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北縣市不同國籍女性新住民對子女教育期望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北縣市不同國籍女性新住民對子女教育期望之研究"

Copied!
17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楊銀興 博士

台北縣市不同國籍女性新住民對子女

教育期望之研究

研究生:詹雅琄 撰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九 年 一 月

(2)

摘 要

本研究旨在了解台北縣市女性新住民對子女教育期望之情形,以台北縣市女性新住民 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共抽取 471 人為研究樣本,計回收 407 份問卷,回收率為 86.4%, 剔除無效問卷後得有效問卷 358 份,可用率為 76%。除了文獻探討外,以「不同國籍新住 民對子女教育期望之研究問卷」為研究工具,採取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

t

考驗、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薛費法等方式進行資料分析。 本研究之重要結果如下: 一、 台北縣市女性新住民對子女的教育期望現況具有高度以上的表現水準,其中以「品 格期望」層面之得分最高。 二、 不同背景變項的台北縣市女性新住民其對子女教育期望的差異情形如下: (一)在整體教育期望上:新住民之居住地為「台北縣」者期望高於居住在「台北市」者; 新住民夫妻教育子女看法一致性「大部份一樣」者高於一致性「普通」者。 (二)在品格教育期望上:新住民之子女教育階段為「國小」者高於子女教育階段為「高 中職以上」者;新住民親子關係「非常好」者期望高於親子關係「好」者;新住民 夫妻教育子女看法「大部份一樣」者高於一致性「普通」者。 (三)在人際關係期望上:新住民之配偶教育程度「國小、識字」、「國中、高中(職)」和 「大學、專科」者期望高於配偶教育程度為「研究所」者。 (四)在學業表現期望上:居住在「台北縣」的新住民,期望高於「台北市」者。 (五)在最高學歷及未來成就期望上:新住民之教育程度為「國中、高中(職)」者期望高 於「國小、識字」者;居住在「台北縣」的新住民期望高於「台北市」者。 三、 不同國籍變項的台北縣市女性新住民其對子女教育期望的差異情形如下: (一) 在整體教育期望上:原始國籍為「印尼籍」的新住民期望高於「泰國籍」者。 (二) 在最高學歷及未來成就期望層面上:原始國籍為「印尼籍」的新住民期望高於「泰 國籍」者。

(3)

本研究根據研究發現,歸納出結論及建議,對相關教育單位、家長及未來研究者提出 建議以供參考。

(4)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perception of children’

learning among immigrant mothers at both of the areas of Taipei City and Taipei

County. There were 471 immigrant mothers presented as research sample in this

study. A total of 471questionnaires had sent out, and 407 returned (returned rate

was 86.4%). However, there were 358 (76%) validated out of 407. The

instruments used in the study was the “Different Nationality Immigrant Mothers’

Educational Expectations for Children Questionnair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ne-sample t-test, one-way ANOVA, and Scheffé were used as statistical methods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research results were as following:

1. In Taipei City and County, the overall levels of expectation for children’s

learning were higher from immigrant mothers. The variable of “expectation of

character education” indicated the highest.

2. In Taipei City and County, the immigrant mother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have different expectations of children’s learning. Th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as following:

(1) The immigrant mothers who are living in Taipei County have higher

expectations of children’s learning than those who are living in Taipei City.

(2) The immigrant mothers whose children study at elementary school have

higher expectations of character education than study above high school;

immigrant mothers whos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s excellent could

have higher expectations than those whos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s

good; new female residents who hold almost the same opinion about

(5)

children’s education as their husbands could have higher expectations

than those who hold commonly the same opinion.

(3) The husbands of immigrant mothers with th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t

elementary school, high school, and university/college have higher

expectation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han those have postgraduate

degree.

(4) The immigrant mothers who are living in Taipei County could have higher

expectations of academic performance than those who are living in Taipei

City.

(5) Immigrant mothers graduated from high school could have higher

expectations for their children’s highest education and future achievement

than those graduated from elementary school.

3. In Taipei City and County, the immigrant mothers with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have different expectations of children’s learning. Th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as following:

(1) The immigrant mothers with Indonesian nationality have higher

expectations of children’s learning than Thailand nationality.

(2) The immigrant mothers with Indonesian nationality have higher

expectations of children’s highest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future

achievement than Thailand nationality.

Bases on the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 from this research,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for related organizations and further studies.

(6)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0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0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06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07

第五節 研究的範圍與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新住民及新住民子女現況

13

第二節 家長教育期望的概念與相關研究

24

第三節 不同族群父母對子女教育期望的相關研究

4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5

第二節 研究假設

58

第三節 研究對象

59

第四節 研究工具

64

第五節 實施程序

76

第六節 資料分析與統計處理

76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79

第一節 台北縣市新住民對子女教育期望之現況分析及討論

79

第二節 台北縣市不同背景變項的新住民對子女教育期望之差異

86

第三節 台北縣市不同國籍新住民對子女教育期望之差異

109

(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3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

123

第二節 結論

127

第三節 建議

129

參考文獻

133

中文部份

133

英文部份

143

附錄

附錄一 指導教授推薦函

附錄二 不同國籍新住民對子女教育期望之研究(專家效度)

附錄三 不同國籍新住民對子女教育期望之研究問卷(預試)

附錄四 不同國籍新住民對子女教育期望之研究問卷(正式)

(8)

表 次

表 1-1 就讀國小學生人數統計 03 表 2-1 九十七年度新住民子女就讀國中小學生人數-按父母國籍別分 20 表 2-2 學者對家長教育期望的定義 26 表 2-3 父母教育期望與子女的自我期望、子女成就動機之相關研究 38 表 2-4 家長教育期望對其子女學業成就的影響之相關研究 40 表 2-5 家長對子女學業表現期望與品德人際關係期望之相關研究 42 表 2-6 父母教育期望對親子關係及對子女壓力的影響之相關研究 44 表 2-7 父母教育期望與參與子女學習活動之相關研究 45 表 2-8 新住民對子女教育期望之相關論文 53 表 3-1 家長職業分類 57 表 3-2 預試問卷發放之對象 59 表 3-3 正式問卷發放之研究樣本 60 表3-4 正式問卷有效樣本基本資料 61 表 3-5 新住民對子女教育期望預試問卷初稿各層面試題分配 65 表 3-6 問卷之專家名單 66 表 3-7 不同國籍新住民對子女教育期望之研究問卷專家內容效度分析 67 表 3-8 不同國籍新住民對子女教育期望預試問卷 CR 值與相關 70 表 3-9 不同國籍新住民對子女教育期望之研究問卷各層面取樣適切性量數匯整 72 表 3-10 不同國籍新住民對子女教育期望問卷之因素分析摘要 73 表 3-11 不同國籍新住民對子女教育期望之研究問卷信度分析 74 表 3-12 不同國籍新住民對子女教育期望預試問卷與正式問卷題號對照表 75 表 4-1 問卷結果等級區分 79 表 4-2 台北縣市新住民對子女教育期望之平均數、標準差分析 80

(9)

表 4-3 台北縣市新住民對子女品格期望層面之分析 81 表 4-4 台北縣市新住民對子女人際關係期望層面之分析 82 表 4-5 台北縣市新住民對子女學業表現期望層面之分析 83 表 4-6 台北縣市新住民對子女最高學歷及未來成就期望層面之分析 84 表 4-7 不同子女教育階段與新住民對子女教育期望之差異情形 88 表 4-8 新住民原始國籍教育程度與新住民對子女教育期望之差異情形 89 表 4-9 新住民配偶教育程度與新住民對子女教育期望之差異情形 91 表 4-10 新住民職業與新住民對子女教育期望之差異情形 92 表 4-11 住民配偶的職業與新住民對子女教育期望之差異情形 94 表 4-12 居住地與新住民對子女教育期望整體及各層面之差異情形 95 表 4-13 不同子女數與新住民對子女教育期望之差異情形 96 表 4-14 親子關係與新住民對子女教育期望之差異情形 98 表 4-15 夫妻教育子女看法與新住民對子女教育期望之差異情形 99 表4-16 不同背景變項女性新住民對子女教育期望摘要 101 表4-17 不同國籍女性新住民與新住民對子女教育期望之整體及分層分析 110 表4-18 不同國籍女性新住民對子女品格期望層面之各題分析 112 表4-19 不同國籍女性新住民對子女人際關係期望層面之各題分析 114 表4-20 不同國籍女性新住民對子女學業表現期望層面之各題分析 115 表4-21 不同國籍女性新住民對子女最高學歷及未來成就期望層面之各題分析 118 表4-22 不同國籍女性新住民對子女各層面題項之期望摘要 120

