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地緣政治與冷戰後中共周邊外交:中亞與南海的案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地緣政治與冷戰後中共周邊外交:中亞與南海的案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2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東亞研究所 碩士論文. 地緣政治與冷戰後中共周邊外交: 政 治. 大 立 中亞與南海的案例研究. ‧ 國. 學. Geopolitics and China’s Peripheral Diplomacy in Post-Cold War:. ‧. Case Study on Central Asia and South China Sea.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指導教授:邱坤玄 博士 研究生:洪宇嬅 撰. 中華民國一○九年七月. DOI:10.6814/NCCU202001054.

(2) 謝. 辭. 光陰似苒,今刻已是進入東亞所的第三年。三年前,大學甫畢業的我,進 入研究所並不是優先選項,曾抱持有考上就念,沒考上就直接投入職場的「豁 達心態」;三年後,心裡卻只有慶幸和感謝,「幸好東亞所錄取我」,轉換環境, 才發現自己在學術智識和問題思索上有多麼不足。三年來,在東亞所學習的日 子,充實而精采。有幸在此遇上許多彼此激勵與切磋、學習與嘗試、分享與鼓 勵的老師、同學和學長姊、學弟妹,其中所學所獲都將成為日後持續成長茁壯 的珍貴養分。 當然,在東亞所學習的這段期間之所以有所啟發,則要相當感謝諸多師長 這一路的教導和幫助。首先要感謝寇健文老師,扎實的授課與要求為我初入中. 政 治 大 不同人事物的機會,期間不時的鼓勵與關心更讓我滿懷感激。此外,在修習的 立 共研究領域奠下基礎;並且,寇老師也給了我在國關中心進行學習與接觸更多. ‧ 國. 學. 課程中亦要感謝王信賢老師,讓我對中共社會現況的學術研究有了初步的理解 與概念;感謝魏艾老師每堂課的賣力講解以及期末最讓人期待的「把酒言歡」; 感謝鍾延麟老師在黨史課程中有趣又不失深度的問題探討,以及對於我研究報. ‧. 告的指導與鼓勵;感謝導師王韻老師每學期的問候與導生聚時的分享與勉勵。. sit. y. Nat. 本篇論文得以順利產出,最需感謝的莫過於指導教授邱坤玄老師,除在大 綱階段不厭其煩地提醒我修改方向,一次次的面談討論也使我的理論架構和內. io. n. al. er. 容論述更趨清晰與完整。其次,要感謝薛健吾老師,每每在我思考國關領域的. i Un. v. 研究議題時給予意見與思索方向,也協助提供論文所需的文獻資料和檢索途. Ch. engchi. 徑,使我的論文材料更加豐富充實。此外,兩位口試委員張登及老師和盧業中 老師切中要領的指正與建議,是本篇論文得以發現缺失並進行補足改善的關 鍵。最後,所辦張姊和學長姊於研究所生活和論文撰寫期間的幫忙,也是我埋 首論文之餘不漏掉細瑣行政庶務的一大助力。 在研究所生涯中,有許多學長姊的提攜與照顧,也有 106 級同班同學們的 並肩作戰。感謝國關中心的同事們,二年半的時光,從不時的職場經驗分享, 到共同經歷多次大型會議籌辦,甚至是論文寫作期間的鼓勵與協助,都使我獲 益良多。還有同班的佳臻、相立、娟麗、鴻陞、育墉,不論是日常玩樂練肖話 的同甘,還是課業和論文壓力的共苦,都感謝有你們充實我的碩班生活。 最後,僅以此篇論文獻給我最愛的爸媽和弟弟們,你們永遠是我無後顧之 憂的存在,也是最堅實的依靠,感謝你們在我求學之路的付出與包容,有你們 的支持,面對任何難題都無所畏懼;還有家族的所有親友,感謝你們總是不停 I. DOI:10.6814/NCCU202001054.

(3) 地給予關心和鼓勵。在此,再度感激至今所有出現在我生命中,幫助、驅使我 成長的人事物,如我一直以來所秉持的信念:「一點一滴,全不白費」。而若此 粗淺之作得以為中共外交或國際關係的研究領域產生一絲絲貢獻,那便是我在 無數日子裡耗蝕心血與精神的價值之所在。. 宇嬅 2020 年 7 月 筆於 政大.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II. DOI:10.6814/NCCU202001054.

(4) 摘. 要. 冷戰後,國際權力格局產生劇烈轉變。隨蘇聯瓦解,也提供中共於國際環 境崛起成結構中「一極」的契機。中共是全世界鄰國最多的國家,迫切面對諸 多複雜的周邊問題與挑戰。在國際關係理論中,結構現實主義(structural realism)首先以國際體系分析國家對外決策,並帶入「系統」(system)和「結 構」(structure)的概念為國際政治描繪出清晰的輪廓。然而,本文歸納出地緣 政治理論「結構性」和「物質性」的特徵,並呈現以「陸權」(land power)與 「海權」(sea power)為主的二分思維本質,依此,身為當今全球唯一兼具陸海 條件的大國,兩者對中共地緣政治來說同等重要。 因此,本文在「全球與區域」的理論層次下,解釋冷戰後隨中共國力的快. 政 治 大 邊外交。對於周邊地區,中共優先採取「睦鄰友好、以鄰為善」的互動原則, 立. 速提升,於國際權力分配中佔據優勢地位,進而逐漸發揮地緣影響力以擴展周. ‧ 國. 學. 並積極與鄰國發展雙邊關係以實行地緣策略佈局。依地緣政治的陸權、海權和. 邊緣地帶等概念, 「中亞」(Central Asia)和「南海」(South China Sea)各自牽 涉最多周邊國家,同時也觸及中共核心國家利益,是冷戰後中共周邊外交最具. ‧. 代表性的兩個案例。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在外交層面,中共皆有與陸權和海權. sit. y. Nat. 周邊國家建立多邊或雙邊對話機制;在經貿層面,不管是陸權還是海權的周邊 國家也積極與中共建立貿易夥伴關係。但隨權力填補之需求、建立外交合作機. io. n. al. er. 制的時機、主要大國是否納入合作機制、美國外交盟友分佈的多寡和對邊界安. i Un. v. 全的隱憂程度等差異,中共在冷戰結束至今的陸權周邊外交案例中傾向合作;. Ch. 在海權周邊外交案例中傾向衝突。. engchi. 關鍵詞:地緣政治、中共周邊外交、結構現實主義、權力結構、陸權、海權、 中亞、南海. III. DOI:10.6814/NCCU202001054.

(5) Abstract After the end of Cold War, the international power structure has undergone dramatic changes. With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Union, China has an opportunity to rise as one pole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With the largest number of contiguous countries, China has to face many complicated geopolitical issues and challenges. Structural realism first analyzes the country’s external decision-making in an international system, and brings the concepts of system and structure to a clear outline for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 addition, this study classifies the structural and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of geopolitical theory, it presents the essence of dichotomy thinking of land power and sea power. Also, China is the only. 政 治 大 This study argues that following 立 the rapid rise of the China’s power after the end. rising power with both land and sea geo-conditions in the world today.. ‧ 國. 學. of Cold War, it has an advantageous position from the power distribution of the world, and then gradually exerts its geographical influence to expand its peripheral diplomacy. In 1990s, China declared that it would firmly follow the path of peaceful. ‧. development and the policy of building friendship and partnership with neighboring. sit. y. Nat. countries to create an amicable, secure and prosperous neighborhood. Central Asia and South China Sea are the two most representative cases of China’s peripheral. io. n. al. er. diplomacy, each involves the most number of surrounding countries, and also touches. i Un. v. the core national interests. In the diplomatic dimension, China has established. Ch. engchi. multilateral or bilateral dialogue mechanisms with surrounding countries in both of these cases. In the economic and trade dimension, all of the neighboring countries have actively established trade partnerships with China. To sum up, with the factors of power-filling in that area, the timing of establishing diplomatic cooperation mechanisms, major powers in cooperation mechanism, the U.S. diplomatic allies and border security, China tends to cooperate in the case of land-power and tends to conflict in the sea ones since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Keywords: geopolitics, peripheral diplomacy of China, structural realism, power structure, land power, sea power, Central Asia, South China Sea. IV. DOI:10.6814/NCCU202001054.

(6) 目. 次. 謝辭------------------------------------------------------------------------------------------------Ⅰ 中文摘要----------------------------------------------------------------------------------------Ⅲ 英文摘要----------------------------------------------------------------------------------------Ⅳ 目次-----------------------------------------------------------------------------------------------Ⅴ 表目次、圖目次------------------------------------------------------------------------------Ⅶ.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檢閱--------------------------------------------------------------------------4. 第五節. 研究架構、設計與章節安排-------------------------------------------------23 地緣政治與中共的選擇----------------------------------------------------------25. ‧. 第貳章. ‧ 國. 第三節. 學. 第四節. 政 治 大 研究途徑與方法----------------------------------------------------------------16 立 研究範圍與限制----------------------------------------------------------------20. 國際權力結構下的地緣因素-------------------------------------------------27. 第二節. 地緣政治理論的背景與發展-------------------------------------------------36. 第三節. 地緣政治的二分思維:陸權 vs 海權---------------------------------------41. 第四節. 中共地緣政治的特徵與選擇-------------------------------------------------52. 第五節. 小結-------------------------------------------------------------------------------63. y. sit. n. al. er. io. 第參章. Nat. 第一節. Ch. engchi. i Un. v. 中共周邊外交的陸權案例分析—中亞----------------------------------------67. 第一節. 中亞對中共的地緣戰略意涵-------------------------------------------------68. 第二節. 大國於中亞的地緣政治與影響因素----------------------------------------78. 第三節. 中共於中亞地區的實際策略與作為----------------------------------------90. 第四節. 中亞地區周邊各國的回應---------------------------------------------------103. 第五節. 小結------------------------------------------------------------------------------115. 第肆章. 中共周邊外交的海權案例分析—南海---------------------------------------119. 第一節. 南海對中共的地緣戰略意涵------------------------------------------------120. 第二節. 大國於南海的地緣政治與影響因素---------------------------------------129. 第三節. 中共於南海海域的實際策略與作為---------------------------------------141 V. DOI:10.6814/NCCU202001054.

