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生自我分化、親子衝突與生涯決定狀態關係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學生自我分化、親子衝突與生涯決定狀態關係之研究"

Copied!
13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韓楷檉 博士

大學生自我分化、親子衝突

與生涯決定狀態關係之研究

研究生:陳怡樺 撰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七月

(2)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生涯決定狀態之現況,並進一步探討大學生自 我分化、親子衝突與其生涯決定狀態之間的關係。 研究者以自編之「生涯決定量表」及「大學生親子衝突量表」為研究 工具,對台灣地區836位大學生進行施測,以描述統計分析、單因子多變 量變異數分析、典型相關及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 析,結果如下所述: 一、大學生生涯決定狀態略趨於定向(平均數為2.86)。 二、大學生自我分化的發展有中等以上的程度(平均數為3.20)。 三、大學生與父母發生親子衝突的程度略低(平均數為2.68)。 四、不同性別、年級與科系之大學生,其生涯決定狀態有顯著差異。 五、大學生自我分化與其生涯決定狀態之間有顯著的典型相關存在。 六、大學生親子衝突與其生涯決定狀態之間有顯著的典型相關存在。 七、大學生親子衝突能有效預測其生涯決定狀態,其中,以「侵犯自主行 為」層面為主要的預測變項。 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對父母、實務工作者及後續研究提 出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字:生涯決定狀態、自我分化、親子衝突

(3)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differential of self, parent-adolescent conflict, and career decision status of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the self-edited scale, Career Decision Scale and Parent- Adolescent Conflict Scale, the researcher tested 834 college students in Taiwan by means of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ne-way MANOVA, canonical analysis, and stepwise multiple analysis. The main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College students were rated more decided on their career decision status. (2)College students were rated above middle on their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ial of self. (3)College students were rated less frequency on their parent- adolescent conflict. (4)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rating the career decision status among different gender, grade, and major. (5)There was significant canonical cor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tial of self and career decision status. (6)There was significant canonical correlation between parent-adolescent conflict and career decision status. (7)The aggression of self-determined behavior subscale was found to be predictive of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decision status.

According to these findings, some effective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for parents, practical counselors, and subsequent researches.

Keywords: Career Decision Status, Differential of Self, Parent- Adolescent Conflict.

(4)

中文摘要 ……… Ⅱ 英文摘要 ……… Ⅲ 目次 ……… Ⅳ 表次 ……… Ⅵ 圖次 ……… Ⅶ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問題………5 第三節 名詞釋義………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生涯決定的理論基礎及其相關研究………8 第二節 大學生自我分化與生涯決定狀態之關係研究………...25 第三節 大學生親子衝突與生涯決定狀態之關係研究………...3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48 第二節 研究假設………..49 第三節 研究對象………..50 第四節 研究工具………..52 第五節 研究程序………..64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6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大學生生涯決定狀態之分析………..66 第二節 大學生自我分化之分析…...……..….………..77 第三節 大學生親子衝突之分析………..……....…..…………..79

(5)

第四節 大學生自我分化、親子衝突與其生涯決定狀態之關係…..82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91 第二節 建議………..94 參考書目 中文文獻………99 西文文獻………..102 附錄 附錄一 大學生親子衝突調查問卷………111 附錄二 問卷專家效度名錄………...112 附錄三 大學生生涯決定調查問卷預試量表...……….113 附錄四 親子衝突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117 附錄五 大學生親子衝突預試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118 附錄六 自我分化量表修訂者之同意使用書………....119 附錄七 生涯決定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120 附錄八 生涯決定預試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121 附錄九 大學生生涯決定概況調查問卷…..…...…..………122

(6)

表2-1 親子衝突事件一覽表………...39 表3-1 預試研究樣本之分布情形………...51 表3-2 正式研究樣本之人數分配表………..…..…...51 表3-3 正式研究樣本之分布情形…..…..…..…..………..…...52 表3-4 大學生親子衝突量表初稿架構………...53 表3-5 大學生親子衝突預試量表之題號與信度分析表………...55 表3-6 大學生親子衝突預試量表之相關矩陣………....……….55 表3-7 大學生親子衝突量表之題號與信度分析表………...56 表3-8 大學生親子衝突量表之相關矩陣………...56 表3-9 大學生親子衝突量表之因素分析摘要表………...57 表3-10 生涯決定量表初稿架構………...59 表3-11 生涯決定預試量表之題號與信度分析表………..…...60 表3-12 生涯決定預試量表之相關矩陣………..……...61 表3-13 生涯決定量表之題號與信度分析表…….………...62 表3-14 生涯決定量表之相關矩陣………...62 表3-15 生涯決定量表之因素分析摘要表………...63 表4-1 大學生生涯決定各層面之現況分析………..…...66 表4-2 大學生生涯決定量表之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68 表4-3 不同性別大學生生涯決定狀態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表...70 表4-4 不同性別大學生生涯決定狀態之t考驗分析摘要表...71 表4-5 不同年級大學生生涯決定狀態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表...72 表4-6 不同年級大學生生涯決定狀態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73 表4-7 不同年級大學生生涯決定狀態之事後比較摘要表……...73 表4-8 不同科系大學生生涯決定狀態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表...74 表4-9 不同科系大學生生涯決定狀態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75 表4-10 不同科系大學生生涯決定狀態之事後比較摘要表...75 表4-11 大學生自我分化各層面之現況分析...77 表4-12 不同性別大學生自我分化之一般狀況...….…..…..…...…...78 表4-13 不同年級大學生自我分化之一般狀況…..…..…..…...…...78 表4-14 不同科系大學生自我分化之一般狀況…..…...78 表4-15 大學生親子衝突各層面之現況分析………...79 表4-16 大學生親子衝突之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80 表4-17 不同性別大學生親子衝突之ㄧ般狀況.…..…..…..………….….81 表4-18 不同年級大學生親子衝突之一般狀況………....…..…..….81 表4-19 不同科系大學生親子衝突之ㄧ般狀況…..…..……….…81

(7)

表4-20 大學生自我分化與其生涯決定狀態的相關係數摘要表……...82 表4-21 大學生自我分化與其生涯決定狀態之典型相關分析摘要表…..83 表4-22 大學生親子衝突與其生涯決定狀態的相關係數摘要表…….….86 表4-23 大學生親子衝突與其生涯決定狀態之典型相關分析摘要表...87 表4-24 大學生親子衝突與自我分化的相關係數摘要表…………..…....89 表4-25 個人背景變項、自我分化、親子衝突對大學生生涯決定狀態迴歸 分析之顯著性考驗摘要表……...…...…..…..….……..……..89 表4-26 個人背景變項、自我分化、親子衝突對大學生生涯決定狀態之逐 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90

圖 3-1 研究架構圖………48

(8)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主要探討大學生自我分化、親子衝突與其生涯決定狀態之間的 關係,本章共分為三節,分別就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問題及名詞釋義進 行敘述。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青少年是介於兒童與成人之間的過渡階段,必須發展個人的興趣、能 力及價值觀(Herr, Heitzmann, & Rayman, 2006),並完成接納自己、發展同 儕關係、建立自我價值體系與選擇職業等發展任務(黃德祥,2000),方能 成為獨立自主的成年人。大學生正處於青少年晚期的階段,除了持續地發 展個人的興趣、能力及價值觀,更重要的是,必須針對特定領域有具體的 發展,嘗試做出生涯決定(Sharf, 2006)。 趙長寧與賴昭文(2007)以九十四學年度的大一新生為對象,進行大學 生生涯發展狀況之調查研究,研究發現影響個人校系選填的因素依序為個 人的興趣、學(術)科能力、未來的工作機會、生涯發展的潛力及家人的影 響。換言之,我國高中生在選填大學校系時,主要仍是透過個人的興趣、 能力來做決定,其次才考量工作未來的發展性及他人所給予的建議。然 而,張雪梅(2007)同樣以大一學生為對象,針對個人興趣能力的了解程度 及科系滿意度進行調查,卻發現有超過五成以上的大一學生無法確定自己 的興趣與能力,有三成以上不滿意自己所選擇的校系,且過去的研究顯示 仍有超過五成的大學生處於生涯未定向的狀態(林清文,1994;林惠瑜, 2003;金樹人、林清文、田秀蘭,1989 袁志晃,2002)。由此可知,高中 生在缺乏自我知識、遵循他人的建議或未經深思熟慮即做出生涯決定,卻

(9)