(10)

圖 次

圖 1-1 研究步驟 09

圖 2-1 家長教育期望的模式 29

(11)
(12)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緒論

緒論

緒論

緒論

本章主要在敘述此研究的理念,共分為五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 究目的與待答問題;第三節界定名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方法與步驟;第五節說明研究的 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

、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

隨著近年來科技進步、交通便利的改變,縮短了地球上國與國之間的距離,加上經濟 全球化的影響,導致國際往來的頻繁,無形之中,遂增加了跨國婚姻所佔的比例。再者, 現代台灣女性因為自己具有就業能力、經濟獨立,且社會風氣漸開放,婚姻不再是女性唯 一選擇的情況下,使得婚姻抉取改變,促使許多學歷或經濟、生理狀況較為弱勢的台灣男 性要在台灣的婚姻市場中尋求伴侶顯得不容易;因此,不管是再婚、身心殘障、年齡較高、 社經地位較低…等狀況的男性欲尋求伴侶者,多透過仲介等管道,與外籍配偶結婚,其中, 以東南亞籍的對象居多。 根據內政部 98 年 1 月的統計資料,我國 97 年結婚登記對數總計有 15 萬 4,866 對, 其中,配偶為外籍與大陸港澳人民者,共計 2 萬 1,729 對,占全年總結婚對數之 14.03%。 在這些外籍與大陸港澳配偶中,一方為大陸、港澳地區人士的有 1 萬 2,772 人,占 58.78 %是其中最多者;其他 41.22%的外籍中,東南亞地區達 6,009 人,占外籍配偶之 67.09 %;依國籍別統計,以越南 4,037 人最多,日本 1,108 人次之,印尼 830 人居第三(內政 部統計處,2009a)。 從總數量來看,98 年 1 月的統計,目前在台灣的外籍人數,包括居留者和已歸化國 籍者,合計已逾 41 萬人,其中,扣除大陸及港澳地區者,外籍人數也達到 13 萬 9000 多 人(內政部移民署,2009)。就分佈的地區而言,教育部統計處 97 學年就讀國中小人數的

(13)

概況統計資料中顯示,北部地區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小的人數佔了所有地區新住民子女的 42.84%,而北部地區中尤以台北縣人數為最(教育部統計處,2009)。有基於此,本研究以 北部地區的台北縣市新住民為研究對象。 從台灣歷史資料來看,外籍與大陸港澳配偶人數在 92 年達到總結婚對數的最高比 例,約每三對結婚即有一對為跨國婚姻,隨後,因政府加強外籍配偶面談制度,遏止假結 婚狀況,且外籍配偶之母國經濟獲改善等現象,使得外籍與大陸港澳配偶自 93 年起逐年 降低(內政部統計處,2009a)。雖目前跨國婚姻已稍降低,但台灣的社會結構已改變;由 於台灣男性娶新住民女性的目的,多以傳宗接代為主要動機,故在來台的一、兩年內,生 養孩子為其重責,也因此,近幾年來新住民子女陸續進入校園,人數年年增加,所佔比例 可觀。 據內政部 98 年 2 月的調查資料顯示,97 年出生嬰兒之生母國籍為本國籍者有 17 萬 9,647 人占 90.40%,大陸港澳地區者 9,834 人占 4.95%,外國籍者 9,252 人占 4.66%, 根據統計資料可得知,新生兒中「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人數約占新生兒人數中的 9.60%(內政部統計處,2009b),亦即每十個台灣新生兒中,就約有一名新生兒的母親為外 籍,在目前台灣出生率下降、少子化情況下,新住民子女的出生更顯得比例之高。 依據教育部統計處統計資料顯示,97 年就學人數中,新住民子女就讀國中、小學生 人數已達 129,899 人。五年來,國中、小學生人數自 284 萬人降至 262 萬 9 千人,但其中 外籍配偶子女卻從 4 萬 6 千人成長到目前有近 13 萬人,其中,小學部份的人數有 113,173 人,而國中則有 16,726 人(教育部統計處,2009)。在這些外籍配偶子女中,除了大陸籍 配偶的子女最多之外,越南、印尼、菲律賓、泰國籍的新住民子女分別位居第二到第五名。 由表 1-1 資料可知,新住民子女所佔小學總人數的比例逐年增加,因此,新住民子女 教育的問題值得我們關注。

(14)

表 1-1 就讀國小學生人數統計 學年度 國小總人數 國小新住民子女人數 所佔比率 94 1,831,913 53,334 約 2.91% 95 1,798,436 70,797 約 3.94% 96 1,753,930 90,958 約 5.19% 97 1,677,303 113,173 約 6.75% 資料來源:2009 年 3 月 11 日取自教育部統計處,網址: 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869

貳、

、研究動機

研究動機

研究動機

研究動機

在新住民子女進入小學的人數逐漸增多的情況下,研究者身為教育工作者,任教於彰 化的偏遠小學亦深有所感;在我們全校不到八十位學生的環境中,新住民的孩子約占了三 成,而研究者班上亦有五位新住民子女,因此,這些孩子很難再說是少數族群。有一次考 完試,和家長聊天中,那名家長聽到我們班上的第一名是一位媽媽為印尼籍新住民、父親 領有精神殘障手冊的孩子,充滿疑惑「怎麼可能?他家裡的父母又沒有能力教她」。研究 者不禁想,為何多數人會認為新住民的孩子成績就一定差呢?難道新住民就不會教孩子、 對孩子就沒有教育方面的期望嗎?因此,研究者想針對新住民母親,了解她們對子女的教 育期望現況,此為研究動機一。 對孩子而言,家庭是孩子第一個接觸到、影響重大的環境,因此,父母親的教育觀和 教育方式深深影響孩子的學習。侯世昌(2002)認為,教育期望乃是家長希望子女接受何種 教育、得到怎樣的成效,所持有的一種心向或態度,而這其中包含了學業期望、未來成就 的期望和人際及品德的期望等。綜合一些學者(李鴻章,2006;林俊瑩,2001;林淑娥, 2004;侯世昌,2002;黃菁瑩,1998;楊景堯,1993a;蔡添旺,2006;蕭惠蘭,2003) 的教育期望內涵後,本研究將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期望指標整理出四個方向來探討:第一,

(15)

父母對其子女品格的期望;第二,父母對子女人際關係的期望;第三,父母對子女學業表 現的期望;第四,父母對子女最高學歷及未來成就的期望。 父母可能因為受到本身教育程度、社經背景、居住地、子女數、子女能力表現等等因 素影響,形成了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期望,而這樣的期望轉化為子女所知覺到的行為或態度 時,對子女便造成了影響。許曉琪(2007)的研究指出,在教育期望方面,家長對子女有越 高的期待,或子女對自己有越高的期待,以及親子的教育期望越一致時,學生的學業成績 也會愈高。另外,那昇華(2007)的研究認為,新住民子女的父母親及自我教育期望越高者, 他們的學校生活適應也越好。由上述研究可知,家長教育期望對子女具有影響性,而不同 背景的父母有可能具有不同的教育期望,在這新住民子女入學人數越來越多之際,研究者 也想了解新住民對子女的教育期望是否會因其背景而有所不同,此為研究動機二。 再者,人成長的背景、文化會影響一個人的價值觀和想法,例如,在二十世紀初移民 美國的義裔美國人來說,他們相當重視實用知識,認為正規教育並非必經之路,且因經濟 窘困,正規教育也讓孩子失去打工賺錢的機會,因此,義裔美國人的子女逃學率高、放學 後便要工作;晚至七十年代,義裔美國人受到教育的時間比起同年齡的美國人平均仍少約 兩年。又以早期台灣移民美國者來說,除了政治因素外,也為了讓子女擁有更好的學習環 境,因此申請移居美國;這些移民者多半文化水平高、經濟能力佳,他們重視子女的教育, 因此,第二代華人子女大部分都受到較高的教育,或擁有專業的技術(陳靜瑜,2006)。 由上述的例子顯示,不同背景、不同國籍文化和觀念的父母對子女的教育觀念會有所 差異,那麼,來自不同語言文化、不同國家背景的新住民家長們,不同國籍是否對子女的 教育期望方面會有所不同呢?此為研究者的研究動機三。 此外,因考量到大陸及港、澳地區人民與台灣之文化背景、民族性、價值觀較為相近, 故本研究並未將大陸及港、澳地區的新住民列入研究對象中,僅以嫁至台灣人數較多之其 他國籍的新住民為研究範圍,而據統計的數據顯示,人數較多者皆為來自東南亞籍的新住 民,本研究的目的則欲比較這些來自不同國籍之新住民對子女教育期望是否有差異。

