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博物館數位典藏商業應用之探索性研究-以中央研究院數位核心平台計畫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博物館數位典藏商業應用之探索性研究-以中央研究院數位核心平台計畫為例"

Copied!
11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 藝術行政暨管理班 碩士論文計畫書. 博物館數位典藏商業應用之探索性研究 -以中央研究院數位核心平台計畫為例. An Exploratory Research on Commercial Applications of Museum Digital Archives - A Case Study of Core Platforms for Digital Content Project in Academia Sinica. 研究生:陳靜熏 指導教授:董澤平 教授. 中華民國 105 年 7 月.

(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 藝術行政暨管理班 碩士論文計畫書. 博物館數位典藏商業應用之探索性研究 -以中央研究院數位核心平台計畫為例. An Exploratory Research on Commercial Applications of Museum Digital Archives - A Case Study of Core Platforms for Digital Content Project in Academia Sinica. 研究生:陳靜熏 指導教授:董澤平 教授. 中華民國 105 年 7 月.

(3)

(4) 謝辭 三年前在家人支持下重拾課本回到校園,歷經兩年充實的課程以及 最後一年的論文衝刺,忙碌奔波於學業、工作與家庭之間,如今能夠順 利完成這篇論文,感謝周遭師長、同學、長官、同事、親友及家人的支 持與鼓勵、教導與協助,沒有您們我的論文是無法順利完成的,內心充 滿感激。. 感謝我的指導老師董澤平教授,從決定研究題目、研究脈絡及撰寫 方向在每個階段總是適時給我意見與指引,讓我能順利逐步完成論文寫 作;感謝口試委員林詠能教授與夏學理教授,秉持學術專業對於我論文 針砭與指正,讓我的論文更臻於完善。. 論文研究個案正是我服務的單位,感謝一路相挺的老長官陳克健教 授與王新民教授,以及數位文化中心召集人林富士教授與執行秘書陳淑 君博士,感謝前後任長官對於研究個案成果無私的分享,沒有您們的全 力支持,這篇論文就無法取得核心資源成就價值。. 論文寫作除了師長專業指引外,絕對需要同儕的砥礪與支持,漫漫 長路上,感謝有蓮芳、文郁、珊如、軒如、音竹、小黑等同學;淳雅、 冠華、國峰、玉雯、佳玲、素朱等同事,沒有你們這些好夥伴,陷入瓶 頸時誰拉我一把,夜深人靜時誰幫我提神,真的感謝有你們。. 最後,當然要感謝我的家人,沒有你們的支持,我沒有勇氣重返校 園更遑論步上論文寫作這條路,尤其我的先生,這三年來默默陪伴孩子 讓我放心讀書,認真和我一起討論論文撰寫要領,幫我校稿、排版甚至 模擬口試問題,我想你絕對是我的最佳戰友,謝謝。. 在兒子念幼稚園小班時,我一起邁入研一生活,今年兒子從幼稚園 畢業,我也跟著一起從研究所畢業。兒子常問:「媽媽,今天晚上你要 寫論文嗎?」「媽媽,你論文寫完了嗎?」我終於可以說:「我的論文寫 完了!!」. 2016/7/23 於台北家中.

(5) 中文摘要 在全球數位典藏計畫運作及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趨勢下,博物館藏品 數位化、商業化在國內儼然形成風潮,我國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歷 經兩期十年,完成中央研究院、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自然科學博物 館、國家圖書館等館藏數位化工作,累計近五百多萬筆數位化典藏品。 本研究就數位內容產業的特性,提出「博物館數位典藏商業模式十大要 素」,以中央研究院數位核心平台計畫為例,透過參與觀察法、文獻分 析法蒐集資料,並深度訪談計畫中核心成員,探究數位藏品商業化與博 物館彼此之間的影響,數位藏品持有者、創作者、管理者及仲介者之間 的合作關係,以及數位素材透過造型加值、技術服務及內容轉製等方式 進行商業化的過程分析,最終針對個案及現況提出問題與建議。. 數位核心平台計畫掌握核心資源及流程,擁有多元的產品及市場, 與競爭者最大的差異在於對數位藏品同時具備學術內涵及市場應用的專 業素養,若能扮演介於博物館學界與產業界之間的中介經紀角色,擔任 藏品加值的轉譯者,將有助於博物館藏品再活化,與實體博物館相輔相 成。面臨數位內容鑑價機制及授權模式未定,加上對於博物館之數位圖 像不具任何權利,因此,博物館數位典藏之商業應用不應聚焦在以授權 經紀代理為獲利主要來源,應積極從事數位媒材再利用,創造新的作品 產生新的權利。本研究發現博物館數位藏品加值應用的最大問題,是使 用者對於數位藏品不方便使用且不知如何使用,並分別提出透過數位藏 品內容或技術「再製」的方法,以及在產業化過程加入「中介者」角色 協助藏品知識內容轉譯,以期在有限的資源情況下,讓博物館數位典藏 商業化有效發展。. 關鍵字:數位典藏、數位內容、博物館、聯合目錄、數位化、商業 化、文化創意產業. I.

(6) Abstract Attributing to the impetus of global digital archives and culture industry, digitizing and commercializing museum exhibits becomes a trend in Taiwan. The National Digital Archive Program, the largest digital archive program in Taiwan, has preserved over 5 million archives from Academia Sinica, National Palace Museum,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and other cultural institution in the past decade.. This thesis proposes a business model for digital archive museums, concerning th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gital content industry. The proposed model is demonstrated in the case of Core Platforms for Digital Content Project in Academia Sinica. By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the core members in the program, we probe in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ommodity business of the archives and the virtual museums. In addition, we investigate the cooperative relations among archive holders, creative commodity designers, digital content managers and licensing agent. Furthermore we analyze the commercial procedures of value-added products, technical service and rendering of the authenticated content. Finally we comment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nstance and present our suggestions.. Core Platforms for Digital Content Project predominates key resources and key activities in product and market scope.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the Core Platforms is determined by the academic cultivation and professional market application. The Core Platforms bridges the gap between museology and industry; meanwhile, they interpret the value-added content on digital archives, which activate museum exhibits and complement the virtual museums. However the appraisal mechanism and licensing modes are unsettled, and the interpreters are not empowered any rights on the archived digital images. As a result, licensing the museum archives should not be the only revenue. Commercial application on digital archives needs to profit from revitalizing digital media and creating new rights on the reproduced commodities. The crucial problem of value-added digital archives is the accessibility of the users and feasible applications of the digital content. We II.

(7) propose a digital content reproduction approach and introduce the role of interpreters to assist rendering the metadata in digital archives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transference. We endeavor to facilitate the commercial exploitation of digital archive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imited resources.. Keywords:digital archives, digital content, museums, Union Catalog, digitization, commercial,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III.

(8) 目. 次.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 II 目. 次............................................................................................................................................... I. 表. 次............................................................................................................................................ III. 圖. 次............................................................................................................................................ IV.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數位典藏 .................................................................................................................... 9 第二節 數位典藏商業化....................................................................................................... 19 第三節 博物館智慧財產授權 ............................................................................................... 23 第四節 實證文獻回顧...........................................................................................................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33 第二節 研究方法 .................................................................................................................. 35 第三節 研究對象 .................................................................................................................. 39 第四節 研究設計 .................................................................................................................. 41 第四章 個案介紹與訪談分析 ....................................................................................................... 45 第一節 數位核心平台計畫之簡介 ....................................................................................... 45 第二節 數位核心平台計畫之藏品應用概況分析 ............................................................... 49 I.

(9) 第三節 數位核心平台計畫典藏品商業化的 SWOT........................................................... 51 第四節 研究步驟實施........................................................................................................... 57 第五節 研究分析與結果....................................................................................................... 60 第六節 研究發現 .................................................................................................................. 65 第七節 管理意涵 .................................................................................................................. 68 第八節 研究貢獻 .................................................................................................................. 6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7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71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 73 參考文獻......................................................................................................................................... 75 附錄一、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執行同意書 ..................................................... 83 附錄二、深度訪談同意書 ............................................................................................................. 87 附錄三、深度訪談記實—陳克健 ................................................................................................. 91 附錄四、深度訪談記實—溫淳雅 ................................................................................................. 94 附錄五、深度訪談記實—張季雅 ................................................................................................. 97 附錄六、深度訪談記實—黃冠華 ................................................................................................. 99. II.