在大學階段發現生涯不符預期的情況,因此,部分的大學生改變了自己的 生涯決定而產生轉系、轉校之現象,亦有部分的大學生仍遲遲無法確定自 己未來的生涯目標,面臨生涯未定向的狀態。 事實上,個人在生涯決定的過程中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O’ neil、 Ohlde 及 Barke 等人(1980)認為影響個人生涯決定的因素包括個人因素、家 庭因素、社會因素、脈絡因素、社會經濟因素及心理情緒因素;Herr 和 Cramer(1996)則認為影響生涯決定的因素包括個人屬性因素、價值結構因 素、機會因素與文化因素等。前述這些因素不僅影響個人的生涯決定,也 影響著個人的生涯定向或未定向的狀態。因此,許多學者分從各個因素出 發,著手進行生涯決定狀態的相關研究,這些相關研究包括:年齡(Earl & Bright, 2003; Kinnier, Brigman, & Noble, 1990)、生涯成熟度(Patton & Creed, 2001)、性別角色(謝茉莉,2003; Millard, Habler, & List, 1984; Zhou & Santos, 2007)、人格特質(Lounsbury, Tatum, Chambers, Owens, & Gibson, 2001)、自 我統整(陳麗娟,1993)、生涯信念及非理性信念(王麗芬,2002)、依附關係 (江捷如,1998)、生涯決定困難(Amir & Gati, 2006)、生涯決定自我效能(謝 茉莉,2003)、生涯探索自我效能(Nota, Ferrari, Solberg, & Soresi, 2007)、自 我分化(Kinnier et al., 1990; Lopez & Andrew, 1987)、工作經驗(Earl & Bright, 2007)、相關的生涯規劃、生涯探索課程及生涯方案與協助(邱卉綺,2005; Dziuban, Tango, & Hynes, 1994; Patton & Creed, 2001)、心理分離(Blustein, Walbridge, Friedlande, & Palladino, 1991; Lucas, 1997; Tokar, Withrow, Hall, & Moradi, 2003)、家庭關係(陳麗娟,1993)及親子衝突(Constantine & Flores, 2006; Lee, Choe, Kim, & Ngo, 2000)等變項與生涯決定關係之研究。

前述這些豐富的研究,顯示出大學生生涯決定議題的重要性,而在探 討生涯決定的議題時應考量社會脈絡、文化風情的差異,進而採取適當的 研究取向,方能對大學生的生涯決定狀態有更完善的解釋(Nota et al., 2007)。相較於西方國家強調的個人主義,東方國家籠罩在集體主義思潮中

(10)

(葉明華、楊國樞,1997),東方國家所重視的「家庭」概念確實對大學生 的生涯決定發揮深遠的影響力(謝茉莉,2003)。因此,探究東方國家大學 生的生涯決定議題應從家庭脈絡的取向出發,較為適切。

早期的研究認為,家庭主要透過其所提供之教育、財物等資源,影響 個人的職業選擇(Keller & Whiston, 2008);近來的研究則認為家庭互動及家 庭功能的展現,對個人的生涯探索及生涯決定有相當的影響力(Schulenberg, Vondracek, & Crouter, 1984)。這些家庭互動的研究,可分為兩大部分,其 一為以依附理論為研究基礎,認為親子間若未能發展出安全的依附關係, 將對個人的生涯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另一則從家庭系統的觀點出發,認為 個人所處的家庭系統若具有清楚的界限或個人能從中得到充分的家庭支 持,這樣的環境有助於其建立穩定的自我概念,進一歩發展出良好的生涯 探索自我效能,將能提升生涯決定的能力,其強調個人的自我分化程度對 其生涯決定有正面影響(Blustein et al., 1991; Keller & Whiston, 2008; Solberg et al., 1995)。 就自我分化的概念而言,一個自我分化程度高的人,面對外在事務時 能夠進行理性思考,能夠與其他家庭成員維持適當的情感距離,自我分化 程度高的人也具有較高的自我覺察能力,能夠清楚地區分自己與他人的目 標;自我分化程度低的人,行為往往受到情緒牽引而無法進行理性思考, 與其他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距離過於緊密或疏離,也由於缺乏自我覺察的 能力,自我分化程度低的人往往無法清楚區分自己與他人的目標、價值觀 而對其生涯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Bowen, 1978)。植基於 Bowen 以上的論 述,學者(王行,1993;Kinnier et al., 1990)開始著手探討大學生的自我分化 與其生涯決定狀態及生涯成熟度之間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自我分化與生 涯未定向之間呈現顯著負相關;而自我分化與生涯成熟度之間為顯著的正 相關。研究結果亦指出大學生的自我分化能夠有效預測生涯未定向及其生 涯成熟度(王行,1993;Kinnier et al., 1990)。唯在前述的相關研究中,由於

(11)

工具效度不良(Kinnier et al., 1990)及取樣上的偏誤(王行,1993),使得大學 生的自我分化對生涯未定向的預測力偏低。因此,本研究期改善上述的問 題,針對大學生自我分化與其生涯決定狀態之間的關係做進一步的探討。 在家庭的脈絡中,個人除了要與他人維持適當的情感距離之外,也應 該對彼此不同的目標、價值觀有所區別並加以尊重。然而,受制於傳統文 化的慣例,東方國家的父母往往將自己的目標或價值觀強加於子女身上, 並對子女的生涯決定有特殊的偏好與濃厚的期望,子女為了達成父母的期 望往往接受那些不符己身興趣、能力的決定,對其日後的生涯產生不利的 影響。當子女逐漸成長到大學的階段時,除了面臨到第一次的離家經驗 外,也對獨立自主產生高度的需求,因此,大學生亟欲提高自己對事務的 掌控權及自主性,親子關係也由過去的順服轉為抗拒,甚至引發親子衝 突。國外學者在探討亞裔美國大學生的生涯決定狀態時,認為東方國家父 母及大學生在文化適應的程度上有差異,因此,當大學生在幾近全盤接收 西方文化時,父母卻仍希望保有傳統價值觀及生活方式,因而親子間的衝 突往往一觸即發,前述所指的親子衝突不僅造成亞裔大學生與父母親在生 涯議題上產生溝通困難(Okubo, Yeh, Lin, Fujita, & Shea, 2007),也往往導致 其產生諸多心理問題,如:憂鬱、焦慮、低自尊與行為失常(Lee et al., 2000), 後續的研究顯示,親子間因為生涯目標、價值觀的差異而產生衝突者,能 夠有效預測青少年生涯未定向的狀態(Constantine & Flores, 2006; Winnie Ma & Yeh, 2005)。由此可知,大學生與父母在生涯事件上所發生的親子衝 突似乎與其生涯決定狀態有關。

除了自我分化、親子衝突可能影響大學生的生涯決定外,學者們認為 個人屬性因素,如:性別、年齡、年級和科系等變項,也會影響大學生的 生涯決定(Herr & Cramer, 1996; O’ neil et al., 1980)。就年齡與生涯決定來 看,相關研究的結果顯示年齡或特定的生涯轉換年齡點能夠有效預測大學 生的生涯決定狀態(Earl & Bright, 2003; Kinnier et al., 1990; Patton & Creed,

(12)

2001)。此外,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其生涯決定狀態會有差異,且其生涯未 定向的原因也不同(Earl & Bright, 2003; Guerra & Braungart-Rieker, 1999)。 至於性別、科系與生涯決定狀態的相關研究結果則未完全一致(王麗芬, 2002;林清文,1994;林惠瑜,2003;楊智馨,1997;Earl & Bright, 2003; Guerra & Braungart-Rieker, 1999; Patton & Creed, 2001; Van & Richard, 2000; Winnie Ma & Yeh, 2005)。由於性別、年齡、年級和科系等個人背景因素與 大學生之生涯決定狀態有關,因此,在本研究中,將這些背景因素納入考 量以做進一步的探討。 綜上所述,大學生生涯決定狀態與個人背景因素、自我分化及親子衝 突有關,研究者擬編修量表以評量大學生之生涯決定狀態及大學生在生涯 事件上與父母發生衝突的頻率,並選擇適當的評量工具以評量大學生之自 我分化程度,進一步探討親子衝突、自我分化及個人背景因素對大學生生 涯決定狀態的影響。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之目的有下述七項: 一、探討大學生自我分化、親子衝突及生涯決定狀態的現況。 二、比較不同背景變項大學生在生涯決定狀態之差異情形。 三、了解大學生自我分化與生涯決定狀態的關係。 四、了解大學生親子衝突與生涯決定狀態的關係。 五、探討大學生自我分化、親子衝突對生涯決定狀態的預測力。 六、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未來相關研究與生涯諮商實務工 作的參考。

第二節

研究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動機與目的,本研究所欲探討的問題如下:

(13)

一、大學生自我分化、親子衝突及生涯決定狀態的現況為何? 二、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級、科系)之大學生,其生涯決定狀態之差異 情形為何? 三、大學生自我分化與生涯決定狀態的關係如何? 四、大學生親子衝突與生涯決定狀態的關係如何? 五、大學生自我分化、親子衝突對生涯決定狀態的預測力如何?

