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Item 310901800/35473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Item 310901800/35473"

Copied!
14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朝陽科技大學 社會工作系. 碩士論文. 單親成年前期女性非預期懷孕之留養子女歷程探究 Exploring the Process of Raising Children by Single Adult Female with Unexpected Pregnancy. 指導教授:陳斐虹 博士 研 究 生 : 周旻靜. 中華民國 107 年 08 月.

(2) 朝陽科技大學 社會工作系 Department of Social Work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碩士論文 Thesi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單親成年前期女性非預期懷孕之留養子女歷程探究 Exploring the Process of Raising Children by Single Adult Female with Unexpected Pregnancy. 指導教授:陳斐虹 (Fei-Hung Chen) 研 究 生 :周旻靜 (Min-Ching Chou). 中華民國 107 年 08 月 August , 2018.

(3) 單親成年前期女性非預期懷孕之留養子女歷程探究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以單親成年前期女性為研究對象,瞭解其於非預期懷孕至留養子女之歷 程經驗,其過程中之留養抉擇、社會支持及親職經驗,並能具體知悉其困境,協助大眾 對此議題之認識,作為相關福利政策改進之參酌。此次研究共邀請三名女性參與研究訪 談,年齡位於 28-35 歲區間(非預期懷孕年齡為 26-31 歲區間),其中兩名女性於待產期 間曾接受過社福安置服務,另名女性則接受過社區資源服務,目前留養子女期程為八個 月至兩年不等。 研究分析歸納出「非預期懷孕至決定留養歷程」 、 「留養歷程的社會支持」 、 「單親留 養的親職經驗」三項主軸:(一)「非預期懷孕至留養歷程」中,發現原生家庭關係深刻 影響後續伴侶互動狀態、而留養抉擇則由個人及其系統中獲取之資源與否,而交互影響 而成;(二)「留養歷程的社會支持」部分,正式資源(公部門、民間機構)與非正式社會 資源(親友、鄰里、信仰)各發揮不同功能,正式資源能協助穩定基本留養條件(包含: 經濟、居住、醫療、育兒喘息與規劃),非正式資源則提供情緒支持與資源後送,穩定 社會支持則可協助女性更容易克服留養歷程困境;而於(三)「單親留養的親職經驗」中, 角色轉換之負荷為親職壓力主因,然在親職壓力下仍能產生調適因應方式,其中育兒滿 足感與正向經驗成為重要支持動力。 最後研究者依據前述研究結果,具體提出對於實務、政策及未來研究之建議。. 關鍵字:非預期懷孕、留養歷程、單親、成年女性. I.

(4) Exploring the Process of Raising Children by Single Adult Female with Unexpected Pregnancy. Abstract This research focus on single adult females who were unexpected pregnant and had experiences of nurturing children. In order to raise public awareness and improve social welfare policy, the research make further discussion of their difficulties -- including the dilemma of having a baby or not, the social support, and the experiences of becoming a mother. 3 females were invited to the research interview, aged 28-35 (and had unplanned pregnancy at the age of 28-31), while 2 of them had residential care during pregnant, the other was covered with community resources. All of them have children between 8 months to 2 years.. The research is summarized in 3 propositions : The course from unexpected pregnant to having a baby, the social support of raising children, the experiences of being single mother. (1) The course from unexpected pregnant to having a baby : Research shows that original families have profound impact on the way of how these females interact with their mates. And the decision of having baby or not was affected mutually by themselves and whether they gained resources from social welfare system or not.(2)The social support of raising children : Official resources (public institutes, NGOs) and unofficial social resources (relatives, friends, neighborhoods, religions) both play different roles on helping females with their difficulties. Official resources help stabilize basic conditions of raising children such as economy, living, medical treatments, and childcare program, while unofficial resources provide emotional support and back-ups.(3)The experiences of being single mother : Role transformation is the main pressure of being single mother. While adaptations could still be developed under pressure because of the satisfaction and positive experiences during parenting. II.

(5) Finally ,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to propose that future practical research and social welfare policies.. Key words: unexpected pregnancy, the process of raising children,single parent,adult female. III.

(6) 謝. 辭. 猶記四年前自己在實務場域打滾久了,不知不覺產生疲乏感,當時為了稍稍轉換 一下人生跑道,一股衝勁就報考了研所,而在兼顧工作與課業的期間,雖然不免挑燈夜 戰,也倍感辛苦,然而內心對於新知識的獲得,仍舊是充滿喜悅,且充滿能量的。 感謝斐虹老師在此過程中的指導與陪伴,從擬訂論文題目,到後續研究過程密集 的討論,老師總是擁有耐心,且不斷透過提問激發我不同的思維,並能嘗試看見研究背 後的意義。也感謝慧琦老師與書昀老師,共同參與計畫與口試的指導,讓我有機會藉由 歸納分享與後續修正,吸取更多經驗與擷取到研究精髓。感謝玫伶老師總是充滿朝氣的 給予我鼓勵,感謝華璋老師在課堂上總是富滿溫度的分享專業知識,在我曾經洩氣時, 短短的話語也足夠激勵人心。謝謝此次參與研究訪談的欣欣、阿奇與小草,妳們的寶貴 經驗,成為我研究中最重要的養分,也讓我更深刻體會研究的價值,而那些訪談過程的 互動經驗也是真誠且不矯作的,真心感謝妳們! 謝謝好友點心麵,當初鼓勵我抱持著嶄新的心情就讀研究所,陪伴我討論推甄計 畫,也在研究過程擔任協助檢核的角色,一起讀逐字稿千千萬萬遍,眼睛都要花的經驗 難能可貴;謝謝梅芬主任還有我的勵馨工作團隊們,你們是世界上最可愛的一群人,為 我帶來生活上的種種美好,支持我前行,也感謝機構願意給予十足支持與彈性時間;謝 謝五妞妞不時找我聚餐激勵人心;謝謝阿星在我那段沒有光的日子總熱情呼喊著小太 陽;謝謝 L 在舟車勞頓中的收留,及總是願意分享許多心底話;謝謝 Ellen 在兵荒馬亂 時臨門一腳給予協助,也不忘陪伴我玩樂放鬆心情;謝謝洪家家族成員不時的噓寒問 暖;謝謝黃玠和哈囉魏的歌,陪伴我走過每個下雨的晚上;謝謝拾光機與星巴克給予我 一個能從早到晚入定放鬆寫論文,充滿溫度的好空間。更感謝兩年多以來一直陪伴著的 小白菜,喜怒哀樂都不曾離開,不斷共同構築的夢想,是我最終能夠完成論文的動力。 最後謝謝媽咪與姐姐,感謝妳們的耐心等候與守護,讓我能完成人生另一個階段目標, 以及在天上的爸比,是你用最後有限的生命換來我的學費,也是你以十年光陰教會我勇 敢與堅毅,盼望你會為我感到驕傲與微笑著。願我的家人與朋友一切平安,感謝主。: ) IV.

(7)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壹、實務中面臨非預期懷孕出養與留養議題之發想 ....................... 1 貳、選擇單親成年前期非預期懷孕女性為研究對象 ....................... 3 參、選擇留養歷程及經驗為切入面向 ............................................... 5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 8 壹、研究目的 ....................................................................................... 8 貳、研究問題 ....................................................................................... 8 第三節 名詞定義 ........................................................................................ 9 壹、單親成年前期非預期懷孕女性 ................................................... 9 貳、留養歷程 .......................................................................................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1 第一節 單親成年前期女性面臨非預期懷孕處境 .................................. 11 壹、國內外成年女性非預期懷孕概況 ............................................. 11 貳、懷孕女性生活狀態的改變 ......................................................... 12 參、生育與否的兩難 ......................................................................... 14 第二節 單親成年前期女性面臨出養與留養抉擇 .................................. 15 壹、國內出養與留養概況 ................................................................. 15 貳、出養與留養之兩難 ..................................................................... 15 第三節 留養子女歷程與親職經驗 .......................................................... 18 壹、單親女性的母職角色 ................................................................. 18 貳、單親女性的親職經驗與調適 ..................................................... 19 第四節 留養子女歷程與社會支持 .......................................................... 22 壹、社會標籤與汙名 ......................................................................... 23 貳、非預期懷孕與社會支持 ............................................................. 24 參、單親留養與社會支持 ................................................................. 26 肆、社會支持對於子女留養發展影響 .............................................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0 第一節 研究取向與方法 .......................................................................... 30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 31 壹、研究參與者之邀請原則 ............................................................. 31 貳、研究參與者的徵求 ..................................................................... 31 V.

