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評月刊第四卷第一期「大學生的社會參與」全文下載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評月刊第四卷第一期「大學生的社會參與」全文下載"

Copied!
22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

發行人 黃政傑(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講座教授) 總編輯 黃政傑(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講座教授) 副總編輯 鄭青青(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系副教授) 2015 年度編輯顧問(依姓氏筆劃排序) 方志華 (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副教授) 方德隆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王振輝 (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 白亦方 (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教授兼教務長) 吳麗君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暨教育創新與評鑑碩士班教 授) 李隆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教授) 林明地 (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教授) 林新發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教授) 胡茹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副教授) 高新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暨教育學系教授) 張芬芬 (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教授) 梁忠銘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陳伯璋 (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講座教授) 游自達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 游家政 (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黃秀霜 (國立臺南大學校長) 黃政傑 (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講座教授) 楊思偉 (明道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葉興華 (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教授) 潘慧玲 (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教授) 2015 年度編輯委員(依姓氏筆劃排序) 王金國 (靜宜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教授) 丘愛鈴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成群豪 (華梵大學總務長、助理教授) 吳俊憲 (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暨師資培育中心主任) 吳錦惠 (中州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李崗 (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副教授) 李懿芳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教授) 林永豐 (國立中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教授兼主任) 林亞娟 (中州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孫麗卿 (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系助理教授) 胡茹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副教授) 翁福元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教授) 張芬芬 (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教授) 陳麗華 (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曾榮華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游家政 (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黃政傑 (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講座教授) 楊國揚 (國家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兼代中心主任) 鄭青青 (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系副教授) 輪值主編 評論文章 黃政傑 (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講座教授) 成群豪 (華梵大學總務長、助理教授) 專論文章 黃政傑 (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講座教授) 鄭青青 (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系副教授) 當期執編 蔡玉卿 (臺灣教育評論學會行政助理) 文字編輯 蔡玉卿 (臺灣教育評論學會行政助理) 美術編輯 紀岳錡 (臺中市大肚區山陽國小教師) 封面設計 劉宛苹 (靜宜大學教學發展中心助理) 出版單位 臺灣教育評論學會 43301 臺中市沙鹿區臺灣大道 7 段 200 號 第二研究大樓 415 室 電話:04-26333588 FAX:04-26336101 聯絡人:蘇元煜 E-mail:ateroffice@gmail.com 出版地 臺中市 翻譯或轉載本刊文章須取得本刊書面同意

臺 灣 教 育 評 論 月 刊

Taiwan Educational Review Monthly

2011 年 12 月 1 日創刊

(3)

Publisher

Hwang, Jenq-Jye (Chair Professor, Providence University) Editor-in-Chief

Hwang, Jenq-Jye (Chair Professor, Providence University)

Deputy Editor

Cheng, Ching-Ching (Associate Professor, National Chiayi University )

2015 Advisory Board Chang, Fen-Fen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Taipei)

Chen, Po-Chang (Chair Professor,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ainan) Fang, Chih-Hua (Associate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Taipei) Fang, Der-Long (Professor,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Gau, Shin-Jiann (Professor,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Hu, Ru-Ping (Associate Professor,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

Huang, Hsiu-Shuang (President & Professor,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ainan)

Hwang, Jenq-Jye (Chair Professor, Providence University) Lee, Lung-Sheng (Professor,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Liang, Chung-Ming (Professor, National Taitung University)

Lin, Hsin-Fa (Professor,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Lin, Ming-Dih (Professor, National Chung Cheng University) Pai, Yi-Fong (Provost & Professor, National Dong Hwa University) Pan, Hui-Ling (Professor, Tamkang University)

Wang, Cheng-Hui (Professor, Providence University)

Wu, Li-Juing (Professor,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Yang, Szu-Wei (Chair Professor, Mingdao University)

Yeh, Shing-hua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Taipei)

Yiu, Tzu-Ta (Associate professor,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Yu,Chia-Cheng ( Professor, Tam Kang University)

2015 Editorial Board Chang, Fen-Fen (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Learning and Materials

Design, University of Taipei)

Chen, Li-Hua (Professor, Tamkang University)

Cheng, Ching-Ching ( Associate Professor, National Chiayi University )

Cheng, Chun-Hao (Dean of General Affair, Huafan University) Chiu, Ai-Ling (Associate Professor,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Hu, Ru-Ping (Associate Professor,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

Hwang, Jenq-Jye (Chair Professor, Providence University) Lee, Kang (Associate Professor, National Dong Hwa University) Lee, Yi-Fang (Professor,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Lin, Ya-Chuan (Assistant Professor, Chung C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n,Yung-feng (Professor, National Chung Cheng University) Sun, Li-Ching (Assistant Professor, National Chiayi University) Tseng, Jung-Hua (Assistant Professor,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Wang, Wei-Kuo (Associate Professor, National Hsinchu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Weng, Fwu-Yuan (Professor, National Chi Nan University) Wu, Chin-Hui ( Assistant Professor, Chung C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 Chin-Kuo (Professor, National Taiwan Ocean University) Wu, Chun-Hsien (Professor, Providence University)

Yang, Guo-Yang (Assistant Researcher, National Academy for Education Research)

Yu,Chia-Cheng ( Professor, Tam Kang University)

Editors

Review Articles Hwang, Jenq-Jye (Chair Professor, Providence University)

Cheng, Chun-Hao (Dean of General Affair, Huafan University)

Essay Articles Hwang, Jenq-Jye (Chair Professor, Providence University)

Cheng, Ching-Ching ( Associate Professor, National Chiayi University ) Managing Editors

Tsai, Yu-Ching (Assistant, Association for Taiwan Educational Review) Text Editor

Tsai, Yu-Ching (Assistant, Association for Taiwan Educational Review)

Art Editor

Chi, Yueh-Chi (Teacher, Shan Yang Elementary School) Cover Designer

Liu, Wan-Pin (Assistant,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Develop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Publishing Entity

Association for Taiwan Educational Review

No. 200, Sec. 7, Taiwan Boulevard, Shalu Dist., Taichung City 43301 Taiwan Tel:+886-4-26333588 FAX:04-26336101

Publishing Entity

E-mail:ateroffice@gmail.com ( Su, Yuan-Yu ) Publication

Taichung, Taiwan

All right reserved. Translation or reproduction must obtain a written permit.

Taiwan Educational Review Monthly

Since November 1, 2011

Vol. 4 No. 1, Jan. 1, 2015

(4)

國內教育界很早就注意到服務的重要性,要求學校教導學生服務的態度和行為, 這正是所謂的服務教育。例如勞動服務的實施 ,指導每位學生透過各種勞動為促進 團體或他人的福祉而努力。各級學校的班級幹部安排服務股長這個職位,為了統籌全 班的服務事宜,也為領導班上其他同學的服務。服務教育的實施,在大學也不例外。 然而受到政治社會氛圍的影響,早期大學生的服務限定於社會框架之內,是一種 社會順應的行事,而不是挑戰社會、改變社會,去排除社會的不公不義,去追求社會 公平正義。這種情況在政治社會鉅變後,大學生漸從逸樂取向的活動走了出來,開始 關注社會,也想要改變社會。這個趨向更受到教育政策影響,顯現得益發強烈。近十 年來大學追求教學卓越,把服務學習列為課程教學改革的重點,在正式課程中安排了 服務學習的必修課程,還進一步再把服務學習和專業課程結合起來,讓大學生從一般 服務學習進到專業服務學習,大學生的社會參與乃更加多元而蓬勃地發展。大學通識 教育改革,也促使大學課程和社會結合,指導學生認識大學生的社會責任。 伴隨著這些進入社會、服務社會的思維和行動,大學生的社會參與看到深層而複 雜的社會不公義現象,由同情而激發改革的熱誠和決心,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社會運 動,不斷挑戰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的既有權威、權力和既得利益,期望以年輕人的活力 和責任推動社會改變,其尖峰巨作則為今年(2014)發生的 318 太陽花學運 由於社會上對大學生的社會參與還有許多不同見解,有必要理清思想、觀念和做 法,因而本期以大學生的社會參與為主題,刊出 22 篇主題評論,其重點包含大學學 運及服務學習兩大路線的討論,焦點涉及理念、價值、能力、策略、方法、網路傳播 和大學責任。各篇作者對這個主題的關注和思維頗具特色,其觀點和建言必能啟發未 來大學生社會參與的方向和行動。此外,本期的自由評論共刊出 32 篇,題目十分多 元,內容涉及教育政策、教育問題及教育改革,除了各級學校教育,也涵蓋師資培育、 教師專業發展、親子關係、親師關係、國際教育、原民教育、實驗教育、教育研究等, 相信有助於國內教改的發展。 本期的出刊先要特別感謝各篇評論作者撰稿的辛勞及熱誠,在百忙中惠賜宏文, 以光篇幅;其次要感謝本期全體編務同仁的投入和努力,讓本期得以準時精美地出刊。 黃政傑 第四卷第一期輪值主編 臺灣教育評論學會理事長 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講座教授 成群豪 第四卷第一期輪值主編 華梵大學總務長兼助理教授

