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語境限制與第二語言能力對雙語詞彙觸接的影響:日中雙語者的眼動研究證據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語境限制與第二語言能力對雙語詞彙觸接的影響:日中雙語者的眼動研究證據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1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Master Thesis. 指導教授:蔡介⽴立博⼠士 Advisor: Dr. Jie-Li Tsai.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語境限制與第⼆二語⾔言能⼒力對雙語詞彙觸接的影響:⽇日中雙語者的眼動研究證據. n. al. er. io. sit. y. Nat. THE INFLUENCE OF CONTEXTUAL CONSTRAINT AND L2 PROFICIENCY ON BILINGUAL LEXICAL ACCESS: EVIDENCE FROM EYE MOVEMENTS OF JAPANESE-CHINESE BILINGUALS. Ch. engchi. 研究⽣生:翁翊倫. i n U. 撰. Student:Yi-Lun Weng 中華民國⼀一百零五年⼀一⽉月 January, 2016. v.

(2) THE INFLUENCE OF CONTEXTUAL CONSTRAINT AND L2 PROFICIENCY ON BILINGUAL LEXICAL ACCESS: EVIDENCE FROM EYE MOVEMENTS OF JAPANESE-CHINESE BILINGUALS. BY. 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Yi-Lun Weng. ‧. n. er. io. sit. y. Nat. al. i n U. v. CAhThesis Submitted to the engchi Graduate Institue of Linguistics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ts. January, 2016.

(3)                      .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 ‧.    . y.    . n. al. Ch.  . e n g c   h i. er. io. sit. Nat.  . i n U.               Copyright  © 2016 Yi-­‐Lun  Weng   All  Rights  Reserved  . v.

(4) 誌謝 畢業的這⼀一天終於來臨!這本論⽂文之所以能完成,都是⼤大家的功勞! ⾸首先要感謝的⼈人是我的指導教授蔡介⽴立⽼老師,⽼老師總是秉持嚴謹態度來做研究,在百 忙之中不忘照顧我們每⼀一個⼈人,在我碰到困難時,也很樂於與我討論,且⽤用⼼心批改論⽂文, 真的打從⼼心底感謝⽼老師的協助!此外,也感謝我的論⽂文⼝口試委員:李佳穎⽼老師、︑、徐嘉慧⽼老 師、︑、李佳霖⽼老師,三位⽼老師特地花時間幫我看論⽂文,在⼝口試時提供許多寶貴建議,讓論⽂文. 治 政 大 此外,也⼗十分感謝政⼤大語⾔言所的⽼老師和同學們,謝謝何萬順⽼老師、︑、蕭宇超⽼老師、︑、萬依 立 萍⽼老師、︑、⿈黃瓊之⽼老師、︑、徐嘉慧⽼老師、︑、賴惠玲⽼老師、︑、張珣慧⽼老師教導我⼀一切關於語⾔言學的知 內容更加充實,覺得⾮非常感恩!. ‧ 國. 學. 識,感謝永遠年輕的助教學姊總是給我最真誠的建議,也謝謝涵絜學姊、︑、宇彤學姐、︑、侃彧 學姊、︑、⼼心怡學姊在修課期間的幫助,也謝謝最親愛的同學們:韶君、︑、彥棻、︑、雯婷、︑、⼦子貽、︑、. ‧. 冠霆、︑、明哲,雖然和你們⼀一同上課的⽇日⼦子不多,但每次有困難都很願意幫忙我,謝謝你們!. y. Nat. 也謝謝所有語⾔言所的學弟妹們,每個都很優秀、︑、聰明,能成為政⼤大語⾔言所的⼀一份⼦子真好!. sit. 另外,也⾮非常感謝政⼤大眼動與閱讀實驗室的每位夥伴,沒有你們我真的無法順利完成. al. er. io. 論⽂文!感謝熱⼼心的家興學⾧長,總是提供我寫程式上的協助。︒。感謝神⼈人級的婉雲學姊不僅博. v i n Ch 知識,你是我們的模範!謝謝語⾔言達⼈人孟璋學⾧長,總是教我如何進⾏行實驗分析以及幫忙解 engchi U n. 學多聞也很幽默,每次和你聊天都很愉快!謝謝認真優秀的柏亨學⾧長教導我許多眼動相關. 決困難的程式問題。︒。謝謝親切的雅嵐學姊,總是提供許多很棒的建議。︒。謝謝溫柔的美慧學 姊,教我如何招募外國受試者來參加實驗。︒。謝謝甜美的⽻羽恬,和你⼀一起上閱讀⼼心理學很開 ⼼心。︒。謝謝懷萱幫忙我找⽇日本受試者,讓研究可以順利完成。︒。謝謝焄紋特地花時間幫忙我測 試眼動實驗程式。︒。也謝謝最認真負責的冠慧,實驗室有你真好! 最後,我想把這本論⽂文獻給我的家⼈人:爸爸、︑、媽媽、︑、弟弟、︑、男友,謝謝你們這三年來 的⽀支持與陪伴,讓我可以專⼼心唸書,覺得⾃自⼰己真的很幸運,也很幸福! 雖然研究所⼀一路⾛走來遇到不少挫折,卻也成⾧長不少,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期盼⾃自⼰己能夠⼀一直進步下去,達成最終的夢想!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2016.1.26.

(5) ⽬目錄. 中⽂文摘要 ..................................................................................................................................................... vii 英⽂文摘要 ...................................................................................................................................................... ix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政 治 大 第貳章、︑、⽂文獻回顧 .................................................................................................................................... 6 立 第⼀一節、︑、雙語詞彙觸接的機制與模型 ........................................................................................................... 6 第⼆二節、︑、研究⽬目的 ............................................................................................................................................... 5. ‧ 國. 學. 第⼆二節、︑、跨語⾔言同形詞觸接歷程 .................................................................................................................. 15 第三節、︑、語境介⼊入影響雙語詞彙觸接歷程 ................................................................................................ 19. ‧. 第四節、︑、第⼆二語⾔言能⼒力對雙語詞彙觸接及語境的影響 ......................................................................... 25 第五節、︑、中⽇日⽂文字系統異同與相關雙語研究 ........................................................................................... 28. Nat. sit. y. 第六節、︑、眼動追蹤技術的特⾊色與優點 ......................................................................................................... 34. er. io. 第參章、︑、實驗⽅方法與設計 ..................................................................................................................... 37. al. 第⼀一節、︑、實驗⽅方法 ............................................................................................................................................. 38. n. v i n Ch 第⼆二節、︑、實驗材料事前評定作業 .................................................................................................................. 46 U i e h n gc 第三節、︑、眼動指標與定義 ................................................................................................................................ 50 第肆章、︑、中⽂文能⼒力評定與實驗結果................................................................................................... 53 第⼀一節、︑、中⽂文能⼒力評定 .................................................................................................................................... 54 第⼆二節、︑、資料分析與結果 ................................................................................................................................ 59. 第伍章、︑、綜合討論與結論 ..................................................................................................................... 70 第⼀一節、︑、綜合討論 ............................................................................................................................................. 70 第⼆二節、︑、研究限制與建議 ................................................................................................................................ 77. 參考⽂文獻 ..................................................................................................................................................... 80 附錄 .............................................................................................................................................................. 85 附錄⼀一 實驗材料(⽇日中同形詞) ................................................................................................................ 85  . iii  .

(6)       附錄⼆二 實驗材料(實驗句) ......................................................................................................................... 87 附錄三 中⽂文能⼒力依⾼高低分組對各效果影響的統計分析摘要表 ......................................................... 90 附錄四 中⽂文能⼒力依眼動表現對各效果影響的統計分析摘要表 ......................................................... 94 附錄五 語⾔言經歷和語⾔言⽔水平問卷(LEAP-Q) ...................................................................................... 9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 Ch. engchi. iv  . i n U. v.

(7) 圖⽬目錄. 圖⼀一 雙語互動激活假說模型 BIA(取⾃自 Dijkstra and Van Heuven (2002)) ..................... 10 圖⼆二 雙語互動激活假說模型增修版 BIA+(取⾃自 Dijkstra and Van Heuven (2002)) ..... 12 圖三 眼動實驗程序 ................................................................................................................................ 45 圖四 ⾼高低分組在⽬目標詞各情境的早期凝視時間指標平均值與標準誤 ................................ 62. 政 治 大. 圖五 ⾼高低分組在⽬目標詞各情境的晚期凝視時間指標平均值與標準誤 ................................ 62. 立. 圖六 ⾼高低分組在⽬目標詞各情境的早期凝視⽐比例指標平均值與標準誤 ................................ 65. ‧. ‧ 國. 學. 圖七 ⾼高低分組在⽬目標詞各情境的晚期凝視⽐比例指標平均值與標準誤 ................................ 65. n. er. io. sit. y. Nat. al.  . Ch. engchi. v  . i n U. v.

(8) 表⽬目錄. 表⼀一. Libben 與 Titone(2009)實驗刺激材料範例 .......................................................................... 22. 表⼆二 實驗操弄的⽬目標詞類型在詞頻、︑、筆畫數、︑、⾸首字字頻之平均值和標準差................... 40 表三 實驗各情境的句⼦子範例 .............................................................................................................. 41 表四 實驗材料事前評量作業數值 ..................................................................................................... 49. 政 治 大. 表五 語⾔言能⼒力問卷填寫結果 .............................................................................................................. 55. 立. 表六 中⽂文篇章閱讀的眼動數值結果 ................................................................................................ 57. ‧ 國. 學. 表七 ⽇日⽂文篇章閱讀的眼動數值結果 ................................................................................................ 58 表⼋八 ⾼高低分組在⽬目標詞各情境的凝視時間平均值、︑、標準差及效果量 ................................ 63. ‧. 表九 ⾼高低分組在⽬目標詞各情境的凝視⽐比例平均值、︑、標準差及效果量 ................................ 66. y. Nat. n. al. er. io. sit. 表⼗十 不同的中⽂文能⼒力指標在各效果顯著性的⽐比較 ..................................................................... 76.  . Ch. engchi. vi  . i n U. v.