(8) 參、研究參與者背景 ......................................................................... 31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33 壹、研究者.......................................................................................... 33 貳、訪談大綱 ..................................................................................... 34 參、前導性研究 ................................................................................. 34 第四節 研究流程 ...................................................................................... 36 壹、招募研究參與者 ......................................................................... 36 貳、訪談前之說明 ............................................................................. 36 參、進行訪談 ..................................................................................... 36 伍、資料分析統整與品質檢核 ......................................................... 37 第五節 研究倫理 ...................................................................................... 39 壹、確保自願參與及充分告知後同意 ............................................. 39 貳、隱私與保密 ................................................................................. 39 參、避免雙重關係與利益衝突 ......................................................... 40 肆、誠實、同理與尊重 ..................................................................... 40 第四章 研究結果 ............................................................................................... 41 第一節 帶著天使般的孩子勇往直前-欣欣 ............................................ 41 壹、欣欣的故事 ................................................................................. 42 貳、發現非預期懷孕至決定留養歷程 ............................................. 45 參、留養歷程的社會支持 ................................................................. 54 肆、單親留養的親職經驗 ................................................................. 60 伍、小結.............................................................................................. 64 第二節 長髮公主逃城記-阿奇 ................................................................ 65 貳、發現非預期懷孕至決定留養歷程 ............................................. 69 參、留養歷程的社會支持 ................................................................. 75 肆、單親留養的親職經驗 ................................................................. 78 伍、小結.............................................................................................. 80 第三節 我想與孩子一起努力活下來-小草 ............................................ 81 壹、小草的故事 ................................................................................. 81 貳、發現非預期懷孕至決定留養歷程 ............................................. 84 參、留養歷程的社會支持 ................................................................. 88 肆、單親留養的親職經驗 ................................................................. 91 伍、小結.............................................................................................. 94 VI.

(9) 第四節 綜合分析 ...................................................................................... 95 壹、發現非預期懷孕至決定留養歷程 ............................................. 96 貳、留養歷程的社會支持 ................................................................. 99 參、單親留養的親職經驗 ............................................................... 101 肆、小結............................................................................................ 103 第五章 研究討論與建議 ................................................................................. 104 第一節 研究討論 .................................................................................... 104 壹、發現非預期懷孕至決定留養歷程 ........................................... 104 貳、留養歷程的社會支持 ............................................................... 106 參、單親留養的親職經驗 ............................................................... 109 第二節 研究反思與建議 ........................................................................ 112 參考文獻............................................................................................................118. VII.

(10) 表 目 錄 表 3-1:受訪者基本資料................................................................................... 32 表 3-2:資料編碼範例....................................................................................... 38 表 4-1:欣欣的訪談分析概要........................................................................... 41 表 4-2:阿奇的訪談分析概要........................................................................... 65 表 4-3:小草的訪談分析概要........................................................................... 81. VIII.

(11) 圖 目 錄 圖 4-1-1:欣欣非預期懷孕至留養歷程圖 ....................................................... 45 圖 4-2-1:阿奇非預期懷孕至留養歷程圖 ....................................................... 68 圖 4-3-1:小草非預期懷孕至留養歷程圖 ....................................................... 84 圖 4-4:非預期懷孕至留養歷程脈絡圖 .......................................................... 95. IX.

(12) 附. 錄.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124 附錄二 前導性研究初稿訪談大綱(初稿)………………………………………125 附錄三 前導性研究初稿訪談大綱(第二版)……………………………………126 附錄四 前導性研究初稿訪談大綱(第三版)……………………………………127 附錄五 省思札記…………………………………………………………………128. X.

(13)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分別就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問題與目的加以陳述,並說明選擇此主題作為研 究之原因,以及本研究欲探討之問題,末尾則界定與研究內涵相關之重要名詞。.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實務中面臨非預期懷孕出養與留養議題之發想 「我不是少女了!應該說我從很早開始就不是了。因為十六歲就出社會啊,要靠自 己生活,而現在,又多養了一個孩子…。」在一次的研究訪談中,一名面臨非預期懷孕 狀況,最後選擇留養的單親成年媽媽如此對我傾訴道。 「我不是少女了!」 這句話令我 留下深刻印象,也反思在此番話背後所隱喻的被迫提前邁入社會的無奈,以及在成年角 色下,對於艱辛母職角色的自我期許與勉勵。 研究者從事性剝削兒少後追實務工作約有七年餘,服務少女的過程中,曾面臨多名 少女非預期懷孕之狀況,觀察在此歷程,少女除需面臨如何告知家長、男友的徬徨不安, 隨即而來則需面臨生理與心理的衝擊,包含自我生涯規劃、是否生下孩子的抉擇,及評 估能否有足夠資源與能力負擔起撫養孩子的責任等。當中研究者亦曾遭遇少女因缺乏相 關衛教知識與觀念,加上與男友同居經濟陷入困境而未能定期產檢,導致胎兒胎死腹中 之狀況;亦曾遇過少女在發現非預期懷孕當下,本決定步入婚姻生養子女,男友卻須入 獄多年,又因家人反對留養,加上自己未有經濟及工作能力,於幾番思量後只好忍痛將 孩子出養之情形,這些處遇歷程既深刻,也成為研究者的研究發想。 依據中央通訊社報導(2015)指出,婦產科醫師林思宏提及台灣平均一年約 20 萬新 生兒,但因避孕觀念薄弱、非預期懷孕多,有高達 40 萬人次孕婦以口服避孕藥墮胎, 若再加上終止懷孕者,其數量「超乎想像」 。顯見非預期懷孕現象是項值得重視之議題。 1.

(14) 針對成年女性面臨非預期懷孕之景況,藍珮榕(2007)研究中提及當成年已婚婦女面臨非 預期懷孕時,需於出留養或人工流產之間做選擇,背後所牽涉的往往是多元且複雜的家 庭婚姻結構與社會文化習俗,以及兩性伴侶關係。非預期懷孕對於這些女性而言,是項 人生重要之衝擊與變動,然卻也看見這些女性對於腹中胎兒多有濃烈情感,而在內外在 支持系統薄弱的狀態下,除孕期穩定度面臨挑戰,最後仍得忍痛做出出養決定。於此研 究者也反思,倘若今日她們身處於一個資源充足、富於穩定的家庭及社會環境中,是否 就能有機會克服這些困難,而有將孩子留養之可能?其次年齡是否也會是出養或留養其 中一抉擇重要因素?而若這群少女今日為成年者,能否確實符合社會期待一肩扛起母職 角色,或其實也須仰賴福利資源之相關協助?研究者於實務工作當中所看見的是,一位 母親無論成年與否,面臨非預期懷孕及出留養議題時,在未預備的生涯狀態下,內心多 充滿複雜與矛盾情緒,包含如何因應外界眼光及生活現況的轉變,或是對於成為一名母 親的自我觀感、孩子出生後的照顧議題、面臨出養的不捨與內心負荷等,隨著孕期的進 展,心境情緒也會有不同的轉折。然而同為母職角色,我們皆深知未成年者因年齡弱勢 而有所缺乏,然成年者之需求卻相對被忽略,這些成年女性所遭遇的困境及獲取之社會 支持為何,此皆是研究者欲於研究中欲探討的。 出養,即是讓孩子離開原本功能不佳的原生家庭,進入新環境(家庭或機構),展 開新的人生旅程,留養與出養相異的則是讓孩子有機會透過相關資源與支持系統,順利 留在原生家庭穩定成長,故無論出養或留養,對於母親或孩子而言,都是一項生命中重 要的轉捩點。因此研究者也對此議題充滿好奇,想瞭解在此過程中,母親與孩子兩個生 命是如何經歷轉折及相互偎依,而又是什麼樣的歷程變動,讓一位母親雖處於整體社會 對非預期懷孕仍多少存留的刻板印象或不友善態度中,仍堅持做留養抉擇。 從研究者的實務經驗中認為,沒有一位非預期懷孕的母親是心甘情願將孩子出養 的,而一位母親決定留養勢必也經過多番思量,然在決定留養的過程中產生何種經驗, 及經歷什麼樣的困境與挫折,非預期懷孕的身心壓力又是如何交互影響著抉擇,相信此 2.