(7) 第四節. 南海海域周邊各國的回應---------------------------------------------------152. 第五節. 小結------------------------------------------------------------------------------161. 第伍章. 結論---------------------------------------------------------------------------------165. 第一節. 研究發現------------------------------------------------------------------------165. 第二節. 未來發展方向------------------------------------------------------------------171. 參考文獻---------------------------------------------------------------------------------------17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VI. DOI:10.6814/NCCU202001054.

(8) 表目次 表 2-1. 現實主義理論各派別的權力內涵-----------------------------------------------34. 表 3-1. 俄國在中亞各國的軍事部署-----------------------------------------------------81. 表 3-2. 「上海五國」會晤內容(1996-2000)----------------------------------------93. 表 3-3. 陸權案例研究發現表-------------------------------------------------------------116. 表 4-1. 近期美國於南海的主要軍事行動----------------------------------------------136. 表 4-2. 海權案例研究發現表-------------------------------------------------------------164. 表 5-1. 陸權與海權案例研究結果對照表----------------------------------------------171. 圖目次. 圖 1-2. 學. ‧ 國. 圖 1-1. 治 政 大 本文研究架構圖--------------------------------------------------------------------23 立 本文研究指標分類圖--------------------------------------------------------------25. 圖 2-1 Waltz 與 Mearsheimer 之理論邏輯簡圖----------------------------------------31 圖 2-2 Mackinder 的歐亞樞紐位置圖---------------------------------------------------45 歐亞非世界島之組成概念圖-----------------------------------------------------46. 圖 2-4. 邊緣地帶包圍心臟地帶之位置分布圖-----------------------------------------51. 圖 3-1. 中亞五國與裏海的位置分佈-----------------------------------------------------69. 圖 3-2. 中亞地處歐亞大陸心臟地帶示意圖--------------------------------------------70. 圖 3-3. 兩條亞歐大陸橋途經中亞地區之路線圖--------------------------------------71. ‧. 圖 2-3. er. io. sit. y. Nat. al. 圖 4-1. 南海於亞太的地緣位置----------------------------------------------------------122. 圖 3-4. n. 圖 3-5. iv n C 中亞對中共國家安全的「兩道防線」和「三項目標」示意圖-----------72 hengchi U 中國能源生產及消耗總量統計圖(1998-2018)----------------------------76. 圖 4-2 2016 年南海原油貿易流量和路線圖------------------------------------------123 圖 4-3 2016 年南海原油貿易流量統計圖---------------------------------------------124 圖 4-4. 周邊各國對南海海域的領土劃界----------------------------------------------126. 圖 4-5. 美國的亞太「同心雙三角」戰略佈局----------------------------------------138. 圖 4-6. 中共的南海軍力投射範圍-------------------------------------------------------143. VII. DOI:10.6814/NCCU202001054.

(9) 第壹章. 第壹章 第一節. 緒論. 緒論.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1990 年代初,世界和地區國際關係皆發生調整與變化。蘇聯的解體,撼動 原本冷戰時期美蘇兩極對抗的權力結構,國際體系即呈現以美國為世界唯一超 強的單極獨霸局面。與此同時,中共正處全力發展經濟時期,是崛起成為國際. 政 治 大. 權力結構中「一極」的契機階段。特別自 1992 年鄧小平南巡後,除順利壓制原. 立. 先反改革的聲浪,也更加確立中共在經濟上繼續堅行改革開放的路線。1 由. ‧ 國. 學. 此,進入 21 世紀以來,中共經濟高速成長的驚人成就,連帶著軍事、科技實力 的大幅提升,同時增強其於國際政治上的權力地位及外交影響力,「中國崛起」. ‧. 也成為國際社會所關注的熱點。. Nat. sit. y. 隨著中共國家實力增強和日漸於國際事務中扮演重要角色,學界開始以. n. al. er. io. 「大國外交」來探討冷戰後中共外交政策的趨勢變化。2「大國外交」明確將中. i Un. v. 共定位為世界上有影響力的大國,並更強調與國際上其他國家建立夥伴關係。. Ch. engchi. 然而,在此外交基調下,亞太地區作為中共的「鄰居」,必定是承接其影響力擴 散的第一線,也更容易發展為密切的夥伴關係。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 基(Zbigniew Brzezinski)提及:「地理位置會影響到一個國家即刻的優先順. 「[中國改革開放大事記] 1992 年:鄧小平南巡」 ,多維新聞,2018 年 7 月 19 日, http://culture.dwnews.com/history/big5/news/2018-07-18/60071630.html,查閱時間:2019/10/21。 2 可參閱邱坤玄,「結構現實主義與中共大國外交格局」,東亞季刊,第 30 卷第 3 期(1999 年 7-8 月) ,頁 23-38;邱坤玄, 「「十七大」前後中共外交之總體形勢評估」 ,東亞研究,第 38 卷 第 1 期(2007 年 1 月) ,頁 213-216;葉自成, 「中國實行大國外交戰略勢在必行—關於中國外 交戰略的幾點思考」,世界經濟與政治(北京) ,2000 年第 1 期,頁 5-10;時殷弘, 「中國的變 遷與中國外交戰略分析」 ,國際政治研究(北京) ,2006 年第 1 期,頁 31-44;吳建民、俞新天 等, 「和諧世界與中國外交」,外交評論(北京) ,2006 年總第 87 期,頁 15-20;閻學通,「中國 外交全面改革的開始」 ,世界知識(北京) ,2013 年第 24 期,頁 15-16;金燦榮、金君達,「改 革開放四十年的中國外交」,太平洋學報(北京) ,第 26 卷第 10 期(2018 年 10 月) ,頁 1-8。 1. 1. DOI:10.6814/NCCU202001054.

(10) 地緣政治與冷戰後中共周邊外交:中亞與南海的案例研究. 序,而且,其軍事、經濟和政治力量越大,這個國家的重大地緣政治利益、影 響力及涉及範圍就越大」,3 點出地緣戰略對一國之國際地位與影響力程度的重 要性。 既然地緣政治是國家發展對外關係的優先考量,中共也同樣將周邊互動與 戰略視為外交重點。2004 年,時任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在第十次駐外使節會議 時提出中共外交的「四個佈局」:「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發展中國家是基 礎、多邊是重要舞臺」,4 形成中共外交戰略的基本格局。2013 年,現任國家主 席習近平於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上強調:「無論從地理方位、自然環境還是相互 關係看,周邊對我國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5 2014 年末,習近平出席中. 政 治 大. 央外事工作會議再提及:「……要切實抓好周邊外交工作,打造周邊命運共同. 立. 體,秉持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堅持睦鄰、安. ‧ 國. 學. 鄰、富鄰,深化同周邊國家的互利合作和互聯互通」。6 2019 年,中共外交部長. ‧. 王毅在亞洲國家駐華使節招待會中更提到:「周邊鄰國始終是中國外交的優先方 向」。7 以上的官方發言再再闡明中共周邊外交的目標、方針和佈局,也體現出. y. Nat. er. io. sit. 周邊是中共外交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此外,就地理位置而言,中共是全世界鄰國最多的國家。中共的鄰國中,. n. al. Ch. i Un. v. 具實際領土接壤的有 14 個,海洋鄰國則有 6 個,幾近全亞洲的一半,排在世界. engchi. 首位。在此背景下,本文認為,國際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比起中共更迫切需要 去面對如此複雜的周邊問題。所以,在地緣政治的觀點下,透過實際案例分 析,深入且系統性的去探討冷戰後中共周邊外交之實踐,對於區域及全球國際. 林添貴譯,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著,大棋盤:全球戰略大思考(新北:立緒文 化,2014 年) ,頁 44-46。 4 「第十次駐外使節會議在京舉行」 ,人民網,2004 年 8 月 30 日, 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024/2748201.html,查閱時間:2019/10/21。 5 「習近平在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人民網,2013 年 10 月 25 日,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1025/c1024-23332318.html,查閱時間:2019/10/21。 6 「習近平出席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新華網,2014 年 11 月 29 日,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1/29/c_1113457723.htm,查閱時間:2019/10/21。 7 「王毅表示周邊鄰國始終是中國外交的優先方向」,新華網,2019 年 7 月 18 日, http://www.xinhuanet.com/2019-07/18/c_1124771158.htm,查閱時間:2019/10/21。 3. 2. DOI:10.6814/NCCU202001054.

