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東亞共同體的想像:日本的「亞細亞」與「近代」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東亞共同體的想像:日本的「亞細亞」與「近代」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3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 指導教授:李英明 博士. 東亞共同體的想像:. 政 治 大. 日本的「亞細亞」與「近代」 立. ‧ 國. 學. The Imagined East Asian Community:. ‧. n. al. er. io. sit. y. Nat. Japan’s Ajia and Kindai Narratives. Ch. engchi. i n U. 研究生:陳泓達. v. 撰.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七月.

(2) 謝 辭. 本文的原始靈感,來自少時接受日本教育、為台灣鐵路奉獻畢生心力的父親。 酷好讀史的父親向來手不釋卷,一直是我學習的榜樣,經歷不同政權的人生轉折, 讓他念茲在茲的都是日本的教訓、中國的發展和台灣的未來,本文或許可作為與 父親的對話,作為這一階段思索相關問題的些微成果獻給父親。 本文能夠如期完成,最該感謝的是李英明老師,不僅在寫作過程中給予我知 識上的啟迪、方法上的指引,更在百忙之中為我安排口試,提出犀利但溫暖的指 正。也感謝朱新民老師、羅曉南老師、溫洽溢老師和魏百谷老師在口試時提出的 寶貴意見,尤其是洽溢學長的句句珠璣,曉南老師的哲理垂範,讓我得以從些許 緊張的開場,轉入茅塞頓開的豁然,謝謝各位老師。.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從碩班到博班,東亞所的師長們不僅引領我一窺知識堂奧,生活上也予我多 方協助,感謝李英明老師、邱坤玄老師、關向光老師、魏艾老師、施哲雄老師、 趙春山老師,以及所有在我修業、寫作期間不斷給予惕勵的老師、學長姐與同學 們,還有為我張羅口試的皆興和張姐、林文仁老師的提點與針砭,都是本文最終 得以成形的幕後功臣,在此一併致謝。. sit. y. Nat. 博班階段,兩個小寶貝相繼誕生,最辛苦的是始終支持我、砥礪我的太座,. n. al. er. io. 為人父母讓我們學習到對生命更謙卑,也讓我更能體會母親的偉大。書卷江山往 往是一灘死水,男人到了年紀也只剩下一張嘴,早請示、晚匯報、跳忠字舞,都 不足以表達對她代我操持家務的感佩。也要感謝報社長官與同仁的提攜與義助, 工作上的歷練不僅給我知識上的回饋,更是見證團隊合作的珍貴情誼。. Ch. engchi. i n U. v. 指南山下的蒼翠時光,原以為會在完成碩士論文時劃下句點,但在師長們的 鼓勵下,我有幸得以再沐師恩,在知識殿堂中再進一小步,這是人生中的美麗意 外,也是值得我永銘於心的恩典。日本的亞洲經驗,是走向近代性的歷史抉擇, 也是誤入歧途的萬丈深淵。東亞的後殖民想像,其實不僅是知識菁英的理論探索, 更映照了父親那一代人的生命體驗,值得我輩持續探索、細細追究。 謹以本文感謝父親、母親,以及所有曾經幫助我、鼓勵我的親朋好友們。.

(3) 摘 要. 近代日本將「亞細亞」想像為一個共同體 (imagined community),在政治、 經濟、文化、知識等面向加以呈現,寄託日本自我定位的國族敘事,型塑國家的 外交政策與戰略目標。 「亞細亞」一度是象徵停滯、落後的符碼,但在 1980 年代 後,隨著日本經濟崛起與區域主義 (regionalism) 勃興,帶有文化意涵的「東亞」 轉而成為日本烘托自身優越感的地標,本文即試圖透過對近代日本亞洲論述的梳 理和考察,揭示此類話語所反映的認同政治。本文假定,日本對「東亞」的想像 空間源自於三重結構,即對抗中華霸權與西方帝國主義的文明論述;以中華帝國 為中心、涵括其周邊地區的「前近代」(pre-modern) 朝貢體制與華夷秩序;以及 反思西方近代性的知識建構,重建東亞近代性的對話空間。這三重結構轉喻下的 日本,呈現三種存在樣態 (mode of being),即抵抗 (resistance)、鑲嵌 (embeddedness) 與再現 (representation),三者在不同條件下各有凸顯,但揭示的 問題意識 (problematic) 如一,即「東亞」作為對應於「歐洲」或「西方」的「建 構的實在」(constructed reality),擁有與歐洲或西方不同的特質,成為日本據以證 成其獨特發展的基底、書寫自我認同的對象,反映知識社群面對他者時的集體焦 慮, 「東亞」因而在不同時期呈現不同樣態,被賦予不同的政治任務,其間變化 必須從「東亞」相對於日本近代化的情境來理解。刻畫西方近代性的「亞細亞」 空間與「近代」時間,在知識上予以構連 (articulation) 後, 「共同體」的型塑成 為日本在東方與西方、自我與他者、區域與全球之間依違擺盪的認同地標,抵抗.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n. al. er. io. 的意義旨於再現自我,鑲嵌的異化證成抵抗的合法性,而再現最終又回歸鑲嵌的 論域。本文的設計重點在於揭示一種研究途徑,透過不同立場的經典閱讀,探討. Ch. i n U. v. 東亞近代性構圖中涉及政治地理學的基本問題,闡述日本的亞洲想像之所以以 「共同體」為念,並非地理概念的「亞洲中心主義」(Asia-centrism),而是日本 近代化進程中「東方之故鄉」式的情感體現與文明政治,延伸的軸線則是建構歷 史主體的自覺意識,既是彰顯國族敘事的辯證命題,也是自我定位的知識建構。. engchi. 關鍵字:亞細亞主義、近代性、共同體、區域主義、認同政治. i.

(4) Abstract. Modern Japan regards "Ajia" as an imagined community, and exhibits in the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epistemic aspects, commits Japan's nationalist narrative of self-orientation accordingly, and shapes her foreign policy and strategic objectives . In modern Japan, "Ajia" was once a negative term by indicating stagnant, laggard, but in the 1980s, as Japan's economy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and regionalism gaining popularity, the "East Asia" (Tōa) instead became the symbol of heightening her superiority with its cultural implications, this dissertation is trying to reveal the identity politics reflected by such Asianism discourses. This dissertation assumes that Japan's "East Asia" imagination derived from the following triplet structure that is civilization discourse of resisting the hegemon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imperialism; "pre-modern" Sino-Barbarian (Hua-Yi) tributary system; and reflection to Western modernity knowledge construction, reconstructing the East Asian modernity for dialogue space. Under the triplet structure, there were three kinds of mode of being in modern Japan: resistance, embeddedness and representation, each had been highlighte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but the problematic manifested as one, that is the "East Asia" was a "constructed reality" corresponded to the "Europe" or "the West"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constituted the perceptive understructure.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n. al. er. io. of Japan's unique development road, and illustrated in self-identity writing context, underlined the collective anxiety of her knowledge community when faced with "the others". As a result, "East Asia" implied its different significances at different stages, and been given different political tasks, during which the change must be understood from the "East Asia" relative to Japan’s context of modernization. After articulation of knowledge, the spatial "Ajia" and temporal "Kindai" which depicted the Eurocentric modernity, converged on Japan’s "community" imagination that swung between the East and West, self and the others, regional and global identity landmarks. The implication of resistance aimed at self-representation, as alienated embeddedness justified the legitimacy of resistance, and representation returned to the field of embeddedness discourse eventually.. Ch. engchi. i n U. v. Keywords: Asianism, modernity, community, regionalism, identity politics ii.

(5) 目 錄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0. 一、. 「東亞」的空間建構.............................................................................. 11. 二、. 東洋、東亞、大東亞.............................................................................. 15. 三、. 共同體的想像.......................................................................................... 19. 第二節. 文獻述評.................................................................................................. 23. 一、. 關於日本亞細亞主義的論著.................................................................. 2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本文架構.............................................................................. 35. 一、. 研究方法.................................................................................................. 39. 二、. 章節編排.................................................................................................. 41. 三、. 研究限制.................................................................................................. 44. ‧. ‧ 國. y. Nat. sit. 二、. 學. 三、. 治 政 大 東亞歷史秩序的構圖.............................................................................. 27 立 東亞近代性與後殖民分析...................................................................... 31. n. al. er. io. 第二章 亞細亞的焦慮:文明共同體的想像.......................................................... 46. i n U. v. 第一節. 從「興亞」到「脫亞」.......................................................................... 52. 一、. 振興亞細亞以攘夷.................................................................................. 56. 二、. 謝絕亞細亞東方之惡友.......................................................................... 59. 三、. 亞細亞主義中的「支那」...................................................................... 61. 第二節. 雄飛大東亞:亞細亞主義與大陸政策.................................................. 65. 一、. 戰爭序幕:「大亞細亞」的變奏.......................................................... 66. 二、. 1930 年代的「東亞共同體」論述......................................................... 69. 三、. 大東亞戰爭的合法性.............................................................................. 72. 第三節. 亞細亞主義的試煉:滿洲國.................................................................. 75. 一、. 建構滿洲國族論述.................................................................................. 78. Ch. engchi.