(15) 歷程是漫長且具故事性的。而端從歷程出發,由於留養的期程遠比出養來的更長遠,親 子互動關係隨著孩子成長逐漸遞增,其面臨的挑戰勢必也較為多元繁雜,故研究者方決 定選擇以「留養」歷程作為立基,以深入探討當中發生的種種故事及內涵,進而分析相 關因素,以做後續推展福利及政策之參酌。. 貳、選擇單親成年前期非預期懷孕女性為研究對象 在談及非預期懷孕議題時,社會普遍多會較關注未成年的小媽媽,認為非預期懷孕 之發生,可能多來自於少女的年少不懂事,抑或是性觀念及自我保護觀念認識不清。其 次於後續懷孕議題的協助上,也可能會因著少女年紀較輕,認為其資源及能力不足,加 上易受社會關注而給予較多的協助。勵馨基金會(2013)針對少女面臨未婚懷孕情形表 示,未成年人通常在求學階段,即使就業收入也微薄且不穩;除面對角色轉換、親友期 待與生活改變等心理壓力,更大的壓力來自於照顧新生兒的生疏與緊張。顯見少女面臨 未婚懷孕議題時,可能因年紀尚輕且無穩定生涯規劃,無論留養與否,對於生理及心理 皆會產生許多衝擊,且須瞬間因應各方面之壓力。而張乃千(2007)認為未成年懷孕之所 以會被標籤化,主要是因其挑戰社會中傳統家庭的規範原則,因而整體社會有許多道德 批判;而社會大眾也多認為只有不正常性關係或性關係糜爛的少女才會不幸懷孕,故當 少女一旦發生非預期懷孕狀況,社會就會將其污名及標籤,且帶來許多批判指責。由此 見青少女可能因著外觀年齡及成熟度看似較低的因素,當遇到非預期懷孕時容易有被標 籤化之情形,認為其未經思慮或無能力因應懷孕狀況。 反觀來看成年女性,雖然年齡成熟,但也可能更被賦予要符合社會道德與規範的期 待,而在非預期懷孕時有同樣被標籤及汙名之狀況,或被社會以放大鏡檢視其在歷程中 作為一成年者的態度與抉擇,然實際上成年女性在面臨非預期懷孕時可能會有相似的情 境與心情,若身旁資源匱乏,需要安置及相關福利資源介入協助時,與未成年少女相較 下的面貌又是如何不同?研究者帶著這樣的好奇,於研究所實習專題中,選擇安置家園 3.

(16) 作為實習場所,除有機會更貼近非預期懷孕女性的生活經驗及出養、留養歷程的抉擇外, 也透過專題訪談,針對一名曾接受過安置資源的三十一歲非預期懷孕女性,探究其獨自 留養子女歷程所面臨的抉擇感受與經驗。於後續訪談分析中,可歸納相關經驗,受訪者 描述在面臨非預期懷孕當下雖是詫異卻也喜悅的,雖因生父(同居人)無意撫養孩子及受 暴經驗而攜子離家,然因著家庭背景使然,渴望有親人相伴等因素,而讓受訪者決定獨 自留養孩子。在留養過程困境部分,雖面臨待產資源缺乏、經濟、居住、就業以及孩子 疾病所伴隨的照顧困難等議題,卻也因有相關社會資源(例如:熱心民眾、警政協助、社 福安置資源、同儕支持)介入,而提供其留養支持。故研究者由此前導性研究中也初步獲 知成年女性在面臨非預期懷孕與留養子女之歷程,確實也可能會面臨多元困境。 研究者自實務經驗累積中觀察,未成年媽媽因年齡較小及經濟不穩定之因素影響其 自主性,故通常決定留養多是因娘家能夠提供基本支持功能,例如:協助照顧孩子或提 供經濟協助。然而成年媽媽可能因著社會所賦予的母職角色,加上自主性較高,而提升 其自行留養的動機,但其背後的支持資源卻不一定完備。善牧基金會李翠蓉(2010)亦表示 實務經驗統計多數非預期懷孕個案年齡層多集中於 20 至 24 歲,其次才是 15 至 20 歲, 未婚懷孕的成年女性,所面臨的情況與未成年懷孕相似,其雖成年,但通常還在就學, 也無固定工作,經濟能力通常也較薄弱,雖多數個案希冀留養,然社會汙名嚴重,家人 通常不太會給予支持。可見成年女性在面臨非預期懷孕境況,也有與未成年女性同樣有 需被協助之需求,然因大眾的刻板印象,而使資源無法分配於此群體。 謝亞穎(2010)指出成年前期女性正處於發展親密關係的階段,除須面對成年期壓力 也須調適非預期懷孕之狀況,故常使女性遭受過多壓力而造成適應上的問題。成年女性 相較於未成年女性可能更須面臨雙重角色之壓力與適應。而研究者於蒐集非預期懷孕相 關文獻過程中,發現歷年研究對象多以未成年少女為主(以碩博士論文研究為例,歷年 針對未成年非預期懷孕的研究有 16 篇),針對成年女性研究則是屈指可數,於 2006 年 至 2018 間僅有六篇論文探討非預期懷孕成年女性之主題,包含「已婚婦女未預期懷孕 4.

(17) 人工流產的身體經驗」(陳彥伶,2006)、「老天爺送的禮物~中年意外懷孕的親職經驗」 (梁淑惠,2006)、 「非預期懷孕成年已婚婦女面臨人工流產之決策樹模式建立」(藍珮榕, 2007)、「成年未婚媽媽婚姻與生育之抉擇」(鄭雅云,2009)、「非預期懷孕結婚成年女 性的生活經驗之研究」(謝亞穎,2010)、「成年女性在大學修業期間懷孕生產的經驗與 因應之研究」(程秋楨,2010),其次於國內期刊中,有 33 篇與非預期(未婚)懷孕相關 文章,其中 26 篇皆以青少女為論述主軸,僅有一篇聚焦於婦女,而在目前所有成年女 性的研究中,則尚未有聚焦於單親成年女性留養子女之經驗。謝亞穎(2010)於「非預期 懷孕結婚成年女性的生活經驗之研究」一文研究建議即提及,決定生育但未進入婚姻的 成年女性或發現非預期懷孕未獲伴侶及家庭支持的成年女性,比起有進入婚姻的女性而 言,很可能是社會上更加弱勢的族群,故建議未來研究有機會可針對此處境的成年女性 進行研究。而研究者亦認為除此領域的研究較為缺乏外,單親女性留養子女確實也可能 比結婚女性面臨更為弱勢之處境,需要較多社會資源支持。 綜上所述,研究者結合實務經驗與文獻評估後,決定以單親成年前期非預期懷孕之 女性為主要研究對象,成年者在 Erikson 定義中意味著有生產與照顧者的任務,而在前 期階段的女性可能處於甫脫離青少年階段的時期,也可能處於三十幾歲被視為需相當獨 立之社會角色,然而非預期懷孕事件無論在何年齡階段,都可能會對其人生產生劇烈變 動,研究者希冀能延伸過往僅聚焦於眾多「未成年女性」的相關研究,將年齡層略為擴 展,然先排除較少數中年非預期懷孕者,能更探究成年前期女性在面臨非預期懷孕及留 養歷程中,是否會因著年齡或成熟度的不同,於困境、需求以及社會支持度會有不同的 展現,藉此透過研究能夠更具體呈現此群體的真實面貌,提升社會對於此議題之重視。. 參、選擇留養歷程及經驗為切入面向 一個女人轉變成母親的角色會經歷許多過程,故懷孕期間對母親角色就須做好社會 及心理的預備,而成為人母後,除需調適母親角色有關的生理、心理、家庭文化等問題 5.

(18) 外,還須重新發展出自己的方式,內化成為一個母親,其次也需要重新界定家庭角色與 規範(程秋楨,2010)。一名女性成為母親的過程中,在生理、心理層面,甚至原先的生 活領域皆會面臨複雜轉變,歷程中需要許多內外在的調適,方能因應轉變。 母親角色的形成從孕育新生命開始,孩子於生產後的去留表面看似主要決定權於母 體本身,然背後其抉擇除本身生涯規劃考量外,其生育環境甚而是伴侶關係也都有深切 影響。研究顯示一位母親出養孩子的決定為一連串選擇的結果,且包含許多內外在因 素,在內在因素方面,出養母親於個人自我概念、壓力因應、擔任母職的自我評估、個 人特質、個人生涯規劃等為重要考量;而在外在因素方面,包含經濟困難、社會眼光與 壓力、家庭支持與否、孩子的需求、缺乏資源等皆為影響選擇的考量(鄭君紋,2011)。 研究者認為「留養」與「出養」都是一連串選擇的動態歷程,自發現非預期懷孕、懷孕 過程、留養抉擇、以及留養後的親職照顧等,預備踏入母職角色的時程並非是短短幾個 月能夠因應的,甚至因著留養,需要預備及調整的期程遠比出養多於許多。研究者好奇 一位女性如何能在此過程中克服種種挑戰,順利留養孩子,故希冀能藉由質性訪談,深 入探究參與者於留養歷程的經驗,除上述提及之「留養因素」外, 「親職經驗」以及「社 會支持」等部分皆作為探究歷程的主軸。 社會支持於歷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有效的社會支持能夠緩解當下困境,而 非預期懷孕女性於留養子女的過程裡,多少會歷經些許困境與阻礙,但若有符合需求之 資源積極介入,或許能較協助其發展更多親職功能與留養子女能力,進而穩定其與子女 的後續生活。林平烘(2012)認為家庭為一個人最早接觸的社會化場所,父母的親職行 為,或是子女成長歷程的發展,此兩者間存在著相當複雜的關聯。可見親職功能並非關 係父母本身,此也會直接影響子女的身心發展,及整個家庭文化與功能之運作。在親職 功能中,除正向保護因子,也可能存在著負向壓力,而女性面臨非預期懷孕,後續的單 親撫養也多有壓力存在,胡善喻(2014)於單親家長的社會支持、親職效能與親職壓力關 係之研究結果顯示,單親家長的收入及就業狀態與親職壓力有顯著的相關,而當單親家 6.

