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在臺學習華語的外籍學生對於兩岸華語口音之看法初探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在臺學習華語的外籍學生對於兩岸華語口音之看法初探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4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博士學位學程 碩士學位論文. 指導老師:葉潔宇博士.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在臺學習華語的外籍學生對於兩岸華語口音之. ‧. 看法初探. sit. y. Nat. An Exploratory Study on How CFL Students in Taiwan View the Accent. n. al. er. io. of Mandarin Chinese Produced by Taiwanese and Mainlanders. Ch. engchi. i n U. 研究生:吳艾芸. 中華民國 104 年 6 月. v.

(2) 謝. 辭. 研究所的生涯終於要在此告一個段落了。 在這段求學過程中,從剛踏入研究所懵懂地探索著華語教學領域,一直到了 後期因兼具華語教師的身分,而在時間安排與規劃上的衝突。雖這一路碰到許多 困難與挑戰,但幸得許多貴人相助,才得以完成此本論文,希望藉此機會,表達 我的感謝。 首先,感謝我的指導教授葉潔宇老師,從最初的選題到全文的書寫,在這過 程中,老師不斷給予我寶貴的意見並教導我做研究的態度與方法,讓我獲益匪 淺。感謝葉老師每每在我最茫然無助時,提供我繼續前進的方向,老師細心的指 導與溫柔的鼓勵,讓我銘記於心。也感謝陳振寬老師與招靜琪老師撥冗擔任我的 口試委員,老師們的鼓勵與建議,讓我的論文更加完整。也謝謝教導過我的每位 老師,老師們淵博的知識與無私的教誨,讓我的知識背景更加豐厚。 另外,也十分感謝在論文前置作業給予我協助與建議的華語教師與來自中國.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的漢語教師與研究生,因為你們的建議,讓我的論文實驗得以更符應兩岸真實情 況,使本論文實驗更為完善。還有謝謝熱心參與論文實驗的外籍學生,由於你們 認真作答並給予我許多回饋,讓我在從事實驗過程中,雖然辛苦但亦充滿樂趣。 感謝政大華語中心辦公室同仁與華語教師同事們,在繁忙之餘還時常關心我 的論文進度,不斷地鼓勵我。特別感謝華文所的幼群助教,不只在行政與論文方 面給予協助,在平時也會時時關心我的近況,讓我備感溫馨。. sit. y. Nat. n. al. er. io. 雖然撰寫論文是一條孤獨而寂寞的道路,但有各位朋友的陪伴,在我遇到瓶 頸孤單無助時,總是陪在我的身邊,或聆聽或建議,與你們談心完總是給我滿滿 的活力,支持著我繼續往前進。謝謝華文所妍儒的督促與建議並給予大力的協助 還有思嫺、昕儀與郁芬,也謝謝十多年的摯友涵雅、佩琪、雨函、俞臻、浩翔、 裕民、鍵銘,因你們的陪伴讓我的生活更加充實。 「家」是永遠的避風港。我最感謝一直照顧、支持著我的父母,謝謝你們對 我的信任,並默默在背後做我最溫暖的後盾,每次回家與父母及姊姊聊完天,總 能紓解我的苦悶與壓力,非常感謝你們無私的愛,帶給我勇往直前的動力。 最後,感謝伊淵一路上的陪伴與鼓勵,在我遇到挫折時,適時給予安慰,安 撫我焦躁不安的情緒,這條路上因為有你的相陪,讓我更有信心往前邁進,謝謝. Ch. engchi. i n U. v. 你的體諒與支持,讓我不再孤單,希望未來我們能做彼此最堅強的陪伴。 心中仍有許多感謝之情,無法一一訴諸言表,謹以「感謝」一詞向曾幫助過 我的人們表達我最深的謝意。 吳艾芸 謹致 104 年 8 月 台北. i.

(3) 摘. 要. 本論文藉由瞭解在臺學習華語的外籍學生對於兩岸口音的看法,以供臺灣華 語教師在教學現場應使用何種口音作為參考。研究對象是臺灣北部某國立大學的 華語文教學中心中級班以上的外籍學生。研究方法包含假貌相比測驗法 (Matched-Guise technique)、問卷調查和焦點團體訪談三項研究工具,蒐集研 究資料,作為分析與討論問題的依據。. 政 治 大 辨兩岸口音差異之能力;(二)兩岸口音各有其擁護者;(三)兩岸口音的印象 立. 經過研究實施與資料分析,歸結研究結果如下:(一)多數外籍學生具有聽. 差異,除了在聲母、韻母及聲調,如:捲舌音、輕聲及兒化韻等等的差別以外,. ‧ 國. 學. 說話的語氣,如:聲音的大小、說話的速度、聲音的高低等,也會影響外籍學生. ‧. 對兩岸口音的印象;(四)外籍學生在選擇華語口音時所考慮的要素為「不同學. y. Nat. 習階段的需求」、「易學」、「當地文化與朋友」、「好聽」以及「較具親和力」. er. io. sit. 等五項因素;(五)本研究的外籍學生認為在現階段應學習臺灣口音的華語,奠 立良好的口音基礎,進而拓展聽力寬度,然後再進入多元口音輸出的階段。. al. n. v i n 最後根據調查結果提出華語教學上的啟發與後續研究建議,以供華語教師、 Ch engchi U. 學校行政單位以及教學研究者在兩岸華語口音方面的參考。. 關鍵字:華語教學、口音、假貌相比測驗. ii.

(4) An Exploratory Study on How CFL Students in Taiwan View the Accent of Mandarin Chinese Produced by Taiwanese and Mainlanders.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how CFL(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students. 政 治 大 Mainlanders. The participants of the study are from a university in Taipei city, and 立 in Taiwan view the accent of Mandarin Chinese produced by Taiwanese and. they are at intermediate-level and above. The research methods adopted in the study. ‧ 國. 學. include Matched-Guise techniqu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focus group interview. The major findings are: (1) Most CFL students have the ability to distinguish the. ‧. accent of Mandarin Chinese produced by Taiwanese and Mainlanders; (2) the two accents have their own supporters; (3) CFL students’ impressions of the two accents. y. Nat. sit. include not only initials, finals and tones, but also volume, speed and pitch. Another. al. er. io. interesting finding is that most CFL students in Taiwan want to learn Mandarin with a. n. Taiwanese accent because (1) Taiwanese accent is easier to learn; (2) CFL students in. Ch. i n U. v. Taiwan want to interact with Taiwanese and learn Taiwanese culture. When CFL. engchi. students in Taiwan become high intermediate or advanced students, they also wish to be exposed to Mandarin with mainlander’s accent in order to expand their repertoire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At the end of the thesis,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are included. Keywords: Mandarin Chinese teaching, accent, CFL, Matched-Guise technique. iii.

(5) 全文目錄 謝. 辭........................................................................................................................... i. 摘. 要..........................................................................................................................ii. Abstract ....................................................................................................................... iii 全文目錄....................................................................................................................... iv 表目錄........................................................................................................................... vi. 政 治 大. 圖目錄..........................................................................................................................vii. 立. 第一章 緒論 ................................................................................................................. 1. ‧ 國. 學.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 第二節 研究動機 ...................................................................................................... 3. sit. y. Nat. 第三節 研究目的 ...................................................................................................... 5. io. al. er. 第四節 研究範圍 ...................................................................................................... 5. n. 第五節 名詞解釋 ...................................................................................................... 6. Ch. engchi. i n U. v.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語言態度相關理論及研究 .......................................................................... 7 第二節 口音與第二語言教學 ................................................................................ 18 第三節 兩岸華語發展與臺灣華語教學 ................................................................ 2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32 第一節 研究對象與取樣方法 ................................................................................ 32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 33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35 iv.

(6) 第四節 資料處理 .................................................................................................... 41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 42 第一節 假貌相比測驗結果 .................................................................................... 42 第二節 問卷調查結果 ............................................................................................ 49 第三節 焦點團體訪談結果 .................................................................................... 60 第四節 綜合分析與討論 ........................................................................................ 7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90 第一節 研究主要發現 ............................................................................................ 90. 治 政 第二節 華語教學上的啟發 .................................................................................... 92 大 立 第三節 研究限制 .................................................................................................... 95 ‧ 國. 學. 第四節 後續研究建議 ............................................................................................ 96. ‧. 第五節 結語 ............................................................................................................ 97. sit. y. Nat. 參考文獻...................................................................................................................... 98. n. al. er. io. 附錄一........................................................................................................................ 105. i n U. v. 附錄二........................................................................................................................ 106. Ch. engchi. 附錄三........................................................................................................................ 113 附錄四........................................................................................................................ 115 附錄五........................................................................................................................ 116. v.

(7) 表目錄 表 4-1 兩岸口音的親和力與地位價值統計表.......................................................... 43 表 4-2 問卷調查資料統計表...................................................................................... 50 表 4-3 受訪外籍學生基本資料表.............................................................................. 61.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 i n U. v.