(9)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提. 要. 研究所別:語⾔言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語境限制與第⼆二語⾔言能⼒力對雙語詞彙觸接的影響:⽇日中雙語者的眼動研究證據 指導教授:蔡介⽴立 研究⽣生:翁翊倫 論⽂文提要內容:(共⼀一冊,53,002 字,分 5 章 15 節). 政 治 大 過去學者們對於雙語詞彙觸接歷程持有兩種相異的觀點:選擇性觸接假設(selective 立. ‧ 國. 學. access hypothesis)認為雙語者在進⾏行詞彙觸接時,只有符合語境的⽬目標語⾔言才會被激發;. ‧. ⾮非選擇性觸接假設(non-selective access hypothesis)則認為雙語者的兩種語⾔言表徵會同時. y. Nat. n. al. er. io. sit. 被激發⽽而產⽣生競爭或促進效果。︒。⾄至今已有眾多研究結果⽀支持雙語詞彙觸接歷程為⾮非選擇性,. v. 然⽽而,這些研究⼤大多採⽤用促發典範(priming paradigm)忽略語境在雙語詞彙觸接歷程所. Ch. engchi. i n U. 扮演的⾓角⾊色,且多數實驗中的受試者⼆二語能⼒力皆相當流利,對於⼆二語能⼒力個別差異對詞彙 觸接歷程的影響也尚未清楚。︒。此外,以⾮非拼⾳音⽂文字系統為研究對象的相關雙語研究也不多。︒。 因此,本研究旨在從⾮非拼⾳音⽂文字的⾓角度探討語境限制及中⽂文能⼒力在雙語詞彙觸接中所扮演 的⾓角⾊色,實驗操弄語境限制程度(⾼高限制、︑、低限制)及詞彙類型(同形同義詞、︑、同形異義 詞、︑、中⽂文單義詞),以⽇日中雙語者為研究對象,控制句⼦子語境呈現中⽴立或偏向⽬目標詞中⽂文.  . vii  .

(10) 語意,使⽤用眼動實驗來即時記錄受試者在進⾏行詞彙觸接的過程,檢視中⽂文能⼒力對跨語⾔言同 形詞效果在⾼高、︑、低限制語境下的影響性。︒。此外,本研究也分別以⾼高低分組與眼動表現兩種 ⽅方法當作中⽂文能⼒力指標進⾏行分析,並將結果進⾏行⽐比較,以瞭解何種中⽂文能⼒力指標能夠較準 確反映出受試者在閱讀中⽂文篇章的能⼒力。︒。. 政 治 大 實驗結果顯⽰示,雙語詞彙觸接歷程為⾮非選擇性,中⽂文能⼒力和語境限制能夠對詞彙觸接 立. ‧ 國. 學. 歷程造成影響,使得跨語⾔言同形詞效果產⽣生消⾧長。︒。⾸首先,在⾼高低分組結果⽅方⾯面,中⽂文能⼒力. ‧. 指標和各效果主要在晚期詞彙處理階段產⽣生交互作⽤用,⾼高程度組在⾼高限制語境下觀察到形. y. Nat. n. al. er. io. sit. 同異義效果,低限制語境則沒有看到任何效果;低程度組在⾼高、︑、低限制語境下皆觀察到顯. i n U. v. 著的形同義同效果。︒。另⼀一⽅方⾯面,以眼動表現作為中⽂文能⼒力指標的分析結果中,則清楚中⽂文. Ch. engchi. 能⼒力在早期詞彙觸接階段就已經和語境限制、︑、跨語⾔言同形詞效果產⽣生影響性,顯⽰示眼動表 現能夠視為測量中⽂文能⼒力的指標之⼀一。︒。總⽽而⾔言之,不同的分析結果皆反映雙語詞彙觸接歷 程為⾮非選擇性,語境與中⽂文能⼒力在語意提取歷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中⽂文能⼒力較好的雙語者 在早期詞彙觸接階段就會受到語境限制影響,⽽而中⽂文能⼒力較低者則是在晚期階段受到語境 影響。︒。.  . viii  .

(11) 英⽂文摘要. For decades, psycholinguists have disputes on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two language systems of bilinguals’ brain and how they retrieve lexical representations. The selective access hypothesis predicts that two languages are independent in the brain and bilinguals activate only one lexicon at a time while reading or speaking. Alternatively, non-selective. 政 治 大 access hypothesis predicts that two languages share an integrated conception representation, 立. ‧ 國. 學. so representations from both languages are accessed simultaneously during comprehension. So far, many bilingual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bilingual lexical access is non-selective.. ‧. However, these studies usually used priming paradigm such as lexical decision task which. y. Nat. er. io. sit. words are presented in isolation, ignoring the role of context in the bilingual lexical access processing. According to the monolingual literature, it is clear that lexical ambiguity. al. n. v i n C h sentence context. resolution is influenced by the surrounding e n g c h i U While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investigated highly proficient bilinguals, the same question about non-selective access could also be asked of less proficient bilinguals. Moreover, most of results are based on alphabetic writing systems such as English-French or Dutch; only few of them examined the non-alphabetic systems. Besides, since bilingual experience is dynamic and poses a challenge for researchers to develop instruments that capture its relevant dimensions. The present study also examined the result of language proficiency from class level and eye movement indexs to confirm which one is more accurate.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examine whether.  . ix  .

(12) Japanese-Chinese bilingual lexical access is non-selective and whether the context and L2 proficiency modulate the word recognition processing. Experiment manipulated contextual constraint (high or low constraint) and target word types (cognates, interlingual homographs, or Chinese words), using eye movement recording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ontextual constraint for bilingual lexical access when reading Chinese sentences by Japanese-Chinese bilinguals, L1 and L2 proficiency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support the non-selective hypothesis. Both sentence context and L2 proficiency could affect the bilingual lexical access. According to class level analysis, L2. 治 政 proficiency has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with other effects大 in the late processing stage. The eye 立 ‧ 國. 學. movement measures that reflects early processing of target words showed significant interlingual homograph interference and cognate facilitation in the higher proficient bilinguals.. ‧. However, only cognate facilitation was observed for high-constraint sentences in the lower. y. Nat. io. sit. proficient bilinguals and no effect was founded in the low-constraint sentences. On the other. er. hand, the eye movement index analysis showed L2 proficiency has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al. n. v i n C h stage, demonstrating with other effects in the early processing the L2 reading proficiency can engchi U be measured by eye movement index. In summary, both sentence context and L2 proficiency can modulate bilingual lexical access. The early process is non-selective and bilinguals with more L2 proficiency could make use of sentence context in the early process than less L2 proficiency when reading L2 sentences..  . x  .

(13) 第壹章、︑、 緒論. “ To have another language is to possess a second soul.” ‒ Charlemagne.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雙語者可泛指能使⽤用不⽌止⼀一種語⾔言的⼈人,但學界對雙語者定義有不同看法,例如, Bloomfield(1933)認為「雙語者的兩種語⾔言能⼒力要像母語⼈人⼠士⼀一樣,能⾃自然的使⽤用兩種或. 立. 政 治 大. 以上的語⾔言」 (native-like control of two or more languages) ,強調第⼆二語⾔言能⼒力(以下簡. ‧ 國. 學. 稱「⼆二語能⼒力」)要達到⾼高精熟程度。︒。⽽而 Grosjean(2010)則強調⽇日常⽣生活中的語⾔言使⽤用,. ‧. 他認為「雙語者是⼀一個⼈人每天需要⽤用到兩種或以上的語⾔言,但其語⾔言程度不⼀一定要達到. sit. y. Nat. n. al. er. io. 最佳的狀態」 (to use two or more languages[…] in their everyday lives) 。︒。此外,Bassetti and. i n U. v. Cook(2011)則將雙語者定義再細分成聽、︑、說、︑、讀、︑、寫四種技能,⼆二語熟練程度分為產. Ch. engchi. 出(productive)和接收(receptive)兩種⾯面向,雙語者有可能可以接收⼀一種語⾔言知識, 但卻無法產出,例如能夠閱讀中⽂文⼩小說,但卻無法⽤用中⽂文和⼈人聊天。︒。本研究中的雙語者 定義,採取 Grosjean(2010)的觀點,即「能夠掌握並使⽤用兩種語⾔言的⼈人,每天會⽤用到兩 種或以上的語⾔言,但其⼆二語程度不⼀一定要達到最佳的狀態」 。︒。世界上某些地區因為政治、︑、 宗教、︑、⽂文化、︑、經濟等因素⽽而使得雙語或多語現象⼗十分普遍,例如,荷蘭的官⽅方語⾔言雖然 是荷蘭⽂文,但在商業貿易盛⾏行以及政府在⼩小學推⾏行全時雙語教育情形下,4、︑、5 歲以上學  . 1  .