(5)

本期主題:大學生的社會參與

封面 中文版權頁 / Ⅰ 英文版權頁 / Ⅱ 主編序 / Ⅲ 目次 / Ⅳ

主題評論

王 振 輝 從臺灣學運看知識分子的再現 / 1 李 琪 明 大學生的批判性公民參與及其道德正當性反思 / 5 張 壯 熙 換位思考當前青年學生的社會參與 / 10 楊 洲 松 由青年學生的社會參與現象呼籲重啟教育改革大辯論 / 14 胡 憶 蓓 十年前看不到的畫面—大學生的社會參與 / 17 張 雪 梅 學校應加強培養大學生的社會參與責任與能力 / 21 蔡 清 田 「大學生的社會參與」所展現的國民素養 / 26 林 明 地 協助大學生體驗廣泛的社會參與 / 28 謝 金 枝 大學引導學生從事社會參與的可行途徑 / 30 王 前 龍 以公民素養陶塑計畫推動大學生社會參與之策略發展—大學行政 主管的經驗與反思 / 36 王 金 國 師資培育機構推動服務學習之行動與省思—以靜宜大學師資培育 中心為例 / 41 蔡 昕 璋 大學生參與社會行動之反思:以外語相關科系學生參與自發性志 願服務與服務學習方案為例 / 48

(6)

/ 56 戰 寶 華 大學生社會參與之 PEACE 五力分析 / 60 姜 麗 娟 大學與社會參與 / 66 蔡 志 賢 大學生的社會參與 / 69 簡 信 男 學生與社會參與 / 75 陳 玉 珍 淺談大學生社會參與行動 / 78 紀 欣 芝 從大學生發起的政治革命 / 79 李 宗 薇 莊 佳 穎 網路時代大學生的社會參與-實體或虛擬? / 81 黃 國 鴻 網路資訊傳播與大學生的社會參與 / 86 葉 婉 翎 顏 佩 如 吳 旻 純 大學生海外僑校教學服務參與 / 88

自由評論

劉 源 俊 為現代德性教育訂綱領 / 91 周 佩 諭 以多元文化教育觀點評述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的實踐 / 94 周 祝 瑛 改變世界大學排行榜後遺症 / 97 江 曉 茹 淺談臺灣大學生之理論、實務技能及軟實力之結合與提升 / 98 顏 旭 男 私立技專院校經營之要:提升系科實質就業率 / 102 楊 智 穎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脈絡下新興教育語彙的深度省思 / 106 梁 忠 銘 日本 21 世紀教育變革的再啟和準備 / 109 方 志 華 張 永 欽 訪問日本學習共同體學校述評—牛久小學、下根中學與濱之鄉小 學 / 113 丘 愛 鈴 國中綜合活動領域迷思概念之解構與重構:課程社會學觀點 / 120 王 為 國 國小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實施建言 / 127

(7)

吳 淩 方 學習興趣對國中學生在數學科學習上的影響力 / 133 林 啟 超 謝 智 玲 動機模式在課室教學上的應用 / 137 張 家 禎 以年級、性別探討國中生的學習投入情形 / 143 胡 雯 俐 教室裏「我不想跟你學習」的聲音,我關注過多少? / 147 李 錥 鉽 親子間有效溝通之我見 / 150 林 錦 華 「刺蝟老師」我拒當、親師關係不緊張 / 153 楊 怡 婷 學校本位國際教育計畫推動之現況與省思 / 157 廖 宇 民 對於當前社會少子化,師資培育制度要如何因應? / 161 洪 幼 玲 邱 芊 樺 施 文 芳 教育改革之省思 / 165 張 德 蕙 才藝補習、文化資本和升學的關係—從教育部提出的「第三學期」 談起 / 168 林 俊 成 實驗教育相關法規對當前教育之影響及公立學校經營策略 / 172 黃 秀 蓉 淺談原住民教育問題與因應對策 / 179 劉 倚 妏 鄭 瓊 湄 由「夏日樂學試辦計畫」淺談適性教育 / 182 吳 靜 如 以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促進融合教育發展 / 186 葉 佩 君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與公開觀課之我見 / 191 林 瑞 馳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推行之我見 / 192 李 清 偉 學校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困境與策進 / 194 蘇 元 煜 連 建 皓 蔡 玉 卿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務困境與建議 / 199 林 永 豐 新課綱,新觀點—能力指標的困境與調整 / 203 朱 慶 文 「研究日誌」對於行動研究者之重要性 / 208

(8)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稿約 / 212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第四卷第二期評論主題背景及撰稿重點說明 / 215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第四卷第三期評論主題背景及撰稿重點說明 / 216 文稿刊載授權書、公開展示授權同意書 / 217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投稿資料表 / 218 入會說明 / 219 入會申請書 / 220

(9)

從臺灣學運看知識分子的再現

王振輝 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專任教授 臺灣教育評論學會監事 德國著名的社會學家卡爾.曼漢 (Karl Mannheim)在其名著《意識型 態與烏托邦》一書中對當代知識分子 有一番期許,他認為,近代資本主義 發展以來,知識份子從上流社會分離 出來,他們不屬於任何階級,卻從所 有的社會階級中不斷地得到補充,曼 漢稱他們為「相對自由漂浮」(relatively free-floating)的知識分子,正由於沒 有社會階級的束縛,所以他們自由, 正由於他們來自社會各階層,所以他 們客觀,他們敢於挑戰既有權威,勇 於突破傳統追求創新,當代西方文明 在他們共同努力之下,開創了空前恢 宏而璀璨的氣象。 但法國學者讓.弗朗索瓦.西里 奈利(Jean-Franois Sirinelli)則認為要 成為一個知識份子必須有更嚴格的條 件,他認為,知識分子他首先必須是 「文化的創造者和媒介」,例如記者、 作家、教師和學者皆是,或者某些大 學生也可能滿足這個條件;但他提出 知識分子的另一個更嚴格的必要條件 是必須「介入」社會,這又分直接介 入 和 間接 介入 ;直 接 介入 有兩 種 情 況:成為事件當事人,或者當「見證 者」,通過公共領域和意識型態內部的 論辯,突顯或釐清重大社會問題;至 於間接介入,是指在知識文化領域發 揮其影響力,能對當代重大意識形態 問題的起決定性作用。 美 國 歷 史 學 者 羅 素 . 雅 各 比 (Russell Jacoby)在 1987 年出版的《最 後的知識份子》一書中提出知識分子 的「公共性」問題,在他看來,以往 的知識份子通常是面向(to)群眾、為 了(for)大眾、書寫攸關(about)公眾 的議題;然而,在美國,大學普及之 後,知識份子被企業、政府、學院所 吸收,他們埋首書齋皓首窮經於學術 專業,進入體制與專業之後的知識份 子,其公共性亦隨之消散,公共文化 和公共生活因此也衰落了。雅各比感 嘆,20 世紀 20 年代出身的一代,卻成 為了最後的公共知識份子,這是知識 分子被體制化、專業化之後的悲哀。 其實上述幾位學者共同指出的是 知識分子的時代擔當與社會責任,而 這也是我們這個時代所欠缺的知識分 子。以這樣的標準來觀照當前臺灣知 識分子是相當值得吾人期待的。 例如今年(2014)三月份臺灣的 太陽花學運就是檢視臺灣知識分子是 否 有時代擔 當與社 會 責任的最好 案 例,值得我們教育者細細省思。太陽 花學運經過大致如下: 2014 年 3 月 18 日時 300 多名臺灣 各大學學生和公民團體共同發起的佔 領中華民國立法院運動,這起社會運 動事件肇始於臺北時間晚間 6 時,他 們反對國民黨立委張慶忠在立法院內 政委員會中 30 秒即草率通過《兩岸服 務貿易協議》,未依照先前立法院政黨

(10)