(6) 二、. 王道?樂土?.......................................................................................... 82. 第三章 朝貢體制‧海洋網絡:政經共同體的想像.............................................. 87 第一節. 朝貢體制下的華夷秩序.......................................................................... 93. 一、. 朝貢體制的中心—邊陲結構.................................................................. 95. 二、. 華夷變態的國族寓言............................................................................ 102. 第二節. 東亞海域的政經互動............................................................................ 108. 一、. 東亞近代經濟史的重建........................................................................ 111. 二、. 朝貢貿易形塑的海洋商貿網絡............................................................ 116. 第三節. 大東亞共榮圈及其遺產........................................................................ 121. 一、. 東亞霸權秩序的復歸............................................................................ 126. 二、. 帝國再現?——鑲對於歷史脈絡下的區域統合................................ 130.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第四章 東亞的「近代」系譜:知識共同體的想像............................................ 139 追尋東亞近代性.................................................................................... 144. 一、. 日本的「近代」深淵............................................................................ 145. 二、. 超克近代的悖論.................................................................................... 150. 第二節. 從中國想像世界.................................................................................... 156. 一、. 他者中國的現身.................................................................................... 159. y. sit. al. er. io. v i n Ch 以中國為方法的召喚............................................................................ 163 engchi U n. 第三節. Nat. 二、. ‧. 第一節. 以「東亞」為方法的策略.................................................................... 168. 一、. 日本的亞細亞東方主義........................................................................ 170. 二、. 東亞方法論的建構與解構.................................................................... 175. 第五章 「亞細亞」與「近代」的對決................................................................ 179 第一節. 近代文明階序下的「亞細亞」............................................................ 184. 第二節. 共同體話語的幻滅與重建.................................................................... 191. 第六章 結論:台灣的亞細亞主義........................................................................ 199 參考文獻.................................................................................................................... 211.

(7) 圖目錄 圖 1-2:分析架構 ....................................................................................................... 43 圖 2-1:亞細亞主義的演化與層次 ........................................................................... 56 圖 2-2:滿洲國地圖 ................................................................................................... 81 圖 3-1:以中華帝國為中心的朝貢體制 ................................................................... 99 圖 3-2:清帝國時期朝貢體制的同心圓結構與周邊關係 ..................................... 100 圖 3-3:亞洲的海洋地區 ......................................................................................... 117. 治 政 大與東協十國 .................. 133 圖 3-5:雁行模式:日本、新興工業化經濟體 (NIEs) 立 圖 5-1:亞細亞主義的思想脈絡 ............................................................................. 188 圖 3-4:大東亞共榮圈 ............................................................................................. 124.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8) 表目錄 表 3-1:東亞資本主義形成的諸階段及其特徵 ..................................................... 114 表 3-2:日本東亞外交政策的三大路線 ................................................................. 13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9) 第一章 緒. 論. 亞洲問題和現代性問題一樣,是一個難以給出明確解釋的問題,這部分 地由於它是一組由一系列問題組成的、涵蓋面極其廣泛的問題群。亞洲 不僅是政治概念,也是文化概念;不僅是地理空間問題,也是價值判斷 尺度;在對亞洲問題的討論中,引出了有關東西方霸權的問題,它本身 卻與霸權和反霸權沒有必然關連;它也引出了有關民族主義的話題,但 是民族主義卻不是亞洲問題的邏輯結果。亞洲問題的難以闡釋,還因為 它是一個很難實體化的問題,尌是說,它不能夠歸結於無可置疑的地理 屬性,相反,它常常被利用來討論與地理屬性不直接相關甚至相背離的 問題。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亞洲不是自足的地域概念,而是必須以 「歐洲」作為對立面的意識形態概念;對它的討論不僅牽涉到西方中心 論的問題,更牽涉到東方內部的霸權問題。儘管亞洲問題如此難以清理, 但它仍然作為一個潛在的線索貫穿在世界近代思想史中。因而,亞洲被 作為一個整體來討論,在今天仍然是一個必要的話題。1.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孫歌. Nat. y. sit. n. al. er. io. 無論探討中國的或日本的近代,或是總括亞洲的近代加以考察時,首先 必須以受到西洋衝擊之前的、前近代期的歷史的要素為根本,並針對它 的變化或展開的樣態,在獨特的層面上,加以釐清。2. Ch. i n U. v. ——溝口雄三 (Mizoguchi Yūzō). engchi. 1902 年,日本美學家岡倉天心 (Okakura Tenshin, 1862-1913) 在以英文撰寫 的《東洋的理想》(The Ideals of the East: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Art of Japan) 3 一書中,開宗明義地主張「亞洲一體」(Asia is One),試圖以「亞洲人」的在地. 1. 孫歌, 《亞洲意味著什麼——文化間的「日本」》 ,台北:巨流,2001 年,頁 23。 溝口雄三著,林右崇譯,《做為「方法」的中國》 (方法としての中國) ,台北:國立編譯館, 民 88 年,頁 50。 3 Okakura Kakuzo (Tenshin), The Ideals of the East: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Art of Japan (London: John Murray, 1903). 該書於 1902 年末脫稿後被送往倫敦,1903 年 7 月由 John Murray 出版社出版。參見王屏, 《近代日本的亞細亞主義》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年,頁 81。 1 2.

(10) 視野,強調亞洲的整體性,率先提出作為對抗西方帝國主義的「亞洲一體論」 。4 一百年後,「東亞展望小組」(East Asia Vision Group, EAVG) 於 2001 年 11 月向 第五次「東協加三」(ASEAN Plus Three, APT) 高峰會提交研究報告,建議由 APT 框架向東亞機制過渡,將建立「東亞共同體」(East Asian Community, EAC) 作為 東亞合作的長期目標,並建議召開東亞高峰會,「東亞共同體」首次列入東亞各 國領袖會議的議程。2004 年 11 月,第八次 APT 峰會正式宣佈,建立「東亞共同 體」是東亞合作的長期目標,並決定於 2005 年 12 月在第九次 APT 峰會期間, 同時召開東亞高峰會。2005 年 12 月 14 日,首屆東亞高峰會 (East Asia Summit, EAS) 緊接著 APT 峰會後,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召開,共有東南亞國協 (ASEAN) 十國與中國、日本、南韓三國,以及印度、澳洲與紐西蘭等十六國領 袖參與。會後發表「吉隆坡宣言」(Kuala Lumpur Declaration on the East Asia Summit),決議「東亞高峰會」將與每年的 APT 峰會一併舉行,並將「東亞高峰 會」定位為一個就戰略、政治與經濟等共同議題進行對話,以促進東亞和平、穩 定與繁榮為目標之論壇。5. 立. 政 治 大. ‧ 國. ‧. 4. 學. 「東亞共同體」從概念的提出到成為東亞各國的共識,大約經歷十年時間。 6 東亞峰會的召開被視為亞洲區域合作的突破性進展,意味著「東亞共同體」倡 議開始邁向具體落實。7相對於歐洲聯盟 (EU)、北美自由貿易區 (NAFTA) 等區. n. al. er. io. sit. y. Nat. 岡倉的「亞洲一體論」意味著遭受歐洲殖民支配的亞洲各國各族,賴以對抗歐洲的地區統一性, 藉此呼籲亞洲人團結一致,抗拒「西洋」的壓迫與威脅。岡倉疾呼以中國和印度文明爲首的亞洲 各國展開「文明間對話」 ,團結一致向西方世界展示其文化優越性。在 1902 年首次遊歷印度時寫 下的〈東洋的覺醒〉一文中,岡倉呼籲:「亞洲的兄弟姊妹們!我們長久彷徫於理想之境,現在 讓我們再次覺醒於現實吧!我們一直漂浮在無感動的河流上,現在讓我們再次站到苛刻現實的岸 邊吧!我們以前自詡水晶般透明的抑制而彼此孤立,現在讓我們融合在我們共同的悲慘的大洋之 中吧!西方那顆於心有愧的良心,時而招徠了黃禐的幻影,那麽,讓我們將東方靜穆凝視的眼光 投向白禐吧!我並非要呼籲諸君使用暴力,而要呼喚男子漢氣概。我要呼籲的是自覺,而不是攻 擊。歐洲的光榮,乃是亞洲的屈辱!」參見馬場公彥,〈後冷戰時期「東亞」論述的視域——走 向開放性區域主義的幾個嘗試〉 ,《開放時代》 ,http://www.opentimes.cn/to/200403/72.htm,2006 年 1 月 4 日;王屏,《近代日本的亞細亞主義》,頁 81-83。 5 〈東亞高峰會 邁向政經共同體〉, 《自由電子報》 ,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dec/15/today-int1.htm,2005 年 12 月 15 日。 6 綜合參閱李羅力,〈如何認識「東亞共同體」〉 ,《腦庫快參》,2007 年第 1 期(總第 145 期) , 頁 1-9;金榮勇,〈形成中的東亞共同體〉, 《問題與研究》 ,第 44 卷第 3 期,民 94 年 5、6 月, 頁 33-56;金榮勇,〈東亞高峰會召開意涵〉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http://140.119.170.31/hpolicy/2005report/1-7 金榮勇.pdf,2006 年 2 月 12 日;彭慧鸞, 〈首屆東亞 高峰會評析〉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http://140.119.170.31/hpolicy/2005report/1-6 彭慧 鸞.pdf,2006 年 2 月 12 日;吳玲君, 〈東協國家與東亞經濟合作:從「東協加三」到「東亞高峰 會〉 ,《問題與研究》,第 46 卷第 2 期,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 96 年 4、5、6 月, 頁 117-139;吳榮義, 〈「東亞共同體」之倡議與展望——兼談台灣因應之道〉 ,發表於中華民國 國際經濟合作協會 2003 年度國際事務檢討會,2004 年 2 月 19 日;龐中英, 〈東亞峰會與東亞共 同體——「東亞共同體」面對的真正問題〉 , 《世界知識》 ,2005 年第 21 期,頁 67;洪財隆, 〈「東 亞高峰會」後的東亞經濟整合趨勢——兼談台灣因應之道〉 ,《地緣經濟工作坊》 , http://blog.roodo.com/geoeconomic/archives/1657095.html,2006 年 5 月 13 日;王聯合, 〈東亞共 同體:構想、機遇、挑戰〉, 《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 ,2006 年第 2 期,頁 76-81。 7 綜合參閱〈從東亞峰會看東亞合作:希望與挑戰並存〉 ,《中國網》, 2. Ch. engchi. i n U. v.