(11) 第壹章. 緒論. 關係將深具意義與研究貢獻。 基於上述,在全球方面,冷戰的終結促使國際權力結構改變,提供中共於 國際環境中崛起的發展良機。在中共內部,由於 1978 年以來實施「改革開放」 政策,中間雖一度出現反改革的不同意見,但也在 1992 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後重 新確立對外改革開放的道路。因而,冷戰結束後,除了國際環境的改變,中共 本身也歷經一場大蛻變,具體的變化則體現於經濟、軍事的持續增長,並帶動 綜合國力之提升。在中共崛起之際,地緣因素在其發展外交互動關係中扮演重 要角色;亞太地區作為中共的「家門口」,其快速的發展也促使中共與周邊國家 的互動關係更加密切。8. 政 治 大. 有此背景提供研究動機,本文的研究問題在於:以冷戰後國際權力結構與. 立. 環境變動為背景,在地緣政治的分析視角下,中共如何經營其陸權及海權外. ‧ 國. 學. 交?對此,中共於國際權力分配中的實力變化如何影響其地緣策略?而中共地. ‧. 緣政治的特徵與選擇為何?故本文欲透過中共周邊的中亞及南海之陸海案例分 析,檢視地緣政治理論下兩者對於中共的地緣戰略意涵、其中涉及之大國地緣. y. Nat. er. io. sit. 政治、中共的策略與作為,以及周邊各國的回應與影響,以期能完整的理解中 共於國際體系中相對實力的變化與其地緣策略之相互關係。. n. al. 二、研究目的. Ch. engchi. i Un. v. 根據上述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本文旨在探究冷戰後中共的陸權及海權周 邊外交,理解其中的戰略目標、策略,以及實踐過程與影響意義。由於地緣政 治因素,周邊地區對中共極具價值,屬重中之重;加上自 1980 年代改革開放以 來「硬國力」的大幅增長,9 進而在外交層面發展更具自信的「大國外交」,也. 張蘊嶺,「構建中國與周邊國家之間的新型關係」 ,張蘊嶺主編,中國與周邊國家:構建新型 夥伴關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年) ,頁 1-3。 9 張登及認為,中國確實在改革開放中,尤其是冷戰後迅速累積了西方理論重視的各項「權力 資源」,意即中國呈現的綜合國力確有大幅增長,尤其是「硬國力」的提升,在此所指的就是經 濟貿易指標的崛起。參閱張登及著,建構中國:不確定世界中的大國定位與大國外交(臺北: 揚智文化,2003 年) ,頁 71-73。 8. 3. DOI:10.6814/NCCU202001054.

(12) 地緣政治與冷戰後中共周邊外交:中亞與南海的案例研究. 積極於國際社會上推動政治、經濟、安全、文化等合作與互動。因此,本文的 目的也在於,希望在此背景基礎上,透過選擇最具代表性的兩個陸海案例—中 亞和南海,進一步分析並闡述冷戰後中共的地緣策略與周邊外交關係。 如前述,中共的地緣客觀條件極為複雜,其直接和間接接壤的鄰國數量之 多,在全球絕無僅有。此外,就地理位置而言,中共身處歐亞大陸及太平洋之 間,可謂世界第一大「海陸國」。以西,中共將以陸權外交因應與中亞國家之間 的互動關係,並以此更進一步通往歐洲大陸;以東,則要與各海域所牽涉的周 邊國家進行來往。故本文期望透過解析中共於最多陸權周邊國家的「中亞」地 區,以及海權上牽涉最多周邊國家的「南海」區域之策略與作為來回答本文的. 政 治 大. 研究問題,藉此檢視冷戰後中共周邊外交的地緣戰略與實踐情況,同時更具體. 立. 化本文所探討的理論思維與互動面貌。. ‧ 國. 學. 因而,基於中共崛起的背景動機,本文唯有客觀清晰地去探討其參與周邊. ‧. 地區外交互動的實際模樣,才能解釋在其崛起過程中,地緣因素對其外交決策 產生何種程度之影響。故筆者認為,仔細分析中共地緣外交之代表性案例將更. y. Nat. er. io. sit. 有助於我們掌握其地緣政治的特徵、行為模式及影響因素;同時,更能藉由本 文所分析的成果,對未來中共於亞太地區的地緣政治趨勢做出預測與解釋,以. n. al. Ch. 達到對中共周邊外交研究有所貢獻之學術目的。. engchi. 第二節. i Un. v. 文獻檢閱. 近十幾年來,隨著國際政治的變化與發展,「區域」層次議題成為學術上的 熱點;對於冷戰後中共如何於區域內經營周邊外交關係,其中的影響因素與互 動機制探討,當今學界也充滿不同理論研究與說法。首先,在發展背景上,中 共開始積極從事周邊外交與其自身國力及國際相對地位的轉變有關,因此在文 獻檢閱的部分,需先從冷戰後國際權力結構的改變進行探討,理解中共於國際 權力分配的過程中,體系實力的轉變如何影響其地緣策略;其次,在周邊外交 的決策與實踐上,則更聚焦地從國際結構下的地緣因素去進行解釋。基此,本 4. DOI:10.6814/NCCU202001054.

(13) 第壹章. 緒論. 節蒐集現有的文獻,依全球層次的「權力結構」概念為大框架,再依其特徵運 用至區域層次的「地緣政治」理論之上進行探究,以做為本文理解中共如何實 踐周邊外交的主要脈絡與理論論點。 一、全球層次:權力結構的概念 冷戰後,中共於全球和地區的政經影響力不斷提高,在探討中共周邊外交 時,以國際體系的角度進行分析的文獻,主要著墨於權力結構之探究。而「權 力」和「結構」都是當今國際關係理論現實主義(Realism)的主旋律。關於 「權力」 ,現實主義認為「權力政治」是國際關係的本質,而「權力」本身不論. 政 治 大. 做為國家最終所追求的目標或是達成其他目的的手段,都是各國得以增強資源. 立. 並於國際政治上施展影響力的保證。10 如江憶恩(Alastair Iain Johnston)和陸. ‧ 國. 學. 伯彬(Robert S. Ross)提及,中共權力的增強已反映在當前國際政治的諸多方 面,而其周邊地區也明顯感受到其戰略地位的提升和經濟的持續增長。11. ‧. (一)國際權力結構轉變. sit. y. Nat. io. er. 1991 年蘇聯解體後,以美蘇對抗為特點的兩極世界成為歷史,國際格局由. al. iv n C hengchi U 國際地位分配上皆產生變化。當時,美國做為獨一無二的世界強權,具有無可 n. 原本冷戰時期的兩極對抗轉變為單極獨霸。在此之後,許多國家在國家能力及. 匹敵的權力優勢,是國際上一股壓倒性的力量。 與此同時,華爾茲(Kenneth N. Waltz)提出國際體系其實正處於由單極世 界轉變的過程,主要的轉移場域不是在歐洲,而是在亞洲地區。其在 1993 年發. 對於「權力」本身,傳統現實主義和新現實主義有不同的看法。傳統現實主義認為國際政治 上各國傾向追求權力極大化,故權力本身就是國家所追求的終極目標;但在其之後的新現實主 義(Neorealism,又稱結構現實主義 Structural Realism)則強調,安全與生存才是國家的至上目 標,權力只是保障國家達成安全與生存的手段及工具,並不是國家的最終目的。詳細內容參閱 Hans J. Morgenthau, 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53), pp. 13-14; Kenneth N. 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9), pp. 114-115; Robert Gilpin,“No One Loves a Political Realism,”Security Studies, Vol. 5, No. 3 (Spring 1996), pp. 7-8. 11 黎曉蕾、袁征譯,Alastair Iain Johnston、Robert S. Ross 主編,與中國接觸—應對一個崛起的 大國(北京:新華出版社,2001 年) ,頁 V。 10. 5. DOI:10.6814/NCCU202001054.

