the situation of rearing sons for help in old age has decreased, and the number of families with double-income has increased, making it difficult to take care of themselves at home . Therefore, elderly people are becoming less and less dependent on family resources.

With the development concept of multiple generations, recycling, and unity, the three generations of neighbors can achieve the goal of aging. Therefore, the society must provide a friendly community suitable for the elderly to live in and a comprehensive living system; in the practice of three generations of neighbors, we must first recognize the broad concept of a family, and then rely on the home, community, and facilities. Providing continuous support and care services for the elderly, the environment of home and care services must include medical, health care, welfare, and building. Therefore, the founda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hree generations of neighbors is mainly the multi-generational living environment supported by daily mutual care.

In the past three generations of the same family to the present, it is really difficult to achieve a blood relationship with the family because of demographic structure and social and life changes. But society is connected by the community and the home. The society must continue to strengthen the intensity of intergenerational integration. Therefore,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generations has an urgent need; if it can be based on the age of multiple generations without blood relationship, living together, interacting, sharing resources and mutual care, and then living close to the family because of blood relationship, it is natural and effective to strengthen self-reliance. The life support and care,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20)

the elderly friendly and livable community, will likely form a new important model for the aging of Taiwan's aging society and the reorganization of the living environment.

The planning direction of the elderly friendly and livable community should consider the interaction and mutual assistance of many generations, so that the elderly can live in peace and age in place through the community's residential forms with mixed living, closed living and sharing, and the old age friendly facilities.

2.Research Purposes and Results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metropolitan community of healthy and sub-health elderly people in Taiwan. Through literature collection and review, we will discuss relevant research and cases at home and abroad, supplemented by expert seminars and questionnaires, aiming at exploring the composition of a friendly and livable community in the aging society in Taiwan that is sufficient to adapt to social restructuring and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he quality of its possession, among which,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possibility and subject of promoting the three generations of neighbors in the high-quality of elderly and friendly community. The specific focus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Collecting relevant documents and high-quality cases and contents of livable communities in three generations at home and abroad.

(2) To understand the software and hardware facilities of the liv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ree generations of neighboring livable communities through investigation.

(3) In response to the three generations of neighbors - the environmental design principles are proposed for livable communities that are ageing in society.

(21)

第一章 緒 論

一、 研究背景

全球人口老化已是無法逆轉的現象,臺灣於 82 年邁入高齡化社會,老年人口占總 人口比率超過 7%,預估於 107 年成為高齡社會(超過 14%),115 年成為超高齡社會(超 過 20%),我國將成為超高齡(super-aged)社會之一員,由高齡社會轉為超高齡社會之 時間僅 8 年,高齡化速度超過美日等先進國家。1990 年以後,由於老人教育經濟水準 提升、專業人員照顧理念的轉變、節約長期照顧費用的壓力、新型設備設施的研發等 原因(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1996),世界各國均以在地 老化作為老人生活照顧之主要政策,認為老人應在其生活的社區之自然老化、以維持 老人自主、自尊、隱私的生活品質。高齡者從居家到社區居住環境以安全、安心、安 定的居住品質,支持高齡者自立、自尊的生活為最高目標。在地老化藉由社區的人暖, 高齡者生活的身、心、靈需要寄託;同樣的社會也是追求高齡者與青年或兒童之間, 多世代循環型共同體為理想之社區。不分年齡層,不分血緣關係,以三代同鄰社區為 契機,創造多世代間交流的友善社區。 針對營造社區三代同鄰,各國對居住環境形態有不同的方式,如:共居(Co-Live)、 共 同 住 宅 (Co-Housing) 、 多 世 代 社 區 (Multi-generational Community) 、 跨 世 代 社 區 (Inter-generational Community),強調的居民共同規劃管理,跨越年齡代溝交流,滿足 社交和物質需求,共享資源空間和物品等、或是集合住宅形式,在住宅環境之社區生 活領域提出少子與高齡者合宜的生活模式;當然規模在擴大來看如鎮之特區的規劃模 式也是三代同鄰的創造方式。因此針對三代同鄰的規模大小,所涉及到的規畫限制的 確有所差異與分別。但多世代之間的交流絕對是少子高齡者社區友善的趨勢,因此本 研究藉由高齡人口社區整體建構的規劃考量,積極了解目前各國居家與社區之間多世

(22)

代交流的建構方式,針對我國在建構未來少子高齡社區之參考依據。

二、 研究目的

社區環境與多世代間的交流的方向思考之規劃,應考量到混齡交流,讓高齡者透 過社區所營造的環境設施,在地老化為目標的生活。各國提出的共居、共同、高齡設 施附設之住宅形式等,讓高齡者就近接受照顧支援,還可以讓高齡者享用到照顧設施, 或活躍老化之目的 (一) 蒐集國內外三代同鄰之宜居社區相關文獻、優質之案例與內容。 (二) 透過調查瞭解三代同鄰宜居社區之生活特性之軟硬體設施。 (三) 針對三代同鄰-因應社會高齡化的宜居社區提出環境設計原則。

三、 研究範圍

臺灣高齡化、少子化與家庭結構的改變下,原先郝柏村行政院長曾推出三代同堂 政策的概念,因時代的變遷和衍生的問題下,三代同鄰的為折衷的方式,解決就近照 顧和生活習慣差異的矛盾,從中了解三代同鄰的形成原因及家庭樣態,問卷的方式調 查不同世代的需求,建構社會化高齡的宜居社區,要對象為健康與亞健康之高齡者, 其中也三代不同世代中的族群生活圈,研究範圍界定在都會型地區,所需的生活場所 和設施,由案例綜整優質宜居社區特性,歸納出社會高齡化宜居社區之設計原則,結 合政府推動支政策。

(23)

四、 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之解決,釐清高齡化現況下塑造三代同鄰的宜居社區之課題可適用研究 方法包括文獻檔案研究、調查訪談、專家焦點座談;在釐清問題後並進一步探討相關 設施通用設計參考建議可包括專家諮詢、研究會議等,研究方法說明如下: 1. 文獻蒐集:研究國內外、高齡住宅整體規劃、在地老化、高齡者住宅需求與高齡 友善城市相關之既有參考文獻、調查資料、法規議題、案例等,加以分析、整理, 以利設定研究主題之內容。 2. 問卷調查:本研究藉由問卷之方式發放調查,主要釐清高齡者家庭結構、三代同 鄰之空間距離與劃定老人生活圈所需生活場所,加以探討分析其因素,綜合整理 歸納結論,分類形成三代同鄰因素與高齡者類別。 3. 專家焦點座談:依研究範圍的問題發現,召集焦點團體,進行資料收集與商討擬 定三代同鄰─因應社會高齡化的宜居社區之設計原則,其邀請參加對象包括:設 計專業、官員、學者、專家等。 (二) 研究採用方法之原因 本研究針對高齡友善城市指南之建議做為參考,分成「問題」及「回應」兩部分, 因應問題之提出以質化分析深入探討,除藉由文獻分析以獲得他人研究之概況,及了 解研究之主要範疇,後續針對現行高齡者需求、心理社交狀況、想法進行訪談,其結 果除藉由訪談了解使用者真正需求,並透過與焦點團體之討論來整合課題、發展評估 指標。相關調查訪談、焦點團體、測繪對象之代表性,將著重「高齡化宜居社區」,對 具重要性之標的,進行研究。至於使用者部份,將以不同年齡層的使用者相較下之特 殊能力行為需求來進行分析,以協助全盤性考量使用者特質。在「回應」部分,藉由

