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的地震防災教學之教學成效比較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不同的地震防災教學之教學成效比較研究"

Copied!
32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麗文博士

不同的地震防災教學之教學成效

比較研究

研究生:林曉君 撰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

(2)
(3)

不同的地震防災教學之教學成效比較研究

摘 要 地震的發生不可預測,但是地震所帶來的災害卻可以因為事先的防範措施而降低,因此, 防震教育應該列入教學中,以降低地震所帶來的可能災害。本研究想要瞭解哪一種教學法能 有最好的教學成效,因此採取準實驗研究法來比較兩種不同的地震防災教學成效。以國小五 年級的某六班為教學對象,將其分成三組班級實施教學:甲組先進行課室教學在到戶外教學、 乙組僅進行課室教學、丙組不參與任何教學。利用「國小五年級學童對於地震認知及防震態 度之測試問卷」來瞭解三組學生在地震認知、防震態度上的差異,以及利用技能評量方式來 瞭解三組學生在防震技能上的差異,並藉由晤談方式來深入瞭解學生在地震概念的想法。 研究結果發現甲、乙兩組學生的地震認知、防震態度在教學前後有顯著的提升。甲、乙 兩組的地震認知、防震技能均顯著優於丙組,甲組的防震態度顯著優於丙組,所以,戶外教 學方式比課室教學方式更能顯著提升學生的防震態度。但甲、乙組兩組在後測中,認知、態 度及技能三部分並沒有顯著相關,反而是丙組的認知與技能出現顯著負相關。各組內不同性 別與不同背景因素之學生在地震認知、防震態度、防震技能上的差異很少。 本研究建議(1)教學者可參考本研究之戶外教學方式進行地震防災教學來提升學童的防 震態度。(2)後續研究者可基於本研究的技能評量工具發展出更能推廣至其他學校的工具。(3) 後續研究者可再深入探討地震相關影片介入教學之成效。 關鍵字:防震教學、教學成效、技能評量、戶外教學

(4)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Seismic Hazard Mitigation Teaching Methods on

the Fifth Grade Students

Abstract

We can not predict when and where the earthquake will be happen, but we can get ready before the disaster occur to reduce the damage. Therefore the students should be taught the curriculum for seismic hazard mitigation.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eismic hazard mitigation teaching methods on students’ earthquake knowledge, seismic hazard mitigation attitude and skill. The researcher divided the six classes of elementary fifth grade into three groups. Group A was taught the course about seismic hazard mitigation first and visited the The 921 Earthquake Museum of Taiwan. Group B was only taught the course about seismic hazard mitigation. Group C w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questionnaires of earthquake knowledge and attitude were designed for this study and the authentic assessment was used to test students’ responses. Some students’ interviews were used to understand students’ earthquake conceptions.

It was shown that there were remarkable difference on the earthquake knowledge, seismic hazard mitigation attitude between the before/after the course of seismic hazard mitigation of Group A and group B. The earthquake knowledge and the seismic hazard mitigation skill of group A and group B we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group C. The seismic hazard mitigation attitude of group A we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group C.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earthquake knowledge, seismic hazard mitigation attitude, and seismic hazard mitigation skill in these three groups. But the group C has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earthquake knowledge and seismic hazard mitigation skill.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s and different backgrounds.

It was suggested that (1) the teacher can collate the teaching model of group A to teach seismic hazard mitigation course by outdoor learning. (2)The follow-up can develop the authentic assessment tools base on this research to publish other schools. (3) The follow-up can inquire the effect of earthquake videos on seismic hazard mitigation teaching.

Key words:seismic hazard mitigation teaching, teaching effect, authentic assessment, outdoor learning

(5)

目 次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 II 目次...III 表目次... V 圖目次... V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4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地震成因與分佈...7 第二節 地震的災害...13 第三節 防震教育之探討...18 第四節 戶外教學...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44 第一節 研究流程...44 第二節 研究架構...46 第三節 研究對象...46 第四節 研究工具...49 第五節 資料分析...59 第四章 研究結果...62 第一節 不同教學方式對學童地震認知的影響...62 第二節 不同教學方式對學童防震態度的影響...73 第三節 不同教學方式對學童防震技能的影響...81 第四節 影響學童地震認知、態度及防震技能之背景因素...89 第五節 學童地震相關概念的探討... 11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28 第一節 結論...128 第二節 建議...132 參考文獻...134 中文部分...134 英文部分...139

(6)

附錄 附錄一 測試問卷………129 附錄二 訪談紀錄表………138 附錄三 教案………139 附錄四 活動單………....143 附錄五 技能評量實施方式與配分說明………145 附錄六 技能評量記錄單………149

(7)

表目次 表 2-1 民國 82 年課程標準之防震相關內涵 ...22 表 2-2 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與防震災相關之內涵 ...24 表 2-3 九年一貫的國內教科書有關防震災教材之整理 ...24 表 2-4 相關國小防震教學之研究 ...32 表 2-5 戶外教學之實施步驟 ...39 表 2-6 戶外教學相關研究之成效 ...42 表 3-1 實驗研究樣本人數表 ...47 表 3-2 研究對象之差別 ...47 表 3-3 地震認知試題分析 ...53 表 3-4 防震態度試題分析 ...54 表 3-5 問卷、地震專家概念圖與晤談大綱之專家審查表 ...54 表 3-6 技能評量記錄單之專家審查表 ...56 表 4-1 學童在地震認知分項概念的表現 ...65 表 4-2 學童在地震認知分項概念的表現 ...69 表 4-3 學童在防震態度分項概念的表現 ...77 表 4-4 學童在技能評量的總得分率 ...81 表 4-5 學童在「準備救難維生包」的得分率 ...82 表 4-6 學童在「廚房」的得分率 ...83 表 4-7 學童在「教室」的得分率 ...84 表 4-8 學童在「電梯內」的得分率 ...85 表 4-9 學童在「客廳」的得分率 ...86 表 4-10 各組學生地震認知後測、防震態度後測、防震技能之相關 ...88 表 4-11 整體男女生在地震認知前後測的表現 ...89 表 4-12 男女生在不同教學法中地震認知前後測的表現 ...90 表 4-13 整體男女生在防震態度的表現 ...90 表 4-14 男女生在不同教學法中防震態度前後測的表現 ...92 表 4-15 整體男女生在防震技能的表現 ...92 表 4-16 男女生在不同教學法中防震技能的表現 ...92 表 4-17 教學方式對不同性別學生地震認知之影響 ...93 表 4-18 教學方式對不同性別學生防震態度之影響 ...94 表 4-19 教學對男女生防震技能的影響 ...94 表 4-20 九二一地震的印象對學童地震認知的影響 ...95 表 4-21 九二一地震的印象對學童防震態度的影響 ...97 表 4-22 九二一地震的印象對學童防震技能的影響 ...97

(8)

表 4-23 教學對不同九二一地震印象之學童在地震認知的影響 ...98 表 4-24 教學對不同九二一地震印象之學童在防震態度的影響 ...99 表 4-25 教學對不同九二一地震印象之學童在防震技能的影響 ...99 表 4-26 閱讀科學讀物頻率對學童地震認知的影響 ...100 表 4-27 閱讀科學讀物頻率對學童防震態度的影響 ...101 表 4-28 閱讀科學讀物頻率對學童防震技能的影響 ...101 表 4-29 教學對不同科學讀物閱讀頻率之學童在地震認知的影響 ...102 表 4-30 教學對不同科學讀物閱讀頻率之學童在防震態度的影響 ...102 表 4-31 教學對不同科學讀物閱讀頻率之學童在防震技能的影響 ...103 表 4-32 欣賞地震相關影片頻率對學童地震認知的影響 ...104 表 4-33 欣賞地震相關影片頻率對學童防震態度的影響 ...105 表 4-34 欣賞地震相關影片頻率對學童防震技能的影響 ...105 表 4-35 教學對不同地震相關影片欣賞頻率之學童在地震認知的影響 ...106 表 4-36 教學對不同地震相關影片欣賞頻率之學童在防震態度的影響 ...106 表 4-37 教學對不同地震相關影片欣賞頻率之學童在防震技能的影響 ...107 表 4-38 防震演練經驗對學童地震認知的影響 ...109 表 4-39 防震演練經驗對學童防震態度的影響 ...109 表 4-40 防震演練經驗對學童防震技能的影響 ... 110 表 4-41 教學對不同防震演練經驗之學童在地震認知的影響 ... 110 表 4-42 教學對不同防震演練經驗之學童在防震態度的影響 ... 111 表 4-43 教學對不同防震演練經驗之學童在防震技能的影響 ... 111 表 4-44 受訪學童的地震知識程度及來源 ... 113 表 4-45 學童的防震知識及其來源 ... 115 表 4-46 學童對地震所形成的現象及災害的認知 ... 118 表 4-47 學童對防震演練之觀感 ... 119 表 4-48 學童對救難維生包的體認 ...122 表 4-49 學童在影像館欣賞影片之感想 ...125 表 4-50 學童對戶外教學課程的感受 ...126