(14) 童之課程有半數皆以英⽂文授課,⽬目前⼤大約有百分之九⼗十的荷蘭⼈人都能流利的使⽤用英⽂文 (Eurobarometer, 2012)。︒。此外,以英、︑、法雙語國家聞名的加拿⼤大,因為先後成為法國及英 國殖民地,塑造其成為的多元⽂文化語⾔言國家,⽬目前雖然以英⽂文使⽤用最為廣泛,但有些以 法裔居民為主的地區如魁北克、︑、蒙特婁,仍將法語當成第⼀一語⾔言,該國憲法也明⽩白賦予 兩個族群正式的法定地位,並且在許多公共設施、︑、報刊、︑、新聞媒體等都必須實⾏行英法雙 語版本。︒。另外,從 1998 年起,台灣教育部也明確規定英⽂文在⼩小學三年級起列為必修課. 政 治 大 程,學習英⽂文的⼈人⼝口也因此⽇日益增加。︒。簡⽽而⾔言之,我們所處的世界基本上就是⼀一個雙語 立. ‧ 國. 學. 甚⾄至多語的社會,不論是為了與他⼈人溝通交流、︑、經商貿易或政治考量,能夠使⽤用兩種或. ‧. 更多語⾔言似乎已成為現代⼈人的特徵之⼀一。︒。. y. Nat. al. er. io. sit. 當雙語者或多語者在說話時,很多時候都能夠在極短暫時間內區分不同的語⾔言詞彙,. v. n. 並使⽤用符合情境的語⾔言達到溝通之⽬目的。︒。這種現象讓⼈人誤以為雙語者在閱讀某特定語⾔言. Ch. engchi. i n U. 書籍時,腦中也只會以該語⾔言系統的詞彙語意及語⾳音進⾏行理解。︒。然⽽而,⾔言語產⽣生(speech production)與閱讀理解是兩種不同的語⾔言處理歷程,前者指的是⼈人們利⽤用語⾔言表達思 想的⼼心理過程,包括從思想編碼(code)轉換成語⾔言編碼再轉換成⽣生理、︑、運動的編碼, 也就是利⽤用發⾳音器官發出指代某種意義的聲⾳音(Levelt, Roelofs, & Meyer, 1999);後者指的 是⼈人們利⽤用語⾔言⽂文字來獲得訊息的過程,也就是從詞彙觸接(lexical access)取得⾳音、︑、 義,直到最終理解⽂文句意思的⼼心理歷程。︒。兩種截然不同的歷程可能存在著差異性,無法  . 2  .

(15) 輕易以此類推。︒。此外,從許多單⼀一語⾔言內的多義詞(homographs)處理研究顯⽰示,在詞 彙觸接的⼀一開始,多義詞所有的語意皆會同時被激發,由於時間⼗十分快速所以讀者通常 不會意識到語意競爭的過程,只會記得最後脫穎⽽而出被提取的語意。︒。因此,雙語詞彙辨 識歷程似乎有必要透過實證研究來做更進⼀一步探討。︒。 學界對於雙語詞彙觸接歷程便有兩派不同的說法: 「選擇性觸接假設」(selective access hypothesis)認為兩種語⾔言系統是各⾃自獨⽴立存在於⼤大腦之中,各有其專屬的概念表. 政 治 大 徵(conceptual representation)系統,因此雙語者在進⾏行語⾳音或語意處理的時候,以選 立. ‧ 國. 學. 擇的⽅方式,只有符合語境的語意表徵才會被激發,不受另⼀一語⾔言⼲干擾。︒。另⼀一⽅方⾯面,「⾮非. ‧. 選擇性觸接假設」 (non-selective access hypothesis)則假設兩種語⾔言系統在⼤大腦中透過整. y. Nat. al. er. io. sit. 合共同享有⼀一個概念表徵系統,雙語者在進⾏行詞彙觸接時,兩種語⾔言的語⾳音或語意表徵. v. n. 會同時被激發。︒。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雙語訊息處理觀點是跨語⾔言詞彙觸接歷程研究的重點. Ch. engchi. i n U. 之⼀一,⽬目前已有許多研究顯⽰示雙語詞彙觸接歷程為⾮非選擇性,在初期階段兩個語意表徵 都會同時被激發。︒。 在進⾏行雙語詞彙處理研究時,⼤大多數學者會使⽤用跨語⾔言同形同義詞(cognates)或 同形異義詞(interlingual homographs)作為實驗材料。︒。同形同義詞指的是在兩種語⾔言中, 形和義皆⼀一致的字詞;同形異義詞指的是,在兩種語⾔言中,形相同但語義並不⼀一致的字 詞。︒。由於這兩種詞具有兩種語⾔言表徵,能藉此觀察兩者的互動關係。︒。許多研究結果顯⽰示,  . 3  .

(16) 同形同義詞與單義詞(monolingual words)相⽐比,在詞彙辨識歷程中的反應時間較短, 產⽣生促進效果;同形異義詞的反應時間則⽐比單義詞還要⾧長,呈現抑制效果(Dijkstra, Van Jaarsveld, & Brinke, 1998)。︒。這兩種跨語⾔言同形詞效果代表著兩個語⾔言表徵同時被激發, 所以才會觀察到促進及抑制現象,因此被視為⽀支持⾮非選擇性假設的重要證據。︒。過去實驗 研究⼤大多以單詞呈現的作業⽅方式(如:詞彙判斷作業 Lexical decision task)來研究雙語 詞彙處理歷程,然⽽而此種作業⽅方式未考慮語境在雙語詞彙觸接歷程所扮演的⾓角⾊色,無法. 政 治 大 完整呈現⼀一般⾃自然的閱讀情境下的詞彙觸接歷程。︒。單⼀一語⾔言內的多義詞研究已清楚顯⽰示 立. ‧ 國. 學. 語境在多義詞的語意選擇中扮演重要⾓角⾊色(Duffy, Kambe, & Rayner, 2001),所以雙語者應. ‧. 可藉由語境所提供的資訊來提取⽬目標語⾔言的語意,抑制⾮非⽬目標語⾔言訊息,且 Libben and. y. Nat. al. er. io. sit. Titone (2009)研究結果也指出語境若提供⾜足夠⽬目標詞語意的相關資訊,能夠加速語意提. v. n. 取的速度。︒。另外,先前⼤大多數研究中的雙語者⼆二語能⼒力皆⾮非常流利,不過近來陸續有研. Ch. engchi. i n U. 究結果發現,⼆二語能⼒力會影響雙語者對於語境的掌握程度(Schwartz & Kroll, 2006),顯⽰示 ⼆二語能⼒力個別差異似乎也會對雙語觸接歷程造成影響。︒。由於⼆二語能⼒力的判定並不容易, 本研究也採取⾼高低分組與中⽂文篇章閱讀的眼動表現分別當作中⽂文能⼒力指標,並將兩者所 得之結果進⾏行分析⽐比較,以瞭解眼動表現當作中⽂文閱讀能⼒力測驗指標的有效性。︒。此外, 多數的雙語研究皆以拼⾳音⽂文字語⾔言作為研究對象,其結果不⼀一定能類推⾄至⾮非拼⾳音⽂文字語 ⾔言系統的雙語詞彙觸接歷程。︒。因此,本研究從⾮非拼⾳音語⾔言⽂文字(中⽂文與⽇日⽂文)⾓角度出發,  . 4  .

(17) 進⾏行⼀一項眼動實驗,以⽇日中雙語者為研究對象,操弄語境限制程度(⾼高或低)與詞彙類 型(同形同義詞、︑、同形異義詞、︑、或中⽂文單義詞),根據不同的中⽂文能⼒力指標所得到的結 果,採⽤用閱讀作業來檢視語境限制與中⽂文能⼒力在雙語詞彙觸接歷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並 ⽐比較何種⽅方式較適合當作中⽂文能⼒力指標的參考依據。︒。 第⼆二節、︑、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從⾮非拼⾳音⽂文字系統的⾓角度來探討語境與中⽂文能⼒力在雙語詞彙觸接歷程. 治 政 中所扮演的⾓角⾊色。︒。實驗操弄語境限制程度(⾼高限制或低限制) 大 與詞彙類型(同形同義詞、︑、 立 ‧ 國. 學. 同形異義詞、︑、或中⽂文單義詞),採⽤用眼動追蹤技術來即時記錄跨語⾔言同形詞處理過程,. ‧. 以清楚瞭解語境與中⽂文能⼒力介⼊入影響雙語詞彙觸接的細微歷程。︒。另外,為了瞭解何種⽅方. y. Nat. al. er. io. sit. 式較能有效反映出雙語者的中⽂文閱讀能⼒力的差異性,研究中也分別以常⾒見的⾼高低分組. n. (⾼高、︑、低程度組)與眼動表現作為中⽂文能⼒力指標,進⾏行分析與⽐比較。︒。詳細研究問題如下:. Ch. engchi. i n U. v. 1. ⽇日中雙語者的詞彙觸接歷程是⽀支持⾮非選擇性或選擇性觸接假設? 2. 語境限制程度是否會對雙語詞彙觸接歷程造成影響?若有則發⽣生於早或晚期階段? 3. 雙語者在中⽂文能⼒力的差異是否會對跨語⾔言同形詞處理造成影響?若有,則⾼高程度與低 程度者之間的差異為何? 4. 以⾼高低分組或眼動表現為中⽂文能⼒力指標的結果之間,是否有相同或相異之處?.  . 5  .

(18) 第貳章、︑、⽂文獻回顧 雙語者在進⾏行詞彙觸接的過程中,語境所提供的語⾔言線索以及⼆二語能⼒力個別差異在 理解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特別是處理跨語⾔言同形詞時,語境與⼆二語能⼒力更顯得重要。︒。 此章節⾸首先說明雙語詞彙觸接機制不同看法與相關的雙語詞彙觸接模型,回顧跨語⾔言同 形詞的語意提取研究成果、︑、探討語境與⼆二語能⼒力在雙語觸接歷程中的影響性、︑、以及中⽇日 ⽂文字系統在詞彙辨識的相關研究,最後說明眼動追蹤技術運⽤用在閱讀作業的優點。︒。本論. 政 治 大 ⽂文檢視「⾮非選擇性」與「選擇性」兩種詞彙觸接假設,藉由閱讀⽂文句的眼動凝視時間與 立. ‧ 國. 學. 凝視⽐比例等量化數據,探討語境與⼆二語能⼒力如何影響跨語⾔言同形詞的語意觸接與選擇歷. io. sit. 第⼀一節、︑、雙語詞彙觸接的機制與模型. n. al. er. Nat. y. ‧. 程,並且⽐比較以⾼高低分組及眼動表現當作中⽂文能⼒力指標結果之間的異同性。︒。. i n U. v. 閱讀指的是⼈人透過⽂文字符號來獲得訊息的過程,主要包含詞彙觸接與理解兩個部分,. Ch. engchi. 最終⽬目的在於成功理解⽂文句意思。︒。若無法成功辨識詞彙,就沒辦法順利進⾏行理解,所以 要瞭解閱讀歷程必須先明⽩白詞彙觸接歷程。︒。詞彙觸接歷程指的是讀者在看到⼀一個詞時, 透過搜尋⼼心理詞彙庫(mental lexicon) ,提取該詞的語意與語⾳音訊息的內在過程,也就 是從詞彙的形取得⾳音、︑、義的⼼心理歷程(Dehaene, Cohen, Sigman, & Vinckier, 2005; Forster & Chambers, 1973; Perfetti & Tan, 1998; Perfetti & Zhang, 1995)。︒。讀者在進⾏行詞彙辨識歷程 時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目前已知的主要影響因素為詞頻的⾼高低。︒。研究採⽤用詞彙判斷  . 6  .