(24)

專家諮詢、研究會議擬定三代同鄰高齡趨勢下的宜居社區之建議設計原則內容。 (三) 預計可能遭遇之困難及解決途徑 1. 本研究案期程有限,在問題分析面,主要以文獻分析、問卷調查與專家訪談法進 行研究,並以質化研究、發現問題為重點,可能遭遇之困難為問題界定涵蓋面向 較為有限。 2. 本研究範圍主要鎖定為都市社區,三代同鄰以中世代為主要推動者,宜居社區主 要滿足高齡者與幼兒的生活環境需求;失能失智之高齡者與非都會區域之範圍, 為後續建議研究之內容。 3. 問卷調查方式為判斷抽樣,選擇本研究主要的鎖定對象為中世代族群,並產生同 鄰之現象調查,從中得出同鄰原因與好處,進而了解不同世代之宜居社區需求。 4. 本研究將派員實地訪談調查進行,為使調查順利進行,必要時委請相關單位公函 寄送至受訪單位,再由研究小組派員至受查案例訪查。 (四)研究流程與架構 本研究定位為概念推廣,將以研究結果的實用性與可行性,其研究步驟如下(詳圖 1-1): 1. 依據研究動機與目的,擬定研究目標與內涵。 2. 相關文獻檔案研究,涵蓋:社會高齡化、宜居社區、三代同鄰、國內外相關的研 究文獻資料與案例,包含法律規定政策,以及規劃設計原則。 3. 確定研究範圍與架構。 4. 執行案例調查問卷分析。 5. 將初步研究成果向委託單位作期中報告、修正。 6. 研擬三代同鄰宜居社區之設計原則之功能,舉辦焦點團體。 7. 擬定三代同鄰宜居社區之設計原則內容,舉辦專家諮詢會議及分析。 8. 研究成果期末報告與修正。 9. 完成研究報告。

(25)
(26)

圖 1-1 研究流程圖

總上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方法、流程可將本研究之整體架構(詳圖 1-2):

圖 1-2 研究架構圖

方法 2: 經由文獻回顧,綜整問題產生問卷,調查 不同世代民眾對宜居社區之需求,瞭解家 庭結構與同鄰意願。 結論 1 三代同鄰之宜居社區相 關文獻與優質案例 結論 2 調查三代同鄰宜居社區 生活特性之軟硬體設施 結論 3 三代同鄰宜居社區環境 設計原則

(27)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課題探討

第一節 社會高齡化

一、 臺灣社會高齡化

(一)高齡化社會 臺灣於(民國)82 年邁入高齡化社會,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超過 7%,於(民國)107 年 成為高齡社會1 (超過 14%)(民國)115 年成為超高齡社會(超過 20%),我國將成為超高齡 (super-aged)社會之一員(詳圖 2-1),由高齡社會轉為超高齡社會之時間僅 8 年,較日本(11 年)、美國(14 年)、法國(29 年)及英國(51 年)為快,而與韓國(8 年)及新加坡(7 年)等國 之預估時程相當,高齡化速度超過歐美日等先進國家。

圖 2-1 臺灣高齡化時程圖

(資料來源:內政部「中華民國人口統計年刊」,105) 未來 65 歲以上占總人口比率,預估將由(民國)105 年 13.2%,上升至 38.9%,即約 1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定義,65 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 7%時稱為「高齡化社會」,達到 14%是

(28)

每 3 人中有 1 名為 65 歲以上之老年人。此外(民國)105 年老年與幼年人口數之比約為 1:1.0,老化指數為 98.8%,隨著少子化及高齡化趨勢,(民國)106 年老年人口數將超 過幼年人口數,至(民國)105 年老化指數將達 406.9%,老年人口為幼年人口之 4.1 倍。 (詳表 2-1)

表 2-1 老化指數與年齡中位數表

年別 65 歲以上所占比率(%) 老化指數1) (%) 老年人口與幼年人口比2) 年齡中位數(歲) 105 13.2 98.8 1:1.0 40.4 110 16.8 130.2 1:0.8 43.1 120 24.4 204.5 1:0.5 48.4 130 30.4 298.7 1:0.3 52.4 140 35.9 383.5 1:0.3 55.5 150 38.9 406.9 1:0.2 56.9 註:1)老化指數=65 歲以上人口÷0-14 歲人口×100%。 2)老年人口係指 65 歲以上人口,幼年人口係指 0-14 歲人口。 (資料來源:國家發展委員會「中華民國人口推估」,105) (二)家庭結構改變 台灣已進入高齡化、少子女化,以往家族同住三代同堂方式,取而代之的家庭型 態是父母與孩子,甚至是只有兩夫妻所組成,家庭的結構型態、規模與功能正逐漸萎 縮與弱化家庭規模縮小,弱化家庭支持與照顧能力:以往三代同堂的家庭,大家會彼 此照應,家庭支持與照顧的能力變得薄弱,同時也影響家庭功能的發揮。多元家庭型 態引發出的需求:隔代教養、單親、晚婚及新住民等家庭類型增加,家庭結構變得多 元化,也引發種種需求與親子議題,包括婚姻、家庭、親子等問題需要被關注。 目前台灣社會中, 已婚女性與長輩的相處的代間矛盾情感是更複雜的心理感受, 因為媳婦教育提高與經濟優勢,不再如同過往只能悲情與宿命依附夫家,使得世代間 的矛盾情感更顯複雜(利翠珊,2007)。台灣在發展的過程中受西化影響,家庭組成以 核心家庭為主,親屬關係由夫妻軸取代父子軸,相較於父子妯娌婆婆擁有對媳婦管裡 的權力,在以夫妻情感關係為主的夫妻軸家庭中,婚姻滿意度取代傳統角色,成了媳 婦決定孝順婆婆的程度(張思嘉,1999;許詩淇,2004)。

(29)

