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勞工貴族的反抗:澳門博彩業工運的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勞工貴族的反抗:澳門博彩業工運的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3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東亞研究所 碩士論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治 政 大 勞工貴族的反抗:澳門博彩業工運的研究 立 ‧ 國. 學. Resistance of Labor Aristocracy: A Study of the Casino Labor Movement in Macau.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指導教授:苗延威. v. 博士. 研究生:廖志輝 2018 年 7 月. DOI:10.6814/THE.NCCU.EAS.001.2018.A06.

(2) I. 謝辭. 以澳門作為研究對象,對主流學術社群來說,是個不討好的選擇,但對於一 位土生土長的澳門人,沒有比起為自己的地方作出那怕是微薄的貢獻,更能合理 和自豪。這篇不成熟的論文得以完成,也是秉持著這樣的自我砥礪。澳門社會與 政治,在過去近二十年的歷程中,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轉變,但基於各種自然與人 為的限制,無法讓外界了解澳門的故事。謹希望拙作能成為供外界進一步了解我 城的其一途徑。縱使如導師所言,很多時候,除了你的導師和口試委員外,沒有 其他人,會再翻閱你的論文。. 政 治 大 論文的完成,要感謝許多每天見、偶然見、從未見和希望能一直見的人們。 立. 感謝苗延威老師,願意指導一位只修習過其一門課的外系生,如果沒有老師對研. ‧ 國. 學. 究題目的肯定和給予自由的探討空間,這篇論文將難以完成;感謝何明修老師, 開啟我對社會運動的研究興趣,並著實給予論文寶貴意見;也感謝余永逸老師,. ‧. 在素未謀面的情況下答應成為口試委員之一,讓論文獲得在地知識的支持;必須. Nat. sit. y. 感謝王韻老師,一路上提供物質與知識上的幫助,與老師的各種討論讓我產生對. al. er. io. 學術更濃厚的興趣。國強、Sulu 不厭其煩地接受我多次的訪談,感謝你們對澳門 公民社會的持續貢獻。還有 Sky、阿莉和藍手印,雖然從未見面,但你們的持續. n. v i n Ch 解答卻構成論文的重要部份,感謝你們的慷概分享。感謝志峰、永澤、國楊、RIO, engchi U 「群組」的各位和政大歷史系足的隊友們,與你們的連結豐富了我的碩士生涯, 沒有你們的異鄉生活將失色不少。特別感謝皓軒,你兩年前的鼓勵成就了我的研 究主題。當然,是廖家仝人和兩貓的持續支持,讓我在無涯的學海上「繼續」航 行,感謝你們。. 本論文部份已發表於 2018 年「東亞所研究生研究論文發表會」 ,和將在澳門 大學舉辦的 the workshop of 20 years after Macao returned to China。撰寫論文期間 有幸獲得政治大學東亞所和台灣教育部分別各兩期的「研究生獎學金」和「研究 所優秀僑生獎學金」的資助,在此一併感謝。. DOI:10.6814/THE.NCCU.EAS.001.2018.A06.

(3) II 曾經看過一幅描述碩士生與論文關係的四格漫畫,大概是說,論文在大綱時 期就如一隻猛獸,看似威猛無比,然後你開始填充它的各處部位,待論文完成時, 才發現,它是一隻四不像。但你還是愛它,願意抱它入懷。所以,感謝我的論文。. 最後,方瑜的照顧、鼓勵和無私分享,大抵如我的精神支柱,無言感激。. 同 時 , 基 於 責 任 歸 屬 , 必 須 附 上 研 究 者 的 聯 絡 方 法 : jasper51988509@gamil.com。當然也歡迎任何的批評與意見。. 立. 廖志輝. 政 治 大. 2018 年 7 月 12 日 台北文山.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THE.NCCU.EAS.001.2018.A06.

(4) III. 摘要 自主權回歸與博彩經營權開放後,澳門經歷了顯著的經濟與社會發展,然而 社會抗爭卻也從不缺席,勞工抗爭則是當中的主力。2014 年,來自主要產業、被 視為「勞工貴族」的博彩業勞工發動持續半年的抗爭行動,成為澳門回歸後參與 規模最大的勞工抗爭。本文的目的則是釐清這波「博彩工運」的興起和衰落原因 與過程。 基於社會運動研究的理論視角與在澳門賭場進行田野研究所獲得的資料,本 文認為工運的過程牽涉以:(1)運動組織者以「反外勞」為主框架形成的集體認同; (2)行動者在運動中對機會與威脅的認知;(3)兩場發生在本地和香港的社會運動. 政 治 大 首先,得益於植根社會的反外勞情緒,工運組織者在靈活運用新媒體作為動 立 員渠道的情況下,將員工的日常勞動不滿與大眾情緒結合並提昇為集體認同。其 對工運的深遠影響。. ‧ 國. 學. 次,澳門「反離補運動」造成的政治機會既阻礙了政權對工運的打壓,也促進了 工運的動員力。然而,既有的主框架卻間接限制了參與者更堅實的團結,香港「雨. ‧. 傘運動」的爆發更意外地奪走了重要的動員資源,其溢出效果更進一步導致工運. sit. y. Nat. 內部意識形態的分裂。. io. al. er. 另一方面,透過分析回歸至今(2000 年-2016 年)的抗爭事件,本文發現澳門 勞工抗爭長期呈現低動員力、溫和與議題導向的特徵,原因在於官方能利用正式. n. v i n 與非正式手段,有效管理勞工組織,這些手段亦同時被使用於博彩工運,並限制 Ch engchi U 了工運的發展。 關鍵詞:博彩工運、構框、集體認同、政治機會結構、澳門. DOI:10.6814/THE.NCCU.EAS.001.2018.A06.

(5) IV. Abstract This research aims to examine Macau’s casino labor movement in the mid-2010s. After being returned to China and opening up the casino market in 1999, Macau has witnessed a rapid socio-economic growth, and at the same time, labor protests against the capitalists and the state powerholders have mushroomed. In 2014, thousands of casino employees, or the so-called “labor aristocracy”, have been mobilized in a series of protests that Macau people have never experienced during the “Reunification” era. Focusing on this protest and putting it into a broad labor movement context in Macau, we adopt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f social movements to get a more meaningful. 政 治 大. analysis. Our data sources include official documents and statistics, newspaper reports, social media such as Facebook, interviews with movement participants and relevant. 立. informers, field notes, and related literature. We find that three elements are particularly. ‧ 國. 學. significant in the contentious process of Macau’s casino labor movement: (1) the master frame of anti-imported labor that movement organizers used to shape their collective. ‧. identity; (2) contentious activists’ perceptions toward threats and opportunities for the movement, and (3) the influences of other-issue-oriented protests occurred both in. Nat. sit. y. Macau and Hong Kong during the same period. This research also finds that labor protests in Macao, including the casino labor movement, can be characterized as “low. io. n. al. er. mobilized, moderate, and issue-oriented”, in the sense that the authority was capable of. i n U. v. influencing the labor unions by various means. Thus the unions need to empower themselves in the future.. Ch. engchi. Keywords: casino labor movement, framing, collective identity, political opportunity structure, Macao. DOI:10.6814/THE.NCCU.EAS.001.2018.A06.

(6) V.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 1. 第一節 問題緣起:勞工貴族為何抗爭?................................................ 1 第二節 研究個案........................................................................................ 4 第三節 章節安排...................................................................................... 13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研究框架 ......................................................................... 15. 第一節 「國家-勞工」關係與社會運動 ................................................ 15 第二節 回顧澳門社會抗爭研究.............................................................. 25 第三節 研究框架...................................................................................... 29. 政 治 大 澳門政府與勞工力量的互動變遷 ..................................................... 34 立. 第四節 研究方法...................................................................................... 30 第三章. ‧ 國. 學. 第一節 當代澳門勞工運動的特徵.......................................................... 34 第二節 解殖後勞工抗爭變化.................................................................. 39. ‧. 第三節 被吸納、收編與分化的勞工力量.............................................. 42 第四節 小結.............................................................................................. 50. Nat. y. 開放博彩業帶來的影響 ..................................................................... 52. sit. 第四章. al. er. io. 第一節 政府與博彩業的關係變遷.......................................................... 52. v i n Ch 小結.............................................................................................. 70 engchi U n. 第二節 工聯的弱化與社團政治的改變.................................................. 57 第三節 第五章. 博彩工運的政治過程 ......................................................................... 72. 第一節 不滿的來源.................................................................................... 72 第二節 集體認同的形塑............................................................................ 76 第三節 政府、資方與工聯的回應............................................................ 91 第四節 工運的回落與影響........................................................................ 96 第五節 小結.............................................................................................. 103 第六章. 結論 ................................................................................................... 106.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06 第二節 對澳門公民社會的反思與展望................................................ 108 第三節 研究限制.................................................................................... 111. DOI:10.6814/THE.NCCU.EAS.001.2018.A06.

(7) VI 附錄 1 澳門勞工抗爭事件分析的操作說明 .................................................. 113 附錄 2 受訪者一覽表 ...................................................................................... 116 參考書目............................................................................................................ 11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THE.NCCU.EAS.001.2018.A06.

(8) VII. 圖目錄 圖 1.1 回歸後澳門民生變化........................................................................ 2 圖 1.2 依據薪資和工作屬性劃分之賭場職位關係.................................... 6 圖 2.1 澳門抗爭研究的分類...................................................................... 29 圖 3.1 澳門勞工抗爭趨勢(2000-2016)...................................................... 40 圖 3.2 歷年新登記的勞工組織數量.......................................................... 45 圖 3.3 獨立勞工組織的抗爭議題比較...................................................... 50 圖 4.1 歷年罪案增幅與危害公共秩序及共安寧罪數目(1990-2015)...... 53. 政 治 大 附圖 若干登錄變項的分類...................................................................... 115 立. 圖 4.2 勞工抗爭對象的歷年變化.............................................................. 71.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THE.NCCU.EAS.001.2018.A06.

