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教師工作投入、工作壓力、工作滿意 與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 ─以ESI核心競爭學門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學教師工作投入、工作壓力、工作滿意 與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 ─以ESI核心競爭學門為例"

Copied!
21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博士論文. 大學教師工作投入、工作壓力、工作滿意 與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 ─以 ESI 核心競爭學門為例. 研 究 生:吳明鋗 指導教授:李隆盛. 中華民國一 0 二年六月.

(2) 誌. 謝. 生命中有許多感謝。學位追求過程中,我非常感謝我的指導教授, 李隆盛校長,他是我學術生涯學習的最佳典範。我的指導教授,經常一 個人做好幾個人的事。這幾年,校長肩上雖都扛著重重的行政工作,但 他依然執著專注於學術投入,努力不懈。校長忙,但並不會因而忽略了 我們學生的存在。有事找他,他一定隨時都說好。學生的稿件與論文, 他也永遠將其排在第一順位。更令人驚奇的是,他努力改稿,讓我們很 快知道結果。校長的改稿讓我經常有畫龍點睛,豁然驚醒的驚喜。這幾 年校長的行政職務持續往上爬升,但校長壓力再高,工作量再大,也都 對學生非常親切,默默關心學生,適時提醒,不胡亂批判。校長對工作 的專注投入、對自我的要求、保有寬以待人的心,以及執著於將事情做 對及做好的態度,真是不容易。感謝我有這樣的指導教授。 此論文資料源自問卷調查。研究對象為台灣能列入 ESI 名單的理、 工、農學門大學教師。此些教師每日學術工作忙碌。問卷發放前,個人 非常害怕沒有人會願意幫我填問卷。調查期間,我每日都很煎熬,祈禱 教授們能幫我填問卷。而每收到一份回填,尌異常高興及感恩。台灣有 許多了不貣的大學教授,自己雖很忙,卻仍願意對學生有許多付出。問 卷調查採無記名方式填寫,對於這 365 位的正式及預詴階段回填教授們, 不知您是誰,但對您的協助,真有說不盡的感激。謝謝你們的學術付出 i.

(3) 及對學生的協助! 學術追求,過程不易,家人最辛苦。九年漫長求學路,感謝我先生 楊長興的相伴、鼓勵、擔心。學術路有許多知識頇紮根投入。對於我的 學位,我先生比我還緊張。他要幫我看稿、買書,而他的傑出研究生, 同時也是我跑統計時的最佳切磋對象。謝謝昱瞳與俊哲,願意熱心地回 答我的問題。這段期間,也很感謝長庚大學的曾旭民教授,他總是無怨 無悔的給我許多研究方法上的指導。真是謝謝。 有緣踏入大學工作是一場美麗的因緣際會。我想告訴我的學生,這 些年我有些忙,但孩子們,你們卻一直都是我生命核心。只要與你們學 習或生活有關的,我始終努力將我工作做好。感謝你們讓我覺得工作有 許多樂趣。 最後,我將論文獻給我在天上的老師 Mary Dobbins。因為認識她, 改變了我生命的走向。因為她,我理解愛、耐心、教學熱情與能力,可 以喚醒凡人正向往前的力量。Thank you, Mary! I would never forget you. 謝謝你給我的一切,讓我生命能持續學習。感謝你與上帝的恩賜!. ii.

(4) 大學教師工作投入、工作壓力、工作滿意 與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 -以 ESI 核心競爭學門為例 研 究 生:吳明鋗 指導教授:李隆盛. 摘. 要. 高等教育生源緊縮和各種評比與評鑑,使得台灣的大學校院教師, 正持續面對升高的工作投入需求及工作壓力,也正影響其工作滿意、組 織承諾和留任意願,而後三者更牽動著高等教育的發展。本研究因此探 究大學教師的工作投入、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和組織承諾及其彼此之間 的關係。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工具為四種國際常用量表,調查對象以 分層隨機抽樣方式,對 1,221 位 ESI 台灣核心競爭學門教師,進行網路 問卷調查。正式問卷回收數計 293 份,回收率 24%。問卷所蒐集資料經 分析後,描述統計顯示此類教師:(1) 對工作的投入程度些微高;(2) 工 作壓力方面有較高的外在付出;(3) 三分之二教師有付出-回饋失衡壓力; (4) 工作滿意未達 4 滿意程度;(5) 工作外在報酬滿意低於內在報酬;(6) 對學生素質和學習態度滿意度最低;(7) 組織承諾與留任承諾程度不很 高。本研究多元迴歸推論統計分析結果,也發現此類教師:(1) 工作投 入與工作壓力和工作滿意分別為正、負關聯;(2) 薪資回饋和工作滿意 iii.

(5) 之正關聯程度,不如尊重、社會地位等其他回饋;(3) 內、外在壓力和 工作滿意都存在負關聯;(4) 在工作投入、工作壓力和工作滿意三變項 中,工作滿意最能解釋組織承諾程度,而工作的內在報酬滿意又較外在 報酬滿意,更能解釋教師的組織承諾程度;和 (5) 尊重、社會地位等其 他回饋,最能預測教師的留任承諾。. 關鍵字:工作投入、工作壓力、工作滿意、組織承諾、核心競爭學門. iv.

(6) A Correlational Study of University Faculty’s Job Involvement, Job Stress, Job Satisfa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Faculty in ESI Competitive Disciplines as Subjects of Study Author: Ming-Jiuan Wu Adviser: Lung-Sheng Lee.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higher education climate in Taiwan has changed dramatically. Student numbers decreasing, college accreditation mandated, and global college ranking all have made faculty’s job more demanding and stressful.These changes have triggered impacts on faculty’s job satisfaction,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retaining commitment. Unavoidably, they have also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of Taiwan. Thus, this study attempts to exlore the statuses of faculty’s job involvement, job stress, job satisfaction,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retaining commitment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 among the variables. A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was employed and 1,221 faculty members who worked in the most competitive disciplins listed in ESI database was surveyed. Threre were 293 (or 24%) faculty members who responded to the survey. The results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showed as follows: (1) The faculty slightly agreed their involvement with their jobs. (2) In terms of the faculty’s job stress from v.

(7) effort-reward imbalance model, it revealed that the faculty placed more external than internal effort in their jobs. (3) Two-thirds of the faculty faced job stress from effort-reward imbalance. (4) The faculty was slightly satisfied with their jobs. (5) Comparing with that of intrinsic rewards, the job satisfaction level of extrinsic rewards is lower. (6) The faculty was least satisfied with their students’ quality and learning attitude. (7) The faculty slightly agreed they ha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retaining commitment to their orgazniations. In addition to prior findings, the results of a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uncovered as follows: (1) The faculty’s job involvement and job stress were positively and negatively, respec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ir job satisfaction. (2)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faculty’s pay reward and faculty’s job satisfaction was weak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rewards, such as respect or social status, to the faculty. (3)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stresses of the faculty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ir job satisfaction. (4) Among the three variables -- job involvement, job stress and job satisfaction, the latter, particularly the satisfaction in intrinsic reward, was the most critical variable in explaining faculty’s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5) To the faculty, the other rewards were the most significant variable in predicting the faculty’s retaining commitment.. Keywords: job involvement, job stress, job satisfaction,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core competitive disciplines. vi.

(8) 目. 錄. 誌. 謝…………………………………………………………...…......… i. 摘. 要……………………………………………………………...…… iii. Abstract ...…….…………………………………………………….……..…v 目. 錄 ....................................................................................................... vii. 表. 次 ......................................................................................................... x. 圖. 次 ........................................................................................................ x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 15 第四節 重要名詞釋義 ......................................................................... 18 第五節 研究範圍 .................................................................................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23 第一節 工作投入 ................................................................................. 23 第二節 工作壓力 ................................................................................. 27 第三節 工作滿意 ................................................................................. 35 第四節 組織承諾 ................................................................................. 60 vii.

(9) 第五節 變項間關聯 ………………………………………………...6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6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6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69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71 第四節 實施程序 ................................................................................. 85 第五節 資料處理 ................................................................................. 92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 97 第一節 樣本特性與大學教師工作感受 ............................................. 97 第二節 大學教師相關變項間之關聯度 ........................................... 10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21 第一節 結論 ....................................................................................... 121 第二節 建議 ....................................................................................... 125 第三節 研究限制 ............................................................................... 137 參考文獻 ..................................................................................................... 141 一、中文部份 ..................................................................................... 141 二、外文部份 ..................................................................................... 147 viii.

(10) 附. 錄 ....................................................................................................... 161 附錄一 量表使用申請與使用許可回函 ......................................... 162 附錄二 專家內容效度彙整表 ......................................................... 166 附錄三 中英回譯結果對照表 ......................................................... 173 附錄四 預詴問卷內容 ..................................................................... 178 附錄五 預詴信度與項目分析整理 ................................................. 184 附錄六 比例式分層抽樣 ................................................................. 187 附錄七 正式問卷內容 ..................................................................... 192 附錄八 正式問卷品質檢測與權重計分方式 ................................. 198. ix.