(11) 域整合組織,東亞地區一直缺少類似的整合機制,主要大國亟思扮演主導東亞走 向的角色,尤以中國和日本爭奪主導權的態勢最為明顯。中國主張以 APT 機制 推動東亞合作,日本則力推「十加六」 (即在 APT 基礎上納入印度、澳洲、紐西 蘭三國)方案,倡議成立範圍更大的「東亞共同體」,以削弱中國的影響力。因 此,儘管「東亞共同體」一詞經常出現在各類雙邊與多邊合作宣言中,但各界對 「共同體」的認知與內容仍含糊不清。8從東亞國家進行的各類合作來看,雖然 對「共同體」一詞保留想像的空間,但以 APT 架構從事自由貿易區建設及金融 互助等低層次的合作,再進一步推出「東亞高峰會」,一直是東亞成員邁向「共 同體」理想境界的路線。9 若將「東亞共同體」視為區域整合 (regional integration) 的當代訴求,近代 東亞區域主義 (regionalism) 應肇端於十九世紀的日本,起初表現為一種「亞洲 人的亞洲」理念,後為武力擴張的軍國主義所葬送,即由「亞細亞連帶論」向「東 亞聯盟」轉折,進而演變為建立「大東亞共榮圈」(Great East Asia Co-prosperity Sphere) 的戰爭口號。10然而, 「大東亞共榮圈」被視為日本推動帝國殖民的口實,.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藉以號召域內國家參與其發動的「大東亞戰爭」,其實質內容並非互惠互利的區 域整合,而是一個日本主導的附庸國體系。二次大戰後,隨著認同政治 (identity. ‧. 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HIAW/1063027.htm,2005 年 12 月 16 日;洪財隆,〈東亞特色的 整合模式〉 , 《中國時報》 ,2005 年 12 月 19 日,版 A15; 〈東亞高峰會 邁向政經共同體〉 , 《自由 電子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dec/15/today-int1.htm;〈東協十加三 發表吉 隆坡宣言〉 , 《聯合報》 ,2005 年 12 月 13 日,版 A13; 〈東亞高峰會 經濟整合路漫漫〉 , 《經濟日 報》 ,2005 年 12 月 19 日,版 A8;林若雩, 〈東亞新區域主義形成〉, 《中國時報》,2005 年 12 月 14 日,版 A15;East Asia stages inaugural summit, BBC News, http://news.bbc.co.uk/1/hi/world/asia-pacific/4526736.stm, 2005/12/16; Chairman's Statement of the First East Asia Summit Kuala Lumpur, 14 December 2005, ASEAN Secretariat, http://www.aseansec.org/18104.htm, 2005/12/20. 12 月 12 日至 14 日三天會期中,首日為第十一屆 東協年會,接著是 APT 高峰會,發表第一份《吉隆坡宣言》 。次日東協與中國、日本、南韓、俄 羅斯等國個別舉行高峰會,第三天才是首屆東亞峰會,發表另一份《吉隆坡宣言》。 8 關於二次世界大戰後東亞/亞太區域共同體之相關倡議,參見附錄一。 9 「東亞共同體」概念的發展多所轉折。1990 年代中期,東亞共同體的構想曾熱話一時,但在 1997 年亞洲金融危機後乏人問津。亞太地區知識社群和政府決策者,就此議題舉行所謂「第二 軌道」的非官方對話,在 1999 年降至僅二十次。據稱中日爭霸是東亞共同體概念復甦的主因, 即日本擔心 APT 進程將演變為由中國主導,因而企圖納入印度、澳洲等其他國家,東協各成員 也在不同程度上抵制中國主導的局面。泰國和馬來西亞認為,在雙邊基礎上通過區域進程與北京 建立關係,將可有效制衡中國。越南和印尼等國則顧慮較多,傾向於加強東亞峰會的成員陣容, 以免出現中國主導的局面。參見 Bennett Richardson, 〈東亞共同體的成立還有待時日〉 , 《亞洲時 報》 ,http://www.atchinese.co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28154&Itemid=110, 2007 年 1 月 19 日;吳玲君, 〈東協國家與東亞經濟合作:從「東協加三」到「東亞高峰會〉 ,頁 121。 10 關於「大東亞共榮圈」的具體內容,參見 Joyce C. Lebra, “Japan's Greater East Asia Co-Prosperity Sphere in World War II,” The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 Vol. 46, No. 2 (May, 1977), pp. 311-312., Japan's Greater East Asia Co-Prosperity Sphere in World War II: Selected Readings and Documents (Kuala Lumpu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Ralph Smith, Chad Mitcham ed., Changing Visions of East Asia, 1943-93: Transformations and Continuiti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6)., Myers, Ramon Hawley and Mark R. Peattie. The Japanese Colonial Empire, 1895-1945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3.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2) politics) 開展,戰爭記憶不斷在日本發酵,以致於集侵略者與受害者角色於一身 的日本,一方面要應付亞洲各國對於戰爭正義的索求,一方面又無法平撫原爆受 創的屈辱意識,在受其害的亞洲和使其受害的西方之間左顧右盼,難以安頓。因 此,日本知識社群帶著對「西方-自我」關係的困惑,參與地緣政治的角力和國 際貿易的競逐,試圖在其中尋覓自身定位,進而重塑認同。雖然日本知識界在不 同時期對於中國/亞洲/全球關係的構圖,往往伴隨國際政治經濟格局而擺盪, 但其回應的根本課題,仍不脫日本能否扮演一個具有真正意義的普遍性文明角色, 都在臨摹某種超越時空的集體身份。 「亞洲主義」的重提與再省,是近年關於「亞洲」問題的討論軸線之一。11 特別在日本知識界,「亞洲」或「亞細亞」一直是一個高度緊張的問題,因為它 涉及日本近(現)代化與戰爭侵略的歷史記憶。在日本, 「東洋」(Tōyō))到「東 亞」 (Tōa)概念的生成和演化,與「亞洲」概念有著綿密交纏的歷史共生關係。 12 十八世紀初,儒學者新井白石 (Arai Hakuseki, 1657-1725) 在接觸西方文明後對 「西洋」和「東洋」做出區隔,改變了傳統以中國為中心的「天下觀」。「東洋」 最初指涉中國,後來含括中國周邊及日本自身,故對日本而言,與「東洋」或「東 亞」的連帶感,是一種自始存在的「心情」;13其後不管是「脫亞」或「興亞」.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論者,對於亞洲或中國的看法或許南轅北轍,但亞洲連帶的情感始終一致。14這 種情感貫穿實際歷史走向,在明治維新及日清(甲午)、日俄兩戰成功後,日本 迅速膨脹的國力與自信,使其感到對亞洲有某種責任,鼓吹協助亞洲各國民主化 的「民權派」勢力因而沒落,主張所謂「大亞洲主義」的「國權派」因而興起, 15 他們最初號召團結各民族以抵抗西方侵淩,但後來的「大東亞共榮圈」卻演變. sit. y. Nat. n. al. er. io. 為粉飾軍國主義侵略的藉口,共榮圈的主張成為「在扼殺包括亞細亞主義在內的 的一切思想之上成立的擬似思想」 ,是「亞細亞主義的無思想化的極限狀態」 。16. 11. Ch. engchi. i n U. v. 「亞洲主義」或稱「亞細亞主義」(Asianism),關於近代以來日本亞洲主義思想的系統性整理, 中文著作應以王屏《近代日本的亞細亞主義》為代表,英文著作則可參閱 Sven Saaler, J. and Victor Koschmann eds., Pan-Asianism in Modern Japanese History: Colonialism, Regionalism and Borders (Asia's Transform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7). 1990 年代後期以來文化研究領 域的「亞洲主義」對話,則主要包括中國大陸、日本、南韓和台灣等地的知識社群;葛兆光、汪 暉曾有專文發表,孫歌除發表相關論著外,也與溝口雄三推動「知識共同體」的跨國對話,韓國 學者白永瑞、台灣學者陳光興等也曾加以討論。 12 「亞洲」、 「東洋」 、「東亞」這些詞語和概念的演變極為複雜,參見本文第一章第二節,或陳 瑋芬, 〈由「東洋」到「東亞」 ,從「儒教」到「儒學」〉 , 《台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第 1 卷第 1 期,2004 年 6 月,頁 201-232。 13 竹內好在〈亞細亞主義的展望〉一文中,以「原型」、 「心情」、 「邏輯」 、「轉生」等四個層次 區分所謂的「亞細亞主義」 ,其所謂的「心情」或可作為這種連帶感的註腳。參見孫歌, 《亞洲意 味著什麼——文化間的「日本」》 ,頁 44-47。 14 興亞論者主張連帶無庸置疑,但對主張拒斥東亞「惡鄰」的脫亞論者而言,脫亞的前提亦隱 含亞洲連帶一體的思維。參見本文第二章第一節。 15 關於民權派與國權派的勢力消長,參見松本三之介著,李冬君譯, 《國權與民權的變奏──日 本明治精神結構》 ,北京:東方出版社,2005 年。 16 此為竹內好的評論,參見孫歌,《亞洲意味著什麼——文化間的「日本」》 ,頁 46。 4.