(10) 表. 次. 表 1:典藏臺灣入口網應用示範專題表列 .................................................................................... 3 表 2:數位典藏定義與看法一覽表 .............................................................................................. 10 表 3:各國政府參與數位典藏計畫一覽表 .................................................................................. 14 表 4:數位典藏產業應用分類 ...................................................................................................... 21 表 5:博物館授權模式 .................................................................................................................. 25 表 6:故宮博物院授權商業模式 .................................................................................................. 26 表 7:實證文獻表列 ...................................................................................................................... 29 表 8:研究訪談對象表列 .............................................................................................................. 39 表 9:Hamel(2001)及 Osterwalder, A. & Pigneur, Y.(2010)兩大商業經營模式之比較 ... 42 表 10:博物館數位典藏商業模式十大要素 ................................................................................ 43 表 11:數位核心平台計畫之產品盤點表 .................................................................................... 49 表 12:數位核心平台計畫主力產品之效益彙整表 .................................................................... 50 表 13:數位媒材之商業授權分類 ................................................................................................ 51 表 14:SWOT 分析表 ................................................................................................................... 52 表 15:訪談提綱一覽表 ................................................................................................................ 57 表 16:訪談樣本執行概況一覽表 ................................................................................................ 59 表 17:數位核心平台計畫之經營模式分析 ................................................................................ 64. III.

(11) 圖. 次. 圖 1: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發展沿革圖 .......................................................... 18 圖 2:文創產品開發的創新模式 .................................................................................................. 20 圖 3:商業模式九大要素彙總 ...................................................................................................... 22 圖 4:博物館數位典藏產業鏈圖 .................................................................................................. 24 圖 5:數位典藏授權關係圖 .......................................................................................................... 26 圖 6:研究架構圖 .......................................................................................................................... 34 圖 7:研究步驟圖 .......................................................................................................................... 44 圖 8:數位核心平台計畫組織圖 .................................................................................................. 45 圖 9:數位核心平台計畫之業務藍圖 .......................................................................................... 47 圖 10:數位典藏品授權加值應用之構想藍圖 ............................................................................ 48 圖 11:博物館數位藏品應用三大類型 ........................................................................................ 66 圖 12:知識價值與市場價值之間的平衡 .................................................................................... 67 圖 13:博物館數位典藏商業化策略 ............................................................................................ 67. IV.

(12)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隨著網際網路迅速發展,數位資訊技術快速進步,對於人類歷史扮演資 料保存、知識傳遞重要角色的博物館、圖書館隨之產生變化,數位圖書館 (Digital Libraries) 1在此背景下誕生,並引領時代風潮隨成為顯學。自 1975 年克斯勤(Roger W. Christian)以《電子圖書館》(Electronic Library) 為書名,1976 年美國蘭開斯特(F. W. Lancaster)在《邁向無紙社會》一書 中,提出未來圖書館將以電子媒體為主要館藏,「電子圖書館」概念逐漸形 成。(王梅玲, 2001)在 1990 年網路資訊聯盟(The Coalition for Networked Information)提出「虛擬圖書館」(Virtual Library),希望藉由網路的建設促 進資訊的傳播與共用,近代數位圖書館發展自此正式具體展開,美國、加拿 大、英國、日本、澳洲等資訊先進國家紛紛以國家力量投入研究。. 全球經濟歷經工業時代、資訊時代,在二十世紀後期,邁入以「知識」 為基礎的經濟競爭力,以「創意」為核心的生產領域的知識經濟產業時代。 1997 年英國政府為了振興國內經濟,決定以知識經濟為重要發展方向,由 英國文化媒體暨體育部(Department for Culture, Media and Sport, DCMS)推 動創意產業的政策- 創意英國(Creative Britain),創意產業(Creative Industries)的概念自此在英國萌芽發展,隨後迅速在紐西蘭、韓國、香港、 澳洲等國家被參考採用,在此風起雲湧的潮流下,文化創意產業逐漸成為各 國重點發展產業。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文化產業與商業》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Enterprises)資料顯示,全世界的文化商品交易在近 二十年來呈現倍數成長,從 1980 年的美金 953.4 億元到 1998 年的美金 3,879.2 億元。文化創意產業的世界市場,1995 年美國佔了 184 億美元,歐 洲佔了 97 億美元,亞洲只有 67 億美元;到了 2000 年美國成長了 207 億美 元,歐洲增加到 131 億美元,亞洲也成長到 110 億美元。在全球一片經濟不 景氣當中,文化創意產業市場反在急速擴張中。. 「數位圖書館」(Digital Library) :是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在參議員任內推動「資訊基礎建設與科 技法案」首次出現的名詞。 1. 1.

(13) 數位圖書館及文化創意產業已經是全球兩大發展趨勢,台灣自然不能自 絕於外,因此在全球各國陸續啟動「數位圖書館」發展計畫之際,在全球化 及兩岸文化交流衝擊之時,我國政府從 1998 年起便積極投入相關研究與發 展,於 2002 年 5 月由行政院提出「挑戰 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並於項 下提「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計畫」子計畫,自此「文化創意產業」 2為我國重 要發展產業之一。在 2002 年國家科學委員會為了加強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發 以及科學教育工作,整合「數位博物館專案計畫」、「國家典藏數位化專案計 畫」、 以及「國際數位圖書館合作計畫」,成立「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 畫」,是一個人文與科技並重的國家型計畫,希冀透過網際網路普及以及數 位科技進步,為人類的文化、藝術、科技等重要文明,建構一個史料保存、 知識傳承、延伸應用的平台。.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整合全國博物館、圖書館等典藏機構近五百萬 筆媒材典藏品,匯集於數位核心平台計畫所建置維運的「聯合目錄」中,透 過聯合目錄使用者可簡易檢索全國跨十餘個學術領域之數位資料,為落實美 國馬查尼尼(Gary Marchionini)針對數位圖書館所提出的四構面:內容面 (Content)、技術面(Technology)、服務面(Service)和社群面 (Community),數位典藏計畫不僅將典藏品視為文化創意產業的基礎素 材,更是產品與服務創造獨特的體驗,因此在主要入口網「典藏臺灣」展示 平台提供一般使用者、創意發想者、加值應用者、企業界許多應用示範專 題,期盼透過數位藏品轉化為文創商品的示範案例及商業化的過程,與各界 互動交流並吸引更多人投入應用研發。.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歷時 10 餘年,挹注經費百億,投入人力數 千,歷經博物館藏品數位化、科普化、商業化過程,整體計畫在學術研究、 社會影響、經濟發展等方面的貢獻,是全民所關注的焦點。本研究將以數位 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項下負責維運成果目錄、提供展示平台、傳遞文化資訊 的數位核心平台計畫為例深入探討。. 2.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自 2002 年起由行政院新聞局配合經濟部研開始研議,曾提出三次「文. 創法」草案,第一次是 2007 年 9 月 28 日,第二次是 2008 年 2 月 29 日,第三次是 2009 年 4 月 9 日。歷經不同政黨、多位文建會主委,前後經過籌備會、公聽會與審查會總共超過 60 多場會 議最後於 2010 年初誕生。 2.

(14)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歷經兩期十年,完成近五百多萬筆媒體典藏 品、建置了七百多個網站平台,這些典藏品來自於不同機構不同計畫,目前 以建置聯合目錄的方式透過主題分類及關鍵詞檢索相關典藏品達到整體呈現 的目的。就藏品內容的應用情形而言,根據「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 技計畫 97-101 年總期程成果效益報告」量化資料呈現,學術論文達 3,581 件、教材達 5,763 件、出版品達 606 件,以學術研究及教育學習為主要應用 面向,商業應用的部分相對較少。在藏品創意加值應用上,可分為以造型直 接進行設計加值、延伸技術服務的功能加值及故事內容轉制的內涵加值等三 大類,包含線上互動遊戲-天地宮及臺灣原住民儀式、多媒體短片-安平追 想 1661、行動應用程式-臺北歷史地圖及臺南歷史地圖、出版品-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創作集等多項文化創意產品,其中 CCC 創作集已導入商業 實務整體成效最為突出。. 表 1:典藏臺灣入口網應用示範專題表列 類型. 應用專題名稱. 多媒體短片. 安平追想 1661. 行動應用程式 出版品. 線上遊戲. 技術服務. 臺北歷史地圖 APP 臺南歷史地圖 APP 重返珊瑚海 APP 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創作集 南港天地宮 建築排排站 建築轉轉樂 臺灣原住民工藝大冒險 臺灣原住民服飾 臺灣原住民儀式 知識網絡關鍵詞標示工具 時間廊 古漢字數位化後的呈現與應用.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3.