(14) 地緣政治與冷戰後中共周邊外交:中亞與南海的案例研究. 表的文章中提到,中共和日本的內部發展與對外反應正不斷使兩國的地位達到 大國的水平,未來的 10-20 年將進入大國行列。12 因此,雖說當今學界常提及 冷戰後國際權力結構是由兩極轉為單極,但權力的流動並非就此靜止,反而是 隨著國際上不同力量的消長,使權力結構持續產生微妙變化。13 提到權力結構,強調權力關係影響國家行為的現實主義,被視為最具解釋 力與預測力的理論之一,也最便於與現實的政策分析做結合。14 其對於國家與 國際社會的看法具有三大特徵:國家中心、理性決策、權力政治。15 對此,基 歐漢(Robert O. Keohane)雖非歸為現實主義學者,但也主張國際政治基本上 須由現實主義學派的觀點為基礎去瞭解,只是他認為需加以修正,以便符合當. 政 治 大. 下的國際結構及環境。16 奠基於傳統現實主義,Waltz 為國際政治提出「系. 立. 統」與「結構」的概念,17 結構取決於系統內「成員的地位分配」,其論點在. ‧ 國. 學. 於只有在國際系統成員的相對地位發生變化之際,國際權力結構才會產生改. ‧. 變。18. 因此,根據 Waltz 的說法,權力結構的改變,則視國際體系中各國的相對. sit. y. Nat. n. al. er. io. Kenneth N. Waltz,“The Emerging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8, No. 2 (Fall 1993), pp. 50-61. 13 冷戰的結束使國際權力結構成為以美國為唯一強權的單極狀態是毫無疑問的,但蔡東杰補充 道,美國自 1970 年代以來相對優勢不斷削弱也是不爭的事實,因此,其提出後冷戰初期的國際 結構,或可稱為「單極多邊」或「一超多強」的權力格局。詳細內容參閱蔡東杰,冷戰、霸權 秩序與兩岸外交(臺北:暖暖書屋文化,2019 年) ,頁 258。 14 學界通常又將現實主義區分為古典現實主義(classical realism)和新現實主義(neorealism, 又稱結構現實主義 structural realism) ,前者以摩根索(Hans J. Morgenthau)為代表人物,後者 由華爾茲(Kenneth N. Waltz)最為著名。然較晚提出的新現實主義之學說發展奠基於古典現實 主義,兩者被稱為現實主義中最重要的兩大學派。 15 在「國家中心」方面,現實主義主張國際社會處於「無政府」狀態,而主權國家是國際體系 的主要行為者與研究對象,其他角色如個人則居於次要地位。在「理性決策」上,國家是為自 身利益行動的理性行為者,即使在資訊缺乏的情況下,國家仍會謹慎評估各種選擇的成本,以 追求最佳的利益。至於「權力政治」 ,因為國際社會處於無政府狀態,缺乏一擁有主宰整個體系 的合法性政府,故國家間的來往只能訴諸權力政治,各國也追求權力最大化,以保障自身的生 存與安全。詳細內容參閱 Hans J. Morgenthau, 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53), pp.13-20; Kenneth N. 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9), pp.114-116; 鄭端耀,「國際關係攻勢與守勢現實主義 理論爭辯之評析」 ,問題與研究,第 42 卷第 2 期(2003 年 3、4 月) ,頁 4-6。 16 Robert O. Keohane ed., Neorealism and Its Critic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6), pp. 4-5. 17 Kenneth N. 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pp. 91-92. 18 胡祖慶譯,Kenneth N. Waltz 著,國際政治體系理論解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9 年) ,頁 105。 12. Ch. engchi. i Un. v. 6. DOI:10.6814/NCCU202001054.

(15) 第壹章. 緒論. 地位是否發生變化。對此,閻學通認同這樣的看法,其認為中國於國際上相對 地位的轉變,肯定會帶來國際格局的型態變化。19 故當蘇聯解體、冷戰結束, 中共在國際權力重組之際,有此背景條件加上國家全力推動對外經濟開放,對 內增強軍事實力,使綜合國力大幅成長,中共於國際政治的影響力也與日俱 增。因此,中共於國際上相對地位的持續提升,使國際權力結構自冷戰終結之 初以來產生了變化。 在 Waltz 的權力結構邏輯下,可以理解結構轉變的原因在於系統內成員的 地位分配。而如邱坤玄提及,冷戰結束前,在美、蘇兩大集團對峙下,中共的 外交選擇基本上仍受兩極體系的制約,即使中共在 1982 年提出「獨立自主」的. 政 治 大. 外交原則之後,也難以完全如願。20 但隨著蘇聯解體,國際上由兩極轉變為單. 立. 極體系,可以說為中共發展成結構中的「一極」提供了契機。在國際政治領. ‧ 國. 學. 域,中共的經濟實力加強了北京的發言權,中共所獲得的國際地位進一步得到. ‧. 鞏固,它的自信增強,也被世界更加看重。因此,在國際權力持續流動之下, 中共帶著崛起的力量與自信,更進一步將影響力向外擴散,並與周邊各國相繼. y. Nat. al. er. io. sit. 建立不同形式的夥伴關係,呈現出不同於冷戰結束初期的國際權力格局。. n. (二)權力分配影響國家對外行為. Ch. engchi. i Un. v. 由上述得以理解,中共在國際上相對地位提升的過程中,進一步將影響力 擴散至周邊地區。而中共的相對地位何以改變?又如何影響其對外政策?在 此,本文欲探討「權力分配」的問題。Waltz 認為,在國際政治結構中因為沒有 功能分工的現象,因此彼此間的實力差異取決於各國擁有權力的多寡;並由國 際權力分配的型態,作為分析國家對外行為的基礎。21 因此,權力的分配才是 閻學通,「權力中心轉移與國際體系轉變」 ,當代亞太(北京) ,2012 年第 6 期,頁 18。 邱坤玄,「結構現實主義與中共大國外交格局」,頁 31。 21 也就是說,國家之間的權力分配影響並決定了國際權力結構,而國家於結構中所處的「位 置」決定其相對地位,最終影響國家對外決策與行動。然 Waltz 認為,兩極的權力分配方式最 能維持國際社會的和平與穩定。詳細內容參閱 Kenneth N. 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pp. 97-99; Kenneth N. Waltz,“Political Structures,”in Robert O. Keohane ed., Neorealism and Its Critic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6), pp. 95-96; Kenneth N. Waltz,“Reflections on 19 20. 7. DOI:10.6814/NCCU202001054.

(16) 地緣政治與冷戰後中共周邊外交:中亞與南海的案例研究. 真正決定國際結構的重要變項。不同的權力分配型態產生不同的國際結構,而 不同的國際結構和國家所處的地位,會決定國家對外行為。22 基於權力分配決定國家對外行為的基本邏輯,米爾斯海默(John J. Mearsheimer)進一步針對抽象的「權力」提出具體內涵,23 而米氏對「權力」 提出的概念,也是一些學者說明冷戰後中共如何逐漸在國際權力分配下佔據優 勢,進而影響其決策思維與對外行動的依據。例如:米爾斯海默本身就認為, 以人口規模與財富來說,中國很有可能稱霸亞洲,而一旦中國巨大的潛力變成 兵力,更將無敵於亞洲;范亞倫(Aaron L. Friedberg)也認為,中國驚人的經 濟規模成長速度將對其進行周邊行動產生影響;張登及則提到,24 中國大陸在. 政 治 大. 東亞的經濟崛起與國防現代化,導致其在周邊區域內的軍力大幅提升。25. 立. 總結來說,蘇聯解體後,中共因為人口優勢、極強的經濟發展動能以及由. ‧ 國. 學. 前兩種資源所支撐發展的軍事實力以致於在國際權力分配中佔有重要地位,進. ‧. 而對周邊地區和國際政治更具影響作用。再者,除了中共本身權力增長的說 法,更有美國相對地位是否下降的辯論,使我們得以從冷戰後國際權力再分配. y. Nat. er. io. sit. 的角度,提供中共經營周邊外交的理論背景框架。. 隨著冷戰後國際權力結構的轉變,為中共提升國際地位提供良機。國家間. n. al. Ch. i Un. v. 的實力差異來自於彼此獲取權力的多寡,不同的權力分配型態將產生不同的國. engchi.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 Response to My Critics,”in Robert O. Keohane ed., Neorealism and Its Critics, pp. 322-323. 22 邱坤玄,「結構現實主義與中共大國外交格局」,東亞季刊,第 30 卷第 3 期(1999 年 7 月) , 頁 25。 23 米爾斯海默認為一國的「權力」可以分為: 「潛在權力」 (potential power)和「實際權力」 (actual power) ,而國家對這兩種權力都非常在意。他說明,一國的潛在權力建立在它的「人 口數量」和「財富水準」 ,這兩種資源是軍事能力的主要支柱。而一國的實際權力主要體現在它 的陸軍和直接支持它的空軍及海軍力量上。詳細內容參閱 John J. Mearsheimer,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2001), pp. 27-28、43. 24 王義桅、唐小松譯,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著,大國政治的悲劇(台北:麥田出 版,2014 年) ,頁 454;Aaron L. Friedberg,“Ripe for Rivalry: Prospects for Peace in a Multipolar Asia,”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8, No. 3 (Winter 1993-1994), p.16;張登及,「地緣因素與新現 實主義—以冷戰後中美地緣競逐為例」 ,政治學報,第 45 期(2008 年 6 月) ,頁 111。 25 除了米爾斯海默提供的「物質性」權力標準,也有學者認為一國追求權力的方式,除加強自 身國家能力的成長外,也可透過外交協商、干預、友好等手段或是建立具有軍事同盟性質的關 係來增加自身集團或同為受威脅國家集團的力量。參閱 Stephen M. Walt,“Alliance Formation and the Balance of World Power,”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9, No. 4 (Spring 1985), pp. 4-5. 8. DOI:10.6814/NCCU202001054.

(17) 第壹章. 緒論. 際結構,而不同的國際結構和國家所處的地位則可為國家對外行動提供解釋。 國家在國際權力分配後的實力對比決定了國際秩序的主導權,正因冷戰後中共 的潛在和實際權力皆持續提升,使其國家實力大幅增強,從而日漸以崛起大國 之姿展現於國際舞台。與此同時,國際權力狀態並非靜止不動,權力結構亦隨 之轉變。故國際權力結構的改變和權力分配影響對外行動可說為冷戰後中共經 營周邊外交關係扎下理論的背景及動因。 二、區域層次:地緣政治的分析 有了國際層次當中權力分配的基礎,國家才得以依照權力多寡而選擇其地. 政 治 大. 緣策略。故針對上述權力結構進行探討後,接著則要更聚焦於結構之下區域層. 立. 次的地緣政治因素,以作為解釋中共周邊決策與行動之理論分析途徑。以下,. ‧ 國. 學. 本文將提出傳統和現代地緣政治理論是如何闡釋地理因素對於國家政治行為的 影響;換言之,在地緣政治的分析中,也將使地緣與一國周邊決策和行動的相. ‧. 互關係更加明確。. y. Nat. er. io. sit. (一)傳統地緣政治理論. al. iv n C hengchi U 少有人研究和關注,直到一戰過後才逐漸形成,經過近百年的發展,產生許多 n. 地緣政治學(Geopolitics)是一門新興的科學,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 理論及解釋。地緣政治學主要是從地理環境來研究國家的政治情形,也就是地 理因素對政治行為的影響。26 前蘇聯學者拉祖瓦耶夫(B. B. Paзyвaeв)針對地 緣政治學提出以下涵義:一、地緣政治學側重地理對政治之影響;二、將地緣 政治學推及至全球和地區的權力競爭層面,並反映國際權力競爭與地理的關 係,也稱為地緣政治;三、地緣政治學被視為外交政策的工具,從地理決定論 的原則出發,強調對外交政策的可能限制和優先順序。27. 沈默編著,地緣政治(臺北:中央圖書供應社,1967 年) ,頁 3-7。 拉祖瓦耶夫(B. B. Paзyвaeв) , 「論“地緣政治學”概念」 ,現代外國哲學社會科學文摘(上海) , 1994 年第 10 期,頁 17-19。 26 27. 9. DOI:10.6814/NCCU202001054.

