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成效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成效之研究"

Copied!
18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指導教授:游進年 博士. 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實施成效之研究. 研究生: 研究生: 林 億 清 撰 中華民國 100 年 1 月.

(2) 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成效之研究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在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後的實施成 效。主要研究目的如下:一、探討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實施成 效。二、分析臺北市國民中學不同背景變項的教師對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成 效看法的差異情形。三、根據研究調查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教育行政機 關與學校實施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參考。 為達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以自編之「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實施成效」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研究對象為 98 學年度臺北市參與教師專業發 展評鑑的公立國民中學教師,共發放 540 份問卷,回收 465 份,有效問卷為 451 份,回收率約為 86%。問卷所得資料以統計軟體 SPSS 17.0 for Windows 進行處 理,採描述統計、t 考驗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並根據研究 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作為教育行政機關、國民中學、教師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玆將研究結論歸納如下: 一、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辦理方式」的實施成效良好。 二、實施成效較高的面向是自評與校內評鑑;較低的是編訂規準。 三、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評鑑層面」的實施成效良好。 四、實施成效較高的是教師自我省思;較低的是家長的回饋與合作。 五、不同背景教師對部分評鑑辦理方式實施成效的看法有所差異。 六、不同背景教師對部分評鑑層面實施成效的看法有所差異。. 關鍵詞: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成效. i.

(3) A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riented Teacher Evaluation in Junior-high Schools of Taipei.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riented teacher evaluation for junior-high-school teachers after participating in evaluation in Taipei.The main purpose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riented teacher evaluation for junior-high-school teachers in Taipei. 2. To analyze the opinions and differences of junior-high-school teachers with various background variables in Taipei about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riented teacher evaluation. 3. To present specific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for reference of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authorit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when planning for and implementing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riented teacher evaluation. To achieve the aforesaid purposes, the research method involved self-designed survey questionnaire named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riented Teacher Evaluation for Junior-high Schools in Taipei”. The subjects in the study were junior-high-school teacher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riented teacher evaluation for 98 school year in Taipei. A total of 540 questionnaires were handed out, 465 questionnaires were returned, 451 were answered completely, and the return rate is about 86%. Data from questionnaires were analyzed by the statistical software SPSS 17.0 for Windows us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and one-way ANOVA.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some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for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authority, junior-high schools, teachers and future research. The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riented teacher evaluation in implementation ways is well. 2. The highest level of implementing effectiveness is “teacher self-evaluation and school evaluation”, and the lower level is “amendment criterias”. 3.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riented teacher evaluation in evaluation levels is well. 4. The highest level of implementing effectiveness is “teacher self-reflection”, and the lower level is “the feedback and cooperation of parents”. 5. There is partially significant distinc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evaluations in implementation ways according to diverse personal background. 6. There is partially significant distinc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evaluations in evaluation levels according to diverse personal background. Keywords: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riented teacher evaluati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riented teacher evaluation. ii.

(4) 謝 誌 心頭的那塊巨石,可以輕輕放下。回首這一段進修的歷程,教授們的講課、 同學們的討論,依然迴盪在耳旁,在心裡的盡是滿滿的溫馨與歡笑。當論文口 試順利通過時,我的心情只有感動與感恩可以形容。 本論文能順利完成,首先最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游教授進年的指導,常常 在與教授的討論中釐清許多觀念,找到寫作的啟發與問題的解決,給予學生很 多指導與鼓勵,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逐步克服困難,完成此生第一部巨作,獲 益良多,您嚴謹的指導與亦師亦友的關懷讓學生永誌難忘。其次感謝口試委員 郭教授昭佑與鄭教授淑惠在百忙中,細心地對研究論文提出寶貴的意見,讓我 的論文更加周延和完善,並不吝給予學生讚賞與鼓勵。同時也要感謝研究所期 間所有師長的傳道、授業、解惑,奠定學術研究的基礎。還有所有同班同學以 及學姊、學弟們的關懷和幫忙。此外,也非常感謝協助建立專家內容效度的學 者專家和校長們、發放問卷及填寫問卷的教育先進們,因為有你們的幫忙才能 瞭解教師真正的感受和看法。還有學生服務學校的同事們在進修期間的加油打 氣,讓我倍感溫馨。 最後,還要感謝父母和家人的關心與支持,培育我待人處世和認真負責的 態度,讓我在學習的路途上,總有貴人相助,在進修期間能夠無後顧之憂地專 心寫作,凡此種種,要感謝的人真的很多,無法一一列舉,就感謝老天爺吧! 研究生涯即將劃上美好的休止符,過去的點點滴滴讓我難以忘懷。千言萬 語,數說不盡的感激,只有將這份深刻溫暖的回憶,永遠留在心底。我願將這 份成果與喜悅與生命中所有貴人一起分享,感謝你們為我的付出!. 億清 謹誌 2010.01. iii.

(5) 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成效之研究 目次 表次 ………………………………………………………………………………...vi 圖次..……………………………………………………………………………….vi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名詞釋義…………………………………………………7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10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相關意涵 ………………………………………15 第二節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實施 …………………………………………36 第三節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相關研究 ………………………………………5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7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7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79 第三節 研究工具 ……………………………………………………………81 第四節 實施程序 ……………………………………………………………94 第五節 資料處理 ……………………………………………………………95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97 第一節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辦理方式 ………………………………………97 第二節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評鑑層面………………………………………10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27 第一節 結論…………………………………………………………………127 第二節 建議…………………………………………………………………129 iv.

(6) 參考文獻 …………………………………………………………………………135 中文部分 ……………………………………………………………………135 英文部分 ……………………………………………………………………144 附錄 ………………………………………………………………………………147 附錄一. 專家效度問卷 ……………………………………………………147. 附錄二. 專家諮詢意見結果 ………………………………………………157. 附錄三. 預試問卷 …………………………………………………………168. 附錄四. 正式問卷 …………………………………………………………173. v.

(7) 表次 表 2-1 國內學者專家對教師專業發展內涵的看法彙整表………………………18 表 2-2 適用中學教師之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參考規準/指標版本彙整表…………25 表 2-3 各版本評鑑規準/指標依評鑑層面歸納表…………………………………28 表 2-4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問題歸納……………………………………………35 表 2-5 第一年與第二年辦理評鑑學校推動工作重點……………………………43 表 2-6 95-99 學年度臺北市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公立國民中學名單………46 表 2-7 98 學年度臺北市參與評鑑的公立國民中學參與評鑑年資一覽.…………48 表 2-8 98 學年度臺北市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學校人數一覽………………48 表 2-9 教育部版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規準…………………………………………51 表 2-10 各版本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參考規準搭配之工具 ………………………54 表 2-11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相關研究主題與研究者一覽 ………………………58 表 2-12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相關研究—評鑑的歷程與實施成效 ………………59 表 2-13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相關研究—評鑑的意見 ……………………………62 表 2-14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相關研究—評鑑的態度 ……………………………65 表 2-15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相關研究—評鑑與教師專業成長 …………………67 表 2-16 背景變項差異情形一覽 …………………………………………………70 表 3-1 正式問卷發放比例原則……………………………………………………80 表 3-2 正式問卷施測樣本人數分配表……………………………………………81 表 3-3 協助建立內容效度之學者專家與教育人員名單…………………………82 表 3-4 預試問卷題目—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辦理方式」分量表…………………83 表 3-5 預試問卷題目—「評鑑層面」分量表……………………….……………85 表 3-6 預試問卷因素分析及刪題對照表(辦理方式)……………………………88 表 3-7 預試問卷因素分析及刪題對照表(評鑑層面)……………………………89 表 3-8 修正後之正式問卷題目一覽………………………………………………91. vi.