(19) 作業的實驗結果發現,受試者在判斷螢幕上所出現的詞是否為真詞時,⾼高頻詞的反應時 間⽐比較短,低頻詞的反應時間會⽐比較⾧長,此⼀一現象為「詞頻效應」 (word frequency effect) (Grainger, 1990; Kliegl, Grabner, Rolfs, & Engbert, 2004; Schilling, Rayner, & Chumbley, 1998)。︒。對於雙語者⽽而⾔言,因⼤大腦中存在兩個語⾔言系統,在詞彙觸接過程中⽬目標語⾔言與⾮非 ⽬目標語⾔言的語意表徵究竟是只有單⼀一個語意會被激發亦或是兩個語意同時被激發,為雙 語語⾔言處理研究所關注的議題。︒。對此,學者們⼤大致上分為兩種相異的看法:選擇性觸接. 政 治 大 觀點與⾮非選擇性觸接觀點,以下分別說明兩種觀點的內容與相關的實徵研究。︒。 立. ‧ 國. 學. 選擇性觸接觀點認為,兩種語⾔言系統之間運作各⾃自獨⽴立,雙語者只會考慮⽬目標語⾔言. ‧. 中的詞彙表徵,⾮非⽬目標語⾔言的詞彙表徵並不會受到激發,因此⾮非⽬目標語⾔言的詞彙表徵並. y. Nat. n. al. er. io. sit. 不會對⽬目標語⾔言中詞彙的提取造成⼲干擾。︒。例如,Scarborough, Gerard, and Cortese (1984). i n U. v. 進⾏行兩項實驗,採⽤用詞彙判斷作業,檢視西英雙語者是否在詞彙辨識歷程中會⾃自動做跨. Ch. engchi. 語⾔言的轉換。︒。實驗⼀一操弄兩種語⾔言詞彙(英⽂文或西班⽛牙⽂文),刺激材料為翻譯對等詞, 組別為受試者內因⼦子。︒。實驗⼆二只有操弄英⽂文詞,且其中有⼀一半的英⽂文詞曾經在實驗⼀一出 現過,另⼀一半則未曾出現過,且受試者並未被告知實驗⼆二中有包含實驗⼀一曾出現過的詞。︒。 受試者需對⽬目標語⾔言中的真詞做肯定的反應,其他如⽬目標語⾔言的假詞(nonwords)、︑、⾮非 ⽬目標語⾔言的真詞與假詞則必須做出否定的反應。︒。兩項實驗結果顯⽰示,當實驗⼀一與實驗⼆二 中的重複詞皆為相同的英⽂文時(如 nurse-nurse),則出現顯著的促發效果,受試者反應  . 7  .

(20) 時間會減少,正確率也會提⾼高;但是,當實驗⼀一與實驗⼆二的重複詞為翻譯對等詞時, (如 nurse-enfermera) ,即便兩者語意相同,卻沒有發現顯著的促發效果,也就是只有⼀一種語 ⾔言表徵被激發,符合選擇性觀點。︒。然⽽而,Scarborough 等⼈人的研究雖然顯⽰示雙語者能夠 依照作業要求⽽而展現特定的語⾔言知識,但在實驗⼆二中的受試者很有可能是根據⽬目標語⾔言 的形式特性當作判斷依據,才使得促發效果不顯著。︒。所以實驗結果雖然顯⽰示雙語者在刺 激材料出現時就可以有效抑制另⼀一個語⾔言的資訊,但是並無法提供兩種語⾔言表徵在雙語. 政 治 大 詞彙觸接歷程中的真實互動情況。︒。 立. ‧ 國. 學. ⽽而⾮非選擇性觸接觀點則主張,雙語者擁有單⼀一整合的記憶系統儲存兩種語⾔言,因此. ‧. 兩種語⾔言之間具有⼀一個共同的概念表徵系統。︒。在詞彙觸接⼀一開始時,雙語者會考慮所有. y. Nat. n. al. er. io. sit. 被激發的詞彙,無論它們屬於那種語⾔言,皆會成為詞彙觸接的候選詞,此時⾮非⽬目標語⾔言. i n U. v. 的詞彙就會對⽬目標語⾔言的詞彙提取產⽣生⼲干擾或競爭效果。︒。受到不同因素影響下,⽬目標語. Ch. engchi. ⾔言詞彙的激發⽔水平會⾼高於⾮非⽬目標語⾔言詞彙,如此便能成功選擇合適的詞彙。︒。⾄至今已有許 多研究⽀支持⾮非選擇性觸接觀點,例如,Dijkstra et al. (1998)進⾏行三個實驗,以荷英雙語 者為研究對象,採⽤用詞彙判斷作業來檢視雙語詞彙處接歷程是否為選擇性。︒。實驗ㄧ使⽤用 同形異義詞、︑、同形同義詞、︑、英⽂文單義詞與英⽂文假詞當作刺激材料,受試者看到英⽂文詞需 做肯定的反應,⾮非英⽂文詞則做否定的反應。︒。若受試者在辨識不同類型英語單詞的反應時 間出現顯著差異,代表雙語者在提取⽬目標語⾔言的語意時,另⼀一種語⾔言也⼀一併被激發因⽽而  . 8  .

(21) 出現反應時間的差異。︒。實驗⼀一結果顯⽰示同形同義詞的反應時間⽐比控制組英⽂文單義詞來得 快,同形異義詞與控制組英⽂文單義詞之間的反應時間無顯著差異。︒。實驗⼆二則加⼊入荷蘭假 詞做進⼀一步的觀察,結果發現同形異義詞的反應時間⽐比英⽂文單義詞慢,有顯著抑制效果, 代表兩個語意皆被激發,受試者需要花時間抑制住荷蘭⽂文語意,造成反應時間較⾧長。︒。實 驗三的作業要求則與前兩個實驗不同,進⾏行⼀一般的詞彙判斷作業,受試者必須對英⽂文單 義詞與荷蘭⽂文詞做出肯定的反應,對假詞做出否定的反應。︒。然⽽而,實驗三結果卻和前兩. 政 治 大 項有差異,同形異義詞的反應時間⽐比英⽂文單義詞還要快,造成促進效果。︒。基本上,實驗 立. ‧ 國. 學. ⼀一與實驗⼆二結果顯⽰示雙語詞彙觸接歷程是⾮非選擇性,實驗⼀一中的同形異義詞之所以無顯. ‧. 著的抑制效果,是受到刺激材料組成(皆為英⽂文)以及作業要求(對英⽂文詞做出反應). y. Nat. n. al. er. io. sit. 影響,受試者的英⽂文語⾔言表徵激發程度較⼤大,抑制荷蘭⽂文語意的激發,因此他們在實驗. i n U. v. ⼆二加⼊入荷蘭⽂文詞後,便觀察到顯著的同形異義詞抑制效果。︒。然⽽而實驗三結果中的同形異. Ch. engchi. 義詞卻出現相反的促進效果,Dijkstra 等⼈人認為是作業要求所造成,受試者因為不需要 做特定語⾔言選擇,能夠將看到的詞⾃自由反應成英⽂文詞或荷蘭⽂文詞,才使得荷英同形異義 詞的反應速度增快,並⾮非⽀支持選擇性觀點。︒。因此,他們認為雙語詞彙觸接歷程的本質上 為⾮非選擇性,兩個語意表徵同時皆會被激發,但受到刺激材料的組成以及作業要求的影 響⽽而顯現出某種程度的選擇性提取。︒。 根據此系列的研究成果,Dijkstra & Ten Brinke 於 1998 年提出「雙語互動激活模型」  . 9  .

(22) (Bilingual Interactive Activation model,BIA) ,⽤用來解釋雙語者詞彙辨識歷程。︒。他們認 為雙語詞彙辨識歷程就是⼀一個⾮非選擇性語意提取過程,該模型將雙語詞彙觸接歷程的運 作分為四個層次,層次由下⽽而上依序為特徵層次(feature level) 、︑、字母層次(letter level)、︑、 詞彙層次(word level)與語⾔言節點(language nodes) ,訊息是以⾃自下⽽而上的驅動⽅方式傳 遞,請⾒見圖⼀一。︒。.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一 雙語互動激活假說模型 BIA(取⾃自 Dijkstra and Van Heuven (2002))      . 10  .

(23) 在此模型中的每個層次對於與它相連節點的影響,依照兩者之間的狀態是否相符⽽而 呈現出促進或抑制性。︒。當雙語者看到⼀一個跨語⾔言同形詞時,視覺刺激的物理特徵會⾃自動 激發那些含有該特徵的字母,以此再往上連結到具有相同字母的詞彙,在最後的語⾔言節 點層次對所有激發的⽬目標語⾔言訊息進⾏行統整、︑、辨識,⾮非⽬目標語⾔言的詞彙訊息則會產⽣生「由 上⽽而下的抑制作⽤用」( top down inhibitory effect),從⽽而使雙語者選擇提取⽬目標語⾔言的語 意表徵。︒。此模型模型主張詞彙選擇過程主要發⽣生在詞彙系統內部,並強調雙語記憶系統. 政 治 大 中的詞彙表徵與語⾔言節點所扮演的⾓角⾊色。︒。然⽽而,此模型存在著幾個問題:1.模型中並未 立. ‧ 國. 學. 說明語⾳音及語意表徵的處理⽅方式。︒。2.未能清楚解釋語境對於雙語詞彙辨識有何種影響。︒。. ‧. 3.未清楚描述受試者受到不同作業的要求、︑、決策等⾮非語⾔言因素對詞彙觸接歷程之影響。︒。. y. Nat. n. al. er. io. sit. 4.詞彙辨識歷程與作業或決策之間的關係並不明確(Dijkstra & Van Heuven, 2002)。︒。因此,. i n U. v. Dijkstra and Van Heuven (2002)在原有模型的基礎上進⼀一步作改良,提出「雙語互動激活. Ch. engchi. 假說模型增修版」 (Bilingual Interactive Activation Plus,BIA+) ,此模型繼承雙語互動激 活假說模型的基本主張,即詞彙提取歷程為⾮非選擇性,並擴展雙語互動激活假說模型, 明確區分出「詞彙辨識系統」 (identification system)與「作業決策系統」 (task/decision system)兩種不同歷程;此外,除了原本的詞形表徵外,也將語⾳音與語意表徵納⼊入⾄至詞 彙辨識系統,闡明雙語詞彙觸接不只受到字形影響,也會受到語⾳音與語意表徵相似性的 影響,⽽而這樣的雙語詞彙處理是主要以由下⾄至上(bottom-up)的⽅方式⾃自動激發(圖⼆二)。︒。  . 11  .