協商所約定的逐條審查程序;抗議群 眾先是在立法院外舉行「守護民主之 夜」招集了數千名的支持者,學生突 破 警 方的 封鎖 線並 且 佔領 立法 院 議 場。就在佔領立院議場事件發生後, 學生與公民團體便在短短 26 小時之內 號召了 1 萬多名大學學生和群眾聚集 在立法院外表達支持。其中領導的學 生代表包括國立清華大學學生陳為廷 以及國立臺灣大學學生林飛帆等人, 而參與人士則是以大學學生為主。學 生們主張《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將會 促使得中國大陸傷害臺灣經濟的發展 外,並且更容易受到來自中華人民共 和國政府的政治壓力影響。 3 月 21 日,由 52 所國立大學組成 的中華民國國立大學校院協會也發布 聯合聲明,希望政府能夠盡快和學生 展開對話以解決僵局。在政府與學生 多溝通失敗之後,3 月 23 日晚 200 多 名激 進派學運成員進 一 步 攻佔行 政 院,但隔日便遭驅離。學生們號召名 群眾於 3 月 30 日凱道進行反服貿遊 行,學生領導人林飛帆呼籲參與反服 貿遊行的抗議群眾應該保持和平與非 暴力的立場;當日參與反服貿遊行的 人數達 50 萬之眾,學生們並且要求政 府應該盡早退回《海峽兩岸服務貿易 協議》、制定審查機制、先立法再審查 以及召開公民憲政會議。 對於這場學運,中研院院士陳良 博與媒體茶敘時,盛讚太陽花學運是 臺灣 40、50 年來,最偉大的運動。曾 任職日本外務省的世界和平研究所主 任研究員松本太強調,太陽花學運不 單純只是一場學運,包括中左派社運 及反核運動都被捲入,而且發展成象 徵「臺灣新民族主義」的全民運動。 台大新聞研究所所長洪貞玲教授把它 跟野百合學運比較後有以下的評論: 野百合世代,年輕時未曾享有民 主,必須靠自己爭取,還得與主流媒 體的污名化抗衡。太陽花世代,將民 主自由視為空氣陽光水,意識到可能 失去,更加不堪。國民黨立委張慶忠 的 30 秒通過、行政院的流血鎮暴,顯 現代 議 政治的 失能與 國家暴 力的本 質。這一代青年,面對 22k 的威脅以 及與中國交往的困惑,用他們僅存的 言論 自 由資產 ,靠網 路科技 自我發 聲、召喚群眾,不必糾纏在主流媒體 的黨派立場與真假之間。 洪教授認為此次學運是民主自由 成長下的世代,以其僅存的言論自由 資產抗議「代議政治的失能與國家暴 力」,此一評論允為中肯;然而,除了 以上專家學者的評論之外,針對 318 太陽花學運,我認為還有幾點異於以 往常學運或社會運動特別之處,值得 我們追蹤關注並且深思: 1. 它是以學生為主體其它公民團體 為輔的學生運動,並且在臺灣社 會 運 動 史 上 首 次 成 功 佔 領 立 法 院、行政院等政府機關,以此向 濫 權 的 政 府 表 達 公 民 強 力 的 抗 議。 2. 以往臺灣的各種群眾運都有明顯 的黨派色彩,政黨或明或暗地介 入或主導運動的方向與議題,但 此次太陽花學運則刻意與各政黨

(11)

保持距離,以保持其單純代表普 遍公民不得已以此種形式執行公 民權力之本質。其中更有 43 名來 自各大學的教授走出教室第 1 次 舉辦街頭民主教室,在臺灣社會 運動史上可說是頭一回。 3. 尤其令人嘖嘖稱奇的是,此次運 動竟然能夠在短短一兩天內便能 號召了 50 萬人走上街頭,這除了 顯示無政黨介入之外(因為政黨動 員至少需要一二個星期的時間), 更彰顯了這個運動的主題訴求深 獲基層民眾的同情支持與共鳴, 當然更值得任何執政當局審慎看 待並且回應他們的訴求。 4. 從這次運動來看,它徹底巔覆了 一般人對新世代年輕人草莓族的 刻板印象,並且把新世代年輕人 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比如學 生自主組織分工極有效率、抗議 訴求具體而明確、佔領立法院戰 略正確、擅用網際網路的傳播效 果、與政府各界溝通有節有度、 集會運動時進退有據…,特別是 學生在攻佔立法院後自訂不破壞 公物等守則,自發性清理垃圾。 凡此表現皆讓大眾耳目一新。 5. 最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參與學運的 許多學生並不是一時興起,而是 長期投入多種公民運動,包括野 草莓運動、反國光石化、反媒體 壟斷、反核運動、大埔事件等等, 他們積極參與有關國家、社會、 人民生活相關重大議題,過程相 當艱辛,許多人都因為參與了這 些社會運動背負了好幾件司法案 件,卻也不曾後悔。 6. 最重要的是,從這次學運,我們 看到臺灣新一代知識分子的時代 擔當與社會責任,他們不畏懼當 權者所掌握的國家機器與司法追 殺,他們追求社會正義,喚起公 民意識,念茲在茲唯公眾利益而 已。這是臺灣的希望所在,也是 人類希望之所寄;正因為如此, 在 2014 年 10 月 23 日,台大肯定 太陽花學運領袖林飛帆,特頒予 第一屆「學生利他獎」,嘉許他追 求公平正義,且對香港、澳門和 中國大陸產生深遠影響。 從以上種種跡象顯示,臺灣自 80 年代民主化以來,經歷了三十幾年政 治衝突、社會運動的激盪,不論是德 國曼漢所謂的「相對自由漂浮」的知 識分子、法國西里奈利所期許的「文 化的創造者和媒介並且能介入社會」 的知識分子或美國雅各比所說的「公 共知識分子」,已然再現在臺灣這個開 放社會中並且卓然成熟領袖一方。我 們可以期待,假以時日,太陽花學運 世代必將在臺灣各個領域為人類開創 出更燦爛、更具深度的文化。這是臺 灣教育界之幸,也是臺灣之幸。 參考文獻

 Karl Mannheim, Ideology And Utopia: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85.

(12)

 讓 - 弗 朗 索 瓦 · 西 裡 奈 利 (Jean-Francois Sirinelli)著,劉雲虹譯 (2001)。知識份子與法蘭西激情:20 世紀的聲明和請願書。江蘇人民出版 社。  雅各比(Russell Jacoby)著,洪 潔譯(2002)。最後的知識份子。江蘇 人民出版社年版。  洪 貞 玲 。太 陽 花 學 運超 世 代 試 煉,載臺北《蘋果日報》2014年4月2 日。

(13)

大學生的批判性公民參與及其道德正當性反思

李琪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教授

一、前言

自古以來大學始終被譽為追求真 理和止於至善的殿堂,而大學師生則 被期許發揮知識份子的功能,以促進 社會改變並彰顯正義與關懷。臺灣自 1987 年解嚴以來因民主社會的開展與 大學數量的增多,大學生社會參與亦 隨之蓬勃發展,其範圍不僅超越校際 與國界,其類型舉凡慈善服務、國際 志工、各類社團與自治活動等更顯多 元創新特色。不過,本文關注的是大 學生對於公共議題的社會參與,因其 往往採取衝撞體制或突破結構的諸多 行動,例如野百合運動、野草莓運動 乃至太陽花學運等,固然在社會運動 中展現青年學子的理想與熱情,但同 時 也引 發若干爭 議與 不同 評 價。以 2014 年 318 學運為例,臺大於同年 10 月 23 日「肯定太陽花學運對臺灣民主 的貢獻,頒給學運領袖臺大政研所學 生林飛帆第一屆『學生利他獎』」1;然 而,反對該學運者則是「希望安全, 捍衛民主、法治」2,並有政府高層官 員指出:「只要輕易的掛上說,我們是 公民不服從,『彷彿所有的行為,都得 到了合理化、合法化。』」3。因此,筆 者希冀以教育的理念與道德思辨的角 度,重新詮釋大學生社會運動的公民 參與意義及其道德正當性,進而提供 相關反思與建議。

二、新社會運動是一種批判性的

公民參與

我國近年大學生參與公共議題的 社會運動,不同於傳統社會運動,而 是 與 新 社 會 運 動 ( New social movements, NSMs)特點較為相符。新 社會運動於歐美 1980 年代興起,乃針 對 1960 年代以來後工業經濟引發的社 會運動的相關論述,其不同於舊社會 運動以勞動階層且以政經議題為主軸 的抗爭,而是中產階層涉入並強調以 反威權且以人權為基礎,對於社會文 化脈絡中多元面向(如性別、族群、貧 富、環境等)的關懷,期以形塑公民社 會 4。Johnson & Morris(2010)曾歸

納文獻提出公民概念有三種型態:第 一種著重個人責任的公民(personally responsible citizen),是以紀律為主, 強調 良 好態度 與順服 及有責 任的行 動,以養成適應良好的公民素養;第 二 種 是 參 加 式 的 公 民 ( participatory citizen),著重社會察覺,強調個別化 觀點的參與社會,並彰顯具個別特點 的公民素養;第三種是正義取向的公 民(justice-oriented citizen),著重自治 自律,強調合作、關心公益與正義並 期盼改變社會,以形塑批判性民主的 公民素養。新社會運動顯然是強調正 義取向的公民概念,藉此可使參與者 對 於 社 會 議 題 得 以 增 權 賦 能 (empowerment),進而改變不合法理 或不符正義的體制與結構。

Johnson & Morris (2010)基於前述 第三種正義取向的公民觀,進而建構 「 批 判 性 公 民 教 育 的 架 構 」( a framework for critical citizenship