(8) 表 3-9 「辦理方式」分量表之信度分析結果摘要表………………………………93 表 3-10 「評鑑層面」分量表之信度分析結果摘要表……………………………93 表 3-11 有效問卷教師基本資料分析表...…………………………………………94 表 4-1 評鑑「辦理方式」整體與各面向實施成效之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98 表 4-2 評鑑「辦理方式」各題項實施成效之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100 表 4-3 教師「性別」在評鑑辦理方式實施成效的差異情形……………………104 表 4-4 教師「年齡」在評鑑辦理方式實施成效的差異情形 ……………………104 表 4-5 教師「最高學歷」在評鑑辦理方式實施成效的差異情形 ………………105 表 4-6 教師「服務年資」在評鑑辦理方式實施成效的差異情形 ………………106 表 4-7 教師「現任職務」在評鑑辦理方式實施成效的差異情形 ………………108 表 4-8 教師「參與評鑑年資」在評鑑辦理方式實施成效的差異情形 …………109 表 4-9 「學校參與教師數」在評鑑辦理方式實施成效的差異情形 ……………110 表 4-10 「評鑑層面」整體與各層面實施成效之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112 表 4-11 「課程設計與教學」層面各題項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 ……………115 表 4-12 「班級經營與輔導」層面各題項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115 表 4-13 「研究發展與進修」層面各題項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 ……………116 表 4-14 「敬業精神與態度」層面各題項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 ……………117 表 4-15 教師「性別」在評鑑層面實施成效的差異情形 ………………………118 表 4-16 教師「年齡」在評鑑層面實施成效的差異情形 ………………………119 表 4-17 教師「最高學歷」在評鑑層面實施成效的差異情形……………………120 表 4-18 教師「服務年資」在評鑑層面實施成效的差異情形……………………121 表 4-19 教師「現任職務」在評鑑層面實施成效的差異情形……………………122 表 4-20 教師「參與評鑑年資」在評鑑層面實施成效的差異情形………………123 表 4-21 「學校參與教師數」在評鑑層面實施成效的差異情形…………………124. vii.

(9) 圖次 圖 1-1 研究步驟圖…………………………………………………………………11 圖 2-1 學校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流程圖………………………………………42 圖 3-1 研究架構圖…………………………………………………………………77. viii.

(10) 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成效之研究. 第一章 緒論 在教育改革的議題中,教師素質與教師專業的提昇是近年來頗為社會各界 所關注與期待的。站在教育現場第一線的教師扮演教育改革的關鍵性角色,教 師素質與教師專業的提昇攸關教育改革的成效。因此,就中小學教師專業而言, 如何透過政策的推動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與提昇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爰此, 教育部於 2006 年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定調為「以教師專業發展」為主 軸,鼓勵學校申請,教師自願參加,其目的即在提昇教師素質與專業。然而, 改革的動力必須來自深切的內省,而不是外來的強迫與壓力。教師的素質的確 需要提升,但是教師的素質卻無法「被提升」 ,教師只能「自我提升」 (饒見維, 2003) 。因此, 「教師專業發展」需要教師自我的覺醒, 「評鑑」只是手段,其目 的仍在教師專業自省與成長,進而提昇學生學習成效。因此,教育部推動「教 師專業發展評鑑」多年,是否真正提昇教師專業,其實施成效值得探究。本章 共分成四節,第一節敘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為研究問題與名詞釋義,第 三節為研究方法與步驟,第四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教師專業發展關係著教師教學品質的良窳,近幾年許多教育改革方案紛紛 出爐,但不可否認地,關鍵在「教師」本身,教師素質是決定教育品質的關鍵。 而教育部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正為協助教師專業成長,增進教師專業素養, 提升教師教學品質,進而增進學生學習成果。評鑑是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手 段。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實施成效,期 望能在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正式實施之前提出具體改進的建議,以作為教育行政. 1.

(11) 機關及學校實施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參考。本節旨在敘明本研究的動機與目 的,玆分述如下。 壹、研究動機 本研究旨在從教師專業成長的面向探討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實 施成效,研究動機如下。 一、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目的為提昇教師專業 教育的成敗決定未來社會的品質,而站在第一線的教師素質是關鍵。世界 教師組織聯合會在 1990 年代表大會中即強調「教師在其專業執行時間,應不斷 精進,繼續增加其知識與經驗,不斷發展其不可或缺的素質」(引自教育部, 2006),可見提昇教師素質的專業發展已是世界教育改革潮流訴求的重點。 在歐美先進國家為確保教育品質、維護學生受教權、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力行所謂「證照制度」與「績效評鑑」的管理措施早已行之有年,美國在 1984 年已有 46 州設有教師評鑑的法律或行政規章;其在 70 到 80 年代對教育評鑑的 投入與成就及建立教師專業能力檢測制度更是形成所謂的「教育評鑑時代」 ,到 了 1996 年全美一百個最大學區都已建立並維持正式書面化的教師評鑑制度。英 國也於 1986 年教育法第 49 條明訂教師績效評鑑(apraisal of performance of teachers)規程,並在 1991 年教育科學部(今教育就業部前身)公布「學校教 師評估」 (School Teacher Appraisal) ,確立教師評鑑的目標。1998 年英國教育部 (DfEE-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現已改為 DfES-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發表「Teacher: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Change」,其中 有關「快速升遷系統」 (fast-track system)更涵蓋「教師評鑑」、 「教師進修」及 「薪資激勵」等支持措施。因此,要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以提昇教育品質和學生 學習成效,教師評鑑的落實是重要的策略。 教育部為回應社會大眾對提昇教師專業素質與教育品質的要求,促進中小 學教師的專業發展遂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核心議題。教育主管機關與相關的教. 2.

(12) 育團體普遍認為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是改善目前教師素質與專業問題的 重要利器。張德銳和 Egelson、Howard、Sando 等學者也認為教師評鑑是有效控 管教師素質及有系統提昇教師專業知能的具體措施,同時也是促進教師專業成 長的一種方式(引自葉麗錦,2003) 。1996 年,行政院公布「教育改革總諮議報 告書」 ,針對改革中小學教育部分提出「提昇教師專業素質、建立教育評鑑制度」 與「協助建立教師之進修、進階與評鑑制度」的呼籲,建議應用評鑑來提昇教 育品質與促進教師專業成長。2001 年,教育部陸續召開教育改革之檢討與改進 會議,2002 年,教育部召集「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考核、專業評鑑與績 效獎金制度改進方向」工作小組,研商教師專業發展相關事宜。因此,自許為 專業的教師(包括研究者)應對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有深入的瞭解,此為本研究 重要動機之一。 二、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是勢在必行的教改政策 近幾年來,教育部與各縣市政府陸續展開有關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試辦計 畫或方案,高雄市於 89 學年度起實施「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專業評鑑試行要 點」,臺北市於 91 學年度起實施「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學輔導教師設置試辦方 案」,臺北縣也於 93 學年度起試辦「教學精進、專業昇華」教學專業評鑑實施 計畫。而教育部為協助教師專業發展,依據 2003 年 9 月 13 日及 14 日教育部全 國教育發展會議結論及建議事項,在 2006 年 4 月訂定「教育部補助試辦教師專 業發展評鑑實施計畫」 ,希望以經費補助的方式鼓勵學校申請試辦,並研擬適切 的教師評鑑辦法。就如教育部在「試辦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宣導手冊」所 言: 「教師專業能力的成長及專業地位的建立,係教育品質提昇的關鍵,亦為家 長及社會大眾的期望。因此,為提昇教師專業能力及精進教學品質,實施教師 專業評鑑乃為必然的趨勢」 (教育部,2006) 。並於 2009 年,正式將「教育部補 助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計畫」改為「教育部補助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實施要點」。. 3.