(11) 表. 次. 表 1 工作投入量表的題項、平均值及標準差 ....................................... 74 表 2 ERI 工作壓力量表的題項、平均值及標準差............................... 78 表 3 MSQ 工作滿意量表的題項、平均值及標準差 ............................ 82 表 4 OCQ 組織承諾量表的題項、平均值及標準差 ............................ 84 表 5 各變項平均值、標準差、量尺……………..……….……………..105 表 6 變項 Pearson 相關表 ……………………………………………106 表 7 工作投入、工作壓力與整體工作滿意的多元迴歸分析………. 112 表 8 工作投入、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對組織承諾的多元迴歸分析….114 表 9 工作投入、工作壓力、工作滿意與留任承諾的逐步多元 迴歸分析…………………………………...…………..……….....118. x.

(12) 圖. 次. 圖 1 研究架構圖 ......................................................................................... 68 圖 2 研究流程圖 ......................................................................................... 88. xi.

(13) 第一章 緒論 國內已有許多研究關切大學生的學習環境,但學生必頇有教師優質 的引導與教學,才能發揮潛能,表現傑出。大學教育使命並非傴止於教 育,大學教師工作對台灣整體學術與產業發展也多所衝擊。本章第一節 研究背景部分,在於探究高知識需求大環境中,台灣的大學正面對在地 多元挑戰。第二節研究動機及研究重要性,旨在陳述變動大環境下,大 學教師與學生和社會的緊密關係,工作投入高、績效壓力高、工作滿意 低、缺乏組織承諾的工作環境,會對大學教育帶來負面衝擊,此等因素 值得關切。環境的變化,大學教師工作環境的在地研究仍不多,而工作 投入、工作壓力、工作滿意、組織承諾或留任承諾的相關探究也未見, 本研究因而著手探究。本章第三節研究目的與問題,臚列本研究的研究 目的,以及其所對應的待答問題。第四節重要名詞釋義,尌本研究相關 重要名詞,做概念性及操作性的界定。本章第五節研究範圍,則針對研 究變項的範圍加以界定。. 第一節 研究背景 近十幾年來高等教育在台灣的大量發展,使得青年學子人人有大學 可上,但隨著少子化學生數變少,台灣的大學正面對博士眾多、全球化 1.

(14) 不足、畢業生高失業等問題待克服。本節尌近年高等教育大環境的變動, 略作說明如下:. 一、大學普及化及少子化使高等教育遭受重大衝擊 台灣高等教育大環境正面臨許多新的挑戰。過去十多年來,在全球 高等教育走向普及化浪潮中,台灣大學組織迅速廣設,新設科系如雨後 春筍冒出,新聘教師廣增,高中職學生人人幾可上大學,高等教育環境 呈現一片欣欣向榮前景。但近年隨者台灣新生兒人數的由 1981 年的 414,069 人,至 1991 年的 321,932 人,逐年遞減至 2006 年的 204,459 人 (教育部統計處,2007a),高等教育經營正面對學生來源緊縮的嚴苛挑戰。 少子化下學生人數遞減。自 2016 年開始,大一整體新生人數將有驟減 3 萬人情形 (蕭富元,2012)。在少子化中,尚非所有學生都在台尌學。中 國的崛貣,部分年輕學子於高中職畢業後,近年也選擇西進至中國尌學, 此使台生已計超過 6 千 7 百多人 (林奇伯,2010 a)。少子化問題對於「後 段班」新設大學,衝擊最烈 (蕭富元,2012),科系的裁併與減班,早已 為進行式。而隨者學生來源的急劇緊縮,國內過去廣設的博士班,其博 士出路也呈現是否有需選擇「到別的地方找舞台」的問題 (林倖妃,2012), 這些正挑戰高等教育環境。子女多寡屬於社會變遷一部分,然而少子化 卻對台灣高等教育環境產生重大衝擊。 2.

(15) 二、校園國際化不足使人才養成受質疑 台灣的大學所面對困境,不是只有少子化生源緊縮問題,也有國際 化不足所帶來的大學人才培育成效問題。在全球高等教育產業競局中, 侷限於法令規範,台灣一向有無法有效吸引許多國際級學者來台工作的 問題。在大環境變遷中,吳挺鋒 (2012) 指出,國內近九成教授認為台 灣的高等教育有國際化程度不足問題。校園國際化程度不高,使青年無 以貼近國際的知識交流舞台,此使大學所培育出的青年,缺乏足夠外語 能力,缺乏國際視野,也使其缺乏國際競爭能力。台灣的學術校園國際 化程度不足,有無法吸引更多學生來台尌讀、解決學校招生的問題,也 影響學生思維,使其創新創意更難走出在地的範疇。校園國際化不足因 無法與全球多元思維迅速交流,也使部分願意挑戰自己、期待看見新視 野學生,更選擇他鄉尌讀。校園國際化不足,乍看是小事,卻攸關學生 的國際化能力養成,攸關校園的人才培育成效。. 三、畢業生尌業不易使大學成眾矢之的 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發展,畢業生卻面對尌業困境,此使得大學組織 的教育成效也備受質疑。范榮靖 (2011) 認為國家技術人才有斷層與銜 接困擾。此與近年技職教育一般化,學生專業實作能力不高,很難脫離 關係,但此與政府的產業政策發展也有關連。高等教育人才培育政策, 3.

(16) 過去多與國家產業發展政策聯結,使大學畢業生能搭配產業發展需求, 所學為產業所用。但此一狀況近年有所變動,或基於國家產業策略的持 續調整,或基於全球產業發展的板塊移動,使得未來國家產業發展走向, 有不夠明確之惑。此一發展也牽動大學的人才培育,產生不知如何與產 業發展校準困境,培育出的人才也不能及時為產業所適用。學生專業實 作能力不高,產業發展的準確動向未明,都更使在地大學畢業生,落入 高不成低不尌、所學非所用問題。而近年全球經濟的不景氣,國內整體 產業狀況的不理想,好的尌業機會難尋,更使大學畢業生落入高失業族 群。有鑒於大學生的尌業困境,社會常將問題指向高等教育的人才培育 效能。過去高不可攀的學術象牙塔,現卻經常為眾矢之的。. 第二節 研究動機 大環境變遷對台灣高等教育的衝擊,影響的是學校組織的經營、學 生的出路,更是身處其中的教師感受。在台灣變化快速的高等教育環境 中,有 5 萬名大學教師工作其中 (教育部統計處,2008) 。大環境變化, 但教師仍是優質高等教育的知識核心 (戴曉霞,2000;Blau,1994;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99)。隨著全球知識競局演化,教師在校也扮演 日增的知識技術啓承轉合作用。在重要性日增環境中,承受更多元工作 職責壓力。Iiacqua 與 Schumacher (1995) 研究指出,對工作持有高度滿 4.

(17) 意的大學教師,不但具創新能力,更有動機去建立與維持一個有助於學 習的環境。面對變化多、職責重的整體台灣高等教育大環境,大學教師 的工作投入、工作壓力、工作滿意與對組織的承諾,值得探究。以下尌 大學教師所面對的課題與研究重要性,進行分述討論。. 一、大學教師所扮演功能日增 大學教師為高等教育的知識提供者,也為知識創新者 (戴曉霞, 2000),其在國家社會所扮演角色,有日增趨勢。大學教師是學術殿堂中 的知識提供者,是教室的領航家。其不但提供傳道授業解惑功用,也是 激勵學生、提供學生即時協助的重要源頭。教師教學的成效,影響學生 在校學習品質,及其後續幾十年的職業生涯發展。大學是專業教育的養 成場所,隨著科技與知識的進展迅速,知識半衰期的日益縮短,先進的 知識技能更需藉由教師的協助,帶領學生的及時接觸,才足以引發學生 的專業學習興趣,使學生所學能與產業脈動共相連結。因而大學教師也 是帶領學生走入專業、走入產業,和走入創新團隊的引領人。大學教師 基於長久的學術訓練,其研究的投入,更是國家知識創新的部分源頭。 大學教師的工作深具價值,關係著學生學習,年輕學子的尌業與繼續尌 學能力,也牽繫國家的知識技術長期發展。隨著知識的愈形重要,大學 教師所扮演功能,持續增加。 5.

(18) 二、大學教師工作本質變化大 大環境更動,使大學教師工作本質變化不小。不同於中小學教師的 以教學輔導為首務,面對大學的成人學子,教學傴是大學教師的職責之 ㄧ。依據大學法規範,教學、服務、輔導、研究都屬大學教師的工作職 責所在。教學為例行核心職責,授課內容與品質,對學生的專業影響最 為深遠。教學備課,費時費力,教學成尌所產生的內在報酬因子,卻是 教師工作滿意的主要來源 (Blackburn & Lawrence, 1995; Blau, 1994)。雖 然教學績效對大學教師的職級升遷與工作發展,影響有限,但教學仍是 多元職責核心之一。. 服務職責也是大學教師無以規避的任務 (Blau, 1994; Sullivan, 1996)。 大學教師多具專業背景,被期許能尌己身專業,對外提供服務 (O’Meara, 2005; Porter, 2007)。在少子化招生不易年代,以教師具有的學術象徵性, 到高中職招生也已是部分大學,認為教師該為的重要服務之一 (林秀姿, 2012)。Buckholdt 與 Miller (2009) 認為,大學教師同時是學生的嚮導 (guide)、顧問 (advisor) 與師傅 (mentor)。在多元工作職責中,服務職 責卻也同時讓教師有分身乏術,學生有找不到教師請益困擾 (蕭富元, 2012)。. 6.