(19) 長於親職部分獲得社會支持越多,其親職效能越高,且親職壓力感受就越低。針對單親 家庭經常面臨之困境,陳靖雯(2013)則提及多有:經濟、子女教養、情緒行為及社會支 持網絡等問題。顯見單親的親職困境為多元議題,除母親本身、子女成長直至整體家庭 生活狀況都息息相關。 由上述可知單親家長於養育子女之親職經驗中,可能會面臨較多的壓力,然而若有 適切的社會支持介入,提供相關資源協助,其親職壓力應會有所減緩,對於子女的身心 發展也會有較多的助益。但研究指出單親家庭的網絡資源介入似乎未是件易事,Kissman &Allen(1999/1999)即提及網絡建立包含人際關係技巧、情緒能量、可運用的時間、建立 關係的場景等,然而單親母親在建立網絡上經常會面臨現實考量與壓力,甚至對於改變 現況感到壓力且無助,也因此更脫離社會支持資源。故此研究者認為,所謂的社會支持 或是福利,並非僅是由政府或各單位所設計,等著這些母親們來發掘,或是單只聚焦於 未成年非預期懷孕的群體,而是需要以更為積極且理解的態度,看見這些成年女性留養 子女的困境,並發展適切且具有可近性的網絡資源,例如經濟補助、醫療支持、留養預 備與社區後追服務,再者主要是整體社會是否能夠跳脫對於成年者的角色期待,而看見 此群體面臨之挑戰,並提供適切福利資源支持,亦是本研究期許之價值。. 故研究者結合相關文獻及前導研究訪談後,也衍生更多省思與好奇,非預期懷孕女 性在單親留養的背景下,整體親職經驗為何?其中的壓力是否確實會格外沉重,而女性 如何針對這些困難做因應?接觸過那些正式與非正式支持資源?留養歷程中又會發生 什麼樣的轉捩點或重大事件?研究者希冀透過此文探究,能使非預期懷孕的單親成年前 期女性在留養子女的需求更為體現,並讓社會及相關工作者以更多樣化的處遇模式陪伴 其走過此段轉捩點。其次研究者在實務經驗中,曾接觸因非預期懷孕議題而接受安置資 源的成年女性,當中也看見會接受安置資源者,多是其原生家庭及同儕、伴侶無法提供 待產或是居住、經濟等支持,整體生活概況更為弱勢。而為了想更瞭解支持資源多寡, 是如何影響留養歷程的不同樣貌,故此研究將研究參與者聚焦於曾接受過社福相關資源 者,希冀能從中更瞭解此服務群體的需求。 7.

(20)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壹、研究目的 探究單親成年前期女性於非預期懷孕至留養子女之歷程,瞭解其過程中之留養抉 擇、社會支持及親職經驗,並能具體知悉其困境,協助大眾對此議題之認識,並作為相 關福利政策改進之參酌。. 貳、研究問題 一、單親成年前期女性從發現非預期懷孕直至決定留養子女之歷程為何? 二、單親成年前期女性非預期懷孕留養之抉擇因素為何? 三、單親成年前期女性在非預期懷孕留養歷程的社會支持為何? 四、單親成年前期女性在非預期懷孕留養歷程的親職經驗為何?. 8.

(21) 第三節 名詞定義 本研究所界定之研究對象及相關名詞為:「單親成年前期非預期懷孕女性」、 以及「留養歷程」(包含留養因素、親職經驗、社會支持)等意涵分述如下:. 壹、單親成年前期非預期懷孕女性 成年前期泛指個體於身心發展上逐漸成熟的時期(薛欣欣,2012)。而根據 Erikson (1963)心理社會發展論所定義之成年前期為二十至四十歲。Erikson(1997/2012)認為成年 期蘊含最關鍵的對立即為「生產繁衍與頹廢遲滯」,生產繁衍意指生殖、生產和創造。 此與本研究期待聚焦探究之留養歷程主題及研究對象不謀而合。王鍾和(2000)指出單親 家庭類型約可分為四種,包含:死亡單親家庭、離婚單親家庭、分居家庭及未婚單親家 庭等。亦即父母其中一方獨自撫養子女即稱作單親。研究者認為無論是何種單親家庭類 型,只要是面臨非預期懷孕及後續留養議題,都可能會有面臨困境的狀況,故未特別限 縮於只有未婚單親家庭,反之女性可能也會於配偶死亡或是離婚後才發現非預期懷孕, 此都是本研究期待去探討的對象與歷程。綜上所述,本研究所指之非預期懷孕單親成年 前期女性,則為二十歲至四十歲之成年前期女性,其在非預期狀況下懷孕,並於生產後 無生父陪伴,須獨自撫養子女者。. 貳、留養歷程 本研究針對留養歷程探究聚焦於三項主軸,分別為留養因素、親職經驗及社會支持。 「留養因素」之定義為,決定自行撫養子女之抉擇因素。 「親職經驗」指的是父母於撫養子女過程中之概況及感受,內涵可能包括正向經驗 或是壓力。其中「親職壓力」意指父母作為父母角色,因個人因素(個人特質或成長背 9.

(22) 景)、子女因素(子女氣質、年齡、健康狀況等)或是外在支持系統(夫妻間情緒支持、 親職角色分攤、親友網絡或社會資源等)產生阻礙時,心理層面所產生之焦慮、挫折與 自責等感受(陳密桃、陳玲婉,2006)。本研究所指之親職經驗,則為留養子女過程中 之概況與感受。 「社會支持」意指透過社會網絡互動,獲取情緒、訊息或實質性等各類形式資源, 進而引發個體產生被他人關心、尊重與被愛之感受(林志哲,2014)。社會支持亦是一個 多向度概念,可區分為工具性支持、情緒支持、訊息支持與自尊支持等,並為社會網絡 與親密伴侶所提供的實際工具性或表達性支持;Lin(1986)談及社會支持概念,由社會 資源的角度出發,認為社會支持隱含著個人與其社會環境的連結(宋麗玉等,2014)。社 會資源的定義乃為因應需要、滿足需求,能提供足以轉化為具體服務內涵的客體,並可 區分為正式資源(政府部門與民間單位所提供之服務)與非正式資源(親友鄰居等熱心人 士)(內政部,2000)。本研究所指社會支持,乃綜融以上定義,以社會資源做較具體的 闡述,瞭解受訪者於歷程中透過這些社會資源所促成的社會支持,關於社會支持之內涵 將於文獻探討詳述。. 10.

(2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分為四節(非預期懷孕處境、出養與留養抉擇、留養子女歷程與親職經驗、留 養子女歷程與社會支持),從探討國內外單親成年女性面臨非預期懷孕處境作出發,進 而階段性探究後續女性面臨出養與留養抉擇,及留養子女歷程中身為母職角色的調適與 親職經驗,與過程裡(包含孕程、後續撫養能力、子女發展等面向)社會所給予的支持, 希冀藉由紮實的文獻蒐集,以豐厚後續研究訪談分析之素材背景,能更進入此群體的生 命與場域脈絡中。. 第一節 單親成年前期女性面臨非預期懷孕處境 當一個人在非預期的情況下懷孕,可能出現的階段反應為:震驚、否認、面對現實、 做決定,且所有決定都是困難的,只能盡可能找出所有可能的做法,思考每個選擇對現 在與未來的影響(Patricia,2000)。女性在面臨非預期懷孕時不僅面臨生活狀態的改變, 也會因著當時生活狀態及環境而影響作不同選擇。. 壹、國內外成年女性非預期懷孕概況 依據內政部(2015)統計,全國非婚生子女於 2014 年有 7,842 名(佔 3.73%),2015 年有 8,050 名(佔 3.77%),2016 年有 7,879 名(佔 3.78%),2017 年則有 7,411 名(佔 3.82 %)可見非婚生子女近幾年皆佔生育率中一定比率約 4%,且有逐年遞增趨勢,然由於全 國統計未有非預期懷孕生母年齡以及撫養狀態之資料數據,故難以從中交叉評估分析非 婚生下的子女,是單親撫養、出養,或實際生活狀態為何。勵馨基金會於個案管理(社 區+安置)服務部分,2015 年共服務 406 名非預期懷孕個案,其中有 71 名為成年女性, 約佔整體服務人數的 18%;2016 年共服務 557 名非預期懷孕個案,其中有 92 名為成年 女性,約佔整體服務人數的 16.5%,成年女性非預期懷孕有一定比率占近 2 成,其需求 11.