(8) 圖目錄 圖 1-1 華語三大同心圈................................................................................................ 2 圖 2-1 第二語言習得過程中態度、動機與語言能力之關係圖.............................. 13 圖 2-2 語言態度、學習動機、學習成效相關假設圖.............................................. 14 圖 3-1「在臺學習華語的外籍學生對於兩岸華語口音之看法初探」研究流程圖 .............................................................................................................................. 34 圖 4-1 兩岸口音親和力分項統計圖.......................................................................... 44. 政 治 大 圖 4-3 即刻回饋問卷統計圖 立...................................................................................... 45 圖 4-2 兩岸口音地位價值分項統計圖...................................................................... 44. ‧. ‧ 國. 學. 圖 4-4 問卷調查單選題統計圖 ................................................................................. 51.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 i n U. v.

(9)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以「在臺學習華語的外籍學生對兩岸華語口音之看法初探」為題,進 行相關研究與探討。首先,針對語言態度以及口音方面的研究,並對中國大陸普 通話與臺灣華語口音差異的歷史背景進行文獻回顧與探討,作為本研究之基礎; 接著主要以 Lambert 所創立的假貌相比測驗法(Matched-Guise technique)作為 語言態度的測量工具,除了假貌相比測驗法之外,並實施問卷調查,再輔以焦點 團體訪談瞭解現況及其相關問題,再依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最後,提出本研究 的發現與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解釋五個部分加以闡述。. 第一節 研究背景. Nat. y. ‧. ‧ 國. 緒論分為五節,分別從研究背景、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範圍以及名詞. er. io. sit. 全球華語熱,各地掀起了學習華語的熱潮,華語逐漸形成僅次於英語的新強 勢語言。全世界使用華語為溝通語言的地區中又可分為中國普通話、臺灣的華語. al. n. v i n 與海外華人的華語。由於社會背景的差異,以及各地華語與當地方言逐漸融合, Ch engchi U 形成了各種具有地方色彩的語言變體。. 王惠(2007)及吳英成(2003,2010)運用 Braj Kachru(1985)提出的世 界英語(World English)三大同心圈的概念,將各地華語的口音也依據擴散的種 類、在使用的社會功能域、語言習得類型等因素訂立出華語三大同心圈。內圈 (inner circle)指的是以華語為母語或是全國共同語的地區,包含中國大陸和臺 灣。王惠認為內圈包含中國大陸、臺灣以及港澳地區,但吳英成指出香港地區因 為文化背景因素複雜,雖於 1997 年回歸中國大陸,但其英國殖民背景所影響之 下以及當前普通話在香港推行之情況,香港仍不能歸入內圈,本論文採用吳英成. 1.

(10) (2010)的看法,暫不將港澳地區歸入內圈之中。中圈(outer circle)為以華語 作為共通語的海外華人移民地區,華語是華人的母語但只是多語社會中日常生活 所使用的語言之一,並非當地的第一語言,包含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海外華人社 區。外圈(expanding circle)是指以華語作為外語學習的非華人國家,例如日本、 韓國、歐美國家以及非洲等地。 日韓、歐美 非洲等國. 外圈 中圈. 立. 政內圈:治 大 中國. 馬來西亞、新 加坡等各海外 華人社區. 大陸、臺灣. ‧. ‧ 國. 學. io. sit. y. Nat. n. al. er. 圖 1-1 華語三大同心圈(引用自吳英成,2010). Ch. engchi. i n U. v. 目前在世界各國主要的華語老師多由內圈國家中的中國大陸及臺灣人士所 擔任,而兩地的口音因為長期分治,臺灣華語在形成的過程中與普通話並沒有太 多的接觸,受到臺灣當地各種方言影響,已經發展出與普通話不同的口音。 在華語學界中長期存在著不同的聲浪,部分學者提出應使用「正統」中文(普 通話)當作課室語言,臺灣華語反被視為較帶有地方口音「不標準」的中文,應 避免使用。周清海(2006)便提出應以中國的標準為依歸,無論在語音、詞彙或 是語法方面,都應該盡量讓各地區的華語向普通話靠攏,他強調「趨同」的概念, 避免出現差異。但是陸儉明(2005)曾針對各地區華語差異的現象提出「大華語」 的概念,「以普通話為基礎而在語音、詞彙、語法上都可以有一定的彈性,有一 2.

(11) 定寬容度的民族共同語。」他認為在教學上,應以普通話為依歸,但並非僵化的 規定,可依不同地區有其寬容度。訂立出「大華語」的概念不僅有利於增強世界 華人的凝聚力和認同感,又有助於將華語教學推向世界。王若江(2010)在陸儉 明先生提出的「大華語」概念上,也提出了華語教學上的建議,他認為在教學上 口音可以依不同的對象、目的等,給予其彈性與寬容度,但是仍主張教學中必須 確立標準,在「大華語」基礎下彈性地接受其他變體,在教學實踐中還是必須確 立標準,無論是以普通話為標準還是依據地域設立教學標準都是可行的。郭熙 (2005)的看法則是綜合兩者,他主張將「漢語」和「華語」區分開來, 「漢語」. 政 治 大 使用的民族共同語。他認為在華語教學中應堅持主體化和多元化的統一:在華語 立. 所指的應是標準語,即普通話;而「華語」則是普通話的域外變體,是海外華人. 教學中堅持主體化,才能保證漢語不變質;而堅持多元化,則能讓華語繼續為海. ‧ 國. 學. 外華人服務,增強海外華人學習的動機與自信心。過去因為太強調規範性,導致. ‧. 許多海外華裔的年輕人覺得華語太過於困難,失去了學習的信心,進而放棄學習. y. Nat. 華語。避免再重蹈覆轍,所以郭熙主張積極解決本土漢語(普通話)與海外華語. er. io. sit. 的協調問題,才能有效達到華語的維護與發展,也是對華人語言使用現狀的尊重。 基於上述的研究背景,本論文希望探討臺灣地區華語教學的現場,應以臺灣. n. al. i n 華語為標準還是應以普通話為標準?希望透過 Lambert Ch engchi U. v. 提出的「假貌相比測驗. 法」 (Matched-Guise technique)以及問卷調查和焦點團體訪談的方式瞭解來臺學. 習華語的外籍學生對於兩岸華語口音上的看法。. 第二節. 研究動機. 由於中國經濟崛起,全世界興起學習華語的熱潮,前來臺灣學習華語的外籍 人士節節攀升,但因為中國大陸地廣人多,在臺灣學習華語的外籍人士的數量雖 無法與中國相比擬,可是仍可從這個情況看出,同為內圈的兩地皆為外籍人士學 習華語的重鎮。 3.

(12) 臺灣與中國的口音差異為眾所皆知的特色。近年來,臺灣與中國交流日益頻 繁,在臺灣,即使雙方素未謀面,只要一開口說話,透過口音便可清楚辨別出是 哪一個地區的人。在兩地口音的差異上,依據人耳聽辨大致可歸納出幾點特色: 臺灣人在講話時較沒有抑揚頓挫、高低起伏;臺灣人講話時常帶有語助詞,如: 嗯、啊、呀等語助詞;臺灣人說話語速較慢而且語調較為輕柔;中國人講話時捲 舌音、輕聲以及兒化韻較明顯。 筆者曾在網路上看見有一位外籍學生在華語交流的平台上發問,他曾在北京 學過一學期的中文,但他認真地考慮要不要到臺灣繼續學習中文,因為他認為臺. 政 治 大 口音會因此而受到影響,所以他想詢問大家的意見是否要到臺灣學習華語呢?由 立. 灣華語的口音為不標準的口音,而在臺灣環境的影響之下,他覺得他的「標準」. 此可以發現受到外界社會的影響,在外籍人士的刻板印象裡,認為臺灣地區的口. ‧ 國. 學. 音是不標準的口音。. ‧. 由於華語教師身為第二語言教學者,為外籍學生的模仿對象,當學生甫接觸. y. Nat. 第二外語時,若依母語者說話的速度進行語言教學,學生會因為語速過快而無法. er. io. sit. 接收。因此,在教學時,教師常傾向使用「外國人腔」 (foreigner talk)為教學語 言,「外國人腔」指的是母語者為了讓學習第二外語的人聽懂自己說話,自覺或. al. n. v i n 不自覺地改變自己的語言,母語者會以放慢速度、發音清楚、簡化用詞和語法結 Ch engchi U 構等方式讓外語學習者能夠理解(徐大明、陶紅印、謝天蔚,1997)。雖然臺灣. 與中國大陸長期分治,受到閩南語及客語等當地方言影響,造成與中國口音上的 差異,但無論中國大陸或是臺灣的華語教師為了讓學生能夠明瞭教師所說的語 言,大多教師都會採用「外國人腔」作為課室教學語言。 因此,在兩地華語教師發音皆清晰、標準的條件下,何種口音才是外籍學生 所偏好的呢?以往的文獻大多只著重在探討外籍學生華語語音的發音問題,瞭解 原因並提出改善方法,這些文獻都是從聲母、韻母或聲調等角度著手,目前關於 外籍學生對於兩岸華語口音的看法深入的調查研究仍不足。而在臺灣華語教學現. 4.

