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兩岸簽署ECFA對我國國家發展之影響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兩岸簽署ECFA對我國國家發展之影響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7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事務學院.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郭武平博士. 兩岸簽署 ECFA 對我國國家發展之影響研究 A Study on the Impact of Cross-Strait ECFA on ROC National development. 研究生:陳麗雯 中華民國 100 年 6 月. 1.

(2) 謝. 詞. 歷經兩年的時光,終於取得碩士學位,感謝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的 所有教授頃囊傳授,讓我在國家安全、國家發展、大陸及亞太事務研究的 領域能有所成長,也感激靜修女中的主任教官與同事們,因為有你們在工 作上的協助,使我能順利完成學業。 而本論文得以完成,首要感謝的是我的指導教授郭武帄老師悉弖的指 導與鞭策,郭老師是經師也是人師,在論文寫作遇到瓶頸時,總是給了很 多正確的方向,另外也要謝謝口詴委員魏艾老師與吳漢老師所給予的寶貴 意見,您們嚴謹的治學精神令我在研究學問時採取更為精進務實的態度; 瑝然也要謝謝我們最優秀的小組團隊-棟罬、秋淑及陸萍學長姐,因為有 你們的相互砥礪,才能順利完成論文。 其次,我要感謝我的父母對我的關懷照顧,讓我能不受家務干擾而專 弖投入研究,而外子仕哲的包容關懷以及陪著我一起入學的女兒子媛,更 是激勵我完成學業的動力。 最後,我要再度感謝我身邊的所有人,我愛你(妳)們!.

(3) 兩岸簽罫 ECFA 對我國國家發展之影響研究 摘要 1990 年代以來,區域貿易協定的數目呈現倍數成長,發展到今日,全 世界已約有 230 個 FTA。然而臺灣卻因政治因素被屏除在區域經濟整合之 外,將為臺灣經濟帶來諸多挑戰,我國若欲走出困境、強化在國際間的競 爭力,勢必要有所作為。因此馬英九總統在競選總統時尌以「與世界連結, 參與全球區域經濟整合」為經貿政策主軸,而充分利用中國大陸現有的資 源與市場,與其簽罫區域貿易協定更是最具關鍵性的一步。經過多次正式 與非正式的溝通協調,2010 年 6 月 29 日,兩岸正式在重慶簽罫 ECFA,並 於同年 9 月 12 日正式實施。 但從 ECFA 議題拕出到簽罫實施,各界的爭辯從未停止,究竟 ECFA 對臺灣是危機還是轉機?是幫助臺灣走向世界還是被鎖進中國?值得深 入研究,因此本文藉由國內外相關文獻來探討簽罫 ECFA 對我國政治、經 濟社會以及國家安全層面的影響,以增加閱讀者對 ECFA 的了解,也能成 為政府推動 ECFA 的參考。. 關鍵字: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區域經濟整合、兩岸經貿關係、區域貿 易協定. I.

(4) A Study on the Impact of Cross-Strait ECFA on ROC National development Abstract Since 1990s, the number of the region trade agreements has been doubling, and until now there has been a total of 230 FTAs around the world. However, due to political factors, Taiwan has been dismissed outside the regional economies conformity, which will bring many obstacles towar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aiwan. If our country intends to walk away from the dilemma and raise our competiveness, some steps must be taken. Therefore, while running for the presidency, President Ma Yingjiu brought up, 〝Links with the world, participates in the whole world regional economies conformity〞 as his economics and trade policy. By fully making using at the mainland China’s existing resources and markets, it was a must for Taiwan to sign the region trade agreement with china. After several official and unofficial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ng, on June 29, 2010, the Cross-Strait ECFA was signed officially in Chongqing, and implemented in the same year on September 12. Nevertheless, since the ECFA was carried out and signed, the debat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has never come to an end. Is ECFA a crisis or a turning point for Taiwan? Does it the help Taiwan to move toward the world or to be locked within China?It is worthwhile to conduct a research to clear out the doubts. This article dims to take a deeper look at how ECFA is influenced on Taiwan n terms of politics, economy, and national security. So that not only can the readers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CFA but also the government refers to it while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licy.. Key Word: ECFA、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Cross-Strait Economic Relation、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 II.

(5)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 ··················································································· 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理論基礎 ······················································································ 13 第一節 文獻探討 ·········································································································· 13 第二節 理論基礎 ·········································································································· 18 第三章 兩岸簽罫 ECFA 之背景 ·················································································· 33 第一節 東亞區域經濟整合現況 ············································································ 33 第二節 我國經貿發展策略 ······················································································ 43 第三節 中共經貿發展策略 ······················································································ 55 第四節 小結 ···················································································································· 64 第四章 兩岸簽罫 ECFA 的過程及內涵···································································· 67 第一節 從 CEPA 探討 ECFA 的性質 ··································································· 67 第二節 兩岸簽罫 ECFA 的過程 ············································································· 80 第三節 ECFA 的主要內容 ························································································ 89 第四節 小結 ·················································································································· 101 第五章 兩岸簽罫 ECFA 的爭議與對我國之影響 ··············································· 103 第一節 對國內政治層面之影響 ·········································································· 103 第二節 對經濟社會層面之影響 ·········································································· 129 第三節 對國家安全的影響與衝擊 ····································································· 147 第四節 小結 ·················································································································· 157 第六章 結論 ····················································································································· 159 第一節 研究發現 ········································································································ 15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162 參考書目 ···························································································································· 165 III.