(16)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壹、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動機,擬以北部地區的新住民女性為研究對象,欲了解目前新住民女性對其 子女的教育期望,並針對不同國籍的新住民女性,比較她們對子女的教育期是否有所差 異。故本研究的具體目的臚列如下: 一、了解台北縣市女性新住民對子女教育期望之現況 二、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台北縣市女性新住民對子女教育期望的差異情形 三、比較台北縣市不同國籍女性新住民對子女教育期望的差異

貳、

、待答問題

待答問題

待答問題

待答問題

針對以上研究目的,本研究所提出的待答問題陳述如下: 一、台北縣市女性新住民對子女教育期望之現況為何? (一) 台北縣市女性新住民對子女的品格關係期望為何? (二) 台北縣市女性新住民對子女的人際關係期望為何? (三) 台北縣市女性新住民對子女的學業表現期望為何? (四) 台北縣市女性新住民對子女最高學歷及未來成就的期望為何? 二、不同背景變項的台北縣市女性新住民對子女的教育期望有何差異? (一) 台北縣市子女教育階段不同的女性新住民對子女的教育期望有何差異? (二) 台北縣市教育程度不同的女性新住民對子女的教育期望有何差異? (三) 台北縣市配偶教育程度不同的女性新住民對子女的教育期望有何差異? (四) 台北縣市職業不同的女性新住民對子女的教育期望有何差異? (五) 台北縣市配偶職業不同的女性新住民對子女的教育期望有何差異? (六) 台北縣市居住地不同的女性新住民對子女的教育期望有何差異?

(17)

(七) 台北縣市子女數不同的女性新住民對子女的教育期望有何差異? (八) 台北縣市親子關係不同的女性新住民對子女的教育期望有何差異? (九) 台北縣市夫妻教育子女看法不同的女性新住民對子女的教育期望有何差異? 三、台北縣市不同國籍的女性新住民對子女的教育期望是否有差異? (一) 台北縣市不同國籍的女性新住民對子女的品格關係期望有何差異? (二) 台北縣市不同國籍的女性新住民對子女的人際關係期望有何差異? (三) 台北縣市不同國籍的女性新住民對子女的學業表現期望有何差異? (四) 台北縣市不同國籍的女性新住民對子女最高學歷及未來成就的期望有何差異?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名詞釋義

名詞釋義

名詞釋義

名詞釋義

壹、新住民

台灣社會目前統稱因婚姻關係而嫁至台灣的配偶為「新住民」,亦稱「外籍配偶」、「新 移民」等。 在本研究中所指的「新住民」,乃是針對來自東南亞籍的對象,與本國籍的國民結婚 而在台灣成家、生養子女的女性。所研究的對象乃為台北縣市,原國籍為越南、印尼、泰 國、菲律賓及柬埔寨之女性新住民。

貳、 教育期望

教育期望,乃是指父母親在養兒育女的過程中,因為自己成長背景因素所形成的主觀 認知及價值觀。由於其希望子女有良好的品德、較好的人際關係,並能在學校的學業表現 優異、將來獲得較高的成就。 本研究中所定義的教育期望,乃指由「不同國籍新住民對子女的教育期望之研究問卷」

(18)

中,第二部分「父母對子女教育期望量表」裡所分的的「父母對其子女品格的期望」、「父 母對其子女人際關係的期望」、「父母對子女學業表現的期望」以及「父母對子女最高學歷 及未來成就的期望」等四項指標來代表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其內涵包括: 一. 品格 指父母在教育子女時,對於子女在品格方面的期望。家長對子女在品德修養、行為 表現、道德觀念的期望。 二. 人際關係 指父母在教育子女時,對於子女在品格及人際關係表現方面的期望。包括家長對子 女在與人互動交往的情形是否良好、在學校和同儕能友善相處、互相幫忙等的期望。 三. 學業表現 指父母對子女在學校求學過程中,對子女學業表現的期望。包括在學校的考試成 績、學習的態度、作業的指導及課後學習活動的安排等的期望。 四. 最高學歷及未來成就 指父母對子女求學歷程中最高學歷的取得、未來工作類型及未來成就方面的期許。 此四項指標受試者作答所得之分數,得分越高表示父母對子女的期望越高,反之則 表示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期望越低。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研究方法與步驟

研究方法與步驟

研究方法與步驟

壹、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本研究為了依前述之研究目的進行大量實證資料的收集,因此採用量化的問卷調查方 式,以獲得台北縣市女性新住民對子女教育期望情形的資料,再根據所獲得的資料進行統 計分析,驗證研究的結果是否可以支持研究假設。在正式施測時,採用「

不同國籍新住

(19)

民對子女教育期望之研究問」為實證調查的研究工具,經由電話諮詢校方同意後,

在台北縣市各區隨機抽取一所學校的新住民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調查。

貳、

研究步驟

研究步驟

研究步驟

研究步驟

為達到本研究的目的,擬定研究步驟共分為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及完成階段三個步驟 (如圖 1-1),其各階段分述如下:

一、

準備階段:

在此階段主要在為研究內容做準備,其主要工作包括: (一)訂定研究主題:閱讀相關文獻資料後,決定研究的主題。 (二)蒐集與閱讀文獻:確定研究主題後,蒐集、整理與閱讀相關文獻。 (三)釐清研究架構:分析文獻資料後,釐清本研究之研究架構。 (四)擬訂計畫:依據研究計畫建立時間表,以掌握研究進度。

二、

實施階段:

在此階段可分為問卷編製階段和正式問卷施測階段兩部分,分別陳述如下: (一)問卷編製階段: 1. 編製問卷初稿:參考相關文獻統整與歸納後編製問卷,並參酌指導教授和教育工 作者的意見,編製問卷初稿。 2. 專家效度:函請學者及專家進行問卷初稿的審核,以協助問卷的修改、篩選,建 立專家內容效度。 3. 預試問卷的施測:將編製完成的預試問卷請台北縣、市新住民試做此量表。許多 新住民因為語言不同而不識國字,在閱讀問卷上恐有困難,故將請問卷主持人協 助一題一題敘說題目,以減少受試者填答問卷的困難。 4. 編製正式量表:預試後,運用「SPSS 12.0 中文視窗版」統計套裝軟體進行分析, 根據預試資料分析來進行篩選題目,並以編製正式量表。

(20)

(二)正式問卷施測階段:選定適當的抽樣對象後,電請學校主任、老師協助發放問卷,將 問卷送至各樣本學校後,請學校老師協助將問卷寄回。

三、

完成階段:

在進行正式問卷施測、回收後,整理問卷以將之編碼輸入電腦,運用 SPSS 12.0 中文 視窗版進行資料分析。依據統計資料分析整理後,撰寫研究結果與討論,並提出相關建議。 圖 1-1 研究步驟 訂定研究主題 蒐集與閱讀文獻 正式問卷施測 資料處理與分析 撰寫研究結果與討論 結論與建議 釐清研究架構 擬訂計畫 編製問卷初稿 問卷編製 專家效度 預試問卷的施測 編製正式問卷

(21)

第五節

第五節

第五節

第五節 研究的範圍與限制

研究的範圍與限制

研究的範圍與限制

研究的範圍與限制

壹、

研究範圍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台北縣市,育有國小子女的女性新住民,且新住民的國籍限定為 越南、印尼、泰國、菲律賓及柬埔寨此五個國家。主要的研究內容在探討新住民對其子女 的教育期望,除了文獻探討外,以研究者自編「不同國籍新住民對子女的教育期望」研究 問卷,調查台北縣市的女性新住民對子女教育期望的情形,並分析不同國籍的新住民對子 女教育期望的差異。