(18) 地緣政治與冷戰後中共周邊外交:中亞與南海的案例研究. 關於傳統地緣政治學,至今有三大著名理論。1890 年美國海軍軍官兼歷史 學家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提出「海權論」,28 以及與海權相對應,1904 年由英國地理學家麥金德(Halford John Mackinder)所提出的「陸權論」,兩者 構成著名的地緣政治「海陸」理論;加上史派克曼(Nicholas J. Spykman)的 「邊緣地帶理論」(Rimland Theory),三者對於西方地緣政治思想和理論具有非 常深遠的影響。 1.. 海權論 「海權論」是馬漢經由對英國海軍及海洋霸權的研究,發展出一套以制海權. 政 治 大. 概念解釋歷史的理論,其主要論點:一、強調海上力量(Sea Power)對於一國. 立. 安全與發展之重要性;而任何一國或聯盟,如果能控制公海,就能控制世界的. ‧ 國. 學. 貿易與財富。所以,海權是全球政治鬥爭的決定性因素。二、國家在角逐霸權 時,不僅海權比陸權重要,也因為「海軍向內陸延伸恫嚇的能力有限」,故對於. ‧. 國際安定的威脅也較小。29. Nat. sit. y. 依海權論的說法,可以理解馬漢所認為的地理樞紐是位於印度洋和太平. n. al. er. io. 洋,而非內陸地帶。30 海權論的提出是為英、美等海權大國欲建構全球海權所. i Un. v. 遵循,但隨著國際體系結構的影響,世界權力動態也逐漸產生變化。地緣政治. Ch. engchi. 專家卡普蘭(Robert D. Kaplan)提及,當今的中共和印度比美國更奉行馬漢的 理論,熱衷於海權的戰略研究。31. 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是海權論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1890 年,馬漢出版《海權 對歷史的影響(1660-1783) 》之作,集中地闡述其對於海權的思想。參閱 Alfred Thayer Mahan, 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History, 1660-1783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1987), Revised ed. 29 林添貴譯,羅柏.卡普蘭(Robert D. Kaplan)著,地理的復仇:一觸即發的區域衝突、劃疆 為界的地緣戰爭,剖析地理與全球布局終極關鍵(臺北:麥田出版,2017 年) ,頁 161-164。 30 馬漢強調,這些海洋會使海上國家在歐亞邊緣地帶投射力量,並深入影響到中亞內陸的政治 發展。參閱 Alfred Thayer Mahan, The Problem of Asia and Its Effect Upon International Policies (Charleston, South Carolina: BiblioLife, 2009), pp. 27-28. 31 卡普蘭認為,特別是當今中共海軍規模越來越大,航行範圍越來越廣,由此印證其對於海權 的日漸重視。參閱林添貴譯,羅柏.卡普蘭(Robert D. Kaplan)著,地理的復仇:一觸即發的 區域衝突、劃疆為界的地緣戰爭,剖析地理與全球布局終極關鍵,頁 169-170。 28. 10. DOI:10.6814/NCCU202001054.

(19) 第壹章. 2.. 緒論. 陸權論 雖然馬漢的海權論自有一套完整論述,但仍有忽略陸權國家因掌握關鍵地. 理位置而影響國家戰略之嫌;因此,在歐亞大陸的地緣政治論述中,「陸權論」 (又稱心臟地帶理論,The Heartland Theory)更加受到各界重視。被稱為「現 代地緣政治學之父」的麥金德,其著名的理論精髓在於:. 誰統治東歐,誰就控制了心臟地帶; 誰統治心臟地帶,誰就控制了世界島;. 政 治 大. 誰統治世界島,誰就控制了全世界。32. 立. ‧ 國. 學. 在麥金德的陸權論中,隨著鐵路和公路等陸上運輸技術的發展,以歐、 亞、非三洲組成「世界島」(World-Island),將歐亞大陸和非洲視為一個單元,. ‧. 除首次為地緣政治學注入具「封閉系統」的意義,也提出了「心臟地帶」. Nat. sit. y. (Heartland)的新概念。地理因素在此封閉的體系中,則更顯重要。麥金德強. n. al. er. io. 調,在陸權國家的資源逐漸佔據優勢後,最終將壓制海權國家的發展。33 因 此,陸權才是地緣政治的根基。. Ch. engchi. i Un. v. 故陸權論的特徵可歸納為:一、加強歐亞大陸國家的優勢地位,隱含歐亞 大陸將支配地緣政治之意涵;二、中東構成歐亞的「心臟地帶」,是世界地緣政 治命運之所繫。換言之,歐亞大陸是全球地緣政治的重心,而深處於歐亞大陸 內部,幾乎無法為海權打擊的心臟地帶,又是歐亞大陸的重心。34 對此,地緣 政治專家卡普蘭(Robert D. Kaplan)也以自身觀察提到,中東光是在過去 50 年. Halford John Mackinder; with a new introduction by Stephen V. Mladineo, Democratic Ideals and Reality: A Study in the Politics of Reconstruction (Washington, DC: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 xviii. 33 參閱 Halford John Mackinder,“The Geographical Pivot of History (1904)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Vol. 170, No. 4 (December 2004), pp. 298-314. 34 王俊評,「 《地理的復仇》 :地緣政治如何影響世界戰略?」,轉角國際,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3/2723221,查閱時間:2019/11/26。 32. 11. DOI:10.6814/NCCU202001054.

(20) 地緣政治與冷戰後中共周邊外交:中亞與南海的案例研究. 就從農村社會快速演變為龐大的巨型城市社會,顯現出該地區的樞紐角色,呼 應麥金德的歐亞樞紐理論。35 3.. 邊緣地帶理論(Rimland Theory). 地理,是國家外交政策最根本的因素,因為它最為永久。36 荷裔美國戰略家、耶魯大學教授史派克曼比起馬漢和麥金德,更強調「地 理即一切」,相較於經濟、領導人性格等因素,其認為地理因素對國家外交政策 的影響更為持久。37 1944 年,史派克曼兼受海權和陸權的影響,提出「邊緣地. 政 治 大 的限制與影響,更突出印度洋和太平洋周邊的邊緣地帶之關鍵。史派克曼認 立. 帶理論」,闡述海陸邊緣地帶的整合及重要性。該理論除點出地理對於國家行動. ‧ 國. 學. 為,邊緣地帶才是世界權力的鎖鑰,而非麥金德的心臟地帶。38 除了主宰歐亞 大陸之外,海洋導向的邊緣地帶是和外在世界接觸的中心。. er. io. sit. Nat. 對於地緣政治的關鍵作用,其理論精髓在於:. y. ‧. 因此,史派克曼融合了馬漢的海權論和麥金德的陸權論,並點出邊緣地帶. al. iv n C 39 hengchi U 誰統治了歐亞大陸,誰就控制了世界的命運。 n. 誰控制了邊緣地帶,誰就統治了歐亞大陸;. 林添貴譯,羅柏.卡普蘭(Robert D. Kaplan)著,地理的復仇:一觸即發的區域衝突、劃疆 為界的地緣戰爭,剖析地理與全球布局終極關鍵,頁 110-130。 36 Nicholas J. Spykman; with a new introduction by Francis P. Sempa, America’s Strategy in World Politics: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Balance of Power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07), pp. xv. 37 Nicholas J. Spykman,“Geography and Foreign Policy, II,”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32, No. 2 (April 1938), pp. 213-236. 38 史派克曼繼承了麥金德的陸權論,也將世界區分為「心臟地帶」和「邊緣地帶」。不過史派 克曼和麥金德所描述下的「心臟地帶」有非常大的落差。史派克曼認為世界的「心臟地帶」粗 略等同於前蘇聯帝國的版圖範圍;而關鍵在於其南方及此範圍之外的歐洲、南亞、東南亞、中 國和日本等人口稠密的國家以及石油豐富的中東,這些歐亞大陸的邊陲地區,尤其是其沿海, 即史派克曼所謂的「邊緣地帶」 ,是圍堵心臟地帶的關鍵,也才是地緣政治的重點區域。參閱 Nicholas J. Spykman, edited by Helen R. Nicholl, The Geography of the Peac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 1944), p. 43;林添貴譯,羅柏.卡普蘭(Robert D. Kaplan)著,地理的復 仇:一觸即發的區域衝突、劃疆為界的地緣戰爭,剖析地理與全球布局終極關鍵,頁 143159。 39 Saul Bernard Cohen, Geopolitics of the world system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35. 12. DOI:10.6814/NCCU202001054.