(9) VIII. 表目錄 表 1.1 各博彩企業年度市場佔有率(%)...................................................... 5 表 2.1 Kornhauser 對社會類型的四種分類 ............................................... 16 表 2.2 四種關於國家與抗爭者的互動策略.............................................. 22 表 2.3 澳門抗爭研究的主要途徑.............................................................. 28 表 3.1 「五一勞動節遊行」歷年主要訴求.............................................. 38 表 3.2 澳門勞工的主要抗爭劇碼(2000-2016).......................................... 41 表 3.3 各類勞工抗爭議題次數(2000-2016).............................................. 41. 政 治 大 表 3.5 澳門勞工局歷年資助民間社團的總額(澳門元)...................... 47 立 表 3.4 獨立勞工組織參與立法會直選的狀況.......................................... 44. 表 4.1 澳門基金會歷年資助所有民間社團總額...................................... 59. ‧ 國. 學. 表 4.2 澳門工會聯合總會規模擴展變化.................................................. 60 表 4.3 「社會協調常設委員會」議事內容分析(2012-2016).................. 65. ‧. 表 4.4 澳門大眾對社團的觀感與參與度.................................................. 66. Nat. sit. y. 表 4.5 法院、工聯和勞工局處理勞資糾紛案件的數量(件) ................... 69. al. er. io. 表 4.6 工聯在立法會直接選舉中的得票比例.......................................... 69 表 5.1 「澳博」工務部與娛樂場面的歷年晉升人數.............................. 85. n. v i n Ch 表 5.2 港澳媒體關於博彩工運與雨傘運動的報導量.............................. 99 engchi U. DOI:10.6814/THE.NCCU.EAS.001.2018.A06.

(10) 1. 第一章. 導論. 2002 年,筆者正就讀小學六年級,班中成績最差的幾位同學在春節假期後 突然退學消失。從那時開始,家母偶爾會在吃飯時段提起某某工友的兒子在賭場 內任職,月薪達兩萬多澳門元(按現時匯率折算約八萬元台幣)。大年初一,朋 友也喜歡共赴賭場「沾沾運氣」 ,即使不下注,也足夠新鮮。高中後到台灣讀書, 方意識到如此被賭場包圍的日常生活並不正常,每逢回澳,均發覺物價上漲,中 學時獨愛的街頭小吃則相繼消失。即使家人朋友同樣意識到如斯轉變,但仍然自 豪於澳門經濟的繁榮。回想起來,那幾位退學的同學,大抵也為了趕上賭權開放. 政 治 大. 後的快車,早早轉讀賭場受訓課程。原以為這已是澳門的常態,直到大學畢業回. 立. 第一節. 學. 問題緣起:勞工貴族為何抗爭?. ‧. ‧ 國. 澳的那一年。. 2014 年是澳門騷動的一年。5 月,先是引發 1999 年澳門回歸後,參與人數. y. Nat. 最多的政治運動: 「反離補運動」 。1 6 月至 10 月,成立僅兩年,由博彩業員工組. io. sit. 成的勞工團體「博彩最前線」 (以下簡稱「博前」)先後組織多次集體行動,包括. n. al. er. 共錄得 7,000 多參與人次的六次員工遊行和集會,多次請願、聯署和怠工等,參. i n U. v. 與者幾乎涉及全澳所有博彩企業(以下簡稱博企)的員工。他們除要求改善工作. Ch. engchi. 環境與福利外,更要求政府立法確保莊荷(dealer)和監場主任(supervisor)只能由澳 門居民擔任,即禁止輸入外僱。雖然政府從未批出相關外僱名額,相關職位最已 獲得保障,但工運仍然爆發。2 弔詭的是,2014 年澳門的人均 GDP 已超越瑞士名列全球第四,2013 年的博. 1. 2. 《候任、現任及離任行政長官主要官員的保障制度》的主要爭議有兩方面:第一,對離任高 官的補償金是否合理。因為特首下一級的司長全為政治任命,故不屬公務員體系,但法案認 為要吸納政府人才,必須提高非公務員體系官員的補償金,然而公務員體系成員退休後卻得 不到相同的增幅;第二,作為澳門特區的最高行政長官,在任時應否擁有刑事豁免權。法案 企圖讓特首在任時免刑責,但反對者認為澳門並非主權獨立實體,地方行政長官不能等同國 家元首般擁有刑事豁免。有關該運動的研究可看:(Ieong 2017; Y. H. Kwong 2014; Wong 2017)。 為了保障本地人在 2002 年賭權開放後的就業,澳門政府一直以口頭方式重申不會批准博企的 〈政府目標落實娛樂場全面禁 外僱申請,直到現在此口頭承諾仍然維持。見澳門日報,2014, 煙 崔保證任內莊荷不輸外僱〉 ,8 月 20 日。. DOI:10.6814/THE.NCCU.EAS.001.2018.A06.

(11) 2. 彩收入高達 450 億美元,是拉斯維加斯賭城收入的七倍以上;3 主要經濟數據在 回歸後都呈現增長趨勢(見圖 1.1)。4 就賭博業而言,自 2002 年政府開放賭權 後,莊荷的平均收入都持續在人均收入水平之上,其職位因受政府保障而免受外 僱衝擊,儼然成為「勞工貴族」的他們應該沒有不滿的理由;5 儘管通貨膨脹在 近年持續上升,但其緩慢增長的趨勢也不足以解釋 2014 年社會不滿的突然爆發。 社會不滿一直存在,但抗爭卻並非每天發生,人們似乎不會只因怨氣而起來抗爭。。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被視為「勞工貴族」的賭場員工起來抗爭?其興起和回落 的原因為何? 圖 1.1 回歸後澳門民生變化 博彩業收入比人均收入 10. 立. 8. sit. y. Nat. 0. ‧. 2. 政 治 大. ‧ 國. 4. 通膨率. 學. 6. 失業率. io. -2. n. al. er.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4. Ch. engchi. 資源來源:作者整理自澳門統計局《統計年鑑》。. i n U. v. 勞工運動一直是澳門社會抗爭的主力。6 而作為澳門最大產業成員,博彩業. 3 明報,2014, 〈澳門人均 GDP 超瑞士 全球第四〉 ,7 月 3 日。 4 如人均收入在 1999 年若為 5,000 澳門元(按現價匯算約兩萬台幣),到 2014 年已增加超過一 倍達 1.3 萬元;且近年失業率都在 2%以下,近乎全民就業。 5 這裡所謂「勞工貴族」,純粹指涉博彩員工(特別是莊荷等前線賭桌職位)普遍享受被起一般社 會水平更高的收入與福利,也曾長期被視為與政府部門員工相同的「鐵飯碗」工作。卻不指 涉馬克思理論當中有關開發中國家工人與已開發國家工人的矛盾關係。 6 勞工運動(labour movements)是社會運動學門的成員之一,根據 Tarrow(1998)和 Tilly(2004: 34)的定義,社運涉及群體共同參與、採取體制外策略和以某一種價值作為引導的三種元素。 而工運研究則更強調組織策略或階級意識生成的層面(Hyman 2004:3; Taourain 1997: 238239),故工運研究主要圍繞工運組織如何形成有影響力的談判過程,參與人數的多寡實際影 響工運實力(Chesters and Welsh 2011: 126, 156-157; 邱毓斌 2011: 85)。在這裡,我們將工運定 義為「某類工人為了追求或抵制某種涉及政府在內的勞資關係,以某種集體認同作為維繫行 動的基礎,並組織化地持續向資方和政府挑戰的一種主要為體制外的集體行動。」. DOI:10.6814/THE.NCCU.EAS.001.2018.A06.