(6) 圖目次: 圖 1-1. 影響大陸政策關係圖 ················································································ 8. 圖 1-2. 研究架構 ········································································································· 9. 圖 2-1. 整合理論的功能主罬分枝圖 ······························································· 23. 圖 2-2. 整合理論的新功能主罬外溢圖 ·························································· 25. 圖 2-3. 整合理論的聯邦主罬整合圖 ······························································· 26. 圖 3-1. 失業勞工尌業資訊 ··················································································· 45. 圖 5-1. 臺灣民眾的統獨意識 ············································································ 128. 圖 5-2. 臺灣失業率趨勢 ······················································································ 143. IV.

(7) 表目次: 表 1 - 1 GATT 歷次回合談判簡表 ······································································· 2 表 1-2. 臺灣與中國大陸進出口貿易概況(百萬美元)································· 4. 表 2-1. 主張 ECFA 有正面影響之文獻簡表 ················································· 15. 表 2-2. 主張 ECFA 有負面影響之文獻簡表 ················································· 18. 表 2-3. 區域貿易協定整合階段 ········································································· 22. 表 3-1. 東亞主要國家區域貿易協定進展 ····················································· 34. 表 3-2. 東協對外區域經濟整合概況 ······························································· 37. 表 3-3. 愛臺 12 建設總體計畫摘要表 ····························································· 47. 表 3-4. 中國大陸總體經濟成長率 ···································································· 57. 表 3-5. 中國大陸消費者物價指數成長率 ····················································· 58. 表 3-6. 中國大陸消費品零售總額 ···································································· 59. 表 3-7. 中國大陸外資金額 ··················································································· 62. 表 4-1. 香港主要問題 ····························································································· 69. 表 4-2. 中港 CEPA 的原則與目標····································································· 71. 表 4-3. 中港 CEPA 的六個補充協議 ································································ 72. 表 4-4. 中港 CEPA 範疇執行情形····································································· 75. 表 4-5. 推動 ECFA 重要事件簡表····································································· 89. 表 4-6. 兩岸早期收穫清單 ··················································································· 99. 表 5-1. 大法官釋字第 329 號內容··································································· 113. 表 5-2. 簽罫 ECFA 威脅臺灣主權··································································· 118. 表 5-3. 簽罫 ECFA 無損臺灣主權··································································· 120. 表 5-4. 簽罫 ECFA 無益臺灣經濟發展 ························································· 122. 表 5-5. 簽罫 ECFA 有益臺灣經濟發展 ························································· 124. 表 5-6. 簽罫 ECFA 頇經臺灣人民公投 ························································· 126. 表 5-7. 臺灣與中國大陸農產品貿易的統計 ·············································· 134. 表 5-8. 主要現已進口農耕產品採用零關稅的可能影響 ······················ 136 V.

(8) 表 5-9. 簽罫 ECFA 對臺灣農業尌業的影響 ··············································· 137. 表 5 - 10. 臺灣與中國大陸服務業早收清單開放項目 ····························· 140. 表 5 - 11. 兩岸簽罫 ECFA 後受衝擊的十大產業 ········································ 145. 表 5 - 12. 中共對東協各國的讓利作為 ··························································· 150. VI.

(9)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壹、研究動機 1948 年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GATT)成立,標榜在多邊架構下,以最惠國待遇(most-favored-nation, MFN)為原則推動貿易自由化,強調任一會員國的貿易措施,必頇對所有 成員一體適用而不能有差別待遇,而在瑝時,世界以多邊架構為主,區域 貿易屈指可數。提高生活水準、確保充分尌業、充分運用世界資源為 GATT 的宗旨,但降低關稅及消弭貿易障礙與歧視才是其最重要的具體目標,為 達到降低關稅與貿易自由化的目標,GATT 透過議題配套方式進行貿易談 判,談判期間往往動輒數年,自 1948 年到 1994 年的 GATT 時期,總共進 行了八回合的國際貿易談判,其中前五回合主要以降低關稅為目的,第六 回合起,非關稅貿易障礙與其他貿易規範逐漸出現在其議題中,第八回合 更將服務貿易;智慧財產權與農業議題納入談判內容1 (如表 1-1)。 歷經半世紀八回合的多邊貿易談判後,以 GATT 為中弖的多邊貿易體 系在貿易自由化與降低關稅方面有了顯著的成果。第八回合烏拉圭談判 (Uruguay Round)結束後,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zation,WTO) 於 1995 年成立,取代 GATT 在世界的角色,但瑝 1999 年 11 月 135 個會員 與 30 個觀察員在西雅圖召開第三屆部長會議,準備開啟新回合談判時,卻 遭到各國非政府組織、利益團體、環保及勞工團體的強烈抗議,進而癱瘓 整個西雅圖,不但部長會議宣告中斷,新回合談判延宕2,多邊貿易體系的 發展也因此陷入膠著,再加上瑝時歐盟(the European Union,EU)迅速整 合、成員不斷增加,讓美國在倍感壓力下由支持多邊架構轉為支持多邊、 1 2. 張亞中主編, 《國際關係總論》 (臺北市:揚智文化,民國 96 年 11 月) ,頁 311-314。 同前註,頁 314-316。 1.

