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十年前看不到的畫面—大學生的社會參與

胡憶蓓

靜宜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暨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靜宜大學前任服務學習發展中心主任

報載中原大學 8 名室內設計系學 生在「社區營造」課程的教授帶領之 下 , 至老舊社區 改造 老宅 ( 聯 合 報 102.05.14);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視光系 師生暑假環島,走訪14 家育幼院,為 300 人驗光、180 人配新眼鏡(聯合報 101.08.29);輔仁大學「國際社會參與」

課程,師生共同讓越南「河粉村」有 一杯乾淨的水喝(The News Lens 關鍵 評論103.11.21)。近年來,每每翻開報 紙,動輒看到數則各大專校院學生投 入社區或國際服務的訊息。這種新聞 在十年前,是不常看到的。

十年前,靜宜大學(93 學年度)

首度開設大一服務學習必修課程,系 統化地規劃課程與教學,提供各班老 師授課內容與教材,並強制安排每位 學生到社區服務 18 小時。每學期約 1200 名大一學生到社區,上下學期共 計2400 名學生,到 100 多個非營利機 構單位服務,學習服務他人。各班老 師引導學生從服務經驗中學習利他助 人、人際溝通、自我概念與成長等態 度能力。至今已累計 25,218 位學生,

投入453,924 小時的基礎社區服務,協 助教學的教師亦累計達 192 名(靜宜 大學,2014)。累積的數字看似壯觀,

其實,一開始並不順利。有教授質疑

「必修」的正當性,認為服務學習就 是去做志工,既然是志工,為何要強 迫?!以及服務品質和交通安全等操 作 上 的顧 慮。 第一 屆 甚至 有學 生 嗆 說 , 為 什 麼 要 求 他 們 出 去 服 務 別

人?!然而,第一學期結束後,大多 數學生態度的轉變,使得這些強烈反 對的聲音逐漸消失(胡憶蓓,2011)。

教育部於96 學年度提出「大專校 院服務-學習方案」鼓勵與補助大專校 院積極 推動服務學 習 ,尤其 是全校 性、全面性的基礎服務學習課程,期 望「每一位」學生皆能透過服務學習,

與真實社會產生互動連結,藉此更認 識自己 與世界,涵 養 全人的 生命教 育,推動學校的比例因此大幅增加。

根據教育部青年署統計,101 學年度已 開設具服務學習內涵課程,大學院校 有69 所;技專院校有 88 所,合計 157 所(教育部青年署,2014)。全國各大 專校院除了設立大一基礎服務必修課 程之外,各系所部分教師也開始投入 專業的服務學習課程,引導學生帶著 課堂上的專業知能,走出教室、進入 社區,從做中學,從經驗中學習,從 實務中札根理論及深化應用。光是靜 宜大學96 學年度起推動的專業服務學 習課程,至今累計 97 門課程(145 門 課次)投入,累計65 位各科系領域專 長的教授。全國大專校院的系所、課 程與教授們,累積起來,可想而知,

數字更是可觀。這在十年前,真的無 法想像!

服務學習不是一個新的概念,簡 單地說,就是將人類的兩大需求「服 務」與「學習」連結起來 (Sigmon, 1996),並植基做中學、經驗教育和公

民教育的理論學說 (Fertman, White, &

White, 1996)。其實,早在西元 1636 年,哈佛學院(Harvard College)就將 公共服務、公民涵養納入高等教育的 目標(轉引自Jacoby,1996)。而服務 一向是大學教育的使命,19、20 世紀 大學教育都明示與呼籲大學生運用所 學服務社會(轉引自Varlotta,1997)。

1961 年甘迺迪總統號召青年加入和平 工作團(Peace Corps),更是在大學教 育 引 發公 民責 任與 社 會正 義的 潮 流

亞僑校進行志工服務;以及 111 個青 年國際志工服務隊、1,879 名青年志工 赴 22 個國家參與多元國際志工服 務。另外,補助10 隊 76 名青年赴三 大洲10 個國家參與 2013 年國際教育 資源網國際年會、青少年高峰會、世 界藥學會年會、世界醫學生聯盟亞太 區 域會 議等 青年 志工 服 務、 服 務 學 習、青年旅遊、創新培力、公共參與 議題之國際會議及活動。這些在十年 前,真的少有聽聞。

現在,靜宜的大一學生若詢問服 務學習必修課程,學長姐不僅勸勉他 們配 合學校政策 , 甚 至以過 來 人身 分,鼓勵他們接受另一經驗的探索與 挑戰,再加上,專業服務學習課程和 志工 服務活動, 校 園 氛圍真 的 改變 了!十年以來,大專校院、政府單位 與民間組織,集結了零零星星、孤軍 奮戰、但具有相同理念的人,大家共 同努力之下,形塑新的社會氛圍。當 學校和社會都在轉變時,這次,我們 可否大膽一些,想像接下來十年後的 畫面—更多大學生積極參與社會的潮 流呢?!

參考資料

 胡憶蓓(2011)。高等教育推動服 務學習的理論與實務。臺中市:樺豐 出版社。

 教育部青年署(2014)。102年青 年 署 年 報 。 資 料 來 源 : http://www.yda.gov.tw/Content/Downlo ads/List.aspx?SiteID=563426067575657 313&MmmID=563426104570572274

,下載日期:2014.11.24。

 靜 宜 大 學 (2014) 。 http://www.service-learning.pu.edu.tw/

,下載日期2014.11.24。

 Fertman, C. I., White, G. P., &

White, L. J. (1996). Service Learning in the middle school: Building a culture of service. Columbus, Ohio: National Middle School Association.

 Jacoby B., & Associates. (1996).

Service-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 Jacoby B., & Associates. (2003).

Building Partnerships in Higher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 Sigmon, R. L. (1996). An Introduction to Service-Learning. In R.

L. Sigmon & Colleges (Eds.), Journey to Service-Learning: Experiences from Independent Liberal Ar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p.3-7). Washington, D.C.: Council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資料來

源 :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94317 / ,下載日期:103.11.24。

 Varlotta, L. E. (1997). A Critique of Service-Learning’s Definitions, Continuums, and Paradigms: A Move Towards a Discourse-Praxis Community. Educational Foundations,

11(3), 53-85.

Outline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