(13) 若以當代文化研究 (Cultural Studies) 的語彙來表達,亞洲主義展現了「亞 細亞」之於日本的身分性或認同感:從區分西洋的「東洋」出現,顯示日本夾在 中國/亞洲與西方之間的身分困惑,日本必須主張「亞洲」才能一方面使自身在 世界與歐美面前現形,一方面也調整或重構自身與「中華(文明圈)」的關係, 而這些「調整」或「重構」的總和,或可說就是日本近代以來以「亞細亞」為載 體,「鑲嵌」其中以「抵抗」中國與西方,並藉此「再現」自身的歷史。然而, 在敗戰後的日本,東亞成為「喪失的」地域概念,這不僅是因為「在戰後有意地 將視線從亞洲,特別是東亞移開,更是由於對亞細亞問題的國家判斷也停止了」。 這種「判斷停止」,是由於受到戰後形成的國際冷戰的影響,沒有機會清算戰前 在侵略鄰國時所形成的「東洋」 (乃至「東亞」)概念遺產所導致的,造成日本的 東亞論述無可避免地受制於美國的戰略觀。17隨著日本經濟迅速復興,過去屬於 「大東亞」一部份的「南方」改稱為「東南亞」 , 「亞細亞」概念因而獲得重建。 進入二十世紀九○年代,「亞細亞」更成為日本人談論的重要主題,不同觀點的 「東亞論」在各個領域紛紛出現。.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質言之,日本在近代化以後的歷史發展,必須在此「亞洲主義」的語境中方 能獲得較好的理解;所謂「亞洲主義」或「亞細亞主義」,就是將亞洲作為一個 整體,而且是與「歐美」相對的一個時代性概念,即便到了現代,它也是日本政 治思想史、文化史學的重要概念之一,18甚至「亞洲主義可以說以某種形式覆蓋 了日本近代史的各個層面」 。19正如竹內好所指出的, 「亞細亞主義並非具有實質 20 內容的可以客觀限定的思想,而是一種傾向性。」 換言之,亞細亞主義並非地 理概念的「亞洲中心主義」(Asia-centrism),而是一種政治或文明概念,是一種. sit. y. Nat. al. er. io. 日本人「東方之故鄉」式的情感體現,或可視為日本對亞洲的「鄉愁」(nostalgia), 延伸的軸線則為日本基於時空關係自我定位的想像與建構。. n. v i n Ch 對於「亞洲」的特殊熱情,原與明治時期的亞洲論述有關。 桂島宣弘 engchi U (Katsurajima Nobuhiro, 1953-) 指出,近代日本知識份子都從「日本—中國」 、 「東 21. 洋—西洋」 、 「東方同種—西洋異種」 、 「文明—非文明」等二元論出發,以「自— 他」認識作為其理論基準,來表明自己的思想或觀點。22於是,不論是在學術還 17. 子安宣邦, 〈昭和日本「東亞」概念〉 , 《環:歷史‧環境‧文明》 ,2001 年春季號,頁 339-340。 轉引自白永瑞,〈和平想像力的條件與界限:東亞共同體論的反思〉,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第 66 期,2007 年 6 月,頁 270。 18 吳光輝,〈日本的中國形象〉 ,周寧編,《世界之中國:域外中國形象研究》,南京:南京大學 出版社,2007 年,頁 237。 19 中島誠,《亜細亜の光芒》,東京:現代書館,2001 年,頁 13、58。 20 竹內好,〈解說亞洲主義的展望〉,竹內好編,《現代日本思想大系 9 亞洲主義》 ,東京:筑摩 書房,1963 年,頁 12。 21 參見葛兆光, 〈想像的還是實際的:誰認同亞洲?——關於晚清至民初日本與中國的「亞洲主 義」言說〉 ,《台大歷史學報》 ,第 30 期,2002 年 12 月,頁 183-206。 22 桂島宣弘在〈アジア主義の生成と転回——德川思想史からの照射の試み〉一文中,以「自 —他」認識的對立關係分析樽井藤吉、岡倉天心、宮崎滔天、福澤諭吉等人的亞細亞認識論。該 文收於氏著, 《思想史の十九世紀―「他者」としての徳川日本》 ,東京:ぺりかん社,1999 年, 5.

(14) 是行動上,他們幾乎都在中國尋求自身發展的舞台,其中至少都會觸及兩個不可 避免的根本問題:其一為從「亞細亞」的立場來思考日本的「天職」,因為日本 在列強鯨吞亞細亞之際,作為唯一免於列強侵淩的一員,要以「亞細亞盟主」的 膨脹姿態對待其他亞洲國家,抑或擺脫帝國主義心態,以濟弱扶傾的立場協助亞 細亞諸國?另一個問題則是,從世界的角度來思考「世界的日本」,是要繼續做 亞洲的一份子,如同孫中山的「大亞洲主義」所主張的,實施「王道」的理想世 界,以對抗西方的「霸道」?抑或如福澤諭吉 (Fukuzawa Yukichi, 1835-1901) 服 膺西方進化論文明而提倡「脫亞」 ,或如梅棹忠夫 (Tadao Umesao, 1920-) 以生態 地理學將日本劃歸歐洲地理,拒絕作為亞洲的一員?23換言之,前者是「融入亞 洲」才能進入世界,後者則是「擺脫亞洲」才能與世界統合。於是,十九世紀末、 二十世紀初中期的日本知識份子,對於前述兩個核心問題都必須認真面對,並且 付諸行動,但也展現多元且不相統屬的各種面向,有以亞細亞美學的普遍性而提 倡「亞洲一體」的岡倉天心,也有基督教和平主義(如內村鑑三) 、民主主義(如 吉野作造) 、社會主義(如尾崎秀實) 、侵略主義(如大隈重信) 、超國家主義(如 北一輝) 、王道國家論(橘樸) ,甚至也有親身參與中國革命,抱持改造中國的目 的在於改造日本者(如宮崎滔天)等。24事實上,前述兩項根本問題形二實一, 時至今日仍困擾著日本。.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因此, 「亞洲」作為一種抵抗的「心情」 ,使得日本在面對西方時不能沒有亞. ‧. n. al. er. io. sit. y. Nat. 頁 209-226。轉引自張崑將, 〈關於東亞的思考「方法」 :以竹內好、溝口雄三與子安宣邦為中心〉, 《台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 1 卷第 2 期,2004 年 12 月,頁 271。 23 梅棹忠夫的基本觀點是, 「亞洲一體」的看法是西方式的,亞洲人眼中的亞洲是多種多樣不同 文化的組合,日本在亞洲處於特殊位置,它不能代表亞洲,更不能為亞洲國家提供樣板。相較之 下,日本與西歐更加類同,因此將日本比附於西歐並無意義,應與亞洲其他國家進行比較,方可 展現出日本的特性。梅棹論述的價值不在於結論,而在於扣緊生態史來討論文化差異,並強調個 人經驗的重要意義。梅棹所謂的「生態」是人類的生活樣態,從服裝的色調、動作的特徵、到衣 食住行的方式等,均為其所謂區分文明的重要基準。藉此,他試圖建立與「文化譜系論」相對的 「文化機能論」 。文化譜系論強調每種文化的本質,而文化機能論則強調文化的樣態。梅棹藉助 生物學的理論模式,試圖勾勒人類共同體生活樣式的變化,而這種變化是以平行與多元為前提。 梅棹指出,進化論必然是譜系論和血統論的學說,它強調的是人類最終走向同一目標,而各個地 域的差異只是這個目標達成之前的階段性差異;而生態學的變遷論承認主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 並且肯定各種生活方式都有其自身的合理性。換言之,梅棹試圖對歷史法則進行一種生態史的整 理,這就是他所說的「主體環境系的自我運動」。在將生活樣式這類「非本質」屬性作為標準來 討論歷史法則的前提下,梅棹重新劃分了歐亞大陸,他將大陸兩端,即西歐和日本稱為「第一地 域」 ,以生活樣式的高度近代化為特徵;其餘地域則為「第二地域」 ,特徵為生活樣式的非近代化。 據此比較,梅棹強調風土對歷史形成的關係,在其歷史幾何學地圖上,歐亞大陸被分為濕潤地帶、 乾燥地帶、准乾燥地帶,並斷言歷史從生態學觀點看來,就是人與土地相互作用過程所留下的痕 跡,亦即主體環境系自我運動的痕跡,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即為自然。在梅棹生態史觀的世界歷史 圖像裡,亞洲的內涵受到質疑,而時值日本思考其亞洲定位之際的 1957 年,日人應否對亞洲負 責、日本在亞洲是否為一特殊民族等問題,乃當時日本知識界最關心的話題,因而梅棹的生態史 學說必然被意識形態化,必然被引向日本優越性以及解脫日本亞洲責任的論證。參見孫歌,〈亞 洲意味著什麼〉 ,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第 33 期,1999 年 3 月,頁 42-45; 《亞洲意味著什麼—— 文化間的「日本」》 ,頁 48-52。 24 參見野村浩一著,張學鋒譯, 《近代日本的中國認識:走向亞洲的航蹤》,北京:中央編譯出 版社,1998 年。 6. Ch. engchi. i n U. v.

