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社群媒體使用與異質性討論對政治參與的影響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社群媒體使用與異質性討論對政治參與的影響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3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新聞學系 碩士學位論文 Department of Journalism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政 治 大 社群媒體使用與異質性討論對政治參與的影響. 立.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學. ‧ 國. The Impact of Social Media and Heterogeneous Talk on. ‧. n. er. io. al. sit. y. Nat. 林彥伶. v i Yen-Ling Lin n C U hengchi. 指導教授:施琮仁 博士 Advisor: Tsung-Jen Shih, Ph.D.. 中華民國 105 年 08 月 August, 2016.

(2) 謝誌 漫漫的求學之路,即將要在書寫這本論文謝誌的同時,暫時畫下一個令人刻骨銘 心的句點。回首望來時路,從誤打誤撞跨入新聞傳播的學術領域,到意外地進入 政大新聞所,一路走來欣逢許多貴人的襄助,讓我在這段「誤入歧途」的歲月裡, 可以洞見過去未曾想望過的一片傳播天地,也因在這塊領域上受許多人的眷顧, 以及自己數年來血汗斑斑的耕耘,成為我在跨入下一個人生階段時滋蔓、茁壯的 養料。 能走到論文付梓的這個階段,我最感激的,莫過於我的指導教授、我的恩師施琮 仁老師,在我學生身份後期這一年多的時光裡,我同時跨入了職場,歷經在立法 院、經濟部能源局的兩份正職工作,要同時熟悉職場文化、兼顧課業又完成論文, 成為一件相當不易的事,故論文進度不斷推遲與延宕,甚至幾度讓我萌生放棄學 位的念頭,此時多虧有施老師,他不但從未將我「逐出師門」,且總適時向我伸 出援手,在我無數次遙望畢業之路興嘆、感到萬念俱灰的時刻,與老師的一次晤 談,都彷如一場及時雨,澆淋在我逐漸乾癟、龜裂的枯腸上。.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我永遠不會忘記,每回與施老師討論完,信步踱出老師位於傳院的研究室時,那. sit. y. Nat. 種因對畢業重燃希望而感到腳步輕盈的忻悅與舒坦,若非老師一次次的鼓勵與提 點,今日這篇論文定無法順利完成。. n. al. er. io. 我還要特別特別感謝我的碩論口委慧斐老師、憶寧老師及日璇老師,三位老師不 僅在我兩次口試時給我相當精闢又受用的建議,且每一位老師皆相當不吝肯定我 這未臻完滿的論文,讓原本始終怯怯乏信心的我,在老師過譽的讚許中,受到無 比的鼓舞與慰藉。. Ch. engchi. i n U. v. 另外,我還要感謝我在台大、師大及政大萍水相逢的每一個老師、同窗及朋友, 以及我在立法院、經濟部能源局的主管及同事們,有些是授予我千金不換的知識 與價值,讓我學會批判性的獨立思考,帶領我一窺社會科學的博大精深;有些則 是於我發放問卷的過程中第一時間予以填覆,並主動協助於臉書中熱心分享與傳 佈,讓我可以在比預期短的時間內回收到足夠的份數。 還有必頇感恩我的前老闆翁重鈞委員夫婦及能源局上司夏視察,他們不但在這一 年多來殷切催促我盡速完成論文,更賦予我在工作空檔著力於書寫論文的餘裕, 讓我得以兼顧上班族與學生的雙重身份。 最後但最重要的,是感謝總是鉅細靡遺指導我統計概念與實作方法的好友似蓉、 I.

(3) 在數個周末陪我在政大、交大圖書館 K 書卻不厭其煩的男友睿詮、每每主動關 切我論文進度、提醒我注意畢業時限的好戰友昕宸、不定時約我一塊吃飯關心近 況且默契絕佳的好麻吉、好飯友由由與偉柏、持續給我中肯建議與貼心鼓勵,並 在我口試當日協助記錄和殷勤張羅點心的佩茹,以及給予我堅強後盾、不斷提醒 我早日完成論文的父母與家人。 在這段求學過程中,許多痛苦,將成為飽經磨練的印記;許多美好,將成為畢業 後終身永懷的記憶;許多成長,是未來無限受用的資本;許多恩惠,是千言萬語 訴不盡、道不完的銘謝與情深。. 謹誌於民國 105 年 8 月 23 日.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i n U. v.

(4) 摘要 社群媒體,尤其是 Facebook,在台灣的普及程度愈來愈不可忽視,隨著社 群媒體逐漸取代傳統媒體,成為個人獲取政治資訊的來源,其驅動政治參與的民 主潛能值得進一步探討。 此外,隨著社群媒體與政治參與的關聯在不同研究中產生分歧,且「討論網 絡異質性」與政治參與之間的關聯性受到傳播學界的重視,本研究將 Facebook 使用區分為積極(表達性)與消極(資訊性)政治使用,並探討此二類使用和異. 政 治 大 作用)。此外,本研究將受訪者區分為「數位原住民」及「數位移民」,試圖洞 立. 質性討論、Facebook 政治參與、線下政治參與的關係(包含直接、間接與交互. ‧ 國. 學. 悉此二族群是否在上述變項間存在差異。. 研究結果顯示,唯有積極的 Facebook 政治使用對本研究中兩種型態的政治. ‧. 參與有顯著的直接影響。討論網絡異質性同時為 Facebook 積極/消極政治使用對. sit. y. Nat. Facebook 政治參與及線下政治參與的中介與調節變項,換言之,Facebook 政治. al. er. io. 使用透過使用者的異質性討論對政治參與產生間接影響,且在討論網絡異質性高. v. n. 的人身上,Facebook 政治使用提升 Facebook 政治參與的正面效益最大,但同時. Ch. engchi. i n U. 對線下政治參與的負面效力也最強。而就「數位原住民」及「數位移民」的樣本 各別進行分析,本研究發現兩樣本中 Facebook 積極政治使用對政治參與皆有較 大影響,Facebook 消極政治使用唯有對「數位移民」的 Facebook 政治參與產生 極小的顯著影響,對「數位原住民」的 Facebook 政治參與、線下政治參與則皆 無顯著影響。此外,對於「數位原住民」來說,Facebook 積極政治使用對政治 參與的影響,會因「討論網絡異質性」而有所不同,然而此交互作用關係在「數 位移民」的樣本中則不存在。 關鍵字:Facebook 政治使用、政治參與、討論網絡異質性、數位原住民、數位 移民。 III.

(5) Abstract It is clear that social media, especially Facebook, are pervading all sectors of society in Taiwan, particularly among young people.With social media becoming an integral part of individual’s most common political information sources which had gradually replaced traditional news medias, the potential power of social media to trigger users to participate in political activity worth further investigations.This article distinguishes the youth aged 18-35, which are defined as “Digital natives”, from other cohorts called “Digital immigrants” in terms of the differences in Facebook political. 政 治 大. use, discussion network status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ng behaviors on Facebook. 立. platforms and offline settings.. ‧ 國. 學. Findings suggest that active Facebook political use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directly. ‧. affecting two forms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while passive Facebook political use. sit. y. Nat. brings little effect on the outcome variables. Moreover, it finds that although. n. al. er. io. heterogeous talk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tive/passive Facebook political. i n U. v. use and two forms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t only majorly moderates the effect of. Ch. engchi. active Facebook use 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simultaneously.The above-mentioned mediationg effects occurred in both digital natives and the digital immigrants while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nly occurred within the younger sample.. Keywords: digital natives, digital immigrants, heterogeneous discussion network, Facebook us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V.

(6) 目錄. 摘要 .......................................................................................................................................... III 目錄 ........................................................................................................................................... V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5. 治 政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大 立 第一節 社群媒體與政治參與 ............................................................................................. 9 第三節 研究架構 ................................................................................................................. 6. ‧ 國. 學. 第二節 討論網絡異質性與政治參與 ............................................................................... 15 第三節 社群媒體、討論網絡異質性與政治參與 ........................................................... 24. ‧. 第四節 數位原住民與數位移民 ....................................................................................... 31. Nat. sit. y.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5. n. al. er. io. 第一節 資料收集與抽樣 ................................................................................................... 35. i n U. v. 第二節 變項測量 ............................................................................................................... 35. Ch. engchi. 一、主要變項 ................................................................................................................. 35 二、中介與調節變項 ..................................................................................................... 41 三、控制變項 ................................................................................................................. 42 第四章 研究發現 ................................................................................................................... 51 一、描述性統計分析 ..................................................................................................... 51 二、Facebook 積極/消極政治使用與 Facebook 政治參與、線下政治參與的關係 .. 55 三、討論網絡異質性與 Facebook 政治參與、線下政治參與的關係 ........................ 57 四、討論網絡異質性作為 Facebook 政治使用影響政治參與的中介變項 ................ 58 五、討論網絡異質性作為 Facebook 政治使用影響政治參與的調節變項 ................ 59. V.

(7) 六、數位原住民、數位移民樣本中,Facebook 政治使用影響 Facebook 政治參與、 線下政治參與的效果 ..................................................................................................... 62 七、數位原住民、數位移民樣本中討論網絡異質性影響政治參與的效果 ............. 63 八、討論網絡異質性在數位原住民、數位移民樣本中各別的中介與調節效果 ..... 66 九、數位原住民和數位移民的平均數差異分析 ......................................................... 70 第五章 討論 ........................................................................................................................... 73 第一節 研究結果與討論 ................................................................................................... 73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結論 ................................................................................................... 87 第三節 研究貢獻與建議 ................................................................................................... 91. 治 政 大 附件一 問卷初稿 ................................................................................................................. 108 立 附件二 問卷題目出處 ......................................................................................................... 114. 參考文獻 ................................................................................................................................. 94.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 i n U. v.