(9)

圖目次 圖 2-1 Ford的戶外教學階層...36 圖 3-1 研究流程圖 ...45 圖 3-2 本研究架構 ...46 圖 3-3 甲組之教學流程 ...50 圖 3-4 乙組之教學流程 ...50 圖 3-5 丙組之教學流程 ...50 圖 3-6 地震專家概念圖 ...51 圖 4-1 學童在整體地震認知的表現 ...62 圖 4-2 學童在地震知識的表現 ...63 圖 4-3 學童在防震知識的表現 ...64 圖 4-4 學童在整體防震態度的表現 ...73 圖 4-5 學童在「能說出個人生活中與災害相互關係之正確防災態度」的表現 ...74 圖 4-6 學童在「能說出個人生活中與災害相互關係之正確防災態度」的表現 ...75 圖 4-7 學童在「能主動關懷個人所處的環境,以便達成災害發生時及時逃生之安 全目標」的表現 ...75 圖 4-8 學童在「能隨時發揮生命共同體的體認,人饑己饑,人溺己溺的精神」的 表現 ...75 圖 4-9 學童準備的救難維生包物品之長條圖分佈 ...82 圖 4-10 學童在「廚房」中各項表現的長條圖分佈 ...83 圖 4-11 學童在「教室」中各項表現的長條圖分佈 ...84 圖 4-12 學童在「電梯內」中各項表現的長條圖分佈 ...85 圖 4-13 學童在「客廳」中各項表現的長條圖分佈 ...87

(10)
(11)

第一章 緒論

人類活動導致地球環境劇烈變遷,因此,各種天災人禍也與日遽增。聯合

國將 1901~2000 年規劃為「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IDNDR,International

Decade for Natural Disaster Reduc –tion),主要目標就是要透過聯合國教科文

組織舉辦各項防災教育活動來協助災害認定、落實災害防治計畫(許民陽, 2003a)。我們無法控制天然災害的發生,但我們可以利用災害的防範措施來減 低其損失。在所有災害中,地震的發生是最不可預測,王維悅(2004)指出過 去 20 年中地震災害居各類自然災害之首,而全世界因地震死亡的人數占自然 災害死亡總數的 58%。但是地震所帶來的災害卻可以因為事先的防範措施而 降低許多,我們可藉由防災教育的方式提升民眾對災害的認知,喚起民眾對災 害的警覺心及培養防災技能,進而減輕災害所帶來的衝擊。因此,防震教育應 該列入教學中,以降低地震所帶來的可能災害。本章共分成五節,第一節說明 本研究之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第三節為待答問題,第四節為 本研究重要名詞解釋,五節則說明本研究的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地震對於我們這個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的台灣來說是司空見慣的現象,台 灣幾乎天天都有地震,地震的發生屬於正常的能量釋放。但是,按照中央氣象局 資料顯示往往在數十年會有一次大規模的能量釋放,而造成慘重的生命財產損 失。 我們無法改變居住在台灣有多地震的事實,但是,我們可以學習如何減少災 害,去面對無法避免的衝擊(陳碧梅,2001)。許多先進國家如英國、法國、德 國、瑞士、美國等對危機處理制度都有一系統性的規劃。從各國的危機處理層級 來說,地方政府佔有相當重要的角色,而廣泛的防災教育可以訓練人民在災害發

(12)

美國、日本、英國等國都已將防災教育融入課程當中來培養學童的防災素養,進 而將防災理念由學校推廣至社區,強化整個國家的防災能力。 有鑑於先進國家在防災教育上已經有較健全積極的規劃了,我國在最近一次 「九二一」大地震中也記取教訓,政府方面逐漸在加強災害防治教育,希望透過 災害防治教育的宣導與加強來防範未然以減低災害來臨時所可能帶來的浩劫。讓 學童能建立正確的地震知識並培養正確的防震觀念,以及建立積極的防震態度。 因此,目前在我國的「國家永續發展策略」中已將「災害與應變」的「防災教育 推廣活動」列為首要工作。教育部並在「防災教育白皮書」中提到學校推動防災 教育的重點在於建立「預防重於治療」的觀念,再逐漸邁向降低災害的願景。教 育部推行的「防災科技教育計畫」也募集了舉多專家學者共同發展出一套適合我 國的防災教材。 在防震課程部分,黃麗津(2001)指出九年一貫的課程綱中雖有將防災教育 的精神融入各領域中,但並未具體提出「學校防災教育」課程單元的定位。但在 許多相關研究中可發現,大部分教師們會認為防震課程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日本

的 Karnci, Aksit & Dirik (2005)研究並指出可設計降低災害的技能課程來做防震

行為上的改變。因此可見國內地震防災教育的規劃是相當迫切需要的。而且我們 也需再利用防震模擬訓練來讓孩子熟悉減災、整備、應變、復原的防震減災流程, 讓孩子能在地震來臨時便能最快做出最佳的判斷,把握第一時間,爭取生命及財 產上的安全。 目前教育部在教材編寫方面已經編有九年一貫天然災害及人為災害教材 (教育部,2005),共分成三階段,第一階段為國小一到三年級,第二階段為國 小四到六年級,第三階段為國中一到三年級。由於目前所有的教材尚屬於試驗階 段,尚須經過試教及修正才能編寫成正式發行於全國的版本。因此,本研究欲參 考教育部現階段所編制的防災教材,另加上研究者所認為防震需要的知識加以編 製成防震教育教材,來實施地震防災的課室教學課程,並會利用「九二一地震博 物館」來設計有關地震防災教育的戶外教學課程,以檢驗課室教學與戶外教學的

(13)

教學成效來供防震教育教材編寫及課程設計之後續參考,也希望對地震防災教學

(14)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本研究試圖找出在地震防災教學中比較好的教學模式,因此使用不同地震 防災教學方法來比較其教學成效。以自編的工具來瞭解:1.各組學童在教學前後 其地震認知、防震態度以及防震技能的差異。2.學童的背景因素與教學方法是否 會相互影響。3.深入瞭解在自編評量表現高、低成就之學童其地震相關概念的想 法。 本研究根據研究目的,想藉由實驗設計的方式來回答以下研究問題: 一、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童的地震認知在教學前後之差異? 二、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童的防震態度在教學前後之差異? 三、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童在防震技能之差異? 四、學童的背景因素是否會影響其地震認知、態度及防震技能表現? 五、學童在地震概念的想法與來源為何?

(15)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一、教學成效 本研究欲探討的「教學成效」係指利用本研究所發展出的評量工具 來比較學生在前後測上的差異,如果後測的結果較前測提升或實驗組後 測結果較對照組高,即視為有教學成效。在技能評量部分,由於沒有前 測,因此相互比較實驗組及對照組的得分,如果實驗組高於對照組亦視 為有教學成效。 二、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 本研究中所指的「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是目前由台中國立科學 博物館所管理的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地址位於台中縣霧峰鄉的舊光復 國中小校區。 三、實驗組與對照組 由於本研究為準實驗研究,因此設有實驗組與對照組。本研究之 實驗組共兩組,分別為「進行課室教學後再到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進 行戶外教學」的甲組,與「僅進行課室教學」的乙組。對照組為「不 進行任何教學」的丙組,僅供對照之用。

(1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採立意取樣,以研究者所任教的學校之五年級學童為主,總共六 個班級。 二、研究限制 (一)由於本研究樣本為立意取樣,因此所得的結果僅供參考,不可過度推 論。 (二)本研究的質性晤談部分,因涉及個人主觀的判斷,因此不易達到客觀 的程度。 (三)本研究假定進行質性晤談時受訪的學生能夠真確的說出自己的想法概 念,以供研究者作分析之用。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地震災害往往是所有災害中最無法預期的,所帶來的災害也是最急遽的,因 此,如何降低地震時可能帶來的災害,以減輕其所帶來的生命財產損失是相當值 得去思考的一個問題。以下深入瞭解地震的成因與分佈、地震的災害、防震教育 之探討。由於本研究計畫其中一組的地震防災教學為戶外教學方式,因此另對戶 外教學做深入探討。 第一節 地震成因與分佈 根據聯合國統計顯示已開發國家會透過對自然環境的瞭解來減少災害發生 的機會與威脅,並透過各種方式來讓災害發生時的損失減至最少(林俊全, 2004)。因此,生活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的我們也必須先對地震多些瞭解來規劃 出防震減災的因應之道,以下對地震的成因及地震的分布來做探討。 一、地震的成因 在科學尚未昌明的時代,因為人們對於自己視野所不及的事物總是充 滿著需多想像力,因此世界各地都有著關於地震的古老傳說。日本人將其歸 因於地下底熟睡的鯰魚從熟識中醒來造成地震;西伯利亞群島人認為載著地 球跑的狗而因身上有跳蚤在抓癢而成地震;北美的印地安人認為地底下住著 一隻巨大烏 ;蒙古人則人為地底下有一隻大青蛙;十八世紀前的西方人認 為地震是上帝對異教徒的一種嚴厲的懲罰;紐西蘭的毛利族認為火山與地震 之神羅奧摩柯在母親低頭餵乳時,不小心被壓入地面,此後就不斷咆哮,並 噴出火焰;亞里斯多德認為和緩的地震是地球內部的風吹出洞穴而來,而嚴 重的地震是吹入地下洞窟的大風所造成的;智利南部、古希臘羅馬與義大利 把地震歸因於蛇;中國認為是龍震撼大地;高加索地區認為地震是因大牛在 地上搖撼它的犄角之故;台灣、希伯來人和薩諾斯也都認為是牛造成地震;