(13) 另外,從法律的修訂亦可看出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重要性,例如:教育基 本法第 9 條:「中央政府之教育權限之第六項:教育統計、評鑑與政策研究」; 第 10 條:「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應設立教育審議委員會,定期召開會議,負 責主管教育事務之審議、諮詢、協調及評鑑等事宜」 ,及第 13 條: 「政府及民間 得視需要進行教育實驗,並應加強教育研究及評鑑工作,以提昇教育品質,促 進教育發展。」目前立法院一讀通過教師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第二十三條之一: 「為提升教師專業成長及達成教學與輔導之成效,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應接 受評鑑。前項評鑑之類別、內容、標準、方式、程序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該修正法案如獲通過,將成為我國全面實施中小學教 師專業評鑑的法源依據。 至今,教育部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已 5 年,從「試辦」改為「辦理」 ,其 法源依據也在三讀通過中,參與辦理的學校逐漸增多,評鑑似乎是不會停止的 趨勢,所以,探究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是很重要的議題,此為本研究重要動機之 二。 三、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的成效引起研究者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的成效引起研究者探究的興趣 研究者探究的興趣 「教育部補助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要點」第二點即明定評鑑的目的 是: 「為協助教師專業成長,增進教師專業素養,提升教學品質,以增進學生學 習成果。」可見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是一種以增進教師專業發展為目的之教師評 鑑,而不是以教師績效考核為目的的教師評鑑,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可說是形成 性教師評鑑。教育部(2006)亦在宣導手冊中進一步說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以教師專業發展為主軸,其旨在協助教師了解其教學之優劣得失及原因,引導 教師改進教學,以提高教學效果,達成教學目標。所以,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係 一種透過診斷、輔導的方式,提供教師自我省思教學的機會,並輔以教學輔導 教師制度,促進教師同儕合作,進而協助教師專業成長,增進教師專業素養, 提升教學品質。綜上所述,無論是實施計畫、實施要點或宣導手冊,都不難發. 4.

(14) 現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升教師教學品質是其重要的策略性目的,而其終極目 的則是在增進學生的學習效果,當然,沒有策略性目的則難以達成終極目的。 因此,研究者想瞭解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至今的實施成效,根據上述,其最 重要的實施成效就是「教師專業成長」。 教育部從 95 學年度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至今,參與的學校數、教師數愈 來愈多,剖析整個計畫的意涵和實施方式,不難發現其偏向學校本位的評鑑, 強調彰顯學校的自主性,由學校內部的教師自願參與和執行評鑑,應用多元技 術來蒐集多樣參與者觀點的資料,並依據評鑑後結果給予受評教師肯定、回饋 及協助教師專業成長,對於未達規準的教師之專業成長需求,則實施教學輔導 教師制度與專業成長計畫,以提供適當協助,促進教師專業成長,進而提升教 學品質。 然而,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辦理的方式是否達成教師專業成長的目的?評鑑 的實施成效如何?是否確實能為教師帶來助益、對教師專業的提昇具有實質成 效?或只是淪為表面功夫?凡此種種皆引起研究者探究的興趣,此為本研究重 要動機之三。 四、國內對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實施成效少有探究 我國自 1968 年第一次試辦學校評鑑以來,超過 40 年的歷史,此期間陸續 推動各類型專科、大學學門、師專、中小學、幼稚園、大學綜合校務、高中職、 系所學門等各級各類學校教育評鑑或認可工作,透過逐步漸進、累積經驗,其 作法堪稱穩健,亦頗見成效(蘇錦麗,2004) 。然而相關教育評鑑之實施與研究 亦大多僅於校務評鑑領域,至於我國中小學教師評鑑則源自 1998 年臺北市教育 局規劃的「發展性的教學輔導系統」與「教學輔導教師制度」 ,針對初任教師與 新進教師進行有系統的形成性評鑑。直至教育部於 2006 年訂定「教育部補助試 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臺北市於 95 學年度參與試辦。所以,教師專業發 展評鑑是近年來新興的教師評鑑機制,目前國內對全國中小學尚無全面性且長. 5.

(15) 期實施教師專業評鑑制度與經驗之資料可供研究。 而近幾年國內關於「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研究論文多探究評鑑的歷程, 包括現況、影響因素、實施成效、遭遇的問題與因應策略等(李承憲,2008; 李建霖,2008;洪瑞富,2008;翁博飛,2008;陳恒聰,2010;陳楦政,2010; 馮佩玲,2008;楊憲勇,2008;羅國基,2007)或評鑑的規準(林松柏,2004; 陳玉心,2009;葉麗錦,2009;蔣冠倫,2009) ,以及教師對評鑑的意見(王韋 程,2007;余昆旺,2007;洪劭品,2007;洪聖昌,2008;黃福賢,2009;劉 秀滿,2008;蘇再添,2005) 、態度、認同度、滿意度(林幸君,2008;洪瑞富, 2008;黃福賢,2009;蔡婉儀,2008;劉秀滿,2008;蘇純儀,2008) ,或是探 究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與教學效能、學校效能、學校革新、工作壓力、學校文化、 學生學習滿意度、專業學習社群等關係(江惠真,2009;沈靜濤,2008;陳光 鑫,2009;陳怡云,2009;陳國俊,2008;陳逸敬,2008;黃怡絜,2006;葉 青青,2007;張瑀倢,2010;蓋玉珍,2009;劉芷伶,2008;賴宜鴻,2009; 謝麗貞,2007) 。至於探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在教師專業成長面向的實施成效則 屬鳳毛麟角,或只是探究教師對評鑑整體成效知覺的程度。如:古秋雲(2008)、 洪瑞富(2008) 。只有李建霖(2009) 、陳楦政(2010)探究參與評鑑教師在「教 學專業、工作態度、學生學習、學校組織」四個層面的成效,關照的層面與本 研究略有不同,周紋如(2007) 、林春宏(2008)之論文與本研究所欲探究的內 涵相近,不過著重在探究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與專業成長的關係。因此,有關教 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成效的研究尚稱不足,本研究想進一步探究已實施 5 年的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在教師專業成長面向的實施成效,此為本研究重要動機之四。 綜合上述四個研究動機,並根據教育部「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網」 (http://tepd.moe.gov.tw/)的統計資料,98 學年度(統計至民國 98 年 11 月 17 日止) ,全國共有 116 所國民中學(約 3642 人)參與,其中臺北市就佔 41 所(約 1735 人) ,為三分之一強,更基於研究者任教於臺北市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 6.

(16) 國民中學,其經驗、成效當然值得加以探究。所以,我們不禁要問的是:學校 教師專業成長的實施成效如何?亦即參與評鑑的教師專業成長了嗎?只有親身 參與評鑑的教師最清楚評鑑的成效,也唯有教師自己本身才能對自我的專業成 長具有最實在且最深刻的了解和反省。職是之故,本研究以臺北市 98 學年度所 有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公立國民中學教師為對象,探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在教師專業成長面向的實施成效,並比較不同背景變項教師對教師專業發展評 鑑實施成效看法的差異情形,期望研究結果能為學校及教育行政機關未來全面 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參考。 貮、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有以下三個研究目的: 一、探討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實施成效。 二、分析臺北市國民中學不同背景變項的教師對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成效看 法的差異情形。 三、根據研究調查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學校與教育行政機關實施教師專 業發展評鑑之參考。.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名詞釋義 根據研究目的發展研究問題,並定義本研究的重要名詞,以澄清研究主旨, 玆將本研究的研究問題與名詞釋義,分述如下。 壹、研究問題 基於上述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有以下兩個研究問題: 一、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實施成效如何? (一)在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辦理方式」的實施成效如何? (二)在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評鑑層面」的實施成效如何? 二、不同背景變項的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對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成效看法的. 7.