貳、

研究限制

本研究的研究範圍和可能受到的限制,以下分為研究對象、研究地區、文獻探討和研 究變項的限制來說明。

一、 研究對象

本研究是以新住民原國籍為越南、印尼、泰國、菲律賓及柬埔寨此五個國家者為研究 對象,不包括其他國籍之新住民,因此在結果的推論上,對其他國籍者應有所保留。

二、 研究地區

因某些國籍的新住民研究樣本取得不易,故取樣的結果可能造成樣本的分布不理想, 且研究的對象未涵蓋其他地區,故研究的結果僅可解釋台北縣、台北市地區不同國籍新住 民對子女教育期望的比較,不宜推論到其他縣市,但仍能提供其他地區相關研究做為參考。 三、

文獻探討

本文中的參考文獻範圍,受限於研究者的語文能力,僅以中、英文文獻為限。 四、

研究變項

影響父母對子女教育期望的變項有許多,在本研究當中,就新住民背景的部分來探

(22)

究,包括:婚姻年數、子女數、教育程度、居住地、職業、親子關係、夫妻教育子女的態 度等,並不能全面涵蓋所有因素。

另外,在國籍變項中,因台灣的新住民原始國籍繁多,僅能就人數最多的前五個國家 做比較,無法涵蓋全部國家。

(23)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本章在探討不同國籍新住民對子女教育期望的相關文獻資料與研究,共分為三節,第 一節探討新住民及新住民子女的現況,第二節探討父母教育期望的概念與相關研究,第三 節為不同族群父母對子女教育期望的相關研究。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新住民及新住民子女現況

新住民及新住民子女現況

新住民及新住民子女現況

新住民及新住民子女現況

目前台灣社會及人口結構呈現多元文化之現象,而此現象必有其成因和影響。因此, 在本節中,首先要探究的是台灣新住民的形成因素,再探討這些新住民來台後所面對的困 境,最後針對新住民子女的就學現況做了解。

壹、

台灣新住民的成因

隨著全球化的現象,跨國婚姻在國際間乃屬普遍情況,不僅是台灣,已開發地區如美 國、歐洲等,亦有同樣的情形。近幾年來在台灣,尤其以偏遠鄉鎮地區的人口組成情形, 新住民佔了不少的人口比例。這樣的現象對當地的文化習慣、教育、環境、經濟、就業情 形…等也會有一定的影響,值得我們關注,更深遠地,對新住民下一代之教育也值得我們 關心。 既然近來各國跨國婚姻的情形如此普遍,造成這類現象的背景因素便值得我們深思。 在國與國之間,國際人口的遷移不管是移入或移出,必有其背後之因素,包括戰爭、政治、 經濟、社會、婚姻...等,而過去幾年來台灣新住民人口的增加,也有其可循之背景因素, 概述如下:

一、

政府政策的開放

台灣約自 70 年代後,在經濟、觀光等方面,對外政策逐漸開放。民國 76 年政府開放

(24)

國人至大陸探親,而後台灣企業開始投資中國大陸,促使兩岸通婚現象產生,也因此台灣 的大陸籍配偶人數開始大增。 接著,因應全球化經濟需求,在1992年就業服務法通過之後,政府也開始開放引入外 籍勞工,包括印尼、泰國、越南、菲律賓等。另外,1994年之後政府的南向政策,鼓勵了 大量台商前往東南亞投資,也因此增加了東南亞籍女性藉由婚姻仲介的管道移入台灣之人 數(林萬億,2005;潘秋娥,2006)。

二、

經濟因素的考量

東南亞諸國以農業為主要經濟發展,普遍的教育程度低落,加上各國政治動盪不安, 因此環境惡劣,不利人民發展經濟,包括緬甸、印尼、越南、菲律賓等國家,人民生活多 半窮困。 因此,許多家庭經濟狀況不佳的東南亞籍女性便想藉由跨國婚姻的方式,減低原生家 庭的經濟負擔,甚至期許能藉由夫家的協助,提昇娘家的經濟狀況;台灣相較於東南亞國 家,因為轉型為工業而經濟發展,因此,便成了東南亞籍配偶的選擇對象。陳庭芸(2002) 的研究指出,澎湖地區的越南新娘,離開原生地嫁入台灣的主要動機,是希望能獲得高經 濟保障。黃雅惠(2006)以雲林三位新住民女性為研究對象進行訪談,發現她們遠嫁來台 灣的動機,主要也是以經濟因素為考量,希望能改善家中貧困的生活情況。

三、

婚姻市場的改變

隨著社會型態的改變,台灣女性意識抬頭,在女性的教育程度提昇,且自己亦有工作 能力、擁有經濟自主的生活後,結婚、生養孩子便不再是女性唯一的選擇。在挑選配偶時, 若沒有遇到適合的婚嫁對象,許多女性都不願意「下嫁」,也因此,在婚姻市場中有許多 或漁村等偏遠地區、社經地位弱勢的男子被邊緣化,難以尋得伴侶。 但是,受到中國傳統結婚的觀念以及傳宗接代的壓力影響,台灣這些被邊緣化的男子 即使年歲較高、身心條件不利、社經地位較低,也盼望能尋得一位家庭照顧者或找個伴侶

(25)

成家、生養子女,因此,許多人便利用婚姻仲介,找到了外籍的對象,其中,以東南亞籍 的配偶居多(林萬億,2005;張芳全等,2007)。 過去幾年引進的新住民數量可觀,綜合以上台灣新住民的成因,可用市場觀念來說 明:有需求、就有供給。當台灣的某部分條件人民在台較難有結婚對象、有需要這些婚姻 仲介來協助尋求伴侶時,外籍配偶可以滿足這些需求,而這樣的異國婚姻,亦滿足了外籍 配偶某部分的需求,如經濟、嚮往等,便自然而然造成了這類型的異國婚姻大增。 不管其所成就之背景因素為何,目前台灣的新住民數量約有四十萬人,這些新住民嫁 來台灣後,所扮演的角色和面對的生活環境,有他們辛苦之處,以下就新住民所面對的困 境做探討。

貳、

新住民所面對的困境

新住民在來到台灣後,初來乍到,面對跨國婚姻時,衍生出許多的社會議題,需要我 們關注。例如,朱玉玲(2002)在訪談澎湖縣的新住民來台的生活經驗後,認為新住民在 初來台灣時,因語言不通,對新家、親人不熟,又沒有熟識的朋友,會感覺很孤單,再加 上風俗也有許多不同需要適應、異國婚姻的相處也有很多要調適之處,所以會倍感辛苦。 以下就新住民本身、新住民家庭及社會方面來探討異國婚姻所衍生的適應問題及困 境。

一、

就新住民本身而言

本研究將新住民來台後,因為本身的條件或背景因素所面對的困境分為四方面探討, 分別是:教育程度低落、語言溝通障礙、生活習慣與文化的調適問題以及人際關係的限制。

(一)

本身教育程度低落

黃俊杰(2007)以苗栗縣的外籍配偶為研究對象,發現她們與其配偶相比較的結果,教 育程度顯得偏低。張芳全等(2007)也指出,教育程度低是新住民家庭的特性之一。另外,

(26)

教育部發現,九十一年時調查台閩地區的外籍配偶,國中以下學歷就占有百分之四十一, 相較於本國的配偶學歷,教育程度低落許多。而新住民普遍教育程度較低的原因,推估是 願意嫁到台灣來的新住民,往往他們的原生地區經濟狀況不佳、社會地位不高,導致無法 取得較高的學歷。 本身的教育程度低落,影響所及為何?吳宜錞(2005)的研究發現,新住民子女的國 語文能力發展,受到父母親教育程度的影響。另外,黃立婷(2005)以台北縣國小中高年 級新住民子女為調查對象,發現母親教育程度對其子女學習適應具有顯著影響;母親教育 程度為大學(專科)者,其子女的學習適應顯著高於母親教育程度為國中(以下)者。由上述 研究可知,父母親的教育程度將會對教養子女造成影響。

(二)