二、 高齡者家庭結構

衛生福利部(2015)老人狀況調查-55 歲以上居住結構,55~64 歲者之家庭組成有 4 成 7 為「兩代家庭」;65 歲以上老人則有 3 成 7 為「三代家庭」。55~64 歲者生活 之家庭組成以「兩代家庭」占 47.3%最多,其次為「三代家庭」之 25.5%;65 歲以 上老人則以「三代家庭」占 37.5%最多,其次為「兩代家庭」之 25.8%,而 65 歲以 上老人其獨居比率較 55~64 歲高 5.5 個百分點。與 98 年比較,「兩代家庭」55~64 歲 及 65 歲以上者分別減少 5.7 及 4.0 個百分點變動較大,獨居及僅與配偶同住情形則 略為增加,但整體數值無法看出臺灣對於三代同鄰之現況發展。(詳表 2-2)

表 2-2 高齡者家庭結構表

年份 獨居 僅與配偶 兩代家庭 合計 配偶及子 女 僅與子女 同住 與父母同 住 與(外)孫 子女同住 2009 5.0 17.4 53.0 38.5 9.7 3.5 1.3 2013 5.6 18.3 47.3 35.3 6.6 4.1 1.2 年份 三代家庭 四代家庭 僅與其他 親戚或朋 友同住 住在機構 或其他 合計 與子女及 (外)孫子 女同住 與父母及 子女同住 與父母及 (外)孫子 女同住 2009 22.1 15.9 6.1 0.0 1.2 1.1 0.2 2013 25.5 19.5 5.8 0.2 1.8 1.2 0.4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統計處,老人狀況調查,2015)

三、 高齡者居住安排

關華山(1996)以所謂「滿足需求」的方式,考察國內數個案例,歸納出影響 老人居住安排的三大因素(詳表 2-3):

(30)

1. 經濟因素:包括老人/子女工作地點、收入、經濟狀況,甚至於兩者間家產之移轉、 繼承情形,其中房屋產權之處理,其影響尤其突出。 2. 實質經濟因素:房屋權屬究竟屬誰直接影響老人/子女的「歸屬」。房屋大小是否有 足夠空間,也影響是否合住。另方面,老人難捨熟悉的舊鄰里,除了社會網路,也 包含熟悉的「實質環境」。 3. 家庭因素:其中最直接的是子女數,尤其兒子數。其次便是老人/子女/媳婿/孫輩之 間的關係。這又牽涉到老人與子女家庭生活上之互助狀況,以及兩代之間的感情與 奉養、孝順之觀念、態度。 陳政雄(2006)隨著年齡增加、身心變化,老人愈來愈不能自立自主生活。這個時 候,必須依據老人不同的身心條件,由不同的人力資源,在不同的居住形態裡,給予 老人不同的照顧服務。並且,提供各種的中間設施,以構成完整的居住環境。

表 2-3 老人居住環境的構成要素表

(資料來源:陳政雄,老人住宅整體規劃理念,2006) 身心條件 照顧服務 居住型態 中介設施 健康期 自立援助 一般事務服務 保健 預防 個人住宅 文康中心 體育設施 老人福利中心 老人大學 老人公寓 老人住宅 退休社區 障礙期 家事援助 家事服務 餐飲服務 協助服務 護理服務 健診 輕度復健 團體家屋 保健設施 診療所 日間照護中心 短期照護中心 個人照顧 老人之家 養護之家 護理之家 護理照顧 臥病期 醫療照護 醫療服務 治療 醫護 老人醫院 安寧病房 醫院 終末照護

(31)

第二節 國內外相關政策

一、 長期照顧十年計劃

(一)長照 ABC-社區整體照顧模式 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A 級)與複合型服務中心(B 級)原屬於現行已依相關法規提 供長照服務之單位,可擴充現有功能,但巷弄長照站(C 級)是新型服務據點。屬於 A 級者含有「居家服務」與「日間照顧」兩個服務項目,而 B 級則是原本即已提供「居 家照顧、社區照顧、機構照顧」其中一項服務單位,至於屬於 C 級為失能長者可在此 得到共餐、健康促進、延緩失能等服務(詳表 2-4)。

表 2-4 社區整體照顧模式簡介表

單位 A 級: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 B 級:複合型日間服務中心 C 級:巷弄長照站 工作 內容  同時辦理日間照顧及居家 服務之長照服務單位,除既 有服務外,另擴充辦理營養 餐飲、營養餐飲、居家護 理、居/社區復健、社區復 健、喘息服務或輔具等至少 一項服。  透透過社區巡迴車隨車照 服員定時接送,串連 A 級、 B 級、C 級服務 。  於固定區域內提供在地 化照顧服務,目前已在社 區提供相關長期照顧服 務之單位,除提供既有服 務外,且須擴充功能提供 小規模多機能、團體家屋 社區復健或共餐服務等 其中一項之社區式長照 服務。  預防失能或延緩 惡化服務。  短時數照顧服或 喘息服。  營養餐飲服務 (共或送)。  就近提供社會參 與及區活動之場 域。 地點 設置 原則 每一鄉鎮市區至少設置一處為 原則,並依區域人口數酌增設 置。 原則上每一個國中學區設置 一處。 原則上每 3 個村里設 置一處。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長期照顧十年計畫 2.0,2016) (二)長期照顧分類 由社區整體照顧模式建立以鄰里為單位,增加服務提供之可及性,達成各區域長期照 顧資源均衡發展之目標,將原先的服務能量加以擴張融合多元的服務機能。(詳表 2-5)

(32)

表 2-5 長照服務機構類型表

類 型 分類 服務內容 居 家 式 居家服務 照顧服務員至失能者家中提供服務。 居家喘息 照顧服務員至家中協助家庭照顧者進行失能者照顧,分攤家庭照顧者 的照顧工作 居家護理 由專業護理師至家中提供失能者護理照護、衛教指導。 居家復健 由物理或職能治療師至失能者家中,提供行動不便的失能者適切居家 復健服務。 社 區 式 日間照顧 服務 主要提供失能、失智老人,定期或不定期日間往返日間照顧中心,透 過規律的作息安排與活動參與,維持並促進其生活自立、消除社會孤 立感、延緩功能退化、舒緩問題行為,並提升生活品質,減輕家屬照 顧負擔。 家庭托顧 服務 家庭托顧係由托顧家庭於日間協助照顧失能老人,如同保母在自己家 裡照顧幼兒一樣,最多不超過 4 人。 失智症老人 團體 提供失智症者小規模、生活環境家庭化、照顧服務個別化之全時照 顧,工作人員以及照顧服務人員皆有受過失智症照顧相關專業訓練, 提供服務滿足失智症老人之照顧需求。 機 構 式 養護型機構 提供生活無法自理長者生活照顧服務,可收住需鼻胃管或導尿管護理 服務照顧需求長者。 長期照顧型 機構 適合有長期醫療服務需求的長者,可收住需鼻胃管、導尿管、氣切管 護理服務照顧需求長者。 一般護理之家 適合有長期醫療服務需求的長者或是需要出院後護理服務的患者,提 供所需的護理照護。 榮民之家 退除役官兵身心障礙或年老,無工作能力者,應專設機構,採全部供 給制或部分供給制安置就養。 精神護理 之家 針對精神病症狀穩定且呈現慢性化,需生活照顧之精神病人,提供所 需的護理照護服務。 其 他 安養服務 提供無扶養親屬者之生活照顧服務。適合生活可自理,不需要特別照 護的長者入住。 (資料來源:長照服務資源地理地圖網,http://ltcgis.mohw.gov.tw,2018/3/20)