(8) 圖目錄 圖 1:FACEBOOK 政治使用、網絡異質性與 FACEBOOK/線下政治參與關係示意圖。...................... 7 圖 2:討論網絡異質性對 FB 政治使用與 FB/線下政治參與之關係的調節效果(全) ............... 61 圖 3:討論網絡異質性對 FB 政治使用與 FB/線下政治參與之關係的調節效果(18-35 歲樣本)... 70 圖 4:不同層面網絡異質性關係示意圖 ............................................................................................. 77.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 i n U. v.

(9) 表目錄 表 1:FACEBOOK 消極與積極使用之因素分析結果 ........................................................................... 40 表 2:價值觀、社會人口學及意識形態異質性之因素分析結果 ..................................................... 49 表 3:本研究之主要變項間相關係數矩陣表 ..................................................................................... 53 表 4:FACEBOOK 消極與積極使用量表頻率佔比(%) ................................................................... 54 表 5:預測 FACEBOOK 政治使用、異質性討論與政治參與之關係(全) ...................................... 56 表 6:FACEBOOK 政治使用至 FACEBOOK/線下政治參與中介分析結果(全) ..................................... 59 表 7:FB 政治使用、討論網絡異質性與政治參與的中介關係(全)................................................. 59 表 8:預測數位原住民與數位移民 FACEBOOK 政治、線下政治參與之階層迴歸分析 .................. 65 表 9:數位原住民與數位移民 FACEBOOK 政治使用至 FACEBOOK 政治參與中介分析結果 ........... 67 表 10:數位原住民與數位移民 FACEBOOK 政治使用至線下政治參與中介分析結果 .................... 68 表 11:FACEBOOK 政治使用、討論網絡異質性與政治參與的中介關係 ......................................... 68. 政 治 大 及線下政治參與的影響(全) ......................................... 78. 表 12:不同年齡族群在主要變項及控制變項之 T 統計考驗摘要表 ............................................... 71. 立. 表 13:不同層面網絡異質性對 FACEBOOK.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I. i n U. v.

(10)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隨著資通訊技術的發展及行動裝置的普及,網際網路已然成為現今網路資訊 傳播的主要平台之一,雖然並非所有學者都對網路媒體的出現抱持樂觀的態度 (如 Sunstein, 2001; Mutz,2002b; Garrett, 2009b),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為止多 數的研究都直指社群網絡網站(social networking sites)或稱社群媒體(social media)的使用型態,提供政治人物可以直接與選民進行對話互動的平台,也讓. 政 治 大. 政府或候選人的政策理念、選舉廣宣更能有效傳播,尤其 2008 年美國總統大選,. 立. 歐巴馬(Barack Obama)成功善用網路及社群媒體,發揮互動式網路科技的號召. ‧ 國. 學. 力,最終順利當選,這場被視作「第一場 Facebook 選舉」 (Carlisle & Patton, 2013) 的選戰伊始,社群媒體的政治傳播力量開始受到普遍的重視。. ‧. Nat. sit. y. 此外,隨著社群媒體逐漸普及化,台灣經歷了 2010 年苗栗大埔事件、2011. n. al. er. io. 年核四啟用公投爭議、2012 年反媒體壟斷運動、2013 年陸軍洪仲丘事件,到 2014. i n U. v. 年台灣針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發起的「太陽花學運」等,一連串的政治或社會重. Ch. engchi. 大爭議,都引起公民於非選舉期間在社群媒體上自主、密集的討論、分享資訊與 彼此串聯,其中反媒體壟斷、洪仲丘事件甚至成功利用社群媒體動員大規模抗議 活動,而太陽花學運中更成功號召大量青年投身對政府決策的杯葛行動,為期 24 天的抗議運動中,以 Facebook(簡稱 FB)為平台的「新聞 e 論壇」 、 「攝護線」、 「g0v」、「太陽花國際部」與「海外 330 行動」等粉絲團更齊力將行動的歷程與 學運的訴求拉抬至最高的能見度。無疑的,隨著一波波民主浪潮席捲全球,社群 媒體已然變成台灣公民具體落實不順從公民實踐的主要途徑之一,也確實成為改 寫政治傳播模式具有指標性意義的新興場域。. 1.

(11) 社群媒體創造了實名制的虛擬社群,結合了社群與媒體特質的雙面型態,在 資訊傳播邏輯上有別於過去大眾傳播媒體對閱聽人單向式的資訊餵養以及守門 人的資訊過濾機制,轉而採取讓使用者進行雙向對話式的傳播溝通,使用者得以 同時身兼資訊消費者及內容製造者,不再如過去大眾傳播時代只能消極吸收新聞 資訊,且使用者為了與社群間其他成員產生連結(engagement)、進行形象管理 及維繫社交關係等,更樂於主動且頻繁地關切、分享、表態及討論公共議題,遂 因此於無形中增加政治涉入的可能性。此外,社群媒體即時告知、整合大量資訊 以及協力廣傳的傳輸技術轉型,降低知識與資訊的取得門檻,培力出更積極自主. 政 治 大. 的網路公民(netizen) ,對理想的民主政治參與帶來正面的影響。. 立. 無論是公民針對特定訴求的政治參與或選戰期間候選人或選民所進行的政. ‧ 國. 學. 治傳播,都離不開一個關鍵的要素,即具有互動性(interactivity)的政治對話. ‧. 、討論(discussion) ,或許多文獻中廣義的「審議」 (deliberation) (conversation). y. Nat. 概念。許多政治理論家都強調,公民之間的政治討論是一個健全的、順利運作的. er. io. sit. 民主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改善政治辯論、討論或說服的條件或方法, 是 身 為 民 主 公 民 的 基 本 需 求 ( Dewey, 1927; Huckfeldt & Spragu, 1995;. al. n. v i n Schudson,1998) 。此外,更有學者主張公民討論是民主的靈魂 (Kim, Wyatt, & Katz, Ch engchi U 1999),這些學者基本的論調,是強調人際網絡間有意識地就公共事務與他人交. 換意見、進行社交互動,或是在日常生活中無意識地涉及公共事務的政治討論, 能夠讓原本就對政治較有興趣的積極公民更形強化政治知識、效能與參與意願, 甚至對過去沒有參與資源的民眾起政治社會化的作用,讓民主公民權獲得更廣泛 的落實。. 社群媒體上的人際互動形式,延伸了過去對「討論」一詞的定義,使用者可 以透過使用即時通訊(instant texting)、標記(tagging)、瀏覽 Facebook 首頁. 2.

(12) (Facebooking) 、按讚(liking) 、噓文 (disliking) 、推文(Twitting) 、轉推(Retwitting) 、 訂閱追蹤(following) 、瀏覽 YouTube(Youtubing) 、提供資訊書籤(RSS-feeding) 等方式來進行互動,每一項功能都能在無形中提供使用者與他人對話的機會與素 材。然而,必須注意的是,儘管這些互動模式看似挹注了多元豐富的資訊,但人 性對迎合自身觀點的訊息有偏好,因此在使用新興網絡化科技過程中也必然會促 進政治觀點雷同的人彼此間的交流,亦即增加選擇性接觸特定觀點的機會 (Jomini Stroud, 2007; Jun, 2012)。. 治 政 大 的調查指出,封鎖(block)、刪除好友(unfriend)、隱藏動態(hidden)等舉動 立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2 年一項網路及美國人民生活計畫. 皆為人們應對社群媒體中政治狂熱份子或與自身立場相左者的常用應對策略之. ‧ 國. 學. 一(Rainie & Smith, 2012),也由於社群媒體提供了許多障蔽異質性接觸的策略. ‧. 工具,因此有學者開始懷疑社群媒體將成為一個巨大的回音室(echo chamber). er. io. sit. y. Nat. (Garrett, 2009b; Grömping, 2014)。. 所謂的回音室效果,是指網路科技讓使用者得以自由選擇想看的內容,因此. al. n. v i n 個人可以透過選擇媒體來源和所欲接觸的網路社群,以更加精確的過濾機制來篩 Ch engchi U 選志同道合的朋友進行近一步的互動,於是接觸的朋友將會愈來愈同質,既存的. 偏見也將會在網絡間逐漸受到強化,遂更難以在再接納異己的對立觀點(Garrett, 2009b)。. 根據研究,長期只與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為伍、只接觸迎合自己立場、價值 觀的資訊,會產生網路的飛地(enclave)傳播效應(Sunstein, 2001) ,即習慣忽 略甚至趨避他人對立的觀點、降低對於對立觀點的包容性(Mutz,2002b),甚至 不斷增強既存的偏見,政治意見歧義的公民,遂於社會上逐漸顯現分裂化. 3.