語言溝通的障礙

廖正宏(1985)曾指出,就國際移民而言,語言是大部分移民者會直接受到的衝擊和 障礙,而且,語言的不通或多或少會影響到移民者的生活和個性。來自東南亞籍的新住民, 因原國籍所使用的語言與台灣並不相同,因此,跨國婚姻所需要面對的首要難題便是語言 溝通問題。許多外籍配偶來台灣生活,因為不會說台語或國語,無法和夫家及丈夫做有效 的溝通,因此在相處上造成困擾,甚至導致婚姻問題,另外,因語言溝通能力不足,容易 造成自卑或個性較內向,在與社會互動方面也受到影響。 除了口語溝通外,新住民想要適應台灣文化並有學習成長,提升其識字能力是他們獲 取生活資訊很重要的能力,對教育子女上也有很大的影響,因此,「語言」可說是新住民 來台適應最大的壓力和困擾(陳烈恕,2007;陳淑娟,2008;鄭雅雯,2000;顏錦珠,2002)。

(三)

生活習慣與文化的調適

吳美菁(2003)訪談南投縣的外籍配偶,發現他們在生活適應方面,初期來台時對語 言、飲食、氣候及穿著等不習慣,但隨著時間可漸漸適應,甚至在家中也會出現飲食的多 元文化交流。除了這些生活習慣,在宗教方面,雖然東南亞籍配偶很多也跟台灣一樣信仰

(27)

佛教,如越南,但台灣的民間宗教拜拜規矩繁多,各地風情不同,常讓外籍媳婦難適應, 因此,除了識字班外,也有開設這類的專班,藉此讓新住民學習台灣民俗習慣。另外,菲 律賓籍等新住民多數原本信仰天主教者,若遇到新家庭無法接受或尊重其信仰者,則多以 夫家的信仰為主,造成生活適應問題(吳美菁,2003;陳淑娟,2008)。

(四)

人際關係的限制

離鄉背井來到異國的新住民,在剛適應環境時遇到困難,卻缺乏原生家庭的支持,也 尚未建立新的人際關係脈絡,甚有孤單無助之感,而丈夫便成了最大的依靠,若夫妻感情 不睦,新住民的心理上便得孤單承受許多壓力。 隨著來台時間的增加,人脈關係漸漸建立,但人際交往仍然容易受到夫家成員的影 響,除了社區鄰居外,多仰賴同國籍外籍配偶介紹朋友,因此,同原生國籍的新住民容易 形成友誼團體,成為彼此的支柱(蕭昭娟,2000)。

二、

就新住民家庭而言

就新住民來台後所居住的新家、所面對的新家人方面來探討,本研究將新住民面對的 困境分為三方面,分別是:婚姻生活的適應、社經地位的低落以及子女教養的困境。

(一)

婚姻生活的適應

透過婚姻仲介的管道來尋找結婚對象,因為遠在異國,故在婚前幾乎難有相處交往的 時間,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於結婚的對象僅有模糊甚至錯誤的認識,夫妻並沒有戀愛磨合 期,再加上語言溝通困難,容易造成婚後適應出現磨擦。另外,研究顯示,東南亞籍新住 民和配偶的年齡常常有一段不小的差距,而此老夫少妻的組合也常造成夫妻思想的差距。 跨國婚姻常常被視為「買賣關係」,這種「婚姻商品化」,婚姻的穩定性不足,婚姻暴 力也時有所聞(黃綺君,2005)。婚姻生活除了夫妻外,新住民亦需學習和夫家親人相處, 也因此,婆媳相處問題引起許多研究者的關注。這種種新生活、新環境,讓新住民面對婚 姻生活時需花時間適應變異。

(28)

(二)

社經地位低落

許多研究顯示,雖然新住民配偶的家庭不乏有社經背景不錯者,但多數的新住民配偶 家庭的社經地位,都是台灣社會中較低的階層,且迎娶新住民女性的台灣男性,多屬年紀 偏高尋求伴侶、再婚者或身心有殘障人士(吳清山,2004;吳宜錞,2005;郭添財,2006; 黃綺君,2005)。因此,雖然原本新住民欲改善原生家庭經濟狀況而接受異國婚姻遠嫁至 此,但在台灣社會現況,多數的新住民結婚對象還是社會中低社經地位者,於是,婚後的 生活與期望中容易有落差。

(三)

子女教養的困境

許多資料顯示,新住民來到台灣定居後,在半年到一年間即懷孕的比例甚高,這顯現 出了新住民在傳宗接代方面的壓力(葉肅科,2004)。在生育後,就新住民本身的條件而 言,由於本身教育程度低落,且多數早婚、年紀輕欠缺教養子女的觀念,人際關係又有限, 缺少和人溝通分享教養經驗的機會,對子女的優生保健觀念也不足,而且語言識字能力不 佳,在教養子女方面著實辛苦。此外,新住民所結婚的對象多半也是台灣社會低社經地位 者,這些條件對子女的教養方面著實不利。 在美國族群多元、移民者眾的環境中,Hao 與 Bonstead-Bruns(1998)的研究指出子女 就學後,移民者與學校互動的情形少於非移民者的家長。針對這點,許多學者的研究指出, 移民者家長少接觸學校並不是因為不感興趣或不關心,而是對美國學校文化的不了解或不 清楚學校對家長參與方面有何期待。另外,移民者會對接觸學校活動躊躇,且因為本身英 語不流暢,在和當地教師、家長一起參與學校活動時有不舒服的經驗(Crozier & Davies, 2006; Huss-Keeler, 1997)。同樣的情形,台灣新住民對於本地的學制、教育情形也不甚 了解,加上本身語文能力受限,故在子女就學後,與教師接觸的情形或學校活動的參與度 便顯得少於本國籍家長,在教養子女方面,也欠缺與學校教師溝通的機會。

(29)

三、

就社會而言

因為人是適合群體生活的生物,因此,新住民來台後所需面對的困境,除了家人外, 便是和社會上其他人群的接觸。就社會方面,本研究將新住民來台後需要面對的困境分為 兩類,分別是:新住民就業選擇的限制,以及本國人民的異樣眼光。

(一)

就業選擇的限制

工作乃是新住民改善家庭經濟、拓展社會人脈及增強自我信心的重要方式,因此,輔 導新住民就業對新住民而言是很需要的。在新住民取得工作證之後,便有了在台灣工作的 機會,然而,由於新住民本身的教育程度偏低,再加上語言識字的限制,夏曉鵑(2000)、 陳庭云(2002)等皆指出,新住民來台多半投入農作、工廠作業員等低技術、低薪資的勞 力工作,就業的選擇相當受限。

(二)

本國人民的異樣眼光

因為新住民與本國籍人民的文化差異、口音及外型等條件的不同,在社會中常常引起 本國人民異樣的眼光。報章媒體對於新住民女性的報導,也常出現:假結婚真賣淫、犯罪 事件等負面新聞,容易造成國人對新住民的印象有所偏差(顏佩如、林雪芬,2008)。

參、

新住民子女就學現況

從前述新住民增加的背景因素可知,在婚姻條件相對較弱勢的台灣男性想完成傳宗接 代的使命時,只好藉著跨國婚姻的仲介方式,達到娶妻生子的目的。於是,這些婚後尚需 面對生活適應問題的新住民,許多人在短時間內便需面對生子的壓力,而生育新住民子女 後,接下來要面對的,便是新住民子女的教養問題。以下分別就新住民子女的就學現況、 新住民子女的教育困境探討。

一、

新住民子女的就學現況

隨著少子化的現象,接受國民教育─中小學就讀的學生人數,每年都在減少,然而,

(30)

其中新住民子女的學生人數比例卻在增加。根據教育部(2009)的統計,在 97 學年度就 讀小學的外籍配偶子女有 113,173 人,約佔了總人數的 6.75%,而 96 學年度國小新住民 子女人數 90,958 人佔了總人數約 5.19%,由此足以發現新住民子女人數明顯的增加。 表 2-1 九十七年度新住民子女就讀國中小學生人數-按父母國籍別分 資料來源:2009 年 3 月 11 日取自教育部統計處,網址: 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fomas.xls 國小 國中 國籍別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中國大陸 41 117 36.33 5 868 35.08 越南 35 383 31.26 1 615 9.66 印尼 20 642 18.24 4 773 28.54 泰國 3 119 2.76 856 5.12 菲律賓 4 219 3.73 1 200 7.17 柬埔寨 2 532 2.24 48 0.29 日本 681 0.60 332 1.98 馬來西亞 1 217 1.08 577 3.45 美國 487 0.43 143 0.85 南韓 417 0.37 206 1.23 緬甸 1 737 1.53 524 3.13 新加坡 122 0.11 61 0.36 加拿大 106 0.09 23 0.14 其他 1 394 1.23 500 2.99 總計 總計 總計 總計 113 173 113 173 113 173 113 173 100100100100 16 726 16 726 16 726 16 726 100100100100