(14)

education),其中強調批判性公民在實 踐/參與(praxis/engagement)項目包 括的知能要點為:首先,需具有如何 以團體力量促成社會系統的改變、何 種知識能產生力量、哪些行為影響社 會或導致不正義的相關知識;其次, 要有批判思考和主動參與、集體行動 改變現狀、以及能想像更好的社會等 技能;再者,要能掌握充分資訊與負 責任的倫理行動及反省;最後,要有 改變社會的承諾、動力、公民勇氣, 以及為所做決定和行動負責。因此, 我國大學生的新社會運動可視為一種 「 批 判 性 公 民 參 與 」( critical civic engagement)的精神,而不同於既有體 制內的社會參與或公民行動。 筆者所謂批判性公民參與一詞, 除參考自前述批判性公民教育的意涵 外,亦參考 Nathanson (2001, p.81)「批 判的公民資質」5(critical citizenship) 與 Norris(1999, p.16)「批判的公民」 (critical citizens)等概念,前者所謂 批判的公民資質指的是身為公民,我 們有義務要遵守公正的法律,但我們 也 有 權利對於不公 正 的 法律不 予 遵 守。後者指的批判公民往往是源於對 於民主主義幻想的務實或破滅,尤其 面對官商勾結貪污舞弊叢生、政府體 制權力的濫用、人民異議不被官方容 忍與重視等情形時,公民不應盲目地 信任政府與領導人,而須謀求健全民 主機制與檢視公共政策的參與管道。 此外,批判性公民參與可視為一種廣 義的公民教育,藉此歷程不僅使參與 者 得 以 發 揮 其 民 主 公 民 的 能 動 性 (agency),更得以對社會大眾發揮道 德影響力與教育功效,例如太陽花學 運使得「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等議題 引 發 的 審 議 民 主 ( deliberative democracy)、認同(identity)與正當 性(legitimacy)等概念,受到全國甚 而國際間的關注與論辯。因此,批判 性 公 民 參 與 和 批 判 教 育 學 ( critical pedagogy)場域雖有所差異,但其意涵 同指一種教育/社會運動,頗有異曲同 工之妙,誠如 Giroux (2010)所闡述: 批判教育學是幫助年輕學子發展自由 的意識,體認到威權的負面影響以及 知識與權力之間的複雜關係,進而增 進自我能力並採取建設性行動,以改 變社會的不平等且為教育的道德目的 持續努力。

三、批判性公民參與的道德正當

大學生社會運動雖凸顯其批判性 公民參與的特質,但往往易產生傳統 道德規範所強調的禮節尊重或是法制 /法治層面的守法爭議,尤其是「公 民不服從」(civil disobedience)之概念 是否被濫用之疑慮。因此,本文接續 以學理基礎探究批判性公民參與是否 具有道德正當性的相關論述。公民不 服從的概念源自 1950 年代美國 H. Thoreau6對於當時政府的奴隸制度與 稅制不公所採取的抗議行動。該類抗 議行動以及包含我國大學生的新社會 運動是否有其道德基礎,筆者乃以三 位當代學者的主張加以證成:一是美 國學者 Kohlberg (1975)將道德認知發 展 的 理 論 型 模 區 分 為 前 成 規 ( pre-conventional leve )、 成 規 ( conventional level )、 後 成 規 (post-conventional level)三個層次,

(15)

其中後成規層次乃指以普遍正義為取 向的道德發展最高層次,其超越群體 與法制形成的既成規範,而著重社會 契約與普世人權的精神。因而,若以 Kohlberg 理論檢視大學生的批判性公 民參與,後者應屬後成規且屬道德發 展最為成熟的層次,且其乃超越前成 規層次著重的避免懲罰與工具性交換 階段,或是成規層次的乖男巧女與遵 守法規的道德階段。不過,這並非意 味著前成規或成規的道德規範完全不 重要,但是當有道德兩難或價值衝突 而需抉擇之際,唯有超越墨守成規的 法制或是禮俗,才能彰顯更高層次的 道德正當性。 二是美國學者 Rawls (1971)在其 《正義論》(A Theory of Justice)一書, 除提出程序正義與公平及差異二個原 則的主張外,亦論述公民不服從的正 當性。Rawls (1971, p.343)強調公民不 服從並非推翻體制的革命,其為憲政 民主前提下的最後手段,而其道德的 正當性須奠基於正義基礎之上,且為 追求公共利益而非個人私利,並以非 暴力、出於良知、不惜違反惡法,以 促進政府政策與相關法律的改變為目 的。因此,若以 Rawls 對於公民不服 從的定義檢視我國大學生的批判性公 民參與,後者往往為體現公平正義而 發聲與行動,基於內在良知與公共利 益為弱勢與少數族群挺身抗爭,例如 大學生參與的「樂生療養院」與「美 麗灣」抗爭等,並以政策改變或修訂 /增 訂/ 廢止法律為 訴求,故符合 Rawls 的主張且具道德正當性。 三是德國學者 Habermas (1985)基 於批判理論的精神,將公民不服從比 喻為測試酸鹼度的石蕊試紙,並指出 公民主動積極地對抗不正義的國家體 制,恰可做為憲政民主與公共領域發 展的指標,其也是成熟的政治文化象 徵,並彌補了依法行政(legality)與 道德/法理正當性(legitimacy)之間的 落差。Habermas(1996, p.384)進一步主 張公民應以動態性的理解將憲政民主 視為未竟之業,公民不服從行動就是 憲政民主的守護與推動者。因此,若 以 Habermas 對於公民不服從的功能檢 視我國大學生的批判性公民參與,例 如 1990 年的野百合運動促成了臺灣政 權體制的民主化,而 2014 年的太陽花 學運更凸顯了代議民主的有限性與制 定符 合 社會正 義的監 督機制 之必要 性,故批判性公民參與乃為臺灣政治 文化逐步成熟的推手,並扮演憲政民 主精神的把關者角色。

四、結語

Kohlberg (1975, p. 51)曾指出:「假 若道德發展的焦點在個體的正義,很 明顯地道德教育與公民教育是同一回 事。」筆者延伸其義主張:假若個人 與群體的正義是教育的重要目標,那 麼面對我國當前教育體制的侷限與僵 化,勢必將之翻轉與省思,尤其對於 公民與道德教育的圖像須加以重新解 構與建構。當前我國所需致力的公民 與道德教育不再是國家機器宰制下的 「順民」形塑,亦非培養對於道德規 範與權威盲從爛信的「好人」,而應注 入民主、科學與專業的元素(李琪明, 2007),將其予以正向的轉型。誠如 Niebuhr (1944/1960, p.5)所言「人們因

(16)

追求正義促成了民主的可能性,亦因 人們不正義的傾向而彰顯了民主的必 要 性 。 」( Man's capacity for justice makes democracy possible, but man's inclination to injustice makes democracy necessary.)廿一世紀的公民與道德教 育須揮別傳統的桎梏與誤解,而應著 重培養學習者具有批判性公民參與的 知能 , 尤其宜提升大 學 生 的道德 感 知、判斷、溝通與決定等能力7,並奠 基於道德正當性的原則與理想,共同 建造與創新具正義與關懷的民主公民 社會。 參考文獻  李琪明(2007)。品德教育面臨轉 型的解構與重建。研習資訊雙月刊, 24(1),33-41。  Giroux, H. (October 17, 2010). Lessons from Paulo Freire.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chronicle.com/article/Lessons-Fro m-Paulo-Freire/124910/

 Habermas, J. (1985). Civil disobedience: Litmus test for the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 state. Berkeley

Journal of Sociology, 30, 95-116.

 Habermas, J. (1996). Between facts

and norms: Contributions to a discourse theory of law and democracy. Oxford,

UK: polity.

 Johnson, L. & Morris, P. (2010). Towards a framework for critical citizenship education. Curriculum Journal, 21(1), 77-96.

 Kohlberg, L. (1975). Moral education for a society in moral transitio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33(1), 46-54.

 Nathanson, S. (2001). Should we

consent to be governed? A short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philosophy (2nd

edition). Belmont, CA: Wadsworth Pub Co.

 Niebuhr, R. (1944/1960). The

children of light and the children of darkness: A vindication of democracy and a critique of its traditional defense.

New York, NY: Scribner's Sons.