(12) 3. 員工的抗爭又是澳門勞工運動的重要組成部份。早在上世紀 70 年代中,博彩員 工為了爭取更具尊嚴的工作環境而反抗,促成首個行業內的獨立工會「娛職聯誼 會」。7 1999 年回歸後,博彩員工也曾為了向資方追討大規模欠薪和無預警的無 薪假,分別在回歸初年和 2008 年發動兩波抗爭,成功獲得資方的讓步。所以, 在 2014 年發生的博彩工運,已經是澳門博彩業勞工抗爭有紀錄以來的第四次集 體行動。8 然而,要了解博彩工運的成因,仍必須了解員工不滿的形成與集體認同的形 塑。在第五章第一節我們會看到,所謂「勞工貴族」更多只是來自社會的刻板印 象。一旦從勞動現場觀察前線員工與上司、賭客的互動過程,便會察覺高度的「情 緒勞動」(emotional labor)如何摧毀了前線員工的個人生活與人際關係,甚至導致. 政 治 大. 自殺等偏差行為的出現,加上長期來自資方企圖輸入外僱,打破勞資政方「同意. 立. 遊戲」的威脅感,內部張力其實一直存在。另一方面,基於由 80 年代末開始醞. ‧ 國. 學. 釀的反外勞議題,在近年已形成社會共識,博彩工運的組織者利用這一反外勞主 框架(master frame)的力量,運用新媒體促進員工的反抗情緒,並塑造集體認同。. ‧. 然而這一建基於排外情緒的框架也反過來限制了工運的持續,成為一面雙刃刀。. y. Nat. 與此同時,較早發生的「反離補運動」不但打擊澳門政府的正當性、對博彩. sit. 員工造成「認知解放」與進一步打擊親政府傳統工會在勞工中的認受性,加上因. n. al. er. io. 正值賭權經營合約檢討的時機而對賭場資方的間接牽制,都成為對促進博彩工運 的有利因素,這部份也將在第五章接續討論。. Ch. engchi. i n U. v. 對於這一波博彩工運的衰落原因,則需要從澳門勞工抗爭的歷史脈絡所形成 的長期限制因素去了解。透過第三章對澳門政府與勞工力量互動的分析,可以知 道澳門的勞工抗爭在回歸後雖然越發頻繁,卻長期呈現低動員力、手段溫和抗爭 議題支離破碎的狀態,原因即是回歸與賭權開放對澳門政府與勞工關係影響的結 果(見第四章)。依靠充足的博彩業稅收,政府的管治能力獲得強化。一方面龐. 7 1974 年,澳門旅遊娛樂有限公司企下賭場員工,因不滿資方為了杜絕員工偷取現金所採取的 嚴厲懲罰措施,組成「娛職聯誼會」與資方談判,最終逼使資方改變相關政策。澳門日報, 2001, 〈鄭康樂認識工運由罰企開始〉 ,9 月 11 日。 8 必須說明,因為勞工運動與工會運動(social movement of unionism)有其意義上的差別,若只將 「博彩工運」指涉為工會運動,可能過度誇大「博彩最前線」這一組織在整個運動中的作 用,忽略了運動中仍然有不同社運或工會組織的參與,他們可能是運動的支持者或反對者, 但彼此的互動同樣形塑了整個工運的進程。故在下文提到的「博彩工運」將是指涉更廣義 的,包含工會運動在內的勞工運動。. DOI:10.6814/THE.NCCU.EAS.001.2018.A06.

(13) 4. 絡傳統勞工組織成為體制內一員,導致後者在體制內逐漸喪失獨立性,也同時失 去勞工的代表性。這樣的結果,則是間接造就了勞工的抗爭土壤,促成回歸後獨 立勞工組織的誕生。然而,這些勞工組織不但無法團結(solidarity),更因為與政 府的正式與非正式關係而持續分裂:回歸後有所擴大的選舉制度產生吸納新興勞 工力量的作用,而繼承自殖民時期的官方補助制度,更形成勞工組織與政府的侍 從關係(Clientelism)。以上原因塑造了回歸後勞工抗爭的主要特徵,也持續在博彩 工運當中發揮作用。. 第二節 一、. 研究個案. 2014 年博彩業的整體發展. 政 治 大. 至 2014 年,開放澳門博彩業已經有十二年之久,雖然整體行業發展仍然良. 立. 好,但基於約二十年的博彩經營權限而過一半,故政府正計劃撰寫行業內的檢討. ‧ 國. 學. 報告。該年來自博彩業的稅收達 1,360 億澳門元,是 2001 年,賭權開放前夕的 23 倍;超過八成的政府收入來自博彩業;與此同時,整體社會經濟發展正處於高. ‧. 峰,根據世界銀行數據,澳門的本地人均生產總值由 2001 年的全球第 39 位,躍. io. y. sit. 地區。9. Nat. 升至 2014 年第 4 位,自 2009 年後便開始大幅拋離香港、日本、韓國等東亞其他. n. al. er. 全澳共有 35 間規模不一的賭場,有些純粹提供賭博娛樂,有些則附設大型. i n U. v. 購物商場、電影院、綜合運動場,飲食娛樂應有盡有,賭客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 Ch. engchi. 幾乎可以滿足其各種生活所需。35 間賭場由六大博彩企業經營,分別為澳博(20 間)、永利(1 間)、銀娛(6 間)、金沙(4 間)、美高梅(1 間)和新濠(3 間)。當中,猶 以澳博的發展規模最大(表 1.1),這家由壟斷時期經營至今的本土企業,管理著 全澳近六成的賭場,其博彩收入在賭權開放十二年來佔市場比例超過三成。然而, 澳博的領導地位近年正被其他企業趕上,原因之一在於其過度偏重博彩業,忽視 了諸如飯店、餐飲和零售等娛樂商業的發展,其博彩和非博彩比例與其他企業形 成鮮明的對比。10 以 2014 年為例,因北京進一步限制國內資本外流,對在外地 2014 年,澳門的人均 GDP 為 9.6 萬美元,是香港的兩倍(4 萬美元),日本則為 3.8 萬美元,韓 〈人均 GDP〉 , 國為 2.8 萬美元。世界銀行,2017, http://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NY.GDP.PCAP.CD?end=2014&locations=MO-HK-KRJP&start=2001&view=chart&year_low_desc=true,查閱時間:2017/12/29。 10 在官方 2016 年發布的行業報告中,「澳博」的博彩業面積比例高達 72%,而其他博企均只有 9. DOI:10.6814/THE.NCCU.EAS.001.2018.A06.

(14) 5. 的提款服務進行限制,此一措施直接衝擊以中國賭客為主的澳門博彩業,全澳博 彩收益首次錄得負增長。六大企業中「澳博」的損失便最為嚴重,而其他注重發 展非博彩元素的企業,則仍然能夠維持營利的增長。11 可以說,2014 年的博彩 業界,其競爭已進入白熱化的階段。 表 1.1 各博彩企業年度市場佔有率(%) 澳博 永利 銀娛. 金沙. 美高梅. 新濠. 2002. 100. 0. 0. 0. 0. 0. 2003. 100. 0. 0. 0. 0. 0. 2004. 85. 0. 7. 7. 0. 0. 2005. 75. 0. 9. 17. 0. 0. 2006. 62. 5. 13. 20. 0. 0. 2007. 40. 16. 0. 5. 2008. 27. 17. 14. 2009. 29. 立 15. 8. 2010. 31. 2011. 政1810 治2124 大. 9. 12. 15. 11. 19. 9. 29. 14. 16. 16. 學. 15. 11. 15. 2012. 27. 12. 19. 19. 10. 13. 2013. 25. 11. 19. 22. 10 10. 13. y. Nat. 2014 23 10 21 23 資源來源:(澳門大學博彩研究所 2016: 109-111)。. 14. sit. ‧ 國. 23. ‧. 12. al. er. io. 行業競爭激烈,也促進了人力資源的競逐。到了 2014 年,博彩業就業人口. n. v i n Ch 有一位任職於博彩業。其中,所佔比例最多的是 U 名負責前線博彩工作的 e n g c h i 25,752. 已達 8.3 萬,佔全澳就業人口的 14.9%。換言之,在澳門,約七位勞動者當中便. 賭場莊荷。12 這兩萬多人每天 24 小時在昏暗的巨型賭場內,持續從事各種發牌、 操作輪盤與計算賠率的工作,既是少數幾個仍然由本地人擔任的工作,也是維持 博彩企業和政府收入穩定,帶動全澳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生財工具。. 11. 12. 7%至 29%的比例;相反,「澳博」的非博彩業比例只有約 28%,這一比例在其他博企即有 71%至 93%(澳門大學博彩研究所 2016: 126)。 2014 年澳博的總收入與去年相比減少 8.8%、新濠減少 8%、永利和美高梅也分別減少 6%和 4.7%;相反,近年積極發展會展和其他娛樂事業的金沙和銀娛,則分別錄得 6.8%和 9%的增 長。澳門博彩監察協調局,2014, 〈業績報告〉 , http://www.dicj.gov.mo/web/cn/information/RelContas/index.html,查閱時間:2017/12/29。 澳門統計暨普查局,2014, 〈統計年鑑〉 , http://www.dsec.gov.mo/Statistic.aspx?NodeGuid=d45bf8ce-2b35-45d9-ab3a-ed645e8af4bb,查閱 時間:2017/12/29;2014, 〈博彩業調查〉, http://www.dsec.gov.mo/Statistic.aspx?NodeGuid=f5c8d76d-4db1-4ac1-8541-f578907583b2,查閱 時間:2017/12/29。. DOI:10.6814/THE.NCCU.EAS.001.2018.A06.

(15) 6. 二、. 賭場內基本的職位分工. 除莊荷外,賭場的運作當然還需要各種工作的配合。根據官方分類,博彩業 若可分為 19 種職位,如果依照薪資水平與工作性質作分類,我們可以將賭場的 工作關係以圖 1.2 來表示。 圖 1.2 依據薪資和工作屬性劃分之賭場職位關係1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io. sit. y. Nat. n. al. er. 資源來源:作者依據田野調查與〈博彩業調查〉資料整理。. i n U. v. 簡單來說,圖右半部份的工作職位均直接與賭博相關,位於右上方的值班經. Ch. engchi. 理(operation manager, OM)是一間賭場對於博彩遊戲運作的最高級管理者,按理 可以直接或間接管理賭場內所有職位,所以一間賭場在一個輪班上基本只設有 2 至 3 名值班經理。也因為其工作繁重,監督勞動現場的工作實際交由圖右中位置 的區域經理(pit manager, PM)負責,職責包括協調莊荷換班、調解場內糾紛、統 計每班當中每張賭桌的博彩收入等。每名 PM 都有自己管理的區域與賭桌數目。 以上職位在「澳博」的部門組成中,便構成所謂「工務部」 。至於監場主任(supervisor, 簡稱 super 或監場)與 PM 的職務類似,是 PM 的下級,其職責更傾向於監督莊荷 13. 必須說明,各賭場的職位分工與名稱不盡相同,外資賭場和本地賭場有明顯分別,例如「威 尼斯人」賭場的最高職位叫「賭場總監」;甚至「澳博」內不同的賭場的職位名稱也有差別, 「舊葡京」賭場將莊荷的上一級稱作「監場主任」 ,而此職位在「新葡京」則稱為「莊荷檢察 員」(劉昭瑞、霍志釗 2017a: 217)。基於行文方便,下文對於相關稱位的描述主要以「澳 博」企下賭場配合官方分類為主。. DOI:10.6814/THE.NCCU.EAS.001.2018.A06.