(21) 第壹章. 緒論. 在傳統地緣政治三大理論的發展下,解釋了全球範圍內地理因素與政治現 象之間的關係。此外,在地緣政治的分析視角中,以海權、陸權或結合兩者所 提出的邊緣地帶來分析國際體系內國家戰略的安排皆有各自見解。而以下,本 文則接續探究地緣與國家政治行為的關係,並加強地緣因素對國家對外決策的 影響與分析。 (二)現代地緣政治理論:地緣與外交決策之關係 法國著名政治家拿破崙(Napoléon Bonaparte)曾說:「了解一國的地理,. 政 治 大. 就可以了解其外交政策」。40 在國家外交戰略制定的過程中,地緣因素扮演關. 立. 鍵的角色。換言之,一國的對外決策可能受到許多因素之影響,但在地緣政治. ‧ 國. 學. 理論的觀點中,即把地緣視為決定國家政治行為的一個重要因素,也代表地緣 將對外交政策起重要作用。而「周邊」地區的概念本身即以地理學的特徵與條. ‧. 件去定義,故地緣因素就是影響國家周邊決策的關鍵。. Nat. sit. y. 地緣政治是國際關係在地理上的解釋,對於國家決策的影響,許多學者也. n. al. er. io. 有所研究。例如保羅.甘迺迪(Paul Kennedy)以地緣觀點檢視大國的興衰,. i Un. v. 並認為地緣政治是地理對人類決定的影響。41 格里吉爾(Jakub J. Grygiel)則. Ch. engchi. 認為,地緣政治是對一個國家決定其戰略時會遇上的外在環境之研究。42 卡普 蘭提及,雖像地理、歷史和族裔特性不能「決定」未來事件,但將「影響」未 來事件;若不考慮這些因素,當今國家的外交政策挑戰就無法解決。43 除此之外,有別於上述海權論、陸權論等較屬傳統地緣政治理論,在現代 Publishers, 2003), p. 22. 40 此處引用自林添貴譯,羅柏.卡普蘭(Robert D. Kaplan)著,地理的復仇:一觸即發的區域 衝突、劃疆為界的地緣戰爭,剖析地理與全球布局終極關鍵,頁 107。 41 Paul Kennedy,“The Pivot of History: The US Needs to Blend Democratic Ideals with Geopolitical Wisdom,”The Guardian, June 19, 2004,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04/jun/19/usa.comment. 42 Jakub J. Grygiel, Great Powers and Geopolitical Change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6), p.5. 43 林添貴譯,羅柏.卡普蘭(Robert D. Kaplan)著,地理的復仇:一觸即發的區域衝突、劃疆 為界的地緣戰爭,剖析地理與全球布局終極關鍵,頁 76。 13. DOI:10.6814/NCCU202001054.

(22) 地緣政治與冷戰後中共周邊外交:中亞與南海的案例研究. 地緣政治理論中,更強調以地緣政治解釋外交政策的學者則有布里辛斯基和季 辛吉(Henry Kissinger)。布氏和季氏都曾先後擔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也長期 從事外交工作,故對於地緣因素與外交政策制定的實際情況具有理論與實務兼 具的特性。 1.. 單極論 在地緣政治理論中,由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為代表的「單極. 論」具兩項主要論點。首先,布氏強調當今國際體系呈現以美國作為世界獨一 盟主的單極狀態,美國已經成為世界「不可或缺」的國家,未來一段時間內,. 政 治 大. 其軍事、經濟、技術及文化四大面向的力量集合起來,將產生決定性的全球影. 立. 響力。第二,除在蘇聯解體後,美國成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外,布氏也引用. ‧ 國. 學. 麥金德的陸權論,將歐亞大陸描述為其大棋盤的範圍並以此進行論述。44 故在 布氏的單極論下,美國的單極地位加上歐亞大陸為全球的中心區域,其在歐亞. ‧. 大棋盤上必須制訂全盤且長期的地緣戰略,此論點也成為國際權力結構轉變的. Nat. sit. y. 背景之下,地緣因素影響美國外交戰略的重要解釋。. n. al. er. io. 基於美國的單極地位,布氏強調必須承認目前界定世界事務的地緣政治具. i Un. v. 有史無前例的狀況:一、單一一個國家真正居於全球大國地位;二、一個非傳. Ch. engchi. 統歐亞大陸(心臟地帶)的國家成為全球盟主;三、全球的中心區域—歐亞大 陸,現由一個非歐亞國家主導。45 不過,布氏也提出,美國應制訂新的地緣戰 略目標,以應付歐亞大陸關鍵性的地緣政治樞紐國家;因為在遠東地區,中共 顯得越來越重要。因此,雖布氏的單極論是以美國為主的全球地緣戰略思考, 但從其強調歐亞大陸為全球中心區域及中共日漸掌握歐亞秩序主導權來看,中 共也將成為未來地緣戰略大棋盤中的重要棋手。. 林添貴譯,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著,大棋盤:全球戰略大思考 (新北:立緒文化,2014 年) ,頁 256-257。 45 如前註,頁 260-261。 44. 14. DOI:10.6814/NCCU202001054.

(23) 第壹章. 2.. 緒論. 多極論 與上述相對的,即由前美國國務卿季辛吉為代表的「多極論」觀點。多極. 論同樣以地緣政治的概念為基礎,說明蘇聯於 1989 年瓦解後,中亞、高加索地 區、波斯灣、非洲及巴爾幹半島又出現動盪不安的情勢;新的權力重心則在日 本、中共及西歐逐漸形成,使得後冷戰時期成為美國、歐洲、俄國、日本、中 共,或許加上印度的多極並立國際體系。46 季辛吉認為,雖然在後冷戰的世界 中美國成為碩果僅存的超級大國,居於主導地位,但實質上美國並沒有比冷戰 開始時更能片面獨斷全球議題,其權力變得越來越分散,得以改造世界其他地. 政 治 大. 區的力量也大幅減弱。47 在五、六個大國以及許多小國參與其中的國際體系. 立. 中,美國必須藉著調和、均衡各自競爭的國家利益以建立新秩序。. ‧ 國. 學. 所以,在多極論的論點下,冷戰後美國所採取的具體對策是使德法相互制 衡以維持歐洲局部均勢;使中日相互制衡以維持亞太局部均勢;在此基礎上,. ‧. 使歐俄、日中及印度相互制衡,使歐亞大陸及全球均勢,從而確保美國在多極. Nat. sit. y. 體系中的主導地位。48 由此,季辛吉所分析下的冷戰後地緣政治全貌,除強調. al. n. 意涵。. er. io. 國際體系的權力分配與極數之概念,更突出結構之下地緣影響一國外交策略的. Ch. engchi. i Un. v. 總結而言,雖單極論和多極論都是以世界強權美國為主角,但其提出的地 緣政治觀點也深刻影響當今國際政治格局的演變。尤其自 20 世紀末以來,如布 里辛斯基所述,國際政治上一股全新力量逐漸崛起。隨著冷戰後中共綜合國力 的持續提升,加上近十幾年來對於周邊的作為,顯示其有意成為亞洲的區域霸 主。故中共於區域內的主導性地位加上國土面積所佔據的特殊地理位置,都將 使其成為當今國際體系中最重要的地緣政治參與者。 季辛吉強調,自冷戰終結後,國際關係不似先前冷戰時美蘇兩大陣營壁壘分明,取而代之的 是六大強權加上數個中小型國家,形成全球化的國際體系。參閱林添貴、顧淑馨譯,季辛吉 (Henry Kissinger)著,大外交(上)(臺北:智庫股份有限公司,1998 年) ,頁 10。 47 林添貴、顧淑馨譯,季辛吉(Henry Kissinger)著,大外交(下),頁 1092、1096。 48 如前註,頁 1091-1129。 46. 15. DOI:10.6814/NCCU202001054.

(24) 地緣政治與冷戰後中共周邊外交:中亞與南海的案例研究.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一、研究途徑 孫本初認為,研究途徑(Approach)是指:「選擇問題與相關資料的標準, 主要是作者擬從何種角度切入去探討該主題與相關問題」。49 故依據研究動機 與目的,本文將以「國際權力結構與體系實力」做為理論框架,並以其中的 「地緣政治」為主要研究途徑,闡釋中共周邊外交戰略的形成因素、決策過程 與實際行動。在權力結構的觀點中,因為冷戰後各國於國際上相對地位的改. 政 治 大. 變,而依其體系實力決定對外行為。中共崛起是國際社會有目共睹的客觀事. 立. 實,其也持續提升國家實力與外交影響力,朝成為結構中的「一極」邁進。. ‧ 國. 學. 有上述背景框架,本文以地緣政治為主要分析途徑,檢視冷戰後中共周邊 外交之實踐。20 世紀末蘇聯的解體,使冷戰時期歐亞大陸上最為強盛的國家分. ‧. 崩離析,可謂提供也佔據相當地理位置的中共得以填補權力空缺之契機。地緣. Nat. sit. y. 政治是地理因素影響國家政治行為的分析,雖權力結構視角得以解釋國家對外. n. al. er. io. 行為,但其理論屬於宏觀的國際層次,是為闡釋整個國際政治系統中結構與單. i Un. v. 元的關係,因此,欲研究中共的地緣戰略,則需提出地緣政治的研究途徑,以. Ch. engchi. 更詳盡地解釋地理因素,也就是中共的相對地理位置、環境與條件如何影響其 周邊外交決策。 從地緣政治研究途徑出發,中共為何重要?正是因為它的地理。首先,中 共所處之地理位置與環境不僅控制連結海洋和大陸的主要交通線,且國土大半 位於溫帶地區,適合人居;此外,其面向西太平洋,內陸縱深大,能直抵蘊藏 石油和天然氣的中亞地區。50 故中共處於世界上最大的海洋與陸地之間,依陸. 孫本初,「如何寫好一篇優質的碩博士論文」 ,發表於「撰寫碩博士論文與投稿學術期刊」論 壇(臺北: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主辦,2005 年 6 月 8 日) ,頁 3。 50 Mackubin Thomas Owens,“In Defense of Classical Geopolitics,”Naval War College Review, Vol. 52, No. 4 (Autumn 1999), p.72. 49. 16. DOI:10.6814/NCCU202001054.