第三節 名詞釋義

壹、自我分化 自我分化(differential of self)係指家庭系統中成員能夠進行理性思考的 程度,及與其他成員間維持獨立自主或親密的程度。本研究所指的「自我 分化」則係以大學生在黃慧雯(2001)所修訂之「與父分化量表」、「與母 分化量表」及「去三角關係量表」上的得分為指標,量表得分愈高,表示 受試者自我分化程度愈高;反之,則愈低。 貳、親子衝突 親子衝突(parent-adolescent conflict)係指大學生因為價值觀的歧異、生 涯決定的不同意見或父母過度涉入大學生自主之生涯決定領域,而在生涯 事件上與父母親發生的心理不適、口語衝突或甚至肢體衝突等情形。本研 究所指的「親子衝突」則係以大學生在研究者編製之「大學生親子衝突量 表」上的得分為指標。「大學生親子衝突量表」乃研究者歸納親子衝突事 件之相關文獻,及參酌開放式問卷所得的結果編製而成,量表得分愈高, 代表大學生與父(母)之間的衝突程度愈高;反之,則愈低。

(14)

參、生涯決定狀態

生涯決定可分為兩個面向,其一為生涯決定的過程,另一則為生涯決 定狀態。生涯決定的過程係指個人在面臨生涯抉擇時,將各種資訊加以組 織、整合,並在眾多可能性的選擇項目中進行評估、選擇與確定之過程, 一般稱為生涯決定(career decision);而生涯決定狀態(career decision status) 則係指個人在生涯決定上的定向與否及生涯未定的原因。本研究所指的 「生涯決定狀態」係以大學生在研究者編製之「生涯決定量表」上的得分 為指標,量表內涵包括:(1)焦慮猶豫;(2)缺乏個人知識;(3)缺乏教育及 職業的知識;(4)決定時機;(5)外在阻礙等五個分量表。量表得分越高表示 個體生涯決定愈趨未定向,而在各分量表得分越高,表示其愈容易因為該 項原因而造成生涯未定向的狀態。

(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針對相關文獻進行探討,第一節為生涯決定的理論基礎及其相關 研究;第二節為大學生自我分化與生涯決定狀態之關係研究;第三節為大 學生親子衝突與生涯決定狀態之關係研究。

第一節

生涯決定的理論基礎及其相關研究

個人在發展過程中隨著年齡、身心發展狀況之不同,以及與複雜環境 不斷的互動,而發展出獨特的需求、任務、生活型態與人生目標(韓楷檉, 1996)。諸如:兒童時期發展個人的興趣、信念及價值觀等;青少年時期面 臨生涯決定;成年人或有面臨生涯轉換;老年時期則必須善加安排退休生 涯。不同的階段都有必須完成的若干任務,本研究以青少年晚期之大學生 為研究對象,因此,將針對大學生生涯決定狀態的相關概念、影響因素及 評量方式做介紹。 壹、生涯決定的概念 生涯決定是一種發展的歷程,且個人生涯決定所展現的能力,就是其 生涯成熟度的表徵(Sharf, 2006)。當個體的生涯成熟度愈高,即代表個人在 生涯決定時能展現出愈佳的決定能力,個人生涯決定的能力被視為生涯成 熟的一種外在表現。生涯成熟包含了認知與情感兩大面向,其中,生涯決 定的技巧是屬於生涯成熟的認知面向;而個人對生涯決定歷程所持之態度 則屬於生涯成熟的情感面向,此外,生涯決定狀態也是生涯成熟的一種面

(16)

向(Earl & Bright, 2003)。

生涯決定與生涯決定狀態是極為相似的概念,但兩者仍是有所區別 的。所謂生涯決定係指個人在結合自我與環境的基礎下,衡量每一個行為 的結果與可能性,進行選擇的過程(Herr et al., 2006),換言之,生涯決定是 一個遵循特定步驟且連續發展的過程。而生涯決定狀態則包括生涯定向 (career certainty)及生涯未定向(career indecision)的區分,且生涯定向或生涯 未定向被視為一種暫時的狀態,亦即個人在做決定時遭遇困難所呈現的暫 時狀態,故生涯決定狀態不僅強調定向或未定向的區分,亦重視生涯未定 向的原因,如自我及職業世界資訊的不足、生涯決定技巧缺乏及生涯決定 重要性的不足等(Earl & Bright, 2003; Saka & Gati, 2007)。易言之,生涯決 定是一種過程,生涯決定狀態則是一種生涯定向或生涯未定向的暫時狀 態,並包括生涯未定向原因的概念。 就生涯決定過程的概念而言,學者曾經提出生涯決定應踐行的步驟, 如 Miller-Tiedeman 與 Tiedeman(1990)認為個人在選擇的初期會對自我與外 在世界進行探索,待思緒及感覺逐漸穩定後將發展出暫時性的選擇,經過 選擇、評估及加以釐清的過程後,予以執行、修正及統整。上述的這些過 程並非直線進行,若個人在任一階段對該項選擇有所質疑時,將回到探索 階段重新進行決定。Gelatt(1989)則認為個人在做生涯決定時,必須先體認 到決定的必要性,透過資料的蒐集及對各種選擇可能產生的結果及其發生 的可能性加以預測,按照優先次序或特定規則做出決定。此外,Gati(1986, 1996)將因素刪除法的觀念運用在生涯決定的歷程上,認為個人在決定時, 應先針對生涯決定的問題加以釐清並確認該決定可能涉及的層面,並將可 能涉及的層面予以排序並描述個人對各層面的偏好,之後針對符合個人偏 好及具備可行性的選項進行深度探索,最後將這些選項加以排序而將第一 選項付諸實行。 上述學者所提出之生涯決定過程雖未盡相同,但都顯示個人會透過相

(17)

關資料的搜尋,逐步限縮決定的範圍,並按照特定的規則做出生涯決定。 而個人在生涯決定的過程中,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也會影響 到個人的生涯決定狀態。 就生涯決定與否的概念而言,早期的研究多將生涯決定狀態概分為生 涯定向及生涯未定向(Hartung, 1995),然而,Fouad(1994)認為生涯定向或 生涯未定向的狀態皆非單向度的概念,近來也有諸多學者針對生涯決定狀 態的類別作更細部的區分(Kelly, 2003; Osipow, Carney, & Barak, 1976)。其 中,部分學者透過蒐集研究參與者的相關資料並進行群聚分析,以區分生 涯未定向的次類別(Kelly, 2003);亦有學者將生涯決定評量工具中的構念, 作為區分大學生的生涯決定狀態類型的依據(Osipow, Carney, & Barak, 1976)。如 Kelly 蒐集大學生之生涯決定程度、智力及五大人格特質等相關 資料,並進行群聚分析以對大學生之生涯決定狀態做細部的區分,包含了 四個次類別,分別為(1)良好調適-資訊追求者:這類型的人智力較高且具 備高度企圖心及不自我設限的人格特質,對於自我或職業世界的資訊有高 度的需求,但在面對生涯決定時則顯示低度的焦慮;(2)神經質的生涯未定 -資訊追求者:其人格特質多以神經型者居多,對自己的生涯通常抱持嚴謹 的態度,也常會有劃地自限的困境,不僅對於自我或職業世界的資訊有高 度的需求,在面對生涯決定時往往顯示高度的焦慮;(3)智力低-資訊追求 者:這類型的人也追求自我及職業世界的資訊,但資訊的缺乏主要原因係 由於這類型的人的智力較差,特別是在數學或口語上的能力較低所致。此 外,其人格顯示較低的外向性與開放性的特質,與同儕相比,這類型的人 在完成大學學業上顯現出更多的難度;(4)尚未承諾-外向者:這類型的人 對生涯抱持積極、開放的態度,在生涯選擇上也勇於追求自我的目標,僅 僅因為個人在資訊上的不足或選擇技巧的缺乏而尚未做出決定(Kelly, 2003, p. 451)。 然而,Guay、Ratelle 與 Scenecal(2006)卻認為區分生涯決定狀態的次

(18)

類別時,應囊括時間的向度。因此,Guay 等人以 325 位大學生為對象,進 行為期三年的縱貫性研究,針對個人自主、父母支持自主及生涯自我效能 等心理特質的資料進行群聚分析,將生涯未定區分為兩類:病態性的生涯 未 定 (chronically undecided) 及 發 展 性 的 生 涯 未 定 (developmentally undecided)。一般認為發展性的生涯未定是普遍存在於個人生涯發展的過程 中,且對於多數青少年而言是易於解決的;而病態性的生涯未定係在做決 定的過程中遭遇較為嚴重的困難,且通常伴隨有高焦慮、負向思考及個人 認定混淆等特徵,故隨著時間推展,其生涯定向程度未能有所提升,反之, 發展性的生涯未定者,隨著時間推展,其生涯定向程度能有所提升(Guay, Ratelle, & Scenecal, 2006; Saka & Gati, 2007)。