(16) 7. 工作,職責較 PM 少,遇上人力不足,監場也要從事莊荷的工作。可想而知,監 場和莊荷的人員眾多,在「澳博」語境下被稱作「場面人員」。 基於其工作性質,實際上 PM 和監場大多在有經驗的莊荷中選拔,但只有極 少數的 PM 能進一步提拔為 OM;值得一提,某些賭場還會在監場到 PM 之間設 有實習經理一職。簡而言之,賭場中的管理職位大多依循「莊荷-監場-實習經 理-區域經理(PM)-值班經理(OM)」的升遷途徑。也就是說,除莊荷外,位於圖 左方如侍應生、兌換員和角子機服務員等非技術性職位,幾乎不可能有向上流動 的機會。 從以上可知,雖然一名莊荷在整體賭場的薪資結構中位屬中階,卻也代表著 已踏入可以預期的升遷路徑。如果實際的待遇無法符合原來期望,莊荷們的不滿. 政 治 大. 將會不斷累積。事實上,成為 2014 年博彩工運導火線的標誌性事件,正是來自. 立. 莊荷們對不合理的升遷制度的控訴。我們在下一節將會看到,單純的升遷制度控. ‧ 國. 三、. 學. 訴,如何在數月內演變為針對行業內制度福利、行業外基礎法律的勞工運動。. 2014 年博彩工運的發展脈絡. ‧. (一) 6 月初至 8 月初:由聯署請願到實際行動. y. Nat. sit. 第一件被媒體報導的博彩員工集體行動,發生在 2014 年的 7 月 17 日,工運. n. al. er. io. 組織博彩最前線(簡稱「博前」)的代表在新澳門學社議員的陪同下,與澳門博. i n U. v. 彩監察局局長會面,並展示一份由 5,000 名「金沙」員工聯署的請願信,促請政. Ch. engchi. 府解決「金沙」前線員工的福利問題,相關員工批評資方藉增設各種實習職位, 利用實習監場、實習經理等職位讓員工從事同工不同酬的工作,有些實習員工甚 至已工作長達八年仍未能升職。「博前」理事長楊晚亭還表示,如果公司未能回 應員工訴求,監場等職位的員工將發起罷工。14 代表員工的「博前」 ,自 2012 年 9 月成立至今僅有兩年,成員主要從事莊荷 等賭場前線職位,核心成員則是在五一勞動節遊行中認識的,其後在社交網站開 設自己的討論區,一段時間後才決定創會。楊晚亭坦言,因為傳統博彩工會無法 代表員工利益,只會作「表面功夫」,所以他們才不得不採取遊行、請願的抗爭. 14. 市民日報,2014, 〈團體促政府解決金沙剝削實習員工〉 ,7 月 14 日。. DOI:10.6814/THE.NCCU.EAS.001.2018.A06.

(17) 8. 手段。15. 成立初期, 「博前」積極參與由其他勞工組織或民主派政治團體舉辦的. 集會遊行,並在臉書(facebook)經營自己的組織專頁,以惡搞短片等方式向大眾 表達莊荷在工作上的辛酸,成功積累不少人氣。16 2013 年開始,一系列包括外 地生留澳工作、金沙疑似聘請外地監場主任、學者提議輸入外地莊荷等議題,成 為「博前」進一步壯大的契機。17 2013 年 10 月和 2014 年 3 月, 「博前」成功動 員兩次分別為 4,000 和 3,000 人的遊行,並快速募集接近 4 萬元的捐款,要求政 府儘快制定保障莊荷由本地人擔任的法律條例,並同時要求官方落實賭場內全面 禁止抽煙、限制賭場發展等政策,當中已不乏賭場員工的身影。18 在這樣的背景 下, 「金沙」員工才於 6 月初向「博前」求助,發起了這次聯署行動。 面對員工的抗議,雖然「金沙」拒絕與「博前」會面,卻在同日迅速取消若. 政 治 大. 干受爭議的實習職位。可是,「博前」並不滿意資方的回應程度,遂決定在 7 月. 立. 23 日組織「環繞」金沙賭場的遊行,參與的金沙員工多達 2000 名,其他博企的. ‧ 國. 學. 員工也參加了遊行,訴求也開始由具體政策,擴展至包括由角子機員工到經理的 各種薪資、福利、假期等制度。19 而官方卻沒有意欲介入事件,聲稱只會在有需. ‧. 「銀河」的員工也蠢蠢欲動。早在 6 月,銀河員工 要時出面協調。20 與此同時,. y. Nat. 其實已在「博前」協助下進行內部聯署,但銀河高層對員工的請願信不為所動。. sit. 故 500 名來自 20 個部門的員工決定在 7 月 29 日聯同「博前」到銀河辦事處遞交. n. al. er. io. 申訴,並預計在數日後再度遊行;同時,「博前」也公開表明願意為其他被剝削. i n U. v. 的博彩業員工提供協助。21 工運開始有進一步壯大的趨勢。. Ch. engchi. 就在此時,工聯屬下的博彩工會終於介入事件。8 月初,在銀河員工遊行前 數天,工聯和暨下博彩企業員工協會與銀河高層會面,反映與「博前」類似的訴 求,並迅速獲得高層的回應,員工不但能獲得公司配股,還能直接獲發獎金。然. 15 16. 17. 18 19 20 21. 正報,2012, 〈博彩最前線獨立抗爭〉 ,10 月 4 日。 IMTchannel,2012, 〈澳門賭場員工之-惡頂工作間(真人真事) .第一集〉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PkMzrdwPPM,查閱時間:2017/12/29; 2013, 〈澳門賭場 員工之-惡搞工作間(搞人搞事).第二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clCaxPjsl0&t=4s,查閱時間:2017/12/29。 澳門日報,2013, 〈培育切合多元 移入理性看待 劉本立:與時俱進引人才〉 ,5 月 13 日; 2013, 〈博企簽三百外地生當監場主任? 金沙否認工聯促政府跟進〉 ,9 月 23 日;市民日 報,2013, 〈馮家超倡輸 3 至 5%莊荷增競爭力〉 ,9 月 29 日。 正報,2013, 〈政府多番澄清未奏效 四千莊荷再上街〉 ,10 月 11 日。 市民日報,2014, 〈博企員工遊行爭取同工同酬〉 ,7 月 24 日。 市民日報,2014, 〈財爺:博企不會「諗縮數」〉 ,7 月 25 日。 正報,2014, 〈不滿加薪幅度 五明銀河員工遞信〉 ,7 月 30 日。. DOI:10.6814/THE.NCCU.EAS.001.2018.A06.

(18) 9. 而資方的回應無法消除員工不滿,仍然有約 1,000 名員工參與了遊行,甚至高呼 「工聯無恥」 、 「抽水」(按:藉機撈好處)、分化員工團結等口號。22 當天的遊行 還有一段插曲,為維持交通暢順,警方要求千人遊行隊伍必須由狹窄的地下隧道 穿過主要幹道,組織者遂以「再次創造歷史時候,澳門首次遊行行人隧道!」為 題上載遊行照片到「博前」的臉書社群,引起了更多人的回響,有員工更直言要 「集合所有博企員工向政府施壓。」23 同時, 「博前」則再次計劃組織金沙員工 的大型集會,並進一步商議罷工的可能性。由金沙和銀娛員工開展的兩條戰線, 至此已燃燒約兩個月,接下來其他博企員工也相應加入戰線,續步將工運推向高 潮。. 治 政 大 8 月 7 日是金沙員工再度集會的日子,按照「博前」的計劃,如果是次集會 立 人數能超過兩千人,將即日發起罷工。此前,工運已經先後組織 5,000 名金沙員 (二) 8 月 7 日到 8 月底:包圍與六大博企遊行. ‧ 國. 學. 的聯署和數千人的遊行,故兩千人的門檻其實相當合理。然而,當日集會人數只 「博前」批評資方透過臨時更換工作時間、臨時加班等行政措施, 有約 700 人,. ‧. 阻礙員工參加集會。組織者坦言資方在面對多次集體行動後「英明得多了」,並. sit. y. Nat. 估計其他博企將會以不同的行政手段阻礙工運。無論如何,基於人數無法達到門. io. er. 檻,罷工計劃只好擱置。24. 與此同時,「金沙」則發表聲明,稱所有自稱代表員工的外部團體的言論,. n. al. Ch. i n U. v. 都只是誤導公司成員與社會公眾,而公司內部的溝通制度仍然有效反映員工訴求。 25. engchi. 資方的自信有其道理,事實上,與銀娛的情況類似, 「博前」在處理與金沙資. 方的抗爭時,同樣面對其他組織的競爭。例如「金沙」在事件初期迅速取消實習 職位的原因,實際是因為立法會議員高天賜介入了事件,當該名議員與金沙高層 會面後,經過 72 小時溝通後便「馬上搞定(員工的訴求)」 。26 相反, 「博前」抗 爭至今,從未獲得與高層的見面機會。 22 23. 24. 25 26. 正報,2014, 〈工聯被指抽水〉 ,8 月 6 日;2014, 〈逾千銀河員工再遊行〉,8 月 6 日。 澳門博彩最前線,2014, 〈臉書截圖〉 ,https://www.facebook.com/FMG.mo/,2014/8/5,查閱 時間:2017/12/29。 正報,2014, 〈未達人數目標 金沙員工延後罷工〉,8 月 8 日;澳門博彩最前線,2014, 〈臉 書截圖〉 ,https://www.facebook.com/FMG.mo/,2014/8/8,查閱時間:2017/12/29。 市民日報,2014, 〈金沙中國:持續檢討薪酬福利制度〉 ,8 月 8 日。 澳門蓮花衛視,2014, 〈澳門開講-博彩前線員工再遊行爭待遇 您點睇?〉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wnvlD04C3o&feature=youtu.be,查閱時間:2017/12/29。. DOI:10.6814/THE.NCCU.EAS.001.2018.A06.