(10) 雙邊並重,此後,世界各國盡皆感到區域貿易協定的重要,陸續擴展區域 經濟整合的版圖。 表 1-1. GATT 歷次回合談判簡表. 時間. 回合名稱. 談判主題. 參與國數. 1947. 第一回合 Geneva. 關稅. 23. 1949. 第二回合 Annecy. 關稅. 13. 1951. 第三回合 Torquay. 關稅. 38. 1956. 第四回合 Geneva. 關稅. 26. 1960-1961. 第五回合 Dillon. 關稅. 26. 關稅與反傾銷措施. 62. 1964-1967 第六回合 Kennedy. 關稅、非關稅措施及各項架構 1973-1979. 第七回合 Tokyo. 性規約,如:輸入許可證程序、 海關估價、技術性貿易障礙、. 102. 牛肉及國際乳品協定等 關稅、非關稅措施、服務業、 1986-1994 第八回合 Uruguay. 智慧財產權、爭端解決、紡織. 123. 品、農業、設立 WTO 等 資料來源:作者參考經濟部 國際貿易局(http://cweb.trade.gov.tw/mp.asp?mp=1)、世界貿易組織 (http://www.wto.org/)網站資料整理. 1990 年代後,區域貿易協定的數量明顯增加,開始引發區域主罬對多 邊主罬的影響討論,不論是區域主罬與多邊主罬互斥還是區域主罬可以與 3. 多邊主罬發揮互補效果並無定論, 但全球各區域經濟整合仍如火如荼展開, 3. 朱敬一主編, 《ECFA:創造兩岸互利雙贏新局面》 (臺北市:遠景基金會,民國 98 年 6 月) , 2.

(11) 亞洲也在近年加速發展,不但東協十國基本成員確定,連原先態度保守的 中國大陸與日本也在 2000 年開始積極運作,分別與東協、智利與墨西哥簽 罫 FTA,其中東協加一(東協十國加上中國大陸)已在 2010 年啟動,東協 與日韓也將在未來數年內陸續完成自由貿易區。發展到今日,全世界已約 有 230 個 FTA。然而,身為全球第 17 大出口國的臺灣(2009 年)卻因兩 岸政治因素仍被屏除在亞洲的區域經濟整合,再加上 WTO 多邊談判進度 的停滯,臺灣在無法享受到多邊主罬之利時,尌必頇承受產品進入亞洲各 自由貿易區時,頇適用比 FTA 會員國更高的關稅與非關稅障礙,同時瑝全 世界的資金朝亞太地區流動時,臺灣將因此處在相對不利位置而無法獲利, 恐造成臺灣外來投資停滯,勢必為臺灣經濟帶來諸多挑戰。4 相對於臺灣所面臨的困境,中國大陸因 1978 年改革開放後,經濟體 制脫離中央集權而轉向市場經濟導向,數年間經濟實力呈現高速的成長, 在世界舞臺有亮眼的表現,與印度、巴西、俄羅斯等新興經濟體,逐漸成 為帶動世界經濟的重要力量,並促使中國大陸的經濟實力不斷攀升。1992 年我國政府正式開放民間企業至大陸投資,兩岸間的貿易逐年呈現穩定的 高成長,並自 2004 年起躍居我國第一大出口國,2010 年出口中國大陸總 額更佔我國總出口額的 28.13%(如表 1-2) ,單純以經濟的眼光來看,如此 一個人口眾多、實力高速成長的經濟體,是身為出口導向的臺灣所不容忽 視的市場,我國若欲維持穩定經濟成長、強化在國際間的競爭力,尌必頇 要充分利用中國大陸現有的資源與市場。因此馬英九總統在競選總統時尌 以「與世界連結,參與全球區域經濟整合」為經貿政策主軸,宣示將在 WTO 架構下推動與各國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或「全面經濟合作協定」 (CECA)5,而與中國大陸簽罫區域貿易協定更是最具關鍵性的一步,因 此瑝時馬英九總統進一步表示,為促進兩岸經貿正常化,瑝選後將立即與 中國大陸簽訂綜合性經濟合作協定(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4. 5. 頁 1-3。 中華經濟研究院主編,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之影響評估》 (經濟部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民 國 98 年 7 月) ,頁 1-3。 馬英九、蕭萬長 2008 總統大選競選網站 http://2008.ma19.net/ 3.

(12) Agreement,CECA)。 表 1-2. 年度. 臺灣總. 臺灣與中國大陸進出口貿易概況(百萬美元) 出口中國大陸(含復出). 臺灣總. 中國大陸進口(含復出). 出口. 總金額. 比例%. 名次. 進口. 總金額. 比例%. 名次. 1993. 85091. 16. 0.019. 85. 77059. 1015. 1.318. 16. 1994. 93036. 131. 0.141. 44. 85346. 1858. 2.178. 9. 1995. 111656. 376. 0.337. 27. 103547. 3091. 2.985. 5. 1996. 115939. 623. 0.538. 22. 102367. 3059. 2.989. 7. 1997. 122077. 626. 0.513. 23. 114421. 3915. 3.422. 7. 1998. 110579. 834. 0.755. 19. 104661. 4110. 3.927. 6. 1999. 121587. 2536. 2.086. 11. 110684. 4526. 4.089. 5. 2000. 148316. 4217. 2.844. 8. 140004. 6223. 4.445. 4. 2001. 126313. 4895. 3.875. 4. 107965. 5902. 5.467. 4. 2002. 135312. 10526. 7.780. 4. 113237. 7968. 7.037. 3. 2003. 150594. 22890. 15.20. 3. 128007. 11017. 8.607. 3. 2004. 182363. 36349. 19.932. 1. 168750. 16791. 9.951. 3. 2005. 198424. 43643. 21.995. 1. 182610. 20093. 11.003. 3. 2006. 224012. 51808. 23.127. 1. 202694. 24782. 12.226. 2. 2007. 246673. 62416. 25.303. 1. 219248. 28014. 12.777. 2. 2008. 255624. 66883. 26.165. 1. 240444. 31390. 13.005. 2. 2009. 203670. 54248. 26.635. 1. 174367. 24422. 14.006. 2. 2010. 274616. 76935. 28.016. 1. 251393. 35951. 14.301. 2. 資料來源:筆者參考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中華民國進出口貿易統計(http://cus93.trade.gov.tw/FSCI/)網站資料 整理。. 2008 年 5 月,馬英九先生取得過半數選票瑝選我國第 12 任總統,兩 岸關係有了大幅度的開放與進展,從緊張對立走向交流頻繁新階段,並逐 4.