(24) 來⾃自語⾔言⽅方⾯面的資訊,如句法和語意,可以直接作⽤用於詞彙識別系統;⽽而⾮非語⾔言的資訊, 如實驗指導語、︑、作業要求、︑、受試者期望、︑、個別差異等,不能直接影響詞彙識別系統中被 激發的詞彙表徵,但可以調節作業決策過程。︒。在這兩個系統之間,詞彙表徵流動是單向 的,詞彙識別系統負責向決策系統輸⼊入信息,但決策系統卻不能對詞彙識別系統產⽣生直 接影響。︒。因此,作業的表現是詞彙辨識系統與作業決策的綜合結果。︒。.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二 雙語互動激活假說模型增修版 BIA+(取⾃自 Dijkstra and Van Heuven (2002)).  . 12  .

(25) 在詞彙辨識階段,視覺刺激的輸⼊入⾸首先啟動次詞彙階段中的字形表徵,同時也激發 語⾳音表徵與詞彙表徵,接下來在通過語意表徵與語⾔言節點,語⾔言節點提供關於不同語⾔言 系統的形、︑、⾳音資訊,在詞彙觸接後期語意整合階段可以使雙語者不受到⾮非⽬目標語⾔言之⼲干 擾,但對於初期詞彙辨識階段沒有產⽣生效果。︒。完成詞彙辨識階段後,該詞的資訊傳送⾄至 作業判別系統中,雙語者根據先前的詞彙辨識處理歷程所提供的訊息及時做出符合作業 要求的判斷,所以受試者在實驗作業中的表現,是由詞彙辨識系統與作業判別系統共同. 政 治 大 決定。︒。舉例來說,當⼀一個英西雙語者看到西班⽛牙詞‘advertencia’時,⾸首先他利⽤用字形與語 立. ‧ 國. 學. ⾳音線索將之與英⽂文詞‘advertisement’做區別。︒。然⽽而,在此時雙語者會⾃自動觸接該詞正確的. ‧. 西班⽛牙⽂文語意‘warning’與西班⽛牙⽂文中該詞的英⽂文語意‘publicidad’,這樣的資訊會先被儲. y. Nat. n. al. er. io. sit. 存在雙語者的短期記憶中,到作業決策系統時,雙語者根據作業要求來決定何種語意是 正確的,做出合適的反應。︒。. Ch. engchi. i n U. v. 此模型解釋雙語詞彙觸接歷程中的語⾔言激發現象,⽽而語⾔言節點的概念也合理解釋理 想的雙語者為何能夠對兩種語⾔言進⾏行選擇性運⽤用(Sunderman & Kroll, 2006) 。︒。然⽽而此說 法仍有不⾜足之處,該模型層級性結構中的特徵層和字母層只能⽤用來解釋兩種字形相似語 ⾔言 ( 如西班⽛牙語與英語 ) 的雙語者的⼼心理詞彙,無法說明兩種字形不相似語⾔言的雙語 者(如中⽂文與英語)的詞彙處理歷程。︒。另外,此模型也未能解釋雙語詞彙觸接過程是否 會受到⼆二語能⼒力程度影響⽽而有所不同。︒。即便如此,此模型仍然對雙語語⾔言理解的歷程作  . 13  .

(26) ⼀一清楚解釋,其最⼤大的特點是強調雙語表徵系統是以下⽽而上驅動的⽅方式進⾏行處理,詞彙 表徵處理流動是單向的,詞彙辨識系統向作業決策系統輸⼊入詞彙訊息,但作業決策機制 系統無法對詞彙識別系統產⽣生影響。︒。此模型對於作業要求與詞彙辨識系統的界定,也為 今後此研究領域提供理論參考。︒。. 綜上所述,雙語詞彙辨識歷程基本上是⾮非選擇性,兩個語⾔言的表徵會同時被激發, 過去部分研究結果之所以觀察到選擇性處理歷程,可能是因為實驗作業要求(針對真字. 政 治 大 做出肯定的反應,無論真字屬於何種語⾔言)或實驗材料中混合兩種語⾔言(使得兩種語⾔言 立. ‧ 國. 學. 系統在受試者腦中保持同時激發的狀態)等因素的影響,掩蓋住雙語詞彙處理初期的⾮非. ‧. 選擇性歷程,才使得實驗結果呈現選擇性。︒。因此,選擇性與⾮非選擇性兩種觀點並⾮非互斥,. y. Nat. n. al. er. io. sit. ⽽而是在不同的實驗條件下觀察到雙語辨識歷程在不同時間上的表現。︒。⾮非選擇性是雙語詞. i n U. v. 彙觸接歷程的內在本質特徵,選擇性歷程則是多種因素作⽤用下的外在表現。︒。Dijkstra. Ch. engchi. &Van Heuven (2002)所提出的雙語互動激發模型(BIA / BIA+)將⾳音韻層次和語意層次 的處理放在詞彙辨識系統內部,且明確區分出作業判別系統,⽤用以解釋語⾔言因素 ( 如 句法或語意 ) 與⾮非語⾔言因素 ( 如作業要求或實驗條件 ) 對詞彙辨識過程產⽣生影響,替 雙語詞彙觸接歷程提供清楚的模型架構,得以瞭解跨語⾔言同形詞的在雙語閱讀中的處理 歷程。︒。.  . 14  .

(27) 第⼆二節、︑、跨語⾔言同形詞觸接歷程 在探討雙語語⾔言理解歷程的研究時,許多學者選擇採⽤用同時存在於兩種語⾔言中的詞 彙當作實驗材料,這些詞在形⽅方⾯面⼀一致或⾮非常相似,但在語意⽅方⾯面則相似或相異,也就 是跨語⾔言同形同義詞和跨語⾔言同形異義詞。︒。前者是指在兩種不同語⾔言中,字形與字義皆 ⼀一致的字詞,⽽而後者是指在兩種不同語⾔言中,字形相同但是字義不同的字詞。︒。這兩種跨 語⾔言同形詞在⼤大多數雙語詞彙歷程的研究中皆有穩定的效果,得以⽤用來驗證並⽀支持⾮非選 擇性觀點,以下分別說明之。︒。.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1. 跨語⾔言同形同義詞. ‧. 跨語⾔言同形同義詞,⼜又稱作同源詞,指的是兩個分屬不同語⾔言的詞因為屬於同⼀一詞. y. Nat. n. al. er. io. sit. 源(etymological information) ,具有歷史淵源關係因⽽而⾳音近義通,在詞形或語⾳音上有較. i n U. v. 多重疊的翻譯對等詞,例如英⽂文與法⽂文皆源⾃自於拉丁⽂文和希臘⽂文,‘piano’⼀一詞在英⽂文與. Ch. engchi. 法⽂文中字形相同且皆為「鋼琴」之意。︒。過去對於雙語詞彙辨識研究裡發現,跨語⾔言同形 同義詞在詞彙判斷作業中的反應時間較控制組單義詞快。︒。依照雙語互動激活假說模型增 修版(BIA+)的說法,雙語者具有⼀一個整合性的記憶系統儲存兩種語⾔言資訊,詞彙觸 接歷程是⾮非選擇性的,兩種語意表徵在辨識歷程中會受到跨語⾔言形、︑、⾳音、︑、義相似性影響, 跨語⾔言同形同義詞在兩種語⾔言中除了具有相同語意表徵之外,字形也⼀一致,所以在詞彙 辨識過程中達到⼀一個穩定、︑、流暢狀態,處理時間會⽐比單義詞還要快,因⽽而呈現促進效果。︒。  . 15  .

(28) 然⽽而,跨語⾔言同形同義詞也可能會受到作業要求的影響⽽而造成抑制效果,例如 Schwartz, Kroll, and Diaz (2007)操弄英西同形同義詞(例如 fruit / fruta)與英⽂文-西班⽛牙⽂文的翻譯 對等詞(例如 pencil / ládpiz) ,以英西雙語者為研究對象,採⽤用詞彙唸名作業(word naming)。︒。其實驗結果顯⽰示,字形相似度⾼高的同形同義詞的唸名速度⽐比相似度低的來得 慢,錯誤率也較⾼高,此結果與過去所發現的跨語⾔言同形同義詞促進效果完全相反。︒。其可 能的解䆁為,唸名作業需要受試者唸出字⾳音,雙語者在字形到字⾳音的對應過程中,字形. 政 治 大 相似度越⾼高,受試者就必須花費較多時間來抑制⾮非⽬目標語⾔言並選擇⽬目標語⾔言的語⾳音,使 立. ‧ 國. 學. 得語⾳音表徵相異的跨語⾔言同形同義詞的反應時間⽐比控制組⾧長。︒。另外,跨語⾔言同形同義詞. ‧. 在兩種語⾔言中的形相似程度也會影響處理的時間,當兩者⼀一致性越⾼高時,反應時間越快,. y. Nat. n. al. er. io. sit. Duyck, Assche, Drieghe, and Hartsuiker (2007)操弄跨語⾔言同形同義詞的形相似程度(完全. i n U. v. 相同或部分相同),以荷英雙語者為研究對象,採詞彙判斷作業,⽬目標詞則置於低限制. Ch. engchi. 語境句尾(例如 Lucia went to the market and returned with a beautiful cat/dog.⼀一句中, ‘cat’為形完全⼀一致的同形同義詞,‘dog’為控制組英⽂文單義詞)。︒。實驗結果顯⽰示,無論是 形完全相同或部分相同的同義詞皆產⽣生促進效果,但是形完全相同的同義詞明顯⽐比部分 相同的促進效果更顯著。︒。Dijkstra, Miwa, Brummelhuis, Sappelli, and Baayen (2010)也探討 同形同義詞的形相似程度對於雙語詞彙辨識歷程的影響,實驗⼀一採⽤用英⽂文詞彙判斷作業, 實驗⼆二則採⽤用⼀一般的詞彙判斷作業,兩項實驗皆操弄同義詞的字形相似程度,刺激材料  . 16  .