(19) 10. 正當工運陷入膠著狀態,歷史最悠久且規模最大的博企員工,終於在此時加 入戰線,並迅速展現強大的團結與行動力。罷工失敗後的第二天,「博前」決定 展開為期半個月的六大博企的員工聯署行動。其中,「澳博」的員工最為積極, 兩天內已收集 2,000 個聯署。與過往不同的是,是次聯署中,員工還需寫上自己 的員工代號,意味著如果公司接收聯署信件後,可以迅速根據證件號碼對員工「秋 後算賬」 。五天後,聯署人數迅速增至 6,000 人,若加上此前幾次行動中的聯署, 願意表達不滿的博彩業員工已達 1.8 萬人。然而大部份聯署員工仍以莊荷、監場 和經理等賭桌部職位為主。27 8 月 14 日,數百名澳博員工向資方遞交請願信,要求公司正視業內薪酬過 低、晉升制度不透明等問題,就連員工餐廳的服務水平也成為被批評的對象,而. 政 治 大. 公司既有的「員工福利諮詢會」則被員工評為「廢了很久」。交涉期間,員工人. 立. 數迅速由數百人增加至過千人,澳博員工陸續到現場支援,高呼「罷工」 、 「加薪」. ‧ 國. 學. 等口號,並將辦公大樓塞得水洩不通。「博前」理事長楊晚亭遂宣佈若公司未能 滿足員工訴求,將在數日後組織「包圍」澳博賭場的行動;並預告六大博企的員. ‧. 工將在同月舉辦的特首選舉日(8 月 31 日)或之前,發起更大型的集體行動,要求. y. Nat. 政府重視賭場前線員工的權益。28. sit. 如「博前」所言,2014 年也正是現任澳門特首崔世安尋求連任的年份。次. n. al. er. io. 日,崔世安在競選的公開活動上表明,若其連任成功,任內將保證不輸入外僱莊. i n U. v. 荷,並會將此正式寫進競選政綱中。然而他也表明高度關注最近博彩業員工的「過. Ch. engchi. 激運動」。29 對工運呈現曖昧的態度。. 8 月 19 日,大雨,在澳博高層沒有回應員工訴求的情況之下,1,000 多名員 工仍冒雨在「澳博」暨下最大的賭場「新葡京」旁舉行集會,參加者情緒高漲, 早前特首的言論似乎無法平息其不滿,即使組織者宣佈集會結束後,千名員工仍 自發圍繞「新葡京」遊行。而楊晚亭則重申,工運要求的是「莊荷應由本地居民 出任」 ,而不只是官方所謂的「莊荷不輸外勞」 ,因為在澳門畢業的外地大學生仍 然有可能以「專才」形式進入賭場工作,從而取代本地人。組織同時宣佈,以共 同爭取各種員工福利為目標的六大博企員工遊行,將在特首選舉前 5 天,即 8 月. 27 28 29. 市民日報,2014, 〈6 千博企員工簽名爭取改善待遇〉,8 月 12 日。 正報,2014, 〈澳博千名員工遞信爭福利〉 ,8 月 15 日。 澳門日報,2014, 〈允任內莊荷不輸外僱 崔世安促博彩從業員進修〉 ,8 月 17 日。. DOI:10.6814/THE.NCCU.EAS.001.2018.A06.

(20) 11. 25 日舉行。30 持續近三個月的博彩工運終邁入高潮。 在宣佈遊行當天到 8 月 25 日的五天內,社會上有關工運的各種輿論被沸騰 至頂點。澳博資方以強硬態度拒絕與工運組織者溝通,直指因為遊行集會當中沒 有澳博員工,故無法與其談判;31 「博前」則繼續在臉書上動員群眾,批評官方 對事件的立場模糊不清;32 而社交網絡上更傳言特首崔世安已默認輸入外僱取 代本地莊荷,逼使官方發表聲明澄清不實的謠言;33 同時,商界人士又公開批評 特首對本地莊荷的承諾,認為只會造成人資壓力。34 進一步為工運火上加油。 8 月 25 日,盛暑下天氣極為炎熱。由新興工運組織「博彩最前線」舉行的 「全澳博企員工聯合申訴大遊行」正在皓熱天氣下集結,遊行路線計劃從位於澳 門半島東南方的文化中心廣場出發,到達西南的政府總部,整條路線不但貫穿整. 政 治 大. 個澳門,隊伍還能經過六大博企暨下各主要賭場,讓參與員工直接向自己任職的. 立. 賭場宣洩不滿。而是次遊行的主要訴求則包括:「立法禁止輸入外勞莊荷、賭場. ‧ 國. 學. 全面禁煙、調升前線員工薪酬待遇」。由下午 4 點開始到 7 點,數千參與者不斷 高呼「嚴禁外勞、保我職位」和「全面禁煙、勿再拖延」等口號,主辦方聲稱高. ‧. 鋒時約 7,000 人參與,而警方則表示約 1,400 人。當中,遊行過程一度因路線爭. y. Nat. 議發生衝突,有美高梅賭場的員工不滿遊行路線無法經過自家賭場而一度在馬路. n. al. er. io. 員帶回主路線。. sit. 靜坐抗議,要求警方放行,最後在警方提出檢控威脅下,抗議者方由「博前」成. i n U. v. 可以說,澳博員工是這次遊行的主角,因早前澳博高層認為工運缺乏代表性,. Ch. engchi. 故所有參加是次遊行的澳博員工皆貼上「我是澳博員工」的自製貼紙或穿上印有 相同字樣的衣服,與其他博企員工相比展現更強大的團結力。而「博前」在遊行 結束後也正式宣佈, 「澳博」企下新葡京的莊荷將在接下來的週六發起「蓋珠盤」 行動,即企圖利用集體請病假、遲到等怠工手段,直接影響賭場收入最火紅的週 末時段,目的是將資方拉到談判桌上。35 行動前一天,資方突然宣佈對澳博員工. 30 31 32. 33 34 35. 正報,2014, 〈澳博千名員工雨中集會〉,8 月 20 日。 市民日報,2014, 〈澳博籲勞資攜手締造三贏局面〉 ,8 月 20 日。 澳門博彩最前線,2014, 〈臉書截圖〉 ,https://www.facebook.com/FMG.mo/,2014/8/21,查閱 時間:2017/12/29。 市民日報,2014, 〈政府澄清輸入賭枱外勞純屬謠言〉,8 月 23 日。 市民日報,2014, 〈崔世安:凍結博彩業發展有風險〉,8 月 26 日。 正報,2014, 〈博彩員工再上街 團體報稱七千人警說千四〉,8 月 26 日。. DOI:10.6814/THE.NCCU.EAS.001.2018.A06.

(21) 12. 發放新的薪資獎勵計劃,企圖緩減怠工的可能。36 然而在週六的行動中,仍有 800 位澳博莊荷集體請病假、200 人先後延遲上班的紀錄,導致資方需臨時抽調其他 賭場的人手幫忙,甚至以當天三倍工資利誘員工上班(李國強 2015: 71)。然而, 這已是工運中唯一以實際阻礙工作現場為目的之集體行動。 (三) 9 月到 10 月初:從各方反制到工運停止 自 6 月初金沙員工向「博前」求助並展開聯署行動,到 8 月 30 日澳博莊荷 的怠工行動為止,賭場員工抗爭已長達三個月。面對一波波的集體行動,金沙、 銀娛和澳博的資方先後以「擠牙膏」(按:不徹底)的方式續步回應員工訴求, 卻仍然不承認工運組織的代表性。在僵局之下,資方和政府的反制行動也在此時. 治 政 大 9 月開始,輿論開始攻擊組織者的動機與行動方向,例如質疑「博前」在後 立 期不再組織抗議「金沙」的行動,也從未波及某些媒場的原因,是因為組織者接 開展。. ‧ 國. 學. 受了相關資方的賄賂;也有輿論懷疑澳博員工在大遊行中展示的貼紙和衣服,是 由「博前」贊助,而非員工自製。面對各方指控,組織者必須頻繁地在社交網絡. ‧. 上作出澄清。37 與此同時,工聯和其他不認同激進行動的博彩工會,仍持續以其. sit. y. Nat. 他方式向博企和政府提出相似的訴求,並批評工運等激烈抗爭無法解決問題。38. io. er. 儘管如此,工運在此時仍未見頹勢。9 月 5 日,300 名澳博員工聯同「博前」 與民主派議員吳國昌的陪同下,與勞工局進行會議,既要求官方促成勞資政三方. n. al. Ch. i n U. v. 會議,也再度向資方喊話,要求其承認工運的談判地位,否則將在 9 月中發起另. engchi. 一波「工業行動」 ;39 9 月 13 日,約 700 名澳博員工在沒有組織協助下,以「自 發」形式發起圍繞澳博新葡京賭場的遊行,從而回應資方否認員工代表性的指控, 並計劃在 10 月發起更大規模的罷工行動。40 10 月是澳門旅遊博彩業的傳統旺 季,因為大量中國旅客將在 10 月 10 日開始,利用連續七天的國慶公眾假期出 遊。換句話說,如果工運持續至「十一黃金週」,對重挫澳門的博彩業形象與實. 36 37. 38. 39 40. 市民日報,2014, 〈澳博提升員工生活補貼推累積獎勵〉 ,8 月 30 日。 正報,2014, 〈楊晚亭回應傳聞〉,9 月 16 日;澳門博彩最前線,2014, 〈臉書截圖〉 , https://www.facebook.com/FMG.mo/,2014/9/2、2014/9/11,查閱時間:2017/12/29。 市民日報,2014, 〈50 永利基層員工遞信求加薪〉 ,8 月 31 日;澳門日報,2014, 〈團體促博 企統一職階互認 工運無助扭轉管理層態度支持和平抗爭〉 ,8 月 30 日。 正報,2014, 〈三百多澳博員工勞工局投訴〉 ,9 月 6 日。 澳門日報,2014, 〈澳博員工遊行促加薪〉 ,9 月 14 日。. DOI:10.6814/THE.NCCU.EAS.001.2018.A06.