 Norris, P. (1999). Critical citizens:

Global support for democratic governance.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ublished to Oxford Scholarship Online: November 2003.doi:

10.1093/0198295685.001.0001

 Rawls, J. (1971). A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7)

1 太陽花學運擋服貿 林飛帆獲臺大利他獎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824217 2 國新兩黨 五四都要上街頭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03000312-260102 3 BBC 問太陽花學運 江宜樺抱怨:彷彿所有行為都合理化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0724/381921.htm 4

New Social Movements

https://www.boundless.com/sociology/textbooks/boundless-sociology-textbook/social-ch ange-21/social-movements-140/new-social-movements-774-3153/

5

S. Nathanson 的「批判的公民資質」一詞早在該書第一版 1992 年即已提出。

6

參考自 Civil Disobedience By Henry David Thoreau (1849) http://xroads.virginia.edu/~hyper2/thoreau/civil.html

7

筆者創建道德感知、道德判斷、道德溝通、道德決定為道德思考與溝通模式的 四個要項,並稱其為 MTC(Moral Thinking and Communication)模式。參見我國中 小學思辯取向之道德課程方案建構與實施,計畫編號:NSC 99-2410-H-003 -032 -MY2,執行期間 2010 年 8 月 1 日至 2013 年 7 月 31 日。

(18)

換位思考當前青年學生的社會參與

張壯熙 華梵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

一、前言

不同世代有不同的社會經濟與全 球情勢,因此每個世代的熱血青年也 都會在各自的時代裡,以不同方式表 達對於眼前周遭環境與公眾事務的理 想抱負,乃至於行動實踐。譬如民國 肇建到播遷臺灣以來,知識青年對社 會國家人群的熱情參與,曾經以眾所 周知的五四運動、掃除文盲、青年從 軍報國、保釣、百萬小時奉獻,到退 出聯合國時期的獻機報國、再轉型到 以大專學生社會服務、山地服務、育 幼院養老院關懷、社區服務隊…等樣 態,不斷在因應時代而變遷變化。 每一個世代各領域各階層的領導 者,也都是在參與或觀察學習上一個 世代的風起雲湧裡茁壯成長,所以總 不免會帶著上一世代的框架思維來看 待下一世代。因此,新世代總感覺舊 世代不夠了解當下,舊世代則總擔憂 新 世代 喪失了傳統 價 值 與熱情 。 今 (2014)年春天發生在臺北的「太陽 花學運」,更讓許多年長的領導者、決 策者或教育工作者,看不懂當今臺灣 青年的社會參與思維邏輯,也一時難 以接受這些新的方法和論述。 其實要看懂並不困難、要使自己 不再誤解他人或不再令他人誤解也很 簡單,過去人們所講的「設身處地」 也就是今天所謂的「換位思考」,可以 幫助我們共同看懂想懂。

二、內涵與結構改變,社會參與

方式隨之改變

當今社會的內涵、結構與人際互 動形式、姿態乃至於價值等,都已與 過去有顯著且「回不去了」的差異, 其最主要的結構性原因是網際網路的 發明與無線行動通訊的普及。尤其是 當數位寬頻網路與行動通訊已然匯流 成為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時,原 來被人們以為是虛擬的網路世界,已 經具體改變了人際互動、社會參與的 方式與途徑,甚至這些方式與途徑背 後所代表的意義和價值,也都發生了 重組與改變。我們觀察到當今臺灣社 會有以下幾項關鍵的結構性變化: (一) 社群網路內容已經成為新聞來源 Facebook、Line 與 WeChat 等網路 社群興起後,人們發送訊息、閱聽資 訊的管道不再倚賴、甚至已逐漸捨棄 傳統的報紙、雜誌、廣播、電視。隨 身攜帶的寬頻網路行動裝置,可隨時 追蹤全球最新訊息也可對無垠的浩瀚 網路分享發布影音文字圖像。無分男 女老 幼 全民皆 可成為 新聞採 訪與編 輯,網路社群工具穿透傳統媒體的時 空侷限、新興媒體也顛覆傳統閱聽習 慣,迫使傳統媒體必須大量自社群網 路內蒐羅取材、也必須同步經營網路 新媒體。

(19)

(二) 網路鄉民即是國民、國民也即是 鄉民 據統計臺灣2300 萬人口中已有超 過1700 萬網際網路使用者,意即除高 齡、嬰幼兒童、失能者外,幾乎全臺 所有人口都在生活或工作中使用網際 網路。而今日廿歲以下的年輕世代, 正是出生以來即擁有電腦、網路、平 板、行動裝置乃至雲端工具的族群, 他們不論是學齡前後的學習方式都有 相當大比例是透過網路途徑進行。年 長者族群因成長在完全無電腦、無網 路更無法想像行動裝置的時代,觀念 還停留在認為網路不過是虛擬世界的 時候,陸續出生的年輕國民其實無一 不是網民,網路世界也已然就是新世 代國民的真實世界、網路是他們的互 動模式與溝通工具! (三) 貧富差距持續擴大,追求社會正 義呼聲日高 近廿年臺灣經濟發展從上升的高 峰期趨向平緩的高原期,並快速進入 下墜期,尤其對照中國大陸的快速成 長,彼此消長情勢極易察覺。臺灣民 眾在全球化競爭且國內經濟發展趨緩 的情勢下,工作機會與薪資所得的成 長變得十分困難,因此整體社會氣氛 日漸 緊 縮、欠缺積極 進 取 與開朗 自 信。最新的各種國際競爭力排名臺灣 還能位列 16 到 18 名,然國民平均薪 資所得則排在全球60 名之後,顯示國 家政策配套與基礎建設努力使企業勉 強維持全球競爭力,但企業並未將獲 益盈餘分享給受薪員工。因此,近年 來臺灣社會貧富差距持續擴大且情況 惡 化加劇, 社會階 層 流動與翻轉 困 難,仇富反商反權威的民間氣氛則日 甚。過往著重經濟成長發展的社會力 量,如今轉向關心社會正義與分配正 義。 (四) 不同世代對國家社會未來發展的 判斷意見分歧 在上述情況下,當前臺灣青年對 自己的 生涯或職涯 發 展之期 待與展 望,比起二次大戰後重建復興的世代 或者經濟起飛時期的世代,顯然是相 對保守悲觀許多。越年輕越會擔心養 不起自己和下一代、越年輕也越沒有 溫情願意承擔舊世代所遺留的恩怨和 包袱,所以上一個世代關心的統獨議 題或藍綠立場,對這個世代與下個世 代將勢必越來越淡薄而無意義。對藍 綠統獨等立場與情緒帶來社會撕裂感 到反感的年輕族群,顯得越來越有可 能選擇拋棄這一切、勇敢走自己的新 路,傳統上據以分析判斷和選擇的價 值工具亦將逐漸被揚棄。

三、看似嶄新、實則必然的社會

參與型態

在社會結構已然改變的實際條件 下,當今青年學生對於社會公眾事務 或自己所關注議題的參與方式,也有 了策略性與實質性的明顯改變: (一) 無線寬頻網路與行動裝置成為首 選溝通工具與管道 由於經濟實力相對消退、資訊流 通卻極度快速,當代青年學生難有充

(20)

足的實體資源去掌握倍增複雜的今日 社 會 。反 觀網 路技 術 普及 進步 且 平 價,網路世界鄉民一律平等甚至可以 匿名發表意見而令人感到較為自在, 行動 通訊工具也日新 月 異 且費 率親 民;無線寬頻網路與行動裝置、雲端 計算的結合應用,成為當今青年學生 關心和參與社會議題的首選工具與管 道。透過雲端Open Data / Big Data 亦 即所謂公開資料與鉅量資料的運算分 析,對於國家、社會、人群各種問題 的過去現在及未來,加以掌握分析及 判斷、提出評論建議與規劃,都變得 方便、容易而且成本遠比實體親自奔 走要來得低廉。 (二) 網路串聯發起實體或非實體社會 運動,形成改革壓力 常態掛在網路上的新世代國民, 一旦遇到自身關切的議題時,除透過 網路發表意見藉以傳導取暖、討論求 教外,也會在眾人共鳴下發起實體或 者非實體性的社會運動,以加入運動 甚至是臉書點「讚」人數的聲勢形成 壓力,來推動改變或改革。發生食安 風暴時的餿油假油事件,鄉民們在討 論中立即產生共識,毋須特定領袖或 網路英雄,即可發動抵制拒購某品牌 鮮奶等「滅頂運動」,發揮極大的社會 影響力,迫使廠商放低姿態也逼使政 府加速食安修法,這是非實體社會運 動的典型。 至於網路串連發起實體社會運動 則如 2014 年春的「太陽花學運」,許 多前往立法院周遭現場靜坐或者參加 330 反服貿黑箱大遊行的民眾,都是透 過網路與現場的行動通訊互相聯繫、 號召而來,參加民眾甚至把這種實質 社會運動當作如同網友見面會或者網 聚般來看待。沒能到達現場的,也透 過網路直播隨時掌握現場狀況,堪稱 網路串聯社會運動的一次實例。 更近的例子則是2014 年底的地方 選舉,年輕族群透過網路互相交換對 於候選人與其當選後的社會政治經濟 情勢研判,互相鼓勵選擇對自己世代 有利的候選人加以支持,這是沒有網 路 的年代難 以發生 的 事情。尤有 甚 者,經過網路上互相鼓勵與建議,不 少年輕族群甚至鼓起勇氣回家跟父母 親商量,請父母親考慮「這次請為了 孩子,投給具有新世代思維、能帶來 新希望的候選人」。凡此,均係網路發 動社會運動的新型態。 (三) 創意創業的社會企業作為關懷社 會的新型態 除了活躍於網路之外,當前青年 學生多半自幼即被多元鼓勵並激發包 容各種創意行為,加以近年政府大力 鼓吹文創產業與青年創業,國外又引 進「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的 新興概念和風潮,於是自以為文化創 意的構想以及自稱社會企業的創業紛 紛問世,其中當然不乏精采的點子或 者影響深遠、效果廣大的創舉。譬如 有些仍然在學的年輕人,就創立或投 入不以追求盈餘為優先考量的社會企 業,幫助臺灣東部偏遠山地行銷農特 產品,或者以銷售「微笑蛋糕」之類 的新開發產品來關心老殘弱勢族群。 從另一個角度觀察,這也是當代青年