(13) 場究竟應使用純正普通話的口音或是口齒清晰的臺灣華語,也一直存在爭論,有 鑑於此,希望透過調查現行正在臺灣學習華語的外籍學生的看法,將調查結果提 供臺灣華語教師參考,進而調整抑或是認同自己在教學現場的臺灣華語口音,發 展出獨有的臺灣華語教學體系。. 第三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調查在臺學習華語之外籍學生對於中國大陸普通話口音以及臺. 政 治 大 體而言,本研究欲達成的研究目的如下: 立. 灣華語口音的看法,以供臺灣華語教師在教學現場應使用何種口音作為參考。具. 調查在臺外籍學生對於兩岸華語口音的看法。. 二、.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提出未來臺灣華語教學現場語音教學的方向以. ‧ 國. 學. 一、. Nat. io. al. 研究範圍. er. 第四節. sit. y. ‧. 及提供相關華語文教學研究作為參考。. v. n. 本 研 究 主 要 以 Lambert 所 創 立 的 假 貌 相 比 測 驗 法 ( Matched-Guise. Ch. engchi. i n U. technique)、問卷調查與焦點團體訪談為主,並針對在臺北市某國立大學華語文 教學中心學習華語的外籍學生進行調查研究。有關本研究之研究範圍說明如下:. 一、. 研究對象. 本研究係以到臺灣並位於臺北市內的國立大學華語文教學中心學習華語的 外籍學生為研究對象。. 二、. 研究區域. 本研究之區域限定於臺北市內的國立大學華語文教學中心。. 5.

(14) 三、. 研究內容. 本研究欲調查在臺學習華語的外籍學生對於兩岸華語口音之看法,並探討外 籍學生對於華語口音的態度,對其決定選擇學習何種華語口音是否有所影響。. 第五節 一、. 名詞解釋. 華語:. 本論文所指的華語即 Mandarin Chinese,通稱「中文」,即臺灣之「國語」,. 政 治 大 語」有所區隔。華語指的是對外代表中華民國標準語的名稱,以利於外國人學習 立. 中國大陸之「普通話」 。採用華語一詞之目的是為了要與國內母語人士使用之「國. 中文所遵循的語音、語法、語用、語意等的語言內容而言。所以在國內教外籍學. ‧ 國. 學. 生中文之課程,通稱為華語教學;在中國則稱之為對外漢語教學。. 臺灣口音:. ‧. 二、. sit. y. Nat. 本論文所指的臺灣口音並不是帶有濃厚閩南腔的「臺灣國語」,而是指涉臺. al. er. io. 灣人民日常所使用的華語口音。因為經過多年與中國大陸的隔絕,加上與臺灣本. v. n. 有的語言融合,發展出許多與普通話不同的語音特徵,例如:捲舌音不明顯、輕. Ch. engchi. 聲字大量減少、兒化韻少見等特徵。. 三、. i n U. 中國口音:. 根據 1956 年,國務院發佈《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 ,將普通話定義為「以 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 範。」國務院雖將普通話定義為「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然而普通話並非等同 於北京話,主要差異在於部分字的讀音不同、普通話中的兒化韻和輕聲字比北京 話大幅減少許多、普通話中也沒有北京話的土詞土語、普通話的咬字更清晰等 等。所以本篇論文所指的中國口音為普通話口音。. 6.

(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探討關於兩岸華語口音的相關研究,此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語 言態度相關理論與研究」,從語言態度的意涵開始探討,並說明語言態度的測量 方式、語言態度與第二語言學習的關係,最後整理過往學者在語言態度的實際相 關測量研究。第二節為「口音與第二語言教學」 ,探討口音與語言態度的關聯性, 衍伸至口音對於人們社會心理的影響,最後將過往學者對於英語口音以及華語口 音的實際調查研究整理歸納,作為本研究的研究方法與實施的參考。第三節為「兩. 政 治 大 教師語音的特色,以及目前臺灣教學現場的華語口音。從這三節文獻基礎上,進 立 岸華語發展與臺灣華語教學」,說明兩者的歷史背景,並從過往文獻整理出華語. ‧ 國. 語言態度相關理論及研究. sit. y. Nat. n. al. er. 語言態度的意涵. io. 一、. ‧. 第一節. 學. 行本論文的研究與分析。. i n U. v. 語言態度(Language attitude)是指個人對某種語言或方言的價值評價和行. Ch. engchi. 為傾向(鄒嘉彥、游汝傑,2007)。Fasold(1984)則將語言態度概括成兩種觀 點,一為行為主義的觀點,態度存在於人們對社會狀況所做出的反應中,即行為 本身就是語言態度;二為心智主義的觀點則認為,語言態度是內在、心理的狀態, 對於人們外在的行為表現有所影響。Colin(1992)根據 Rosenberg 與 Hovland (1960)提出了構成語言態度的三個要素為:認知(Cognition)、情感(Affect) 和行為(Readiness for Action) 。認知指的是人們對該語言的想法及信念;情感指 的是人們對該語言的感受;行為所關心的是人們在某個情境之下所做的行為意 圖。 根據 Rosenberg 與 Hovland(1960)所提出的語言態度三要素,Agheyisi 與 7.

(16) Fishman(1970)將語言態度定義為:一種對不同語言及其語言使用者的認知、 情感和行為方面的價值反應。Agheyisi 與 Fishman(1970)將語言態度分成三類: (一) 對語言本身的態度:指的是對語言或語言變體本身的評價,關心人們對於 某種語言本身「優雅/粗俗」、「豐富/貧乏」等的評價或評斷等級,相關 研究通常將標準官方語言與非標準方言進行比較。 (二) 對語言及其使用者的刻板印象:第二類所要處理的是人們對某種語言或語 言變體的社會評價,例如:對使用該語言者的社會聲望、文化教養等印象。 (三) 對不同類型語言態度的履行:指的是官方或社會對語言選擇、語言使用、. 政 治 大 Ryan 與 Giles(1982)的研究指出親和力(group solidarity)及地位價值(social 立 語言學習、語言維持及語言政策等的態度或決策。. status)為測量語言態度的兩個重要面向。親和力是指人際相處間的和諧關係,. ‧ 國. 學. 親和力會影響人們對於該語言集團是否認同;地位價值的高低與該語言是否得到. ‧. 標準化或是規範化以及該語言使用者的社經地位有很大的關係。. y. Nat. 奠基於國外學者對於語言態度的研究上,中國的學者進行了許多與語言態度. er. io. sit. 的相關研究,也紛紛提出自己的見解。陳君楣與連榕(2009)對於語言態度的研 究奠基於 Fasold(1984)所提出的心智主義與行為主義的觀點。陳君楣與連榕揉. al. n. v i n 合此兩種觀點,將語言態度歸結為個人或群體對某一種語言的認知和感受,在此 Ch engchi U. 基礎上產生行為反應。另外,奠基於 Agheyisi and Fishman(1970)對語言態度 的定義上,張偉(1988)提出,社會價值觀為語言態度的基礎。他認為語言態度 指的是個人對某種語言的價值評價及其行為傾向,它包含認識、情感和意向三種 成分,認識成分指的是對於某種語言的認識或理解;情感成分指的是對語言的感 情,是喜歡或厭惡,尊重或輕視;而意向成分則為對該語言的行為傾向。王遠新 (1999)說明語言態度為一種複雜的社會心理現象,由認知、情感和行為傾向等 因素所組成,主要反映人對某種語言的主觀評價或看法。研究者可以採用因素分 析法;然而語言態度又是由各種因素互相影響而成,不能截然的畫分,因此,研. 8.

(17) 究者在條件許可下,需要進行實地觀察或是親身體驗,在此基礎上才能做綜合性 的分析研究。龍惠珠(1999)則是透過 Ryan 與 Giles(1982)的研究歸納出,語 言態度包含了親和力與地位價值兩個重要面向。親和力是個人對事物一種正面情 緒的表現,反映出個人對事物的認同;地位價值則是與個人自身利益相關,對於 事物的實際利益所抱持的看法。 除了與國外學者對於語言態度的研究相呼應之外,王遠新(1999)提出語言 態度同時具有穩定性和可變性的特點。由於語言態度是依據某種語言在社會中的 功能、使用人口等因素,經過歷史發展逐漸形成,因此具有相對穩定的特點;而. 政 治 大 (1999)則是提出語言態度可以從不同角度區分,分別可以從感情、理智方面分 立. 語言態度隨著社會發展和語言文字功能的變化,又具有可變性的特點。陳松岑. 為兩類;也可從個人和社會分類;又可從政府是否有意干預,分為上加(即政府. ‧ 國. 學. 法令為後盾)和下加(由社會自然形成)。他認為語言態度為人類生活的重要組. ‧. 成部分,常透過語言使用來體現;而語言使用又會對語言能力有決定性的影響;. y. Nat. 語言能力轉而影響人們使用語言的頻率,透過使用語言的效果,改變人們的語言. er. io. sit. 態度。所以語言態度、語言使用、語言能力環環相扣,不能輕易斷定三者影響的 先後順序,只有在特定的條件下,才能分析出哪一項為起作用的環節。. al. n. v i n 綜觀上述,各個學者對於語言態度分別有不同看法及解釋,根據本論文探討 Ch engchi U. 目的,可歸納出個人語言態度的形成因素包含了認知、情感和行為,在這三種因 素影響下,形成了三類的語言態度:對語言本身的態度、對語言及其使用者的刻 板印象、對不同類型語言態度的履行。而在測量某族群的語言態度時,則須著眼 於親和力與地位價值兩個重要的面向,. 二、. 語言態度的測量方式. 語言態度是一種抽象的概念,涉及到個人對於某一種語言,內在心裡活動的 感受,因此,不可能直接進行測量,必須透過人的言行舉止、提出的意見或想法、 外顯的情緒等其他方面推敲獲得個人的語言態度。西方學者提出了語言態度的概 9.