(15) 根據前述的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希望就以數位核心平台計畫就典藏 品的商業應用經驗進行個案研究,達到以下研究目的:. (1) 應證結合數位化藏品內容之文化創意發展,足以強化實體博物館的價值與 功能。 (2) 確認數位核心平台計畫在博物館數位藏品商業化流程中的角色定位,釐清 該角色所發揮的成效。 (3) 探討以數位核心平台計畫的藏品商業化策略,提供相關建議給國內公立博 物館或其他階段性專題計畫參考。 (4) 於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完成階段性任務後,為數位核心平台計畫提出 轉型的建議。 有鑑於前述之研究目的,旨在探討數位核心平台計畫在博物館藏品商業 化流程的角色定位、貢獻及其未來發展,因此列出相關研究問題如下:. (1) 數位核心平台計畫自行開發設計的藏品應用產品之成功現象為何?對於數 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帶來的影響與衝擊? (2) 數位核心平台計畫自行開發設計產品的流程為何? (3) 如何將此運作模式複製於現行公立博物館之數位藏品文創應用? (4) 數位核心平台計畫如何在「公」 (公立博物館)與「利」(功效利益)之間 取得平衡?如何透過完善授權機制強化商業化之可行性?. 4.

(1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隨著文化創意產業蓬勃發展,國內博物館積極與產業界合作,就館內藏 品進行創意加值,結合博物館行銷策略,大為提升博物館價值與功能。國內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歷經 10 餘年累積豐富的數位化藏品,為達宣傳推 廣成效,於計畫項下設立專責子計畫負責藏品之教育推廣加值應用,同時提 供應用示範專題及文創市場實作。國內對於博物館數位化藏品加值應用案例 不勝枚舉,本研究主要是以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之文化創意商品案例為 主,現行公營博物館之藏品商業應用案例為輔,檢視產品開發流程、圖像授 權、營運模式。本研究的研究限制如下:. (1) 本研究所蒐集之參考文獻,以國內可取得之中、英文文獻為限。 (2) 研究分析對象主要以數位核心平台計畫自行開發設計之應用示範專題為案 例進行研析。 (3) 博物館包含社會所捐輸的有形社會資源及無形社會資源(秦裕傑, 2005),博物館的價值,不僅在功利主義所重視的工具性價值,更重要的 是其本質價值(田潔菁、林詠能,2009)。因此,在博物館行銷上追求最 高獲利營業額不會行銷策略的首要目的。故本研究對於文化創意商品案例 的解構分析,將以社會影響等質化呈現為主,銷售量、營業額等量化呈現 為輔。. 5.

(17) 第四節 名詞釋義 一、 數位典藏 所謂「數位典藏」 指數位典藏品以數位形式典藏的過程,更精確的解 釋為數位典藏品長期的儲存、維護及檢索取得(accessibility)。數位典藏品 有些是原生的,本就是數位資料媒體(born digital media),有些則因典藏而 改變成數位化格式的物件。數位典藏的主要目的是確保數位資料的可用性、 持久性、及智慧整合性(陳和琴,2001)。. 二、 聯合目錄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之藏品內容涵蓋縱貫古今、橫跨十餘種學科領 域,包含生物、地質、檔案、書畫、器物、人類學、新聞等人文與自然類的 典藏品。由於各機構建置資料時,分別採用不同的 Metadata 標準與資料庫 系統,為統合學科領域、形式內容相異的資料庫,聯合目錄採用都柏林核心 集(Dublin Core,簡稱 DC)統合數位典藏計畫龐大而複雜的內容。數位典 藏計畫將參與計畫中的各種資料庫與 DC 進行欄位定義上的比對,從對應中 汲取其中的摘要資訊匯入聯合目錄,同時為保留原始資料庫特性,而建議匯 出原始資料庫的欄位名稱。. 三、 數位典藏加值 數位典藏所蘊含的文化與歷史內容,形成一個豐富的素材庫,是提供文 化創意發想的來源。數位典藏與文化加值所呈現的多元面貌,包含時尚工 藝、文具用品、居家生活、出版創作等內容,讓典藏內容得以嶄新呈現。典 藏內容經數位技術保存後,應為廣為世人所使用。因此,透過加值運用的轉 化,以科普形式讓典藏內容更接近一般普羅大眾,讓博物館內的藏品素材成 為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 四、 創用 CC 著名法律學者 Lawrence Lessig 與具相同理念的先行者,於 2001 年在 美國成立 Creative Commons 組織,提出「保留部份權利」(Some Rights Reserved)的相對思考與作法。Creative Commons 以模組化的簡易條件,透 6.

(18) 過 4 大授權要素的排列組合,提供了 6 種便利使用的公眾授權條款。創作者 可以挑選出最合適自己作品的授權條款,透過簡易的方式自行標示於其作品 上, 將作品釋出給大眾使用。透過這種自願分享的方式,大家可以群力建 立內容豐富、權利清楚、且便於散布的各式內容資源,嘉惠自己與其它眾多 的使用者。而 Creative Commons 所提供的公眾授權條款,台灣稱為「創用 CC 授權條款」,取其授權方式便於著作的「創」作與使「用」之意。(台灣 創用 CC 計畫). 7.

(19) 8.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之文獻探討分別就數位典藏、數位典藏商業化、博物館授權三個 面向進行國內外文獻回顧與分析。從 1980 年代以降全球資訊科技先進國 家,以政府力量陸續投入數位典藏計畫,直至 1998 年我國正式以政府力量 啟動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歷經數十年,各國數位典藏從國內館際間的 合作延伸至國際間的交流,在應用方面,將數位化藏品素材轉化為科普應 用,從學術研究、數位技術、標準規範的交流分享,延伸至教育學習、商業 使用,博物館數位藏品商業化過程將為本研究重點之一。針對數位典藏國家 型科技計畫的藏品加值應用,至今已有許多學位論文投入研究(林建勳, 2013。劉千瑜,2012),均著重在製作流程的探討,對於後續將自行開發設 計產品的出版權利移轉給業界的運作模式及商業化策略尚未深究。. 第一節 數位典藏 一、 何謂數位典藏 數位圖書館有許多同義詞,如電子圖書館(Electronic Library) 、數位典 藏、數字圖書館等(王梅玲、謝寶煖,2014),我國多以數位典藏(Digital Archives)作為數位圖書館的同義詞(吳萱,2011)。所謂「數位典藏」 指 數位典藏品以數位形式典藏的過程,更精確的解釋為數位典藏品長期的儲 存、維護及檢索取得(accessibility)。數位典藏品有些是原生的,本就是數 位資料媒體(born digital media),有些則因典藏而改變成數位化格式的物 件。數位典藏的主要目的是確保數位資料的可用性、持久性、及智慧整合性 (陳和琴,2001)。而數位典藏保存的資料範圍相當廣泛,凡是代表人類文 明,具有保存價值的資料,不論資料產生的時間和形式,舉凡文化、科學、 藝術、音樂、動植物等等,都是數位典藏的範圍(范紀文、何建明、李德 財,2001)。不論是原生數位資料媒體 (born digital media)或是經由數位 化格式的物件,轉化為數位內容形式亦是相當多元,包含文字、圖像、影 片、聲音、動畫⋯等。. 隨著人類具保存價值的資料不斷累積、典藏科技保存技術不斷演進,數 位內容的形式及呈現的載具日趨多元,對於數位典藏一詞的定義將更顯複 雜。本研究認為數位典藏即是將豐富的館藏經由各領域專家進行專業選擇, 9.