(22) 13. 際收入,對抗爭者來說,則是千載難逢的議價機會。 然而,對工運一直呈現曖昧立場的政府,在澳博員工自發遊行後的第六天, 突然以「加重違令罪」之名,控告包括「博前」理事長在內的五名工運核心成員, 指控其在之前的六大博企員工遊行中,不聽從警方的路線指示並引發衝突,五名 成員遂成為嫌犯。政府的行動嚴重打擊工運接下來的部署,相關遊行也被逼臨時 取消。41 接下來的半個月,只有一場由美高梅員工組織的遊行能順利開展,而這 場約有 500 人參與的遊行,也成為工運在 2014 年最後一次出現在媒體上的集體 抗爭事件。42 10 月 10 日, 「十一黃金週」的第一天, 「博前」理事長在臉書的公 開專頁上留下這段話:. 政 治 大 都付出左唔少,有人有期望也有失望,但無論點樣都好,今次工潮已經 立 工潮已接近 4 個月未完,中場全面禁煙又開始了,這段時間同事們身心. ‧ 國. 學. 成為一個全球博彩行業嘅焦點,你們創造咗歷史,改寫咗歷史,改寫咗 博彩行業嘅勞資關係不變定律…今日剛剛好係十月十號嘅一周年,上年. ‧. 同日就保飯碗問題有一萬同事企出黎反映訴求,亦都係博彩從業員最多 人數嘅一次遊行。43. sit. y. Nat. al. er. io. 由 6 月到 10 月初,已持續四個月的博彩工運,並未按照原計劃在國慶假期 發起新一波的抗爭。即使五名被警方起訴的核心成員最終能全部脫罪,但在接下. n. v i n Ch 來的半年中, 「博前」並未組織任何博彩員工的集體行動。從事後看來,10 月 10 engchi U 日的公開聲明,也宣告了工運的暫時結束。 第三節. 章節安排. 以下為其他章節的安排。第二章,將釐清本研究所運用來自社會運動理論的 分析途徑、過往有關澳門社會抗爭的研究與本文採用的研究方法。第三章「澳門 政府與勞工力量的互動變遷」 ,主要依從 Kriesi et al.(1992)等人提出的國家與抗爭. 41 42 43. 正報,2014, 〈警秋後算賬?博彩最前線五核心成員 被控加重違令罪〉 ,9 月 23 日。 正報,2014, 〈為改善薪酬待遇 數百美高梅員工繞場怒吼〉,9 月 29 日。 澳門博彩最前線,2014, 〈臉書截圖〉 ,https://www.facebook.com/FMG.mo/,2014/10/10,查 閱時間:2017/12/29。. DOI:10.6814/THE.NCCU.EAS.001.2018.A06.

(23) 14. 者的互動分類,討論政府與勞工抗爭的關係。該章先回顧澳門在解殖回歸至博彩 工運發生前,幾件重大的勞工抗爭事件。並透過所收集的抗爭事件數據,勾勒出 回歸後勞工抗爭的主要特徵。其後分析政府對待抗爭者的具體策略,包括利用正 式與非正式政治作為手段消解勞工力量,理解造成自主工運特徵的背後邏輯。 第四章「開放博彩業帶來的影響」將了解澳門博彩經營權的開放,如何分別 影響了政府與博彩業的關係、中層組織的能力與大眾的認知。透過分析政府開放 博彩業的動機與過程,了解博彩業在澳門政治和社會上的角色變化,及其所產生 的影響,包括強化了政府能力、弱化了傳統中層組織,從而改變大眾與傳統仲介 組織間的關係。以上變化實際埋下了日後造成賭場員工不滿的種子。如此,第三 和第四章的內容,可說是對博彩工運爆發前,廣泛社會變遷的過程整理。. 政 治 大. 接下來回到本研究的主軸,第五章「博彩工運的政治過程」將集中分析抗爭. 立. 者和政體成員在博彩工運當中的互動過程,嘗試解釋 2014 年的工運風潮如何興. ‧ 國. 學. 起與暫時結束。要處理的議題包括:(1)賭場員工不滿的形成;(2)當中的集體認同 如何形塑,為何某些賭場的員工展現更強大的行動力;(3)運動各方在過程中因應. ‧. 自身考量,所採取的不同回應態度,如何激化和形塑了組織者的策略選擇;最後,. y. Nat. (4)有著極限的工運集體認同如何無法承受來自外界的衝擊而意外地走向終結,. sit. 卻也對日後的政治與勞工領域產生顯著影響力。. n. al. er. io. 在結論章中,本研究除歸納和總結研究成果與限制外,還希望將研究結果與. i n U. v. 澳門的整體公民社會發展對話,提出若干阻礙與促進公民社會發展的因素。. Ch. engchi. DOI:10.6814/THE.NCCU.EAS.001.2018.A06.

(24) 15. 一、.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研究框架. 第一節. 「國家-勞工」關係與社會運動. 社會:由群眾社會到公民社會. 關於社會運動為何出現的問題,西方學界曾經在上世紀 60 年代的民權運動 風潮前後,出現過一次範式轉移。在二次大戰剛結束到民權運動興起前,社會運 動曾以集體行為(collective behaviors)為名,被視為個體不理性與社會整合失敗的 負面結果。. 政 治 大 對於這種視社會運動為不理性結果的觀點學派,Useem (1980)以「崩潰模型」 立 (breakdown model)命名來與理性預設學派的「團結模型」(solidarity model)作區別。 (一) 群眾社會、相對剝削感與社會運動. ‧ 國. 學. 顧名思義,崩潰模型的研究認為集體行為的出現是源於個體心理上的崩潰或社會 瓦解所致。前者的代表觀點是相對剝削論(theory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RD),在. ‧. Davies (1962: 5-6)的革命研究中,革命的出現往往伴隨著社經環境的突然轉變。. sit. y. Nat. 當前一段時間社經環境持續改善時,人們對更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會持續上昇,但. io. al. er. 當現實與預期不符時,人們的焦慮和挫折感就會出現,所以是「自我不滿足的狀 態而非充足或不充足等有形的供給,產生了革命。」如此,革命的起源是以「社. n. v i n Ch 會變遷-相對剝削感-集體行為」這樣的線性規律發生,而相對剝削感自然成為 engchi U 集體行為出現的解釋。. 「崩潰模型」的另一代表是 Kornhauser 的群眾社會理論(mass society theories)。 Kornhauser 疑惑於為何像納粹等極權主義運動,在二戰時可以獲得大眾的支持, 他認為問題在於社會仲介結構(intermediate structure)的衰落:原本獨立自頂層菁 英的社會仲介團體,可以良好地成為群眾參與公共生活的渠道,因為一個強大的 仲介結構一定包含各種自主的團體(如專業團體、工會等),從而代表各種社會 利益的聲音。所以在這種社會中,反對力量是互相制衡的,社會大眾通過各種社 會團體關注自身的利益,自然沒有機會聚集成單一強大的民意力量,也就不會形 成大型的群眾運動;可是,當這些中層組織消失,當權者和大眾便會互相「裸露」 (exposed)在社會之中,沒有經過仲介結構的過濾,更增加了極權統治者煽動群眾. DOI:10.6814/THE.NCCU.EAS.001.2018.A06.