(13) (fragmentation)與意見極端化(polarization)的趨勢,形成「網路巴爾幹化」 (cyber balkanization)或「電子少數民族居住區」(Cyber Ghettos),亦及所謂 物以類聚(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的現象(Festinger, 1957; Sunstein,2001; McPherson, Smith-Lovin, &Cook, 2001; Iyengar, Hahn, Krosnick, & Walker, 2008; Iyengar&Hahn, 2009; Himelboim, McCreery, & Smith, 2013) 。由此,民意的品質將 會因缺乏溝通而降低、社會也會缺乏共識,並因此危害到聯繫整體社會的社會資 本,對多元民主社會的運作帶來許多負面影響(Alstyne & Brynjolfsson, 1996; Mutz, 2002a, 2006; Sunstein, 2009; Huckfeldt & Mendez, 2008)。. 治 政 大 在 2015 年 根據網路公司 Alexa.com(Alexa, 2015)的統計數據,Facebook 立. 已成為流量全球排名第二、全台排名第三(僅次於「Google」搜尋引擎及社群內. ‧ 國. 學. 容創作平台「痞客邦」)的網站,而台灣專業行銷研究顧問公司「創市際」和數. ‧. 位化測量與分析供應商「comScore」2016 年 3 月公布的數據更顯示, 「Facebook」. y. Nat. 名列該月台灣網域到達率的第 3 名,網友到達率高達近七成,且平均每位使用者. er. io. sit. 停留時間以及平均單次造訪瀏覽網頁數(包含網站及應用程式之流量),皆比到 達率名列一、二名的「Yahoo 奇摩」和「Google」都高(創市際,2016 年 6 月. n. al. 17 日)。. Ch. engchi. i n U. v. Facebook 無疑已是台灣最熱門且最被普遍使用的媒體網站之一,數量眾多 的使用者以及超高的普及率,顯示 Facebook 構連而成的線上網絡擁有促進公民 進行政治對話的潛能。然而,Facebook 也並非從此一躍成為「審議式民主」或 「公共領域」的代名詞。在 2016 年 2 月,知名的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里曼(Thomas Loren Friedman)就曾撰文對 Facebook 發展至今的現況提出了沉重的警告。佛里 曼指出:. 4.

(14) 「今天,我們的社交媒體體驗被設計為利於傳播而不是參與,利於張貼而不 是討論,利於淺薄的觀點而不是深度的討論。就好像我們認為自己是來這裡 對著他人說教而不是與他人對話。」(2016 年 2 月 16 日). 佛里曼的這段文字,對 Facebook 在促進民主進程中所能發揮的效用敲響了 警鐘,提醒吾人重新審視社群媒體發展至今,究竟能否建構一個實踐民主的有效 途徑。.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治 政 大 目前的社群媒體相關研究,多半將焦點放在社群媒體的資訊性依賴 (如 Gil de 立. Zúñiga, Jung, & Valenzuela, 2012)、社群媒體的使用動機(如 Chen, 2013;. ‧ 國. 學. Suksa-ngiam & Chaiyasoonthorn, 2014; Kim, Chung, & Ahn, 2014; Lin & Lu, 2011;. ‧. Quan-Haase & Young, 2010; Park, Kee & Valenzuela, 2009; Papacharissi &. sit. y. Nat. Mendelson, 2011)、社群媒體是否以及如何製造公民的社會資本(如 Valenzuela,. io. er. Park, & Kee, 2009; Gil de Zúñiga, Jung, & Valenzuela, 2012; Park, Han, & Kaid, 2012),以及社群媒體使用者的背景與特質(如 Hanson, Haridakis, Cunningham,. al. n. v i n Sharma, & Ponder,2010; Orchard, C hFullwood, Galbraith,U& Morris,2014)等。然而, engchi 針對社群媒體對形塑民主公民更普遍的影響,如對個人政治參與行為的動機是否 以及如何產生影響的研究,則相對缺乏。. Hayes, Preacher, & Myers(2011)指出,政治傳播研究除了試圖驗證變項間 是否相關,以及評斷關聯性的高低,更必須進一步探索為何變項間關係會存在。 目前社群媒體對政治參與影響的相關研究,多半獲致不一致(mixed)的結論 (Kushin & Yamamoto, 2010),即究竟二者是正相關、負相關甚或無關聯,尚無 定論,這可能部份是由於對社群媒體的操作化方式不同,以及部份研究將社群媒. 5.

(15) 體視為一個無差異化的整體(entirety) ,一味著重在「是否」二者間有顯著關聯, 卻忽略二者間「如何」透過不同的使用型態產生關聯性(Tang&Lee, 2013)。. 此外,針對討論網絡及其異質性對個人政治態度與行為的影響,目前多半只 停留在實體社會中所構築的人際網絡,極少囊括線上的政治討論網絡,更遑論加 入社群媒體使用後網絡化的線上環境所促成的討論情境,因此本研究試圖從社群 媒體的政治性使用為出發點,探究是否社群媒體對促進線上及線下政治討論、政 治參與有一順序性的關聯性。亦即,本研究認為社群媒體最主要的機緣. 治 政 大 於密友、近親構成的強連結所能提供的新觀念、新思想,因此提高進行異質性討 立 (affordance)之一便是促成弱連結(weak ties)的形成,而弱連結又能帶來有別. 論的機會,可能由此再對政治參與產生間接的影響,因此,本研究的研究目的,. ‧ 國. 學. 即希望在探討 Facebook 政治使用對於在 Facebook 平台中的政治參與及線下政治. ‧. 參與是否帶來影響之外,再試圖深究「討論網絡異質性」在其中扮演中介或調節. er. io. sit. y. Nat. 變項的可能性,以進一步了解社群媒體對於政治參與產生影響的內在機制。. n. a l第三節 研究架構 i v n Ch U engchi. 綜上所述,本研究擬檢視 Facebook 的使用就公民政治參與所扮演的角色, 亦即驗證 Facebook 使用與政治參與的關聯性,而為達成上述目標,本研究分析 從線上問卷調查所獲得的台灣 18 歲以上成人有關 Facebook 使用、討論網絡異質 性、Facebook 網絡結構異質性、Facebook 網絡結構多元性與政治參與的資料, 並將其他與政治參與相關的因素納入控制變項中進行分析與討論。. 根據上述,本研究包含 Facebook 政治使用、討論網絡異質性與政治參與等 主要變項之間關連性的完整研究架構繪製如下圖(圖 1)所示。. 6.

(16) 圖 1:Facebook 政治使用、網絡異質性與 Facebook/線下政治參與關係示意圖。. 政 治 大 以上、35 歲以下的年輕人,年紀剛好處於千禧世代,或稱 Y 世代、網絡世代(net 立 此外,本研究也好奇,Facebook 的主要使用族群為青年世代,尤其是 18 歲. ‧ 國. 學. generation)中的族群,這個族群從小就生活在在充斥電腦、網際網路的環境之 中,其網路使用習慣及對科技的態度,相對於較年長的族群可能存在差異,二者. ‧. 因此可被劃分為「數位原住民」(digital natives)以及「數位移民」(digital. sit. y. Nat. immigrants) ,前者指現年 35 歲以下、原生於數位科技環伺之環境中的年輕族群,. al. er. io. 後者指 35 歲以上、進用傳播科技較慢的較年長族群。本研究盼透過實證研究,. v. n. 試圖勾勒兩個族群可能存在的差異性,因此除了將受試者進行整體樣本的分析,. Ch. engchi. i n U. 以回答本研究的問題之外,進一步將樣本以 35 歲做出區隔,以透過統計分析各 別描繪出二者的具體形態,並比較出二者間的差異。. 7.

(17)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社群媒體與政治參與 從過去大眾傳播媒體盛行的時代以來,媒體對使用者政治涉入的影響便始終 存在爭議,有學者從悲觀的角度衡量媒體對閱聽人的影響,如涵化理論 (cultivation theory)、Putnam(1995b)的時間取代假說( time displacement hypothesis),以及許多政治傳播學者所稱媒體導致的政治犬儒主義(political. 政 治 大. cynicism)、冷漠(apathy)、政治的懷疑論(skepticism)或人與人間的陌異化. 立. (alienation)等。另有學者主張從樂觀角度看待媒體對閱聽人的影響,如政治學. ‧ 國. 學. 習效果、社會心理學理論─預示效果(priming)等。而媒體使用究竟正面或負面 影響閱聽人政治結果的爭議,更隨著社群媒體逐漸主流化而持續延燒,學界開始. ‧. 轉而將研究重心放在社群媒體是否以及如何對使用者產生政治態度與行為的影. n. al. er. io. sit. y. Nat. 響。. i n U. v. 公民的政治涉入,往往具體反應在政治參與的行為上。政治參與最常被引用. Ch. engchi. 的定義是指從事具有影響政府行為之目的或效果的行動,無論是試圖直接透過影 響公共政策的決策及實施,或間接藉由影響對決策官員的投票選擇等行為策略都 囊括在內(Verba, Schlozman, & Brady, 1995, p.38)。過去針對大眾媒體,已有許 多研究指出,新聞媒體的使用與政治參與之間有顯著的關聯性(McLeod et al.,1999; Shah, McLeod, & Yoon, 2001)。. 有學者主張,網路媒體並非取代傳統媒體,只是補足了傳統媒體的不足(Shah, Cho, & Kwak, 2005),所以新興的數位媒體不但同樣能達成傳統媒體提升公民政 治參與的貢獻,更進一步開創出政治參與的無限可能。綜觀針對社群媒體與政治 9.