(21) 建立後設資料(metadata 3),組織藏品目錄,提供數位資料檢索、呈現、保 存最佳化的環境,藉由數位化資料與科技技術充分結合,達到數位藏品快速 檢索、友善呈現、長期保存,進而透過網際網路突破國際藩籬,全球人類得 以快速使用、傳播、再利用,達到數位資料的可用性、持久性及智慧整合性 的目的。. 表 2:數位典藏定義與看法一覽表 學者/機構 (年代). 定義. A collection of digital objects, including text, video,and audio, along with methods for access and retrieval, and for selection, organization and (1999) maintenance of the collection. 提出數位典藏 Digital Archives(可以稱為數位博物館、數位化典藏、 胡憶平 典藏數位化、Digital Library) ,主要是利用電腦多媒體技術,將各項文 (1999) 化素材或文史資料加以數位化,同時結合資料庫串連,將數位化後的 素材放置在網路上,提供使用者查詢及欣賞,或作為資訊藝術教育的 教材。 A ”digital archive” has been defined as the long-term storage, Gail M. Hodge preservation and access to information that is “born digital” (created and (2000) disseminated primarily in electronic form) or for which the digital version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primary archive. (Hodge, 2000). 進階使用者、研究者、 典藏數位化環境,指的是一個由一般使用者、 何建明、黃世昆、 內容提供者、數位化工作人員、資訊技術人員等以人為中心的資訊生 莊庭瑞、李德財 產、傳播與應用環境。 (2000) Ian H. Witten. 陳和琴 (2001). 嚴漢偉 (2001). 所謂「數位典藏」 指數位典藏品以數位形式典藏的過程,更精確的解 釋為數位典藏品長期的儲存、維護及檢索取得 (accessibility)。數位 典藏品有些是原生的,本就是數位資料媒體(born digital media) ,有些 則因典藏而改變成數位化格式的物件。數位典藏的主要目的是確保數 位資料的可用性、持久性、及智慧整合性。 數位典藏則為以網際網路為媒介、以珍貴自然文化資產為內涵、以資 訊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為工具,所打造的虛擬資訊庫(整合 博物館、圖書館、與檔案館) :期望利用不斷演進的資訊處理技術,以 數位化的方式保存、處理、與匯集資訊,並進一步加值整合,以創造. 後設資料(metadata) :常見的解釋為「data about data」 ,中文直譯為「有關資料的資料」或 「描述資料的資料」。國內學者針對 Metadata 一詞譯名各有不同,吳政叡教授稱為「元資料」 , 陳雪華教授的「詮釋資料」,陳昭珍教授的「超資料」,我國國家數位典藏計畫的「後設資料」。 Priscilla Caplan 認為:「Metadata 即是描述資料的資料,編目紀錄就是 Metadata。」國際圖書館 協會聯盟(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簡稱 IFLA)定義為: 「Metadata 是描述資料的資料,Metadata 一詞意謂可用來協助對網路電子資源的辨識、描述、與 指示其位置的任何資料。」(數位典藏科技小百科,2011) 3. 10.

(22) Abby Smith (2001) 項潔、陳雪華、鄭 惇方. 更 大 的 資 料 價 值 與 應 用 層 面 , 達 成 知 識 管 理 與 發 現 (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discovery)的目標。 A digital library as an organized and focused collection of digital objects, including text, images, video and audio, with the methods of access and retrieval and for the selection, creation, organization, maintenance and sharing of collection. 若以產生的過程來看, 「數位典藏」指的是以數位方式處理(拍攝、全 文輸入、掃描等) ,並加上詮釋資料 (Metadata) 的描述,以數位檔 案的形式儲存。. (2002) Ali Shiri (2003). 藍文欽 (2004) 蔡永橙、黃國倫 和邱志義. Digital libraries are organizations that provide the resources, including the specialized staff, to select, structure, offer intellectual access to, interpret, distribute, preserve the integrity of, and ensure the persistence over time of collections of digital works so that they are readily and economically available for use by a defined community or set of communities.(American Digital Library Federation define.) 數位典藏是將文化資源(如圖書文獻、檔案文件、器物、書畫、圖像、 影音資料、標本、考古文物等)有系統的數位化,以提昇文化資源的 保存、利用、教育、研究與加值創新。 數位典藏是指將有保存價值之實體與非實體資料,透過數位化科技技 術予以保存及應用。. (2007) 林信成 (2010). Digital. Library. Federation (2010). 數位典藏(Digital Archiving)意謂著將各式各樣具文化保存價值的藏 品或活動,包括器物、書畫、文件、典籍、建築、標本、藝術表演、民 俗節慶⋯等,轉化為數位內容形式,如:文字、圖像、影片、聲音、動 畫⋯等,儲存於數位典藏系統之中,以利使用者管理、取用、展示、傳 遞各類型的數位典藏品。 "Digital libraries are organizations that provide the resources, including the specialized staff, to select, structure, offer intellectual access to, interpret, distribute, preserve the integrity of, and ensure the persistence over time of collections of digital works so that they are readily and economically available for use by a defined community or set of communities.".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二、 全球數位典藏計畫發展概況 1975 年克斯勤(Roger W. Christian)以《電子圖書館》(Electronic Library)為書名,1976 年美國蘭開斯特(F. W. Lancaster)在《邁向無紙社 會》一書中,預告了未來圖書館將以電子媒體為主要館藏,形成「電子圖書 館」概念。1990 年網路資訊聯盟(The Coalition for Networked Information) 提出「虛擬圖書館」(Virtual Library),希望藉由網路的建設促進資訊的傳播 與共用。而「數位圖書館」(Digital Library)這個名詞,是美國前任副總統 高爾在參議員任內推動「資訊基礎建設與科技法案」首次出現的名詞。因 此,近代數位圖書館具體的發展始自 1990 年。(王梅玲, 2001)美國資訊科 學期刊(Annual Review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IST)共 3 11.

(23) 次分析數位圖館,第一次為 Bishop and Star(1996)以社會資訊學觀點檢視 數位圖書館,闡述它是一種正在出現的現象(an emerging phenomenon),第 2 次為 Fox and Urs(2002)由數位圖書館大量文獻回顧,視其為一工程建構 與研究領域(an engineering construct and a research domain), Bearman (2007)則以第三種面向,視數位圖書館為一成熟資訊服務系統應用作檢 視。(呂春嬌,2012)綜整前述,數位圖書館的發展始自 1990 年代,全球各 地蓬勃發展原因可歸納於:(1)具保存價值的文化資源多元且豐富;(2)網 際網路技術日新月異;(3)資訊處理技術大幅提升,包含數位化技術、後設 資料處理、資料檢索、儲存系統、傳播載具等;(4)使用者日趨多元,包含 研究人員、教育從業人員、文化創意產業生產者及經營者等;(5)政府、館 藏單位、研究單位等組織參與支持。. 隨著數位圖書館發展趨勢,數位典藏觀念建立,自 1990 年由美國國會 圖書館開始進行美國記憶(American Memory)計畫開始,逐漸受到各國政 府與全球博物館、圖書館等文物典藏機構的重視。(曾聖峰, 2003)許多資訊 先進國家開始啟動「數位圖書館」發展計畫,投入龐大的人力及預算,希冀 透過政府、館藏機構、研究單位共同努力,延續並加乘傳統文物典藏機構的 保存、展示、傳播、教育等社會影響功能。. 1. 美國數位典藏計畫的發展 美國國會圖書館從 1990 年開始推動為期四年的「美國記憶先導計畫」 (American Memory Pilot Program)主要目的是將該館的館藏資源,以多媒 體電子化形式呈現,並向全球傳播。其內容強調具有美國歷史和文化的研究 價值,尤其是稀少而珍貴的資料,特別予以收集和收藏。(蔡永橙、黃國 倫、邱志義,2007). 在 1994 年,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簡 稱 NSF)、美國國防部高等研究計劃機構(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簡稱 DARPA)、與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簡稱 NASA)聯合在 Internet 發布 「數位圖書館先導研究計畫」(Digital Libraries Initiative Research Project), 徵求各界提出數位圖書館研究計畫,合資贊助美國境內六所重點大學,從事 數位典藏的先導研究,其研究目標在於,透過網際網路,大幅提升蒐集、儲 存、及組織數位資訊的方法,進而使搜尋、存取、及處理更加方便有效,並 12.