(33)

二、 高齡友善城市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於 2002 年提出「活躍老化」

觀念,並定義為:「為提升年老後之生活品質,盡最大可能以增進健康、參與和安全的

過程」。如何因應高齡社會所帶來的衝擊與需求,為讓「活躍老化」能夠具體化,構築

一座適合老年人樂活宜居的城市環境,世界衛生組織於 2007 年發布「高齡友善城市 指南 (Global Age-friendly Cities:A Guide)」(WHO 2007),希望營造兼容、無礙,能 促進活躍老化的生活環境。國內則在政府的倡議、規劃下,以所有政策面向的健康工 程(healthin-all-policies)之精神,參採世界衛生組織高齡友善的城市指南八面向,包 括:住宅、通訊與資訊、交通運輸、無障礙與安全的公共空間、工作與志願服務、社 會參與、社區及健康服務、敬老與社會融入。與縣市政府共同合作,發動社會不同層 面都來推動高齡友善環境改造的工作。2010 年於嘉義市展開第一個高齡友善城市計畫, 短短 3 年時間,全臺 22 縣市皆加入這個「高齡友善城市」的工程,並完成連署世界 衛生組織「都柏林宣言」。(詳圖 2-2)

圖 2-2 高齡友善城市八大面向圖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高齡社會白皮書,2016)

(34)

邱淑媞(2016)目前縣市政府紛紛推出許多特色計畫,例 如臺北市「銀髮友善好站」、 桃園縣「交通新 亮點」、苗栗縣「厝邊頭尾大家講」、「文康 休閒巡迴專車」、臺中市 「代代上學趣」活動、 嘉義市「長青園」、嘉義縣的社區「健康柑仔 店」、宜蘭縣「幸 福一指通」、雲林縣「幸福專 車」和新竹市的高齡友善銀行。嘉義市也首創 「高齡友 善餐廳」,提供高齡長者專屬的菜單, 優先長者首先入座,還有專人介紹菜單,以示 對長者的尊重。(詳表 2-6)

表 2-6 縣市八大面向推動實例表

八大面向 各縣市推動特色實例 安居 住宅 嘉義市:「長青園」老人住宅;彰化縣:「居家緊急救援連線」;宜 蘭 縣、花蓮縣:老人防跌居家環境安全檢視。 連通 通訊與資訊 臺中市:「友善樂齡行動導航」;宜蘭縣「幸福一指通」。 順暢 交通運輸 雲林縣:「幸福專車」;臺北市:「公車禮貌心運動」;臺南市:「飛 輪 伙伴」。 無礙 無障礙與安 全的公共空 間 臺北市:「路平計畫」、「高齡友善公共服務空間設計通用參考手冊」; 桃園市:「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計畫」;臺中市:「人行道路平計畫」。 不老 工作與志願 服務 彰化縣:「長青志工在友善彰化」;新北市:「高齡照顧存本專案」; NGO 推圓夢列車。 親老 社會參與 宜蘭縣:全國樂齡舞林大賽、長青星光大賽、「童心不老 Camera」 攝影大賽;臺北市、臺東縣:銀髮族運動會;各縣市樂齡學習中心。 健康 社區及健康 服務 各縣市照顧關懷據點、友善藥局和友善診所;嘉義縣「社區健康柑 仔 店」;宜蘭縣「老來寶健康促進家園站」。 敬老 敬老與社會 融入 新北市:「愛心友善店家」、「老人共餐據點」;桃園縣:「老人愛 心 商店」;臺南市:「樂活臺南 - 商店真有情」;嘉義市、臺北市: 「高 齡友善餐廳」;新竹市「高齡友善銀行」;南投縣「高齡友善飯 店」; 高雄市「高齡友善商家」。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高齡社會白皮書,2016)

(35)

三、 日本照護保險制度

(一)背景 隨著老齡化的進展,需要長期護理和長期護理期的老年人數,照護需求越來越多; 另一方面,需要長期照護的老年人,如核心家庭化進程,關心家庭老齡化支持家庭的 情況也發生了變化。舊的福利以及高齡的醫療制度的對應限制,建立了支持全社會老 年照護的機制(照護保險)日本厚生省草擬照護保險制度的大綱。1996 年 11 月,與 照護保險有關的三法案(分別為:照護保險法案、照護保險法施行法案、醫療法的部 分修正)。1997 年 12 月三法案經部分修正後成立並公告,正式施行日期為 2000 年 4 月 1 日。 (二)基本理念 1. 自立支援:照顧需要護理的老年人,此想法是為了支持老年人的獨立性。 2. 利用者本位:受照護者,可選擇各種醫療服務,並接受全面福利服務系統。 3. 社會保險制度:採用社會保險制度,明確利益與負擔之間的關係。 (三) 保險制度的機制 被保險人區分為第一號及第二號。第一號被保險人乃指 65 歲以上高齡者;第二 號被保險人,為 45 歲以上未滿 65 歲的國民。(詳圖 2-3)滿足上述條件的外國人,只 要其辦理外國人登錄且在日本居住一年以上者亦可成為被保險人。為確保照護保險制 度財政的安定性,制度運作的財源 50%由公費負擔(中央 25%,都道府縣 12.5%,市 町村 12.5%)。第一號被保險人保費負擔 18%,第二號被保險人保費負擔 32%。(引自 陳玉蒼,2005)

(36)

圖 2-3 照護保險制度的機制圖

(資料來源:日本厚生勞動省,2016,本研究翻譯) (四)使用護理服務程序 保險給付分為三種:(一)對於需要照顧者給予照顧給付。(二)對於需要支援者給予 預防給付(三)針對需要照顧或需要支援者,市町村等地方自治團體給予特別給付。這 三種給付大致可區分為兩大類,一為居家服務,二為設施(機構)服務。需要照顧的 判定是指因身體或精神上的障礙導致洗澡、排泄及吃飯等日常生活的基本運作全部或 一部分,連續 6 個月需要照顧的狀態而言。需要照護的狀態依其所需的照護程度分為 需要照護 1-5 等 5 個等級。上述狀態的認定是由照護認定審議會根據市町村(等同於 台灣的鄉鎮市區)所屬之認定調查員的訪問調查結果及主治醫師的意見來判定。(詳圖 2-4)

(37)