(18) 念後,研究出許多方法,希望能夠使用客觀的手法測量出個人或族群的語言態 度。根據 Ryan 與 Giles(1982)提出語言態度的調查可以分成三類: (一) 內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基於社會語言學的觀點,從社會中的「語 言人口」、「語言學」、「語言使用情形」和「政府語言政策」四個指標,針 對社區裡的人口力量和語言分布情形、政府與教育的語言政策、大眾媒體 的語言分析以及運用各類書籍的語言狀況等現象進行描述分析,此種方法 不需要經過受試者評價。 (二) 直接測量法(Direct measurement) :藉由訪談、問卷調查的方式直接與受試. 政 治 大 學習第二語言的態度等看法。這種方法效率極高,但是 Lambert(1967)批 立 者接觸,瞭解受試者的語言態度。受試者評估自己實際語言使用的情況、. 評此種方法缺乏客觀,因為受試者會依據題目或實驗目的,變更自己實際. ‧ 國. 學. 的語言狀況去切合實驗目的,不能實際反應出受試者真實語言態度。. ‧. (三) 間接測量法(Indirect measurement):由於直接評量法無法實際測得個人的. y. Nat. 語言態度,因此,Lambert、Hodson、Gaardner 與 Fillenbaum(1960)引入. er. io. sit. 「假貌相比測驗法」 (Matched-Guise technique,或稱配對偽裝測驗法) ,之 後並由 Lambert(1967)修改而完成。此方法旨在利用語言或方言變體,誘. al. n. v i n 導出某個族群對另一個族群所持的偏見,或是帶有傾向性的看法。實驗者 Ch engchi U 針對欲調查的目的,請一位至數位雙語皆流利的人錄下兩段不同語言所朗 讀的文章,告訴受試者兩段語言材料為不同的人所朗讀,請受試者依據錄. 音想像說話者的個性、外貌、特徵等問題,因為受試者只能憑藉聲音去判 斷,因此,透過實驗結果可以間接並客觀地瞭解受試者的語言態度,對於 某種語言的評價或看法。符合李永斌(2008)提出當人們對於兩種語言具 有不同的態度與傾向性時,會影響對某一種語言的習得與使用。 Lambert(1967)提出的假貌相比測驗法,主要的基本模式有兩個過程,以 語言為基礎,調取受試者對說話者族群的認同以及對該族群的刻板印象。Lambert. 10.

(19) 在此研究方法中獲得兩項重要的成果,第一,發現一種能夠誘導出個人對於某族 群語言態度看法的方法。第二,說話者可以觀察在不同場合使用不同的語言時, 聽話者對自己的反應,進而發現聽話者對他的態度取決於他的表達方式。 在現今語言態度的量化研究中,大多數研究者皆偏好採用假貌相比測驗 法,認為能較客觀地推斷出受試者對不同語言所持的態度。李永斌(2008)認為 此方法能夠成功的重要原因在於兩段語言材料為同一個人所錄音,因此,除了語 言的不同以外,排除了可能影響受試者的各種因素,例如音質、語速等等,意即 它只存在一個語言的自變項,其他可能對依變項產生影響的因素都在控制之內。. 政 治 大 的即為解決語言實際的問題,例如普通話為什麼在某些地區推行困難,卻無法測 立 然而辛聲(2008)提出假貌相比測驗法仍有其侷限性,第一,此測驗法的主要目. 出更多影響語言態度的心理社會因素。第二,假貌相比測驗法最重要的假設為錄. ‧ 國. 學. 音者必須是一位雙語流利者,但是錄音者個人的潛在喜好可能會影響他錄音的過. ‧. 程,例如:升高或降低音調等等。第三,假貌相比測驗法缺乏社會語境,受試者. y. Nat. 在受測時會因個人經驗「自動」添加各自的社會情境,影響測試結果。第四,假. er. io. sit. 貌相比測驗法要求受試者填寫李克特量量表(Likert scale)或語意區別量表 (semantic differential scale) ,以此作為主要的研究依據,但是受試者填寫量表的. al. n. v i n 答案不一定符合自己平時實際交際時的反應,因此,測試結果仍需審慎處理。王 Ch engchi U. 愛君(2006)也認為在測試語言態度的研究中,常常都只進行靜態分析,過於重 視結果卻忽略過程,實驗方法過於單一,僅依賴假貌相比測驗法來誘發受試者的 語言態度是不足的。 但在語言態度研究上,仍屬假貌相比測驗法最為客觀,能夠避免先入為主的 觀念,引出受試者真實的語言態度。現今有關語言態度的研究也注意到其若干限 制,因此,除了採用假貌相比測驗法之外,會再搭配其他方式,例如:問卷調查 法、訪談調查法等方式,交互驗證研究結果。. 11.

(20) 三、. 語言態度對於第二語言學習的影響. 當人們在選擇第二外語學習時,已是一種語言態度的表達,根據自己對於這 個語言族群的認知、情感以及行為的角度,選擇自己想要學習的第二外語。 Spolsky(1989)認為語言態度作用機制在於一開始選擇語言時,社會和個人的 價值觀決定了個人對於目標語的價值觀,價值觀轉變成態度,態度進而影響學習 動機形成程度。然而個人的語言態度並非恆久不變,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個人的 社會經驗,在學習的過程中,語言態度便會有所改變。 Colin(1992)提出影響人們改變語言態度的因素可分為三個面向,第一,. 政 治 大 第三,語言態度的改變是如何發生的?所以依據此三面相,語言態度改變之因素 立. 是受誰的影響而改變其語言態度?第二,什麼情況與語言態度的改變有所關連?. ‧. ‧ 國. 經驗等因素。. 學. 可能是因為父母、同儕或媒體之影響,亦有可能課堂上的學習或發生重大的人生. Stern(1983)根據 Gardner 與 Lambert(1972)及 Burstall、Jamieson、Cohen. sit. y. Nat. 與 Hargreaves(1974)的研究,歸納出外語學習研究中的三種主要的態度與動機. al. er. io. (轉引自陳惠芳,2012,頁 14):. v. n. (一) 對目的語語言社群和目的語使用者的態度,例如: 「法式生活感覺上比我們 的粗野些」。. Ch. engchi. i n U. (二) 對學習該語言的態度,例如:「學習法文是浪費時間。」 (三) 對一般語言和語言學習者的態度,例如:「我希望會說許多不同的語言。」 Lambert 為研究語言態度在第二語言學習中的作用的先驅,Lambert(1963) 提出第二語言的學習態度決定了學習者的學習動機,進而決定學習者第二語言的 學習成就。Gardner 與 Lambert(1972)提出第二語言的學習動機包含融合型動 機(intergrative motivation)和工具型動機(intrusmental motivation) 。融合型動 機是指學習者對於目標語的文化有興趣,真心的希望能夠融入其中,當學習者自 發性想瞭解目標語的其他文化時,他就越能以開放的心態接受其族群,學習第二 12.

(21) 語言的成效也越好。工具型動機是指為了第二外語的實用價值而學習。當學習者 能夠藉由第二外語達到更多功利性目的,例如:工作升遷等,學習者就會越快學 好目標語。Lambert 發現融合型動機會使學習者保持主動且強烈的學習動機,對 於學習第二外語的付出會較為持久;而工具型動機的學生,學習心態通常較為被 動,付出努力時間短,並且在達到目的之後便會放棄。 Gardner(1982)提出除了學習動機之外,社會文化環境亦會影響學習者對 該語言社群的信念,進而影響學習者的語言態度與第二語言之習得,如圖 2-1:. ‧ 國. 政 治 大. n. Ch. engchi. er. io. al. 語言能力 語法 生詞. sit. y. Nat. 對學習環境 的態度 對教師或課 堂的評價. 正式語言用 法與語境. ‧. 社會和文 化環境. 立. 動機 1.學習動機的 強度 2.學習第二語 言的願望 3.對學習第二 語言的態度. 學. 融合性因素 (語言態度) 1.對外國語言 有興趣 2.對第二語言 社群的態度. i n U. 非正式語 言用法與 語境. v. 圖 2-1 第二語言習得過程中態度、動機與語言能力之關係圖 (改寫自 Gardner,1982,頁 145). Gardner(1982)認為第二語言習得過程,會先受到整個社會環境影響,進 而影響學生的融合性因素與對學習環境的態度。而學習動機主要指的是三方面, 為學習第二語言所做的努力(effort made to learn the language) 、學習第二語言的 願望(desire to learn the language)以及對於學習第二語言的態度(attitude towards learning the second language)。除了態度與動機之外,語言能力也是影響第二語. 13. 第二語言 習得.