(24) 使基礎科學與科技革新建立起更完善的結合。(陳昭珍,2000). 1998 年年初,繼「數位圖書館先導研究計畫」之後,美國政府提出 「數位圖書館先導研究計畫」第二期計畫(Digital Libraries Initiative- Phase 2, 簡稱 DLI2)。本期計畫之贊助單位除了首期計畫的三個機構外,另增加 美國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簡稱 LC)、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簡稱 NEH)、美國人文學科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簡稱 FBI)、美國聯邦調查局(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簡稱 FBI)等四個機構。…….DLI2 除了著重數位圖書館測 試平台與數位內容之建置、管理、存取之相關研究外,亦強調數位圖書館的 可利用性。....1998 年年底,NSF 公佈徵求國際性數位圖書館合作研究計 畫,即為「數位圖書館國際研究計畫」(International Digital Library Program, 簡稱 IDLP)。IDLP 除了延續 DLI、DLI2 之研究重點與擴大國際合作層面 外,另著重於多國語言、….……...資料標準或規範、智慧財產權、文化交流 與社會影響等研究議題。NSF 於 2000 年開始國家科學數位圖書館計畫 (National Science, Mathematics,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Digital library, 簡稱 NSDL),目標為建立經過評估,具備權威性與可靠性的 主題資料,….……...NSDL 整合了 NSF 所支持的其他數位圖書館計畫成 果,提供一個集中式的超大型學習資料庫,支持從基礎教育至終身學習的任 何類型的學習需求。(曾聖峰, 2003). 2. 歐洲數位典藏計畫的發展 在歐洲方面,與美國的數位圖書館發展時程相去不遠,在 1989 年法國 國家圖書館啟動了數位圖書館計畫,隨後歐洲其他著名機構,例如:大英博 物館、倫敦國家藝廊、梵蒂岡博物館、巴黎羅浮宮等機構陸續展開數位典藏 計畫。其它中小型博物館則是以組織資源合作型態進行,就國家層級資源之 整合為例,德國於 2001 年 2 月開始建置之 BAM-Portal,提供整合德國境內 圖書館、博物館及檔案館之館藏資訊。至於範圍更大之大陸地區整合資源為 例,歐洲地區在建立資訊社會之目標下,於 2005 年起開始 執行一系列相關 策略,其中 Europeana 係為歐洲地區跨圖書館、博物館及檔案館之數位資源 整合查詢平台,整合之數位資源數量相當龐大。Europeana 是歐盟執行委員 會(European Commission)於提出歐洲數位圖書館概念及相關建議的 i2010 政策下所謂 eContentplus 計畫的一部分,其原始名稱為 EDLnet(European Digital Library Network),參與人員來自歐洲文化遺產組織、知識組織及資 訊科技領域之眾多專家,顯示 Europeana 的原始目標在為歐洲建置一個數位 13.

(25) 圖書館。Europeana 計畫之運作由荷蘭國家圖書館為核心的團隊主導,並由 歐洲數位圖書館基金會(European Digital Library Foundation)監督,另系統 經費則由歐盟執行委員會及其成員國家支應。(張郁蔚, 2010). 3. 日本數位典藏計畫的發展 在亞洲方面,日本是由 IBM 東京研究所與日本民族學博物館合作的 「全球數位博物館計畫」(Global Digital Museum,簡稱 GDM)。該計畫是 以博物館教育為重點,其內容主要是支援檢索網路上不同的數位典藏資料, 提供互動式的網路瀏覽、編輯等,跨國參與的機構包括大英博物館 與康乃 爾大學。1996 年,日本政府貿工部(Minist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y,簡稱 MITI)也支援資訊技術策進署及資訊處理與發展中心等單 位,進行一項為期五年的「次世代數位典藏系統研究與發展專案」,以數位 典藏相關科技與雛形系統為研發核心,以建立下世紀資訊流通中心的數位典 藏系統為目標。(蔡永橙、黃國倫、邱志義,2007). 表 3:各國政府參與數位典藏計畫一覽表 計畫名稱 (國家/執行期間) 美國記憶先導計畫. 主要參與單位. 目標. 美國國會圖書館. 【數位化】以多媒體電子化形式呈現向 全球傳播。. (美國/1990-1994) 數位圖書館先導研究計 畫 (美國/1994-1998) 數位圖書館先導研究計 畫第二期計畫 (美國/1998-2002). 數位圖書館國際研究計 畫 (美國/1998) 國家科學數位圖書館計 畫.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美國 【技術層面】透過網際網路,大幅提升 國防部高等研究計劃機構、 館藏資料蒐集、儲存及組織數位資訊的 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 方法,進而使搜尋、存取、及處理更加 方便有效,使基礎科學與科技革新建立 更完善的結合。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美國 【應用層面-數位內容】除了著重數位 國防部高等研究計劃機構、 圖書館測試平台與數位內容之建置、管 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美國 理、存取之相關研究外,亦強調數位圖 國會圖書館、美國國立醫學 書館的可利用性。 圖書館、美國人文學科基金 會、美國聯邦調查局 【國際合作】延續 DLI、DLI2 之研究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 重點與擴大國際合作層面外,另著重於 多國語言、…....資料標準或規範、智慧 財產權、文化交流與社會影響等研究議 題。 【應用層面-數位學習】整合 NSF 所支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 持的其他數位圖書館計畫成果,提供一 個集中式的超大型學習資料庫,支持從 14.

(26) (美國/2000) 加拿大文化資產資訊網 (加拿大/1995). 英國圖書資訊網路辦公 室. 加 拿 大 文 化 局 ( Canadian Heritage). 英國巴斯大學(University of Bath). 基礎教育至終身學習任何類型的學習 需求。 【應用層面-數位學習、數位內容】初期 以盤點館藏清單為主,隨著 1990 年代 數位圖書館趨勢,結合網路科技,不論 是在學校或家裡透過入口網就可取得 典藏資源及其故事。 【應用層面-數位學習】以提供高等教 育資源為主,例如:期刊、出版品、網 路服務、技術創新等。. (英國/1995) BAM-Portal (德國/2001) Europeana (歐盟/2005) 次世代數位典藏系統研 究與發展專案. 圖書館服務中心巴登-符騰 堡、普魯士文化遺產基金會 等 荷蘭國家圖書館主導、歐洲 數位圖書館基金會監督. 日本政府貿工部、資訊技術 策進署及資訊處理與發展 中心等. 【應用層面-館際交流】提供整合德國 境內圖書館、博物館及檔案館之館藏資 訊。 【應用層面-館際交流】為歐洲地區跨 圖書館、博物館及檔案館之數位資源整 合查詢平台,為歐洲建置一個數位圖書 館。 【技術層面】以數位典藏相關科技與雛 形系統為研發核心,以建立下世紀資訊 流通中心的數位典藏系統。. (日本/1993-1998) 全球數位博物館計畫 (日本/1995-2000). IBM 東京研究所、日本民族 學博物館. 【技術層面、國際合作】支援檢索網路 上不同的數位典藏資料,提供互動式的 網路瀏覽、編輯等。.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綜整前述文獻分析,本研究發現自 1990 年起,隨著網際網路技術提 升,許多資訊先進國家開始啟動「數位圖書館」發展計畫,這些計畫的目標 從初步館方藉由科技技術將館藏資源轉化為數位化,透過網際網路向全球傳 播,接下來目標則是館際之間的技術切磋、資源交流、標準制定,甚而提升 至國際合作,隨著數位圖書館計畫發展日趨成熟,其影響層面亦日漸擴大。 尤其在應用層面,原本各專業領域的館藏資料,不再只是研究人員的研究素 材,透過數位內容的應用,轉化為學校老師的教材、學生的學習單,在社會 影響層面更廣更深了。然而近年來在文化創意產業興起之際,數位圖書館計 畫如何與文化創意產業結合導入商業化,其發展脈絡將是本研究的重點。. 三、 我國數位典藏計畫發展現況 1. 數位博物館專案計畫 隨著全球各資訊先進國家陸續啟動「數位圖書館」發展計畫,我國政府 15.