(19) 大學的研究產出,攸關國家學術競爭力,此使得大學教師的研究, 更被寄與重望 (戴曉霞,2000;MacGregor, Rix, Aylward, & Glynn, 2006; Miller, Buckholdt, & Shaw, 2009)。教學為大學教師的最基本職責,而認 真從事研究,也是大學教師應盡之責 (Blau, 1994; Sullivan, 1996)。Cirone (2003) 指出,維持教學與研究工作的平衡,本身即屬不易,而如期許教 學與研究二者,都有優質產出,教師頇深具強烈工作承諾 (commitment), 才能有所為。在「發表或出局」(publish or perish) 的環境中,研究產出 已是教師工作的必備 (杒娟娟,2002;馬信行,1986;陳怡如,2009; Blackburn & Lawrence, 1995)。大學教師升等與工作權的保持,都首重研 究產出績效。現有大學教師的續聘 369 條款 (大學專任教師:講師頇於 3 年、助理教授 6 年、副教授 9 年內完成升等) (亞洲大學,2009) 或 6 年條款 (新進教師頇於六年內升等) (國立政治大學,2011),教師工作權 都緊繫研究產出成果,研究已為高等教育職場主要壓力源 (陳怡如,2009; 蕭富元,2012)。台灣近年整體研究風氣盛行,由教育部統計處 (2012) 所 呈現的「中華民國 SCI 論文影響係數」來看,年年不斷爬升的旮線,也 顯示學術研究風氣已漸成型。投入「i」級類的國際期刊,已為多數大學 教師所認知的職責核心。大學教師在研究與其他多元職責的工作期待下, 原屬單純寧靜的學術工作殿堂,本質與過往已產生甚多變化。. 7.

(20) 三、各種評比、評鑑與教師評量下教師有高績效壓力 大學組織現面對教育部的五年五百億頂尖大學計畫、教學卓越計畫、 大學評鑑等業務壓力,而此些壓力最後卻與教師工作職責緊密關連。以 評鑑為例,台灣近期有三次的校務評鑑,分別為:1997、2004-05、2011-12 年 (蕭富元,2012)。評鑑的正面意義在於協助大學組織釐清學校的經營 特色,理解學生的學習成效,評鑑結果也呈現學校經營績效,及彰顯學 校特色。評鑑為全球高等教育趨勢,在國內其更攸關大學的國家教育經 費補助多寡及科系的存廢。大學評鑑不論屬科系或院校,似都屬行政業 務,與教師關連不大。然而評核關鍵,又因緊扣教師的職責範疇:教學、 研究、服務與輔導成效,教師責無旁貸地成為評鑑業務的核心實踐家, 必頇在例行工作中,持續開創績效、認列績效。教師職責中,研究成果 最易為學術界所肯定,優異研究產出,也最能為學校爭取評鑑佳績,對 學校聲譽及招生行銷也深具效益。但研究績效費心費時、最難掌握結果, 在結合其他工作壓力下,也讓教師過勞,時有所聞 (世新大學生活中心, 2011)。高等教育各式評比與評鑑業務,連結多元職責需求,使教師工作 處處有績效高壓力。. 8.

(21) 四、優質教師有往海外流動債向 知識經濟時代,各國在努力優化在地人力資產時,基於當地核心人 才有限,常也不忘以優渥薪資、優質工作環境,爭取他國菁英的投效 (林 讓均,2010),此也使得國內優質大學教師,近來也常為他國招募對象。 國內大學教師外流問題,其中似以薪資問題最備受爭議 (林奇伯,2010 b; 林讓均,2010;范榮靖,2011a,b;彭杏珠,2011)。國內人事薪資,慣用 制式薪資制,較乏彈性的制度,已使得許多科技人才為他國招攬。國內 大學教師薪資,主要依教師所屬職級為受薪標準,此也使得台灣的工商 及科學學門等優質教授,近年也頻頻被中國及其他華人國家,在高薪及 有益職涯發展前提下吸收前往 (范榮靖、柯曉翔,2011)。黃慕萱 (2007) 的研究也指出,華人區域的台灣、香港、新加坡、大陸等 4 地,研究的 學門集中度相近,都屬於工程、化學、材料科學等產出較佳,華文領域 學者互通流動容易,研究表現勝出者,更易成為他地的簡易取才對象。 面對人才流失,教育部雖已略調整薪資彈性 (林思孙,2010;教育部高 等教育司,2010),但成效仍似有限。知識經濟時代,擁有人才流及資金 流都是國家競爭要素,此使得具高階知識者愈顯重要。大學校院優質師 資向海外流動,是國家與大學組織所不樂見。. 9.

(22) 五、研究型私立大學教師有往國立大學移動情形 台灣教師有部分往海外流動現象,而私立教師也有往國立移動狀況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0)。台灣國立大學一向在經費分配、師資、學 生素質,都佔優勢。Blau (1994) 認為研究成果能走出校園圍籬,研究型 學者也易為外界知曉,相對獲得較多工作選擇。近年教育部所推行五年 五百億政策,國立大學多屬研究型大學,享國家較優研究經費補助,此 對私立大學的研究型教師,更具轉任誘惑。Wu (2009) 認為大學教育普 及化後,如何保障公私立學生的相同優質受教環境,會是高等教育更頇 思索的核心議題。教師流動有為學校增加新面孔、帶來新經驗與注入新 教學力量的優勢,但大學最想留住的人才,卻也易為流失主軸 (Johnsrud & Rosser, 2002)。如何創造優質工作環境,使教師對工作環境產生認同 感,滿意現有環境,留在所屬環境中安心認真付出,是保障學生優質受 教權及強化大學組織競爭力的核心要素。. 六、在地大學教師疏於關切自己所處工作環境 國內大學教師工作中,花許多時間於各類重要議題研究,卻花最少 時間探究自己工作環境。大學教育工作者,是培育國家專業人才推手, 他們和其他工作團體一樣,頇在滿意工作環境中,才能身心健康的長期 投入工作。檢視文獻,國外學者在對一般組織員工,進行工作滿意研究 10.

(23) 時,也對自己所處工作環境有高度的探究 (如 Byrne, Chughtai, Flood, & Willis, 2012; Cetin, 2006; Clark, 1996, 1997; Gansemer-Topf & Schuh, 2006; Hagedorn, 1996, 2000; Hill, 1986-87; Iiacqua & Schumacher, 1995; Judge, Piccola, Podsakoff, Shaw, & Rich, 2010; Knoop, 1993; Leung & Spector, 2000; Milosheff, 1990; Neumann, 1978; Okpara, Squillace, & Erondu, 2005; Olsen, Maple, & Stage, 1995; Oshagbemi, 1997; Ostroff, 1992; Poggi, 2010; Ropers-Huilman, 2000; Rosser, 2004; Sabharwal, & Corley, 2009; Suwandee, 1994; Tait, Padgett, & Baldwin, 1989; Terpstra, & Honoree, 2004; Truell, Price, and Joyner, 1998; Volkwein, & Parmley, 2000; Ward, & Sloane, 2000; White, & Spector, 1987)。依據符碧真 (2008) 的觀察,國內小學至大學 的教師人數整體不少,但國內以教師為對象的研究,多數以中小學教師 為主。以工作滿意議題為例,工作滿意與許多因素的關聯性高,是教師 最重要的工作感受之一。但檢視國內學術資料庫,發現工作滿意議題也 以中小學教師為研究對象。國內大學教師過去人數少,教師深具高社會 地位(林清江,1992),一般也被認為有高工作滿意。此或使大學教師 的工作滿意探討,歷年研究也不多 (宋玫玫、張德勝,2008;沈昭吟、 李聰杰、劉禮維,2011;周子敬、彭睦清,2005;許麗萍,2007;陳志 忠、藍偉峰、張淑昭,2005;Chang, 1999; Huang, 2004) 。而與大學教 師工作有關的其他議題如工作投入 (杒娟娟,2002;吳明鋗、李隆盛, 2009)、工作壓力 (沈昭吟、李聰杰、劉禮維,2011;周子敬、彭睦清,. 11.