(19) 參與之間關聯性的研究,目前已累積愈來愈多學者大致肯定社群媒體使用對政治 參與存在顯著的預測效力(Gil de Zúñiga, Molyneux, & Zheng, 2014; Gil de Zúñiga, Jung, & Valenzuela, 2012; Valenzuela, Park, & Kee, 2009) 。然而,針對二者之間的 關係進行研究的文獻,因為在方法論上(methodology) 、測量方式(measurements) 以及樣本取樣上皆有出入,因此對於解釋是否特定社群媒體使用對政治參與會產 生影響,仍沒有一個確切的結論(Gustafsson, 2012)。例如針對社群媒體使用的 測量方式,有研究採用「資訊性使用」 (Gil de Zúñiga, Molyneux, & Zheng, 2014), 另有研究採用「政治性使用」 (如 Bode, Vraga, Borah, & Shah, 2014) 、 「是否有使. 治 政 Valenzuela,2009; Park, & Lee, 2014)、「不同的使用動機/目的」(如 Park, Kee, & 大 立. 用習慣/使用頻率」 (如 Tufekci & Wilson, 2012; Valenzuela, Arriagada, & Scherman,. 2014)或「綜合複合指標的使用強度」(如 Ellison, Steinfield, & Lampe, 2011;. ‧ 國. 學. Theocharis & Quintelier, 2014) ,也有研究將社群媒體使用拆成不同的面向,分別. ‧. 探究不同面向社群媒體使用情形對政治參與的影響(如 Tang & Lee, 2013) ,由此. y. Nat. 測量方式上的差異,便容易產生不同的研究結果。另外,許多對網路媒體持悲觀. er. io. sit. 主義者,也認為社群媒體對政治參與沒有顯著影響(如 Kushin & Yamamoto, 2010; Zhang, Johnson, Seltzer, & Bichard, 2010),因此,為釐清社群媒體對政治參與行. al. n. v i n 為的效力究竟為何,有必要深入了解此媒體是透過什麼機制、在哪些附帶條件下 Ch engchi U 對民主社會帶來影響。. 新興電子媒體對政治參與的影響,已經從網路樂觀主義(cyberoptimists)與 網路悲觀主義(cyberpessimists)對於「是否」的爭辯,進展到進一步檢視如使 用者的使用型態、政治心理學屬性(socio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等特殊條 件下,媒體使用與政治參與二者間「如何」發生關聯性的研究(Valenzuela, Arriagada, & Scherman, 2012)。Valenzuela, Park, & Kee(2008)就透過研究結果 指出,Facebook 使用強度並未單獨對政治參與產生影響,但透過社會人口特徵. 10.

(20) 的調節,卻能對政治參與產生預測效力。具體而言,根據此研究,在社會信任感 高的人當中,社群媒體使用強度對年輕人政治參與的影響特別大。而 Gil de Zúñiga, Jung, & Valenzuela(2012)發現以每日平均使用時間來計量的一般性社 群媒體使用,並未與社會資本、公民參與、線上與線下政治參與任一項產生關聯, 但若從社群媒體上的資訊取得程度來衡量社群媒體的使用情形,則又對社會資本、 公民及政治參與都有顯著的影響。. Gil de Zúñiga, Molyneux, & Zheng(2014)用兩波段長期追蹤資料,以交叉. 治 政 大 間美國 18 歲以上成人的社群媒體使用者,結果指出社群媒體的新聞資訊使用對 立. 延宕(cross-laged)和併發試驗(concurrent test)的方式分析在 2009 及 2010 年. 線下的政治參與有直接影響,且社群媒體的資訊性使用還透過政治表態(political. ‧ 國. 學. expression)對線上及線下的兩種政治參與形式間接產生影響。此研究更發現,. ‧. 社群媒體的社交互動使用(social interaction use)對政治涉入沒有直接的影響,. y. sit. io. er. 徑。. Nat. 但卻會藉由促成使用者進行政治性的表態,而間接將使用者導引至政治參與的途. al. n. v i n Bode, Vraga, Borah, & Shah(2014)探討 2008 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社群媒體 Ch engchi U. 的政治性使用對政治參與的影響,他們發現,對青少年來說,一般網路上的政治 表態(包含張貼評論於新聞網站或政治部落格、與朋友和家人交換帶有政治訊息 的電子郵件、轉寄政治影片或新聞文章、寄出或收到有關政治的文字訊息)以及 包含「在社群網站個人資料(profile)中透露政治偏好」 、 「成為政治人物的社群. 網站粉絲或好友」 、 「使用社群網站的新聞或政治應用程式(application)」 、 「被社 群網站中的好友邀請參加政治活動」等四個面向的社群網站政治性表態,都對傳 統形式的政治參與有顯著的正面影響。. 11.

(21) 此外,就 Facebook 單一的使用功能來看,也會個別對政治參與產生貢獻。 Conroy, Feezell, & Guerrero(2012)就指出,Facebook 的使用能夠讓使用者成立 線上的政治「社團」(groups),而線上的 Facebook 社團提供了如同線下面對面 接觸的社團所提供的功能,包含資訊補給、增強政治行動的動機,以及賦予公民 進行傳播互動的平台等,因此 Facebook 可以藉此形塑公民線下的政治參與。此 外,Valenzuela, Park, & Kee(2008)的研究也支持加入 Facebook 中的社團對政 治參與有顯著的影響,但這個效果會因種族而異,根據他們的研究發現,Facebook 社團使用強度和政治參與之間的關聯性,在非白人受試者間較不明顯。. 治 政 大 & Lee(2013)試圖藉由 為了進一步釐清社群媒體對政治參與的效果,Tang 立. 區隔出 Facebook 使用的不同層面,以及分析不同的使用層面彼此之間的關係型. ‧ 國. 學. 態,來解開 Facebook 使用「如何」對政治參與產生影響的謎團。Tang & Lee 利. ‧. 用香港的大學生來進行理論的驗證,發現 Facebook 使用者接觸到他人所分享政. y. Nat. 治訊息的多寡,以及與公眾政治行動者的連結性愈高,皆愈有可能參與線上及線. er. io. sit. 下的政治活動。另外,他們也發現 Facebook 上的朋友人數對政治參與並沒有直 接的預測效力,但卻會透過連結到公眾政治行動者以及建構社交網絡異質性,對. al. n. v i n 線下政治參與帶來間接的正面影響。整體來說,擁有愈大的網絡結構異質性、與 Ch engchi U. 政治人物或社運人士的連結程度愈高,以及接觸到愈多政治相關資訊的 Facebook 使用者,都較傾向於參與政治活動。. Gil de Zúñiga, Jung, & Valenzuela(2012)對社群媒體發揮的政治功能內在機 制做出推論,指出社群媒體對公民的參與行為之所以看似頗具貢獻,其一是由於 在網站上獲得的資訊多半是經過使用者相信、或是有關聯的人過濾過的資訊,因 此這些資訊會比從其他媒體平台中獲得的資訊更具有政治動員的效力,另外或許 是由於社群網站所建構出的內在人際網絡,不只讓人獲得資訊,更能讓人針對該. 12.

(22) 資訊的重要性與正確性和網絡內其他成員進行討論,在過程中便增加使用者對資 訊細節的了解,同時提昇個人對資訊內容的反思能力。. 然而,並非所有研究都肯定社群媒體對公民政治參與有貢獻,如 Theocharis & Quintelier(2014)就直指過去研究中針對社群媒體使用與公民及政治參與之間 關聯性的研究,多半使用橫斷面研究法(cross-sectional survey),雖然獲致了看 似正面(儘管關聯性微弱或是中等)的結果,但這樣的研究方法難以避免對因果 關係的解釋上與實際情形有出入。Theocharis & Quintelier 為了證實他們的理論,. 治 政 大使用只對公民及娛樂導向 追蹤研究(two-wave panel survey),發現 Facebook 立. 針對比利時 15 至 16 歲的年輕人 Facebook 使用情形所做的兩波段固定樣本貫時. (entertainment-oriented)的參與行為有正向關聯,但對無論線上或線下的政治參. ‧ 國. 學. 與皆未起顯著的效用。此研究還透過進一步的結構方程模型分析,斷言 Facebook. er. io. sit. y. Nat. 治參與行為。. ‧. 使用實際上只對娛樂導向的參與活動有明顯的預測效果,不能解釋公民後續的政. Baumgartner & Morris(2010)的研究結果也顯示,社群媒體增進年輕人政. al. n. v i n 治參與的潛能實際上並未發揮效用。Baumgartner & Morris 發現,社群媒體使用 Ch engchi U 者不但傾向於找尋與自身觀點相符的資訊,且並未顯著比其他媒體的使用者更具. 備政治知識,即便使用者會被網站激發政治參與意願,但也多半受限於線上的政 治參與,並未及於線下的政治參與。Baumgartner & Morris 也指出,雖然社群媒 體使用者會透過網站關注公共事務,但與其他傳統媒體的使用者相較,社群媒體 使用者關注公共事務的程度卻相對偏低,且使用者並未特別對多元的觀點或新聞 資訊感興趣。無獨有偶,Livingstone(2007)也認為,儘管社群媒體能提供參與 或激發政治論述的機會,但使用者實際上並未妥善利用這些機會。. 13.