(27) 亦積極投入,國家科學委員會(簡稱國科會) 為了加強人文社會科學的研 發以及科學教育工作,在 1998 年至 2001 年推動「迎向新千禧—以人文關懷 為主軸的跨世紀科技發展」方案。「數位博物館專案計畫」即為此方案中的 計畫之一,其主要目標為整合建置一個適合國情並具有本土特色的數位博物 館,以發展教育性網際網路。(蔡永橙、黃國倫、邱志義,2007). 2. 國際數位圖書館合作計畫 在 2000 至 2002 年,由中央研究院、國立臺灣大學、及國立清華大學 等單位執行「國際數位圖書館合作計畫」,以推動國際合作為目標。計畫成 員參與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所執行的「國際數位圖書館計畫」 (International Digital Library Program,簡稱 IDLP)項下的 CMNet (Chinese Memory Net)。CMNet 是由臺灣、中國、美國共同合作的研究計 畫,其目的在彙整前述國家優越學術研究機構的數位資源,以發展一個豐富 且有效率的全球華文數位圖書館。(Ching-chih Chen ,2000。蔡永橙、黃國 倫、邱志義,2007). 3. 國家典藏數位化計畫 在 2000 年 7 月行政院第九次「電子、通訊、資訊策略會議」通過了 「國家典藏數位化計畫」,由國科會負責協調執行,此計畫於 2001 年 1 月 1 日正式展開。參與機構包含:國立故宮博物院、國家圖書館、國立歷史博物 館、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臺灣大學及中央研究院等七 個單位,其主要目標是將各典藏單位的珍貴重要文物數位化,建立國家數位 典藏,保存文化資產,促進人文與資訊科技的融合。由於國內各界對數位典 藏成為世界重要發展趨勢已有相當共識,2001 年 1 月 3 日,國科會前主任 委員翁政義在「國家典藏數位化計畫」座談會中明白裁示:立即將「國家典 藏數位化計畫」整編為國家型計畫。2001 年 3 月 28 日國科會第 152 次委員 會議通過了「國家數位典藏」國家型計畫的構想書。此後,國家型計畫籌備 工作正式展開。(維運管理分項計畫,2006). 4.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通過「國家數位典藏」國家型計畫的構想書後,在 2002 年整合「數位 博物館專案計畫」、「國家典藏數位化專案計畫」、 以及「國際數位圖書館合 作計畫」,成立「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是一個人文與科技並重的計 16.

(28) 畫,也是九個國家型科技計畫中唯一著重人文內涵的國家型計畫。本國家型 科技計畫在 2002 年啟動為期五年的「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第一期計 畫(2002-2006),在 2007 年進入「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第二期計 畫,之後經國科會決議在 2008 年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整合為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2008-2012)。主要目標是為國家 重要而珍貴的典藏品進行數位化工程,以呈現台灣文化與自然多樣性,並促 典藏內容與技術融入教育、研究、產業、社會及國際化發展。(陳淑君、李 德財,2010)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執行歷經 10 年以上,從第一期著重 藏品數位化工程、國內外館際間合作、標準規範制定,隨著進入第二期與數 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整合後,更強化了數位內容在教學、研究上的應用。 臺灣在數位博物館的推動相較於歐美國家約晚了 10 年,但是在加值應用 上,隨著文化創意產業興起,數位典藏計畫在第一期計畫執行時即已經著手 進行。. 在組織架構上,第一期計畫在計畫辦公室下設五個分項計畫,分別為內 容發展、技術研發、應用服務、訓練推廣及維運管理分項計畫,其中加值應 用服務的任務即由應用服務分項計畫負責。第二期計畫在計畫辦公室下設有 八個核心計畫,分別是拓展臺灣數位典藏計畫、數位技術研發與整合計畫、 數位核心平台計畫、數位典藏與學習之學術與社會應用推廣計畫、數位典藏 與學習之產業發展與推動計畫、數位教育與網路學習計畫、語文數位教學計 畫、數位典藏與學習之海外推展暨國際合作計畫,其中數位內容應用加值部 分,除了強化數位學習教學研究應用之外,在產業媒合部分則是由「數位典 藏與學習之產業發展與推動計畫」負責,並由「數位核心平台計畫」負責研 究如何將素材轉化為教材,以博物館、圖書館、學術單位的藏品轉化為普羅 大眾接受的商品。. 17.

(29) 圖 1: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發展沿革圖 資料來源:數位典藏計畫辦公室整理. 18.

(30) 第二節 數位典藏商業化 一、 數位典藏之藏品應用 1999 年,美國馬查尼尼(Gary Marchionini)提出數位圖書館應涵蓋四 構面:技術面(Technology)、內容面(Content)、社群面(Community)和 服務面(Service) 。他認為數位圖書館是應用數位科技,以處理資訊相關機 構之問題,如圖書館、博物館、檔案館、學校、出版社與資訊機構等,以提 升人類發展。(朱家榮,2007)鑒於數位典藏具備典藏、展示、教育及研究 等功能(Honey, 1996。張嘉彬、顏佩貞,2013),1990 年代歐美資訊科技先 進國家在政府重視情況下,陸續投入數位典藏計畫,我國也在 1998 年啟動 了數位典藏計畫,經歷了十多年,從先導計畫時期著重技術層面與內容面的 交流與提升,隨著數位科技日趨進步、數位藏品內容增加,在國家型科技計 畫執行至第二期,計畫重點工作已擴及至服務面及社群面,隨著邁入 Web 2.0 時代 4,數位化藏品透過完善的 metadata 建構其特有的知識架構,在服 務導向的驅使下,藉由人與人之間互動進而提升藏品內容管理與再利用的價 值,強化博物館 5服務功能,以及促進不同社群交流互動。就我國數位典藏 國家型科技計畫而言,的確呼應馬查尼尼(Gary Marchionini)就數位圖書 館所提出的四個構面,本研究將著重服務面與社群面兩個面向,針對博物館 數位藏品商業化的議題深入探討。. 根據「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97-101 年總期程成果效益 報告」所述,從「數位典藏」、「數位學習」到「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 科技計畫」歷經 11 年,挹注經費新臺幣 132 億元,投入人力超過 5,000 人,主要參與機構多達 10 餘個博物館/圖書館以上 6。在產官學研共同合作 下,在學術研究、社會影響、經濟發展等面向均有不錯的成效,累計完成數. Web 2.0:指的是一個利用 Web 的平台,由使用者主導而生成內容的網際網路產品模式,為了 區別傳統由網站雇員主導生成的內容而定義為 web2.0。 4. 國際博物館學會(ICOM)對於博物館定義: 「博物館為一非營利的永久性機構,其目的為服務 社會、開放大眾使用、促進社會發展,並以研究、教育及娛樂為目的,致力與蒐集、保存、研 究、傳播與展示人類及其環境的實體證據。」 。. 5.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主要參與機構:國立故宮博物院、國家圖書館、國立歷史博物館、國 史館、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臺灣大學與中央研究院等機構。 6. 19.

(31) 位化藏品原件近 448 萬件,約 884 萬筆數位化媒材,研究開發 704 個資料 庫,透過關鍵字搜尋及主題引導等技術,讓社會大眾輕鬆瀏覽、檢索雲端上 的寶藏,成果入口網訪客已超過 609 萬人次,瀏覽量 2,373 多萬人次。深入 探究數位典藏計畫在藏品內容的應用情形,根據「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 型科技計畫 97-101 年總期程成果效益報告」量化資料呈現,學術論文達 3,581 件、教材達 5,763 件、出版品達 606 件,其中仍以學術研究及教育學 習為主要應用面向,在商業應用的部分相對較少。. 隨著全球文化創意產業風潮興起,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自第二期計 畫開始,將工作重點在藏品創意加值應用上,可分為素材、內涵、技術三大 類(黃冠華,2014)。學者楊佳翰提出文創產品開發的三種創新模式,包括 內容創新、設計創新與功能創新,依產品屬性與市場規劃,搭配故事性、體 驗性與聯合性等三種產品衍生行銷組合,達成不同的價值組合效果(楊佳 翰,2014)。本研究根據文獻回顧,將博物館數位藏品之加值應用分成三個 面向:以造型直接進行設計加值、延伸技術服務的功能加值及故事內容轉製 的內涵加值。. 圖 2:文創產品開發的創新模式 資料來源:文創產品開發的創新模式分類(楊佳翰,2014) 20.