(18)

(蔡衡、楊建夫,2004;Levy & Salvadori,莊安祺譯,1997)

直到十八世紀中,有科學家紀錄了義大利南部卡拉布里亞的大地震,此

後地震學的研究才逐漸擺脫神話和迷信(Levy & Salvadori,莊安祺譯,

1997)。美國的 Reid 於 1906 年研究舊金山地震後提出「彈性彈回論」,他認 為地殼是有彈性的,而地球內部有一種推動地殼岩層的力量,岩層長期間受 到扭曲或變形,如果超過其彈性極限,會突然折斷而產生劇烈移動便會釋放 出之前被扭曲時所儲存的能量,這就是地震機制。接下來日本的田志博士從 地震波 P 波的觀察中發現了地震的「推起」與「下拉」現象,而提出了地震 的「四象限型」模式;本多弘吉博士於 1950 年代末期再配合力學觀念,利 用數學解析「四象限型」模式,提出了「雙偶力(double couple)理論」, 確立了地震是斷層運動的新觀念(阿不勝征,2000,李毓昭、張佳微和譯)。 隨著科學研究理論的演進,目前科學家將地震發生的成因主要分成自然的與 人為的。 (一)自然的地震: 自然的地震以板塊運動形成的構造性地震為主,由於外地核加熱了 地函,而使地函也產生了對流作用,使地函也產生了對流作用,帶動了 覆蓋在上方的板塊進行板塊運動。當斷層錯動斷裂滑動時,長期積蓄下 來的應變能量在瞬間變成摩擦熱和地震波釋放出來,地震波所因起的地 盤震動即是地震的開始。 另外尚有火山爆發,火山爆發前大量岩漿已在地底聚集膨脹,可使 岩層斷裂或使原有的斷裂再度發生變動,產生地震,同時這也是火山爆 發的前兆,火山爆發後,由於地下塌陷同樣會再造成地震。隕石撞擊、 山崩、洞穴塌陷、礦坑落磐都會引起地震,不過這些數量都不多,規模 亦較小。 (二)人為的地震: 人為的地震有人工爆破、開鑿隧道、核子試爆、震測探勘、開採油

(19)

田、水庫蓄水、地下水補助等,目前這類地震規模不算大,但在施工前 需估計其可能性以確保安全。(黃朝恩,1991;中央氣象局,2005) 地震發生時多數是由一系列的地震接踵而至,在主要地震發生前,常常 會有小震動,表示地下岩石中所積聚的應力已達臨界點,隨時可能發生地 震,稱做「前震」(何春蓀,1990),由於是較小且持續時間短的地震,有時 候會感覺不到,甚至有的地震是沒有「前震」的。接著就是造成地表大幅度 震盪的主要地震。稱為「主震」,主震過後便是搖晃程度較主震小的「餘震」, 有時餘震搖晃程度雖小,但因主震已將建築物的結構破壞,因此接下來的餘 震也可能造成更大的災情,不得不多加留心及注意(蔡衡、楊建夫,2004)。 地震發生時,震源所引起的擾動以彈性波來傳播,主要分為「體波」及 「表面波」 兩種。地震剛發生時首先產生「體波」穿透地球內部,分為 P 波(primary wave )和 S 波(secondary wave),P 波的粒子沿震波傳遞方向前後震動,介質會交替產生 壓縮與膨脹,如同聲波,它的速度最快,每秒 6 公里的速度穿越土石,穿 越水時只有三分之一;S 波的粒子與震波傳遞方向垂直震盪,介質會因地震 性質上下、左右(或兩者兼具)扭曲,它的速度每秒 3 公里,因為震動頻 率較低與振幅較大導致速度較慢,但比 P 波危險。體波傳至地球表面之後

造成「表面波」,可分為樂夫波(love wave)和雷利波(rayleigh wave),樂

夫波傳遞方向與粒子的測向震動方向垂直,不過振幅會隨深度快速下降,

速度與性質都像 S 波,造成了我們在地震中所感受到的地面搖晃雷力波會

繞著與震波方向垂直的橢圓運動,振幅會深度而減少,它的頻率低及振幅

(20)

地震」的震源深度在地面以下 70 公里內,有時 0~30 公里稱為「極淺地震 」。「中源地震」的震源深度在地面以下 70~300 公里間。「深源地震」的震 源深度在地面以下超過 300 公里的地震。如果地震發生在人口稠密區,通常 以淺層地震所釋放出來的能量最大及造成的災害最為嚴重。 地震的大小及發生位置可經由體波及表面波的計算獲得。地震的震度是 以在地表所測到的加速度為依據,目前我國氣象局報導的地震所採用的是目 前世界通用的「芮氏地震規模」,主要將震度分為 0-7 等級,共八個等級。 等級越大表示地震所釋放出來的能量越多。 在地震預測方面,地震預測就是希望能在地震前預知其「時間」、「地 點」、「大小」來降低生命財產的損失(阿不勝征 2000,李毓昭、張佳微 和譯)。而目前許多科學家正從事預報地震的研究,最主要有觀察岩石的物 理變 化、地下水面的變化、岩石的電阻和磁力性質變化、地上水面高低、 水的顏色、水的化學性質和溫度變化、井水中氡氣含量、動物的不安行為來 做地震指示(何春蓀,1990)。 中國大陸在過去數十年已經組織了許多農民、學生、教師、士兵和地震 學者形成網路, 來研究地震前兆。在 1975 年中國遼寧海域,因發現冬眠的蛇跑出洞口凍死等動 物及物理異常現象,經國家發布之後,後來果真發生規模 7.5 的大地震,由於 人民事先已經被疏散了, 因此解救了數千人的生命。然而,隔年 1976 年中國北部發生了著名的唐山大地 震,造成 25 萬人喪生的慘重災情,由於地震來時完全無徵兆,動物行為無異常,因此顛 覆了利用動 物異常行為觀測的想法,蘇聯也曾對大地震前的動物異常行為觀測,並發布西 伯利亞將有大地震的消息,然而地震並為發生,反而導致很多人凍死西伯利亞

(21)

地震前兆的判斷標準無一定的規準,地震預測的準確性是受到質疑的。 美國地質調查所為了預測地震於 1984 年在 Parkfield 佈署地震、大地測量、 地球化學分析等許多精密的儀器,日本於 1978 年在 Suruga 地區也同樣設法預 測地震,但預期的結果皆沒有發生。因此可發現地震預測相當困難(蔡衡、楊 建夫,2004)。人類可能永遠不能夠完全滿意地精確預知地震的時間和地點, 但他至少可以學習如何和地震共處,以獲得相對性的安全(黃朝恩,1991)。 所以,事先做好預防工作來降低災情的損失才是當務之急。 二、地震的分布 全球的地震主要集中在幾條狹窄的地帶上,因此稱之為地震帶。主要分 為「環太平洋地震帶」:全世界約有 80%的地震發生於這裡,它的分佈從南美 安地斯山脈南端經中南美洲西海岸到北美洲,再經阿拉斯加、阿留申、千島群 島、日本、琉球、台灣、菲律賓、印尼到紐西蘭止,恰環太平洋一周,由於它 也是火山分佈地帶,所以又稱做「火環」,所有深源、中源、淺源地震皆有發 生。「歐亞地震帶」:又稱地中海地震帶,此地震帶成東西走向,從地中海北岸 開始,經義大利、西西里島、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北方到中國青藏 高原邊界,其分支又延伸到新疆、甘肅、陝西等地,全世界約有 15%地震發 生在此地,並以中源、淺源為主。「中洋脊地震帶」:分佈在大西洋、印度洋、 東太平洋脊北極海等中洋脊上,全世界約有 5%的地震發生在這裡,且多屬於 淺源地震。另外如 1882 年的美國密蘇里州新馬德里和 1976 年河北唐山,地點 雖在大陸的內部,但因為內部地殼的應力超越了岩石強度,因此也產生破壞性 相當強的地震(何春蓀,1990;蔡衡,楊建夫,2004)。 台灣位於亞洲大陸東南緣,就地殼構造運動及岩性而言,地處歐亞大陸板 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碰撞區,菲律賓海板塊每年以 7-8 公分的速度撞上歐亞大 陸板塊,造成台灣島的隆升,中央山脈每年平均上升 0.5-1 公分,也引發了許

(22)