(17) 差異情形為何? (一)不同性別教師對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成效看法的差異為何? (二)不同年齡教師對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成效看法的差異為何? (三)不同最高學歷教師對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成效看法的差異為何? (四)不同服務年資教師對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成效看法的差異為何? (五)不同現任職務教師對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成效看法的差異為何? (六)不同參與評鑑年資教師對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成效看法的差異為 何? (七)不同學校參與教師數教師對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成效看法的差異 為何? 貮、名詞釋義 為釐清研究概念,使本研究所探討的問題意義更明確,以利研究結果的分 析與討論,玆將本研究的重要名詞界定如下。 一、臺北市國民中學 本研究所指之「臺北市國民中學」係指依據國民教育法設立於臺北市之公 立國民中學(含完全中學之國中部) ,不包含私立國民中學與公私立國民中學之 籌備處。 二、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本研究所稱之「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一詞,係指教育部於 2006 年起推動之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是教師專業發展導向的形成性評鑑,其目的在協助教師 專業成長。具體而言,「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乃依據公正客觀訂定的評鑑規準, 有系統的蒐集教師專業表現的相關資料,並運用多元的評鑑方式,透過同儕合 作與專業對話,提供教師自我反省教學的機會,以評估、判斷教師專業表現的 優劣,並配合教師專業發展的需求,以評鑑結果作為教師訂定專業成長計畫的 依據,規劃符合教師需求的成長機制,以協助教師專業成長,增進教師專業素. 8.

(18) 養,提升教學品質。其評鑑層面包括:課程設計與教學、班級經營與輔導、研 究發展與進修、敬業精神與態度四個層面;而其辦理方式則分為參與宣導與研 習、編訂規準、自評與校內評鑑,以及評鑑結果的應用四個部分。 三、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成效 本研究所稱之實施成效是指教師專業成長方面之實施成效,分為教師專業 發展評鑑「辦理方式」之實施成效與「評鑑層面」之實施成效兩部分,玆說明 如下。 (一)「辦理方式」之實施成效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辦理方式」之實施成效包括下列四個面向: 1.參與宣導與研習:學校須規畫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相關宣導與研習,並推薦 教師參加初階(或進階)評鑑人員研習、教學輔導教師培訓、講師培訓等。 2.編訂規準:由學校參照選用教育部或直轄市、縣(市)政府訂定之教師專業發 展評鑑參考規準,自行選擇訂定之,學校教師須在充分討論瞭解之後,編訂成 校本的評鑑規準。 3.自評與校內評鑑:自評係由受評教師根據學校自行發展之自評程序及評鑑表 格,依序檢核,以瞭解自我教學工作表現。校內評鑑則由評鑑人員進行評鑑, 其實施兼重過程與結果,得採教學觀察、教學檔案、晤談教師及蒐集學生或家 長教學反應等多元途徑辦理。 4.評鑑結果的應用:學校應根據評鑑結果對教師專業表現給予肯定和回饋,對於 個別教師成長需求,提供適當協助;對於整體性教師成長需求,提供校內外在 職進修機會。而學校對於初任教學二年內之教師、自願接受輔導或經評鑑認定 未達規準之教師,得安排教學輔導教師予以協助。 (二)「評鑑層面」之實施成效 「評鑑層面」即「教育部補助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要點」第五項第 四款的「評鑑內容」,其實施成效包括下列四個層面:. 9.

(19) 1.課程設計與教學:其內涵包括展現課程設計能力、研擬適切的教學計畫、精熟 任教學科領域知識、清楚呈現教材內容、運用有效教學技巧、善於運用學習評 量,以及運用良好溝通技巧等。 2.班級經營與輔導:其內涵包括建立有助於學習的班級常規、營造積極的班級學 習氣氛、促進親師溝通與合作,以及落實學生輔導工作等。 3.研究發展與進修:其內涵包括參與教學研究工作、研發教材教法或教具、參與 校內外教師進修研習,以及反思教學並尋求專業成長等。 4.敬業精神與態度:其內涵包括信守教育專業倫理規範、願意投入時間與精力奉 獻教育社群,以及建立與學校同事、家長及社區良好的合作關係等。 以上兩部分之實施成效是以受試者在研究者自編之「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 專業發展評鑑實施成效」調查問卷的得分情形代表之,分為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辦理方式」與「評鑑層面」兩個部分的實施成效,若教師在兩個部分的得分 愈高,表示教師的專業成長程度愈高,實施成效愈好;反之得分愈低,則專業 成長程度愈低,實施成效愈差。.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研究之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以問卷調查的方式來瞭解臺北市國民中 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實施成效,分為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辦理方式」與「評 鑑層面」兩部分。玆就本研究的研究方法與步驟說明如下。 壹、研究方法 為達上述研究目的,研究者蒐集關鍵字如「教師評鑑」、「教學評鑑」、「教 師專業發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等中文、英文參考文獻,包括專門書籍、 教育期刊、博碩士論文,以及教育部「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網站網頁資料等, 整理分析歸納後作為解答研究目的與問題的理論基礎,以及提供設計研究問卷 的來源等。. 10.

(20) 根據本研究的研究目的與問題,探討相關文獻之後,研擬問卷初稿,敦請 教育研究領域之學者專家審題,建立內容效度後,再請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之第一線教師進行問卷預試,建構問卷效度。為蒐集實證資料,本研究以自編 「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成效」調查問卷,針對臺北市國民中 學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教師實施問卷調查,以探究臺北市國民中學辦理教 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實施成效。 貳、研究步驟 為使本研究順利進行,擬定下列研究步驟(如圖 1-1)作為研究進行之指引, 並說明於下。 一、擬定研究計畫:與指導教授討論研究方向、主題,擬定研究計畫。 二、蒐集與探討相關文獻:搜尋國內外相關書籍、期刊、論文等資料加以整理 歸納,建立理論基礎、研究架構與構思研究工具之設計。 擬定研究計畫. 蒐集與探討相關文獻. 編製問卷與實施調查. 資料分析. 分析與討論研究結果與建議. 撰寫完成論文. 圖 1-1 研究步驟圖. 11.

(21) 三、編製問卷與實施調查:根據教育部官方正式文獻及研究者關注的焦點,編 製研究問卷初稿,經專家效度與預試檢核後,完成編製「臺北市國民中學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成效」之正式調查問卷,並實施問卷調查。 四、資料分析:問卷回收後,以 SPSS 17.0 for Windows 電腦統計套裝軟體進行 問卷調查資料分析。 五、分析與討論研究結果與建議:根據資料分析結果加以分析討論,作成結論 並提出建議。 六、撰寫完成論文:進行論文撰寫、發表、口試、修改與付梓。.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由於本研究的研究範圍限於臺北市公立國民中學教師,又因研究者人力、 物力、時間及經費等客觀因素考量,本研究有其既定的研究範圍與限制,玆分 別敘述如下。 壹、研究範圍 臺北市於 95 學年度參與教育部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迄今已 5 年,本研究 以 98 學年度臺北市 40 所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公立國民中學(含完全中學 之國中部)教師為問卷調查抽樣的母群體,如此可以確認母群體教師皆具有 1 年以上的參與評鑑年資,其範圍包括主任、組長、導師、專任教師,但不包含 私立國民中學、公私立國民中學之籌備處教師及專任行政人員。 貮、研究限制 本研究的研究限制如下: 一、研究內容的限制:本研究從研究者所關注的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辦理方 式」與「評鑑層面」兩部分來探究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實 施成效,其內涵並未涵蓋教育部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所要達成的所有目 的,如:「提升學生學習表現」的實施成效。. 12.