(32) 二、 數位典藏之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 數位典藏素材應用模式漸趨多元,隨著文化創意產業興起,因此產生許 多不同的商業模式。根據政府 2005 年台灣數位內容產業白皮書,數位典藏 產業現況與範疇可區分為四大項目:1.數位學習與創意加值產業素材庫;2. 整合性產品;3.文化創意相關產業;4.數位技術軟體及服務。數位典藏產業 應用的商業模式區分為五類:1.數位內容產業加值素材庫;2.整合性產品; 3.文化加值產品與文化創意產業;4.數位產品附加內容服務;5.數位技術軟 體及服務。(項潔、陳雪華、陳昭珍、郭筑盈,2005。林佳茹,2008). 表 4:數位典藏產業應用分類 應用類別. 定義. 應用形式. 交易形式. 目標使用者. 數位內容加值. 將數位典藏之數位物件進行切割 與加值,作為數位內容產業產品設 計的素材 將數位典藏之數位物件以整合形 式提供研究、教育及大眾使用 將數位典藏的數位物件經過加值 變成一般大眾可以使用的產品. D2D 7. B2B2C. 個別消費者. D2D. B2B B2L. 學校圖書館. D2A. B2B2C. 個別消費者. 在媒體通路及應用平台型態的數 位產品中,植入數位典藏加值內容. D2D. B2B2C. 個別消費者. 將一般物件進行數位化的技術與 服務. A2D. B2B. 數位化工作 及加值業者. 素材資料庫 整合性產品 文化創意產業 與加值產品 數位內容服務 產品 數位技術軟體 服務. D2P 數位物件管理及產品化階段所需 技術及服務. 資料來源: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應用服務分項計畫. Timmers(1998)定義所謂的經營模式是一個涵蓋產品、資訊流和服務 的組織方式或基礎架構,包含各企業參與者與其角色的扮演、潛在利益及營 收來源的描述。數位典藏素材的商業應用,是將數位化的「素材」,結合現 有或新開發的「平台工具」,例如:技術開發與提升、使用介面與習慣的改. 7. D2D:Digital to Database;B2B2C:Business to Business to Consumer;B2B:Business to Business;B2L:Business to Library;D2A:Digital to Analog;A2D:Analog to Digital;D2P: Digital to Product 21.

(33) 變等,以及「客戶服務模式」像授權模式等的一個運作體系,讓數位化素材 能夠透過商業價值鏈中的資源轉換過程,有效釋出數位資源,使數位內容資 產化,進而達成永續經營的目的,因此素材、平台、服務三個環節是否須密 切互動,將是數位典藏素材之商業應用成功與否重要關鍵之一。. 隨著網路科技的進步,數位內容產業興起,形成無數前所未見的新商業 模式, Hamel(2001)將經營模式分四大要素:1、核心策略(core strategy):包含事業使命、產品及市場範圍、差異化基礎;2、策略性資源 (strategic resources):包含核心能力、策略性資產、核心流程;3、顧客介 面(customer interface):包含履行與支援、資訊與洞察力、關係動態、價格 結構;4、價值網絡(value network):包含供應商、合夥人、聯盟。 Osterwalder, A. & Pigneur, Y.(2010)提出如何建立、評估企業商業模式的方 法,將所有的企業商業模式劃分為九大要素,關鍵合作夥伴( KP, Key Partners)、關鍵資源( KR, Key Resources)、關鍵活動( KA, Key Activities)、價值主張( KP, Value Proposition)、客戶關係( CR, Customers Relationships)、目標客戶( CS , Customers) 、通路( CH, Channels)、收益 流( RS, Revenues)、成本結構( CS, Costs )。根據文獻回顧,台灣數位 典藏產業應用分類已趨成熟,包含素材庫、整合性商品、文化創意商品、技 術軟體服務及數位產品附加內容服務,本研究將依此分類針對個案進行探 討,並以 Hamel 及 Osterwalder, A. & Pigneur, Y.等學者所提出之商業模式為 基礎,檢視數位典藏商業化過程素材、平台、服務三個環節之間的關聯性。. 圖 3:商業模式九大要素彙總 資料來源:Business Model generation(2010) 22.

(34) 第三節 博物館智慧財產授權 漢寶德(2000)認為博物館具有四項功能,是博物館的兩儀四相,一為 蒐集與研究,一為展示與教育,四大功能間有密切的互動關係。秦裕傑 (2000)認為博物館具有四項功能:蒐藏(包括收藏與保存)、研究、展示 與育樂(包括教育與娛樂),其中蒐藏與研究為早期博物館最重要的功能, 較具學術性質;展示與育樂為近代博物館逐漸加強的重要功能,以大眾為主 要考量對象。隨著台灣數位典藏日趨成熟及文化創意產業崛起,博物館除了 前述功能外,經濟功能逐漸被重視。Bruno S. Frey(2003)在 Art & Economics 一書中提及,藝術與經濟是彼此依賴必須良好配合,沒有健全的 經濟基礎,藝術無法生存,沒有創造力,經濟也無法繁榮,因此經濟的思考 必須運用在藝術上。Bruno S. Frey 直接指出複製品的使用或消費創造了實用 性,不應加以消滅或禁止,複製使得原創者個人能獲得利潤、賞識及名聲, 提高藝術資本並且支持創意;此外,複製對於消費者產生的不確定感,應透 過法律、專業經紀商,建構一個完善的授權機制來解決。. 一、 博物館之授權模式 博物館實體館藏經過數位化、科普化、商業化過程,從實體素材轉化成 數位素材,從數位素材轉化整合性產品、數位內容加值服務或文化創意商品 等,在此轉化的過程中必須透過合法的授權機制,為素材擁有者、創作者、 設計者、使用者提供最佳保障,確保其應有的權利。博物館數位典藏加值應 用過程,博物館為文物版權擁有者可授權給數位典藏廠商和文物與商品的廠 商,經由兩者的設計與量產,使其商品化和建立資料庫,再由消費者來選 購。(MIC,2008). 23.

(35) 圖 4:博物館數位典藏產業鏈圖 資料來源:資訊工業策進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 MIC(2008) , 「台灣數位內容產業發展現況」. 智慧財產權所保護的權利範圍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等,各法規 所保護的權利標的不同。智慧財產授權關係乃係一方擁有重要無形資產,而 他方欲實施該無形資產,但礙於所有權人擁有獨佔權、實施權或排他權,而 衍生出授權的授權行為,透過智慧財產授權,將有助於無形資產再利用,足 以提升技術散佈知識。鑒於全球博物館數位典藏計畫崛起及文化創意產業興 起,各國對於博物館數位化藏品迫切需求,建立一套健全的數位圖像授權模 式,是博物館數位典藏商業化過程最重要的一環。博物館之授權模式可分為 以下四種類型(劉美盈,2014):. 24.

(36) 表 5:博物館授權模式 授權類型. 定義. 案例. 資料庫模式. 博物館將數位圖像、後設資料(metadata)與 數位圖像授權委託資料庫授權商經營管理, 並在授權人(博物館)與被授權人(圖像使 用者)間,負責收取授權費及監督管理資料 之合理使用。 當授權人同意將作品以再授權模式授權給 被授權人,被授權人得不經授權者認可,直 接與第三方(最終使用者)進行授權事宜。. 資 料 庫 經 營 商 : AMICO8. (The consortium model) 再授權模式 (The rights reseller model) 仲介模式 (The brokerage model). 著作權仲介團體 (The rights holder’s collective model). 運作模式類似寄售(Consignment)商業模 式,被授權者可透過仲介商所經營之資料庫 平台取得授權。與「再授權模式」差別在再 授權機構已取得數位圖像授權情況下再授 權給第三方使用;而「仲介模式」則是以代 理身分處理圖像授權事宜。 由一代表著作財產權之非營利公司對於授 權人或被授權人收費,並擁有一套固定的標 準授權條款。與「再授權模式」相似,差別 處在著作權仲介團體在特定環境下可就其 擁有的所有作品會同意空白授權。仲介團體 可直接再授權,也可代為交涉取得授權。. 藝 術 圖 書 館 : Corbis Corporation, Veer, Getty Images, Stock Photo Agencies, 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 代 理 授 權 商 : RMN, Picture Network International. 仲 介 團 體 : Copyright Clearancce Center, American Society of Media Photographers.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在數位典藏授權關係圖中,學術單位、博物館館藏提供單位、開發設計 單位、行銷通路商等單位在授權機制中均扮演重要角色,以授權身分及主要 工作內容區分,分別是授權者(licensor)、被授權者(licensee)、經銷單位 (retailer)、學術單位(數位典藏計畫執行單位)。在博物館數位典藏商業化 過程中,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由中央研究院、台灣大學、國立故宮博物 院、自然科學博物館等機構負責執行,除了藏品數位化工作,建置維運聯合 目錄提供數位圖像及後設資料(metadata)同時轉介授權資訊給圖像使用者 外,並自行開發設計許多文化創意商品,透過與民間企業合作拓展行銷通 路。在整個授權結構中,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同時為授權者(素材持有 者)、被授權者(素材使用者)、整合協調者(素材管理者、素材仲介者), 階段性專題計畫所扮演博物館數位典藏商業化流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及採用的. 8. AMICO,Art Museum Iamge Consortium,http://www.amico.org/home.html,accessed 2015/11/16.. 在 2005 年 6 月,經會員投票同意解散此聯盟。 25.