(29) 為同形同義詞(例如 lamp - lamp) 、︑、形近同義詞(例如 juweel - jewel) 、︑、形完全不⼀一致的 荷英翻譯詞(例如 lied - song)與控制組英⽂文單義詞。︒。實驗⼀一結果顯⽰示,字形完全相同 的同形同義詞的反應時間最快,形部分相同的同義詞也同樣發現促進效果,⽽而字形完全 不⼀一致的荷英翻譯詞則無促進效果,可⾒見同義詞的字形相似程度越⼤大時,雙語者的詞彙 處理時間會越快,實驗也發現同形同義詞的發⾳音越⼀一致,促進效果也越強。︒。然⽽而,實驗 ⼆二形完全相同的荷英同義詞卻⽐比其他組的反應時間來得慢,產⽣生抑制效果,和實驗⼀一結. 政 治 大 果完全相反。︒。他們推論這是由於同形同義詞在英⽂文和荷蘭⽂文皆具有⼀一致的字形表徵,當 立. ‧ 國. 學. 受試者被要求必須要準確判斷螢幕上的詞是屬於哪⼀一種語⾔言時,因為兩種語⾔言節點同時. ‧. 被激發,雙語者必須花時間來則抑制⾮非⽬目標語⾔言,選擇⽬目標語⾔言,造成反應時間增加。︒。. y. Nat. n. 2. 跨語⾔言同形異義詞. al. er. io 度的抑制效果。︒。. sit. 此結果再次說明跨語⾔言同形同義詞會受到作業要求⽽而使得處理時間增加,呈現出某種程. Ch. engchi. i n U. v. 跨語⾔言同形異義詞指在兩種不同語⾔言中,字形⼀一致但語意不同且無關聯的字詞,例 如「勉強」⼀一詞在中⽂文指的是「強迫⼈人做不願意做的事」 ,但在⽇日⽂文則有「學習」之意。︒。 此和單⼀一語⾔言研究中的同形異義詞的歧義現象相似,兩者皆為歧異詞且具有兩種不同的 語意,差別在於跨語⾔言同形異義詞為雙語者進⾏行語⾔言處理時特有的歧異現象,⽽而同形異 義詞為單⼀一語⾔言內的詞彙歧異現象。︒。  . 17  .

(30) ⾄至今已有許多實驗結果顯⽰示,跨語⾔言同形異義詞因為具有兩種相異的語意表徵同時 被激發,在詞彙判斷作業中的反應時間⽐比控制組單義詞還要⾧長,呈現抑制效果(Altarriba, 1992; Beauvillain & Grainger, 1987; Costa, Caramazza, & Sebastian-Galles, 2000; Costa, Santesteban, & Cano, 2005; De Moor, 1998 ; Dijkstra, De Bruijn, Schriefers, & Ten Brinke, 2000; Dijkstra et al., 1998; McCormack, 1977)。︒。然⽽而,和跨語⾔言同形同義詞⼀一樣,跨語⾔言 同形異義詞也會受到刺激材料組成的影響,使得抑制效果不顯著,例如,Dijkstra et al.. 政 治 大 (2000)操弄作業要求與刺激材料組成(stimulus list composition) ,採⽤用英⽂文詞彙判斷作業, 立. ‧ 國. 學. 以荷英雙語者為研究對象,探討作業要求與刺激材料組成對於跨語⾔言同形異義詞的影響. ‧. 性。︒。實驗共有兩個階段,在第⼀一階段中,刺激材料中並無任何荷蘭⽂文詞,受試者被告知. y. Nat. n. al. er. io. sit. 看到英⽂文詞時要做肯定的反應,若判斷螢幕所呈現的不是英⽂文詞則做否定的反應。︒。實驗. i n U. v. 結果顯⽰示同形異義詞與控制組英⽂文單義詞之間無顯著差異。︒。第⼆二階段的實驗材料則加⼊入. Ch. engchi. 荷蘭⽂文詞,結果發現同形異義詞有顯著的抑制效果。︒。由此可⾒見,刺激材料組成⽐比作業要 求對跨語⾔言同形異義詞處理的影響還要⼤大,顯⽰示雙語詞彙辨識是⼀一種由下⽽而上的歷程。︒。 由上述⽂文獻回顧得知,雙語者語⾔言處理的研究⽐比單語者還要複雜許多,涉及受試者、︑、 刺激材料、︑、任務與語⾔言模式等變項選擇和監控。︒。這些研究因選擇不同的受試者、︑、採⽤用不 同刺激材料與作業⽅方式⽽而得出不完全⼀一致的結果,有時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結果。︒。基本上, 多數探討雙語詞彙觸接歷程的研究仍是⽀支持⾮非選擇性觀點,只是詞彙提取會受到跨語⾔言  . 18  .

(31) 同形詞的字形相似程度、︑、不同作業⽅方式或語⾔言材料混合等因素所影響。︒。然⽽而這些研究⼤大 多採⽤用單詞呈現的作業⽅方式,忽略語境在詞彙觸接歷程中的重要性,在真實⾃自然的閱讀 情境中,無論是閱讀句⼦子或⽂文章,語境都是不可或缺的,它可以幫助讀者更快理解字詞 語意。︒。因此,下⼀一節將討論語境在雙語詞彙觸接歷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相關研究⽂文獻 的發現。︒。 第三節、︑、語境介⼊入影響雙語詞彙觸接歷程. 政 治 大 過去探討雙語詞彙觸接歷程之研究⼤大多採⽤用單詞呈現的作業⽅方式(如詞彙判斷作 立. ‧ 國. 學. 業),然⽽而根據許多單⼀一語⾔言內的研究發現,在閱讀時語境所提供的內容對於讀者在理. ‧. 解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特別是在理解具有歧義性的詞彙時,語境更顯得重要。︒。當句中. y. Nat. n. al. er. io. sit. 出現與岐義詞的某⼀一個語意⾼高度相關的解歧詞(disambiguated word)時,此時句⼦子便. i n U. v. 成為偏向性語境(semantic bias of context),語境在具有特定意義的偏向以⽀支持歧異詞. Ch. engchi. 某⼀一個語意時,讀者能藉此選擇符合語境的語意。︒。⾼高限制語境指的是語境提供⼤大量跟歧 異詞語意相關的解岐訊息,因此句⼦子具有明顯的語意偏向性。︒。低限制語境則沒有明顯的 語意偏向性,因此讀者較難利⽤用語境所提供的資訊來選取歧異詞的特定語意。︒。 在單⼀一語⾔言歧異詞的⽂文獻中,顯⽰示語境限制程度會對同形異義詞產⽣生影響。︒。例如, Duffy, Morris, and Rayner (1988)進⾏行詞彙歧異解困的眼動實驗研究,探討同形異義詞的 語意平衡和語境的語意限制之間的關係,他們操弄語意歧異類型(語意平衡或語意偏向)  . 19  .

(32) 以及解歧語境之位置(⽬目標詞之前或⽬目標詞之後),並採⽤用眼動記錄閱讀表現的作業⽅方式。︒。 實驗句由兩個⼦子句所組成,其中⼀一個⼦子句含⽬目標詞,另⼀一個則含解歧語境訊息。︒。實驗結 果顯⽰示,當語境為低語意限制時,受試者在平衡語意多義詞上⽐比⾮非均勢多義詞的平均凝 視時間還要來得⾧長,這被認為是因為同形異義詞的兩種語意彼此互相競爭造成的結果。︒。 此外,若語境提供的是同形異義詞的次要語意訊息時,受試者在⾮非均勢同形異義詞上的 平均凝視時間⽐比平衡語意多義詞和控制組還要⾧長,此現象即為「次要語意偏向效應」. 政 治 大 (subordinate bias effect,SBE) 立 。︒。據此,他們於 1988 年提出「再排序觸接模型」(reordered. ‧ 國. 學. access model) ,主張在歧義詞的語意提取時,語境與相對頻率已相互作⽤用,由於語境在. ‧. 前,提供與歧異詞某個特定意義的相關訊息,將導致特定語意有較強的促發效應,所以. y. Nat. n. al. er. io. sit. 語境在詞彙觸接前發⽣生作⽤用,進⽽而影響詞彙觸接過程,重新排列意義觸接的先後順序以. i n U. v. 進⾏行語意整合。︒。因此,從單⼀一語⾔言中的歧義詞處理研究可以得知詞義的擷取歷程會受到. Ch. engchi. 語境所影響,顯⽰示語境在詞彙觸接歷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對雙語者⽽而⾔言,在理解跨語⾔言同形詞的語意時,必須仰賴語境所提供的語意、︑、語法 與語⾔言資訊來選擇⼀一個確定且合適的意義。︒。語意語境(semantic context)是指語境提供關 於⽬目標詞的語意訊息,可以使讀者更準確辨識出⽬目標詞的語意,消除歧異現象;語法語 境(syntactic context)指的是語境提供關於⽬目標詞的詞性資訊,限制⽬目標詞的詞性範圍; ⽽而語⾔言語境(language context)則是提供⽬目標詞屬於何種語⾔言的訊息,當詞彙存在著跨語  . 20  .