(22) 二、研究推論的限制:本研究範圍僅限於研究者任教的臺北市,並以 98 學年 40 所公立國民中學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教師為研究的對象,未納入學 生、家長為對象。受研究時間、地區及研究對象的限制,本研究結果的解 釋和推論有時間性與地區性等的限制,故若以本研究結果推論到臺北市以 外的地區或對象,必須審慎應用。. 13.

(23) 14.

(2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在探究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實施成效,經研究者 蒐集相關文獻,加以研讀分析歸納後,將與研究主題相關的內容分為三節,第 一節探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相關意涵」 ;第二節說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實 施」 ,包含國內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規準與工具;第三節則整理歸納「教師專業 發展評鑑相關研究」。. 第一節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相關意涵 本節主要對「教師專業發展的意涵」、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意義與目的」 、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規準」、「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方式」及「教師專業發展 評鑑的問題」五個部分來加以探討。 壹、教師專業發展的意涵 要探究「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必須先釐清教師專業發展的意義。大部份的 教 育 工 作 者 都 認 為 教 師 是 一 項 專 業 。 聯 合 國 教 科 文 組 織 (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自 1966 年提出「關 於教師地位之建議(Recommendation Concerning The Status of Teachers) 」建議 教師需強調專業性質,形成教師是專業的國際共識。學者 D.E. Beeby 在其所著 的《開發中國家的教育品質》(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一書中提到: 「教育品質是教師素質的反應,沒有好的教師,不會有 好的教育,而教師專業發展的精進是教師教學品質的重要指標。」 (引自楊國賜, 1992:15-21) 。因此,教師是專業,我們要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才能提昇教育品質。 歐用生(1996)也指出教師需要專業發展的主要原因有三: (一)課程和知識基 礎的增加與改變;(二)教師自我革新的需要;(三)社會對學校教育的要求。 因此,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重要的課題。玆對「教師專業發展的意義」與「教 師專業發展的內涵」說明如下。 15.

(25) 一、教師專業發展的意義 教師是一種專業工作,所謂「教師專業發展」 ,Duke(1990)認為教師專業 發展不僅是知識的獲得,同時也是一種動態的學習歷程,藉以增進對教育工作 環境的瞭解,並強化反省能力。Guskey(2000)認為教師專業發展是為了加強 教師的專業知識、技能及態度所規劃的一系列活動,藉以改善學生的學習。故 專業發展的特質為:它是一項有目標的過程;它是一個持續進行的過程;它是 一個系統化的過程。 Wideen 指出專業發展有下列不同含義(引自歐用生,1996) : (一)協助教 師改進教學技能的訓練活動; (二)學校改革整體活動,以促進個人的最大成長, 營造良好的氛圍,提高效果; (三)是一種成人教育,要依據教育原理,增進教 師對其工作和活動的了解,不僅是提高教學成果而己; (四)是利用最新教學成 效的研究以改進學校教育的一種手段; (五)專業發展本身就是目的,協助教師 在受尊敬的、受支持的、積極的氛圍中,促成個人的、專業的成長。 饒見維(2003)認為教師專業發展這個概念把教師視為一種專業工作,而 教師則是持續發展的個體,可以透過持續的學習與探究歷程來提昇其專業水準 與專業表現。其對「教師」的三個基本看法為:教師即專業人員、教師即發展 中個體、教師即學習者與研究者。顏國樑(2003)認為教師專業發展的特性是 視教師為專業人員,且是發展中的個體,從終身學習與生涯發展觀點,強調教 師自我了解、終身學習並且有能力對自己的教育行動加以省思、研究、改進, 是故專業發展是一種授能(empowerment)的歷程。 亦有學者將「專業發展」(professional development)視為「專業成長」 (professional growth)。Nicholls(2000)將專業成長定義為:提升知識技巧及 瞭解個人或團體的學習脈絡。教師專業成長的核心概念為:透過多元方式提升 專業知能,包含專業的知識、技能和態度,使個人和組織持續更新發展,達到 改善學習、提升教學品質的目的。張德銳(2000)指出教師專業成長的目的是. 16.

(26) 為了加強老師的專業知識、教學技巧與態度,進而促進學生的學習所設計的一 系列有組織、有系統的活動。呂錘卿、林生傳(2001)論述教師專業成長是指 在專業工作場所與工作期間,經由主動、積極參加各種提升專業的學習活動和 反省思考的過程;以期在專業知識、技能與態度上達到符合教師專業的標準, 而表現有效率的教學行為,做出合理的專業判斷。因此認為教師專業成長是一 種知能的再學習,教師面對教學現場的變化、社會的變遷,以及教育政策的要 求,有感於專業的不足而不斷進修或自我學習,以維持或提升教師專業。 綜合前述各學者的看法, 「教師專業發展」的意義是將教師角色定位為專業 的學習者,為使教師提高教學成效,教師在其教育工作生涯中,透過持續的學 習和探究的歷程,以及教師自我的反省,增進教師個人的專業知識、技能、態 度與素養,以符合教師專業表現的規準,提昇學校教育品質,而此過程是一個 長期連續不斷的動態歷程。 二、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 本研究要探討教師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後,是否能協助教師專業成 長,因此,有必要瞭解教師專業發展(或專業成長)的內涵,或是做一個專業 的教師需要具備哪些能力?有的學者稱為「教師專業成長指標」 (呂錘卿、林生 傳,2001) ;有的稱為「教學專業發展標準」 (丁一顧、簡賢昌、張德銳,2003); 更有稱為「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指標」 (潘慧玲等人,2004)。當然亦可以從教師 專業發展評鑑的指標(亦有稱規準或效標)看出,玆將國內學者專家對教師專 業發展內涵的看法或教師專業發展的指標含括的領域,彙整如下表 2-1。. 17.

(27) 表 2-1 國內學者專家對教師專業發展內涵的看法彙整表 時間. 研究者. 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 1.口頭溝通的能力;2.書面溝通的能力;3.教學計畫的能力;. 1995. 高強華. 4.使用多種教學技術的能力;5.教學組織和發展的能力;6. 教室管理和紀律的能力;7.對學生的關懷;8.和學校行政人員 及家長的關係。 1.人品道德;2.教學精神態度;3.班級管理技能;4.對學生關.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陳聖謨. 照的程度;5.課程教學的知識;6.教學設計能力;7.評量學生 能力;8.學科的專精知識;9.參與進修活動情形;10.教學科 技媒體的應用。. 朱淑雅. 1.教師主動的教學策略領域;2.教師的合作與配合領域;3. 班級整體營造領域;4.教學規劃與準備領域;5.師生互動的學 習策略領域;6.教師溝通與表達領域;7.教師專業成長領域。. 吳政達. 1.專業知識;2.教學準備能力;3.教學策略與實施能力;4.教 學評量能力;5.運用教學資源能力;6.班級經營能力;7.專業 責任;8.校務參與及服務績效;9.人際溝通能力。. 高雄市政府 1.教育專業知能;2.學科專門知能;3.服務熱忱;4.人際互動; 教育局 5.特殊表現。 將教師專業成長指標分為 18 個層面,分別是:1.能建構自己 的教育理念;2.能了解教育改革的趨勢;3.能了解學生的發展 與學習心理;4.能了解課程設計原理與發展趨勢;5.能正確掌 握教學目標;6.能精通所教學科的教材;7.能有效進行教學活 呂錘卿、 動;8.能活用適當的教學方法;9.能善用進步的教學媒體以輔 林生傳 助教學;10、能充分利用教學資源;11.能有效進行教學評量; 12.能做好學生輔導工作;13.能有效經營班級;14.具有良好 的表達與溝通能力;15.能熟悉並參與學校經營;16.能從事行 動研究;17.具有良好的教育專業態度;18.能做好生涯規劃。. 2002. 2003. 2003. 林榮彩. 1.教育專業知能;2.學科專業知能;3.服務熱忱;4. 人際互動 關係與親師合作;5.班級經營;6.校務、行政的參與及配合; 7.教學研習與研究心得的發表;8.特殊事蹟等優良表現。. 丁一顧、 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發展標準包括:1.精熟學科教學; 簡賢昌、 2.活用教學策略;3.增進教學溝通;4.營造學習環境;5.善用 張德銳 評量回饋;6.善盡專業責任。 饒見維. 教師專業發展內涵包括:1.教師通用知識;2.學科知能;3. 教育專業知能;4.教育專業精神。. 18.