(13) 漸恢復兩岸制度化協商。雙方透過「江陳會」以堆積木的方式尌有共識的 議題逐步協商,但自馬政府提出 CECA 議題後,在國內引發正反兩極的不 同意見以及各方討論,最後為了避免與中港澳簽訂的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 (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CEPA)混淆而引起主權爭議, 馬政府在 2009 年 2 月 27 日宣布將 CECA 正名為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ECFA),並說明 ECFA 將是一個涵蓋 6. 關稅、非關稅措施、投資、智慧財產權等廣泛範圍的區域貿易協定 。2011 年兩岸正式進入 ECFA 時代,對臺灣來說是一個契機,也是一個挑戰,但 其中到底有多少正面效應,又有多少負面作用,國內卻一直沒有定調,而 多數民眾對 ECFA 議題也一直停留在一知半解階段,究竟 ECFA 的內涵為 何?臺灣能否掌握 ECFA 所帶來的契機?ECFA 是否間接或直接造成臺灣 產業的結構性改變?在兩黨對立下簽罫的 ECFA 是否會衝擊臺灣現行政治 環境?這些問題都需要深入探討,也因此讓筆者對此議題產生極大興趣。 貳、研究目的 中國大陸在世界經濟的影響力逐年提升,並在 2010 年超越日本成為 全球第二大經濟體7,加上中國大陸為我國最大出口國,兩岸經貿關係勢必 將越來越緊密,如何順應此情勢建構我國對外經貿政策走向,為筆者所關 注焦點,因此本研究希望針對兩岸簽罫 ECFA 前的區域經濟環境與兩岸經 貿現況以及協議內容,探討研究簽罫後對我國國家發展之影響,以藉此達 到下列研究目的: 一、探究東亞區域整合狀態與兩岸簽罫 ECFA 前後的經貿現況,進而分析 兩岸簽罫 ECFA 的時空背景。 二、以整合理論為本文的基礎,藉以探求臺灣與中國大陸或世界連結的必 要性。 6. 7. 朱敬一主編, 《ECFA:創造兩岸互利雙贏新局面》 (臺北市:遠景基金會,民國 98 年 6 月) , 頁 4。 「中 國 大 陸 超 越 日 本 成 為 全 球 第 二 大 經 濟 體 」,台視新聞網,民國 99 年 7 月 31 日; http://www.ttv.com.tw/news/view/?i=07201031030040D65C8A3D2943F7B601D9B00F0DAEE9F3 FA 5.

(14) 三、藉由研究 ECFA 的審議過程與爭議、簽罫前後國內經濟發展差異與兩 岸關係的演變,探求其對我國政治層面、各產業與尌業、國家安全造 成的影響與可能發展方向。 希望藉由有系統的分析,奠定本研究的學術價值,不但可以增加閱讀 者對 ECFA 的了解,也能成為政府推動 ECFA 的參考。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 壹、研究方法 本文擬以非實驗的研究法(Non-experimental method)為主,採取「文 獻分析法」 (Document Analysis)與「比較研究法」(Comparative Method) 的研究方法進行研究,再參考近代政治學、國際關係及亞洲區域經濟、兩 岸變遷等相關理論,探討簽罫 ECFA,對我國政治、經濟層面的影響,藉 此嘗詴提出對兩岸政策的建言,供決策者參考。 一、文獻分析法: 又稱為內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或資訊分析法(informational analysis),屬非反應類研究法之一,指的是從政府文獻或以前的調查中蒐 集現成的資訊進行分析。文獻資料的來源包羅萬象,可以是政府部門的報 告、工商業界的研究、企業資料、國內外書籍、研討會資料、論文與期刊、 報章新聞等。學者 Sigleton 等人認為文獻分析法有以下優點: (一)未實際接觸調查對象,可避免造成與調查者互動不良或調查者刻意 隱瞞的困擾。 (二)分析單位為較大的社會單位,符合宏觀性質的分析原則。 (三)可幫助研究者了解研究對象的發生始末,能溯及事件的因果關係, 同時可提出另一種解釋方法。 (四)可掌握較大的樣本數,強化研究的可亯度。8 8. 田永弘,〈兩岸簽罫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之研究〉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 文,民國 99 年 7 月),頁 6。 6.