圖 2-4

日本的照護系統的架構圖

(資料來源:平成 25 年度照護保險事業狀況報告年報,本研究翻譯)

四、 日本地區總括性照護體系

(38)

日本建構地域包括照顧研究会報告書(平成 22 年 3 月)區域包容性護理系統概念: 無論居住類型(傳統設施,養老院,集體住宅,老年住房,家庭)如何,當地居民在 30 分鐘(日常生活區)內居住,無論居住類型如何 現在可以繼續生活在一個熟悉的 地區,而不依靠醫院等,同時在 24 小時 365 天內使用各種服務以確保上述安全,安全 和健康。(詳圖 2-5) 日本自 2005 年起地方行政單位,等同於臺灣的鄉鎮市區的市町村設置「地區總 括性支援中心」並以此為中心據點,提供高齡者生活的「綜合諮詢、支援」,防止虐待 及成年監護等,或提供社區「照護管理支援」及「預防照護的照護管理」。另外,除導 入小規模多機能服務設施外,2012 年 4 月起實施「定期巡迴、隨時對應型訪問照護 看護」,配合長者生活步調的重點照護及定期巡迴,從協助起床到協助夜間如廁,並視 需要提供到府的短時間照護,若需要,也提供護士的照護等,是一種提供結合醫療與 長期照護的服務型態。除此之外,多數地區將空屋或閒置設施改裝,作為設置小規模 多機能型居家長期照護之用,營造可以與少數熟識的利用者及照護人員一起生活的環 境。此外,到府訪視照護也由熟識的照護人員擔任,並安排住宿,為失智症患者等高 齡者與家屬的居家生活提供協助。(靳燕玲,2016)

(39)

圖 2-5 日本靜岡地區總括性照護體系圖

(資料來源:靳燕玲整理自東大高齡社會教科書,2014) (二) 生活支援系統 (宮川 広之,2018)日本於 2025 年當嬰兒潮一代超過 75 歲時,即使它變成了需要 護理的嚴重狀態,為了能夠在自己熟悉的區域中將自己的生活延續到生命的盡頭,實 現全面保障醫療,護理,預防,住房和生活支持的系統。由於預計未來老年失智症將 會增加,因此建立一個區域綜合護理系統以支持老年失智症社區的生活非常重要。在 人口持平且 75 歲以上人口迅速增加的大都市區,75 歲以上人口中等,但人口在減少, 如城鎮和鄉村等,老齡化進程存在較大區域差異。在區域包容性關懷體系中,作為保 險公司的市和州必須根據該地區的自治性和主體性特點建立起來。專業服務以“護 理"、“醫療"、“預防"和“住房"為前提,“生活支援/福利服務"是相互關聯,

(40)

在合作的同時支持家的生活。 老年人自身“居住"(住房形式)“與家庭的關",“鄰里和朋友"滿足個人的 需求“為了應對身心狀態的變化和“如何生活和生活"提供“支持/服務"的靈活組 合。在傳統服務方面,醫療護理專業人士可以提供“生活支持",但“生活支持"由 私營企業,非營利組織,志願者和當地居民等各種實體提供 在這種情況下,醫療專業 人員和護理專業人員可以專注於“醫療護理和護理",從而改善家庭限制點。根據老 年人的需求建立應對體系分為兩項:(1)改善生活支持和護理預防(特別是輕度):按 地區力量(自助/互助)改善老年人活動並促進社會參與。(2)加強護理和醫療服務(特 別是中等收入人群):增強每項服務,推進醫療/護理(多職業)合作。 園田真理子(2015),日本高齡失智者世代 2025 年為居住設計的安全目標,焦距在 高齡失智者多面性合適的生活經營管理,以及照護、專門照顧的量身訂做為主。藉由 醫療、照護、預防、居住、生活支援等整體,提供且實現地域上的支援系統構築。(詳 圖 2-6)

圖 2-6 生活支援系統架構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改繪自園田真理子,住生活基本計画,2015)

(41)

五、 日本近居政策

在 UR 都市機構,育兒、老年人家庭等促進其親屬的近居。為了使相互的互相幫 助而準備了對策和制度。支持育兒、老年人家庭等的親屬家庭雙方都是同一站圈(大 概是半徑 2km)的 UR 租賃住宅或者在 UR 都市機構規定的區域內的住宅的某一個地 方,這樣的話(月額收入 25.9 萬日元以下的家庭)房租 5 年間 5%優惠。 (一) 入住必要條件 入住必要條件(符合 1. 或 2. 任何一項的必要條件) 1. 高齡者家庭、育兒家庭或殘障人士家庭。 2. 對前項 1. 提供支援的親屬(包括對高齡者、育兒等家庭提供支援的直系血親 或現在負有撫養義務的三等親內的親屬的家庭)。 (1) 高齡者家庭 A. 家庭中有滿 60 歲以上成員的家庭 (2) 育兒家庭(符合 1.或 2.任意一項的家庭) A. 家庭中有正在撫養未滿 18 歲的親屬(配偶除外)的成員的家庭。 B. 家庭中有孕婦的家庭。 (3) 殘障人士家庭 A. 家庭中有 4 級以上身體殘疾或重度智障等成員的家庭 (二) 其他內容 適用於五年內的房租減少 5%,同住的話本制度條件不適用,同時為 UR 的契約之 住戶,兩個世代的房租減少都適用。每年都需要審核。

(42)

左圖 UR 半徑兩公里以內與別的團地(集合住宅)近居者;右圖 UR 和 UR 以外的住 宅,近居優惠區域範圍內近居者。(詳圖 2-7)

圖 2-7 UR 近居範圍與扶養義務三等親屬圖

(資料來源:日本 UR 賃貸住房網站,

(43)

六、 新加坡臨近住房補助金

新加坡頒布《贍養父母法》,並提供充分誘因鼓勵年輕人與父母同住或住附近,如 三代同堂得優先申購政府組屋(國宅),年輕人住父母家附近也有獎勵金等,比起財政 部的措施,似乎更加貼切吻合實際。鼓勵「三代同堂」或「三代同鄰」,以優惠的條件 和最低的利率,真正造福年輕人,提倡家庭倫理,增進親情維繫,同時解決老人安養 問題。推出臨近住房補助金(PHG)是為了幫助更多的家庭購買轉售單位,使他們彼 此靠近或相互靠近,以獲得相互關懷和支持。符合條件的單身人士如果在父母的住所 或其附近購買轉售單位,也可以享受臨近住房補助金。(詳表 2-7)