除了上述的分類方法之外,亦有其他學者嘗試從生涯決定評量工具的 構念中,找出區分大學生生涯決定類型的依據。如 Osipow、Carney 及 Barak 等人(1976)所發展之生涯決定量表(Career Decision Scale),在未定向分量表 中即包含四個構念,分別為(1)外在障礙;(2)雙趨衝突;(3)個人衝突;(4) 缺乏結構、信心和選擇的焦慮。這四個構念可視為大學生生涯未定向的成 因,亦可視為生涯未定向的四個次類別。 綜上所述,生涯決定可從兩個面向來觀察,其一為生涯決定過程的概 念,稱為生涯決定;另一則為生涯定向與否及生涯未定原因的概念,又稱 為生涯決定狀態。就生涯決定的過程而言,個人透過蒐集自我或職業世界 的資訊,並遵循特定步驟及運用選擇技巧來做出生涯決定。而就生涯決定 狀態而言,除了瞭解生涯決定狀態的次類別之外,應對生涯未定的原因做 進一步的探討,以對生涯決定狀態有更深入的瞭解。在本研究中,採用生 涯決定狀態的概念,包括生涯定向及生涯未定向,而在生涯未定向中,則 包含了焦慮猶豫、缺乏個人知識、缺乏教育及職業的知識、決定時機及外 在阻礙等五個次類別。

(19)

貳、生涯決定的相關理論

許多生涯決定與生涯發展的理論,認為家庭對於晚期青少年的生涯發 展有相當大的影響力,然而,對於其在生涯決定中所扮演的角色卻未有明 確說明(Blustein et al., 1991)。相關的生涯決定理論如 Miller-Tiedeman 與 Tiedeman 之個人主義論、Gelatt 之職業決策模式理論及 Gati 之因素刪除 法、Peterson 等人之認知訊息處理理論,這些理論往往側重個人生涯決定 過程的描述或理想決定的做成,對於家庭脈絡與個人生涯決定之間的關係 也未多加著墨(Lopez & Andrews, 1987)。

回顧家庭與個人生涯決定的相關論述,早期 Bordin 等人認為個人的童 年經驗會影響其職業選擇,Roe 的親子互動模式則說明了親子互動的類型 會影響孩子職業選擇的類別,近來的研究則多從家庭系統理論著手,強調 家庭脈絡對個人生涯決定的影響(Sharf, 2006)。而除了家庭系統理論之外, 尚有其他決定理論也提及家庭脈絡與生涯決定之間的關係,如 Mitchell 與 Krumboltz 所提出之社會學習理論及 Lent、Brown 與 Hacket 等人所提出之 生涯自我效能理論…等,都可以看到家庭脈絡對個人生涯決定狀態的影 響。以下針對這些理論予以探討,透過這些理論或模式除了可以看出大學 生生涯決定的歷程,亦可清楚看到影響大學生生涯決定狀態的多元因素, 對於生涯決定狀態及影響因素將有更完整的瞭解,而家庭系統理論中與生 涯相關的理論則容後於第二節一併介紹。 一、社會學習論 Krumboltz、Mitchell和Jones(1979)植基於Bandura早期的社會學習觀點 而提出社會學習論,該理論歸納出四個影響個人生涯發展與決定的因素, 分別為遺傳天賦與特殊能力、環境條件與事件、學習經驗及任務取向技

(20)

巧,個人透過前述先天能力或各因素中所習得的經驗進行自我及外在世界 的觀察,並利用任務進行技巧做出生涯決定(引自Herr et al., 2006)。在這些 因素中,「家庭」的影響力隱含於「環境條件與事件」的因素中,如父母 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及家庭財務狀況對孩子生涯發展及決定所產生的 影響。 二、生涯自我效能理論

Lent、Brown 及 Hacket 等人(1993)基於 Bandura 社會學習的觀點,提 出生涯決定自我效能模式以探討生涯決定的過程及影響因素。Lent 等人指 出,在理想的情況下,個人透過學習經驗所產生的自我效能及結果期待是 影響生涯決定的重要因素。然而,生涯決定並非總在理想的情況下產生, 情境因素也因而在個人生涯決定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其中,情境因 素諸如:就業時的不公平待遇、玻璃天花板阻礙、生涯決定係受到父母或 長者影響的文化慣例及家庭的支持等。由此可知,隱含於情境因素中的「家 庭」對於個人生涯決定亦有一定的影響力。 三、生涯決定歷程模式 O’ neil 等人(1980)提出六個影響個人生涯決定與性別角色社會化的因 素,包括(1)個人因素:如能力、態度及成就需求等;(2)家庭因素:如父親 角色模式、母親角色模式及親子互動經驗等;(3)社會因素:如教育經驗、 同儕或傳媒的影響等;(4)脈絡因素:如機會;(5)社會經濟因素:如社會地 位、種族及職業的供需等;(6)心理情緒因素:如害怕失敗、角色衝突及缺 乏信心等。由此可知,家庭影響著個人的生涯決定。 四、職業決策模式 Jepsen(1976)依據青少年組織自我與外在世界資訊的方式,將青少年生

(21)

涯決定方式分為 12 類,且認為個人生涯決定的方式會影響其職業發展。 其後,Jepsen 將青少年的先前經驗與其生涯決定的概念結合,並將「先前 經驗」視為影響青少年生涯決定的社會脈絡因素(引自 Herr et al., 2006)。而 青少年所面臨的社會脈絡係由家庭、學校、宗教、鄰里…等團體所組成, 這些團體會陸續地對青少年發出訊息,而青少年亦會對這些參照團體(家 庭、學校、宗教、鄰里)所發出的訊息做出回應,並不斷修正自我以達成目 標。換言之,青少年的生涯決定,受到社會脈絡中重要他人的影響,在輔 導青少年做生涯決定時,應該協助他們檢視所處的社會脈絡。 上述各個理論,可以清楚地看到家庭、學校及社會脈絡等環境因素對 個人生涯決定的影響,就家庭脈絡與大學生的生涯決定狀態來看,不論是 原生家庭所提供的相關資源或家庭互動歷程,都可能對大學生的職業選擇 類別或生涯決定狀態產生影響。此外,尚有諸多因素影響大學生的生涯決 定狀態,以下即針對生涯決定狀態的影響因素及相關的研究做說明。 參、生涯決定狀態的影響因素及其相關研究 影響個人生涯決定的因素相當多,學者們將這些生涯決定的影響因素 加以歸納,如 O’ neil 等人(1980)認為影響生涯決定的因素包括個人因素、 家庭因素、社會因素、脈絡因素、社會經濟因素及心理情緒因素;Herr 和 Cramer(1996)則認為影響生涯決定的因素包括個人屬性因素、價值結構因 素、機會因素與文化因素。雖然這兩位學者的歸納方式及各個因素的概念 不完全相同,但整體而言,仍不脫離個人內在心理層面及外在環境兩大因 素,以下就相關的研究結果加以歸納整理。 就個人內在心理層面而言,包括人格特質、自我認定狀態、年齡、性 別…等。學者(Kelly, 2003; Lounsbury et al., 1999)在探討五大人格特質與生

(22)

涯決定之間的關係時,發現人格特質屬一致性、認真負責者,在生涯決定 上愈趨定向;人格特質屬神經質者,在生涯決定上愈趨未定向。其次,個 人的自我認定狀態呈現自主認定者,其生涯決定愈趨定向;反之,自我認 定狀態呈現尋求認定、認定混淆或辨識遲滯、辨識混淆者者,其生涯決定 愈趨未定向(楊智馨,1997;劉姿君,1994;Guerra & Braungart- Rieker, 1999)。再者,個人自我統整的不足也將導致生涯發展的不成熟,而生涯成 熟則能有效預測生涯決定的情形(陳麗娟,1993)。換言之,個人自我統整 的不足將導致生涯成熟度低落,而個人的生涯成熟度愈低,其生涯決定也 愈趨未定向。 而 Gribben 與 Keitel(1992)的研究中指出情境焦慮是造成大學生生涯未 決定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特質焦慮則是透過情境焦慮或問題定向(problem orientation)等因素,間接造成大學生生涯未定向的狀態。而 Larson 與 Wilson(1998)則從家庭系統的理論出發,認為在代間傳遞的過程中,當個 人感受到與其他家庭成員間過於親密或疏離時,個人會因為害怕失去自主 性或害怕被拒絕而引發焦慮,進而對個人的生涯決定產生困難。Larson 與 Wilson 根據上述的歸納而提出一個路徑模式,認為「焦慮」在代間傳遞及 個人生涯決定困難之間扮演中介的角色,並以 1006 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 透過路徑分析加以檢驗,研究結果顯示焦慮對於生涯決定困難的直接效果 顯著,其影響係數為 .40(p< .001),由此可知,焦慮對於大學生生涯決定 困難有直接的影響。其後,Amir 與 Gati(2006)復以 299 位大學生為研究對 象,探討生涯決定困難與其生涯決定程度之間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兩者 之間有顯著負相關,亦即大學生生涯決定困難程度愈高,其生涯決定程度 愈低。 Saka 與 Gati(2007)根據前述研究提出一個生涯未定向的模式,該模式 試圖從個人及情感相關的面向來闡釋生涯未定向的原因,囊括三個主原因 及十一個次原因,分別為負向觀點(pessimistic views):係指對生涯決定過

(23)