(25) 第壹章. 緒論. 權論和海權論的闡釋,正好融合兩者,位於其各自所強調的地緣樞紐中間位 置。換言之,中共不僅是大陸規模的大國,實際範圍深入前蘇聯的戰略核心中 亞,同時也伸向西太平洋的重要航運線。51 另外,中共是全球國土面積第三大的國家,具地理面積的優勢顯而易見。 由地理條件可以理解,中共綿長的國界線使其擁有全世界最多的周邊接壤國 家,故中共面臨到的是極為複雜的周邊問題。除自然地理條件外,中共的周邊 戰略也和美國於亞太地區的地緣主導地位密不可分。就陸權層面而言,美國是 歐亞大陸塊海岸外的一座島嶼,而歐亞大陸的資源與人口都遠遠超越美國;因 此,不論冷戰存在與否,單一大國主宰歐亞大陸,不論是歐洲或亞洲,都會對. 政 治 大. 美國構成戰略意義上的危險。52 在海權方面,美國也在中共周邊海域由北至南. 立. 的東海、台海及南海皆有軍事部署及外交盟友,對中共的海權發展形成極為明. ‧ 國. 學. 顯的地緣圍堵效果。此即何以地緣因素將影響中共外交策略的根本原因,也是. ‧. 本文以地緣政治分析途徑的研究基礎。. 綜上所述,在以體系結構為背景,地緣政治為主導因素下,中共崛起成為. y. Nat. er. io. sit. 構建國際體系的主要力量,在踏上國際政治舞台之際,亞太地區作為鄰邦,其 政經影響力自然先向周邊擴散。而且,可以想見,除了超級強權美國之外,比. n. al. Ch. i Un. v. 起和世界其他國家的交往,周邊國家當然才是中共的發展重點。故王緝思提. engchi. 及,中國崛起使其日益重視與周邊國家發展戰略和經濟關係,中國也成為亞太 地區幾乎所有主要經濟體的最大貿易夥伴。53 除此,沈大偉(David Shambaugh)也提到,隨著中國變得越強大,周邊國家對其崛起的感受就越強 烈;在外交事務上,北京也在周邊地區主動採取行動,經常與區域內領導人召 開雙邊或多邊高峰會議。54. 林添貴譯,羅柏.卡普蘭(Robert D. Kaplan)著,地理的復仇:一觸即發的區域衝突、劃疆 為界的地緣戰爭,剖析地理與全球布局終極關鍵,頁 261。 52 林添貴、顧淑馨譯,季辛吉(Henry Kissinger)著,大外交(下),頁 1102。 53 王緝思編著,大國關係(香港:中華書局有限公司,2016 年) ,頁 211。 54 侯英豪譯,沈大偉(David Shambaugh)著,中國的未來(新北:好優文化,2018 年) ,頁 216-220。 51. 17. DOI:10.6814/NCCU202001054.

(26) 地緣政治與冷戰後中共周邊外交:中亞與南海的案例研究. 因此,在本文的研究途徑上,國際體系的權力結構觀所提供的框架,其傾 向簡約論,探究全球層次國家地位分配的變化與結構之關係。55 故本文要更進 一步以區域層次的地緣政治為主要研究途徑,來說明國家於體系中的實力變化 如何影響其地緣策略,進而探究地緣政治對中共進行周邊決策之影響。此外, 本文也將以地緣政治中海陸二分之概念以研究中共周邊外交之具體案例,並探 討其決策思維與實際行動。 二、研究方法 如上述研究途徑的定義,研究方法(Method)是指:「蒐集與處理資料的. 政 治 大. 程序與手段,主要是指作者針對自己所欲探討之主題與相關問題,擬如何進行. 立. 蒐集和分析資料」。56 因此,本文主要採取三種研究方法,分別為「文獻分析. ‧ 國. 學. 法」、「案例研究法」和「比較研究法」,並於文中第貳章採以文獻分析,第參、 肆章針對實際案例進行探究,而末章則將研究結果加以統整與比較研究。. ‧. (一)文獻分析法. sit. y. Nat. io. er. 文獻分析法是經由「文獻資料」進行研究的方法,係「以系統而客觀的界. al. iv n C hen 在於了解過去、洞察現在、預設未來」 。57 而文獻分析法也是最基本、常見的 gchi U n. 定、評鑑、並綜括證明的方法,以確定過去事件的確實性和結論。其主要目的. 非實驗性研究方法,其涉及瀏覽(粗淺檢視)、閱讀(徹底檢視)和解釋。58 因此,本文在研究冷戰後中共之地緣戰略與實踐時,除將蒐集大量關於中共周 邊外交與地緣政治的文獻資料,包括:公開出版的各種有關書籍、官方政策文. 其中,有守勢現實主義學派引進外交政策於國際關係扮演之角色,但也無法系統性地闡釋權 力分配影響國家進行周邊外交決策與互動的原因。參閱 Jack Snyder, Myths of Empire: Domestic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Ambition (Ithaca,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1); Jeffrey W. Taliaferro, “Security Seeking under Anarchy: Defensive Realism Revisited,”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5, No. 3 (January 2000), pp. 128-161. 56 孫本初,「如何寫好一篇優質的碩博士論文」 ,發表於「撰寫碩博士論文與投稿學術期刊」論 壇(臺北: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主辦,2005 年 6 月 8 日) ,頁 3。 57 葉至誠、葉立誠著,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9 年) ,頁 138-145。 58 Glenn A. Bowen,“Document Analysis a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Qualitative Research Journal, Vol. 9, No. 2 (August 2009), pp. 32-33. 55. 18. DOI:10.6814/NCCU202001054.

(27) 第壹章. 緒論. 件、智庫報告、期刊文章及中英文新聞資料等來佐證及闡釋相關論點;也將利 用參考關於此研究主題相關的權威著作、研究報告與碩博士論文,同時結合筆 者自身觀察與分析整理,進而客觀地探討並呈現冷戰後中共周邊外交實踐之真 實面貌。 因此,透過文獻分析法,一方面可以了解現階段已有哪些關於冷戰後中共 周邊外交實踐的理論說法與學術研究,也就是現有的研究成果與貢獻;另一方 面,更可透過系統性的歸納、分析文獻資料,累積筆者自身的觀點與產生有別 於現有文獻之論點,以對原有文獻進行補充或提出全新的研究視角。故透過文 獻分析法,筆者採蒐集並分類歸納文獻說法後,提出以「地緣政治」分析來研. 政 治 大. 究中共周邊外交,並更進一步解析其互動過程與未來發展方向,符合文獻分析. 立. 法所強調「了解過去、洞察現在、預設未來」之目標。. ‧ 國. 學. (二)案例研究法. ‧. 根據艾森哈特(Kathleen M. Eisenhardt)的說法,案例研究法係注重研究單. Nat. sit. y. 一背景下的動態狀態,也特別適用於新研究主題之領域。59 陳萬淇認為,案例. n. al. er. io. 乃許多相關事實的說明,它提供問題的狀況,以待尋求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案。. i Un. v. 案例所描述的事件必須是真時真地的實際資料,不可杜撰,且對一個或數個中. Ch. engchi. 心問題進行客觀描述。60 對此,義恩(Robert K. Yin)定義為,案例研究是一 種實務性的調查方式,當所研究的現象與現實生活之間的界線並不明確時,透 過多種來源的證據,對該現狀加以調查。61 因此,本文於第參、肆章將分別針對中共的陸權外交—「中亞」和海權外 交—「南海」的案例進行系統性的深入研究,以解析中共於其中的策略與作 用,理解其如何經營周邊外交關係。在案例研究中,本文將先提出兩地對於中. Kathleen M. Eisenhardt,“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 14, No. 4 (October 1989), pp. 534-535. 60 陳萬淇著,個案研究法(臺北:華泰書局,1995 年) ,頁 16-17。 61 Robert K. Yin,“The Case Study Crisis: Some Answers,”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 26, No. 1 (March 1981), pp. 58-65. 59. 19. DOI:10.6814/NCCU202001054.