表 2-7 新加坡臨近住房補助金摘要表

對象 家庭 - 購買組屋的已婚/已婚夫婦或家庭轉售單位與父母/已婚子女同住或在其附近 生活 單身 – 單身購買政府組屋轉售單位與父母同住或鄰近父母 補助 住在 4 公里範圍與父母/孩子一起生活 家庭:30,000 單身:15,000 其他 補助 家庭的公積金住房補貼 單身人士的公積金住屋津貼 額外的公積金住房津貼 申請 條件 為新加坡公民或至少有一位父母或已婚子女必須是新加坡永久居民或新加坡公民。 家庭為補助單位,必須年滿 21 歲以上。 單身為補助單位,必須年滿 35 歲以上。 額外 條件 購買政府組屋享有本補貼,不能購買新建組屋,必須購買 5 年以上的二手組屋。 (資料來源:新加坡建屋發展局網站,http: //www.hdb.gov.sg/cs/infoweb/residential/buying-a-flat/resale/living-with-near-parents-or-married-child,2018/5/30)

(44)
(45)

第三節 宜居社區之內涵與指標

一、 社區尺度

新城市主義主要提出了兩種社區開發模式,即傳統鄰里社區開發模式(TND)和公共 交通導向開發模式(TOD)。兩種開發模式雖有各自的側重點,TND 偏重於城鎮內部鄰里社 區設計層面,而 TOD 更偏重於都市區域層面。但兩者的出發點基本一致,即建立一個有 明確中心和邊界的,以步行距離為尺度的的社區。(詳表 2-8)

表 2-8 新都市主義開發模式簡介表

類別 內容 傳統鄰里社區開發模式 (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 , TND) 認為社區的基本單元是鄰里,每一個鄰里的規模大約有 5 分 鐘的步行距離,單個社區的建築面積應控制在 16-80 萬平方公 尺的範圍內,最佳規模半徑為 400 公尺,大部分家庭到鄰里 公園距離都在 3 分鐘步行範圍之內。 公共交通導向開發模式 (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 , TOD) “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發展模式”。其中的公共交通主要是指 火車站、機場、地鐵、輕軌等軌道交通及巴士幹線,然後以 公交網站為中心、以 400~800 公尺(5~10 分鐘步行路程) 為半徑建立中心廣場或城市中心,其特點在於集工作、商業、 文化、教育、居住等為一身的“混和用途”。 (資料來源:沈磊, 效率与活力:现代城市街道结构,2007) TND、TOD 兩種開發模式的鄰里尺度是相同的一半徑約 400 公尺(或 10min 的 步行路 程),約為 50 公頃範圍。從西元前數百年直至 20 世紀,東西方城市發展的脈絡都清晰地顯 示出,典型的案例中街坊面積最大值都不超過 100 公頃,而早期的街坊面積分布較集中於 10 公頃之內,隨著城市規模擴大,功能日益複合,街坊尺度逐漸擴大並集中於 30~50 公頃 尺左右的區間內。我們認為從街坊的常見尺度,可以逆向推導出社區尺度的間距:一般在 300 公尺到 500 公尺之間。

鄰里單元鄰里單元是「家庭生活社區」的觀念,由伯瑞(Clarence Arthur Perry) 在西元 1929 年的「紐約區域與其近郊」中發展出來。伯瑞替都市鄰里組織找尋引導路線

(46)

而得一個原則,即是小學、公園、遊樂場、教堂和其他鄰里的社會教育機構應該在每個 居民步行距離之內。在此構想中,流量大而穿越性的交通被安排於鄰里單元的邊界,而 所提供的街道系統之服務容量正比於減少後的交通量。大約此地區的 10%面積應用於公 園和開放空間,鄰里購物區設於鄰里之間的十字路口。約 3000 到 10000 人組成一個鄰里 (人口數視小學的規模而定)。伯瑞的理論有政治上的以及規劃上的目的鄰里機關團體集 中在一中心地方是鼓勵豐富的團體生活的方法。

圖 2-8 鄰里單元與一平方英里城區圖

(資料來源:李麟學、周漸佳、譚崢,熱力學建築視野下的空間提案:設計應對霧霾,2013)

(47)

二、 宜居社區特點

(一) 整體原則 城市營造 City Building(2013)關於居住社區尺度說明是人們在工作場所以外待的 最久的地方。一座城市是由諸多居住社區組合而成,可以根據所屬的學校、公園、休 閒娛樂區、附近的購物或社交中心來界定;另有一些社區式根據自然特色或建成環境 特徵來界定。提出城市設計的九項原則,實現宜居性所需開展的活動之間的關聯。(詳 表 2-9)

表 2-9 宜居社區九項原則表

原則 說明 內容 永續性 對環境的承諾 可持續性意味著通過提供一種 能夠避免或減少消耗不 可再生能源的方法對土地管理負責。 可達性 促進貨物和人員的流 通。 強調重視安全而舒適的 步行環境。世界上很多地方以 汽車主導的出行方式已經損害了步行、自行車和公共交 通出行的 便利性,最終必須依靠改建街道以更好地服 務於這些缺失的出行方式。 多樣性 城市環境中最多的差 異和選擇。 城市能為市民提供最多樣化的選擇,並且這些選擇皆有 可能實現。它提供最多的就業和教育選擇,同時維持經濟 可行的生活和工作選擇。對可達性的支持表現於多種出 行模式。對識別性原則的支持於,通過各種新舊、大小建 築物的組合以及具有識別感的場所和建築去促進城市 的多樣的視覺體驗。 開放空間 定義是重塑自然和人 造系統來綠化城市。 通過盡可能綠化城市及其周邊區域,可以提供野生動物 棲息地、保護農用土地和改善空氣品質。 相容性 城市建築元素之間保 持視覺和諧和平衡的 能力。 適合現有社區和城區中新建築物的一條指導原則實現 相容性的工具包括為高度、量體、 退進、材料和建築 特徵設置標準,它們有助於避免以破壞視覺美感的方式 並置尺寸和風格不同的建築物。對可持續性原則讓社區 持續成為充滿趣味和滿意的生活和工作場所。對識別性 保持著獨特的場所感。 激勵政策 改造衰退中的城市和 重建未充分利用的工 激勵政策還與可達性、開方進空置建築物、未被利用的 基礎設施、因工業站法性、開放空間和開發強度原則相

(48)

業棕地的方法。 關,以實現可持續的更新。 適應性 促進完整性和積極改 變。 對未來變化做出預測,以最低的成本和鄰近用途的最小 破壞來實現改變,適應性認識到了城市時刻處於動態的 變化過程最常被忽略的方面。對可持續性的支持表現在 促進城市更新,以達到更高的開發強度和更優秀的環境 標準。 開發強度 住家與工作的人們以 緊湊、容易接觸的方式 集中在一起。 目的在於增強公共交通服務的可行性、促進社區朝向適 宜步行的方向發展以及支持便利的社區服務。對於相容 性因為稠密的高層建築區不得不從內向外逐步降低開 發強度,以便與周圍環境相匹配。 識別性 一種獨特而難忘的場 所感。 獨特的城市個性還可通過維護和再利用歷史建築和高 辨識度的場所等本地文化的保護措施來實現,亦社區的 多樣性也有幫助。 (資料來源:寇耿,City Building ,2013) (二) 公共空間

National Planning Policy Framework(2012)內容第八章促進健康的社區,規劃系統可

以在促進社會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互動和建立健康,包容的社區,實現以下目標: (詳表 2-10)

1.