程、工作世界及個人控制的負向觀點;焦慮(anxiety):係指對生涯決定過 程、生涯未確定、決定本身及決定結果的焦慮;自我認定(self and identity): 係指一般的焦慮、自尊低落、衝突依附與分化。Saka 與 Gati 根據該模式發 展 出 情 感 - 人 格 相 關 的 生涯 困 難 量 表 (Emotional and Personality Career Ddfficulties scale),進一歩以 747 位大學生為對象,依其在該量表上的得分 區分為高中低三組,並分別探討其在該量表上之得分與生涯決定狀態之間 的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大學生在該量表上得分愈高,其生涯決定愈趨未定 向。 另外,就外在環境而言,個人所處的外在環境不外乎家庭、學校及社 會等,個人在與這些環境互動時,所得到的支持力量、相關協助或學習經 驗引發的生涯自我效能,都對於個人的生涯決定有關鍵性的影響。從家庭 環境來看,家庭關係不僅會影響子女對於職業類別的選擇(Sharf, 2006),也 影響個人的生涯成熟度(Kenny, 1990),並能有效預測子女生涯不確定的情 形(陳麗娟,1993)。此外,若個人在家庭中得到較多的支持或父母親能夠 在個人追求獨立時給予鼓勵,將能讓個人勇於從事生涯探索與生涯決定(楊 淑萍,1995;Guerra & Braungart-Rieker, 1999;Keller & Whiston, 2008)。 Nota 等人(2007)以 253 位義大利女高中生為對象,針對家庭支持、生涯探 索自我效能及生涯未定向之間的關係進行實徵研究,透過積差相關得出家 庭支持與生涯未定向間呈顯著負相關(t = -.21,P < .05),且與生涯探索自我 效能間呈顯著正相關(t= .27,P < .05),而生涯探索自我效能則與生涯未定 向呈顯著負相關(t = -.39,P < .05)。換言之,來自家庭的支持愈高,個人的 生涯探索自我效能即愈高,而個人的生涯探索自我效能愈高,其生涯未定 向程度愈低,亦即生涯決定愈趨定向。除了來自家庭的支持與鼓勵外,親 子間發展出適當的自我分化、心理分離或穩定的依附關係,亦使得個人能 夠勇於探索未知的生涯,進一步進行生涯選擇與承諾(王行,1999;江捷如, 1997;Blustein et al., 1991; Kinnier et al., 1990; Tang et al., 1999)。然而,若

(24)

家庭中親子關係緊張而親子衝突頻傳者,個人在生涯決定上往往呈現未定 向的狀態,同時亦伴隨心理適應困難等現象(Constantine & Flores, 2006; Lee et al., 2000)。

前述家庭關係與生涯相關的研究多從整體概念來探討,近來,Keller 與 Whiston(2008)將研究範疇具體化,其發展出一個父母生涯行為檢核表 (Parent Career Behavior Checklist),該父母生涯行為檢核表總計 30 個題項, 經因素分析後得出父母行為可區分為兩大類,分別為父母心理的支持及具 體的行動。Keller 與 Whiston 假定某些特定的父母行為會影響青少年的生 涯發展,其進一歩以 282 位大學生為對象,透過積差相關及逐步多元迴歸 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父母行為(包括心理的支持及具體的行 動)與生涯成熟、生涯決定自我效能呈顯著正相關,進一歩將父母行為各題 項、個人背景變項投入自變項,顯示有五項特定的父母行為能有效預測大 學生生涯成熟及生涯決定自我效能,其中四項屬於心理支持的部份,顯示 父母行為若能提供青少年心理上的支持將有助於其生涯發展。由此可知, 家庭因素對於個人生涯決定的影響重大,因此,本研究將親子間的關係列 為探究的變項。 此外,個人透過學習經驗所產生之自我效能與結果期待,也與生涯決 定有顯著的負相關(謝茉莉,2003;Betz & Voyten, 1997),個人的生涯決定 自我效能愈高,其生涯決定量表的得分愈低,其生涯決定愈趨定向,此與 Earl 與 Bright(2007)的研究顯示美好的工作經驗能促進個人的生涯確定,有 異曲同工之妙。其他如個人的生涯信念、非理性信念及生涯決定自我效能 等皆可有效預測生涯決定情形(王麗芬,2002;謝茉莉,2003)。此外,Dziuban 等人(1994)指出大學生生涯未定向的原因在於其生涯決定過程中的需求未 被滿足,故外在環境若能在此時給予相關協助,如:個人接受教育或職業 的機會、教育資源、城鄉因素或適時地提供相關生涯規劃及生涯探索課 程、方案與協助等,將有助於大學生生涯發展與生涯決定(邱卉綺,2005;

(25)

Dziuban, Tango, & Hynes, 1994; Patton & Creed, 2001)。 上述的自我分化、親子衝突、生涯規劃課程…等因素,雖然是源自於 外在環境,但其影響力則回溯至個人內在層面,進而對個人生涯決定產生 影響,如:自我分化程度高者,能明確區分自我並具有較高的自主性;親 子衝突程度高者,大學生所知覺到的支持力量就相對薄弱。綜上所述,生 涯決定的影響因素可歸納為個人內在心理因素及外在環境因素兩大類 (Vidal-Brown & Thompson, 2001),其中,個人內在因素如人格特質、自我 認定及焦慮…等;外在因素如親子衝突、生涯自我效能及生涯規劃課程 等,內外在因素共同影響著個體之生涯決定。 肆、個人背景變項與生涯決定之相關研究 生涯決定的影響因素相當繁多,Herr 和 Cramer(1996)認為個人屬性因 素是生涯決定狀態的影響因素之一,相關的研究在探討生涯決定議題時, 也常將年齡、年級、性別、修讀科系等個人背景資料納入考量,顯見個人 背景資料應與生涯決定有關。 就年齡來看,Kinnier 等人(1990)曾以總計 604 位大學生及大學畢業生 為對象,探討年齡、在學狀態及個體化程度與生涯未定向之間的關係。研 究結果顯示年齡與生涯未定向呈現顯著負相關,亦即隨著年齡增長,生涯 未定向的狀態會逐漸減少,且透過多元逐步迴歸分析,顯示年齡能夠有效 預測大學生的生涯未定向,其解釋變異量為 6%。Earl 與 Bright(2003)則以 804 位大一學生及 353 位大三學生為對象,探討年齡、年級、性別及兼職 工作型態與生涯決定狀態之間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年齡與生涯未定向呈 現顯著負相關,透過簡單迴歸分析,亦顯示年齡能夠有效預測生涯未定 向。上述的研究認為,年齡能夠有效預測大學生生涯決定狀態,然而,Patton

(26)

與 Creed(2001)卻認為年齡雖與個人的生涯決定狀態有關,但僅限於特定的 生涯轉換年齡點。他們以年齡及性別為自變項,而生涯決定量表的定向分 量表及未定向分量表為依變項,進行多變量變異數分析,結果顯示 12 歲 組的生涯未定程度大於 14 歲組;而 14 歲組的生涯未定程度則小於 17 歲 組。換言之,當個人在 17 歲面臨迫切的生涯決定時,會因為面臨決定的 焦慮顯現出較高的未定向。 若進一步觀察同屬大學階段的學生,相關的研究顯示大一新生的生涯 決定狀態趨於未定向,大三及大四的學生則呈現了生涯定向的狀態(Guerra & Braungart-Rieker, 1999)。而後,Earl 與 Bright(2003)將年級視為自變項, 而生涯決定狀態為依變項,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顯示大一生在原 因量表中「職業世界的知識」分量表得分較高;大三生則是在原因量表中 「生涯決定重要性」分量表得分較高。換言之,大一學生生涯未定向的主 要原因是缺乏職業世界的知識;而大三學生生涯未定向的主要原因則為缺 乏生涯決定的重要性。由此可知,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其生涯決定狀態會 有差異,生涯未定向的原因也不同。 近來,Zhou 及 Santos(2007)復以 195 位大學生為對象,其中包括英國 學生 109 人及中國學生 85 人,就性別、年級及文化差異與其生涯決定困 難之間的關係進行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年齡、年級與生涯決定困難呈現 顯著負相關,亦即隨著年齡增長,其生涯決定困難愈低;愈高年級之大學 生,其生涯決定困難亦愈低。換言之,大學生隨著年齡、年級提升,其覺 察之生涯決定困難逐漸降低(Zhou & Santos, 2007),其生涯決定狀態愈趨定 向(Amir & Gati, 2006),此與前述研究結果有相輔相成之處。

至於性別與生涯決定狀態之間的關係,相關的研究結果則有相當大的 歧異,部分學者的研究指出性別在個人的生涯決定狀態上並無顯著差異(王 麗芬,2002;林惠瑜,2003;楊智馨,1997;Earl & Bright, 2003; Guerra & Braungart-Rieker, 1999; Winnie Ma & Yeh, 2005);亦有學者認為性別在個人

(27)