(15) 洲,亞洲裡面也不能沒有中國;「脫亞」或「興亞」的對象都是西方,要擺脫、 團結或拯救的對象則是中國,這兩股思潮不僅在戰前澎湃起伏,在戰後也深刻地 影響日本如何思考自身在世界上的定位,以及與中國等亞洲鄰國的關係。已有愈 來愈多學者注意到,日本在近(現)代化的過程中,是以西方的普遍主義認識論, 來建構日本自身的特殊主義。在此過程中,日本發展出一套「東方的」或「亞洲 的」東方主義認識論 (Orientalism),在亞洲內部建構自我的他者,並且原封不動 地接受西方定義的文明階序。25「東方的」東方主義與 Edward Said 的「西方的」 東方主義不同之處,在於東方的東方主義強調的,並非透過與落後的外在他者的 對立,來反射自身的普遍與先進,而是將他者視為自身的責任,成為自身擬仿西 方近代性修養的內在他者,共同邁向普遍的真理境界。這樣的認識方法不但驅動 了日本對亞洲諸國的全面侵略,也在冷戰結構下美國全面接管日本之際,使日本 喪失主體精神,進而從亞洲後撤,未能出現如非洲新興國家般對西方宰制的全面 批判,或者抱持「『歐洲』在道德上以及精神上都是站不住腳的!」26的否定態 度。.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歷史基礎是東亞區域的時間座標,從東亞世界的漫長發展歷程來看,東亞先 後經歷四個以不同的互動模式為主導的歷史時期:三世紀以前的物質文化互動、 三至九世紀的制度或體制互動、九至十四世紀的思想文化互動、十四世紀以後以 政治、經濟互動為主導的多層面互動。在此基礎上,至明清時期,終於形成以中 國為主導、具有東亞特色的宗藩朝貢體系。同時,東亞各國也保持著密切的經貿 聯繫,區域內貿易發達。27因此,在遭受西方列強侵略前,東亞各國不僅是一個. y. Nat. sit. 政治共同體,也是一個經濟共同體。而近代以來同遭西方列強欺凌的屈辱經歷,. n. al. er. io. 以及共同面對東亞以外世界這一新的參照系,加強了東亞諸國間的認同,使東亞 諸國構成一種命運共同體。若將國家共同體理解為在特殊的地理區域內,具有政 治、經濟、文化共性與相互認同感,並能為共同利益而對區域外的其他政治勢力, 採取一致行動的國家集團,則東亞各國在近代以前即已成為一個共同體。28. 25. Ch. engchi. i n U. v. See Chih-yu Shih(石之瑜), Navigating Sovereignty: World Politics Lost in China (New York, N.Y.: Palgrave Macmillan, 2003). 26 Aime Casaire 語,轉引自荊子馨著,鄭力軒譯, 《成為「日本人」——殖民地台灣與認同政治》 , 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 年,頁 65。 27 貢德‧弗蘭克 (A. G. Frank) 著,劉北成譯, 《白銀資本——重視經濟全球化中的東方》(Reorient: The Global Economy in the Asian Age),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 年,頁 17-18。 28 楊軍, 〈中、日與東亞共同體:從歷史到現實〉, 《史學集刊》,2005 年第 2 期,頁 15。不過, 葛兆光認為,若說這種作為認同對象的「東亞」確實存在,恐怕也侷限於十七世紀中葉以前。明 代中葉前,朝鮮、日本對於「中華」確實還有認同甚至仰慕之情,漢晉唐宋文化畢竟曾讓朝鮮與 日本心悅誠服, 「中國」也確實處於眾星拱月的優位。但自豐臣秀吉於 1587 年驅逐天主教教士, 宣佈日本為「神國」 ,並在 1592 年出兵朝鮮,日本已不以中國為尊,不僅豐臣試圖建立一個以北 京為中心的大帝國,即便是深受中國文化薰陶的德川學者,對於「華夏」和「夷狄」的劃分,似 乎也已不嚴格按照地理學上的空間為準,從中世紀佛教「天竺、震旦、本朝(日本) 」衍生而來 的三國鼎立觀念,此時已逐漸演變為一種分庭抗禮的意識。滿清取代明朝後,日本更銜接古代中 國的「華夷」觀念,形成神道日本對儒家中國、真正中華對蠻夷清國的觀念,此即所謂「華夷變 7.

(16) 然而,「東亞」並非一個不辨自明的概念。現在不僅是日本學者,國內學界 亦有論者將「東亞」視為一種「方法」或「隱喻」,乃一值得詳加探究的課題。 例如,濱下武志 (Hamashita Takeshi, 1943-) 問道,吾人所謂的「東亞」,是否為 實證性的地域空間所在?有關意識形態和思想史的東亞論爭愈來愈多,特別是思 想史研究中有許多討論,其中「東亞認同」的建構不僅旨在批評西方觀點,亦在 於確認比較封閉的東亞、亞洲的歷史作用。對於東亞的看法,未必完全是自然地 理的概念,亦非純屬思想史範疇。濱下認為,亞洲歷史的角度亦可從「西洋」與 「東洋」的東西方比較,轉為從亞洲內部來說明亞洲近代化問題,同時也不能迴 避亞洲的外在影響因素。對亞洲的再思考,應探討亞洲的內部發展問題、亞洲的 內生機制究竟如何、亞洲的內生與近代國家、內生機制的國際化等課題,以展開 進一步討論。由於全球史 (global history) 的研究進展,許多學者認為,回歸亞 洲近現代史脈絡,可從東西方關係來闡述亞洲的近(現)代化問題,亦即從東西 方互動的角度來研究亞洲史。濱下認為,這是一個重要的前沿課題,「它不僅是 一個世界史研究的課題,也是一個東亞研究的課題,同時也是一個中國研究的課 題。」29.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近年來,日本、南韓和中國大陸學界出於對「西方」或歐美話語的警惕,受 到東方主義等後殖民論述的影響,以及懷抱擺脫以歐美為「普遍性歷史」的想望, 這種「亞洲」論述愈來愈普遍,他們提出的「東亞史」 、 「從亞洲思考」 、 「亞洲知 識共同體」等話題,使得「亞洲」或「東亞」成為一個同樣不言而喻的歷史「單 位」。30在某種意義上,日、韓、中學界重提「亞洲」,有超越各自民族國家的政 治邊界,重新建構一個想像的政治空間,對內消解「國家中心」,向外抵抗「西. sit. y. Nat. n. al. er. io. 方霸權」的意義。但揆諸歷史,東亞或亞洲何以能夠成為,或者何時成為一個可 以互相認同、有共同歷史淵源、擁有共同「他者」(歐美或西方)的文化、知識 和歷史、甚至是政治共同體?姑且不論西亞和中亞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和民族, 並排除文化和歷史上與東亞差異甚大的南亞諸國,即便是在所謂的「東亞」,即 一般指涉的中國、朝鮮和日本,何時、何人曾經認同這樣一個「空間」,承認過 一個「歷史」?31進一步追問,倘若所謂的「亞洲論述」不以國民(民族)國家. Ch. engchi. i n U. v. 態」 。而在滿清入主中國後,朝鮮也改變了對此文化共同體的認同與忠誠。因此,十七世紀中葉 後的東亞三國已分道揚鑣,即便在號稱盛世的乾嘉年間亦然。儘管清帝仍期待萬國來朝,但事實 上在東亞三國的觀念世界中,已無「東亞」 、 「中華」或相當於現代所謂「東亞」的地域認同,在 漢唐宋時代可能曾為文化共同體的「東亞」已然崩潰。參見葛兆光,〈西方與東方,或者是東方 與東方——清代中葉朝鮮與日本對中國的觀感〉 , 《九州學林》 ,第 3 卷第 2 期,2005 年 3 月,頁 5-6。 29 濱下武志,〈全球史研究與東亞〉, 《智識學術網》 , http://www.zisi.net/htm/ztzl/dyyj/2005-06-12-29257.htm,2006 年 12 月 2 日。 30 葛兆光,〈重建關於「中國」的歷史論述──從民族國家中拯救歷史,還是在歷史中理解民族 國家?〉 ,《二十一世紀》網絡版,2005 年 10 月號,總第 43 期, 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504078.htm,2006 年 2 月 20 日。 31 葛兆光,〈重建關於「中國」的歷史論述──從民族國家中拯救歷史,還是在歷史中理解民族 國家?〉 。葛兆光質疑, 「亞洲」究竟是一個需要想像和建構的共同體,還是一個已經被認同了的 共同體,仍是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特別是從歷史上看尤其有疑問。 8.