(22) 言習得的因素之一。而值得注意的是,動機和語言能力都有助於正式語言用法和 語境的學習,例如在課室環境所學的語言知識;但是非正式語言用法與語境,則 是受學習動機影響較大,例如任何需要使用外國語言的語境,點餐、買東西等等。 兩種語境皆能促使第二語言習得,而習得第二語言之後,因已具備了語言能力, 能更瞭解外國社會與文化,故語言能力會再與學習者的語言態度相互影響。 所以 Gardner 在 Lambert 研究的基礎上將語言態度納入動機的三要素之一進 行研究,他認為語言態度的重要性並不是在於直接影響學習成效,而是給予學習 動機支撐的力量,語言態度與社會環境交互作用之下影響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學. 政 治 大 言學習前有態度與動機,態度也可能隨著語言學習進步而產生,而動機也隨之維 立. 習動機直接影響學習者的學習成效。陳惠芳(2012)從過往研究中歸納出不僅語. 持。因此,可以發現語言學習成效不只是被動地受動機與態度影響,在學習成效. ‧ 國. 學. 提升之下,也有可能反過來影響態度及動機(見圖 2-2)。. ‧. Nat. y. 語言學習. sit. 語言態度. io. n. al. er. 動機. Ch. engchi. i n U. v. 語言學習 成效. 圖 2-2 語言態度、學習動機、學習成效相關假設圖 (引用自陳惠芳,2012,頁 3) Ellis(1994)總結目前語言態度和第二語言學習的關係,這兩者的關係十分 複雜,不能精確地指出兩者有明確的關係,過往有許多研究在設計上欲分析語言. 14.

(23) 態度語第二語言學習成就的關係,但都沒有獲得直接的因果關係,因此,在分析 兩者的結果必須更謹慎對待。. 四、. 語言態度的相關調查研究. 國外在語言態度的研究上已有相當豐碩的成果,而大部分的研究在測量語言 態度時,皆採用了 Lambert(1967)所創立的假貌相比測驗法。假貌相比測驗法 旨在透過語言或方言變體,誘導出某一族群對另一族群所持的偏見或帶有傾向性 的看法。因此,Lambert 在運用此研究方法時,所研究的對象為兩種不同語言的 族群,採用假貌相比測驗法針對兩組加拿大的大學生進行研究,一組為說英語的. 政 治 大 生(French-Canadian,縮寫為 立 FC),讓兩組受試者聽錄音來評估錄音者的性格, 加拿大大學生(English-Canadian,縮寫為 EC),另一組為說法語的加拿大大學. ‧ 國. 學. 錄音者均為英語及法語雙語者。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大學生均對 FC 有很深的成 見,偏好 EC,他們認為 EC 更聰明、更可靠、更可愛而且個性更強,同時結果. ‧. 亦顯示 FC 的受試者不僅貶低他們自身語言集團的成員,而且比 EC 受試者給予. y. sit. al. er. io. 青,1997)。. Nat. 的分數更低。從此一結果顯示社會普遍存在將 FC 看成是二等公民的偏見(沈依. v. n. 除了針對英文的研究外,亦有對中文方面的研究。中國地廣人多,在地理阻. Ch. engchi. i n U. 礙下,中國境內產生許多方言,這些方言之間彼此不能適用,儼然是不同的語言, 雖然中國境內各方言區說著不能互相溝通的方言,但是在中國境內不論說哪一省 的話,大家都使用著相同的書寫系統,因此,這些話不能被視為中國境內不同的 「語言」,而是「方言」。1992 年普通話在中國政府大力推行之下,擴大普及範 圍。希望使人民都具有普通話的應用能力,但一方面也尊重各方言的使用和文化 價值。因為中國境內方言眾多,許多方言區的學生仍是在掌握一種方言母語基礎 上,將普通話當成第二外語來學習。 沙平(1988)為中國首位運用 Lambert 的假貌相比測驗法研究方言與普通話 對於方言區學生的語言態度。實驗對象為福建莆仙學生進行測試,莆仙學生不僅 15.

(24) 鄉音重而且對於掌握普通話的障礙特別大。研究者依據 Lambert 學習動機理論假 設莆仙學生對於普通話缺乏融合型動機。在此假設下,針對莆仙學生實施莆仙話 與普通話的假貌相比測驗。調查結果確實顯示莆仙學生對於共同語文化集團缺乏 融合型動機,導致普通話的掌握情況不佳。由於莆仙人封閉的地域性,造成他們 頑固的鄉土觀念,進而導致對其他語言文化集團的排他效應。 在沙平開創先河之後,許多中國學者也陸續運用假貌相比測驗法研究中國境 內人們對於普通話與方言的語言態度。張積家(1990)運用假貌相比測驗法,讓 同時會講蓬萊話與普通話的一男一女朗讀相同的文章並錄音,請中國的小學生、. 政 治 大 受到的正面評價比講地方口音的人高上許多。另外,張積家、楊卓華和朱詩敏 立 初中學生以及大學生根據聽後的印象評價說話者的特性,結果顯示講普通話的人. (2003)將受測者改為廣東大學的學生,研究廣東大學生對於普通話和粵語的印. ‧ 國. 學. 象。研究結果顯示廣東大學生對於普通話和粵語講話者評價無顯著差異,原因有. ‧. 三,一為廣東人對於自己的故鄉感情濃厚,造成他們有時會排斥其他語言;二為. y. Nat. 由於改革開放之後,廣東經濟突飛猛進,許多華僑都是講粵語,導致人們有種刻. er. io. sit. 板印象,認為有錢人說粵語,打工的人才普通話;三為由於政府大力推行普通話, 近年來廣東人與外的交流頻繁,廣東人逐漸認知到講普通話是社會的需要,此亦. al. n. v i n 反映在廣東人的心理,認為普通話與粵語平等。龍惠珠(1999)的研究結果亦指 Ch engchi U. 出香港人一般的普通話能力還是偏低,而且他們仍抱有濃厚的地域觀念。張本楠 (2006)針對香港中學生所做的測試,研究結果也顯示對於學習普通話持有正面 態度的學生不足一半,持負面態度約佔學生總人數的一成半,另有約四成的中學. 生對於學習普通話抱持猶豫的態度。此外,研究還發現雖然從中國內地來港的新 移民學生雖然普通話基礎較好,但卻有超過半數的學生因為擔心被歧視而對學習 普通話抱持抗拒的心理。這些論文的研究結果均與張積家等人(2003)研究結果 相互呼應。除上述論文之外,越來越多學者研究方言區的人對於地方口音與普通 話的語言態度,例如:張倩(2003) 〈青島年輕人語言態度研究〉與黎慧(2008). 16.

(25) 〈母語為長沙方言的青少年度長沙方言和普通話的語言態度及使用情況調查〉亦 從語言態度的親和力與地位價值角度探討,兩者皆顯示當地年輕人認同於地方方 言的親和力,但普通話的地位價值高於地方方言。 綜合以上論文的研究結果,在研究中國的口音或是方言時,必須考慮地域因 素,標準語音與方言之間在研究地區的相對地位,由此可見,人們對於普通話與 方言的態度受到語言的社會地位影響。 在中國針對外籍學生對於華語的語言態度調查研究上,倪傳斌、王志剛、王 際平與姜孟(2004)選定上海交通國際教育學院的外籍學生作為調查對象,此研. 政 治 大 的關聯性。結果顯示:外國留學生的漢語語言態度包括情感因素與地位因素,他 立. 究著重瞭解受試者的背景因素對於語言態度的影響,並調查語言態度與學習動機. 們的漢語語言態度對於某些因素的否定與想學好漢語的主觀願望出現分離。一方. ‧ 國. 學. 面,留學生對漢語地位因素的評價低於平均值,表明他們對漢語的地位因素持否. y. Nat. 的漢語學習者代表,顯示了他們想要學好漢語的願望。. ‧. 定態度。但另一方面他們願意到漢語母語者環境下學習,可看出他們本身是積極. er. io. sit. 在臺灣的研究中,較少研究探討外籍學生的語言態度,但已有研究者注意到 近年來到臺灣的外籍學生有快速成長的趨勢,他們大多針對外籍學生的學習動機. al. n. v i n 進行探討。以下分述關於在臺外籍學生學習華語的學習動機的相關論文。 Ch engchi U. 蘇文霖(2003)透過質化研究的訪談法,分析十二位華語學習者的華語學習. 歷程,因學生的學習歷程長(短則二至三年,長則十幾年),可以瞭解其學習情 況之改變,十二位學習者分別是西班牙、義大利、瑞士、美國及俄羅斯,兩位韓 國學生及一位日本學生,華裔學生中一位是美藉臺灣學生及另外三位分別來自美 國、印尼及比利時之華裔學生。研究結果顯示語言本身即為溝通工具性,但刺激 學生的融合型動機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華語教師也可多鼓勵學生以開放 的心態瞭解目標語文化,有助於增進學生的融合型動機。文貞喜(2010)探討在 臺的韓國學生的華語學習動機與學習策略的整體現況,並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韓. 17.