的生涯決定狀態上有顯著差異(林清文,1994;Patton & Creed, 2001; Van & Richard, 2000)。進一步就男女生之生涯決定程度來看,有研究認為男生的 生涯決定程度高於女生(林清文,1994;Patton & Creed, 2001),但 Van 與 Richard(2000)的研究則認為女生的生涯決定程度高於男生,兩者有截然不 同的結果。 除了上述的年齡、年級及性別等因素,修讀科系對大學生生涯決定產 生的影響也有不同的研究結果,國內學者的研究指出人文社會科學類的大 學生生涯決定趨定向,工程應用科學類的大學生生涯決定屬於迷失方向(林 惠瑜,2003),此與 Guerra 及 Braungart-Rieker(1999)的研究結果認為主修 經濟、工程及科學者,主修社會科學的大學生顯示較高的生涯未定向則不 大相同。 綜上所述,各個背景變項與生涯決定的研究結果並不一致,部分的研 究結果甚至與其他研究呈現迥異的結果,因此,本研究將針對上述的年 級、性別及修讀科系等背景資料,探討我國不同背景資料的大學生在生涯 決定狀態的差異情形。 伍、大學生生涯決定之評量 由上述的研究可看出學者們對於生涯決定議題的重視,他們發展出許 多評量生涯決定的工具,其中包括量化方式及質化方式。就量化方式而 言,早期生涯決定的評量工具所囊括之面向較為單一,然而,生涯決定為 多面向的概念(Fouad, 1994),因此,近年來發展之量表企圖囊括影響個人 生涯決定的多元因素。就質化方式而言,通常透過回溯性方式來取得當事 人及家庭成員在生涯選擇上之相關資訊,如:Taylor的家庭工作歷史(family work history)。由於質化方式強調晤談以取得個人內在深層的資訊,因此, 使用者需具備更多專業,在實際運用上也有耗時耗力的缺點。本研究主要

(28)

探討個人的自我分化、親子衝突與其生涯決定是否有相關,且欲瞭解自我 分化、親子衝突是否能有效預測其生涯決定狀態,因此,在工具選擇上採 量化方式,以下列舉幾個重要的生涯決定評量工具。 在眾多生涯決定評量工具中,最重要者莫過於生涯決定量表。生涯決 定量表最早是由Osipow等人(1976)透過與大學生的晤談資料發展而成,此 為最廣泛應用在大學生與高中生生涯定向的評量與診斷工具,該量表內容 包括二個評量教育及職業抉擇確定程度的題目,其餘16個則為評量生涯未 定向原因的題目,最後一題開放式題目不計分。在信、效度考驗方面, Osipow等人(1976)以兩群大學生為對象,其間隔兩週之再測信度分別為.90 及 .82,顯示其信度良好。在效度方面,則針對生涯未定向量表以主成分 分析法進行因素分析,經最大變異轉軸得四個因素,分別為外在障礙、雙 趨衝突、個人衝突與缺乏結構、信心和選擇的焦慮,其解釋的總變異量為 81.3%,顯示其效度良好。 國外許多學者在運用生涯決定量表時,也針對此量表的信度加以考 驗,其內部一致性α係數介於 .76~ .89之間(Lee et al., 2001; Patton & Creed, 2001; Peng, 2001; Winnie Ma & Yeh, 2005),顯示其信度獲得許多實證的支 持。而在效度方面,Hartman與Hartman(1982)以生涯決定自我效能量表之 得分作為效標,測得生涯未定向分量表與效標之間有顯著的負相關,顯示 該量表具有不錯的同時效度及預測效度。 然而,後續的研究在生涯未定分量表的因素分析卻未有一致的結果, 因此,國外學者在使用生涯決定量表時,普遍採用整體的觀點來看待生涯 未定,亦即使用生涯未定分量表的總分來判斷其生涯決定的狀態,對於生 涯未定的因素結構未有多加著墨(Tokar et al., 2003)。但生涯未定並非單一 面向的概念,除了要對大學生的生涯決定狀態有所瞭解,更重要的是,應 該進一步探討大學生生涯未定向的原因,並據此予以適當的介入,以幫助

(29)

大學生順利完成生涯決定的任務。為瞭解大學生生涯未定的原因,生涯未 定分量表的因素結構就顯得格外重要。 以國內而言,許多學者亦因應不同的對象,參酌生涯決定量表進行修 訂與考驗。如陳金定(1988)以高中生為研究對象編擬出「生涯決定量表」, 共計36題,含五個因素;劉姿君(1994)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編擬出「生涯 決定量表」,該量表共計17題,包括一題問答題,正向題二題,其餘14題 為反向題。 劉姿君(1994)曾針對「生涯決定量表」進行信效度的考驗,在信度考 驗方面,其內部一致性之Cronbach α係數為 .87,間隔兩週之重測信度 為 .75。而在效度考驗方面,則將個人在「生涯定向分量表」上得分為3 分或4分者,歸為生涯未決定組,得分為1分或2分者,歸為生涯已決定組, 再將以上兩組受試者在「生涯決定量表」上的得分進行平均數差異t考驗, 結果兩組的平均數差異達顯著水準(t = -13.13,P < .001),顯示其效度頗佳。 後 續 學 者 在 沿 用 該 量 表時 也 都 針 對 其 信度 進 行 考 驗 , 測 得 全 量表 之 Cronbach α係數介於 .84~ .88之間(王麗芬,2002;楊智馨,1997;韓楷檉 等人,2007),顯示「生涯決定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而在效度考驗方面, 楊智馨(1997)則以題項與分量表之間的相關進行考驗。然而,如同國外研 究,國內研究者皆未對於生涯未定向的因素結構加以探討,僅韓楷檉等人 (2007)針對生涯未定向的部分,以主成分分析法進行因素分析,透過斜交 轉軸法歸納出三個因素,分別為缺乏自我瞭解與信心、缺乏生涯資訊及限 制與雙趨衝突,其解釋的總變異量為50.00%,顯示生涯決定量表具有不錯 的效度。 除了生涯決定量表之外,Jones與Chenery則(1980)依據理論與實徵資料 編製出職業決定量表(Vocational Decision Scale),目的在於評量「生涯不確 定」,共計14個題項,包含三個因素,分別為自我不確定、選擇-工作的重 要性及變動的自我。在信、效度考驗方面,測得相隔兩週的重測信度為.50;

(30)

且具有良好的同時效度和預測效度。而後,Jones(1989)將職業決定量表加 以修訂而編製出生涯決定側面圖(Career Decision Profile),共計16個題項, 包含確定分量表、安適分量表及原因分量表,其中,原因分量表可分為四 個因素,分別為缺乏自我了解、缺乏職業及訓練的知識、猶豫不決及選擇 -工作的重要性。而國內對於職業決定量表的應用則包括林幸台(1983)以生 涯決定量表為主要架構,並參酌「職業決策量表」(Jones & Chenery, 1980) 以及Holland等人之「職業決策困難量表」等工具內涵,所編製之「職業決 策量表」。職業決策量表目的在於評量高中及大一學生職業決策確定的程 度,共計22題,包含五個因素,分別為職業認定、動機傾向、自信心、職 業認識及自我了解。在信、效度考驗方面,本量表之再測信度介於.60 至.74 之間;效度則以因素分析考驗其構念效度。 國內重要的生涯決定評量工具尚包括林清文(1994)的大學生生涯發展 問卷及楊淑珍、程惠明及許淑真等人(1999)之生涯因素量表。林清文所編 製之「大學生生涯發展問卷」,包括「生涯確定量表」及「生涯不確定源 量表」。生涯確定量表共18個題題,包括二個分量表,分別為安適分量表 及滿意分量表;生涯不確定源量表共計59題,分為六個分量表,分別為猶 豫習性、覺察不足、志趣不合、生涯決策焦慮、認識不足及信心不足。在 信度考驗方面,各分量表的折半係數介於 .69至 .92之間;Cronbach α係數 則介於 .91和 .69之間,顯示該量表具有不錯的信度。在效度方面,分別 透過因素分析及內部相關的方式來進行考驗。在因素分析方面,以全體研 究樣本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所得結果與預試樣本的因素分析結果大致相 符,再以驗證性因素分析方法驗證本量表的結構,分析結果顯示支持量表 的因素結構模式。在內部相關方面,確定程度分量表與滿意程度分量表間 的相關為 .74;生涯不確定源量表內六個分量表的內部相關介於 .40至 .71 間;各分量表與原因總分的相關介於 .66至 .87間。 生涯因素量表則係由楊淑珍、程惠明及許淑真等人(1999)依據文獻探

(31)