(17) 爲單位,則其基礎為何?亞洲是理念還是實體,做為整體到底存在還是不存在? 32. 本文即是基於以上關切而發的嘗試。區域主義話語的興起和區域化歷史進程 的推進,促動了東亞區域主義和區域意識的形成,近代日本知識社群的區域主義 話語,將東亞想像為一個共同體 (imagined community),在政治、經濟、文化等 面向以各種形式加以呈現。本文試圖通過對近代日本亞洲論述的梳理和考察,揭 示此類話語所反映的認同政治。本文假定,日本對「東亞」的想像空間源自於三 重結構,即對抗中華霸權與西方帝國主義侵略的文明論述; 「前近代」(pre-modern) 以中華帝國為中心、涵括其周邊地區的朝貢體制與華夷秩序;以及反思日本亞洲 話語的知識連結,重建近代以來日本對以中國為主的亞洲他者的凝視,進而尋求 彼此對話的可能。日本的東亞想像之所以以「共同體」為念,不僅繫於「前近代」 的歷史遺產,更攸關立足時空脈絡下「典範轉移」的國族敘事。這三重結構對應 下的日本呈現三種存在樣態 (mode of being),即「抵抗」(resistance)、「鑲嵌」 (embeddedness) 與「再現」(representation),三者在不同條件下各有凸顯,但揭 示的問題意識 (problematic) 如一,即如何面對這些時空交錯、脈絡糾結的問題, 構成日本知識社群自我定位的身份策略,空間性的「亞細亞」與時間性的「近代」 在加以構連 (articulation) 後, 「共同體」的形塑成為日本建構其梭游於東方與西 方、自我與他者、區域與全球的身份地標, 「抵抗」的意義旨於「再現」自我, 「鑲 嵌」的異化證成「抵抗」的合法性,而「再現」最終又回歸「鑲嵌」的論域。.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32. Ch. engchi. i n U. v. 孫歌, 〈亞洲論述與我們的兩難之境〉 , 《讀書》 ,2000 年第 2 期,頁 52-59。轉引自《權力與詮 釋論壇》 ,http://homepage.ntu.edu.tw/~kan/power/newsletter/news20030815.htm,2005 年 9 月 17 日。 9.

(18)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日本當代社會心理學家南博 (Hiroshi Minaml, 1914-2001),在整理明治時期 到二十世紀末日本人如何定義自己或其自我意識,亦即日本人論 (nihonzinron) 的論述系譜時曾說,日本人好於定義自身舉世罕見,33日本人在自我定義的這漫 長百年當中,一直透過他者來對照自身、尋找定位。從 1868 年明治維新將日本 推向近代國家開始,日本人便將他者設定於所謂的「西洋」,在與西洋的對比下 展開「日本人劣等說」和「日本人優秀說」的主張,日本人劣等說又發展成反省 主義與歐化主義,日本人優秀說則演變為日本主義與國粹主義。此後,日本人論 的論戰就在和西洋人這個他者的對照下,不斷地搖擺於歐化主義與國粹主義之間。 3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而人類學家青木保 (Tamotsu Aoki) 在整理二次大戰後日本文化論(日本人 論的另稱)論戰時曾說,1945 到 1990 年代日本文化論論戰的主要緣起,是美國 人類學家 Ruth Benedict(潘乃德)的《菊花與劍》(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該書作為第一本西方人所寫的日本人論,其影響無比深遠,亦即潘乃德 定義日本文化模式為「恥的文化」及「集團主義」的兩個觀點,提供了日本戰後 知識界對於日本文化論論戰的主要方向。同時,日本人也將日本文化論論戰所指 涉的他者、對話的他者自動地限定在西方、西洋、美國、歐美等方位之中。35. io. sit. y. Nat. n. al. er. 因此,日本人在此近百年來自我定義的過程中,亞洲似乎是一個「缺席」的 他者。對日本人而言,只有更高級、更上層、更值得模仿的西方人才足以列入日 本人論的論戰之中。然而,缺席並不代表不存在。亞洲雖被日本人刻意排除在日 本人論的討論範疇之外,青木卻明確指出,近代以來日本凝視亞洲的眼神始終不 停轉動,這雙眼睛肇始於福澤諭吉在 1885 年發表的「脫亞論」 。福澤主張,日本 必須脫離疲憊、停滯、落後、愚癡的亞洲,與科學、文明、進步、近代的歐洲並 駕齊驅, 「脫亞」成為明治維新後近代日本躋身強國之林最重要的意識形態。36從 33. Ch. engchi. i n U. v. 參見南博著,邱琡雯譯,〈前言:愛好自我定義的民族〉 ,《日本人論:從明治維新到現代》 (Nihonjin Ron),台北:立緒,民 92 年,頁 21。 34 邱琡雯,〈文化想像——日本偶像劇在台灣〉 ,李天鐸主編,《日本流行文化台灣與亞洲(I) 》 台北:遠流,2002 年,頁 52。 35 因此,包括《日本人論》在內的多數日本人論,論述的對象均侷限於西方,亞洲幾乎不存在。 位於亞洲文明中心地位的中國亦同,中國雖為亞洲一部份,但中國在日本人論中亦屬幾乎缺席的 他者。參見邱琡雯為《日本人論:從明治維新到現代》一書所作的〈譯序:關於日本的百年情結〉 , 頁 14-15。 36 丸山真男指出,福澤從未使用過「脫亞入歐」這個片語,也沒有單獨用過「入歐」一詞,但 「脫亞入歐」被視為福澤獨創的片語,在日本大肆傳播。轉引自葛兆光, 〈想像的和實際的:誰 認同「亞洲」?——關於晚清至民初日本與中國的「亞洲主義」言說〉 , 《台大歷史學報》 ,第 30 10.

(19) 此亞洲不再缺席,它成為日本人眼中虎視眈眈的他者。對於亞洲的侵略與歧視, 深刻影響近代日本的發展,將日本帶向一個發動侵略戰爭、又導致戰敗的悲慘境 遇。青木強調,這種歧視束縛了日本對於亞洲「其他可能」的認識,最可悲的是, 直到二十世紀末,日本自身都沒能從「鄙視亞洲、歧視亞洲」的魔障中完全解脫。 37. 人類學家梶原景昭 (Kageaki Kajiwara) 進一步指出, 「脫亞」主張發表以來, 日本其實採取了一種既不站在亞洲、也不站在歐洲的立場,一方面承續歐洲對於 亞洲停滯、專制、可被殖民的殖民者心態,另一方面又將亞洲視為物件化的他者, 予以歧視並發動侵略戰爭。二次大戰後,日本成為舉世矚目的經濟大國,在亟欲 擺脫敗戰陰影、重新確認自我的焦慮下,許多學人開始向世人,特別是向歐美推 介「推動日本成為經濟大國背後的日本文化之獨特與卓越」。然後,將這種日本 文化的獨特與卓越性拿來面對亞洲時,梶原認為日本同時展現兩種矛盾心態:一 是強調日本和亞洲的差異性,特別是亞洲的後進性,因此日本式的經營管理、日 本文化的獨特與卓越未必能順利移轉到亞洲。二是強調日本和亞洲文化上的親近 性,所以日本式的經營管理可順理成章且有效地嵌入亞洲。無論是差異性還是親 近性,不同情境下的這兩種心態,其實都被賦予意識形態上的共同使命,亦即合 理化近代以來日本對於亞洲的歧視。3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y. Nat. io. al. sit. 「東亞」的空間建構. er. 一、. n. 做為全球化 (globalization) 或全球進程最重要的環節,《大英百科全書》所 定義的「亞洲」自然地理區包括北亞(包括西伯利亞大部和大陸東北邊緣);東 亞(包括西伯利亞遠東地區的大陸部分、東亞諸島、朝鮮、中國東部和東北部); 亞洲中部(包括西藏高原、準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內蒙古、戈壁灘和中國西 藏諸山脈) ;中亞(包括圖蘭平原、帕米爾、吉薩爾—阿萊山脈和天山) ;南亞(包 括菲律賓和馬來群島、印度尼西亞和印度半島、印度恆河平原和喜馬拉雅山脈); 西亞(包括西亞高地——小亞細亞、亞美尼亞和伊朗、地中海東部沿岸諸國和島 嶼,以及阿拉伯半島)。有時認為菲律賓、馬來群島和印度支那半島不屬南亞, 而另列為「東南亞」;阿拉伯半島和地中海東部沿岸諸國和島嶼亦另列為「西南. Ch. engchi. i n U. v. 期,2002 年 12 月,頁 187。脫亞論的核心並非日本離開亞洲進入歐洲,而在於日本可晉升於世 界上最先進的價值體系或實體之列,而其他亞洲鄰國做不到。因此,脫亞論不能光從字面理解, 並非只要日本與西方接近,或日本接受西方,便是「脫亞」 。參見本文第二章第一節。 37 邱琡雯,〈文化想像——日本偶像劇在台灣〉 ,頁 52。 38 邱琡雯,〈文化想像——日本偶像劇在台灣〉 ,頁 52-53。 11.