(21)

在傳統工作機會難覓、不願接受傳統 模式制約,卻仍懷抱對社會關懷也必 須 為 養活 自己 而努 力 奮鬥 的具 體 實 踐,企圖在賺取自我的日常生活維持 之餘,還能展現一點關懷社會、參與 社會的正向努力。 (四) 參與國際與國內志工活動,滋養 自我、突顯理念、實踐關懷 最後我們也看到仍然有相當數量 的青年學生,在家庭親長的影響引導 或者自我追尋之下,參與了社會上既 有的非營利組織志願工作,像是慈濟 青年、福智青年等團體都擁有為數可 觀的青年參與。偏向個人自由或者嚮 往世界寬廣的年輕世代,則也不斷有 人爭取參加各類型的國際志工活動, 藉由奉獻己力換取前往其他國家深入 偏遠地區生活與工作的機會,一方面 企圖累積個人閱歷與能力、另方面則 實踐自我對某些內心裡在意的價值之 追尋。

四、結語

以上大致描述筆者對當前青年學 生社會參與的主客觀環境與其實踐方 式之觀察,顯然是與晏陽初、保釣運 動的年代不相同了;全球環境與社會 結構的狀態、人際互動的心態也都在 持續改變中。當今家長、師長、決策 領導者,都應當認清此一翻轉變化, 換位思考並且調整姿態,才能貼近了 解當前青年學生的思維與行為,也才 能找到正確判斷與決策、提供適宜的 教育內容與社會制度。同樣,年輕族 群也應嘗試換位思考,了解自己與前 面世代的結構性、制度性和文化性差 異,嘗試以對方更容易明白的方式加 以說明自己,才能使決策思維和世代 判斷的分歧盡可能縮小。 最後筆者仍不禁要呼籲:唯有真 誠的換位思考與扎實深層了解,方能 避免國民已經全部都是網民了,政府 還在網民社群之外思考研究如何設置 「網路公民參與公眾事務之機制」這 般落後的窘境。青年世代的逐漸接手 國家社會領導工作,也必須謹記牢抓 前進且不停改變的脈動和能量,帶領 國家社會加速進步,不能換了位置就 換腦袋、更不應進了體系就被同化而 退化!

(22)

由青年學生的社會參與現象呼籲重啟教育改革大辯論

楊洲松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課程教學與科技研究所教授 2008 年金融海嘯至 2010 年的歐債 危機,影響到以觀光業為主要經濟產 業的歐非諸國。其中,北非突尼西亞 的青年失業率一度高達 30.7%。2011 年,一個大學學歷的水果販與警察衝 突後自焚致死,導致了革命而推翻了 政府。這一波反政府的革命運動迅即 野火燎原,擴散到北非與中東的阿拉 伯世界,許多政府紛紛垮台,進一步 造成整個阿拉伯世界的動盪,至今未 歇。西方媒體便以「阿拉伯之春」來 形容這一次的革命浪潮,且指出這個 「阿拉伯之春」屬於「諳熟網際網路、 要求和世界其它大部分地區一樣享有 基本民主權利的年輕一代」。 臺灣在 2014 年 3 月 18 日亦發生 了以青年為主體太陽花學運事件。一 個以「黑色島國青年」為名的青年學 生團體,因為反對執政黨強行通過「兩 岸服務貿易協定」,突襲了警方的封鎖 線而佔領了立法院,直至 4 月 10 日離 開議場,才結束了為期近月的佔領行 動。318 學運的導火線固然是來自於對 執政黨的不滿,但能在極短時間內就 號召與匯聚諸多青年學子的投入,實 際上也可能反映出了當前臺灣社會與 青年的三大問題:一是年輕人對高學 歷卻只能領低薪的不滿;二是政府跟 人民間的信任感漸漸流失,尤其無法 獲得年輕人的肯定;三是全球化與中 國崛起後擠壓了年輕人的生存空間而 導致的焦慮感。 或許是受到臺灣太陽花學運的啟 發,香港的青年學生因為反對 2017 年 香港特 別行政區行 政 長官的 選舉辦 法,他們拒絕由香港選舉委員會事先 決定候選人的做法,並要求港府重啟 諮詢以及採用由民間提出包括公民提 名候選人等方案,但均未獲得正面回 應,便於 2014 年 9 月 28 日發起了「愛 與和平佔領中環」(Occupy Central with Love and Peace,OCLP)行動(又稱和 平佔中、佔領中環、佔中運動),並發 動罷課。引起國際關注,外國媒體更 以「雨傘革命」(Umbrella Revolution, 或譯遮打革命)來形容此政治抗爭運 動。 無論是北非的阿拉伯之春、臺灣 的太陽花學運或是香港的佔中行動, 作 為主體 行動者的都 是青年學生一 代。這某種程度凸顯了這一代青年學 生的處境與焦慮。放在更廣大的世界 社會脈絡中來看,2011 年以來的青年 反抗運動,其實正凸顯了三個主要的 問題: (一) 全球資本主義的問題 法 國 經 濟 學 家 皮 凱 提 ( Thomas Piketty)在獲得高度讚揚的『21 世紀 資本論』(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一書中論述:如果政府放任 市場自由運作,或是採用像現在許多 國家的「小政府」施政,則三、四十 年後社會上將近九成的資本都會集中 在最富有的百分之十富豪手中。長此 以往,社會終將因為財富與所得分配

(23)

極 度 的不公而產生動 亂 (朱 敬 一, 2014)。事實上,自 1989 年柏林圍牆 倒塌後,某種意義上即意味著資本主 義的全面勝利,自由市場的運作邏輯 被奉 為 圭臬。而當資 本可以自由移 動,而人被壓抑了,雖然有利於資本, 卻生成了更大的不平等,這使得民主 社會中賴以穩定的中產階級成為如波 蘭社會學家 Zygmunt Bauman(1998)所 謂的新貧階級(new poor),更擴大了貧 富階級間的差距。 (二) 世代正義的問題 1980 年代以來由新自由主義主導 的資本主義市場也造成了世代間的不 正義。由於戰後嬰兒潮尚未從其所處 職位完全退休下來,相對工作職缺不 足以提供青年,但龐大的退休世代又 造成了青年未來的重大負擔。這在某 種程度都壓迫了年輕世代的發展,使 青年自求學時期即開始負債,畢業後 工作就要開始還債,這造成貧富差距 擴大。年輕人努力工作卻無法改變出 身與階級,當然憤怒不已。 (三) 代議政治失靈的問題 以太陽花學運為例,導火線原就 是 執 政黨立委未經 充 分 協商與 討 論 (在野黨也不願真正協商與討論)即 強行通過法案,給予了抗議人士合法 的理由去衝撞體制與佔領國會。香港 的佔中運動也如出一轍,導因於代議 制式而非直選式地的特首選舉。這在 某種程度都呈現出代議政治的失靈與 不獲得信任。尤其是這波青年抗議行 動所憑藉的最重要利器是網路,藉由 社群網站如 Twitter、Facebook 等,他 們得以迅速、機動與靈活地集結、組 織與行動。且社群網路的溝通是直接 的、立即的,這也是青年無法忍受假 代議之名行操弄權力之實的代議政治 體制的原因,而進一步主張由社群網 路所完成的「審議式民主」來取代「代 議式民主」的不足與失靈。 回頭檢視臺灣的狀況,1990 年後 的青年世代,他們成長的 20 年歷程也 恰恰與臺灣風起雲湧的教育改革 20 年 緊密關連。事實上,也是臺灣自 1980 年代經濟起飛後享有最富庶物質生活 的年代與一代,那為何反而造成這一 代青年的憤怒與不滿?又為何他們自 認為自己是被異化、邊緣化與剝削的 一代? 從教育改革的觀點思考,首先, 在面對全球的競爭下,自由化、市場 化、國際化造成市場開放,人流、物 流、金流不再有國界之別,年輕人競 爭對象不僅是國內,尚面臨來自於區 域甚至全球的競爭。但教育歷程所提 供之國際移動力、就業競爭力不足以 讓其勇於面對全球競爭,致使此世代 之青年 面對求職時 , 擁有極 大焦慮 感。其次,教育改革未能與產業轉型 契合,青年學生嚴重學用落差,學歷 貶值、相對應職位不足,青年面對未 來茫然無所從。根據統計,目前仍有 數萬擁有博士學歷者未能取得相對應 的專職 工作,就業 職 缺呈現 飽和狀 態,實為可怕之情勢。 然而,前述問題早就是過去二十 年教育改革中所重視的議題,為了讓

(24)