討、開放式問卷調查所蒐集的資料,編成預試量表。而後,透過鑑別力分 析、因素分析,刪除不適當的題目後,確定生涯因素量表。本量表目的在 評量大學生的生涯定向程度、對目前職業選擇狀態的安適程度,以及生涯 未定向原因。該量表共包括三個部分,分別為定向量表、安適量表及原因 量表,其中,原因量表尚包含環境資訊、抉擇時機、雙趨衝突、焦慮猶豫、 科系因素、外在阻力及自我認識七個分量表。作答方式採六點計分,從「非 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其信效度考驗方面,皆有中等以上的程度, 且研究結果發現大學生的生涯定向程度、生涯定向狀態的安適程度及生涯 未定向原因的類型三者與特質焦慮、情境焦慮、生涯信念及職業抉擇阻力 有關,以上結果皆與大多數文獻相似。 綜上所述,生涯決定的評量工具應發展能夠評量多元因素的量表,以 瞭解影響個體生涯決定的因素為何,而藉由多元的評量工具所提供各研究 不同的切入點,也有助於了解個人整體性的生涯決定歷程(Fouad, 1994)。 目前所發展之評量工具中,以劉姿君(1994)編製之生涯決定量表最廣為使 用,但該評量工具已行之有年,其所囊括之生涯未定向原因亦未盡詳細, 且各因素之因素結構也尚未有定論。研究者認為有將生涯決定量表之因素 重新界定之必要,故根據相關文獻及研究(林幸台,1983;林清文,1994; 楊淑珍、程惠明、許淑真,1997;Osipow, Carney, & Barak, 1976; Vidal-Brown & Thompson, 1998)歸納出大學生生涯定向或未定向的影響因素,並重新編 製生涯決定量表。

(32)

第二節 大學生自我分化與生涯決定狀態之關係研究

家庭是青少年社會化的重要場所,青少年各層面的發展幾乎都受到家 庭的影響。大學生正處於青少年晚期,必須發展獨立自主的能力,同時對 自己的行為負責,以為日後建立自己的家庭作準備(黃德祥,2000)。大學 生若與父母未有適當的分化,將無法發展出獨立的自我,面對生涯決定時 也容易產生困難,而可能造成生涯的未定向。由此可知,自我分化與生涯 決定之間有密切關係,以下將針對自我分化的概念、相關的研究及評量方 式加以敘述。 壹、自我分化的理論與概念 Bowen(1978)依據實務經驗建構出家庭系統理論,而自我分化為家庭 系統理論的核心概念,因此,必須先了解家庭系統理論的基本假定,方能 掌握自我分化的概念。 Bowen家庭系統理論的基本假定認為家庭是一種情緒系統,即個人的 行為及彼此的互動會影響整個家庭系統的運作及其功能的展現,家庭系統 強調情感連結,而家庭成員則有追求獨立自主的傾向,當兩者無法達到平 衡時,整個家庭系統即產生「焦慮」(chronic anxiety)的情緒,家庭系統即 藉由改變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距離以發揮其情緒調節的功能,事實上,這 種焦慮的情緒通常是無可避免的,關鍵在於個人經驗焦慮時,是否還能夠 與其他家庭成員維持適當的情感距離。換言之,當家庭成員因為經驗極大 的情感疏離而感到焦慮時,個人將企圖與家庭有更親密的連結以減低焦 慮;反之,當家庭系統成員因為經驗緊密的情感連結而產生焦慮時,個人 將企圖與家庭更加疏離以減低焦慮。然而,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距離若是 過於緊密或是過於疏離,對於該家庭系統所展現的情緒調節功能會有不利

(33)

的影響,因此,個人在經驗焦慮時,應該與其他家庭成員維持適當的情感 距離,此種概念即為自我分化(differentiation of self)。 Bowen(1978)也分別從內在精神與人際之間的兩大面向來看待自我分 化。就內在精神的面向而言,自我分化係指個人能夠平衡理性功能及情緒 功能的程度,亦即個人能夠依照情境的不同而進行理性思考或情緒體驗; 就人際之間的面向而言,自我分化係個人能在自我的獨立或他人的親密之 間維持平衡,亦即個人在發展獨立的自我的同時,仍然能夠與重要他人(尤 其是父母)維持親密連結。換言之,自我分化程度愈高者,個人愈能在追求 獨立自主與依賴他人之中取得平衡,且在行動上能夠運用理性思考的方式 來面對外在事務,對於自己與他人之間的界限有清楚的區分。正因為自我 分化程度高的人能夠清楚區分他人與自己的目標,因此,他們能夠擁有一 個比較真實的自我,知道自己的目標為何,也能夠體認到自己必須為自己 的行動負責任。反觀自我分化程度愈低者,通常無法在追求獨立自主與依 賴他人之中取得平衡,在行動上往往忽略理性思考而受到情緒所牽引,也 因持續經驗焦慮而無法堅持個人的目標,僅能依照他人的期望來做出生涯 決定。 綜上所述,個人的自我分化程度愈高,愈能明確區分自己與他人的目 標並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反之,若個人的自我分化程度愈低,愈未能明確 區分自己與他人的目標,且不敢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個人較可能在順從父 母或盲目追隨他人的意見下做出生涯決定,甚至無法做出決定,而導致生 涯未定向。 除了Bowen之外,Williamson(1982)也提出「家庭系統中個人主權」 (personal authority in the family system)代替自我分化的概念。所謂「家庭系 統中的個人主權」是指個人是否能夠引導自己進行理性思考與判斷,或個 人是否能夠隨意地表達意見,是否能與他人維持親密而仍保有清楚的界 限,及個人是否能夠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的能力。直言之,「家庭系統中

(34)

個人主權」的能力包含了「個別化」與「親密」的概念,且此種能力能夠 調和個人的思考與情感。當個人發展其個人主權時,將能擺脫與原生家庭 父母的情緒混淆和三角關係,趨向於「個別化」,並與父母建立平等的親 密關係,亦即個人在家庭之中能同時享受親密感又保有自主性。 O’ brien等人(2000)則從「生涯發展」的角度來解釋自我分化,其認為 所謂的「成熟」即個人與父母分離的過程,亦即發展自我及獨立於父母的 自我認定。一個成熟的人應該與父母有適當的分化,且發展出一個真實的 自我,並且能夠知道自己的信念和未來的方向;反之,若個人未能與父母 有適當的分化,將發展出一個虛假的自我,其行為往往容易受到外在事務 的控制與影響(王行,1993;王大維、郭麗安,1996;郭靜晃,2002;Anderson & Fleming, 1986)。 另一個常與自我分化混淆的概念係源於客體關係理論之「心理分離」 (psychology separation),Mahler、Pine 與 Bergman(1975)在觀察嬰兒與母親 的互動後提出嬰兒的分離-個體化之發展階段,他們認為嬰兒在出生後的三 年內,必須與母親從融為一體的狀態逐漸朝向分離的狀態,並且能夠清楚 區分自我與客體世界(引自黃慧雯,2001),此即個人所經驗的第一次個體 化歷程。而個人在青少年時期將會經驗到第二次的個體化歷程,Blos(1979) 認為青少年在此時會希望能獨立於父母,不再受到父母的約束或影響,想 要自己做決定並負起責任。上述可知,心理分離與自我分化有著極為類似 的概念,然而,心理分離是從發展的角度出發,強調個人在青少年時期, 如何調整與父母之間的關係,並在不斷重新定義彼此之間的關係及建立新 的關係中,逐漸達成個體的心理分離。而自我分化則是從系統的角度出 發,強調家庭成員間彼此的互動,及個體如何在獨立自主及親密連結的平 衡下達到自我分化(江捷如,1999)。由此觀之,自我分化及心理分離兩者 雖然是極為相似的概念,但仍然是存在些許差異的。 國內關於自我分化的研究,通常將自我分化定義為一種個體與家庭互

(35)

動的關係模式(黃慧雯,2001;劉姿君,1996),也是一種反應出個體在心 理上與父母同時保有親密與自主性的程度(王行,1993;栗珍鳳,1999;黃 慧雯,2001;劉姿君,1996)。由於Williamson所提出之「家庭系統中個人 主權」的概念,與Bowen的自我分化概念相當類似,因此,國內許多學者 在研究自我分化領域時,多採用Williamson等人於1982年所編製之「家庭 系 統 中 個 人 主 權 量 表 -C 版 」 (Personal Authority in the Family System Questionnaire-Version C)為評量工具或以此量表為基礎,修訂出新的自我分 化評量工具以評量大學生之自我分化程度(栗珍鳳,1999;黃慧雯,2001; 劉姿君,1996)。 綜上所述,自我分化即家庭系統中成員能夠進行理性思考的程度,及 與其他成員間維持獨立自主或親密的程度。自我分化程度高的人,就具有 比較高的自我覺察能力,能夠區分自己與他人的目標,也多能擁有一個比 較真實的自我,也比較能知道自己的目標為何。當個人擁有一個獨立的自 我,將能夠清楚區分自己與他人的目標、期望與需求之後,在面臨生涯選 擇時,即能依據自己的目標進行生涯決定。 貳、自我分化與生涯決定的相關研究 正如前段所述,自我分化即家庭系統的成員能夠進行理性思考,及與 其他成員間維持獨立自主或親密的程度。若父母未能在子女發展自我分化 的過程中給予適當的支持,子女往往不易發展出獨立的自我,終將無法區 分自己與他人的需求、目標及價值觀,而成為自我分化程度低落的個體 (Anderson & Fleming, 1986),且 Berrios- Allison(2005)認為若大學生處於較 佳的情感環境中,即能自在地與父母談論其生涯決定並獲得自主權去進行 生涯決定,反之,大學生容易有認定混淆、逃避決定或逃避承諾之情事。