(24) 也需要被重視。 國外統計指出英國青少年非預期懷孕的比率以西歐為最高,其中源自於性別與關係 教育的缺乏及不足的性與生育的健康照護,而單以非預期懷孕人數統計,英國在 2013 年即有十四萬五千名非預期懷孕女性,佔所有懷孕女性的 16.7%,而 2014 年英國青少 年生育率為 15.3%,相較德國、瑞典、荷蘭皆為高(population matters,2016)。美國 2008 年統計則顯示 20-29 歲的懷孕女性有三千四百萬人,其中有超過半數(一千九百五十萬 人)為非預期懷孕者,其中觀察無高中學歷的未婚女性非預期懷孕率相對較高,20- 24 歲未婚女性意外懷孕的機率又比 25-29 歲未婚女性為高(Zolna&Lindberg,201 2)。上述 數據顯示,非預期懷孕之議題,並非單單僅會多發生於青少年族群,成年的年輕女性或 是中年女性也可能面臨此狀況,研究者在搜尋非預期懷孕等關鍵字以及閱讀相關文獻 時,確實明顯發現無論國內外文獻皆較著墨於討論及分析未成年懷孕的數據及狀態,甚 少深入探究成年女性非預期懷孕之因素及其歷程。. 貳、懷孕女性生活狀態的改變 「我整個身體和想像,都在為一個小生命而努力;大部分的時間,我覺得失去了自 我-只有一個身體,而它已完全取代從前的我。」(Harper,2011/2012)「懷孕需要擁有很 多的信心,要相信妳正為自己和胎兒作一個最好的選擇,相信妳生下來的孩子有足夠的 條件因應生命種種挑戰,相信妳有智慧與精力做個好母親。」(艾倫.史登,1994/1994)。 懷孕對於一位女性而言,是一項生命歷程的重要事件,往往也在生心理上扮演著重要的 轉捩點,因這意味著母體不再是只需要為自己而活,隨著小生命的逐日增長,也更需要 付出多餘的心力去看顧,並存著信心去因應各類挑戰。而對於非預期懷孕的女性而言, 在非預期的狀況下迎接孩子的到來,其衝擊通常遠比做好萬全準備而懷孕來的多,非預 期懷孕的發生蘊含許多因素,除了與親密關係交往相關外,與女性的成長經驗似可能有 所關連,Dietz,et al.(1999)在針對1,193名曾在20歲之後第一次非預期懷孕的20-50歲女性 12.

(25) 調查,有65.8%指出早期曾遭受兩種以上的兒童虐待或是家庭的失功能,而童年經歷與 第一次懷孕最強的關聯為心理虐待及受母親的伴侶之頻繁身體虐待,研究也指出童年有 受虐狀況的婦女更容易有非預期懷孕情形。故女性的早期成長經驗似乎也可能會影響非 預期懷孕發生,以及女性對於懷孕之認知。研究者實務上看見受服務之少女若成長過程 中曾遭受過性創傷或受暴經驗,整體家庭功能較為不彰者,其在情感上的渴求多為高, 若加上因而年少離家及可能落入偏差行為之種種危機,容易發生非預期懷孕之狀況。然 國內目前尚未有針對此議題之相關研究,較無法進一步證實,此或許是後續相關研究值 得深入探討的議題。 母親如何看待嬰兒的來臨是受現有資源多寡而影響,包含母親的年齡、未來生育 子女的機會、孩子的性別等等都會是影響因素(Hrdy,2004/2004)。由於通常發現非預期 懷孕時多有一段時日,在腹中胎兒持續成長的同時,懷孕的媽媽又需要盡快下抉擇,此 抉擇攸關自我外來的生涯規劃以及寶寶的生命,其壓力與衝擊顯而易見。其次非預期懷 孕又是一個會讓懷孕者突然改變生活狀態的經驗,懷孕過程中體內賀爾蒙的改變會影響 孕婦的情緒與生理,且會相當起伏不定,並影響生活,尤其是在面臨第一胎時更為顯著, 此時若有配偶的支持或是提供傾訴管道是很重要的(Lees&McCartan,1997)。從研究者的 前導性訪談中,受訪者亦提及在懷孕及留養歷程中,也能顯著感受到對於自己生活的改 變,例如:無法再像懷孕前自在出入夜店喝酒或與朋友遊玩,現在因撫養子女,需要更 多的考量與生活型態改變的取捨。相對而言,單親女性缺乏配偶的支持,於懷孕期間, 可能會須承受更多身心上的不適,或是需要在自己原先既定的生涯目標與生活狀態做一 些不得已的犧牲,此皆可能成為孕期過程中或是後續撫養子女的潛在壓力源。 懷孕女性雖可能面臨生活狀態的驟變,然研究提及女性在未預備的狀況下面臨懷 孕,隨著懷孕的進程,確實會面臨精神及情緒困擾,但此皆是非常自然的反應,若能嘗 試去享受及沉浸於懷孕,對於寶寶的誕生就能減少擔心,其次多與配偶討論想法,也讓 其能夠參與其中,對於情緒緩解也有助益(Lees&McCartan,1997)。雖然非預期懷孕似乎 是項壓力事件,但若母體能夠坦然接受,且獲取相關支持,對於整體身心調適也會有所 13.

(26) 助益,懷孕似乎也能夠是件重新賦予人生意義的事件!. 參、生育與否的兩難 美國女性主義作家奧菊.羅德曾指出,情慾是根植於每一個人身上的資源與力量, 然而女性長期被教養成須害怕面對內心強烈的渴望,然若遠離內在的情慾而活時,生活 就會被外在及異化的形式限制,唯有認知內在最深的情感,才能夠放棄外在世界加諸的 痛苦與否定感(顧燕翎、鄭至慧,2011)。一位女性在發現非預期懷孕後,立即需面對生 育及留養的抉擇,然若遇不友善的社會文化及環境,或是其成長歷程中就根深柢固未能 依據自己的內在渴望與情慾而活,女性很可能會做出符合社會或是旁人期待的抉擇,然 而此抉擇非自己本意,壓抑的結果可能造成更多痛苦或是自我否定感受。鄭雅云(2009) 提及成年未婚媽媽決定生育的因素包含「避免殘害生命」 、 「生理因素」與「情感因素」。 在生理因素部分,可能擔憂超過生育年齡、孩子健康狀況不佳、墮胎會對健康不佳;情 感因素部分,可能是期待能生下喜歡之人的孩子與希冀透過生育維繫兩人關係。 而在夫妻關係部分,藍珮榕(2007)提出「生產控制權」的論點,其認為非預期懷孕 前夫妻間的感情是否穩固,會是影響婦女是否決定繼續懷孕的因素之一,然而儘管感情 和諧,多數婦女對於生產懷孕仍多有覺得孩子是自己懷孕自己生,也多需自行承擔過程 中的辛苦,故可能也會顯現對生產的控制權力及自主權。而雖女性面臨非預期懷孕中相 對於男性要較立即性的困難需解決,包含身心上的變化與傷害,然而男性在過程中的角 色卻也容易被冠上加害者的罪名,並且在角色定位上被期許要負責,卻也可能讓男性在 過程中衍生許多焦慮及無力感(李潔玲,2014)此歷程中,生父的態度也隨著孕程而會有 不同的變化,也直接影響懷孕女性的心情。故決定是否生育與否,除了生心理因素之影 響,未婚媽媽與孩子生父的關係亦可能是決定之因素,然單親女性通常又是與孩子生父 缺少關係連結,才可能走上單親路途,在過程中生父的影響為何仍值得探究,然而最終 是否決定生產,仍然端賴未婚媽媽最後的考量與抉擇。 14.

(27) 第二節 單親成年前期女性面臨出養與留養抉擇. 壹、國內出養與留養概況 針對目前國內出養與留養概況,研究者整理勵馨基金會台中服務中心近十年之非預 期懷孕安置服務資料顯示,2005 年至 2015 年十年期間非預期懷孕安置服務共計服務 110 名非預期懷孕女性,其中 65 名為未成年女性,45 名為成年女性(36 名為 20-40 歲女性), 而在留養比率上,未成年懷孕之留養比例約為 34.8%,成年懷孕之留養比例約為 38.2%, 成年女性留養比例相對略高;而在 2016 年勵馨成果報告中則提及,服務之 557 名未成 年與成年女性,女性單親留養之比率為 37%。而善牧基金會未婚媽媽中途之家統計顯示 目前未婚媽媽之家的多數個案年齡層多集中在 20 至 24 歲,社會對未婚懷孕的印象多停 留青少女除群,但其實許多成年婦女也會有此處境,天主教善牧基金會台南嬰兒中心副 主任陳翠蓉即指出,許多婦女因家暴或丈夫服刑而與配偶離異,並交往其他男友,也可 能因此出現非預期懷孕狀況(台灣立報,2010)。其次中途之家統計也顯示過往約僅有 10 %左右媽媽會決定留養,然 2015 年將近有 50%留養率,於家園中社福資源支持以及家 庭功能提升與接納亦是重要原因(善牧基金會,2015)。顯見成年女性在留養議題上,與 未成年同樣有需外在資源協助之需求,其次在成年前期階段的女性,由於可能正值邁入 成年時期,同時面臨就學或工作轉換,及社會與家庭期待負擔成年責任之眼光下,在面 臨留養抉擇需協助的需求也不可忽視。. 貳、出養與留養之兩難 所謂「出養」,是相對於留養而言,當家庭發生經濟困難、未婚生子、父母婚姻生 變、單親扶養困難等狀況時,使孩子無法與父母共同生活,此時透過法律程序協助孩子 尋找適合收養人,並辦理收養手續之過程(王枝燦,2003)。在過去封閉且傳統的社會, 少女因面臨非預期懷孕而中斷課業或是生命進程的提前,加上社會文化的不允許、醫療 15.