(33) ⾔言歧異現象時,雙語者可藉此選擇特定語⾔言的語意,抑制⾮非⽬目標語⾔言的訊息。︒。舉例來說, 對於⼀一個法英雙語者⽽而⾔言,在英⽂文句⼦子「Since they liked to gossip, they had an extended chat that lasted all night.」中,前語境「Since they liked to gossip, they had an extended」 提供三種資訊:(1)語意訊息,法英同形異義詞‘chat’英⽂文語意的解歧訊息。︒。(2)句法訊 息,‘an extended__’空格內限制為名詞。︒。(3)語⾔言訊息,此為⼀一個英⽂文句⼦子。︒。雙語者可 以藉由語境所提供的這三種資訊來得知‘chat’的語意為英⽂文意思(聊天) ,⽽而⾮非法⽂文意思. 政 治 大 (貓咪)。︒。在這些語境資訊中,語法語境與語⾔言語境在詞彙處理歷程裡的影響⽐比較⼩小 立. ‧ 國. 學. (Kawamoto, 1993),由於語法所偏向是範圍較廣的詞性(如:所有的名詞) ,語⾔言語境則. ‧. 提供的是較廣泛的語⾔言知識(如:此為⼀一個英⽂文詞或西班⽛牙⽂文詞),相較之下,語意語. y. Nat. n. al. i n U. 語法、︑、語⾔言語境的限制範圍還要來得嚴格、︑、有效。︒。. Ch. engchi. er. io. sit. 境的限制範圍多(如:所有的台灣⾷食物),可以較明確的定義⽬目標詞的語意,所以⽐比起. v. 根據前⼈人研究發現,語意語境能夠使句⼦子偏向跨語⾔言同形異義詞的其中⼀一個語意或 是呈現中⽴立(neutral)不偏向任何語意,對雙語詞彙觸接歷程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性。︒。 例如,Libben and Titone (2009)操弄語境的語意限制程度(⾼高或低)與詞彙類型(同形同 義詞、︑、同形異義詞、︑、或英⽂文單義詞),採⽤用閱讀作業,以法英雙語者為研究對象,探討 語境對於雙語詞彙辨識歷程會產⽣生何種影響。︒。其操弄語境限制程度之⽬目的在於提供⽬目標 詞導向⽬目標語⾔言(英⽂文)語意之多寡,⾼高限制語境明顯偏向跨法英同形詞的英⽂文語意,⽽而  . 21  .

(34) 低限制語意語境則無偏向同形詞的英⽂文意思。︒。其實驗操弄的⼋八種情境如下:同形同義詞 分別搭配⾼高、︑、低語意限制語境,同形同義詞所相對應的英⽂文單義詞控制組分別搭配⾼高、︑、 低語意限制語境,同形異義詞搭配⾼高、︑、低語意限制語境,同形異義詞所相對應的英⽂文單 義詞控制組搭配⾼高、︑、低語意限制語境。︒。實驗刺激材料範例如表⼀一所⽰示: 表⼀一. Libben與Titone(2009)實驗刺激材料範例. 詞彙類型. 低限制語境. ⾼高限制語境. 同形. Since they really liked each other, they had an. Since they liked to gossip, they had an. extended chat that lasted all night.. extended chat that lasted all night.. Since he was kind of bored, he made an extended. Since he liked to compose songs, he made an. tune that was very catchy.. extended tune that was very catchy.. Because they owned a lot of property around the. Because of the bitter custody battle over the. world, the expensive divorce was a disaster.. kids, the expensive divorce was a disaster.. 單義詞. Nat. Because her parents strongly disapproved of her. Because the maid of honor and best man were. decision, the expensive wedding was a disaster.. late, the expensive wedding was a disaster.. io. al. n. 註:斜體底線之處為⽬目標詞。︒。. y. 英⽂文. sit. 同義詞. ‧. 同形. er. 單義詞. 學. 英⽂文. 立. ‧ 國. 異義詞. 政 治 大. Ch. engchi. i n U. v. 表⼀一中的例⼦子,例如同形異義詞 ‘chat’在法⽂文裡指的是貓咪,在英⽂文裡則是指聊天 之意,在⾼高語意限制語境的情境中會在前語境提供⼀一個解歧詞‘gossip’(⼋八卦)偏向⽬目標語 ⾔言語意,⽽而低語意限制情境則無偏向兩種語⾔言的語意,藉此檢視雙語者在閱讀英⽂文句⼦子 時是否會因為語境⽽而影響語意觸接之歷程。︒。 實驗結果顯⽰示,在可反應初期詞彙觸接階段的眼動指標,例如⾸首次凝視時間(fisrt.  . 22  .

(35) fixation duration)與凝視時間總和(gaze duration) ,在⾼高限制與低限制語境的情形下, 同形同義詞的凝視時間都⽐比其相對應的英⽂文單義詞控制組還要短,產⽣生促進效果,同形 異義詞的凝視時間都⽐比單義詞控制組還要⾧長,產⽣生抑制效果。︒。⽽而在可反應晚期詞彙觸接 的眼動指標,例如越過前總凝視時間(go-past time)與總凝視時間(total viewing time) ,, 只有在低語意限制語境上看到同形異義詞的抑制效果與同形同義詞的促進效果,⾼高語意 限制語境下並沒有發現任何效果。︒。因此,他們的研究顯⽰示,雙語者在初期進⾏行跨語⾔言同. 政 治 大 形詞的語意觸接時,無論語境語意限制是⾼高或低,同形同義詞與同形異義詞的兩個語⾔言 立. ‧ 國. 學. 的語意表徵同時都會被激發,符合⾮非選擇性觀點;在晚期理解階段,⾼高語意限制語境因. ‧. 為已提供⾜足夠的⽬目標詞語意訊息,使得符合語境的⽬目標語⾔言表徵被激發,抑制⾮非⽬目標語. y. Nat. n. al. er. io. sit. ⾔言表徵,因⽽而同形異義詞沒發⽣生抑制效果,⽽而同形同義詞因為在兩種語⾔言內的概念表徵. i n U. v. 皆⼀一致,加速語意處理的速度,在早期階段就處理完畢,所以在晚期階段沒有促進效果。︒。. Ch. engchi. 此結果與雙語互動激活模型增修版(BIA+)⼀一致,在詞彙觸接的⼀一開始,兩個語意都 被激發,語境將相關的語意訊息反饋給字形層,使得語⾔言節點先決定該詞彙屬於哪⼀一個 語⾔言,也讓讀者對於皆下來會看到的詞彙有預期⼼心態。︒。然⽽而,Libben and Titone (2009) 的研究並未報告低限制語境是否有偏向同形異義詞的法⽂文語意或是其他英⽂文語意,很有 可能低限制語境並⾮非完全中⽴立,才使得同形異義詞的凝視時間較控制組還要久。︒。.  . 23  .

(36) 另外,語境根據形式結構的不同⼜又可分成「整體語境」與「局部語境」兩種類型。︒。 整體語境指的是⼀一個句⼦子段落所提供的主題概念,提供讀者⼀一個較廣泛(general)的想 法,與⽬目標詞距離較遠。︒。例如「麗莎喜歡親⾃自做菜,因此決定參加烹飪課程。︒。」句⼦子中, ⽬目標詞是烹飪,整體語境指的是前語境「麗莎喜歡動⼿手做餅乾」事先提供讀者關於麗莎 喜歡親⾃自做菜的整體性概念。︒。局部語境通常是指⽬目標詞的前⼀一個詞所提供的語意訊息, 與⽬目標詞距離較近,提供讀者較明確的提⽰示關於接下來會提及的事情。︒。例如「麗莎喜歡. 政 治 大 學習新事物,最近則是打算報名廚藝烹飪課程。︒。」⼀一句中,局部語境即為「廚藝」⼀一詞。︒。 立. ‧ 國. 學. 根據單⼀一語⾔言的多義詞研究,當讀者在進⾏行詞彙歧義消除的過程中,局部語境能有效幫. ‧. 助讀者選擇正確的語意,整體語境若跟局部語境分別⽀支持多義詞的不同語意時,則凝視. y. Nat. n. al. er. io. sit. 時間會⽐比控制組來得⾧長,顯⽰示兩種語境都會影響詞彙語意提取之歷程。︒。例如,Kambe,. i n U. v. Rayner, and Duffy (2001)等⼈人操弄語境(整體語境或局部語境)與多義詞語意偏向(主. Ch. engchi. 要或次要),想瞭解兩種語境對於多義詞處理之影響。︒。實驗結果發現,當局部語境為中 ⽴立時,整體語境所提供的解歧資訊對於多義詞處理有顯著的影響。︒。若整體語境與局部語 境分別⽀支持多義詞的主要與次要語意時,受試者的凝視時間會較控制組⾧長;但整體語境 與局部語境皆⽀支持多義詞的其中⼀一個語意時,並無觀察到額外的效果。︒。 由上述研究得知,在單⼀一語⾔言內的詞彙歧義處理歷程會受到語境影響,在進⾏行雙語 詞彙觸接歷程的相關研究時,也不可忽略語境的影響性。︒。有別於過往基於拼⾳音語⾔言系統  . 24  .