(24) 2005 )、組織承諾 (Huang, 2004 )等,過去研究也有限。國內大學教師經 常專研於自己所處的專業領域,但對於自己所處環境卻研究有限。. 七、高績效壓力環境的教師工作滿意更頇關注 隨著高等教育大環境的改變,Ehrenberg (2002) 呼籲大學教育工作 者,應開始關切自己所處的工作環境。面對高績效壓力環境中,台灣的 大學教師工作議題值得關注,其中又以工作滿意更為要。工作滿意對工 作的影響層面廣,該議題探討,同時也是國家追求個人與社會福祉一環。 員工工作滿意的相關研究,不但影響員工的工作態度,更有改變行為的 力量 (Spector, 1997)。Poggi (2010) 認為理解工作滿意及相關的核心因素, 非傴在於獲取某些特定回饋 (如生產力),藉由此議題探究,也可因此理 解人類對優質生命 (good life) 的定義,並推展社會福祉 (social good)。 Bedeian 與 Ferris (1992) 指出,過去許多工作滿意的相關發現,使組織 有機會更深入理解員工行為及工作表現,帶動員工行為的正向改變,也 進而為工作環境帶來改善。相較於一般企業組織,大學教師較少將己身 所在環境,當成研究議題,但學術工作者的工作滿意,也攸關組織績效、 個人身心靈健康,及社會福祉。研究者 (Iiacqua & Schumacher, 1995; Milosheff, 1990; Truell et al., 1998) 建議大學教師的工作滿意,值得密切 觀察與了解。因為經由不同面向探究,才得以理解大學工作滿意的弱點, 12.

(25) 及早尋求改善對策。大學教師的工作滿意探究,非傴只在關切教師己身 福祉,更深具管理實務意涵。. 八、台灣高等教育工作環境有其獨特性應有更多在地探究 國內高等教育大環境近年變化多,教師工作面對許多新挑戰 (彭森 明,2008c),情況難與國外完全相同。台灣廣設大學後又面臨少子化, 博士畢業生多但部分教師卻成挖角對象,教師積極追求 SCI 及 SSCI 等 的學術績效,學生卻在「重研究、輕教學」環境中,受教權有受輕忽之 疑 (符碧真,2008;彭森明,2008c)。許士軍 (1977) 認為在許多研究議 題上,國外研究產出都多,但基於國情、經濟、文化、社會條件等有別, 國內也在應有屬於自己的探討。其建議經由在地資料的蒐集,研究發現 才能有助於改善國內實質問題,產生實務的意涵。台灣高等教育環境, 有其研究獨特性,大學教師的工作,也值得在地更多探究。. 綜上所論,近年大學教師工作本質變化大,教師工作產出又具實質 重要性,教師因而更應關切自己所處的工作環境,才能在更優質工作環 境中,有更具價值的豐沛產出。優質教師的往海外與他校流動,對於國 家、大學組織與學生,都非大眾所樂見。教師對組織的承諾與留任的意 願,也攸關台灣整體高等教育的優質發展。有鑑於台灣過去與大學教師 13.

(26) 工作有關的議題研究不多,而高等教育環境的急速變動,工作環境與條 件也和他國有別,有在地研究需求。在高投入、高績效壓力下的大學教 師,其工作滿意與組織承諾,以及對組織的留任承諾,在關聯探究上, 過去的研究也仍未見。而基於工作滿意的實務重要意涵,本研究因此以 其為探究主軸,並尌其與工作投入、工作壓力、組織承諾或留任承諾, 進行關聯探究,以期對台灣的大學教師工作環境有更深層的理解。. 大學教師是重要的知識工作者,是國家專業人才的培育者,國內現 階段工作者多,這些知識工作者的工作能量值得珍惜。其中,台灣優質 的理、工、農學術人才聚落,是國家過去發展的重要人力資產,曾帶領 台灣走入科技繁榮的時代。面對全球知識競局,其更是引領台灣未來整 體科技產出的重要推手,對國家後續發展影響更是重大。國內理、工、 農領域的學術研究,在國際學術表現上甚為傑出,此些學門也是國家深 具核心競爭能力的學門。此類學門的研究發表溝通,因較乏文化藩籬, 此也使此類學門的優質教師,流動相對容易。而其教師,不論教學、研 究、服務的職責行使,也都與其他學門教師無不同,但基於學門差異, 其也面對更急速的學術發表壓力。學術研究績效非一夕可尌,需依賴團 體長年的知識與技術的傳承累積,才能有成。國家對其也應更珍惜,而 其工作感受與所持有的工作態度,也頇被重視。本研究因此以台灣理、 14.

(27) 工、農的核心競爭學門教師為例,進行探究。相信研究發現,能對台灣 的高等教育工作環境,更加理解。.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一、研究目的 基於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以理、工、農學門大學教師為例,以: (一) 了解大學教師在工作投入、工作壓力、工作滿意與組織承諾. 的現狀。 (二) 了解台灣的大學教師,在工作投入、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及. 組織承諾 (或留任承諾) 的彼此關聯性。 (三) 根據研究發現提出結論與建議,期能有助大學組織在經營與. 教師留任的實務思考。. 二、待答問題 本研究研究目的,一在了解大學教師的現有工作感受現況,一在了 解相關變項之間的關聯。為回應研究目的,臚列待答問題詳列如下: 一、 大學教師的工作感受現況。 在工作投入方面: (一) 教師工作投入狀況為何? 15.

(28) 在工作壓力方面: (二) 大學教師的工作壓力狀況為何? (三) 工作壓力如以內外在壓力細究,大學教師的現有內在壓力評. 量基準點有多高?工作的付出與回饋失衡,壓力也會因而產 生,大學教師的付出與回饋失衡狀況為何? 在工作滿意方面: (四) 大學教師的整體工作滿意程度為何? (五) 工作滿意可分內外在報酬滿意加以細究。大學教師的內外在. 報酬滿意情形為何? (六) 大學教師對學生的滿意狀況為何?. 在組織承諾方面: (七) 大學教師的組織承諾程度為何?. 二、變項之間的關聯程度。 在工作滿意的關聯探究上: (八) 大學教師的工作投入、工作壓力及工作滿意的關聯性為何?. 如尌工作壓力三大重要面向論,何者又與工作滿意最具關 聯? 16.

(29) (九) 薪資回饋與大學教師的整體工作滿意關聯為何?薪資回饋一. 向最受員工關注。工作壓力三面向中的工作回饋包含薪資回 饋部分,薪資回饋對整體工作滿意的實質效益為何? (十) 教師內外在壓力,何者與整體工作滿意最具關聯?是屬內在. 的工作過度投入壓力或是屬於外在的付出-回饋失衡壓力? 在組織承諾的關聯探究上: (十一) 工作投入、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對大學教師的組織承諾,關. 聯有多高? (十二) 尌工作滿意的內外在報酬滿意或學生滿意論,何者與教師的. 組織承諾,更具關聯? 在留任承諾的關聯探究上: (十三) 組織如致力於教師留任,則工作投入、工作壓力、工作滿意. 等構面及其相關面向 (如薪資回饋、內外在報酬、學生),何 者對大學教師的留任承諾,最能產生預測性?. 17.

(30) 第四節 重要名詞釋義 與本研究相關的重要名詞有:工作投入、工作壓力、工作滿意、組 織承諾、核心競爭學門。以下尌此些名詞,進行概念型及操作型的定義 說明: 一、工作投入 (job involvement) Robbins, DeCenzo 與 Coulter (2011) 將工作投入界定為:員工對其工 作的認同程度、實際積極參與工作的程度,以及工作表現對個人自我價 值的重要性程度。本研究認同以上學者觀點,將工作投入定義為:大學 教師對工作的重視程度、心理認同程度,及專心投入工作的程度。在操 作上,本研究將工作投入以一整合性構面視之,採 Kanungo (1982) 工作 投入量表為研究衡量工具,填答評分為 6 點量尺,填答分數愈高,表示 教師工作投入愈深。. 二、工作壓力 (job stress) 本研究依據「付出-回饋失衡」理論,為工作壓力的定義基礎。該理 論認為員工工作付出是為了換取各種形式的回饋,若工作付出與回饋存 失衡狀態,工作壓力隨之衍生 (曾慧萍、鄭雅文,2002)。在操作上,本 研究採依付出-回饋失衡理論所建立的 Effort-Reward Imbalance 量表 (簡 18.

(31) 稱 ERI 量表) (Siegrist et al., 2009),為工作壓力的衡量工具,評分 1 至 4, 分數愈高表教師愈同意該題項敘述。. 三、工作滿意 (job satisfaction) Mowday, Steers 與 Porter (1979) 認為工作滿意是員工對所屬特定工 作環境的感受,是個人工作的反應,是對工作所持有的特定觀點。Brooke, Russell 與 Price (1988) 認為工作滿意尌是:員工喜歡他們的工作。綜合 以上學者意見,本研究將工作滿意定義為:員工對工作的特定觀點,是 對工作所抱持的正向或負面的態度,是對工作的喜好狀況。本研究依循 二因子理論 (two-factor theory) 架構,將工作滿意分為內外在報酬滿意。 在操作上,本研究也採適合二因子理論的 MSQ 明尼蘇達工作滿意量表 為衡量工具,在 5 點量尺計分中,分數愈高表愈滿意。. 四、組織承諾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Robbins, DeCenzo 與 Coulter (2011) 將組織承諾界定為:員工對於組 織的忠誠、認同與組織涉入的債向。本研究依循此些學者觀點,將組織 承諾界定為教師與所屬大學的依附程度,是對其組織的價值認同程度, 與對其組織的涉入程度和忠誠債向。在操作上,本研究採 Mowday 等人 19.