(28) 表 2-1(續) 時間. 研究者. 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 「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指標」共分五個層次:1.規劃能力:包 含課程規劃、教學規劃。2.教學能力:包含教材呈現、教學. 2004 潘慧玲等人 方法、學習評量。3.管理能力:包含班級管理、資源管理。 4.評鑑能力:包含課程評鑑、教學評鑑。5.專業發展能力:包 含自我發展、專業成長、專業態度。 教學績效評估應包括兩個層面:1.教學專業方面:包含教學 知能、教學態度、教學品質、學生輔導、行政服務、品德與 專業、教學技能;2.教學專業技能方面:包括掌握和運用教 2005. 翁福元. 學大綱的能力、掌握和運用教材的能力、選擇和運用教材的 能力、編寫教案(教學計畫)的能力、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 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能力、指導學生學習方法的能 力、因材施教的能力、實施目標教學的能力、組織課堂教學 的能力。.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合以上學者專家的看法,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可分為課程設計與教學規 劃、班級經營與學生輔導、研究創新與專業發展、敬業精神與專業態度四類。 亦即教育部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所規劃的四個評鑑內容(評鑑層面) ,亦即教 師專業發展(專業成長)的內涵應包括:課程設計與教學、班級經營與輔導、 研究發展與進修、敬業精神與態度四大層面。本研究在編製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實施成效問卷時,即以此四個層面為問卷探討的實施成效之一部分。 貳、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意義與目的 在「執行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注意事項」 (教育部,2008b)中,對以教 師為對象的評鑑提出「教師評鑑」、「教師專業評鑑」、「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和 「教學評鑑」四者概念的異同說明。其指出「教師專業評鑑」是將教師視為專 業而對其進行評鑑,其意涵與「教師評鑑」無異,都是針對教師表現做價值判 斷和決定的歷程,以協助教師專業發展,瞭解教師教學績效,並促進學校革新。 就評鑑目的而言, 「教師專業評鑑」的類型可以分為「教師專業發展導向」之評 鑑與「教師績效責任導向」之評鑑兩類。本研究之「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即是. 19.

(29) 「教師專業發展導向」之評鑑,是一種形成性評鑑,其目的是協助教師專業發 展,有別於「教師績效責任導向」之總結性評鑑。因此,「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與其上位概念: 「教師評鑑」 (或「教師專業評鑑」 )主張兼重「形成性專業成長」 與「總結性績效責任」的教師評鑑有所不同。至於「教學評鑑」就評鑑範疇而 言,較「教師評鑑」為窄, 「教學評鑑」主要偏向教師的課程設計與教學及班級 經營與輔導兩層面的評鑑。 要探究「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意涵,須先瞭解「教師評鑑」的概念與意 義,玆分為「教師評鑑的意義」、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意義」及「教師專業發 展評鑑的目的」說明如下。 一、教師評鑑的意義 「教師評鑑」的概念最初源起於二十世紀初期美國高等教育的學術自由 (academic freedom),意即如何透過某種公平制度與程序來評估教師的實際表 現,俾讓大學教授獲得學校的長期聘任(tenure)的契約(Arreola,2000) 。教師 評鑑」乃指一個評鑑教師的完整制度,包括評鑑目的、適用的評鑑規則與法令、 受評團體、受評範圍、評鑑程序及方法論、評鑑工具、評鑑所涉及的人員,以 及評鑑報告的種類與回饋方式等(Joint Committee,2005) 。而影響「教師評鑑」 的三大關鍵要素就是:評鑑的目的、評鑑的規準以及評鑑方法論等 (Iwanicki,1990) 。以確定為何要實施教師評鑑(評鑑的目的) 、評鑑教師什麼(教 師評鑑的規準),以及如何有效實施教師評鑑(教師評鑑的方法論)等。 關於教師評鑑的意義,綜合多位學者專家的看法(朱淑雅,1998;吳清山、 林天祐,2002;李奉儒,2006;高強華,1995;孫志麟,2004;張德銳,2004; 歐陽教、張德銳,1993;顏國樑,2003) ,可知教師評鑑是基於評鑑的預期目的 與教師專業規準,透過系統檢視的程序,蒐集教師表現的優劣得失,對教師應 盡職責與實際表現所作的價值判斷和決定的歷程,用以協助教師專業發展,瞭 解教師教學績效,並決定教師任用獎懲的依據。. 20.

(30) 二、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意義 根據前述「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師評鑑」的意涵可以瞭解,教師專業發 展評鑑即是把評鑑運用在教師專業發展領域的歷程,亦即對教師的專業表現進 行評鑑,據以瞭解教師專業發展情形,提供必要協助與相關資源。張德銳(2004) 指出:一套客觀且可信賴的評鑑機制能彰顯教師的專業能力,協助教師專業地 位的建立,並且不斷地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供教師教學品質的保證。教育部 從 95 學年度起積極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即是將教師視為專業而對其進 行評鑑,其意涵與「教師評鑑」都是針對教師表現作價值判斷和決定的歷程, 用以協助教師專業發展,使學校革新;但其差別在於「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並 不包含教師績效責任或教師聘用、人事決定的部分。 簡紅珠(1997a)認為專業導向的教師評鑑係屬形成性評鑑,目的是提供教 師有關其教學得失的意見與建議以協助教師改進教學,或提供適當的在職進修 課程與計畫,協助教師的專業發展。林榮彩(2002)指出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是 根據評鑑規準,蒐集教師專業表現相關資訊,對其進行一系列價值判斷,再依 評鑑結果提供教師專業發展協助,以達提昇服務品質的歷程。劉春榮(2003) 則認為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是藉由對教師教學專業的了解、評估,再配合妥善的 程序,進而提昇教師專業態度、知識及技能,以達有效改善教師專業能力的效 果。劉寶貴(2003)認為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是指對教師表現進行一系列價值判 斷和決定的歷程,依據教師表現指標,蒐集相關訊息,瞭解教師教學績效並提 供發展協助,同時視為學校革新的參考依據。張德銳(2004)認為專業發展導 向教師評鑑係依據教師表現的規準,蒐集一切有關訊息,以瞭解教師表現的優 劣得失及其原因,以協助改進教師教學,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潘慧玲(2006) 指出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對教師專業發展的意義,在於教師可藉由評鑑瞭解自己 專業之不足,以及專業成長之需要和內涵。所以,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是為提 昇教師專業能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評鑑歷程。. 21.