(23) 由上述研究,可看出社群媒體對政治參與的影響仍在不同的研究中得到不一 致的結果。Tang & Lee(2013)認為,社群網站對政治參與的影響之所以會如此 莫衷一是,是因為社群媒體與傳統的大眾媒體不同,使用社群媒體並不純粹指涉 對平台中特定型態內容的消費,也包含對網絡持續性的塑造、個人頁面(personal profile)的建構、共享資訊的消費與產製、在他人動態中進行評論,或純粹在其 他人的發文上按「讚」 (like)等不同的行為面向,而這些不同的使用面向可能會 在政治動員上有不同的效力,故不能一概而論。. 治 政 大 網路世代中對參與行為所扮演的角色,Bakker & Vreese(2011)將媒體使用細分 立 由於社群媒體對政治參與的影響目前仍存在爭議,為了能更深入了解媒體在. 為消費式的新聞媒體使用以及互動式的線上傳播行為,無獨有偶, Gil de. ‧ 國. 學. Zúñiga ,Bachmann ,& Brundidge(2013)研究部落格(blog)對政治參與的影響. ‧. 時,也將部落格使用二分為「消費性」 (consumptive)以及「表達性」 (expressive). y. Nat. 的使用型態;Kruikemeier, Noort, Vliegenthart, &Vreese (2014)也採取類似的. er. io. sit. 概念,將網路使用者歸類為「積極的」(active)與「消極的」(passive)兩種使 用模式。另外 Wang(2007)則利用因素分析,證實網路使用可區分為兩種型態,. al. n. v i n 一種是資訊搜尋(information seeking) (opinion expression)。 C h ,而另一種是意見表達 engchi U. Gil de Zúñiga, Bachmann,&Brundidge(2013)、Lin(2016)的實證研究皆發現, 媒介使用和政治結果之間的關聯,會因為使用型態是消極或積極的不同而產生差 異,其中唯有表達性,也就是積極的媒體使用者,才會顯著提昇政治參與。. 有鑑於上述論點,本研究認為社群媒體積極的、表達性的政治使用可能對政 治參與存在正面的預測效力,而消極的資訊性涉入可能對政治參與無顯著的影響, 故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設:. 14.

(24) 研究假設 1a:在控制了人口學變項、政治傾向、傳統媒體政治使用、Facebook 網絡組成與討論網絡異質性的情況下,Facebook 積極政治使用,和(1)FB 政 治參與(2)線下政治參與有正面關係。. 研究假設 1b:在控制了人口學變項、政治傾向、傳統媒體政治使用、Facebook 網絡組成與討論網絡異質性的情況下,Facebook 消極政治使用,和(1)FB 政 治參與(2)線下政治參與無顯著關係。. 政 治 第二節 討論網絡異質性與政治參與. 大. 立. ‧ 國. 學. 人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會受家人、朋友、同事、鄰居,以及透過各種管道接 觸的對象所影響,這些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會形成人際網絡,並形成具有互動性的. ‧. 討論社群。而這些社會網絡當中成員的多寡、組成的屬性,以及個人與網絡成員. Nat. sit. y. 互動的頻率等,都已經被證實會對個人的公民和政治行為產生顯著的影響(如. n. al. er. io. Kim, Wyatt, & Katz, 1999; Wyatt, Kim, & Katz, 2000; McLeod, Scheufele, & Moy,. i n U. v. 1999; McLeod et al., 1999; Kwak, Williams, Wang, & Lee, 2005; Ikeda & Boase,. Ch. engchi. 2011; McClurg, 2006a),無論是傳統約定俗成(institutionalized)的政治參與 (Valenzuela, Kim, & Gil de Zúñiga, 2012) ,或是較新形式的政治參與型態,如參 與審議論壇(McLeod et al., 1999)等皆然。而針對社會網絡對個人影響的研究中, 又以討論網絡異質性對政治參與的影響最受矚目(Scheufele, Hardy, Brossard, Waismel-Manor, & Nisbet, 2006) 。. 綜觀針對社群的相關研究,早期的研究方向,大多著重於研究同質性社群所 構築的脈落對個人的影響,而較近期的研究則轉為聚焦於異質性網絡 (heterogeneous network)的影響(劉正山,2011)。Eveland & Hively(2009) 15.

(25) 指出,異質性(heterogeneity),是政治討論的眾多面向中,在概念化與操作化 上最容易產生混淆的一個討論特質,因為其並非單一面向,而是應該被細分為三 個面向,分別為危險的討論(dangerous discussion) 、安全的討論(safe discussion) 以及多元的討論(discussion diversity)。所謂危險的討論,指的是與意見歧異者 進行討論的頻率,概念上類似於 Mutz(2002b)所謂的跨網絡(cross-cutting); 安全的討論則是與同樣立場者討論的頻率,而多元的討論則是網絡間不同討論對 象之間觀點的彼此抗衡程度,類似於 Nir(2005)所指出的矛盾(ambivalent)概 念。Eveland & Hively 特別強調,從事危險的討論並不會排擠到安全的討論,二. 政 治 大. 者可以並存,並非零和式的競爭。. 立. 此外「討論網絡」的概念涉及許多層面,一般來說可粗略分為網絡的結構形. ‧ 國. 學. 態,也就是其中成員如社經背景、社會人口學特質的分布情形,屬於客觀存在的. ‧. 環境脈絡,一般為相對較強制性且穩定不變的,其組成的異質程度,在本研究中. y. Nat. 稱為「網絡結構異質性」(network structural heterogeneity);另外是個人所選擇. er. io. sit. 進行政治討論的對象所構築的人脈屬性,是一個透過自由意志所選擇的結果,亦 即個人有對討論網絡進行對象篩選的機會與能力,相對而言是比較具有自主性及. al. n. v i n 變動性的,在本研究中稱為「討論網絡異質性」 (discussion network heterogeneity) 。 Ch engchi U. Jun(2012)就曾指出,社會網絡與政治討論網絡不同之處在於,社會網絡的結. 構是一個客觀存在的社會關係架構,但討論所建構的網絡,卻是其中成員試圖透 過政治說服來達成共識或純粹意見交流的管道。. 舉例來說,Jun(2012)研究網際網路促進與雷同政治觀點的人選擇性接觸 的程度,是否影響個人的網絡異質性,該研究衡量網絡異質性的程度是詢問「在 有往來互動的密友/鄰居/同事中,各有多少人與你政治觀點/宗教/種族不同?」 亦即當個人自由選擇或在某種社會情境下和朋友、鄰居及同事互動時,感知到自. 16.

(26) 身暴露於政治異質觀點的程度,此強調的是不僅止於政治討論對象所構成的異質 網絡,而是由日常生活中更廣泛的社會網絡所構築的異質性,此為具有強制性的 「網絡結構異質性」。而所謂「討論網絡異質性」,是指在個人的討論網絡中, 參與討論的對象持有相左政治觀點的程度(Leighley, 1990; McLeod, Scheufele, Moy, Horowitz, et al.,1999),屬於個人透過討論建構而成的網絡特質。. 在傳播研究中,不同學者對網絡異質性有不同的概念化與操作化方式。有些 學者(如 Mutz,2002a;Mutz & Martin, 2001)認為網絡異質性是指個人處於社會團. 治 政 大 叉壓力(cross-pressure)的程度;有些學者則主張網絡異質性為個人與其社經地 立 體網絡或處於意識形態歧異的社會情境中「感知到」或「感受到」異己者帶來交. 位、意識形態、政治觀點、性別或種族背景等特質不同的人實際進行討論及互動. ‧ 國. 學. 的頻率(如 Gastil & Dillard,1999;McLeod, Scheufele, & Moy,1999);另有一派學. ‧. 者則在評估網絡異質性時聚焦於所處環境中正反意見(pros and cons)的「矛盾」. y. Nat. (ambivalence)是如何影響個人價值判斷的矛盾心理,而他們衡量異質性的方式,. er. io. sit. 就是探究環境中意見的衝突對立,造成個人內心左右為難的程度(如 Huckfeldt, Mendez, & Osborn,2004; Nir,2005; Kim, Wang, Gotlieb, Gabay, & Edgerly, 2013)。. n. al. Ch. engchi. i n U. v. 在公民參與討論的過程當中,處於網絡間的個人難以避免遭逢背景多元或觀 點異己的異質性他人(heterogeneous others) ,這些互動對象以及不同意見的交鋒, 會造成個人內心產生交叉壓力(cross-pressure),而目前已有愈來愈多學者試圖 研究個人處於此交叉壓力下,會產生什麼樣的政治應對行為(如 Mutz, 2002a, 2002b; Mutz & Mondak, 2006; Goldman & Mutz, 2011; Kim, 2011; Scacco & Peacock, 2014)。. 事實上,討論網絡異質性這個網絡特質,對政治參與究竟帶來正面或負面的. 17.