學生在面對二十一世紀全球化競爭與 社會的急劇變動,教育歷程特別重視 了「帶得走的能力」,並藉由「廣設高 中大學」提供足量的高等教育資源給 所有的青年學生,讓他們都有機會接 受高等教育並據以提升個人及國家整 體的競爭力,尤其更強調與重視「全 球移動力」、「就業競爭力」、「學用合 一」等能力的培養。既然如此,為何 這「教改的一代」仍認為世代不公? 能力不足而畏懼全球競爭?就此意義 而言,臺灣過去二十年的教育改革, 顯然並未達成當初的理想,某種程度 而言是失敗的。 面對如此教育改革的困境,該如 何解決係為當務之急。而弔詭的是, 教育本身卻又像是潘朵拉盒子中的最 後希望,即如上述皮凱提於 2014 年 11 月 16 日來台演講與座談時,與臺灣各 界對於不公平問題的最大共識,都認 為教育才是解決不公平問題的關鍵處 方。他更進一步指出,教育是臺灣、 中國、韓國等國家追趕上歐美先進國 家的重要因素。換句話說,藉由教育, 方能重導社會方向以實現平等,為社 會不同世代、階級、族群、性別等, 創造出共榮共存的原則。準此,除了 教育改革 20 年的回顧與反省之外,重 新開啟教育改革的「大辯論」,以集思 廣益且具未來視野地為下一世代思考 與規劃更具正義性與希望性的教育制 度,實為當前最重大之教育議題。 參考文獻  朱敬一(2014)。朱敬一導讀皮凱 提2.0版──廿一世紀資本論與臺灣情 境。2014/12/17取自: http://www.stormmediagroup.com/open cms/review/detail/553d4f5a-7085-11e4-a4f5-ef2804cba5a1/?uuid=553d4f5a-708 5-11e4-a4f5-ef2804cba5a1.

 Zygmunt Bauman(1998). Work, consumerism and the new poor.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25)

十年前看不到的畫面—大學生的社會參與

胡憶蓓 靜宜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暨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靜宜大學前任服務學習發展中心主任 報載中原大學 8 名室內設計系學 生在「社區營造」課程的教授帶領之 下 , 至老舊社區 改造 老宅 ( 聯 合 報 102.05.14);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視光系 師生暑假環島,走訪14 家育幼院,為 300 人驗光、180 人配新眼鏡(聯合報 101.08.29);輔仁大學「國際社會參與」 課程,師生共同讓越南「河粉村」有 一杯乾淨的水喝(The News Lens 關鍵 評論103.11.21)。近年來,每每翻開報 紙,動輒看到數則各大專校院學生投 入社區或國際服務的訊息。這種新聞 在十年前,是不常看到的。 十年前,靜宜大學(93 學年度) 首度開設大一服務學習必修課程,系 統化地規劃課程與教學,提供各班老 師授課內容與教材,並強制安排每位 學生到社區服務 18 小時。每學期約 1200 名大一學生到社區,上下學期共 計2400 名學生,到 100 多個非營利機 構單位服務,學習服務他人。各班老 師引導學生從服務經驗中學習利他助 人、人際溝通、自我概念與成長等態 度能力。至今已累計 25,218 位學生, 投入453,924 小時的基礎社區服務,協 助教學的教師亦累計達 192 名(靜宜 大學,2014)。累積的數字看似壯觀, 其實,一開始並不順利。有教授質疑 「必修」的正當性,認為服務學習就 是去做志工,既然是志工,為何要強 迫?!以及服務品質和交通安全等操 作 上 的顧 慮。 第一 屆 甚至 有學 生 嗆 說 , 為 什 麼 要 求 他 們 出 去 服 務 別 人?!然而,第一學期結束後,大多 數學生態度的轉變,使得這些強烈反 對的聲音逐漸消失(胡憶蓓,2011)。 教育部於96 學年度提出「大專校 院服務-學習方案」鼓勵與補助大專校 院積極 推動服務學 習 ,尤其 是全校 性、全面性的基礎服務學習課程,期 望「每一位」學生皆能透過服務學習, 與真實社會產生互動連結,藉此更認 識自己 與世界,涵 養 全人的 生命教 育,推動學校的比例因此大幅增加。 根據教育部青年署統計,101 學年度已 開設具服務學習內涵課程,大學院校 有69 所;技專院校有 88 所,合計 157 所(教育部青年署,2014)。全國各大 專校院除了設立大一基礎服務必修課 程之外,各系所部分教師也開始投入 專業的服務學習課程,引導學生帶著 課堂上的專業知能,走出教室、進入 社區,從做中學,從經驗中學習,從 實務中札根理論及深化應用。光是靜 宜大學96 學年度起推動的專業服務學 習課程,至今累計 97 門課程(145 門 課次)投入,累計65 位各科系領域專 長的教授。全國大專校院的系所、課 程與教授們,累積起來,可想而知, 數字更是可觀。這在十年前,真的無 法想像! 服務學習不是一個新的概念,簡 單地說,就是將人類的兩大需求「服 務」與「學習」連結起來 (Sigmon, 1996),並植基做中學、經驗教育和公

(26)

民教育的理論學說 (Fertman, White, & White, 1996)。其實,早在西元 1636 年,哈佛學院(Harvard College)就將 公共服務、公民涵養納入高等教育的 目標(轉引自Jacoby,1996)。而服務 一向是大學教育的使命,19、20 世紀 大學教育都明示與呼籲大學生運用所 學服務社會(轉引自Varlotta,1997)。 1961 年甘迺迪總統號召青年加入和平 工作團(Peace Corps),更是在大學教 育 引 發公 民責 任與 社 會正 義的 潮 流 (Jacoby,1996)。但美國早期多聚焦於 「慈善」,直至1970-1980 教育工作者 思考轉化計畫形式,能夠兼顧受服務 者的需要和學習者(大學生)的需要, 站在互惠的立場,與社區建立長期關 係。除了轉變傳統課室的講述教學方 式,也結合學校的使命與方向,1990 年後逐漸站穩腳步、掌握精隨,成為 大學永續發展的模式與特色。 換句話說,從狹義來看,服務學 習 是 一個 教學 策略 , 透過 實作 與 經 驗,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其目的是 學習服務的精神,而不是發揮志工的 精神。為學生規劃多元經驗,擴展學 生的人生經驗,引導其從經驗中學習 人生的功課,深化學生的生命內涵, 是我們身為教師的責任。學生學習不 再是片段瑣碎知識的背誦,於擴展的 學習場域中,融通知識理論的全貌, 試著建構分析、判斷、解決的統整能 力。過程中,學生可以找到真正的學 習樂趣、知識的用處、成就的自信、 感恩的滿足,看到自己不足之處,激 發持續進步的動力。從廣義來看,服 務學習是公民教育的實踐模式之一, 從學生時代就可以開始為社會盡上公 民的責任。學生不再只是資源的使用 者,其本身就是資源,成為服務的製 造者和提供者,而不僅是消費者;是 幫助者和給予者,而不僅是受助者和 接 受 者 (Fertman, White, & White, 1996)。貢獻社會與公民責任,不必等 到長大畢業後。 服務學習透過正式和非正式課程 擴展了學生的經驗、視野與涵養,近 年來,看到越來越多青年學子發揮志 願服務的精神,利用課餘和寒暑假期 間,投入社區服務工作。根據教育部 青年署年報報導,自民國95 年起開始 結合非營利組織、社區、青年工作者 及專家學者,鼓勵 18-35 歲青年組隊 開發「青年社區參與行動計畫」。至民 國 102 年止已開發出 295 個不斷推陳 出新的精彩與獨特在地行動計畫。單 是民國 102 年的社區行動計畫,捲動 了逾 11,204 人次參與、關懷社區發 展。獲補助的青年團隊,有的下鄉實 際耕種,利用行銷專長協助推廣地方 產業 ; 運用創 意活化 社區的 閒置空 間;結合科技資訊化部落資產,促進 生態旅遊;還有替耆老圓夢,傳承部 落文化等等。這些無論在農、漁村、 原住 民 部落及 全國各 角落 的行動計 畫,皆可看見青年發揮自身的創意與 能力,以行動展現對臺灣這塊土地的 認同與關懷。青年署統計民國 102 年 青年志工自組各式服務團隊,包含教 育、社區、環境、文化、健康及科技 等 6 個面向的志工服務,總計 1,466 隊數,參與人數 27,843,參與服務人 次 82,972。此外,青年署也與僑務委 員會合作辦理海外僑校志工服務計畫 補助28 團隊、109 位青年志工赴東南

(27)

亞僑校進行志工服務;以及 111 個青 年國際志工服務隊、1,879 名青年志工 赴 22 個國家參與多元國際志工服 務。另外,補助10 隊 76 名青年赴三 大洲10 個國家參與 2013 年國際教育 資源網國際年會、青少年高峰會、世 界藥學會年會、世界醫學生聯盟亞太 區 域會 議等 青年 志工 服 務、 服 務 學 習、青年旅遊、創新培力、公共參與 議題之國際會議及活動。這些在十年 前,真的少有聽聞。 現在,靜宜的大一學生若詢問服 務學習必修課程,學長姐不僅勸勉他 們配 合學校政策 , 甚 至以過 來 人身 分,鼓勵他們接受另一經驗的探索與 挑戰,再加上,專業服務學習課程和 志工 服務活動, 校 園 氛圍真 的 改變 了!十年以來,大專校院、政府單位 與民間組織,集結了零零星星、孤軍 奮戰、但具有相同理念的人,大家共 同努力之下,形塑新的社會氛圍。當 學校和社會都在轉變時,這次,我們 可否大膽一些,想像接下來十年後的 畫面—更多大學生積極參與社會的潮 流呢?! 參考資料  胡憶蓓(2011)。高等教育推動服 務學習的理論與實務。臺中市:樺豐 出版社。  教育部青年署(2014)。102年青 年 署 年 報 。 資 料 來 源 : http://www.yda.gov.tw/Content/Downlo ads/List.aspx?SiteID=563426067575657 313&MmmID=563426104570572274 ,下載日期:2014.11.24。  靜 宜 大 學 (2014) 。 http://www.service-learning.pu.edu.tw/ ,下載日期2014.11.24。

 Fertman, C. I., White, G. P., & White, L. J. (1996). Service Learning in

the middle school: Building a culture of service. Columbus, Ohio: National

Middle School Association.