(20) 亞」。39 就地理區劃而言,「東亞」係指亞洲的東部地區,但其指涉的國家和區域並 不明確,亦即「東亞即為亞洲東部」的含義並無疑義,分歧點在於東亞的範圍劃 分上,即東亞到底包括哪些國家。40中國大陸和日本學界的主流看法採狹義界定, 即將中國、 (蒙古) 、朝鮮和日本列為東亞,較廣義的界定則包括俄羅斯遠東區、 越南或整個「東南亞」(Southeast Asia),41導致「東亞」內涵產生極大歧異,以 致於此一概念在應用時往往出現各種不同內涵。42而在「東北亞」一詞日益流行 後,前述東亞的傳統理解也發生變化,因為「東北亞」所涵蓋的國家和地區,與 傳統意義上的「東亞」重疊。因此,「東亞」的範圍受到「東北亞」的影響而不 斷擴大,「東亞」在愈來愈多文獻中演變為包括「東北亞」和「東南亞」的廣域 範疇。.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39. Ch. engchi. i n U. v. 〈亞洲—土地〉 , 《大英線上繁體中文版》 ,http://wordpedia.eb.com/tbol/article?i=004687002,2004 年 10 月 11 日。 40 楊軍、張乃和主編, 《東亞史》 ,長春:長春出版社,2006 年,頁 3。 41 東南亞 (Southeast Asia) 一詞首見於二次大戰期間,主要是同盟國為便於對軸心國作戰而做的 區域劃分。當時英國蒙巴頓公爵 (Lord Louis Mountbatten) 於 1943 年 10 月出任東南亞戰區統帥, 綜理聯軍東南亞指揮部,管轄北回歸線以南的領土,協調協調指揮中國—緬甸—印度戰場的各場 戰役。參見薩德賽 (D. R. SarDesai) 著,蔡百銓譯, 《東南亞史》(Southeast Asia: Past and Present), 台北:麥田,民 90,頁 1。目前習稱的「東南亞」主要包括十個國家,即東南亞國協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 Nations, ASEAN) 成員: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新加坡、汶萊、越南、 緬甸、寮國、柬埔寨。前五國為東協創始國,後五國則依入會先後順序排列。 42 楊軍、張乃和主編, 《東亞史》 ,頁 3。 12.

(21) 圖 1-1:東亞的地理空間.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資料來源:Perry-Castañeda Library Map Collection,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http://www.lib.utexas.edu/maps/middle_east_and_asia/asia_east_pol_2004.jpg, 2005 年 12 月 13 日。. 在古代至近代中國,不僅沒有「東亞」一詞,就連「東洋」 、 「西洋」兩詞也 13.

(22) 鮮少出現,即便有也純屬地理上的指向,未曾被賦予國際政治體系與國際關係格 局中一部份的含義。古代中國眼中的世界就是「天下」 ,中國皇帝即為「天子」, 中國乃天下「中心之國」。中國皇帝以「德」感召天下,「為政以禮」,並據此使 得四方來朝,從而達到其所追求的「天下歸仁」最高道德境界。43而在以「東亞」 概念指稱亞洲東部地區之前,歐洲人將此一地區稱為「遠東」(Far East)。在「東 亞」一詞出現後,「遠東」仍作為「東亞」的同義詞和近義詞被廣泛使用,迄今 不絕。但「遠東」概念的內涵最初也極為混亂,有時單指中國,有時還含括南亞 的印度,抑或限縮為當前悉知的「東北亞」(Northeast Asia)。一般而言,早期歐 洲學者眼中的「遠東」,係將東亞與南亞一併納入,歐洲學界的東亞史研究涵攝 於遠東史研究之中。44若就文化上的意義而言,「東亞」在中國大陸學者眼中, 是漢字文化圈影響所及的地區;45相對地,日本學者認為「東亞」是以中國及其 文化的支配、傳播範圍為前提,由論述 (discourse) 建構而成的地域概念。 「東亞」 並非實體,不存在於地圖之上。對於 1940 年代的日本帝國而言, 「東亞」若是一 種不言自明的概念,意味著日本人對於日本帝國做為「東亞」的政治核心,及日 本帝國所希望支配的範圍,都已瞭然於心。46. 立. ‧ 國. 學. 43. 政 治 大. ‧. 王屏, 《近代日本的亞細亞主義》 ,頁 352。做為一種人文構想,古代中國的「天下觀」並不純 粹是對自然地理的論述,其中涵攝的「天下」 、 「畿服」等空間概念,並非是實體概念,而更多地 是一種觀念建構,這些空間概念的含義雖與古代中國所接觸的實際地理疆界相關,但其不必非與 實際的地理方位、地理範圍相吻合。「天下」、 「四海」等概念沒有準確的空間範圍,更無地理疆 界中實際的對應物。參見何新華, 〈「天下觀」 :一種建構世界秩序的區域性經驗〉 , 《二十一世紀》 網絡版,2004 年 11 月號,總第 32 期,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409072.htm, 2005 年 4 月 21 日。相關論著另見王樹民, 〈畿服說考略〉 , 《文史》 ,第 44 輯,北京:中華書局, 1998 年;于省吾, 〈釋中國〉 , 《中華學術論集》 ,北京:中華書局,1981 年;李慎之: 〈全球化與 中國文化〉 , 《太平洋學報》 ,1994 年第 2 期;羅志田, 〈先秦的五服制與古代的天下中國觀〉 , 《學 人》 ,第 10 輯,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6 年;宋四輩, 〈古代中國所建立的國際秩序的兩重 性及其現實意義〉 ,《鄭州大學學報》 ,1998 年第 6 期;王柯,《民族與國家:中國多民族統一國 家思想的系譜》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年;葛兆光, 〈從天下到萬國:重建理解明 清思想史的背景〉 , 《中國思想史》 ,第二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年;趙汀陽, 〈「天下 主義」:帝國與世界制度〉 ,《沒有世界觀的世界》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年。關於 「中國」概念的內涵與流變,參見張登及, 《建構中國——不確定世界中的大國定位與大國外交》 , 台北:揚智文化,2003 年,頁 308-313。 44 楊軍、張乃和主編, 《東亞史》 ,頁 3-4。「遠東」是一個歐洲中心主義的地理概念,即歐洲人 以歐洲為中心,將東南歐、非洲東北部劃為「近東」 ,西亞附近為「中東」 ,更遠處則為「遠東」。 「遠東」一般包括當前的東亞(包括俄羅斯東部) 、東南亞和南亞,即阿富汗、哈薩克以東(不 含) 、澳洲以北(不含) 、太平洋以西、北冰洋以南的地區。美國的馬士和宓亨利在《遠東國際關 係史》一書中,則將「遠東」和「東亞」視為兩種不同概念,但實際上還是有混同的傾向,指涉 對象均為中國、日本和朝鮮。參見馬士 (Hosea Ballou Morse)、麥克奈爾 (Harley Farnsworth MacNair) 著,姚曾廙譯, 《遠東國際關係史》(Far Easter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上海:上海書 店,1998 年,頁 1;楊貴言, 〈東亞概念及問題意識〉 ,盛邦和、井上聰主編,《新亞洲文明與現 代化》,上海:學林出版社,2003 年,頁 124-128。 45 羅榮渠, 《現代化新論續篇——東亞與中國的現代化進程》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年, 頁 59。 46 子安宣邦著,陳瑋芬譯, 《東亞儒學:批判與方法》 ,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 年, 序頁 v-vi。 14.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23) 二、. 東洋、東亞、大東亞. 日文的「東洋」(Tōyō) 與「西洋」(Seiyō) 分別是從英文的「Orient」與「Occident」 翻譯而來,西洋大致而言是指歐洲,但東洋的定義卻很模糊,有時指亞洲,有時 又只包括遠東地區,但泰半屬於地理界定,而非歷史與文化範疇。源自於中國的 「東洋」概念,最早是指中國東部的海域及該地域內的島國,尤其是日本。47但 「東洋」概念傳入日本後發生變化,最初往往代指中國,凡是與中國有關的事物 都被冠以「東洋」稱呼,後來更將以中國為主的東亞國家泛稱為「東洋」。與西 方接觸後,日本人的世界歷史觀一分為三,即除了日本本國歷史的「國史」外, 世界史被劃分為「西洋史」(Seiyōshi) 和「東洋史」(Tōyōshi),前者指涉歐美各 國歷史,後者則指以東亞為主的亞洲史,但「東洋」一詞在日本的內涵並未確定, 各類「東洋史」涵蓋的範圍也不盡相同。就此意義而言,日本的「東洋」觀與歐 美的「遠東」觀經歷類似變化,均為其世界史體系的一部份,卻非一合理的研究 單位。48而華語與英語看待東洋時,將東洋理解為於自我之外的他者,東洋敘事.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者往往將日本納入東洋之內。但明治維新之後,逐漸強調東洋與西洋的對立,成 為日本尋找自我身份認同的詞彙。49. ‧. 「東洋」一詞起初雖源自中國,但各時代意涵不一。明代史書的「東洋」包 括南洋、日本與朝鮮,是以中國為中心來稱呼匹鄰中國以外的海域範圍。清代以 降的《新清史》 、 《清史稿》等史書,更以「東洋」稱呼日本,限縮了「東洋」的 意涵。將「西洋」與「東洋」做為明確對峙的概念,出現在新井白石的《西洋紀. sit. y. Nat. n. al. er. io. 聞》一書,他將西洋與東洋的特質,區分為科學技術(西洋)與道德(東洋)的 思考模式。50到了幕末,知名漢學者佐久間象山 (Sakuma Shozan, 1811-1864),在. i n U. v. 其《省諐錄》中論及:「東洋道德,西洋藝術,粗略無遺,表裡兼備,以此潤澤 民物,報其國恩」,據稱是最早將「東洋」對置於「西洋」的例子。51日本真正 開始廣泛使用「東洋」概念,是在明治維新之後,文化界出現大批「東洋哲學」、 「東洋文化」 、 「東洋倫理」 、 「東洋史」等學術論著,但此時的「東洋」與「西洋」 概念已超出地理範疇,而具有歷史與文化意涵。. Ch. engchi. 日本的「東洋」概念,「是在十九世紀前期東亞的歷史狀況之中,由幕末日 本創造出來的概念。」52具有兩層含義:. 47. 楊軍、張乃和主編, 《東亞史》 ,頁 4。 楊軍、張乃和主編, 《東亞史》 ,頁 4。 49 陳瑋芬, 〈自我的客體化與普遍化——近代日本的「東洋」論及藏匿其中的「西洋」與「支那」 〉,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第 18 期,2001 年 3 月,頁 4。 50 張崑將,〈關於東亞的思考「方法」 :以竹內好、溝口雄三與子安宣邦為中心〉 ,頁 266。 51 子安宣邦著,趙京華編譯, 《東亞論——日本現代思想批判》 ,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年,頁 64。 52 子安宣邦,《東亞論——日本現代思想批判》 ,頁 64。 15 48.