(37) 的實驗證據,本研究聚焦於⾮非拼⾳音語⾔言系統的中⽂文及⽇日⽂文,檢驗語境限制對⽇日中雙語者 的詞彙辨識歷程有何影響。︒。 第四節、︑、第⼆二語⾔言能⼒力對雙語詞彙觸接及語境的影響 ⽬目前⼤大多數雙語研究都是以⼆二語能⼒力流利的雙語者為研究對象,然⽽而對於⼆二語能⼒力 較差者⽽而⾔言,雙語詞彙觸接歷程是否也同樣為⾮非選擇性則有待探討。︒。根據⽬目前部分研究 結果指出,⼆二語程度較差的雙語者在進⾏行詞彙觸接時,兩個語意⼀一開始也同時被激發,. 政 治 大 符合⾮非選擇性提取的假設。︒。例如,Sunderman and Kroll (2006)等⼈人以⾼高、︑、低程度的西英 立. ‧ 國. 學. 雙語者為研究對象,操弄⽬目標詞的翻譯對等詞與形相近詞,採⽤用翻譯辨識作業. ‧. (translation recognition task)並記錄其反應時間,欲瞭解⼆二語能⼒力較低的雙語者在形、︑、. y. Nat. n. al. er. io. sit. ⾳音相近詞的處理上和控制組相⽐比是否有差異。︒。刺激材料中包含⽬目標詞的翻譯對等詞與形. i n U. v. 相近的詞,受試者必須判斷螢幕上所出現的兩個連續詞彼此是否為翻譯對等詞,並做出. Ch. engchi. 肯定或否定的反應。︒。舉例來說,西班⽛牙⽂文詞’cara’的英⽂文翻譯對等詞為’face’(臉) 、︑、翻譯 對等詞的形相近詞為’fact’以及⽬目標詞的形相近詞為’card’,若受試者在螢幕上看到’cara’ 與’fact’,必須要做出否定反應。︒。實驗結果顯⽰示,雙語詞彙觸接歷程為⾮非選擇性,無論是 ⾼高程度或低程度的雙語者,在翻譯對等詞以及語意相關詞的處理時間⽐比控制組還要⾧長, 然⽽而,低程度者在翻譯對等詞的形相近詞的處理上也⽐比⾼高程度組花更多時間,表⽰示⼆二語 能⼒力較差的雙語者在詞彙觸接歷程中花⽐比較多時間處理低層次訊息輸⼊入。︒。  . 25  .

(38) 此外,⼆二語能⼒力程度也會影響語境限制效果,⼆二語能⼒力程度較⾼高的雙語者較能夠利 ⽤用語境所提供的資訊來處理跨語⾔言同形詞,但⼆二語能⼒力較差的雙語者則無法順利掌握語 境。︒。例如,Schwartz and Kroll (2006)操弄不同英⽂文程度的西英雙語者(⾼高級或中級)與 語境限制程度(⾼高或低) ,採⽤用快速連續視覺呈現作業(Rapid serial visual presentation, RSVP) ,實驗材料包含西英同形同義詞、︑、同形異義詞與英⽂文單義詞。︒。實驗結果顯⽰示,無 論是⾼高或低程度組,在低限制語境下皆有觀察到同形同義詞促進效果,且在⾼高限制語境. 政 治 大 下促進效果則消失;⾼高程度組在⾼高低限制語境下皆無發現任何同形異義詞抑制效果,⽽而 立. ‧ 國. 學. 低程度組則是在⾼高、︑、低限制語境下發現同形異義詞有促進效果且答錯率⽐比較⾼高。︒。他們推. ‧. 論同形異義詞之所以無抑制效果是由於作業⽅方式所造成,當雙語者在唸出所看到的詞彙. y. Nat. n. al. er. io. sit. 時,必須先處理同時被激發的西班⽛牙⽂文語意與英⽂文語意,英⽂文程度較⾼高的雙語者⽐比較能. i n U. v. 夠利⽤用語⾔言語境與語意語境所提供的資訊去壓制住⾮非⽬目標語⾔言語意(西班⽛牙⽂文),使得. Ch. engchi. 抑制效果不顯著。︒。英⽂文程度較差的雙語者由於對英⽂文語意較不熟悉,所以唸名時間⽐比英 ⽂文單義詞短,答錯題數也較多,且不論語境所提供的語意資訊是多或寡,他們對同形異 義詞處理的表現都差不多。︒。 另外,根據雙語互動激發模型增修版的假設,像雙語者的⼆二語能⼒力個別差異等的⾮非 語⾔言因素並不會直接對詞彙觸接歷程造成影響,然⽽而,其他探討不同歷程的雙語模型, 如語⾔言產出的抑制控制模型(Inhibitory Control Model,ICM)中皆有考慮⼆二語能⼒力與執  . 26  .

(39) ⾏行控制能⼒力(domain-general executive control)的影響,且⽬目前已有部分的研究結果顯 ⽰示,雙語者個別差異會對雙語詞彙觸接歷程造成影響,例如,等⼈人以法英雙語者為研究 對象,進⾏行眼動實驗,操弄語境限制(⾼高限制、︑、低限制)與詞彙類型(同形同義詞、︑、同 形異義詞、︑、單義詞),欲瞭解雙語者在執⾏行控制能⼒力與⼆二語能⼒力的個別差異分別對於雙 語詞彙觸接歷程會造成何種影響。︒。實驗結果顯⽰示,在早期詞彙觸接階段就已觀察到執⾏行 控制能⼒力與⼆二語能⼒力分別影響不同的跨語⾔言同形詞效果,執⾏行控制能⼒力較佳的雙語者,. 政 治 大 形同異義效果越不顯著;⽽而⼆二語能⼒力越好的雙語者,形同義同效果則越顯著。︒。表⽰示雙語 立. ‧ 國. 學. 者在執⾏行控制能⼒力與⼆二語能⼒力上的個別差異能夠影響早期詞彙觸接階段,因此,雙語互. ‧. 動激發模型增修版似乎也得考慮個別差異對詞彙觸接歷程的影響性。︒。. y. Nat. n. al. er. io. sit. 由於⼆二語能⼒力涵蓋許多能⼒力⾯面向(例如:聽、︑、說、︑、讀、︑、寫…等)且⼆二語的學習過程. i n U. v. 並⾮非直線式⽽而是動態性(dynamic) ,雙語者可能在聽、︑、說技能⽅方⾯面⼗十分流利,但在閱讀. Ch. engchi. ⽅方⾯面卻未達熟練,此也造成研究者在發展語⾔言能⼒力量測⼯工具時的困難性,過去雙語研究 ⼤大多採⽤用受試者的班級級別當作評定⽅方法,分成⾼高、︑、低能⼒力組,然⽽而同⼀一個班級的學⽣生 之間程度必然存在著差異性,Luk and Bialystok (2013)也指出語⾔言能⼒力並⾮非類別變項⽽而是 連續變項,若僅依此來斷定其⼆二語能⼒力並不⼀一定準確呈現受試者之間的個別差異。︒。此外, 語⾔言能⼒力問卷也是許多研究所採⽤用的評定⽅方式,其最⼤大的優點是能夠瞭解受試者的語⾔言 學習背景、︑、來源,他們將語⾔言問卷所得到的結果當作⼆二語能⼒力和每⽇日語⾔言使⽤用⽐比例進⾏行  . 27  .

(40) ⽐比較,結果顯⽰示兩者之間的關聯性⾼高,但是問卷所得的評定結果是由多種相關的⾯面向相 雜⽽而成,因此並無法特別只代表其中⼀一種能⼒力。︒。不過,由於多數的語⾔言能⼒力問卷是以英 語為⼆二語學習的基礎所製作⽽而成,不必然能夠完全套⽤用在學習中⽂文的外國⼈人⾝身上。︒。本研 究為了準確瞭解受試者在詞彙觸接歷程的個別差異,有必要採⽤用較客觀的量測⽅方式,眼 動追蹤技術可以在相對⾃自然的情境下研究閱讀歷程,不同的眼動指標可以反映不同階段 的詞彙處理歷程,且是跨語⾔言通⽤用的,所以能夠呈現受試者在閱讀⼆二語篇章時的閱讀能. 政 治 大 ⼒力個別差異,是適合的測量⼯工具。︒。因此,在本研究中,⼀一⽅方⾯面採取常⾒見的級別分班結果 立. ‧ 國. 學. 當作受試者的⼆二語能⼒力指標,另⼀一⽅方⾯面則採⽤用閱讀作業,量測受試者在閱讀中⽂文篇章的. ‧. 眼動表現,當作⼆二語能⼒力指標。︒。並將兩者所得之結果進⾏行分析⽐比較,瞭解以眼動指標當. y. Nat. n. er. io. al. sit. 作中⽂文為外語者中⽂文閱讀能⼒力測驗指標的有效性。︒。. i n U. v. 第五節、︑、中⽇日⽂文字系統異同與相關雙語研究. Ch. engchi. 中⽂文與⽇日⽂文兩種語⾔言系統有許多相異與相似之處,如果從語⾔言本質來看,中⽂文屬於 漢藏語系(Sino-Tibetan languages) ,⽇日⽂文則為阿爾泰語系(Altaic language) ,兩者屬於 完全不同的系統,在語法規則有很⼤大差異。︒。在語⾔言形態⽅方⾯面,中⽂文屬於孤⽴立語,⽽而⽇日⽂文 屬於黏著語,所以⽇日⽂文必須藉由各種不同的詞尾變化或有意義的詞綴來實現語法功能, 如「は」⼀一般表⽰示話題的標記(marker) 、︑、 「か」則為主語的標記;在⾳音節構造⽅方⾯面,中 ⽂文有三⼗十⼆二個⾳音素(phonemes),⽇日⽂文僅有⼆二⼗十⼀一個;⽽而在句⼦子語序⽅方⾯面,中⽂文是「主  . 28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修習本專門課程者,應取得閩南語 中高級以上 能力證明,包括(一)中央教育主管機關核

擔任職務資格 具有企業所需該職務特殊專長能力者 二十 華語語文能力 經華語文能力檢定達「流利」等級以上 三十 經華語文能力檢定達「高階」等級 二十五 經華語文能力檢定達「進階」等級

語文運用 留意錯別字 辨識近義詞及詞語 的感情色彩 認識成語

第二語言學習架構 修訂説明 二階 LR2.1.

能夠說出詳略 有別、主次分 明、徐疾有致 的故事。. 能以特定人物

語文是思想感情的載體,而思想感情是語文的內容。中國

二、 學 與教: 第二語言學習理論、學習難點及學與教策略 三、 教材:.  運用第二語言學習架構的教學單元系列

•三個月大的嬰兒在聆聽母語時,大腦激發 的區域和成人聆聽語言時被激發的區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