(27) 影響,引起了傳播、政治與社會學者的注意與爭論,也引起了審議式民主與參與 式民主之間的理論矛盾(Jang, 2009) 。根據審議式民主的理論,在正反意見俱存 的社會網絡中,人們會透過討論的過程提昇民主的素養,並間接促進政治參與的 意願;而從參與式民主的概念出發,其論點主張人們會因為周遭環境充滿不一致 的觀點,而造成矛盾心理以及延遲決策,遂導致降低政治參與的可能性 (Wojcieszak, 2011)。. 最早從 1940 年代開始,「哥倫比亞學派」(Columbia School),即哥倫比. 治 政 大 (包含媒體使用、社會脈絡與個人政治討論網絡等)會影響選民的意識形態以及 立. 亞大學應用社會研究中心的學者,就針對選舉研究的結果指出,個人的傳播行為. 選舉最終的投票抉擇(Berelson, Lazarsfeld, & McPhee, 1954),這種社會學取向. ‧ 國. 學. 的研究途徑,強調社會脈絡或政治情境等環境因素對個人行為的影響。哥倫比亞. ‧. 大學教授 Lazarsfeld 及其研究團隊(Lazarsfeld, Berelson, & Gaudet,1968),透過. y. Nat. 在紐約郊區的田野研究發現,暴露於交叉壓力(cross-pressures)下會導致個人規避. er. io. sit. 政治議題,連帶延遲市民投票的決策時間,並且降低選民在選舉初期的投票意願, 因此他們認為,由此可見政治異質性對政治參與將帶來負面影響。. n. al. Ch. engchi. i n U. v. 較近期針對政治異質性與政治參與進行研究的 Mutz(2002a)也指出,「政 治的模稜兩可」(political ambivalence)與「社會責任感」(social accountability) 這兩個相互關聯的過程會導致處於異質性網絡中的人較不願意參與政治活動。具 體而言,Mutz 認為,處於「交叉網絡」(cross-cutting networks),或稱「重疊網 絡」 (張佑宗、趙珮如,2006)─即跨越政治隔閡的社會互動情境─中的人,雖因 為對意見相左的一方所持觀點有進一步的了解,因而更能包容異己的政治觀點 (Mutz, 2002b; Kobayashi, 2010) ,但異質觀點的交鋒也會讓個人為了避免不必要 的衝突而產生衝突迴避(conflict-avoidant)的傾向,即為了維繫社會和諧安定的. 18.

(28) 社會責任而發展出的逃避策略(Ulbig & Funk, 1999; Mutz, 2002a; Hayes,2007)。 而處於異質觀點交錯的「交叉壓力」下的人,同時也會動搖原先對候選人的評價、 政治議題價值判斷以及投票的動機,開始感到政治上的模稜兩可(political ambivalence)與不確信(uncertainty) ,因此在左右為難中,要採取果斷的政治行 動更形困難,且由於猶豫不決的時間拉長,在投票抉擇上的延遲決策,會導致個 人裹足不前,故投身政治參與的機會大減(Mutz, 2002a) 。. Mutz(2002a,2002b)具有啟發性的交叉網絡研究之後,也愈來愈多學者都. 治 政 大 見,會壓抑政治參與─尤其是以實際投票行為為主的政治參與(Mutz,2002a; 立 紛紛透過實證研究,得出與 Mutz(2002a)類似的結論,即討論網絡的異質性意. Mutz,2006; Valenzuela, Kim, & Gil de Zúñiga,2012)。. ‧ 國. 學 ‧. 然而,採納審議式理論的學者則指出,網絡異質性會對政治參與帶來正面影. y. Nat. 響,他們主要的論點是異質性的討論會讓個人掌握足夠的正反論據(argument. er. io. sit. repertoire)與他人辯論(Cappella, Price & Nir, 2002),並使個人對原有觀點重新 進行審視與反思(McLeod et al., 1999),因此能促進個人累積政治議題相關的理. al. n. v i n 解能力與知識(Scheufele, Nisbet, 2004),而政治知識在許多 C hBrossard, & Nisbet, engchi U. 實證研究中都證明可以預測參與行為,因此從這個邏輯推論,網絡異質性會透過 知識的累積來促進政治參與。. 此外,還有一派說法是從使用與滿足理論的角度出發,主張異質性的討論會 使個人預期,未來與意見相左的他人討論需具備更妥善的論據,因此為滿足對相 關資訊的需求,便會進一步透過新聞媒體進行更廣泛的資料搜索(Scheufele, Hardy, Brossard, Waismel-Manor, & Nisbet, 2006)。簡而言之,異質性觀點能夠產 生 政 治 學 習 功 能 ( political learning function ) 以 及 激 發 資 訊 尋 求 動 機. 19.

(29) (motivation-for-information),前者提昇政治知識,後者促進硬新聞(也就是涉 及政治或公共議題的新聞)的近用,而政治知識以及硬新聞使用,皆已被證實可 預測政治參與(McLeod, Scheufele, & Moy, 1999) ,因此 Scheufele, Nisbet, Brossard, & Nisbet(2004)就認為,異質性對民主參與帶來的正面效力,已凌駕於 Mutz (2002a)所言的負面影響。. 有一點必須注意的是,討論網絡異質性是透過累積政治知識間接促成政治參 與的說法,依然有待商榷,因為 Tang & Lee(2013)發現,Facebook 上交友網. 治 政 大 呈現正相關,反而前者不利於後者,可見政治資訊的取得程度,不一定能拿來解 立 絡結構的異質性,以及個人暴露於公共及政治相關資訊的程度,未如預期二者間. 釋討論網絡異質性對政治參與的正面影響。Tang & Lee 這個研究的結果也印證了. ‧ 國. 學. Scheufele, Hardy, Brossard, Waismel-Manor, & Nisbet (2006)的研究所言,新聞媒體. ‧. 使用及政治知識等資訊性因素,無法在討論網絡異質性與政治參與二者間發揮中. y. sit. io. er. (p.748)。. Nat. 介的效果,這二者間的正面關聯,可能建構在資訊性因素之外的其他因素之上. al. n. v i n 除了從理論或邏輯上推論,近年來,愈來愈多支持網絡異質性對政治參與有 Ch engchi U. 貢獻的實證研究,例如 Quintelier, Stolle, & Harell(2012)將網絡異質性分為「政. 治多元性」 (political diversity)以及「民族文化多元性」 (ethno-cultural diversity) 兩個不同面向,探討不同面向的多元性,對政治參與是否會產生不同的結果,並 利用兩階段連續調查,以試圖釐清網絡多元性與政治參與之間孰先孰後的因果關 係。結果證實,針對年輕人(兩階段各針對 16 及 18 歲學生)來說,擁有多元的 政治討論網絡,以及討論網絡間民族文化背景異質性高的人,都會明顯更傾向於 參與社會和政治活動,而其中社交核心之外的跨越型(bridging)網絡,比起密 友構成的凝聚型(bonding)網絡,對政治參與的影響尤甚。. 20.

(30) Scheufele, Hardy, Brossard, Waismel-Manor, & Nisbet(2006)提出整合性的 異質性研究模型,透過路徑分析,連結宏觀的地理區域層級(county-level)中種 族、投票意向與宗教的結構分佈異質性,以及不同討論情境(context)還有個人 層級(individual-level)的網絡三個階層的異質性討論,以實證數據探討不同層 級/層面的異質性如何彼此互相關聯並共同協作,以直接或間接促進政治參與。 研究結果除了指出網絡異質性對政治知識以及近一步透過傳統媒體搜尋新聞資 訊都有正相關,也證實了對政治參與有顯著的預測效力。. 治 政 大 可能在閒聊中從瑣碎的生活點滴逐漸延伸至政治話題,甚至有可能對在談話過程 立. Ikeda & Boase(2011)發現人們的日常對話經常並非圍繞在單一的特定主題,. 中無意識地談論政治相關的議題,卻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進行政治討論,在這樣. ‧ 國. 學. 的情況下,政治討論並非原本對話的主軸,但卻成為附加於日常對話內的副產品. ‧. (By-Product),因此人們幾乎不需要負擔任何成本,就可以獲得他人的政治觀. y. Nat. 點或政治資訊。但目前多數的研究,都聚焦於有目的的政治討論對政治參與的影. er. io. sit. 響,Ikeda & Boase 因此將以副產品的型態出現的政治對話,融入政治討論的操 作化模式中,包含討論要事、討論工作相關的事務等情境,並與純粹政治對話情. al. n. v i n 境做比較,探索以政治討論為軸心或以政治異質性為副產品的不同傳播情境,是 Ch engchi U 否會因讓個人的矛盾感與失諧感有差異,而對政治參與產生不同的影響。研究結. 果指出,在以政治討論為主的情境中,遭逢歧見仍會促進政治參與,而非以政治 討論為主的要事及工作相關議題討論情境,異質性對政治參與也都沒有負面影響, 此與 Mutz(2006a)的研究結果並不吻合。. 此外,另有許多研究指出,討論網絡異質性與政治參與二者間的關係是有附 帶條件的(contingent) ,也就是說,即使異質性討論真的會壓抑政治參與,但政 治歧見對政治參與帶來的影響會因人、因情境條件而異,甚至有可能扭轉異質性. 21.