(37) 圖像授權模式,都是本研究案重要研究方向。. 圖 5:數位典藏授權關係圖 資料來源:謝顒丞(2006) 。藝術典藏升級傳統產業之研究-藝術加持。產業加值報告。. 二、 博物博物館授權現況 1. 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參與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多年,累計 65 萬件數位 化藏品,藏品內容橫跨新石器時代至清末,包含器物類、書畫類、清代檔案 類及善本古籍類等,內容豐富的文物資料庫成為數位典藏加值應用之基礎。 為將數位資料轉化為學術、文化、商業等方面具有價值的資產,故宮博物院 建立委託產製、圖像授權、品牌授權及出版品授權等四種授權商業模式(劉 美盈,2014)。. 表 6:故宮博物院授權商業模式 授權模式. 定義. 智慧財產權歸屬. 通路. 委託產製-. 產品由廠商設計代工,故 宮採高度管理。全程管 理。 故宮自行設計,廠商僅負 責代工製造,故宮採高度 管理全程管理。 開放外界向故宮提出使 用圖像的申請,除學術研 究外,均依標準收費。. 無條件讓與故宮. 產品僅有故宮商 標,只能在故宮通 路販售。 在故宮通路販售。. ODM 委託產製OEM 圖像授權. 全部歸屬故宮。. 歸廠商所有。 在商品上僅標示廠商的 26. 原則上,僅能在自 有的銷售通路販.

(38) 名稱或商標,另以易於辨 識的方式於商品上標示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品」 等字樣 品牌授權. 出版品授權. 取得授權的廠商可使用 故宮博物院之註冊商標 於商品上,並可免費使用 10 張文物圖像以作衍生 性商品。 品牌授權費用包含簽約 金(down pay)及權利金 (royalty) 。 由廠商主動向故宮提出 出版品開發的企劃案,故 宮提供數位圖像、資料及 素材,並就出版品內容進 行審查;廠商須自行負擔 出版的開發成本。. 歸廠商所有。. 歸廠商所有。 出版品僅能標示合作開 發廠商名稱或商標並以 雷射標籤做防偽處理,同 時應於出版品上標示「國 立故宮博物院監製」等字 樣。. 售。 目前僅開放出版品 寄銷,未開放禮品 類寄銷。 以雙品牌方式在故 宮及廠商自有通路 販售,例如:法藍瓷 -故宮。. 廠商自有通路或透 過基金會通路於故 宮院內與有契約關 係之經銷商銷售.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2. 法國巴黎羅浮宮 法國巴黎羅浮宮博物館於 1793 年成立,主要目的是保存法國傳統藝術 文物,實體藏品包含從早期皇室的收藏到近代文物等,數位藏品則是透過網 路提供線上瀏覽服務,主要包含四個線上資料庫:(1)「Atlas Base 9」-提供 羅浮宮展出中近 3 萬 5 千件文物;(2)「the Inventory of the Department of Prints and Drawings 10」-提供羅浮宮所收藏之 14 萬件平面作品(works on paper);(3)「La Fayette:Database of American Art」-提供美國作家之作 品;(4)「Base Joconde」-提供 60 間以上法國博物館之館藏(謝銘洋、趙義 隆、陳曉慧,2008)。. 9. Atlas Base,http://cartelfr.louvre.fr/cartelfr/visite?srv=crt_frm_rs&langue=fr&initCritere=true ,. accessed 2015/11/16,可供線上瀏覽之館藏文物更新為 3 萬件。 10. the Inventory of the Department of Prints and Drawings,http://www.louvre.fr/en/departments/prints-. and-drawings ,accessed 2015/11/16,可供線上瀏覽之平面作品更新為 14 萬件。 27.

(39) 授權方面,羅浮宮委託「Réunion des Musées Nationaux, RMN」代為處 理授權業務,針對數位影像授權處理,兩者之間採前述四種博物館授權模式 中「仲介模式,The brokerage model」。至 1990 年 RMN 轉型為受法國文化 傳播部博物館司(Direction des Musées de France, DMF)監督具商業色彩的 公營企業,目前共代理 34 間機構,以單一窗口主導法國公立博物館之授權 業務。除了授權業務外,RMN 協助羅浮宮等博物館籌辦常設展或主題特 展,並就數位藏品進行設計與重製工作,發行明信片、導覽、型錄、藝術書 籍等周邊出版事業,創作雕塑、首飾、流行配件、家飾品與文具等周邊商 品,製作 DVD 與 CD 有聲書等多媒體產品。. 28.

(40) 第四節 實證文獻回顧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在 1996 年提出「內容才是王道(Content is king)」。隨著全球數位圖書館風潮崛起,我國以政府力量整合產官學研各界 投入數位典藏計畫十餘年,已累計相當豐富數位圖像及後設資料 (Metadata)等數位化資料,博物館經歷數位化過程後,已擁有龐大豐富的 數位內容,如何讓實體館藏走出博物館、數位藏品走出資料庫,就是必須在 健全的授權機制下,結合創意加值與商業應用,以發揮博物館藏品最大價值 與功能。. 根據歷史文獻,本研究針對博物館數位典藏的藏品應用、商業模式以及 博物館授權現況進行歸納分析。. 表 7:實證文獻表列 學者(年代) 論文 / 期刊 劉美盈 (2014). 黃冠華 (2014) 楊佳翰 (2014) 江時函 (2013) 龍薇雅 (2011) 廖凰玎 (2010) 王曉薇 (2009). 重點摘要. 原來我們這麼近-數位典 藏與故事行銷. 提出博物館之授權模式可分為四種類型:資料庫模 式、再授權模式、仲介模式、著作權仲介團體。提出 故宮博物院授權商業模式:授權者(licensor) 、被授 權者(licensee) 、經銷單位(retailer) 、學術單位(數 位典藏計畫執行單位) 。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將工作重點在藏品創意加 值應用上,可分為素材、內涵、技術三大類。. 文創產品開發的創新模 式分類. 提出文創產品開發的三種創新模式,包括內容創新、 設計創新與功能創新。. 博物館數位典藏之圖像 授權利用與相關著作權 議題之探討 數位典藏加值導入藝術 類博物館行銷之研究. 數位典藏機構應以公正、公開和公平的態度,積極推 廣文物藝術品圖像檔案之授權,推動相關文化產業、 加值產業、內容產業與軟體產的發展。 以國內致力發展博物館行銷的公、私立非營利單位 為研究對比,探究博物館行銷與數位典藏加值之間 的互動意涵。 以數位典藏圖像與公共領域和資訊近用之關聯性為 基礎,建議擬訂「積極推廣數位典藏圖像普及化的利 用辦法」 ,朝向儘量排除利用上諸如費用或審查等相 關機制的限制。 數位典藏產業化推動的重點於博物館「素材」 ,結合 業界現有或新開發的「平台工具」 ,以及「客戶服務 模式」像授權模式等的一個運作體系,讓數位化素材 能夠透過商業價值鏈中的資源轉換過程,有效釋出 數位資源,使數位內容資產化。. 博物館之數位典藏與授 權模式. 數位典藏圖像授權利用 之法律議題與博物館政 策之研究-以國立故宮博 物院為例 台灣博物館數位典藏產 業推動化之創新經營模 式研究. 2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第六章 探索性研究設計 :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Influences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ex Discrimination, Change Leadership and LMX on Female Leadership Effectiveness.. 研 究

(1)針對具有中子研究專長者,具備下列要件之 一:①物理、化學、核工系所博士畢業,具 二年以上中子研究經驗;執行中子散射、繞

具二年以上中子研究經驗;執行中子散 射、繞射以及台澳中子計畫 SIKA 實驗設施 運轉計畫。2.凝態物理系所博士畢業,具良

 具有計畫主持人資格,且於國內外擔任教學、研究職務在

巴斯德研究院(法語:Institut Pasteur)總部位於巴黎,是法國的一個私立的非營利研究 中心,致力於生物學、微生物學、疾病和疫苗的相關研究,其創建者巴斯德於

第二条 研究生院负责课程体系结构设置,研究生学位公共课及公共选修课(以

本研究將針對 TFT-LCD 產業研發單位主管與研發人員進行 探討,並就主管於研發人員對職能重視程度作差異性分析。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