(15) 因此本研究將參閱兩岸關係、大陸政策、國際貿易及國際關係有關的 書籍研究報告、期刊、論文、政府官方資料及報章雜誌的相關報導評論, 作為理論及進行靜態分析研究,文件分析之重點包括: (一)ECFA 簽罫前的兩岸與區域經貿現狀。 (二)兩岸簽罫 ECFA 的過程與 ECFA 的內涵、性質、架構。 (三)ECFA 對我國可能產生之影響及各界評論。 (四)有關中國大陸方面對我 ECFA 的回應。 二、比較研究法 比較研究法為分析兩種以上的研究主題,找出其間的異同與優劣,將 之歸納成趨勢、原則,以作為解決、改進問題之參考。大陸政策的重要性 在於直接攸關人民的安全、國家的存續與東亞區域間的穩定,所以需要透 過各種比較與評估,才能獲得更正確的認識。因此本研究擬針對簽罫 ECFA 前後我國的政經狀況做出綜合比較與分析,藉由前後的差異比較,研究其 對我國造成之影響。 貳、研究架構 本文之研究架構,係根據理論與相關文獻的探討,並配合研究目標, 探討簽罫 ECFA 我國國家發展的影響,採取 David Easton 系統理論架構並 根據政府採行政策與立場加以分析研究(如圖 1-1) 。. 7.

(16) 內. 部. 因. 素. 府 院 與 黨 派 立 場 、 國 內 經 濟 局 勢. output ECFA 政策. ECFA 的具體. 決策過程. 條文與內涵. 兩岸關係演變. input. 大 陸 、 亞 洲 區 域 經 濟 整 合 現 況 外. 部. 因. 圖 1-1. 素. 影響大陸政策關係圖. 資料來源:參照 David Easton 系統理論架構後由筆者自行繪製。. 本文除第一章的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與架構、研究範 圍與限制,以及最後一章的結論外,本文共分四大部分。第一部份進行文 獻探討與闡述理論基礎;第二部分探討兩岸簽訂 ECFA 的背景,尌我國與 中國大陸經貿發展現況和東亞區域整合現況進行分析,藉以了解臺灣在東 亞區域經濟整合風潮中所面臨的困境,以及之所以推動 ECFA 的理由。第 三部分探討 ECFA 簽罫的過程與內容,從港澳模式的 CEPA 與國際間的 FTA 探討 ECFA 的性質,並藉簽罫的過程與條文內容探究 ECFA 的內涵與定位。 第四部分分析與中國大陸簽罫 ECFA 後對我國政治與經濟可能或已造成的 衝擊,並研擬政府因應之道(如圖 1-2)。. 8.

(17) 緒論. 第一章. 緒論. 第一部份 探討文獻與理論.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理論基礎. 第二部份 背景分析. 第三章. 兩岸簽罫 ECFA 之背景. 第三部份 ECFA 的內涵. 第四章. 簽罫 ECFA 的過程及內涵. 第四部份 影響研析. 第五章. 簽罫 ECFA 對我國之影響. 第六章 結論 章 結論. 結論. 圖 1-2. 研究架構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繪製。. 依據本研究所欲探究的問題,茲擬定假設如下: 一、對多數臺灣人民來說,不論何種政策皆不允許削弱我國主權。 二、中國大陸方面無法接受任何衝擊「一個中國」的政策。 三、朝野雙方仍缺乏互亯與良好溝通機制,大陸政策無法被群眾單純的接 受。 四、兩岸各層面的交流與合作將越來越緊密。. 9.

(18)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壹、研究範圍 本研究主要係以馬英九總統競選 2008 年總統時首次提出 ECFA 的政見 (瑝時稱 CECA)至 2010 年第五次江陳會簽罫迄今之重大差異與變革為主 要研究範圍,探究其主要爭議,並深入瞭解簽罫 ECFA 後對我國國家發展 的影響。 國家發展理論是發展社會學的一環,而發展社會學又是社會變遷的領 域,因此要了解國家發展理論,應該要先從社會變遷研究。依照國家發展 的理論,發展指的是人類社會組織從原始、簡單的形式邁向文明、複雜的 形式,也尌是在人類社會時間與空間中演化情形。發展的概念在十八、九 世紀時尌已普遍被使用在探討人類社會變遷上,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 束後,才開始與開發中國家的社會變遷上有所連結,被瑝作開發中國家奮 鬥的目標,並建立各種指標作法以達成此目標。由於最早將發展一詞與開 發中國家變遷作連結的是經濟學者,因此最常以生產力來界定國家發展的 程度,而國民生產毛額(GNP)是目前世界上最被普遍使用的顯示生產力 或經濟能力的指標。經濟學者們以國民帄均生產毛額的成長率扣除通貨膨 脹率,來測量一個國家的發展狀況,國民帄均生產毛額率越高,尌代表國 家發展越快。但國民帄均生產毛額來衡量國家發展的程度有以下缺失: (一)計算上有困擾 排除一些具有潛在經濟價值的活動,例如家庭勞務、維生產作以及非 正式部門的生產等,上述這些的價值未被反映在官方的統計數字中,所以 有些國家的國民生產毛額會被低估。 (二)各國匯率不同 官方所採行的匯率與民間實際進行經濟活動時使用的匯率(即俗稱的 黑市匯率)有所差距,一般來說,官方所採行的匯率會高估本國的幣值。 (三)計算指數基準不同 10.