(25) 16. 的可能性,極權運動油然而生(Kornhauser [1959]2007: 26-27)。 如此,Kornhauser 進一步以仲介結構的「自主能力」(autonomy)和「囊括性」 (inclusiveness)劃分出四種社會類型(見表 2.1) 。顯然地,多元社會(pluralist society) 是康氏理想的社會狀態,即社會組織相對國家的自主性強,而這些組織又不能完 全囊括所有成員的日常生活,群眾的利益是被多元地分化的;相反,容易衍生大 型群眾運動的社會,不但擁有弱的社會組織,也沒有組織能成為群眾表達利益的 渠道,這些都是群眾社會(mass society)的形成條件。 表 2.1 Kornhauser 對社會類型的四種分類 自主性強 囊括. 自主性弱. 公社. 極權社會. 政 治 大. 非囊括 多元社會 資料來源:轉引自(Kornhauser [1959]2007: 31). 立. 群眾社會. 可以說,相對剝削論和群眾社會論分別以個體心理和社會仲介結構的變化,. ‧ 國. 後學者們嚴厲的批評。當然,也並非所有批評都合理。. 學. 頗有說服力地解釋了社會運動為何出現的問題。但一些理論上的預設卻也遭到往. ‧. 針對相對剝削論,Snyder and Tilly (1972: 8)以法國在 1830 年到 1960 年間的. y. Nat. 糧食變化與騷亂次數進行實證分析,發現兩者根本沒有相關性,從而批評 RD 理. io. sit. 論家所強調的「期望-現實」的落差造成集體暴力行為的推論並不正確。即個體. n. al. er. 的心理不平衡產生不滿情緒,從而導致集體行動的假設並不成立。但這樣的批評. i n U. v. 亦非完全正確,過去 RD 的使用錯誤在於直接將客觀的「社會變遷」作為回答集. Ch. engchi. 體行動為何出現的解釋項。就如 Snyder and Tilly 的批評也是以糧食變化這種客 觀數據等同於相對剝削感的產生,去解釋集體行動的出現,問題是客觀的變化並 不等於人們主觀的認知,如此將忽略社會變遷「如何」導致相對剝削感出現的關 鍵過程,因為依照 RD 的理論原意,是人們的期待與現實產生落差衍生不滿情緒, 人們才會起來抗爭的。用 Gurney and Tierney (1982: 37-38)的話來說,「許多學者 用經濟指標作為 RD 的測量,去連結社會運動的出現...他們不證自明地認為 RD 會直接導致挫折和張力的感受,當中的中介變項卻很少被測量。」簡而言之, RD 的問題是源於往後的研究者過度簡化地使用該理論,忽略由社會變遷到出現 相對剝削感,從而導致集體行為的完整解釋過程,並不代表研究社會運動不需要 理解人們的不滿情緒如何產生。. DOI:10.6814/THE.NCCU.EAS.001.2018.A06.

(26) 17. 另一方面,雖然群眾社會論很好地詮釋了社會仲介結構與社會運動的關係, 但其所主張孤立的個體更易參與群眾運動的假設,44 卻也招致研究者的駁斥。回 到 Useem 的研究,他以美國社區反巴士種族歧視運動為例,嘗試驗證到底是社 群聯絡更緊的人,還是孤立的人更傾向參加反歧視運動。結果證明擁有更豐富社 群經驗的人,將更願意參加社會運動。不但駁斥了群眾社會論對社運參與者的負 面評價;也證明相對剝削感確實也會影響人們的抗爭意願(如黑人與白人的經濟 不平等) ,故 Useem 認為「崩潰模型」中的相對剝削論與「團結模型」之間並不 存在解釋上的矛盾;相反,更強的社群聯絡和組織參與相較分離的個體更易產生 怨氣,因為社群生活會讓人們更易認知到相對剝削感的存在(Useem 1980: 365368)。. 政 治 大. 總而言之,集體行為論雖然對社會運動本身有過度負面的評價,但卻讓我們. 立. 關注社會運動出現時的社會變遷背景,如何導致社會不滿和結構轉變的過程,這. ‧ 國. 學. 些因素確實也是往後社運研究者所持續關注的問題。45 例如,群眾社會論引發有 關現代化社會到底是促進還是限制了社會運動的辯論:豐富多樣的社會中層組織,. ‧. 是否真的分散了社會利益,從而抑制社運的出現?從群眾社會到公民社會(civil. y. Nat. society),應如何理解社會中層組織與社運的關係?. sit. (二) 公民社會的悖論. n. al. er. io. Foley and Edwards 以「公民社會的悖論」(the paradox of civil society)來形容. i n U. v. 兩個看似衝突的公民社會版本:第一個版本將公民社會視作有著多元社會組織活. Ch. engchi. 動的場域,研究者主要分析組織生活是否有助於民主政體的治理;第二個版本則 將公民社會視為對抗暴力政權的行動者,強調這些獨立自國家並有能力去策劃行 動的組織是反對政權的重要力量(Foley and Edwards 1996: 39)。 顯然地,版本一的概念與 Putnam 對公民社會的理解十分類似。Putnam (1995:. 44. 45. Kornhauser 進一步主張「孤立而缺乏與社會溝通渠道的工人更會參與群眾運動」,因為工人 階級的期望與現實在資本主義生產模式之下經常存在落差;儘管工人之間並非彼此孤立,但 只要他們的工作環境與社會隔絕(如礦工) ,在內部同質化下,「群眾怨氣」(mass grievances) 便會被分享,所以諸如納粹、共產主義、新左翼等運動都是以工人為基礎的(Kornhauser [1959]2007: 35-37)。 Gusfield 認為集體行為論其實和新社會運動(new social movements)一樣,關注社會運動的新 意義生成,即研究當舊制度被打破時人們的處境和行動為何(Gusfield [1994]2007: 345; 350)。 如果是這樣,集體行為論其實也某程度啟發了新社會運動學派;同樣,當 RD 理論家主張人 們起來反抗是因為生活得不到滿足時,也就正面地隱含了問題的解決方法,應當是執政者致 力滿足人民需要的人本關懷。. DOI:10.6814/THE.NCCU.EAS.001.2018.A06.

(27) 18. 71-72)認為多元且稠密(dense)的社會組織不但有利經濟發展,且公民組織的網絡 也能改善政府的代表性,即公民社會共同累積的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成為民主 政體和民主化的條件;故美國人對工會、保齡球聯賽等傳統組織的參與度自上世 紀末開始下降,也就代表了美國的民主政體已出現危機。這樣的觀點使 Putnam 對理解社會運動的出現與群眾社會論有著相似的解釋。46 換言之,公民社會組織 的衰落自然是誘發集體行動的原因。 弔詭地,強調與政權對抗的公民社會版本二,卻又暗示著公民組織越蓬勃, 社會運動等抗爭行為將越發增多的預設。例如波蘭的工會在上世紀 70 年代到第 三波民主化前均成為對抗蘇聯,爭取民主的主要力量(Ost 1991);儘管在某些公 民社會高度發展的民主國家,社會運動也已經頻繁得被稱為「社運社會」(social. 政 治 大. movement society) (Meyer and Tarrow 1998)。基於公民社會兩面性的爭辯,學者. 立. 們也嘗試釐清概念上的一些錯誤預設,並提出不少富有洞見的建議,其可以分為. ‧ 國. 學. 兩點。. 第一,公民社會應該是一個中性的變項。隨著上世紀 80 年代末蘇聯的突然. ‧. 解體與拉丁美洲諸國的民主化,公民社會幾乎被視為促進和維持民主的充分必要. y. Nat. 條件,有學者甚至斷言這些公民社會組織都是熱愛多元主義的(Cohen and Arato. sit. 1994: 496-497)。可是,不少研究已經證明,這些來自民間自主組織的行動,並不. n. al. er. io. 如想像般美好。他們可能有著菁英主義的排外行為,甚至倒過來幫助威權政體的. i n U. v. 進化。47 所以公民社會並非只有民主化的單一面向。Cavatorta (2013: 2-5)便主張,. Ch. engchi. 「應該承認公民社會既不好也不壞(neither good nor bad),應將其視為一個中性的 變項。」公民社會的研究應該擺脫過往的規範性概念,關注更多「積極的機制」 (the positive mechanism):例如在威權政體中壯大的公民社會,是否無可避免地要 求更多民主參與的訴求?研究也應該聚焦於社會組織和團體建構公民社會的性 質和目的。相反,如果公民社會有著促進民主的預設,研究結果其實就存在偏差 了。 46. 47. 他認為透過社會組織促進的公民參與網絡,能強化社會的信任與溝通,從而解決集體行動的 困境(Putnam 1995: 66-67)。 例如何明修(2007)以台灣的民間環境保育行動為例,指出由中產和專業階級組成的保育組織 如何將當地居民排除在行動之外,證明「社會資本」的結社藝術也存在先天的限制;Clark (2013)以約旦的反對派與國家的互賴關係來說明,正是因為強大的反對組織需要維持內部對 成員的資源供應,故約旦的反對派與威權政府形成互相制衡,鬥而不破的狀態,避免造成國 家極端的動盪。. DOI:10.6814/THE.NCCU.EAS.001.2018.A06.

(28) 19. 換言之,如果我們認同所謂群眾社會或公民社會都只是一個中性變項,那麼 其與社會運動的關係也不可能只有一種,這些社會仲介組織既可促進也可限制社 會運動的形成,要理解他們之間的關係,應當注重當中的互動機制與這些組織的 性質和目的是如何影響了社會運動。例如,一個原本完全由國家主導的「國家- 社會」關係,突然因為社會急速發展而導致大眾需求增加,卻缺乏有效的中層結 構仲介社會利益時,革命或大型的群眾運動就會更易爆發。情況就如上世紀 80 年代起中國的改革開放時期般,因為國家控制有所鬆動和大眾因經濟分配不均累 積民怨,最終便導致了八九北京學運(趙鼎新 2007a)。 第二,應當將國家性質帶進分析。了解公民社會與社運的關係,不能忽視外 在的政治環境。Foley and Edwards (1996: 42-43)認為,不同的政體類型會形成不. 政 治 大. 同的公民社會,版本一預設的是多元主義下的民主政體;注重衝突面向的版本二. 立. 對應的其實是威權政體。顯然地,不同類型的政體,其公民社會的特質也會不同。. ‧ 國. 學. White (1994: 378)便說,如果我們欲釐清公民社會的影響力,只聚焦在某類型的 社會組織並不足夠,一些傳統的、威權的、或前資本主義的組織就會被假設為「非. ‧. 公民的」而不作分析,如此也就無法讓我們了解「社會力量的更完整圖像」。這. y. Nat. 樣的洞見有其意義,如果政體的性質高度影響了公民社會的發展,那麼同樣可以. sit. 理解,政體轉型也會對社會中層組織的功能和性質產生影響;原本能良好仲介社. n. al. er. io. 會利益的中層組織,在某種政治條件的轉變下也可能轉為威權政體的助手,成為. i n U. v. 如國家統合主義(state corporatism)當中的利益代表系統(Schmitter 1974: 93-94);. Ch. engchi. 故此,用 White (1994: 381)的話來說, 「公民社會組織的自主性是多變的,是程度 的問題而不是二選一的。」假如既有政治結構的轉變也會對社會組織產生影響, 要如何理解政治結構與社會,甚至是社會運動的關係?. 二、. 國家:政治機會結構與社會運動. 了解國家的政治結構可以更全面地分析社會運動的源起與衰落過程。如 Skocpol 所說, 「國家是一套具有自主性的結構,具有自身的邏輯與利益」(Skocpol 2007: 27)。所以,無論國家是作為抗爭的目標或仲裁者,其行動都高度地影響了 社會運動的發展。特別在非民主政權,國家鎮壓的風險經常成為抗爭者的考量。 如果接受以上國家中心論與社運理性的預設,政治機會結構(political opportunity structure, POS)的分析概念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澳門政府與勞工抗爭的關係。. DOI:10.6814/THE.NCCU.EAS.001.2018.A06.