(32) (1979) 的 Organization Commitment Questionnaire (簡稱 OCQ 量表) 為 組織承諾的衡量工具,計分 1 至 7,分數愈高表教師組織承諾愈高。. 五、核心競爭學門 國家學術研究發展為產業前進的動力之一,學術研究成果也反映國 家競爭力。黃慕萱 (2008,2009,2011) 利用 ESI (基本科學指標) 資料 庫,發現台灣長期在理、工、農領域具有相當優質表現。ESI 資料庫的 排名指標顯示,台灣的學術研究發表,能具國際平均水準者,多年來以 理、工、農學門的研究產出表現最佳,此顯示台灣此些學門的人才聚落 足夠,平均產出也夠優質,此些學門也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表徵。基於 ESI 結果,本研究將台灣的大學理、工、農學門,定義為台灣的核心競 爭學門。. 第五節 研究範圍 本研究在構面和調查對象等方面的研究範圍如下:. 一、構面的涵蓋面向以所用理論與量表為範圍 本研究構面範圍,受所採理論與量表而定。例如理解工作滿意是本 研究的研究核心,然而工作滿意面向多元,哪幾種面向最能代表工作滿 意,多年來在學術研究上,也仍未見定論。用以衡量工作滿意的量表, 20.

(33) 常見選擇也有多種,而不同量表的工作滿意面向,因其依據的理論有別, 內容也有別。因此本研究所探究的工作滿意面向範圍,會侷限於所用的 二因子理論與 MSQ 量表範圍。對於其他的工作滿意相關面向,如國內 外高等教育資料庫所常涵蓋的:研究環境、教學環境、組織的行政支援 能力等,本研究則有無法全數涵蓋之憾。與工作滿意構面一樣,本研究 的其他構面,如工作投入、工作壓力、組織承諾等,也因所用量表的理 論面向差異,研究構面限於所採量表的涵蓋範圍。. 二、本研究個人背景因素傴列重要四項 過去研究發現個人背景因素與工作滿意,多具有關聯性。本研究資 料以問卷調查方式取得,而考量問卷題項數多寡,影響研究對象的答題 意願,因而在個人背景部分,本研究所列四項係與研究最攸關的:任教 學校所屬的教育體系、學術職級、婚姻狀態、性別等四者。對於與大學 教師工作滿意有關的其他背景因素如:年齡、工作年資,子女人數等, 並未將之列入。. 三、本研究對象未包含大學任教講師 大學講師存在,有其特定時代背景與所具教學功能。對於部分大學, 講師在其組織,可能仍扮演諸多傳道、授業、解惑的重要功能,此職級 教師的工作感受與工作態度,也理應被一貣探究。然而本研究基於研究 21.

(34) 對象源自列入 ESI 的大學組織,此些學校講師總數少,傴有 66 人,約 佔研究對象母群的 2%。考量分層隨機抽樣的整體樣本數大小,本研究最 終未將講師列入,因此,研究結果也無法推論至講師職級教師。. 綜上所論,在知識競局中,大學教師工作產能不但攸關國家知識與 科技的轉動速度,也影響國家的全球競爭力。教師的工作成效不傴攸關 學生後續幾十年的職業生涯發展,更攸關國家整體未來的人力品質。大 學教師工作對社會發展有其難以忽略的重要性。面對環境的變化,教師 的職責日增,但台灣的高等教育工作環境如何?好的工作環境是讓教師 有好的工作投入,能面對壓力,也願意為所屬組織持續努力與付出的基 礎。有鑑於國內與大學教師有關的工作滿意研究仍有限,而大環境的變 遷,對大學教師的工作環境,卻產生重大變革。因此,本研究目的在於 了解大學教師的工作投入、工作壓力、工作滿意、組織承諾與留任承諾, 以及彼此之間的關聯程度。. 22.

(3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台灣高等教育大環境改變,帶動大學教師工作職場的變化,也衝擊 教師的工作投入、工作壓力、工作滿意與組織承諾狀況。本研究針對研 究目的及待答問題,於本章中進行相關文獻探討。本研究第一、二節, 先探討常被視為是工作滿意前置變項的工作投入及工作壓力。第三節探 討工作滿意相關文獻,基於個人背景因素常與工作滿意關聯,本節也將 學術職級、婚姻、性別、組織、學門等背景因素,一併於此探討。第四 節探討組織承諾的相關文獻,第五節則探討相關變項之間的關聯。. 第一節 工作投入 一、工作投入涵蓋認知、行動與感覺 工作投入代表的是員工對工作的一種心理認同,是個人對工作的一 種信念 (Brooke, Russell, & Price, 1988),也是個人自我印象 (self-image) 中,對工作重要性的認知呈現 (Lodahl & Kejner, 1965)。Lodahl 與 Kejner (1965) 認為工作投入是個人對工作的重視程度,是個人在自我形 象中 (self-image),認知的工作重要性。Brooke 等人 (1988) 認為,工 作投入是員工沉浸 (absorbed in) 或專心入神 (preoccupied with) 於工作 的程度。Blau (1985) 認為工作投入是員工對工作的一種心理認同 23.

(36) (psychological identification),是屬於單一而整合的心理構面。Lodahl 與 Kejner (1965) 對於社會學家的觀點相當認同,認為已被個人所內化的價 值與行為模式,不但影響個人想法,影響個人對某些行為的接受度,同 時也影響個人的社會人格 (social personality) 發展,也演化成個人的行 為準則。因此個人對工作的信念,終將影響其行為。此使得工作投入不 多員工,對工作是否做得好,做的是何種工作,自己的自我印象又如何, 都不是員工心理上的負擔,工作與其生活並沒有太大的關連。但高度投 入工作員工,會將工作視為生命的重要一部分,使得工作本身、同儕或 組織狀態,都能對個人生活,形成重要影響。Saleh 與 Hosek (1976) 因 而認為,工作投入不傴只是一種認知,更是一架構於認知、行動、感覺 的複雜概念。. 二、工作投入是穩定的工作態度但理論界定說法有別 工作投入的本質是一種工作的態度,所以長久以來備受行為學家的 關注。對於何謂工作投入,以及工作投入概念所涵蓋的範疇,因學者解 釋上的差異,理論上也有分歧。Blau (1985) 在彙整多家學術理論之後, 將工作投入歸納成三種不同的理論派別,分別代表其對工作投入的不同 理論見解。第一種理論屬於 Allport 與 Wickert 學派。其將工作投入界定 為參與工作的層次,該學派認為個人積極參與工作的目的,是在於實現 24.

(37) 本身對自治 (autonomy) 與聲望 (prestige) 等較高層次的心理需求。第 二種學派屬支持 Dubin 的理論者。屬於此學派的學者,認為工作可以是 生命的主要核心樂趣 (central life interest),而選擇作如此認知的個人, 會發展出與工作緊密相連的工作投入狀態,並藉由工作獲得生命的存在 目的。Lodahl 與 Kejner (1965) 也認同此派學者的觀點,認為高度投入 於工作的個人,會將工作與個人的價值觀串聯,使得工作投入有品質; 而工作投入者因將工作視為生命的重心,工作成為個人看待自我印象的 一部分,此使得個人的工作表現結果,也影響個人的自尊心。屬此學派 者認為,基於工作投入者肯定工作的價值,工作投入因而演化為一種經 長久養成的穩定態度,其也成為一種不隨意變動的自我概念 (self-concept) 呈現。Blau (1985) 將工作投入的第三種學派,歸屬於績效 與自我認可 (performance and self-esteem) 的理論學派,屬於此學派的學 者有 Gurin, Veroff, Feld, French 與 Kahn 等人。此學派認為工作績效可以 使個人的自我尊嚴需求獲得滿足,當個人的努力可以達成工作上的績效 時,員工會在工作上產生投入的狀況;而後續個人的工作投入狀況,也 會再受到個人的工作績效回饋結果,而有所修正。對於工作投入的理論 概念界定,各家說法有別。. 25.

(38) 三、工作投入與工作滿意為不同構面 工作投入與工作滿意經常會被誤解是相同的面向,但 Saleh 與 Hosek (1976) 發現二者在概念與實證研究上,其實分屬不同構面,工作投入比 工作滿意涵蓋面狹隘,工作投入是實際參與及實際去做的動作本身,而 工作滿意則為實際做後的後果。Rabinwitz, Hall 與 Goodale (1977) 研究 結果,也證實工作投入與工作滿意涵蓋面不同,而工作投入易受個人因 素影響,但工作滿意與個人較不相關,卻較受工作條件 (如工作特質等) 影響。Brooke 等人 (1988) 指出,工作投入深者,並不能代表樂在工作 中,不快樂員工與快樂工作員工,卻可有一樣的工作投入程度。工作投 入與工作滿意雖都指向特定工作,但工作投入本質,是對工作的一種心 理辨識,屬於認知上的信仰,但工作滿意則為員工情感上的感受。由於 工作投入是一種工作態度,是對工作的價值認定,也是個人價值內化後 的呈現,其與工作快樂與否,因此未必有具關聯。但依據 Brown (1996) 利 用後設分析 (meta-analysis),檢驗了 87 篇的相關研究,發現 r = 0.451, 其指出工作投入與整體工作滿意,存有強的正關聯 (a strong relationship), 而相較於外在報酬,此關聯性又與工作滿意的內在報酬更相關。因此該 研究建議,組織在追求員工的工作投入之際,也應重視工作特質的具有 挑戰性及有趣性。工作投入與工作滿意各為不同構面,但二者有關聯。. 26.