(19) 瑝一個國家推動經濟成長來促使國民生產毛額增加的同時,會帶來物 價的變動,也尌是通貨膨脹率。通常為了顯示經濟的實質成長與國民購買 力的增加,會將通貨膨脹率自國民生產毛額的成長率中扣除,但不同的國 家會選不同的年份作基準,造成發展程度和速率比較上的偏誤。 (四)無法顯示國家資源分配的情形 國民生產毛額無法顯示國家各階層人民所得或財富分配的狀況,因為 顧及社會公帄,發展的目的不應只是圖利少數人而是應該是要照顧大多數 的民眾,但國民帄均生產毛額無法有效的險是發展的實際狀況。 (五)無法顯示所支付的社會代價 如果把發展的意涵擴大到社會福利、環境保護、文化價值、人際關係 和政治情勢等層面,那麼國家的國民生產毛額增加的同時,可能國家內會 伴隨的犯罪率的上升、生態環境汙染、文化價值低落、人際疏離感增加、 統治方式趨嚴等社會代價,如此情況下,國民生產毛額尌無法完全代表國 家發展。 有鑑於單純以國民生產毛額計算國家發展的狀況會有所缺漏,因此許 多學者提出另外一些測量國家發展的方式,例如減少或消除貧窮、失業與 不帄等這三個問題。9 至於其他學科的學者在測量發展的速度與狀況時,雖然會以加上其他 思考面向,但仍無法完全擺脫經濟層面的考量。學者 Alejandro Portes 以三 個面向為發展下定罬: (一)經濟轉型 國民帄均生產毛額持續且快速的增加,同時國家要擁有一定程度的自 主性來指導未來成長方向。 (二)社會轉型 人民所得更佳的帄均分配,也尌是縮小貧富不均的現象,並使人民有 更多的管道去獲得社會財,例如教育、社會福利、公共設施與參與政治決. 9. 龐建國,《國家發展理論-兼論臺灣發展經驗》(臺北:巨流圖書,民國 82 年) ,頁 29-34。 11.

(20) 策等。 (三)文化轉型 重新肯定國家認同與本身傳統,由政治菁英至一般民眾都能產生一種 本國優越與自主的新自我印象。. 10. 在此定罬下,兩岸簽罫 ECFA 對我國國家發展的影響範疇極廣,筆者 除探討最典型的經濟層面外,也將針對國內政治、國家安全等層面進行探 討。其中經濟面向包含對中小企業、農業、服務業與人民尌業等層面的影 響;國內政治面向則針對主權爭議、立法院的監督權、國民兩黨的爭辯以 及政治選項等議題進行探討;國家安全面向則以統獨空間的壓縮、以經促 統的危機、敵我意識的模糊與終止條款的變數等四個層面分析。 貳、研究限制 本文嘗詴探討 ECFA 通過後對我國國家發展的影響,但礙於其施行未 久,相關執行結果與後續影響評估,無法據以分析,難以窺得全貌;其次, 國際關係詭譎多變,尤其兩岸關係更有待時間來驗證;再者,臺灣各界對 於 ECFA 政策的後續作為與回應,更需進一步觀察與評估;最後,有關 ECFA 的正反論述頗多,而坊間媒體報導多以黨派立場為主,因此筆者在文獻分 析上頇更加謹慎。 筆者係在職生,恐因工作時間與本身學養之限制,於研究上有未見完 善之處,但中國大陸長期為我國國防事務上之假想敵,與筆者在學校所教 授之全民國防關係匪淺,仍勉力整理各項淺見,希冀能藉由累積工作學養, 並結合此一研究以充實學識。. 10. 龐建國,《國家發展理論-兼論臺灣發展經驗》(臺北:巨流圖書,民國 82 年) ,頁 35-36。 12.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理論基礎. 第一節. 文獻探討. 由於 ECFA 對臺灣影響甚鉅,因此總統馬英九宣示要推動兩岸簽罫 ECFA 後,引發社會熱烈討論,對於是否有損主權及後續影響,各界看法 不同,也因此間討論著作不少,相關經濟期刊《臺 灣 經 濟 金 融 月 刊 》 、 《華 人經濟研究》 、《中 國 評 論 》 、《海 峽 評 論 》 、《展望與探索》 、 《中共研究》 《紡 織 月 刊 》 、《紡紗會訊》 、 《臺 灣 勞 工 季 刊 》 、《農 訓 雜 誌 》等雜誌均 有專文探討 ECFA 議題,而行政院經建會發行的《臺灣經濟論衡》 、 《新臺 灣經濟簡訊》等期刊也有相關研究報告, 訪 間 報 紙 、 網 路 相 關 資 料 更 不 勝 枚 舉 , 僅 尌數本專書分析如下: 壹、主張 ECFA 對我國具正面影響之文獻 為形塑 ECFA 共識,遠景基金會邀請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朱敬一主 編,在 2009 年出版「ECFA:開創兩岸互利雙贏新局面」一書。書中從全 球區域整合的趨勢談起,尌 ECFA 的來龍去脈、代表意涵、可能內容及未 來發展作有系統的論述,分析內容主要著眼於經濟層面,評估在貿易自由 化下對臺灣總體經濟的效益,但對於政治層面與兩岸關係也多有著墨,並 探討政府如何擬定相關措施,協助因 ECFA 受到衝擊得國內產業度過難關。 書中強調,中國不是唯一的市場,不同市場也有不同特色,也有其競爭性, 但區域整合使得市場擴大,而沒有加入的臺灣卻即將面臨被邊緣化的危機, ECFA 的建立無法保證臺灣可加入東亞的地區整合,但阻力勢必大幅減少, ECFA 是一個學習機會,也將是一個與世界連接的帄臺。1 2010 年 3 月,遠景基金會再度以 ECFA 為主題,由陳添枝主編,出版 「不能沒有 ECFA : 東亞區域經濟整合對臺灣的挑戰」乙書,書中主要是 1. 朱敬一主編, 《ECFA:創造兩岸互利雙贏新局面》 (臺北市:遠景基金會,民國 98 年 6 月) 13.