(31)

另外,就上表 2-1 所顯示九十七年度就讀國中、小新住民學生的父母國籍別來看,不 管是在國小或是國中的部分,來自中國大陸者皆佔了超過 35%的比例,為所有新住民中人 數最多者(教育部,2009)。除了中國大陸之外,來自東南亞籍國家的新住民人數佔最多, 其中,來自越南、印尼、泰國、菲律賓及柬埔寨這五個國家的人數是前五名,因此,在本 研究當中,以來自這五個國家的新住民為研究對象,欲進一步了解他們對子女的教育期 望,並比較此五個國籍的新住民對子女教育期望是否有所差異。 從統計數據來看,在民國 92 年時新生兒的出生人數計有 227,070 人,而新住民所生 之子女逾三萬人,佔新生兒出生數的 13.37%,為歷年來所佔比例最高的一年。由此資料 推論,92 年出生的新生兒入學在即,故新住民子女的學生人數將會逐漸達到高峰,其教 育問題需要我們的關注。

二、

新住民子女的教育困境

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所受的教育除了在學校的正規教育對其品格、學習成就等有影響 外,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家庭教育的部分了。王妙如(2005)、李威伸(2003)、黃懷萱(2006) 等人指出,子女的學業成就,因其家庭背景、文化資本、家長社經地位、父母管教方式、 華語能力等而有顯著差異。由此可知,家庭環境對其子女教育的影響,而新住民的家庭環 境較為特殊,故其子女的教育問題頗受關注。 美國也是多元文化的國家,在新住民適應以及新住民子女的教育問題方面,亦有許多 問題。研究顯示,美國的新住民子女在教育方面,因為他們的語言能力不足,導致學業成 就低落;另外,新住民的家庭較貧困、資源有限,而父母無法參與子女的教育(Fix & Passel, 2003)。

就台灣的情況而言,新住民子女的家庭環境因為非屬於一般傳統家庭結構,對新住民 子女教育方面,本文以家庭、學校以及社會三個向度來探討其教育的困境。

(32)

1. 家庭社經地位低落

吳宜錞(2005)、吳清山(2004)、郭添財(2006)、陳清花(2004)、張慧君(2007) 等人的研究資料皆顯示,雖然新住民的配偶不乏有家庭是社經背景不錯的,但多數屬於社 會中經濟地位為中、低階層的家庭,而且新住民的配偶,多屬年紀偏高或有身心障礙的台 灣男性。 由於新住民子女的家庭環境中,家長的教育程度較低、經濟條件差,造成這些家庭所 能額外提供的文化資本相當有限,無法協助子女獲取額外的學習素材、缺乏課外讀物、對 於課外活動也少參加,新住民子女在文化刺激不足的環境中成長,容易造成學校學習時的 適應問題。 李宛真(2004)指出,家庭文化資源對學生的學習適應、學業成就有顯著影響;如果 可以提升家庭的文化資源,對於學生學習適應與學業成就的表現將有幫助。何美瑤(2006) 研究台北地區本籍配偶子女與外籍配偶子女的差異,結果顯示,家庭的文化資本會影響學 生的學業成就,而其中,家庭文化資本以東南亞配偶家庭提供資源最少,其子女學業成就 表現也落在大陸籍配偶子女和本國籍配偶子女之後。 張芳全(2006)認為,家長社經地位與家庭的文化資本對於學生學習國語、數學的成 就,有正面的顯著影響,也就是說,當家長社經地位與文化資本越高,家長對子女的教育 期望便將提高,並對學生的學業成就有正面影響。 由這些研究中便可發現,當新住民在家庭條件多數屬於社經地位、文化資本弱勢的的 情形下,對於新住民子女的教育是不利的。

2. 語言學習的困頓

林璣萍(2003)、曾雪娥(2005)、盧秀芳(2004)的研究中發現,父母親的語言能力 對孩子的語言學習是有影響的。新住民女性本身的語言能力不足,識字能力不佳,口語方 面有些亦有獨特的腔調,所以,新住民子女在這樣的家庭條件下成長,所受到的語言刺激 不足、沒有適當的模仿及學習對象,對語言的學習很不利。

(33)

在新住民子女就學之後,因為新住民本身的語文能力多半僅能口說,讀、寫能力受 限,因此,缺乏對子女的學業指導能力。若新住民的配偶無法負責子女的學業指導工作, 新住民子女的學習和課業表現將會出現較多問題。 柯淑慧(2004)以基隆市國小一年級新住民子女及本國籍子女做比較,研究發現, 本籍子女的學業成就顯著高於新住民子女,其中,語文的成就表現也會影響到數學科的表 現,也就是說,語文程度越好的學生,數學的成就也會比較高。由此可知,在學校受教育 的過程中,語文為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而語文能力不佳,對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有影響, 學業成就也就容易成為弱勢。

3. 父母教養觀念和管教問題

許多研究指出,父母親扮演重要的教養角色,父母的教育態度、管教方式、對子女 的期望,將會影響子女的學業成就、行為問題、品格或學校適應(洪秀梅,2007;陳佳莉, 2006;蘇美心,2007)。 然而,就前述新住民家庭條件的弱勢情形而言,經濟壓力沉重的環境下,使得父母 必須耗費相當大的精神氣力在養家活口方面,至於生養子女的責任,往往因為經濟的困頓 和語言的限制,影響孩子的學習或補救教學的活動(黃綺君,2005)。

(二)

學校適應與學習問題

學校是影響孩子教育的重要處所,因此有學者認為學校適應除了學業成就、學生對 學校活動的參與、學生對學校的態度、同儕人際關係外,也包括了學校對學生的態度,因 此,是一種雙向的概念。 蔡瑞全(2006)針對本國籍、大陸籍及東南亞籍之子女做學校適應情形的比較,發 現本國籍配偶之子女學校適應顯著優於東南亞籍配偶之子女,而蔡瑞全歸納影響新住民子 女學校適應問題的因素有:母親國籍的不同、母親語文能力的差異、新住民子女的性別、 家庭結構、社經地位的不同及城鄉差距等。

(34)

許多研究指出,因為語言表達能力不足,新住民子女在學校的適應困難,若能透過 學前教育,補強其早期語文學習經驗,對新住民子女而言是有助益的(王美惠,2005;謝 慶皇,2003)。另外,從學校的角度而言,台灣是個多元族群融合的社會,在教育的過程 中,學校應增強多元文化知能教育,在多元文化教育中,可以讓孩子們學習包容、尊重不 同族群的同儕,協助新住民子女的學校生活適應。 周美慧(2006)採半結構式深度訪談、參與觀察、文件蒐集等方式,針對新住民子女、 其母親及導師進行研究,發現在學校適應方面,同儕間互動良好,但親師、師生之間的溝 通互動很少;在學業成就方面,雖然新住民子女也有優異者,但大多屬中等以下,而追究 原因,發現並不是新住民子女本身能力的問題,而是家庭低社經、文化不利、父母教養態 度等因素的外在環境因素的影響。

(三)

社會不利於新住民子女的學習

在當今邁入地球村的時代,各國文化交流應該隨著傳播媒體的進步而讓國人對不同族 群有更多了解、接納、尊重。然而,部分的國人仍對新住民或其子女抱著不當的心態甚至 言論,以特殊的眼光看待。 另外,受限於家庭的社經地位及新住民的語文能力、人際關係侷限,許多社會資源、 社會福利、文化活動,如圖書館、社區活動中心、文藝表演活動、兒童福利的申請、社會 補助救濟…等,新住民家庭不懂得善加利用,造成雖有這些社會資源的存在,但對於新住 民子女而言,並無受惠之實,對其學習成長而言,比起本國籍子女少了些機會。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父母教育期望的概念與相關研究

父母教育期望的概念與相關研究

父母教育期望的概念與相關研究

父母教育期望的概念與相關研究

父母在子女成長的過程中是影響重大的人物,而傳統觀念中,父母也多相信教育的價 值,且願意對子女各方面付出關心。在父母和子女長期言行舉止的接觸下,父母對孩童必

(35)