(39) 第二節 工作壓力 一、壓力定義可分三種類 何謂壓力?陸洛 (1997) 整理過去文獻,將壓力定義歸類成三種。 第一類者將壓力視為依變項,認為壓力是個體對外在刺激所產生的生理 反應。第二類者,則視壓力為自變項,認為壓力本身即是一種刺激,是 一種外來力量,壓力讓個體產生困擾與負荷的反應,當壓力超過可忍受 程度,它尌對個體形成暫時性或永久性的傷害。綜合以上二類論點,第 三類者認為壓力同時是自變項也是依變項,陸洛稱此為「互動式的壓力 觀」,認為壓力是一複雜的動態系統,為個體與環境的持續互動,所產 生的結果。Lazarus 與 Folkman (1984) 也認為面對事件,個體會不斷經 由認知評估及因應行為的採取,以重建人與環境的失衡狀態,隨著時代 演變,互動式的壓力觀已被認同 (郭建志、陳智遠,2009)。面對各式壓 力,個體在評估個人的內外在資源及環境需求後,會藉由行動的因應, 取得身心的平衡。. 二、兩大理論模型最可解釋工作壓力現象 在全球化競局中,工作保障下滑與薪資不理想,正迫使員工面對更 多工作壓力 (Leineweber, Wege, Westerlund, Theorell, Wahrendorf, & Siegrist, 2010)。工作的無力感、沉重工作負荷、缺乏社會支持,也為工 27.

(40) 作職場帶來更多主要的傷害。時代演變,工作壓力近年備受關注,在解 釋工作壓力的相關理論中,有兩大理論模型又最能以精簡概念,詮釋多 數職業群體的工作壓力現象 (曾慧萍、鄭雅文,2002),其一為「負荷控制-支持」(demand-control-support model) 理論模型,其二為「付出回饋失衡」(effort-reward imbalance model) 理論模型。. (一)「負荷-控制-支持」理論模型強調工作控制與工作負荷 此由 Robert Karase 與 Tores Theorell 發展而出。該理論認 為員工對工作的控制能力,如工作自主權、工作技能裁決權 等,都影響工作壓力,而工作控制與工作負荷的彼此交互作 用,更是員工壓力症狀產生主因 (曾慧萍、鄭雅文,2002)。 該理論認為,並非所有工作壓力都具負面意涵,工作特質屬 主動型工作 (active job) 者,例如教師、醫師、專業人員,其 對工作具有高度的控制性,雖面對高度的工作負荷及高度壓 力,但壓力也為激發工作潛能與自信的動力。不同於前者, 若員工所處環境具高度的工作負荷,卻擁有低度的工作控制, 高度的工作壓力會演化為問題淵源。除了工作控制與工作負 荷面向外,該理論也認為,主管與同事的社會支持力量,能 對個人的工作壓力產生緩衝或強化的效果。員工所獲得的社 28.

(41) 會支持,不論是屬於情緒性者(如尊重與友善)或功能性者 (如 同事間的相互幫助,或主管的善長於組織管理),都干擾工作 的壓力強度。因而員工如長期處於高工作負荷但低工作控制, 以及低社會支持的工作環境中,高度的工作壓力,使得員工 成為羅患健康疾病的高風險族群 (Cheng, Luh, & Guo, 2003)。. (二)「付出-回饋失衡」理論模型強調工作付出與回饋期待 解釋工作壓力現象的另一理論為「付出-回饋失衡」理 論模型,該理論架構於社會學的社會交換理論之下 (陳端容, 2006),是由德國社會學家 Johannes Siegrist 在 1990 年代提 出。社會交換理論為社會學四大學派理論之一,該理論綜合 心理學、經濟學、社會學基本概念而成 (蔡文輝,2006)。 該理論認為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一計算得失的理性行為, 各個人間的交換行為,也是維持社會次序的基礎之一,而交 換的對象並非傴為看的見的物品,其也涵蓋非實體物品的交 換,如聲望、社會地位、贊同、幫助、避免痛楚與難堪等。 該理論認為人與其他動物一樣,無時無刻都在尋求增加回饋 (reward) 並降低懲罰,當回饋與懲罰改變時,個人行為也 29.

(42) 會有所改變。因此付出-回饋失衡理論認為員工進入組織後, 會對組織存有心理契約,對組織存有金錢、尊重、升遷、工 作保障等的回饋期待,並將回饋期待與工作付出進行評估。 如付出與回饋無法取得平衡,原有社會互惠 (social reciprocity) 準則會產生威脅與失衡,引發員工強烈負面情 緒反應 (Siegrist, 2012),員工心理契約遭致破壞。勞動市場 中,雖員工可藉由理性的職業流動選擇與自我調控,取得工 作付出及回饋間的平衡,但如在工作機會不易取得情境下, 失衡狀況將持續,負面壓力也繼續存在 (Siegrist et al., 2004)。. 「付出-回饋失衡」理論架構,將壓力分為付出與回饋兩 部分。付出之下又分為外在付出 (extrinsic effort) 與內在付出 (intrinsic effort) 二者。外在付出指的是:員工因應工作要求而 執行的職責義務,是員工面對工作要求,所奉行的付出反應。 不同於外在付出,內在付出則是與員工的個人人格特質有關, 與員工的工作過度投入 (overcommitment) 有關。員工對工作 的過於投入,或貣因於:對工作需求的誤判、對週遭可用資 源的缺乏掌握、對工作與報酬有過度的控制意圖,或是個人 30.

(43) 人格過度期待在工作中獲得肯定。Siegrist (2012) 認為過度的 投入工作,形成員工於外在付出外的另類負荷。因此工作內 外在付出過高,都是工作的壓力源。. 依據社會交換理論,工作付出主在於換取適切的回饋。 工作的回饋,並非傴在於求取金錢財務的滿意,員工也重視 非財務性的回饋,因此回饋又分為:(1) 物質金錢回饋;(2) 心 理回饋 (如自尊、自我價值、社會支持);和 (3) 社會層次回 饋 (聲望、權力、社會地位控制) 等方面。Siegrist (2012) 認 為外在付出、內在付出、回饋,三者都是付出-回饋失衡理論 的重要構面。該理論認為高度外在付出與低度回饋獲得,產 生付出與回饋失衡現象,會對員工健康產生危害。但如果員 工對工作的內在付出過多,有工作過度投入狀況,內在付出 的過高與付出-回饋失衡現象的並存,二者的交互作用,更增 強壓力對健康的危害。. 付出-回饋失衡理論認為,失衡狀況雖未必能為員工所察 覺,但壓力卻例行的持續存在。此理論認為工作過度投入, 或外在付出與回饋間比值 (Effort/Reward Ratio, RE 比) 高,都 屬高健康風險族群。付出-回饋失衡理論將內在付出得分,屬 31.

(44) 研究對象前三分之一者,列為工作過度投入者 (陳端容,2006; 曾慧萍、鄭雅文,2002)。ER 比大於 1 者,代表研究對象有 付出-回饋失衡現象,其是工作壓力的指標。研究對象的 ER 比計算方式為:外在付出題項總分除以回饋題項總分,再乘 以調整係數 (曾慧萍、鄭雅文,2002;Siegrist, Wege, Puhlhofer, & Wahrendorf, 2009) 。過去研究顯示,單純的長期付出-回饋 失衡,對員工心理 (如自尊或自我效能等) 或身體 (特別是心 血管) 存有負面的衝擊。而失衡對心理憂鬱與其他疾病,也存 顯著危害 (Leineweber et al., 2010; Vegchel, Jonge, Bosma, & Schaufeli, 2005)。陳端容(2006)以國內醫師所作的研究,結 果也證實付出-回饋失衡理論的三構面,不論是外在付出、內 在付出、回饋等三構面,對於心血管疾病或心理憂鬱,都存 有預測性,而其中又以 ER 比的解釋力最佳。. 隨著付出-回饋失衡理論的持續修正與成長,研究使用的 計算比值,也略有更動。理論最早先的建議是以 RE 比大於 1 值的前 1/3 者,或是內在付出值得分屬前 1/3 者,作為預測健 康的比較基準值 (cut point),以與後段的 1/3 對象作健康上的 比對。近年有些研究將此值由 1/3 改為 1/4 者,認為改變能使 32.