(26) 國學生在華語學習動機與學習策略的差異情形及相關情形。使用問卷調查之方 式,針對臺灣的語言中心採取全面普查。結果顯示中等程度學生的華語學習動 機,工具型動機高於融合型動機。劉麗玉(2011)探討在臺外籍學生的學習動機、 學習適應與學習滿意關係。研究對象為臺灣大學語言中心學習華語的外籍學生, 採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在臺外籍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適 應與學習滿意皆良好,而不同的背景變項對於學習動機、學習適應與學習滿意會 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綜合中國及臺灣關於外籍學生對華語的語言態度以及學習動機的調查研. 政 治 大 好,而且願意離開國家到目標語國家求學的外籍學生,大多學習動機都極為高 立 究,可以發現受到中國經濟崛起影響,許多外籍學生學習華語的動機及態度皆良. 昂,所以學習成效也會因此提升。當然在不同的地區學習以及其自身背景因素影. ‧ 國. 學. 響下,對於華語學習態度仍有不同的影響力,必須審慎地探討分析。. ‧ sit. al. n. 口音的定義. er. io. 一、. 口音與第二語言教學. y. Nat. 第二節. Ch. engchi. i n U. v. 口音又可稱為腔調。Thompson(1991)認為任何一種發音模式如果與某語 言為第一語言者說話發音模式不同,即為口音。Munro(1998)所下的定義為將 某語言作為第二語言學習者發音時,與第一語言者發音呈現出有系統的差異,但 沒有病理上的缺陷,聽話者可以從各種層面聽出口音上的差異,包括母音、子音 等等。平克(1998)提出在發一個語言的詞彙時加上了另一個語言的發音形式。 根據我國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對於口音的定義為:「帶有各民族或地方特色的語 音。」因此,從上述定義中可歸納出,與第一語言者在發音模式上有所差異,可 能是由於地方差異所導致,此即稱為口音。. 18.

(27) 二、. 口音與語言態度的關係. 電影《茶花女》中,原本在倫敦街頭滿口鄉音的賣花少女,經過語言學家六 個月的訓練之後,搖身一變成為有著純正英國腔的上流貴族。由此可知,口音之 於個人的重要性,人們常常透過說話者的口音將對某語言集團的主觀評價加之於 說話者身上。Lambert(1967)所從事的研究即希望透過間接的方式,利用語言 或是口音差異,誘導出某個族群對另一個族群所持的偏見,或是帶有傾向性的看 法。口音的問題存在於全世界,通常說話者的身分可以透過口音推斷出來,而這 種「以言取人」的推斷因缺乏客觀,可能導致種族歧視的問題發生。而口音問題. 政 治 大 說話者的口音是語言的重要特徵之一,口音往往會影響聽話者對說話者的主 立. 的背後即是個人的語言態度所產生。. ‧ 國. 者的口音對於聽話者對說話者的印象產生重大的影響。. 學. 觀評價或看法。Lambert(1967)和 Giels(1982,1985)等人的研究指出,說話. ‧. 張積家(1990)和張積家、王惠萍(1991)的研究證實了 Lambert 等人的看. sit. y. Nat. 法,他們測試了中國學生對於教師的口音是否具有社會心理的影響,結果證實講. al. er. io. 普通話的教師比講地方話的教師擁有較正面積極的社會心理影響;對教師而言,. v. n. 學生的口音也會讓教師對於學生的印象產生十分重大的影響,實驗結果顯示學生. Ch. engchi. i n U. 的口音影響教師對學生的喜愛程度,原因即在於當人們相遇時,常常會以有限的 訊息去評斷對方,而在首次交談時,人們的口音即是評斷的重要依據之一。為什 麼中國學生或是中國教師對於有著不同口音的老師或學生形成不同的語言態度 呢?從中國的語言政策來看,由於普通話是中國的標準語音,因此它的地位比地 方口音更具權威。國家提倡普通話,在城市生活的人也自覺性的學習普通話,自 然造成社會上的人們產生講普通話的人社會地位優於講家鄉話的人的社會偏見。 Schere (1976)指出,在某些語境裡,聽話者對於說話者的印象形成,說 話者的口音甚至比言談內容或是視覺印象更為重要。Schere 的說法可以與王愛君 (2006)互相印證。王愛君(2006)以中國河南口音歧視為例,探討了語言態度 19.

(28) 與社會現象。在中國的電視劇、短劇中,扮演工人、竊賊或人口販子等等常常說 得一口流利的河南口音,導致河南口音成了犯罪、詐欺等負面行為的代名詞,使 人們對於說著河南口音的人常常有先入為主負面的想法。人們的語言態度的形 成,通常是依據自身直接的社會經驗或是間接接受媒體報導的資訊所構成。由此 可見,語言態度的形成,並非一朝一夕,而是經歷史演變所造成。而人們對於某 種口音的語言態度即是經由自身經驗或是外在資訊所建構而成,當整個社會對於 某種口音都抱持同種語言態度,即會對某種語言造成影響,而形成所謂的刻板印 象。. 三、 (一). 政 治 大 外語學習者對於英語口音的態度研究調查 立 針對口音的研究調查. ‧ 國. 學. 由於英語為現在的世界語,許多地區都以英語為第二外語,世界各地學習英 語的外語學習者的人數相當的多,所以針對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的相關研. ‧. 究已有成熟之發展,因此,本論文先從外語學習者對於英語口音的態度研究調查. sit. y. Nat. 的文獻開始探討。. al. er. io. 從語言學的角度探討,普通話和臺灣華語兩者口音的關係,與英國英語與美. v. n. 國英語兩者面臨了雷同的狀況。英國英語是標準英語口音,相較於美國口音則為. Ch. engchi. i n U. 地區性的變體口音。而中國的普通話與臺灣華語因為長期分治的關係,已經變成 兩種不同的口音,雖然都是中文,兩種口音溝通亦無障礙,但是明顯可以分辨出 來兩者的差異。中國的普通話因歷史悠久,所以常被視為是「標準中文」,而臺 灣華語則被視為「變體中文」。 張積家和肖德法(2000)同樣使用了假貌相比測驗法,讓一男一女外籍教師, 錄製四卷錄音帶,並隱瞞受試者兩種口音為同一人朗讀的秘密,排除音質影響的 可能因素,研究中國大學生對於英美口音外籍教師的印象。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學 生對於美國口音的外籍教師的評價比英國口音的外籍教師更高。這個研究結果與 張積家(1990)針對中國學生對於講普通話的老師比講家鄉話的老師獲得更高評 20.

(29) 價的結果有所差異,推論原因他們認為由於中國學生對於美國和英國兩個不同國 家以及民族態度所導致。陳國華(2004)調查師範院校英語專業的學生對於英、 美語的語言態度與文化態度,結果顯示民族的語言活力1影響人們的語言態度, 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文化態度。然而中國學生對於英美的文化態度卻搖擺不 定,推論是由於中國對於美國複雜的情感,以及與西方文化相提並論時,中國人 仍偏向肯定自身文化。 由於英語為世界語的關係,根據 Braj Kachru(1985)提出的世界英語三大 同心圈的概念,身處於外圈的國家也有許多當地母語者精通英語而成為當地的英. 政 治 大 關論文探討學生對於當地人為英語教師以及英語母語者擔任英語教師的看法調 立 語教師,但不免仍受自身母語的影響,英語口音帶有自身母語口音,因此,有相. 查。Timmis(2002)針對全世界四十五個國家,大約六百位的學生與老師進行英. ‧ 國. 學. 語口音的問卷調查,研究者給予兩個選項,請受試者依據選項,選出自己比較想. ‧. 要成為哪一位學生?兩個選項分別是:. y. sit. io. er. 是英語母語者。. Nat. 學生 A:我現在的英語發音就像英語母語者一樣。甚至有時候人們還以為我. 學生 B:我現在的英語發音非常清楚。不論是英語母語者或是非英語母語者. al. n. v i n 都可以理解我的英語,不過我的英語發音仍帶有我自己國家的口音。 Ch engchi U. 研究結果顯示 67%的學生比較希望自己的發音像學生 A;32%的學生則選. 擇學生 B;27%的老師選擇學生 A,39%的老師選擇學生 B,34%的老師表示沒 有特別的偏好。根據學生與教師研究結果之間的差異,學生表示自己發音若成為 學生 A,代表自己英文很好或是不想被母語者歧視等原因。而教師較多選擇學生 B 的原因,推測應是教師選擇一個比較符應現實狀況的選項而非理想中的選項。. 1. Giles, Bourghis 和 Taylor (1977)提出民族語言活力在決定人們對語言的態度、語言使用行為 和民族認同感有很大的影響作用,而其構成要素有三:一為政治、經濟和社會地位;二為說該語 言人數以及地理分布;三為官方或民間的支持程度。 21.