(31) 討論的負面效力,因此不能一味偏廢異質性討論所帶來的正面或負面影響。. 舉例來說,Jang(2009)便發現雖然政治歧見會降低公民參與的意願,但政 治上的興趣缺缺(indifference),亦即認為雙方陣營都不符合預期,以及與候選 人間的疏離感(alienation)會導致歧見對政治參與的負面效力降低,甚至在政治 疏離感高的人身上,政治歧見反而會促使他們選擇去投票,可見歧見對參與行為 的負面效果因人而異。McClurg(2006a)則指出,討論網絡中的討論對象,若擁 有 較 高 程 度 的 政 治 專 業 知 識 ( expertise ) , 則 會 降 低 處 於 此 「 複 雜 網 絡」. 政 治 大. (sophisticated network)間的個人遭逢政治歧見時的心理矛盾,因此可能反而會 增進個人的政治涉入程度。. 立. ‧ 國. 學. Kim, Scheufele ,& Han(2011)則是將「討論異質性」與鮮少被提及的「討. ‧. 論傾向」 (discussion orientation)─即當面對異質性觀點時,繼續與意見相左者討. y. Nat. 論的素質傾向─之間的交互作用,納入探討政治參與的一個重要變向。Kim et al.. er. io. sit. (2011)這篇針對 2004 年美國選舉期間同志婚姻議題的研究顯示,當排除「討 論頻率」的影響以後, 「討論異質性」 (discussion heterogeneity)對線下政治參與. al. n. v i n 並無顯著影響,但個人「討論傾向」中的「表態意願」 (willingness to express) Ch engchi U. 會顯著影響政治參與,且個人在面對他人異質性的觀點時,「討論傾向」扮演一. 個重要調節角色,即「異質性討論」惟有在擁有高度表態意願的人當中,才對政 治參與有顯著正面影響。. 另有研究指出,網絡大小及網絡異質性是否會對政治參與產生動員或反動員 的作用,取決於討論政治時的關注程度(discussion engagement)以及討論的頻 率(Kwak, Williams, Wang, & Lee ,2005) 。Eveland, Shah, & Kwak (2003)針對政治 討論的涉入程度、討論頻率以及討論網絡的規模、異質性等特質進行交互作用分. 22.

(32) 析,透過實證得出以下結論:當一個擁有高度異質性網絡的人高度關注、留心於 政治討論(涉入程度高),且同時善於把從媒體所獲資訊融入討論情境中,抑或 在異質性高的人際網絡中,較頻繁與他人進行討論的人,都可能會由於擁有相對 較多的時間與機會去針對歧見進行反覆審視,因此能在思辨過程中獲致對政治或 社會議題較牢靠的結論,遂進而提昇政治參與的效能感。. McClurg(2006b)研究美國印地安納州南灣市於 1984 年美國總統選舉時的 調查數據,分析當地人處於不同社區中,支持雷根(Ronald Reagan)或孟岱爾. 治 政 大 兩討論對象(discussion dyad)間受試者自陳(self-reported)的分歧,以及鄰里 立. (Walter Mondale)的偏好異質性對個人選舉政治參與的影響。McClurg 利用兩. 間的政治支持(political supportiveness)程度來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個人討論. ‧ 國. 學. 網絡的異質性對政治參與的效力,視所屬總體情境對個人支持程度. ‧. (supportiveness)而定,亦即討論情境異質性對政治參與的負面影響,唯有處於. y. Nat. 總體情境中意見少數一方才有顯著效力,處於意見多數一方者,討論異質性並未. n. al. er. io. 境為參考的依據。. sit. 明顯抑制政治參與,亦及討論異質性對參與行為的影響,同時以所處總體社會環. Ch. engchi. i n U. v. 綜合上述文獻,有鑑於文獻都未能否定異質性討論的潛在政治動能,且近年 來愈來愈多實證研究都對異質性討論促進民主參與行為的貢獻給予肯定,故本研 究提出如下研究假設與問題:. 研究假設 2:在控制了人口學變項、政治傾向、傳統媒體政治使用與 Facebook 網絡組成的情況下,討論網絡異質性與(1)Facebook 政治參與(2)線下政治 參與有正面關係。. 23.

(33) 第三節 社群媒體、討論網絡異質性與政治參與. 上述文獻中已針對社群媒體與政治參與、討論網絡異質性與政治參與兩兩之 間的關聯性進行討論,而本研究也好奇是否社群媒體的使用,會實質提升使用者 的討論網絡異質性,因此間接再對線上及線下的政治參與產生影響。為進一步釐 清社群媒體、討論網絡異質性及政治參與三者之間的關係,則必須先探究社群媒 體對使用者包含線上及線下的討論網絡異質性,是否能夠產生顯著貢獻,亦即,. 治 政 大 相左甚至對立的對象,並因此而建構一個更加多元、異質性高的討論網絡? 立. 社群媒體的使用能否讓使用者在有意或無意的情況下,與更多背景、意見與自己. ‧ 國. 學. 社群媒體被認為有能力鞏固既有的朋友圈、活化潛在的連結(如重新與多年. ‧. 未見的朋友聯繫)及媒合新的社會連結(如認識朋友的朋友),這三種功能增加. y. Nat. 了使用者的凝聚型(bonding)及跨越型(bridging)社會資本,也鞏固了線下實. er. io. sit. 體人際關係,拓展了維持型(maintained)社會資本(Ellison, Steinfield, & Lampe, 2007) ,並同時匯集了強連結(strong ties)與弱連結(weak ties)的社交圈(Gil. al. n. v i n de Zúñiga & Valenzuela, 2011) ,將不同背景的人藉由「加好友」或是加入社團的 Ch engchi U 動作建立起一種連結線上及線下人際關係的網絡,使用者在其中可接觸各式各樣. 超出地理與社會地位疆界的朋友、型塑具有多元性的社交圈,由此,在眾多使用 者產生群聚效應的場域中,接觸多元意見,並與意見相左者產生互動的潛在機會 將大增(Kushin & Kitchener, 2009)。. 然而,必須注意的是,儘管社群媒體有提供不同立場的個人進行跨界社交互 動的潛能,但人性對迎合個人意見的資訊有所偏好(Mutz&Martin,2001; 林聰吉, 2007),即便有許多暴露於多元意見中的機會,使用者仍可能盡量減少接觸環境. 24.

(34) 中造成與認知不和諧的歧見,試圖在對立觀點中找到一個折衷方案,以緩解不舒 服的心理狀態及達到認知平衡( cognitive equilibrium),因此,選擇性接觸 (selective exposure)成為個人面對大量資訊時一個常見的行為策略(Festinger, 1957; Stroud, 2008; Iyengar, Hahn, Krosnick, & Walker, 2008; Jang, 2014; Best, Chmielewski, & Krueger, 2005) ,也就是說,使用者通常傾向於有目的性地找尋和 接觸與自身立場一致的資訊,同時趨避與自身觀點對立的消息來源,以鞏固 (reinforce)自己原本所偏好的立場(Knobloch-Westerwick & Meng, 2011)。. 治 政 大 在選擇性接觸的行為策略,而其中部落格的重度使用者、熱衷政治參與的人、政 立. Johnson, Bichard,& Zhang(2009)透過實證研究,指出網路使用者確實會存. 黨強硬支持者以及高教育水平的人尤甚。Baumgartner & Morris(2010)也發現,. ‧ 國. 學. 對使用社群媒體來獲取資訊的新聞消費者來說,與自身觀點對立的意見並非他們. ‧. 所樂見,多數的社群媒體使用者在網站上所尋求的,反而是與自己所預設的立場. y. Nat. 相符的新聞資訊,也就是社群媒體會增進氣味相投的人彼此之間的交流,但卻不. er. io. sit. 利於持不同觀點者之間互相的爭辯(debate)與論述(discourse)。. al. n. v i n 雖然無法否認,網路確實讓個人透過選擇性接觸篩選接觸內容的機會大增, Ch engchi U. 然而,針對上述悲觀的論點,Garrett(2006)根據對線上新聞讀者的調查與實驗 結果進行驗證,發現網路使用者雖容易被迎合自身立場的資訊吸引,但實際上並 未系統性地全然拒絕接觸異己的觀點或資訊。也就是說,網路使用者並不是透過 系統性的排擠異己策略來進行選擇性接觸,而是因為使用者傾向於尋找立場或背 景與自己相仿的人(like-minded others)進行互動,因此自然減少了與立場歧異 者的接觸機會,惟選擇性接觸的過程中,使用者依然會在某種程度上遭逢異己的 觀點或意見,因此選擇性接觸的作用效力並未如預期般大(Garrett, 2009a)。. 25.

(35) Kobayashi(2010)則認為,當線上社群遭逢歧見的時候,會因為有著共同 的興趣作後盾,而選擇忍受網絡間存在與自己相左的意見,只要社群所提供的益 處持續超越接受歧見的成本,個人就能夠持續包容他人異己的觀點,維繫與社群 成員之間的關係,同時持續維持暴露於異質性觀點中的狀態。Kobayashi 針對大 型多人線上角色扮演遊戲(MMORPG)「Lineage」的日本玩家線上社群進行分 析,發現線上社群的網絡組成異質性,能夠顯著提昇對社群中其他人的包容心, 而線上的包容心也會延伸至線下實體世界對他人面對面接觸的包容性,這個結果 被 Kobayashi 詮釋為,即使是娛樂導向的線上社群,都能夠透過形塑跨越型. 政 治 大. (bridging)社會資本而對民主社會帶來貢獻。. 立. 事實上,網路強化個人能夠篩選、過濾異質資訊的選擇能力,但在社群網站. ‧ 國. 學. 上建構的網絡,通常較為多元,因為此平台降低了維繫人際關係的支出成本,模. ‧. 糊了線下世界典型存在的社會隔閡,且大幅增加參與討論的潛在成員數量(Gil de. y. Nat. Zúñiga&Valenzuela, 2011; Steinfield, Ellison, and Lampe, 2008),而成員數量的增. er. io. sit. 加,便代表拓展使用者弱連結的網絡連結、提高異質性他人的接觸機會。此外, 在網路社群中的集合傳播(collective communication)模式,提升社群成員透過. al. n. v i n 網路進行日常交談的頻率,再加上網路上文本導向(text-based)溝通模式的互 Ch engchi U. 動頻繁在公開的平台中曝光,讓消極的使用者也能夠輕易掌握其他人的話題內容 及輿論風向,於是儘管社群中的成員沒有貼出任何動態訊息,使用者僅透過社群 成員間的傳播互動,便能增加許多接觸他人歧異觀點的機會(Kobayashi, 2010) 。. Brundidge(2010)的不經意接觸理論(inadvertency thesis)也指出,由於在 網路上的資訊選擇性(selectivity)心理及結構性機制相對微弱,因此線上的新 聞使用以及政治討論等實際上能將背景異質的人彼此串連起來,對促進政治討論. 26.