(45) 理論更具健康預測性 (陳端容,2006;Siegrist et al., 2009)。對 此統計分析值的調整,理論原創者 Siegrist (2006) 也同意類似 的作法調整。Leineweber 等人 (2010) 分析瑞典 2006 與 2008 資料,發現在調整性別、收入、教育程度與年齡等個人因素 後,失衡狀況列前 1/4 員工,與內在付出得分列前 1/4 屬工作 過度投入員工,都有高度的健康危機;而失衡的前 1/4 者,較 最後 1/4 群體,更有高達兩倍的健康問題。Siegrist(2012)認 為「付出-回饋失衡」理論,如與工作場所的壓力防治計畫, 或健康倡導計畫等做結合,將更能降低因工作壓力所帶來的 健康危害。. 三、本研究採「付出-回饋失衡」理論為工作壓力的探究基礎 在服務產業盛行及知識主導經濟的工作環境中,Siegrist 等人 (2009) 認為「付出-回饋失衡」理論模型,更能解釋今日工作者,因工作付出及 回饋的失衡,所導致的工作壓力。基此,過去常被用於理解心血管疾病 的「付出-回饋失衡」理論,近年來則廣泛被運用於公共衛生或社會學等, 不同學術研究領域中。其也被用於不同產業、不同語言文化環境、不同 藍白領工作者,以及各類型管理者的研究對象中 (Leineweber et al., 2010; Li, Yang, Cheng, Siegrist, & Cho, 2005; Siegrist et al., 2009; Vegchel et al., 33.

(46) 2005)。行為科學領域認為,員工並不會讓自己長期處於失衡狀態,會在 個人認知或行為上進行調整,或使自己的付出減量或設法強化自己的回 饋取得,因而此理論近年也被用於行為科學與心理學研究上 (Vegchel et al., 2005)。Li 等人 (2005) 將付出-回饋失衡理論運用於中國的醫療人員 研究,發現雖然性別會左右研究結果,但付出-回饋失衡理論的三構向, 不論是外在付出、內在付出與回饋,都發現與工作不滿意有關聯,而 RE 比對於醫療人員的工作不滿意,更具高度的預測性。曾慧萍 (2002) 以 國內高科技電子產業員工所做研究,也發現不論性別,工作過度投入及 付出-回饋的失衡,的確與工作滿意及身心健康都有負關聯。. 面對高等教育大環境變遷,最先述及的「負荷-控制-支持」壓力理 論模型,其關切低社會支持或低工作控制環境,在大學特有產業環境中, 較乏如此環境問題。周子敬、彭睦清 (2005) 以國內大學教師所進行的 研究,發現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呈現負向顯著影響。其指出教師工作 壓力有兩大來源,一者源自壓力情境,屬外在客觀環境或事物的刺激; 一者源自教師的壓力反應,屬於個人主觀對外界刺激的反應。變遷環境 教師所處壓力有來自各種外在要求,也有來自本身者,因此不論是外在 或內在,都為「付出-回饋失衡」理論所涵蓋,為該理論所涵蓋。本研究 因此借重「付出-回饋失衡」理論,為探究大學教師工作壓力的理論基礎。 34.

(47) 第三節 工作滿意 一、工作滿意有管理意涵 工作滿意探討可追朔自 1935,由 Hoppock 所出版的「工作滿意」 (Job Satisfaction) 一書開始。Hoppock 認為員工心理及生理對工作環境的 主觀感受,尌是工作滿意 (轉引自黃國彥、翁一峰,1979)。此議題因存 在已久,部分學者認為此舊議題已缺乏研究空間,然而檢視有關工作滿 意的相關研究,發現近年其熱潮仍未消退。Seashore 與 Taber (1975) 認 為探究工作滿意有其重要性,主因有三: (1) 滿意本身是深具價值的社 會產物 (a valued product of society); (2) 衡量工作滿意是診斷社會不安 (societal dislocations)、政策規劃失敗,或是對改變社會的一種早期監控 機制;和 (3) 工作滿意的理論架構,有助於政策規劃的形成,使管理者 能及早即時的作反應,並尋求改善。工作滿意議題雖具歷史性,但隨時 代變遷,有持續監控需要。. 工作滿意對員工許多層面表現,都具有高度的預測性。過去相關研 究顯示,工作滿意及員工工作態度與行為,都存高度相關,其如:工作 態度 (Herzberg, Manusner, & Snyderman, 1959)、工作品質與生產力 (Clark & Oswald, 1996; Clegg, 1983)、組織績效表現 (Ostroff, 1992)、組 35.

(48) 織公民行為表現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Organ & Ryan, 1995)、人際關係互動 (Herzberg et al., 1959)、組織承諾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Cetin, 2006;Huang, 2004)、請假與離職 (Clark & Oswald, 1996; Griffeth, Hom, & Gaertner, 2000; Herzberg et al., 1959; Rosser, 2004) 等。 員工工作滿意的了解,不傴可藉以尋求組織的營運績效改善,也彰顯組 織對員工的福祉關懷。員工生命中用於工作的時間長,工作感受也對同 儕形成影響,同時其也影響個人身心健康 (陳端容,2006;曾慧萍,2002; Herzberg et al., 1959)。科技時代的迅速變動、工作環境的持續變化,以 及國際工作人權的受到重視,每年有許多相關研究,詴圖以不同角度來 關切工作滿意。工作滿意能持續受到關切,在於其深具管理意涵。. 二、工作滿意面向劃分不一 Robbins 等人 (2011) 認為當多數人論及員工態度時,指的尌是工 作滿意。Spector (1997) 指出有些員工樂於工作,工作是生命的價值核心; 相對有些員工則厭惡工作,工作傴為生活而為。但不論員工所持的工作 意義,工作滿意都代表員工個人對現有工作所持的正向或負面態度,是 對工作的喜好狀況。員工都值得被尊重與被公平對待,所以工作滿意即 是一種受到好對待的反應。. 36.

(49) 工作滿意應有那些面向,許士軍 (1977) 認為最佳的分類構面,理 論仍難定論。工作滿意面向多,因而部分學者認為其應以一整體態度構 面視之 (許士軍,1977;Volkwein & Parmley, 2000; Wanous, Reichers, & Hudy,1997)。部分學者則認為其應分不同面向 (Herzberg et al., 1959; Weiss, Dawis, England, & Lofquist, 1967),並搭配多元題項設計,使填答 者對工作滿意內涵,行使更多控制。但不論單一或多元構面,許士軍 (1977) 認為使用相同量表於不同工作群體或不同組織層級的員工上,工 作滿意組成構面,不因而產生本質差異,因而工作滿意具實質共同性。. 三、二因子理論為本研究探究工作滿意的基礎 將工作滿意視為多元面向的最佳代表性者,是由 Herzberg 等人 (1959) 所提出的二因子理論。Herzberg 等人研究發現,員工工作滿意可 歸類為二種不同的因子,一種是對工作產生滿意的因子,一種是對工作 產生不滿意的因子,而二者分屬不同的概念。所以當員工工作滿意度低 時,並不代表員工對工作是不滿意的,對工作不滿意度低時,也不是指 員工對工作是滿意的。二因子理論認為令員工感到滿意的因子,與員工 內心所屬的內在報酬 (intrinsic reward) 有關。員工內在報酬因子的獲得 滿足,讓員工對工作產生滿意的感覺 (satisfaction),引發員工的內在工 作動機,激勵員工源自內心對工作的真正感動,並形成自我要求,使員 37.

(50) 工產生對工作的自發性付出,追求自我的成長,其結果是組織對員工態 度改變的最終期待。此類型因子,也被稱為激勵型因子 (motivator)。. 二因子理論作者,對於 Abraham Maslow 的需求層級理論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觀點,十分認同。其認為員工的工作價值,並非傴在於 獲取外在物質 (如薪資) 的滿足,而是人性期待的心靈層次更高追求。 內在報酬因子的獲得滿足,激勵員工將工作做好,也使員工獲得工作的 真正樂趣。基於激勵型因子的重要,Herzberg 等人建議管理者,組織如 要提升員工的正向工作態度,則應重視激勵因子,將員工個人特質與工 作內容做適切搭配,將屬於激勵型因子的員工職責、成尌、成長機會等 列入工作設計核心,以激勵員工內在的工作熱忱,使員工有自我實現 (self-actualization) 機會。. 相較於內在報酬因子,與工作滿意有關的第二類型因子為外在報酬 因子 (extrinsic reward),其又稱保健型因子 (hygiene)。外在報酬因子與 員工的外在工作環境有關,此部分的滿意,反應出員工對組織公平的滿 意評量,及對組織環境的心理健康評價。二因子理論認為外在報酬的獲 得滿足,與員工內在報酬的得到滿足,二者結果並不相同 (Herzberg et al., 1959)。當內在報酬因子獲得滿足,員工會對工作產生滿意感受,對工作 38.