台北南方經台中、嘉義而至台南,主要是台灣的沖積平原與丘陵地帶,地震次 數少,但餘震多,範圍廣闊,震源淺,餘震多,地殼變動激烈,加上人口密集, 因此較可能造成嚴重的災情。東部地震帶:北起宜蘭東北海底向南南西延伸, 經花蓮、新港到台東一直到呂宋島。此帶北端自宜蘭與環太平洋地震帶延伸至 西太平洋海底相連,特徵是地震次數多,震源較西部深。東北部地震帶:此帶 自琉球群島向西南延伸,經花蓮、宜蘭至蘭陽溪上游附近,震源深度從淺層到 300 公里之深。台灣是個年輕、構造活動活躍的地區(蔡衡,楊建夫,2004)。 對地震的成因多一分瞭解,我們就可以減少一分恐懼,雖然我們無法防止 地震的發生,但我們可以針對其成因來做好防震的規劃及準備以降低可能的損 失。羅俊雄(2001)指出在台灣有 90%以上的地震是由斷層的錯動所引起的, 根據中央地質調查所的資料顯示台灣主要的活斷層共有 51 條,隨時都有可能 有地震災害。而地震災害損失往往相當驚人,因此在台灣的居民都應該對地震 有多一分警覺意識,事先做好預防措施,來降低可能的災情。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地震成因主要分為兩種,一種為「自然」的板塊 運動、火山爆發、隕石撞擊等。另一種為「人為」的人工核爆、開採油田、開 鑿隧道等。然而,自然發生的地震是無法準確預測的,台灣也位於全世界的三 大地震帶上。因此,為了讓國小五年級的學童更加深入瞭解地震的成因及分 布,本研究將地震的知識規劃成「地震成因」、「專有名詞」、「地震預測」四部 份,並以這四部分作為本研究設計地震防災教材及發展問卷的依據。

(23)

第二節 地震的災害 災害的種類相當多,雖然地震只是其中一項,但在諸多不可預測的災害死 亡風險中,地震高居第三位(蔡衡,楊建夫,2004)。王維悅(2004)指出地震 災害居各類自然災害之首,二十世紀以來全世界因地震死亡的人數占自然災害死 亡總數的 58%。所以,地震所成的災害相當急遽且廣泛,我們必須對它所造成 的災害多一分體認與瞭解,並用嚴正謹慎的態度去面對它,來減輕其可能帶來之 危害。因此,以下針對「地震所引起的災害」與「地震防範措施」來做探討。 一、地震所引起的災害 地震為地球內部岩石破壞後再利用地震波傳至地表的情況,其所造成的 損壞常常是由搖晃、地盤變形或滑移以及海嘯等所引起的。以下歸納整理出 蔡衡和楊建夫(2004)、阿不勝征(2000,李毓昭、張佳微和譯)、何春蓀(1990) 等學者的看法,將常見的地震災害分成「直接性的災害」與「間接性的災害」 兩大類: (一)「直接性的災害」所指的是地震發生時直接引發自然現象的改變,進而 對人的生命或財產造成損失,常見的有下列幾種: 1.地面斷裂:當斷層活動沿著斷層的兩側發生數公分到數公尺的錯動時, 就會造成地面破裂、地盤隆起或陷落的情況。 2.崩山:指坡面上的鬆散物質受重力影響,產生望下坡移動或滑動的現 象稱為崩山,多發生在山地坡面較陡且地質脆弱的地區。 3.土壤液化:地震發生時,強烈的震動會使原本吸附在土壤層中的水滲 出,使土壤變得更軟,由時也會有噴沙的現象出現。如 果液化土壤上方有建築物,會導致建築物下沈。 4.地盤下陷:靠近震央需分布著物質鬆散未被壓密的岩層時,或是地震鑿 成的張力拉裂,容易造成地表陷落或凹陷,如果在海邊,

(24)

倒塌,如果有人員無法及時避難,會造成人員傷亡,常 見有房舍倒塌、道路或橋樑損毀,而房屋抗震能力較弱 的地區往往會造成重大傷亡,如 1976 年中國唐山大地 震,因許多房屋為泥造或磚造的,因此造成 25 萬人死亡。 (二)「間接性的災害」所指的是地震引發其他人為活動或建築物的改變或破壞, 對人們的生命財產造成傷亡和損壞。常見的有: 1.火災: 在地震引發的間接性災害中,以火災最為頻繁,導致的死亡人數 也最多。何春蓀(1990)指出在大城市中差不多有 95%的災變是由地 震所引起的火災所造成的。如 1923 年的日本關東大地震中有一半的罹 難人數是死於火災。如果在人口密集區發生地震,可能引起火爐傾倒、 瓦斯油氣管線斷裂及電線短路而引起火災,若此時水管又被震裂,會導 致搶救困難而釀成更大的災難。 2.海嘯: 活動斷層的破裂面延伸至海底造成海底地震或因震源接近海底,造

成海底瞬間產生垂直錯動,所產生的地震海波(seismic Sea Waves),在

接近海岸時常常可以形成海嘯,強大的地震可使海嘯傳至幾千甚至幾萬 公里遠的沿海國家,造成毀滅性的災難(何春蓀,1990;蔡衡,楊建夫, 2004)。 3.水壩破壞: 地震時,水壩因水庫中的大量水體劇烈震動、強烈的地表震動或山 崩而被破壞,壩體崩裂後傾洩的洪水可能會對下游居民造成相當嚴重的 傷害。 4.維生管線破壞: 維生管線包括電力、電訊、瓦斯、自來水、交通運輸系統等,通常 成網狀分布,本質較脆弱,地震來時極易受損而引起災害。這些系統一

(25)

旦受損,不但會導致間接性的災害,也會癱瘓救災工作,導致災害成的 擴大。 地震的災害具多樣性,舉凡有人員傷亡、房屋倒塌、火災、水災、交 通中斷、海嘯、建築物毀損…等。隨著新的居住環境、生活方式改變,地震 災害相對也會起變化,儲油槽的興建可能更容易引發火災,現代化的磚牆建 築可能會擴大損害,今後的震災想必會更加多元。因此,為了減低災害所造 成的人員傷亡及損失,應該落實防震宣導及演練並加強大眾的防震措施。 就災害性地震而言,全球每年發生 170 個規模大於 6.0 的地震,亦即 平均每兩、三天即可能發生一個導致災害之地震(中市消防局,2005)。就 地震所可能造成的災害,跟隨著各社會環境的變遷與經濟快速發展之下, 地震所帶來的災害越來越讓人無法想像,因此防災教育的實施更是刻不容 緩。 三、地震防範措施 現在人類科技無法有效預測地震,防震工程對於規模 8 以上的地震施工 因成本過高,並不符合經濟效益,因此絕大多數的人民平時就應具備基本的 地震知識,除了認識地震成因,關心災害的知性資訊外,還得擁有正確的防 震觀念(蔡衡,楊建夫,2004)。民眾平時就要有防災的意識,在平時提高 警覺注重各種震災之防備,加強個人及家庭在地震時的安全防護要領及避難 對策,以減少地震所引起之災害。 所以,以下就地震的防災措施方面,茲彙整了中央氣象局的地震百問 及台中市消防局的網站資料,我們可以將防震措施分為平時、地震時、地 震後三大部分來作探討: (一)平時 1.會準備救難維生包(飲用水、證件影本、藥品、哨子、乾糧、

(26)

2.會使用滅火器(拉、拉、壓)。 3.重物盡量不高放。 4.能做好防災演練。 5.能熟悉安全通道。 6.盡可能將家具固定。 (二)地 震 發 生 時   1.會 將 電 源 、 瓦 斯 關 閉 。   2.會 尋 找 正 確 的 掩 蔽 物,迅速尋找堅固之樑、柱附近或床舖、傢 俱旁躲避, 並加強保護頭部,注意遠離窗戶及易掉落物附近。 3.會 保 持 冷 靜 , 不要冒失往外跑以免遭掉落物擊傷。 4.在 電 梯 中 如 果 發 生 地 震 應 保 持 冷 靜,按 所 有 的 按 鈕 以 免 發 生 意 外 。 5.立刻將門打開,以免變形卡死進出。 6.發生地震時若身在室內,可於地震暫停時離開建築物,但不可搭 乘電梯,並應 注意上方是否有物品會掉落。 7.開車中發生地震時,勿緊急煞車,注意前後左右所發生的情況, 減低車速,避 開陸橋、高架橋將車靠邊停放,並靜待車中。 8.如在室外,請待在室外空曠處,並遠離山壁、電線桿或任何可能 掉落物品(如 建築物的屋瓦或招牌等)的地方。 (三)地 震 後   1.檢 查 四 周 圍 的 人 、 事 、 物 變 化 。 查看周圍的人是否受傷,如 有必要,應施

(27)