(29) 20. (一) 由結構論到互動機制 學者 Eisinger (1973: 11-15)有關美國城市暴動的研究首次應用政治機會結構 的概念,其貢獻主要有二:第一,視抗爭作為一種有著成本和利益計算的行動。 儘管演變成暴動的抗爭行為可能迎來政權的鎮壓,但本來就處於弱勢的抗爭者, 正正藉由操作潛在的暴力風險來換取與政權的談判籌碼。第二,政治系統的開放 性和封閉性影響了抗爭的意願。基於抗爭成本的考量,政治系統極端地開放和封 閉都不會出現抗爭,因為完全開放代表大眾有能力影響政權,並不需要進行有風 險的抗爭;而完全封閉代表抗爭面對鎮壓的風險極大,政權也不可能回應抗爭訴 求,抗爭者完全沒有勝算。故此,最有可能發生抗爭的時機是在政治機會結構趨 向開放,即抗爭團體開始獲得政治影響力的時候,政治系統的開放程度與抗爭頻. 政 治 大. 率呈現一種反 U 型的曲線關係。. 立. 雖然 Eisinger 關注的仍是抗爭者的個體行為,但其「機會/威脅」的理性視. ‧ 國. 學. 角與關注政治環境的觀點卻大大啟發了往後研究者。McAdam ([1982]1999: 41-43) 進一步細緻化 POS 的概念,釐清社會變遷與政治不穩定如何影響集體行動的關. ‧. 係。他認為,社會變遷導致集體行動的出現是要經過「既有權力關係的重構」所. y. Nat. 仲介的,無論是社會變遷破壞了原本的政治系統或導致大眾不滿的滋長,或合理. sit. 化抗爭行為並增加了政權採取鎮壓的成本,其結果都是強化了原本處於弱勢的抗. n. al. er. io. 爭者的政治影響力。所以,給予抗爭者從事集體行動的政治機會也是隨時間而變. i n U. v. 化的,如此政治機會結構的變化便影響了社會運動興衰。用何明修 (2004: 49-50). Ch. engchi. 的話來說,政治機會結構就是「一組以國家組織為中心的變項組合,對於集體行 動者形成一定程度的限制與可能性,並且提高或降低了運動動員所需要花費的成 本。」 雖然大部份學者均認同廣義的政治環境對社會運動存在限制,但實際的政治 機會變項卻幾經學界爭辯。在一篇有關反核運動的經典跨國比較研究中, Kitschelt (1986: 65-68)分別以政權的「開放度」和「執行力」作為自變項,解釋反 核團體的策略和抗爭結果,如何被四個民主國家不同的政治結構所限制。其中, 政權越開放,反核團體採用的抗爭策略將會越溫和,反之亦然。而決定政權開放 度的操作變項分別是:(1)政黨勢力是否分散有利多元聲音、(2)立法機構的獨立 程度、(3)利益團體與行政機構是否有多元互動關係與(4)有否達成共識的方法。. DOI:10.6814/THE.NCCU.EAS.001.2018.A06.

(30) 21. 所以,政黨有著共識傳統的瑞典和利益團體高度介入政治的美國是相對開放的, 社運團體經常能找到議會內同盟,故多數採用體制內遊說和訴訟等溫和策略;相 反,政黨高度對立的法國和德國則相對封閉,社運團體在無計可施下只好訴諸激 烈的街頭抗爭手段,政權也面臨高度壓力。另一方面,雖然 Kitschelt 也以若干操 作性定義來描述政權的執行力如何影響抗爭結果, 48 但卻有學者對這樣的分類 提出質疑。 Kriesi (2004: 70)認為,所謂政權的開放度和執行力其實是一體兩面的,開放 的政治系統其權力也相對受限,封閉的系統當然有著較好的執行力,故開放度和 執行力其實可以整合為一個解釋變項;另外,Kitschelt 對政權的理解也過度聚焦 於正式政治制度。在 Kriesi et al. (1992: 220-221)等人看來,政治系統應該包含:. 政 治 大. (1)正式制度結構,即國家能力的強弱;(2)非正式程序,即政權面對體制外抗爭者. 立. 的慣常策略;(3)面對抗爭者的相關權力組合,即體制內成員的團結程度。同時,. ‧ 國. 學. 國家的強弱視乎政治結構的團結和碎片化程度;而國家對待抗爭者的策略又以包 容和排斥程度來衡量。如此,在 2x2 組成的象限內,國家對待抗爭者的類型可以. ‧. 分為四種,又同時限制了抗爭者的策略(見表 2.2):. n. er. io. sit. y. Nat. al. 48. Ch. engchi. i n U. v. Kitschelt (1986: 63-64)有關政權執行力的三個操作定義包括:(1)三權越分立,執行力越低; (2)政府越控制市場,執行力越高;(3)司法系統越獨立,政權執行力自然越低。. DOI:10.6814/THE.NCCU.EAS.001.2018.A06.

(31) 22. 表 2.2 四種關於國家與抗爭者的互動策略. 正式制度結構. 主導策略. 弱國家. 強國家. 排 形式主義的包容 斥 國家:只有正式的表達渠 道。 社運:溫和的,但少部份激進。 因為非正式手段會面臨鎮壓。. 完全排斥 國家:沒有任何表達渠道、 強力鎮壓社運。 社運:傾向破壞性的策略。. 包 容. 非正式合作 國家:缺乏正式表達渠道, 但有非正式表達渠道/包容 文化。 社運:溫和的,促進社運組. 完全程序的整合 國家:有正式與非正式的表達渠 道,但國家缺乏執行力 社運:溫和的。因程序吸納讓抗 爭者認為有影響決策的機會。. 立. 政 治 大. 織形成。.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自(Kriesi et al. 1992)。. ‧ 國. 學. 他們認為,考察國家對待社運的主導策略有其意義,因為儘管國家的正式制 度有所改變,但對待異議聲音的習慣仍可能遺傳自舊體制,「策略的選擇是來自. ‧. 過去與抗爭者互動的歷史經驗」(Kriesi 2004: 71-73)。例如,瑞士的邦聯體制導致. Nat. sit. y. 國家的執行力弱,又有著公投作為直接民主的政治文化,故瑞士同時擁有正式和. al. er. io. 非正式等表達渠道吸納抗爭者,如此社運的政略經常是溫和的,屬「完全程序的 整合」(full procedural integration)。荷蘭雖然沒有恆常給予社運團體表決的渠道,. n. v i n Ch 但因為議會政治有著協商民主的政治文化,且國家的執行力強,故社運團體較傾 engchi U 向採取非暴力方式抗爭,但相對仍是溫和的,其結果之一是形成半制度化的社運 組織,屬「非正式合作」(informal cooptation)類型(Kriesi et al. 1992: 223-227)。. 這樣的分類似乎亦符合 80 年代至今,澳門政府與社運的關係演變:處於回 歸過渡時期的 80 年代,集體抗爭程度較溫和,屬「完全程序的整合」關係。一 方面「圍而不攻」的親中政治聯盟大大地削弱和取代了殖民政府的執行力與功能; 另一方面,社會的不滿在中葡談判期間較有效地吸納進制度討論內。回歸後,集 體抗爭的趨勢有所增加,但整體仍鮮少發生暴力衝突,類似「非正式合作」類型。 因為特區政府相較殖民政府有較強正當性,雖然政治聯盟被大量吸納成為體制內 成員,但依靠舊體制維持下來的協商文化,政府仍是相對包容抗爭者,這也部份. DOI:10.6814/THE.NCCU.EAS.001.2018.A0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職業 教師 輔導員 神職人員 社會工作者 記者.

The elderly health centres provide people aged 65 or above with comprehensive primary healthcare services which include health assessments, physical check-ups, counselling,

It costs >1TB memory to simply save the raw  graph data (without attributes, labels nor content).. This can cause problems for

Topic 4 - Promotion and Maintenance of Health and Social Care in the Community 4CAspects of risk assessment and

They are: Booklet (6) – Healthy Community, exploring the communicable and non- communicable diseases and how they affect community health so that students are able to

between the roles of the individuals (private sector) and the public or government in the provision of social care and health services responsi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e.g.

 Examples of relevant concepts: equality, discrimination, cultural differences, community resources, self-concept, vulnerable groups, community work, community support

Key concepts :personal growth (family roles) , family relationship, family problems, social welfare system,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communication among family memb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