 Jacoby B., & Associates. (1996).

Service-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 Jacoby B., & Associates. (2003).

Building Partnerships in Higher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 Sigmon, R. L. (1996). An Introduction to Service-Learning. In R. L. Sigmon & Colleges (Eds.), Journey to

Service-Learning: Experiences from Independent Liberal Ar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p.3-7). Washington,

D.C.: Council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資料來

源 :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94317 / ,下載日期:103.11.24。

 Varlotta, L. E. (1997). A Critique of Service-Learning’s Definitions, Continuums, and Paradigms: A Move Towards a Discourse-Praxis Community. Educational Foundations,

(28)
(29)

學校應加強培養大學生的社會參與責任與能力

張雪梅 臺師大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教授 中華學生事務學會理事長

一、前言

早期大學校院對於學生、家長的 責任,無非是讓學生能及早畢業,順 利拿到文憑找到好工作。學校師長也 多半是只重視學生的專業知識,以為 鑽研書本、留在實驗室的學生就是好 學生,前途才有望。為了扭轉這種觀 念,教育部即便訂定一些政策,例如 近十年來推動服務學習,鼓勵學生走 出校園,參與社會活動,成為現代公 民,但是對於改變上述觀念,成效相 當有限。 本 期 以 大 學 生 的 社 會 參 與 為 主 題,或許是受到今年臺灣學生的太陽 花學運,以及香港學生的雨傘/遮打運 動(占中行動)影響,希望能引起相 關人員對於大學生參與社會的能力表 現及功過得失,有進一步的反思。也 或許是受到近年來學校評鑑的主軸, 已發展成以學生為本,以學習成效的 證據作為客觀課責,追究學校績效責 任(accountability)模式的影響,開始 注意到對於學生參與社會,學校應有 的態度與職責。這二點理由,筆者認 為都很重要,因此不揣簡陋提出看法 與建議於下,以期能對於我國高等教 育的學生培育有所貢獻。

二、大學生參與社會運動的反思

現代科技對於學生參與社會運動 起了推波助瀾的效應,但是如何發揮 正面影響,不會導致損人不利己的結 果,高教有關主管及教師都有責任, 因為做為高等教育知識分子,理應能 客觀、深入探討問題真相,以有助社 會發展,而不是因為有專業能力,反 而帶給社會更大傷害。因此,對於太 陽花學運學生應否佔據立法院、攻佔 行政院,來表達對政府對於兩案貿易 簽訂的抗議,學校不能不對此運動有 分析討論,以引導全體學生深思,什 麼才是最合適的愛臺/愛國方式。但 一般學生對於太陽花學運的認識,多 數資訊來自媒體、網頁的群組、懶人 包,受到簡化問題及因相似觀念互相 強化的影響,結果是再發出的聲音就 更大、更不中性、理性。而且從太陽 花學運結束至今,不論是熱烈參與其 中 的學運成 員,或 在 旁邊觀察的 學 生,多數不能在過了半年後,能更清 楚對政府政策及對自己未來該持有怎 樣的思考與態度,例如面對香港占中 行動,果真是今日香港,明日臺灣嗎; 未 來該如何 繼續有 效 的參與社會 運 動,以救自己的未來;如果時間倒帶 至 3 月,自己可能會有怎樣的修正行 為。亦即,學生是否能夠不被外界, 尤其是媒體與激烈言論影響,而能獨 立思考,反思自己對社會的責任,並 願意對自己的行為結果負責,是學校 不能逃避的責任。 在太陽花學運之前,其實部分成 員早已積極參加各類社會運動,如洪 仲丘、大埔、核能等抗爭行動,並強

(30)

調其行動是公民行動。這些人數雖不 多,但其特質是願意關心公眾事務, 具有社會關懷熱情的人,因此經過累 積經驗,凝聚情感,而能成為太陽花 學運的核心人物。相較於多數只關心 自己的功利型、玩樂型學生,其實他 們更值得欣賞、培養,以成為國家社 會未來的重要幹部與領導人才。10 月 23 日臺灣大學肯定太陽花學運將「學 生利他獎」頒給林飛帆,獎金 3000 元。 林飛帆受訪表示,接到校方通知獲獎 「很驚訝」,對於臺大校方肯定 318 學 運對臺灣民主的貢獻,對於他和一起 努力的所有學生們是很高的榮譽(張 錦弘,2014)。但許多師生對於這些人 的言行,對社會的「貢獻」及獲頒「學 生利他獎」相當不認同。因此學校應 有更多機會及實際作為,以協助學生 反 思 該如 何參 與社 會 、如 何行 動 表 達,以避免學生積極參與、全心投入, 卻被質疑否定,而覺得不甘心甚至對 質疑者產生敵意。學生參與社會的表 現或效益,與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有 關,亦即學校需要培養學生高層次的 認 知 能力 ,有 獨立 見 解不 人云 亦 云 外,更能區辨事理看出事情的善惡真 偽。

三、大學生批判思考能力的培養

Facione(1990)指出批判思考為 「有目的性且自我調整判斷的歷程, 在此歷程中交互運用詮釋、分析、推 論、評鑑和解釋等認知技能」。葉玉珠 (2012)認為批判思考是一種複雜的 認知過程,良好的批判思考者除了必 須具 備足夠的知識、 意 向 及技巧 之 外,尚需視問題發生的脈絡,建立一 套有效及合理的判斷規準,對陳述或 問題加以澄清與評鑑,以決定何者可 信、何者應為。由美國、加拿大共 36 個高教相關學會學者專家組成的美國 高 等 教育 學生事 務標 準提升委員會 (The Council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tandards for Student Services, 2010)提 出高等教育應對六項學生學習發展的 成果負責任,包含:(1)獲得並統整 應用知識的能力、(2)高層次的認知 能力、(3)個人內在發展、(4)人際 能力、(5)人道主義與公民投入、(6) 實務能力。批判思考能力歸屬於高層 次的認知能力。而學生參與社會,尤 其是社會抗爭有關行動,不只和批判 思考能力有關,其實還牽涉到人道主 義與公民投入等的學習發展。 批判思考能力在美國高教大學生 核心能力的培養,及相關評鑑中的學 習成果評量上,均相當落實。不僅在 學系與通識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強調批 判思考能力,也在無論是校級、通識 或系所層級的認可/評鑑過程中,將批 判思考能力視為學生學術能力表現的 重要內涵。美國高教普遍重視學生的 批判思考能力並視其為學校教育的重 要認知學習成果,除了與相關人士對 高等教育學生培育的目標理念有關, 也與測量工具的發展有關。美國有許 多提供常模並有良好信效度的批判思 考能力測量工具,可作為學校是否通 過認可/評鑑的參考依據。例如由史丹 佛大學全國高教改進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Postsecondary Improvement, NCPI ) 推 薦 的 Tasks in Critical Thinking , 以 及 Cornell Critical Thinking Test Level X & Level Z,這些

數據

表 1  十二年國教綜合活動領域之內涵架構(草案)  課程總目標:培養學生具備「價值探索、經驗統整與實踐創新」的能力  主題軸  自我與生涯發展  生活經營與創新  社會與環境關懷  主題  項目  自我探索與成長  人際互動與經營  危機辨識與處理 自主學習與管理 團體合作與領導 社會關懷與服務 生涯規劃與發展 資源運用與開發 文化理解與尊重  尊重與珍惜生命  生活美感與創新  環境保育與永續  資料來源:方德隆、丘愛鈴(2014),頁 13。 (二) 綜合活動領域教學透過體驗學習 建構學習者內化的意義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wan..

Professor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National Chung Cheng University. Chair

Associate Professor of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and Center of Teacher Education at National Central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wan..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wan..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w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Head of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haoyang University

Associate Professor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Head of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haoya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