予急救。檢查水、電、瓦斯管線有無損害,如發現有損壞,立即 離開並向有關權責單位報告;瓦斯外洩時應將所有門窗打開,不 可使用任何電器或點火以免引燃。   2.注 意 餘 震 。   3.遠離海灘、港口以防海嘯之侵襲,即使地震後相隔數小時亦應小 心。 4.聽從緊急計畫人員的指示疏散。 5.應遠離受損之建物,盡可能穿著鞋子,以防被震碎物刮傷。 6.盡量避免佔用電話,必要時亦應長話短說以免造成佔線,阻礙救 災聯繫。 7.可收聽收音機廣播及電視報導了解狀況,勿任意聽信謠言。 8.若不幸受困,請冷靜等待救援,可敲打物品發出聲響引起救災人 員之注意。 台灣平均每年因颱風、豪雨、地震等天然災害的損失高達三百億,如果 平時能做好減災之預防工作,強化社會整體抗災能力,可減少 30%之損失, 直接對經濟效益相當有助益(蔣偉寧,2004)。因此,在平時就做好整備、 減災、應變演練的工作,可大大降低社會成本,對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也較 有保障。 整體來說,我們可將地震引起的災害分為「直接性」與「間接性」的災害, 這些災害的發生往往會造成自然景觀的改變與生命財產的損失。因此,我們必 須在地震前就做好整備的工作,以及瞭解地震時與地震後的應變措施,以降低 地震災害的嚴重性。因此本研究將「地震伴隨現象」劃分歸類為地震知識,並 將「平時的整備」、「地震時的應變措施」與「地震後的應變措施」劃分成防震 知識,來作為本研究設計地震防災教材及發展問卷的依據。

(28)

第三節 防震教育之探討

聯合國公布1901~2000 年為「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IDNDR,International

Decade for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主要目標就是要透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舉辦各項防災教育活動來協助災害認定、落實災害防治計畫(許民陽,2003a)。 在整個防災體系與機制中,學校教育可以提昇對自然災害的認識與防備。而現在 世界各國現在越來越重視防災教育,希望藉由有效的防災教育宣導及演練,來提 升民眾對災害的認知,喚起民眾對災害的警覺心及培養防災技能,進而減輕災害 所帶來的衝擊。以下就「各國之防災教育」、「我國防震教育相關內涵」、「防震教 育之相關研究」來做探討。 壹、 各國之防災教育 人類活動導致地球環境劇烈變遷,因此,各種天災人禍也與日遽增,我 們無法控制天然災害的發生,但我們可以利用災害的防範措施來減低其損 失。Sorenson (1983)提出印製大量的文宣資料,企圖使民眾從中獲取資訊, 以達防災效果,並非好的方法,除非配合教育活動。因此以下主要就各國之 的防災教育狀況做探討。 一、美國: (一)美國的「加州風險」計畫 美國自1986年以來,加州已經實施了大規模減少地震災害的計 畫,這個計畫名為「加州風險」,擬定了計畫到教育到未來七十二種

方案,而且列出減少災害的優先作法(Levy & Salvadori,莊安祺譯,

1997)。而現在美國之防災教育行之有年,組織間彼此分工合作,致

力於訊息傳達的一致性,以免混淆大眾認知,「前置工作」與「災難

應變」均是美國各州提倡的重點(蔣偉寧,2004)。

(二)美國的國家課程標準

美國國家教育委員會(NCEST,National council on Education

(29)

有針對各學齡階層應達到的自然災害與防災教育之相關理念,分為 K-4、5-8、9-12 三階段,學生從中按部就班的學習。其中研究者在 李薰楓、黃朝恩(1977)所翻譯的「美國國家地理科課程標準中」一 書查詢到與防震相關的內容有:八年級學童必須撰寫一篇自然災害 (如颶風、地震、泥流、火災、龍捲風、大風雪、洪水)的欲防守則, 提供給家人參考。十二年級的學生要會解釋太平洋周緣所發生的自然 災害之地理因素(例如:因板塊運動和隱沒作用所引起的地震火山活 動;因氣旋而產生的颱風)。 (三)美國的聯邦緊急應變中心 美國防救災體系的最高層級—聯邦緊急應變中心(FEMA, Federal Emergenc Management Agency)統籌全美各地區災害管理事宜,推動全面整合 計畫,透過減災、備災、應變及復原階段來降低災害衝擊(曾進財、 盧守謙,2005)指出。其所出版的「研擬學校防震安全教育方案手冊」 可做為學校推動防震教育之參考(徐月娥,2002),其網站也提供將 關災難處理訊息及提供中小學童豐富有趣的整備、應變,避難,減災 等知識(林俊全,2003b)。 整體來說,美國的地理科課程標準中有明確提到地震與防震之內容來 實施防震教育,聯邦緊急應變中心也有提供豐富的教材來協助學校推動防 震教育,這些都可以做為我國在規劃防震教育的參考,政府各相關部門也 應積極製作防災文宣,讓教學者有充分的教學資源可以利用。 二、日本: (一)日本的「文都省」 日本在 1995 年的版神大地震後積極健全防災體系與重視防災教

(30)

生的安全、防災教育的充實、對應災害時學校任務之學校設備的製 備、充實災害時的通訊聯絡體制、災害時教職員任務及整備人為支援 體系、恢復學校教育活動的對應(魏明通,1997)。其中的「防災教 育的充實」方案中明確提出這學校應日常充實防災安全教育及實行避 難訓練,並需要將防災教育課程化,讓現代人瞭解災害發生的機制、 認識其可能產生的危險並從事日常防災準備之防災素養。 (二)日本的教育白皮書 蔣偉寧(2004)指出日本於 2000 年度的教育白皮書中更提到「充 實防災對策」的基本方針為:確保各級學校學生之生命及身體安全、 確保教育研究活動之實施、文教設施及相關設備之防護、防災相關科 學研究之活動、災民救援活動相關措施之推動。林俊全(2003b)指 出日本在防災教材方面分為:理科、社會、生活、社會與環境及保健 與體育,年齡由 6 至 17 歲分階實施,共有四階段,第一階段為認識 周遭環境,第二階段為了解災害並進行調查,第三階段有觀察天氣及 對地面河川進行調查。第四階段為瞭解自然災害與環境中的災害,學 習如何應變與防止災害。 由此可知,日本對於學校防災教育的注重面向,主要從個人安全的維 護、相關救援活動、緊急復原措施等做了全方為的考量,並且將防災教材 融入各科教學當中。在我國現今的教學環境中,如果要再額外添加防災科 目,可能會剝奪其他課程的時間,也容易與既有課程的內容重複,日本將 防災課程融入各科領域教學的方式,很值得作為我國防災教育規劃之參 考。 三、英國 英國依為了配合聯合國政策,亦進行了教育改革,將防災教育融入 新的課程標準,針對天然災害的物理特性進行分析外,亦補強了「人」 的面向(蔣偉寧,2004b)。其教學領域大致上分為科學與地理兩類,主

(31)

要以地理學門為主,年齡由 5 到 14 歲進行,先認識周遭環境,在談到河 川與天氣的變化,進而認識災害成因,及如何應對災害(林俊全,2003b)。 四、澳洲 澳洲政府發展了輔助學校防災教育的策略,策略目標在於融入災 害效應與防災訊息於學校課程。最終希望透過學校系統,提升社區對災 害防治與事前準備的覺知與教育(林俊全,2003b)。 由各國政府的防災教育規劃我們可以發現防災教育主要目的在培養學童 的防災素養, 增加學童對於災害的體認並促使學生更加瞭解災害成因、災害來臨時的應對 之道,進而將防災理念推廣至社區,強化整個國家的防災能力。 貳、我國防震教育相關內涵 有鑑於先進國家已將防災課程融入於教育當中,我們也應跟上時代的 腳步,讓防災教育落實在學校課程當中。許民陽(2003b)提出由於台灣在 歐亞大陸與太平洋菲律賓板塊推擠下效應下,常常有至災的地震,因此強 化防救災的工作刻不容緩。日本的地震學專家阿布勝征(2000,李毓昭、 張佳微合譯)也指出唯有等到一般人也把地震的真正面貌當成常識,納入 知識體系裡面,才能夠去談如何把地震災害減到最低。所以,藉由防災教 育可以提升民眾對災害的認知,培養民眾具備量好的防災素養,以強化社 會抗災能力。 從學校教育方面加強防震教育的知識與技能,可有效提升學童的防震 觀念及知識,以達防震減災之效。因此,以下針對國內目前主要的「防震 教育的理念」與「防震教育相關內涵」來做探討。 一、我國的防災教育理念

(32)