有影響。本節中將先探討家長教育期望的意義和內涵、家長教育期望的模式,再探討影響 父母教育期望的背景因素和父母教育期望的相關研究。

壹、

家長教育期望的意涵及模式

在子女的學習歷程中,父母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子女的第一位教導者,也是子女的 模仿、學習對象,因此,對子女有最大、最深的影響力。因為父母是子女生命中的重要他 人,故父母容易透過對其子女教育期望的影響,來影響子女的教育成就、表現(Scott, 2004)。 此部分將先就家長教育期望的意義與內涵做闡述,再探討家長教育期望的模式。

一、 家長教育期望的意義與內涵

針對「期望」的定義,有些學者提出自己的看法。莊昌憲(2001)認為「期望」是指某 種特定的行為是否能導致某項結果的機率,也就是個體在某種情境下所做出的某種行為, 可以預測隨之而來的結果。另外,Finn(1972)將「期望」定義為個人對自己、或個人對他 人所形成的意識或潛意識的評價,而評價者會依其所持的評價,期許被評價者的表現,應 該與其評價一致的態度。 在學者針對「教育期望(educational expectation)」的研究部分,普遍的研究層面 可分為三大類:學生自我的期望、教師對學生的教育期望,以及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期望, 其中,目前的研究以教師對學生的教育期望著墨最多。 因本研究為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期望,故以下彙整各研究者對此部分相關的教育期望定 義如表 2-2:

(36)

表 2-2 學者對家長教育期望的定義 研究者 年代 對家長教育期望的定義 張世平 1984 父母教育期望是指為人父母者對子女的「行為表現」及「未 來成就」所寄予的期望。 楊景堯 1993a 張善楠、黃毅志 1997 黃菁瑩 1998 教育期望是指父母對其子女在學校成績、未來教育成就(學 歷)的最高期望。 曾建章 1996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依子女的行為表現,對其子女未來成 就發展所寄予的期望和評價。 林俊瑩 2001 父母因為對子女有所期待,使得父母體認到自己所扮演的 角色,而在適當的情境中,相對地表現出來與期望相對應 之行為。父母期望意指家長對子女載學校成績和未來教育 成就的期望。 侯世昌 2002 家長教育期望反映出家長對教育內在價值跟外在效用的認 知,使子女知覺後形成自我概念進而影響其學習成效。家 長希望子女接受何種教育、得到怎樣的成效所持有的一種 心向或態度,包括學業及成就的期望、人際及品德的期望。 林淑娥 2004 父母對子女未來的學習成就及表現所賦予的正向評價與期 望,且此期望往往轉化在外顯行為上。 蕭惠蘭 2004 家長教育期望為父母對孩子學業成就的期許,及未來學歷 或工作上的最高期望,強調孩子將來的職業發展。 李鴻章 2006 教育期望界定為學生知覺父母師長對學童在校成績和未來 最高學歷的期望,包含實際的期望和理想的期望兩種。 蔡添旺 2007 家長教育期望是指家長希望子女接受何種教育、得到怎樣 的成效,所持的一種心向或態度,包含品德、學業、健康 和人際四層面的期望。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37)

綜合以上所述,父母教育期望的重點可分為幾個層面: (一) 學業成績:父母希望其子女在就學過程中,學校成績能有優異的表現(李鴻章, 2006;林俊瑩,2001;侯世昌,2002;張善楠、黃毅志,1997;黃菁瑩,1998;楊景堯, 1993a;蔡添旺,2007;蕭惠蘭,2004。 (二)人際關係:父母期望其子女能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學習和人如何相處(侯世昌, 2002;蔡添旺,2007)。 (三)品德、行為表現:父母期望子女能有良好的品德和操守,並在日常生活行為中表 現良好(侯世昌,2002;張世平,1984;蔡添旺,2007)。 (四)最高學歷或未來成就:父母期望其子女所能達到的最高學歷,畢業後並能獲得良 好的工作或表現(李鴻章,2006;林俊瑩,2001;林淑娥,2003;侯世昌,2002;張世平, 1984;張善楠、黃毅志,1997;曾建章,1996;黃菁瑩,1998;楊景堯,1993;蕭惠蘭, 2004)。 在父母教育期望的研究當中,有的以學生為研究對象,有的以家長或是教師為研究對 象,進行調查研究,或是深入訪談、觀察等研究方法來蒐集資料,而研究者研究的教育期 望指標,可整理出幾個方向:學校的學業表現、學歷、未來的成就、品格和人際關係。 有基於此,在本研究當中的教育期望指標,將以四方面來探討: 1. 父母對其子女「品格的期望」; 2. 父母對其子女「人際關係的期望」; 3. 父母對子女「學業表現的期望」; 4. 父母對子女「最高學歷及未來成就的期望」。 本研究即針對這四方面,編制適合的研究工具以進行研究。

二、 家長教育期望的模式

在探討教育期望模式時,最常被研究的就是「教師期望模式」。因為在學校中,教室

(38)

是學生進行學習時的重要場所,而學生的學習就建立在師生的互動過程中,因此,許多專 家都認為教師對學生的教育期望對學生有重要的影響,是故有許多學者提出教師期望的理 論模式,企圖詮釋師生之間的互動關係,及對學習行為的影響。 然而,從對孩子的教育影響而言,除了學校的教師有很重要的影響外,更重要的是孩 子從小生長的家庭環境,家長和子女的互動、教育過程、教育觀和教育期望對子女的影響 力更為深遠。於是,學者侯世昌(2003)參考教師期望的相關研究後,意圖擬出家長對子 女教育期望的模式圖,並將家長教育期望歸納為七個階段如圖 2-1。 以下分項細說家長教育期望模式中的七階段: (一) 學生的外在表現:學生因為個別的條件或是成長背景的不同,如:學生在家的排 行、學生人格特質、性別、年齡、興趣或智力等因素,導致在各方面的成就和表現 也會有所不同。 (二) 家長知覺:父母因為子女表現出來的外顯行為而有所知覺。 (三) 家長期望:父母因為對子女外顯行為的知覺,加上本身對子女的希望,建立了對 子女的教育期望。此期望的產生,往往受到家長職業、年齡;性別學歷、社經地位、 自己過去的學習經驗或是親子之間關係的影響。 (四) 家長行為:家長將自己對子女的教育期望,轉化為外界能察覺到的態度或行為, 尤其是和子女之間的互動。 (五) 學生知覺:因為父母明確的外顯行為、態度,學生知覺到父母對自己的教育期望。 (六) 學生的自我期望:學生了解父母對自己的教育期望後,會影響到他們的自己的自 我概念、成就動機和期望;因為如此,也會進一步影響到自己的行為表現或成就水 準。 (七) 家長教育期望的應驗:學生的實際行為表現或成就如果和父母的教育期望相符,長 久下來,即顯示家長的教育期望應驗;相反的,如果學生的實際行為表現和成就與 父母的教育期望不符,那麼,父母則需要思考他們所知覺到的子女表現是否正確,

(39)

以重新建立父母們對子女的教育期望。 圖 2-1 家長教育期望的模式 資料來源:侯世昌(2003)。「國民小學家長教育期望與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 新竹師範學院管理與教育研究學報,1,188。 學生外在表現 家長知覺 背景變項 智力、性別、 家中排行、 年齡、興趣 中介變項 家長性別、職業、年齡、學歷、 社經地位、過去經驗、親子關 係 學生知覺 中介變項 學生自我概念 學校教育 同儕關係 親子溝通 學生自我期望 家長教育期望的應驗 家長期望 學業 成績 未來成就 人際關係 品德 家長行為

(40)

由上圖可知,侯世昌認為學生的表現會受到自己的智力、性別、家中排行、年齡和興 趣的影響,而學生表現出來的外在行為讓父母知覺到了,形成父母的教育期望。由圖中的 中介變項可知,侯世昌將影響父母對子女教育期望的家長自身條件,歸納有家長性別、職 業、年齡、學歷、社經地位、自己過去的學習經驗和親子間的互動關係等變項,而在本研 究中,參酌學者的一些文獻後,亦有將職業、學歷、親子關係等納入影響父母教育期望的 背景變項中。 侯世昌認為父母的背景因素,會影響了父母對子女在學業成績、未來成就、品德及人 際關係方面的教育期望,而且父母親會將這樣的期待表現在行為中,讓子女知覺到父母的 期望,並且進一步影響子女的表現,使得父母的期望得以實現。在本研究中,亦將父母對 子女的教育期望歸納為品德、人際關係、學業表現、最高學歷及未來成就四方面,探討父 母的不同背景變項是否在對子女的這些期望上造成影響。 以下將就影響父母對子女教育期望的中介變項,包括父母本身的條件和子女方面的條 件做探討。