(24) 首先,做為地理方位的表記,在狹義上指包括中國、朝鮮、日本在內的 東亞地區或曰遠東地區;廣義上指整個亞洲。其次,做為日本在世界史 或國際關係格局中的自我定位, 「東洋」概念有了特殊的指向性。而且, 在這一層面上又分別具有普遍與特殊兩禑性質。當面對來自西方的侵略 時,「東洋」用於外指,日本也被包括在東洋之內。這是「東洋」概念 的普遍性。但當「東洋」內指時,即在東洋內部,日本卻把自己排除在 外,「東洋」概念表現出特殊性質。53. 西方在工業革命後自我定位於文明層次,以致於「東洋」與「西洋」的關係, 被框限於「文明與野蠻」的對立之中。日本思想家之所以要創造出一個新的東洋 概念,係因明治維新「文明開化」後自覺與「文明」歐洲同屬一類,並刻意與「野 蠻」的亞洲保持距離。尤其是在甲午戰後,日本因戰勝清國而自信心大為膨脹, 於是:.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文明=西洋、野蠻=東洋」的模式尌被簡單地套用為「日本=文明= 西洋」;中國=野蠻=東洋」。這時的「東洋」專指中國。「漢學」研究在 此後也變成了「東洋史」研究,日本從「遠東」一員變成了「遠西」一. n. al. er. io. 員,即所謂西方「文明世界」的一員。這樣,日本對中國、朝鮮的擴張 與干涉尌可以在「文明」的名義下進行,並在理論上得以正當化。54. Ch. engchi. i n U. v. 近代日本的「國際觀」便是在這種「東洋對西洋、文明對野蠻」的框架中形 成。從近代日本思想家精心構築「東洋」概念的過程,可看出知識界在亞洲及世 界格局中企圖為日本重新定位的用心。而且,由此由生的對歷史的重新認識及其 形成的理論體系,共同規定了日本近代歷史發展的方向與進程。日本的歐洲觀帶 有雙重標準,一方面將歐洲視為文明偶像,另一方面又將歐洲看成唯利是圖的殖 民主義者。以道德為界線時,東洋論者將日本劃歸東洋;以文明為界線時,東洋 論者又將日本歸於西洋,除了將自我視為亞洲文明的中心外,更有一種要促進中. 53. 王屏, 《近代日本的亞細亞主義》,頁 102。 王屏, 《近代日本的亞細亞主義》 ,頁 103。因此,近代日本的「東洋」觀具有明顯的自我矛盾 現象:當日本面對西洋時,就主張「亞洲門羅主義」 ,而當日本面對東洋內部時,則主張優勝劣 敗的社會達爾文主義。 16 54.

(25) 國、朝鮮兩國改革的責任感。55福澤諭吉便曾斷言,倘若中朝不進行改革,頑固 拒斥西方文化,必然走上滅亡之途。1885 年 3 月 16 日,他在《時事新報》上發 表了著名的「脫亞論」 ,文末一句「從內心謝絕亞細亞東方之惡友」 ,宣告與主張 「興亞」的古典亞細亞主義分道揚鑣。 約在昭和時期(1920 年代)後,「東亞」(Tōa)一詞逐漸取代「東洋」,為各 界所廣泛使用。當時出現東亞美術史、東亞文明史、東亞佛教史、東亞考古學等 學門/研究範疇,東亞地域的文化史論於焉展開。約在同時,帶有強烈帝國主義 色彩的地政學論述,也開始倡導所謂的「大亞細亞主義」,而受到帝國主義壓迫 的中國與印度,亦紛以各種形式的「亞細亞主義」加以回應,如孫中山倡「大亞 洲主義」 、李大釗的「新亞細亞主義」 、陳獨秀的「亞洲民族聯合」等,企圖以提 倡王道精神、民族平等的亞細亞主義,對抗日本式的「大亞細亞主義」。文化理 念的「東亞」在 1930 年代後成為一個帶有政治意涵的地政學概念,隱含著日本 帝國向亞洲其他地域擴張領土主權的雄心。56「大東亞戰爭」爆發後,「東亞」 又被擴張爲「大東亞」 ,亦即在「東亞」之外再加入「南方圈」範疇。從「東亞」 向「大東亞」擴張的地域概念,象徵日本帝國主義戰略規劃延伸至南太平洋地域:.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是日本對中國乃至亞洲的戰爭發動,引發既成的諸禑意識形態論匯聚在 一起而鑄成了新的「東亞」「大東亞」概念。這個新的「東亞」又是做 為「東亞新秩序」的理念,進而做為「東亞協同體」的構想而展開來的 概念。57.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大東亞戰爭」伊始,「東亞」擴大為「大東亞」(Dai Tōa),象徵日本帝國 主義戰略範圍向南太平洋地域延伸大。「大東亞史」的範圍等同於「大東亞共榮 圈」,大東亞史除「支那的政治文化圈」諸國家諸民族外,還包括「南方圈諸國 家、諸民族」 ;所謂「南方圈」 ,就是「被西方帝國主義勢力所征服、所壓抑並在 這種桎梏之下有意或無意感到苦惱」的諸國家、諸民族所屬的地域,亦即「以帝 55. 但日本入侵卻導致康有為至孫中山等人萌生的區域意識與合作思想產生重大變化,中國將日 本剔除於亞洲之外,從東西方對抗的立場退卻,進而劃分東洋與西洋,「東洋」成為專指日本的 代名詞,侵略中國的「日寇」被稱為「東洋鬼子」 ,與「西洋鬼子」並無二致。參見周維宏, 〈論 中日關於東亞地區合作思想的歷史與現實〉 ,載於宋成有、湯重南主編, 《東亞區域意識與和平發 展》 ,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 年,頁 223。 56 陳瑋芬, 〈由「東洋」到「東亞」 ,從「儒教」到「儒學」 :以近代日本為鏡鑑談「東亞儒學」 〉, 《台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2004 年 6 月,頁 212-213;張崑將, 〈關於東亞的思考「方法」 :以 竹內好、溝口雄三與子安宣邦為中心〉 ,頁 266。加藤祐三在《東亞近代史》一書中也指出, 「東 亞」 、 「東洋」和「亞洲」等語詞在不同時代,其含義也隨之變化。參見加藤祐三著,蔣豐譯, 《東 亞近代史》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年,頁 88-90。 57 子安宣邦,《東亞論——日本現代思想批判》 ,頁 51。 1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中世日本(鐮倉幕府、室町幕府時期)主要的外交工作例由五

功能的壯闊 容納許多船隻 行駛,是叢林 的高速公路。.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gional Office for South-East Asia, New Delhi, 1999. Best Practices for Dengu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73  同注 70 Rémusat 書第 38 頁 ;同注 70 Thomas 書第 35 頁。. 74  同注 70 Thomas 書第

• 她在坦桑尼亞 的的非凡成就 出超出了一般 人的想像。珍 古德並於1965 年取得劍橋大 學的動物行為 學博士學位。..

11  Oleg Benesch, Inventing the Way of the Samurai: Nationalism, Internationalism, and Bushidō in Modern Japa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pp..

世界銀行(World

 在公元前第三世紀后期,印度阿育王(公元 前269~232)護持佛教,舉行第三次 結集後,向外地派遣九個傳教僧團,其中一 支由 摩哂陀長老 ( 阿育王的兒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