(28) 制度缺乏,因應方式多為進行人工流產,或是將孩子出養至福利制度較完善的國外(任 麗華,傅凱祺,2006)。非預期懷孕女性因著本身能力、生涯規劃或是環境的受限,可 能選擇決定出養,留養對於單親女性而言,似乎是另一個更加艱難且須長遠思考的抉 擇。謝亞穎(2010)即表示非預期懷孕女性決定單親留養需要許多勇氣,因現今社會對於 未婚媽媽仍多有污名化,其次女性可能會面臨更多生活難題。 邱淑美(2012)提及未婚媽媽常因著社會支持系統不佳,在經濟與托育匱乏下選擇出 養。王枝燦(2013)研究指出,成年的出養媽媽出養原因多為:「教養問題」 、 「經濟問題」、 「與孩子情感疏離」 、 「希望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 、 「家人無法提供支持」 、 「孩子被目前 伴侶排斥」等因素,這些因素比例高於未成年女性出養人。而研究分析指出「經濟問題」 、 「家人無法提供支持」 、 「無力照顧子女」及「教養問題」等因素皆是家庭考慮將子女出 養的重要原因。以上資料顯示,非預期懷孕者可能因經濟能力、社會各面向支持系統等 因素考量,會影響是否出養子女之決定,倘若相關因素皆能克服,甚至增強相關社會支 持系統,或許將能促使女性更有足夠資源及內在能力能迎接新生命來臨及負擔留養後教 養子女之責。其次在留養比例上,前述可見成年女性選擇留養有一定比率,是否是因支 持系統較未成年女性高?還是因自覺邁入成年而賦予自己應負擔起母職角色的心態? 此也是值得探究之內涵。 在留養相關文獻研究中提及,對於青少女而言,留養並非一定要等同於結婚,倘若 能力足夠,她們並不會排除當單親媽媽(黃子慧,2009)。林雅雯(2004)提及男友也是具 影響力的關鍵因素,包括男友的態度是否支持少女生產、是否具備結婚意願、及能否提 供後續養育孩子的實質經濟支持。可見男友的態度雖對於留養與否為一重要因素,然對 某些少女而言,留養也並不等同於一定要結婚。而關於其它決定留養之因素,鄭雅云 (2009)指出成年未婚媽媽的留養子女因素可能包含下列五項:對孩子難以割捨的情感、 孩子為感情寄託、渴望為人父母、認為自行撫養對孩子較佳,以及認為養育是負責任的 行為等。故除外在因素(例如男友態度或經濟考量),非預期懷孕女性本身對於本身母職 16.

(29) 角色及懷孕認知也是決定留養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母親對於子女的態度或是行為,某 部分也會與其本身幼年時期的經驗有密切關聯(Schaffer,R.,1994/1994)。譬如母親早期成 長歷程是如何被照顧與對待,也會影響其母職角色之發揮或看待一個新生命的誕生,因 而在決定是否留養子女的抉擇中,可能也會與母親過往經驗及自身價值觀有所關聯。 由於本研究對象為非預期懷孕之成年前期女性,部分年齡層與未成年少女年齡相 近,研究者認為其留養因素可能會與未成年少女有相近之處,但應也會隨著邁入成年期 的成熟度及對生涯不同的規劃,而影響其抉擇能力及省思,如上述資料顯示,成年女性 決定留養,可能是對於自身角色有所定位,認為養育才是負責任的行為,其抉擇又應會 與未成年少女呈現不同的歷程面貌,研究者期許透過研究能更深入探究成年女性面臨留 養抉擇的兩難。. 17.

(30) 第三節 留養子女歷程與親職經驗 「有人說單親家庭問題多,單親媽媽也格外辛苦,然而孩子在幾年的單親生活中, 我覺得愛真的可彌補所有缺失。」「女人一樣可自己獨自面對問題,可以在單親的生活 裡,獨自享受生命帶來的創新。」(林爰君,2001)。單親媽媽在獨自撫養孩子過程中, 因著丈夫角色的缺席,所承擔的重任也越多,然而俗話說為母則強,女性內在的能量卻 似不容忽視,而就算辛苦,只要家庭及社會能夠盡力用「愛」填補那些空缺,或許單親 留養並不是一件趨之若鶩的事情。. 壹、單親女性的母職角色 無論男女,每個人都需要扮演自己的角色,且建立完整的自我概念,而一個完整的 人在人格上需要建立認知我、感情我、社會我及道德我,方能達到身心上的協調發展(王 連生,1988)。孔祥明(2012)於「探討性別、婚姻與家庭對心理健康的影響:1990-2005 的變化」 研究中提及性別於這四年的影響,研究指出女性的心理困厄程度皆比男性高, 認為可能是社會福利推動還沒生效的緣故,或是實質權力/權利的落差。於此看見女性 與男性在社會中權力不對等也會造成相關身心壓力,其次女性於面臨非預期懷孕及非婚 或單親的狀況下,若選擇留養,後續的母職角色及產生之親職壓力也可能是一個需重視 協助之議題。然為何女性會被這樣刻板定位呢?從女性主義角度來談,自 1960 年代開 始,女性主義者開始嘗試挑戰社會對於女性做為一位照顧者是自然而然的觀念,並認為 母職與父職是社會所建構而非單是生物因素所決定的(王雅各、呂寶靜,1999)。故女性 可能從小認同母親的照顧者角色,或是性別認同、自我肯定與情感依戀的需求,抑或受 到社會文化規範與制約的影響,認為照顧者角色是責任與義務。因此相對也可反思,母 職角色或許並非是先天個人認知決定的,可能關係著一位女性從小成長的環境與經驗, 以及整個社會是如何潛移默化賦予女性所謂照顧者的角色,其看似順理成章卻也蘊含潛 在的壓迫。 18.

(31) 而從社會建構觀點來觀看母職角色,單親母親在母職認知及角色亦受許多因素影 響,包含子女年齡、經濟狀況、就業、社會支持程度、原生家庭的父母角色、子女教養、 婚姻調適歷程等,且受影響的程度不盡相同,呈現出每個人獨特的母職經驗與內涵(許 雅惠,2003)。而單親母親的親職角色具備多元及豐富性,照顧上不僅須配合孩子需要, 又可能須同時兼顧許多角色,相當具挑戰性(賴怡霖,2007)。研究顯示環境對於親子關 係的構成也有極大影響力,例如:健康不佳、經濟貧困、營養不足、居家環境惡劣或是 失業危機,都可能造成父母的壓力與憂慮(Schaffer,R.,1994/1994)。綜括所述,母職角色 會受多項因素影響,從系統觀來看,除了母親原先內在所預備的母職角色認知外,其生 養子女的親職經驗也會影響母職角色的詮釋,進而發展出正負向的親職模式,其次社會 環境也可能讓單親母親陷入不利的困境,再廣泛而言社會文化的建構也會影響一位母親 對於親職責任與角色的認定。. 貳、單親女性的親職經驗與調適 無論一名女性於何種年紀、婚姻狀態或是心態及心情下懷孕生產,都應受到社會大 眾良好的照顧與關懷(郭英傑,2006)。女性因面臨非預期懷孕而需直接進入母親角色, 無論年齡及心智是否成熟,其母親的角色皆應受社會所重視,且須提供相關資源予以協 助。而女性在非預期懷孕後,很可能也因此邁入婚姻,卻也面臨婚姻之挑戰。王筱霈(2008) 指出青少女母親面臨婚姻的許多壓力,大致為:身心健康問題、育兒壓力、家庭生活壓 力、婆媳問題、家務分工、先生兵役問題、經濟壓力等;而面對婚姻壓力的調適方式則 有:家人與父母親的祝福與支持、夫妻間的善解包容與溝通協調、婆媳關係因應良好及 專業資源的應用。故雖然邁入婚姻可能遭遇一些困境,但婚姻似乎某層面又提供留養媽 媽的一部分支持系統,而單親女性缺少配偶支持,壓力也可能隨之而生。 李棟明(1988)發表的女性初婚穩定性研究發現,未成年的早婚者、過分遲婚者、訂 婚前懷孕、未訂婚但婚前懷孕者等,會有潛伏較高的初婚穩定危機。由資料顯示,未婚 19.