社區成員之間可能不必接觸的機會,包括通過混合使用開發、強大的鄰里中心和活 躍的街道,將工作、生活和玩耍的人聚集在附近。

2.

安全和無障礙的環境中,犯罪和混亂以及對犯罪的問題,不會破壞生活質量或社區 凝聚力。

3.

安全和方便的發展,包含清晰和清晰的行人路線和高質量的公共空間,從而鼓勵積 極主動的持續使用公共區域。

(49)

表 2-10 健康社區規劃原則簡表

項目 內容 公共設施 積極規劃共用空間,社區的提供和使用設施建築物,公共房屋和禮拜場所等地 方服務增強社區和居住環境的可持續性。 (1) 防止寶貴的設施和服務的不必要損失,特別是這會降低社區滿足日常需要 的能力。 (2) 確保已建立的商店,設施和服務能夠以可持續的方式發展和現代化,並為 社區的利益而保留。 (3) 綜合考慮住房、經濟用途和社區設施和服務的位置。 學校 選擇學校的地方可以滿足現有和新的社區,可以擴大或改變學校的需要。 休閒遊憩用地 評估應確定具體開放空間的需求和定量或定性赤字或盈餘,從中獲得的資訊評 估應用於確定什麼是開放的空間,體育和娛樂規定是必需的。 道路 規劃政策應該保護和增強公共的道路和通道權利。地方當局應該尋求機會為其 提供更好的設施用戶,例如通過添加到現有路網的鏈接包括國家步道。 綠地 能夠確定對他們特別重要的特殊保護綠地,應該與土地一致地方可持續發展規 劃和補充投資足夠的住房,工作和其他基本服務。 綠地與社區相當接近供應。 為當地社區而言特別明顯具有特殊的地方意義。 綠色地區的特點是地方性的,而不是廣泛的土地。

(資料來源:National Planning Policy Framework, 2012, pp. 23-25)

(三) 公共交通

Planning Policy Guidance(2006)第十三章運輸,創造地區之間可持續互相聯街, 提供合適的條件以鼓勵步行,單車和使用大眾交通工具,並且以人為本。內容主要目標: 1.促進更可持續的運輸選擇,包含人和貨物。2.通過公共交通、步行和騎自行車,促進 就業、購物、休閒設施和服務的可及性。3.減少旅行的需要,特別是乘汽車。(詳表 2-11)

表 2-11 人本交通規劃原則簡表

(50)

步行是當地最重要的出行方式,它提供了最大的潛力來取代短途旅行,尤其是在兩公里 以內,其思考原則: (1) 結合制定本地步行策略的工作,審查現有行人的規定,以確定行人和行人的路線和 地點的網路。 (2) 特別注意設計、定位和存取安排的新發展,有助於促進步行作為一種主要的手段。 (3) 在市中心和附近的主要交通樞紐附近促進高密度、混合用途的發展。 (4) 促進和保護當地的日常商店和服務,在易於步行的住房距離內。 (5) 創造更直接、安全和安全的步行路線,特別是在市中心和附近的街道和地方社區, 以及學校和車站,以減少土地使用和公共交通之間的實際步行距離。 詳細操作策略為: (1) 提供更寬的人行道,包括道路空間重新分配給行人,以及改善環境,包括改善照明。 (2) 行人友好的道路交叉口,使行人在交通信號上具有更大的優先權,避免長彎路和等 候時間,間接行人天橋或地下通道。 (3) 在城市居住區和村莊中的交通減緩措施,特別是接近學校的速度。 (4) 鼓勵健康和教育提供者和雇主促進步行和離開學校和工作場所,最好是在特定地點 旅行計畫的背景下。 (5) 行人限制計畫,禁止或禁止車輛進入,以提高鎮和地方中心的購物、就業和休閒用 途的吸引力。方案可以明確的區域,限制進入步行、騎自行車和低污染的車輛。 (6) 鼓勵更多使用公共權利的方式進行本地旅行,並説明促進路權網路中缺失的連結。 (7) 與當地衛生當局的合作和輸入當地衛生改善計畫。 (8) 鼓勵沿河、運河、小路或廢棄鐵路等行人路線高度可見,並與其他活動結合,以最 大限度地提高行人的安全和保障。

騎自行車也有可能取代短途旅行,尤其是五公里以下的短途旅行,並通過公共交通形成 更長的旅程,其思考原則: (1) 結合當地運輸計劃的工作,審查現有的騎自行車者準備金,以便確定網絡和路線, 包括運輸交匯處的路線和路線,其中騎自行車者的需求和安全將被優先考慮,並列 出具體措施將被用來支持這一目標。通常這些路線將使用現有的高速公路,但也可 包括沿運河和河流使用冗餘鐵路線或空間。城市地區的線性公園往往為自行車路線 提供機會。 (2) 影響發展的設計,位置和通道安排,包括停車限制,以確保促進騎乘。 (3) 尋求提供方便,安全和安全的自行車停放和更換發展中的設施以及在運輸交匯處提 供自行車儲存設施,包括公園和騎車場地。 (4) 尋求在市中心提供方便,安全和安全的自行車停車場。 (5) 在重大新發展中尋求提供循環路線和循環優先措施。與步行路線一樣,不應將自行 車路線與其他活動隔離開來,以促進人身安全。 (6) 在適當的情況下,協助完成國家週期網絡,以及進入和離開網絡的其他關鍵鏈接,

(51)

並促進當地網絡。 地方政府詳細策略: (1) 減少特定路線上的交通量,包括有關、限制或轉移重型貨車的交通量。 (2) 交通安寧減慢速度,特別是在住宅區和學校附近 (3) 通過引入先進的停車線、迴圈繞道、週期間隙和逆流迴圈車道,在路口優先,改善 聯繫。 (4) 再分配車道,為騎自行車的人提供更多的空間,如允許騎車人的自行車車道或公共 汽車道。 (5) 改善車道以外的設施,如迴圈軌道或路徑 (6) 鼓勵健康和教育提供者和雇主促進騎自行車進出學校、醫院和工作場所,最好是在 特定地點的旅行計畫的背景下進行。 (7) 鼓勵更多使用公共權利的方式進行本地旅行並説明促進路權網路的連結 (8) 仔細考慮與行人共用的空間使用時,可供選擇的選項是不切實際的。