貳、

影響父母教育期望的因素

父母在教養子女的過程中,普遍對子女有殷切的期望,盼孩子能有比父母親更良好的 表現、更優異的成就,而孩子從小生長於家庭,故受到家庭環境因素的影響很大。不少學 者在教育期望的研究中,提及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期望會受到許多背景因素的影響,以下歸 納文獻後,將其影響父母對子女教育期望的因素分為「家長的因素」和「子女的因素」兩 個層面來論述。

一、 家長的背景變項

本研究整理家長因素的變項後,以父母教育程度、社經地位、家長性別、區住地區四

(41)

方面分述之。

(一)

父母教育程度

多數的研究結果顯示,父母的教育程度與其子女受教育的機會有關聯。 1. 認為父母教育程度越高對子女教育期望也越高 黃菁瑩(1999)在研究台灣父母對子女教育期望的差異中,發現女性家長的教育程度越 高者,對子女的教育期望也越高。另外,黃菁瑩認為,父母的教育程度,對子女的期望有 著對直接的影響。 楊景堯(1993a)的文章中提及,因為父母的教育程度會影響到他們自身的價值觀和 使用的語言類型,進而在生養子女的過程中影響到子女的教育期望和態度,因此,楊景堯 認為父母的教育期望是影響子女教育成就的重要因素。全中鯤(2000)在探討少數民族的 教育問題中提到,原住民父母教育程度偏低,對子女教育期望和認知不足,對子女的生活 照顧與課業指導監督也不夠。林俊瑩(2001)的研究發現,學歷在大專以上的家長,比高 中職學歷及國中以下學歷的家長對其子女的教育期望高,顯現出高教育程度的家長對子女 還是有比較高的教育期望。蔡添旺(2007)調查國小學生的家長後也提出同樣的看法,認 為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期望會因自己的教育程度、職業不同而有所差異。

Kaplan, Liu 與 Kaplan(2001)調查十一到十五歲的青少年及其父母,結果發現父母的 教育程度和他們對子女的教育期望有顯著的相關;當父母的教育程度越高時,對子女的教 育期望也越高,而影響到學生學業成就最重要的家庭因素,乃為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期望。 另一方面,以子女的知覺角度而言,楊瑩(1995)以子女為研究對象發現,子女所知 覺的父親教育期望,會依父親的教育程度不同而有極顯著的差異;也就是說,當父親的教 育程度越高時,學生所知覺到的父親教育期望也就越高。 就上述的探討可以說明,父母的教育程度越高者,對子女的教育期望也相對提升,可 能是因為教育程度越高的父母,越注重教養孩子時的教育環境、孩子特質的發展,因此其 子女的受教育機會也越有利。

(42)

2.認為父母教育程度低者對子女教育期望較高 另一方面,也有研究指出,家長教育程度低─指家長本身未接受教育或只有小學學歷 者,可能因為體驗到低學歷所造成生活及就業上的挫折或辛苦,因此,產生反向的思想, 對子女的教育期望反而高於中等教育程度者(周裕欽、廖品蘭,1997)。

(二)

家庭社經地位

在家庭的社經地位方面,多指家庭的收入、家長的職業等。因為家長本身的教育程度 容易影響從事的工作類型,而工作類型又與經濟收入相關,例如,僅接受低學歷的家長, 就業後多數從事勞力方面的工作,薪俸有限,對於孩子的教育投資便較為節制,因此,許 多研究皆顯示,家長的社經背景和對子女的教育期望有密切相關。 Fan(2001)的研究結果提出,家庭和家長的背景條件,會影響到家長的教育期望,其 中,父母的社經水準便和他們對子女的教育期望有很大的關聯性。 有些研究指出,家長的職業聲譽高、收入高者,對子女的教育期望也較高,其中,軍 公教及從商的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期望最高(林俊瑩,2001;侯世昌,2002)。周裕欽、廖 品蘭(1997)在探討出身背景、父母教育程度及對子女教育期望的關聯性研究中,發現高 社經地位的家長,對子女的有較高的教育期望。莊昌憲(2001)在研究中指出,在學業成 就方面,社經地位中等的父母比低階層的父母,對他們的子女有較高的教育期望。黃正弘 (2006)以國民中小學藝術才能班學生的家長為調查對象,發現在課業學習和品德人際關係 的期望方面,中、高社經地位的家長高於低社經地位的家長。 以學童的角度而言,簡伊淇(2002)以國小五、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發現中、高家 庭社經地位的學生之父母期望知覺,顯著高於低家庭社經的位學生之父母期望知覺。 由上述資料可知,很多研究皆認為社經背景屬於中、高的家庭,由於家長本身的收入 較高,工作聲譽受到社會大眾的肯定,經濟能力佳在教育費用上捨得投資,對於子女的教 育也較有能力關注,如親子共讀、談話時間、督促功課等,且可以提供才藝學習和補習、 出國遊學等機會,教育資源設備較充足,因此家庭的背景、家長的職業及經濟能力等,會

數據

表   次  表 1-1  就讀國小學生人數統計  03  表 2-1 九十七年度新住民子女就讀國中小學生人數-按父母國籍別分  20  表 2-2 學者對家長教育期望的定義  26  表 2-3 父母教育期望與子女的自我期望、子女成就動機之相關研究  38  表 2-4 家長教育期望對其子女學業成就的影響之相關研究  40  表 2-5 家長對子女學業表現期望與品德人際關係期望之相關研究  42  表 2-6 父母教育期望對親子關係及對子女壓力的影響之相關研究  44  表 2-7 父母教育期望與參與子女
表 2-2 學者對家長教育期望的定義  研究者  年代  對家長教育期望的定義  張世平  1984  父母教育期望是指為人父母者對子女的「行為表現」及「未 來成就」所寄予的期望。  楊景堯  1993a  張善楠、黃毅志  1997  黃菁瑩  1998  教育期望是指父母對其子女在學校成績、未來教育成就(學歷)的最高期望。  曾建章  1996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依子女的行為表現,對其子女未來成 就發展所寄予的期望和評價。  林俊瑩  2001  父母因為對子女有所期待,使得父母體認到自己所扮演的 角
表 2-4  家長教育期望對其子女學業成就的影響之相關研究(依年代排列)  研究者/ 時間  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  研究發現  莊昌憲 (2001)  家 長 、 地方 領 袖 、 試 探 性 研 究對象  文件分析、參與觀察、深度訪談和問卷調查  家長對於學校經營期望的學生層面部份,部落家長期望學生的學業表現:效能期望方面,家長期望提昇學生的學業成績;在結果期望方面,家長期望學生的學業表現符合其能力水準。  簡伊淇 (2002)  中部地區 國小學生  問卷調查  國小資賦優異學生與普通學生之教師期望知
表 2-5 家長對子女學業表現期望與品德人際關係期望之相關研究(依年代排列)  研究者/ 時間  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  研究發現  侯世昌 (2002)  教 師 及 家長  問 卷 調 查、訪談  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期望普遍都很高,且對「品德及人際」層面的期望高於對「學業及成就」層面的期望  謝金青、 侯世昌、 趙靜菀 (2003)  台 北 縣 國中 家 長 、教師  問卷調查  家長對子女的「考試成績」和「品德行為兩者同樣都非常看重。   林淑娥 (2004)  台中縣小學學生家 長  文獻分 析、問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Enhancing Transition from Early Childhood Phase to Primary Education: Evidence from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Resources for pre-school educators.Retrieved

• 家長表示欣賞子女的作品及創作 過程,並認同藝術發展對子女成

 Diversified parent education programmes for parents of NCS students starting from the 2020/21 school year to help them support their children’s learning and encourage their

3.16 Career-oriented studies provide courses alongside other school subjects and learning experiences in the senior secondary curriculum. They have been included in the

1.4 For education of students with SEN, EMB has held a series of consultative meetings with schools, teachers, parents and professional bodies to solicit feedback on

The new academic structure for senior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 Action plan for investing in the future of Hong Kong.. Hong Kong: Education and

Numerical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our alternative reconstruction formulas perform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standard scaling function series (1.1) for smooth f and are no

Why is the transition from kindergarten to primary school so important for children?...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