(30) Deyuan He 與 Qunying Zhang(2010)針對中國英語學習者與教師做英語口 音調查,研究方法採用三角檢驗法,分別是問卷調查2、假貌相比測驗法與焦點 訪談法,研究結果卻與 Timmis(2002)的研究有所差異。42%的學生比較希望 自己的發音像學生 A;58%的學生則選擇學生 B;57%的老師選擇學生 A,43% 的老師選擇學生 B。根據中國學生的研究結果,研究者解釋越來越多的學生不再 將自己的英語發音的目標設定在標準英語的高標準上,只要能自由運用英語與他 人交談即可;而中國教師的結果顯示,大多教師仍希望自己學生的口音可以朝標 準英語口音看齊。在假貌相比測驗法中,受試者仍對標準英語偏好高於中國口音. 政 治 大 應能被接受。質化訪談結果與前兩項量化研究的結果都相當一致,互相呼應,增 立. 的英語,但兩者差異並沒有相當大,從此可發現中國口音的英語在中國教學現場. 強研究結果的說服力。. ‧ 國. 學. 鄭俊芬(2009)探討臺灣國小六年級學生對於英語腔調之看法與態度,研究. ‧. 者欲使用假貌相比測驗法,但礙於無法找到一位可以同時擁有當地英語口音以及. y. Nat. 英語母語者口音的錄音者,因此,研究者的錄音材料由美式英語口音的美國籍婦. er. io. sit. 女與臺灣籍婦女所錄製。未告知受試者錄音者的母語背景情況下,請受試者挑選 出其中一位他們認為較適合擔任自己的英語老師,並寫出理由,除了上述研究方. al. n. v i n 法外再輔以個別訪談法。結果發現,三分之二的受試者選擇希望由英語母語人士 Ch engchi U. 擔任自己的英語教師。訪談結果則顯示幾乎所有學童都承認自己的英語帶有臺灣 口音,部分能接受,部分則認為應降低這類的口音,大部分學生皆視美式英語 (General American English)為比較喜愛的發音學習典範,多數學生亦表明不希 望由英語發音帶有非常濃重地方口音的人擔任他們的英語教師。 上述論文探討在學習英語時,學習者普遍希望為英語母語人士擔任其教師, 但目前世界上越來越多人已經開始注意到學習英文時,不應僅侷限於內圈中的國 家的口音,應拓展習者本身的聽力寬度。在英語教學中,已有研究者提出「世界. 2. 此問卷改編自 Timmis (2002)的問卷。 22.

(31) 英語」(World Englishes)的概念,學習者除了學習內圈中美國及英國的英文, 也應注意其自身學習環境可能接觸的口音,拓展自己聽力的寬度(Aya Matsuda, 2003;Richard Morrison & Mathew White,2005)。. (二). 關於華語口音的研究調查 有鑑於近年來華語的影響力與日俱增,華語亦有成為緊接於英語之後的世界. 語的趨勢,但對於外語學習者對於華語口音的態度研究調查數量仍不多,因此, 本篇論文整理過往對於華語口音討論的相關文獻,以作為本篇論文的參考基礎。 目前在華語口音上的調查,大多都集中於普通話與方言語言態度的調查,較. 政 治 大 用兩地語音的差異,設計兩項實驗研究臺灣人聽辨中國普通話的感知因素。實驗 立 缺乏臺灣與中國大陸口音對比差異,任承英(2000)的研究即從此方面著手,利. 一為在語言材料中操弄捲舌音、兒化韻和輕聲,由研究者自行錄音,讓受試者聽. ‧ 國. 學. 辨這些語言材料,反映對於中國口音的感知。從數據中顯示這三個變項確實會影. ‧. 響受試者度中國口音的感知,尤以輕聲最為顯著。實驗二為探討臺灣人對中國口. y. Nat. 音抱持的態度與看法,利用假貌相測驗法瞭解臺灣人對於兩種口音的評價。受試. er. io. sit. 者可分為國語組與臺語組,國語組給予中國口音的評價高於臺語組,顯示不同的 人對於相同的語料亦有不同的感知。. al. n. v i n 蘇文霖的(2003)〈探討社會心理因素對華語學習者之影響〉針對外籍學生 Ch engchi U. 進行質化訪談調查,研究結果顯示,有受訪者認為因為常與臺灣朋友交談,所以 他的口音較接近臺灣人的口音,有捲舌音不清楚及ㄣ﹝en﹞、ㄥ﹝eng﹞不分的 情形。而研究者所受訪的外籍學生對於兩岸口音的差異,有些外籍學生表示已經 習慣臺灣口音,當然也有外籍學生表示較喜歡普通話的口音。另外值得討論的 是,「E 君以未來是教學者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他覺得應該看大環境的需求, 教學朝主流走以北京話的發音為基礎,但是也覺得應該訓練學生熟悉不同地方的 口音,因中國這麼大,不是每個人都能說出一口標準的北京腔。」(頁 198)「F 君閱讀語言學相關理論而瞭解,這樣的不同就像是美式英語與英式英語之別,沒. 23.

(32) 有孰對孰錯的矛盾。」(頁 198)從此與外籍學生的訪談中可以發現,外籍學生 對於兩岸口音上的差異及看法相當成熟,E君所言呼應了陸儉明(2005)所提出 的「大華語」的想法,以普通話為標準,但可依不同地區訂立出適合的標準。世 界華語口音種類之多,訓練學生不同口音華語的聽辨能力仍有其必要。 沈燕(1998)提出在聽力教學中,不應排斥非標準語音的聽力訓練,因為中 國地大人廣,根據所處區域、年齡或文化等等的差異,可能也導致口音的不同, 所以實有培養外國學生聽的適應能力的必要。胡波(2007)亦提出,聽力教學一 般分為三個階段,在初級階段,學生必須奠基良好的語音基礎;等進入中級階段,. 政 治 大 隨之增強,課室中那種脫離現實生活、既標準又清楚的口音已不能引起學生的興 立 開始訓練學生聽懂一些自然口語的能力;至高級階段,學生對實際交際能力需求. 趣,他們希望能和華語母語者進行隨意的語言交流。所以在華語教學中,應本著. ‧ 國. 學. 標準語音再輔以多元口音,拓展學生華語的聽力寬度,目前在華語教學中,已有. ‧. 研究者著眼於拓展多元聽力寬度之研究,如:林逸君(2010)〈中級華語聽力教. y. Nat. 學設計研究─以在台外籍學習者為對象〉 、林姮伶(2011) 〈中高級華語聽力自學. er. io. sit. 教材研究─以不同口音為主之教材設計〉 、蔡佳殷(2014) 〈任務教學法融入華語 聽力寬度教學設計與實施〉等。另外,F 君所提出的看法與本篇論文概念相仿,. al. n. v i n 臺灣與中國兩岸的語音差異,與美式英語與英式英語一般,兩者仍可溝通,只是 Ch engchi U. 長期分治下形成口音上的差異,並無孰對孰錯的答案。因此,本篇論文在此基礎 上,針對在臺學習華語之外籍學生對於兩岸口音差異的看法進行深入探討,希望 研究結果可以提供臺灣華語教師參考。 綜合以上的文獻,可以發現過往文獻在探討兩岸口音的差異研究尚有許多可 深入探討之處,任承英(2000)針對兩岸口音差異進行研究,但其研究對象為臺 灣人,並非本論文欲探討的在臺灣學習華語的外籍學生;蘇文霖(2003)所研究 的對象雖為在臺灣的外籍學生,但他僅使用訪談法作為研究方法,方法過於單 一,有其侷限性。從上述文獻探討中可以發現過往文獻雖已逐漸將外籍學生作為. 24.