在制定發展計畫和確定規劃應用時,地方當局應結合當地交通規劃的工作: (1) 確定巴士改進的關鍵路線和優先措施,以及採取的措施。 (2) 確保切實可行的交通管理措施不會妨礙公共交通服務的有效性。 (3) 發掘潛力,並找出任何改善鐵路旅行的建議,與策略性鐵路局聯絡,包括重新開通 鐵路線,或在現有的鐵路線、輕軌或巴士路線上新建車站。 (4) 識別改善不同運輸服務和公共交通與步行和騎自行車之間交換的潛力。 (5) 作為發展建議的一部分,協商改善公共交通,減少需要在該地點停車和停車的水準。 (6) 與運輸業者及其他組織合作,改善整個旅程的個人安全。

(資料來源:Planning Policy Guidance, 2006, pp. 23-26)

(四) 銀髮社區 王价巨、蔡寧又(2014)從永續發展、生態友善的環境思維及銀髮社區的實務發展加 以討論,將銀髮社區納入永續社區實踐的一環,建立之銀髮永續社區規劃指標系統具備 46 個評估指標,分屬環境規劃、社區規劃及建築規劃 3 大層面。(詳表 2-12)

表 2-12 銀髮永續社區規劃指標系統表

大項 內容 環境 規劃 1.節能減碳:步行優先性、交通間距極小化、公眾運輸便利性、減少個人機動交通的次 數、發展使用綠色能源、強化社區物流概念。 2.水資源:減少每人水的消耗、雨水回收再利用、景觀澆灌用水減量。 3.自然環境:保護綠色地景、建立微氣候環境有利於人類健康福祉的生物、保護區或重 建棲地與開放空間的發展、減少熱島效應、減低社區發展對於生態的衝擊。

(52)

4.污染防治:噪音污染極小化、重新規劃受污染土地、空調技術的管理、降低光害污染、 廢棄物處理極小化、污水處理技術。 5.建造規劃:從建築物生命週期增加福祉及保護資源、土地及舊建築物的再利用、再生 材料的存量和收集、節能材料。 6.社會經濟:綠色產業、清潔生產、綠色消費、彈性住宅 。 社區 規劃 1.戶外休憩場所:強化人行空間的設計以增加活動的自由度、社區公園、老人活動空間。 2.戶外環境:戶外通風設計、遮蔭設計、減少建築物表面輻射。 3.社區規劃:提供具有吸引力及生命力的公共空間 、民眾參與社區活動。 建築 規畫 1.住宅空間性能:移動動線之輔助設施、方便的性能設備、燈光光線之充足、設置緊急 呼叫設備。 2.健康照護:24 小時專業護理人員輪值服務、定期健康檢查、健康紀錄。 3.安全管理:社區管理與社區巡守隊、緊急通報系統、社區防救災。 (資料來源:王价巨、蔡寧又,高齡友善社區永續規劃之研究與評估—以八個銀髮社區為 例,2014)

三、 澳洲墨爾本宜居社區

墨爾本計劃 2017 - 2050(墨爾本計劃)的一部分,維多利亞州政府正與心臟基金會, 維多利亞步行者,當地政府,私營部門和社區合作,提供試點計劃,在三個地點開發一 系列 20 分鐘的社區橫跨墨爾本。該項目還涉及進一步指導,案例研究和網絡資源的開發。 最終,還將提供一個“社區指數"或其他工具來幫助衡量整個城市 20 分鐘街區的成功和 監測情況。

(53)

在 20 分鐘的街區裡,人們可以選擇在當地生活,並且有能力滿足他們的大部分日常 需求,包括在 20 分鐘的步行路程內或週期內進入商店,兒童保育和學校,公園,醫生和 公共交通工具或當地公共交通從他們的家中出發。20 分鐘的街區概念旨在創造具有強大 當地經濟的適宜步行,健康,有凝聚力,可持續發展的社區,同時減少旅行和減少溫室 氣體排放的需求。(詳圖 2-8) 墨爾本計劃規定,20 分鐘的街區必須: (一) 行人和自行車運動員安全,便捷,連接良好,從而優化主動運輸 (二) 提供高品質的公共領域和開放空間 (三) 提供支持當地生活的服務和目的地 (四) 方便人們獲得高品質的公共交通工具,將人們與就業機會和高級服務相聯繫 (五) 提供使當地服務和交通可行的密度的住房/人口 (六) 促進當地經濟蓬勃發展。

數據

圖 1-1  研究流程圖  總上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方法、流程可將本研究之整體架構(詳圖 1-2):  圖 1-2  研究架構圖 方法 2: 經由文獻回顧,綜整問題產生問卷,調查不同世代民眾對宜居社區之需求,瞭解家庭結構與同鄰意願。  結論 1  三代同鄰之宜居社區相關文獻與優質案例 結論 2  調查三代同鄰宜居社區生活特性之軟硬體設施結論 3 三代同鄰宜居社區環境設計原則
圖 2-3  照護保險制度的機制圖  (資料來源:日本厚生勞動省,2016,本研究翻譯)  (四)使用護理服務程序  保險給付分為三種:(一)對於需要照顧者給予照顧給付。(二)對於需要支援者給予 預防給付(三)針對需要照顧或需要支援者,市町村等地方自治團體給予特別給付。這 三種給付大致可區分為兩大類,一為居家服務,二為設施(機構)服務。需要照顧的 判定是指因身體或精神上的障礙導致洗澡、排泄及吃飯等日常生活的基本運作全部或 一部分,連續 6 個月需要照顧的狀態而言。需要照護的狀態依其所需的照護程度分為 需要照
圖 2-5  日本靜岡地區總括性照護體系圖  (資料來源:靳燕玲整理自東大高齡社會教科書,2014)  (二) 生活支援系統  (宮川  広之,2018)日本於 2025 年當嬰兒潮一代超過 75 歲時,即使它變成了需要 護理的嚴重狀態,為了能夠在自己熟悉的區域中將自己的生活延續到生命的盡頭,實 現全面保障醫療,護理,預防,住房和生活支持的系統。由於預計未來老年失智症將 會增加,因此建立一個區域綜合護理系統以支持老年失智症社區的生活非常重要。在 人口持平且 75 歲以上人口迅速增加的大都市區,75 歲以上人
圖 2-7  UR 近居範圍與扶養義務三等親屬圖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The first row shows the eyespot with white inner ring, black middle ring, and yellow outer ring in Bicyclus anynana.. The second row provides the eyespot with black inner ring

Hope theory: A member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family.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In Paper I, we presented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hat took into account the extended source surface brightness distribution, interacting galaxy lenses, and the presence of dust

Miroslav Fiedler, Praha, Algebraic connectivity of graphs, Czechoslovak Mathematical Journal 23 (98) 1973,

H., Liu, S.J., and Chang, P.L., “Knowledge Value Adding Model for Quantitat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Community of Practice in a Consulting Firm,” Proceedings of

prevent cruelty and alleviate suffering, and through education to cultivate a deep respect for life in the community so that all living creatures may live.. together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