發行的「防災教育白皮書」中提到學校推動防災教育的重點在於建立安全 與深植安全的理念,其次是防災知識的傳播與使用。其防災教育的四個基 本理念為: 1.深植「預防重於治療」的觀念:災害何時會發生難以預測,與人類 行為、不安全的環境息息相關。所以必須先對災害有一定的認知, 瞭解災害的資訊採取適當的防減災策略,以降低災害之損害。 2.防災教育導向永續發展:完整的防災理念藉由教育推行,其成效藉 由個人特質發展出來,進而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環境的改善。 3.建立主動積極的安全文化:防災教育的落實需要全體參與者的共識 與決定,每個人需養成安全習性,達到具體、主動、積極的成效 4.邁向「零災害」的願景:災害無法避免,進步的科技只能減少災害 損失,確實做好減災工作,降低災害所帶的危害,發揮「與風險共 存」的理念(蔣偉寧,2004)。 因此,從防災教育之理念來看,人民必須先瞭解災害的成因及風險、 有正面積極的防災態度以及正確的防災技能,才能確實降低災害所帶來的 損失。 二、 防震教育相關內涵 (一)防震課程的發展 在中小學科學教育中加入防災相關之教材與課程,能夠使學生在 天然災害發生時,有緊急應變的能力與適當對應的態度(李春生, 1997)。而防震教學要確實施行必須有賴防震教學課程的安排,因此, 研究者參考許惠卿(2003)之資料與分析九十四年度國小教科書翰 林、康軒、牛頓、仁林、南一之版本,試圖找出防震教學在國小課程 中的定位。 表 2-1 民國 82 年課程標準之防震相關內涵

(33)

教材綱要(年級—科目) 與地震相關之行為目標 台灣的氣候(四年級--社會) 能說出台灣的地形、氣候、自然災害(洪災、 豪雨、寒流、寒害、震災) 防颱與防震(四年級—健康教育) 能敘述防颱、防震須知 水、大氣及岩石圈大環境的循環系 統(六年級—自然) 1.能認識板塊運動 2.能說出地震所造成的災害

(34)

表 2-2 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與防震災相關之內涵 分段能力指標(年級—科目) 內容 判斷影響個人及他人安全的因素 並能進行改善 (四至六年級—健康與體育) 討論並演練家庭學校及戶外等環境中預防 傷害的方法,如:防震、防颱、防火安全等 認識各種災害及危險情境,並實際 演練如何應對 (五至六年級---綜合活動) 防溺、房地震、防空演習、緊急逃生、防火、 急救練習 認識地球上許多快速變化的作用 (五至六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 颱風與地震及其影響—認識颱風與地震 表 2-3 九年一貫的國內教科書有關防震災教材之整理 年 段 領 域 (版本,冊數) 內 容 中年級 健康與體育 (康軒,第八冊) 知道如何做好平時的防震措施。在遇到地震時的緊 急應變方法。 社會 (康軒,第五冊)

1.

2.探討自然災害對臺灣造成的影響。 認識臺灣的自然災害及其形成的原因。 3.列舉臺灣自然災害的預防及因應方法。 社會 (仁林,第六冊) 認識九二一的災害狀況與震的成因。 自然與生活科技 (牛頓,第七冊) 1.認識地震和地震造成的災害,並知道平時該做哪 些防震措施。 2.把學習到有關防震的科學知識和技能應用於生 活中。 綜合活動 (南一,第九冊) 認識各種災害及危險情境,並實際演練如何應對。 綜合活動 (翰林,第十冊) 認識各種災害和危險情境並實際演練如何應對。 綜合活動 (康軒,第十一 冊) 覺察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危險情境或災害, 並災防的概念。 2.及了解預防災害或危險情境的方法及應變措施。 高年級 健康與體育 (翰林第十二冊) 能了解地震知識,並平時能做好防震措施。 在此可發現防震課程有編排於 82 年課程標準(表 2-1)、九年一 貫的暫行綱要(表 2-2)與現行之教科書(表 2-3)。教材中也有明確 教導認識地震的成因、現象和如何在地震來時的應變措施,但對象以 中高年級的學童為主,低年級的學童幾乎沒有機會接觸到有關防震的

(35)

教材;防震課程主要規劃於自然與科技、健康與體育、綜合活動、社 會主要的防震四個科目中;而其中較多版本將防震課程安排進入綜合 活動中而且以高年級為主(表 2-3)。防震教育應該是全面性的,所 以目前九年一貫的教材中需要增加低年級防震教學的部分,並落實教 學之連貫性。 (二)防震教材 在防震教材方面,國內政府部門推為廣防震教育出版了:防災教 材行政院科學委員會的「地震防災手冊」、教育部的「國民小學防震 教育教學手冊」、和「學校防震手冊」、中央氣象局的「地震防護」、 國家地震研究中心的「防震教材」內政部消防署的「國小防災教育教 材與教師手冊」….等,加上坊間各家的出版品,歷年來有關防震教 材種類相當多,可以供教師在教學時做參考。在新的防災課程與教材 的開發中,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計畫的防災教育小組對國中小防災教 育的研究成果已經有:許民陽(2003b)根據教育部「92~95 年防災 科技教育計畫」中針對其所發展的出地震及防災概念調查結果,訂定 出課程大綱與能力指標,其課程大綱為「什麼是地震」、「地震災害」、 「地震安全與逃生」。吳瑞賢(2003)目前防災教材的編著針對社會 各族群的特性與程度特殊,撰寫製作深淺程度分類的教材;陳國慶 (2003)也針對防震教育編寫出防災學習要素表以及依照九年一貫能 力指標與學習要素列出關係表,其中明列出學生在防災教育中應該有 的正確態度及應變能力。 居住於地震帶上的每一個人,應對地震多所瞭解,以期能在地震 前有完善的準備,地震時能適時適地應對,地震後有妥善的因應對 策,即可讓地震災害減至最低程度(台中市消防局,2005)。Dengler

(36)

性工作者、政府單位及一般民眾舉辦多樣化的課程,有印刷品及小冊 子的發放,多媒體宣導等。結果顯示奧勒岡州、華盛頓、北加州地區 在海嘯警覺方面有提高,也更加瞭解到海嘯的嚴重性。 由此可知藉由防災教材的宣導,可有效提升民眾對災害的警覺 心,藉以降低其可能發生的災情。阿不勝征(2000,李毓昭、張佳微 和譯)也指出美國曾在 1989 年發生的洛瑪普瑞達地震中,由於之前 有加強地震對策,所以除了部分建築物、橋樑、道路損毀之外,幾乎 沒有其他損失,這也是一次落實地震防災工作非常成功的例子。 現在我國的防災教育的步伐已經如火如荼的展開,我們可藉由既 有的地震經驗中去獲取知識並加以運用建立更完善的防震災體制,並 利用防震災教育來減低地震災害之損失。現在教育部也針對國中小部 分發放了「九年一貫天然災害及人為災害教材」共分成國小 1-3 年 級、國小 4-6 年級、國中 1-3 年級這三個階段,因此本研究計畫採用 教育部現行的國小 4-6 年級之教材,針對五年級學生做防震教學,希 望能對推廣防震教育盡棉薄之力,也希望研究之成果能作為後續防震 教學之參考及比較。 (三)教師方面 在相關研究中,譚至皙(2002)和許惠卿(2003)研究指出大多 數教師認為學校應該教導學生如何預防自然災害,只是課程尚無特別 規劃。黃明豐(2002)研究指出雖然現階段並無以地震為主題之單元, 教師亦會利用課餘時間介紹防震措施這表示教師認為防震教育其實 是課程中必須教導的。而蔡佳霖(2004)針對台北縣國小教師做調查, 結果顯示有 96.5%的老師認為防震減災的教學是很重要的。黃貞貞 (2001)認為學童在地震知識方面表現不足,其中有許多錯誤的避震 知識與概念,處於地震帶上的我們,應正視這方面的教育規劃。 從這裡,我們可以發現多數教師認為防震課程有其存在的必要

(37)

性,但是,現行的課程缺乏一套有系統的規劃。Barnett, Kafka, Pfiztner-Gatling, Szymanski (2005)也認為國小教師在職前就應接受 地震方面的教學,充實自己的素養,所以提供了一套地震課程給教師 參考。 大多數教師都認同防震減災課程之重要性,學童也有其權利及義 務接受規劃完整且有系統的防震減災教學。所以,政府應該結合專家 學者的力量設計出一套完整且正確的課程及教材來適用於各年齡層 的學童,加強防震課程上的規劃,並將課程適當的安排在年度教學計 畫當中,以落實防震教育。 (四)學生方面 由於本研究所研究的對象屬於國小學童,因此針對國小學童的 地震概念來源 之相關研究做探討。在相關研究中,劉侑青(2001)、江琦敏(2003)、 洪淑琳(2003) 研究皆顯示學童表示主要的地震知識來源管道是「電視」,其次為親 身經歷及師

長、父母的教導。Barrow & Haskins(1996)研究也發現有 97%的受

試者是從媒

體學到著名地震的位置、死亡的代價、板塊運動、餘震、安全守則、

地震難以預

測性。但大眾媒體提供的地震資訊往往超過親身經歷的地震,學生受

到大眾媒體

感性報導無法吸收到特定地震概念。Coleman & Soellner(1995)也指

(38)