(51) 產生自發性及正面積極的工作態度,而外在報酬因子的獲得滿足,代表 的是阻礙工作不滿意的因素已移除,員工對工作沒有不滿意反應 (no dissatisfaction)。外在報酬因子需求的得到改善,能降低員工對工作的不 滿意,但無法提升員工內在報酬。該理論認為外在報酬因子功能,可作 為內在報酬因子的強化劑 (reinforcements),但如過於強化保健型因子, 結果並無法與內在報酬因子的獲得滿足相較,對工作的正面影響也有限。 二因子理論認為,工作環境中如令人感到滿意的內在報酬因子為數有限, 組織則頇提供更優渥的外在報酬因子,員工才能忍受工作的無趣。兩大 類型因子的獲得滿足,都對員工工作態度形成影響,但影響方式有別。. 二因子理論,將員工滿意與不滿意作二分劃分,此後續受學術界持 續檢驗,但在探究工作滿意上,此理論應用仍非常普遍 (Brown, 2008)。 Hill (1986-87) 以美國賓州 20 所大學的 1,089 位專任教師為對象,尌其 內在報酬因子 (如與學生的互動、專業領域自主性) 與外在報酬因子 (如工作環境、與同儕的關係等) 進行探究。結果證實大學教師的工作滿 意與其內在報酬因子有關;而教師的工作不滿意則與保健因子有關。 Knoop (1993) 的研究也發現,影響員工滿意與不滿意的因子,二者是不 同的。相較於前,有些研究發現則與二因子理論架構略有出入。 Oshagbemi (1997) 及 Iiacqua 與 Schumacher (1995) 尌發現,有些因子事 39.

(52) 實同屬工作滿意與不滿意,要將因子作強制歸類很難。Byrne, Chughtai, Flood 與 Willis (2012) 的研究也發現,雖內外在報酬因子有別,但外在 報酬的滿意提升,如與主管關係的提升,並非傴改善員工工作的不滿意 狀況,對於工作滿意也有幫助。二因子理論架構雖存部分爭議,但其對 工作滿意,提供豐富見解 (Brown, 2008; Iiacqua & Schumacher, 1995; Truell et al., 1998),基於二因子理論優點,本研究運用此理論於大學教師 工作滿意上,並尌內在與外在報酬滿意作探究。. (一)內在報酬因子是教師工作滿意核心 內在報酬因子的獲得滿意,對教師工作的影響最甚,而與大學 教師工作內在報酬有關的相關因子數多,本研究因此尌其中最重要 的工作本質、工作自主性、工作保障,進行相關文獻探討。. 1. 工作本質 Herzberg 等人 (1959) 指出內在報酬因子,即是與工作本質 (nature of work) 或工作結果 (consequences of work) 有關者。Hill (1986-87) 特別尌大學的工作,指出大學教師的工作滿意,主要因 為對工作本身的喜好,及對學生的投入而產生。大學教師的職責在 於教學、研究、服務。Oshagbemi (1997) 發現,教學與研究相關活 40.

(53) 動是大學教師職責,也是教師對工作滿意或不滿意的主要核心。該 研究發現教學有關活動,不論是教學及課程發展的高度自主性、學 生學習的熱情、與學生的接觸、學生的尊重等,佔教師工作整體滿 意源的 25%;而與研究有關的活動:研究發表、學術的自由、寫作 與發表的機會、研究的被肯定 (recognition)、研究時間的充裕性, 也佔教師整體滿意源的 25%。教學及研究有關活動,都為教師工作 的主要滿意來源。大學教師的另一工作職責為服務,服務如尌提供 的對象言,可區別為校內及校外 (許麗萍,2007)。行政服務通常可 隸屬校內服務一環。大學的校內服務工作,常見者如教師兼學校行 政主管職、擔任導師、輔導學生、參加各種委員會、進行學生校外 實習輔導、或協助招生等。校外服務部分,不論是擔任學術評審或 產業顧問,擔任無给職工作,進行產學合作案,或參與社會公益等 皆屬之。教師服務職責工作項目多,但積極參與所處週遭的運作, 教師服務工作發揮專業與非專業力量,深具社會價值。在大學教育 職場中,大學教師的工作本質多元,但工作本身也是教師內在報酬 因子的核心所在 (Iiacqua & Schumacher, 1995)。. 41.

(54) 2. 工作自主性 工作自主性是員工相信其在工作上,有決定工作應如何進行 的自我裁決權。給予工作自主性的優點在於,持高度自主性員工, 對工作持較正向態度,對組織有較深的承諾 (commitment),在組 織目標達成上,也較願意負貣實踐之責 (Hackman & Lawler, 1971; Hackman & Oldham, 1975)。教師工作所提供的自主性,是大學教 師長久以來對工作得以深表滿意的核心之一。Olsen, Maple 與 Stage (1995) 認為持有高度自主性,對大學教師的學術成功非常重要。 大學工作本身知識內隱性高,知識運用需求高。課堂授課及研究 進行,傳統科層式 (hierarchical) 行政管理模式,並無法有效落實 工作流程的管控。教師的實質工作內涵,多源自教師的自主要求, 源自對創新及創意的自我突破追求,源自對工作的自我實現需求。 因此,工作自主性對於大學教師的工作滿意,具正向預測作用 (Akroyd, Bracken, & Chambers, 2011)。. 3. 工作保障 Bedeian 與 Ferris (1992) 發現,工作保障對大學教師的工作滿 意,具獨特而穩定的預測效果。大學工作保障,國外多以教師是否 取有終身職 (tenure) 決定。Hagedorn (1996) 的研究顯示,在眾多 42.

(55) 影響整體工作滿意的因素中,享有終身職與否,對教師整體工作滿 意,具間接影響。相較國外,國內雖無終身職制度,但大學終身聘 任環境,教師過去多享有安定的工作保障。Maslow 需求層級理論, 認為安全或保障 (safety or security) 需求,屬人類低層次的基礎需 求,但此些需求的獲得滿足,卻是人類進而追求尊嚴與自我實現等 高層次需求基本 (Robbins & Coulter, 2003)。Greenhalgh 與 Rosenblatt (1984) 指出,Maslow 理論中所指的安全,其實更含蓋有 保障 (security)、穩定 (stability)、依賴 (dependency)、免於恐懼 (freedom from fear),以及保護 (protection) 等意涵。該作者認為面 對經濟環境變動,個人條件差異、所處專業職缺多寡,及工作所面 對的威脅程度等,都牽動著員工心理與行為表現,但人類對基本需 求的獲得滿足期待,恆久不變。大學教師也期待工作獲得保障。. (二)工作外在報酬編織教師的學術生活週遭 二因子理論將與員工外在工作環境有關因子,歸類為外在報酬 因子。對於大學工作環境所面對的重要外在報酬因子,其界定學者 說法至今仍有別。Volkwein 與 Parmley (2000) 指出人際關係 (interpersonal relations)、實體的工作條件 (physical working conditions)、薪資 (salary)、福利 (benefit)、組織政策與行政 (policy 43.

(56) and administration),都是大學教師認為重要的外在報酬因子。相反 地,有些研究 (Riger, Stokes, Raja, & Sullivan, 1997; Oshagbemi, 1997; Bedeian & Ferris, 1992; Skalli, Theodossiou & Vasileiou, 2008; Gansemer-Topf & Schuh, 2006;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99) 則認為, 與大學教師工作相關的外在報酬因子應包含:同儕、薪資、工作保 障、工作條件_硬體設施、工作條件_軟體設施、中央行政管理系統、 行政與人事制度等。各學者對於大學職場中的外在報酬因子範圍界 定不一,但外在報酬因子卻重要的為大學教師,編織了學術的生活 週遭 (Hagedorn, 2000a),重要性不可言。眾多外在報酬因子中,最 常被論及的為薪資和組織行政與政策,以下尌此二者進行相關文獻 探討。. 1. 薪資. 在全球人才競局中,薪資扮演一重要角色。范榮靖 (2011b) 發 現,台灣人才困境主要是對薪資的不滿意。在多數偏向齊頭式平等 的台灣薪資結構中,不論是科技業或學術界,一流人才都普遍認為 台灣給薪的實質績效制度並未落實。一流人才在台常有 「別人當寶, 我們當雜草」感受。做得好與不好,薪資都無較大差異,此也令人 缺乏留下的價值。近年科技人才與部分大學教師的出走,社會都將 4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預期 效益 (*紅字 為檢核 工具). 1-1

1 工作組織與管理 Work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13 2 照顧材料與工具 Care of materials and tools 10 3 商業與溝通 Business and communications 8.. 4

當地主管機關對期 滿續聘之雇主實施前項 規定檢查時,應以外國 人最近一次經其本國主 管部門驗證之外國人入 國工作費用及工資切結

項次 資格 應檢具證明文件. 設有社會工作或幼兒保育相 關學院、系、所、學位

 檢核表中的相關項度包含:主動工作、準時上下 班、不任意請假、工作專注、遵循操作程序、承 受壓力、接受工作變異等 7 項。對照職重系統來 看,主動工作可由表

Reading Task 6: Genr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eatures. • Now let’s look at how language features (e.g. sentence patterns) are connected to the structure

Language arts materials which deal with universal issues can be used as resources for simulating activities to enable students to develop positive values, think from

This kind of algorithm has also been a powerful tool for solving many other optimization problems, including symmetric cone complementarity problems [15, 16, 20–22], symmetr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