(32) 媽媽在決定留養後,除單親撫養外,也有可能因著奉子成婚而立即進入婚姻,但也因此 需要面臨角色上之轉換及婚姻適應的狀況,若適應不佳,出現離婚之情形,可能導致單 親撫養能力缺乏及生心理之困境。在單親家庭的困境相關研究則提及,單親家庭在經濟 方面確實容易落入弱勢,加上所獲取的支持資源相對雙親家庭而言較為匱乏,因而弱勢 家庭於親子教養及情緒行為層面會比一般的單親家庭更有壓力與困難(陳靖雯,2013)。 其次單親家庭經濟狀況通常較其他型態家庭較為貧困,而由於女性收入普遍低於男性, 故單親母親家庭更顯弱勢,加上需獨自照顧幼兒也會導致經濟較為吃緊;其次單親家庭 也經常面臨情緒困擾,包含無助、無望;挫折、絕望、罪惡或沮喪等交雜情緒(王鍾和 等,2000)故單親女性面臨非預期懷孕狀況,在未完善預備的狀況下生養子女,且又需 要單親撫養,亦可能更偏向弱勢的處境。 家庭是每個人最早接觸且亦是最親密的社會組織,不只影響孩子的社會化,且也會 影響其如何發展社會成熟的思想,而適應心理學家如美羅傑斯、艾德洛、楊格和蘭克等 人也從研究中發現,一個人有愉快的童年,長大後會有較豁達開朗的心境(王連生,19 88)。故家庭的組成以及教養,對於孩子成長確實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然一個單親家 庭究竟需要什麼樣的資源,才能足以建構與提供孩子適切的成長環境呢?探究單親女性 非預期懷孕撫養子女之需求,鄭雅云(2009)表示未婚媽媽在單親撫養上多會遭遇資源的 困難,成年未婚媽媽於未婚生育之時,主要之需求約可分為以下四點:害怕他人眼光、 徬徨無助的心態、財務困難與親職無法負荷。而許雅惠(2003)提及不同年齡階段子女的 特質及需求也有所差異,並會影響單親媽媽的母職內涵,學齡前子女的媽媽,其經濟壓 力多來自於子女的學費與保母費,或為了子女照顧,多半無法兼顧工作;而在社會支持 層面,娘家可能可提供子女照顧,以減輕單親媽媽的負擔,相對也節省托育支出。從傳 統的概念來看,在單親的母職角色中,原本屬於父母親共同分擔的親職工作(包含工具 性和情感性的任務),都須轉由單親母親獨自負責與承擔(賴怡霖,2007)。而經濟資源 的缺乏會改變家庭儀式,也就是家庭的例行性事務,例如度假、外出吃飯或是重要事情 的慶祝活動等(Kissman,K.&Allen,J.A,1999/1999)。綜合而言單親女性需分飾多重角色, 20.

(33) 於照顧多遭遇經濟、親職照顧、就業等議題,這些都可能造成未婚媽媽與子女不穩定的 生活狀況,在資源不足及生活壓力下,親子互動可能也會較為疏離、產生緊張或是衝突。 另研究問卷指出,經濟與子女問題為單親家庭面臨之兩項重要問題,次之則為個人 或家人健康問題、缺乏商量對象及工作事業之發展等(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1995)。內政部統計處(2002)調查發現單親家庭成員主要有對親人的愧疚感受,其次則 是工作或經濟壓力(郭靜晃,2008)。綜合所見,經濟負擔及工作狀況為親職壓力之重要 因素,以單親角色而言,要能兼顧實屬不易,另在對於親人的愧疚感受部分,非預期懷 孕帶來愧疚與自責感受,而身為子女又同時需扮演一名母親,與原生家庭之衝突則於糾 結中滋長。而在親職壓力調適部分,Gladding(1995,p.254)針對未婚造成的單親家庭提 及,有計畫且有意圖的單親家庭發展任務及結果為:為孩子的出生做準備(此階段為整 理資源、心理期望的改變)、創造親子關係(包含身體與情緒的關係)及解決情境與發展 上的需要(包含個人與家庭的成長)(轉引自王鍾和等,2000,頁 136)。研究者同時也好 奇在此階段女性對於發展任務的想像會是什麼面貌,與實際留養後是否會有相異之處? 雖非預期懷孕是項突如其來之事件,然而女性若能夠提前作生產及後續留養之預備,並 建構起此階段的發展任務,或許能夠增進整個家庭後續的適應度與親職能量。. 21.

(34) 第四節 留養子女歷程與社會支持 非預期懷孕及留養子女乃是一連續性的階段,也同樣是一位女性(及母親)的人生重 要歷程,而正因為這樣的歷程如此充滿變動性,在此當中很難僅單靠自己的能力而順遂 度過,除了內在能量的展現,也同樣需要外在的社會支持。. Cohen& Wills(1985)將社會支持分為四面向,包含自尊支持、資訊支持、社交關係 支持以及工具性支持。其闡述四種類定義時表示,自尊支持是指經由與人的連結促進自 我價值及被接受的經驗,此形式的支持包含情感支持、表達性支持、自尊支持、及其他 無負擔且緊密的支持。女性面臨非預期懷孕階段,可能乘載著家庭、同儕或整體社會給 予的負面標籤及汙名眼光,女性所接收到的觀感與訊息,也會同樣影響著其本身對自己 的價值與看法,以及遇到需協助的事項時,是否願意向外界表達真實需求;資訊支持是 協助定義、瞭解以及處理問題事件,此也可稱作忠告或是評價支持、認知引導等,包含 女性在孕程及留養過程是否能夠清楚獲得相關的社會福利資訊,與整體網絡交流是否順 暢,或是同儕及親屬能否提供正向建議,以能協助其處理面臨的問題;社交關係支持指 於空閒時間或是娛樂活動,花時間與他人互動,藉由與他人之連結以減輕壓力,協助轉 移對問題的擔心或是轉換成較為正向的情感與心境,此特點也被稱為擴散支持以及親密 而安全的關係。女性在遇到壓力時,社會是否能夠提供友善的娛樂環境,或是相關支持 性服務讓女性有喘息空間;最後工具性支持則是藉由直接的解決工具性問題,或是提供 接受者增進活動的時間或是放鬆消遣,協助減輕壓力,此支持亦可稱作救助支持、物質 性支持以及有形的支持。女性是否能夠獲得實際的福利資源,能夠直接的透過有形支持 改善環境或經濟狀況。 然而在談及四種社會支持面向時,我們須關注到這些社會支持都是源自於人與社會 環境開始產生連結,而產生連結最重要的是資源的挹注。在社會支持網絡理論中則提「社 會網絡」指的是一組個人接觸,透過當中獲取情緒支持、物質援助與服務等,而適應的 22.

(35) 好壞則是評估其擁有的資源多寡,若是強化資源,可促進整合與問題解決(宋麗玉等, 2014)。故這些資源對於女性自我價值、問題解決或是資訊與福利獲得皆息息相關,也 直接影響到女性對於社會支持的感受度。以下分述討論女性面臨非預期懷孕狀態及撫養 子女歷程中,與社會支持的互動及關連性。. 壹、社會標籤與汙名 社會如何看待非預期懷孕及單親留養議題,對於女性在此歷程中獲取多少自尊支持 有深切影響。男女之間的性別差異,及社會對於女性的性別刻板與壓迫一直是女性主義 所關注的議題。先從女性主義的性解放理論來看,性解放所強調的是「避免反性或反情 慾的保守力量對於性本身產生歧視與壓抑」(顧燕翎、鄭至慧,2011)。我們可思考為何 社會對於「非預期懷孕」會有負向的標籤與汙名,是覺得這樣的女性不檢點,缺乏貞操 觀念,或是認為「懷孕」勢必得於結婚成家後才能夠發生?而在此過程中,社會是否對 於女性的「性」就有所框架,以致認為非預期懷孕是件不容見光的事情;其次從生育及 婚姻結構來談,外在而言,女性接受培養賢妻良母的馴化,從內在而言多有內化男強女 弱的觀念,而賢妻良母通常意味著女生要結婚、做家事、不要太有主見等,女生似乎經 常只能扮演崇拜男性與弱者的角色(畢恆達,2004)。若社會對於女性多賦予弱者的形 象,當女性面臨非預期懷孕的抉擇時,缺少伴侶或是整體社會支持,這些內化的價值觀, 可能會導致其對未來產生更多不確定感,或是質疑自己扮演母職角色的親職功能,影響 其生育及留養的抉擇歷程,亦即雖然看似抉擇是由女性去發起的,但社會加諸於其身上 的價值觀,及對於性別角色的特質認同,都再再影響女性對自我的看法以及生育的選擇。 社會主義女性主義於母職角色上亦主張應該要擴大婦女的選擇,使其不被迫於無子 女及做個異化的母親間做選擇,故強調母親的經濟安全需包含:有給產假、育嬰假或是 由公共基金而設的社區托兒設施,讓婦女能夠真正自由的選擇母職,而不須被迫限制或 放棄工作,或是在經濟上仰賴男性(林芳玫等,2009)。於此可見整體社會結構如何看待 性以及女性生育的抉擇,及後續扮演母職角色的眼光,是一個重要且須概括的系統觀 23.