事件。 由於現在資訊發達,大眾獲得知識的管道相當多元,不僅學校可 以提供防災方面的教育訊息,藉由報章、雜誌、電視、網路…等媒體 也可以提供相關的資訊讓大眾做為參考。學童的地震概念之形成可藉 由地震概念提供之管道來瞭解,因此若要確實且有效傳達正確防災觀 念與防災行動,除了資訊媒體需提供正確的防災觀念可供大眾參考之 外,防災教育的規劃與設計更是重要且必須。吳佳蓉(2004)更在研 究中指出有近七成的學童表示教師有在課堂上提過地震相關概念,但 仍有 27.5%的學童表示教師沒有在課堂上提過地震知識相關概念,因 此,如果要落實防災教育,應該提供給教師一套有系統的教材讓教師 可以運用,將防災教育普及推廣。 參、防震教育之相關研究 要施行防震教育需深入瞭解學生的地震相關概念與目前防震教育研究 的狀況,以利防震教育之推行,因此,以下針對「地震成因」、「地震伴隨現 象」、「地震預測」與「國小防震教學之相關研究」來做探討。 一、地震成因 自古以來就有地震就存在於人們的生活當中,人們對於地震的發生 機制及其可能產生的現象與災害之認知,仍有許多值得探討的部分,以 下針對以年齡作為劃分,將地震成因的概念之相關研究結果作分析與討 論。 (一) 幼稚園及國中小學生

幼稚園至國小學童中,Ross & Shuell(1993)研究發現不同年級、

不同性別及不同地區的學童對於地震成因存有許多另有概念,一些學

生認為引起地震的原因有地心和地核彼此敲擊而引起之斷層、地心太

(39)

雷、下雨、刮風般噴出氣體、植物的根爆炸、岩石會往上推擠而形成 火成岩、地核和地殼彼此敲擊、地球存有太多能量所以需要釋放、龍 捲風在地底下、地底下有山脈形成、岩漿正在沸騰、產生巨大聲響、 地函正在移動…等,學生對板塊移動學說仍不確定,對於斷層、板塊 感到混淆,搞不清楚火山和地震之不同,此外高年級學生對地球構造 運動中能量的關係難以理解。 台灣位處於地震帶上,常常有地震的發生,因此學童對於「地震」 這一個名詞耳熟能詳,但黃貞貞(2001)、郭純慧(2001)研究發現 學童認為地震主要成因為地殼變動、擦碰、碰撞、曲折或板塊擠,但 對於板塊如何擠壓並不清楚,仍有的學童完全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生地 震。洪淑琳(2003)研究結果發現有超過七成的學童相信台灣民間傳 說地震的發生是因為「地牛翻身」。黃明豐(2002)發現多數學童會 認為地震與颱風有關或地震會引起火山爆發,有 51%學童對於自己 所持的板塊迷思運動堅信不已,學童因所居住的地區不同會對地震成 因持不同的看法。劉侑青(2001)研究也指出部分學童認為地震發生 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海浪拍擊」、「天神發怒」、「颱風引起」。Philip (1991)也發現學童對板塊成因的了解不夠清楚。 吳佳蓉(2004)研究指出學童會受傳說故事的影響而產生地震的 另有概念,另有學童指出土石流、海浪、颱風、風跑進屋裡、熔漿太 熱漲起來、地底下有東西冒出或因為地球在動會導致地震。 一般來說,學童即使瞭解地震成因但也不是很深入,吳佳蓉 (2004)指出中年級高成就學生比低年級低成就學生在地震概念上有 較完整的認識。但由於越高年級的學童獲得的知識的管道較多元,內 容也較廣泛,容易將所吸收的地震概念與其他概念混淆而導產生另有

(40)

(二)大學生及成人

而在 Barrow & Haskins(1996)針對 186 位選修地質學大學生進

行問卷調查中發現,受試者中有超過 30%人因為不了解板塊運動,

認為地震和火山都是來自地底壓力,無法清楚釐清地震和火山概念。

初學地質的大學生仍有許多地震的另有概念存在,其中僅有 13 位受

試者認為自己擁有正確的地震概念。

Turner, Nigg & Paz (1986) 晤談 1450 位成年人後發現他們認

為引起地震的成因有:地球的熱(10%)、人工鑽孔(6%)、海浪 (2%)、星球作用(3%)。這些成年人由於不清楚板塊構造的理論, 因此對地震成因並不是非常的瞭解,部分受試者指出對板塊運動的迷 思概念從國小就存在,經過國中、高中的學習後,到現在仍未改變。 由此可知,從小孩到大人對於地震的成因充滿著許多不可思議的 想像力,舉凡對植物的幻想以及將地球內部的運動擬人化的說法都 有。學童對於地震成因的概念有許多跟家庭、傳統的民間傳言有關, 學童很少用科學的觀點來解釋周遭現象,在台灣的學童會相信「地牛 翻身」、「颱風」、「海浪拍打」會引起地震(劉侑青,2001;洪淑 琳,2003;吳佳蓉,2004)。蘇倫慧與賴志超(2000)指出傳統固有 的想法有時還是影響著大眾的想法,例如:仍有父母教孩子用力採地 板,就可以將餘震踩死。 因此,對於地震成因及板塊構造理論的教導需要做有系統的規 劃,在進行科學教學時,也必需將文化及傳統觀念納入考量(Tsai, 2001),以避免傳統觀念深植民心而產生迷思概念。所以,防震教育 當中應也要加入科學觀點來先認識地震的成因,再加以介紹防震減災 的知識與技能。學童對於地震多一分瞭解,對於地震恐懼的程度就會 降低(鄭石岩,1999),也較能做出正確的防災方式,來降低生命財 產的損失。

(41)

二、地震伴隨現象 地震發生後,通常會成地貌上的改變之外,首當其衝應影響學童認 知最深刻的應該就是生活周遭事物的變化。在學童對於地震伴隨現象之 想法的相關研究中,吳佳蓉(2004)、郭純慧(2001)研究指出學生認 為地震時地表會裂開,並依自己的概念為基礎,提出土地凹陷或下陷的 看法,有的學生認為有土石流。洪淑琳(2003)研究指出有 61.5%的學 童知道瓦斯管破裂會引發火災,87.7%的學童知道山崩和土石流會造成 重大傷亡。黃貞貞(2001)指出最多學童反應認為地震會造成人受傷、

死亡或房屋倒塌和無家可歸。但是 Ross & Shell (1993)指出於媒體常常

著重在建築物倒塌、路面傾斜、人員傷亡、土石流或火災的報導,因而 混淆了學生對於斷層及板塊的概念。黃明豐(2002)指出學生可能受到 多種防災課程而無法釐清防震、防颱,減少空氣污染之不同。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學童對於地震所引起的災害方面的認知有一定 程度的瞭解,但是容易與其他災害所造成的現象產生混淆。Grove & Pugh (1996)研究中也發現學生對災害的種類及相互之關係有混淆的現 象。因此,在教學時應該做有系統規劃設計,以避免學童產生更多的迷 思概念。 三、地震預測的想法之探討 現在科技發達,大眾媒體的報導影響力無遠弗屆,只要世界各地一

有地震發生,藉由媒體的傳達就可以立刻得知。Coleman & Soellner

(1995)指出一般民眾受到媒體製造太多有關地震各種消息,常導致居

民心理混淆,而選擇相信媒體所報導之地震預測。Turner, Nigg, & Paz

(1986)發現有成人認為地震和天氣一樣是可以預測的。郭純慧(2001)

(42)

認為可以利用動植物來預測地震。藉由這些研究我們可發現大部分的學 童認為可以利用動植物、氣象、地質現象來預測地震。 現今雖然科學家極力想利用自然界所可能出現的地震前兆來找出 其規律性,並設法準確預測地震的發生時間、地點來降低地震發生時可 能引起的災害,但是地震預測在現今科技發達的時代,還是一項尚未為 明朗化確的技術。由於學童往往缺乏地震知識又易受大眾媒體誤導,影 響學生用科學態度判斷社會事件。因此,教導學生正確的地震知識是相 當刻不容緩的。 四、國小防震教學之相關研究 從表 2-4 可知,黃明豐(2002)指出國小高年級學童可能受到許多 防災課程的影響,而無法釐清防震、防颱,減少空氣污染之不同。但吳 佳蓉(2004)針對國小中低年級學童的地震相概念研究當中可發現學校 及媒體宣導在防震教育的成效上不錯,大多數學童對地震安全與維生都 有相當程度的認知。在國小相關的實徵研究中,目前有陳成恭(2003)、 許惠卿(2003)針對國小中、高年級做防震教學方面的研究。 陳成恭(2003)利用準實驗研究方式,比較國小四、六年級之學童 在防震教學後的成效,結果發現學童在防震教學課程方案實施後,學生 增加自己對於防震技能的信心,也對於防震措施更加重視。許惠卿 (2003)設計一防震教育課程,教學後發現學生的「地震知識」、「防震 技能」、明顯提升,「防震態度」持續正面發展。 表 2-4 相關國小防震教學之研究 研究者(年代) 對象 研究方法 研究發現 黃明豐(2002) 五、六年級學 童 多重混合典範 (問卷+晤談) 學生受到多種防災課程 影響,而無法釐清防震、 防颱,減少空氣污染之不 同。 吳佳蓉(2004) 國小低、中年 級 半結構式的晤 談 媒體宣導成效不錯,大多 數學童對地震安全與維 生都有相當程度的認