(36) 網絡的異質性有所貢獻1。Wojcieszak & Mutz (2009) 針對網路聊天室與留言板的 研究,也支持不經意接觸理論的主張,即人們即使沒有刻意去尋找政治資訊的意 圖,但仍會在諸如社交、電影、運動等休閒或興趣團體內與他人互動時不經意接 觸到交叉觀點(cross-cutting perspective)的政治資訊,而在非政治與政治的特質 並存的環境當中尤其如此,甚至非政治性的線上團體活動對多元觀點的交流反而 更有利。Brundidge & Rice(2009)也強調,即使選擇性接觸確實存在,但在他 們的實證研究中,發現網路上(透過網路聊天室或電子信箱)的政治討論是討論 網絡異質性的預測變項之一,由此可推論,在社群媒體中的政治性使用,也包含. 治 政 大 訊息分享或留言互動等線上新型態的政治對話,這些線上對話將有促進使用者與 立 了對他人發表的政治相關動態訊息按讚(隱含贊同之意,可視為一種政治表態)、. 異質性他人進行討論的潛能。. ‧ 國. 學 ‧. 事實上,已有部分實證研究肯定社群媒體對網絡異質性的貢獻,如 Kim (2011). y. Nat. 針對 Facebook 與 MySpace 兩個社群網站的政治使用以及線上政治通訊(Online. er. io. sit. political messaging),即評論、提問或分享選舉相關資訊等行為,是否影響個人 進行線上交叉政治觀點(cross-cutting political viewpoints)的暴露進行研究,結. al. n. v i n 果發現無論是否為特定政黨傾向的使用者,包含政治資訊的取得、個人政治資訊 Ch engchi U 揭露與偵知朋友政治傾向等「社群媒體政治性使用」,皆直接對線上異質觀點的. 接觸程度有顯著正面影響;另社群媒體的政治性使用,也會透過在線上郵寄群組、 論壇、部落格等的平台中發表政治評論、問題或資訊等「線上政治通訊」,間接 讓使用者不經意接觸線上網站中的異質觀點。. 1. Brundidge 歸納出網路使用者的不經意性(inadvertency)有三項理由,第一是未臻完善的線上 選擇性暴露策略;第二是使用者無法全然避免遭逢政治歧見;第三是網路弱化(weakened)的 社會界線所創造出的交互空間性(interspatiality),例如在不同地理區域之間、不同論述空間之 間、政治與非政治性的傳播空間之間,或是私人與公共領域之間分界線的模糊化,而此三項理由 便是導致網路可以拓展異質性接觸的主因。(見 Brundidge ,2010, p. 687) 27.

(37) Kim, Hsu, & Gil de Zúñiga(2013)研究使用 Facebook 及「推特」(twitter) 取得新聞資訊的頻率對討論網絡異質性與公民參與的影響,結果指出,社群媒體 的新聞資訊取得對討論網絡異質性有顯著貢獻,但此效果因人而異,因為人格特 質屬於偏內向的人,相較於性格外向的人,在頻繁使用社群媒體的情況下傾向於 擁有較高異質性的討論網絡,亦即人格特質中的外向性(extrsversion)是社群媒 體使用與異質性討論網絡二者間的調節變項。進一步解讀,性格外向的人只把社 群媒體當作一個延伸線下世界人脈的工具,但性格內向的人,則是把社群媒體當 作一個替代線下世界發表意見的選擇方案(alternative)。. 治 政 大 Lee, Choi, Kim, & Kim(2014)針對社群媒體的研究顯示,社群媒體使用時 立. 間對社群媒體討論網絡異質性有顯著貢獻,唯此二者的關係受到新聞相關的使用. ‧ 國. 學. 情形所中介,即社群媒體使用會透過獲知新聞資訊(getting news)、張貼新聞資. er. io. sit. y. Nat. 等傳播活動,間接對社群媒體網絡異質性產生正面影響。. ‧. 訊(news posting)以及在社群網站上談論政治(talking about politics on SNSs). 如上述文獻探討所示,媒體使用會助長異質性討論、異質性討論又可能對政. al. n. v i n 治參與產生影響,故本研究進一步好奇,Facebook 是否除了直接影響使用者的 Ch engchi U. 政治參與意願之外,更會透過討論網絡異質性的中介而間接影響使用者的政治參 與?. 爬梳文獻,過去已有針對大眾媒體如何透過傳播中介過程對閱聽人產生態度 或行為影響的研究,如 McLeod, Scheufele, & Moy(1999)指出社區整合感(sense of community integration)是媒體主要預測公眾參與行為的變項,其透過諸如報 紙、電視等大眾媒介以及人際討論間接影響公民政治參與,而這些傳播行為的影 響,又受到政治知識與外部政治效能等的中介。. 28.

(38) Scheufele, Nisbet, Brossard, & Nisbet(2004)對宏觀的社會層面網絡組成, 如討論情境、討論頻率與討論異質性等如何影響個人層面的政治涉入產生好奇, 遂援引社會心理學的「O-S-O-R」(Markus & Zajonc, 1985)模型2,加入社會結 構的變項,修改為「S-S-O-R」模型,以此來探討針對工作場合、教會團體與志 願組織等三個不同的對話發生情境(第一個 S)如何透過傳播刺激(第二個 S)、 中介的政治取向或傳播行為(O)等,對個人政治參與(R)產生影響。他們的 研究發現,在志願團體中討論網絡對成員政治參與有直接影響,但在教會團體與 工作場合中的對話網絡,則必須透過與他人討論政治時暴露於異質意見中的程度,. 治 政 大 則利用結構方程模型證明,部落格的表達式使用會增加使用者與弱連結(包含陌 立 才對政治參與起間接的影響。Gil de Zúñiga, Bachmann, Hsu, & Brundidge(2013). 生人以及家人之外種族或社經地位不同的人)接觸的機會,並藉由弱連結間接提. ‧ 國. 學. 升線上及線下的政治參與。. ‧. y. Nat. Cho et al.(2009)結合傳播中介(communication mediation)與認知中介. er. io. sit. ( cognitive mediation ) 模 型 的 概 念 , 利 用 延 伸 O-S-O-R 順 序 模 型 而 來 的 O-S-R-O-R 模型,解釋閱聽人資訊消費和政治結果之間如何產生關連。Cho 等人. al. n. v i n 的研究發現,政治討論、政治通訊(political messaging)與認知反思(cognitive Ch engchi U. reflection)等鼓勵使用者進行更多認知處理與更深入的資訊審議,在選戰廣告暴 露、新聞消費以及政治參與之間扮演關鍵的中介角色。. 上述針對媒體與政治參與行為關係的中介模型,提供本研究一個可資檢驗社. 2. 「O-S-O-R」 (Markus & Zajonc, 1985)模型是延伸傳統過度簡化的皮下注射假說,即刺激–反 應 (Stimulus–Reaction)傳播模式觀點而來,在原本的 S-R 模式中加入兩個 O,第一個 O 代表行動 者在接受資訊刺激以前包含社會、文化、個人認知或動機等的主體先行因素,第二個 O 則代表 認知主體從事資訊處理的過程。根據上述,「O-S-O-R」是介於結構性社會人口學因素、個人傾 向(individual predispositions) 、從媒體獲得的訊息,以及態度或行為結果之間的一系列具因果關 係的認知程序,也被歸納稱作傳播中介模型(communication mediation model) ,此模型被學者援 引來解釋媒體使用到政治參與間的認知處理過程,而其中針對政治議題的人際討論,更被視為此 過程中的關鍵中介元素(Shah, Cho, Eveland, & Kwak, 2005)。 2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群體免疫」成效。這項寬鬆的防疫政策對經濟活動的影響雖然較低,卻讓瑞典成為北歐

Third, during period of DPP as ruling party, little evidience shows that connecting with DDP increases dividend, yet there is significance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 “Notes on the Religious, Moral, and Political State of India before the Mahomedan Invasion, Chiefly Founded on the Travels of the Chinese Buddhist Priest Fa Hian

Remote root compromise Web server defacement Guessing/cracking passwords Copying databases containing credit card numbers Viewing sensitive data without authorization Running a

The research data are collected by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analysed in electors’ opinion with political party of candidat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edia,

353 Giles Pope, The Political ideas of Lorenz Stein and their influence on Rudolf Gneist and Gustav Schmoller, 1985, p.258; Lorenz von Stein, Handbuch der Verwaltungslehre und

“Contextual Antecedents and Political Consequences of Adolescent Political Discussion, Discussion Elaboration, and Network Diversity.”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26 (1),..

As the overall political & economic systems of the nation have been changed, the ROC military political warfare organization is carrying out the critical change to cope w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