(36)

換言之,個人的自我分化程度與家庭支持有關。然而,籠罩於東方集體思 維底下的大學生,不僅在發展自我分化的過程中沒有受到足夠的家庭支 持,更為了要尋求父母的愛與贊同而以父母的期望或價值觀來做決定,造 成日後生涯不適應的情況(Tang et al., 1999)。這些現象顯示出不適當的自我 分化,對於個人的生涯可能會產生負面的影響(Larson & Wilson, 1998; Lopez & Andrew, 1987)。因此,近年來有一些學者針對大學生的自我分化 與生涯相關的議題進行探究,以國外而言,如:自我分化與職業認定(Lopez & Andrew, 1987);自我分化與生涯決定(Kinnier et al., 1990; Lopez & Andrew, 1987),而國內則僅有自我分化與生涯成熟(王行,1993)之間的關 係研究。 從國外的研究來看,Lopez與Andrew(1987)曾將過去關於家庭與生涯發 展的研究結果加以歸納,認為相關的決定理論無法完整解釋生涯未定向, 因而提出從家庭系統來看待生涯未定的觀點,引發一些學者針對家庭互動 和生涯決定之間的關係進行探討。在Kinnier等人(1990)的研究中,則以604 位大學已畢業及未畢業的學生為對象,探討年齡、畢業與否、家庭成員的 分化程度及三角關係等變項與其生涯決定之間的關係。Kinnier等人透過積 差相關 而得到 自我 分化 與生涯 未定 向之 間呈現 顯著負 相關 的結 果(r= -.14,p< .01),顯示個人的自我分化程度愈高,生涯未定向量表的得分愈 低,生涯決定愈趨定向。而後,以生涯未定向為效標變項,投入年齡、畢 業與否、家庭成員的分化程度及三角關係等變項,透過多元迴歸分析,結 果顯示自我分化能有效預測生涯未定向(p< .001),其解釋變異量為3%。針 對解釋量偏低的研究結果,Kinnier等人認為該研究中用以評量自我分化的 「家庭系統中的個人主權量表-C版」(Personal Authority in the Family System Questionnaire-Version C)欠缺完整的信效度考驗,可能是導致解釋變 異量偏低的原因。因此,日後在探討自我分化的相關研究時,應尋找適當 且具備信效度的工具為佳。

(37)

從國內的研究來看,王行(1993)以東吳大學、中興大學社工系(組)一至 三年級共計172位學生為對象,從家庭系統理論的觀點來探討大學生自我 分化與其生涯成熟度之間的關係。在此研究中,以生涯成熟態度量表總分 為效標變項,透過多元迴歸分析,投入大學生自我分化量表總分,分析結 果顯示自我分化與生涯成熟度之間為顯著的正相關(r= .033,p< .05),且自 我分化可以有效預測大學生之生涯成熟度。然而,其相關係數仍偏低,王 行認為可能是由於樣本太小或樣本的科系過於單一所致,因此,本研究在 選擇樣本時將考量不同科系以避免類似結果的發生。 上 述 的 研 究 結 果 顯 示 個 人 的 自 我 分 化 與 其 生 涯 決 定 有 顯 著 相 關 (Kinnier et al., 1990; Lopez & Andrew, 1987),且自我分化程度高,其生涯決 定愈趨定向;自我分化程度愈低,其生涯決定愈趨未定向(王行,1993; Kinnier et al., 1990; Lopez & Andrew, 1987)。近來,Guay 等人(2006)從生涯 決定者的角度看待個人的自我分化程度時,他們認為生涯定向者(decided) 會比病態性的未定向者(chronically undecided)知覺到較少的父母控制及較 多的自主權。此外,Tang 等人(1999)以 187 位亞裔美國大學生為研究對象, 探討文化適應程度、家庭社經地位、家庭涉入程度、自我效能及興趣等因 素對生涯決定的影響時,研究結果顯示,家庭對於個人生涯事件的涉入程 度能有效預測生涯的未定向。上述的研究結果,也正與前面所提及,個人 自我分化程度愈高,愈能區分他人與自己的界限,且個人被允許在經驗上 或決定上有更多的自主性等相關論述,有異曲同工之妙。 由此可知,大學生自我分化與其生涯決定確有密切相關。而前述所提 及與自我分化的概念極為類似之「心理分離」,也有為數不少的研究針對 大學生親子間的心理分離及其生涯之間的關係進行探討,包括:心理分離 與生涯決定的承諾(Blustein et al., 1991; Tokar et al., 2003);心理分離與職業 自我概念具體化(Tokar et al., 2003);心理分離與生涯決定(Blustein et al., 1991; Lucas, 1997; O’ brien, Friedman, Tipton, & Linn, 2000; Tokar et al.,

(38)

2003);心理分離與生涯環境探究(Ketterson & Blustein, 1997)。部分研究結 果顯示,個人的心理分離與其生涯決定有顯著相關(Tokar et al., 2003),但 亦有不少的研究結果顯示個人的心理分離與其生涯決定之間的相關低,甚 至零相關(Blustein et al., 1991; Lucas, 1997; O’ brien et al., 2000)。針對此種 相互矛盾的研究結果,Tokar 等人(2003)在其研究中提出解釋,他們認為這 些研究都採用 Hoffman 的心理分離量表,但在內部相關的分析結果中,卻 顯示功能獨立、情感獨立、態度獨立三者之間有正相關,且三者皆與衝突 獨立分量表有負相關,足見此工具內部有相互矛盾之處。因此,Tokar 等 人認為評量工具是造成此種矛盾結果的主要原因。在 Tokar 的研究中,即 更改工具的計分方式,將衝突分量表另外獨立計算,而得到心理分離與生 涯決定之間具有顯著相關的結果。 上述相關的研究結果顯示,親子間的心理分離與大學生之生涯決定之 間有密切相關,且多位學者的研究都有相似的結果。如Blustein等人(1991) 的研究結果顯示,大學生與父母親之間的心理分離及其生涯承諾、職業認 定呈現正相關,而與其生涯決定量表呈現負相關。而Lucas(1997)以大學生 之自我認定發展、生涯發展及其與父母之分離程度等概念進行研究,研究 結果亦顯示「心理分離」各層面皆與「生涯已定分量表」(decidedness scale) 呈現正相關。Tokar等人(2003)則針對心理分離、安全依附、職業自我概念 具體化及生涯未定向等概念進行結構方程模式的檢驗,研究結果顯示心理 分離量表各層面皆與生涯決定量表呈現負相關。這些研究都顯示一致結 果,亦即大學生與父母之間的心理分離愈低,其生涯決定愈趨未定向;而 大學生與父母之間的心理分離愈高,其生涯決定則愈趨定向。 綜上所述,大學生自我分化程度、心理分離與其生涯決定確有密切相 關。反觀國內對於此領域的相關研究,僅有江捷如(1999)探討二專學生之 心理分離與其生涯定向之關係研究及王行(1993)探討大學生自我分化程度 與其生涯成熟之間的關係,其他學者則將自我分化與自我認定(劉姿君,

數據

表 3-9    大學生親子衝突量表之因素分析摘要表(主軸、promax 法)  因素負荷量 題 號  題目  因素一  因素二  因素三  共同值  15  16  14  13  17  18  19  12  父母與我對於工作的目的在求得溫飽或獲得自我成長,有不同的看法 父母與我對於工作的目的在求得溫飽或提昇社會福祉,有不同的看法 父母與我對於工作的目的在求得溫飽或得到工作成就感,有不同的看法 父母與我對職業選擇的標準有不同的看法  父母與我對於工作上僅需將份內工作做好即可,有不同的看法 父母與我對於
表 4-17  不同性別大學生親子衝突之ㄧ般狀況  男性  n=399  女性  n=437 分量表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侵犯自主行為  2.89  .86  2.58  .87  生涯意見不同  2.75  .83  2.55  .87  價值觀的歧異  2.83  .78  2.56  .84  總量表  2.81  .74  2.56  .77  有效樣本數  N = 836  在年級方面,由表 4-18 可知,大一學生在總量表及各分量表上的得分 都高於其他年級的大學生。  表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hospital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based o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also determine the moderating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status of the emerging fraudulent crime and to conduct a survey research through empirical questionnaires, based on

Therefore, this study uses Mainland Chian tourist as survey respondent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tore expertise, shopping satisfaction and share of wallet.. The stud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In this study,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2) is employ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onstructs of the model and website usage behaviors to investigate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status quo of the food quality and service quality for the quantity foodservice of the high-tech industry in Taiwa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variables of hypermarkets consumers’ flow experience and the trust, the external variables, and the internal variab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