(31) 根據教育部(2006)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計畫強調: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係透過診斷、輔導的方式,提供教師自我反省教學的機會,促進教師同儕合作, 並輔以教學輔導教師制度,進而協助教師專業成長、增進教師專業素養,提升 教學品質。呂玉珍(2007)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定義為在教師專業發展前提下, 根據教師表現的規準,蒐集一切有關訊息,以瞭解教師表現的優劣得失及其原 因。李昆璉(2007)認為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是根據預先訂定具體客觀的評鑑規 準,藉由多元、系統、科學的方法蒐集相關資料,檢視教師教學工作與專業發 展上之各項表現,並透過診斷、輔導的方式,提供教師適當的在職進修課程和 改進計畫。 綜合各位學者專家的看法,本研究進一步歸納「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定 義如下: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乃依據公正客觀訂定的評鑑規準,有系統的蒐集教 師專業表現的相關資料,並運用多元的評鑑方式,透過同儕合作與專業對話, 提供教師自我反省教學的機會,以評估、判斷教師專業表現的優劣,並配合教 師專業發展的需求,以評鑑結果作為教師訂定專業成長計畫的依據,規劃符合 教師需求的成長機制,以協助教師專業成長,增進教師專業素養,提升教學品 質。」 三、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目的 根據多位學者專家(李奉儒,2006;傅木龍,1998;張振成,2001;歐陽 教、張德銳,1993;簡紅珠,1997a,2006)的看法,教師評鑑的目的包括形成 性和總結性兩類,亦即分為「教師專業發展導向之評鑑」與「教師績效責任導 向之評鑑」兩類。改善教學是形成性目的,旨在發現教師教學之優劣得失及其 原因,協助教師改進教學,提高教學效果,達成教學目標,並提供教師適當的 專業成長計畫,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績效責任是總結性目的,旨在考核教師 表現水準的優劣程度,以作為人事決定和獎懲(表揚優秀教師、處理不適任教 師等)的依據。. 22.

(32) Iwanicki(1990)認為教師專業發展導向之評鑑目的係促進新進教師與現任 教師的專業成長。簡紅珠(1997b)提出教師專業發展的目的是:(一)嘉許良 好的教師表現;(二)找出教師有能力改善的地方;(三)協助教師的專業與生 涯發展;(四)統合學校與教師以找出互相的利益;(五)支持與計畫教師所要 的在職進修。張德銳(2004)認為專業發展導向教師評鑑目的在提供意見和建 議,以協助教師改進教學,或提供適當的在職進修課程和計畫,促成教師的專 業發展。林松柏(2005)提出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目的係提昇教師專業知能及 改善教學品質。林志成(2006)認為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目的在於提供教師評 價與改進意見,以促進教師自我成長,並作為決策價值判斷之參考。而「教育 部補助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要點」(教育部,2009)第二點即明定:「教 師專業發展評鑑」係為「協助教師專業成長,增進教師專業素養,提升教學品 質,以增進學生學習成果」為目的。因此,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是強調「教師專 業發展導向」的形成性評鑑,其主要目的是為了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同時強調 與教師考核脫勾,更無關教師分級制度。 綜合以上學者觀點,本研究所指之「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乃「教師專業發 展導向之評鑑」 ,是一種形成性評鑑。其依據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規準,進行教師 自評與同儕互評,協助教師瞭解其教學之優劣得失及原因,一方面協助教師改 進教學,一方面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因此, 「協助教師專業成長,增進教師專業 素養,提升教學品質,以增進學生學習成果」為其目的。 參、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規準 OERI(Offi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美國教育部前身) 於 1994 年指出美國政府推動教師專業發展強調「高品質(high-quality)」及「終 生的(career-long)」 。所謂「終生的」教師專業發展意謂教師的級職制度,非本 研究所探討的內容,而「高品質」則是指為教師建立標準以確認教師專業發展 的成效,進而有效增進學生的學習(引自徐悅淇,2003) 。關於專業發展的標準,. 23.

(33) 除各州有不同的規範之外,也發展出全國性的專業發展標準。英國 DfES 於 2000 年發布「專業發展:教與學的支持」(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upport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提出:良好的規劃和評鑑是專業發展活動成功的要件(引 自蘇永明、李奉儒,1999) 。由此可知,英美各國在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時,為確 立專業發展的有效性而建立專業發展的標準與評鑑。反觀國內,教師專業發展 評鑑的目的是協助教師專業成長,增進教師專業素養,提升教學品質。因此, 為確立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有效性,有必要瞭解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標準(國 內多稱為指標或規準) 。玆將「教師評鑑規準的意涵」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 規準」說明如下。 一、教師評鑑規準的意涵 評鑑涉及價值判斷,而判斷的標準即是規準,在評鑑實務應用上,「規準 ( criteria )」 尚無 一致 嚴格的 界定, 若運 用 在教 師評 鑑領域 時, 又稱指 標 (indicators)或標準(standards) 。當我們提及教師評鑑要評鑑什麼內容時,這 就牽涉到評鑑規準的內涵問題。 Iwanicki(1990)指出有效的評鑑取決於三項關鍵因素:(一)完整的評鑑 哲學與評鑑目的;(二)健全的評鑑規準; (三)合理的評鑑程序。健全的教師 專業發展評鑑系統必須根據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目的,訂定適當的評鑑規準, 根據評鑑規準決定適當的評鑑方法和程序,才能評鑑出教師的專業表現水準和 素質。張德銳(1992)亦認為一套理想的教師評鑑系統必須根據教師評鑑目的, 採用適當的評鑑規準,以決定適當的評鑑方法與程序。所以,如果評鑑規準設 立不當,則再好的評鑑方法、分析,也無法蒐集到適當或者合用的教師評鑑資 料。由此可知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規準的重要性。 如何對教師評鑑規準建立共識,Scriven(1990,1991)認為首要將教師評鑑 規準定義為「教師應該且有能力做的是什麼」而非「教師在做什麼」 。因此,在 實施教師評鑑時,應先對教師的職責與專業先行界定,教師專業係指具備專門. 24.

(34) 知能與學術性,而異於一般職業或行業(吳清山,2005)。 二、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規準 依據教育部教育研究發展委員會(簡稱教研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網站 提供的各學者專家研發的評鑑規準有張新仁等版本、呂錘卿等版本、張德銳等 版本、潘慧玲等版本,以及曾憲政、張新仁、張德銳、許玉齡版(以下稱為教 育部版)五種版本,其中適用於中學教師的評鑑規準有潘慧玲等版本、張德銳 等版本、張新仁等版本,及教育部版四種版本,而潘慧玲等版本、教育部版皆 以教育部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四個評鑑層面來訂定規準,即課程設計與教 學、班級經營與輔導、研究發展與進修、敬業精神與態度,且本研究教師專業 發展評鑑規準亦採用此四個層面,茲以此四個層面分類整理如下表 2-2,其中張 德銳等版本、張新仁等版本另有教學檔案評量指標,以加底線表示。 表 2-2 適用中學教師之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參考規準/指標版本彙整表 規準 發展者 規準/指 標系統 名稱 特色. 潘慧玲等 高級中等以下學 校教師專業發展 評鑑手冊 在整體架構上分 成四項評鑑內 容、十二項評鑑 向度及三十五項 評鑑指標,並提 供參考檢核重 點。. 曾憲政等 (教育部版) 教學專業發展系 中小學教師教室 教師專業發展評 統(發展性教學 教 學 觀 察 指 標 鑑規準 檔案系統) (中小學教師檔 案評量指標) 評鑑規準共計五 各領域通用評鑑 以 中 小 學 教 師 個領域(六個領 規準,共計五個 「專業能力」為 「層 域) 、十四項教學 領 域 ( 六 個 向 核心,並採取 行為(廿五個行 度),此外增列 面—指標—參考 為) 、四十個行為 「有效進行實驗 檢核重點」為架 指標。 或實作活動」 ,三 構,共有 4 個層 十個指標(36 細 面:課程設計與 項) 。各領域可根 教學、班級經營 據其特定的教材 與輔導、研究發 性質設計合適的 展與進修、敬業 評鑑項目。 精神與態度,再 發展出共 18 個 指標、73 項參考 檢核重點。 張德銳等. 25. 張新仁等.