(33) 研究對象,但尚缺乏針對外籍學生對於兩岸口音差異方面的研究,本篇論文使用 假貌相比測驗法、問卷調查法,輔以焦點團體訪談法,透過量化及質化雙重方式, 以實證性的研究方法調查在臺灣學習華語的外籍學生對於兩岸口音差異的看 法,希望能得到更客觀,更具可信度的研究結果。. 第三節 一、 (一). 兩岸華語發展與臺灣華語教學. 普通話跟臺灣華語發展的背景. 政 治 大 「國語」是依據北京話為基礎所制定的標準,民國元年(西元 1912 年)教 立 「國語」的制訂. 育部召集臨時教育會議,制定「讀書統一會」章程,隔年(西元 1913 年)正式. ‧ 國. 學. 開會,與會人數共 44 人,為各省代表。以多數決的方式來決定七千餘字的標準. ‧. 讀音。由此可知當時所訂立的國語,並非一地人民口中真實的語音,只不過是一. y. Nat. 種形而上的概念,意識型態的操弄下的產物。因此,黃宣範(1993)對於標準國. er. io. sit. 語的敘述可謂此現象做一佐證:「標準語其實是一種形上的東西,是一種意識形 態。一種超越現實的信念建立之後就形成一套假象,常人為之所奴役,而研究者. al. n. v i n 也無法經由標準語瞭解語言社會的真實。」何萬順(2009)也說: 「我們如果說, Ch engchi U 全臺灣沒有一個人說『國語』,這是絲毫不誇張的。」無疑是呼應了黃宣範對於 標準國語的看法。 從上述文獻可以瞭解所謂的標準國語,並不是真正人民日常所使用的語言, 它不具有所謂語言的生命力,只是一種空泛概念的形塑罷了。. (二). 中國「普通話」的出現 1955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文字改革會議把「國語」改稱「普通話」 。在. 中國大陸,1955 年之後現代標準漢語的正式稱謂是「普通話」。根據 1955 年 10 月「全國文字改革會議」以及「現代漢語規範問題學術會議」通過了普通話的定. 25.

(34) 義: 「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北京音為標準音。」 「普通」二字的意義就是「普 遍通行」 、 「共通」的意思。選擇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原因,是由於北京在過去 歷代一直都是政治文化中心,而中華人民共和國亦以北京為首都,因此,北京語 音對全國人民的影響甚鉅。而當時北方話是漢語各方言中使用地域最廣、使用人 口也最多的一大方言,所以普通話選擇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也是以客觀存在的 事實以及現實使用情況為依據。 1956 年 2 月 6 日,國務院發佈《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 ,將普通話的定義 增補為「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 政 治 大. 為語法規範。」新的定義從語音、詞彙、語法三個方面明確規定了普通話的標準, 使得普通話的定義更為周密。. 立. 因為中國地大種族多,各地區操著不同方言,導致交流的困難,因此中國大. ‧ 國. 學. 陸希望透過推廣普通話,讓全國人民可以溝通無礙,以促進國家之發展。從二十. ‧. 世紀 50 年代推廣普通話以來,透過現代白話文、廣播、電視和電影等進行傳播,. y. Nat. 國務院雖將普通話定義為「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然而普通話並非等同於北京. er. io. sit. 話,主要差異在於部分字的讀音不同、普通話中的兒化和輕聲比北京話大幅減少 許多、說話咬字更清晰等等。造成此種現象之因,是由於大量外地人到北京工作. al. n. v i n 生活,北京人只好捨棄本來的土腔土話,改說「普通話」 ;再加上年輕一代從開 Ch engchi U. 始接受教育起,就開始系統性地學習普通話,在社會上也使用普通話。但兩者也 並非完全無關,應該說北京話和普通話兩者彼此互相靠攏。在推廣普通話的過程 中,國務院規定「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就邁出了向北京話靠攏的第一步。再 者,大批的北京人在全國各地擔任播音員及學校教師,他們將北京話的語音特色 做為普通話的規範向全國各地推廣,因此,許多人幾乎認為北京話即為普通話, 無法將兩者區分開來,所以我們可以說兩者日益靠攏,但並非劃上等號。. 26.

(35) 「華語」在臺灣. (三). 臺灣為一個多語言文化社會,臺灣人口的組成包含了閩南人、外省人、客家 人及原住民,其中閩南人又占大多數。但在臺灣光復後臺灣省長官公署就認定推 行北京話國語的重要性,立即向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請求派遣專業人士,來臺 推行國語。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在民國三十五年 4 月 2 日成立,成立之後便訂 立綱領,大幅推動國語為統一標準語。臺灣在此政策下推行以北京話為基礎的國 語,其他方言皆備受壓抑、排擠。 因為以臺語為母語的人口數眾多,因此臺灣華語受到臺語的影響並不意外,. 政 治 大 祥(1948)(國語推行委員會委員之一)認為國語運動初期在臺灣顯示出不錯的 立. 而且當時國語運動初期便是借重臺語結構與國語類似之便,大力推廣國語。朱兆. 結果原因有以下三點:. ‧ 國. 學. 臺灣主要方言(閩南語、客語)與國語同屬漢語系,方言中有六、七成. 國語、臺語間語音方面差異較大。臺語語音系統較為複雜,從複雜學習. y. Nat. 2.. io. sit. 簡單的系統較為容易。 3.. ‧. 已是國語了,所以學習起來並不費力。. 有一套科學的注音符號,可以幫助識字。. al. er. 1.. n. v i n 因此,對於國語推行委員會而言,方言的知識不但不是學習國語的障礙,反 Ch engchi U. 而是學習國語的基礎(黃宣範,1993)。臺灣人口族群數閩南人口本就是占大多. 數,而國推會又藉由臺語之力來推行國語,臺語影響臺灣華語的關係自然不言而 喻。. (四). 普通話與臺灣華語分流 由於兩岸分治已經數十年,臺灣華語形成的過程與普通話並無太多的接觸,. 但卻受臺語相當程度的影響,因此已經發展了成一種獨立語言(何萬順,2009)。 臺灣華語並不是大家所認知帶有濃厚閩南腔的「臺灣國語」,而是指涉臺灣人民 日常所使用的華語,經過多年與大陸的隔絕,加上與臺灣本有的語言融合,發展. 27.

(36) 出許多與普通話不同的語音特徵。以下綜合各家學者將各項臺灣語音特徵進行統 整並分述之(葉德明 1995;曹逢甫,2000): 1.. 聲母的取代替音:聲母方面,例如以舌尖前音ㄗ﹝zi﹞、ㄘ﹝ci﹞、ㄙ ﹝si﹞取代舌尖後音,ㄓ﹝zhi﹞、ㄔ﹝chi﹞、ㄕ﹝shi﹞;以邊音ㄌ﹝l﹞ 取代舌尖後濁音ㄖ﹝ri﹞等。. 2.. 韻母ㄣ﹝en﹞、ㄥ﹝eng﹞差異不顯著:舌尖鼻音ㄣ﹝en﹞取代舌根韻 尾ㄥ﹝eng﹞;而且ㄥ﹝eng﹞韻常被ㄨㄥ﹝ong﹞取代,例如: 「風」念 成ㄈㄨㄥ﹝fong﹞。. 3.. 政 治 大 如:ㄡ﹝ou﹞容易發成ㄛ﹝o﹞,ㄟ﹝ei﹞容易發成ㄝ﹝e﹞等等。曹逢 立 複韻母區分不清楚:臺灣華語中,常常出現複韻母韻尾丟失的現象,例. 甫(2000)認為上述關於韻母的語音特徵多半受到閩南語元音系統的影. ‧ 國. 完全上聲(第三聲)較少見:上聲(第三聲)的調值為 214,但在臺灣. ‧. 4.. 學. 響。. y. Nat. 華語中,常常只出現前半上(21 或 31,類似四聲)而沒有後半上(14,. er. io. sit. 類似二聲),只有在特殊情境需要時才會將後半上完整發完。 5.. 輕聲字大量減少:許多詞彙的第二音節在「標準國語」中,都讀輕聲,. 6.. 兒化韻少見:葉德明(1995)認為兒化韻是標準北平話的特色,而此種. al. n. v i n 例如: 「東西」 、 「關係」 C、h「太太」等。但在臺灣華語中大多都不讀輕聲。 engchi U 語音在臺灣語音中已逐漸式微。. 除上述現象之外,熊子瑜、李愛軍(2012)透過語音分析軟體,採用了實驗 語音學的方法,發現臺灣華語因為受到臺語發音的影響,臺灣華語的聲調音域範 圍較普通話窄,所以聽起來普通話的抑揚頓挫比臺灣華語明顯許多。曾金金 (2008)亦發現臺灣華語調域較低且較窄,相差達 14 赫茲,人耳可聽出差異, 而且因為臺灣華語調域較窄,語調較平,而普通話調域較寬,語調變化較大,故 有臺灣人說話較溫柔,中國人說話抑揚頓挫較明顯之說法。胡維庭(2012)提出. 2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level of the variables to pension reform,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job characteristic,

學生平均分班,非 華語學生與本地學 生共同學習主流中 文課程,參與所有 學習活動,並安排 本地學生與非華語 學生作鄰座,互相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大學及絕大部分專上院 校接納應用學習中文(非華語學生適用)的「達 標」

學生平均分班,非 華語學生與本地學 生共同學習主流中 文課程,參與所有 學習活動,並安排 本地學生與非華語 學生作鄰座,互相

如何 如何在小學語文課程中加強中華文化的學習 在小學語文課程中加強中華文化的學習 在小學語文課程中加強中華文化的學習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students in learning in inequalities with one unknown, as well as to collect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and errors in problem solving..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hospital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based o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also determine the moderating

Due to the high technology change and rigorous global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the dynamic customer preference needs and short product lifecycle intensify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