(28) 地緣政治與冷戰後中共周邊外交:中亞與南海的案例研究. 共的地緣戰略意涵,透過本文主要關注的特定問題及現象蒐集各種資料證據, 包括:官方政策文件、智庫報告、相關著作與期刊論文等,來闡述中亞和南海 其海陸及地理特性對中共地緣政治的影響;接著再提及在兩地中主要涉及大國 的地緣佈局與戰略利益,在中亞,本文將提出包含俄國在內的周邊大國地緣因 素;在南海,將提出包含美國在內的地緣因素,以進一步探討中共於其中的策 略與作為以及周邊各國的態度與回應。在各自針對兩個案例進行分析與討論 後,也將於各章末節統整結果,總結上述觀察與提出個人觀點及建議。 (三)比較研究法. 政 治 大. 比較研究法(The comparative method)是針對兩種不同的事件或狀態進行. 立. 對比,同時也為陳述經驗規律性以及評估和解釋實質性和理論性的案例提供基. ‧ 國. 學. 礎。62 因此,除了文獻分析和案例研究外,本文也將以比較研究法對陸權與海 權,也就是中亞和南海來進行比較與解釋。在中亞和南海案例皆設定相同的研. ‧. 究目標與章節安排下,進一步以「體系層次」、「內部因素」和「中共具體作. Nat. sit. y. 為」各項指標來總結比較冷戰後中共陸權周邊外交和海權周邊外交的整體傾向. n. al. er. io. 與結果,使本文在陸權和海權的對比層面,具更清晰與嚴謹的思考邏輯和立論. i Un. v. 基礎。所以,透過比較研究法,本文也得以仔細探究兩個案例在各層面有何異. Ch. engchi. 同,而又如何影響最終之研究結果。.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一)時間範圍 本文主要探討冷戰後中共周邊外交之實踐,並透過中亞及南海的案例來檢. Charles C. Ragin, The Comparative Method: Moving Beyond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trategies (Berkeley,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7), p. 1. 62. 20. DOI:10.6814/NCCU202001054.

(29) 第壹章. 緒論. 視其實際策略與作為。因此,在時序範圍上,本文主要著重於自 1990 年代蘇聯 解體、冷戰結束至今。而選擇這近 30 年的時間範圍,主要原因有二:一方面, 如前所述,冷戰的終結促使國際權力結構產生改變,中共也正是在這段期間透 過權力再分配的過程佔據優勢地位,以致國家實力日漸增強,進而將外交及經 貿影響力往周邊地區擴散。另一方面,在 1990 年代之後,對應到中共內部各領 導人的執政時期,正好也能探討中共自建國以來繼毛澤東之後的四代主要領導 人對於周邊外交的策略選擇。63 因此,本文選擇將研究時間點訂於冷戰後,除 具國際環境改變因素可探究,也呼應中共國內各領導人執政時期對於陸權及海 權外交的發展與變化。 (二)案例選擇.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在地緣研究的案例選擇上,本文所欲探討的中共周邊外交,由於其周邊國 家數目之龐大,若將其一一提出探究,將是極為複雜且冗長的研究目標;故本. ‧. 文根據地緣政治的基本思考,選定兩個於各自地緣範圍內都牽涉為數不少的周. Nat. sit. y. 邊國家且觸及中共核心國家利益的地區。一是位於內陸,接觸最多周邊國家且. n. al. er. io. 涉及中共的能源供應命脈、西部少數民族維穩等安全政策的中亞地區。另一則. i Un. v. 是於周邊海域之中接觸最多國家,且涉及中共的領土主權、戰略資源、航行自. Ch. engchi. 由等問題的南海地區。因而,本文於第參、肆章選擇中亞與南海作為檢視冷戰 後中共地緣政治的研究案例,進而從中理解兩者對中共的地緣戰略意涵、中共 於其中之策略與作為、以及所牽涉的大國地緣戰略利益之競爭等。. 雖然鄧小平於 1989 年時已表明確定退休,但其對國家重大問題仍有最後決定權。特別是當 時針對經濟改革問題,保守派和改革派產生嚴重分歧,但在鄧小平 1992 年南巡講話後,徹底扭 轉了改革派居於劣勢的局面,也為日後中共改革開放發展市場經濟注下定海神針。詳細內容參 閱寇健文著,中共菁英政治的演變:制度化與權力轉移 1978-2010(臺北:五南圖書,2010 年) ,頁 168-179; 「鄧小平的退休方式是如何確定的」,中國軍網,2014 年 8 月 15 日, http://www.81.cn/2014dxp/2014-08/15/content_6096194.htm,查閱時間:2019/11/5。 63. 21. DOI:10.6814/NCCU202001054.

(30) 地緣政治與冷戰後中共周邊外交:中亞與南海的案例研究. 二、研究限制. (一)研究方法之限制 本文在研究限制上,可分為「研究方法」之限制和「研究主軸與篇幅」之 限制。首先,是研究方法的限制,由於本文所採用的「文獻分析法」和「案例 研究法」並非盡善盡美,因此其研究結果必然有所侷限,不可能達到絕對的精 確。文獻分析法的限制在於:細節不足、可檢索性低和選擇偏見。64 因此,在 使用文獻分析法時,本文所蒐集及整理的文獻資料可能不夠完備、取得困難或. 政 治 大 有不足以詳盡回答研究問題之嫌。 立. 因涉及官方敏感議題時而產生真實性及可信度等問題,都會使本文的文獻資料. ‧ 國. 學. 再者,也不能排除選擇偏見,也就是僅選擇與得以支持本文研究論點的文 獻進行對話,而不去檢視其他可能被反駁的理論說法。最後,在案例研究法的. ‧. 限制上,本文以兩個周邊地區檢視冷戰後中共整體周邊外交之實踐,也有以偏. sit. y. Nat. 概全之嫌。故本文所能做到的僅是以「陸權」及「海權」周邊外交中最具代表. io. al. er. 性的兩個案例來進行探討,並盡量以相同研究標的進行分析,以利綜合出兩者. v. n. 的發展經過、中共對其策略模式與實際作為,及其他戰略利益考量之異同。 (二)研究主軸與篇幅之限制. Ch. engchi. i Un. 另外,本文也有「研究主軸與篇幅」之限制。本文的研究主軸在於中共周 邊外交之實踐,並透過兩個案例去探究其中的地緣策略與作用。也因此,本文 主要關注地緣政治下中亞與南海對中共的地緣戰略意涵、大國之間的戰略利益 因素、中共於其中的策略與作為與周邊各國的回應,以檢視冷戰後中共周邊外 交之情況。因此,本文係以中共的角度出發,由於研究主軸之設定以及篇幅限 制,無法詳細針對該地區中所有涉及的周邊國家之作為進行完整研究,僅能以. Glenn A. Bowen,“Document Analysis a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Qualitative Research Journal, Vol. 9, No. 2 (August 2009), pp. 31-32. 64. 22. DOI:10.6814/NCCU202001054.

(31) 第壹章. 緒論. 一節之篇幅說明各國回應與採取措施的重點。同時,也無法針對中共與個別國 家之雙邊關係發展進行完整的探討,僅能提出中共於其中某些方面與個別國家 有何可提之處,又如何影響整體策略及行動。總結上述,本文期望能在原有的 研究途徑上,盡可能地減少研究方法及研究主軸和篇幅設定所帶來的限制,並 在本文的研究範圍內,蒐集更多相關、可信度高、具學術價值的文獻資料,以 利完整且系統性地闡釋冷戰後中共周邊外交之實踐。. 第五節. 研究架構、設計與章節安排. 一、研究架構. 立. 政 治 大. 本文以分析冷戰後中共周邊外交為主要研究架構,並以地緣政治的研究途. ‧ 國. 學. 徑,針對其理論與研究主題的連結提出地緣與中共對外決策的關係,依此探討 本文各章的研究問題(見圖 1-1)。對於冷戰後中共周邊外交之實踐,首先,在. ‧. 第貳章本文欲先增強理論上體系實力與地緣策略之關係,點出國際權力結構中. Nat. sit. y. 的地緣因素,再理解地緣政治分析途徑的理論背景、思維及發展流派,並從中. n. al. er. io. 解析其對於陸權和海權的二分思維,以及中共地緣政治的特徵與選擇。緊接. i Un. v. 著,在第參、肆章,本文將針對中亞和南海進行案例研究,其中,筆者於兩章. Ch. engchi. 設定相同的研究標的,包括:該地區對於中共的地緣戰略意涵、涉及大國的地 緣政治與影響、中共於其中的策略與作為,並於最後提出周邊各國有何態度與 具體回應,使本文更容易於研究發現時歸納兩者特徵之異同。最後,本文將在 第伍章提出結論,除總結上述研究發現,同時整理歸納筆者個人的分析觀點與 研究成果,並點出未來可持續觀察之研究方向。. 23. DOI:10.6814/NCCU20200105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What if the quark bilinear is slightly away from the light cone (space-like) in the proton

Intel-臺大創新研究中心(Intel-NTU Connected Context Computing Center)成立於2011 年。這是英特爾實驗室( Intel Labs)與世界頂尖大學進行的「英特爾合作研究機構(Intel

根據研究背景與動機的說明,本研究主要是探討 Facebook

juvenile growth, consumption and the effects of starvation upon the South China Sea whelk Hemifusus tuba (Gmelin) (Prosobranchia : Melongenidae).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and Local Practic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Courses 一5. 研究動機與目的(Research Motive

Anticyclonic eddies in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observed by drifters and satellite altimeter.. 研究生:廖允強 撰 指導教授:曾若玄

The surface circulation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NSCS) for the period of 1986-2006 is studied using the data of more than 505 satellite-tracked drifters from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of flow fields indicates that intrusion of the north Pacific waters into the South China Sea through the Luzon Strait in the whole year.. Westward bifur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