(35) 表 2-2(續) 規準發 展者. 課程設計與教學. 1. 2. 3. 4. 5.. 潘慧玲等. 張德銳等. 課程規劃 教學規劃 教材呈現 教學方法 學習評量. A 掌握教學目標 (A 精熟學科教 學) B 活用教學策略 (B 活用教學策 略) C 增進有效溝通 (C 增進教學溝 通) E 善用評量回饋 (E 善用評量回 饋). 班級經營與輔導. 6. 班級經營 7. 資源管理. 研究發展與進修. 8. 自我發展 9. 專業成長. 敬業精神與態度. 10.專業態度. 其他. 11.課程評鑑 12.教學評鑑. 張新仁等. 一、精熟學科單 元知識 二、清楚呈現教 學內容 三、靈活運用教 學策略 四、善用良好溝 通技巧 五、有效引導實 驗或實作活 動 (一、課程教學 設計與省思) (二、學生學習 成果評量) D 營造學習環境 六、掌握有效班 (D 營造學習環 級經營 境) (三、班級經營 與輔導). 曾憲政等 (教育部版) A-1 展現課程設 計能力 A-2 研擬適切教 學計畫 A-3 精熟任教學 科領域知識 A-4 清楚呈現教 材內容 A-5 運用有效教 學技巧 A-6 善於運用學 習評量 A-7 運用良好溝 通技巧. B-1 建立有助於 學習的班級常規 B-2 營造積極的 班級學習氣氛 B-3 促進親師溝 通與合作 B-4 落實學生輔 導工作 (四、研究發展 C-1 參與教學研 與進修) 究工作 C-2 研發教材、 教法或教具 C-3 參與校內外 教師進修研習 C-4 反思教學並 尋求專業成長 (F 善盡專業責 (五、行政與服 D-1 信守教育專 任) 務) 業倫理規範 D-2 願意投入時 間與精力奉獻教 育社群 D-3 建立與學校 同事、家長及社 區良好的合作關 係 (六、個人專業 背景).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自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網。2009 年 12 月 2 日取自 http://tepd.nhcue.edu.tw。 26.

(36) 從表 2-2 可以歸納出下列幾項重點: (一)評鑑規準的架構有兩個層次(張新仁等版)與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的名 稱為「層面」 、 「領域」或「向度」 ;第二層次名稱為「指標」 、 「細項」或 「教學行為」;而第三層次為「參考檢核重點」或「行為指標」 。 (二)上述各版本評鑑規準的層面均包括課程設計與教學、班級經營與輔導二 個層面。教育部版與潘慧玲等版本依教育部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四個評 鑑層面訂定規準/指標,較為詳盡。 (三)張德銳等、張新仁等兩版本在「研究發展與進修」、「敬業精神與態度」 兩層面對應的規準/指標較少,張德銳等版本在「研究發展與進修」層面 沒有訂定規準/指標,但兩版本另有訂定教學檔案的評量指標,因此,在 「研究發展與進修」、「敬業精神與態度」訂定的指標皆以教學檔案為資 料蒐集來源。 (四)潘慧玲等版本比其他版本多了「課程評鑑」與「教學評鑑」兩向度。而 張新仁等版本係針對教師教學觀察而發展之指標,適合學校作個別評鑑 方式的選擇,其教師檔案評量指標多了「個人專業背景」此向度。 (五)張新仁等版本除了訂定各領域通用評鑑規準,更增列「有效進行實驗或 實作活動」領域,強調各領域可根據其特定的教材性質設計合適的評鑑 項目。 就如同張新仁等(2004)所說的檔案評量、班級教學觀察有不同特性,彼 此係相輔相成,兩者評量項目有部分相同之處;不同的是,班級教學觀察以可 觀察到的教學行為為主,而檔案評量則重在蒐集教師有關課程、教學、評量、 班級經營、專業成長的構思、計畫、成品、紀錄,以及事後的省思等。除此之 外,各版本在每一個層面的內涵大同小異,玆將各版本依四個評鑑層面,將其 包含的向度(或稱領域、指標)整理歸納如下表 2-3。. 27.

(37) 表 2-3. 各版本評鑑規準/指標依評鑑層面歸納表. 評鑑層面. 規準/指標. 課程設計與教學 包括掌握教學目標並做課程設計;精熟任教學科領域教材; 清楚呈現教學內容;活用有效教學策略與技巧;運用良好溝 通技巧;善用學習評量進行回饋等。 班級經營與輔導 包括營造有利於學習的環境;建立有助於學習的班級常規; 營造積極的班級學習氣氛;做好親師溝通與合作;落實學生 輔導工作等。 研究發展與進修 包括參與教學研究解決教學問題;研發教材、教法或教具; 參與校內外教師進修研習;反思教學並促進專業成長等。 敬業精神與態度 包括能遵守教育專業倫理規範;熱心參與學校教學事務;與 學校同事、家長及社區建立良好的關係等。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教育部提供學者專家研發的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規準,以作為各校制定學校 評鑑規準之參考,各版本皆適用所有學科,採用的評鑑規準為各科通用的教師 專業能力指標,學校可考量本身發展的需求,採用適合的評鑑規準。大致來說, 上列各種指標系統皆不出教育部版研訂的規準之範疇。本研究在編製教師專業 發展評鑑實施成效問卷時,以教育部版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規準之四個層面的「指 標」與「參考檢核重點」為題目設計之參考。 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方式 評 估 教 師 表 現 有 許 多 途 徑 和 方 法 論 ( Arreola,2000 ; Centra,1993 ; Feldman,1989;Scriven,1990,1995),無論是總結性評鑑、形成性評鑑,或是內 部評鑑、外部評鑑,一套完善的教師評鑑需要多重資料來源,而評鑑預期目的 更直接影響資料蒐集種類以及評鑑結果報告之運用。張德銳(1996)指出教師 評鑑是一項非常複雜的歷程,除應有適切的評鑑規準外,尚需選擇適當的評鑑. 2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i) “The dismissal of any teacher who is employed in the school – (a) to occupy a teacher post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staff provided for in the code of aid for primary

(ii) “The dismissal of any teacher who is employed in the school – (a) to occupy a teacher post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staff provided for in the code of aid for primary

Hope theory: A member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family.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According to the Heisenberg uncertainty principle, if the observed region has size L, an estimate of an individual Fourier mode with wavevector q will be a weighted average of

(C)John’s love for graffiti began in junior high s chool when his school held a graffiti contest.. (D)John’s love for crows start s in junior high school when he joined

EDB Hom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Major Levels of Education >Collaborativ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eed”) Projects >2022/23 School

By using Balanced Scorecard (BSC),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onstruct indicators of school management with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for L junior high school in

In different gender、time for study、time for cram、the parents education level and household incom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 some aspects of the academic stress w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