(36) 念,也會影響社會如何支持看似無須服務,能夠為自己生命負責的這群成年女性。 反觀倘若整體社會對於非預期懷孕有較為正向之觀點,並卸除負向標籤,亦會影響 女性面臨非預期懷孕的抉擇。以冰島例子而言,冰島的非婚生子率達 67%,然因為社福 環境健全,女性通常有較高的自由度決定是否要進入婚姻,故做為一位母親,生育的自 主權及選擇權相對為高(台灣醒報,2016)。比照國內外文獻統計下也可觀察,雖著國家 文化開放度的差異,可能也會影響女性對於非預期懷孕的接受度及因應、出養及留養的 抉擇。因而研究者亦假設或許隨著社會風氣的開放,及逐步去除汙名,能夠協助女性面 臨非預期懷孕議題上能獲取更多生育自主權。. 貳、非預期懷孕與社會支持 人類學家謝柏-休斯(Nancy Scheper-Hughes)認為「母愛絕非與生俱來,而是形象、 意義、情感、常規混合的一種基質組織的流露,在任何地方都是社會與文化造就的產物。」 (Hughes,S.,Nancy,1992,轉引自 Hrdy,S.B.,2004/2004)當母體開始孕育一名新生命,整體 懷孕歷程與社會支持都有所關聯。程秋楨(2010)認為青少女時期的懷孕除其年齡階段會 引起恐慌,也會面臨兩個成熟化危機,一為成年期的挑戰,其次為父母身份的領受,此 時協助她們建立更多的支持系統,使其能找到有用的協助或支持資源。而成年前期的未 婚媽媽可能也會面臨這兩項困境的挑戰。林雅雯(2004)研究提及,有許多少女雖無法進 入婚姻,然卻仍決定生產,卻因本身及原生家庭經濟不佳,仍選擇將孩子出養,故經濟 因素也是少女最終放棄親權的其中原因。而非預期懷孕在一般主流文化下,能否有更多 元的選擇及承擔,除與懷孕婦女及家庭系統有關係外,社會文化或習俗是否能夠有更多 的彈性及接納,亦是影響非預期懷孕者決定生產與否的重要因素(藍珮榕,2007)。因此 整體社會對於非預期懷孕女性之認知與接納度,也將會影響女性後續留養子女的生活狀 態,例如社會是否能夠看到非預期懷孕女性的需求,以及願意提供相關支持資源以協助 及善待女性,倘若社會無法給予支持,是否會產生更多負面影響,研究即指出社會對於 24.

(37) 非預期懷孕之歧視也會影響女性的心理健康,與後續就業及教育的困難度,其次可能也 更容易導致第二次的非預期懷孕(Kelli,Yasamin,Heather,&Jennifer,2015)。故社會支持對 於女性非預期懷孕過程穩定度的重要性,若無法發揮支持功能,甚而出現歧視或資源欠 缺及排擠情形等,都可能成為對懷孕女性另種形式的壓迫及負向影響。. Turner(1996)提及若採用心理暨社會取向服務模式,工作者的目標乃是與個案合作 去恢復、強化以及組織其優勢與成功因應的能力,查找資源及找到人們及他們的社會與 或生理環境最佳的適切平衡。而謝亞穎(2010)表示女性在非預期懷孕階段,生理、心理 及人際的變化、社會壓力等都會影響抉擇及原有生活,若身旁的重要他人、相關社福機 構、醫療專業人員能夠協助其釐清負向混亂的思緒,且提供心理支持,將能成為女性面 對非預期懷孕事件的重要力量。顯見非預期懷孕除是一名女性的人生轉捩點,其面臨整 體生育過程及撫養子女狀態等皆與其身邊的環境及相關資源息息相關,若僅是期待女性 自立自強,自行因應此危機,如此其壓力勢必較為沉重且難以負荷,適時納入適切的社 會支持,將能有機會補足甚而強化女性能力,讓非預期懷孕不再是一個危機,亦可能成 為另一種生命誕生的喜悅與祝福,甚至是人生轉機。 故於社會支持部份,前述談到女性的原生家庭及重要他人是否支持,且如何看待女 性即將為人母的角色,也會影響生育及留養之決定。在研究中提及女性相較男性需負擔 更多心理勞動,包含煩惱孩子與家事等,在母職角色上也多比丈夫於照顧孩子需付出更 多精力,另外於性別角色上也傾向女人需充滿感情(行政院,2016)。而家庭動力相關理 論也提及,在家庭系統中每個單位都有其功能,而一個角色之所以能成立,來自於其它 成員的協助與默許,故也需重視其它成員於該角色形成過程中的參與性(王行,1996)。 故原生家庭用何種性別視野看待女性,在社會支持層面呈現的態度也會相對有所不同, 例如認為女性應該要負擔照顧者之角色,或是因為懷孕理應步入婚姻等貞節思想,在女 性母職角色的形塑中,其它家庭成員也扮演不同催化者之角色。. 25.

(38) 謝亞穎(2010)認為若非預期懷孕的成年女性無法獲得伴侶和家人支持,可從提供非 預期懷孕相關服務之社福團體尋求協助,透過社會支持將可陪伴女性做出適當決定,且 提供相關資訊參考。整體而言,在非預期懷孕歷程中女性多面臨生活與抉擇的變動,資 訊支持於此階段扮演較重要的角色,社會能否供相關非正式及正式支持資源,對於女性 抉擇歷程及孕期中,都可能是重要影響的一環,懷孕不單單是母體或家庭本身的事情, 國家的角色介入也不可或缺。如程秋楨(2010)所述母職不只是與個人生涯規劃有關係, 國家也應該負起照顧養育的責任,讓女性可在有足夠支持的環境下選擇生產之事,並且 不再是生涯阻礙,而反而增進其多元與豐富性。. 參、單親留養與社會支持 美國學者柯布(S.Cobb)從功能層面來解釋社會支持,其認為人類彼此交換訊息的過 程,可使個人感受到被關愛、受尊重、有價值感和隸屬某個社會網絡(social network)等 方面之滿足(國家教育研究院,2015)。林志哲(2014)針對社會支持內涵亦更深入提及, 社會支持是透過與社會網絡互動,而獲取情緒、訊息或實質性等各類形式資源,進而引 發個體產生被他人關心、尊重與被愛之感受,在消極面,能協助個體預防與減低生活壓 力導致的負面衝擊或是偏差行為,於積極面,能夠增進身心健康與自我肯定,並能提升 其幸福感與自我價值。 女性若決定留養,將會進入另一人生階段及角色之轉換,勢必會面臨許多挑戰,在 正式踏入家庭、社會系統時,是否能夠獲取正向支持,不僅影響撫養狀況,亦將會影響 其因應危機及適應生活之能力。研究指出,在留養部分,單親媽媽家庭通常需要多方面 的社會支持,包含:精神、經濟、資訊或是家庭瑣事方面 (Kissman,K.&Allen,J.A, 19 99/1999)。其中最常面臨經濟困難,而經濟弱勢又可能影響嬰兒的成長狀況。但想要接 觸社會支持網絡並非是件易事,研究指出單親母親的困難在於他們需要提供家庭的經濟 與精神需求,以至於常會因此瓦解她們的社會支持網絡,而社會關係中除包含正面的精 2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EQUIPAMENTO SOCIAL A CARGO DO INSTITUTO DE ACÇÃO SOCIAL, Nº DE UTENTES E PESSOAL SOCIAL SERVICE FACILITIES OF SOCIAL WELFARE BUREAU, NUMBER OF USERS AND STAFF. 數目 N o

EQUIPAMENTO SOCIAL A CARGO DO INSTITUTO DE ACÇÃO SOCIAL, Nº DE UTENTES E PESSOAL SOCIAL SERVICE FACILITIES OF SOCIAL WELFARE BUREAU, NUMBER OF USERS AND STAFF. 數目 N o

EQUIPAMENTO SOCIAL A CARGO DO INSTITUTO DE ACÇÃO SOCIAL, Nº DE UTENTES E PESSOAL SOCIAL SERVICE FACILITIES OF SOCIAL WELFARE BUREAU, NUMBER OF USERS AND STAFF. 數目 N o

Other vegetable materials plaits and similar products, whether or not assembled into strips; products of other vegetable materials, bound together in parallel strands or woven,

Articles of this Chapter, other than those of headings 96.01 to 96.06 or 96.15, remain classified in the Chapter whether or not composed wholly or partly of precious metal or metal

Friends and family: A cross-cultural investigation of social support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mong college students.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the

“Social welfare” if defined in a narrow sense refers to the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Social Welfare Department (SWD) and 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s (NGOs),

Transforming Graphene Moire Blisters into Geometric Nanobubbles Jiong Lu, Antonion C.. Decouple graphene and merging of