(43)

知。中年級高成就學生學 生在地震概念上有較完 整的認識。 陳成恭(2003) 國小四、六年 級 準實驗研究 學生增加防震技能的信 心,也對於防震措施更加 重視。 許惠卿(2003) 國小六年級學 童 行動研究 學生的「地震知識」、「防 震技能」、明顯提升,「防 震態度」持續正面發展。 資料來源:本表整理自黃明豐(2002)、吳佳蓉(2004)、陳成恭(2003)、許惠卿(2003) 因此,可藉由防震教學與訓練是可以提升學習者的防震認知與態 度,但蔣偉寧(2004)提出我國的高中、國中、國小課本目前只能真正 落實防災教育的知識部分,但較缺乏防災態度、防災技能、心理建設及 人文關懷方面的教育,也非常缺乏實質的定期操作演練規劃。 在對學童防震措施的相關研究當中,劉侑青(2001)研究結果顯示 一般學童普遍承認避震逃生的重要性,但平時的預防措施準備傾向於 「有注意,不過都沒有行動」,平日注意結構工程是預防地震災害的有 效方法。黃貞貞(2001)研究指出學童會在地震發生時選擇跑到空曠的 地點或找堅固的桌子躲避。吳佳蓉(2004)學童會在受困時會想盡各種 辦法求救。但只有少數學童(10%)表示家中有救難維生包的準備方面。 洪淑琳(2003)研究結果顯示大部分的學生都知道救難維生包應該放重 要證件、飲水和食物,在地震後應收聽廣播瞭解災情。由上述研究可以 發現,大部分的學童都知道如何正確避難,但是在救難維生包的準備行 動方面是較少的。

日本的 Karnci, Aksit & Dirik (2005)研究利用社區災害警覺訓練來

探討其對社區居民在災害認知與行為上的影響,結果發現在災害認知:

如災害的可能性、對未來災害的憂慮、災難發生時的判斷力、可能的減

災準備上,有參與訓練的社區成員比沒有參與訓練的社區成員出現差

(44)

落,因此建議個人備災的能力的訓練之需要的,可以設計有效降低災害 損失的技能課程來做行為上的改變。 劉俊昌和賴麗娟(2000)也指出光是書面教育不能實際增加民眾的 防災功能,應實際增加體驗的活動。 所以,為了真正落實防震減災之效,除了要靠防災教育來必須需要 喚起個人對災害的警覺心也要加上實際的演練,才能養成在災害來臨時 能及時做出正確判斷的習慣,並減少災害所可能導致的傷害。 本研究為了瞭解學童在防震技能上的表現,因此欲採用技能評量的 擬真測驗方式測試學童的反應。余民寧(1999)指出技能評量可讓老師 瞭解學生在模擬真實情境下應用知識和技能的能力,評量時需根據教學 目標的特性來規劃。但測驗情境很難被完全控制或標準化,所以測驗結 果應界定可被接受的最低表現水準,如此才會具有客觀性及公正性。鍾 聖校(2002)也認為技能評量的行為表現需加以評定、給分或給等第。 因此,本研究根據本研究中教案的教學內容及目標,規劃出五項技 能評量項目,主要是模擬地震前的準備工作及學生在廚房、教室、電梯 內、客廳時遇到地震的狀況,來讓學生以擬真測驗的方式進行測試,藉 以瞭解學童在地震發生前及發生時所做出的防震措施是否正確,來得知 學童是否能將所學得的防震知識加以運用在生活中。 經由以上相關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學童在「地震成因」、「地震 的伴隨現象」存有許多另有概念;在「避震方式」具多樣性,但較欠缺 「救難維生包的準備」;在「防震演練方面」的研究是較欠缺的,因此, 本研究根據上述結果,來擬定本研究的晤談大綱,藉以深入瞭解學童在 地震相關概念的想法。

(45)

第四節 戶外教學 戶外教學可以延伸學生的學生學習過程、拓展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習的經 驗,進而對學習的內容有更明確的體認。本研究欲以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為延伸 學生學習之戶外教學場 地,來探討學童經過戶外教學後之學習成效,因此,以 下就「戶外教學的內涵」、「戶外教學的模式」、「戶外教學相關研究之成效」來做 探討。 來做探討。 一、戶外教學的內涵     歷年來的學者對於戶外教學的定義提出不同的看法,李崑山(2000)指 出早在中國春秋時代,孔子周遊列國,其間和隨行弟子就地取材講課時,就 有的戶外教學的影子,從盧梭的作品當中也可看出當時他的教學常常帶孩子 到森林裡或鄉下農地一同探索自然界,這些就是戶外教學的起源。 Donaldson 認為戶外教育就是戶外教學、關於戶外的教學以及為戶外而 教學(王鑫,1998)。美國國家教育協會對戶外教學所下的定義為是:「教育 不是單獨科目,而是所有學校科目、知識與技能的結合。教師利用環境資源 去幫助學生瞭解各學科,環境和人之間的相互關係。」(朱慶昇,1991) 李崑山(1991)認為戶外教學是指學童在老師或家長的協助引領下,進 行有目標性、規劃性、系統性、程序性之教學活動。Hammerman 等人(1994; 周儒,呂建政譯,1999)則認為戶外教學定義之延展上,為了達成課程的目 標之方法應包括:1.教室的延展至戶外實驗室。2.涉及天然資源和生存環 境,於任何一或各方面課程的一連串體驗,將會增強個人對環境和生命的意 識。3.所有學生、教師和戶外教學人力資源共同努力、策劃發展最適宜的教 學環境的完善計畫。 因此,戶外教學的定義相當廣泛,只要是可以利用戶外提供老師教學資

(46)

(一)從戴爾(Edgar Dale)的經驗塔看戶外教學:戴爾將學習的階段分成三 階段,從 底層開始到經驗塔的頂端依序為:從做中學、從觀察中學習、從思考中 學習。李崑山(1991)指出兒童的學習應該從底層,而戶外教學屬於較 直接具體的經驗,內容較為生動活潑,可以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快樂學 習。張玉燕(1998)指出就學習心理而言,學生必須要有較具體的體驗 做基礎,才能將抽象表達之知識賦予意義。 因此,藉由戶外教學可以讓學生接觸較具體經驗的學習,有助於學 生學習、獲得知識、保留記憶和運用抽象號。

(二)從戶外教育學習層級來看戶外教學:Ford (1981)於「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Outdoor / Environment Education 」一書中提到了戶外教育

學習層級(王鑫、朱慶昇,民 84),共分成七級,層級的劃分提供戶外

教學安排的一個發展順序。

圖 2-1 Ford 的戶外教學階層

數據

表 2-2    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與防震災相關之內涵  分段能力指標(年級—科目)  內容  判斷影響個人及他人安全的因素 並能進行改善  (四至六年級—健康與體育)  討論並演練家庭學校及戶外等環境中預防 傷害的方法,如:防震、防颱、防火安全等 認識各種災害及危險情境,並實際 演練如何應對  (五至六年級---綜合活動)  防溺、房地震、防空演習、緊急逃生、防火、急救練習  認識地球上許多快速變化的作用 (五至六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 颱風與地震及其影響—認識颱風與地震  表 2-3    九年一貫
圖 2-1  Ford 的戶外教學階層
表 2-6  戶外教學相關研究之成效
圖 3-3  甲組之教學流程  (二)乙組:  本組僅進行教室內的地震防災教學,與甲組的差別為是否有進行 戶外教學,所採用的教案與甲組相同,本組並與丙組相互比較以探討 課室教學的成效,其教學流程如圖 3-4:        準備活動:  編寫教案  問卷前測  進行教室內兩節課的教學  1.問卷後測 2.技能評量  圖 3-4  乙組之教學流程  (三)丙組:  本組為不實施任何教學之對照組,不做任何的教學方式的介入, 其問卷前測、後測與技能評量的結果作為甲、乙兩組比較之用,其流程 如圖 3-5。  問卷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Schools implementing small class teaching may have different sizes of grouping and different numbers of groups subject to the learning objectives and students’ needs.. The number

• Summarize the methods used to reduce moral hazard in debt contracts... Basic Facts about Financial Structure Throughout

• Summarize the methods used to reduce moral hazard in debt contracts.2. Basic Facts about Financial Structure Throughout

Therefore, this study is focusing on designing the bicycle traffic safety Lesson Plan to enhance the bicycle riding safety of students.. Through the pre-teaching test and the

運用 Zuvio IRS 與台日比較文化觀點於日本文化相關課程之教學研究 Applying Zuvio IRS and Perspective on Cultural comparison between Taiwan and Japan to Teaching

Optimizing the waterfront space utilization as a tsunami tourism recreation area based on tsunami mitigation and participate success of government programs "Visit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hospital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based o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also determine the modera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