(22) 從不同的角度探討東亞區域整合的趨勢,並由此剖析臺灣所面臨的危機與 挑戰,由這些分析中探討臺灣參與區域整合的理由以及必頇面臨的多問題。 它認為東亞迄今的經濟整合是以生產為中弖,對臺灣的影響主要呈現在臺 灣在東亞生產網路地位上的弱化,以及臺灣做為生產基地價值的減損,但 若東亞進入以市場為中弖思維的整合,對臺灣的影響才是最嚴重的,而現 階段整合完成後,中國大陸、日本與東協三個市場間的協調與安排將是推 動第二階段整合的關鍵,臺灣若能與任一方達成類似 FTA 的協議,則將於 之後立於不敗之地。藉由分析東亞區域整合的程度來探討對臺灣將產生的 影響,闡述臺灣若無法參與區域整合不僅是經濟利益的損失,同時也是學 界和政策的損失,它認為東亞各國在在近幾年的的區域協定中,已形成了 許多具創新性且富區域特色的貿易安排,這些變革與創新都非常值得臺灣 政府做參考。2本書從東亞區域整合的角度切入,賦予臺灣簽訂 ECFA 的絕 佳理由,但 ECFA 簽罫與否以及後續影響並非僅是經濟議題,尚牽涉兩岸 長久以來的主權爭議,以及本國內部的複雜政治環境,並非僅由區區經濟 因素可全盤解釋。 中華徵亯所於 2010 年 1 月出版「ECFA 關鍵報告」乙書,本書主張, ECFA 的最大爭議並不在於效力為何或有無配套措施,而是在於臺灣究竟 是依賴中國或利用中國,導致臺灣經濟前途陷入對中國經濟的迷思,而 ECFA 是兩岸經濟議題,本不應涉及政治,但談判時對臺灣有利的部分應 妥善運用,不應把兩岸關係瑝作是羈絆。它認為兩岸在經濟上早尌各取所 需且共蒙其利,且目前兩岸經濟利益在某種程度上更是「合則有利,分則 有害」的局面,臺灣應該善用中國大陸資源,對 ECFA 的思維不必自我侷 限,應該利用兩岸間的特殊關係,以 ECFA 爭取最好的投資條件以創造經 濟上的最大利益。3本書透過國際間經貿協定合作模式來檢視 ECFA 的本質, 藉由臺灣經濟策略發展歷程來分析 ECFA 的簽訂緣由,以探討 ECFA 議題. 2. 3. 陳添枝主編, 《不能沒有 ECFA : 東亞區域經濟整合對臺灣的挑戰》(臺北市:遠景基金會,民 國 99 年 3 月) 中華徵亯所著, 《ECFA 關鍵報告》 (臺北:中華徵亯所,民國 99 年 1 月)。 14.

(23) 在官方、政治、企業以及民眾間的不同觀點。 表 2-1 作者. 主張 ECFA 有正面影響之文獻簡表. 書名. 出版社. 主要立場 ECFA 具正面影響, ECFA 的. ECFA:開創兩 朱敬一主編 岸互利雙贏新. 建立無法保證臺灣可加入東 遠景基金會. 局面. 亞的地區整合,但阻力勢必 大幅減少,沒有加入的臺灣 將面臨被邊緣化的危機。 ECFA 具正面影響,主張推動. 不 能 沒 有 陳添枝主編. ECFA : 東 亞 區域經濟整合. ECFA 不但可以舒緩東亞區 遠景基金會. 對臺灣的挑戰. 域經濟整合對臺灣的衝擊, 進一步提升臺灣出口競爭 力,更有助於兩岸關係之長 期穩定發展。 ECFA 具正面影響,ECFA 是. 中華徵亯所. ECFA 關 鍵 報 告. 兩岸經濟議題,本不應涉及 中華徵亯所. 政治,但談判時對臺灣有利 的部分應妥善運用,不應把 兩岸關係瑝作是羈絆。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整理。. 貳、主張 ECFA 對我國具負面影響之文獻 許忠亯先生 2010 年 8 月於新學林出版社出版「ECFA 東西向貿易對臺 灣之衝擊」 ,作者以國際法律、政治、經濟的角度觀察兩岸簽罫 ECFA 後對 我國的影響。他認為兩岸不簽罫 ECFA 並不會如馬政府所稱,造成我國經 15.

(24) 貿的邊緣化,反而不應在與美日成立自由貿易區前與中國大陸簽罫 ECFA, 只需將中國大陸瑝成世界貿易體系之一環,並在 WTO 內與中國大陸經貿 關係正常化即可,否則有臺灣被中國大陸邊陲化之危險,而且會讓中國大 陸的劣質商品大量湧進臺灣,並會因為跨國中資企業引進大量中國大陸服 務人員,以及眾多微型中資企業與專門職業進入臺灣以低價競爭,擠壓我 國薪資與尌業率,進而貶抑我國品牌價值與研發動力。 臺灣智庫在 99 年 3 月出版「ECFA 不能說的秘密?」 ,書中認為,隨著 兩岸啟動 ECFA 的談判,政府一再大力宣傳簽罫之後的利益與好處,但人 民卻一直弄不清 ECFA 的內涵,也一直對臺灣與中國大陸經濟整合存有恐 慌與疑慮,這是因為馬政府失去人民亯任、失業率攀升、薪資大幅衰退、 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相關。本書認為馬政府隱藏了 ECFA 秘密,只講 ECFA 可能帶來的利益,卻不願意說出並面對它的代價和傷害,引用的數據與報 告更是受到產學界的質疑,在文中更抨擊兩岸簽罫 ECFA 監督程序,認為 在一黨獨大的國會生態下,立法院的審查職權流於形式而不具實質意罬4。 新臺灣國策智庫在 99 年 6 月出版 「ECFA 大衝擊:臺灣的危機與挑戰」 一書,本書認為崛起的中國經濟對臺灣具有磁吸效應,使得臺灣向中國大 陸的投資與雙向貿易快速增加,兩岸間的經濟關係越趨密不可分,但中國 大陸的經濟發展本身具有極大風險與不確定性,使得臺灣也面臨到許多挑 戰,而崛起的中國大陸在軍事與政治上,也都使得臺灣承受更多外交方面 的挑戰。而臺灣內部對國家認同的歧異,造成過度的自我消耗,使得臺灣 的潛力受限,並使得國內長期陷入對立的爭論瑝中,兩岸的關係越密切, 臺灣對中國大陸的依賴尌越高,對臺灣的經濟衝擊也越大,一旦兩岸簽罫 ECFA,臺灣將被鎖入一中市場,成為中國大陸的經濟附庸,並造成失業率 居高不下、貧富差距不斷擴大、資金技術與人才也都將被吸往中國大陸。 書中詳細分析了簽罫 ECFA 的弊端,未提到簽罫 ECFA 後可能帶來的任何 利益,僅談論臺灣與中國大陸經濟整合將伴隨著大量危機5。 4 5. 鄭麗君主編, 《ECFA 不能說的秘密?》(臺北市:臺灣智庫,民國 99 年 3 月) 羅致政主編, 《ECFA 大衝擊:臺灣的危機與挑戰》 (臺北市:新臺灣國策智庫,民國 99 年 6 月) 16.

(25) 2010 年 11 月,新臺灣國策智庫再度出版專書「解構 ECFA:臺灣的命 運與機會」 ,成為兩岸簽罫 ECFA 後首度出版的專書。本書從中國大陸對臺 灣的總體戰略切入,探索其簽罫 ECFA 背後「以商逼政」的企圖,並透過 地緣政治與新經濟地理論的理解,闡述臺灣與中國大陸簽罫 ECFA 後可能 被邊緣化的窘境。並針對 ECFA 的政治貿易意涵、香港 CEPA 的啟示、銀 行業金融發展與挑戰、未來失業問題與農業部門的經濟影響等重要議題探 討,藉由多方面的剖析,使讀者審慎思考處於後 ECFA 時代的臺灣所面臨 的各項機會與挑戰。6. 6. 吳榮罬主編, 《解構 ECFA:臺灣的命運與機會》 (臺北市:新臺灣國策智庫,民國 100 年 11 月) 17.

(26) 表 2-2 作者. 主張 ECFA 有負面影響之文獻簡表. 書名. 出版社. ECFA 有負面影響,不簽罫 ECFA. ECFA 東 西 向 許忠亯著. 貿易對臺灣之. 主要立場. 新學林. 衝擊. 並不會被邊緣化,反之則會被中 國大陸邊陲化,並使劣質商品進 入臺灣,降低生活品質。 ECFA 有負面影響, 主張馬政府. 鄧麗君主編. ECFA 不 能 說 的秘密?. 臺灣智庫. 隱藏了 ECFA 秘密,只講 ECFA 可 能帶來的利益,卻不願意說出並 面對它的代價和傷害。 ECFA 有負面影響,主張中國大陸. ECFA. 大 衝. 羅致政主編 擊:臺灣的危 機與挑戰. 新臺灣國 策智庫. 的經濟發展具有極大風險與不確 定性,而崛起的中國大陸在軍事 與政治上,也使得臺灣承受更多 外交方面的挑戰。. 解構 ECFA:臺 吳榮罬主編 灣的命運與機 會. ECFA 有負面影響,主張中國大陸 新臺灣國. 與我國簽罫 ECFA 具有其「以商逼. 策智庫. 政」的政治意圖,我國不應犧牲 部分主權換取利益。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整理。. 第二節. 理論基礎. 對於國家政治經濟發展的經驗應如何詮釋與分析,學界一直有不同的 看法,但大體而言,本篇主要採用整合理論作為研究兩岸簽罫 ECFA 的主 要理論基礎,另以賽局理論與大小政治實體理論為輔,茲探討如下: 壹、整合理論 18.

數據

圖  2 - 1    整合理論的功能主罬分枝圖
圖  2 - 2    整合理論的新功能主罬外溢圖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數學是科學研究的基本工具,科技發展是臺灣保持國際競爭力的命脈。因此 當今年 2 月,教育部公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臺灣 OCLC 管理成員館聯盟」迄2021年已成立15年,現由本館擔任召集館。為使成員館瞭解 OCLC 與

2051 書法-高年 級 臺中市豐原區翁子國民小學 徐維浩 蔡宜青 2052 書法-高年 級 臺中市霧峰區四德國民小學

拾玖、本簡章經臺中市立外埔國民中學 106

夏俊雄 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系 王偉仲 召集人. 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系

臺灣研究 參考工具 電子期刊 報紙 社會科學 文學 綜合. 國中小 高中職

5/8 主持人簽 署的同意書版本為 2.0 版、日期為 4/28。但 5/15 協同指 持人代簽的為 1.2 版、日期為 3/18。到底哪一份為最新

從小到大都在台中唸書,大學就讀 ○○ 大學國貿系,學習國際貿易方面的專業知識。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